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

第1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鄉(xiāng)土文化;有機整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痹诮虒W中,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的實踐觀念,引導學生關注本鄉(xiāng)本土的人文資源,實現(xiàn)語文學科與鄉(xiāng)土文化的有機整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有意識地將鄉(xiāng)土文化引入作文教學中。

一、探尋“歷史淵源”,接受文化熏陶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建立鄉(xiāng)土文化作文資源素材庫,積累關于本鄉(xiāng)本土的生活素材和歷史文化素材,如用專門的素材本(或電子文檔)記錄自己的真實生活、家鄉(xiāng)的見聞感受,收集歷史文化知識、民俗傳說等,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社會和家鄉(xiāng)的歷史、現(xiàn)實與發(fā)展變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等。

同時,注重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對家鄉(xiāng)源遠流長的歷史進行探究和挖掘,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走訪等方式,通過上網(wǎng)搜索、查閱書籍等途徑收集到相關資料。在調查、采訪過程中,學生儼然一個個小歷史學家、小考古隊員、小記者去深入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歷史,從而對家鄉(xiāng)生發(fā)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找好鄉(xiāng)土文化與作文教學的契合點,充分考慮作文課程與地方文化資源的有機整合,兼顧到作文教學中題材、內容、指導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課程同步鏈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驗和人文的熏染。如品九龍茶、觀看東江瀑布時,可以同步鏈接自然類習作,讓學生描繪家鄉(xiāng)的青山秀水;欣賞地道的采茶戲,聆聽采茶歌時,可以介紹相關的民情風俗,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等。

二、點擊“風景名勝”,陶冶自然性情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想盡辦法充分利用家鄉(xiāng)不可多得的資源,來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感悟力,開闊其創(chuàng)作思維。

為了讓學生擁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讓他們對生活有更真實的體悟,教師可以組織“知我家鄉(xiāng),愛我家鄉(xiāng)”活動,帶領學生去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品讀歷史古跡的韻味,從中得到感悟和啟迪,以此開闊學生的創(chuàng)作視野,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學生提筆行文時,就能夠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家鄉(xiāng),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認識、理解和情感。因為有了真情實感,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小作者的筆下,會更具靈性,更加生動。

同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積累古往今來的詩篇佳作,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歷代文人,如古代的文化名人等在家鄉(xiāng)生活或游歷時寫下的名篇佳作,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擷取有價值的內容,借鑒其寫作方法,在賞讀中將自己心目中的家鄉(xiāng)與詩詞中的家鄉(xiāng)相比較,領會詩作的優(yōu)美意境,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借鑒精妙的手法,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豐富物產(chǎn)”,激發(fā)樸素鄉(xiāng)情

第2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縣各中小學校:

為進一步關注中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和充實廣大中小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引導更多學生參與到淇縣“六城聯(lián)創(chuàng)”行動中來,激發(fā)他們關注和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變化,共享“六城聯(lián)創(chuàng)”成果,熱愛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淇縣“六城聯(lián)創(chuàng)”辦、淇縣教體局共同舉辦“聚力六城聯(lián)創(chuàng)、共建富美朝歌”淇縣中小學生作文大賽。

征文時間:2019年7月2日至2019年7月31日。

比賽安排:以“聚力六城聯(lián)創(chuàng) 、共建富美朝歌”為主題,題目自擬,文體不限。本次大賽組委會聘請專業(yè)教師評獎,共評獎120名(其中小學30名,初中60名,高中30名),并對獲獎作品給予獎勵,免費參與出書機會。

一、比賽方式

1.比賽主題:六城聯(lián)創(chuàng)、富美朝歌、美好生活。

2.出題意圖:緊緊圍繞淇縣以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為龍頭的“六城聯(lián)創(chuàng)”主題,引導學生關注家鄉(xiāng)變化,發(fā)現(xiàn)“身邊的文明淇縣”。

3.寫作提示: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淇縣,你發(fā)現(xiàn)哪些值得一寫的城市景象了嗎?你看到哪些人的文明行動了嗎? 你被哪些人的行為所感動了嗎?譬如我們的文明行為,我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我們的愛心服務,我們的安全交通意識,我們的綠色環(huán)保意識、我們的文化傳承行動等等,都有了哪些微妙變化?

4.關鍵詞參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jié)儉養(yǎng)德”、“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孝老愛親”、“家風家訓”、“幸福社區(qū)”、“文明城市”、“城市景象”、“愛心”、“感動”、“青山綠水”、“公園”、“廣場”、“水系”、“生態(tài)文明”、“擁軍優(yōu)屬”、衛(wèi)生與健康……

二、比賽要求

比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共計3組。

1.小學組:自選角度,行文生動;文體不限,400字以上(詩歌20行以上);

2.初中組:有體驗、有感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3.高中組: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4.投稿注明學生和指導老師姓名。

三、投稿方式

第3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 寫作 綜合實踐活動 系列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66-02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現(xiàn)代化和人們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不斷加速,“有效”成為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之一。在教育上的“有效”,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教學和教育過程的最優(yōu)化,即選擇該具體條件下最好的教導方案。遵循教學最優(yōu)化原則,保證課堂教學在耗費師生最少的時間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最大的效果”。

因此,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也與時俱進地進行“有效”的改革,即由過去特別強調“怎么寫”,到現(xiàn)在非常重視“怎么想辦法讓你寫”。遺憾的是,作文教學改革發(fā)展至今,學生依然怕作文,依然落筆無文。原因在哪里呢?

筆者認為,根源在于教學中長期缺乏實證思維的訓練,主要體現(xiàn)為缺乏能培育心靈、陶冶情操和人格取向的實踐活動。即使有,也只是蜻蜓點水般略略了解,未能深入認識,學生長期積累不到富含感情的素材,又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本身的寫作素質,特別是寫作心理素質是內因,而教材、教師的指導、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等是外因。解決好內外因,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一 導致中職生害怕作文的內因

良好的寫作心理,是指作者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深信不疑,從而調動自己的寫作知識儲備,產(chǎn)生敢于動手實踐,充分發(fā)揮自我主觀能動性,完成寫作任務的一種積極、健康、穩(wěn)定的寫作心理狀態(tài)。

學生寫作不良心理是寫作過程中因各種因素而產(chǎn)生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若得不到及時疏導和矯正,不但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還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對在寫作上有不良心理的學生,教師要多加關心愛護,在寫作動機、寫作興趣、寫作自信心等方面進行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心理。

1.指導學生把握正確的寫作動機,走出寫作心理誤區(qū)

寫作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寫作活動,以達到寫作目的的內驅力,是一個人寫作能否成功的起點。有很多學生寫作動機不端正,或應付交差,或定要寫出名篇佳作來。前者往往導致敷衍了事,寫作水平越來越低;后者則目標太高,眼高手低,容易陷入挫折和失敗中,久而久之,就會對寫作失去信心。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逐步去體會寫作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是一種行為過程,是交流思想、傳播經(jīng)驗、認識并改造世界及其人類自身的一種工作、手段。寫作就是把生活中的感悟和認識,借助于文字表現(xiàn)出來。寫作就是用筆去說話,以我筆寫我口,以我筆寫我心,寫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不必煞費苦心去編造什么大事,也不必去套寫作方式、方法和技巧。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調動情感因素,學會為生活感動,善于從身邊選材、從小事中挖掘其深遠的意義??蓪懲瑢W之間的相互幫助或誤會與矛盾、寫對存在于同學中的某些現(xiàn)象的分析與看法,進而寫自己與老師、家人之間的關心、支持或誤會;或寫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幫助或矛盾,題材不斷擴展,可從學校、家庭延伸向社會的各個層面。教師應讓學生明白:正確的寫作動機,會使人說真話、寫真實,會使人會說話、敢說話,能用筆來充分地表達真情實感。這樣學生確立了正確的寫作動機,就不會害怕作文了。

2.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去寫

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創(chuàng)作的精神源泉。濃厚的寫作興趣是推動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動力,是引起和保持學生寫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寫作心理的基礎,是開發(fā)學生寫作潛能的鑰匙。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入手,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寫作心理,注重學生寫作心理的調控,及時消除或克服寫作上的不良心理??梢宰寣W生貼近生活、親近自然,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在活動中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審視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體察各行各業(yè)的實情。

二 導致中職生害怕作文的外因

1.教材方面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認為:“要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習材料本身必須有意義。”作為作文的有意義材料,則是生活本身,因為“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一旦與生活聯(lián)系,馬上就生動活潑起來?!碧K霍姆林斯基說:“不要因學校的一扇大門而把孩子們與世界隔絕開來?!鄙鐣菍W生的第二課堂,只有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學生才能讀懂社會,才能讀懂人生這部深奧綿長而無頁碼的大書。

一位定居日本的華裔記者,曾以日本和中國小學二年級的語文為例進行比較。日本的課文基本都是以植物、海底生物等自然物為主的,而中國的語文課本中,不少課文是對于自然的描繪,大多比較寫意和抒情。時間一長,我們的學生都善于寫散文化、感悟性、內省式的文章,而對實證性、調查考察型的記錄,說明和闡釋、議論很生疏。甚至在人際交往、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念、公開演講上都習慣于豪言壯語和追求華麗的辭藻。更具體地說,我國學生將語言、外結構等形式之美作為好文章的基本標準,這就對創(chuàng)新性基礎造成一定缺陷,使得創(chuàng)新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近幾年,眾多版本的中職語文課本的編寫體系,都增加了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寫作·口語交際活動”環(huán)節(jié)。新教材強調學習是學生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

但遺憾的是,幾乎所有語文教材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編排都是一個單元一次,前后缺乏聯(lián)系,缺少了系列性的編排,每一次的“綜合實踐活動”只能蜻蜓點水般略略地有所了解,不能深入認識,因此所積累的素材依然不夠用。那怎樣才能實現(xiàn)系列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呢?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2.教師指導方面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對書本進行拓展,將抽象的知識學習過程轉變?yōu)閷嵺`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以多種形式實現(xiàn)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不斷形成、積累新的生活經(jīng)驗及其寫作素材,讓學生在作文題目面前有話可說,是提高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第一步。如以“識花都,愛花都,創(chuàng)花都”為主題的系列性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第一,幫助學生掌握并積累有效寫作素材的方法?;蛟S很多語文老師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手段力圖打開學生的思維,不就是讓學生通過刺激積累寫作素材嗎?”但是,這樣的素材積累缺少了一個過程,那就是學生自己尋找寫作素材的過程,少了這一過程,學生也就少了如何將外化的事物轉為“內化的知識”的過程,學生也就不會運用這些素材,或者說在運用時缺失了自身的感情。學生大都不能主動從生活中去尋找有效的寫作素材,也不懂得如何去尋找。如今,可通過教師的指引,在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初步掌握如何積累有效寫作素材的方法。

參觀法?;ǘ嫉拿麆俟袍E很多,如資政大夫祠、洪秀全故居、王子山森林公園、朗頭村古村落等等,平常學生也有所了解,但耳聞目睹雖多,認識大多膚淺。不妨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對這些古跡進行實地參觀,不過在參觀前,要讓學生明確參觀的目的,制訂好詳細的參觀計劃、路線等,該參觀計劃便是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在參觀時要求學生調動全身感官,同時還啟發(fā)學生適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細致、深入的觀察,學生對名勝古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親身感受,也尋找和積累了一些作文的素材,寫出來的作文自然就有血有肉,富有生命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回來后寫的游記也只是“浮光掠影”,缺乏生動和細致。

實踐法?;ǘ歼€有不少的特產(chǎn),如京唐蓮藕、閔崗芋頭等,可以要求學生用這些特產(chǎn)親自做一道菜,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品嘗。在這樣的聚會中,大家會以特產(chǎn)為聊天出發(fā)點,并逐步擴散,涉及其他的事情上去。這樣的閑聊看似天馬行空,不過學生通過這樣的“聽”,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視野也隨之擴大了。通過這類親身實踐,學生的說明文就寫得細致清楚,而且充滿了趣味,給讀者帶來愉悅。

訪問法。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被ǘ嫉娘L土人情也頗具特色,風俗習慣源遠流長,既有外來的客家人文化,又有祖輩都在此的本地人文化,兩者既獨立又相互交融,但學生知之甚少??梢砸髮W生利用節(jié)假日去訪問了解。訪問之前要學生明確訪問目的,準備好問題,問題要準備得全面、細致。訪問時要做好記錄,記錄要盡量詳細,回來后進行整理。通過訪問,學生也獲得了不少寫作素材。

收集法??梢越M織學生利用學校或政府的圖書館和網(wǎng)絡來查閱、獲取有關花都的歷史、文化、風俗等方面的有關資料。查閱時,要求學生要做好筆記。這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第二,幫助學生掌握利用有效寫作素材的方法。通過對學生作文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只注重事物的表象,不會更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對客觀的東西只能被動地接受,導致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缺乏感情,毫無新意可言。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利用有效寫作素材的能力。

首先,在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面對現(xiàn)實情況時,要多問“為什么”,善問“為什么”。通過思考,學生就能更深入地分析事物,擴大寫作面,更深入地挖掘題材,表現(xiàn)的主題也就更深刻了。

例如:花都有一條河叫巴江河,三十年前還清澈見底,浪打浪的河流,而如今不但難覓魚蝦,而且惡臭難聞,更甚的是大河變小溝,已經(jīng)無法像以前那樣坐著船去廣州。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引導學生思考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這樣下去會帶來什么后果,如何改善這種狀況等。通過思考,不少學生有感而發(fā),寫出了關于環(huán)保方面有真知灼見的文章。

其次,讓學生學會文情相融。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少學生只會粗糙地寫出人物、歷史故事,卻不懂得通過自己的筆來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感情,不懂得把自己的感情與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相融合。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讓學生飽含深情地去認識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比如寫登王子山森林公園,在學生都寫過游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再把它寫成贊美家鄉(xiāng)的散文。又如,寫了制作特產(chǎn)菜式的說明文后,要求學生寫表現(xiàn)鄉(xiāng)情的文章等。寫朗頭村古村落時,則要求學生寫出對古村的感情,寫出蘊涵濃濃的贊美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最后,讓學生以點寫面,擴大輻射范圍。花都雖是個小地方,但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卻同樣在突飛猛進。從過去的縣,到如今隸屬廣州的區(qū),花都每天都在變化著。教師要注意在綜合活動中把學生的眼光引向它的現(xiàn)代企業(yè),引導他們去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去調查、研究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去分析、思考,更真切地感受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發(fā)展的成就。

系列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平臺給了學生一個更廣泛、更精彩的世界,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不再局限于學校與家庭,積累豐富的富含感情的寫作素材,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蘇〕巴班斯基.教學教育過程最優(yōu)化(吳文侃譯)(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第4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方案

根據(jù)省旅游局《關于確定“和諧新安徽,祥和迎春游”各地活動內容通知》

的文件精神,按照省市旅游局的要求,結合阜南實際,特制定如下關于開展20__年

阜南祥和迎春一日游暨青少年一日素質教育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響應省市旅游局號召,打造具有阜南特色的一日游旅游產(chǎn)品,樹立阜南旅

游的新形象。

2、充分為全縣青少年創(chuàng)造機會,深入開展青少年社會實踐和教育活動,增強

青少年對新知識的敏感性和探索欲,發(fā)現(xiàn)和解決新問題的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

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3、展現(xiàn)阜南風采,激起青少年熱愛家鄉(xiāng)、立志努力學習將來投身家鄉(xiāng)建設的

熱情,在全縣掀起“熱愛家鄉(xiāng),投身阜南建設”的熱潮;

4、增強全縣人民特別青少年的強身健體意識,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

二、活動方式:

以學校為單位,“愛我阜南,展家鄉(xiāng)風采”為主題,在全縣廣泛發(fā)動學生及家

長,以參團的形式,有計劃的利用阜南現(xiàn)有的旅游資源如少林山莊、黃巢公園、

淮河公園、聞名全國的王家壩閘以及蒙洼沿淮美麗的風光和淳厚的民風民俗,悠

久歷史文化及歷史遺存,并穿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組合一條操作成本低、達到

打造具有阜南特色的一日游旅游產(chǎn)品,樹立阜南旅游的新形象之目的的20__年阜

南祥和迎春一日游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日線路。此一日游線路,以阜南縣城

和淮河公園為依托點和中心區(qū),讓游客了解阜南以及阜南翻天覆地

的變化;以田集、三塔為前方,參觀黃巢公園、少林山莊及山莊學

員的武術表演,讓青少年全面認識我國的傳統(tǒng)與宗教文化,進行愛

國主義教育,增強全民特別青少年的強身健體意識;以沿淮王家壩、

曹集重鎮(zhèn)為后方,參觀王家壩水利工程、王家壩鎮(zhèn)、曹集鎮(zhèn)的生態(tài)農(nóng)

業(yè)、自然風光,體驗蒙洼人民的生活和純厚的民風民俗。

三、活動安排:

20__年3月1日,在街心公園舉行“愛我阜南,展家鄉(xiāng)風采”20__年阜南祥和

迎春一日游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日線路啟動儀式,并在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媒

體上宣傳,讓全社會認識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從20__年3月1日開始,以參團的

形式,以學校為單位,有計劃的開展阜南祥和迎春一日游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

日線路活動,使全民都參與、全民都能接受教育,實施全面素質教育,整個活動

至20__年學生暑期結束,具體安排如下:

上上午:7:30時乘汽車赴王家壩鎮(zhèn),參觀王家壩防汛大橋、王家壩閘,并拍照

餐留念;參觀王家壩閘管所展廳,聽導游講解王家壩閘及蒙洼蓄洪區(qū)的有關情況;

而后赴蒙洼蓄洪區(qū),參觀沿淮自然風光、農(nóng)業(yè)生態(tài)景觀、保莊圩等,體驗澇區(qū)居

民生活,品味沿淮風情。后乘車赴曹集鎮(zhèn)烈士陵園,敬獻花圈,進行悼念活動。

311:00時,乘車赴淮河公園,參觀園區(qū),與大自然、與動物親密接觸,進行社會

和科學實踐活動,后分組進行詩歌比賽、繪畫比賽和“愛我阜南,展家鄉(xiāng)風采”

作文比賽(作品作為征文稿,參加以后的有獎征文活動。)等活動。12:00時在

公園內集體用餐(吃份飯)。

下下午:13:30時乘車赴田集參觀黃巢公園園區(qū)和歷史陳列館,尋覓歷史的足

跡,感受中華民族的滄桑變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15:30時赴少林山莊,參觀

校容校貌、演武廳、展覽廳等,后欣賞少林山莊學員精彩的武術表演,體味中華

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強身健體意識。表演結束后,乘車回縣城,全部活動圓滿

結束。

四、收費標準:

第5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摘要】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的八年級學生,由于身心的急劇發(fā)展變化,帶來了種種發(fā)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發(fā)展的危險期,同時也是教育的關鍵期。抓住初二學生的特點,以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為契機,進行作文的疏導訓練,不但有效提高了作文水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關鍵詞】八年級;作文;心理健康;序列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5-0173-01

八年級學生正值“身心聚變”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期”,也被稱之為“八年級現(xiàn)象”。當一種情況被人們重視并冠之以“現(xiàn)象”時,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背后的根源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可從生理、心理和學習壓力三個方面來追蹤這一現(xiàn)象的根源。

1 生理原因

八年級學生多為13-14歲。這個年齡是青少年生理迅猛發(fā)育時期中的最峰,男生身體體格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突增期,女生體重、胸圍逐步向著女性體型發(fā)育,第二性癥如浪潮般洶涌襲來。

2 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發(fā)育帶來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變化,他們的情感情緒激易動暴躁并向兩極波動,自尊心、自信心、爭強好勝心急劇增強。認識能力顯著落后于獨立意向和行動能力,八年級在心理變化上是初中階段的一個轉折點,是一個關鍵發(fā)展階段,應受到特別關注。

3 學習壓力

翻開八年級課本,老師們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與七年級知識相比,八年級的知識內容要深得多﹑難得多。同學們在學習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有的學生因此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感覺學習吃力,由此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甚至破罐破摔,放棄了學習。這也是八年級學生學習方面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八年級學生應該盡早獲得明確的自我概念,選擇一個自己認可且確定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各盡所長,努力承擔所屬責任。作文綜合地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個性、智慧等文化素養(yǎng),展現(xiàn)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人生體驗、語言表達和個性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能力,是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也對學生恢復自信、擁有健康身心并維護其社會功能穩(wěn)定至關重要。

而現(xiàn)在學校使用的人教版語文八年級教材中,對于寫作訓練以單元為單位,造成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具體和系統(tǒng)化的訓練,一學年下來,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提高,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降低,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尤其是影響了完成八年級學業(yè)的學生升入九年級后能否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

我認為八年級作文訓練應以認識自然、感知生命為主,著重訓練學生的體悟和分析能力。以下是我結合八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的作文序列化教學嘗試:

1 認識自我

自我認識就是指人對自己及其外界關系的認識,也是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tǒng)一,而人是很難認識自己的。八年級學生常常處在迷茫,矛盾和沖突中,對自我的認識也在不斷的變化和發(fā)展,更新。因此,作文教學中幫助孩子形成自我認識的能力非常重要。

作文題目示例:《我眼中的自己》《我是一只期待飛翔的小鳥》《被自己感動》《我的煩惱》。

2 認識自然

八年級認識自然,寫景狀物一類的作文與七年級有不同的要求。好的寫景作文,往往不取決于你在文章中羅列了多少個景物,而在于無論你寫到多少處景物,有一處必定是文章的重點,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單一的景物描寫,再美的景物也無法感染讀者,給讀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寫景的同時,還要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讓讀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還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達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作文題目示例:《尋覓秋天的蹤跡》《我心目中的春天》《在這不尋常的秋天里》《我眼中的四季》《尋春》。

3 認識社會

相對于自然,八年級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可以說很粗淺,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這方面的作文設計要簡單,易于把握。比如認識自己的班級,認識家鄉(xiāng),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等。

作文題目示例:《到民間采風去》《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我愛我班》《城市與我》《綠色生活》。

4 感悟生命

八年級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正在由感性向理性逐漸轉變的過程中。直覺日漸敏銳。生命這個主題是很大的,如果面面俱到,把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感恩生命,生命贊歌等等這些方面都寫下來,可以洋洋灑灑數(shù)千字,但這種泛泛而談就會使文章“假、大、空”,不妨從一個人物,一個細小的生命,一件小事談起。

作文題目示例:《生命,有時也脆弱》《每朵花只能開一次》《像野草一樣頑強》《生命,脆弱的生靈》。

5 體驗成長

作為青春少年的八年級學生,在一天天地成長著,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來;但長大的同時是伴著喜悅和淚水的。關于成長的作文時八年級必不可少的訓練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描繪成長的感覺,抒發(fā)成長的心曲,議論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作文題目示例:《成長的煩惱》《成長是一種美》《腳印》《成長的喜悅》《種子·幼苗·大樹》《成長的路上,他(她)牽著我的手》。

6 學會感恩,感受幸福

第6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一、作文選使用上的誤區(qū)

就目前市場上作文選品種及質量,我做過多次實地詢查并發(fā)現(xiàn),面對各書店種類繁多的作文選,學生根本無法甄辨出適合自己的最佳刊物,甚至連有些語文老師也會對茫茫如大海般的作文選迷失方向。例如在作文選的使用環(huán)節(jié)上就值得商榷:

1.誤用作文選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習作教學給出了建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p>

我概括了標準中關于寫作的兩個重點詞:語言文字,創(chuàng)造性表述。但平時的習作教學并非如此。我們應該更加慎重地選擇與使用作文選,更不能讓習作教學缺失了小學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效用,重工具而輕人文的語文習作課堂勢必培養(yǎng)不出有思想、敢于擔當?shù)男乱淮律α俊?/p>

2.?E用作文選

目前,我們教師對作文選的使用還是填鴨式的方法,不管是優(yōu)生還是后進生,都鼓勵他們多看作文選,卻往往沒有想一想學生是否真正需要,是否真心喜歡。試問:一個人如果提起寫作就心懷厭惡,怎能寫出精彩還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誰還愿跟恨之入骨的作文交朋友呢?不與文字交朋友,孩子們內心五彩斑斕的世界又如何找到傾訴的途徑呢?

二、作文選使用的經(jīng)驗

針對這種情況,我跟我的學生經(jīng)過多年實踐,總結了一些可供操作的個人經(jīng)驗,以饗廣大教師借鑒批評:

1.精選作文選

在作文選的選擇上,首先,我們應注重內容的時尚性,與時俱進的閱讀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萌生一睹為快的熱情。在當下,學生是站在時代變革的肩膀上,給予他們學習的方法之余,我們教師的思想、舉止、言行也應與時俱進。

其次,應注重內容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作文素材如以詞、句、段按題材進行分類編排顯得枯燥乏味,長篇累牘會消磨學生的積極性。而一本有效的作文選可以彌補諸多不足(如《中小學生實用素材大全》系列),它按流行、經(jīng)典、哲理、自然、環(huán)境、人文等分類,包含創(chuàng)新觀點、理論依據(jù)和最新材料。學生對新鮮知識的渴望尤為強烈,容易接納并且易于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文風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最后,傳統(tǒng)的概念往往把作文選僅定位于有“作文”二字的書籍上,其實有很多可供學生品鑒的優(yōu)秀書刊。如我在課堂內外常規(guī)使用的《讀者》,可以塑造學生醇厚的文化底蘊;再如《格言》雜志,能有效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養(yǎng)成獨樹一幟又不失理智的寫作風格。精選的作文選已經(jīng)讓學生蠢蠢欲動,寫作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2.活用作文選

雖然精選作文選令學生期待,但在我班里最優(yōu)秀也是學生最想得到的要數(shù)來自學生之手、原汁原味的滿分作文。平時,我會從學生的隨筆記錄、課堂作文、考場作文和個性作文中不定期斟選一些極具價值的原稿,并和學生一起修改,使它完善,并向全班宣布它成為滿分作文,以此作為獎品獎勵給那些有進步的同學。我特別關注語文積累,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開拓作文教學的源泉。如一次單元習作教學,在和學生充分討論之后,我組織了一次到田邊、到小溪秋游的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秋風送爽,聽百蟲啾啾,呼吸新鮮空氣,到田野去幫農(nóng)民伯伯收割稻谷,到果園去摘果子。接著,我又帶學生來到草莓基地,和在基地里勞作的農(nóng)民伯伯一起檢查草莓的情況,還參加了草莓施肥的活動,親身體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有時為了增強效果,我也時常當面批改作文,和學生一起探討該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讓學生明確獲獎的原因是什么,今后要揚善避短。這個習慣已成為班級同學們最期待的文化活動。

第7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我的家鄉(xiāng)在風景秀麗的臨潼,這里有迷人的驪山、歷史悠久的華清池,氣魄雄偉的兵馬俑,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臨潼的變化。

以前臨潼的主干道比較狹窄,窄到不能同時讓兩輛大卡并排行駛;那時的路是用青石板鋪的,如果下雪結冰時車總會打滑,發(fā)生“打滑事件”。再看看現(xiàn)在的臨潼,不但有了快速干道,而且改建成了雙向六車道,還用綠化帶把馬路和非機動車輛道隔開,以免發(fā)生事故;街道都成了柏油馬路,這樣即使冬天路面結冰,也很少發(fā)生打滑事件。

臨潼有風景秀麗的驪山,以前驪山植被很少,各種便民設施簡陋,游客爬山時必須得走土路,遇到下雨天人們想上山都上不了山。而如今,為了讓驪山變得更美麗,人們到處植樹造林,驪山成了臨潼人的“天然氧吧”,從山下仰望,郁郁蔥蔥;登山沿路上設置的衛(wèi)生間多了,垃圾箱多了,人們再也不隨手亂扔垃圾,而是自覺把垃圾扔到果皮箱里,驪山變得干凈了;變化最大的莫過于登山的臺階多了,即使雨下得再大,只要有一把雨傘,你依然可以登到山頂。

當你站到山頂,鳥瞰縣城,房子都是平房,就像一個個小蘑菇,如果遇到下雨有些房子就會漏雨,房內就會奏起鍋碗瓢盆交響曲,雨停后還得修補屋頂??墒乾F(xiàn)在看去,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就像一根根被鋸成塊狀的柱子矗立在遠處,人們再也不會為雨天家中漏雨而擔憂。冬天即使外面天氣再冷,可家中卻非常溫暖,因為現(xiàn)在大部分家屬樓都是集體供暖,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比以前舒適多了。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臨潼,變化非常大,相信我的家鄉(xiāng)以后會越來越美,人們生活的越來越幸福。

關于陜西省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舉辦“感受家鄉(xiāng)新變化,喜迎黨的十”作文大賽征文,我班優(yōu)秀作品選錄

家鄉(xiāng)的變化征文

夢里夢外——兩個世界白河三中高一文(一)陳篤莉

我習慣性的在床頭柜上摸索著眼鏡,咦?怎么感覺不一樣,難道我媽耐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給我換了新床頭柜?想到這,心中不禁一陣竊喜,朦朧地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一切都是黑乎乎的,似乎還有一層油灰。難道是天還沒亮或是我眼睛度數(shù)又更新了?不會呀!我生物鐘一向很準時的,而且我睡覺都留燈的,眼鏡也前幾天才配的,難道……我一激靈,一咕嚕地從床上爬起來,我驚愕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變得又黃又小,床是茅草床,黑乎乎的被子,輕微一晃動,床便“嘎吱嘎吱”地響起來,在這狹小的空間里顯得格外的寂寥與詭異。

果然,當我的眼睛掃到墻上的日歷,看到的是2001年3月7日。

我真的像小說里穿越了或者重生!我又回到了自己5歲的時候,在我還沒去山西之前那段在我記憶模糊的歲月,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甚至連做飯都要趴在灶洞里吹,低矮昏暗的土坯房,蓋著青石板。下雨時,屋內成了水簾洞,一大半的墻角都濕透,我甚至擔心它們會軟化成泥漿,屋頂?shù)那嗍宓粝聛頃盐覊罕狻:诤鹾醯脑钆_做出來的飯自然是黑乎乎的,一點油水也沒有,簡直難以下咽。在這里,整天看到除了山,還是山,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學只有稀疏的幾個學生,在冬天都擠在寒風直往進貫的那個狹窄的教室里。我們讀書,天色昏暗的時候連點蠟燭都是奢侈品……大人們整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屋內混含著泥土氣息的汗味令人難以忍受!父母整天關心的只是糧食、地里的收成,連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孩子都要下地干活。在媽媽的勒令下,我也不得不背起小背簍去打豬草。這個時候,當我仰頭望著遠處的天空,想起自己長大后想逛寬闊整潔的街道,想住寬敞明亮的樓房,想睡軟軟的席夢思床,還想坐在寬大的多媒體教室,還有那親愛的電腦……我不禁悲從中來,在這偏僻的山區(qū),想過這樣的生活,起碼也得十年二十年吧?天哪,饒了我吧,我正悲憤著,一不留神,腳下一滑,看到腳下的是懸峭壁,我大叫著,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突然腦門上一疼,我心想,難道這就是墜崖的感覺,也不怎么的痛苦嘛!接著傳卻聽見媽媽的聲音:“鬼叫什么?”我大驚,難道我還沒死?我疑惑地睜開雙眼,明媚的陽光刺痛了我的眼,好一會兒才適應過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媽媽生氣的臉,她身后的背景讓我激動不已,竟是我最愛的那串風鈴!我“噌”得一下坐起來,古典的梳妝臺,大大的壁櫥,還有想象中的新床頭柜那軟軟的感覺,入耳的聲聲鳴笛,我回來了嗎?不敢相信。

我使勁地掐了自己一下,哎喲,好疼呀!我這才明白,我不是在做夢,天哪!我真的回來啦,我興奮地抱著Kilty貓咪親了又親,在床上又蹦又跳的歡呼,差點把媽媽嚇壞了,要送我去醫(yī)院。

興奮過后,我靜下來回想著那個夢,發(fā)現(xiàn)如今的生活,與夢里的生活簡直是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一切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山坳,讓這“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的小村變成了“落紅鋪徑水平池”的人間天堂!天然的田園與拔地而起的樓房交相輝映,形成了世界潮流的“田園風光”,霓虹燈的夢幻讓我覺得這一切恍如隔世。

這是一個飄渺卻也真實的夢。夢里夢外,兩個世界。

第8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零距離 作文 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2-012

寫作的前提是要留心周圍的事物。只有在這一前提得到落實的基礎上,學生的寫作過程才不會淪為一種煎熬。反之,脫離生活讓學生閉門造車,即使學生借助于作文選,完成了習作的任務,獲得了較高的作文分,他們也感受不到表達的滿足與創(chuàng)作的快樂。

這是理論,理論與實際總是有那么一段距離的。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學生對習作就會有全新的感受。筆者認為,要實現(xiàn)這個轉變,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淡化作文的意識

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夏D尊、葉圣陶先生作有《文心》一書,其中有關于作文教學思想的精髓,那就是:“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p>

三年級是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在三年級第一次的習作中就鄭重其事地讓學生進行寫作。我們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從學生常玩的游戲開始,把他們帶進習作的園地中。

我做過這樣的嘗試。開學第一節(jié)課,學生們端坐教室,桌面上放著嶄新的課本,真誠的乖巧勁兒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興奮。那點小心思,我當然看在眼里,了然于心。于是,我臨時做了一個決定,這節(jié)課,暫時先不上課,改為做游戲。做什么游戲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讓他們靜下來,并引導說:“大家都想玩自己喜歡的游戲,這樣爭論不是個好辦法,不如先說說自己想玩的游戲怎么玩,讓大家比較一下,也讓老師了解一下,從中選出多數(shù)人喜歡的游戲?!?/p>

于是,學生們開始踴躍舉手發(fā)言,我相機提出關鍵性的一些問題,引導他們把話說完整、連貫,把游戲的過程及游戲對他們的吸引力說清楚。經(jīng)過比較后我們選擇了其中的一個游戲,到操場上玩了個痛快。回到教室后,我問學生:“下次還想不想玩游戲?”他們自然無法抗拒游戲的魔力。然后我提議,把想玩的游戲用筆記錄下來,由老師進行選擇。為了讓老師知道游戲怎么玩,就得把規(guī)則寫清楚;為了讓老師也覺得游戲有意思,就得試著把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寫出來??紤]到農(nóng)村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會寫的字數(shù)量有限,我也不想因為字的原因影響學生表達的情緒。于是,我允許他們用拼音代替字,甚至用一個圈表示字,之后再設法把正確的字寫上去。整個過程,我沒有提到過“作文”兩個字,可是,我們班的學生實實在在地“玩”成了第一次習作。

用這樣的辦法,我無數(shù)次的“設計”我的學生,讓他們介紹了家里的豬、狗、雞,描繪了他們家的菜地和房間的布置。進行了多次真誠的表達訓練后,作文在學生眼中已經(jīng)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而是成了他們學習生活中的一個部分,學生的習作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二、重視持久的觀察

魯迅先生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迸囵B(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不是短時間就能達成的事,需要持久進行,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持久性。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抓住甚至創(chuàng)造契機。

例如,有時候學生在學校的苦楝樹下發(fā)現(xiàn)了一種蘑菇,或是在某處角落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蟲子,都會很驚奇地來告訴我,而我則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同時表示很想去看看,但是又抽不開身,就請學生把看到的事物的樣子告訴我,并要求他們多次觀察,了解得更細些。通常學生都會帶著一種幫老師忙的心情去完成任務,很有使命感地進行著多次觀察,并很有靈感地用自己的語言向我描述。每當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就會變成寫下當天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有了白天的鋪墊,學生就不會覺得寫下這樣的文字是多難的事。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觀察意識慢慢的由自發(fā)狀態(tài)上升為自覺。為了培養(yǎng)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我會以讓他們了解菜地里媽媽新種了什么菜為著眼點,讓他們各自觀察菜苗每天的變化,可以用圖畫出來,也可以用一兩句話寫出來;同樣的,我也請他們持續(xù)觀察家里剛出生的小狗,或是剛出蛋殼的小雞。對于學生來說,能與教師分享會讓他們產(chǎn)生莫大的動力與成就感,這對于他們觀察力的培養(yǎng)有著潤物無聲的神奇效果。

三、用好本土資源

在有效化解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之后,我著眼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上。農(nóng)村中各類資源都很豐富,遠不止一畦菜地、一窩小豬這些。教師應就地取材,留心反映農(nóng)村特點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導學生現(xiàn)場觀察,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如寫人,可以寫鄰居的大伯、大媽;記事,可留心觀察父母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狀物,可以把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西瓜或是芋頭帶到教室里,看完、寫完之后,再來一次小聚餐;寫景,可以帶著學生去家鄉(xiāng)長滿野花的小山坡上實地感受,也可以領著學生去聆聽隨風舞動的松樹林。

四、開發(fā)豐富多彩的活動

廣闊的大自然是農(nóng)村學生的樂土,也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天然寫作資源庫。教師應結合農(nóng)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領著學生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抓松鼠……

我至今還記得帶學生上山為村里的“五保戶”找柴時學生與我的一番對話――

“老師,你看那邊,好多樹在跳舞??!好美??!”一個學生指著群山高興地喊出聲來。

這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們欣喜若狂,他們細細地看著這群舞動的精靈,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老師,那棵高高的樹是領舞,她跳得多好??!”

“老師,那邊,你看那邊啊,那幾個肯定是好朋友,他們的動作完全一樣!”

“老師,你看,所有的樹都在跳舞,他們是在開舞會吧!”

“老師,他們是在慶祝節(jié)日嗎?”

那天真的話語讓我感覺到震撼。多美的表達!多美的想象!這樣的孩子,怎么會寫不好作文呢?

另外,教師也可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換,選擇不同的場地,讓學生去親身體驗。春天,和家人下地種瓜點豆;夏天,幫助家人采摘西瓜;秋天到田里去幫助家人收割稻谷;冬天到了,到地里去砍甘蔗……不同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獲取了更多的素材。像這樣的作文,由于有學生的參與和有意識地觀察、記憶、思考,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變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p>

第9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鄉(xiāng)土資源寫作教學農(nóng)村學生

關于寫作素材的積累和運用,《新課標》中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感情 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逼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鞭r(nóng)村孩子的作文題材處處皆是,只要是有心人,善于觀察與發(fā)現(xiàn),處處留心,有目的地 豐富自己的見聞,那么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作文資源就在我們身邊。如何挖掘鄉(xiāng)土資源,豐富學生的寫作視野,下 面談談我的幾個看法:

一、挖掘和開發(fā)鄉(xiāng)土資源

農(nóng)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更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生活無處不資源,學生是生活中的人 ,他們只是擁有一座金礦而不自知。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生活。農(nóng)村學生的課余生活很 豐富,孩子們玩的方式很多,我把農(nóng)村生活寫作資源分為一下幾類。

1.自然資源

一望無際的田野,歡快叮咚的小溪,郁郁蔥蔥的山林,這些美麗的鄉(xiāng)土風光一點也不遜色??勺寣W生在 “實實在在”的環(huán)境下,捕捉作文題材,融入自己的感情體驗,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

2.社會資源

了解腳下的這片熱土,引導學生去關心自己的土地,去發(fā)現(xiàn)、領悟、認識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歷史文 化,去關心祖祖輩輩耕耘于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和他們一起感受生命的快樂和痛苦,從中領悟人的生命意義和 價值。教師一方面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家鄉(xiāng)以及家人的過去,搜集、整理這些方面值得記敘的故事,從而 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會和感受父輩們的辛勤勞作以及與這片土的深厚感情。

3.情感資源

人與其他動物不同,有自己的情感,有喜、怒、哀、樂,這亦是作文的“入味之藥”。學生的心靈是最 潔凈的,小小的心就是一個博大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有欣喜、激動、平靜、悲傷、感動等。教師應 著眼于學生生活中的點滴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們寫日記和隨筆的習慣,及時記錄

學生自己的心聲。

二、走向自然與生活,積累和運用鄉(xiāng)土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三學段的學生習作目標明確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 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睂W生觀察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我們注意培養(yǎng)學生 的觀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思維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自然是農(nóng)村孩子成長的搖籃,作為農(nóng)村孩子接觸的新鮮事更多。大自然中的山川田野,晨曦暮靄,農(nóng) 村的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田間勞動,和小伙伴去野外游玩。還有孩子們自己的樂園— ——上樹捉蟬、小溪里捉魚……村子里雞鳴狗叫的熱鬧,孩子們嬉戲的笑聲。再如誰家蓋了小樓房,誰家娶了新 媳婦,誰家買了新車……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很多孩子認為這些都很平常,落到筆上似乎只有那么幾句話。 這時,教師的引導就很重要,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在春暖花開時和學生一起去踏青,一行 人可以下至田野欣賞美麗的油菜花,讓孩子們觀察下油菜地里的情景。在他們觀察時適時引導多角度注意變化 。在欣賞過后,孩子們在紙上寫下了“花兒綻開了美麗的笑臉,正在和我們打招呼呢!陣陣花香,引來了勤勞的小 蜜蜂,它們在花叢中可忙碌了。”“我遠遠望去,田野仿佛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薄?/p>

三、鼓勵孩子張口說,動筆寫

一般來說,學生能說好,應該能寫好。但由于農(nóng)村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方言交流,因此,說和寫之間還 存在著差距。我常??吹揭恍┢饺绽锪嫜览X的孩子,在口語交際和寫作時犯愁。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用方 言講他村里舉行的傳統(tǒng)祭祀活動,講得繪聲繪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便讓他把這些寫下來,結果卻令我大 失所望。文章寫得平白無趣,而且有很多方言和錯字,完全沒有了講時的精彩。這與農(nóng)村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教學條 件直接有關。作為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多講普通話,就能很快糾正他們的方言和不標準的發(fā)音 。這樣,孩子們說普通話說順溜了,習慣了用普通話表達,他們的寫作水平自然也能得到提高。

四、廣泛學生的閱讀

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俗話 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 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閱讀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

城鎮(zhèn)里的小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校的設備齊全等原因,大多都有閱讀的習慣。而很多農(nóng)村的學生 往往要到高年級才開始自覺進行課外閱讀,絕大部分的小學生甚至沒有屬于自己的課外閱讀書。教師應當針對 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書籍,開展課堂與課外閱讀。教師要教小學生“怎么讀”,小學生的 知識面較窄,閱讀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記憶。要求學 生在閱讀時,做好摘抄。學生懂得了如何有效地閱讀,懂得了積累素材,那么他們的寫作水平也會逐漸提高。

農(nóng)村的學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也有其有優(yōu)勢的一面,教師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農(nóng)村的資源,讓孩子們 充分在大自然中體驗生活,掌握語言,學會觀察,學會表達,繼而學會寫??傊|闊的農(nóng)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 蘊,只要我們善于發(fā)掘,勤于開拓,科學地開展作文“有效教學”活動,定能幫助同學們找到習作的活水,使學生 的習作呈現(xiàn)出盎然生機!

參考文獻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