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高校音樂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校音樂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校音樂論文

第1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一個層面,是專業(yè)素質教育,這是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中心與主體。所謂“專業(yè)素質”,對于音樂專業(yè)的教育而言,就是音樂藝術的各種能力,其中又以音樂的表演(演唱、演奏)能力為重點。

(一)演唱能力演唱能力是聲樂專業(yè)的基礎能力,也是音樂專業(yè)素質的核心能力與主體能力。演唱能力又分為以下幾種:

1.識譜能力。歌譜是演唱的“設計圖紙”,演唱過程就是“音樂建筑”的“施工”過程,必須依照“設計圖紙”進行。而不會識譜,就無法“施工”,識錯歌譜,就會造出“劣質工程”與“豆腐渣工程”。因此,要對五線譜、簡譜、工尺譜有全面精準的識懂能力與視唱能力。

2.發(fā)聲能力。要具有正確發(fā)聲的能力,明確聲部(高音、中音、低音)、聲類(抒情型、戲劇型、花腔型等)、聲性(真聲、假聲、混合聲)、流派(美聲、民族、通俗、原生態(tài))等。

3.呼吸能力。呼吸乃演唱的動力,沈湘說:“歌唱的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因為歌唱中所有的變化都是來自呼吸的支持?!币莆照_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并掌握偷氣、換氣等呼吸技巧。

4.共鳴能力。共鳴能力也是演唱的重要能力,意大利許多歌唱家都把聲帶比作“本錢”,而把共鳴比作“利息”,力主“用‘利息’歌唱”。要掌握正確的共鳴方法,正確運用共鳴腔體。學會打開喉嚨、尋找“面罩”,學會頭腔共鳴、口腔共鳴、胸腔共鳴。

5.語言能力。語言能力也是歌唱的基礎能力,要學會依字帶聲、字正腔圓,掌握字音、字調、字韻,唱準字頭、字腹、字尾,不“倒字”,不“吃字”,學會收聲歸韻。

6.聽音能力。音樂是聽覺藝術、聲音藝術,聽音能力是重要的音樂素質,對于歌唱者而言,靈敏的耳朵比什么都重要。要學會用聽音能力對自己的演唱進行“導航”,對自己的演唱進行全方位和全程的同步跟蹤,進行辨別、分析、判斷。

7.表演能力。表演能力也是演唱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要通過表情、眼神、手勢、身姿等各種表演手段,正確地表現(xiàn)演唱曲目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各個要素。

(二)演奏能力

演奏能力是器樂專業(yè)的基礎能力,也是音樂專業(yè)素質的核心能力與主體能力。演奏能力也分以下幾種:

1.視奏能力。視奏能力是識譜能力與演奏能力的密切結合,要讀準樂譜,奏好旋律、節(jié)奏、和聲等。掌握不同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2.伴奏能力。要具有為獨唱、重唱、合唱與其他樂器演奏的伴奏能力,并且有即興伴奏的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為戲曲、歌劇、舞劇、音樂劇、舞蹈、雜技、曲藝等各種形式的藝術的伴奏能力。

3.演奏能力。要具有本行樂器的獨奏、合奏、協(xié)奏、重奏等各種演奏能力,尤以獨奏能力為重中之重。

二、心理素質教育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二個層面,是心理素質教育。這是一種“軟素質”教育,但又是一種智力教育與動力教育。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心理素質教育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皳?jù)未來學預測,心理學將大有可為和大有發(fā)展,很可能成為未來前沿學科之一。未來的社會生活,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把培養(yǎng)具有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能力型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心理學在社會中的作用也將會越來越大?!钡牵趥鹘y(tǒng)的音樂教育中,只注重音樂素質的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則處于嚴重缺失的狀態(tài)。其實,按照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理論,心理素質是一個人極為重要的素質。一切藝術都是物理力、生理力、心理力的三力合一、三位一體、三維互動。同樣,音樂藝術也是物理力(聲學之力)、生理力(人體發(fā)聲之力與演奏之力)、心理力(人的各種心理要素產生之合力)的三力合一。音樂教育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聯(lián)想力、想像力、理解力、意志力、情感力、創(chuàng)造力等各種素質教育,以及心理抗壓力、心理調節(jié)力各種素質教育。其中尤以情感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重點。情感力乃音樂人必備的心理素質。因為音樂藝術本身就是情感藝術,情感是音樂藝術的生命。黑格爾明確地指出:“音樂所特有的因素是單純的內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無形的情感。”李斯特也明確地指出:“……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的火焰;它是從口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感情在音樂中獨立存在,放射光芒?!币魳繁硌荩ㄑ莩蜓葑啵┑倪^程,實質上就是表演者(演唱者或演奏者)通過切身深切的情感體驗,把音樂作品(歌曲或樂曲)中詞曲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轉化為自身的情感,再通過“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演唱或演奏,把這種情感傳達給聽眾或觀眾,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最終收到“以情動情”的表演效果??梢娗楦兄匾?。創(chuàng)造力也十分重要,因為音樂表演的過程,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新過程,必須以創(chuàng)造力作為支撐與動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又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包括靈感思維、逆向思維、跳躍式思維、發(fā)散式思維等等。

三、綜合素質教育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三個層面,是綜合素質教育。這種綜合素質教育,又分三個層面:

(一)小綜合

小綜合是指專業(yè)素質教育中的專業(yè)范圍內的綜合。例如聲樂專業(yè)教育除本文所提到的專業(yè)素質以外,還包括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研究、音樂制作、音樂策劃等各種素質教育。

(二)中綜合

中綜合是指專業(yè)素質教育中演唱能力與演奏能力的綜合,即聲樂專業(yè)學習器樂,器樂專業(yè)學習聲樂,聲器互通,共利雙贏,達到自編、自唱、自奏的程度。

(三)大綜合

第2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一)教育理念陳舊落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現(xiàn)今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拘泥于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應用傳統(tǒng)課堂理論講授、教唱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陳舊落后,不能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新,在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開發(fā)方面有所欠缺,與現(xiàn)代教育要求的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相脫節(jié)。高校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專業(yè)人才缺乏,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有待加強。

(二)課程設置不科學,缺乏實踐機會

高校音樂教育的課程設置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實際上,高校音樂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對于實踐課的安排就有所欠缺,個別高校甚至根本就沒有開設音樂實踐課。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在音樂教育方面普遍將教學重點放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對音樂實踐予以忽略,這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亟待改進。

(三)音樂教育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雖然一再提倡教育模式改革,但是因為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很多高校在教育模式上固守于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都沒有變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音樂教育模式已經(jīng)遠遠跟不上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步伐,對于高校音樂教育來說,必須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水平。(四)高校音樂資源缺乏,阻礙了教育管理模式的發(fā)展步伐從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資源來看,很多高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資源缺乏情況。雖然在一些發(fā)達地區(qū)的高?;蛘呓?jīng)濟條件較好的高校,在音樂教育資源方面比較豐富,但是從我國高校總體音樂資源配置程度來看,音樂資源缺乏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音樂資源的缺乏使音樂教育模式改革的發(fā)展受到限制,也阻礙了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途徑

(一)建立科學、獨立的教學機構

在我國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的方針指引下,根據(jù)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的機構設置的實際,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首先應該建立科學的、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高校的教務處負責對本校音樂教育的管理工作,教研室負責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音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地位同其他學科是一樣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相應的音樂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享受相同的待遇。

(二)構建和完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

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要實現(xiàn)管理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配合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執(zhí)行。音樂課程的制定要具有計劃性和科學性,根據(jù)高校音樂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根據(jù)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教學管理模式。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

1.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關于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課程主要指基礎性音樂知識的教學,如音樂入門、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樂理、歌曲創(chuàng)作、聲樂知識等。

2.音樂技能教學素質教育下的音樂技能教學主要是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音樂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從中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音樂實踐教學主要是采用音樂演唱和音樂演奏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掌握音樂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3.音樂欣賞

在音樂教育中融入音樂欣賞課程對學生音樂審美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音樂欣賞課作為獨立的必修課程存在,課程設置不僅包括器樂欣賞、聲樂欣賞,還包括音樂基礎知識相關的樂曲欣賞,內容可涉及到多種音樂種類和多個國家的音樂風格。

4.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

高校根據(jù)自身的資源情況和教育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課外藝術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

高校音樂教育與專業(yè)音樂院校的音樂教育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都有說不同,首先,高校音樂教學內容在專業(yè)性方面不能與專業(yè)院校相提并論,其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教師在教學形式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高校音樂教育的特點,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其次,高校的教學對象是青年學生群體,正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藥注意音樂對學生在文化層次上的正面影響。在對音樂作品欣賞的同時更是對音樂風格、音樂形式以及音樂創(chuàng)新上的學習。教師應該要充分認識到音樂的審美價值及所具有的功能,將最能表達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音樂講授給學生。

三、結語

第3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一)聲樂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聲樂課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內容廣泛、所涉獵的范圍大等,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聲樂教師除了要掌握教學所必需的歌唱技能,還要有豐富的聲樂實踐經(jīng)驗,不能總是紙上談兵,要具有扎實的聲樂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知識。[1]現(xiàn)階段,我國聲樂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乏優(yōu)秀的專業(yè)教師,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無責任心。

(二)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聲樂教學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聲樂基礎不同,對聲樂也有著各自獨特的見解,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時不能“一刀切”,不能對每個學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對學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踐能力、個性特征等,進而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因跟不上課程節(jié)奏而喪失學習興趣。

二、改進高校音樂專業(yè)聲樂教學的對策

(一)完善高校聲樂教學體系

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高校聲樂教學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個完整的聲樂教學體系非常重要。有了明確的教育體系,才能明確聲樂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聲樂人才的計劃,達到促進聲樂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有可能走彎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及早發(fā)現(xiàn)錯誤并及時糾正錯誤,可以借鑒他國聲樂教學的優(yōu)秀方法和手段,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傳統(tǒng)聲樂教學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

任何科目的教學都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息息相關,只有科學的、先進的聲樂教學內容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聲樂素養(yǎng)。作為授課教師,首先,應該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聲樂常識,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聲音類型和聲部的定位。其次,還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聲樂理論知識,并結合聲樂歌唱實際,要求學生按時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好的、美的聲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聲樂的主動性。

(三)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優(yōu)化教師隊伍

教師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師具備較好的職業(yè)素質和綜合素質是完成聲樂教學的重要前提。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需要提升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并能將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實踐活動。二是要能夠對學生進行聲樂技能、技巧的培訓,引導學生投入到聲樂課程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可以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也能進行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進而推動聲樂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以,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深造,堅持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掌握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聲樂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結語

第4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一)高師音樂課堂教學隸屬于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涵蓋面很廣,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內容,而音樂課堂教學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的內容。精神文化所包括的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集體主義精神、共同合作精神、樂觀主義精神等方面。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精神”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獲得的。包含音樂課堂教學在內的校園文化,是提升高校學生素質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模式。課堂教學、聲樂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為學校普及素質教育、培養(yǎng)人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二)各有各的工作,互不替代

音樂課堂教學是一種外顯性的教育活動,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學活動。而校園文化活動則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將音樂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在校園文化活動提供的平臺上加以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克服心理障礙并增強自信心。與音樂課堂教學的直接教育不同,校園文化的教育作用是間接的、隱性的,既不是強硬地灌輸,也不是通過紀律加以實施的,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陶冶情操,培養(yǎng)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這種潛在性來講,校園文化主要是通過間接的方法對學生產生影響,而學生是在較為輕松自在、不自覺的狀態(tài)下接受教育的。與高師音樂課堂教學的“直接性”相比,校園文化活動的教育更偏重“間接性”。而無論是直接性的課堂教學還是間接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同等重要。

(三)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在高校里,課堂教學是高校教師普遍采用的授課方式,也是高師教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涵蓋很多方面,其中校園文化建設對課堂教學的影響重大,相比音樂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包含更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內容,而它所體現(xiàn)的教育功能是音樂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與音樂課堂教學的作用同等重要,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促進。

二、校園文化建設對高師音樂課堂教學的影響

校園文化建設為音樂課堂教學提供實踐的平臺,它不僅可以鞏固音樂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并且能夠最大限度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好的發(fā)展。

(一)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素質

通過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求逐步進行高師音樂課堂教學的改革,其次還要加強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課堂教學的改革一定要結合起來,使文化能夠沁潤到教育的全角度和全方位。校園文化這一隱性文化,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予以滲透,無論在精神方面還是在組織各種活動方面,都將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提高學生素質,健全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音樂教學課堂的效果要依靠校園文化活動來呈現(xiàn)

校園文化建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學校十佳歌手比賽、合唱比賽、廣場舞比賽、五項全能比賽、各種慶祝晚會、文藝演出等等。在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的同時,讓學生把音樂課堂所學的東西在舞臺上充分的進行實踐演練,而音樂課堂教學也需要通過舞臺實踐來檢驗。這些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就是最好的舞臺實踐平臺,學生們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舞臺實踐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質和自信心,也讓學生們更熱愛音樂課,更認真地投入音樂課的學習中。

(三)通過音樂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應與高師音樂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校園文化活動其實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延伸,只有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將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應用于舞臺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反過來,這就要求高師音樂課堂教學必須要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互動模式。

在加強高師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方面,首先,應該啟發(fā)學生辯證思維的建立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養(yǎng)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教師應該學會與學生平等的進行交流和對話,讓課堂氛圍能夠寬松和諧,充滿幸福感,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塑造他們形成一個樂觀向上的性格。最后,要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一言堂”式的教學為啟發(fā)式、探討式的新型教學形式。使音樂課堂真正成為展現(xiàn)學生生命活力的場所,從而進一步促進和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第5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1.教學主體互動參與性更強

音樂教學的主體則是教師和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同樣也是音樂教學的關鍵。同其他課程不同,音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通過音樂達到一種互動和溝通,實現(xiàn)教與學的過程。教師通過新媒體,可實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的數(shù)字化。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接受者和反饋者,能夠通過新媒體實現(xiàn)知識吸收、理解的數(shù)字化。新媒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同時能夠有效及時地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形式多樣的信息溝通和資源互動。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課堂下有著更為廣闊的互動空間,學生與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實現(xiàn)課程作業(yè)、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制作等全方位的互動。同時,新媒體的可復制性也為音樂教學實現(xiàn)重大推動作用。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對于音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均有限,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數(shù)字復制能夠無限地再現(xiàn)課堂教學場景,幫助學生不斷消化和理解。同時,新媒體提供了廣闊的音樂素材庫,能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豐富的自學資源。

2.教學客體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音樂教學的客體即為音樂本身。音樂是一場聲音的藝術,本身也有著起點高和難度大的特點。在新媒體支撐下,音樂也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不再單一由聲音來表現(xiàn)。一般來說,音樂教師自身具有一定的音樂功底,但并非是所有的音樂形式都十分精通。但通過新媒體,各種表現(xiàn)形式的音樂,都能成為教師的教學素材,使學生更能感受到音樂多變的魅力,而不是限于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除此之外,新媒體背景下,聲音能夠與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傳播介質充分結合,使音樂更具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學生也能在多方面的信息融合中更深層次的理解音樂。與此同時,新媒體也為音樂衍生領域的教學提供了方便。尤其是對一些條件有限的學校來說,相關的樂器、演奏工具缺乏實物佐證,新媒體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作用。通過新媒體,學生也能直觀感受到世界大師級的音樂盛宴。

3.教學過程更為靈活多樣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音樂教學過程更為靈活多樣。傳統(tǒng)音樂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主要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述、音樂鑒賞、音樂模仿為主。一方面,學生參與感較少,另一方面,音樂本身對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高。因此音樂課逐漸淪為形式課程,不太受到學生、學校甚至是音樂教師的重視,失去了音樂教學本身的意義。而多媒體背景下,電腦、手機、PDD、MP3等多媒體信息終端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更為現(xiàn)代化和便捷化的教學載體。一方面,教師不再需要通過親自示范甚至演奏樂器來為學生提供直觀的音樂感受,另一方面,學生也有著更為便捷的音樂接收方式,通過自身便攜式音樂設備就能夠實現(xiàn)音樂的再現(xiàn)。與此同時,學生日常生活也與音樂息息相關,學生主動形成了一定的音樂喜好,新媒體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音樂選擇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需要加以引導、解析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相關資金與設施投入不夠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對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足,音樂學科大部分為選修課程。除了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其他學生音樂學習程度嚴重不足。學校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嚴重影響到音樂教學的投入。尤其是新媒體背景下,音樂教學對新媒體設施設備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學校在資金投入上的限制,直接導致音樂教學質量的下降。普通高校的重點課程是專業(yè)課與公共文化課,沒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然而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音樂作為陶冶人情操、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內涵的重要媒介,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

2.師資隊伍建設欠缺,對新媒體利用不足

教師是音樂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只有教師自身擁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音樂教學環(huán)境。而事實上,許多高校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十分欠缺。尤其是年紀稍長的音樂教師,固執(zhí)地認為音樂教學主要還是依靠理論和現(xiàn)實中的音樂演奏,通過電子設備傳出的聲音難以表達音樂的靈魂。教學方法的古板、教學內容的單一,使學生很難對音樂教學產生興趣。師資力量欠缺,教師教學方法沒有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充分融合是高校音樂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3.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雖然大部分高校音樂教師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新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重大作用,但鑒于發(fā)展時間較短,現(xiàn)行的主流音樂教學模式仍相對落后,大部分音樂教師仍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主要實行理論式教學,對音樂發(fā)展歷程、樂理知識等教授相對較多,沒有充分讓學生進行音樂實踐與體驗;另一方面,極少有教師利用新媒體等手段與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方面的互動,只是簡單的播放音樂,附帶簡單的講解。隨著高校擴招步伐的加快,音樂教學沒有在課程設置上和課程改革上跟上腳步,因此大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模式與實際發(fā)展都已嚴重脫節(jié)。

三、優(yōu)化高校音樂教學工作的改革對策

高校音樂教育的優(yōu)化對于提升素質教育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發(fā)展意義。在現(xiàn)代新媒體背景下,音樂教學有著良好的發(fā)展機遇,高校需要結合自身發(fā)展條件,從多方面加強音樂教學的優(yōu)化與改革。

1.提高音樂教學重視程度,加大相關的資金投入

高校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對提升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在學校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中明確音樂教育的地位和分量。只有從管理層面提高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才能從上到下形成良好的音樂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欣賞能力。在具體實踐措施上,主要是加大相關資金投入,從基礎設施上保證音樂教學發(fā)展需求。尤其是對新媒體的相關設施配備,每位音樂教師都應配備相關的新媒體教學傳播工具,使音樂教學更為數(shù)字化和現(xiàn)代化。在樂器配備、樂隊組建支持等方面,都應予以資金支持和鼓勵。只有校方對音樂教學大力支持,音樂教學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有所突破。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優(yōu)秀教師引進力度

教師隊伍建設是音樂教學質量保證的根本。高校應該根據(jù)自身音樂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是對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予以滿足和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強化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具體措施方面,一是通過引進新教師、從其他專業(yè)藝術院校聘請客座教授等方式,充實音樂教師隊伍;二是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培訓,強化教學成果;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通過新媒體的普遍使用來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3.優(yōu)化教學模式,加強教學實踐

第6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1.盲目崇拜西洋唱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人看到了西方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面對新鮮事物,中國人為了不斷追求經(jīng)濟與科技的發(fā)展,將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拋之腦后,轉身去迎接這些來自西方的新鮮事物。雖然中國歷史上也曾經(jīng)輝煌過,在某些朝代我國確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由于上個世紀初我們中華民族遭受的屈辱史與血淚史使得我們中華民族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帶著對西方文化、科學技術的盲目崇拜心理,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洋唱法。雖然大部分聲樂教育家只想借鑒西洋唱法來發(fā)揚并傳承與改進中國民族唱法,但是,聲樂教學發(fā)展到今天,很多人仍舊認為中國民族唱法缺乏科學性、規(guī)范性、是一種落后的唱法。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的轉變,很多人發(fā)現(xiàn)中國的民族音樂逐漸走向一個極端的空間,在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很多歌手的參賽曲目越來越難、越來越大,但是風格卻趨于統(tǒng)一。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我們教育者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重新審視我們民族音樂的優(yōu)美韻味,以公平的態(tài)度與心理對待中西方唱法的不同與融合,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注重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發(fā)展方向與培養(yǎng)模式。

2.缺乏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學習

目前,我國的高等音樂教育還無法脫離學校這一有形的載體,一般而言,高校音樂專業(yè)基本采取的都是“一對一”、“一對多”的教學模式,而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也基本是從這一模式中走出來的,由于受西方音樂教學與西洋唱法的影響,基本上所有學習聲樂的學生都是先學習西方的演唱方法、音樂基礎知識,然后再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歌唱藝術,在這種體制怪圈的影響下,已經(jīng)形成一種不斷重復的、固有的教學模式。而一部分聲樂教師在高校就讀期間也沒有系統(tǒng)的接觸過民族音樂,于是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就形成了一種“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被動局面。這主要是由于教師與學生在西洋美聲唱法的影響下并未走出校園、沒有走進民間、沒有深入群眾、沒有到各民族中去采風、感悟、體驗,并且他們對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風格與聲樂理論并不了解,這種沒有想法、沒有體驗的方式就形成了高校聲樂教育與民族音樂相對隔離的狀態(tài)。王昆、郭蘭英等老一輩藝術家們大多數(shù)人曾經(jīng)是曲劇、戲曲的演員,經(jīng)歷了長期的傳統(tǒng)藝術、民族音樂的熏陶,他們已經(jīng)探索出了一套適合人民群眾需要的、備受人民群眾喜歡的民族唱法,這一時期的民族音樂已經(jīng)深深植入了這些優(yōu)秀聲樂教師的心中,他們培養(yǎng)出的聲樂歌手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上世紀80年代末,以為代表的學院派新生民族唱法中不僅蘊含了西洋唱法的圓潤與通暢,更繼承了傳統(tǒng)民族音樂唱法中的明亮與細膩。這種新興的唱法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正是這種成功的唱法使中國高校聲樂教育逐漸失去了民族音樂的唯美韻味。

3.嚴重忽視了因材施教的特點

造成我國高校聲樂教育中教學模式統(tǒng)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的聲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長期以來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對學生發(fā)聲技巧的訓練上,這就導致一些學生總是將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高難度的樂曲作品上,并對其進行模仿演唱。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作品的情感處理的正確引導。雖然有的學生也對作品進行了一些感情上的處理,但是這也僅僅局限在對歌唱名家、藝術家的聲調、語音、潤腔的簡單模仿。大學學習四年后并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處理能力。

4.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聲樂課是一門結合了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等多門學科在內的綜合類的藝術。但是,目前我國各高校中并沒有開設生理課。作為學習聲樂的學生,必須對人體的發(fā)聲器官的性能、構造等有個全方位的了解與認識,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呼吸器官、共鳴器官、發(fā)聲器官的主要功能,才能夠有目的的掌握與運用這些器官的技能并促進自己歌唱的進步。民族音樂中的很多樂曲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有的還是根據(jù)小說改變而成的,因此,學習聲樂的學生還必須了解一定的文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才能更好的在歌唱中詮釋作品的真正內涵。但是,在很多高校中,從未開設過語文或文學欣賞這門課程。如果連演唱者自己都不能真正了解歌曲的內涵,又如何使觀眾真正了解呢?

二高校聲樂教育中民族音樂融合的創(chuàng)新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人文背景、地域環(huán)境,因此也就孕育了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多民族風格的民族音樂文化。幾千年的發(fā)展為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奠定了基礎。作為聲樂教育者,我們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與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重大責任,為建設與發(fā)展我國民族音樂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1.不斷優(yōu)化高校聲樂教學師資隊伍

聲樂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需要一支專業(yè)素質高、精通聲樂、熟悉民族音樂的教師隊伍,這是基本條件。一個優(yōu)秀的聲樂教師必須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與知識技能,并已經(jīng)在中國民族音樂方面積淀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演唱技巧,深入了解我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一些特殊的民族民間音樂的演唱技巧上能夠充分的、深刻的進行運用與研究。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這就要求高校聲樂教師必須靜下心來潛心鉆研并不斷探索民族音樂的精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德才兼?zhèn)?、技藝兼通、教研相融的?yōu)秀聲樂教師。

2.積極組織學生到各民族采風

聲樂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為了更好的使民族音樂融合到高校聲樂教學中,各高??梢愿鶕?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學生深入到各民族聚居地采風,深刻體會并理解當?shù)孛袼孜幕奶攸c,為今后的歌唱事業(yè)積累資料。只有充分了解并積極參與和感受才能真正了解各種藝術形態(tài)帶給人們的震撼。3.努力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教材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建設具有本校、本地區(qū)特色的課程體系是培養(yǎng)高水平人才的基本保障。各高校的聲樂課程應該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或本校所處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在充分考慮畢業(yè)生將來的就業(yè)壓力的前提下,加強基礎建設、加快整體優(yōu)化步伐、突出本校特色,優(yōu)化課程特色,努力探索出多樣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本校的發(fā)展與我國聲樂事業(yè)的發(fā)展積極構建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4.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

民族音樂在聲樂教育中的滲透與融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于聲樂教師而言,必須掌握新的聲樂教學方法,突破傳統(tǒng)聲樂教學方法中存在的框架與局限。在平時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根據(jù)學情的不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勵學生以主動探索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是聲樂教學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實踐民族音樂的魅力。

三.總結

第7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1.動畫音樂的作用動畫主要以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造型和環(huán)境空間造型的主要表現(xiàn)手段,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借助幻想、想象、象征的方式,反映生活、理想和愿望,具有高度的假設性。動畫聲音包括很多種,人聲、自然音響或音效、音樂等。動畫音樂的要求和一般音樂的作用一樣,作為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來滿足人們對藝術欣賞的要求,聲音和動畫的結合而形成的綜合藝術其音樂就更具有獨樹一幟的審美規(guī)律和審美特性。動畫音樂在動畫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強調畫面動作、解釋畫面內容,與畫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常常是全片鋪滿音樂,時間跨度極大。動畫音樂在深化主題、渲染氣氛、描繪景物、推動劇情、引發(fā)聯(lián)想、刻畫形象、表達思想、抒感、模擬節(jié)奏,聲畫組接、渲染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其音樂不僅要刻畫人物形象、更要具有明顯的節(jié)奏、色彩、夸張的戲劇效果和幽默的氣氛。畫面緊密結合音樂更為重要,音樂藝術與美術藝術達成完美結合,才能成為一種視聽覺的綜合藝術,給觀眾一種新的視聽覺享受。再者動畫藝術自身也帶有某些特殊屬性,它可能不能完整的表達其所表現(xiàn)的內容,這時動畫音樂的創(chuàng)作也相應具有一些特點,如利用樂器可以產生的特殊音效在動畫影片中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動畫音樂課程設置的重要性在動畫專業(yè)中增設音樂欣賞與制作類課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國動畫音樂專業(yè)師資和動畫音樂制作人員極其缺乏,所以增設此類課程也迫在眉睫。電影是一種視聽語言,聲音和畫面緊密相連,樂器演奏的節(jié)奏與動畫畫面中的節(jié)奏是相輔相成的。音樂和畫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強動畫畫面的節(jié)奏感,增強畫面的藝術表現(xiàn)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動畫音樂課程的設置可以改善動畫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缺陷,完善視聽藝術手段的結合,完善學生專業(yè)知識結構,提升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美的審美感知能力,為制作動畫音樂提供技術支持,為動畫配樂,配音,聲音編輯、音效等聲音的制作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總之,動畫音樂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此課程的設置非常必要。

二、動畫音樂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方案動畫音樂課程可以分為兩大類:欣賞類和制作類。欣賞類建議課程:《電影音樂配樂》、《動畫音樂鑒賞》、《電影音樂史》、《音樂作品欣賞與分析》、《中外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流行音樂概論》等;制作類建議課程:《音樂編輯》、《配樂》、《midi制作》、《錄音》、《聲音后期制作》、《混音》、《音樂基礎與視唱練耳》等相關課程。由于動畫專業(yè)的學生缺乏音樂的基礎知識,所以在課程設置上,低年級以鑒賞類為主,主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高年級可開設相關制作、編輯類的音樂課程。這樣,動畫專業(yè)的學生首先可以培養(yǎng)他們從聲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視聽的藝術品。培養(yǎng)他們有能力認識和了解什么樣的畫面應該配合什么樣的音樂,什么樣的音樂才是最理想的聲音效果,讓他們懂得如何欣賞音樂,如何全面的欣賞動畫作品,建立聲畫結合的配樂思維。通過鑒賞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們積累大量的音樂素材,了解他們的類型、風格、速度、情緒,可以適時的編輯、改編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從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權許可后)。通過制作類課程的開設,學生們可以初步掌握聲音的編輯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樂和聲音的錄制方法,音樂制作的基礎及后期合成等相關知識,提高動畫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作動畫的完整性。

3.教學軟、硬件的配置動畫音樂課程任課的師資力量最好來源于電影音樂專業(yè)的教師,或有為電影音樂做過配樂的音樂教師,他們既有音樂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在音樂的風格,音樂的節(jié)奏和配器上給出一定的建議,又了解電影及動畫的基本常識,了解鏡頭的調度,轉場,畫面的色彩明暗預示的影片的基調。所以他們可以更好的把握住動畫音樂的配樂技巧,可以勝任此類課程。由于很多高校動畫專業(yè)沒有相關課程,或者找一些動畫專業(yè)的老師去任動畫音樂的課程,結果下來,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學校也可以派出有音樂功底或音樂愛好的動畫專業(yè)的教師進行培訓,來加強動畫音樂的師資隊伍建設。

第8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一)音樂藝術社團建設已經(jīng)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輔助

藝術社團建設一方面承載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另一反面也已經(jīng)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輔助。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要求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重點建設學校藝術教育中心和大學生藝術社團。作為自發(fā)建設的學生組織,藝術社團通過舉辦多種活動和演出,既達到豐富情感世界、活躍精神生活和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有力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二)音樂藝術社團建設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國全面藝術教育的缺失現(xiàn)狀來看,高職院校開展藝術社團建設不失為實現(xiàn)學生審美教育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以甘肅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藝術團為例,我們組織的各種音樂知識講座、專題音樂會和多種形式的培訓等活動,既普及音樂知識也普及美學,提高了學生審美能力。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優(yōu)秀中外音樂作品鑒賞活動,以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深層次考慮作品文化、背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和審美感知能力。藝術社團的活動讓學生強化了情感中積極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一面,塑造理想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音樂藝術社團建設能夠推動學生自我教育

從教育實踐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底子薄、水平參差不齊,培養(yǎng)其自我教育能力不但是個體教育,更要注重團隊力量。因此,藝術社團可以成為推動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平臺?;诠餐d趣愛好參與藝術社團的學生,可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其主體意識和自我展現(xiàn)欲望,在其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指出其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引導其珍惜學習時間和機會,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同時,作為藝術社團主體,其參與社團管理的過程中也能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梢哉f,藝術社團建設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學生潛能,提升學生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推動自我教育。

(四)音樂藝術社團建設能夠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協(xié)同能力

藝術社團建設過程中的廣泛參與性要求學生間必須相互配合,藝術實踐活動的多樣性也要求學生必須面對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具備團隊精神和協(xié)同工作能力??梢哉f,藝術社團建設特別是各種藝術實踐活動,為象牙塔中的學生提供了參與社會活動的契機和面對困難、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理解和尊重別人,培養(yǎng)團隊精神,獲得溝通技巧,為自己以后走上社會打上堅實的基礎。同時,針對高職院校音樂藝術類教育師資、資源、課時的不足,不能夠充分滿足廣大學生學習藝術、理解藝術需求的現(xiàn)狀。藝術社團建設能夠彌補教育力量不足帶來的缺憾,也帶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進而豐富學生閱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二、當前音樂藝術社團建設與高職院校音樂教學關系處理中存在的不足

高職院校藝術團非專業(yè)團體,對其不應以演出水平為評判標準,而應看其是否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fā)揮,看其對學生的吸引和參與接納程度,看起的校園文化導向作用等。而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藝術社團建設與音樂教學的脫節(jié)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課設置與教學單一,無法為藝術社團提供高水平的人員

目前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基本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音樂課程內容面窄單一,多為選修課,以音樂欣賞課和音樂史論課為主,內容也多以中外歌曲、器樂曲、交響曲、戲曲、歌劇、舞蹈等欣賞體裁為主,內容和形式無法拓展,更談不上系統(tǒng)的技巧培養(yǎng),而學生感興趣的藝術社團需求更多的使與時代相接軌的流行、電子音樂等更廣泛內容,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簡單的興趣培養(yǎng)并不能為藝術社團的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音樂藝術社團建設中專業(yè)指導力量薄弱

目前,高職院校藝術社團的管理部門是校團委,校團委對其更多注重的是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建設而非專業(yè)指導。而不能回避的矛盾是,目前藝術社團的類別和內容多為學生自發(fā)創(chuàng)建,社團的提高需要更多專業(yè)指導,音樂教研部門由于管理體制的問題在藝術社團建設中受到一定的制約性。如此以來,對藝術社團的教育和專業(yè)指導很難形成一個較完整、系統(tǒng)的體系。除以上問題有待解決,高職院校在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文藝交流方面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對學生需求的客觀了解。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與藝術社團建設脫節(jié)

目前,高職院?;径奸_設了公共音樂選修或必修課,各種藝術社團也相繼建立,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由于師資、理念等原因將兩者獨立地發(fā)展或者僅建設其中之一者,沒有建立很好的機制將兩者相結合去建設,二者相結合的教育結構的缺位使得學生沒有更多的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也使得公共音樂課的開設和藝術社團的建設少了一條更為鮮明的道路。

三、科學把握音樂教學在高職院校藝術社團構建中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要服務于藝術社團質量提升

高職院校受限于生源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來源于農村,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藝術類教育缺位嚴重,音樂等藝術技能幾乎沒有,所以藝術社團面臨人員困境,而這些學生在高職院?,F(xiàn)有音樂教學模式下獲得的音樂和知識是不夠完善的,對提升學生藝術團的質量和影響力的幫助微不足道的。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要著眼于提升藝術社團質量,強化一音樂欣賞為代表的理論課程,并根據(jù)學生興趣和特長開設一些技能類的專業(yè)音樂輔導課程,公共音樂課老師們針對參加藝術社團的學生進行專業(yè)的指導,以幫助提高藝術社團成員的音樂素質和能力,從而穩(wěn)固并提升藝術社團水平。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要著眼于開拓藝術社團的內容領域

當前,學生接受信息量在不斷聚增。針對這一特點,高職院校在音樂課程設置上在堅持高雅音樂欣賞的同時,要進一步豐富內容,尤其是要注意將流行音樂的發(fā)展也納入音樂教育的重點內容,也可以和相關文化傳播機構合作開設一些新媒體、網(wǎng)絡音樂制作方面的知識,達到與時代的前進和社會的進步同步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課堂啟發(fā)和社會影響,組建一些新興領域的的藝術社團,如新民樂、街舞、音樂劇、樂隊等領域,展現(xiàn)新時期學生的精神面貌。這些都可以成為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和社團專業(yè)指導以及學生思想教育的成果。

(三)高職院校音樂課程體系要注重引導學生科學構建藝術社團

高職院校藝術社團是以興趣愛好為基調的業(yè)余文藝團體,所以僅憑興趣并不能充分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要有專業(yè)的指導和系統(tǒng)的學習體系。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模式和管理,應當將學生藝術社團的日常交由高職院校音樂教研部門或基礎教研部門,以教學為導向,是藝術社團的藝術實踐活動更具有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幫助藝術社團成員養(yǎng)成規(guī)范學習的良好習慣。換言之,要將藝術社團作為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實踐載體和延伸途徑,把音樂會、藝術巡演等社團活動作為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成果的展示平臺,幫助學生實現(xiàn)音樂業(yè)余學習者的成就感。

(四)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要以藝術社團建設為途徑融入校園文化創(chuàng)建

第9篇:高校音樂論文范文

一、當前的高校音樂教育環(huán)境

高校音樂教育的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yǎng)和情操而進行的,同時也是社會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樂教育水平來說,還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音樂課程是非常單調的,盡管內容比較多但并不具有多樣化,特別是沒有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樂內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種地方性的音樂內容也鮮少涉及,除了一些對音樂比較有興趣的學生之外,學生接觸到的音樂知識實在是少得有限。另外,從高校的音樂課堂上經(jīng)常見到的教學模式來考慮的話,依然是以老師直接的傳遞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導致學生無法掌握音樂的內涵,因此將素質教育作為基礎,我們的高校音樂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進行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這也是新課改以后勢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育的意義

在高校的素質教育當中,進行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是社會發(fā)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們素質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對高校學生的負責。通常情況下,高校音樂教育中進行多元化教育,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環(huán)境當中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進而讓學生能夠提高對知識的更新能力。如今音樂課已經(jīng)不再單純的是藝術領域的一項課程,它在素質教育當中需要擔任的責任是幫助學生放松大腦,促進活躍的思維模式,音樂是欣賞類的學科,同時也是一種藝術的溝通和模仿,更是一種活躍的精神活動,通過音樂可以表達出一些無法通過語言來進行表達的情緒。

因此,在高校當中開展一些涵蓋多種文化的音樂內容的課程,非常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知多樣性文化,讓學生通過音樂課程來培養(yǎng)出比較好的情操,提高藝術修養(yǎng),從側面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的質量,同時帶動了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

三、怎樣在高校中開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

高校的音樂教育過程當中,開展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需要進行比較系統(tǒng)且廣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進行相關的音樂教育基本上是要從這樣幾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體制,構建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

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關的教育制度,特別是音樂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來保護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能夠順利進行。相對的,教育學領域的學者們也要適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積極地促進音樂教學能夠開展和順利的實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音樂老師也可以將一些具有地區(qū)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樂適當?shù)膸нM課堂當中,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各個地區(qū)的各種不同的音樂文化,帶動學生們對音樂課的學習熱情,在這基礎之上再開展純理論相關的教學活動。

(二)加強培訓,提升教師的職業(yè)水平

在具體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進行過程當中,首先需要保證音樂老師能夠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樂教學意義,同時構建比較正面的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授課的老師除了需要一定的純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的基礎之外,同時還需要有非常正確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們能夠在音樂課堂的教學當中主動積極的去學習,鼓勵他們通過各種比較創(chuàng)新的途徑來獲取知識,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個性,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和指導,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高校當中進行音樂類課程的培訓,不僅是需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傳承文化的過程。因此發(fā)展包含多種文化在內的音樂教育,也是在指導學生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幫助學生提高藝術修養(yǎng)。

(三)提高音樂的學習主動性

在高校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只強調學習而不注重交流,這種缺少溝通和交流的學習,是比較單一且沒有趣味性的。在我們進行高校的音樂教學當中,如果只是單純的依賴我們說的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方法也是無法達到具體的教學目的的,因此我們在開展這項教學方式的過程當中,也要適當?shù)募訌娨魳分R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參加更多的具有實際作用的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提高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和體會,同時也為未來的音樂教學模式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