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重陽登高避災的風俗,出自南朝梁人吳均所著的《續(xù)齊諧記》。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有:“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云。遣化辟山岳,了然楚漢分?!倍鸥τ小毒湃铡吩娫疲骸爸仃柂氉帽芯?,抱病起登江上臺?!卑拙右滓灿小毒湃占奈⒅吩姡骸叭デ锕矓?shù)登高會,又被今年減一場?!边吶娙酸瘏⒃谛熊娡局校m逢重陽節(jié),詩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懷念那故園的:“強欲登高處,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p>

另外古代還在重陽節(jié)后一日舉行宴賞,號稱“小重陽”。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詩云:“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币馑际钦f,昨天初九登高已結(jié)束,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怎么這樣苦,連遭這兩個重陽的采摘。

插茱萸是古代民間重陽節(jié)的重要習俗。據(jù)《續(xù)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酒,此禍消?!叭缪?,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袷廊嗣恐辆旁碌歉唢嬀疲瑡D人帶萊萸,蓋始于此?!薄暗歉摺薄安遘镙恰痹诠湃丝磥砜梢员苄跋麨?,故九月九日一定為之。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重陽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畫:“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倍鸥Α毒湃账{田崔氏莊》詩云:“明年會此知誰???醉把茱萸仔細看。”孟浩然有詩:“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敝旆诺摹毒湃张c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中的“那得更將頭上發(fā),學他年少插茱萸”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陽插茱萸的習俗。

賞菊是重陽的節(jié)目之一。清秋氣爽,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時逢佳節(jié),共賞秋菊,真是別有情味。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王勃的“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見”,范成大“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賞菊飲酒的情趣,語言雋永,詩意清新。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更是別出心裁:“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绷髀冻鲈娙丝匆姲拙盏臒o限歡欣,發(fā)出了作者人老志堅的心愿。

第2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重陽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每到重陽節(jié),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tǒng),故而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jié),延續(xù)30多年歷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蘆苞鎮(zhèn)獨樹崗村舉行,250多圍酒席宴請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黨政代表,酒席之多、參與面之廣,創(chuàng)下了歷年之最。

獨樹崗村傳來陣陣歡笑聲和碰杯聲,村前燈光籃球場和廣場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親和政企代表齊聚一堂。20名長者坐在主席臺上,接受少先隊的獻花和政府部門的祝福。今年103歲、村中最長壽的老人蔡月桂臉上笑出層層皺紋。一直以來,獨樹崗村有著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每年重陽節(jié),村里都會舉辦千叟宴。老干部蔡可平依然記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發(fā)組織千叟宴,“當時只在村中古廟擺幾十席”,如今,筵席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并加入了各種文藝表演。

過去老人們以滿腔熱血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社會的發(fā)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yè)績,吃盡了千辛萬苦。人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深有體會,我們的父母所處的年代和帶兒女的辛苦人人知道?,F(xiàn)在老了又不愿打擾兒女的工作,自己孤獨的生活,就像滿文軍在歌里唱的“你靜靜的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真實的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父母無私的把全部的愛給了我們兒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傷感!

在這里我想說點:作為兒女應該抽時間?;丶铱纯矗先藳]時間等我們有時間,為父母盡盡孝心,捶背揉肩,噓寒問暖,多吃幾頓團圓飯,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們,象照顧孩子那樣呵護他們,讓我們的父母愉快的度過晚年。不要找借口說原因,免的以后心里悔恨自己。老人節(jié),想起我的雙親已離我遠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前浮現(xiàn)父母慈祥的笑容,心里蕩起無數(shù)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輕的笑臉,許多許多……

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有這樣一個傳統(tǒng)的老人節(jié)日,讓我們有時間和機會孝敬老人,感受親情!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沉淀著金秋的豐碩,感受了生活的溫馨!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今天,很開心很有意義的一天,因為這是我進入中學以來做的最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雖然以前也參加過這我喜歡的社會實踐,但還是抑制不住我心中的好奇,控制不住我想要快點到達敬老院這個神秘的目的地的心情。

敬老院以前給我的感覺是黑白的,無色彩的,它永遠都籠罩著一種暗淡悲傷的氣氛,可是這個敬老院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寧靜的,清新與安寧,綠色也較多,很像一家療養(yǎng)院。

雖然懷著很大的熱情,也充滿信心,但參加這次活動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成功在那里,失敗與不足又在哪里,在與同學們的討論中,我還更覺得自己是個門外漢,許多東西都急需吸收與提高。對我來說。我與個別老人的交談能力是有的,而且和他們交談時我會察言觀色,不同的時候能及時應付,也給老人們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墒?,最大的缺點是忽視了組織每一個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搞些熱鬧的氣氛使他們知道我們的心意,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我還非常欠缺組織能力,也非常欠缺與人之間的合作的能力。

這次活動,在眾多參加者的參與下,我們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這讓我認識到,做每一件事,我們都要用心,用心用愛去左每一件事,讓自己無悔,讓溫暖和愛與人分享,讓自己在愛中茁壯成長。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的是游子思鄉(xiāng)之情,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詩中“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句成為千百年來游子思鄉(xiāng)的名言,不知打動了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慶祝重陽節(jié)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酒等活動。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jié)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在這天,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這一點。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在老師的正確指引下,我們學會了感恩,并且知道了孝敬長輩。就在這天前,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在家里為長輩做一件孝心事。這天我早早得寫完了作業(yè),思考著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到底該為長輩做什么呢?這時奶奶突然對我說:“午飯要延遲了?!甭牭竭@個消息的我,非常失落。突然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我的腦際——為什么非要奶奶煮飯,我自己難道不可以嗎?正好我可以讓奶奶嘗一下我的手藝。雖然我只會做蛋炒飯,但我認為只要付出真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克服。

說做就做,我急忙跑到廚房,從冰箱里拿了兩個雞蛋,還有剩飯,又從碗櫥里拿了幾個碗,再跑到放佐料的地方拿了油和鹽。準備工作井然有序,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先在鍋里放油,在等待著油煮開時,我們還可以把蛋敲開。油煮開了,我們就可以把調(diào)好的蛋倒下去,蛋煮好后,就可以炒飯了。炒飯很簡單:先放少許油,再把飯倒下去炒,炒到快熟的時候放少許鹽,就行了。最后把蛋和飯一起放入鍋內(nèi),一直不停地翻炒!

飯很快就炒好了,我把它們盛到碗里,放在桌上后,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喊奶奶:“奶奶吃飯了吧,我好餓!”我并沒有和奶奶說我已經(jīng)煮好飯了,因為我想給她一個surprise。當奶奶來到廚房時,看到桌上的飯時,非常震驚,便問道:“這是你做的?”我笑嘻嘻的說道:“對啊,沒事兒干,而且我肚子好餓啊,所以就做了?!蹦棠搪犃朔浅i_心,便說道:“我的孫女長大了嘛,都會做飯了!”我滿懷信心地說:“那是當然!”中午,我們坐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著飯,談笑風生。這天我們聊了許多。

第3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關鍵詞:詩詞教學;有效途徑;激活課堂;延伸課外;家校聯(lián)手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8-088-001

古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如何引領小學生走進古詩文,讓孩子愛讀詩,讀懂詩,讓中華經(jīng)典詩詞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淺談闡述。

一、激活課堂。讀寫結(jié)合

探索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探索古詩詞教學行之有效的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古詩詞教學,才能讓孩子走進古詩詞,從根本上激活孩子們的“閱讀期待”,以提高古詩詞教學的實效性。

1.激活課堂

①創(chuàng)設情景,走進詩文

孩子們愿意讀詩,但大多數(shù)是“小和尚念經(jīng)”,古詩詞一般短小押韻,朗朗上口,孩子們很輕松就會背誦了,但其中所表達的含義、情感等,一般都鬧不明白。所以,教師應該避開灌輸式的講解,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們走進詩中所描繪的意境,感知、感受、感悟。

文包詩的典型特點,寓詩于晴境之中,如《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詠華山》《游子吟》等,詩文對照,品悟意境,學生易讀易懂。

②由畫入境,展開想象

詩詞的寫作,跳躍性比較大,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引領學生進入這種意境,讓學生展開想象是有效的途徑。如《楓橋夜泊》通過詩人夜泊楓橋所見的霜天殘月、江楓、漁火、古寺、客船,伴之所聞的烏啼、鐘聲,勾畫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圖。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孩子讀詩,說說看到了哪些景物,先簡單勾畫出詩中所見,再讀體會詩人如輕煙般的愁思后,細畫此圖,圖詩結(jié)合,理解詩人淡淡的愁情。

③誦讀感悟,自由交流

古詩詞表達簡潔,孩子誦讀理解也有所不同,課堂上應允許孩子自由交流自己的誦讀感悟,當然,這應該是在初讀之后,了解了詩人作詩的背景、詩詞大意等之后,反復誦讀有所理解、感悟,與同學交流,既加深了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表達、創(chuàng)新、合作等能力。

如:南宋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誦讀之后,我讓學生圍繞“你讀出了什么?”展開交流。有人說:“我從蕭蕭梧葉送寒聲感受到秋天來了,天氣涼了?!边€有人補充說:“我從江上秋風一詞知道是秋天?!庇腥苏f:“我從動客情感受到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边€有人說:“我感覺詩人想念他小時候的生活了,他看到兒童挑促織很感興趣?!币灿腥苏f:“我覺得這些小孩子很貪玩,夜深了還不睡覺,還在捉蟋蟀呢!”……交流之下,我們不得不佩服孩子品讀、思考、想象的能力。

2.讀寫結(jié)合

讓學生走進古詩詞,實實在在地讀一讀,問一問,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讀寫結(jié)合,解放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習作中運用古詩文的形式很多,我們可以以詩文的意境為基礎,誘導學生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為古詩文擴補感受,擴補情境,續(xù)編故事等。如:鄭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教學中,我讓學生由這兩句展開想象,自由編說童話故事,以竹筍沖破巖石為中心編寫,主題表現(xiàn)竹子堅忍不拔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

再如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習作8》,指導學生選擇兩句詩,查找相關資料,對詩的全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對詩意的理解或賦予的新的意義等,展開交流,進行初步的探討研究。學生能在平時多積累,在語言中在習作中恰當?shù)倪\用,其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定會大大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更新、更廣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古詩文。

二、延伸課外。拓展閱讀

1.延伸課外

(1)誦讀與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根據(jù)學生自己的學習需求,通過查閱課外資料、詢問、調(diào)查等手段,自主學習,不僅能更有效地理解詩文,而且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誦讀與生活運用相結(jié)合

詩文源于生活,在平時生活中,和孩子們散步、郊游、逛超市等過程中,我們可以誘導孩子在不經(jīng)意間,見物吟詩,見景吟詩,敘事吟詩等等。

如:在學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出示這樣一個題目引導學生:當你爸爸在中秋節(jié)期間出差在外時,你覺得他可以用哪句詩表達他此時的心情?孩子很容易就想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類似的引導還可以有許多:秋天,看到滿山的楓葉,你會吟誦哪句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碑斝∶鞯陌职挚吹叫∶鞯匿摴P字寫得比自己還要好時,他會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長此以往,很多時候,孩子會在不經(jīng)意間恰當?shù)皿w地溜出句古詩或創(chuàng)作出詩句,這樣,古詩文便在悄然無聲中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

(3)誦讀與活動相結(jié)合

以活動激趣,經(jīng)常召開讀書匯報會,如利用早會賞讀、交流所摘錄的好詞妙句;舉行“班級賽詩會”;評選“班級小詩人”;舉行“古詩配畫”、“課本劇表演”、“詩詞知識競賽”、“古詩詞經(jīng)驗交流會”、“詩詞創(chuàng)作”等活動,為學生提供顯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體驗閱讀的成功,從而激發(fā)學生古詩詞閱讀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感受到讀經(jīng)帶來的成就感,自然就會喜歡讀。

三、家校聯(lián)手,營造氛圍

讀書是一種學習,學習是一種環(huán)境、一種氛圍。所以我們可以努力營造學習的氛圍和環(huán)境,積極引導廣大師生樹立“終生學習”、“全員學習”和“團體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顯性的學習氛圍,以氛圍去影響廣大學生,甚至學生家長。

引導孩子們讀詩詞,就是要提高他們的誦讀興趣,讓他們多看、多讀、多背。

1.制造氛圍

教師可以在班里宣傳、布置每天一詩,可以在黑板報中騰出一角,每天更新一首詩詞,大家都去讀,自然形成一種氛圍,一人讀古詩文較難,大家一起讀,則興趣將會大為提高。

2.感染興趣

家長和老師都必須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熱忱,和孩子一起讀詩、談詩,互相比賽,一家人興致高昂,讀得多讀得好時為他點贊,稍有松懈時為他打氣加油,讓孩子們持續(xù)這股熱情。

第4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 淺析許淵沖先生《唐詩三百首新譯》中疊詞的英譯 “僑易”的內(nèi)涵與外延 外國詩人譯唐詩 淺談唐詩翻譯的可譯性及譯者素養(yǎng) 淺析唐詩中用字的“推敲”問題 閩僑書屋的經(jīng)驗與問題 從譯意、譯味、譯境角度比較唐詩《靜夜思》的四個英譯本 從《法譯唐詩百首》看數(shù)字的翻譯策略 解讀《唐詩三百首新譯》中專有名詞的翻譯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唐詩翻譯的不可譯性 淺析會展口譯中的“譯”和“不譯” 試析張谷若譯《德伯家的苔絲》中的方言對譯 淺析唐詩中“花”的認知隱喻 淺析唐詩中的無限春光 淺析唐詩中的鄉(xiāng)夢意象 淺析唐詩中的養(yǎng)生之道 論僑易視域中的《金瓶梅詞話》與晚明江南士風 僑易視域與漢學主義 易納德:自信的公牛 淺析瓊僑的社會地位變遷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015105.

筆者雖然對唐詩的研究比較粗淺,卻因為對詩歌的喜愛、對翻譯的熱愛,慢慢開始關注起德國譯者對唐詩的闡釋與理解。雖然唐詩的譯介困難重重,德國人卻一代代地翻譯著唐詩,不僅是詩人、漢學家在翻譯唐詩,就連對中國古詩感興趣的業(yè)余譯者也加入到古詩德譯的行列中來。然而,不容忽略的是,唐詩德譯這一僑易現(xiàn)象的僑易主體是語言水平極高且屬于中國古代的文本,要求擔任橋梁的譯者具有很高的語言與文化功底。從僑易條件上來看,當今世界文化交流越來越方便,資料也越來越容易獲得,然而,我們的譯文水平并沒有隨之同比提高,相反,從最終譯文來看,對中國語言與文化的誤譯現(xiàn)象并不少見??梢哉f,某些詞匯的錯譯對原詩造成的是外傷,某些誤解造成的則是內(nèi)傷,這就是說,它所傳遞的核心內(nèi)容是錯誤的??偟膩碚f,唐詩德譯這一僑易過程有兩種不同類型:(1)仿變,即帶有變化性的摹仿,更多地是一種具有借鑒性的創(chuàng)造,顯示出“喬裝易容”。具體表現(xiàn)為譯詩基本達意,以散文體形式出現(xiàn),或?qū)ψg為詩,只是內(nèi)容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刪;(2)仿常,即模仿,喬裝易象之后不變?nèi)允浅B(tài)。就是即便是模仿、參照、學習,甚至是想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但最終仍免不了受到學習主體的內(nèi)在原則制約,也就是說基本原則是絕對的,具體表現(xiàn)為不僅是詩體,而且譯文符合原意,其最高境界便是不僅有符合原意的詩句,也有原詩的相應意境。

在《變創(chuàng)與漸?!芬粫校~雋先生從哲學視角為僑易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二元三維,大道僑易”的說法。所謂“二元”,即“乾元―坤貞”構(gòu)成的基本二元結(jié)構(gòu),其內(nèi)是一個三維結(jié)構(gòu),其外則是大道籠罩。參見葉雋:《變創(chuàng)與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4頁,第20頁。這里的“三維結(jié)構(gòu)”指的是在乾元、坤貞及其間搭建的橋梁。在唐詩德譯語境中,我們可以說,二元指的就是唐詩和德語版的唐詩譯文,其間的橋梁便是運用各種翻譯策略完成翻譯過程的譯者?;\罩其外的大道便是原作與譯作雖有外在的不同,內(nèi)里卻是相同的。然而,讓德譯唐詩在僑易過程中達到這一高度是相當困難的。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譯作真可謂是良莠不齊。唐詩僑易之所以會有種種不同結(jié)果,究其原因,顯然主要在于譯者。一首唐詩經(jīng)過譯者之手變成其德語版本,形成仿變或仿常的結(jié)果。這其中,要摹仿,首先就要正確理解原詩,事實上,這已經(jīng)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德譯唐詩的實踐中,可能發(fā)生的理解錯誤主要有三類:詞義、文化現(xiàn)象、詩歌內(nèi)涵的錯誤理解。在筆者看來,這些錯誤便造成了詩句乃至詩歌整體上的橋變。所謂橋變,是葉雋先生在僑易學中提出的一個嶄新概念,原本指的是連接雙方的中介變化,即通過連接雙方的橋梁架設,使得事物發(fā)生了本質(zhì)性的改變。在唐詩德譯這一僑易過程中,譯者對原文的不同理解,對翻譯策略的不同選擇,都會導致譯作的改變。而讓一句,乃至整首唐詩,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nèi)容上,都發(fā)生本質(zhì)改變的便是建立在錯誤理解基礎之上的錯誤翻譯。這里,我們以幾個翻譯實例來加以說明。

一、 詞義誤解

在《中國禪宗》一書中,瓦格納先生翻譯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使之單獨成詩,并命名為《無題》(Ohne Titel: Ausschnitt aus dem berühmten Werk von Liu Yuxi)H.G. Wagner, Wie die Wolken am Himmel. Die Dichtung des ChanBuddhismus, Kelkheim: YinYang Media Verlag, 2. durchgesehene Auflage 2012, S.62.。

把這首德語譯詩再譯成中文,我們就會看到一首全新的小詩:

山不高,Die Berge sind nicht gro

其仙名遠。Gro sind die Namen ihrer Heiligen

水不深,Die Wasser sind nicht unergründlich

龍靈如淵。Unergründlich ist die Seele des Wasserdrachen

這里,譯者沒有理解“在”的含義,也沒有明白,是山以其仙而名,水以其龍而靈。而“靈”這個詞在這里不是名詞,而是一個形容詞,其含義是:神奇,靈異。此類誤解雖然沒有具體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在筆者迄今所讀過的德譯唐詩中卻有一定的數(shù)量。又如,尤爾根?韋伯(Jürgen Weber)在翻譯杜牧的《泊秦淮》(Ankern vor Qinhuai)中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一句時,把“商女”譯成了酒家女老板。在翻譯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尋》(Frühlingsabend)中“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時寫下的德語意思是:林花幾乎落光了,小路上的草踏過后還是先前模樣。Chinesische Gedichte, bersetzt von Jürgen Weber, .

二、 不解文化現(xiàn)象

在翻譯含有特殊文化現(xiàn)象的詩歌時,德國譯者也會表現(xiàn)出種種不解。這里我們僅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為例來加以說明。之所以選擇這首詩,是因為多位譯者在翻譯唐詩時都挑選了王維的這一首詩來翻譯。從內(nèi)容上來看,這首詩并不難,但不是每一個譯者都知道這里的山東并非今日的山東省,而是山的東面。此外,“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也著實讓譯者費了不少心思。這里,我們來看一下四個不同的處理方案:

方案一:Am neunten Tag des neunten Monats Sehnsucht nach den Brüdern in ShandongFrühling im Jadehaus, Klassische chinesische Gedichte, Ausgewhlt, übersetzt und herausgegeben von Mingxiang Chen und Hildburg Heider,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2009, S.72.

九月九日思念山東兄弟

Jetzt steigen meine Brüder auf den Berg, 現(xiàn)在我的兄弟登上山頂,

Um Kornelkirschen einzupflanzen, ohne mich.栽下山茱萸,唯我不在。

方案二:Erinnerung an die Brüder am Neunten NeuntenLeise hr’ ich Blüten fallen, Gedichte aus der chinesischen Klassik, Yan Zhao Dieter Ziethen, Grbenzell: Hefei Huang Verlag, 2015, S.25.

Heut’ versammeln sich alle auf jener Berghh’;今天所有人都聚在那座山上,

ein Bruder fehlt, keinen Duftzweig tragen seine Hnde.只缺一個兄弟,他手里沒有拿著芳香的枝條。

方案三:Am Chongyang Fest denk ich an die Brüder in Shandong唐詩. Gedichte aus der Tang Dynastie, Aus dem Chinesischen übertragen von Barbara Maag. Erftstadt, Herstellung: Books on Demand GmbH, Norderstedt, 2003, S.58.

Die Brüder in der Heimat steigen heut auf den Berg故鄉(xiāng)的兄弟們今天登上山頂

Stecken Beifu ins Haar, doch einer fehlt.頭插蒿枝,卻少了一個人。

方案四:Am Neunten Tag Des Neunten MonatsSehnsucht Nach Den Brüdern Im Fernen Land stlich Der BergeHansGünter Wagner, Wie die Wolken am Himmel. Die Dichtung des ChanBuddhismus, Kelkheim: YinYang Media Verlag, 2012, S.108.

九月九日思念遠在大山東面的兄弟

Und in die Erde stecken einen Zweig在地上插一根枝條

Für den, der fehlt.為那個缺失的人。

其中一位譯者發(fā)現(xiàn),山東其實不是指今天的山東省。而“憶”這個詞指的是想,想念。之所以思念兄弟,是因為這是一個家人相聚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詩中的兄弟登至山上,遍插茱萸。其中的“茱萸”分別被翻譯成了普通的枝條、有香味的枝條、蒿枝和山茱萸。而“插”字,也是各有不同的譯法,有人說是栽下,有人插一身,有人頭插蒿子,有人說是手里拿著一根枝條。其實這是當?shù)厝嗽谥仃柟?jié)的一個習俗,就是重陽節(jié)登高時在身上佩戴山茱萸:“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寂寞的山/一個人也不見), 又把《山居秋暝》的第一句譯為:Verlassene Berge/ vorbei ist frischer Regen(孤獨群山/新雨已過)。顯然,這兩位譯者都忽視了王維詩歌以“空寂”為表現(xiàn)的禪境。

第5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一、激趣導入

興趣是先導,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教學古詩時,可以用以下方式:1、配樂,教師描繪畫面;2、猜謎引入;3、復習背誦學過的古詩;4、課件出示詩歌描繪的情景;5、談話、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二、感知詩意

教師著眼全詩,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獲取全詩有關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詩意。

1、從插圖感知詩意?,F(xiàn)行小語教材中,幾乎每首古詩都配有插圖,這些圖往往從某些角度揭示了詩意,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圖資源”。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在觀圖中讓學生了解詩歌大意。

2、從詩題入手感知詩意。有的詩題就揭示了詩的基本內(nèi)容,學生只要懂得了詩題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詩的內(nèi)容。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從已有的知識入手,感知詩意。學生學習古詩一段時間后,就會逐步儲備積累一些古詩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舊知,促進對新詩的感知。這時,不必提過高的要求。比如《夜宿山寺》,學生在朗讀幾遍后,就可以粗略地知詩的大意。

三、解讀詩句

學生對全詩大意有了整體感知后,接下來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詩歌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對詩歌詞、句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對全詩的理解,糾正初步感知時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為體味詩情、進入詩歌意境做好準備。

1、再現(xiàn)形象。詩歌是以形象來說話的,讀詩也就是要把握住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再現(xiàn)于自己的頭腦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想象,實現(xiàn)語言符號到頭腦中的形象轉(zhuǎn)化。如“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枝紅杏出墻來”等,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句表現(xiàn)的形象。

2、填補豐富。詩歌語言是凝煉的、含蓄的,富有跳躍性的。再現(xiàn)詩歌形象時,就要求讀者作必要的補充豐富。教師要指導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知識,把一些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內(nèi)容挖掘出來,把“碎片”還原成完整的形象。

3、聯(lián)想深化。聯(lián)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進行理解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詩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過聯(lián)想得到。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通過聯(lián)想當時的情景,可以理解古詩的內(nèi)涵。

四、領悟詩情

在逐一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學生的認識較初步感知階段深化了。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地把學生帶回到全詩的把握上來,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例如:為什么看到廬山千變?nèi)f幻的峰巒,詩人就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從中隱含一些什么道理或表達了一種什么思想感情。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探究,引導學生悟情明理,把詩讀懂讀好讀活。在教學時,可以依據(jù)詩所描繪的景象領悟感情,或者在學生有了情感體驗后,立即趁熱打鐵,有感情地朗讀,甚至背誦詩歌,加深對詩人情感的體味。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以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也可以播放抒情的輕音樂,老師充滿深情地誦讀這首詩;還可以配樂,男女生分別誦讀。

五、進入詩境

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進入意境就是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藝術境界,為之動情。在進入詩境我們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讀入境。即借助朗讀、想象,悟情入境。

2、復述入境。把詩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并融入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體驗,較自由地走入詩歌境界。如《望廬山瀑布》等。

第6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關鍵詞:民族文化;素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9-157-01

古代經(jīng)典詩文一般均具有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豐富、感情熾烈、形象鮮明、意境渾遠、語言凝煉、聲韻和諧、富于節(jié)奏感、具有音樂美等特點。通過引導學生誦讀,能使學生在接受現(xiàn)代文明教育的同時,得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熏陶。詩文中散發(fā)出的濃厚的正義感、報國情、英雄志,深沉的智慧、博大的胸襟,豐富的美感,深沉的愛心,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使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特別是人格發(fā)育得到良好的浸潤與熏染。為了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詩文素養(yǎng),除引導學生學好課本中的古詩外,我還做了如下嘗試:

一、學節(jié)選,背全詩

二年級上半學期,學生們從古詩《草》中讀到了白居易所作的千古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白居易所造就的壯烈意境中了解了古原草的特性: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須,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學生所學到的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的前半部分,在教授《草》時,我對此作了簡單地介紹,沒想到在學完古詩的第二天,我班的田博文竟在欣賞古詩的時間里為全班同學吟誦了《賦得古原草送別》全詩,并對字、詞、句的意思作了簡單的解釋。一時間,學生門對該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我便聲情并茂地,將在芳草芊芊的古原迷人景象背景上的送別情景展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盡管有些學生對詩中某些詞句甚至是全詩的意境不大理解,但我相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必將融會貫通,把經(jīng)典中的智慧發(fā)揮出來,終生受用無窮。處于這種考慮,在以后學習或欣賞到從原詩中節(jié)選出的詩句時,我總是鼓勵學生去讀讀、背背全詩,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詩句內(nèi)涵。

二、設橋梁,導背誦

古詩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但由于時過境遷,無論是社會狀況還是人情風俗,都是當今小學生難以理解的。為了能讓學生興致盎然、積極主動地吟誦古詩,我總是切合時宜地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古詩聯(lián)系起來。

過重陽節(jié)時,我向?qū)W生介紹了古人有在重陽節(jié)這天佩帶茱萸登高以避災的習俗。借此機會我推薦學生們讀了一首王維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到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一最能表現(xiàn)客中思鄉(xiāng)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親切而真淳地吟誦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詩句樸素自然,親切感人,其中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母親節(jié),帶著熾烈的情意,我領著學生誦讀了這首詩,在學習古詩的同時使他們知曉: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qū)區(qū)小草似的兒女是不能報答萬一的。

除了搭好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古詩文的橋梁外,建立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聯(lián)系,對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欣賞興趣及欣賞能力也極有幫助。

詩人李紳的《古風》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極端不合理的現(xiàn)實。而杜甫的《自稟趙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及白居易的《輕肥》亦有異曲同工之效。學完《古風》后,不少同學閱讀、賞析、背誦了這兩篇佳作,認清了“勞者不獲,獲者不勞”這一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三、巧搭臺,廣激趣

對于學習課本以外的古詩,我從不向?qū)W生提出過高要求,幾乎全憑興趣與各自能力。學生學起來心情愉快,沒有壓力,因此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我為培養(yǎng)學生的詩文素養(yǎng)而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來?!靶±蠋熃坦旁姟笔俏野嘀芏?、周四語文早讀的固定欄目。被選出的小老師在教學前一天將自己所要教授的古詩板書于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待同學門都到齊后,他會模仿老師的樣子為同學們解字,解詞,講述詩意。而此時的我則成了一名“助教”,站在一旁,或是補充,或是輕聲指點。小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潛能,而在座的同學則從不同的老師那里學習、欣賞到了不同風格的名篇佳句。

第7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一、朗讀

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很重要。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讀(或吟誦)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詩歌抒情、審美的藝術效果,也只有在朗讀(或吟誦)中,學生才能品味詩的語言,加深對詩意的理解,被詩中的情感所感染并與之產(chǎn)生共鳴。在教學古詩時,筆者從課題到作者,從開頭的導讀到正文,再到注釋,讓學生自由讀,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其要求為:1.讀準字音。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認識的字,由學生自己查字典或詞典解決。2.讀準詩文的節(jié)奏。要求讀通全詩,做到停頓正確。3.讀出語氣和語調(diào)。這樣有利于體會古詩的感情和氣勢,表現(xiàn)詩文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誦讀,學生必然會被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節(jié)奏美深深感染,欲罷不能,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古詩的感知。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而且為他們理解、體味詩的意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賞景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展現(xiàn)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一邊讀詩句一邊展開聯(lián)想,欣賞其優(yōu)美的景物。例如在教學杜甫的《絕句》一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全詩一句一景,由四幅獨立的景色描繪而成。第一、二句中黃鸝鳴唱,白鷺飛翔,窗戶外柳枝吐翠,柳條飄舞:兩只黃鸝在柳枝間追逐嬉鬧,唱著悅耳的歌兒;天空中,一行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好像要與藍天白云相接的樣子。用黃、翠、白、青等色彩構(gòu)成豐富多彩的畫面,一派生機。第三、四句中一個“含”字用得恰到好處,使遠處雪山景色像是鑲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畫。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景色。引導學生入境欣賞這樣有聲有色的描寫,觀其色,賞其境,品其味,其趣無比,其樂無窮。

三、悟情

體會詩句感情是真正讀懂古詩的標志。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離不開當時當?shù)氐那闆r。由于時代的變遷,體會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會有困難。如《春望》一詩表達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形式與現(xiàn)在就很不相同。小學生年紀小,體會感情尤為困難,怎樣引導他們克服體會古詩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礙呢?一是適當介紹詩人寫作的背景,讓學生了解當時當?shù)氐那闆r。如教南宋陸游的《示兒》、清人龔自珍的《雜詩》,就應該介紹詩作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就減少了難度。二是以情激情,促進情感遷移,使學生和詩人情感產(chǎn)生共鳴。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和親人的感情,想象如果自己和親人分處異地時,將如何思親;遇到逢年過節(jié)一人獨處,心里又會有什么滋味。這樣,再體會王維“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不難了。三是披文入情,從詩的內(nèi)容探求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詩作蘊含的哲理。如盧綸的《塞下曲》,針對詩作內(nèi)容――李廣夜里誤石為虎,射石沒矢,可抓住情節(jié)進行分析,體會詩人對李廣將軍勇武的贊嘆之情。此外,還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品味,教學生一邊誦讀、品味,一邊思考詩作內(nèi)容,在頭腦中畫畫,反復吟誦,體會思想感情。

四、延展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課堂是一個開放課堂,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不應只局限于課堂與課本,而應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指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詩文或資料,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還可以設計這樣一些作業(yè):學了這首古詩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畫一畫、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寫一寫……選擇一項或幾項內(nèi)容完成。這樣,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加大了他們對古詩的積累。

五、背誦

第8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關鍵詞:低年級;興趣;積累;意境;鞏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薄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大都是我們兒時的記憶。古典詩歌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這一首首詩歌傳承千年,經(jīng)久不衰。優(yōu)美的詩歌具有深邃的意境,蘊涵豐富的情感。語言精練含蓄,富有節(jié)奏和音樂美。這些優(yōu)秀的詩歌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中國古代即有“詩教”一說?!霸娊獭笔怯變簡⒚珊颓嗌倌杲逃闹匾问健,F(xiàn)代社會要求每個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詩歌是體現(xiàn)人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標志。從小就教授孩子一些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歌不僅有益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更能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幼年時代記憶的一些知識很難忘卻,在成為耄耋老人時還能清晰的記得兒時念過的詩歌童謠,小時讀過的歌謠會成為我們一生的記憶,所以從小就將一些經(jīng)典詩歌教給孩子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將這些古典詩歌教給剛?cè)雽W的低年級學生呢?

一、明確目的

首先要認清教學對象是剛?cè)雽W的低年級學生,對他們進行詩歌教學不能和高年級學生用一樣的標準來要求,去讓他們弄清楚詩中每句話的意思,甚至去掌握詩中某些字的用法。我們要看到,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力都比較低,更談不上有多少知識積累,我對他們的要求是能記住這些詩歌。當然強制記憶的方法是不科學的,因此可以用一些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的語言講解詩的含義,幫助他們理解詩意。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記憶。

雖然他們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體會詩的意境,但是隨著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會對背過的詩有更深的理解。這就象有些動物的反芻現(xiàn)象,先把草吞下去,等到需要補充養(yǎng)分時,再倒到嘴里來咀嚼。

其次要控制教授的數(shù)量,如果每天都教新詩,低年級的學生是無法接受的,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一個星期教一到兩首新詩的任務比較適宜,既滿足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愿望,又能使他們對教授的詩歌更好地記憶和掌握。

當然經(jīng)常和古典詩歌打交道,無形中就更加深了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在詩中體味祖國文字的優(yōu)美,感受祖國文字的魅力,加強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二、精選詩篇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泱泱詩國,歷代流傳的經(jīng)典詩篇數(shù)以萬計,在這些浩如煙海優(yōu)秀作品中,究竟應選擇什么樣的詩篇教給低年級學生呢?原則是:“立足大綱,絕句為主,唐宋首選,貼近生活?!毙碌拇缶V中為我們推薦了一批優(yōu)秀詩文。這些詩文無疑是優(yōu)中選優(yōu),但為了增大學生的讀詩量,除了讓學生掌握大綱中的詩歌外,我還從唐詩和宋詩中選擇了一部分家喻戶曉、流傳甚廣的詩歌教給學生。

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詩時以絕句為主,絕句對仗工整、韻律極強,便于記誦。在選詩時還要注意選取學生可以理解其意象的詩,以及意境明晰、貼近生活,甚至是可以編成古詩的詩。這樣便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如《游子吟》《回鄉(xiāng)偶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激趣

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最好的鑰匙,要使學生學得好、記得牢,首先要調(diào)動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選詩階段就要考慮到這點,所以在教每首詩前都要找一個激趣點,以此做契機,如《靜夜思》是思鄉(xiāng)主題,我便告訴學生這首詩是寫一個身在外地的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队巫右鳌肥且皇赘桧災笎鄣脑?,學生較容易體會。當然詩的類別很多,一些純景物意境的詩可以將它們按季節(jié)劃分,在不同的季節(jié)教授這些詩,使學生有更直觀的感知。如《清明》可以在春天教,學生一方面了解了清明節(jié),另一方面又從詩中領略到細雨紛紛的清明景致?!缎〕亍贩旁谙奶旖瘫容^好,而《山行》中“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景色在秋天教能使學生有更為深刻的體會,《江雪》則更適合冬天的意境。一些敘事詩可以將其編成故事講給學生聽。如《贈汪倫》是一個摯友送別的故事?!度虑肥且粋€將軍打獵的故事。總之要找到每首詩歌的激趣點,這樣詩歌就不再深奧和枯燥,拉近了孩子和古典詩歌的距離。雖然不要求他們?nèi)ダ斫饷烤湓挼木唧w含義,但通過激趣講解他們對詩的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相對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比強行記憶效果要好得多。

四、背誦與鞏固

詩歌是富有韻律感、音樂感的語言藝術,中國古代的啟蒙教育就是“韻語教學”。象《三字經(jīng)》《百家姓》這些古代啟蒙教材,當時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卻可以背得滾瓜爛熟。可見,“韻語”是十分便于記誦的方式。詩歌的韻律極強,讀起來瑯瑯上口,當然也更容易記憶。

在學生理解詩的大意,對詩產(chǎn)生興趣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讀、背了。教師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有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學生熟讀的同時可以對背誦進行適當?shù)闹笇А?紤]到低年級學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特點,可以采取先試背再輪背等方法。將寫在黑板上的詩先每句擦去兩個字讓學生背誦,這樣層層推進,直到擦去所有的字。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逐步成功的。在學生還不能熟練背誦時還可以采用師生一對一句、小組分句輪背、男女生輪背等。這種師生互動,同學間合作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使背誦更富有情趣,取得很好的記憶效果。

一星期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指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基本上在課內(nèi)就能熟練背誦教過的詩,但仍有部分學生不能完全掌握,這就需要不斷鞏固??梢栽诿抗?jié)課前準備時間讓已經(jīng)會背的學生帶領全班將詩復習幾遍。一個星期只學一、兩首詩歌,學生很快就能在反復的誦讀中記熟這些詩。

“恒”字是做成功任何事的法寶。低年級詩歌教學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堅持“細水長流”,堅持每個星期有新詩,堅持學習新詩與復習舊詩相結(jié)合。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蓖ㄟ^點點積累,一年下來,學生已經(jīng)能熟練背誦三十多首詩。如《望廬山瀑布》《詠柳》《楓橋夜泊》等一些千古傳唱的佳篇已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更重要的是在班里形成一種人人爭當背詩小能手的風氣,有的學生已經(jīng)不再滿足老師所教的詩,他們在課后自己尋找喜愛的詩來背誦。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不斷地背誦出一些新詩也感到很高興,對這種教學形式表示了支持,他們主動配合和孩子一起去找新詩來背誦,這些都使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熱情更為高漲。

第9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范文

一、關注背景,激發(fā)興趣

打開課本任一首古詩時,我們必然看到古詩題目下面詩人的名字,關于詩人的資料在參巧書中都有簡介,要是想得到更詳細的資料,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獲取。而縱觀古詩教學,介紹詩人的環(huán)節(jié)普遍得不到重視。其實,了解詩人和讀懂古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絕大多數(shù)的古詩來自詩人緣事而發(fā),所謂“在心為志,言發(fā)為詩”。就是說詩人把自己親眼所見的特定的景象寫下來,并通過靈性的詩詞表現(xiàn)詩人當時的情態(tài)、思維、觀點、目的、感想等。古詩就這樣歡歡喜喜地乘載著詩人的文采,不受時空限制,自由地讓人們賞讀。再說,詩人每寫一首古詩的過程都可構(gòu)成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如果這些詩人故事一用上場,就相當于給古詩教學的土壤引來充足的水源。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思想,不要把詩人背景和古詩分割開來,具體是改變以往那種知詩人不多的做法:只看重學生對古詩的字詞句的掌握和背默,忽視知曉詩人那感人之事以及他的其它佳作。實踐證明:當學生拿起詩時,教師若能生動地介紹詩人的故事,讓學生好像親眼看見詩人在作詩的情境,,就能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用心品讀詩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要想學生喜愛學習古詩,課前預習或教學古詩中,教師除了重點介紹詩人是緣何事寫出本古詩外,還可以適當?shù)亟榻B詩人的一兩件感人事和其它佳作,以及后人對他(她)的詩的高度評價,這才符合大語文觀??傊虒W中教師重視對詩人的介紹,不僅使學生從小熟知中國的古代詩人,而且激發(fā)學生愛其詩。

二、走進情境,領悟詩音

一首首古詩能一直被人們傳誦,必然有其絕妙之處,突出的共同特點就是詩的意境美,其意境美通過詩意美和自然美的和諧結(jié)合而突現(xiàn)。最叫人怡悅的是詩人以詩跟讀者在心靈上交談,讓讀者獲取智慧。古詩教學中不但要重點引導學生賞析詩的意境美后,還要引導學生領悟從詩的意境美中所折射出來的詩人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人格,即真正想對賞析者要說的話――詩音。如果古詩教學中只是側(cè)重對古詩的讀、悟來引導學生走進詩境,而沒有讓學生領悟詩音,那就會使詩人與學生缺少了心靈上交談的互動,還會使學生的領悟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yǎng)。因而“領悟詩音”的環(huán)節(jié)不可少,更不可少看。例如:教學賀知章的古詩《回鄉(xiāng)偶書》,筆者出示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保纫龑W生從讀、悟中走進了那樣富有生活情趣的意境“一位老人家回到久別的家鄉(xiāng)時十分高興,說起家鄉(xiāng)話來一點都沒有變音。由于離開家鄉(xiāng)很久,家鄉(xiāng)的孩子都不認識他,把他當做遠方來的客人,圍上來有禮貌加以詢問。他看到孩子們那天真活潑的神態(tài),微微感到驚訝之后不覺有些好笑”。再引導學生感悟詩音:詩人好像對讀者們說:“一個游子心里很愛家鄉(xiāng)還不夠的,還要經(jīng)?;丶亦l(xiāng)看看,別因工作忙就少回家鄉(xiāng)。要不,會像我有那種“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慨。這詩音對我們現(xiàn)代人多有教育意義,也許這就是古詩歷久常新的原因。

三、歸類總結(jié),鞏固記憶

古詩教學中,不但要把古詩教好,還應指導學生歸類古詩,一可以統(tǒng)觀古詩并得以比較,二可以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三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思維能力,使他們逐步形成整理信息資料的能力。一首古詩教學任務完成前,讓學生可按季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或作者等進行歸類。如寫春季景象的古詩有《春日》、《詠柳》、《春曉》;寫夏日的古詩有《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詩有《望天門山》、《古朗月行》;寫傳說的古詩有《嫦娥》。這樣歸類和比較,實實在在地指導學生領悟詩人們從不同角度觀察生活、自然和科學,然后言發(fā)為詩,才使古詩像生活一樣多姿多彩,像星星一樣繁花似錦;領悟詩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來源于生活的實踐;領悟詩人們的高超文學來源于自身的好學和善于向他人學習。進而使學生對詩人產(chǎn)生敬佩之情,并產(chǎn)生學習詩人創(chuàng)作寫詩的強烈愿望,使學生更好地記牢所學的古詩。

四、學以致用,提升能力

古詩的表達往往是言近而旨遠,景近而情深。不論是寫人、敘事、寫景或狀物的詩,也不論是抒情和敘事的詩,無一不是社會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詩文思想感情升華的結(jié)局。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對古詩的教學,啟發(fā)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作詩歌,開展佳詞絕句欣賞或讀書筆記等形式的教學活動。老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詩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學的古詩真正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上,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