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借問梅花何處落范文

借問梅花何處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借問梅花何處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借問梅花何處落

第1篇:借問梅花何處落范文

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想和想象對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聯(lián)想與想象須有一定的現(xiàn)實根基―――現(xiàn)實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xiàn)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lián)想或想象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jié)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郁的情思。如:

塞上聽吹笛

高 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一二句寫實景,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三四句寫虛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聽到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聲音,梅花四處飄散,一夜之間灑滿關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總之,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鄉(xiāng)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 “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等等。

在意境的塑造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等。

(四)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jié)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jié)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達詩人那種自由自在、馳騁豪放、不為權貴折腰的心志。又如他的《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表達詩人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

三、結(jié)構

在詩歌的結(jié)構安排上,詩人也是獨具匠心的。常用的結(jié)構模式有:

(一)層層渲染、鋪墊

如:

江上看山

蘇 轍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去靄新畫。

前山更新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遠來人。

此詩通過色彩的層層渲染,描繪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時分的“靄新畫”、“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讓詩人觀止,抒發(fā)感嘆―――誰知可愛信如今!層層的渲染,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二)首尾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來抒感。如:

訴衷情

陸 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此詞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滄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于構成對照,抒發(fā)了詞人辛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三)對比

對比手法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故結(jié)構性較強,如: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這首詩就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結(jié)構明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xiàn)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第2篇:借問梅花何處落范文

[關鍵詞]古詩詞;景物描寫;鑒賞;表現(xiàn)技巧

景物描寫,描繪的是自然萬物的聲、色、形、態(tài)。空山之白雪青松,盡顯境之靜謐;江中百舸游魚,畢現(xiàn)境之生機。當詩人以丹青妙手的獨到眼光觀察景物,以淡雅濃麗的筆調(diào)描摹景物時,自然景物便幻化成優(yōu)美的文字,以儀態(tài)各異的形象承載著詩人的感情,喜怒哀懼之情躍然紙上,動人心魄。盡管詩人們運用的表現(xiàn)技巧有所不同,但最終都是以景物來表情達意,恰如異曲卻同工。古詩詞中描摹景物常見的表現(xiàn)技巧如下。

一、以色彩渲染意境

采用最富張力和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顏色進行描畫,以渲染出強烈的氛圍,從而達到抒情表意的效果,似乎是詩人們偏愛的技巧。鮮妍明媚的色彩往往表達歡快熱烈之情,晦暗陰冷的色彩通常表達傷感悲戚之情。冷暖色調(diào)的巧妙運用淋漓盡致地傳遞出了詩人們的內(nèi)心情緒。

如賈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草色嫩綠,柳色鵝黃,桃花嬌紅,李花勝雪,色彩分明,搭配和諧,不僅在直觀上引起讀者對色彩的聯(lián)想,而且增加意境美,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如畫春光,表達作者歡快的心情。

二、多角度表現(xiàn)特征

自然景物總以其千變?nèi)f化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出變幻多姿:飛瀑湍流磅礴,明月清風靜謐,黃鶯杜鵑婉轉(zhuǎn)。當詩人以或遠眺、或近觀、或諦視、或靜聽的不同視角欣賞眼前之景,用遠近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等多種手法展現(xiàn)景物的特征時,變化萬千的景物中也就溢滿了詩人的獨特情懷。

元散曲家周德清的《塞鴻秋潯陽即景》寫道:“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靛。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聲來如線?!贝饲鷮懙氖菨£栆粠У那锞?,由近處長江水寫到遠處黛色淮山,由低處山水江帆寫到高處晚云新月和飛鴻,高低遠近天上地下,盡收筆端,生動活潑,形象細膩,在讀者面前呈現(xiàn)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動畫面。

詩人描寫景物時也非常注重景物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相互映襯,既能以靜寫動,以動寫靜,還能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從變化中盡顯景物特征。

三、虛實結(jié)合拓意境

虛實結(jié)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實際情景與回憶、聯(lián)想和想象中的虛景結(jié)合起來,從而達到開拓意境、深化主題的藝術效果??梢哉f,實景是虛景的引導,虛景是實景的升華。

比如高適的《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币欢鋵憣嵕?,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梅花落》曲調(diào);三四句寫虛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灑滿天山。此詩虛實結(jié)合,抒寫將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凄清的意境中滲透了他們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襯托對比抒衷腸

對比與襯托是詩詞中的常見技巧。情隨事遷,情隨景移,面對眼前衰敗或繁盛之景,人們通常會引發(fā)出相應地傷感或喜悅的情緒。于是眼前景物帶上作者的感彩,落于筆下即通過景物描寫來正面襯托詩人情感。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寫了錢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漲,水色天光,黃鶯歡快鳴唱,燕子啄泥筑巢。西湖邊嫩草如毯,白沙堤垂楊拂堤。詩人面對早春的西湖,想起自己在任時的政績,欣喜之情難以自抑。西湖明媚之景從正面襯托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然而,為了突出內(nèi)心的愁苦或愉悅之情,詩人有時也用看上去具有相反情緒的情景來作襯托,借助情景的不協(xié)調(diào)形成鮮明的反差,達到強化情感的作用。

第3篇:借問梅花何處落范文

漢·李陵《重報蘇武書》笳:流行于邊地的管樂器?;樱航惶姘l(fā)響。邊聲:邊塞的各種聲音。以各種聲音表現(xiàn)邊塞的凄愴,倍感悲涼。

天云如地陣,漢月帶胡秋。

南朝·陳·徐陵《出自薊北門行》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戰(zhàn)陣一樣,漢地的月色帶上胡地的秋光。描寫塞外的景色,渲染一片緊張而蒼涼的氣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孤煙:燧煙,古時邊塞報平安或報警的信號。廣大的沙漠孤直的烽煙,長長的黃河,圓圓的落日,交相輝映。兩句意境壯美,對仗工整。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唐·楊炯《從軍行》凋:凋落。大雪天暗,軍旗上的彩畫顯得黯淡模糊,象凋落一樣,風聲和鼓聲混雜在一起。它描寫了邊塞的惡劣天氣,側(cè)面反映了將士的苦寒。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唐·李頎《古從軍行》郭:外城。極寫西北邊塞的一片荒涼。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在今河北省薊縣東南。大如席:用夸張手法比喻大雪。軒轅臺:遺址在今河北省懷來縣喬山上。兩句極寫大雪彌天,北地酷寒。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未曾看。

唐·李白《塞下曲》天山:此指祁連山,終年積雪。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用“聞折柳”來表現(xiàn)無春*,可謂高人一著,與“望梅止渴”有異曲同工之妙。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唐·杜甫《秋興八首》兼天:連天。因見長江的波浪連天涌,想到邊塞上彌漫著陰森的戰(zhàn)爭風云。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

唐·杜甫《秦州雜詩》不夜:不到夜晚,指黃昏前后。無風云自舒卷出塞,不到夜晚明月早已照明關塞。詩極寫秦州地處邊防,地勢高峻的險要形勢。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唐·杜甫《詠懷古跡》去:離開。紫臺:即紫宮,帝王所居。朔漠:北方大漠。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內(nèi)蒙。相傳塞外草白,惟昭君墓草獨青。兩句寫昭君生為異域,死葬胡沙,同情她的遭遇,亦喻人才被埋沒。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臺:地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一川:此指干涸的河床。描寫邊塞風沙的險惡,以見行軍的艱苦。用語明白曉暢,瑯瑯上口。

黃沙西際海,白草北連天。

唐岑參《過酒泉憶杜陵別業(yè)》酒泉:今甘肅酒泉縣。杜陵別業(yè):今西安市東南杜陵之別墅。我國西部古海干涸,變?yōu)榇笃衬?,黃沙茫茫渺無邊際。

蒸沙爍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唐·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爍:熔化。虜云:指胡地之云??鋸埵址?,極言邊地之炎熱。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草:邊塞野草,干熟時白色,牛馬喜嗜。胡天:邊塞的天空。寫西域塞外冬季來得早而驟。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唐·岑參《趙將軍歌》縮寒毛:收縮起全身的皮毛。獵馬:出獵的軍馬。生動地寫出天山一帶寒風剌骨的景象,使人如臨其境,毛骨悚然。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唐·高適《塞上聽吹笛》隨風飄揚的《梅花落》之聲,不禁勾起征人的鄉(xiāng)愁;故鄉(xiāng)的梅花,好似一夜之間落滿久戍的邊關?!睹坊洹繁緸榍{(diào)名,這里把調(diào)名拆開來用,語意雙關,含意雋永。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唐·戴叔倫《轉(zhuǎn)應曲》胡笳: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寫邊塞的遼闊明朗,最后卻是一聲愁絕,情感跌宕,反映出詩人的愛國情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燕山:在河北平原北側(cè),由潮白河河谷直到山海關。把塞外沙漠夜景寫成一個銀白色的曠闊寥寂的迷人境界。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號角。燕脂:即胭脂,深紅色,此指血跡。凝夜紫:秋日的邊塞,暮色蒼茫,煙云密集,血跡凝聚,呈現(xiàn)一片紫色。兩句描寫血染沙場的激戰(zhàn)景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唐·李益《塞下曲》燕歌:胡歌。塞鴻:塞外的大雁。邊:邊地。寫邊塞春意,使戰(zhàn)士懷鄉(xiāng)的心情為之頓暢。

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

唐·張仲素《從軍行》海:此指今新疆巴里湖。描繪了邊塞惡劣的行軍天氣,一“裂”一“折”,使人心寒。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shù)鈴聲搖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唐·張籍《涼州詞》蘆筍:蘆葦春天所萌發(fā)的嫩芽。磧:沙漠地帶。白練:高級絲織物。安西:西域重鎮(zhèn)之一。在今新疆龜茲、疏勒、于闐、焉耆一帶。詩句描寫唐代時絲帛源源從絲綢之路運往吐蕃的情景。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唐·杜牧《早雁》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南。秋半:指中秋八月。描寫回紇人開弓襲射,群雁驚飛四散的情景?!疤斚议_”雙關,既表現(xiàn)回紇貴族的挽弓射獵,也暗示他們的軍事騷擾擄掠,“哀”則表現(xiàn)邊地人民四處流散之苦。詩句詠物抒情,愛憎分明。從情態(tài)、動作到聲音寫出一連串的情景,真切、生動。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唐·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朔:北。透刀瘢:風雪穿擦刀劍,出現(xiàn)瘢痕。用夸張和擬人手法寫風雪,刻畫入微,境界雄渾。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唐·張蠙《登單于臺》痕:沙壘起的痕跡。疑:疑是。寫塞外風沙的奇異景象逼真生動。

自古幽燕如絕塞,休愁,未是窮荒天盡頭。

宋·汪夢斗《南鄉(xiāng)子》幽燕:在今河北、山西一帶。絕塞:極遠的邊疆。窮荒:極荒涼的邊地。這是南宋亡后作者北游時所寫?!靶莩睢?、“未是”均是相反語義,故意用來寬慰自己、抒發(fā)心頭上的興亡之感。

鳴骹直上一千尺, 天靜無風聲更干。碧眼胡兒三百騎,盡提金勒向云看。

宋·柳開《塞上》鳴骹(xiāo):響箭。干:形容聲音清脆宏亮。碧眼胡兒:形容塞外少數(shù)民族戰(zhàn)士。金勒:帶金屬嚼子的馬籠頭。前兩句寫響箭劃破長空,后兩句狀胡騎矯健英姿?!疤帷弊謱懤振R而注視的神情,甚為傳神。

第4篇:借問梅花何處落范文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中常出現(xiàn)“羌笛”這個意象。成就了許多古詩佳作又從古詩里走來的羌笛,是羌族獨有的一種雙管樂器,從產(chǎn)生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羌笛起源于秦漢時期的甘青高原一帶,用鳥獸的骨頭做成。那時,被史書稱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黃河和湟水滋潤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被美景感染的羌人,久而久之就有了抒懷的欲望。一天,不知是誰用一根鷹骨做材料,在上邊鉆了幾個洞,然后安裝一截空心草做哨片,放在嘴里,竟吹出了嗚嗚咽咽的聲音。

這就是最初的羌笛。隨后,羌笛很快流行起來,羌人吹奏著它游牧四方,把大西北也吹得凄婉迷茫,加上笛身是鷹翅做的,給了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后來,人們經(jīng)常用羌笛的嗚咽來表述邊塞生活的艱苦,羌笛在古詩里逐漸成為哀怨和鄉(xiāng)愁的象征,“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惫旁娎镱愃七@樣的詩句隨處可見。特別是在王之渙寫出了“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樣的句子后,羌笛更是因詩而興,成了許多人喜愛的樂器,吹奏的聲音還承載著古詩里特有的情懷,也不知揪疼過多少回邊塞人的心……

羌笛到底什么樣?

羌笛從產(chǎn)生之初到現(xiàn)在的樣子,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具體情況已難考證,僅從漢代馬融寫的《長笛賦》里可以找到一些古羌笛的影子及其發(fā)展的簡要情況。據(jù)說,古羌笛只有三個音孔,許慎的《說文解字》里就有“羌笛三孔”的記載。后來人們增加了一個音孔,才吹奏出了完整的五音。到了宋代,羌笛發(fā)展成了五個音孔,《樂書》中有“羌笛五孔”之說。制作笛身的材料也開始用竹子而很少用鳥獸的骨頭了。

今天的羌笛,用高山生長的箭竹制成,兩管并排用線纏繞在一起,各有六個音孔,笛身長20厘米左右,竹管直徑2厘米左右,在笛管上端裝有4厘米長的竹制哨片,笛身小巧玲瓏;加上有羌族特色的飾物裝飾,十分精致典雅。

學羌笛,要“一口氣”

羌笛從古詩詞中走來,引人遐想,但羌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吹奏的,因為演奏方式和其它管樂不同:豎吹,口含雙簧,用中指、食指和無名指按孔。吹奏中使用的“鼓腮換氣法”是一門獨特的換氣技巧,吹出的氣流要在不間斷的前提下完成自然換氣,表現(xiàn)為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鐘,甚至整個一首曲調(diào),技巧性要求很高,難度很大,許多學習羌笛演奏的人往往都很難掌握。另外,羌笛的吹奏中還有喉頭顫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雙管制作的律差,雙簧共振的音響,其音質(zhì)和旋律獨具特色。

一直以來,羌笛的吹奏方法都由師傅傳授,誰可以學、誰不能學是有規(guī)定的;而且由于它的聲音太悲涼,許多羌笛藝人都不愿讓自己的后代學習,柔腸寸斷的樂音,足以引起無數(shù)人的悵惘。2006年,經(jīng)四川茂縣成功申報,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藝被列入了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不經(jīng)一番苦功夫,哪得云山笛聲駐?

別看羌笛的結(jié)構簡單,但它不僅吹奏技巧難學,制作技藝上,也有不少講究,從選材到成型,頗費一番工夫。

“良材難得”。制作的第一步從選材開始。制作羌笛所使用的箭竹,生長在岷江河谷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qū),初春時柔韌性最好。除了粗細外,皮的厚度、竹管的圓扁和內(nèi)部空心部分是否規(guī)則也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要尋找很久,才能找到適合制作羌笛的箭竹。

“油浸火炙”。把竹子從山上拖回家中,去葉陰干,再用清油浸泡,使其柔韌。做時需先在火塘上烘烤:紅紅的火苗在火塘里歡笑著燃燒,竹子的清香在火焰的灼烤下散發(fā)出來,慢工出細活,寧靜而致遠,這也是做羌笛需要的一種心境。

“挫骨削皮”。將竹子烤得柔性十足的時候,就可以“下料”了,即把竹子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笛管,必須兩根一樣長,粗細搭配得當。緊接著把竹管打磨干凈,用小刀和砂紙將表皮一層層除去,竹管逐漸褪去碧玉般的綠色,成了淡青的管身。打磨中,竹管被削去四周的圓皮,變成一根根方形的笛管。這和其他管樂類樂器有很大區(qū)別,能讓雙管更好地并列,吹奏持握時更加方便。用絲線把并在一起的兩根竹管緊緊捆綁起來,羌笛的雛形就形成了。

“錐心鉆孔”。在制作羌笛中,最重要也最精細的過程是鉆音孔。羌笛雙管并列,兩排的音孔要求左右對稱,音孔的大小及相隔的距離也有講究,這些憑的是制作者的經(jīng)驗和悟性,才能使六孔準確無誤地吹奏出七個音階,形成羌笛特有的蒼涼味道。

“梳妝打扮”。鉆好了音孔后,為了美觀,再涂上一層清漆,系上好看的飾物,我們平常看到的羌笛就基本制作完工了。從最初的竹子變?yōu)榭梢允愀械那嫉?,過程漫長精細卻又充滿了詩意。

“點睛之筆”。不過,要吹出聲音,還需要一個發(fā)聲器――哨片。哨片也稱叫口,用小竹子做成,粗細以剛好竹管為最佳,每支羌笛都有兩個哨片,制作的難度很大,得將一截寸許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剖出一葉薄片。削出的薄片既要與小竹管分離,又不能折斷,一般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標準,是一道技術性很強的工序。

最后,把哨片插在主管里,放在嘴里一吹,音韻就流淌在岷江兩岸白云繚繞的高山峽谷里了。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