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

第1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當前媒體報道的各類校園暴力事件情節(jié)惡劣,令人震驚。一些施暴者為了炫耀或其他原因,還將視頻傳到網(wǎng)絡上。違法者的囂張令我們深思,校園暴力傷害為什么頻繁發(fā)生?

首先,法制不健全,青少年校園暴力犯罪成本低是首要原因。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存在部分條款滯后、在實施過程中操作性較差等缺陷。對校園暴力的制約過于落后,打擊偏輕,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缺乏快速有效的舉報和救助途徑,缺少有效的預防、發(fā)現(xiàn)、報告和處置的一整套制度。缺少可操作的有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懲罰條款,對于傷害未成年人的許多行為,沒有明確定罪,導致絕大部分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得不到應有的制裁。根據(jù)法制網(wǎng)輿情中心的調查,1-5月媒體報道的事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涉事者負刑事責任。

其次,在社會發(fā)生飛速變化的背景下,崇尚權力、武力,崇拜金錢的一些觀念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了不良影響。網(wǎng)絡、影視、書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裝和美化,很多學生欣賞暴力并沉溺于暴力游戲,模仿影視作品中的幫派行為,在校園內為非作歹。甚至有一些施暴者看到網(wǎng)絡上的校園暴力視頻后產生了炫耀和攀比心理,導致校園暴力升級。

第三,學校教育過度重視智育,在管理中對校園暴力缺乏足夠重視。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學校忽視德育、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導致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價值取向容易產生偏差。加之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得學生壓力較大,一些學業(yè)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容易在壓力下產生對校園和同學的對立情緒,在行為上更易出現(xiàn)攻擊性。也有一些學校管理混亂,校風校紀渙散,學生容易染上吸煙喝酒、打架斗毆的惡習;一些學校將校園暴力看作學生之間的普通摩擦,重視不足,從而導致其愈演愈烈。

為此,我們建議:加強法制建設、凈化社會風氣和改進學校教育三管齊下,有效遏制校園暴力傷害事件發(fā)生。

第一,增強法律中關于校園暴力傷害的條文的可操作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校園暴力猖獗,各州通過修法對參與校園暴力的青少年加強了刑事懲罰,特別是為打擊群體犯罪,所有參與者都要“連坐”判罪。即使涉及校園暴力案件的青少年未滿18周歲,如果后果嚴重并且有前科,也可以當作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按成人犯罪定案、量刑,從而有效遏制了校園暴力。建議參考這一做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等相關法律,對校園安全的內容予以明確具體化,把遏制校園暴力納入校園安全范疇;對校園侵害情節(jié)惡劣者依法判處嚴刑,對于輕微的違法犯罪行為,法律也要做出更細化的規(guī)定,便于各地司法機關在懲治該類行為時有統(tǒng)一標準;適當提前刑事責任年齡;同時加大校園法制宣傳,加強中小學教師法律知識培訓與考核,編織未成年人免遭校園暴力侵害的安全防護網(wǎng)。

第二,凈化社會風氣,加強對社會正能量的宣傳和報道。全面實行影視作品和網(wǎng)絡游戲分級制度,嚴禁在面向未成年人的作品和游戲中出現(xiàn)暴力情節(jié)。對暴力等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報道要實施嚴格審查制度,嚴禁過分曝光暴力細節(jié)。

第2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女生;校園暴力;攻擊;群體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9-0124-01

校園,向來被喻為“象牙塔”,象征著神圣潔凈。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卻時有發(fā)生,并有逐漸升級的勢頭,不僅如此,一向被視為弱者的女生,也由暴力的受害者轉向施暴者。在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鍵入“校園暴力”進行查詢,相關網(wǎng)頁達960000篇之多,而改用“女生校園暴力”查詢,相關網(wǎng)頁也有402000篇,幾乎是相關信息的一半。雖然這只是粗略估計,但由此也可以大致看出,女生校園暴力也成為如今校園暴力的重要組成。本文在對已有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從社會心理學角度透視女生校園暴力現(xiàn)象,希望對日益嚴重的女生校園暴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為校園暴力的干預給予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女生校園暴力的特點

對百度搜素引擎中出現(xiàn)的女生校園暴力案例,選取前150篇,剔除相同案例,然后分別從參與人數(shù)、施暴時間、施暴手段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歸納,發(fā)現(xiàn)女生校園暴力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多人參與。發(fā)生在男生中的校園暴力一般具有人數(shù)上的對等性,而女生則選擇了以多欺少、以眾敵寡的方式。面對一個被害人,施暴者少則兩人,多則十幾人,以此彌補生理條件上的不足,用人數(shù)上的絕對優(yōu)勢迫使受害人乖乖就范。即便有的案例中施暴者只有一人,但卻在施暴過程中有同伙在場,或以言語鼓勵,或用手機及其他工具進行拍攝,這些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攻擊事件中,但也是暴力事件的間接參與者。

第二,虐待傾向。由男性較強的攻擊性和占有欲決定的,男生的校園暴力行為一般說來攻擊性很強,通常給被害人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傷。與此不同,女生的施暴行為并無明顯的暴力攻擊傾向,但其表現(xiàn)出來的虐待傾向則令人觸目驚心,加害人往往尋求精神刺激,享受任意擺布弱者的樂趣,以滿足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的心理優(yōu)越感,給被害人造成的精神上的恐懼和傷害遠遠勝過身體上的傷口。其虐待花樣之多,手段之惡劣,危害性比男生的野蠻粗暴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持續(xù)時間較持久。男生的暴力過程時間一般較短,通常是一打了之。與之截然相反,女生的虐待過程則往往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一般都在幾個小時以上。加害的眾人往往樂于享受施虐過程給她們帶來的刺激和快樂,對被害人來說則是漫長而可怕的夢魘?,F(xiàn)實案例中發(fā)生的最長的一次虐待行為持續(xù)了36小時。

二、從攻擊行為的理論看校園暴力的成因

第一, 挫折―攻擊理論。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看, 當人受到挫折時容易引發(fā)攻擊性的行為。弗洛伊德認為, 如果人積聚了過多的能量, 這些能量就必須找到宣泄口。當宣泄口―有目標的行為―被阻礙時,能量將可能轉移, 找到其他替代性的宣泄口, 對與目標有關或無關的物體或人的暴力行為, 也是宣泄的途徑之一。多拉德等人提出“挫折―侵犯學說”,認為侵犯行為的發(fā)生,是以挫折存在為條件的,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呈正相關。

第二,攻擊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人們對攻擊行為的學習不僅發(fā)生在親身體驗其后果時,通過觀察別人,人們也可以進行同樣的學習來習得攻擊行為。研究表明, 模仿可能導致暴力行為, 這一點在青少年身上尤其突出。暴力文化充當了幫兇的角色, 它為青少年的模仿提供了鮮活的模板。很多青少年學生都抱著試試看電視劇中的辦法好不好使的心態(tài),將“綁架”、“謀殺”等行為付諸實踐。上網(wǎng)的青少年在網(wǎng)絡虛擬的世界中隨意地實施槍殺、屠殺、打斗等行為,從中感覺到“成功者”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自覺地去模仿,久而久之, 就會由模仿到潛移默化形成暴力傾向。

三、從群體影響看女生校園暴力的特點

第一,群體效應中的“責任依從”誘發(fā)暴力群體完成一個人無法完成的施暴行為。首先,歸屬感使得暴力群體中的女生們在施暴過程中行為上表現(xiàn)的很協(xié)調,一致對外。其次,認同感使得暴力群體內各個女生對正在進行中的施暴行為保持共同的認識與評價。最后,一個女生的某一暴行會得到群體的贊許與鼓勵,以支持、強化她的行為,并刺激其他女生做出相同的行為,這就是“群體的支持力量”。正是在責任依從原則的作用下,施暴女生互相支持壯膽,暴力行為超越了個體能力范圍,不知不覺中升級惡化。

第二,群體通過“責任分散”使攻擊行為增大,導致暴力持續(xù)。一旦情緒的喚起和責任擴散結合到一起,道德的約束就會變小,責任擴散隨著人數(shù)的增多而變強,從輕微的失態(tài)到破壞性的社會暴力都可能發(fā)生。女生在群體施暴過程中,往往會觀察其他女生的反應,即使其認為應該停止暴力行為了,但如果別人沒有流露出停止的意思的話,她也不會帶頭提出停止的建議。就這樣,大家都互相觀望、互相推卸,不自覺的導致暴力時間的延長。

第三,群體增力作用對暴力擴大化的影響。群體效應中的增力作用,即“ 1+1+1>3”。正如“種族屠殺不是殺人行為的復數(shù)” 那樣,一個團伙的危險性遠遠大于其成員個體之和。根據(jù)群體能力大于個人能力原則,女生群體校園暴力行為中,群體暴力能力大于個體暴力能力之和。在施暴過程中,群體起到了類似放大鏡的作用。在群體增力作用的影響下,暴力程度往往是隨著施暴者人數(shù)的增長而成幾何倍數(shù)增長的。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狹隘自私、好占上風、忌妒心強、攀比、叛逆、盲從心理等等是少女暴力的心理原因;而家庭、學校教育的缺失、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等等則是少女暴力的深層次原因。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逃避不能化解危機。要杜絕女生校園暴力事件的再度出現(xiàn),需要加強新時期女生校園暴力心理的研究,洞悉女生在青春期的心理變化,通過心理干預、救助、治療等方式,幫助她們解除暴力之毒癮。

參考文獻

第3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校園暴力 “三位一體”教育 預防機制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頻發(fā),校園暴力問題成了一個備受矚目的社會問題。有關校園暴力的定義與理解仁智互見。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暴力的定義是:對自我、他人、某個群體或某個社會有意地威脅使用或實際使用體力或武力,其結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傷害、死亡、心理創(chuàng)傷、畸形或剝奪[1]。

人們通常將校園暴力理解為:發(fā)生在校園或一定輻射區(qū)域內,由教師、學生、校外人員針對學生受害人的身體、精神和財產所實施的,以故意傷害他人為意圖的,達到一定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校園暴力具有叢生特點,即校園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個學校,而是集中在某一小部分學校和學生之中[2]。校園暴力事件與人物、場所、地點和事件發(fā)生的范圍等因素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也就是說暴力往往容易發(fā)生在特定的人群、場所、地點和情景中。

探究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原因,多數(shù)人認可有三方面原因,即學校、家庭和社會。因此學校應注重與家庭、社會等之間的合作,加強對有暴力傾向學生的關注、教育與控制,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和預防機制。

一、學校教育和預防機制

1.思想品德教育的正?;?/p>

盡管很多學校都按規(guī)定設立了思想品德課,但在具體操作中,這門課經常成為其他專業(yè)課的擠占對象。在部分學校,思想品德課成為雞肋:上,怕占用了學生主課的學習時間;不上,又有違相關的規(guī)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讓思想品德課名存實亡。

建設和諧校園,學校德育需要向專業(yè)化和專門化方向發(fā)展。通過思想品德課、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德育活動等,讓校園內的這些未滿18歲的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他人的身心健康負責,對社會負責。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既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jiān)管,更要對孩子的人身安全負責。

2.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素質

在以學業(yè)成績?yōu)橹饕u價標準的當前,外界對學校的責難最終都會通過學校結構傳導到教師身上,這樣部分教師勢必會將一部分后進生視為工作上的障礙,極個別教師甚至會采用暴力的手段對學生進行管理。而學生處在學校結構的最下層,所有教學、紀律方面的壓力最終都會通過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因此他們處于始終被壓抑的狀態(tài)。由于缺乏有效疏導和溝通,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小矛盾都可能會引發(fā)大的校園暴力,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校園暴力的關鍵。

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素質是解決校園暴力的關鍵。教師不僅承擔教書責任,還承擔育人義務。在學生表現(xiàn)出心理問題之后進行心理治療,是健心工程的重要部分;在學生表現(xiàn)出心理問題之前進行心理問題的預防,提高師生自我認識、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健心工程的發(fā)展方向。

3.建立合理的監(jiān)管機制

學校在考察校園暴力發(fā)生的原因時,不能僅僅著眼于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力圖從他們身上分析原因;而是應該將研究視角放大,放大到“學校”這個層面上,將學生和教師都納入到“學校”這個平臺上,從學校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人際關系等方面與學生的互動作用來考察校園暴力的原因,并尋求防治措施[2]。

學校對校園暴力有無可推脫的責任,學校對學生實施“高壓管理,消化處理”的嚴格管理,往往使用懲戒、管治、規(guī)誡、訓導等建立在權力和控制基礎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合理的學校管理的制度與規(guī)則。同時要正視校園暴力的存在,客觀認識校園暴力的危害。建立彈性民主的學校組織結構,當校園暴力發(fā)生時,及時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開,以尋求幫助,采取相關措施。

學校與家庭要共同配合,加強對重點學生的管理。學校要面向每個家庭,以家庭教育推動教育,通過兩者相互作用,更好地強化育人效果。美國Smith等開展“家庭計劃”干預方案,就是以社區(qū)為基礎,組織多個家庭一起進行課程和活動,旨在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聯(lián)合起來,共同幫助青少年。這是對學校課程干預非常重要的補充,也是暴力預防計劃中很有價值的部分[3]。

二、家庭教育和預防機制

1.家庭教育的不當

家庭教育不當是校園暴力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少數(shù)家長的價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從幼兒園起,就向孩子灌輸在學校不能吃虧,遇到誰欺負自己就應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等錯誤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處于兩難的境況。一方面,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在學業(yè)上和品行上都出類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種原生態(tài)的本性,又時刻擔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處于兩難中的家長,大多采用通過物質或其他途徑來補償?shù)霓k法,以求得自己內心的平衡。然而這種補償多數(shù)情況下被演化成了一種文化課學習之外的放縱,使得孩子個性中的很多弱點被淡化忽視,許多違反行為規(guī)范的舉動被認可甚至縱容。這些小錯的點滴積累,導致孩子個性中往往帶有褊狹自私與冷酷的成分,在處理問題時不能通過理性和規(guī)范約束行為,而是率性而為,不顧后果。

處于強勢地位的家長總是立足在自身價值取向的基礎上,試圖用自己的價值觀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長時間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下,導致孩子形成了逆來順受,“乖乖”性格。在遇到暴力時受害者這種軟弱的態(tài)度,助長了施暴者的。

隨著獨生子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4+2+1”的家庭結構形式,使得1個孩子處于6個成年人濃濃關愛的包圍中。這6份關愛的交匯,織成了一張厚重而溫柔的網(wǎng),呵護起孩子從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擋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在孩子的腦海中,就沒有貯存過關愛他人與人為善的傳統(tǒng)美德。

2.家庭教育的理性引導

和諧家庭是預防校園暴力的基礎。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堅決杜絕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將打架作為解決沖突或爭吵的方法。不虐待孩子,信任并與孩子建立友好、穩(wěn)定的關系。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對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夠起到積極引導作用[4]。

引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姆绞奖Wo自己。面對暴力可采用“同伴支持”策略[4]。同伴支持是學生幫助學生的一種有組織的服務形式,它基于兒童遇到困難時尋找同伴幫助或大部分兒童對人友好的自然傾向,通過對學生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使他們以一種負責任的、敏感的和移情的方式為同伴提供支持和幫助。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發(fā)現(xiàn)暴力現(xiàn)象時,如打架、辱罵、排斥等,同伴支持者要主動制止,并協(xié)調雙方行為。盡量使行為雙方都成為贏者,而且對處理結果都滿意。當然同伴支持是在教師的有效監(jiān)督和協(xié)調指導下進行的,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伴支持也能夠使可能成為旁觀者的那些學生主動采取行動幫助受害者。同伴支持的長期運作有助于改善學校風氣。

幫助學生學會生活,適應社會。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調動,對自身所在的整個環(huán)境內的種種事態(tài)能夠作出明智的決定,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面對和靈活處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社會作出自己特有的貢獻。

對學生進行生命權教育[5],使青少年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對生命的尊崇和敬畏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當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網(wǎng)絡游戲,加之各種影視作品對暴力血腥場面的渲染,使其對生命表現(xiàn)出不應有的漠視。

三、社會教育和預防機制

1.社會教育的影響

暴力文化已成為現(xiàn)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通過影視文學作品、音像制品、小報小刊、電子游戲等,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暴力場面,甚至于在某些描寫正義的戰(zhàn)爭或正義的行為,其中的暴力場面也十分恐怖。實際上,在身心發(fā)育過程中,未成年人并不能理解有些“暴力作品”中宣揚的正義,相反,他們自制能力較弱,是與非的界限比較模糊,可能欣賞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為,很容易在覺得新奇好玩的心態(tài)下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

當前,應試教育仍然大行其道,來自社會、學校、老師、家長甚至于學生自己等方面的壓力過大。

世界兒童發(fā)展組織在調查了75個國家的教育環(huán)境后,針對各種各樣的校園事件,了一份備忘錄,明確列出學校生活帶給青少年的20種不良壓力,如學習壓力、家長壓力、人格貶低壓力、經濟比照壓力、孤獨的壓力、家庭暴力壓力、校園內幫派暴力壓力等。該備忘錄指出,每個學生都幾乎要同時承受平均12種不同的壓力,有的會更多甚至是全部。

學生的壓力過大、承受力過小,再加上心理發(fā)育不完善和社會期望過大,身邊的群體冷落他們,而沒有很好地關心他們引起的校園暴力。

2.社會教育的預警

為遏制校園暴力惡化的趨勢,中央綜合治理委員會、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相繼出臺了不少維護校園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如:2004年的《關于深入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見》、2005年的《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2006年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2007年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2010年,針對連續(xù)發(fā)生的社會人員暴力傷害中小學生事件,中央部委制定了更嚴密的打擊與防范措施。[1]

3.全面關懷

在校園暴力中,那些被欺負、敲詐、勒索甚至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學生是我們能看得見的受害者,因而他們得到的關懷和幫助也就多。但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樣也是受害者,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似乎比被暴力所傷的學生更應得到關懷和幫助。校園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問題少年”,他們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貧寒,或暴力不斷,或父母離異,在此情況下,他們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時缺乏關懷、幫助、引導和管教,便常常處在違法犯罪的邊緣。這些學生更需要獲得老師的關注和同學的認同、尊重。

參考文獻:

[1]金一斌,賀武華.新時期校園暴力的特點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9:185-190.

[2]宋雁慧.校園暴力叢生現(xiàn)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7:99-103.

[3]吳桂翎,辛濤.校園暴力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特殊教育,2009.6:75-78.

[4]蘇杰.中學校園暴力成因及干預對策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1.11:22-23.

第4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學校,是人的精神港灣,是應該讓學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樂的地方。然而,當種種欺凌行為不斷傷害著學生甚至教師的身心健康,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時,我們在痛定思痛對施暴者進行譴責的同時,也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年輕稚嫩的孩子變得如此暴戾?究竟誰該為這些事件負責?學校又應該怎樣給學生營造一個純凈、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在這個幾千年來尊師重教的國度,教師何時變成了弱勢人群?為什么很多教師不敢管學生了?

一、校園霸凌、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

校園霸凌、校園暴力事件是學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顯,既是未成年人處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外化的反映,也是社會問題在未成年人心里和行為中的蔓延和反映。在一些學生行為失控的背后,是家長、學校、社會道道關卡的多重失守。

1. 獨生子女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對其成長不利。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嬌生慣養(yǎng)、備受寵愛,再加上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身心發(fā)育尚不完全,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情緒容易暴躁失控。他們雖然心理上不成熟,但自我意識卻在逐漸增強,他們在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同時,卻又偏偏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甚至有些青少年對施暴行為的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這是導致青少年暴力行為多發(fā)的一個重要原因。

2.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是校園暴力發(fā)生的根源。

有調查顯示,愛欺負人的“小霸王”往往來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還有些留守兒童因缺乏親情的撫慰,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更接受不到應有的教育而變得飛揚跋扈。有些被打學生的父母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而變得沉默寡言,這恰恰助長了暴力的氣焰。有些學生由于父母的過度溺愛、縱容,使得他們缺乏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自我約束力、控制力,這些學生在人生觀最需要正確塑造的時候,卻沒有得到及時矯正而誤入歧途。

3. 學校管理不到位對校園暴力的產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傳統(tǒng)教育中,片面強調分數(shù)至上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過重,他們常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身心受到摧殘,以至于有些學生在茫然中學會了拉幫結伙,在欺負弱小同學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學校在管理中忽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管理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學校和教師依法慕蹋不得體罰學生的要求變成了教師管理的“緊箍咒”,以至于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法律地位上反而常常處于弱勢地位。

4. 社會上不良文化的影響對校園暴力的產生起到助推的作用。

正如美國波士頓維洛克學院的一位社會學家所說,小孩子們僅僅是干了社會教唆他們干的一些事情,他們不是越軌者,而是循軌者。成人世界中的做事不講規(guī)則,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缺乏溝通,諸如此類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成為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滋生的土壤?,F(xiàn)代傳媒上的一些電影、電視劇、動畫片中出現(xiàn)的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情節(jié),網(wǎng)絡游戲里大量的打斗、殺人的情境,對缺乏信息篩選能力、是非判斷不明、自制力較弱的學生們來說是致命的誘惑,一旦生活中出現(xiàn)了矛盾,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將暴力行為模仿到現(xiàn)實中。

二、校園霸凌、校園暴力事件的解決辦法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已經發(fā)展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毋庸置疑的是,這些頻繁爆發(fā)的校園暴力事件,顯然與缺乏懲戒教育有關,我們缺乏一套系統(tǒng)的教育懲戒制度。雖然各學校都有所謂的校紀校規(guī),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執(zhí)行性強的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當學生違反校紀校規(guī)甚至輕度違法的時候,除了說服教育,再沒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權的懲罰措施。立法、懲戒機制和教育機制的缺失,對校園暴力干預機制的滯后和犯罪成本過低,對施暴者的懲罰措施過輕,使得國內對校園暴力的處罰長期以來僅僅停留在道德層次。大部分學校在遇到校園暴力后,多數(shù)以口頭警告,或者說服教育為主,這對施暴者的震懾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在“零處罰”的懲戒機制下,校園暴力屢禁不止。由此可見,校園懲戒機制亟待加強!

在我國,化解校園暴力,預防是捷徑。而要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還是要立足教育和懲戒。

1. 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學生之間的相互傷害案,反映出有的學生對他人缺乏同情心、關愛心,動輒恃強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同學間的小小沖突和矛盾。因此,我們應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緊密聯(lián)系中小學生的思想實際,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中小學生從小知禮儀、明是非、守規(guī)矩,做到珍愛生命、尊重他人、團結友善、不恃強凌弱。消除中小學生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養(yǎng)成他們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

2. 依法落實家長的監(jiān)護責任。

管教孩子是家長的法定監(jiān)護職責。父母要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盡量多與孩子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現(xiàn)和思想狀況;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教育孩子有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要切實加強對孩子的管教,盡量讓孩子遠離暴力游戲、暴力影視劇、暴力動畫片;家長有責任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批評和懲罰;要落實監(jiān)護人責任追究制度,根據(jù)《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未成年學生對他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損害的,依法追究其監(jiān)護人的法律責任。

3. 學校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校規(guī)、校紀。

在一些惡性的校園暴力中,由于涉及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因而最終被學校采取的制裁方式也僅僅是蒼白無力的警告、處分、說服教育,施暴者既沒有被這樣的制裁所震懾,也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失去必要懲戒功能的校園,催動了施暴者畸形心理的萌發(fā),他們性格中致命的弱點非但沒有因為制裁而消失,反而因為縱容被放大,最終釀成悲劇。所以,根治校園霸凌、校園暴力不能單靠說教。學校要努力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要加強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開展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學校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推進依法依規(guī)治校,努力建設無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園;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注意他們可能發(fā)生的情緒變化,對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為盡量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控制;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必須依法依規(guī)采取適當?shù)某C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fā)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從而使學生明白:遵守規(guī)則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的必備品質,做了錯事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接受相應的懲罰。

4. 國家應該對嚴重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建立健全的處理機制。

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法律的約束是防治校園欺凌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他們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對施暴者的懲戒力度。一些必要的法律懲戒盡管不會如德育工作那樣教會學生該如何變得高尚,但是可以警告學生有些事情絕對不要去做。這既是對問題少年的保護,也是對受害學生的保護。

近年來,全國各地發(fā)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2016年5月9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fā)《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教育預防、依法懲戒和綜合治理,切實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發(fā)生。

第5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小學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一】

班會目的及意義: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精神,加強法制教育,規(guī)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通過班會使學生開展了自查和反省,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

校園欺凌班會資料

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是指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wǎng)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此類案件不僅給被害者造成長期的心理陰影,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施暴者也很可能滑入違法犯罪的歧途,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校園欺凌案例

1、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學欺凌4年

本月10日上午,16歲的永泰縣東洋中學初三學生小黃,在結束中考語文科目考試后,難以忍著劇烈腹痛繼續(xù)參加中考,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個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學五年級起,他就經常被其他同學無故毆打。8日晚,小黃再次遭同班同學夏某、林某和張某圍毆,忍痛2天后被送醫(yī),卻被發(fā)現(xiàn)脾臟出血嚴重,于11日晚,經手術切除了脾臟。

2、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廁內圍毆學生

5月6日下午,一條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廁內圍毆學生的視頻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視頻中,學生遭多人連番踢踹,被按進糞坑,被打得滿臉是血。記者從山西夏縣晉新中學校方負責人處得到證實,該學生系該校初三學生,目前當?shù)鼐胶徒逃块T均已介入調查。

3、福建南安兩初中女生暴力3分鐘 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頭,一小學女生被打視頻流出,父親認出女兒后報警。視頻中,這段流出的視頻,時長共3分40秒。視頻顯示,女生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白衣黑裙,被10多個學生圍著,兩名女生斷斷續(xù)續(xù),前后共朝前臉部扇了25巴掌。通過視頻聲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邊動手扇巴掌,嘴里還振振有詞地質問:你不是說見我一次打我一次嗎?

4、7女3男扒光一女生

目擊者說受害女生當時雙手拽住自行車,被四五個女孩強行掰開,然后拽進巷子,因當時洗車的人太多,他沒在意,后來圍觀學生越來越多,有20多個。

5、甘肅女生6分鐘被打38記耳光 圍觀者:太精彩了

11月23日下午,QQ空間、微信朋友圈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個中學生模樣的女學生被兩名同學輪番掌摑,視頻畫面之外,不時傳來陣陣狂笑。

視頻畫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邊上,被幾名年紀相仿、身穿同樣的校服的女學生輪番掌摑。記者細數(shù)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鐘視頻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摑。據(jù)了解,這個視頻發(fā)生在張掖市山丹縣第二中學校外,而打人者與被打者均為該校學生。

【小學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二】

一、活動主題:

我將本次活動確定為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

二、活動背景及目的:

背景:上半年媒體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參與的校園暴力事件33起,占總數(shù)69%,初中成校園暴力事件高發(fā)階段。我校近期也出現(xiàn)了幾起學生打架斗毆的事件。

目的:通過學習《中小學生守則》的內容,使同學們明禮守法,更好地認識什么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預防和抵制校園暴力,能與校園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爭,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沖突,防微杜漸。

三、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給學生發(fā)放《中小學生守則》,人手一份,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例等。

2、學生準備:讓學生宣讀背誦《守則》,事先熟知《守則》內容,并思考校園暴力的表現(xiàn)及怎樣正確處理校園暴力事件,在活動之前讓學生先思考,活動過程中學生能更輕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動內容。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校園欺凌

1、部分學生對校園暴力這一詞語還很陌生,或理解不準,所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欺凌的定義,首先讓學生明確何為校園欺凌。

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wǎng)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暴力。其主要表現(xiàn)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fā)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fā)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fā)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圍繞什么是欺凌?為什么要反欺凌?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分享:所謂欺凌,簡單來說就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chuàng)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要嚴厲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2、觀看校園暴力視頻,學生可以更直觀的感受校園暴力的惡劣性質,進而討論校園欺凌的危害,提出問題校園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園欺凌首先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次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

3、多媒體出示2017年上半年校園暴力事件,并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產生校園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學生會根據(jù)平時的生活實際,總結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廣西賓陽縣初中女生打群架,目擊者稱現(xiàn)場慘烈。

2月28日,云南富寧縣一中學女生宿舍內遭圍毆拍照上傳空間。

4月9日,山東鄒城初二女生宿舍內被毆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學一女生遭輪番扇耳光。

4月17日,廣東汕頭多名青少年圍毆一名身著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紅安00后為爭女朋友斗毆,操板磚砸人手段兇殘。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學生及社會青年追打,捅傷。

5月12日,福建晉江學生校外打架一死兩傷。

5月19日,遼寧沈陽寧官實驗學?;@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東濟南一中學多名學生暴力毆打同校學生。

6月21日,湖南懷化一女生在校園遭8名學姐群毆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陽數(shù)百中學生赤膊群毆。

(二)抵制校園欺凌

此環(huán)節(jié)設置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同學間發(fā)生矛盾時,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2、矛盾一時難以解開,如何有效扼制校園欺凌的發(fā)生?

3、一旦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如何應對?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從學生間出現(xiàn)矛盾時、校園欺凌發(fā)生前、校園欺凌發(fā)生中三個不同階段提出的,能夠讓學生思考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處理矛盾,并盡可能的避免校園暴力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校園欺凌,也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傷害。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避免校園欺凌的做法:

從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師;懂自救。

從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沖動;換位思考。

(三)校園欺凌案列分析

某中學一女生食堂打飯時,和另一名女生發(fā)生口角,沒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還做出勝利的手勢。根據(jù)以上案例,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正確方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引案例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并引導學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對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然后機智勇敢靈活地與其斗爭;

3、積極尋求家長、學校和社會的保護;

4、受到侵害時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總結

第6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校園暴力犯罪;網(wǎng)絡時代;法律教育體制;暴力文化

中圖分類號:D66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3-0157-02

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曾有一句名言:“沒有什么比對待孩子的方式更能體現(xiàn)我們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追求?!弊寣W生在陽光下健康成長應該成為每一個國家和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自21世紀以來,在網(wǎng)絡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大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沖突與挑戰(zhàn),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校園犯罪率不斷上升,犯罪趨勢也愈加明顯,多媒體的不良影響成了誘發(fā)大學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因此,關注校園暴力犯罪,保護在校學生便成了我國迫在眉睫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證學生受到積極的教育,避免網(wǎng)絡、報紙等各種負面新聞的影響。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概述

關于校園暴力犯罪,目前在我國尚未形成全面、系統(tǒng)的的研究,現(xiàn)有的調查或分析,一般僅從一個較為片面的角度出發(fā)。比如社會學注重對其現(xiàn)象的收集、歸納;教育學則偏重對自身體制和教學內容的檢討;至于司法界,無論是在實務中還是理論上,亦只是單從一般的犯罪學角度探究其成因而企圖完成事前的預防或事后的懲戒教育。由于考慮的范圍比較孤立,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校園犯罪”這一獨特的社會現(xiàn)象。因而,唯有從更高的角度方可能俯瞰全局,既找出“校園暴力犯罪”現(xiàn)象背后的成因,更能綜合地構建行之有效且針對性強的預防和教育的系統(tǒng)。

(一)校園暴力犯罪頻發(fā)的原因

1.校園內部及周邊人員密集且雜亂。校園尤其是大學校園現(xiàn)在不僅僅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更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扮演了各種各樣的社會職能,因此校園周邊匯集的人員也是形形,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苑的30個商業(yè)攤點就有來自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十余個不同的省份,而且他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具有商業(yè)競爭關系,打架斗毆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對學生的強賣強買現(xiàn)象屢見不鮮。更為恐怖的是在2006年南京市就發(fā)生過因為惡性競爭,一個包子鋪老板在另外一家包子鋪投毒,導致30多名學生死亡,70多人受傷的不幸事件。校園本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每年都會面向全國32個省份自治區(qū)進行招生,所以一個班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甚至是世界各地,南北方性格的差異,不同民族間的信仰、生活習慣等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朝夕相處間,難免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小到吵吵鬧鬧,大到集體斗毆,所以校園暴力犯罪行為時常發(fā)生。

2.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差。在校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身體和心理都不夠成熟,面對違法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時,大部分都會感覺到恐慌,難以作出理性的判斷。加上身體發(fā)育不夠成熟,難以抵抗暴力。其次,在校學生往往在犯罪發(fā)生時沒有法律意識,不會想到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而且犯罪嫌疑人往往也是考慮到對學生犯罪所承擔的法律后果較成年人小、不易被追究這種情況,也沒有考慮到犯罪后法律的后果。

3.學生本身年輕易沖動。青少年因為心理和生理發(fā)育不夠成熟,往往會比較容易沖動,這樣學生本身就會成為犯罪的主體和犯罪的對象,學生犯罪主要集中于暴力犯罪、經濟犯罪、性犯罪等。以上罪名造成了社會的危險性,也給被害人造成了損失,但是,學生犯罪在其有組織有計劃、使用暴力性武器等方面并不突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往往是因小事而起,臨時起意,往往三五成團,或者是路上搶錢,往往都是考慮不成熟導致的激情犯罪,與成年人犯罪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等相比,人身危害性明顯較小。

4.校園安保力量薄弱。學校的校園安保現(xiàn)狀也令人擔憂,現(xiàn)在學校的保安都承包給了專門的保安公司,更多的是一種商業(yè)運營,保安人員大多是年齡比較大的中老年人,在緊急情況發(fā)生時根本沒法控制局面,而且現(xiàn)在一個學校的保衛(wèi)人員不到100人,平均下來一個保安維護300名學生的安全,根本就應付不來。

(二)校園暴力犯罪的分類

根據(jù)施暴者的不同和校園暴力的來源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暴力現(xiàn)象。這類校園暴力犯罪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或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從而導致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行為,如變相體罰、體罰、言語侮辱等,當然這里的教育作廣義理解,既指家庭教育又指學校教學。

2.在校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學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學生因不成熟的戀愛觀、青春性意識萌動、錢物需求或者僅僅因為模仿錄像某些情節(jié)、發(fā)泄心中怨氣等而對其他學生施暴的行為,如、毆打、搶劫、侮辱、殺害等。

3.校外人員對學生的暴力行為。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因為學生的聚集會帶來很多商業(yè)的發(fā)展,一些非法商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為了發(fā)泄心中不滿而對學生施行身心侵害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在特定場所,一些商家為了牟取更大利潤紛紛將兜售、于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用誘騙的不法手段。其二,一些犯罪分子在學校附近、學生上學的路上搶劫學生財物,對學生進行不法侵害等。

(三)校園暴力犯罪的手段

1.簡單的暴力手段。在美國,因為槍支管制方面的因素,校園暴力的手段會更加恐怖,而相比于美國,中國校園更多的是一種簡單的暴力方式,利用匕首、石塊甚至是徒手這樣的方式進行暴力犯罪,使用槍支的幾乎沒有。

2.強制猥褻。大學生處于青春期,對性的好奇懵懂會導致性犯罪的案件增多,無法正確的處理好兩性之間的關系,就會導致暴力犯罪的發(fā)生,強制猥褻是很重要的部分。

3.吸毒、侵財性犯罪。近些年,青少年吸毒的人數(shù)逐年上升,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不可避免的會發(fā)生侵財性犯罪,搶劫、偷盜時有發(fā)生。

二、洪山區(qū)校園暴力犯罪的現(xiàn)狀及特點

(一)洪山區(qū)校園暴力犯罪的現(xiàn)狀

考察校園暴力犯罪的現(xiàn)狀,我們不可忽略地應該首先了解所研究地域的經濟、社會情況。武漢市洪山區(qū)在湖北省屬于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2013年洪山區(qū)的國內生產總產值達710億元,占整個武漢市的1/10。僅洪山區(qū)光谷的年總收入就超過300億元。洪山區(qū)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實現(xiàn)3個轉變:一是從以前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迅速地轉變?yōu)榻洕鄬Πl(fā)達地區(qū);二是從農業(yè)為主要產業(yè)的地區(qū)轉變?yōu)榉諛I(yè)發(fā)達地區(qū);三是正處在農村城鎮(zhèn)化的轉變過程中。人口方面,洪山區(qū)外來人員有120多萬,戶籍人口只有108.3萬,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不容忽視。洪山區(qū)現(xiàn)有中小學校共計264間,在校中小學生23萬7千多人。教師職工人數(shù)超過1萬人,其中公辦教師4800多人,民辦教師(即聘請教師,工資學校自籌)5200多人。伴隨著經濟迅速發(fā)展,外來人員急劇增加,居民貧富懸殊加大,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社會環(huán)境復雜,民辦學校放開等因素的影響,洪山區(qū)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也呈上升勢頭。部分城鎮(zhèn)學校甚至出現(xiàn)了校內外環(huán)境復雜,在校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局面。從洪山區(qū)批捕的案件情況來看,2013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285宗。而2013年在校學生犯罪或者以在校學生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共計23宗,2014年1-4月為12宗,同比略有上升。這45宗案件搶劫占53.3%;盜竊占26.6%;其他占20.1%。另外,教師犯罪案件除了2006年某大學教師王某猥褻本校3名研究生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外,尚無案發(fā)。

(二)洪山區(qū)校園暴力犯罪的特點

1.以財產犯罪為主。洪山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往往會造成消費主義的風行,影響青少年的消費意識,造成他們追求奢華和短期消費的心理。而當他們的高消費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鋌而走險,實施敲詐勒索、盜竊、搶劫、綁架等犯罪行為。另外,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優(yōu)越,零花錢較多,不少學生還配有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使得不少學生也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對象。我們曾經對洪山區(qū)某街道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被調查的學生中竟然有61%的學生對學校內外環(huán)境有不安全感。從洪山區(qū)檢察院的在校學生敲詐勒索和搶劫案件來看,其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甚至有些對自己的同班同學下手?,F(xiàn)在的社會,獨生子女較多,供養(yǎng)的壓力較小,因此因為生活困難而去犯罪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尋求一種刺激。例如,洪山某大學學生張某,自2002年9月到被抓獲的一年間,共參與搶劫摩托車12次,其中3次的作案對象是同校的同學。每次得手后,張某便能分到一些贓款,并用這些錢到網(wǎng)吧打游戲、購買名牌服裝或者請同學吃飯。經調查,張某的父親是小巴司機,母親是清潔工,家境雖不十分富裕,但不缺吃穿,而且定期有零花錢。可是這些不能滿足張某大手大腳的消費欲望。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參與一次搶劫后,他嘗到了甜頭,便有了之后十幾次的作案。

2.犯罪手段趨向智能化、成人化。當今社會,受暴力文化熏陶的青少年實施的犯罪,不少表現(xiàn)為采用威脅、恐嚇、暴力等手段,有手機等先進的通訊工具,精心策劃作案方案,作案后及時毀滅各種證據(jù)。如有些高智商的青少年還會根據(jù)報道上所披露的警方偵察過程和方法,破壞現(xiàn)場,擾亂警方視線。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疾呼:“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睂W生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學生犯罪人,只是在其成長道路上走了彎路,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去關心、去矯正、去幫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學生受害者更應該被廣泛關注和保護。目前,我國的司法制度雖然不盡完善,但是可喜的是,對在校學生的保護已經受到重視。讓每個學生在陽光下成長成才,讓每一個走過彎路的學生犯罪人都有重頭再來的機會,是我們法律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趙秉志,王鵬祥.新刑事訴訟法對未成年人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5):40-47.

〔2〕趙秉志.刑事法治發(fā)展研究報告(2009―2010年卷).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3〕徐久生,莊敬華.瑞士聯(lián)邦刑法典.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

第7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校園暴力應急預案1

   ㈠預防措施

   1、做好學校保安的管理工作,完善各項保安制度。教育保安人員必須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崗位職責。門衛(wèi)處每輪不少于2名保安值班。值班期間不得擅離工作崗位。

   2、學生必須穿校服、佩戴學生簽進入校園。

   3、學校門衛(wèi)嚴格實行出入登記驗證制度,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外來人員進入學校必須接受必要的'詢問、登記并由領導批準方可進入教學樓。所有人員嚴禁攜帶管制刀具和其他危險物品進入校門。

   4、做好師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教職工有精神病癥狀發(fā)生應按規(guī)定及時作出處理。禁止外來精神病患者和行為異常者進入校園。

   5、加大對管制刀具、危險物品的檢查力度。

   6、利用校園視頻監(jiān)視系統(tǒng)監(jiān)控校園情況,做好監(jiān)控室的值班工作。確保監(jiān)控設備對校園的全時段、全方位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或可疑事件要立即上報。

   7、組織師生進行防范暴力事件的演習,提高師生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㈡現(xiàn)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第一目擊者要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黃龍派出所報警電話83282110或學校安全處電話8808,并立即與學校易發(fā)安全事故領導小組聯(lián)系。

   2、學校易發(fā)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員、值班人員要迅速趕赴現(xiàn)場,各司其職。

   3、要立即選派應變能力強、身體強壯的職工與犯罪嫌疑人周旋,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勸說,以拖延時間,盡一切可能制止正在發(fā)生的暴力事件。視現(xiàn)場情況,必要時采取武力進行控制。要本著對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的財產安全不受損失為首要目標。遇事一定要冷靜,果斷采取措施。處理原則:迅速平息、減輕傷亡、保護學生、控制事態(tài)。

   4、疏散在場的學生迅速撤離到安全區(qū)域。

   5、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后,要保護好受到暴力事件侵害的師生,將他們送到安全處。如果已發(fā)生傷害事故,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送往就近醫(yī)院進行搶救,并通知傷者的家長或親屬。

   ㈢事故報告及現(xiàn)場保護

   1、要協(xié)助警方維持秩序,配合警方調查,記錄不法分子的體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節(jié),收集不法分于施暴的兇器,保護好現(xiàn)場。

   2、要做好對暴力事件相關情況的上報工作。及時向縣教育局報告事件情況。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1、妥善處理事故,協(xié)助教育局、公安等部門調查事故原因。

   2、通知受傷害者家屬或家長,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3、根據(jù)事故調查結果,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學校規(guī)章制度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

   校園暴力應急預案2

   一、指導思想

   為了有效防范校園內發(fā)生暴力事件,切實保障廣大師生人身和國家財產的安全,及時處置侵害師生安全的惡事件,維護學校的穩(wěn)定,特制定學校防范暴力事件的應急預案。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發(fā)生在我校校園暴力傷害事件。

   三、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暴力防控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張建平

   副組長:王國防齊志強

   下設:

   應變保護組

   組長:齊志強

   組員:梁洪杰、吳瑞、牛宏斌、趙云鵬

   人員救護組

   組長:王國防

   組員:張根運、秦建昌、郭天順

   疏散引導組

   組長:劉磷、李鳳霞、蒲紅霞

   組員:王嵩峰、詹瑞、許毅、曹志濤、胡琴英、王磊、李佳偉

   關艷玲、劉杏菊、張婉月、潘彩霞、蒲紅霞、付碩、趙向飛、朱建濤、趙金冬、周怡、廉欣、劉冬玲、姚靜紅、張巖、云孝偉、胡新龍、高萍、代永、孫剛雷、王永芬、鄭磊生、劉磷、張艷珠、丁銀路、段玉玲、劉锫、丁素萍、岳峰、張國忠

   通訊聯(lián)絡及溝通協(xié)調組

   組長:許毅

   組員:朱建濤、王嵩峰、白龍

   2、應變保護組負責在公安部門介入之前與侵犯勢力的周旋,緊急時的格斗等;人員救護組負責為受傷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疏散引導組負責疏散引導學生至安全地方;通訊聯(lián)絡及溝通協(xié)調組負責對內對外的聯(lián)絡匯報工作和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調安撫工作。

   四、預警預防

   1、分析可能引發(fā)事件的原因

   由于種種因素對社會不滿和因矛盾激化而鋌而走險、因嚴重利益沖突而報復、精神病人發(fā)病以及極少數(shù)歹徒行兇犯罪等情形是引發(fā)學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加強對師生進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嚴格門衛(wèi)登記、管理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園應及時報告或報警。

   (3)對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記,耐心接待,盡力做好化解工作。

   (4)經常性地與辦事處、派出所溝通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學校周邊地區(qū)存在的不穩(wěn)定的因素(人或事),采取有效對策。

   五、處置流程

   一旦發(fā)生學校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校內一旦出現(xiàn)非法侵害現(xiàn)象,在場教職工應盡力予以制止并及時通知學校領導。無力制止的,可調集力量,同時撥打報警電話。

   2、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各工作小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如發(fā)生劫持人質事件,應變保護組的人員要在公安部門趕到之前,盡力與歹徒周旋,規(guī)勸其終止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xiàn)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對學生進行疏散。如需要的話,通過校園廣播,發(fā)出緊急集合信號。各系部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到班級指揮學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員傷亡,人員救護組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就近送往醫(yī)院搶救,并通知家長或家屬。

   4、協(xié)助警方阻止暴力行為的最后實施。

   六、善后處理

   1、保護現(xiàn)場,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2、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后處理。

   3、及時向師生及家長通報事件經過,穩(wěn)定情緒。

   七、相關人員通訊錄(學校職工通訊錄)

   開封市求實中學

   校園暴力應急預案3

   為了切實保障師生的身心健康,切實防范校園暴力侵害事故的發(fā)生,切實保證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地學習、工作和生活,切實維護學校的穩(wěn)定、和諧和發(fā)展,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防范校園暴力侵害應急處理預案:

   一、防范重點及日常管理

   1、現(xiàn)場管理。嚴格執(zhí)行領導帶班和教職員工(兼職安全員)值日制度,每天上、放學期間,值班領導、值日教師(兼職安全員)及保安在大門口,負責迎送學生、安全保衛(wèi)、維持秩序和疏散工作。

   2、門衛(wèi)管理。當班保安必須實時對學校大門進行監(jiān)控,特別是學生進出校園時段,大門實行封閉管理,非開放時間一律從小門進出。無特殊情況,家長一律不得進入校園,確因特殊,須與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征得同意后,保安方可登記放行。外來人員進校園嚴格執(zhí)行先聯(lián)系征得同意后,再登記放行制度。走讀生一律憑出入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出校園。住宿生在非進出時間內不得進出校門。學生中途離校嚴格履行請假手續(xù)制度。

   3、技防管理。學校將在學校大門口、教學區(qū)、宿舍區(qū)增添8個視頻探頭,確保對校園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時空監(jiān)控,為犯罪的早期預防和案件事故調查取證提供有力保障。并添置木棒、辣椒水等防暴工具。

   4、聯(lián)防管理。加強與轄區(qū)派出所的溝通聯(lián)系,在學生上學、放學等重點時段,加強與公安干警的密切配合與協(xié)同,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置校園及周邊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二、建立應急組織機構

   建立校園防范暴力侵害應急工作處置領導小組,下設現(xiàn)場防暴、通訊聯(lián)絡、疏散引導、現(xiàn)場救護4個組,負責預防和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現(xiàn)場防暴組:

   通訊聯(lián)系組:

   疏散引導組:及各班教師

   現(xiàn)場救護組:

   三、應急處理

   一旦發(fā)生校園惡性傷害事故,以師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穩(wěn)定壓倒一切作為處置原則,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理性應對。一旦發(fā)生惡性傷害事故,在場或發(fā)現(xiàn)情況的教職工首先要立即向學校值班領導和公安部門發(fā)出求救信號,同時要勇敢機智地與不法分子周旋,巧妙掩護學生迅速撤離,盡一切可能減輕或減少學生傷亡,等待求援。

   2、果斷處置。值班領導、保安、值班人員和防暴組人員、現(xiàn)場每一教職員工面對險情都要挺身而出、臨危不懼,采取一切手段,竭盡全力阻止犯罪,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3、控制現(xiàn)場。領導必須邊處置、邊報告公安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并通過預設警報召集在校教職工趕往現(xiàn)場支援,控制現(xiàn)場。

   4、緊急救援。現(xiàn)場學校領導要積極配合公安部門掩護學生有序撤離,制服肇事者。對突發(fā)事件造成師生傷害的,要迅速組織精干力量實施救援,救護受傷人員,并迅速聯(lián)系醫(yī)院,將受傷師生送往醫(yī)院救治。

   5、維持穩(wěn)定。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協(xié)助公安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取證等工作。保留第一手資料(原始記錄),保護現(xiàn)場或保留物樣,不擅自為事故定性,并寫出事故報告,分別報送有關領導和部門;召開學生會議,通報事件經過,并進行安全再教育;召開家長會,通報事件經過,穩(wěn)定家長情緒,必要時做好與家長單位領導的勾通工作;冷靜面對媒體采訪,有專人負責接待,未經同意,師生不得接受采訪;學校全體教師必須堅守各自崗位,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誤導信息,共同做好校園穩(wěn)定和秩序維護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防暴教育。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召開專題班會、觀看宣傳板報和影像資料、發(fā)放致家長信等形式、途徑,讓師生知曉防暴力侵害的基本常識和應急措施,掌握安全防范的相關常識和求救、逃生的基本方法。

   2、排查矛盾糾紛。各班班主任要主動深入細致排查本班學生涉及矛盾糾紛的情況,對涉生涉師矛盾要協(xié)助做好疏導化解工作,且重點進行防控,同時要上報學校,以便學校采取進一步防控措施。及時排查教師之間、家長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師生與社會人之間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糾紛,及時妥善化解。學校派員經常與駐地派出所和社區(qū)進行聯(lián)系溝通,了解掌握學校周邊的治安狀況和不安全因素,及早做好防范措施。

   3、排查安全隱患。全民發(fā)動,全員參與。各科室、各班級以及各職能范圍內的人員守土有責,全時空督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消除,排除有困難的,立即報學校,統(tǒng)一整改??倓詹块T經常對校園內的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排查,重點是:技防、物防設施,校舍、圍墻,校門內外秩序,安全通道等。不留死角,不留空隙。

第8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欺凌;普遍性;成因;危害;干預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校園欺凌

關于欺凌的定義,有研究者認為欺凌是力量較強者在未受激惹的情況下對力量較弱者重復進行的攻擊,是一種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而人員高度集中的學校,必然成了欺凌滋生的土壤。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網(wǎng)絡的普及,校園欺凌愈演愈烈,很多行為由欺凌變成了暴力,由此校園欺凌才受到較為廣泛的關注。

(二)欺凌的類型

關于欺凌的分類,心理學上把欺凌分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直接欺凌主要包括直接的身體欺凌(即欺凌者用身體上的動作直接對受欺凌者實施的攻擊)和直接的言語欺凌(即欺凌者通過口頭言語形式直接對受欺凌者實施的攻擊);間接欺凌主要是指通過某種中介手段來達到傷害對方的目的,如運用人際關系或關系網(wǎng)絡來孤立、冷落受欺凌者等形式給受欺凌者以精神上的打擊。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以將欺凌視頻或受欺凌人的行為公布在網(wǎng)絡上為特征的網(wǎng)絡欺凌也成為一種主要方式。

二、校@欺凌的成因

學生的生長離不開周圍的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學校、社會是學生所處的三大環(huán)境,耳濡目染,其思想和行為會或多或少會受到環(huán)境的一些影響。

(一)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是學生最先接觸到的也是學生所處時間最長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多數(shù)家庭對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yǎng),使孩子形成了“唯我獨尊”,事事依賴他人的習慣。困難面前他們或是躲避退讓、忍氣吞聲,或是惱羞成怒,不計后果。單親家庭中的兒童,由于缺乏家庭原有的溫馨和關愛,可能會形成攻擊性較強的性格或回避型的性格特點。如果孩子曾經被毆打,則他們長大后也會如法炮制,誤認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用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在他們看來,這是對自己父母不滿的一種發(fā)泄和釋放。

(二)學校因素

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很久,但是迫于升學壓力,幾乎所有學校仍然將智育放在的第一位,而忽視德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從領導到班主任都普遍缺乏防微杜漸的意識,往往是欺凌事件發(fā)生了,才逐步調查出一些細枝末節(jié),而這些看似渺小的“嫩芽”長大的過程,除了學生有所察覺,幾乎沒有成年人知道。太多的因素在暗中長時間發(fā)酵,才最終醞釀出幕幕悲劇。

(三)社會環(huán)境

當今的青少年生活在社會轉軌時期,各種外界的不良信息使他們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游戲廳、網(wǎng)吧等娛樂場所進入了青少年的學習生活,這些媒介所渲染的暴力行為在更寬廣的思想空間上影響甚至左右著青少年的道德和價值評判。當孩子的眼里有傷疤,看世界才會殘缺;欺凌一次次在校園發(fā)生,這意味著成人世界的不美好投射給孩子太多的陰影。諸多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歸根到底必須先從反思和檢討成人社會的缺失開始!

(四)立法缺失問題

立法的缺失問題是國內校園暴力不斷發(fā)生,始終也無以得到遏制的真正原因。對欺凌者的各種欺凌僅僅停留在道德批判層次是遠遠不夠的。支持制定有關反校園暴力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應對校園暴力的相關條文,司法機關及時介入校園暴力事件,提前刑事責任能力年齡,根據(jù)情況對施暴者定罪量刑,對監(jiān)護人做出連帶處罰,以法律手段有效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

三、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危害

無論對于被欺凌者還是欺凌者,其危害都是顯而易見的。在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大多處于弱勢,他們通常采取逃避、退縮、忍讓等方式。根據(jù)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受欺凌者可能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癥狀,以至于不能專心于學業(yè);一些應激能力較弱,敏感性較強的學生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妥善處理欺凌事件帶來的影響,長期處在情緒不穩(wěn)定、心情壓抑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可能會發(fā)展成心理疾病,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對于欺凌者,學生時期的欺凌有可能會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日趨嚴重,甚至發(fā)展成違法犯罪行為。若不及時干預,任其發(fā)展,將來出現(xiàn)嚴重暴力行為乃至違法犯罪行為的風險也會極高。

四、干預:建議與對策

(一)家庭方面

1.做文明家長,杜絕家庭暴力,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通過學習獲得的,主要是通過強化與觀察模仿兩種機制來完成。家庭環(huán)境的不良和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不當也必然會產生一些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后果。例如,生活在家庭暴力環(huán)境中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極端,長期的負面環(huán)境使他們更可能成為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前者把暴力看做一種情緒發(fā)泄,遇到問題后,不去尋找其他的解決渠道而是想當然地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后者則是在形成了唯唯諾諾的心理,認為被暴力是正常的,不敢反對,不敢向老師或其他人求助。以致屢次被欺。因此,家長們要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產生的影響,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

2.加強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家長首先要善于捕捉孩子欺凌他人或遭受欺凌的跡象。當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后,家長應及時與學校取得聯(lián)系,了解情況,進行情緒疏導和心理安撫。例如,告訴受欺凌者要及時向老師或家長反映,大膽說出自己的委屈,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或躲避;警告欺凌者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長期發(fā)展下去將會導致犯罪,可選擇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二)學校方面

1.引起重視,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普及

學校首先應當引起重視,把預防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作為學校日常教學管理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很多學校是每周一個主題,但周周都在換,實際上根本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一節(jié)感恩班會也只是讓學生給家長端了一盆洗腳水,僅此而已。若想從根本上根除某一問題,穩(wěn)固一個觀念或培養(yǎng)一種習慣,我們可能需要一個學期甚至更長時間。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欺凌者和受欺凌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欺凌者的自控能力,幫助他們學會控制情緒和行為的沖動性,不讓沖動的情感動作化,引導他們當出現(xiàn)緊張或憤怒的情緒時,可以用跑步、打球等活動代替,學會預見行為的后果以及換位思考,在其身上模擬侵犯動作,使其設身處地體驗受欺凌者的痛苦,從而達到改變其行為的目的;針對受欺凌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引導受欺凌者表達出自己內心壓抑的消極情緒,防止這種情緒走向極端化,認識到自己受欺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樹立改變現(xiàn)狀的信心。

3. 學校、社會、家庭合力,齊抓共管“后進生”

對學校和執(zhí)法部門而言,學校要積極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一旦發(fā)他們現(xiàn)有了點滴的進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題大做”,公開表揚, 以此作為他們轉化的立足點。同時還要加強法制教育,針對學校出現(xiàn)的問題,請派出所給學生上專題法制課,與當?shù)卣?lián)合召開后進生及其家長的座談會;和執(zhí)法部門增強聯(lián)系,嚴懲社會不良分子對在校學生的騷擾,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三)社會方面

建議廣電部門嚴格審核機制,將非暴力的、適合中小學生收看的電視節(jié)目呈現(xiàn)給他們;同時呼吁執(zhí)法部門著實加強對網(wǎng)吧、游戲室等場所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切斷中小學生模仿不良行為的渠道。

綜上,杜絕校園欺凌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至少可以盡力減小其危害。而且這是一項宏大的工程,不是哪一個教師或班主任能夠單獨完成的任務。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某個班級的班主任應該負全責。從教育指導思想到教育、教學的組織和運作方式,都需要有根本性的變革。

參考文獻:

[1]朱 瑾.校園受欺負學生的心理分析與干預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2).

第9篇:校園暴力出現(xiàn)的原因范文

根據(jù)《通知》,此次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yè)學校,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4月~7月,主要是各校開展治理;第二階段為9月~12月,主要是開展專項督查。

校園欺凌究竟怎么治?專項治理之外,還能給這一頻繁上演的“校園病”開出怎樣的藥方?

引入有“株連”色彩的強制親職教育制度

姚建龍(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

我國都在反思刑事責任年齡定得太低,質疑“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而國際社會大都在高度評價我國的刑事責任年齡制度,這種反差值得反思。

防治校園欺凌需要家校合力,首要責任主體是家長,也只有家長才能真正約束好孩子的行為,我國應當完善有嚴重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責任制度,引入強制親職教育制度。

因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條已經有明確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履行監(jiān)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guī)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p>

按照舉輕以明重的法律邏輯,對于放任未成年人有犯罪行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公安機關同樣可以對其予以訓誡。強制親職教育完全可以根據(jù)這一法條,以訓誡的方式實施。不過遺憾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這一條款似乎從來沒有適用過。

在李某某因犯重罪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而對其斑斑劣跡早已知情的母親仍然聲稱自己的兒子內心純潔的時候,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對李某某犯罪的主要原因一目了然。

如果這起案件發(fā)生在愛爾蘭,法官可能會同時作出這樣的判決:由李某某決定選擇父母中的一個進監(jiān)獄,另一個緩刑。

類似法律在許多國家都很常見,所表達的共同觀念是:父母應當履行監(jiān)護教養(yǎng)職責,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與父母疏于或不當履行監(jiān)護教養(yǎng)責任有關,那么法律將會以“嚴肅”的方式教他們怎么樣做父母。這樣一種看上去似乎具有“株連”色彩的規(guī)定,是未成年人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做法,也被認為是未成年人法的特色和“罪責自負原則”的例外。

改良教育土壤,回歸育人本質

熊丙奇(教育學者)

我國校園欺凌事件高發(fā),與三方面教育缺乏有關。

一是法制和規(guī)則教育缺失。不少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面對此類事件,往往“內部處理”,有的甚至在涉事學生家長出面擺平的情況下不了了之,這助長了欺凌者的氣焰,同時也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法制和規(guī)則教育。

其次是生命教育缺失。說到底,未成年學生間的相互傷害案,反映出學生對他人缺乏同情心、關愛心,動輒恃強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同學間的小小沖突和矛盾。在目前強調知識教育的整體教育環(huán)境中,生命教育被邊緣化,學校并不重視,就是開展生命教育,也只是給學生一些知識化、概念化的生命教育內容,并沒有進入學生的內心。

類似的,還有學校心理教育的薄弱。囿于投入不足的現(xiàn)狀,學校根本不可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心理輔導、咨詢,甚至把心理問題當成道德問題和思想問題,對學生進行說教,尤其是對成績差的學生,學校老師除了批評之外,就是把家長找來訓話,這讓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也與學校老師和同學變得更加疏遠,很容易被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混跡網(wǎng)吧,變?yōu)閱栴}少年,通過欺凌其他同學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概言之,我國校園欺凌問題,是只關注知識教育,忽視學生除知識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規(guī)則教育所產生的惡果,要消除這一校園毒瘤,應該改變功利教育的土壤,讓學校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目前的專項治理,體現(xiàn)了國家對校園欺凌問題的重視,而要根治這一老大難問題,應該把專項治理和建立長效機制,回歸學校育人本質結合起來,才能讓校園回歸其應有的美好。

根除校園暴力不能靠學校單打獨斗

唐偉(基層機關事務局干部)

依據(jù)現(xiàn)行的法律,校園霸凌事件多以嚴肅批評教育、責成家長嚴加管教作結,這也是很多未成年人對施以暴力不以為然的主要原因。在他們看來,自己的行為在法律定性上不過是“小事一樁”。

把毆打和傷害視為“惡作劇之類的小事”,這被認為是國內校園暴力產生的重要根源,也是其始終未能得到遏制的主要原因。當下最大的問題在于,受制于立法缺失、懲戒機制缺失和教育機制的缺失等因素,校園暴力并沒有真正上升為一個法律議題,而僅僅停留在道德層次。

自然,圍繞“校園暴力”干預的一系列機制,也就處于相當滯后的地步。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府,都未有效履行自身的責任,校園暴力甚至校園犯罪行為日益嚴重。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教育懲戒功能喪失后,催動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發(fā),使得丑陋和猥褻都變得無所畏懼。因而除了要求學校必須承擔應有的教化功能之外,賦予其必要的懲戒功能依然十分重要。教育的權威無以樹立,則學生就不會心中存畏。

同時,雖然目前的法律并沒有提供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成功途徑,但通過完善的立法和增加其懲戒力,對孩子起到提醒作用,同樣屬于法治建設的題中之義。此外,通過立法對家長、老師和學校的責任進行明確,讓他們真正發(fā)揮教育、提醒和干預作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個世界性難題,校園欺凌在我國有著特殊的表現(xiàn)。目前,只有將校園欺凌上升到社會問題的高度,在提高重視程度的基礎上,從頂層設計入手解決導向問題,由單純的道德議題上升到德法并舉的層次,輔以綜合性手段,才能達到社會共治。

司法可以既有硬度又有溫度

鄧洪(美國聯(lián)邦法院出庭律師)

美國的少年司法獨立于刑法之外,自成體系。

首先,美國社會對校園暴力零容忍。如帶刀上學、威脅老師或同學等霸凌行為出現(xiàn),不管有沒有人受傷,學校也須對施暴學生采取措施,一般是開除并報警,不會校內調解。

美國民眾認為,如果包庇孩子從小的暴力行為,將來會發(fā)生更嚴重罪行。如果類似暴力行為發(fā)生三次,施暴者會被“三振出局”,將直接面臨25年監(jiān)禁直至無期徒刑。

另外,根據(jù)犯罪心理學“同伙壯膽”理論,聯(lián)邦法律引入“共謀殺人罪”:同伙即便沒有直接參與殺人,也要與殺人者共同承擔謀殺罪。這一“共犯連帶”原則同樣適用于霸凌案件,即便只是幫兇,也與直接欺凌他人者同罪。

美國未成年的“過失人”與司法制度產生關系的第一道關是警察局。收到控告或申訴后該怎樣處置,承辦警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自行處理后釋放,也可向少年法庭或交給普通刑事法庭審理。

在美國,考慮到按照刑事責任年齡處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易流于僵化,“惡意補足年齡”原則會被采用。即對于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青少年,如果有證據(jù)表明其危害行為是出于惡意,或者犯罪情節(jié)嚴重且有前科,就可將其看作年齡達標,追究刑事責任。檢察官有權將其移交給成人法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