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體育教學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樣本是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樂雅學校三、四年級及七、八年級學生,共424名。四個年級的學生全部參與調查,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能真實有效地反映本校隔代教育的F狀。
(二)研究方法
1.問卷。本問卷著重調查隔代教育對學生學習與行為等方面的影響。
2.操作?!稑费艑W校關于家庭隔代教育問題調查問卷》發(fā)放于2016年6月3日。學校政教處組織,班主任負責發(fā)放,由學生作答。共計發(fā)放問卷424份,收回424份,有效率100%。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得知,參與調查學生當中屬于家庭隔代教育的學生為234人,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55.2%;非隔代教育學生為190人,占54.8%。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家庭教育當中屬于隔代教育。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和父母交流的主要途徑是電話、網絡視頻。家庭隔代教育中,學生和父母交流的次數(shù)平均每個月不足三次。家庭隔代教育學生的父母和老師聯(lián)系較少,平均每月不足一次。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父母難以解決,祖輩更難以解決,由此導致家庭隔代教育學生在學習上有56%的學生成績較差,29%的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下。通過調查我們還得知,有24名學生已經有一年以上沒有見過父母。
(二)存在的問題
1.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問題突出。家庭隔代教育的學生在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凡是隔代教育家庭學生在班級內都屬于老師紀律維護的重點對象。
2.心理問題凸顯危機。隔代家庭教育的學生因為長期與父母不在一起,和祖輩交流少,導致性格內向、自卑、自閉、厭學,行為出現(xiàn)過激和偏差。
3.學習現(xiàn)狀令人擔憂。在學習上,隔代家庭教育學生大部分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家庭輔導空白,學習成績不佳,學習動力不足,令人擔憂。
(三)原因剖析
1.父母重經濟輕教育思想作祟
出現(xiàn)隔代家庭教育現(xiàn)象的家庭有超過80%的父母因為種種原因長期在外打工,他們沒有選擇離家近收入少的工作,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只能犧牲掉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年輕的父母為了減輕在外務工的經濟支出,選擇了將孩子留在家鄉(xiāng)由祖輩看管。總而言之,這樣一種重個人或家庭經濟輕孩子教育的思想導致了隔代家庭教育孩子成長不容樂觀的現(xiàn)實。
2.祖輩不當?shù)墓芙谭绞綄е潞⒆咏逃嬖趩栴}
因為年齡、情感、教育方法等各種因素的制約,祖輩對孫輩的教育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可以說只有管教,沒有教育。祖輩只是管好孩子,讓孩子吃飽、穿暖、不挨餓、不受凍。但對孩子的教育卻難以同步進行。只有生活上的管束,缺少精神的激勵和引導,缺少道德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缺少心理的疏通與教育,缺少和學校老師的積極溝通與交流,孫輩的成長必然存在一些問題。
三、討論與建議
(一)做好摸底和調查準備工作
首先,學校要組織相關部門和班級,在每年新生入學之初就要對學生家庭教育現(xiàn)狀進行摸底調查,將家庭隔代教育情況做到心知肚明。其次,要對隔代家庭教育學生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掌握這些學生的基本情況,諸如姓名、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體質現(xiàn)狀、有無病史等。掌握這些學生父母外出務工地點、聯(lián)系方式。掌握這些學生的監(jiān)護人姓名、住址和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礎上,主動與此類學生的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取得聯(lián)系,了解其家庭對子女學習、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需求,找出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對策,最終為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提供準確信息。
(二)構建多層面家庭隔代教育有效機制
第一,教師要擔負起隔代家庭教育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學校政教處或者德育部門要將隔代家庭教育的學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動員所在班級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工作。例如,可以采用一對一幫扶政策,老師在生活上對他們進行優(yōu)先照顧,在學習上進行個別輔導,在心理上進行多方疏導。還可以動員班級學生一對一進行幫扶,加強學生在校時間活動時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這些學生在校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同學的關愛、幫助與友誼,讓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前不久中俄少年的幾場足球賽,踢得國人心頭一驚。技術和比分上的差距暫且不論,單說體能上所呈現(xiàn)的鮮明對比,就讓人無法漠視我國青少年體質下滑的嚴酷現(xiàn)實。同是小學生,人家的孩子在場上能全攻全守,我們的孩子跑了20分鐘就氣喘吁吁。
青少年體質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人種差異、遺傳基因、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生活習慣、教育體制、社會環(huán)境等都是造成中外青少年體質差異的原因。我們常常感嘆國外孩子熱愛體育,卻疏于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運動技能;我們常常艷羨國外環(huán)境如何開放,卻往往把自己孩子“困”在家中??纯磭夂⒆釉趺村憻?,不止是學習和借鑒,更重要的是反思和追問:別人能做到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
體育課學什么?
成功的體育教學奠定孩子一生的運動基礎,反之可能毀掉孩子對體育的興趣
“我們最近的體育課是集中練習墊上技巧,我?guī)缀跻豁椂甲霾缓谩jP鍵是,我覺得課程安排好扭曲。”一位叫高tiger的網友在博客上抱怨。
對于青少年而言,每天最好的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因此校園體育就成為孩子日常鍛煉的重要一環(huán)。學校如何安排體育課程、如何指導學生鍛煉、如何定位體育教育,不僅直接牽動青少年體質的“生命線”,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一生的體育價值觀。
曾有學者研究過美國體育教育模式,發(fā)現(xiàn)美國的體育課內容設置非常細化,僅中學教學計劃就有10大類,包含冒險運動、體能運動、水上運動、團隊運動等60多項,跑步、游泳、網球等具有終身體育價值的項目占47.6%。“美國、加拿大實行的是自由入學制度,教學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國外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很重視,也有體育活動的良好氛圍?!?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說。
誠然,體育課需要體質和體能的基礎訓練,但過于粗放的課程設置、枯燥無趣的教授方式以及過度防御的“高危項目禁令”,正在逐漸毀掉孩子們最單純的運動興趣。“記得我一年級在美國上學的時候,有時候做游戲,有時候打棒球,有時候滑輪滑,每次大家都興奮而快樂。但是我回到中國上小學后,印象中的體育課就是跑圈、立定跳遠,打籃球只是老師對我們課堂表現(xiàn)好的難得獎勵。”高tiger回憶說。
其實,體育教育并非單純的身體活動,更不必刻意追求技術動作,而是與健康、快樂有關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提升體質的同時,還用于完善青少年的心理發(fā)育和社會適應能力。這種理念在國外很多國家得到廣泛認同,像日本的學校就倡導快樂體育,老師不會拿運動指標去衡量學生,而是充分調動孩子愛玩的天性,讓他們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也會通過“赤足訓練”等方式增強孩子體質。
“體育課教授的,應該是一項我們熱愛的、一輩子都能參與的運動,而不是考試目標或索然無味的動作練習?!边@是一位中學生的呼吁,也是體育和教育部門最該反思的問題。
放學后哪里去?
在不同的人才評價體系下,“體育成績好”可能備受推崇,也可能無足輕重
網絡上曾盛傳一段日本小學生足球聯(lián)賽的視頻,那些六年級孩子所展現(xiàn)的細膩技術、默契配合以及流暢攻防節(jié)奏,讓許多中國球迷驚嘆不已。在日本留學的郭陽說,每天下午放學后,東京大大小小的足球場都是踢球的孩子。據(jù)了解,這種生活模式已經盛行日本全國。“通過踢球提高青少年的運動能力,讓他們感受體育的樂趣,效果立竿見影?!比毡韭殬I(yè)足球之父川淵三郎今年來京談到青少年體質問題時如此表述。
孩子們放學后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個國家教育模式、人才培養(yǎng)理念乃至整個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熊丙奇指出:“我們的家長其實也希望孩子們多運動,但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家長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國外的教育評價制度、教育環(huán)境相對注重孩子的休閑生活與體育鍛煉。”據(jù)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中、日、美三國的初中和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
“國外很多學校在錄取時要看3個指標,一看學生參與學校運動隊的情況;二看社會責任服務時間;三看SAT(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水平測試成績,這個只要達標即可。這也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wèi)生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鍵說。
在一些體育文化深入人心的國家,學生放學后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父母帶孩子看體育比賽成為傳統(tǒng),家人以孩子進入校隊為榮,學校里最受推崇的是在競技比賽中為母校創(chuàng)造榮譽的人……在這種主流觀念以及人才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孩子運動的意愿得到自上而下的認可和鼓勵,青少年鍛煉自然水到渠成。
政府如何作為?
絕非某一部門責任,需要統(tǒng)籌安排,給予學校主動權,引導家長更新觀念
其實,許多中國青少年正遭遇的體質問題,其他國家的孩子也未能幸免,像青少年肥胖更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以美國為例,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全美國超重少兒的比例在過去25年里增長了3倍,目前這種狀況仍在繼續(xù)惡化。
學生鍛煉能否落實到位、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絕非某一個部門的事情,政府在其中發(fā)揮的引導和統(tǒng)籌作用至關重要?!澳壳靶姓芾磉^多導致體育教學活動的沖突,形成了所謂的‘圈養(yǎng)教育’。政府要投入硬件設施,監(jiān)督學校依法辦學,保證了這兩點,其他的事情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學校。”熊丙奇強調。
關 鍵 詞:鄉(xiāng)村 學校體育 現(xiàn)狀 對策
不久前,國家教委、國家體委、衛(wèi)生部、國家民委、國家科委聯(lián)合對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了普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耐力、柔韌性、肺活量等狀況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趨勢。據(jù)專家分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是學生體育鍛煉得不夠,包括鍛煉時間和鍛煉強度均達不到體鍛達標要求,情況令人擔憂,應該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重視。
一.當前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1教育管理部門重視不夠
許多鄉(xiāng)村學校至今仍以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還沒有消除,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一些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有的學校課程表上安排的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補語、數(shù)、英主科課程,或是用來開會,排練節(jié)目等;有的學校畢業(yè)年級干脆取消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1.2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教學條件是學校的教學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促進。但許多鄉(xiāng)村學校因對體育教育的漠視,不可能投資于體育教學設施的改善。有的學校連一塊普通的墊子也沒有,更談不上橫箱、踏跳板、體操棒、音像及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還有的學校即使有一些體育教學設備,體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學校常用的體育器材殘缺不全,球嘗跑道坑坑洼洼長年失修也不便用于日常教學。
1.3體育師資缺乏
體育教師隊伍青黃不接。近幾年來,青年教師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業(yè)務培訓缺乏強度和力度,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業(yè)務素質還不能達到相應的水平。一些青年體育教師受拜金主義的影響,缺乏敬業(yè)奉獻精神,在社會上從事第二職業(yè),對待學校的工作往往是課時無保證,課程無進度,教學無計劃,體育課處于一種“放羊”式的狀態(tài)。
還有村中小學教師編制偏缺,由語文、數(shù)學教師兼教體育學科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由于教師從事兼教學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基本功不夠扎實,再加上相關的考核評價辦法不夠完善,因而兼教學科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給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
2.改善這種狀況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改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教育功能的認識
要改變當前鄉(xiāng)村的體育教育狀況,應首先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各級管理部門及廣大鄉(xiāng)村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按《大綱》要求實施體育教育;加強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鄉(xiāng)村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使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正確處理和解決"正課"與體音美等"副課"的關系,讓鄉(xiāng)村體育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使其真正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主力軍。
2.2加強對教學設施投入,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
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yǎng)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學校應首先配備體育教學的基本設施,如教學用具、場地器材、音響設備等。通過單位投資、社會贊助及勤工儉學等辦法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鐵環(huán)、"山羊"、輪胎等)。
此外,學校還應利用課余時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保證課時,不得隨意侵占;應和其他學科平等地進行教學、考核,使得體育教育從學生到家長、從教師到領導,以至全社會都重視起來,為使學生進入自發(fā)、自由的體育鍛煉境地而努力。
2.3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業(yè)務培訓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積極引導,舉辦科學理論講座,請模范體育教師做報告,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領會體育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他們熱愛本職,重教敬業(yè)。其次,在業(yè)務上悉心培養(yǎng),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舉行教學觀摩,開展優(yōu)質課的評選活動等,多渠道、多層次地提高他們的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鼓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使他們盡快成為學科的帶頭人。
2.4改善體育教師待遇,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體育工作相對辛苦,學校采取一定的傾斜政策來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評優(yōu)、評先要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職稱評定設置崗位要考慮到體育學科的職稱結構。對于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青年教師要破格晉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體育教師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做貢獻。
總之村中小學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把體育學科的教學和驗收納入到考核范圍,建立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使之與教師的實績和利益聯(lián)系起來,加強體育學科的教學基本功訓練,促進體育教學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民,丁燕華小城鎮(zhèn)體育,大社會問題――來自我國小城鎮(zhèn)學校體育的調查報告[R]體育科研,2004(1):62~75
[2]孫慶祝,等農村學校體育――發(fā)展農村體育的必由之路[J].體育文化導刊,2004(8):53~55
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令人堪憂,體質健康狀況連年下滑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查報告顯示,2000年與1995年相比,學生的速度、耐力、柔韌性、爆發(fā)力和力量等素質均出現(xiàn)下降,除了反應速度的50米跑成績下降幅度小外,其余各個方面的下降幅度較明顯。通過自身教學實踐文獻搜索發(fā)現(xiàn),學生體質現(xiàn)狀較之前并無顯著性優(yōu)化改善。如何改善這種現(xiàn)狀,是值得全體基層體育教育工作者進行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體質;對策
前言
增強少年兒童的體質,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通過近幾年學生體能素質的測試工作,我們從三、四年級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除身高和體重兩項指數(shù)高于平均值,其它幾項均不能令人滿意,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學生的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越來越低。雖然現(xiàn)在學生的營養(yǎng)改善了,體育課時在課程表中的數(shù)量增加了,但學生的體質反而下降了,這種現(xiàn)狀值得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者深思。
一、體質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小學生營養(yǎng)狀況改善了,體育鍛煉卻明顯減少。
隨著現(xiàn)代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餐桌上肉食類增多了,蔬菜類卻越來越少,這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無益的,特別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同時,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偏食現(xiàn)象較為嚴重,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吃的較多,而對不喜歡的就少吃甚至不吃。然而,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意識幾乎為零,除了吃飯、睡覺、學習之外幾乎沒有什么活動。這就導致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的惡化,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現(xiàn)的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病狀,近年來在青少年身上也時有發(fā)生,患病年齡提前了10到20年,視力、肥胖等體質健康問題仍然困擾著中小學生。
(二)對體育課重視程度不夠,課堂鍛煉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
小學對體育這個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體育是促進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載體,理應承擔起學生強身健體的任務。然而一些學校為了追求文化課成績,家長也只重語數(shù),把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要求降到最低點,認為學生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學生對體育課的偏愛也往往是出于個人興趣,相當一部分同學對體育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體育課是單純的游戲課,為了活動而活動,不像語數(shù)等主課那樣,測驗獲得好成績就歡呼雀躍,而對體育課成績高分及滿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進取心不強,學生家長也看重學習成績,而對體育成績普遍不重視,導致了重視主課,輕視體育的現(xiàn)象。
(三)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與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教學質量決定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狀況。目前,我國各級學校專職體育教師較少,不能滿足需要,尤其是在農村,幾乎沒有專職的教師,也有的是其他學科老師代替體育教師的,這樣很難開好體育教學工作。條件好的學校,即使有專業(yè)的體育教師,但由于受到學校的實際情況的限制,如教學設施缺乏,體育教師的專業(yè)不對口,教學模式單一等也很難提高學生的體質狀況。
二、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對策
作為體育教師,針對青少年體質及肺活量、視力等不斷下降的情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
(一)重新審視體育課功能,重課堂興趣,提高效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一半?!睘榱颂岣邔W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應當每學期都制定詳實的教學計劃,確立每個月的具體實施目標,根據(jù)學情確定具體的課時計劃。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掌握好課堂節(jié)奏,調節(jié)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定程度的興奮,保持活而不亂的課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抓住他們心理進行備課,使教材安排、組織形式、教法手段、教學語言等新鮮活潑。如果只重視動作技術的準備,忽視教學藝術的研究,只注意自己“教授”,而忽視學生“接受”,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因此,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新課標的前提指引下,精心設計教案,教法要新穎多變。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安排上可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如游戲法、競賽法等,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往往不會感到枯燥,活動起來積極性自然就高。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提出質疑,允許學生獨立鉆研問題和進行一些探索性的嘗試,既不失教師的主導作用,防止“放羊”,又可讓學生多得“自由”。學生由于有了主動探索練習的機會,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課堂上就會呈現(xiàn)生氣勃勃的景象。只有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確立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只有當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后,才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才會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地去鍛煉身體,彌補自己的缺陷;只有在濃厚的興趣下,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活動,盡最大體能的練習,就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好資源,拓寬教材
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拓寬一些現(xiàn)行的教學教材,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例如:開發(fā)一些諸如街舞、健美操、民間體育等類的課余運動素材,來豐富我們現(xiàn)有的體育課程;再抓住體育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做到因材施教、精講多練,盡可能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的時間和機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樂而不疲。
總之,我們只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只要能堅持開展大課間和課外活動,多組織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我相信,學生的體質一定會得到提高,孩子們一定會擁有一個金色的童年,一個絢麗多彩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陳玉忠 關于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若干社會學思考[J].中國體育科學 2007.6
2005年,五部委(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衛(wèi)生部、國家發(fā)改委、科技部)對全國38萬多名學生進行監(jiān)測,結果發(fā)現(xiàn):在我國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增長的同時,近視與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增加。調查顯示:
1.與2000年相比:7至18歲漢族學生肺活量平均下降了303至259毫升;19至22歲的下降了238至160毫升。
2.與2000年的調查相比:2005年學生50米跑成績在87%的年齡組中有下降。立定跳遠成績7至18歲平均下降了3.2至4.1厘米;19至22歲則平均下降了3.6至5.2厘米。此外,男生引體向上和女生仰臥起坐的成績也普遍下滑。所有素質中長跑耐力成績下降最為明顯,男生1000米跑成績平均多用時9.7至13.8秒;女生800米跑成績平均多用時9.2至12.6秒。
3.在全國各地最近幾年公布的類似調查報告中,也反映出了相同問題。如2009年秋學期廣西一所中學的學生體檢的視力情況反饋。
2009年秋學期廣西一所中學的學生體檢的視力情況反饋表:
二、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
1.教學改革跟不上社會的發(fā)展步伐。
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很快,人們的需求和綜合意識發(fā)展也隨之加快,而現(xiàn)行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的改革適應不了時代的發(fā)展步伐,所以造成了教學改革滯后的現(xiàn)象,造成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新舊錯雜應用,沒有很好地起到指揮教學的作用。
2.應試教育的影響。
盡管我國實行新課程改革,但還沒有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模式。目前選拔人才的機制仍然以分數(shù)為主,所以我國農村很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依然嚴重,中小學的課業(yè)負擔仍然過重,導致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3.現(xiàn)行的體育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體育教材內容陳舊、簡單,現(xiàn)行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安排一般是單個項目或幾個項目的重復循環(huán),單調而又枯燥,傳統(tǒng)的體育知識、技能和能力體系始終占據(jù)體育課程的核心地位。課程內容不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需求,遠離學生的生活。
4.新課程改革流于形式。
一些地區(qū)的新課程改革只是抽調部分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對絕大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輻射力不夠,沒有實行全面的集體改革,也沒有很好的措施去實行,更沒有相應的課堂評價機制和課堂組織要求,造成很多體育教師依然按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5.教學組織形式枯燥、簡單。
我國農村學校體育偏重于“使學生學會運動”的教育。在教學模式上,大部分教師采取的形式還停留在開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一結束部分的“三步曲”上。教學過程公式化、訓練對象成人化,教授過程注重技術教學,而趣味性不足;而現(xiàn)行國情強調安全工作放第一位,使得很多體育教師為確保本節(jié)課安全度過,過多地對學生進行紀律約束,使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受到影響。
6.體育運動場地少、器材緊缺。
當前農村學校資金緊缺,運動場地較少,器材不足,課外體育活動自由化,沒有人組織,學生談不上每天鍛煉一小時,這也是學生體質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
7.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影響。
人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好壞。體育教師在對培養(yǎng)目標的教學內容、授課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也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學校體育工作要扭轉局面,必須與時俱進
只有改革,學校體育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才能體現(xiàn)出它的強大生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應。我認為改革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深化改革,從管理上著手,踏實地抓好落實工作。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避免應試教育的思想沖擊學校體育的正常發(fā)展,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狠抓落實工作,保證不讓體育工作的改革不走形式,狠抓出成效。這樣才會使農村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有強大的后盾,才會使農村學校體育工作這棵小樹茁壯成長。
2.學校體育教育觀念要具備時代意識。
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應貫穿在學校體育之中,構建起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科學的體育課程體系。體育課程從設計到評價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地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
3.把健康知識和營養(yǎng)學知識納入體育教學內容。
(1)以身體參與為主的體育課,各種運動性傷病時有發(fā)生,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并就可能發(fā)生的傷病講解救護的知識與方法,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自我救護的能力。
(2)造成當前學生體質持續(xù)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學生要求運動意識不強烈和運動營養(yǎng)補充不合理。因此,除了加強健康知識的傳授與增強體育鍛煉外,教師還應教給學生正確的營養(yǎng)知識,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教學模式要體現(xiàn)個性化,實行選修制。
體育教學實行選修制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有計劃地在具備條件的學校實行體育選修制教學,逐漸在全國普及,使以運動技術、技能教學為主線的教育向強身育人的目標轉變,提高學生自我鍛煉身體的能力。
5.體育教師素質要全面提高。
體育教師不僅要接受新知識、新理論,掌握更寬領域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而且必須具有從學校體育實際出發(fā),進行科研選題、設計、制定計劃、選擇和運用科研方法、撰寫論文的能力。
四、結語
全能激活教育法研究
有效教學行為:促進學生課堂有效學習的條件
情境脈絡互動背景下教學有效性的新闡釋
探求有效理答 走向高效課堂
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
教師課堂控制情境下的師生互動
提高小學生研討交流參與率的策略研究
基于生命成長的優(yōu)效閱讀教學策略
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
新課程理念下對語文標準答案的審視
初中學生數(shù)學自主探究能力的評價
小學低段數(shù)學課內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改變當前英語作業(yè)設計的有效對策
“英語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模式探討
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
縣域內影響教師合理有序流動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基于教育均衡發(fā)展視角
農村學校教師文化的現(xiàn)時缺失與建設取向
論農村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缺失與追尋
“五嚴”背景下中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現(xiàn)狀調研與工作改進
以人為本 提高校本培訓實效
美國“競爭卓越”政策中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探析
美國體育教學中大班教學策略及啟示
點燃小學生寫作的激情
英語教學中應用心理學的藝術
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家庭教育也要“為人師表”
為學生架起通向成功的橋梁——學校社團建設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發(fā)
開展感恩教育 打造和諧校園文化——縣域推進感恩教育主題活動的實踐探索
自我策劃教育校本實踐研究
課程發(fā)展保障機制的三個層面
“小學飲食營養(yǎng)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基于三元智力理論的PBL模式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構建
三維目標須以“單元化研究型教學”來落實
認識學生與構建教學策略
漢語文化思維方式對語文課程改革的訴求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日常作文評價標準的思考
例談作文評改中的“對話”策略
智慧理答 演繹精彩
在有序的活動指導中實現(xiàn)有效數(shù)學教學
關注動態(tài)生成 提升課堂效率——初中數(shù)學動態(tài)生成教學模式研究
高中英語有效學習的非語言因素略析
英語教科書在中西文化交融上的應然性與實然性分析
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匯教學策略應用
傳承海洋文化 漁歌唱進課堂
趣·知·思·生——有感于謝燁老師的“卡通寶寶”教學
教師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循證方法的應用
師生共享——新課程實踐的追求
吉林省青少年網絡使用與網絡成癮的調查報告
吉林省小學生網絡使用的城鄉(xiāng)差異調查
城市中學生網絡行為自我調控水平調查
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社會學科校本課程開發(fā)
中學生“中性化”現(xiàn)象探析
兒童性別角色發(fā)展及對教育的啟示
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中教師引領的策略
現(xiàn)象學在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教師教學案例透視
小學生想象作文的訓練方法與技巧
“反思作文”訓練方法探析
論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動手操作活動
抓住生成 留住意外 共享精彩——構建動態(tài)生成的數(shù)學課堂
數(shù)學后進生作業(yè)的批改策略
我國中學物理教學方法改革趨勢初探
以典型例題為主線的高三化學總復習課堂模式探究
歷史教學:國際文化理解教育的“信使”——國際視野下的歷史教學社會功能的實踐與探究
科學發(fā)展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
讓歷史“鮮活”起來
中學地理新課程實施中的國際理解教育
中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培養(yǎng)策略
初中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農村學生學習困境分析
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索
校園文化建設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城鄉(xiāng)教育統(tǒng)籌背景下重慶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
反思合作引領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 健康體適能 健康促進
前言
2010年《中國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近二十年,中國大學生的體適能在持續(xù)下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已經不單只是學校體育課程的教育問題,更成為了全社會各部門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毛振明教授研究表明,中學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更嚴重的是可誘發(fā)學生心理的“亞健康”。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體質的健康狀況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體適能是評價人們身體健康狀態(tài)最新的概念,不僅是對身體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同時也針對心理健康及工作能力。近年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接受。[1]
1 體適能的概述及國內外研究狀況
1.1 體適能的概述
體適能源于上世紀60年代西方運動生理學界,后經臺灣、香港的學者翻譯為“體適能”。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體適能所下的定義是:除了應付日常工作之余,身體又不會感到過度疲勞,并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及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目前國際上把體適能作為健身的一項主要目標。體適能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分為兩種,一是技能體適能,主要包括速度、反應、爆發(fā)力、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等素質,這是運動選手為在競技比賽中奪取最佳成績所追求的體適能;二是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體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韌性等素質。[2]
1.2 健康體適能檢測方法
⑴身體質量指數(shù):體重/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為KG,身高單位為M。)
⑵坐姿體前屈(測試柔軟度):評估關節(jié)的可動范圍以及肌腱與韌帶的伸展性。
⑶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評估身體腹肌的肌力與肌耐力。
⑷立定跳遠:測試瞬發(fā)力。
⑸三分鐘臺階測試(適用于35歲以上人群,35歲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測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
1.3 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體系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改革開放36年,我國人民早已擺脫了物質貧乏的舊生活,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大多數(shù)人對于健康的理解過于片面,一味注重營養(yǎng)的補充而不重視全面健康。我國大多數(shù)學生的食物營養(yǎng)不僅足夠甚至超標,但學齡十幾年保持身體鍛煉的卻少之又少,我國的體育健康教育遠遠落后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3]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形成的龐大學生人群是我國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特殊群體。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重要載體,其身體素質對我國人口健康素質的改善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相比于國外運用體適能作為健康評價體系,我國則長期以“體質”作為評價大學生身體健康的核心。體質是指人體自身的質量,是人體在形態(tài)、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在九十年代制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里,主要強調的是對各種運動技能的達標,對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機能和素質評價的分值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根據(jù)不同時期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標準,國內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1985年~1995年的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大學生身高發(fā)育基本停滯,男生體重增長顯著,女生體重增長不顯著,耐力和柔韌素質是中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薄弱環(huán)節(jié)。1985~2000年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男女大學生體質與健康總體水平有進步,形態(tài)發(fā)育、男生上肢肌肉耐力、女生腹部肌肉、耐力、爆發(fā)力等素質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肺活量等均不同程度下降;肥胖及超重學生比例增加;學生近視率較高。[4]
“體適能”概念的引進不僅提高了對我國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更從身體與學習、工作的配合度,心理健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绑w適能”在我國愈來愈受到學者的關注,但正真開始實施“體適能”健康訓練或身體檢測的教育體系寥寥無幾,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1.4 影響高校大學生體能的因素分析
影響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原因很多且由來已久、牽涉廣泛。第一是思想觀念的偏差,無論是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存在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yǎng)、輕鍛煉,重技能、輕體能的傾向。在中小學時期學生腦力、體力發(fā)展最為旺盛時也是應試教育最為突出的時期,給學生造成嚴重負擔,并且形成了輕視體育運動的的觀念,伴隨著輕視體育的觀念成長使大部分學生即便到了大學還是難以消除既定思維。這種觀念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雖然當前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和增強體質健康的作用持積極地態(tài)度,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知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是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能夠堅持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人缺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動機。大部分學生因為長期的錯誤認識沒有建立正確的健身觀和體育觀。
第二是沒有明確體育課程改革方向?!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制定是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讓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其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淡化了體育競技。大多數(shù)人清楚并理解健康身體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認為沒病就好,并不覺得自己有多需要參加長期有序的體育鍛煉,或者是認為課業(yè)、休閑、人際關系等都比身體健康來的更為實際,所以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身體健康越走越遠。[5]
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大學生不會長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除了一小部分學生會在體質檢測前進行短期訓練,更多的同學不會主動進行鍛煉。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二年級的學生最多,最少的是大四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大四學生沒有體育課,再加上找工作、考研、寫畢業(yè)論文等事情使自己難于脫身。
2 健康體適能
體適能不是由任何一種單一的組成因素或單一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和機能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和生理體適能構成的完整體系,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完整體。
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們在擁有維持基本的身體健康前提上,心血管、肺和肌肉發(fā)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水平。其包括: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肌肉適能與人體的爆發(fā)力和耐力,心血管適能與心臟病、高血壓,體脂肪含量與學生中出現(xiàn)的肥胖癥、營養(yǎng)不良等等都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對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的檢測可以獲得人體的各項機能狀況,充分反映個體的健康狀況。
3 體適能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更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tài)。健康是人體的一種身體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體不會有任何疾病,各種生理參數(shù)也都處在正常變化之內,對生活和工作持良好心態(tài)并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6]
我國對體適能的定義是指機體有效與高效執(zhí)行自身機能的能力,也是機體適應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的一種能力。一種滿足生活、工作及娛樂需要的能力,并且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與“體質”相比,“體適能”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人體應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是機體健康狀態(tài)、適應能力和運動能力的全面表現(xiàn)。[7]
體適能是指機體適應生活、運動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應變能力。健康則強調了機體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的完美狀態(tài)。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良好的體適能是身心健康的必要生理基礎。身體表現(xiàn)為健康的狀態(tài),體適能就好;身體表現(xiàn)為非健康狀態(tài),體適能則差。反之,體適能的好壞也是能體現(xiàn)健康“狀態(tài)”的好壞。[8]
4 大力發(fā)展大學生體適能評價體系
健康促進作為一個新的公共衛(wèi)生理念,是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科學理論,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如何培養(yǎng)人們的體育興趣,是每個人都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體育活動技能,主動積極廣泛地開展體育鍛煉,已成為體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學校是實踐健康促進的主要場所,是健康促進的重要實施領域。[9]
社會和學校應大力發(fā)展體育事業(yè),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健康危險因素,實現(xiàn)健康的目的。因此,應著力構建體育健康促進體系,在充分發(fā)揮體育的健康促進功能的同時,為提高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提高生活質量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結論
現(xiàn)在我國的大學生健康評價體系已經充分包含了健康體適能所要求的檢測項目,然而如何使體適能評價體系在應用中落實,并且去影響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和體適能檢測的認識,從而主動積極的去了解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不僅關心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加注重學生對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強調以為人為本、為核心是我們今后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江崇民.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的研制[J]. 體育科學,2004(3):33~361.
[2] 陳菊平,付克翠,孫健,等.1985~2005 年廣西壯族和漢族大學生體質比較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7(1):104~106
[3] 趙洪中.山西省忻州市成年人國民體質監(jiān)測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2):135~137.
[4] 魏曉光,試析發(fā)展學生“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5):15-17
[5] 畢春佑,健康體適能教學的實驗觀察,[J]體育學刊2003(1):50-52
[6] 劉薊生.2000年我國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1):101-107.
[7] 任晉軍,李瑞年.對中國大學生體質綜合評價分值的研究. 體育科學,1997,17(4):61-63.
論文摘要:以“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的公共體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勢在必行,對構建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的公共體育課程體系所涉及的課程目標、課程設、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課程評價等進行了研究。
縱觀我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課程建設與發(fā)展,除了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外,也先后形成了不同時期的體育教學觀念。盡管每一種教學觀念都代表了當時的新思想,并賦予新的內涵,但是,無論是技術教學觀念、競技運動教學觀念、增強體質教學觀念、快樂體育教學觀念、素質教育教學觀念,還是終身體育教學觀念,都未能脫離強調運動技術技能學習與培養(yǎng)這個中心,都未能形成學生接受體育要以健康促進為目的的觀念。所以,造成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過于競技化、學校體育教學方法過于訓練化、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過于技術化,學校體育成了競技運動的翻版,突出了學校體育教育以項目為中心,摒棄了學校體育教育以人為本的宗旨,偷換了學校體育教育的主體。由此而導致了學生經過12年的學校體育教育,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出現(xiàn)了2000年《中國國民體質調查報告》顯示的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狀況。
為了克服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系列間題,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于2002年分別制定和印發(fā)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這是21世紀初指導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根本依據(jù),也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必須進行體育課程改革的動員令。如何以“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指導,以教育部新頒文件的精神為依據(jù),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新的體育課程理念,就成為廣大體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從體育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課程評價等方面,對公共體育課程的體系進行全面研究,力圖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重構。本文研究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的健康促進功能,凸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作用,達到學校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1“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的公共課程體系構建中的重點問題
以人為本,構建“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的公共體育課程體系,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它必須以現(xiàn)代課程論、現(xiàn)代教學論的基本原理為依據(jù),以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的“三維健康觀”為切人點,從影響體育課程目標達成的課程理念、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課程評價、師資建設等因素人手,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才能夠完成。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時也為課題的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平臺,就必須首先對新課程體系構建進行完整的系統(tǒng)分析,找到影響整個構建過程的影響因素,即重點問題。通過專家座談、文獻分析等方法,筆者認為,新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該注意的重點問題主要有:
1.1進行公共體育課程體系歷史與現(xiàn)狀的比較分析。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形成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報告,即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較,能夠更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的、重點等影響改革的關鍵性問題,為新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明確方向。
1.2對新頒《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進行詳細解讀,進一步認識新舊(教學指導綱要》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把握新頒《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實質,使新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具備扎實的理論依據(jù)。
1.3以“健康第一”新體育課程思想為指導,展開關于學校體育與競技運動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研究與探討。雖然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較多,但研究結果還沒有得到公認,大部分的研究都容易陷人“非此即彼”的兩極境地。理清學校體育以健康促進與競技運動以成績?yōu)樽罡咦非蟮哪康牟町愋?,并在兩者之間建立起必要的平衡,是形成學校體育以人為本的體育課程新理念的必然,也是構建新的課程體系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1.4通討對學校體育教育功能的進一步認識和拓展,明確學校體育課程的運動參與意識形成、運動技術技能掌握、社會適應性發(fā)展的“健康三維觀”在新的課程目標體系中的位置,從而使公共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更加符合時代的潮流。
1.5新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必須重新搭建學校體育課程結構。要根據(jù)結構決定功能的原理,形成體育課程結構多維度、多層次的結構模式,擴大體育課程的結構范疇,為新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形成強有力的支持。同時,要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改變大中小學競技體育內容一貫制的現(xiàn)象,在異化競技體育內容的前提下,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內容得以繼承和發(fā)揚,使娛樂休閑體育內容得以引進和吸收,使健康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融于體育課堂。使學生的健康知識得以豐富,健康行為得以養(yǎng)成,體育欣賞水平得以提升,體育鍛煉興趣得以有效培養(yǎng)。
1.6改變建國以來我國學校體育固定化的體育課程管理模式。新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研究設計保證課程目標實現(xiàn)和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體育課程組織形式,在充分體現(xiàn)“三個自主”教學組織原則的前提下,從學校開展體育課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探討體育必修課、選修課和俱樂部不同方式的搭配與銜接,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體育鍛煉學生個體的需要。
1.7進一步研究探索適合新的體育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體育課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學方法”、“系統(tǒng)式教學方法”,機械地搬用了競技體育的訓練方法,忽視了學生體育活動的情感體驗,泯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從另一個角度講,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方法又過分重視了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系統(tǒng)性學習,經??吹綄W生不學三步起跳,就不教三步起跳后的落地,更不能先學起跳后的沙坑落地和騰空步練習,只能使學生學會了這些基礎性的練習后,才讓學生學短距離助跑,然后,再學全程助跑和腳步丈量等等。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的確創(chuàng)造了這些系統(tǒng)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其目的是為了讓運動員到運動場上比試高低,而忘記了我們的學生通過接受體育教育是為了學會生存、促進健康。尤其令人費解的是體育課上教師習慣地把運動訓練的“三從一大原則”原原本本地搬用過來。鑒于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方法產生的一系列弊端,新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基礎上,探究適應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的體育課教學方法體系。
1.8教育部新頒(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倡導的是“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方法,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為此,新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在上述評價原則要求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實踐建立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體育課程建設等方面的評價體系。并突出體現(xiàn)對學生學習鍛煉效果和過程的評價,淡化甄別和選拔功能,強調激勵和發(fā)展功能,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人評價內容之中;突出體現(xiàn)對體育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專業(yè)素質、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教學工作量等)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的評價;突出體現(xiàn)對體育課程建設過程中課程結構體系、課程內容、教材建設、課程管理、師資配備與培訓、體育經費、場館設施以及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等綜合性評價。
1,9新的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改革,必將帶來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一系列新的問題。怎樣使體育教師跟上時代的要求,完成新課程目標所規(guī)定的各項要求,實現(xiàn)由“教練員”向“教育者”的觀念和教學行為轉變,制定什么樣的現(xiàn)有體育教師培訓方案,等等。研究探索影響體育專業(yè)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關鍵問題所在,從根本上和源頭上解決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教書育人所需要的能力巫待加強等問題,都將是新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農村學校體育;改革;哲學反思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resonsideration shallowly
Wu Hao
【Abstract】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 writing assistance paper is dis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function regarding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nd the Chinese farmer modernization. Must change the countryside sports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ust take the following reform measure: Construction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governs the body legally; The whole difficult to enter, initiativ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to utilize the new teaching media, develops the new space.
【Key words】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Reform; Philosophy resonsideration
農村學校主要是指縣以下的由鎮(zhèn)鄉(xiāng)一級政府直接管理的鄉(xiāng)村中小學校,其擔負的主要職能是開展農村的義務教育。目前,我國現(xiàn)有普通中小學866萬多所,農村約占89%,在校中小學生1億6 900多萬,農村約占74%。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國民體育的基礎;農村學生體質和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村國民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也關系著我國新一代農民的整體素質。
1 目前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教學中面臨的窘境
1.1 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不夠
(1)名義上雖有校長分管體育,但實際上許多分管校長分而不管,對隨意占用體育課尤其是畢業(yè)班的體育課聽之任之,有些地區(qū)畢業(yè)班根本沒有開設體育課。
(2)校領導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漠不關心,只抓升學率,無視學生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狀況。
(3)體育課質量基本無人關心,校領導只對文化課感興趣,體育課可有可無。
(4)分管領導對體育課多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數(shù)年不聽、不看體育課是常事。
(5)有的學校領導甚至把抓體育工作與教育質量對立起來,使學校體育工作變成了“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工作。
1.2 師資不足
(1)具有專科或??埔陨蠈W歷的體育專業(yè)教師不足,很難保證教學質量。
(2)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男、女體育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女教師寥寥無幾。
(3)師資培訓力度不夠。在農村學校,體育課一般被認為是副科,體育教師很難被列入師資培訓的范圍內。
(4)對體育教師的評價比較片面,體育教師付出的勞動得不到認可,不能同工同酬。
1.3 教學問題突出
(1)課程設置缺乏連續(xù)性、科學性、靈活性;體育考試項目的確定不夠科學、靈活、全面。
(2)體育課開課率低,隨意性大。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把體育課納入了教學計劃,列入了課程表,但名副其實的體育課開課率相當?shù)?,往往把體育課當成室外活動課,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把體育課當成“自習課”,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師監(jiān)護就行。尤其是村級學校,開課隨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對上體育課是隨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體育課名不副實。
2 哲學思考
筆者認為,在認識上,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會評價與管理上,對農村中小學的體育工作還缺乏一:套科學規(guī)范、嚴格公正的評價標準和管理機制;在經濟上,資金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體育教學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 領導的態(tài)度和愛好:“小城鎮(zhèn)體育,大社會問題――來自我國小城鎮(zhèn)學校體育的調查報告”中向我們揭示這樣一個現(xiàn)象:校領導對體育的態(tài)度,對某個體育項目的特別愛好,也能使小城鎮(zhèn)學校體育硬件有所變化。蘇州橫扇小學,校領導對體育的重視和對籃球的特殊愛好,導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橫扇鎮(zhèn),在人均球類數(shù)指標上,超過人均 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學。
對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已形成一條“規(guī)律性”的認識,即領導的態(tài)度和愛好成為決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內化為人們的價值取向。改革的成敗竟完全取決于少數(shù)領導的態(tài)度和愛好。
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目標是公民社會。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意識、走向公民社會的重要途徑。當我們感嘆世界文明進步的同時,審視我國的教育改革特別是農村學校體育的改革,我們也意識到公民社會的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
2.2 農村學校體育改革缺乏整體性和配套性:體育,使人的生命系統(tǒng)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發(fā)育、成長,避免畸變傷損,圓滿地實現(xiàn)生命全過程的預求;使生命系統(tǒng)按照人類社會的需求,在體質、體能、體型、體力等等方面發(fā)生合乎目的的相應變革、強化或優(yōu)化,適應不同形態(tài)人的活動的需要。農村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應該是通過“五育”的整體性推進來實現(xiàn)的。目前我國農村學校教育的改革卻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顯然有悖于教育的整體性規(guī)律。
體育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是一個系統(tǒng),任何一個系統(tǒng)都是整體結構中各個因素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形成的綜合體,如果單獨一個方面,孤立起來就不可能得到發(fā)展。在農村,學校體育與農村體育構成了一個體育文化整體,但事實卻是農村體育與農村學校體育屬于不同的條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協(xié)調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2.3 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我國地域遼闊,地區(qū)差異、城鄉(xiāng)差異大,在經濟全球化、城市化、工業(yè)化的今天,我們一味地強調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時代文化對農村的導向和表率作用,長期奉行的整齊劃一思維模式,事實上造成了我們在教育取向上的單一化。由于教育的話語權、決策權集中在城市階層,也潛在地使得我們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話語更多地帶有“城市取向”。
沒有對先進理論的了解和掌握就不會有先進理念的形成,與此同時,先進的理論并不代表先進的理念,因為理論轉變?yōu)槔砟钚枰粋€過程。教育領域特別是學校體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體育教育教學的執(zhí)行者必須先接觸和了解理論。能不能接觸和了解理論,有三個問題: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從哪里知道?第三,有沒有條件和辦法知道?貧困地區(qū)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就面臨著這三個問題。
今天我們的農村學校體育課堂的情形是:標準的課程,規(guī)范的教學,有力的控制,等等;學生的自由、天性、創(chuàng)造力就在這樣的教學中逐漸喪失殆盡。在這個問題上,教育本身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3 農村學校體育改革的理性回歸
農村學校體育對中國農村和農民現(xiàn)代化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這主要體現(xiàn)在:農村學校體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現(xiàn)代性的先進文化傳播器;是聯(lián)結學生與自然、學校與社會的文化紐帶;是促進體育文化傳承,推動體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后盾;是教育國際化的推進器。
3.1 構建主體性意識,依法教改,依法治體:李澤厚先生認為,人類通過漫長的歷史實踐終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區(qū)別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們的超生物族類的主體性體系。但是由于傳統(tǒng)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長期影響和現(xiàn)實社會體制內的等級壓迫,造成了廣大農民及農村體育教師主體性的缺失,使得學校體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zhí)法不嚴的現(xiàn)象經常發(fā)生,卻少有人問津。學校體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農村,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人治。例如,對學校體育經費,《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只做了一些原則的規(guī)定,如“把學校體育經費納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經費預算”,“應當安排一定數(shù)額的體育經費”,“在經費上盡可能對學校體育給予支持”等。但學校體育經費具體給多少,還是有關領導說了算。張校長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就可能多給一點,李校長不太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就可能少給一點。如果體育教師膽敢提出不同意見,就用“要顧全大局”、“服從整體規(guī)劃”等大話來壓你,如果不服就給你“穿小鞋”,甚至搞打擊報復。
要改變學校體育改革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改革因領導的好惡而變化的局面,必須構建農村學校體育各主體的主體意識,依法治教,依法治體,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體明確農村學校體育中各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強制度和法律的宣傳,喚醒農村學校體育改革中各主體的主體意識,增強他們、特別是教師主體的法律意識,用法律維護學校體育的地位和教師自身的利益與地位。第三,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加強對教育執(zhí)法活動的監(jiān)督,推進依法改革,維護司法公正。
3.2 整體推進,倡導終身體育,促進農村人口的全面發(fā)展:辯證聯(lián)系的思想要求用整體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一方面,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沒有部分便沒有整體;另一方面,整體的屬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屬性、功能的簡單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