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棗核教案范文

棗核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棗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棗核教案

第1篇:棗核教案范文

1.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

各幼兒園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適合本園的健全的安全制度,建立安全崗位職責,明確規(guī)定各個崗位安全工作的具體內容,并堅決嚴格執(zhí)行制度。從教師到園長都簽訂安全責任書。如:有園車的幼兒園要與接送老師簽訂“接送車教師安全責任書”,嚴格接送車制度,要求接送老師對每天乘坐園車的幼兒進行考勤,上下車進行人數清點避免接送中的疏忽而造成的事故;有食堂的幼兒園要與食品供應商和糧油供應站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等等。以園長負責制及時對制度執(zhí)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經常性督促指導。發(fā)生事故,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理,采取相應對策。

2.營造安全環(huán)境、杜絕隱患。

各幼兒園每天、每周都要求各個班級對班級的環(huán)境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每周、每月幼兒園對全園的所有設備設施進行檢修和安全隱患排查,堅決杜絕安全隱患。如檢查房中的電源插座和電線有無老化現象,班級的銳利物品或者藥物是否收拾得當等等。

3.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增強意識。

3.1 加強教師安全知識學習,強化意識。每月進行一次大的安全工作會議,且在每次園長會議上都要進行“安全事例”學習,拿出發(fā)生在全國各地幼兒園的安全事故的事例,讓大家商討學習,如何來避免自己幼兒園出現的類似安全事故,讓老師時刻警鐘長鳴,從而加強對工作的責任感,強化安全意識。如去年我們主動聯系了學前科領導,請安監(jiān)局的同志來我鎮(zhèn)為全體園長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各園長回去后再為園內教師進行二次培訓,大大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安全自救意識。各幼兒園要合理有序組織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培養(yǎng)好幼兒的良好常規(guī)習慣,形成和諧有序的環(huán)境氛圍。

3.2 加強健康領域教育,全面提升幼兒素質。

3.2.1 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幼兒自救意識。進行安全常識教育。讓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剪刀等危險工具的技能技巧;如:將剪刀交給別人時,要把剪刀的尖端握在手掌心,將剪刀柄遞出去,避免刺傷別人,用完以后放回原處,更不能拿著剪刀到處亂跑;讓幼兒學會不吞吃非食物的東西,更不要將異物塞入身體器官內。在使用戶外活動器械要遵循正確的運動技能和方法,遵守活動規(guī)則,不做任何危險的動作等。讓幼兒知道遇到緊急情況知道呼救或者知道撥打緊急電話(119、110、120)。讓幼兒初步認識交通標志 ,遵守交通規(guī)則,乘坐園車時不可將頭、手伸到窗外等。同時可以通過安全知識搶答賽的形式來鞏固加強安全教育,使孩子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3.2.2 隨機教育貫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在園的時間占相當一部分,老師在指導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時,要將安全教育貫穿到游戲活動中和生活活動來,通過游戲來反復的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做到讓幼兒在玩中體會什么是安全,逐漸形成一種安全意識,以及應對危險的能力等。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就可以通過角色表演去親身體驗。也可以開展主題活動“怎樣保護自己”,教師可專門為孩子制作獨自在家的安全手冊,讓孩子在涂涂畫畫中記住應對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則,如接聽電話時,不告訴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相關信息,有任何不對勁,要打報警電話等。對于這樣的自我保護教育,幼兒園應同時要求家長參與,將這些安全守則轉換成親子游戲的一部分,讓孩子在與家長的游戲過程中學會自我保護的技能。讓孩子們學會避免生活中人為造成的危險。其次,我們要求各幼兒園都要在醒目處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圖片,如交通標志、防火、防觸電標志等。

4.合理利用周邊資源,加強安全工作。

幼兒在園的時間必定是有限的,這同時需要廣大家長和周邊的社區(qū)全力配合。各幼兒園每月要求出“安全知識宣傳欄”,將安全知識向家長傳授。同時可以利用周邊的資源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如請社區(qū)的消防部門給幼兒和老師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讓幼兒和老師掌握一些簡單的安全意識。

5.嚴把五道關

5.1 把好晨(午)檢查關。孩子早上來園,要有專職人員,對孩子進行晨間檢查,檢查孩子的書包或者是衣服內是否攜帶危險物品,并作好記錄。

5.2 把好門衛(wèi)關。我鎮(zhèn)統(tǒng)一規(guī)定:各幼兒園在入園時間后1小時準時鎖好大門,晚來的孩子隨到隨開,嚴防外人進入幼兒園。

5.3 把好午睡關。幼兒午睡時同樣會發(fā)生意外,并且有可能發(fā)生嚴重意外,為避免意外的發(fā)生,保教人員在幼兒午睡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值班老師在思想上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教師值午睡較組織活動要輕松,但責任新絲毫不能松懈,必須時時注意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二是防范與未然,教師在孩子上床時要逐項檢查,禁止他們帶任何有安全隱患的物品上床,女孩子頭上的一些小飾品交由老師統(tǒng)一保管。三是午睡時要求孩子脫去外衣,這樣既讓孩子睡得舒服。四是教幼兒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應急措施,讓他們知道遇事不急、不慌、不怕、但不能不說,有危險及時求助于老師。

5.4 把好接送關。各幼兒園都要明確規(guī)定,家長接送必須要自己家人接送孩子,如交待其他人等來接孩子必須事先電話通知。

5.5 把好戶外活動關。戶外活動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間段,到了外面戶外活動,教師一定要有秩序的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嚴防幼兒走失,或者是摔傷碰傷等等。

第2篇:棗核教案范文

一、引言

機械類機械制造基礎系列課程包括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制造實習和實驗。其歷史悠久,在1980-2000年期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學時數最高達到120學時,機械制造實習(原金工實習)和實驗最長達到8周,一般由金工教研室教師負責教學組織和安排,通過教師設計和參與指導實習和實驗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緊密結合。但2000年后,由于課程改革,很多學校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被分解為材料成形技術基礎和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兩門課,而且兩門課被分散到材料和機械兩個學院,原金工實習拓展為工程訓練課程獨立歸屬到工程訓練中心,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1]。單方面強調理論的重要性,或者單方面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都不利于工程知識的構建。制造工程科學是建立在工程實踐和工程理論基礎上,理論可以指導實踐,實踐反過來又能豐富理論的內涵。因此,理論課教師應積極設計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實踐課教師應該積極配合理論課教師實現教學設計。從而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而不是將兩者脫節(jié)和分離[2]。國內高校中近年來對理-實一體化課程的研究逐步增多[3-5],但其方法有將課堂放到車間的邊講邊練,學用結合;有制定模塊,講練交替的;還有給予職業(yè)發(fā)展取向,強化技能應用的??偟膩砜催€是停留在用實踐來理解工藝原理,進一步提高工藝技能。職業(yè)化教育的傾向比較明顯。國外一些知名大學,通過綜合性實踐課程和項目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6],例如,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所開設的機械工程實踐入門1和2,機械工程設計項目1和2;將有關機械制造工藝、機械設計通過項目和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更加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通過借鑒國內外在理論與實踐課程方面的改革經驗,通過對課程中一個特定章節(jié)的案例分析,為構建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綜合課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打下實踐的基礎。本文作者在學校教學質量工程研究項目和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的支持下,通過文獻研究和調研,提出了構建“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綜合課程”的研究項目,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旨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及方法。

二、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設計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綜合課程”課程體系:以現代制造技術為基礎、以典型案例實踐與分析為先導、以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為核心、了解傳統(tǒng)工藝方法的特點、培養(yǎng)綜合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7]。根據課程體系要求,按照教學內容,將每一知識點的教學按照先到實習車間進行實踐教學,獲得工程實踐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歸納,總結。同時提出問題和項目任務,學生通過自學、設計、制作獲得產品功能;最后,再到課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創(chuàng)新報告。根據上述課程體系要求和分析,確定“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綜合課程”的教學內容為:體念傳統(tǒng)制造工藝方法,掌握先進制造工藝裝備操作,講授與討論制造工藝基本知識,進行典型零件工藝分析與制作實踐,項目設計與工藝設計研討,項目實施與制作、運行考核、報告與答辯。主要針對機械類專業(yè)原來金工實習和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兩門課合計學時為200,經過整合實際學時為176,其中實踐內容所占比例不能與理論教學完全分開,只能根據教學需要,有時可能要進行分析、討論,有時需要實驗、制作。按照課程章節(jié)內容同時安排認識實踐、講課、動手操作、工藝分析講課、項目任務實施與答辯。其中鑄造工藝理實結合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如表1所示。

三、鑄造工藝章節(jié)案例實施方案

1.教學目標。根據機械類專業(yè)對畢業(yè)生能力要求,本章節(jié)可以貢獻給專業(yè)論證中畢業(yè)生能力指標中的第3、6、7,具有初步鑄件結構設計能力、鑄造工藝設計能力;掌握砂型鑄造的操作技能;了解其他鑄造方法特點及應用、鑄造合金的特點及應用,能夠用3D打印技術實現工藝設計,并實施工藝過程。

2.實施步驟與教學方法。①鑄造工藝認識實踐。以班為單位到鑄造實訓室,優(yōu)先由實習指導教師演示砂型鑄造過程,然后學生親自動手鑄造十二生肖工藝品。學生參觀實訓室,記錄相關設備、工模具。由教師組織看錄像片,了解其他特種鑄造工藝過程。②鑄造工藝基礎知識講座。由教師講授金屬及合金的流動性、收縮性、偏析與吸氣,鑄造性能與力學性能間的關系,討論鑄造合金的選擇。認識零件圖與鑄造工藝圖,分析鑄造工藝參數與鑄造工藝圖設計。③砂型鑄造工藝實踐。由實習指導老師安排學生鑄造兩通鑄件,從零件圖分析、鑄造工?圖設計、到選擇模樣、芯盒、造型、制芯、合箱、澆注、清理和質量分析[8]。其他造型方法(整模、活塊、三箱)的演示性示范講解。④鑄件結構設計原理講座。由教師講授砂型鑄造的鑄件結構設計,包括外形、內腔、壁厚、壁間連接的設計原則、減小鑄造應力的設計;其他特種鑄造方法的鑄件結構設計。⑤鑄造工藝綜合設計與制作項目。教師下達項目任務書(如圖1所示),組織學生分析典型鑄件的結構設計與鑄造工藝間的關系。結構設計與鑄造工藝的多樣性,分組設計不同鑄件結構和工藝方案。

四、教學效果分析

2016年3―7月,在材控1404-06,工程1401-02班中進行改革試點,學生經過有關鑄造工藝知識的學習和操作實踐,初步學會采用鑄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原理和鑄造工藝設計方法完成槽輪鑄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鑄造工藝設計;并用FDM3D打印制作模樣和芯盒,然后用砂型鑄造工藝實現了鑄造工藝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學生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結果。通過結構設計獲得如下兩個結構的鑄件,由于結構設計中,中心輪轂高于輪緣,為了實現大批量機器造型,應采用分模兩箱造型,芯盒也采用兩半分開式芯盒。

2.FDM3D打印制作的模?雍托競小Mü?工藝設計,將三維圖轉換為3D打印文件,控制3D打印機打印獲得了模樣和芯盒。見圖2中所示。

3.砂型鑄造的槽輪鑄件。用模樣和芯盒砂型造型后獲得的鑄型以及澆注的鑄件見圖2。學生通過實踐―理論學習―實踐―設計―再實踐,獲得了本質上的飛躍。從過去金工實習完了就只知道造型、學了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后也不知道如何指導實踐,到現在可以理解相關知識,不僅能動手造型、還能利用課程相關理論設計工藝、用3D打印制作模樣和芯盒、通過鑄造實施分析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4.學生報告與答辯。學生根據各自的任務分工,首先完成各自的報告,然后由項目負責人完成整體項目設計與制作報告,報告提交后,由學生組成答辯委員會,教師也是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學生每個項目選一人,全班組成5―7人的答辯委員會,經過項目自述、提問和回答問題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得到一次完整的學習與實踐經歷,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反映“通過項目設計與制作,對課堂所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通過團隊協作解決一系列問題更是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這次實驗,我們逐漸學會將理論的設計與實踐的鑄造相結合,以結合實際為出發(fā)點,讓我們對機械制造工藝這門課程及鑄造這門技術學問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對我們今后這方面的學習及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第3篇:棗核教案范文

福建省科技廳對此表示,這標志著“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正式實施,而啟動“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吸引兩岸科技人員合作攻關和研發(fā),是福建加快打造兩岸科技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qū)的一項力舉。

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2012年度項目指南”可見,該基金2012年度計劃安排項目資助經費約為2925萬元人民幣,資助期限為4年;受理新能源新材料、水產生物資源研究、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人口與健康等4個領域的“重點支持項目”申請,所有申請都應有臺灣方面的科技人員參與。

“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2011年12月設立,成為閩臺科技合作的一大亮點。該基金旨在進一步吸引和聚集海峽兩岸科學家開展科技合作,重點解決福建及臺灣地區(qū)共同關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區(qū)域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今年3月,國家科技部與福建省政府簽署新一輪會商合作議定書,明確要推動閩臺科技合作,將福建打造成為兩岸科技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區(qū)。

據福建省科技廳透露,為加快打造兩岸科技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qū),福建將按“五個共同”模式,吸引臺灣企業(yè)和金融資本參與平潭綜合實驗區(qū)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與臺灣有關機構加強在石化、汽車、LED照明、太陽光伏等領域合作,共建產業(yè)技術聯盟;開展兩岸現代服務業(yè)交流合作,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海峽兩岸產業(yè)合作基地;探索建立閩臺產業(yè)對接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閩臺科研機構互設聯絡窗口或辦事機構。

第4篇:棗核教案范文

關鍵詞:幼兒;安全;精細化

一、保證幼兒生命安全、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這是學前教育工作的核心

幼兒園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設,努力構筑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的防護網絡,全面加強幼兒園保教安全管理。

1.技防現代化重安全。幼兒園安裝了最新的多點監(jiān)控系統(tǒng),獨立的廣播、網絡系統(tǒng),及時有效地傳遞信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與派出所建立了網絡聯動機制、與社區(qū)資源共享,齊心協力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并與交警隊成立共建單位,交警在門前指揮交通,構筑幼兒安全的第一道防護墻。

2.物防精細化促安全。在一樓的小窗上設置了安全防護隱形網,在樓梯扶手處都做了防護吊網,在每個暖氣管的接口處都粘貼了泡沫墊,將水泥窗臺進行軟包裝,做好從外而內的精細化防范措施。將安全疏散圖張貼在每個班級的明顯位置,確保每位教師明確幼兒的緊急疏散路線,從細節(jié)處確保每一個幼兒的生命安全。

3.人防制度化保安全。人防是防護網絡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為此幼兒園堅持制度化、常態(tài)化管理。

二、建立安全管理聯動機制,安全工作常規(guī)化、精細化

成立安全小組,定期不定期開展全園衛(wèi)生、安全大檢查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各部門相互配合,采取共同聯動的形式,將幼兒園的安全保教工作做細、做實,確保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huán)境里。

1.逐步建立并完善幼兒園各類安全管理機制、管理制度及安全預案,并向安全管理精細化邁進。

通過這些制度、預案及安全管理流程,規(guī)范幼兒園的保教安全管理,提高幼兒園保教安全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2.安全工作常規(guī)化、精細化。

①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提高教職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②加大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演練活動,增強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③層層落實班車安全管理責任制,嚴格司機、跟車教師、接車教師、班主任點名四級檢查制度,加強幼兒園的班車安全管理。④嚴格執(zhí)行班后檢查制度和早晚巡查制度。⑤成立“三支隊伍”保安全。一支是幼兒進出守護隊伍;第二支是門衛(wèi)隊伍;第三支是安全巡查隊伍,全天候地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⑥抓實衛(wèi)生保健工作,強化幼兒園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

三、通過開展主題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用火安全教育”“用電安全教育”“緊急疏散、逃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活動,幫助幼兒獲得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不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5篇:棗核教案范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培訓

在綜合借鑒國內外信息技術培訓的經驗上看,筆者對我國現階段初中計算機教師的培訓工作作出研究并試分析一下,對中學教師進行技術技能的培訓必須結合實際情況。

一、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目標的改革

從目前初中計算機教師的總體情況來看,中學教師進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培訓是時展的必然要求。當前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21世紀是一個競爭的時代,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對科學技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從這里可反映出,這將是一場對科學人才之間的競爭,這也就要求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為了使我國在信息技術發(fā)展上處于不敗之地,我們的教學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上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二、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反思

筆者通過自身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反思教師培訓的現象,查閱大量的文獻,發(fā)現了不少培訓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培訓脫離科學內容

2.培訓缺乏具體針對性

3.培訓教師缺乏主動性

4.培訓的時間分配不合理

5.一些學校領導意識不強,組織力度不夠

三、計算機技術培訓的校本的整體設計

解決目前計算機教師培訓中的問題,關鍵之一需要對培訓時的校本進行合理的設計。

分析受訓者,制定正確目標。作為特定的職業(yè)教學的受訓者,教師的受訓有幾個特征。

(1)教師是以實踐和問題作為引導;(2)教師都有自尊心;(3)教師都傾向于將原有的舊知識和所學的新知識進行整合;(4)尊重教師的個人需求;(5)教師都注重自己個人經驗是價值;(6)教師都傾向于在學習上的自我引導和自我選擇。

培訓時要分析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收集培訓時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整理和分析收集的信息。學科教師參與學科校本的設計的動力,主要是來源于希望利用教學技術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改變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組合,從而縮小教學實踐水平同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所以,對教師的實際要求的認真把握,是決定校本培訓效果的關鍵所在。如何把握這方面呢?在培訓之前,可以采用這樣一些方法來調查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教師的實際需求。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1)召開座談會,與教師座談,同學生座談,從而了解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2)發(fā)放調查問卷,這一種形式是在我們教學過程中最為普遍的,也是教師和學生較為接受的。主要是彌補座談會有它的不足,座談會只是針對個別的老師和學生,不具備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特點,而問卷調查正好彌補座談會中的不足之處。(3)現場觀察和記錄。這種方式能夠確實把握教學中老師出現的問題和學生在學習中的疑點。在教學一線了解到教師在信息技術上遇到的問題。

四、合理的培訓

1.確定主題,學以致用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發(fā)展越來越快速。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職業(yè)技能。在培訓時應該采用“任務”主題,學以致用的策略,所謂“任務”就是根據教學實際,把信息技術教學逐步分成一個個小的任務,每次培訓的目標就是完成一項任務,學習之后應當熟悉地掌握,并且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之中。這樣對信息技術的培訓必將是腳踏實地的過程,在這個反復積累的過程之中,不斷地增強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興趣。使我們學校各學科的教學資源積累下來,更能使我們教師理解學習理論知識的必要性,形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結合的良好風氣。

2.培訓時間的安排

教師的培訓應當集中在學校學生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的時候,比如,寒暑假時間,學校和學生也處在休息調整時期,我們的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進行知識的整合和學習。而不是處在教學的檔期,形成時間的不足和教學任務繁重的狀態(tài)。

3.強調主干的模范作用

主干的模范作用具體是指在培訓期間,充分發(fā)揮主干教師的幫帶、示范、輻射的作用,對全體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作用。由于培訓教師的年齡、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整個培訓中的層次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我們在培訓的時候要分層次地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在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培訓員中要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這樣也就突出了教學中的人性關懷,僅僅靠一個教師的教授,是完全滿足不了教師輔導的需求的。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充分發(fā)揮主干教師的模范作用,在教師中開展互幫互學。特別是在大家對信息技術還沒完全掌握的時候,組織優(yōu)秀的教師對專業(yè)技能還不熟練的教師進行輔導幫助是很有幫助的,在互幫互學的同時達到共同進步。

4.進行專題講座

在培訓期間可以不定期地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學習心得的匯報,讓全體培訓教師集體參加,在聽講座、聽報告中自我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經驗,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增加自身的信息儲備。

5.進行自我的評估和反思

在培訓結束后學校要對教師進行測評,以便了解教師在培訓中的效果是否達標。設計一些問題通過卷面答題的方式,讓教師做出回答。也可以采用交談的方式,了解教師在培訓期間的效果。而培訓的組織者要整理各個方面反饋的信息,以便及時地對培訓做出調整,而且要加強自我反思,反思在培訓當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反思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總而言之,在信息不斷發(fā)展的當下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初中計算機教師的團隊十分重要,我們應當調整我們的培訓模式以便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要求,提升我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第6篇:棗核教案范文

轉眼之間,春天又到了。滿眼的百花盛開,撲面而來的誘人馨香,使人無法不注意到那一朵朵,一簇簇,一團團嬌媚欲滴的花仙子。有人說,花朵是樹木一年吮吸自然之靈氣而凝成的,可是我認為,那最主要的功勞理應是屬于葉的。

樹葉大概是樹的所有器官中最忙碌的了。白天,它要進行辛苦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邊為樹造養(yǎng),一邊為人類造氧;到了晚上,也依舊不能停止工作。相反,花朵們倒像是坐享其成的千金。成功的花啊,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卻從不在乎在背后默默奉獻的葉?;蛟S你會說,是花孕育了果實。但是,若沒有辛勤的綠葉,那果實的營養(yǎng)又從何而來呢?

賞花時節(jié),人們有哪個不是為柔嫩嬌艷的花朵而來。是的,樹葉的確沒有花朵的多姿和鮮艷。它們幾乎都整齊的披上綠色的外衣,有著棗核的形狀,生怕自己搶占了花兒們的風頭,羞澀地躲藏在花海之下。人們已習慣于贊賞花朵的美貌,即使在取名上都不愿留給綠葉一席之地。葉兒們辛苦操勞后,得不到人們的贊美,可它們依舊默默無聞,不因此而嫉妒,而哀傷;它們最大的安慰大概就是自己的成果可以為人們所賞識了吧!

看到綠葉,眼前仿佛呈現了身邊的人物;環(huán)衛(wèi)工作們,總在凌晨出現,清晨離去,留下整潔的街道;建筑工作們,個個淹沒在灰塵的飛揚與機器的噪雜聲中,留下時尚現代的一幢幢建筑物……老師也是這樣,白天被埋在粉筆的灰塵中,夜晚,又投入到了如山的教案之中,育出優(yōu)秀的學生,為祖國服務。

菊是隱士,比更隱逸的是菊葉;荷是清高者,比荷花更清高的是荷葉。我問葉兒,你為何甘做這奉獻呢?葉兒不答,葉上的露珠反射了陽光的燦爛,把那頂上的花照得更美了。

第7篇:棗核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 英語師資 現狀 對策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高專院校及招生人數更是急劇增長,截至2005年底,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已達1091所,占全國高??倲档?0.9% ,在校生已達713萬,占全國高校總量的47%??梢?,高職高專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而高職高專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對本來底子就比較薄弱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它不僅需要在教學方法、手段、思想觀念和教學設施等方面與之相適應,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在質量和數量上能夠與之發(fā)展需要相適應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

為深入了解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現狀,筆者在2006年7―8月間利用暑期外語培訓等機會對11所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英語(公外)教師就其數量、性別、年齡、職稱、學歷、繼續(xù)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進行了摸底調查。

一、基本現狀

從此次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在數量和質量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各高校加大了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引進了一批高學歷高職稱且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的英語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但盡管如此仍跟不上高職高專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模與速度。

1. 數量與生師比

在調查的11所院校中,大學英語課程開設1學年的有7所,1年半的有3所,2年的1所。11所高校共有大學英語教師154名,人均17課時,多者30多課時,最少的也有8課時。外聘教師68人,占教師總量的44.2%。因各校英語課開設學年和課時不同,加之部分學校正在逐步削減課時,因此不好計算學生與專任教師的比例,但從各校的情況來看,多的達到了340:1,少的也有130:1。不過僅從外聘教師的比例即可看出,目前英語教師缺編嚴重,大部分教師超負荷工作。這主要是高職高專院校擴招速度較快,學生數量激增,教師隊伍建設速度相對滯后的緣故。同時外聘教師大多來自外貿機構、剛畢業(yè)沒有工作或畢業(yè)后一邊考研一邊代課的學生、以及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大多沒有教學經驗,又有極大的不穩(wěn)定性。

2.學歷與職稱

本次調查的11所院校的154名英語教師中,擁有本科學歷的教師111名,占72%,研究生學歷教師43名,占27.9%,博士學歷的0人,占0%。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到2005年,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應基本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35%”。統(tǒng)計表明,教師學歷層次整體水平偏低,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相對缺乏,低于《意見》的要求,顯然沒有達到標準。這主要是由于多數院校剛剛升格,資金運轉困難,沒有實力制定出足以吸引高層次人才的優(yōu)惠政策,高學歷人才不愿意到這類學校任教;其次是學校只注重日常教學,而對在職教師的學歷提升和培養(yǎng)重視不夠。

由于受到學歷和教齡因素的影響,英語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很不合理。11所高校的154名教師中,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含實習教師)的人數比例為:1:39:43: 71, 分別占0.6%,25.3%,27.9%和46.1%。這個比例很不理想,初級職稱教師人數過多,幾乎占到全部教師的半數,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高級職稱人數偏少,特別是教授僅占0.6%,影響了師資隊伍梯隊的建設和發(fā)展。

3.年齡與性別

從年齡統(tǒng)計分布來看,青年英語教師是教學主力。所調查的154名英語教師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據總數的62.3%,為一線教師絕對主體,承擔著主要的教學任務。年輕的英語教師隊伍,一方面擁有新穎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語言技能,增強了師資隊伍的活力;另一方面他們教學經歷短,缺乏教學經驗,同時又有較多的不穩(wěn)定因素。35―45歲的教師占26.6%,45歲以上的教師只占11%。中、老年教師合計占不到教師總量的半數,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學、學術帶頭人缺乏,這既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又不利于教學科研的開展。在154名英語教師中,女教師112名,占整個英語教師隊伍的72.8%。過多的女教師比例使得英語教師隊伍陰盛陽衰。

4.繼續(xù)教育與培訓

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英語教學強調“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涉外業(yè)務工作的能力。對此,很多英語教師認識不足,他們重視學生的英語知識理論教學,缺乏對學生的語言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主要是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師大多畢業(yè)于師范院校,從學校中來到學校中去,沒有提升自身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機會的緣故。對在崗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與培訓,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歷,還能提升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巧和現代教育觀念。在調查中發(fā)現,有13%的教師在進行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幾乎100%的教師都參加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國家實力出版社舉行的各種假期研修培訓。然而對英語教師應用能力培訓和提高的繼續(xù)教育與培訓體系還沒有建立,全國也僅有20家高職高專教育教師培訓基地,而專門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基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因此無法對英語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應用能力的教育與培訓。

5.教學與科研

所調查的154名英語教師中,多數教師在校級以上級別的各種優(yōu)質課和教案評比中獲獎,并在學生評教中獲得好評。這表明英語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藝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蒲猩?,在接受問卷調查的154名教師中,有72人在CN刊物上發(fā)表過論文,占46.7%;有103人主持或參與過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的研究,占66.9%;有47人參與出版過著作、教材、輔導書等,占30.5%。這些發(fā)表的論文和著作,不僅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英語教師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得到提高的真實表現。不過,除論文為教師本人撰寫外,部分著作和大部分課題參與者,特別是青年教師只是做些輔工作甚至掛名而已,并未真正參與編寫與研究。

二、建設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加強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應首先從數量、學歷、職稱、科研能力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滿足高職高專教育快速發(fā)展對英語教師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

1.盡快增加英語教師數量。(1)針對高職高專院校35%的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要求比例,適當增加英語碩士、博士招生規(guī)模和碩士、博士點的建設。目前我國英語語言文學的碩士招生規(guī)模十分有限,且碩士、博士招生點數量根本沒有隨著招生規(guī)模和需求而相應擴大,不能滿足各類高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快速發(fā)展對英語教師的需要。(2)學??赏ㄟ^制定各種優(yōu)惠政策、措施,招聘、吸引國內外優(yōu)秀英語人才、高學歷人員到校任教,聘任外教和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兼職人員擴大教師隊伍。特別要注意男性教師的招聘,盡量做到男女教師數量的基本平衡,保持良性的大學英語教學生態(tài)。

2.加大學歷等培訓力度。(1)國家應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發(fā)展對大學英語教師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在對教師的學歷和教學能力做出明確要求和規(guī)范的同時,加大對英語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投入力度,大面積建設和增加英語教師培訓基地,有計劃、按比例培訓在職教師,改善現有教師隊伍學歷結構,提高英語專業(yè)水平和教學技能。(2)學??筛鶕嶋H情況,有計劃地撥出專項經費,鼓勵教師通過自學、進修、在職攻讀、定向、委培等方式提高現有教師學歷層次。(3)英語教師本身不能坐等培訓機會,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手段,利用業(yè)余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系統(tǒng)的自學和專題研究計劃,了解、掌握國內外先進英語教學理論和學術前沿動態(tài),提升自身的語言理論、教學方法和應用能力。

3.建設合理的職稱結構。職稱包括學歷、教研成果等多方面因素。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中高職稱人數較少(25.9%),主要是由于年輕教師占據比例較大(62.3%),這批年輕教師由于受工作經歷和教學經驗限制,導致科研成果不多,進而影響到職稱的晉升。根據有關研究從初級到高級職稱的合理結構應為3:4:3的“棗核型”。而目前正副高級職稱英語教師合計比例僅為25.9%,特別是正高僅為0.6%。解決英語教師職稱結構問題,不能僅僅放寬指標限制,完成數字上的達標,而應根據學歷、教學水平、教研成果等一系列依據,對在職教師進行實事求是的考核和評估,使一批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師能脫穎而出,成為一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這樣既可激勵廣大教師向上進發(fā),努力深造,提高學歷層次,同時又要讓他們看到希望,不能因配額限制而望而卻步,增加負面作用。

4.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學研究是教學發(fā)展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都是剛從中專升格而來,科研力量相對薄弱,科研意識和能力不強。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在正確的外語教學理論指導下,積極探索高職高專教育的性質、特點、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研究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同時還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究,提高英語教學理論指導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1)教師可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察自己的課堂行為,評估自己的教學效果,開展教學行為中的科研。(2)開展校際交流與合作。兩個學校之間可通過互派教師任課、互相參與課題研究、設立科研項目等方式開展校際教學與學術交流活動,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3)建立專項基金培育科研隊伍。學校可以設立專項基金,鼓勵教師從事相關教學研究,同時學??山⑾鄳目己藱C制,作為一種崗位要求。同時對于地廳級以上課題項目,可設配套獎勵與資助,激發(fā)和提高教師參與教學科研的意識和熱情,提升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培育一支強有力的科研隊伍。

總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相對滯后,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與國務院提出的大力發(fā)展高職高專教育的要求相去甚遠,因此加大這支隊伍的建設力度是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職高專院校一項迫切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2005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news.省略.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