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只揀兒童多處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品味數(shù)字,讀出文本的意境美
“意境”是文本精神的高級狀態(tài),心靈的最高維度。它是判斷文本價值的重要標識。怎樣讀出文本的意境美?理解見仁見智,方法因“文”而異。譬如,與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對話,可以通過品味數(shù)字,尋繹詩文的意境美。
古希臘有句名言:“哪里有數(shù),哪里就有美?!?/p>
“二、一、千、萬”,《絕句》中有數(shù),一定有美。
“詩”有大美而不言。我們只有通過品味詩中的抽象數(shù)字,闡釋意境生成的秘妙,才能做一次精神的旅“美”。
“兩個(黃鸝)――兩個點”,“一行(白鷺)――一條線”,“兩點”“一線”,“點動成線”,敞現(xiàn)了生命的流變生美――兩只黃鸝和鳴的節(jié)奏,一行白鷺逸升的姿態(tài),方位自下而上,速度由慢到快,物態(tài)由實到虛,意境生機流蕩、氣韻流暢、美象出脫。
詩中的“千”和“萬”雖然都是虛指,但“千秋”與“萬里”,一下子把時間拉得那么久遠,把空間放得那么廣遠,時空邈遠,美感頓生。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景象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不斷流變,景物漸行漸遠,由實變虛,變得空靈、淡遠與遙深。這就是詩的意境。讀著讀著,自己的靈魂也在“瞬間的永恒”中跟隨著主體生命元氣運動的軌跡自由地翱翔在“空靈、淡遠與遙深”的意境里,五藏得以疏淪,精神得以澡雪。這難道不是一種美的享受?
二、解會金句,讀出文本的哲思美
有時候與文本對話,倏地讀到某一句話,它就能夠照亮我一天的心情,或者給我一種思路上的改換與開示。在我看來,文本中這樣熠熠生輝的句子便是金句。
譬如,對話《孔子游春》,就閃耀著這樣的金句――“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水是真君子。人的肉體70%是水。
如按這一邏輯推斷,人70%可以成為真君子。
現(xiàn)實為什么不是這樣呢?
因為創(chuàng)造生命之源的水也是有生命的,是可塑的。日本醫(yī)學家江本勝在冷室中通過高速攝影拍攝水結晶。比如給水看“天使”等一類的優(yōu)美詞語,給水聽莫扎特等世界優(yōu)美名曲,水結晶整齊而美麗的排列;如果給水看“惡魔”等一類丑陋的詞語,給水聽一些噪音,水便無法形成結晶。由此可見,水能聽,水能看,水能感應,水能呈現(xiàn)出生命的結晶。
若將水與人等同視之,人體70%由水構成,因此水所記憶的信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人格。
想成為一個“真君子”,須用意識管理我們體內的水,凈化我們體內的水。讓美麗的水結晶充滿體內的每一個細胞才好。
在冰心看來是“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在筆者讀來,便是“成人不知真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成人欲知真何在”不妨“只揀兒童多處行”,向兒童精神世界回歸?;貧w到兒童那絕假純真、最初一念的童心。
唯有童心,才能發(fā)現(xiàn)世界的真實并真實地表現(xiàn)這個世界。
童心作為天地大美的存在滲透到一切領域,它和年齡無關,只和宇宙間一切真善美的存在有關。當人類整體失去童心的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地球將會走在宇宙的崩塌之前,掉入萬劫不復的黑洞。
“只揀兒童多處行”,回歸了童心,回到了兒童的精神世界,成人就可以尋回愛、天真、單純和神圣。
“只揀兒童多處行”,回歸了童心,回到了兒童的精神世界,成人就會像華爾華茲在《彩虹》中所言:“兒童是成人之父,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每天都懷著對兒童天然的虔敬?!?/p>
“只揀兒童多處行”,回歸了童心,回到了兒童的精神世界,兒童也回歸了天使,社會便成為了真正意義上兒童的伊甸園。
三、解構寓意,讀出文本的科學美
“盧梭認為寓言會把淳樸的小孩教得復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卞X鐘書說,“我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淳樸的小孩教得愈簡單,愈幼稚了”。寓言把孩子教得簡單也好,復雜也罷,關鍵在于怎樣理解其寓意?!霸⒁獾娜蝿站驮谟诎讶撕妥匀唤缒承┢毡榈某橄蟮那闆r或者性質記憶人格化……在寓意里,一切明確的個性都消失了。所以,人們對寓意的批評很正確?!瓘膭?chuàng)造的角度來看,它只是知解力的運用而不是想象力的具體關照和深刻體會”。如果真如黑格爾所言,那么我們必須解構寓意,才能真正讀出其真、善、美。
譬如,對話《杞人憂天》,其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的寓意站在天文學的角度看來,就值得解構。
縱觀地球四五十億年的地質史,“杞人憂天”是有根有據(jù)的。
2008年6月號《大西洋月刊》有篇文章詳細介紹了歷史上多次重大“宇宙交通事故”: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直徑15千米,約1億兆噸)撞擊地球后,造成恐龍滅絕。
約13000年前,一個直徑約數(shù)公里的天體撞擊了加拿大,結果造成了猛犸象、劍齒虎等北美大型動物的滅絕。
1908年6月30日清晨7時17分,一顆直徑6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在俄國西伯利亞通古斯上空8千米處爆炸,導致25千米內生靈涂炭。
1972年8月10日白晝,一顆直徑約10米、質量幾千噸的小行星飛越美國加州和加拿大西部上空后離開了地球,堪稱“擦著地球鼻尖掠過”。
2004年發(fā)現(xiàn):小行星Apophis將在2029年距離地球35786千米(比月球近)。
今天人們觀測到,近地小行星(NEOs),即地球軌道附近的小行星,已發(fā)現(xiàn)的有8000多顆。據(jù)了解,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以造成規(guī)模巨大的破壞,直徑每增加10倍,其爆炸威力就會增加1000倍以上。比如,直徑超過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會造成全球災難,而直徑超過14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會造成地球區(qū)域性災難。
2011年2月8日人民網(wǎng):俄天文學家宣稱一顆代號“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即將在2036年4月13日與地球相撞。
“阿波菲斯”是一名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給世界帶來黑暗和混亂之魔。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這顆身材碩大的小行星直徑超過270米。他們預計,由于這位太空“不速之客”未來將數(shù)次與地球擦身而過。一旦其在運行途中受到外力影響,就有可能偏離軌道和地球相撞。
這就是21世紀的“杞人憂天”。
我們能通過“外力”,即“高能沖擊”,如核爆炸、高速撞擊等改變其運行方向,從而將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發(fā)生直接碰撞的幾率降為零嗎?
2005年7月4日,美國的“深度撞擊”飛船曾主動與一顆彗星發(fā)生正面碰撞,并取得了圓滿成功。未來,美國還可能采取類似的技術來“拯救地球”。
除了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潛在“憂慮”,“世界的憂慮”還在于:地球經(jīng)過銀河系螺旋手臂時,有可能會遭遇星球爆炸,過多的宇宙射線轟擊地球,使地球冰天雪地,大量物種滅絕。
所以,21世紀的“杞人憂天”還包括過多的宇宙射線轟擊地球。――這是擔心“天塌下來”的另一層含義。
關鍵詞:反思;精彩;獨特;遺憾;困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0-249-01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關于教學反思,葉瀾教授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精辟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對促進教師的發(fā)展和提高起著相當重要的助推作用。鑒于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從中受益匪淺。對于一堂課的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
一、寫精彩之處
成功的課堂往往有一些精彩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亮點”,這是教學反思的第一素材,教師最好能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精彩問答,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結合教育教學理論和新課程理論加以闡述。
我在教學冰心的散文《只揀兒童多處行》(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的第一課時,在導入部分就出現(xiàn)了精彩的環(huán)節(jié)。課始,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課文第2自然段中的兩句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先引導學生讀準這兩句詩中的字音,再引導學生辯析這兩句詩的異同, 最后引導學生圍繞“誰更了解春天”這個話展開辯論。課上,學生們就“游人”與“兒童”誰更了解春天進行了激烈的爭辯。支持游人的一方認為,游人一般是成年人,他們見多識廣、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當然應該比兒童更了解哪里的春光最飽滿、最燦爛了,他們舉例說春游時都是大人帶著孩子去的,沒聽說有孩子帶大人去春游的。支持兒童一方認為,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好動、充滿朝氣,沒有成人的那種老眼光、老觀念、老印象,容易發(fā)現(xiàn)新鮮的事物,春天在哪里他們看得更清楚,現(xiàn)在大人們整天在辦公室里忙得不可開交,只有孩子能無憂無慮地親近大自然,春天也最愛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在雙方爭持不下的時候,我把正確答案告訴學生:“只揀兒童多處行”。隨即板書課題,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課后我是這樣反思:“詩句—冰心—課題”,三位一體,三點一線。以這樣的方式引入課題,自然流暢且充滿詩意,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情趣。其中,由詩句所引出的游人與兒童“誰更了解春天”這一話題的爭辯,不只是在為引出課題開啟帷幕,它實質上還潛藏在整篇課文的閱讀之中,課后練習第4題就有“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這樣的一個問題。其實,課伊始,設置這個爭辯的話題,可以一下子就觸及到這篇文本閱讀的主旨。
反思教學的精彩之處,可以是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預期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可以是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的措施,可以是別具一格、特色鮮明的板書,可以是某些教學思想的成功滲透,可以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詳細得當?shù)赜涗涍@些情況,可以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并由此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教學。
二、寫獨特之處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常常會因為偶爾觸動而產(chǎn)生靈感,時常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閃爍。教師應該及時反思學生那些獨特的見解,準確地捕捉這些火花。我在執(zhí)教《最佳路徑》(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在教學格羅培斯的設計過程時,很多人都為這位世界建筑大師“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方案叫絕,可有一個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反對的手。他覺得格羅培斯的方案并不是最好的,理由是格羅培斯讓游人隨便亂踩,一定有無數(shù)條路,方向各不相同,這樣很難看,而且游人也不該隨便踩踏草坪。對于該生獨特的見解,我交給學生去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學生說他在公園里看到的人行道都是彎彎曲曲、有寬有窄,那樣的道路不但不難看,反而優(yōu)雅自然,讓人走在上面心情舒暢。還有學生說迪斯尼樂園那么大,如果都是筆直的路,那多單調??!一番討論后,該生認識到:草坪被踩只是一時的損失,換來的卻是順其自然、給人自由的路徑,這是小損失換來大收獲。
下課后,我及時整理了學生的爭辯并寫下了這樣的反思:給人自由是格羅培斯成功的關鍵。其實,給學生自由也應該是教師追求的目標。沒有自由就沒有創(chuàng)造。
三、寫遺憾之處
無論怎樣優(yōu)秀的教師,其課堂教學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會有疏漏失誤之處,造成課后的遺憾。對其進行回顧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可以使之成為日后的經(jīng)驗教訓。
四、寫困惑之處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新角色應實現(xiàn)由管理者到組織者的轉變;由傳授者向參與者的轉變;由主導者向引導者轉變;由仲裁者向促進者轉變;由實施者向開發(fā)者轉變。
【關鍵詞】 新課程;語文教師;角色轉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09-0165-01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毙抡n程像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著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chuàng)新精神,它標志著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新課改帶來了新新理念,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實現(xiàn)哪些轉變呢?
1 由管理者向組織者轉變
小學語文教師在過去的教學中,往往以管理者身份出現(xiàn),或多或少、有意識或無意識存在這樣的觀念和做法:學生本來就是不懂事的,本來就需要教師管,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服從管理的是好學生,不聽話的是壞學生等等。就在這樣的“管理”中,培養(yǎng)了一批批平庸的“標準件”。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這里所說的組織者,好比談話節(jié)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維持紀律、不斷施加壓力的監(jiān)工。作為主持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能使學生學得輕松、受益頗多。
比如教學口語交際《小小新聞會》時,我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做了以下幾件事:①課前讓全班學生留心看電視、聽廣播、看報刊,了解周圍發(fā)生的事,每人收集一兩條有價值的新聞;②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布置好“小小新聞會”的會場,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③為了提高新聞會的質量,讓每個孩子都有發(fā) 布新聞的機會,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民主推薦大組發(fā)言人;④由班長召開新聞會,會間其余同 學不僅聽也可問,相互對話,還可自我推薦,登臺新聞。由于組織的好,此次活動秩序井然、氣氛熱烈,比預期效果更好。
2 由傳授者向參與者轉變
新課程提出,教師應由“教師中心”、居高臨下、注重表演的傳授者變?yōu)榕c學生共同建構教學過程的參與者。作為參與者,教師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學“文化生態(tài)”,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條件下,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究性學習才可能成為現(xiàn)實。教師要自覺改變傳統(tǒng) 教學中“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那種認為教師講授越充分、越精細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種認為學生學習就是被動聽、做筆記,越安靜、越能跟著老師思維走就越好的觀念,不變不行。教師參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在參與交流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成長。
例如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為激發(fā)學生對《水滸傳》的興趣、深刻把握人物形象,我和學生比賽說梁山好漢的姓名和綽號,我說一個,學生推選出的“水滸迷”說一個;與學生一起表演課文片斷;和學生齊唱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這堂課,我在參與中也收獲頗多,同時拉近了和學生 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我當成了他們學習的伙伴,愿意與我進行探討、互相交流。
3 由主導者向引導者轉變
講了多年的“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實際上在“主演加導演”式的教師的主導下,學生不可能成為主體,而只能是被動學習的客體。新課程要求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做個雙重角色,既是 “主導者”又是引導者。所謂引導,是說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應當是引導,而不是強制。作為引導者,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fā)現(xiàn)。
比如一位教師教學《只揀兒童多處行》時,提出了一個問題;清代詩人汪楫在《田間》一詩中寫到:“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而本文中作者冰心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乘勢引導學生去研讀課本,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大組交流的方式,弄明白冰心說“只揀兒童多處行”的理由,從而使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和兒童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特點。最后,教者由學生的質疑“為什么詩人汪楫說'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呢 ?”這一問題引導 學生課外閱讀探究《田間》一詩。這一教學過程,教師“引導者”的角色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4 由仲裁者向促進者轉變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從“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知識傳遞者、學生學習的仲裁者,轉變?yōu)閷W生知識建 構和個性發(fā)展的促進者。促進者的角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至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①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②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種適當?shù)姆绞?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3、及時反饋,激勵肯定,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形成自我實踐和反思的能力;
④不再把知識傳授作為教師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上,把教學的中心放在促 進學生的學上,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
5 由實施者向開發(fā)者轉變
新課程增加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做課程的實施者,更要做課 程的開發(fā)者。沒有教師的充分參與,沒有教師的積極、主動的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不可能的、無法 想象的;新課程 的實施也是十分困難、難以進行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只管“怎樣教”的 時代從此結束了。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考慮“教什么”和“為什么教”。要不斷學習、培養(yǎng)、提升自己,廣泛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由課程執(zhí)行者變?yōu)檎n程開發(fā)者。
比如,過去語文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活動,現(xiàn)在就必須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 源,構建課內外聯(lián)系、校內外聯(lián)系、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為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廣泛利用課程教學資源和校外學習資源,特別強調家庭也是值得重視的語文課程資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質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G423.07;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73-01
童質文本解讀要體現(xiàn)兒童視角,關照兒童心理特征。即兒童主角文本,要從兒童經(jīng)歷積累實際出發(fā),形成符合兒童認知維度的感悟和反思,這也是文本解讀生態(tài)性的集中反映。童質文本解讀能夠促使學生思維與回憶接軌、與生活融合,提升文本解讀的現(xiàn)實性和生命力,有效增長閱讀智慧,為學生健康學習提供重要成長契機。
一、文學文本解讀,準確把脈學生心理
小學語文教材中童質文學文本眾多,童話、小說、寓言、散文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在童質文本解讀時,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用飽滿的兒童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典型的兒童語言,展示童質文本的生態(tài)特征。除了課內教材,很多課外讀物也包含大量童質內容,如童話故事、動畫繪本等,都可以為學生提供閱讀素材。教師適時引入課外童質文本解讀,符合新課改基本精神要求,可以提升學生文本學習價值。童質文本解讀要貼近學生心理和想法,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進行學情調研,而不是憑借教輔資料進行備課設計。學習《埃及金字塔》時,教師在講述金字塔為什么舉世聞名時,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們說:金字塔有悠久的歷史,是重要文化象征;金字塔建造工程龐大,凝聚勞動人民智慧;金字塔還有眾多難以解開的謎……教師根據(jù)學生認知進行總結: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寶貴文化遺產(chǎn),其高超的建筑技術至今讓人嘆為觀止,相信同學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進行推演研究,解開埃及金字塔建造的千古之謎。這樣,學生就能快速進入到文本學習之中。教師先讓學生談感受,是探尋學生思維視角,這樣給出的文本解讀才具有針對性。教師從金字塔建造之謎展開文本解讀啟迪,目的是引導學生從這一個角度展開學習探討。教師文本解讀非常準確,切中了學生關注要點,效果顯著。
二、回憶文本解讀,有效增長學生智慧
所謂溫故而知新,引導學生展開回憶,對文本進行探究式閱讀,由此建立起來的學習感知自然是鮮活的。教師自身也要有童質意識,站在兒童角度進行文本解讀,回憶自己童年的學習經(jīng)歷,制定更貼切的文本解讀策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可以拔下毫毛變出無數(shù)個孫悟空,這是學生記憶比較深刻的影像。在學習《神奇的克隆》時,文本開頭可以從孫悟空神奇法術引入克隆技術概念解讀,學生學習思維就能順利啟動。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了解動植物無性繁殖情況。教師重點對現(xiàn)代克隆技術進行解讀:人們都會生病,人體器官一旦出現(xiàn)壞死,很容易導致生命災難??寺〖夹g發(fā)展成熟后,可以制造人體器官,這將給人類帶來福音。雖然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可以給人換器官,但常常出現(xiàn)排異現(xiàn)象,縮短人們的壽命。而且器官資源非常有限,難以滿足人們的普遍需要,克隆技術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學生聽教師解讀克隆技術,自然引發(fā)回憶。因為我們身邊有一些病人,需要得到更先進的醫(yī)療技術的救治,如果克隆技術發(fā)展起來,必定能夠給人類帶來益處。學生聯(lián)系相關記憶認知,教師針對性解讀,學生自然非常關注,使學習進入到主動探索階段。
三、生活文本解讀,多元銜接學生經(jīng)驗
小學教材文本展示的大多是不同時期的兒童生活經(jīng)歷,教師在文本解讀時,要對文本思維展開生活鏈接。雖然教材文本背景和人物處于不同歷史時期,但童質具有相似性,學生學習感知具有相通性。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對學生思想、情感、認知等要素進行多元銜接,體現(xiàn)文本童質特點。特別是一些展示名家童年生活情形的文本,具有極強生活氣息,教師要深入文本,挖掘文本思維對接點,提升童質文本解讀針對性。在學習《只揀兒童多行處》時,教師從“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兩句話展開解讀:前者是說兒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好找游人多的地方;后者是說游人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好找兒童多的地方。正好是進行了人物位置調換,但其意義卻大不相同。游人要靠兒童來引導,說明兒童是春天的使者,凸顯了兒童的活力。人們都有踏青的經(jīng)歷,早春什么地方的兒童最集中呢?學生齊聲回答:公園、山腳、游樂場。教師繼續(xù)引導:兒童是最活躍的,當然也能夠最早發(fā)現(xiàn)春的氣息,如果問春天在哪里,我們都會唱起那首春之歌:《春天在哪里》。教師選擇關鍵語句展開解讀,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引導,學生感覺非常親切自然,學生思維快速啟動,自然形成學習內驅力。特別是引入學生生活體驗,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場所,學習最熟悉的歌曲,都會給學生帶來認同感。
四、結束語
教師成功解讀文本,為學生順利走進文本奠定基礎,這也是教師基本素質和能力的體現(xiàn)。部分學生語文基礎較淺,教師要充分考量學生的接受能力,從學生認知基礎、生活經(jīng)歷、感悟維度等角度入手,賦予文本以生命活力,為學生帶來針對性文本解讀信息,幫助學生快速整合學習思維,貼近語文教學脈搏,形成重要學習增長點。
參考文獻:
一、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只有經(jīng)過認真自學,充分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如學習《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時,我安排學生在討論前進行充分自學,找出文章的重點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痹僬页雠c重點句有關的段落、句子、詞語等進行深刻的思考。經(jīng)過充分自學后再組織討論,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借贊美春天的花朵,來贊美生機勃勃的兒童。由此可見,只有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學,再深入討論,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求得問題的癥結,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小組討論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很多熱鬧的課上,學生暢所欲言,看似尊重學生,但其實他們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他們只是把原來自己肚里的東西展示給大家,有時是則是沒話找話。這樣的小組討論顯然是低效的。說到底,小組討論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看學生的情感和思維是否有所收獲。建立在自主基礎上的交流的確很好,但完全丟掉了教師的推波助瀾和“指點江山”必將是膚淺和脆弱的。要提高課堂上小組討論的有效性,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 設計能夠進行討論交流的問題,進行小組分工及責任的再定位
在實施課堂小組討論前,教師必須先設計好討論交流的主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討論的空間。小組成員進行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要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此外,要讓學生懂得討論的要求,在討論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發(fā)言,還要做一個虛心的傾聽者,在傾聽中,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長處與不足。只有在討論中讓學生有明確的分工,并具淞飼閭、尊重、平等和合作等意識,課堂中實施的討論才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2.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成果交流
沒有合作后的匯報和小組交流,沒有學生的成果展示,先前的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根本沒有意義。小組討論的目的不是各自觀點的簡單相加,而是產(chǎn)生比原來更豐富和深刻的認識和觀點。但是,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往往你講你的,我講我的,似乎在陳述自己的觀點。等到每個人都講完了,討論也就結束了。這樣,合作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步驟和方法,使學生懂得合作學習和個人學習的區(qū)別,懂得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歸納,如何幫助等,與其他同學進行真正的對話,以優(yōu)化合作的過程。
3. 對討論的結果予以靈活的點評和總結
一場秋雨一場涼。在一個下過雨的上午,我們來到了陽澄湖畔的沙家浜。
在沙家浜附近,“陽澄湖大閘蟹”的招牌看見了好幾塊。在大門口,一堆堆的糖炒栗子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香噴噴的,還夾雜著桂花的香味。葉片邊靜臥著純美的水中女神,顯示著她迷人的姿色。她忘記了時間,大概是舍不得沙家浜這不時,也可以聽到幾聲吆喝聲。原來,是小販在叫賣沙家浜盛產(chǎn)的甜桫呢!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烈士浮雕。一盆盆的簇擁在他們身旁。它們開的正旺。
接著,我們便來到了長廊。在長廊的一邊,殘敗的荷葉像是一個步如晚年的老人,回味著自己的人生,回味著年輕時的美妙時光。而睡蓮還盛開著。一池清水,漣漪微動。一方水土吧!長廊上也有許多孩子。他們追逐著,嬉戲著。
走過長廊,便是九曲橋了。寬闊的湖面,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船娘撐著船,載著爺爺奶奶泛舟湖上。船娘穿的衣服、褲子,甚至頭上戴的頭巾,都是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蠟染布做的。輕輕搖著的擼伴著船娘甜美的笑,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過,沙家浜最迷人的,還是要屬蘆葦蕩了。仍可見當年“秋到金谷白玉鋪沃土,花放稻香”的景象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蘆葦,構成了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tài)。蘆葦開始抽穗了。一陣秋風吹來,繁茂的蘆葦隨著風兒搖曳,蘆花浪滾滾。這里成了一個蘆葦海。秋風像一把柔韌的梳子,梳理出如霧如夢的葦絮來……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積累與運用
(共7題;共42分)
1.
(1分)飛的筆畫順序是:________。
2.
(8分)給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組詞。
爾——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
則——________——________???逢——________——________
3.
(8分)照樣子,寫詞語。
又長又軟
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雪白雪白
________
________
藍藍的
________
________
4.
(1分)讀《白公鵝》解釋詞語的意思。
漣漪:________
5.
(3分)選詞填空。
規(guī)定
規(guī)矩
規(guī)章
①彭總生氣地說:“這個________不能有!”
②警衛(wèi)人員按照有關________向上級做了匯報。
③我們要遵守學校的________制度。
6.
(14分)填空。
(1)《月光曲》一文景美情深,課文朗讀應該是________的基調;個別地方如描寫風起浪涌的語句朗讀時語調是________的。
(2)前事不忘,________。
天下興亡,________。
________,不亦說乎?
________;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花潮》、《鳥的天堂》、《貓》、《只揀兒童多處行》的作者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陽岡》一文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其余三大名著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7分)根據(jù)課文《識字3》我會對
________對霧
________對霜
________對草
________對蜂
________對李
________對楊
________對夕陽
二、閱讀與理解
(共2題;共13分)
8.
(5分)讀下面的小詩,完成練習。
樹阿姨染發(fā)
樹阿姨很喜歡染發(fā),
不染發(fā)她就渾身難受。
她請春姑娘把她的頭發(fā)染成嫩綠色,
請夏叔叔把她的頭發(fā)染成深綠色,
請秋姑姑把她的頭發(fā)染成金黃色。
也許老是染發(fā)的緣故,
到了冬天,樹阿姨的頭發(fā)掉完啦!
為了遮丑,她就用雪縫了一頂白帽子,
小心翼翼地戴在頭上。
(1)照樣子連一連。
春天________
金黃色
夏天________
白帽子
秋天________
嫩綠色
冬天________
深綠色
(2)這首小詩主要寫了________(選一選)
①春姑娘去染發(fā)
②樹葉一年四季的顏色變化
9.
(8分)重點段落品析。
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jīng)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1)給文中劃線詞換上一個意思相近的詞。
非常________
經(jīng)常________
(2)寫出文中的數(shù)量詞:________.
(3)從哪些地方看出列寧非常喜歡這三只灰雀?
三、思考與表達
(共1題;共5分)
10.
(5分)口語交際。
今天晚上全家要為爸爸過45歲生日,你的一位同學卻邀請你去看電影,你如何拒絕他的邀請,才能不傷害與這位同學的感情?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共7題;共4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7-1、
二、閱讀與理解
(共2題;共13分)
8-1、
8-2、
9-1、
9-2、
9-3、
三、思考與表達
關鍵詞:閱讀教學;情感體驗;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5-066-01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個性情感體驗學習尤為重要。怎么樣才能抓好課堂內的情感體驗性閱讀教學呢?筆者認為要從如下幾方面入手,有效地抓好情感體驗性閱讀教學。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是否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果老師能發(fā)現(xiàn)、獎勵和發(fā)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每一個優(yōu)點,那么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在活動中或在游戲中盡可能增加趣味性,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學習語文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學會“讀書”。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讀的次數(shù)多、內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積累,有利于廢止繁瑣分析,有利于打破沉悶呆板的課堂氣氛。閱讀教學特別要重視朗讀、默讀、背誦。小學階段特別要加強朗讀和默讀的指導,要重視指導朗讀和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yǎng)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
默讀,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默讀的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五六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以后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練習。 “讀”是語文學習的主旋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朗讀課文,朗讀課文的過程就是感知語言文字的過程。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適當?shù)狞c拔,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聲情并茂的朗讀,一邊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融合成完整、連續(xù)的生活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讓學生與課文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徜徉在文本語言之中。朗讀,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而且,學過的詩文,要提倡多背誦。背誦是語言和文化的儲存、積累,學生不僅得益于當前,而且受益于一生。
三、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碎喿x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yōu)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閱讀時間。 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體驗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語文教育的實施方法。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jīng)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語文教學使學生、文本、教師的多邊互動、融合、提升的復雜過程,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tài)的重要保證。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閱讀,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在閱讀中不斷有所發(fā)現(xiàn),讀出新意。
這30篇稿子的標題是
1.抓住聯(lián)系異中察同(高林生)
2.要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閱讀能力起步(高萬同)
3.“三維”融合各有側重(郝敬華)
4.因文而宜,遵循規(guī)范,便利教學(汪曉鉛)
5.二年級上冊(蘇教版)口語交際"教學建議(楊新富)
6.對寫字教學的再認識(張慶)
7.蘇教版識字教學的策略(張慶)
8.蘇教版的“漢語拼音”(張慶)
9.“一專多能”的詞串識字(張慶)
10.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二上、三上)“百問”系列(朱家瓏王向東)
11.強化三環(huán)追求三境(陳永平)
12.小學習作教學應有的突破(高林生)
13.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習作教學的理念與實踐(高萬同)
14.在整合中優(yōu)化和建構(黃達)
15.人文性基礎性綜合性開放性(李亮)
16.蘇教版四上閱讀教材的編寫特點及教學建議(孫景華)
17.重視發(fā)揮“評價”的多種功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汪曉鉛)
18.直面生活,形成口語交際素養(yǎng)(魏星)
19.寫作教學中的“樂”與“放”(張慶)
20.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張慶)
21.整合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高林生)
2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9)》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胡麗萍)
23.五年級下冊習作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馬建華)
24.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學會交際(馬建明)
25.把握標準循序漸進(許小慧)
26.讀出教材特色教出閱讀本色(張敬義)
27.吃透文本精神深化語文課改(張慶)
28.試說“對話”(張慶)
29.《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0》解讀及教學建議(周玉謙)
30.語文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百問”系列(朱家瓏王向東)
五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錄的標題是
1.王梅:一下《識字》,山東聊城東昌府區(qū)實驗小學。
2.于永正(特級教師):二上《梅蘭芳學藝》。
3.武亞娟:三下《七顆鉆石》,陜西渭南臨謂區(qū)北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