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

第1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探析

中圖分類號 G762

文獻標識碼 A

一、規(guī)范性

小學語文教學,首先就應該保證教師語言的規(guī)范性,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在語言學則和教學中的一項基本嚴責。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這個職業(yè)是神圣的,教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他們是無所不能的。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學生產生影響,甚至會塑造其行為取向和價值觀念??紤]到教師是小學生接受知識、教育的主體,因此教師的語言會直接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保證語言的規(guī)范性,這樣才能夠展現(xiàn)出教師榜樣的力量和示范效果,從而達到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不論是從智力上還是心理發(fā)展上,小學生顯然是不成熟的,老師在這個階段必須要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性,因此在這一時期,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過了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小學生在學習語言和知識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模仿老師。所以,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小學語文教師語言的選用不僅影響著語文教學質量,而且會影響到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正因如此,語文教師在援用語言、語音、詞匯等方面都要經(jīng)過慎重考慮,盡量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非為。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普通話水平?jīng)]有過關,比如教師將“吃飯”說成“吃換”,或是老師語法不正確,比如把“你先去吧”,說成“你去吧先”等等。這些錯誤的語言都極大的影響了小學生的語言學習。因此學校必須要發(fā)揮其作用,不斷規(guī)范老師語言的使用,對于普通話不過關的老師要及時培訓,爭取老師做到語言表達規(guī)范。

二、可接受性

小于語文教師教學語言除了規(guī)范以外,還應該保證語言的可接受性。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選擇小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語言開展教學活動,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是與他們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接受語文知識。

具體來看,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語言的過程中應該選用小學生們喜歡的語言風格,比如與動畫片有關的舉例、生動風趣語言表達等等。其次,鑒于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并不突出、形象思考較為發(fā)達的情況,所以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維的訓練。等到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再采取嚴謹?shù)恼Z言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有關瀑布的內容是,語文老師可以這樣向孩子們描述:有一種水,它不是向前流淌的,而是從很高很高的山上落下來的,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小學生雖然沒有太多的見識,但是看到的瀑布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他們對課文內容難以理解,但是一經(jīng)老師如此解說,必然會產生好奇心,從而推進語文教學的開展。

三、科學性

教學語言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即語言的規(guī)范和明確。語言的規(guī)范主要指的是讀音語調的標準、詞匯愈發(fā)的準確、輻合思維邏輯等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學語文的教學是小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語文教師能否清晰準確的使用詞匯、規(guī)范的講解普通話會對小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必須要保證科學性。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的掌握好語言的準確含義和感彩,清晰準確的向學生們表達出講授內容的含義,使學生易于理解。

除此之外,考慮到小學語文教育主體是小學生,因此語文老師的教學口語也應該保證學生能夠有效接受和理解。所以教學口語也應該盡量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可以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極大的增加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親切感。而且通過口語中形象、通高速的詞匯,可以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更多的樂趣,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四、趣味性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不應該枯燥無謂的,語文是一門每秒的學科,尤其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應該具有一定的趣味,不僅要富于文采而且也應該擅于描繪。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讓孩子們更好的接受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當中遇到了一些理解較為困難的內容,那么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要善于運用比喻,要恰當?shù)倪\用比喻的方法簡單的將深奧的道理傳達給學生,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防止孩子們產生厭學的不良情緒。

所以,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一定要保證趣味性,但是趣味性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切忌喪失了老師的嚴肅性。只有能夠達到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即可。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來說,只要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就能夠幫助他們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從而教師也能夠更好的把握好課堂教學,進而讓孩子們在快樂、輕松的課堂中學習知識、鍛煉思維。

五、藝術性

一般來說,語文教師教學中口語運用的最高境界就是藝術性,藝術性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運用的各種表達技巧,即能夠巧妙的使用美的語言并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進而培養(yǎng)學生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所使用的教學口語同我們日常所用語言具有更高的美學價值,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教學語言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語音美:聲音宏亮清晰,語言流暢明快。

形式美: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在遣詞造句和修辭的運用上方法靈活。

內容美:語言富有哲理、體現(xiàn)的思想深刻、耐人尋味。

語境美:嫻熟地運用語言機智,出神入化的講解,完美的邏輯推導,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

流程美:溝通融洽暢達,導入新鮮有趣,銜接緊密無漏洞,節(jié)奏抑揚,結語耐人回味。

儀態(tài)美:以態(tài)勢助說話,豐富自然的表情和姿態(tài),演講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做到教學語言的藝術性,這樣不僅能夠給予學生豐富的語文知識,而在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還能夠得到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陳利平《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課堂語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華《對話教育論綱》[J].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孫菊如《課堂教學藝術》[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第2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一、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相應的語文知識也在不斷的擴展范圍和深度,所以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對教師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表達效果有著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不同體裁的課文,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都在對小學生滲透一些與生活相關的道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對于這些有深刻內涵的文章,小學生肯定是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透徹的掌握教材中課文內容的內涵,還有在表達的方式上進行一定的改變,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真正的了解文章的內涵,使語文教學更具有美感,以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要具有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

小學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這一學科的有效實施一定要建立在規(guī)范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這是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基礎學科所應該具備的特點。只有小學語文教學具備了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的實效性才能夠真正地得以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要準確,要符合語言的基本規(guī)律,語言的科學性還體現(xiàn)在教師語句和詞語運用的科學、正確上,只有語言是科學的,教師在教學中所傳達的思想才能夠保證準確無誤。

三、生動性

生動性是指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充滿活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這既符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語文教材中形象生動、耐人尋味的文學作品比比皆是,語文教師要善于用最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作品的藝術境界之中,讓學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體會,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發(fā)展形象思維。李燕杰教授曾經(jīng)說過:講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的情節(jié),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使得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語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的化為具體,深奧的講得淺顯,枯燥的變?yōu)轱L趣。小學語文月光曲中有幽靜一詞,如果教師僅僅按照詞典解釋為幽雅安靜,盡管十分準確,但學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內涵與意境。一位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這樣闡述:秋天的夜晚、朦朧的月光、小鎮(zhèn)的河邊、無人的小路、遠處的茅屋、閃爍的燈光、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這就是課文中所描寫的幽靜的境界。教師生動形象的描繪,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幽靜的氛圍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遠靜謐的意境。特級教師于漪講春時,用這樣一段話導入:我們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的生機,有無窮的力量。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就曾經(jīng)用彩筆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這段話繪聲繪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學生也會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機。生動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心,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

第3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以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專業(yè)的引導。教學成果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于教學藝術語言的掌握與運用程度。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語言具有非常強的暗示性以及示范、指導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深入把握教學語言的特點,不斷提升語文教學語言質量。

一、規(guī)范性

教師的語言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極強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參考的榜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其語言的規(guī)范性,以期產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應強調的是,對教師教學語言的要求不僅包括語音、語法、詞匯等的規(guī)范,還包括口語表達的規(guī)范,即聲音洪亮、發(fā)音清晰、語調適度自然。如有些教師授課時不注意平翹舌音的區(qū)分,把“示范”讀成“寺范”,這是非常不規(guī)范的?;诖耍瑢處熞簿吞岢隽艘稽c硬性要求,即教師必須運用國家規(guī)定的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進行教學,這樣既可避免教師語言的不規(guī)范,又可使學生得到正確的語言示范。

二、科學性

語文作為一種人文科學,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對語文知識以及表達上的準確、科學。教師要充分把握詞語的準確含義,既包括其感彩,也包括其語體色彩,切不可在其本身都為準確掌握詞語特點時就貿然教與學生。例如,在文章《落花生》一文中,對于題目落花生的理解,就有教師望文生義將其解釋為種花生,從而誤導學生。同時,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確保其語言的準確,避免出現(xiàn)表達時語言模糊,產生歧義的現(xiàn)象。另外,教師授課時應注意其口語的簡練,這也是科學性對于教學語言中口語的要求。

三、可接受性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使用的語言必須是易于學生理解與掌握的生活化語言。從具體的表達方式來看,應盡量使用生動活潑的表達方式,以一種小學生熟悉的方式表達。如低年級的小學生還不習慣抽象思維,因此,教師在表達時應盡量使用一些具象的詞匯,當然,教師也要適當?shù)厥褂靡恍W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抽象詞匯,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地抽象思維。也就是說,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對語言的把握程度,恰當?shù)剡x擇表達方式與運用的詞匯。

四、生動性

活潑生動的語言是使教學課堂氣氛活躍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多以寓言、童謠、童話等為主,教師采用生動的語言,既與語文教學內容相契合,又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導的特點相符合,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形象的意境,從而切實地理解課文,把握文章內涵,發(fā)展形象思維。如對于文章《月光曲》中“幽靜”一詞的解釋,如果教師將其直接解釋為“優(yōu)雅安靜”,盡管準確無誤,但是學生難以理解該詞所表達的意境,但若是教師能夠通過一段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便可形象地幫助學生真正了解“幽靜”所表達的意境。

五、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學習是不單是一個思維的認識過程,同時也是其多種個性的心理協(xié)調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學習,進而使整個學習的過程變得充滿樂趣。幽默詼諧的語言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智慧,進而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

六、情感性

教學語言的靈魂與生命在于其情感。語文教學中所面對的課文大都是感懷抒情的作品,或悲傷、或氣憤、或歡樂、或豪壯,要想充分展現(xiàn)文學作品的情感,幫助學生理解與把握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時的心情,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將情感注入語言表達中。教師要在深刻理解課文內涵的基礎上,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化作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通過恰當?shù)慕虒W語言將文章所彰顯的情懷傳遞給學生,觸動學生,引發(fā)學生內心的思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七、藝術性

語文是一門藝術,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其實也是一門藝術,而對教學語言藝術性的要求,實際上是對教師教學口語運用的最高要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要求教師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美好的語言,在授課的同時帶給學生美的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語言相較于一般人的語言應具有更強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語

音、語言形式、語言內容、語言表達意境以及語言邏輯幾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在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給學生美的享受,提高教學質量。

詩歌語言簡練、小說語言生動、散文語言典雅、相聲語言幽默、演講語言雄辯,不同的文學藝術表達形式對于語言的要求各不相同,教學語言應結合不同課文的不同內容,全面展現(xiàn)其內涵與情感,將理性與感性有機結合,為學生帶來完美的語文視聽享受。

參考文獻:

[1]葉黛亞.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魅力[J].文學教育:中,2010(5).

第4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語文教學的重要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語文本身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語文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展示給學生的除了知識本身之外,更多的是自己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語言藝術感染力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對于模仿能力較強的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語言具有師范、引導和啟蒙教育的多重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仔細揣摩小學語文的語言特征,多開發(fā)一些具有鮮明教育意義的精品課程,為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規(guī)范性

對于崇師心理正處于鼎盛時期的小學生而言,教師無疑就是智慧和權威的代言,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再加上小學階段是兒童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語言的品質對于后期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會發(fā)生重要作用,這兩種重要的因素決定了我們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規(guī)范化語言環(huán)境,促進有效教學的展開。除了規(guī)范的發(fā)音,不說臟話或者爆粗口,而且在講話的過程中,吐字清晰、語速適中、語調自然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比絮叨的說教效果要好很多。如果在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做到講課抑揚頓挫,說話鏗鏘有力,妙語連珠,那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二、嚴謹性

語文教學課堂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課堂,語文教學要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傳情達意必須準確細膩,合乎科學。文字本身雖然可以冰冷的存在,但是從我們口中教授之后它就帶有了語言色彩,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語言表達的嚴謹性。曾經(jīng)聽過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他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尊敬的數(shù)學老師在課堂上給他起了外號,調侃了他,引來同學的哄堂大笑。從此這個外號被同學們叫起來了,持續(xù)多年。這件事情給這個小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從那以后,他就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尊敬老師、努力學習,那件事的印象以及同學們的玩笑,讓他時常生活在羞辱之中。他特意為此報考了離家較遠的中學以躲避。由此引發(fā)的自卑,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他的生活。教師職業(yè)是一門面向大眾的職業(yè),你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很多人產生巨大影響,因此不僅是表揚、鼓勵、批評,抑或是一個玩笑,我們都需要慎重考慮之后才可以說出,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對于語言的接受能力,更需要考慮這句話所產生的影響。

三、多樣性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運用的最高境界是口語的藝術性,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語言表達技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美的語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語言教育本身就具備明顯的教學優(yōu)勢。首先,語文課本里面收錄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語言巨作,教師可以通過朗讀這些文字帶給學生很多美的體驗,朗讀過程中教師飽滿的情緒,優(yōu)雅的體態(tài),清晰的發(fā)音都是對學生的教育過程;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涉及了很多優(yōu)美的風景描寫,里面有排比,有比喻,有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體會這些優(yōu)美的語句,并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也來組詞造句,在師生之間的親密互動之中,教師又可以傳遞給學生很多愛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第三,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深入,課文中涉及的很多名山秀水,雖然我們不能親臨,但是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分享很多視頻和圖片給學生,這種生動直觀的展示加上教師的語言解析,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愛護身邊花草樹木等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四、接近性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試圖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吸引學生在其設計的情境中學習,這也是集中學生注意力,便于其理解知識的重要方法,但是很多情況下語文教師運用的語言并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這種情景,關鍵原因就是語言缺乏接近性,這種接近性也可以理解為親近的語言,所謂親近語言就是通過生動、活潑以及其他貼心小學生思維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小學生理解,這種語言簡單、風趣且淺顯易懂。比如在對有關大自然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課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優(yōu)美、親近的語言將學生引入這種情景,由于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理解有限,教師在利用語言進行描述時可以結合圖畫展示、音樂背景等方式。

五、生動性

教學過程中生動的語言能夠給人以感染力,充滿活力、熱情洋溢、富有感情是生動性的重要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生動的文學作品,通過生動的語言教學搭配生動的作品,能夠為學生呈現(xiàn)一堂生動的語言課,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從形象思維不斷延伸。例如,在講到《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說:“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小草探出了頭,樹木穿上新裝,到處都是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溫暖的陽光下,終于顯現(xiàn)出充滿活力的一面”,這種表達方式有利于學生深入春天的已經(jīng),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六、趣味性

第5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特教學校教師;語文課堂教學

隨著社會和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特教學校中大多是智力殘疾和聽力殘疾的學生。特教學校的教學對象以精神障礙嚴重、無語言、無溝通能力、特殊行為多的學生為主。由于每個學生的致病原因和智力損傷程度的不同,導致行為表現(xiàn)、言語發(fā)展、學習效果、心智活動、情感意志、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千差萬別。學習能力低下、言語和運動能力差和感知覺速度慢等是智力殘疾兒童的突出特點。那么,作為特殊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在課堂上實施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1. 教學內容要做到生活化 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終將要回歸于社會,獨立生存于社會,對他們來說,要使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了解必要的生活常識,形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本著“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原則,視學生的生活本身為寶貴的教育資源,選擇學生生活中最常用的、與其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把教育教學與弱智學生的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

2. 教學手段要做到直觀化 興趣,對于激發(fā)智力低下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智力有障礙的學生,思維發(fā)展相對落后,生活經(jīng)驗相當貧乏,對事物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著直觀情景的束縛。為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可采用多種形式的直觀教學。直觀教學易于對這類學生的感觀進行多路刺激,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增強趣味性、吸引力,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使課堂進入“愉悅”的境界,使學生在充滿樂趣的狀態(tài)下學習,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見,直觀教學為弱智兒童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種引人入勝的境界,適時地在各個教學階段運用直觀手段,可以收到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效果。

3. 教學過程要做到活動化 智力有障礙的學生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差,注意力難以集中,歸納、概括能力低,只能進行簡單的形象思維活動。他們普遍對活動比較感興趣,通過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激發(fā)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做中學”,使兒童從實踐活動中獲得有用的知識。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可采用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使其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時時保持新鮮感、興奮感,這樣,既提高了注意力,大腦也不容易疲勞。

4. 要善于運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是人們在交際中用肢體態(tài)勢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示態(tài)度的非有聲語言。肢體語言對于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來說,更為重要。這種肢體態(tài)勢既可以支持、修飾或否定言語行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語行為,發(fā)揮獨立表達功能,同時又能表達言語行為難以表達的感情和態(tài)度。教學中常見的肢體語言有手勢語、頭勢語、面勢語、眼勢語和體距語。

手語包括:(1)翹拇指。主要表示高度稱贊、非常佩服、絕對的首屈一指。(2)伸食指。置于肩部前方,表示數(shù)字1;食指與嘴唇垂直并靠攏嘴唇或與嘴唇接觸,表示“請安靜”義;食指輕輕指點學生的額頭可示親昵或喜愛;伸出食指和中指,并使二者分開。可表多義,其一表示數(shù)字2,其二表示“勝利”,其三象征“剪刀”,這時手指不是向上,而是開口向前。(3)抬手。單手上抬用于個體,表示起立,含有請的意思;雙手上抬,即雙手手掌攤開,掌心向上,同時向上輕抬。雙手上抬表起立義,還象征坦誠、真誠。(4)招手。招手動作是抬手動作的延續(xù)。含義也是抬手含義的延續(xù)。抬手要求“起立”,招手則進一步要求“走過來”等等。

頭語包括:(1)點頭。頸部使頭部垂直上下運動一次或兩次以上?;竞x是同意或贊成。(2)側首。將頭從一側略略傾斜到另一側,基本義是“關注”,結合面部表情的不同,顯現(xiàn)“感興趣”和“懷疑”兩種意思。(3)搖頭。頸部把頭從一邊轉到另一邊兩次或兩次以上,表示不同意或不相信。頭部呈撥浪鼓式快速搖動,表示堅決的無通融余地的否定。(4)鞠躬。主要表現(xiàn)為淺鞠躬:將頭部垂下成低首態(tài),然后再抬起來。其含義有二,一是致意,二是表示告別。

眼語包括:(1)環(huán)視;(2)注視;(3)盯視;(4)怒視;(5)側視。

面語包括:(1)表示興趣的,眉毛微微上揚,雙眼略略張大,一般口部微張,同時嘴角略上翹呈現(xiàn)微微的笑意。(2)表示滿意的,眼睛略閉,嘴角上翹浮出微笑,以示鼓勵。(3)表示親切的,雙眼微瞇,嘴角微翹,面露微笑。(4)表示贊揚的面勢語和表示滿意的面勢語同屬一類,但前者程度更深些。(5)表示詢問的,眉毛上揚,眼睛略睜大,嘴微微張開。(6)表示嚴肅的,眉毛微皺,雙唇較緊地抿在一起,眼睛略略張大。(7)表示驚奇的,眉毛上揚,睜大雙眼,嘴圓張。(8)表示憤怒的,眉緊皺,眼圓睜,牙關緊咬致使雙唇緊抿,有時伴有面色紫紅或蒼白。(9)表示蔑視的。眼微瞇,嘴角下垂,嘴向一邊撇去。

第6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一、靈活處理生活化教學內容

為了促使智障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適應現(xiàn)代社會,提高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教師應該在符合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合理設置專門的智障教育生活化管理課程,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根據(jù)教師和學生的接受程度、年齡等具體情況,合理地設置與學生相關的教育課程內容、教學任務等,以達到教師預期的效果。

針對于年齡比較小、教育程度比較高的智障兒童,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比較簡單的兒童生活管理常識、生活自理的知識以及課堂活動等內容。比如,在認識水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依次講出這些水果的形狀或者名稱,讓學生仔細地觀察,進行水果的匹配。同時引導學生依次切開這些水果,以供學生品嘗,讓學生依次說出這些水果的名稱、形狀、顏色、味道等,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傊?,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設計中,突出讓學生感知、體驗、參與,教學效果更佳。

二、運用多元的教學形式

第一,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內容。智障學生的興趣與正常兒童相比,存在興趣單一、范圍狹窄的差別。因此,課堂的環(huán)境也是建設生活化教學課堂的重要一個組成部分,利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兒童的學習效率。教師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活動,融入特殊學校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創(chuàng)作、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目標。特殊學校生活化課程環(huán)境建設方案的研究表明,建設對于學生有利的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教育帶動作用,有效引導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開展生活化課堂的教學活動。

充分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的設備,主動創(chuàng)建課堂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幻燈片,邊看視頻播放邊進行講解,根據(jù)教學畫面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運用先進的課件技術模擬現(xiàn)實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使得學生更專注、直觀地感受和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把音樂表演、游戲、故事等教學方式融入教學,生動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既吸引智障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又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靈活運用激趣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智障的學生在智力上的發(fā)育不完整,接受能力普遍低于一般學生。所以,必須通過豐富多元化教學的形式,調動智障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活動興趣;如果采取單一的互動性教學形式,學生難以很好地消化吸收。在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游戲,采取角色扮演、你畫我猜等多種情境式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生活情趣和體驗。

第三,開拓課外教學活動。合理安排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在校園成立學習角、生活角,根據(jù)年級、殘障程度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學習不同知識的概念?;顒邮寝D化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到超市購物,在公路上過斑馬線等課外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這種課外活動的開展,有效拓展了課堂環(huán)境,為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增加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第7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一、讓學生主宰課堂,互換師生角色

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都是被動角色,教師一直是整個課堂的主角,老師只是負責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的學習。這種傳統(tǒng)教學只是老師單方面活動,師生之間的關系也逐漸成為:我講,你聽;我寫,你抄等被動的“互動” 。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定會給課堂造成一種教學代替學習的氛圍,這些小學生都是被教會的而并非自己學會的,這會讓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如此一來課堂也就成了老師自己的表演舞臺,這些學生最終成為了忠實的觀眾。曾經(jīng)有關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一段話:課堂上,教師畫了一個看似像月亮的半圓,教師然后就問學生們他畫的是什么,學生們眾說紛紜,有說是柳葉,有說是鐮刀,有說是彎刀的……但老師最后卻非常肯定的說是小船。然而從這則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得出在這種傳統(tǒng)課堂上,教學對學生思維的約束,所以,老師還是讓學生主宰課堂,從而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互換角色,這樣的情況現(xiàn)在看來也是勢在必然了。新時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要充分的達到雙向交流,互相啟發(fā)和補充。

在課堂的互動中互相交流、分享對方的想法和經(jīng)驗,也可以在感情以及觀念方面進行交流,盡可能的去發(fā)掘學生的自身個性特征,放飛心靈,給予學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比如教師在講《曹沖稱象》的課時,老師在導入這篇課文的開端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先讓他們自己大聲的去朗誦題目,之后再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這個題目中想知道了什么。有學生說想了解曹沖是什么人物?有的還想知道大象是從何處來的?有的想了解曹沖如何是稱象?……這些學生有各種想法,如此一來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最后讓這些學生們帶著自己想到的問題去閱讀課文。如此一來學生們就占據(jù)了課堂,并成為了課堂的主宰人物,同時教師也把時間還給了學生,自己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促進者。

二、善用評價,活躍課堂,讓學生們活動起來

教學中的評價和贊揚都要始終伴隨著的,一定要貫穿整個課堂。課堂中的對學生的贊揚和評價要注意每個學生的感受,主要以激勵為主,極力去捕捉每個學生表現(xiàn)出的光芒,盡力去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切記使得師生之間互相學習和互相評論。一些小學生在評價自己同學學習時,總是只顧找毛病和缺點。像這樣的評價很容易打擊小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不能使得他們養(yǎng)成去欣賞別人優(yōu)點和寬容別人的習慣。要想糾正這種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習慣,教師必須要去指引學生去互相學習,去評價和贊揚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這樣可以有效的去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夠教會學生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教學課堂上要要求老師要“彎下腰”去和學生們互動。而且老師也不要只用簡單的“不錯” “好”等簡單的話語來贊揚小學生,要求老師要用發(fā)自內心的話去贊揚,如: “小朋友,你太棒了啦啊! ” “老師相信你能做的很好! ” 。表揚的同時老師也可以帶上動作,以表示對學生的鼓勵和喜歡,比如摸摸頭發(fā)之類的。這樣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會更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不時的活動起來,唱唱歌、跳跳舞、表演、畫畫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最佳精力,讓他們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樂趣和感受學習中的快樂。如此課堂不僅不會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征,也會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就能消滅“一視同仁”的教學中沒有具體到個人的教學現(xiàn)象,與此同時也可以相應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教師在講《詠鵝》一課時,老師講完以后要讓學生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盡情的發(fā)揮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情:盡情陶醉的吟出一首詩而,隨后添上一直美麗的大白鵝,顫動雙翅翩翩起舞“白鵝舞”……

三、閱讀教學為輔,朗讀為主

閱讀學習是小學教學的基礎,小學生從閱讀中可以對了解的知識有所感、有所悟。顯而易見,自從課改后小學課本有很大的改進,教學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改進,相比較改革之前小學教學有了很大的時代氣息,根據(jù)兒童自身特點改進后,增強了小學閱讀的可讀性,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樂趣,熏陶了他們幼小的心靈。這些都是要要求學生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閱讀上,而且閱讀的方式也要活躍,科學閱讀。但是始終都要堅持課堂朗誦為主、課后閱讀為輔,必須要有“讀為本”的意識,尤其要注重閱讀后的感悟積累。自古都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分析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能夠很好的去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利用先進教學儀器,盡量讓學生離開課本的約束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先讓學生盡可能的去了解課本上的知識,大概獲知文章作者的寫作背景,這樣學生才能自主的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景色” 。教材上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堂也是短暫和無趣的,那 “粉筆、講臺、教鞭”的時代早已過去了,我們要迎來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儀器,如今已經(jīng)有很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網(wǎng)絡信息的傳達方式如今也成為潮流,充分借助這些具有現(xiàn)代化氣息的教學設備,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尋找自己學習的方法,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知識,這樣他們能夠飛得更高、更遠……

第8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小學語文;課程結構;教材建設;實踐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1-0113-01

學科教育類課程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主流課程,傳授語文學科教育知識、培養(yǎng)語文學科教育技能是它的兩大基本目標,這兩大基本目標之間的關系常常被表述為語文學科教育知識是基礎,語文學科教育技能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但實際的情況是“語文學科教育知識是基礎”這一地位被無形中當作為“重點”,需要在這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語文學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襯。綜上所述,學科教育類課程的改革與結構重建,目前可以緊緊圍繞三個方面展開,即課程結構(內部學科構成)改革、教材建設改革和實踐教育改革。 1課程結構改革

主要解決課程層次提升和學科結構領域擴充的問題,應本著各有側重、區(qū)分能級、明確陣地的原則,構建語文學科教育類課程的新格局。課程層次提升和學科結構領域擴充,指的是要提升課程的內涵,豐富學科教育類課程涵蓋的具體學科范圍。以往構成學科教育類課程的主干學科往往是小學語文教學法或者是小學語文教材概說和小學語文教學概論,外加教育見實習作為實踐教育課程,培養(yǎng)出的小學語文教師能夠輕松駕馭靜態(tài)的語文課程。適應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現(xiàn)有的以小學語文教材概說和小學語文教學概論為主干課程的學科教育類課程必須提高研究與訓練的規(guī)格層次,本著各有側重、區(qū)分能級、明確陣地的原則,建設好著眼于宏觀課程開發(fā)與研究的小學語文課程論、教學設計和創(chuàng)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論和協(xié)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語文課程資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的學科體系。這樣的課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課程建設的理論模型,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繼承與創(chuàng)造等多方兼顧,又體現(xiàn)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教育訓練。 2教材建設改革

當前小學教育專業(yè)所使用的學科教育類教材,存在很多不足。從小學語文教育專業(yè)建設的角度看,目前缺少一套適合小學教育專業(yè)語文方向需要的教材;從與小學語文教育關系看,當前使用的教材無論在體系上還是內容上與小學語文教育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對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改革的趨勢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從《語文課程標準》所體現(xiàn)的課程理念看,當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沒有體現(xiàn)出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三維統(tǒng)一,對小學語文教育的研究也沒有從這三個維度去解析。因此,按照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重新解讀小學語文教材,詮釋小學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研究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趨勢,開發(fā)設計小學語文課程,盡快建設緊扣小學語文教育實際、緊跟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步伐的教材體系,已經(jīng)是當務之急。教育實踐和教育規(guī)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養(yǎng)的人員編寫,理想的人員構成是高等學校研究初等教育專家和小學教育界的名師的組合。這樣,既可以站在宏觀的、理論的角度審視小學語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觀的、實踐的角度深入小學語文教育內部,編寫出的教材則容易體現(xiàn)出一般學科教育理論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指導作用,又能夠體現(xiàn)出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兼顧小學語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異,將反映小學語文教育一般規(guī)律、研究小學語文教育普遍現(xiàn)象作為必修課的主要內容,而將具體細部的問題諸如教學設計、活動創(chuàng)設等放在課外陣地或者教育實踐陣地去完成,把廣闊的課程開發(fā)空間留給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教學中我們不得不根據(jù)地方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進行修正和補充,并且需要經(jīng)常向小學語文教育人員請教,或者請他們作專題講座,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因此,兼顧上述三個方面編寫系列新教材就顯得非常必要。 3義務教育

第9篇: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范文

語文教育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學生各種素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剖析小學語文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出發(fā),再淺析小學生素質教育目標、實施和重要性幾個方面,旨在探索小學語文教育對素質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素質教育;作用

1小學語文教育

語文教育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小學語文的學習不僅為了好的成績,更是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學習語言的學科是基礎工具學科,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小學語文具有較強的思想文化傳遞性特征,是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能力和道德的義務教育學科之一。

1.1小學語文教育的功能:

語文是一門不能急功近利的基礎課程,要從小學階段就要重視語文學科的教育和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的功能。(1)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教育要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跨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指導中心思想。針對小學生的認識特點和學習方式,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語文教育為依托,以語文教育內容的實施來進行。小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同樣離不開語文教育的實施。(2)表達、交流和傳遞:小學語文教育具有表達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傳遞文化的重要功能。語文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就是進行語言交際和傳遞文化。小學語文教育在傳授和傳遞知識與文化的同時,兼顧培養(yǎng)學生如何表達和交流。(3)育人:小學語文教育以第一和第二課堂為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懷的熏陶式教育,讓學生自覺接受教育。小學語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或是表層層面上,而是將育人轉化為實際行為。

1.2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1)語文能力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基礎:語文是一門內涵豐富的基礎學科,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外,語文教育還具有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的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是無法去學習一些相關科目的。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是一種工具,只有讓學生掌握好這種工具,才可以去學習其他的科目。簡而言之,小學語文的學習是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基礎的。(2)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小學正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佳階段,這一階段接收到最好的教育,會使其日后的學習有良好的發(fā)展。語文教學內容蘊含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彰顯著我國的軟實力,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博大精深的基礎學科,對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2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態(tài)度、能力,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素質教育應重視發(fā)揮學生個人的潛能,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旨在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不言而喻,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的教育。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

2.1課程改革是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師要以新理念去開展素質教育。教師要采用以學生為主,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以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導向,利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2.2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其基本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基本素質包含的內容有: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勞動技術素質。同時,也不能忽視他們的,如個性心理品質、個性特長和個性潛能等個性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落實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可以歸納為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和學會健體三個方面。(1)做人:教師在開展素質教育時,應教學生先學做人,強調德為先,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學做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2)求知:教師既要授予學生知識,也要授予學生求知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求知識,在教育實踐中主動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3)健體:教師引導學生自覺自愿地鍛煉身體,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力。

2.3小學素質教育的實施:

素質教育的實施已經(jīng)成為小學教育改革的重點,從教育實踐和成效而言,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學科教學的落實。小學語文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教師做好語文教育對實施素質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

3小學語文教育對開展素質教育的作用

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小學語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同時,小學語文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育對開展素質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體悟生活:

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引導學生體悟生活。小學語文教育引導學生體悟生活,對開展素質教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3.2體悟思想: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過程的一部分,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情感教育能有效調控學生的情感,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獲得或者是享受美好的感受,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對素質教育的開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3體悟責任: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要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因勢利導地向學生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體悟自己的責任,進而對素質教育的開展起到輻射的作用。

結語:

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實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素質教育是學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是以全面提升學生基本素質為宗旨,以尊重學生主體性、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潛在智能、注重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為特征的教育。

作者:王瑜 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鐵西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濟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