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董其昌的書畫風格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董其昌與書畫鑒賞
一些國外研究者在分析了他對宋朝部分作品的賞鑒后,總結(jié)得出他是十分隨性的人,所以他為書畫做出的評價屬于粗獷的范疇。成功書畫作品的價值應該建立在其存在于歷史中的實際意義的基礎(chǔ)上,而不是依附于鑒賞者的個人癖好或者藝術(shù)造詣。而董先生似乎對其不以為然,并且固執(zhí)的認為只要識別出書畫的真?zhèn)危屯瓿闪怂^的鑒賞工作??梢哉f,他的鑒賞能力是自私的,失去內(nèi)在意義的,并且將自己的個人意愿凌駕于歷史之上。
二、董其昌別具韻味的題跋
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題跋的意思:在古代,人們將寫在書畫、書籍或者碑帖前面的文字稱為題,而后面的則就稱為跋。題跋主要是一些鑒賞家品評藝術(shù)作品后的評價和記事。董其昌在題跋方面的成就來源于其對書法的研究。董其昌在書法的外形和內(nèi)在精神上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1董其昌作品風格形成的最初階段
董其昌其實是十分有目標的人,他對于書畫的學習并不是因為愛好,而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為了自己的仕途。他臨摹的第一部作品名為《多寶塔碑》,即顏真卿的代表作品。后來,他慢慢鐘情于唐書,所以細心研究虞世南的風格,而獨屬于他的董氏楷書在這時也初見端倪;隨后,其又覺得唐書似乎比魏晉稍遜一籌,所以歷時三年臨摹《黃庭經(jīng)》和《宣誓表》等,終于練得一手好書法并且毫不遜色于古人。而在公元1579年發(fā)生了一件幾乎讓他不再想拿筆寫字的事情。這年秋天,為了參加科試,日夜兼程來到了金陵,在那里親眼觀摩到了右軍的《官奴貼》,如此杰出的古人真跡令其自嘆不如。此后他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并且停止銘刻拓本。從公元1580年開始,他重新進入學習楷書的階段,并且再次效仿宋人,并將米芾視為追求的最高目標。董其昌在這個階段的楷書已經(jīng)如行云流水般順暢,字體方正有力。但因見識不足,藝術(shù)風格還比較飄逸輕狂,對于書法藝術(shù)的領(lǐng)悟還不算徹底,過分追求作品中的精湛筆法,字里行間充斥著年少輕狂的氣息;加之人生閱歷不夠豐富,見古人真跡有限,所以臨摹顏氏等人的作品時略顯輕飄,抓不住書藝的精髓。只能說他的初期作品有形而無神,漂亮卻無氣勢,屬于世間俗物。
2董其昌作品造詣的提升階段
直到公元1600年,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潛心鉆研,他又重拾信心,并且再次肯定了自己在楷書上面的造詣。這時他的楷書水平已經(jīng)到了一定的水平,可謂是直逼古人。自此以后的20年,他并不熱心于政治事業(yè),而是修身養(yǎng)性,將所有心思都放在書畫的創(chuàng)作和學習上面。這段時間,他在書畫方面的成績可謂是突飛猛進。很多學者都認為,公元1621年是董其昌藝術(shù)生涯的頂峰時期,對于文學和書畫上面的造詣可謂是越老越成熟。這時他的書藝已經(jīng)獨成一家,集娟秀優(yōu)雅、渾然天成、飄逸自然為一體。對于自己的書藝成就,董其昌最滿意的就是小楷,他在小楷上面的造詣已經(jīng)慢慢脫離米芾的風格,向王獻之風格的演變。這時他覺得融合百家風華于一身也是不錯的境界。隨著閱歷的增加和見聞的增長,董其昌已經(jīng)沒有了之前的年少輕狂,而是變得謙遜和善。所以,他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清逸古雅,風韻獨具”。董其昌在這個階段創(chuàng)作的書法,以淡墨成字,在書法中融入繪畫的因素,使字體不但顯得立體多變,而且充滿了濃郁的審美感。此時的他,即注重筆法的運用,又注重自身氣質(zhì)的修養(yǎng)。所以,書畫間充滿穩(wěn)重而不失風雅的感覺,落筆處落落大方,收筆時游刃有余。書法造詣已經(jīng)所有成,但作品中卻滿是謙虛謹慎的情懷。
3董其昌作品風格的最終形成
在研究了多家書法大師的風格以后,他慢慢領(lǐng)悟到了筆法的真諦。而回過頭品味自己的學習之路,比較各家的筆法風格,他認為顏真卿才是領(lǐng)悟筆法精髓的第一人。在董其昌人近暮年的時候,他的小楷力度強勁,剛?cè)岵⒋?。董其昌的風格十分獨特,但卻不乏創(chuàng)新的韻味,顏氏書法也因此得名。董其昌的書法風格較為獨特,他在進行題跋的時候揮筆灑脫,筆墨之間的感覺仿佛在畫畫一般。所以,他筆下的漢字已經(jīng)漸漸脫離原本的自然風貌,重新獲得一種超現(xiàn)實的審美感。這也是他的一大特色,他以書代畫,用文字的精神傳遞出自強不息的生命力,同時滲透了無盡的人生哲理。他在鑒賞書畫作品時,通常比較注重繪畫作品的輪廓線條,在他的審美觀中,只有充滿書法味道的線條才能成就一幅杰出的繪畫作品;另外,他還十分注重繪畫作品當中的趣味性,這就要上升到書畫藝術(shù)的精神層面了。書法領(lǐng)悟能力超群的人,在下筆創(chuàng)作時通常會將自身的靈氣注入筆鋒之間,一幅書法作品的完成就是其人格精神的展示。董其昌十分看重書畫藝術(shù)中的內(nèi)在品質(zhì),所以潛心研究古人的真跡,在其中尋求圣賢者的人生樂“趣”。所以無論是他的書法作品還是山水畫乃至題跋都多了幾分情趣在內(nèi),而許多成功的書法家恰好就忽略了這一點,所以董其昌便成為這片空地的“開荒者”。分析董其昌的字體,其在50歲以前形體細長,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較近,通篇緊密工整;隨著閱歷的增加,已經(jīng)自身的修養(yǎng),字體變得開闊,并且愈見沉穩(wěn)。他的筆風,從少年時張揚,到中年時的收斂,再到晚年時的穩(wěn)重大氣。尤其是在年過六旬以后,他的楷書由原來的方正挺直變成了隨意并且傾斜,這樣的風格已經(jīng)脫離了原本臨摹時的古板,變得灑脫自然,渾然天成。這時文字間的距離稀疏,雖然氣勢雄厚,但卻不失平易近人之感。期間,其酷愛王羲之的書法,再與其他文人墨客的進行比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閑散風格??梢哉f,董先生在書法題跋上的修養(yǎng)已經(jīng)嫣然成為其一生的事業(yè),到晚年的時候他才對自己的成績表示滿意。他的楷書已經(jīng)跨越了之前臨摹的階段,并且脫離開以往書藝風格的束縛,不但具有飄逸風格,而且字里行間之間透著一股寬松之氣,行書流暢、舒展。下面我們將從其寫的題跋中分析他的筆風。例如,他的《行楷書〈萬歲通天帖卷〉》,其楷書的風格頗有顏氏的感覺,文字在行云流水間偶爾會有顫抖留下的痕跡,整篇題跋略帶歪斜之態(tài),嫣然一副董氏書藝;單看字體,其下筆都十分有利,所以顯得既沉穩(wěn)又有氣魄;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得當,沒有擁堵的感覺,充滿了飄逸的氣息。通過上面的介紹得之,董其昌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是從顏氏開始的,其中曾以多位書法家為學習榜樣,直到70歲的時候終于領(lǐng)悟到書藝的精髓,最后又重新鉆研顏真卿的墨寶。所以,即使在晚年的時候成就了屬于自己的小楷,但仍然秉承了一定程度的顏氏風格,其影響可謂深遠。另外,對于書藝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整體形態(tài)上面,而是深入到其中的精髓,也就是精神層面,沒有注入書寫者精神的文字就失去了其內(nèi)在價值。董其昌能夠在復雜多變的政治斗爭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就表明他的確擁有過人的智慧,而從其品鑒作品的態(tài)度上看,他又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放蕩不羈的人,所以他筆下的文字也十分灑脫。
三、董其昌書畫風格對后世的影響
他是一名集書畫家、鑒賞家、理論家、收藏家為一身的成功文人畫家。而他在書畫、題跋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對八大山人、明朝“四王”等人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那個時代書畫藝術(shù)的“頂梁支柱”。董先生是一位全面發(fā)展型的人物,他在繪畫、書法上面的造詣極高,并且對古人的作品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時又結(jié)合自身的特點,歸納總結(jié)出依附于書畫存在的理論和精神。首先,就是他提出來的以禪喻畫,繼而有了著名的“南北宗”理論?!澳媳弊凇钡米杂凇澳项D北漸”。董其昌認為,古人進行繪畫和書法創(chuàng)作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一種“自我娛樂”的效果,也就是說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從事的文藝行為應該是輕松的,就像是參加某種娛樂活動,這樣才能釋放身心而有所收獲。那么,形如“北宗”一般的人物,他們刻意的追求書畫技術(shù)上面的精湛,只知道沒有節(jié)制的苦練,把一項輕松的藝術(shù)變得古板乏味,這就失去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趣味,反而不能領(lǐng)略其中的奧妙,形似而神不似。這種理念的提出,對后世學子來說簡直是當頭棒喝,所以董其昌是一位開拓者,他為后人點亮了前進的明燈。
其次,董其昌在藝術(shù)精神上的修養(yǎng)頗深,其不但傳承了古代先輩們在山水畫上的長處,而且總結(jié)出其中的精髓。他將山水畫中獨特風格分為三大元素,即筆、形、境。他指出一幅杰出的山水畫就是其三大元素相互作用的“果實”。隨后,他將筆、形、境設(shè)定為一種專屬于繪畫藝術(shù)的代表符號,以此為基礎(chǔ)創(chuàng)作出形與神兼?zhèn)涞淖髌罚易龅搅诵路f獨特、別具匠心。所謂的“筆”表面上是指筆墨和畫中的表現(xiàn)方式,其圖像符號的存在價值則為書法性、趣味性和節(jié)奏感;“形”就是圖像或文字的外在形態(tài),映射到圖像符號上則表現(xiàn)為一種說明性的語言“代碼”“;境”是董其昌最為看重的一點,即繪畫作品的精神含義和思想境界,可能是因為他委身于政治斗爭中,所以在他的藝術(shù)生涯中始終倡導平淡天真的意念。他總結(jié)出來的這三大元素被八大、四王等人很好的繼承和發(fā)揚光大,以至于這種繪畫風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通過上述分析得出,董其昌不但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而且能夠注重以理論為基礎(chǔ)。所以他的書畫、題跋在外形上爐火純青,在內(nèi)涵上豐富多彩,以至于他的個人風格成為明朝書畫家效仿和學習的榜樣。后世書畫家將董其昌尊敬的奉為“南宗”正脈的一位宗師,可見其影響之深。
四、結(jié)語
我們知道趙孟頫的書法秀氣嫵媚,而吳興的書法表現(xiàn)形式則較為淡雅,董其昌的書法雖然自成一家,但是均起源于趙、吳兩家,然而又在不斷的鉆研中超越了這兩家。董其昌的書法看上去非常豪放、放蕩不羈,而且節(jié)奏相當輕快,似乎心中所有的不快都訴諸于筆尖,一口氣釋放了出來,氣勢之大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所以,即便有很多人質(zhì)疑他及他的作品,但是其存在的價值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本文作者:季琳琳 單位:浙江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