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農(nóng)村偏遠地區(qū)小學教育的基本狀況是,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大學招生數(shù)量的增加,以及各級各類職業(yè)學校的興起,通過考學和出外務工,生源地的大多數(shù)人由“農(nóng)業(yè)戶口”變成“非農(nóng)業(yè)戶口”,很多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務工的年輕一代,均在那里安“家”落“戶”,原生活居住地則田地日漸棄耕,長滿雜草,致使當?shù)厣慈諠u減少。再加上部分教師和留下來的學生相繼進入縣城或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使得偏遠鄉(xiāng)村小學教師和就讀學生人數(shù)稀少,甚至有的學校已經(jīng)成了“空殼學?!?,有些學校還在苦苦支撐、努力延續(xù),但是有的班級里只剩下一個學生。留在鄉(xiāng)下偏遠小學的學生,大多都在學習、生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對這些學生加強教育,搞好教學工作,使他們健康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將來更好地融入大集體和社會,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進步,時時刻刻都困擾著農(nóng)村小學教師,已經(jīng)成了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如何抓好這些學生的教育呢?經(jīng)過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在參加2015年鄉(xiāng)村小學“國培”之后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認真反思,筆者認為應該做好如下幾點。
一、正確地分析學情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要做好對這些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就要深入調查,細致研究。只有正確地認識和了解學校本身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學生的現(xiàn)狀,才能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其中學生的現(xiàn)狀是,留守在偏遠山區(qū)的這些學生,大多家庭經(jīng)濟落后,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困難,是整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多是父母一方或全都外出打工,由父母一方或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雖然這些學生在生活上衣食尚得溫飽,也能得到很好的關照,但是都存在一個普遍現(xiàn)象,那就是家庭管理不嚴,一味地濫用賞識教育,甚至對他們的行為有些放縱,養(yǎng)成孩子貪玩、以自我為中心、不愛學習、得過且過的行為習慣。那么,如何才能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教育呢?筆者認為,鄉(xiāng)村教師應該通過家訪、書面和電話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與家長或者是學生的監(jiān)護人建立聯(lián)系機制,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學生,溝通家長,建立家校聯(lián)系檔案,及時匯總學生相關信息,通過多渠道的信息反饋,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牢固的“互聯(lián)網(wǎng)”,更多、更全面、更詳盡地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實情,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從這些學生的生活、勞動、活動和學習各個方面,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為他們搭建更多的展現(xiàn)自己風采的平臺,及時給予肯定、表揚,鼓勵,同時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讓他們明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從而增強學生戰(zhàn)勝困難、積極進取的信心。
二、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與學是教學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施教和受教,才能使受教育者愿意接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由于班級人數(shù)少,整個校園里師生加起來也就十余人左右,草叢中的蟲鳴之聲高過學生的讀書聲,校園里常常是只見小鳥飛落,不見學生走動。因此學生極度缺少互動和交流,使學生極感孤立無援,有了話也沒處說,說了也沒有人來聽。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形成孤僻的性格,將來極難融于集體和社會,不利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和成長。所以教師首先應該蹲下來,和學生平視,而不是高高在上,學會做“玩童”,做好學生的“玩伴”。以平和的心境和隨和的面目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跟他們一起讀書,一起唱歌,一起畫畫,一起談笑,一起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盡可能多地接觸學生,和學生多交流,做他們的傾聽者,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真正的感受和需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與他們交朋友。在教育教學中,更要寓教于樂,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審時度勢,寬嚴有度,做到寬容而不放縱,嚴肅而不苛刻,善待學生,尊重學生,珍惜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時時讓學生感到教師是在真正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不但是他們的良師,更是他們的益友,從而拉近與老師間的心理距離,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班級和校園。
三、培養(yǎng)興趣,調動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驗榘嗉壚镏挥幸粋€學生,無論怎樣都是全班第一名,所以就無法形成競爭的局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很難看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很難正確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讓學生踏實認真地學習,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關鍵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該如何做呢?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盡量做到教學內容的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其次要注重教學的直觀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利用圖片、簡筆畫、實物、掛圖、因特網(wǎng)等進行直觀教學。特別是利用因特網(wǎng),讓學校跟外面的世界聯(lián)系起來,讓孩子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多地了解外面的生活,了解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里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用心體會那些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只有這樣,才不會成為新時代里的“井底之蛙”。雖處“江湖之遠”,但能跟整個世界相連。只有如此才能放眼世界,才能不斷地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再次要加強教育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讓自己的教學更生動、更有趣。一代偉人曾經(jīng)就這樣說過:教學要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說話要明白,說話要有趣味,以姿勢助說話,分別從幾個方面,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提出高要求。只有提高語言的趣味性、藝術性,才能使學生學得快樂,對知識了解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總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做好山村小學的教師,并不像有人說的那樣,就那么幾個學生,沒什么教頭,也不像有人說的那樣,就那么幾個學生,教不教都無所謂,更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輕松和自如,而是一件非常艱巨,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祖國的未來。放棄一個孩子的教育,就會使一個家庭蒙受損失,也是給社會輸送一個不合格的產(chǎn)品,這樣不合格的產(chǎn)品多了,就會自然而然地給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有正確的觀點和態(tài)度,不要因為別人說我們的工作偉大就自我膨脹,也不要因為別人說我們的工作渺小就妄自菲薄。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業(y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教師,“器”就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過硬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努力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開展工作、解決問題、促進發(fā)展的智慧和舉措,堅持立德樹人,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把教書育人的講臺作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舞臺。像孔子那樣,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與愚笨選擇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有熱心、誠心、信心、細心、耐心和恒心,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做好偏遠山村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
作者:張懷德 單位:會寧縣侯家川鎮(zhèn)高家灣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