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閩臺中外合壁式建筑風格解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閩臺中外合壁式建筑風格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閩臺中外合壁式建筑風格解析

本文作者:靳鳳華 單位: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規(guī)劃系

傳統(tǒng)閩臺建筑與巴洛克建筑裝飾風格的比較

福建(簡稱“閩”)與臺灣一衣帶水,自古至今,臺灣建筑是閩南建筑的傳承和發(fā)展。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談閩臺建筑,就是在談閩南建筑,在談傳統(tǒng)的閩南建筑和臺灣建筑。閩臺建筑樣式的起源,傳說是在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為了安撫愛妃黃氏思鄉(xiāng)心切,命賜黃氏一家建筑府第式住宅,但被誤傳為“賜泉州一府”,所以一時間,泉州各地大興土木,建起了具有皇宮氣派的民居建筑[1]。而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tài),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17世紀起源于意大利的羅馬,后傳至德、奧、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巴洛克建筑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傳統(tǒng)的建筑和裝飾風格。通過二者的比較,我們即可把握住中西方傳統(tǒng)建筑和裝飾風格中各民族傳統(tǒng)建筑的共性和個性,又可把脈世界各民族建筑和裝飾風格的時代演變和發(fā)展趨勢。

整體裝飾風格比較。閩臺傳統(tǒng)建筑,風格獨特,以當?shù)靥赜械募t土為原料,建成獨具地域色彩的“紅磚”建筑,且裝飾之風頗盛。閩臺古建筑,尤其是廟宇、祠堂裝飾風格獨特。常見的裝飾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繪、彩陶、剪瓷雕等6種。閩臺傳統(tǒng)建筑裝飾極盡雕飾,色彩艷麗,以“飛”、“翹”的屋脊著稱于世,極具動感,體現(xiàn)了工匠高超的工藝技巧,也體現(xiàn)了人們祈福鎮(zhèn)邪和炫耀富貴的群體心態(tài)。巴洛克建筑,大量使用貴重材料,內部充滿裝飾,色彩艷麗,極其奢華,以炫耀教會的財富與權勢,一度成為皇宮、大教堂的代名詞。它極力強調運動和變化,關注建筑的空間和立體感,并把多種藝術形式結合于建筑,使建筑有繁雜復縟的形式感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給人一種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震撼力。

雕刻風格比較。閩臺建筑的外部建筑雕飾,主要采用其獨特的“剪瓷雕、泥塑彩繪、交趾陶”等雕飾方法。不論是廟宇還是祠堂,大多數(shù)閩臺傳統(tǒng)建筑的外部雕飾有以下3種雕飾方法結合而成。剪瓷雕,顧名思義,就是選取各種顏色鮮艷的彩瓷器,或利用殘損價廉的彩瓷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細小瓷片,然后再用它來貼雕人物、動物、花卉、山水裝飾建筑物,所以這種工藝也叫剪花、堆花、堆剪或貼瓷花,具有色彩鮮艷亮麗、造型生動逼真、立體感強、久不褪色的特點。加之福建各地盛產(chǎn)陶瓷,取材便捷、價廉,所以福建閩臺建筑尤其是寺廟、祠堂等建筑物的屋脊、翹角、門樓、壁畫常用剪瓷雕進行裝飾。(圖1)。

泥塑施繪是臺灣和福建地區(qū)建筑常用的雕塑形式,常用來裝飾屋頂和翹壁飛檐(圖2)。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多彩釉,是融合了軟陶與廣窯的一種陶藝。交趾陶的制作全憑巧奪天工的陶匠用雙手及竹篾將陶土片片貼合、修飾,再以多彩釉細工著色使其絢麗,然后經(jīng)過多次燒制而成,集雕塑、色彩、燒陶之美于一身(圖1、圖2)。其特點在于晶亮艷麗的寶石彩釉,呈現(xiàn)多元豐富的民俗風格,且包含了捏塑、繪畫、燒陶等技藝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藝,展示了中華民族高超精湛的民間藝術水平。

從雕刻的內容層面上看,其表象不僅是人物,還涉及到花卉、動物、山水等,品類繁多,而內在實質卻寓意深刻,大多宣揚、倡導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理念和祈財求福保平安的平民心態(tài)。所以,其人物的雕刻一般有一定的、簡單明了的故事情節(jié),褒揚“從善尚孝”、“精忠報國”、“榮宗耀祖”。例如,圖2講述關帝率領眾將士保護四城門不被攻克的故事。即使雕刻的是花卉、動物、山水等,也都蘊含著“為人立世”或祈求“吉祥平安“等深意。而巴洛克建筑,內部裝飾追求華貴氣派,炫耀財富氣勢,甚至是達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如著名意大利雕刻家貝尼尼為羅馬科納羅小禮拜堂制作的祭壇雕塑《圣女德烈莎》(圖3)和以繁縟的雕刻著稱于世的《拿破侖三世的行宮———隆尚宮》(圖4),典型代表了巴拉克建筑的華麗裝飾。又如圖5,李希騰費爾斯的維也真赫里教堂,金碧輝煌、視野開闊,室內大量裝飾著壁畫雕刻,處處是大理石、銅和黃金,一派富麗堂皇、炫耀財富的氣勢。

巴洛克建筑的雕刻內容主要以人物為主,逼真地表現(xiàn)出男女老幼皮膚外觀、卷發(fā)、衣飾、織物的質感,展現(xiàn)了這一時期雕刻藝術家表現(xiàn)真實人物的方法臻于完美、成熟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其藝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動態(tài)的展現(xiàn),人物不再被雕成靜止和休息的姿態(tài),而總是處于運動之中,展現(xiàn)出人類生命的蓬勃活力。如圖6的意大利麥騰的修道院圖書館,把柱子雕刻成健壯力士模樣,讓其用肩擔負上面重量,十字拱結構也被極為華麗的裝飾徹底掩蓋了。

內部彩畫比較。閩臺傳統(tǒng)建筑,自古以來以“雕梁畫棟”著稱于世,據(jù)考查,閩南的明代建筑彩畫,其題材多為花卉人物,彩畫梁坊部分一般分為3停,即中間是1堵仁,兩邊是2個堵頭。堵仁的題材大多有山水、人物、花鳥、亭臺樓閣,堵頭的題材是交尾螭虎紋、螭虎吐草紋、卷草紋、如意紋、雷紋等。閩臺歷來有“紅宮烏祖厝”的諺語,意思是,廟宇應為紅色,而家廟、祠堂應以黑色為基調。到了清末及近代,彩畫色彩大量用金色,整體色彩艷麗,尤其是在廟宇之中[2]。如圖7的臺灣鹿港城隍廟彩畫,其繪畫顏料選用大漆(或稱“福建漆”、“建漆”),繪畫成圖后,采用金箔施貼,光彩奪目,久不褪色。而在巴洛克建筑中,最為常見的是建筑技藝和繪畫相互融合交錯。立體感強、逼真、帶有透視效果,彩畫往往以“天國”為題材,出現(xiàn)在構成屋頂框架的拱門上方,給人以通向“天國”的聯(lián)想(圖8)。天頂畫在向下與墻面的交匯處,往往又是與雕塑等結合的好地方,畫中的人物或倚在欄桿(雕塑構成)上或伸出一只雕塑的手腳(圖9)。

綜上,閩臺傳統(tǒng)建筑與巴拉克建筑裝飾藝術特點詳見表1。從時間上說,巴拉克建筑晚于閩臺傳統(tǒng)建筑近1000年。盡管我們目前無法有力推斷巴洛克建筑是否就是閩臺傳統(tǒng)建筑的承繼或深受閩臺傳統(tǒng)建筑的影響,但通過比較,可以明顯看出閩臺傳統(tǒng)建筑裝飾與巴拉克建筑裝飾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相同之處,尤其是裝飾特點、裝飾目的等都存在著許多共性,但又不失各自民族特征及其建筑理念。

閩臺中外合璧式建筑風格解構

19世紀末,閩南一帶的居民由于生活所迫,下南洋謀生,一旦有了積蓄往往回祖居地大興土木。這些建筑物不僅保留了祖居地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而且融匯了僑居地的建筑技術,形成了中西合璧式建筑風格[3]。當?shù)厝擞鬟@些建筑物為“穿西裝、戴斗笠”的建筑,是閩臺傳統(tǒng)建筑中的一道富有時代新鮮氣息的亮麗風景。其特點在于,借鑒吸收僑居地的建筑風格和技術的同時,又不失自身民族的特質,不失祖居地的地域特色。這種中外合璧式的建筑風格不僅體現(xiàn)在民居、祠堂、寺廟、宮觀建筑,還體現(xiàn)在牌坊、塔、亭、臺、榭及橋梁、海防建筑等。其中較有代表的建筑是已故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辜家老宅(如圖10),即現(xiàn)在的“鹿港民俗文物館”[4]。

臺灣辜家老宅,入口立面高聳開闊,豪華貴氣又兼具典雅氣質;外立面模仿巴洛克建筑圓形的立柱,運用以橢圓形為基礎的S形、曲線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墻筑就強烈的光影效果;正面兩翼設八角形衛(wèi)塔力求其外觀的豪華氣派,但其內部結構和裝飾色彩仍然沿襲傳統(tǒng)閩臺建筑風格。在色彩方面,在建筑外立面的墻面點綴著閩臺傳統(tǒng)建筑的經(jīng)典紅色;在門廳兩側的墻面和窗子的上部,也都是以紅白兩色的穿插作為裝飾主色調。主體內部建筑結構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閩南建筑的風格,室內結構較多,使空間的結構分割比較輕便、靈活,住者居其間,萌生一種民族和地域的親切感和“家”的溫馨厚重。

該類似建筑在閩臺一帶絕非罕見,一段時間內形成一道頗有生氣的風景線。尤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這類“穿西裝、戴斗笠”的建筑物,可謂是這一年代的閩臺建筑的具有歷史標志性的建筑物,并載入閩臺傳統(tǒng)建筑史。

閩臺傳統(tǒng)建筑藝術風格發(fā)展之啟迪

從閩臺傳統(tǒng)建筑的“紅宮烏祖厝”的雕梁畫棟,到“穿西裝、戴斗笠”的中外合璧式建筑,可以看出,閩臺傳統(tǒng)建筑藝術風格的發(fā)展,幾經(jīng)傳統(tǒng)的承繼。外域先進藝術和技術的借鑒和與本民族的融合,折射出各民族的文明及其藝術文化屬于整個“地球村”,屬于全人類。人類文明的進化,是各民族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融合的過程,建筑藝術也不會例外。如果沒有各民族間的互相借鑒融合,就不會有今天遍及全球的通訊網(wǎng)絡,不會有惠及全球的電力照明等。

到了今天全球化的社會大背景下,各民族的融合更加頻繁。在當前物質文化乃至建筑藝術全球化的歷史潮流中,在多元、立體交叉的大文化語境里,如何發(fā)展和推進我國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藝術事業(yè),怎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明確的認識,是擺在當代建筑者、設計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大潮中的必然結果是傳承已久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分解和新的融合,這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時代創(chuàng)新。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要建設我們自己民族的建筑,甚至要建造有各種地域特色的建筑,就必須正確處理好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匯與融合,在吸收西方先進建筑文化的同時,要因地制宜使用,而不是完全照搬使用和濫用。只有把這兩者結合好,我們才會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融入世界藝術新元素的具有時代標志的建筑。任何一個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斷發(fā)展,都必須“反思”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yōu)勢和劣勢,了解自己的歷史和現(xiàn)實,并預見自己的未來。尤其在接受西方建筑文化藝術影響的同時,更需理智地探索我們本民族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回歸。

數(shù)典忘祖,全盤西化,只是東施效顰。中國建筑藝術應該是以自己燦爛的民族文化為背景,向世界展示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充滿無限生機的獨特民族藝術,既能表現(xiàn)我們的民族精神又能體現(xiàn)時代的風貌。所以,當代建筑在吸收國外建筑之精華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并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建筑的獨特風格,使之富有中國特色并具有時代特征,這才是當前中國建筑界唯一的出路。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