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著力點與推進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著力點與推進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著力點與推進路徑

摘要: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yǎng)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勞動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主動勞動意識,加深職業(yè)認同感,形成正確勞動價值觀和完善自我職業(yè)素養(yǎng)。對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當前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當前勞動教育弱化和淡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準確把握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有效著力點,積極探索推進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教育載體;推進路徑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把育人導向作為勞動教育的首要原則。在此之前教育部也發(fā)布了《關于職業(yè)院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職業(yè)院校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確保勞動教育有時間保證,并緊密結合實際,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依托實習實訓強化勞動教育。同時全面推行課程思政,將勞動素養(yǎng)、工匠精神融入專業(yè)教育教學中,讓勞動教育在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落地生根”[1]。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認真分析形勢,了解開展勞動教育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牢牢把握勞動教育的方向,不斷拓展勞動教育的路徑,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

一、當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勞動教育認識不充分

當前部分高職學生對勞動教育理解不深入,認同度較低。通過對796名高職學生調研分析發(fā)現,在校期間參加過社區(qū)服務的學生占32.2%,56.6%的學生表示偶爾參加公益活動,甚至有11.2%的學生表示從來沒參加過,而認為勞動教育用處不大的還占27.4%。可見大部分高職學生只能看到勞動教育等淺層次的表面內容,對于勞動品質、勞動價值等深層次內容的認識則相對片面。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學生實現個人夢想的重要途徑[2],但是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勞動的生活價值和職業(yè)需要,也未能牢固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沒有領會到幸福生活與辛勤勞動、艱苦奮斗之間的關系,甚至很多學生本身就不熱愛勞動,對于一些工作環(huán)境差、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不高的勞動崗位抱有嚴重的抵觸情緒,更不要說對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作風進行傳承和發(fā)揚,這對于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相關項目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

2.專業(yè)教育與勞動教育結合不緊密

高職院校的專業(yè)教育過分強調對某一專業(yè)具體技能的重點培養(yǎng),卻與勞動教育出現了分離。調查顯示,21.2%的學生認為在當前學習中獲取專業(yè)理論知識是最重要的,74.6%的學生認為學校當前對勞動教育開展不夠重視,甚至有3.5%的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還不如兼職掙錢實惠,這與高職教育活動中長期存在的重專業(yè)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重智育輕勞動的教育傾向是分不開的。當前,高職院校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任務普遍較重,教師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專業(yè)技能領域,嚴重忽視了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因此未能在專業(yè)教育領域進行有效的滲透和結合。尤其是“00后”高職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沒有辛勤勞動的經歷,加之學校、教師和家長對勞動價值和勞動觀念的宣傳教育相對較少,進入高職院校后大部分學生所接受的專業(yè)教育是與勞動教育嚴重分離的,因此有61.1%的學生把課外活動放在了娛樂上,甚至有28.3%的學生放在了校外兼職上。

3.勞動教育的載體相對單一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勞動教育實踐載體和教育平臺。長期以來,由于整個社會對勞動教育的忽視,在勞動教育載體的建設上沒有穩(wěn)定持續(xù)地投入,導致現有勞動教育的載體比較單一。29.4%的學生認為學校實習就是勞動,不需要再額外增加勞動課程,34.7%的學生認為工作之后自然就可以勞動,在校期間不需要特別強調。調查顯示當前的勞動教育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而在社會實踐活動上有44.5%的學生按照學校要求做到了認真參與,但是有32.3%的學生表示隨便應付式參加,有23.2%的學生明確表示沒有參加。同時,勤工儉學作為一種學生資助形式,參與的學生僅為學生總數的20.5%。課堂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基礎載體,在高職學生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基本沒有專門的勞動教育內容,因此勞動教育基本被安排在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此外,目前課外實踐中的勞動教育多以志愿服務、文明寢室評比、暑期社會實踐等為契機,勞動教育的載體相對單一和簡單,無法完全滿足高職院校勞動育人的現實需要。

4.勞動教育的成效難以評價

勞動教育是面向高職院校所有學生開展的一門必修課,在錘煉學生的勞動品質、理解勞動價值、增強基本勞動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與此相反,當前學校和教師在勞動教育方面的投入較少,這與對勞動教育的成果難以開展有效評價不無關系,主要表現為對學校各方的教育成果難以進行量化,以致于很難對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形成有效的激勵。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對勞動教育體系進行科學設計,未能制定與之相對應的勞動教育評價辦法,對勞動教育的內容、形式等方面要求不夠具體,尤其在勞動教育的形式上缺乏創(chuàng)新、在勞動教育基地的建設上未能凸顯職業(yè)特色等,這些原因都直接導致了勞動教育被忽略,未能受到學校各方的高度重視。

二、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著力點與推進路徑

1.構建多方聯動的勞動教育格局

新時代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一定要具備大勞育、大美育的理念,不僅依賴高職院校這個單一主體,更要充分調動學校、社會、社區(qū)、企業(yè)、家庭等多方力量[3],搭建“1+N”多方聯動的勞動教育新格局。首先,重點發(fā)揮企業(yè)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的協作性作用。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辦學優(yōu)勢,將企業(yè)主體吸引到勞動教育活動中來,讓企業(yè)在其中充當更重要的角色。如企業(yè)的文化精神可以成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校企共建勞動教育特色基地,通過產業(yè)文化進教育、企業(yè)文化進校園、職業(yè)文化進課堂,從而實現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夯實勞動美育的文化意蘊。其次,充分發(fā)揮家庭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家長對待和從事家務勞動的基本情況,以及所表現出的職業(yè)態(tài)度和職業(yè)能力都可以成為勞動教育的素材;同時家長也可以成為實施勞動教育的主體,尤其是在假期,家長應當成為家庭勞動教育的督導員。作為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或輔導員,平時也要注重與學生家庭的日常聯系,必要時可以與家長共同交流商討,針對學生制定有個性的勞動教育途徑和方法。再次,注重發(fā)揮社會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的支持性作用。在積極利用和開發(fā)社會各方勞動教育資源的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豐富、拓展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如社會福利機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城市社區(qū)等都可以成為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場所,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勤工儉學、公益活動也都可以成為高職院校開展勞動育人的有效方法和形式。與此同時,各級政府還要對高職院校建設普適性勞動教育基地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進而充分發(fā)揮高職院校在中小學勞動教育中的天然優(yōu)勢。

2.建立健全高職勞動教育的實施體系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一定要有整體意識和系統思維,要重視勞動教育實施體系的科學構建,這樣才能將高職勞動教育進行系統、高質量地開展,真正增強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以勞動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為契機,高職院校要在勞動教育校本教材和課程上下功夫,將勞動教育滲透到日常教育活動的多個方面,實現勞動教育的常態(tài)化、專門化[4]。其次,高職院校要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專業(yè)實踐教育載體,如專業(yè)課程的實習實訓、職業(yè)技能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活動等,使其成為勞動專業(yè)教育的主要載體,從而有助于學生勞動技能、素養(yǎng)、情感、習慣的有效培養(yǎng)。再次,高職院校還應當積極構建蘊含勞動育人內涵的校園文化,如在校園勞動教育景觀設計、校風學風建設、職業(yè)文化和企業(yè)文化進校園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滲透勞動教育內容,促進高職學生勞動素養(yǎng)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

3.完善高職勞動教育的保障措施

首先,高職院校要確定勞動教育的牽頭部門,并盡快構建勞動教育的組織管理體系。要將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進行明確,如在全校成立勞動教育委員會、各院系組建勞動教育指導小組等,完善學校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工作,并對勞動教育的具體實踐開展監(jiān)督與指導工作。其次,高職院校要強化勞動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除了要提高現有思政課和專業(yè)課教師隊伍的勞動教育育人意識和能力外,還要把社會企業(yè)人員充實吸引到學校的兼職教師隊伍中來,如企業(yè)技能大師、各級勞動模范和非遺傳承人等都可以作為勞動教育的兼職師資力量[5]。再次,要建立勞動教育專項資金保障措施。高職院校要建立勞動教育專項經費,并確保經費可以及時到位,為勞動教育載體建設、勞動教育活動開展等各項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4.構建高職勞動教育的科學評價反饋體系

科學的評價反饋體系是高職院校開展好勞動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做好教育評價與反饋工作,有助于定期總結勞動教育的成效,及時發(fā)現勞動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適時進行勞動教育方案的修訂完善。首先,高職院校要明確教師的勞動教育職責,將勞動美育納入教師工作內容和教學評價考核指標。使教師認識到勞動教育的主動性和重要性,并充分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勞動教育的積極性,不忘勞動育人的初心。其次,要完善面向學生的勞動教育評價指標。把學生勞動教育取得的成果列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如學生技能素質的提升情況、勞動價值觀是否健康、勞動職業(yè)態(tài)度是否積極、勞動習慣是否得以良好養(yǎng)成以及參加勞動實踐情況等。再次,高職院校需要建立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勞動教育雙向溝通機制[6]。通過機制的建立及時了解學生對勞動教育方案的建議和看法等,以便對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教育糾正和干預措施,增強高職學生勞動認同和職業(yè)認同。

三、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承擔起開展勞動教育的時代任務和歷史使命,充分發(fā)揮自身在開展勞動教育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明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主要著力點,持續(xù)豐富勞動教育的載體和推進途徑,進而有效完善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高職學生的勞動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和社會適應能力,為高職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胡婷婷 柏小鳳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揚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