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的傳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音樂作為高校教育體系重點學科,是學生美育教育的重要學科載體。民族音樂是經過民族歷史發(fā)展所積累下的文化產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同時也具有一定音樂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將音樂課程與民族音樂建立有效聯系,能夠保證音樂教學更加高效,對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實現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高校音樂教育中滲透民族音樂的意義,以及具體路徑展開分析,從而為促進音樂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民族教育;傳承
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學科,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具有的情感元素十分豐富。民族音樂作為音樂領域重要形式,其不僅具有一定的音樂特征,同時所具有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因此,在國家不斷重視民族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今天,高校需要重點將民族音樂滲透到音樂學科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形成一定音樂知識、技能基礎的同時,對傳統(tǒng)文化內涵形成正確感知。
一、民族音樂文化定義
民族音樂,具體指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民族人民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積淀,根據民族的習俗所構建的一種音樂體系,主要功能是緩解當時人們生活勞作的辛苦,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因為不同地域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慣的不同,所以呈現的民族音樂差異性和個性化特征比較明顯[1]。民族音樂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我國民族發(fā)展領域重要的文化產物。
二、民族音樂與高校音樂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
(一)高校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
文化傳承是社會發(fā)展的重點要素,雖然時代在不斷變化,社會在不斷發(fā)展,但是仍然需要重視文化的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能夠實現知識的學習、認知水平的提高,也能夠為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礎?,F如今,國家強調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建立,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基地,其所承擔的責任十分艱巨。通過高校教育,能夠將民族文化有效的傳遞給學生,讓個體在學生時期就民族文化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方便其今后在深入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能夠始終對民族文化保持正確的思想認知。而民族音樂作為音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要素[2]。高校借助于音樂學科載體,將民族音樂文化有效的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音樂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對民族音樂文化內涵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為我國在國際文化領域提高影響力,奠定良好的人才儲備基礎。由此可見,民族音樂與高校音樂教育之間的關系十分顯著,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民族音樂文化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充實和深化
在新時期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傳承民族音樂,對于促進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音樂課程內容的充實與豐富,引進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健全學生音樂知識體系。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特征,豐富音樂文化底蘊,進而提高學生音樂文化綜合素養(yǎng)。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功能十分顯著[3]。民族音樂不僅能夠豐富音樂課程內容體系,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保證學生所掌握的音樂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同時,民族音樂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對于實現學生的情感教育以及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能夠對民族的發(fā)展,以及文化的傳承,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這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識,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十分深遠的教育意義。由此可見,民族音樂與音樂教育之間存在的關系十分緊密,兩者具有互為促進的關系。因此,高校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應該重視民族音樂滲透,在促進音樂教學改革的同時,實現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傳承的路徑探究
(一)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促進文化傳承
環(huán)境對個體學習的影響十分顯著。因此,高校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為了實現民族音樂有效傳承,需要重視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從而為民族音樂傳承,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通常情況下,要想實現民族音樂有效傳承,需要從社會、高校和家庭環(huán)境方面進行創(chuàng)優(yōu)處理。首先,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政府應該加強政策干預,加強民族音樂傳承支持力度[4]。根據民族音樂傳承具體要求,制定完善性的政策、體制,為高校的音樂教學活動改革,提供重要的政策導向。比如說,政府可以聯合教育部門,就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貫徹與落實,制定相關的教學改革標準,從而保證民族音樂的滲透與落實,更具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政府可以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強扶持資金投入,支持高校積極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為發(fā)掘民族音樂資源,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確保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活動中的滲透與執(zhí)行力度更加顯著。其次,高校方面應該重視音樂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根據民族音樂教學標準,就高校內部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以及文化氛圍進行創(chuàng)優(yōu)。引進在民族音樂領域具有一定專業(yè)造詣和創(chuàng)新理念的教師隊伍;引進先進的民族音樂演奏樂器;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宣傳力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文化氛圍,讓學生對音樂文化形成正確認知,從而積極參與到民族音樂自主學習活動當中。同時,家庭方面需要重視教育引導。作為學生家長,需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理念。讓學生在家長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民族文化認知,端正民族音樂學習態(tài)度。通過社會、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三方協(xié)作,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民族音樂文化環(huán)境,保證音樂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
(二)樹立正確理念,指導傳承行動
理念是行動的重要的支撐。為了將民族音樂與高校的音樂教育充分的融合,教師需要在教育理念方面進行更新,并在新思想的支撐下,推出音樂教育新舉措,從而保證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fā)展,讓學生對民族音樂建立起正確的音樂感知。首先,教師在滲透民族音樂時,需要重視民族文化內涵的發(fā)掘,讓學生在掌握基礎音樂知識的同時,對其中的文化內涵,也能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說,《高山流水》作為經典民族音樂作品,詮釋了道家思想內涵,同時也彰顯了自然的魅力。教師在組織民族音樂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音樂作品,就其中的文化內涵進行探析。同時,教師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樹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5]。讓學生在掌握民族音樂文化核心的基礎上,能夠融入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從而促進民族音樂的時代化發(fā)展。隨著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民族音樂的傳承載體和傳承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圍繞具體的音樂作品,將不同的演繹方式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傳承經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全面提高學生音樂學科綜合素養(yǎng)。比如說,《梅花三弄》作為民族音樂代表作品,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可以鼓勵學生借助琴、箏、簫等樂器進行演奏,呈現不同音樂演奏風格,實現學生音樂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培養(yǎng)。
(三)完善音樂教材,優(yōu)化課程設置
教材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載體,教材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民族音樂的傳承效果。因此,在新時期的音樂教學領域,高校需要重視音樂教材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創(chuàng)新,從而保證課程內容更加全面,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民族音樂,奠定良好的工具基礎。首先,高校需要重視音樂教材內容合理設計。根據民族音樂傳承標準,積極開發(fā)校本教材。在教材中根據地方特色,融入民族音樂內容。從而保證音樂教材內容教育功能更加完善,為學生深入學習民族音樂知識,提供良好的參考依據。而合理開發(fā)校本課程,能夠將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中所蘊含的民族音樂文化,有效融合到教材內容當中。讓學生能夠對自身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形成正確的感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同時,教師為保證民族音樂在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更加科學、有效,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安排和設置。教師在設計常規(guī)音樂課程時,需要進一步增設與民族音樂發(fā)展歷史,以及民族音樂樂理知識相關的課程。從而讓學生更加系統(tǒng)的參與到民族音樂學習當中,夯實學生民族音樂學習基礎。
(四)壯大師資力量,加強音樂教育
音樂教師作為民族音樂傳承活動的執(zhí)行者,其專業(yè)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傳承活動的執(zhí)行效率。因此,高校在進行民族化音樂教學改革時,需要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素質建設。首先,高校需要重視音樂教師人才引進,融入新鮮血液,在教師隊伍中注入新活力,從而將全新的音樂教學理念,以及教學體系帶到高校的音樂教育工作當中。高校在招聘音樂教師時,需要重點考查教師對民族音樂的認知和了解情況,以及在民族音樂領域所接受的教育情況,確保教師專業(yè)素質與民族音樂傳承要求相一致。同時,高校需要重視內部音樂教師隊伍素質建設工作[6]。根據民族音樂傳承要求,就音樂教師在當前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行重點分析。并以此為依據組織專業(yè)性的培訓活動。向廣大音樂教師滲透正確的音樂理念,端正音樂教師民族音樂傳承責任意識,加強民族音樂教學研討活動,從而全面提高高校音樂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為更好的滲透民族音樂教學奠定良好的人才儲備。
(五)用科技手段,傳承音樂文化
現如今,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為實現民族音樂有效傳承,高校需要以信息技術為載體,構建現代化音樂課程體系,從而為學生深入了解和系統(tǒng)學習民族音樂,提供良好的學習載體。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將民族音樂中包含的文化情境,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將《阿里山的姑娘》相關情境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民族文化內涵,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揚,形成正確的情感認知。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于互聯網,拓展民族音樂學習渠道。引導學生積極利用互聯網,就民族音樂相關發(fā)展歷史,以及具體代表作品進行搜集和整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也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就自身對民族音樂的學習看法和心得進行交流,從而實現民族音樂學習資源的共享。
(六)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為更好的將民族音樂滲透到教學活動中,需要重視校園內部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全面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熱情,同時在文化環(huán)境的渲染下,對民族音樂形成良好的傳承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所應該履行的責任。首先,高校可以借助于校園廣播、文化宣傳欄等載體,向學生滲透和宣傳音樂文化,讓學生對民族音樂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同時,高校也可以專門成立民族音樂社團。以社團為載體,定期組織民族音樂表演活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深刻認識到民族音樂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從而更加規(guī)范、秩序的參與到民族音樂學習活動當中。
四、結語
綜上,在高校音樂教育領域,滲透民族音樂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豐富音樂課程內容,同時也豐富音樂課程文化內涵。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對我國的優(yōu)良文化也能夠形成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全面提高學生音樂學科修養(yǎng),豐富文化底蘊。因此,音樂教師需要重視課程教學與民族音樂之間的關系,采取多種手段將民族音樂有效的貫徹和滲透到音樂教育領域,全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彥婷,尹愛青.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4:241-246.
[2]方園.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藝術科技,2018,05:277.
[3]王薇.試論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226-227.
[4]張蓓蓓.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北方音樂,2017,03:248.
[5]張競月.淺析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大眾文藝,2016,23:211.
[6]王培.淺析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北方音樂,2016,21:15-16.
作者:李雪蓮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