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感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學前美術教育促進兒童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繪畫是兒童表達自己內心情感以及美好愿望的語言,它是兒童利用線條、形狀、色彩等元素來反映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更進一步地表達兒童內心的想法。愛畫畫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而且每個孩子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力,在學前美術發(fā)展過程中,兒童從涂鴉階段的亂涂亂畫到最后能夠比較完整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創(chuàng)作出或者模仿出自己滿意的一幅畫,然后給它賦予名字,并加以說明,這都顯示出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例如,當我們拿著著實物模型告訴兒童,這是一種動物,是一只小貓,然后問兒童這是什么顏色的小貓,它愛吃什么,它有什么本領,然后讓孩子創(chuàng)作一幅有關小貓的畫,兒童就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大家爭先恐后躍躍欲試的發(fā)言,說可以畫一只抓老鼠的貓、一群釣魚的小貓、一只睡懶覺的貓、一只正在和小朋友玩耍的小貓等等。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兒童認識了事物,讓他們學會了發(fā)散思維,學會把自己已知的事物和未知的事物結合起來,間接地培養(yǎng)了他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其實不僅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還反映在兒童制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在兒童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成人的許多關于美術的條條框框都被打破了,比如說畫面中不合比例的人物造型、大膽主觀的色彩、隨意的空間布置、不合邏輯的構思等。例如,當一個小朋友畫了一個農民伯伯,這個農民伯伯占了整個畫面,然后在他旁邊畫一個很小很小的房子,指出這個小房子就是農民伯伯的家,如果是我們大人畫這幅畫時,我們就會按照房子和人的比例去畫,但是小朋友畫得就充滿了活力與吸引力,他不會按照我們的常規(guī)去做,這些獨特的表現手法體現著兒童奇特的創(chuàng)造和豐富的想象。
1.2學前美術教育促進兒童具有獨特的審美感
(1)引導兒童欣賞藝術作品,培養(yǎng)兒童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美是一種藝術,生活中美無處不在,但是人的審美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后天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關鍵時期,學前美術活動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兒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在學前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兒童通過做創(chuàng)意手工、畫圖、藝術欣賞等活動,來感受美的力量。例如,在繪畫《幸福的一家人》時,每個兒童的想象不同,繪畫重點也不同,有的兒童突出一家人服裝上的各種各樣圖案,有的兒童更強調一家人幸福的笑臉。他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千姿百態(tài)、各有不同。作為一次美術活動,我想教師應該注意美的形式對激發(fā)兒童審美體驗的重要作用。在情感目標上,我想讓兒童感受情感的美,體會到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氛圍。
(2)引導兒童接觸生活中美好事物,豐富兒童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引導下,感受繁花茂盛的花叢,體會夕陽西下的感動,聆聽滴答的雨點聲,觀看波濤洶涌的大海,這些都可以使兒童感受到大自然中、社會生活中、藝術作品中的美好。無論是街上形形人的衣著打扮,還是大自然的鳥語花香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審美情感,讓他們感受到美的陶冶。
1.3學前美術教育促進兒童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學前美術活動能豐富兒童的文化生活,啟發(fā)兒童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認識。其實對兒童道德品格的培養(yǎng)可以從兒童自己的作品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小動物,扶著老奶奶過馬路,把拾到的錢交給警察叔叔等等,這些都是兒童常畫的內容,雖然他們畫得稚拙,但是能從畫面中看出兒童的美好,他們用身心感悟著我們的美好世界。
1.4學前美術教育促進兒童手、眼、腦的發(fā)展大家一提到學前美術,眼前就會浮現這樣的情景,很多孩子在拿著畫筆在紙上認真的畫畫,其實美術不只是單純地畫畫,它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用手指畫畫,把豆子組合成一幅畫,在廢棄的瓶子上畫等,所以學前美術不只是用筆在畫,只要發(fā)散思維,就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表現形式的畫,兒童在操作中親身體會到美術活動的樂趣,在這期間充分發(fā)揮了兒童的手、眼、腦的發(fā)展。他們用大腦去思考和理解,用語言交流自己的感受,用手操作美術工具和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眼睛觀察其他人的做法,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2學前美術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2.1學前美術教育要求學生畫的像,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在學前美術的課堂上老師認真地教兒童畫畫,以畫葡萄為例,老師就用幾個幾何圖形畫出了,然后讓兒童照著畫,還要求要的像,兒童很容易就學會了這種簡筆的畫葡萄,但是在學之前,他們卻能用很多方法去表現,雖然充滿稚氣,卻體現了兒童創(chuàng)造的活力。模仿是一種固定的扼殺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這會嚴重阻礙了兒童藝術感受和非凡才能的發(fā)展。
2.2學前美術教育缺乏兒童情感的培養(yǎng)每次當兒童完成畫后,老師和家長在下課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看誰畫的最好看,每次看到涂顏色沒有涂到外面且畫面干凈的孩子,還有看到你和老師畫的一模一樣的畫家長就大加贊揚,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去注重這些,而應該更多地去發(fā)現兒童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感受以及情緒,這樣做還能發(fā)現孩子心智的發(fā)展是否健康。
3總結
(一)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力不足
筆者就某一中學某一次美術課作為實例進行研究,探討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的影響,將20名學生分成兩組進行不同方式的美術教學,受到情感教化的學生對藝術畫作的分析和鑒賞更為深入;接受技能教學的另一組學生可熟悉地掌握繪畫技巧。然后給兩組學生布置獨立創(chuàng)作的作業(yè)時,接受感情教化的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創(chuàng)新性遠遠強于只接受技能培訓的學生。
(二)中學美術情感教學模式受傳統(tǒng)觀念的制約
美術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地位不高,美術師資力量薄弱,美術教師接受的講學與培訓機會少,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陳舊,使得原本活躍靈動的美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部分教師對教授的美術畫作認識不足,對畫作的藝術價值評價不準確。對美術的價值沒有從“人的情感”中探求真知,被利益化的市場價值導向誤導。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渠道,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沒有真正引導學生發(fā)現藝術的美,美術課堂中的藝術氛圍沒有真正營造出來,更挫傷缺乏美術興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解決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教學問題策略
隨著初中美術情感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在發(fā)現其發(fā)展過程中已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以下改進建議,為促進初中美術情感教學提供發(fā)展策略。
(一)開發(fā)多樣性美術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發(fā)揚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優(yōu)良之處,如對我國傳統(tǒng)藝術畫作的畫風分析、虛實相生的傳統(tǒng)畫技的特點及山水人物特殊畫風的傳承,在此基礎上注入對中國傳統(tǒng)美術的情感。對一幅巨大的山水畫作,作業(yè)時懷抱何種情懷進行創(chuàng)作,分析畫中的人物表情、動作和行為特點,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畫作的偉大力量。同一幅畫作還可從不同鑒賞角度進行分析,激發(fā)學生思考畫作的不同特點,除作者的愛國情感之外,還要有對祖國美好河山的贊美之情,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奇妙。山河自然組合的意境、山環(huán)水繞的美妙都具有一種神奇力量,通過畫筆展現在眾人面前又是另一番滋味。教師可根據此類方法開發(fā)學生的情感世界,引領學生發(fā)現心靈的美,升華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感性與理性思維綜合平穩(wěn)發(fā)展。
(二)發(fā)掘美術情感教育“人文性”
中學美術教學是多數學生學習美術的啟蒙階段,中學生在身心成長變化中情感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中學美術教育注重培養(yǎng)多數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藝術家極其高端的美術技能和技法。提高中學生的美術情操需從學生心理情感變化特點著手,在課堂上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作精神、空間感知能力和思維靈動能力。靈感來源于現實中的各類客觀事物,更高于現實,需要學生自主發(fā)動思維,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情感認知能力進行升華。
三、結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針對職業(yè)教育提出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對中職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操,對他們的成長有著深遠的意義: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審美目標,有了審美目標,學生就有了創(chuàng)造的動力,也就有效地提高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另一方面,美是一種友善、和諧的情操,能使學生品格高尚、心地善良、情感純潔、態(tài)度端正,有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讓他們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家庭生活中都能更有效地融入社會。此外,美麗的事物能給人以愉悅的心情,審美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能夠促進人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無論是事物的自然美還是藝術的造型美,都對學生理想的樹立、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美育的主要任務。
美育可促進學生專業(yè)的發(fā)展和知識面的拓展
現在社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尤其是需要那些精通專業(yè)、博識多才的人才。要想做到既精通專業(yè)又博識多才,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是一個重要條件。美術教育在培養(yǎng)人的綜合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中等職業(yè)學校開設的很多專業(yè)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如,各種設計類專業(yè)需要學生具備素描、色彩、空間想象等基本的繪畫能力,因為審美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設計作品的優(yōu)劣。美術教育是超越單純的美術技法的,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美術素質、美術修養(yǎng)的教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建立美術知識結構,提高審美修養(yǎng),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美育可加強學生的具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學生階段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系列美育活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情感得以激發(fā),能夠在美育的過程中打開思路,發(fā)揮想象,從而做到融會貫通,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觀察力一般較弱,不能深入觀察事物,而且興趣容易轉移,而藝術審美活動從內容、形式到過程、結果都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同時,美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激起他們種種美妙的聯想,這種聯想是比較自由的,能使人超越時間和空間、有生命與無生命、現實和幻想的種種限制。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發(fā)展起來的具象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與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形成互補,有助于思維的全面發(fā)展。
美育可提升學生的情商
人的大腦兩半球的功能是高度專門化而又高度合作的:左腦掌管人的認知活動,右腦則掌管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對人才要求的重點在于左腦的開發(fā)完善,而右腦相對左腦則開發(fā)較為緩慢。實際上,右腦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情商、職業(yè)性格的基礎。而美育無疑是開發(fā)右腦的最佳學科。同時,美育的功能是整體的,它雖然主要作用于右腦,卻又不止右腦,它所擁有的空間知覺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不僅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而且想象力會對左腦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因此,美育的特別意義還在于其有利于大腦的全面開發(fā)。
論文摘要:文藝復興是人類文明史中的一大飛躍,其美育思想內涵值得人們思索繼承和創(chuàng)新運用,給當今美育思想以及音樂教育帶來良好的現實啟示。
文藝復興發(fā)生于14至17世紀上半葉它是人類文明史中的一大飛躍.人們不僅對世界和自然美有了嶄新的認識.人性也得到了復蘇.在文學藝術領域中人們盡情地歌頌美、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當時自然科學哲學探索、文藝創(chuàng)作等都空前活躍、繁榮。筆者旨在闡釋該時期美育思想的內涵及對當今美育和音樂教育的現實啟示。
一、文藝復興時期羹育觀的特點
1美育思想核心和美育教育目標
人文主義是當時美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思想精髓是對現世人生的重視把個性自由人生幸福,甚至感官快樂看成是人性的理想。人們提倡人性人權和個性自由,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情感科學為人生謀福利、教育發(fā)展人的個性提出一切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的利益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贊美人、歌頌人和培養(yǎng)全知全能的完美的人是當時文學藝術美學和教育的中心內容與主要職責。人們逐漸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人類自身的素質,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并順應自然本性生活才能達到幸福的境界,一系列的思考帶來了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繁榮。
2美育教育途徑和方式
(1)注重文學藝術作品的美育功能該時期的作家、藝術家以及思想家、理論家深切感受到文藝的強烈美感教育作用并善于運用文學藝術的特點來宣傳和培育人文主義思想代表作有《巨人傳》《抒情詩集》《十日談》《愚神頌》《堂吉珂德》等這些作品有的鞭撻了經院教育思想的弊端,有的熱情歌頌了大自然以及人世間真摯美好的情感,有的塑造了向往自由世界,具有斗爭精神的青年形象,很好地浸染了人們的心靈。wwW.133229.cOM西班牙現實主義作家塞萬提斯認為,藝術作品應該既有趣又有益.既可以娛人又可以教人它們應該是人生的鏡鑒風俗的范型和真理的假象”。莎士比亞的系列作品則更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學藝術史的高峰.他通過詩歌及悲、喜劇等多種形式盡情抒發(fā)對美的感受以及人類高尚而美好的情感。
(2)把文藝的認識、教益作用融合于”和娛樂、消遣之中德智體美結合采用直觀生動、適合兒童特點的教育方式。他們認為悲劇有和“凈化”作用指出詩是模仿的藝術.是一種指向教益的娛樂,能夠娛情悅性。他們注意教學的吸引力和學生的興趣盡可能調動兒童的積極思維能力,讓兒童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并注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認為學習音樂、舞蹈等知識和技能盡管看不出直接的使用價值.卻可以給人們帶來奇特的享樂,并得到豐碩的成果,也即有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文藝復興時期美育思想的現實啟示
1美育教育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
筆者認為,進行美育教育本身就是以人為本.學校教育日益提升美育教育的地位,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珍視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推進社會發(fā)展的深刻而又全面的哲學認識。如果說幾百年前的文藝復興提出人文主義是對人性的復蘇和回歸,那么現在的以人為本就是這一思想的成熟和發(fā)展。如我國的政治教材中已明確提出: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2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是美育的重要途徑
藝術教育的效應主要在兩個方面,即個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社會文明的進步和建設,可以看出其與文藝復興思想的淵源關系。藝術教育因其比其他事物的審美含量充盈、集中而成為實施美育的最根本或主要的形式它涉及人生的各個層面和人文社會的各個領域。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中有不少對音樂教育有著較高的評價和認識。維多里諾就非常重視音樂的美育教育作用.認為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對提高感覺和知性的能力都有好處維爾吉利奧則認為音樂這類學問是超脫于實際的利益而自身成為自由的科學,弗萊佛認為.音樂舞蹈對發(fā)展人的身心健美有重要意義今天的音樂教育越來越多地強調以審美為核心讓生活變得非富多彩,人類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的內在目的.它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的潛效應和教育的愉悅性,隨著音樂教育研究的推進和改革的實施日益發(fā)揮更大的社會作用。
三.對音樂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再思考
1注重學科的交叉、融合和滲透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教育中人文主義傾向十分明顯,教育內容及教育形式都出現了多元化、自由化、分工化發(fā)展的新趨勢同時音樂教育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聯系更加緊密。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學家雷默提出了綜合藝術教育的觀點。他認為音樂教育只有和其他姐妹藝術結盟,才能夠朝學校的核心課程邁進,更好地發(fā)揮美育教育的作用。美育教育也離不開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養(yǎng)料,這一點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已給我們啟示。例如他們認為音樂與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達·芬奇丟勒等藝術家們把藝術作為~門科學來進行研究。歷代音樂流派眾多很多都得益于其他學科或是人文哲學思想的啟示.如德彪西創(chuàng)立的印象主義音樂風格來自于印象主義詩歌和繪畫的啟示:中國古琴藝術講究清、微.淡遠的意境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今天環(huán)境音樂醫(yī)療音樂等概念的出現也證明了不同學科領域間的融合滲透,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實用性。
2寓教于樂”的同時注重創(chuàng)造性是美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文藝復興的教育思想是我們今天“寓教于樂思想的前身,同時,我們今天講求寓教于樂也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教學中的體現。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在審視音樂課程價值時指出音樂課程能有效開發(fā)個體潛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沖動.升華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質量作為人類的巨大潛能,當今世界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被日益得到重視,人們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隨之而發(fā)生著改變。創(chuàng)造能力與美育教育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方面美育教育能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創(chuàng)新能力需在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培養(yǎng),另方面好的文學藝術作品又有待于人們將時代精神給予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好的藝術作品,使人們從中汲取營養(yǎng)、升華心靈,并從中獲得靈感,進一步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文藝復興距今已經過去了3o0多年的時間.但它的美育思想精華卻至今仍影響著人們值得我們不斷去思索繼承和創(chuàng)新運用。
參考文獻:
[1]涂途西方美育史話[m]北京紅旗出版社,1988
關鍵詞:高職語文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1-0023-01
不少人認為在高職院校就只是要學會一項專業(yè)技能,以便學生一踏上社會便有用武之地,語文學不學不重要。這種認識不僅來自學生,也來自學生家長、甚至是專業(yè)性很強的教師?;谶@種認識,高職語文教學現狀就可想而知了。如何正確定位高職語文教育,如何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水平,這應該是每一個高職語文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1 明確思想認識,更新教學觀念
人類社會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高科技時代,就像以往每一次社會變更一般,在一開始,人們都只熱衷于對新技術、新方法的崇拜,生活中的頓悟、美感、靈性、想象力、人文精神往往會被忽視。所以,在功利主義日趨嚴重的當今社會,“是否學有所用”一直是困擾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很多高職學生進校后,想的就是學一兩門技術,出來找份工作,對文化課、基礎課不夠重視,缺乏最基本的學習動力。雖然高職院校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但決不能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專業(yè)技術培訓,前者是基于大量基礎學科學習的,提高高職生綜合素質的辦學宗旨的體現,是保證職業(yè)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根本認識;而后者只是一種急功近利式的膚淺的想法,如果把二者等同,這種教育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無法經受住時間和社會實踐的考驗的,最終必將對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造成嚴重后果。
2 改進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參與
雖然教育模式的改革在中小學搞得轟轟烈烈,然而高職院校內的教學依然是以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為主。這對即將走上社會的高職生的創(chuàng)業(yè)和繼續(xù)學習是很不利的。再加上許多高職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本來就不是太高,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1)教師可采用專題講座的形式。如今高職語文課的教學時間較少,不可能像中學語文教學那樣逐篇講解,而采用專題講座的形式以點帶面地教學是較為可取的。把教學任務分成若干專題,緊密圍繞一個中心觀念或學生的切身實際,以文學藝術作品的文化背景為底襯,在課堂上進行生動的講解,這樣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2)適當增加討論研究課。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就教學內容多設計一些研究性課題。允許學生說“不”,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課堂上應大力支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特別要肯定那些敢于提出與教師相異的觀點的同學,然后帶領全班一起共同研究,尋求正確結論。平時教師還要特別關注熱點文化現象,并及時使之介入課堂。討論時可采用分組式、辯論式、設置情景式等,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
4 與其專業(yè)相聯系,注重教學實用性
如果說,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功課的基礎,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工具;那么,高職語文應該是高職生們學好其他專業(yè)課的基礎,是他們現在學習,將來工作和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從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來看,高職語文應該具備其獨特的功能。應該與普通語文不同,高職語文的獨特性主要應該表現為:實用、實踐以及為學生學習專業(yè)服務。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是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所以高職語文教學應根據其專業(yè)性質,面向市場,針對學生實際,大膽調整教學內容,切實把教學重點放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上來,將目標瞄準學生將來的就業(yè)需要上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因此要求高職語文教師在加強自身文學修養(yǎng)的同時,還要了解所教專業(yè)的特點,不斷搜集此類專業(yè)的新知識、新信息,研究有關論文的寫作,并用這些信息豐富語文教學。
當然,高職語文教學的改革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事情,它需要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本著培養(yǎng)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理念,積極探索,不斷總結,提高高職語文教學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尚文著.語感論[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
關鍵詞:美育;共性;綜述
筆者通過對華北地區(qū)(中國農業(yè)大學、山西農業(yè)大學)、華南地區(qū)(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西南地區(qū)(云南農業(yè)大學、玉溪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西北地區(q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地區(q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華東北地區(qū)(南京農業(yè)大學)等教育部直屬、省屬、重點大學、全國一本、職技學院、沿海地區(qū)、高原地區(qū)、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等8所農業(yè)院校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云南大學等8所非農業(yè)院校,在教務處、研究生處開設課程、學生處、團委開展活動等方面對大學美育的共性進行了認真的數據分析和對比研究,對農業(yè)院校與其他院校大學美育的共性作出如下綜述。
一、美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重要性的認同
在大學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一道共同構成了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已經成為大學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美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已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
美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yǎng)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時代、特定階級的審美觀念為標準,以形象為手段,以情感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通過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養(yǎng),具有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等。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實踐證明,美育課程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我們都知道,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所關注的對象不同,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的是物的話,人文科學更注重人的發(fā)展。
(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有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很強的審美能力以及健康個性,使之成為能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各種類型、各個層次人才的一種整體性教育活動。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補的關系,誰也不能代替誰。
智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體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的體能體質;德育解決的是一個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備的心理素質;而美育是從審美角度,通過人們對現實的審美視察,在審美實踐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豐富其精神生活,啟發(fā)其自覺性,提高人們對于美的感受、鑒賞能力,從而使人們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大學美育
大學美育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大學美育就是通過美的情感、美的言辭、美的理性、美的氣度、美的結構,揭示新思想、新學科的科學性、真理性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啟迪,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與真理的美好追求,從而開發(fā)學生智力。
二、美感共同性的表現與個性關系的認同
(一)美感的共同性有哪些表現以及與個性的關系
美感的共同性體現了美感的共性特征。在審美主體的個性特征中,蘊涵著時代、民族、階級、人類社會的共性。其表現為:
1.時代共同性。生活在相同時代的人的美感,具有這一時代人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2.民族共同性。屬于同一民族的人的美感,具有這一民族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3.階級共同性。屬于同一階級的人的美感,具有這一階級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二)造成美感差異性的原因和表現
美感的差異性是由審美主體的個性特征決定的。個人的境遇、性格、職業(yè)、文化修養(yǎng)、實踐等千差萬別,這種不同,造成了美感的差異性。美感的差異性表現為:
1.時代差異性。受時代的物質條件、社會關系以及一定的政治、哲學、文化等思想的制約,形成的各個時代不同的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審美趣味以及愛好等,表現為不同時代的美感差異性。
2.民族差異性。由于各民族的經濟狀況、生活習慣、地域、性格、趣味、愛好等的不同,這種不同又滲透到美感中,形成不同民族的美感差異性。
3.階級差異性。不同階級的人的經濟地位、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等的不同,形成了美感差異性。
4.個人差異性。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道路、命運和遭遇以及文化修養(yǎng)與心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個人的美感。面對同一個審美對象,由于以上的不同,所引起的美感是不同的。個人的心境、情緒的不同,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社會分工的實踐的不同,都會影響到美感,表現為美感的差異性。
三、通識教育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改革性的認同
在通識教育背景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高校美育教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一)調整第一課堂的授課內容、授課方式和考核方式
(二)使藝術教育為通識教育融注人格教育的內容
(三)使藝術教育為通識教育融注生命教育的內容
四、農業(yè)院校與非農業(yè)院校在推動大學美育方面的共性
(一)成立相關美育機構
1.2004年,依托北京大學美學學科成立的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被確立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各地美學研究學會。
3.高校美育教育論壇。
4.各級《美學》雜志。
(二)開設相關美育課程
1.復旦大學開設:《抽象藝術審美與創(chuàng)造》,倡議在全國大學開展抽象藝術美育。
2.武漢大學開設:美育與大學生人格塑造等課程。
3.各高校大學美育課程內容大致相同:
(1)理論部分有美的本質、形式美、美感、審美心理、審美能力、審美范疇等基本概念。
(2)審美欣賞課開設:通過感受體驗自然景觀美、社會美、建筑藝術、橋梁建筑藝術、書法藝術、繪畫藝術、工藝美術等,從而掌握審美技巧、增強審美能力。
(三)開展相關美育活動
在筆者了解的農業(yè)院校與非農業(yè)院校中,各高校開展的美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音樂欣賞方面;美術繪畫方面;社團文化方面;宿舍美化方面;文藝競賽方面。
綜上所述,創(chuàng)造來源于實踐,美育的實施更講究“寓教于樂”,人們通常是在閱讀一本小說,觀看一部電影或是傾聽一支樂曲時去感受美和鑒賞美的。美育作為一種通過生動美好的形象來感染人、陶冶人以及影響人的教育,其情感性有助于克服自負的理性說教,以具體感人的形態(tài)或情景為媒介,使人與之在接觸的過程中能自然地產生一種愉悅感,從而得到一種精神上的凈化與陶冶。而美育的最終任務是通過引導人們去感受美、鑒賞美,進而學會在生活中去創(chuàng)造美。因此,美育的實施除了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意識,使他們自發(fā)的形成一種美的觀念之外,還要加強人們對美的實踐,不斷提高他們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實現從理念到實踐的轉化。
參考文獻:
[1]美學文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2]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論文摘要: 情感本身就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標志。而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情感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闡述了高職高專學生情感缺失的原因,探求了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徑,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當代情感教育理論指出,情感是個體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的適應機制,認識發(fā)生的動力機制,行為選擇的評價機制,生命的享用機制”。因此,情感本身就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標志,有著其他心理素質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高職高專學生即將面臨的是就業(yè)、人際關系的心理壓力,若在校學習期間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將對學生、對學校、對社會都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這個時期是高職高專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就顯得更加重要。
在校期間,教師通常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使學生在有效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作為教育者,必須充分地認識和了解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心理指導。有效轉化學生的不良心態(tài)和情感的缺失,為將來就業(yè)、走向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基于此,本人探求了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徑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一、情感缺失的原因
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習基礎差而常常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指責和抱怨以及成績好的同學的輕視,導致他們缺乏自信心,認為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低人一等,內心有一種失落感和自卑感,缺少一種學習的動力。再加上中學階段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他們往往厭學,沒有進取心,知難而退,對自己的前途沒有計劃,沒有求知的愿望,缺乏求知感和求美感,最后因為就業(yè)形勢的嚴峻、就業(yè)壓力的過大,導致普遍存在悲觀消極的心理。就此現狀而言,從高職高專學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要對他們加強情感教育,采取相應的方法,使情感教育滲透在每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育活動中,進而使學生畢業(yè)后,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徑及解決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加強高職高專學生正確的情感教育。首先學生的情感的發(fā)展應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實現,使學生的情感不斷發(fā)生變化,走向新的高度。其次學生的情感發(fā)展需要學習。通過學習,人才能控制情緒,對自身的情感有正確的認識,作出恰當的評價。正確的情感教育的建立和培養(yǎng)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通過課堂教學來加強情感教育
課程是引導學生達到教育目標的橋梁,而課堂是載體。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建立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滲透正確的情感教育。如數學課中進行的情感教育,在數學課上有針對性地滲透審美知識,使學生樹立任何事物都能提煉出美的信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求美愿望,獲得愉快的情感體會,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偠灾?,數學課是一塊情感的綠洲,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情理結合,傾注自己的情,傾注自己的愛,才會使這塊綠洲中的花兒永遠充滿旺盛的活力。又如在化學課中進行情感教育,應根據學生生理、心理和認識特征,遵循良好情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從化學學科特點出發(fā)。在化學課上,教師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端正和加強其情感的傾向性、深刻性和穩(wěn)定性,讓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師要善于以情促知,針對學生厭學現象,要發(fā)揮情感的動力功能,增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學藝術,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厭學轉化為“好學”。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習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還促進了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2.通過開展健康的教育活動來加強情感教育
應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衛(wèi)生和心理咨詢教育課、心理健康講座、報告等。通過這些實用性、針對性強的教育活動,能幫助學生了解心理活動規(guī)律,掌握心理健康的標準和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廣大學生在自身需要未得到滿足和愿望未能實現時,會用一些調節(jié)情緒的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遷移不良情緒,排除心理障礙,消除心理挫折,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直接感受正面的情緒體驗。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孝敬教育活動,孝敬教育意在讓學生從孝敬父母這一最基礎的道德起步,喚起學生“孝親敬老”的情感,驅使學生從愛父母、愛家庭遷移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即愛父母要有孝心,愛他人要有關心,愛社會要獻愛心,愛祖國要效忠心。
3.通過創(chuàng)造教育環(huán)境來加強情感教育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應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受到教育熏陶和啟迪,在潛移墨化中認知明理。如教育環(huán)境氛圍的利用,精心規(guī)劃、開設綠色植物角、圖書角、衛(wèi)生角、法制角、書法角、豐富多彩的黑板報等,教室干凈整潔,走進去就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教室的每個角落都成為激勵學生愛祖國、家集體、愛勞動、奮發(fā)向上的陣地。
4.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來加強情感教育
通過與社會中的人與事零距離的接觸,學生能感受到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個體的行為舉止和思想意圖必須與公共道德協調統(tǒng)一。學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高尚的愉悅,在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評價,形成自我認識,才會獲得正確的經驗,從而把思想認識順利轉化為行為動機,認識到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否得到協調發(fā)展,在于自己能否不斷地追求和完善,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情感培養(yǎng)。
總而言之,高職高專學生的情感教育,必須在在校期間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培養(yǎng)、教育,采用疏導、啟發(fā)的方式,創(chuàng)造寬松的氛圍,因勢利導,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達到心靈的健康協調。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經典閱讀 引導路徑 通識教育
人類文明存在于經典之中,文藝作品中的經典成為人類確證自身的價值所在。正是從這個角度說,閱讀經典,亦即觀照人類自身;審視作品的藝術生命亦即審視人類的思想意向與生命所向。引導大學生閱讀文學經典,對審美心理的愉悅、欣賞水平的提高、文學修養(yǎng)的豐贍、生命價值的認知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學經典閱讀危機的現象解讀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當下大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學生們沒有形成閱讀慣性,日常的閱讀量也不夠。他們置身于當下的文化場域之中,將讀圖與刷屏作為慣常消費,反而將文學經典束之高閣。這種反常的根源在于當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學培養(yǎng)模式。
將高中階段的機械教條式的教學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維延續(xù)到大學,學生們因此習慣于被填鴨,習慣于被思考,已經喪失了學習和閱讀的自主能力。進入大學以后,尤其是已然摒棄精英教育從而倡導大眾化高等教育的大學,百人班型普遍化,學生們無法通過討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難有觀點交流。而這種討論恰恰是以大量閱讀為基礎的。討論的缺席,造成學生參與教學的活動只剩下聽講,不需要課后讀書也可以完成作業(yè)的后果。
再者,當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學時,大多數課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論性導論性的拼湊方法編寫而成,碎片化和無意義消解盛行。很多有形與無形的東西都一閃而過,人們對以往的經典無暇駐足、留神。在這場拆解中學生們被迫遠離經典。更有甚者,在大學中的課業(yè)考核與評價機制更加簡單粗暴:統(tǒng)一命題、閉卷考試、標準答案、流水閱卷。這種看似公正量化的機制實則恰恰扼殺了學生們僅存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意識。大學本應具有和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歸于標準答案。在這場閱讀經典與考核機制的博弈中,學生們無疑只能無聲地選擇教材思維。正如陶東風先生所說,似乎學貫中西、雄辯滔滔,實則一知半解,滿腦子名人名言。
課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課后的閱讀進而被功利性閱讀占據。學生們受制于就業(yè)和升學的壓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與回報。實用性與功利性的快餐式閱讀成為導向。應試書、考級書、外語書取代經典引領課后閱讀。在這樣的文化和現實場域中,我們引領大學生回到文學經典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讀
通識教育是實現啟蒙智識計劃和政治計劃的共同選擇,它的目的是使學生逐漸告別專業(yè)教育的機械聯合和神圣的、封閉絕緣的、排他性的定例與慣性,成為趨向平等的、流動的、分工和文明的人類社會的通用階層成員,即成為能參與動態(tài)社會的有機聯合,能合格履行其職業(yè)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階層成員。這種教育的目標首先是為了實現最大范圍的文化同質性,即建構一個全新的體制以滿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隨機、短暫,但又極端重要的人際交往需要――現代社會存在著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復雜的、精確的、非個人的、擺脫情境約束的信息需要傳遞;其次,通識教育還要實現文化疆界內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雖非最深邃但必須是最廣泛的知識、溝通技能以及職業(yè)的專業(yè)化訓練,以使個體能夠在這個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龐大福利事業(yè)及其分工網絡中獲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們盡可能精確地適合他們的職位,或使他們適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著等級從屬與支配關系的職位。這些目標決定了現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須用壟斷合法教育的社會化機構(如學校和專職教師階層)所實施的集中的再生產取代以往次生群體(如親屬集團和鄰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產;在內容上則必須用一種經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來鍛造個人的傳統(tǒng)和自在的習慣。這種經過審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通過重組前現代高級或低級(民間)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單元,發(fā)明了一種對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體――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國家的政治共同體――來說至關重要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更多地承載于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中。嚴格來說,當下的現代教育有兩個取向:一是高級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個體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識教育;一是大眾文化取向,走向維護文化同質性秩序和分工結構的準專業(yè)化和專業(yè)化教育。兩種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壓倒了過去功利主義的教育理念,這也意味著通識教育的呼聲開始壓倒狹隘專業(yè)教育的呼聲。事實上,片面專業(yè)化的后果使社會變成了黑格爾所謂的精神動物王國。動物在某一方面專業(yè)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別的事情。但與動物相反,人作為一個精神的存在從本質上說是通才,是絕對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斷力、創(chuàng)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學精神等都來自于那些以往被錯誤地視為無用的通識教育科目,諸如哲學、文學、歷史、詩歌、音樂、藝術、宗教等。這些科目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者出于無知,或者出于狹隘意識形態(tài)立場,其后果是異化的加劇和文明的衰微。單純技術進步并沒有導向同步的人類理性進步,而是導向了新的野蠻化。西方晚期現代性的文化危機和當下轉型中國的社會矛盾都給了我們一定啟示,大學教育應回歸高級文化,回歸通識理念,回歸經典閱讀。高校人文社科類通識課可以說是探索解決之道的一種重要嘗試。
三、通識教育引導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分析
現代社會的運行從根本上說是建立在其公眾的文明素質之上的。就大學而言,學生作為被充分啟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質除了一般學識、美感、道德感應在眾人之上,還表現在專注的精神品質。專注也可以歸納為理查德桑內特所謂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將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態(tài)度。在現代社會,專注仍然是一個人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質,雖然它需要封閉,不太講效率,會迫使人放棄各種機會,因為只關注一件事情。專注的人也許會變得落伍,但從總的得失看,只有專注的人才有機會領略深奧的事理,有機會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堅實的成功,相比之下,膚淺所取得的勝利經常是搖搖欲墜的,它導致了無用的靈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專注的個性,教學設置上首先應建構師生間高密度的學術互動機制,比如制度化的時間與空間,包括能讓討論深入下去的虛擬空間(網絡平臺)等。其他如專題講座、講壇、讀書會,班導師組織的小組討論等形式,彌補了有限課時的不足,在培養(yǎng)學生專注于文學經典的品質和調動主動閱讀精神方面,也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
在實踐中我們選取了一些面向全校開設的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將課程內容與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進,探索在有限學時中盡可能完整精當地與學生討論各種流派、思潮和各時代核心問題的方法,而把知識的擴充留付于其自學精神已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學生們。這意味著,課程內容不能封閉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單式地糾纏于知識點的羅列,而是要精講經典文本。以講座的形式上每一個學時的課,在授課中同時布置大量的背景閱讀書目,并利用網絡平臺指導學生在閱讀、撰寫報告、小論文和陳述報告之后的小組討論。采用這種講授與指導相結合的形式授課,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講解教材和檢驗機械記憶力的考試。由于課程的成敗是建立在學生主動閱讀而非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角色的指導性和調動性因而凸顯,其工作量不是減輕而是加重,在此,教師們更應率先垂范地大量閱讀經典。事實上,這種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他們的收獲也數倍于那些即學即忘的考試課,因為它真正與經典文本相銜接,能夠切實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真理的信念。
四、結語
通識教育不是將高等教育視為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育,而是專注于人的教育,倡導的是人的整體性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通識教育要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是在人類基本知識方面下比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經典文本要求比較多,這就必然要有相當的閱讀量。通識教育就是要回到經典閱讀,應成為高校引導學生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之一。當然,越來越開放的跨學科通識課也能為這種文學經典閱讀奠定認知基礎。
總之,文學經典閱讀的真正實現有賴于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需要進一步探索、設計合理的教改方案與實踐途徑,兼顧課程的共性與個性,找到每個學科、每門課內容與形式的最佳契合點。這將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甘陽.通識教育:美國與中國[J].復旦教育論壇,2007(5).
[2] 張筠.經典閱讀現狀的應對路徑:回歸原典[J].圖書情報工作,2013(13).
編者按:作者通過對說課比賽語文組中的人教版八年級的《列夫·托爾斯泰》及必修3《師說》的相關解說,闡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下面讓我們共同閱讀這篇逆風,更適合飛翔。
逆風,更適合飛翔
金慧 曲一奏雅 5月23日
今年說課比賽語文組初高中所說課題分別是人教版八年級的《列夫·托爾斯泰》及必修3《師說》。較往屆變化最大之處就是同課異構?!巴n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引發(fā)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通過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它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在同樣教材的基礎上力求創(chuàng)新,追求個性化的思考與閱讀,真正體現了優(yōu)勢互補,互相促進。
在如此語境下我嘗試思考同樣的內容,為何呈現出的開啟點與落腳點、思考點與解決點終究相去甚遠?在我看來,應該有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文本的解讀。無論是授課還是說課,解讀文本能力是語文教師的核心能力。特別是面對經典作品,讀出新意、讀出深意、讀出個性化的內容,還真需要教師的綜合能力。而我以為,解讀文本要抓住命脈,就是文本中的矛盾處。抓住文本中的矛盾點才是我們突破文本重難點的最佳點以及個性化思考點。例如在文本解讀時有的老師注意到了文本的矛盾點,而梳理關系就是解決矛盾的一種有效途徑。將人物形象的“美與丑”“舍與得”“冷與熱”“幸與不幸”“表與里”等關系作為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本思想內涵的切點,這不僅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同時又站到了理解主旨的制高點上,自然是收到好的效果。
語文教師貴在堅持對文本自身的挖掘。靜下心來,素讀文本,將文字本身的含義與靈魂還原到本初。而不是想著用什么技巧將文本承托起來,這無疑是本末倒置的,同時這也恰是引導學生走入閱讀誤區(qū)。語文教師嘗試著帶著學生原生態(tài)進入文本,通過文字去把握情感與主旨,當然,接下來,就需要教師藝術化呈現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和個性化的思考通過教學流程和問題設計。
第二、理念的滲透。說課與授課不同的是要將學科理論通過確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設計體現出來,一邊作為設計的思想指導與依據,同時又將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教學設計中,這樣的說課無疑才是既有內容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亦有理論思想的高度,有理有據,內容詳實。就初中的五位教師來說,能涉及到語文學科素養(yǎng)及課程標準內容的很少。即便有,也是浮于表面,為了有理論而有,而不是為了指導自己的教學設計使其更有科學性。那么通過這個現象,我們不難看出,作為一線教師用理論來武裝自己的意識很淡薄,亦或是理論儲備不足,當用的時候方恨少啊!這也就暴露出我們一線教師隨著時間的流逝愈加成為經驗型教師,且呈勢不可擋之勢。那么經驗型教師就不好嗎?顯然不是,經驗對一個教師很重要,可是當有了經驗再提升到經驗理論相結合,那么勢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走得更自如輕松。
第三、知識的積淀。一個語文老師文學素養(yǎng)的高低對于其教育生命力的長短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秉持的理念、平時看的書、體驗到的情感、鉆研過的教材、具備的設計能力、教授過的課、思考過的問題都會在那短短十分鐘呈現出來。從持有的情感、文本的切點、重難點的確定、提及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以及語言的表達都會逐一呈現出來。我以為十分鐘的狀態(tài)就是生活狀態(tài)以及課堂狀態(tài)的一種延伸。
第四、細節(jié)的把握。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會在細節(jié)上進行考究。越是時間集中緊湊就愈加能體現對細節(jié)的關注度與感知力。特別是語文教師對語文本處理的細節(jié)、說課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情感表達的細節(jié)處理、板書的細節(jié)甚至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的把握都應該被關注的。令人疑惑的是這次為何五位教師在作業(yè)處理上為何驚人的雷同?每一位教師都設計了將對人物眼睛描寫的句子改成一首小詩,我想也許這是課本上的一道作業(yè)題?即便是,那么同課異構的前提下,是不是也應該關注到這個細節(jié)呢?這種撞衫不可怕,誰丑誰尷尬?再有,語文老師的發(fā)音一定要準確,這是語文老師基本功的體現。比如“慰藉”一詞,發(fā)音在語文老師這里應該不成為爭議。所以,我想表達的是,語文老師要從細節(jié)上做起,只有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匯成河形成海。
當然,在說課流程中,有些設計是很難落實到具體教學中的,亦或是設計的環(huán)節(jié)究竟對于意義有多大,還是值得斟酌的。比如有的老師設計情景表演法,這樣的活動設計在我看來對于文本解讀有效性并不大,估計只剩下熱鬧了。所以,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在設計活動時,應該都以文本為宗,減少課堂的垃圾時間。
那么,究竟怎樣的說課可以稱之為上乘?這個自然沒有模式,如去年說課比賽中楊帆式說課曾經引起學校關于教研探討的新,然而,有些是說課形式是可以模仿與操作的,而有些是決然不行的。那么,從更一般形式上,這次高中組陳思嘉老師就《師說》一課的說課,值得學習與借鑒。
首先,這不是一個分為六個環(huán)節(jié)固化流程的說課。而是有機將這些說課環(huán)節(jié)融入到說課稿中,讓這個說課稿成為一片思路連貫行文流暢的教育論文供人欣賞。而這篇文章里,不僅有著對文本的挖掘、個性化的思考,還有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注入,同時恰如其分將新課標要求貫穿到整個教學設計中。
其次,陳思嘉老師在說課中,特別是在文本解讀時注意到文言文學習的幾個關系,正是這幾個關系處理恰當,所以才使得文本沒有脫離開基礎而將其束之高閣,而恰恰是既有高度的爬坡更有接地氣的落實。
1、注意到了文與言的關系。其實文言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就是如何處理文與言的關系。只要老師所持理念少有偏頗,就會呈現兩個極端,要不就是成為大閱讀訓練題,要不就成了思想教育藍本。而陳思嘉老師處理比較恰當。一方面疏通文意,把握關鍵詞句,一方面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知人論世明白本篇文章的寫作意圖。這樣有機結合,文言兼?zhèn)?,既有工具性的功能,又有人文性的呈現。
2.注意到了情與理的關系?!稁熣f》一文是典范的政論文,一般學生是愛不起來的,因為我們要講結構要將道理,可是,陳思嘉老師沒有簡單停留在對政論文這種文體特征的分析上,而是敏感地捕捉到了這里面隱含著作者韓愈的深沉的情感的,那就是對從師風尚堪憂的現狀的嗟嘆,對李蟠“不拘于時”的謳歌,這樣將情理結合,自然就多了一些溫度。
3、注意到方法論與教學論的關系。有些教師在說課時,對文本的分析很透徹,有些老師注重方法的落實,而陳思嘉老師注意到了方法論與教學論的統(tǒng)一。文本問題設計結合理論指導同時兼顧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比如提出的問題“文中是如何論證從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問題直接,直指要害,同時為下文分析做了鋪墊。
4.注意到了當時與當下的關系。學習文言文不可忽略的功用就是現實意義。陳思嘉老師既分析當時時代存在的不尊師重道的現象,同時還放到了今天這個時代考量,對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有怎樣的啟發(fā),這就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意義之一。
5.注意到了文本與文化的關系。文本存在有其永恒的價值,然而隨著文本所處時代的變遷,那么,其意義也會相應變化。而這個說課注意到了啟發(fā)學生用古代的文化思想關照現實,從中感受到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最后,陳思嘉老師純正的播音員的發(fā)音,敏捷的思維,流暢且具美感的語言表達,飽滿的情感迸發(fā),得體的肢體語言呈現都給這次說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當然如果非要找點不足的話,那就是陳思嘉老師在文本挖掘上還不夠深刻,一些問題設計在具體教學落實中估計不是那么理想,可是,這些都不影響我們對這樣的一次說課的贊賞,因為,凡是經過個性化思考,并另辟蹊徑的人總是能發(fā)現最美的風景。
賽事已然結束,而我們的思考卻遠未停止。一次活動最終帶給我們的不是最后的獎項名次,而是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認識了自己,并在困惑中煎熬中歷練了自己,促使自己的成長。這才是最終的意義。因為,逆風,更適合飛翔。
金慧
2018年5月20日22:40分
西安·風景線
公眾號:曲一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