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金融課程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課程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課程總結

第1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關鍵詞:金融學科;案例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7)01-0048-03

一、金融學科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的意義

(一)金融學科課程的教學特點

1.金融學科課程的抽象性特征。在金融學科專業(yè)課程中,多數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例如:貨幣銀行學這門課程中,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貨幣政策的實施等章節(jié),利率、匯率、貨幣供給、貨幣需求等概念及其相互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等;國際金融這門課程中,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金融關系及內外均衡、匯率的調整及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亞洲金融危機中國際金融炒家在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上的炒作及翻云覆雨等。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完全弄懂這些內容,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

2.金融學科課程的實踐性特征。在金融學科專業(yè)課程設置中,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較多。比如: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實務、商業(yè)銀行管理、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這些課程中實務性、操作性的內容較多,如果僅采用教師講授的方式來教學,其結果很可能是教師講得繁復瑣碎,學生聽得了然無趣,教學質量自然會大打折扣。

3.金融學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向應用型方向發(fā)展的特征。金融學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是培養(yǎng)既懂得基礎經濟理論,又掌握金融專業(yè)知識,既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但應側重于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只懂教條式地照搬金融理論和規(guī)則的學生不會受到實際部門的歡迎。這就要求金融學科教學必須向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方向轉變。

(二)金融學科案例教學的適用性分析

案例教學注重學習的過程,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其目的在于通過案例進一步深化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案例教學是一種培養(yǎng)開放型、應用型人才的好方法。具體到金融學科來講,案例教學有以下益處:

1.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由于金融學科課程的抽象性特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很可能會下降,而案例教學可以把金融學科課程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把它們置于確定的金融環(huán)境之中。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表現,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金融體系的感性認識,從而增進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此外,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關系,有利于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在教學中的互動關系,這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教學案例作為溝通現實世界與學習世界的橋梁,無疑可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實際工作。金融學科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從課程的學習者轉變?yōu)閷嶋H問題的解決者,讓學生學會像金融專業(yè)人員一樣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將學到的金融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而不僅僅是學到固定的原理和規(guī)則。它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素質和金融學科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有著重要意義。此外,金融學科案例教學還能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學會欣賞別人的不同意見,學會容忍、適應并面對金融世界的不確定性。

3. 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處理數據以及金融寫作的能力。金融學科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就某一金融案例在理解、討論、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其中涉及到學生的口頭發(fā)言、查閱資料、分析整理數據以及將討論過程和最后的結論整理成文字材料。這一系列的工作對學生的金融寫作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對學生畢業(yè)后從事金融調查研究工作有著莫大的幫助。

二、金融學科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與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確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為每堂案例課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明確本次課要通過什么途徑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最終要求學生掌握哪些金融學原理和實務操作等。教學目標明確后,教師才能夠據以選擇、編寫適當的案例教材實施教學。

2.選擇適當的案例材料。金融學科教學案例的選擇要體現典型性和啟發(fā)性。在案例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正確處理教學內容與案例的關系,選用能夠反映教學內容的典型案例,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案例的選擇和編寫還應盡量與我國當前的金融體制改革及國際金融領域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相結合。同時,要準備與案例密切相關的閱讀材料,包括原理、原則等理論框架。金融學科案例本身既不是純理論性的內容,又不是簡單的事例,它包含著需要思考的內容和問題。因此,越能引人深思的金融案例,越能給學生留下較多的思考空間,教學效果就越好。此外,要把握好案例的難易程度。案例太難,學生可能因知識儲備不足而無從下手,只有消極等待課堂上的灌輸;相反,案例過易,結果一猜便知,這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也會降低學生的參與度。

3. 確定本次課案例分析的形式。常用的案例分析形式主要有比較分析形式、模擬實踐形式、對抗辯論形式、提問形式、討論形式、角色扮演形式和書面分析報告形式等,每種形式各具特點。教師應根據教學的目標、課程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等來選擇適當的案例分析形式。根據金融學科課程的特點,筆者認為應以討論形式和書面分析報告形式為主。

4.確定本次課案例分析的內容。即確定本次課案例分析的基本任務,在課堂上所要分析討論的問題及采用的方法。具體包括提出若干需要分析討論的金融問題;分析這些金融問題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定性方法還是定量方法;最后做出金融決策或形成方案。同時,對于學生可能會有的反應,都應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與安排。

(二)教學實施

金融學科案例教學在實施中,大致可分為案例引入、案例討論、概括總結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1.案例引入。這是指案例討論開始前,教師將所選定的金融案例通過口述、幻燈、圖表、影像及文字等形式完整地向學生陳述,使學生對該案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教師陳述完畢后,應提出與該案例最相關及最關鍵的問題來供學生討論。例如,哪些金融數據信息至關重要?各個金融變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在什么條件下這些金融變量開始互相作用?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樣的解決方案是最適宜的?應制定怎樣的實施計劃?等等。

2.案例討論。案例討論是金融學科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案例中各個金融變量之間的關系及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廣泛的發(fā)言和辯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說教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金融案例討論中教師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1)調動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的積極性。在金融學科案例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是主導學習討論的關鍵。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催化者、傾聽者,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的任務是營造適于案例討論的教學氣氛。對于那些發(fā)言較少的學生,教師要想辦法啟發(fā)他們,調動他們發(fā)言的積極性。此外,在討論中學生認識上的不同是正常的,應該讓所有學生都有表述他們觀點的機會,并了解其他人的不同觀點。教師應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接納與包容學生的反應(包括負面反應),使學生擺脫“惟一標準答案”的枷鎖。(2)控制課堂討論的進度和局面。案例的課堂討論應該是井然有序的,教師要把握案例的重點內容,根據討論問題的重要性來分配時間,及時實現課堂討論中心的轉移。由于金融學科課程的抽象性,案例教學在討論中容易出現一些偏差,例如學生發(fā)言內容過于分散而偏離案例討論分析的主題,或者發(fā)言過于簡單、發(fā)言時間過長或過短而影響課堂教學的進程。所以教師應及時發(fā)現偏差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糾正,以保證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3)適時提出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教師的另一個任務是在討論過程中積極引導,避免學生因預備知識不足而無法進行討論。在金融學科案例教學中對某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形式的理解。事實上,各種金融變量對經濟運行環(huán)境影響的程度和方向也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制約或完全相反的,何者為因、何者為果的關系有時并不完全明了,因此教師在討論的關鍵時刻要隨時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促使學生對某一現象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也可以促使他們調整自己的視角,注意那些更重要的變量關系,從而使討論能夠深入地進行。如果學生雖然有一些觀點,但邏輯不甚明確,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總結和引導等方式,幫助他們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重新表述或匯總,從而使學生的觀點更為明確,邏輯更加清楚。(4)做好學生討論情況的記錄。教師應及時在黑板上記錄學生對各個問題的發(fā)言要點。這樣,當討論結束時,該記錄就是比較完整的問題解決方案和實施計劃。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記錄和監(jiān)控,這些記錄一方面可以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依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發(fā)言、參與到案例的討論中去。

3.概括總結。當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對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總結和評價。金融學科的許多案例并沒有惟一的或完全正確的答案,因此總結并不是給學生提供案例的標準答案,也不是評論學生發(fā)言的對錯,主要應該就案例中的關鍵點、分析過程及學生的課堂表現作一總體評價。如:學生的發(fā)言是否踴躍、準備是否充分、是否較好地運用了專業(yè)知識、分析深度如何、思路是否開闊、是否有所創(chuàng)新等。教師在總結中還應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金融理論和原則,并與學生分享學習的心得,強化以前學習過的內容,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

三、金融學科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以教師的有效組織為保證,以精選的案例為材料,并且要做到這些方面的有機結合。結合金融學科的特點,要在課堂上成功地使用案例教學,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案例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案例必須是真實發(fā)生的事件,若使用一些近似案例的金融現象或設計的案例與客觀現實情況相距較遠,就會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因為學生不可能積極地為一個虛假的案例作充分的準備。案例所引用的數據必須有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掌握獲取金融數據的方法。此外,要注意案例的時效性。如果選用時間跨度長的案例,內容可能會陳舊過時,缺少時代特色,也會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案例與理論闡述并重。在金融學科案例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案例和案例點評相結合,以案例分析為主,在案例分析過程中鏈接有關理論。這樣,既便于學生對金融學科基礎理論的掌握,也便于在金融學科的研究和實際操作中更加方便地運用案例。因此,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地去選擇若干案例,而是要確定讓學生掌握哪些金融基本原理,然后,再選擇出能夠說明這些原理和理論的案例。

3.案例材料需要重新進行組織編排。一個好的金融案例不是簡單機械的課堂陳述,它應能給學生提供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復雜環(huán)境,使學生能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內就現實金融問題做出判斷。因此金融案例最好不要拿來就用,而要圍繞一個主題、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一定的編排、剪裁和加工,使其更具針對性,更加緊密地結合當前的現實金融環(huán)境和改革中的熱點問題,從而更有助于金融學科案例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玉東.案例教學:哈佛商學院MBA教育的基本特征[J].大學教育科學,2004,(3).

[2]陳善昂.金融學教育中外比較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2000,(增刊).

第2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關鍵詞:國際金融;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1)06-0200-02

國際金融課程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經濟、財經類專業(yè)的核心主干課程之一,目前在全國各個財經類和非財經類高等學校普遍開設,也是考研的熱門專業(yè)之一。由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求熟練地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原理,而且也與現實的前沿問題緊密相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認為要學好該課程有一定的難度。究其原因,一方面,學生本身沒有掌握好西方經濟學原理、數學等基礎課程;另一方面,還存在著教學理念、方法等滯后的問題。

1 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國際金融》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從貨幣金融的角度研究開放經濟條件下內外部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科學。從《國際金融》的內容結構和知識體系等方面看,該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1)知識綜合性、關聯性強。

從《國際金融》的內容看,該課程同許多課程有著緊密地聯系:一是西方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例如,國民收入賬戶的推導、新劍橋學派和貨幣學派的國際收支理論、乘數理論和吸收分析法、匯率形成機制中的資產組合平衡理論、內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等理論都必須以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作為基礎。二是貨幣金融學中的系列理論。例如,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應理論、利率理論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學科。例如,要用到國際經濟學中的一些原理,還要涉及到一些初級的高等數學知識等等。因此,要學好這門課程,必須具備較好的相關理論基礎知識。

(2)內容體系龐大、復雜。

從知識結構上看,《國際金融》的研究內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關國際收支方面的問題。例如,國民收入賬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三大賬戶及其編制;國際收支口徑及探求改善國際收支的各種理論等。二是匯率問題。它主要闡述匯率的相關概念、匯率政策的概念及匯率形成機制、外匯管制的概念、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的演變及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內容。三是國際金融市場及國際資本流動問題。四是內外均衡的政策搭配問題。五是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危機等方面的問題。上述研究內容使得《國際金融》的研究和教學口徑寬廣,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3)內容更新速度快。

隨著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際金融的理論和實踐都在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例如,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發(fā)的金融海嘯、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貨幣體系格局的新變化、WTO背景下國際資本流動和貨幣危機問題、國際金融市場的創(chuàng)新和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和升值壓力等熱點和核心問題。

上述《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必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基礎理論的講述、課堂討論和案例教學等,讓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其學習國際金融的興趣和積極性。

2 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

傳統(tǒng)的教學重視教師把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由于《國際金融》課程理論性、專業(yè)性、時代性較強,因此,往往出現學生自以為很認真聽課了,但真正學到的知識還是很貧乏或理論與現實無法銜接,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成績均下降等困境。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1)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興趣是由學習過程本身和知識內容的特點引起的,對自己希望看到或喜歡看的就有興趣并能較好地理解和記憶。為了培養(yǎng)21世紀市場經濟所需要的人才,適應金融發(fā)展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不僅需要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方面的創(chuàng)新,而且還需要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增加知識的傳授量,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主要重視開發(fā)和引導學生對“國際金融”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2)教學內容體現時代性。

隨著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國際的經濟交流和資金往來越來越密切,客觀上要求傳統(tǒng)的《國際金融》教學內容以及模式也進行相應的調整,不僅體現金融發(fā)展與運作的基本規(guī)律,更能及時吸收并充分反映現代金融理論和實踐發(fā)展的成果,而且要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特征,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時將前沿問題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使學內容得到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3)突出實踐教學。

國際金融業(yè)務的特點決定了金融教育的實踐性品格。然而,從目前國內《國際金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看,普遍存在著教學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脫鉤現象。為了使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更加適應時展的需要,《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改革還需重視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上,體現國際金融基本理論、金融應用科學與金融業(yè)務技術相結合,重視開發(fā)性應用理論和實務技能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保證實踐教學時數,不僅校內建立實驗室,而且還需要建設如銀行、證券交易所等校外實驗、實訓基地,提高學生對本專業(yè)課程的感性認識,同時,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為將來就業(yè)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

3 向“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轉變

國外成功的經驗和多年來教學實踐證明,大學教育必須改革“灌輸式”以及在教學中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即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要向啟發(fā)式教學迅速轉變。

(1)增加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

《國際金融》是一門結構完善、邏輯嚴密、研究方法獨特的課程,任課教師可以將討論、對答、辯論、寫論文等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在相互爭辯和交流中,增添知識,鍛煉能力。幾乎所有國際金融教科書中,都有兩章分別論及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貨幣體系,涉及許多歷史資料及發(fā)展的淵源,如果由教師講學生聽,常常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較好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設計出若干問題讓學生自學,然后分組討論,最后由教師做總結,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重點內容,而且調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主動性,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2)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近幾年來,國內大學生的就業(yè)率持續(xù)走低,其中固然有很多供求方面的因素,但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很多專業(yè)的設置、課程的內容安排等不符合企業(yè)的要求所致。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市場需要之間的脫鉤已成為阻礙大學生就業(yè)的瓶頸問題。鑒于國際金融中的很多理論與現實中問題的緊密聯系,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能空洞地說教或者照本宣科,而要善于向學生提問,刺激學生思考,有意識地在課前準備生動的案例,在課堂上組織課堂討論,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正面的評價,多多鼓勵學生。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增加,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學習效果也得到檢驗,而且還鍛煉了隨時應變不同問題和環(huán)境的能力。

(3)重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國際金融》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開展實踐教學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具體可包括:

①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對案例的介紹、討論、分析、講評、總結,使學生身臨其位、身臨其境地分析并解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國際金融課程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案例,具有來源廣泛、題材多樣和時效性強等特征,如在講解“外匯和匯率”一章時,便可加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案例,談談金融危機引起的亞洲各國匯率變動及匯率變動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在講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時,可加入巴林銀行事件的案例等等。

由于案例教學本身的特點,選擇案例應有遵循具體的原則:首先,案例選題一般是以往的事件。因為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從以往的事件中獲得啟示,避免重蹈覆轍。所選事件早已塵埃落定,選題的結論也已經確定,所以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對事件的再展示,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其次,所選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案例教學是通過具體事件啟發(fā)學生思考相關問題,案例本身應具有可探討的價值。最后,案例教學應保持其生動性。采用案例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以生動活潑的事例啟發(fā)和教育學生,變教條為鮮活。

②課堂討論。這是掌握課程重點難點問題,加深對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的有效方法。通過討論,師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共同提高,教師也從中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情況,以便今后實行針對性地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討論教學使封閉型的課堂教學變?yōu)殚_放型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開展國際金融課程討論教學前,教師應認真做好動員工作,擬定討論題目時應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盡量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并且在事前做好討論的組織工作,指導學生廣泛查閱相關資料,在討論中及時給予引導,最后,在討論完畢后,做好講評與總結工作。

第3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JIANG Zhi-q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t】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in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case selection should follow the “authenticity, typicality, diversity and relevance, timeliness” of the standard. The paper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roblems.

【Key words】Financial marketing;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金融市場學是金融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面廣,與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以及國際金融學等課程內容聯系緊密。在現實生活中,金融市場發(fā)展迅速,變化快,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套利定價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方法等內容較難理解與掌握。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將書本中的理論內容與現實中的金融市場完美結合起來,是值得深入思考與研究的問題。案例教學法具有互動性、生動性以及開放性等諸多優(yōu)點,在《金融市場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探索中學習知識,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力推廣案例教學法《金融市場學》課程中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案例教學法介紹

1870年,時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的朗德爾教授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中。1920年后由哈佛大學商學院進一步倡導并加以完善推廣。案例教學法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案例分析階段以及案例總結階段。每個階段師生都會共同參與,通過師生間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討論,對每個案例從不同角度展開分析,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應變能力,進一步地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 《金融市場學》課程中案例的選擇

在《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案例的選擇問題。選擇案例的標準是什么?主要應該從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相關性、多樣性以及時效性著手進行選擇。真實性是指所選擇的案例需要來源于實踐,教師不可以主觀臆測,虛構案例。如果使用假案例就失去了案例教學法的原有的意義;典型性是指案例不僅要是真實的,而且案例內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夠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相關性是指所選案例的教學內容必須緊扣《金融市場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案例分析的最主要目的是借助于案例的幫助讓學生們加深對金融市場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所選案例內容必須與金融市場理論內容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多樣性是指根據金融市場學課程所講授的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案例進行分析。如股票、債券、期貨與期權的定價等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案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某些授課教師在股票定價案例的基礎上,將股票換成債券、期貨或者期權進行講授,就是失去了案例教學的多樣性要求;時效性是指選擇的案例與時俱進,與社會生活相關聯?,F實生活為金融市場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案例素材,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的次貸危機等事件。在《金融市場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按照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相關性、多樣性以及時效性選擇相關案例將會發(fā)揮案例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3 案例講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案例的具體講授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 教師學生的身份轉換問題

與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和學生的身份是不同的。在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一味地主動地傳授知識。而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們由被動變?yōu)橹鲃?,學生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轉變?yōu)樵O計者、組織者與總結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意識到自身身份的轉變。

3.2 案例教學具體方法的選擇問題

事實上,在案例教學法可以被細分為“引導式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案例教學法”以及“書面式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法?!耙龑桨咐虒W法”主要是指結合課堂所講授的理論課程引入案例,分析該案例所涉及的金融市場問題,層層遞進,具體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探索;“討論式案例教學法”是指針對金融市場發(fā)生的某一具體問題,提出相應問題,要求學生發(fā)表看法或者意見,授課教師最后進行總結;“書面式案例教學法”是指對所分析的金融市場問題形成書面看法并提交討論。授課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授課內容,靈活運用上述各個方法,達到最佳授課效果。

3.3 案例教學法考核的問題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條件下,如何更好地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地考核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對教師考核方面,一個有效的考核方法是《金融市場學》案例庫建設情況。在對學生考核方面,使用開卷方式的案例題考核以及課堂發(fā)言表現等內容應該納入考核體系,鼓勵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加到案例的討論中,達到案例教學法的預期效果。

第4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0 前言

 

近年來圍繞著MOOC的高校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持續(xù)演進,并伴隨涌現出許多新的課程教學樣式,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Meta-MOOC、DLMOOC(Deep Learning MOOC)、MobiMooc(Mobile MOOC)、MOOR(Massive Open Online Research)、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DOCC(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PMOOC(Personalized MOOC)等。這些新的教學樣式是對MOOC在高校教學變革中的一種探索與揚棄,它們傳承了MOOC“免費、公開、在線”的基本內涵,又是MOOC在高校教學模式中的演變與創(chuàng)新。綜觀近期國內外對“后MOOC時代”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相關研究者都逐步認識到,真正能將合適、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引入高校的課堂教學,“后MOOC時代”的SPOC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SPOC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是實現“線上教學”+“課堂教學”混合教學的最佳模式。金融學具有很強的政策性、理論性和現實性,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對網絡及互聯網信息依存度高;在SPOC環(huán)境下進行金融類課程教學,將實現混合教學模式學習下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高的教學質量。所以,對SPOC環(huán)境下金融類課程教學的探析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1 SPOC概念、類型、內涵及支撐理論

 

1.1 SPOC的概念與類型

 

SPOC是英語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簡稱,從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成為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OOC負責人Armando Fox提出的。這個理論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能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對各個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SPOC教學模式提出后,國內外許多高校都開始嘗試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首次提出SPOC的概念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的SPOC實驗在教學設計上有更加突出的優(yōu)勢,可以使得教學設計變得更加詳細,而且還專門為SPOC課程重新設計了每周教學流程,有助于對各個教學目標進行落實,從而使得整體的教學目標得以完成。哈佛大學的也有三門課程進行了SPOC實驗。在國內,清華大學于2013年5月加入EDX,10月推出“學堂在線”除面向全球提供在線課程外,同時也是校園教學平臺。青海大學水利電力學院利用學堂在線平臺和清華大學電路原理MOOC資源,在本科生中實施了基于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試點,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改革成果。

 

我們對已經在實驗探索的SPOC教學案例梳理,大致可以把的SPOC教學類型分為針對在校大學生和校外通過在線學習的學生兩類學習者。在校大學生SPOC教學指的是一種將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而產生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而言是一種有效的拓展,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可以實現在大學校園中,采用MOOC的講課視頻等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校外學生SPOC教學是高校設置好的入學條件,從全球各國的申請者中選出一些人進入到SPOC課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入選的人必須要保證有一定的學習強度以及充足的時間,以便能夠參加各種課程的學習,能夠參加一些在線的交流討論,從而完成課程中所規(guī)定的作業(yè)和考試內容,對于那些已經完成學習要求的學生可以獲得課程完成證書。本文僅討論在校大學生SPOC環(huán)境下的金融類課程教學探索與設計。

 

1.2 SPOC教學模式的內涵

 

要挖掘SPOC教學模式的內涵,我們可以從具體的SPOC教學案例著手,下面我們從國內外兩個案例尋找其內涵。

 

美國圣何塞州立大學教授在EDX平臺上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進行了SPOC課程教學探索實驗,已經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考斯洛·甘地瑞教授在SPOC環(huán)境下,將“模擬電路課程”的線下課堂按三個階段進行。在前兩個階段中,他采用了麻省理工學院的阿南特·阿加瓦爾教授創(chuàng)建的“電路與電子技術”在線課程視頻及課外作業(yè)。在進行上課之前,他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而給學生播放一些在線課程的視頻,并且完成了一些基本的調查,主要是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各種知識點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點進行了解。線下課堂內,考斯洛·甘地瑞教授匯總分析線上課之前經過調查所獲得的消息,可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進行明確,從而可以調整教學方案,比如將學生分成小組,三人為一個小組,通過學術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疑難問題講出來,并且通過學術之間的討論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最后再對學生進行考核。

 

在國內,清華大學利用“學堂在線”網絡教學平臺對“電路原理”和“C++程序設計”等課程進行SPOC課程探索實驗。清華大學于歆杰教授開設的“電路原理”課程與國外的SPOC教學模式相比,于歆杰教授開設的“電路原理”課程,給學生布置了較為詳細的課程學習任務單;課前學習任務單主要包含觀看SPOC視頻、教材閱讀、完成課前練習和實驗設計等部分要求。任務單要求貫穿在SPOC環(huán)境下混合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在線下課堂學習中,學生圍繞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交流討論;探討以學生關注的知識點為重點,教師給予適當的豐富和補充,要求知識要點全面涵蓋。另外,教師補充一些有實際應用背景或難度較高的練習進行知識點遷移訓練。最后,將學生分組,交流各自的實驗設計思路,并在現場演示驗證實驗結果,教師參加點評。課程全部結束后,要求學生按學習任務單,完成課后鞏固練習任務,并進行同組學生互相評比。

 

分析以上兩個案例,有一些共同特征是值得關注的:一是案例都利用了網絡教學平臺上的MOOCS,考斯洛·甘地瑞教授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于歆杰教授使用了清華大學自己的平臺。二是SPOC教學充分利用了線上視頻資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講授過程進行了替代。在教學設計、評價等方面,兩位教授都采用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將SPOC視頻教學資源融入到教學實施的各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節(jié)省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講授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教師講授的效率和質量,給學生帶來更多豐富的學習素材,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各種枯燥的知識點有更加濃厚的興趣。三是通過SPOC網絡教學平臺,將獨特的過程性評價融合到SPOC的線上、線下練習中,使學生的知識學習得到鞏固。

 

由此,筆者認為SPOC教學模式可定義為: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

 

1.3 SPOC教學模式的支撐理論

 

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SPOC融合MOOCS線上教學與校園課堂教學及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的兩大理論基礎。

 

1.3.1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為SPOC教學論提供了理論依據,這個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學會對當前的而各種難題以及問題情境有所了解,而且對學會面對這些問題,從而經過學習,對各種知識加以理解,形成一種更加全面的認知結構,該理論還強調了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系是以意識為中介的,對認知過程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其主要教學思想為:(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準備狀態(tài);(3)協(xié)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學群體之間協(xié)作下完成。

 

1.3.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MOOC注重知識的傳播和復制,SPOC注重知識的建構與生成。建構主義知識觀的各種觀點為MOOC與校園課程之間的融合與共同發(fā)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理論依據,SPOC課程的出現,使得更高端的知識交換模式開始出現。正如桑新民教授所認為哪樣,大學細胞結構層面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工業(yè)文明土壤中產生的以教師傳授知識為特征的傳統(tǒng)課堂,向信息時代以激發(fā)學習者內在動力為主旨的高效學堂之轉型。

 

2 高校傳統(tǒng)金融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教學理念相對落后。金融類課堂教學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理念相對落后,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延續(xù)“填鴨式”教學,理論知識重復播放幻燈片演示講解,教師的作用更多地被局限為一個播放器的角色;有的教學幻燈片內容甚至幾年不變,或者只是作少量的補充,學生戲謔地把教師的“PPT”稱之為“騙騙他(她)”。

 

(2)教學方法手段單一。傳統(tǒng)的金融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采用了傳統(tǒng)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比如采用PPT進行講授,采用各種理論教材進行講授,這些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使得很多學生對金融學的學習沒有足夠的興趣。在課堂教學時,學校督導人員強調的是忠實執(zhí)行教案;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解讀教材”,分析教材、梳理和強化知識,教學沒有創(chuàng)意,也忽視了學生的深度參與,不能給學生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平臺。

 

(3)教師唱“獨角戲”,缺乏深入交流、互動和討論。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都是講臺上的一個主導者,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各種理論知識的講解,將盡可能多的知識點傳輸給學生,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消化能力。與此相對應的是,學生自始至終坐在座位上聽,被動地、定時定點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

 

(4)偏重于對學習者的評定與檢測,忽視了課堂問題的診斷和教學活動反饋。

 

(5)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聯網信息及時反映金融變化。金融類課程政策性、理論性、現實性強,對互聯網信息反映敏感,國內外政治經濟政策的變化,都將對金融形勢產生影響。而傳統(tǒng)金融類課程教學沒有緊密聯系互聯網,不能很好地反映現實金融變化。

 

3 SPOC環(huán)境下金融類課程教學設計——以金融學課程教學為例

 

我國金融類課程教學要針對不足,充分利用互聯網,作SPOC環(huán)境下金融類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下面,以金融學課程為例,探討SPOC環(huán)境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3.1 教學模式改革目標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在教育過程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要加強教學模式的轉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轉變,第一,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第二,從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第三,從以結果評價為主向以結果和過程評價結合為主轉變。在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下,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更多的關注,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加強對金融學習的重視,能夠共同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3.2 SPOC環(huán)境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基于SPOC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面對面課堂教學模式和SPOC線上學習模式的融合創(chuàng)新。本研究根據混合學習內涵、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SPOC環(huán)境下金融學課程的學習模式設計(如圖1所示)。

 

我們從國內外高校SPOC模式教學實驗和學者相關研究,結合SPOC金融學課程學習模式系統(tǒng)圖來進行分析與總結,我認為SPOC環(huán)境下金融學課程教學可以分以下五個方面:

 

3.2.1 準備階段

 

(1)組織教學團隊,因SPOC教學需要大量的學習資源,如課程大綱、課程視頻、教學課件、導學文檔、討論話題、網絡作業(yè)、疑難解答數據庫、參考文獻等,所以要有一支精干的教學團隊,團隊成員有任課老師、助教和信息技術人員等,下大力氣開發(fā)與設計教學所需要豐富的教學、學習資源。

 

(2)創(chuàng)建或者利用合適的金融學MOOCS資源及SPOC網絡教學平臺,有強大實力的名??梢宰越ń鹑趯WMOOCS資源及SPOC網絡教學平臺;一般普通院??梢圆捎靡M式開發(fā)模式。通過檢索,發(fā)現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愛課程網http://icourses.cn/home/、網易公開課http://open.163.com/、清華大學學堂在線 http://xuetangx.com/和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 https://coursera.org/等金融學MOOCS資源及SPOC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比較筆者認為一般高校的金融學課程SPOC模式教學,選用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平臺較好?!皭壅n程”網是教育部、財政部支持建設的中國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該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高校提供優(yōu)質、共享和個性化的教學資源服務。

 

(3)金融學MOOCS選用中央財經大學李健教授主講的《金融學》,該課程教學資源豐富,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多元。采用寬口徑的范疇,涵蓋貨幣、信用、金融資產與價格、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總量與均衡、調控與監(jiān)管、金融發(fā)展等所有金融活動的集合。有利于認識金融原理,了解金融現狀,掌握分析方法,培養(yǎng)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3.2.2 課前學習

 

(1)明確要求。

 

證書要求:完成全部視頻學習和布置的作業(yè),考核成績中平時成績占50%,考試占50%。采用百分制計分,60分及以上為合格。平時成績分單元測驗與課后討論兩部分,單元測驗占20%,課后討論占30%。

 

預備知識: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史、統(tǒng)計學、管理學、經濟法等。

 

公布授課大綱和課程實施流程,本課程的學習以閱讀為主,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作業(yè)加強自主性學習,倡導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討論思辨,歸納整理。

 

課程使用教材:李健.金融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課前導學。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創(chuàng)建班級討論組,要求學生完成平臺注冊,加入李健教授的“金融學”在線課程進行課前導學。教師提供學習任務單,任務單應包括閱讀教材、觀看SPOC視頻、課前練習和學習調查問卷等。學生自主學習SPOC課程視頻并解決學習任務單上的問題和網上測評,初步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對于難以解決的疑問,學生可在平臺的班級討論組展開交流,教師應通過在線系統(tǒng)及時了解學生的困惑和思考。

 

3.2.3 課堂學習

 

(1)確定探究問題。SPOC教學模式“恰當地引導學生合理地回答問題并作出解釋”。大量證據顯示,學生通過嘗試回答問題要比接收答案學得多;推動學生去建構解釋要比給他們提供解釋學得多。教師依據SPOC網絡教學平臺相關數據分析學生課前的學習結果,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難題;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所提供的一些視頻以及自己所觀看的各種視頻,對一些問題進行提出,從而使得課堂探究的問題越來越豐富。

 

(2)開展協(xié)作探討。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及布置討論題,小組成員以3~5人為宜,推選一人負責。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加探討,隨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各小組成員之間通過交流、討論和協(xié)作共同解決難題、完成學習目標。教師要觀察了解各小組的探討情況,并予以適當的指導。

 

(3)成果展示與觀點碰撞。各小組經過討論協(xié)作解決了難題,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思路;要將這些成果在課堂上展示,各自的觀點要相互碰撞,以豐富和拓展教材中的知識,分享學習收獲。

 

(4)教師點評。在學生分組闡述對協(xié)作解決難題和對知識點的認識、思考后,教師給予點評總結。

 

3.2.4加強對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革

 

在金融學教學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評價考核模式也必須要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要對評價的內容范圍進行拓展,使得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能夠得到評價,實踐能力也能得到評價,從而幫助學生不斷認識自我,進行高效學習。最重要的是,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考試作為評價工具的模式,要在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評,比如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應該納入金融學課程課程考核的范圍內,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給學生提出更多的建議和意見,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3.2.5 總結反饋

 

對整個SPOC環(huán)境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探索全過程要及時總結,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的問題都應及時反饋,評估教學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資源,重新修改教學方案。

 

4 結語

 

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從傳統(tǒng)課堂向高效學堂的轉變;以SPOC網絡教學平臺、模塊化微講座、問題化設計、針對性的教師講授和翻轉課堂為特點,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SPOC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推動金融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彌補傳統(tǒng)金融類課程教學模式的不足。這正如德國波茨坦大學克里斯托弗·梅內爾教授所說的:“MOOC是對傳統(tǒng)大學的顛覆性延伸而不是威脅或者替換,它不能取代現存的以校園為基礎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將創(chuàng)造傳統(tǒng)大學過去無法企及的、完全新穎的、更大的市場”。

第5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目前在多數高校中,教學計劃的編制往往突出理論內容的學習,而沒有體現實踐教學的成果。學生往往完成了理論學習并且通過考試之后,就可以獲得國際金融課程的全部學分,實踐教學經常流于形式。沒有有效的學分和成績刺激機制,就很難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所以,可以在教學計劃中將國際金融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融入到每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案例教學,按照學生參與和完成案例討論的情況記入相應的實踐成績,在實驗室進行模擬教學的過程中也按照學生提交的實訓完成情況記入相應的成績。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參觀等。將這些實踐成績記入學分,鼓勵和刺激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

二、選擇和實踐教學相配套的教材和軟件

當前高等院校國際金融教材種類比較豐富,這些教材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但是大多數教材中都偏重于對理論的闡述,對實踐的指導少之又少。所以學生在學完教材之后,只能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知識要點,對實際操作則完全沒有了解。在考試中也只是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考完試之后對國際金融課程則基本沒有什么印象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教材的選用上,可以跟隨國際金融發(fā)展的最新潮流,引進西方一些新穎的教材,或者選用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編寫的含有國際金融實際操作內容的教材供學生使用。另外,利用模擬實驗室,購買相應的學習軟件。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通過軟件的利用,在實驗室中建立模擬銀行、模擬證券公司、模擬外匯市場等,將實際國際金融業(yè)務仿真模擬在軟件中,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

三、在教學過程中貫徹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方式

1.重視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通過教材內容中關鍵性問題的典型實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剖析研究,使教學內容更加典型化,使學生能從特殊歸納一般,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典型案例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總結問題以及利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案例,這是成功的關鍵。國際金融案例的選取要注意典型性和啟發(fā)性。案例要和理論實踐知識相結合,并且和當前國際金融熱點問題相結合。引人入勝的案例,往往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能夠引發(fā)學生更深入的思考。比如在講授國際收支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選用中國和其他國家近年國際收支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首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干組別,讓學生自行找資料,自行制作PPT,然后在課堂上安排不同小組同學代表配合其制作的PPT資料進行講解和分析。學生分析完畢以后可以由其他小組同學提問,由演講的同學進行回答。最后,老師總結,并對小組成績進行評分。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以及決策組織能力等。

2.積極開展課堂討論國際金融是一門結構完整、邏輯嚴密的課程,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堂討論引入到學習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授課方式,讓學生在辯論和交流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國際儲備這部分基本知識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中國國際儲備問題進行分組辯論。在辯論中正方運用拇指法則、外匯儲備/外債比例法等指標,論證我國應減少外匯儲備總額;而反方則從我國利率水平、國際交易需求、經濟的安全等各方面說明我國應加大外匯儲備力度。為了增強學生對金融危機理論的理解,把班級分別劃分為幾個組別,每個組別分別介紹一個代表性國家的金融危機,比如:一個小組選擇阿根廷金融危機,一個小組選擇俄羅斯金融危機,一個小組選擇東南亞金融危機,一個小組選擇美國金融危機等,總結各自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治理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通過課堂互動討論,學生制作了內容豐富的課件,查閱了相關文獻,了解了很多關于金融危機的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收到了非常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3.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講座國際金融的教學不僅要教授給學生理論知識,而且還要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到國際金融學科前沿領域和前沿問題。這些問題是課堂教學無法教授給學生的,所以有必要通過邀請校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介紹課程最新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邀請國際金融學科領域的專家來做專題講座,介紹國際金融領域的最新熱點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實際從事國際金融業(yè)務的從業(yè)人員來為學生介紹行業(yè)背景以及實際業(yè)務操作等一些實踐經驗。

4.利用實驗室模擬教學課堂教學無法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國際金融業(yè)務,而金融實驗室的建立就彌補了這一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學校通過建立實驗室,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重在實踐能力培養(yǎng)。國際金融實驗室是為了檢驗所學國際金融理論與方法而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操作。比如在試驗室中模擬外匯交易,讓學生查閱各種外匯報價,分析匯率風險。利用教學軟件完成外匯實盤交易程序,讓學生熟悉外匯的買賣業(yè)務操作流程。進行投機性即期外匯交易試驗,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做多還是做空某一貨幣,學會利用開倉和平倉,并且制定日內交易、趨勢交易策略,學會設立止損和進行資金管理。模擬外匯期權和期貨交易操作,以及套期保值操作等。通過在實驗室中的實際操作活動,原本顯得抽象和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生動和具體起來,增強了學生對外匯交易和國際金融實務的感性認識。

5.加強社會調研與合作學??梢耘c商業(yè)銀行、證券公司等合作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到這些單位去實地走訪和學習,切實接觸和動手操作實際業(yè)務,提高學生對國際金融業(yè)務的切身體驗,使學生了解業(yè)務崗位的實際操作,促進專業(yè)水平的提高。比如國外很多高校都與當地銀行和金融機構建立固定聯系,銀行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和實習機會,而學校中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也可以為銀行所招收。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可以為學校提供一些教育經費的援助。

第6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一)總體目標以開放、質量、服務、特色為指導

以市場和企業(yè)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辦學質量為宗旨,以專業(yè)建設為核心,實現基于網絡、基于體系、高度開放、獨具特色,體質健全、機制靈活、運轉有序、覆蓋全省、學習支持服務功能強大的專業(yè)建設目標。通過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高金融專業(yè)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使本專業(yè)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現突破性創(chuàng)新,學生能力素質強,推進金融專業(yè)特色建設工程,進而成為培養(yǎng)金融人才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

(二)具體目標

1.在教育理念上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方向,轉變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脫離、實踐與理論相脫離、教學模式滯后的狀況。以夠用、需要為原則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按照崗位實際需要進行課程建設,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金融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會計課程體系。

2.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興趣,并結合金融領域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和變化,實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金融人才市場的需求適時調整方案。

二、課程改革內容

(一)明確課程定位

為適應遼沈裝備制造業(yè)對金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金融專業(yè)課程應從以下三方面發(fā)揮作用:第一,使學生熟練掌握與裝備制造業(yè)崗位需求密切相關的金融知識與技能;第二,使學生正確理解金融現象、國家政策和金融動態(tài);第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就業(yè)能力,增強其專業(yè)知識和為企業(yè)服務能力。

(二)優(yōu)化課程設計

在課程設計上,應以崗位能力要求為標準設計課程能力目標,以崗位工作流程為依據設計課程項目,以典型崗位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做一體化活動,做到深入淺出,并與國內外經濟發(fā)展現狀和實例相結合。

(三)建設教學隊伍

為專業(yè)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到裝備制造業(yè)頂崗實習的機會,積累實際工作經歷和教學素材,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聘請企業(yè)的專業(yè)人才到學校開辦講座或擔任兼職教師等。

(四)完善教學內容

在課程設置上,應針對裝備制造業(yè)不同崗位對于金融職業(yè)素質的要求進行設置。

(五)課程設置

1.以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典型企業(yè)金融職工工作過程為主體序化課程體系。通過對遼寧多家企業(yè)深入調研,進行行動領域分析,歸納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務,并以此為依據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注重專業(yè)框架課程與公共基礎課程的系統(tǒng)化銜接,建立專業(yè)橋梁課程,各個專業(yè)核心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內容有效銜接。

2.建設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為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培養(yǎng)目標,借助對各種金融交易環(huán)境的模擬,同時利用金融分析中的圖、表等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3.課程體系。本專業(yè)構建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課程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計算機應用基礎,統(tǒng)設必修課,4學分;②英語,統(tǒng)設必修課,分二學期學習,共6學分;930西方經濟學,統(tǒng)設必修課,4學分;專業(yè)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貨幣金融學,統(tǒng)設必修課,3學分;②財政與稅收,統(tǒng)設選修課,4學分;專業(yè)課模塊具體包括:①金融信托與租賃,非統(tǒng)設選修課,2學分;②資產評估,非統(tǒng)設選修課,4學分;③公司資本運營,統(tǒng)設必修課,3學分;④公司財務,統(tǒng)設必修課,2學分;⑤金融法規(guī),統(tǒng)設必修課,2學分;⑥證券投資分析,統(tǒng)設必修課,4學分。通識課模塊課程包括:①經濟學與生活,非統(tǒng)設選修課,2學分;②終身學習與職業(yè)發(fā)展,非統(tǒng)設選修課,2學分;專業(yè)拓展課模塊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統(tǒng)設選修課,2學分。綜合實踐課模塊包括:①畢業(yè)論文,統(tǒng)設必修課,6學分;②金融模擬交易,統(tǒng)設必修課,6學分。

三、總結

第7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關鍵詞:《金融學》;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34-02

《金融學》課程在經濟學科整體課程規(guī)劃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是教育部確定的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學各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二級學科金融學專業(yè)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通過學習本課程能夠使學生掌握關于貨幣及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及利率、外匯及匯率等這些最基本的金融理論范疇;了解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基本架構,把握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基本規(guī)律和各類金融機構運作的基本特點;正確理解現代貨幣的創(chuàng)造機制;全面掌握宏觀金融,即貨幣對內、對外均衡和環(huán)繞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相關政策觀點,把獨立發(fā)展的宏觀調控與國際協(xié)調的理論思路納入學生視野。從《金融學》教學的受眾來看,當下的高等院校大學生普遍出生在1990年左右,興趣廣博,接觸社會經濟信息的途徑廣泛,為提高《金融學》授課效果,應該合理設計《金融學》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探索“導學—自學—助學”的“三維互動”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金融學》教學活動。

一、金融學課程中的案例教學

美國哈佛商學院是世界范圍內運用案例教學法最為成功的教學單位。哈佛式案例教學突出強調解決問題過程的重要性,重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鍛煉其決策力和判斷力。通常而言,哈佛案例教學大體可被分成三類:其一,拋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引導學生評價,此之謂問題評審型;其二,給出問題卻不給出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提出決策方案,即分析決策型;其三,發(fā)展理論型,注重通過案例挖掘新的理論生長點,完善并不斷發(fā)展理論體系。其中,前兩種方法可以方便地使用在金融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是基本教學的輔助形式,通過多樣化的案例教學進一步說明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以加深學生對貨幣理論的理解;介紹具體國家的貨幣政策、法規(guī)以及貨幣運行情況,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對貨幣實際工作的感性認識;分析貨幣理論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或效應,以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梢栽诮鹑趯W教學中嘗試使用的案例教學包括如下三種類型的案例:第一,介紹性案例,主要是對中外貨幣制度和政策的介紹;第二,說明性案例,主要是對一些理論和觀點的補充和說明;第三,分析性案例,主要是對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分析。

二、互動式教學

第8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1.以競賽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各大學以豐厚的獎金為獎勵,以博大的學術團隊作為技術支持,還有校園圖書館等硬件資源的配合,使各類專業(yè)競賽得到積極響應。以這種形式實踐的優(yōu)點是不勝枚舉的,可以讓同學們在比賽中密切關注熱點話題的研究,以團隊的形式,不僅增加了團隊成員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很好的溝通還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這些競賽訓練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大量提供實習機會。與國內高校有所區(qū)別的是,美國大學會聯合相關金融領域的公司為在校所有同學提供實習機會。這種實習往往是強制性的,納入學分體系的。校方會根據在校學生所學基本課程及能力,將不同學生與關聯公司不同業(yè)務相匹配,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學生和企業(yè)密切接觸。

3.以講座和研討會的形式讓學生與金融企業(yè)“零距離”接觸。在國外,校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很多小有成就的企業(yè)人士往往愿意與母校與學生分享心得,與此同時,他們會很支持學校相關的大學生實踐培訓,可以總結為“出錢出力”。很多課程會請銀行等相關機構經理人員來講課,并邀請相關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所以,學生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和這些機構密切接觸。這種交流不是虛設的,它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將學術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業(yè)務操作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在一點一滴中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大大縮短了大學與就業(yè)的過渡期,學以致用,用以導學。

二、我國金融學本科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設置缺陷

1.理論脫離實際,課程的實用性不強。主要表現在課程的填鴨式教育,空頭理論講得多,實際應用能力教得少,死記硬背、強迫灌輸的東西多,啟發(fā)性、培養(yǎng)能力的課程少。美國院校在金融課程教學中,老師基本做到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時事政策相結合、寬度與深度相結合、課件與板書相結合、教材與網絡相結合,同時還做到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使剛接觸經濟金融的同學更容易理解。

2.課程實施過程中社會聯系不足。美國院校一個比較普遍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就是請知名企業(yè)或經濟家與同學零距離更直接地交流探討金融知識。他們相對于老師而言,除了擁有很多的理論知識,還充滿了更多的實踐經驗,對同學未來進入社會能起到一些更積極的作用。中國高等院校的經濟類課程設置大部分只停留于簡單的課堂教學,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缺乏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做到學以致用。

3.模擬課程仿真性不足。美國院校設置了很多模擬操作比賽課程。這在我國高等院校中也開設了諸如此類的課程,但是由于軟件開發(fā)程度的不同,我國的模擬課程雖說是叫模擬,但仍然是脫離實際的。但國外的模擬軟件相對于我國仿真程度就高了很多。我國高等院校金融學本科實踐創(chuàng)新課程內容的空洞與陳舊,也是造成我國金融業(yè)人力資本市場的供需脫鉤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中美金融學專業(yè)實踐創(chuàng)新課程設置的比較,中西結合,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我國金融學專業(yè)的實踐教學內容。

三、美國金融學本科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實施借鑒

1.加大實踐學分比例。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設立實踐學分制度,增添更多實踐課程。學校可以以豐厚的獎金作為獎勵,以博大的學術團隊作為技術支持,還有校園圖書館等硬件資源的配合,使比賽得到積極響應。并將比賽成果計入學生實踐課程學分中,作為以后獲得學位的考量標準。在金融實踐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寬度與深度相結合、中文與英文相結合,同時還要做到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2.實習與畢業(yè)掛鉤。為本科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學校應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讓學生和企業(yè)密切接觸。在學生的學分構成中嚴格規(guī)定實習學分的比例,沒有實習學分不允許畢業(yè)。

3.選擇更適合中國經濟環(huán)境的實踐教材。對西方教材要取其精,去其糟粕,使學生使用的教材更貼近中國社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在學校所學的經濟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第9篇:金融課程總結范文

金融學科教學在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改變。從培養(yǎng)目的來看,改革開放后,由原先的“服務計劃經濟”逐步轉變?yōu)椤鞍l(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教學要求來看,1999年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在高校傳統(tǒng)的線性模式基礎上增加通識教育,使得教學更加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共同發(fā)展。從課堂形式來看,從大班授課轉變?yōu)樾“嘟虒W,大量耗時的板書也被簡潔明了的PPT取代;等等。雖然當今的金融課堂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更加貼合學生與當前社會現狀,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課程安排不合理、書籍使用不全面、課堂效率低下、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結合高校金融學科教學現狀與當前金融學科學生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對金融學科教學的相關意見與建議。

二、金融學科教學問題分析

(一)課程與課堂的缺失。1、課程問題。1)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首先,金融課程體系的整體涉及的知識面較寬,但深度不夠,而且整個金融課程體系涉及投資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法、貨幣銀行學、會計學等繁多科目,但是由于分科、分時的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學一門丟一門,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鏈體系,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其次,對于金融領域不同方向的人才,在課程設置方面并未著重培養(yǎng)、因材施教。再者高校金融課程專業(yè)崗位性不強,導致高校金融課程與專業(yè)崗位的設置嚴重脫節(jié)。另外,公共課與金融專業(yè)課的課時設計不合理,公共課課時偏多,專業(yè)課課時偏少,導致金融課程與其他相關專業(yè)的課程差異不明顯。2)教材的內容偏頗與滯后,國外教材的翻譯有偏差。國內的金融教材多數是搬用西方的金融教材,理論齊全卻問題頻出。首先,西方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存在較大差異,許多西方的相關金融產品在國內根本不曾出現,學生無法從中國的金融市場上找到相關的金融產品,導致課程帶入感不強。其次,部分課本內容過于老舊,書中事例不具有時代性,不能及時反映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發(fā)展動態(tài),教材的滯后性較大。再者,國內部分譯者對西方金融學的相關書籍翻譯不準確,翻譯成中文后的教科書與原作者的原意產生較大差異,還存在多處錯翻、漏翻的情況。3)考評機制單一且簡單。期中、期末結課考試多半以閉卷考試為主,這種考試形式更偏向于對學生記憶力的考核,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辨析能力。此外考試題目多半是一些舊題,缺乏原創(chuàng)性,學生只要將前幾年的課程試卷多加記憶,便很容易取得高分。2、課堂問題:1)教師對教學不夠重視。部分高校教師側重個人科研、論文以及職稱考評,而忽視了教育工作。其次,他們多在社會上兼有其他工作,大學任教被他們當做其中的一項“副業(yè)”,并不在意教學的本質,只是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聽課效率不高。2)課堂監(jiān)管不嚴格。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信息大爆發(fā)的時代,學生課堂上對手機的關注度過高,影響了正常聽講。除此之外,進入大學后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產生了一些變化,部分學生變得自由散漫,加之課堂要求不嚴格等等,這些情況下導致了逃課代課情況頻發(fā)。(二)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差異。1、“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多數實踐課程是在校內實驗室進行,但那些完善的模擬軟件并不具有真實性,程序化的操作避免了真實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很多問題,并且軟件更新較慢,很多案例過于久遠不能迎合時代變化的需求,而且實驗課程較少導致知識輸入與知識輸出不對等,加之理論與實踐經常不同時進行,導致理論脫離實踐。2、基本實操技能缺失。Wind資訊軟件、EVIEWs與SPSS等計量統(tǒng)計軟件、SQL數據庫軟件等等在經濟、金融領域廣泛應用,但在校學生對這些軟件知之甚少,即使學校開設相關課程,也只是簡單講解,未引導學生深入研究。目前金融企業(yè)大多數崗位涉及證券分析、投資分析、企業(yè)估值、合規(guī)調查等等,而大部分學生目前對這些知識涉及甚少,只會照搬理論課程中的定義,缺乏實際操作能力。

三、理想與建議

(一)預期與需求。真正有效、高效、有料的高校金融課改應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市場,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人才。1、以學生為中心。合理的課程設計、適應時展的教材以及高素質的大學教師都是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大學真正成為學生自我提升的平臺。2、著眼于市場。從課程到老師最后到考核均要著眼于市場。高質量的課程要滿足市場需求、順應社會發(fā)展、深受學生歡迎;一些應用型課程要求老師要有一定的市場經驗,與社會相接軌;并且科學的學生考核也不應只是一張筆試卷子,涉及到專業(yè)技能的考核應深入實踐,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社會對金融人才的要求。(二)建議與方法。為使金融專業(yè)進一步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同步,綜合上文總結如下建議。1、從學生層面進行改革。1)予學生更多的自。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來進行學習,教師應更加倚重于對學生的引導。在院系統(tǒng)一安排基礎課與公共課的情況下,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對于專業(yè)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在學生掌握自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有針對地進行專業(yè)學習,拓寬知識面,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學生在走出校園、走上社會后的職業(yè)選擇會因此而更加廣泛。2)加強綜合評測。金融院校(系)應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評測。對于學生的評測不應僅局限于筆試考核模式,應將范圍拓展開來,在以往模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專業(yè)素質、創(chuàng)新素質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更多參與到創(chuàng)新科研活動中去。一些學校實行的學生綜合素質評測辦法包括如下內容:金融企業(yè)組織領導能力、金融業(yè)務社交能力、金融業(yè)務經營能力、金融業(yè)務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等。加強綜合評測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并為其畢業(yè)后從事金融行業(yè)做更周全的準備。2、從市場需求的角度進行改革。1)將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相結合。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到市場對金融行業(yè)相關技能的要求,注重實用性課程與量化分析課程的結合,強調數理知識的運用。使學生在良好的理論基礎之上,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實操課程的教學,這有利于學生在畢業(yè)之后更快地進入工作角色。2)將課程設置與技能培訓在符合我國市場的前提下與國際相接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充分的理由將課程設置與技能培訓國際化,以順應時勢。應著眼于學生的國際意識,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使其適應更加開放的經濟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黃琴.金融市場學課程新教學方法探索[J].時代金融,2015,(14):194.

[2]閆寒.關于中職學校金融專業(yè)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2013,(16):22.

[3]張榮偉.我國基礎教育“十年課改”的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0,30(1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