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重要性;策略
【中國分類號】G633.6
一、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首先表現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理論性太強,初中生情感豐富,對于單一乏味的教學內容比較反感,這是很多初中生數學學不好、不愿意學的主要原因。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初中生數學水平,首先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生活化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教師將課堂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可以將學生帶入到生活情境中有效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同時,保障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數學生活化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數學教學離不開數字和公式,教學內容枯燥抽象,對于思想還未定型的中學生來說很難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通過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生活化”的思維能力,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情景教學中掌握牢靠的數學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生活化教學情調的是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生活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通過設置生活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生活化教學主次混亂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出現的主要問題是生活化教學主次混亂,很多教師認同數學課堂應該結合生活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出現了生活設置復雜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講解某一個知識點,為了結合生活實際,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情景教育的設置上,不僅浪費了大量課堂實時間,還導致教學內容主次混雜。
(二)教學設計脫離學生生活實際
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生活化教學內容往往太寬泛,比如在講解概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以中國福利彩票的中獎概率為例進行教學,這就嚴重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軌道,導致教學內容空洞,不具有說服性。
(三)時間投入大
生活化教學對教學方式具有推動作用,以知識教學為主,生活教學為輔。有些教師為了是教學情景更加逼真,在課堂上利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情景布置。例如講解一道關于商品折扣的應用題,教師不顧教學效果把課堂布置成商場的形式,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這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還容易使學生忽視課堂紀律,降低課堂的教學學效率、
三、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索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
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今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學習之余學生很少有時間了解生活、走進生活。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只注重找尋方法而忽視了與生活的結合。很多學生在數學習題中遇到一些不懂的生活常識不愿意主動開口詢問,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面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例如,布置一些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習題的解決辦法。另外,有些習題與學生生活毫不相關,會讓學生產生數學實用性太差等觀念,而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為此,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將不具有生活代表性的習題進行有效地轉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特征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里發(fā)現生活中哪些東西利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二)引導學生解決源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伴隨著教學的改革,數學習題與生活實際越來越接近,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解決源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例如,在講解對稱軸這一知識點時,同學們都知道桌子的平面是長方形,長方形具有對稱性,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好友哪些軸對稱物體。初中生觀察能力很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生活為背景營造生活化教學情景
初中數學的教學對象是12到15歲的青少年,他們正處于對生活充滿好奇的年紀。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包含著很多數學知識如:由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所以為了防止墻面坍塌人們通常用一根木棍進行斜面支撐;考試時學生們對號入座與坐標軸之間有相似性。以生活為背景營造生活化教學情景需要教師在教學準備工作上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把生活常識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積累大量的生活常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具生活色彩。
(四)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該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生活情況有清晰地認識,結合教學內容設定合適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高效率學習。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還需要教師搜集大量與生活相關的數學信息,處理好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關系,才能順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五)實現課后練習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還應該實現課后練習教學生活化。課后練習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在體現數學知識生活化的同時,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課后習題相結合實現教學生活化。課堂上的時間比較短暫,通過課堂很難將生活化教學體現完整。因此,教師應該利用課后練習進行生活化教學升華,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生活化。
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拉近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明確數學課堂生活教學中存在的生活化教學主次混亂、教學設計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時間投入大等問題,根據問題采取有效地措施實現課堂內外的生活化,從而推動我國教學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田.談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4).
[2]李瑞紅.淺談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2).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數學是義務制教育的一門主要課程,知識間有著極強的連貫性,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嚴重的趨勢,學困生所占的比例比較大,特別在初中二年級表現尤為突出,明顯高于城鎮(zhèn)中學。因此,要想在農村初中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要轉化學困生首先要了解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 學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1 社會因素
在邊遠民族地區(qū),幾乎每個農村家庭都有人在外打工,許多村組找不到幾個青壯年人,這一社會現狀對中小學生從小就進行著耳聞目染地引導――“不需要多少知識、外出打工掙錢”成了學生們必然的人生之路,導致不少學生對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加之,不少學生因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家庭監(jiān)管,甚至脫離了學校的管教,在家中影視媒體、手機網絡,校外網吧、游戲機、賭博娛樂場所等社會不良信息的影響下,加劇了他們自由散漫、貪圖享樂、放棄學習的勢頭,逐漸偏離正常的成長軌道。
1.2 家庭因素
不少家庭“重智輕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以孩子的學科成績來代替教育內容的方方面面,漠視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變化,放松思想品行方面的教育要求。然而農村教育水平偏低,與城市同齡孩子相比,大多數學生的課業(yè)成績并不理想,致使家長喪失了對子女教育所承載的期盼,平常對孩子監(jiān)管乏力,待到問題突出時,大多采用專橫武斷、動輒訓斥或打罵的教育方式來對待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形成“只養(yǎng)難教”的現狀。導致不少學生厭學、逃學、輟學,形成與父母、老師消極對抗的情緒心理。
1.3 學校因素
由于對老師績效的考核、對學生發(fā)展的評估,很大程度還滯留在學生的考試分數上――以學生分數的多少作為衡量教師工作業(yè)績的重要指標;把考試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導致教師為自己的業(yè)績而“逼”學生學習,學生為了老師的利益而“幫”老師學習的現狀。還有一些學校,把教學工作的重心傾向于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放松了對大部分學生的教育管理,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4 教師的教學觀及教學方法不當
學校教學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下列情況:(1)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現實的需要。教學流程大多采用灌輸型,忽視對學生現狀、課程標準和知識點的研究。學生學習思維完全處于被動應付,缺乏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的狀況,使一些在知識理解上出現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時矯正的學生,漸漸分化成了學困生。(2)教學要求“一刀切”或隨意拔高。面對知識、個性差異的學生,很少考慮到因材施教,這種整齊劃一的要求,必然出現不少學困生。為了應對考試中那一二道壓軸題隨意拔高的教學要求,對學困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1.5 學生自身的因素
主要表現在:(1)有相當一部分七年級學生,尚未從小學機械識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脫出來,學習的主動性差;對于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歸納,嚴重影響了知識攝入的數量與質量,逐步形成了學業(yè)發(fā)展相對滯后的狀況。(2)已學知識和技能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造成后續(xù)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習困難。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運算時,許多學困生對運算符號不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導致后續(xù)知識學習過程中運算時常出錯,嚴重影響了今后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質量。(3)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同學意志品質較差、學習情感脆弱,遇到計算量比較大、步驟比較多,或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聽是難題或一看題目較長時就產生了畏難情緒。不是抄別人的,就是干脆不做,結果導致越來越差。(4)考試障礙。學困生最直接的體現形式就是測試成績較差,就其原因:一是掌握知識的層次不夠、計算解答問題的能力不強;二是考試時其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表現為:恐懼心理導致應試時思維障礙,解題速度慢而不能完卷 ;著急心理造成審題、解題馬虎,解錯甚至于漏做題目;焦慮心理使得因一個問題不會做而腦子里一直掛念它,致使簡單的計算也失誤;自信心不足,處理不好“不全會”與“全不會”關系,對于某個題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題失分。
2 轉化數學學困生的一些策略:
在實踐中我們感受到:教師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極大的愛心,依據學困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通過各種方法的相互滲透、有機整合,必定會收到好效果。
2.1 培養(yǎng)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學困生在學習活動中很少有成功體驗,作業(yè)錯誤多,考試失敗多,使他們灰心喪氣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差生的閃光點,一旦發(fā)現了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進步,都要及時予以就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和鞭策,甚至還要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困生提供一些容易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大顯身手,充分表現自己,發(fā)揮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能,讓他們在同學之間找回屬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另外教學中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讓學生從“我不行”中解放出來,覺得“我還行”,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2 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技能
學困生往往差在既不會思維又不會學習;既不會吸收又不會消化。其表現形式是:面對問題不會分析,勉強解完一道題,解后又不反思、不探究,學習方法呆板教條,思維僵化膚淺。所以教師平時要多給學困生指點方法,使他們會學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自覺性。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素材,不失時機的通過問題的解決,及時滲透一些抽象的思維方法,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培養(yǎng)學困生的參與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全部學生都有思考、發(fā)言、練習、討論的機會。而不能為了教學氣氛、節(jié)奏、容量把提問、板演的機會都包給優(yōu)勢生,使學困生成了“陪客”、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這樣做必然挫傷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他們自暴自棄。因此要多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機會,盡量使他們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講“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一節(jié)時,我先把一張方紙片對折,然后用剪刀剪了幾下,展開后一個美麗的圖案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后,我讓幾個學困生也仿照我的做法去做,又讓他們展示了自己的圖案,接下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大為提高!
當然,教師還應注意指導學困生怎樣預習、怎樣聽講,認真做好課后的思想溝通及跟蹤輔導工作;鼓勵他們鼓起勇氣,笑著面對人生,找準人生的目標。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大部分學困生都會發(fā)生轉變的!
2.4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尤為重要。對學生要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學習意志,良好的學習動機等等。否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只是一時一事,不能經常持久。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在農村中學只靠教師來轉化學困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和支持,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發(fā)動社會各界協同配合,綜合治理,努力改善社會大氣候和學校、家庭小氣候,為轉化學困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要對“函數”的具體內容進行“四基”分類,明確教學內容的來龍去脈和結構特征,了解該教學內容的學生學習特征,從而設計每個類型知識在學習目標、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教學方案,確定該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確保教學的有效開展。下面談談在“函數”教學方面的策略和注意點。
一、初中數學函數教學的策略
1.對一次函數的理解
一次函數的理解是一個過程與對象交織的立體圖景。既需要具體的實際素材分析,又需要在此基礎上的概括抽象。整個學習活動,既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又需要自己感悟。
例1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使用攝氏度(℃),但英美等國天氣預報仍然使用華氏(F),兩種計量之間有如下對應關系。
試著找攝氏=100時,華氏是多少?
師:從表格中,能否找到攝氏(℃)與華氏(F)之間的數量關系?
生:看不出來。
師:我們把對應變量作為坐標,在數軸上描出來,怎樣?大家討論思考。
生:描出來的圖象好像是一條直線。
師:那什么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呢?
生:一次函數,我知道怎么做了。
師:華氏溫度的值與攝氏溫度的值在什么時候相等呢?從圖上和解析式來看。
生:從圖象上看,與直線y=x的交點處的值就是華氏溫度的值與攝氏溫度的值相等時候的值。對應于解析式,y=1.8x+32中令x=y即可,解x=1.8x+32的方程。
師:談談這一探究問題的感想。
生:加深了對一次函數的理解。
2.多元表征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函數
例2 某書定價8元,如果一次購買10本以上,超過10本部分打8折。分析并表示購書數量與付款金額之間的函數關系。
這個問題屬于實際應用的分段函數例子,函數的三種表示法可以結合應用于這個例子。第一種情況,x10,如,取x=15時,y=8×10+8×5×80%,類似地y=8×10+80%×8(x-10),作出圖象并考慮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這樣處理,幫助學生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概括的思考過程,由此就能綜合出分段函數的表達式并理解其意義了。
通過上述過程能幫助學生理解函數的表示(列表、圖象和表達式等)是刻畫變量之間的關系,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表達式而已。
函數理解離不開多元表征(列表、圖象和表達式等)的相互聯系和轉化,也離不開對函數模式的把握。這些過程的實施,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也離不開學生的合作探究和獨立思考。
二、初中數學函數教學的注意點
1.弄清楚函數與代數式、方程的關系
初中數學到了函數階段,是對前面的知識的提煉升華,函數把多項式、變量、坐標系和方程等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因此,弄清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學習函數的重要基礎。
2.利用數量關系建立函數模型
在教學中,以數量關系的發(fā)展作為基礎,引出函數的結構模型,尤其是從實例中尋找函數關系,構造事物變化過程中的具體函數模型。
關鍵詞:反思;優(yōu)化教學;總結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行為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是每一個老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現在很多教師都會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與失,通過寫教后感、教學案例、教學心得來提高教學反思質量。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反思談幾點體會。
一、反思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效果關系到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迅速進入思維狀態(tài),使學生的學習思維由淺入深,進入一個特定的問題情境中。良好的課堂 導入,優(yōu)如一座溝通的橋梁,銜接舊知識和新知識,還可以以舊知識的鞏固帶動新知識的理解。當然在導入時,應先了解學生對將要學的內容知識水平,設置更高一級的知識水平,才能使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要求,此外有效的導入還可以揭示課題,體現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的放矢的解決問題。
二、反思教學設計,優(yōu)化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致力于主體”重大環(huán)節(jié)的策化上,讓過程的設計有一定的彈性,為學生參與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改變課堂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圍著轉的格局,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著,鼓勵主動探索,大膽質穎。
在組織教材上,應根據教學目的,仔細斟酌教學密度、廣度、深度和速度的安排,不能隨意性很大,時而過難時過快,挫傷學生學習信心。時而過淺過慢,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在時間設置上,應研究一堂課的復習提問、新授知識、鞏固練習、課堂小結的時間,應當堂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計劃,不能留尾巴。
三、反思師生活動,注重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發(fā)展”,讓學生享受成功,體會失敗,釋放喜怒哀樂,把學生視為生動而豐滿的情緒流動過程。教中反思就是要把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學生發(fā)展上,重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及時發(fā)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是一個學習共同體,作為平等關系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和精神的交融,教師在講課中偶發(fā)靈感,學生思維中閃現智慧,教學生出現新問題、新見解、新教法,都給教學帶來生機。如在七年級第二學期,學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后要求學生完成一些給出方程編寫聯系實際的應用題,并讓學生交流評議,這樣有能者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題的背景通過借鑒書本完成。
在課堂教學上突出了精講巧練,做到堂上批改輔導和及時的反饋。但由于人數較多,新學生的數學層次參差,有針對性的輔導還不完善。另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體現在小組討論、新知識的舉例交流等合作學習,今后還可適當增加。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方法較單一,可加強學法的指導。
四、反思教學討論
課堂上之所以要開展討論,是因為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或疑惑,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合作,通過討論,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消除了疑惑,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學會了分析,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彼此的成果。課堂討論是教與學的深化過程,是知識遷移和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拓展的過程。不能把討論流于形式,為討論而討論,有時簡單的問題根本不需討論的問題為了形勢而討論,師生共議耽誤了寶貴的時間。討論是組織教學的一種方法,如不能體現數學教學的目標與內容,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討論。討論能激發(fā)思維,活躍氣氛,更主要是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要求。
五、反思個體,優(yōu)化學科素質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罢n后思”:一節(jié)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記,這對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周后思”、“單元思”,就是一周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后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月后思”對于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期中思”即期中質量分析,這是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整合思考,也可一學期、一個學年教學的反思,教后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日月積累,進行反思,記錄自己平時的所做、所思,是最有實用價值、最有效的自我教育。
六、解題的反思
反思解題思路。解題思路的形成就是把從題目中捕捉的有關信息與頭腦中儲存的有關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加工,重組與再生的過程,對思路的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就是在解題結束的回顧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重組與再生,長期堅持這樣的反思,就可以總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經驗,有利于自己思維監(jiān)控能力的提高,更是一種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后,所有的小學畢業(yè)生都就近入學,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方式又習慣于大教學班、課時限定、教法固定、評估僵化等做法.就實際情況而言,學生的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教育環(huán)境、教學方式、學習方法、興趣愛好、潛在能力等存在必然差異,這些差異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于是,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只能以照顧多數的原則按照中等學生的水平授課,這樣必然形成一部分學生沒學夠,一部分學生學不了,不能實現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既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給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困難,難以實現主體提升與全體提高并舉、共性需求與個性發(fā)展同進,最終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那么,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呢?
一、教學主體的分層策略
1.充分考量分層的標準.分層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成不變,應該是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等的差異,在充分考慮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教材要求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參考數學成績,臨時的、動態(tài)的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類別.具體的角度有兩個:一是以數學學習成績?yōu)榉謱訕藴?;二是以影響數學學習成績的各項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為分層標準.
2.減少分層的負面效應.教師一般都是按照一定標準將全班學生分為高、中、低即A、B、C三個層次,由學生自擇、師生協商、動態(tài)分層.可采取顯性分層或隱性分層.為了減少分層的負面效應,教師可與每個學生個別聯系,不予公布,分層思路和措施只由教師掌握,作為編排座位、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實施針對性分層教學等的依據.進行學生分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消除心里顧慮,分層是相對的,也是短暫的,優(yōu)會轉差、差可創(chuàng)優(yōu),只要認清自我、樹立信心、鍛煉能力和提高水平,就可優(yōu)保持、差上升.
3.實施動態(tài)的分層管理.要設立學生的分層檔案,具體掌握學生的成績和能力等學習現狀,跟蹤每個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要科學編排、組合分層小組,最好以1個好、2個中等、1個差編排為一個學習組合,使學生在討論、交流、輔導、比賽等教學活動中的優(yōu)勢互補,自我提升.要注意分層是相對的,經過一段時間分層學習后,教師以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為時間點,根據學生的變化情況,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進行必要的層次間的升降調整,激勵學生上進,最終達到差層逐步解體、消亡,中等層和好層不斷壯大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的分層策略
1.在教學準備(備課)中擬定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目標.教師要在吃透教材、大綱的情況下,制定具體可行的分層教學目標,既要定好整體教學的共同目標,也要定好屬于各個層次的個別目標;既要設置能夠完成教材中基本概念、一般練習題的每位學生必須掌握內容的目標,也要設置面向學有余力學生的選做題、復習題、提高題等提高性、深度性的目標.比如對低層次(C層)的學生,教學目標設計要簡單,低梯度,要求學生掌握主要的基礎知識,了解基本學習方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興趣和基本理解能力;對中等層次(B層)的學生,教學目標設計要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能夠熟練掌握,能靈活運用基本方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維能力;對高層次(A層)的學生,教學目標要設計有彈性和有難度的問題,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深刻,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2.在課堂教學中擬定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針對學習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措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學有所樂,都能夠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層次較低的學生,具體的教學目標定得較低,學習的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得到增強;層次較高的學生,具體的教學目標激勵性強,使學生增強了學習獨立性和自我要求的提高.而且,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分層是彈性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現狀進行調節(jié),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形成人人追求上進的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所有的教學目標都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落實教材大綱的基本要求,因而可以分基本要求和發(fā)展要求兩類.對于低層次(C層)的學生,具體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了解某個數學概念或者定理的性質,能夠直接應用這些性質求解一般的計算題;對中等層次(B層)的學生,具體教學目標在完成C層學生的具體教學目標的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A層學生的具體教學目標;高層次(A層)的學生,具體教學目標是要達到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解決典型的某個數學概念或者定理的問題,掌握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常用技巧,學會根據條件或自設條件去尋求難題的解法.
3.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學生學有所得.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教師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個學生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是一種立體的、彈性的教學,能夠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學的過程和方法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使所有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得到上進的激勵,獲得學習的愉悅和歡樂,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越來越愛學數學,越來越會學數學,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完成向高一層次的轉化.教師應將基礎性問題優(yōu)待低層次(C層)的學生,一般性、適中的問題給中等層次(B層)學生,邏輯性強、難度系數較高的問題則交給高層次(A層)的學生.這樣,對于C層學生,在教學中側重領悟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對于B層學生是啟發(fā)思考探索精神,學會歸納一般規(guī)律與結論;對于A層學生則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變式探求,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教學評價的分層策略
1.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具有良好的導向和激勵功能,其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效果.只有正確的評價,才能保證分層教學的實施與效果的取得.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目標要多元,方法要多樣,要著眼于過程、著眼于鼓勵、著眼于發(fā)展,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成功的樂趣、發(fā)展的方向、提升的空間.比如對低層次(C層)的學生,評價方式主要采用激勵性的表揚評價,以便找出他的閃光點和特長,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并得到及時肯定,從而喚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于中等層次(B層)的學生,評價方式主要采用勉勵性評價,既“壓一下擔子”又幫忙“扶一下肩”,既指出不足又告知努力方向,從而促使他們不斷地向上追求;對于高層次(A層)的學生,評價方式主要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讓學生在相互競爭、共同合作中不斷提高自身要求,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嚴謹,不斷超越自己,最終實現全體學生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2.重視不同層次學生分層練習的課堂評價.課堂分層練習有利于強化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檢測、了解預定數學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把所理解的知識通過分層練習轉化成技能,形成真實教學結果的信息反饋,以便調整對各層次學生的補償評價和發(fā)展訓練,達到落實所有學生學習目標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課堂練習時,要精心編排課堂練習,在保證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可以重組教科書中的練習,或者重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促進每一個個體得到發(fā)展.在課堂作業(yè)方面,作業(yè)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既是對一堂課教學效果的檢驗,又能達到初步鞏固知識的目的.課堂作業(yè)的多層次設計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yè),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課堂作業(yè)可分必做和選做.如作業(yè)本必做、同步選做、練習卷選做.避免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加重抄襲現象;題型布置應由易到難成階梯形,可設定為基本題、提高題和提升題兩類或三類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其中一類或兩類,保證作業(yè)的量和難度能夠使每個學生都可以“跳一跳,夠得著”;在作業(yè)批改上,對低層次(C層)學生盡可能面改,采用作業(yè)過關法、作業(yè)互助小組等形式發(fā)現問題及時改正、講評和鞏固;對B、A層學生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處理方式,通過成立興趣小組、自學小組、對抗賽等各種活動提升他們的能力.
摘要:研究新課程標準下創(chuàng)設數學課堂情境已逐步成為數學改革及研究的熱點。設置好課堂的教學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本文主要以初中數學為例,對如何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略陳管見,以供大家參考、指正。
關鍵詞:初中數學 情境創(chuàng)設 思考
《新課程改革標準》指出,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加強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喚醒及激活思維的刺激因素,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尤其是可以對學生頭腦中的一系列思維加工活動進行激發(fā)。基于此,筆者認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情境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的幾點要求
1.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目的性
在數學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必須能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學習任務來進行。否則,再好的問題情境,如果對教學沒有幫助,或是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它就是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一定要突現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情境時,要先考慮到所情境創(chuàng)設是否有必要性,是否有價值。
2.情境創(chuàng)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成功的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是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的認真把握,對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認真分析的結果,這種分析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多方面的,它包括學生的記憶、語言、思維、學習動機、經驗、情緒以及情感等因素,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去尋求學習主題與學生認知結構的結合點,用最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進他們對新知的求索和創(chuàng)新學習,這便是一個好的情境。
3.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現實性
選用情境的現實性素材要貼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實際的問題,把學生學習新知前在生活中碰到的事出來給學生認識。創(chuàng)設的情境越真實,學生構建的知識就越可靠,且越容易向實際生活遷移。因此,教師在結合相應課題設計情境時,應避免那些脫離現實的情境,而盲目地為用情境而用情境。因為對于脫離現實情境的教學,學生往往只能獲得對數學知識的刻板的、機械的、不完整的、膚淺的理解,從而使得課堂喪失應有的“數學味”,造成學生應用能力的欠缺。
4.情境要最大限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應是新穎生動、有趣和富有美感的,甚至是幽默的。唯其如此,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這種前提下,有吸引力的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加強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若干策略
1.創(chuàng)作操作情境,讓學生在做中求知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fā)展,使腦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手變?yōu)樗季S的工具和鏡子?!比魏吻袛嗖僮髋c思維聯系的教學都是失敗的教學,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初中生好動,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將數學課變成操作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實現了在做中學。這樣的知識是學生自主學習而得到的,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與運用。
如在學習《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將一張紙對折,然后隨意地剪一些圖案,再將對折的紙展開。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紛紛動手剪出了一些圖案。接著我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大膽猜測,然后再引導學生對猜測進行不斷地操作,在操作中進行驗證,從而順利地引出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知識。實踐證明通過親身實踐,學生的觀察更仔細,思維更活躍,學習熱情更高,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通過趣味活動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即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與數學知識有關的活動或游戲,構建數學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情趣。
如在學習完“有理數的運算”一節(jié)時,如何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的訓練?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計算題,會讓學生感到厭煩,這時可以讓學生進行“24點”的游戲,這樣不僅使學生熟悉了有理數的運算,也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又如“從不同角度看”,重點是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的畫法。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完成課堂內各個畫圖任務,我課前準備了充足的教具,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大量觀察、比較活動,學生間交流氣氛非?;钴S,課堂教學即時反饋效果很好。
3.數學實驗情境
根據皮亞杰的活動內化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就是讓他們去動手操作。通過設計的實驗,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通過動手、觀察、分析等活動,把數學知識內化,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如在講“圓周角”一節(jié)中,教師可設計以下實驗情境讓學生進行操作:(1)作已知圓的任意一個圓周角;(2)畫出這個圓周角所夾弧對應的圓心角;(3)分別量出圓周角與圓心角的度數;(4)再任意作一個圓周角,看看是否還有相同的結論。通過以上動手實驗,學生已能總結出所要學的關于圓周角的結論,即一條弧所夾圓周角是它所夾圓心角的一半。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證明了,課堂引入自然順暢。
4.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每個人都處在一個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中。實踐證明,競爭是一種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的可行方式,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不妨引入競爭機制,教師設計一些數學問題,將學生分成小組,創(chuàng)設小組間進行比賽的情境,讓學生之間開展競爭,比準確、比速度、比技巧,促進學生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
如在教學“簡便算法”“快速說理”等類型時,組織全班學生分組比賽。老師還未說出題目,全班學生已進入老師設置的情境之中,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fā)出來。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閔川南.有關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7).
1 注重師生情感交流,使課堂氣氛融洽,讓學生喜歡學數學
學生之間的智力不平等性幾乎是絕對的。正如十個指頭有長短一樣,同一個班里個體間的差異也是存在的。因此,我們的教學不能搞“統(tǒng)一化”,而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要允許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允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解題思路,不同的解答結果,以及不同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的快慢等。對有獨到見解的要大力表揚,對不完善的要加以鼓勵,對不合常理的要給以呵護,關注每一學生的存在,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在課堂上大聲說話,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敢于向教師提出不同的想法。現在的數學課本增加了許多探索性、開放性、實踐性的問題,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多使用鼓勵習慣的話語,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能獲得成功的感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 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與學是師生雙邊的關系,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培養(yǎng)。同樣的教材,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頭,事倍功半。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應如下:
2.1 態(tài)度和藹、語言幽默。態(tài)度和藹可親方能清除學生的畏懼感,幽默風趣、繪聲繪色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例如,講直線公理前,用一個釘子把一根細木條釘在小黑板上,可以發(fā)現木條繞著釘子轉動,當我用兩個釘子把細木條釘在小黑板時,可以發(fā)現細木條被固定住了。我邊操作邊念道:一點晃悠悠,兩點定終身。通過實驗及點撥得到結論:經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而且只有一條直線。通過幽默的方式,生動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情緒高漲,進入了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
2.2 巧設提問,啟迪思維。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開發(fā)智力。列方程解應用題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困難的。例題:要把30克含16%的鹽水稀釋成含鹽0.15%的鹽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時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濃度問題中有幾個基本量?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如何?”“濃度為20%的鹽水a克,含鹽多少?含水多少?”“加水過程中哪些量變化,哪些量沒有改變?”“溶液中含鹽不變,如何利用這一等量關系來列方程?”學生通過一系列小問題的思考并逐一解決,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巧設提問,可以較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2.3 深入淺出、化難為易。教學中,教師如能引用一些學生熟悉、比較直觀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簡明。例如,數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講數軸前,先介紹溫度計,再由溫度計抽象化成數軸。絕對值是學生很難理解的一個概念,他們大都只是機械地記憶,當a<0時,|a|=-a,但當x<2時,卻不會化簡|x-2|。因此,教學時,我以具體的數來判斷并加以引導,如當x=1.9時,|x-2|=|1.9-2|=|-0.1|=-(-0.1)=0.1,當x=1時,|x-2|=|1-2|=|-1|=-(-1)=1。由此推斷出:當x<2時,x-2<0,因此,|x-2|=-(x-2)=2-x。如此深入淺出的描述,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2.4 趣味教學,增加吸引力。初中數學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課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與“談一談”等欄目,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對求知欲旺盛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誘惑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動腦、觀察、想象的思維能力。如“關于圓周率π”體現了我國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fā)了學生學科學的熱情。事實證明,穿插于課堂的趣味教學,不僅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課堂教學的基本戰(zhàn)略
3.1 預習,目前各科都要求課前預習,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負擔,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各科預習任務確實不容易。鑒于此種情況,我將數學預習時間安排在上課前的5分鐘左右完成,預習提綱不要求過高、過大、過全,應按照當堂知識要求,分為理解、了解、閱讀、找出關鍵所在就可以。
3.2 預習提問,也可以說是預習效果檢測,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預習時產生的疑問和找出的關鍵知識點進行必要的整合,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答疑”做好準備。
3.3 講解范例,在講解例題時必須起到示范作用。我在處理教材的時候,將例題進行歸納、分類,按不同類型進行講解,為學生掌握本節(jié)知識點,做好鞏固訓練題打好基礎。對范例的講解要細,要透徹,解題步驟書寫要規(guī)范,要整齊,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
關鍵詞:教學反思;初中;數學教學;應用策略
老百姓有一句話就是“教的曲唱不得”。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這一句話也意義非凡。每一位教師在參加工作之前,都經過專業(yè)的學習。但是并不是教師經過學習,就具有了教學能力。在新畢業(yè)教師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教育部門也經常組織他們學習,但是并不是這樣就會實現期望的“借鑒目標”。真正提升教師自身能力還需要經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實踐與教學反思。
一、意義解讀
(1)轉變觀念為行動。觀念指揮行動,但是在初中數學課堂里,教師觀念指揮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都還需要一個轉變過程。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自我教學意識、進行必要的自我批評。讓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逐步提高教學能力。教學反思還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教學反思對于教師來說,是提高其綜合能力的一條經濟有效的選擇,同時,教學反思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的最優(yōu)化。
(2)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理論不經過實踐考驗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通過研究數學教學反思,解決教師難以把理論知識很好的運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尋找能夠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紐帶。把經過反思得到的理論用于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也要不斷的進行歸納和總結,實現理論的進一步提升。
(3)學會分享。不斷反思就會不斷有所得,而有所得就會有分享的基礎和分享的欲望。教學反思既可以指向個人也可以指向團體。通過團體教學經驗的交流,每一個人獨特的教學經驗都可以拿出來與他人分享,同時也可以借鑒他人有效的教學經驗。多種教學經驗進行交流與比較,可以引起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最終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所提高,從而實現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目的。
二、反思策略
(1)正視自身。“反思”思考的是什么?首先應該對教師的教學觀進行反思,教學觀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有指導作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知識進行認知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在探索的過程中領會到數學的精妙之處。讓學生學會把數學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多想教法。初中學生已經有了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喜歡的是靈活多變的課堂。再有,新課改在中國不斷地推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實現了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偉大轉變,這一切對教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退出歷史的舞臺,教師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但實際上,很多教師在把新的教學方法引進現代課堂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方法本身是正確的,但是教師難以實現靈活運用,使新的教學方法難以奏效。教師要想很好的把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運用于課堂,首先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再把自己視為課堂的主角,要把學生看作課堂的主角,一切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根據學生課堂情緒的變化,運用相關的教學方法,把握好課堂上學生的節(jié)奏,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3)角色轉變。教學活動的兩個主要構成中,一個是教師,另一個就是學生。新課程標準下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提倡,進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做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這就要求廣大數學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適應教學理念發(fā)展的要求,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活動。
(4)隨課反思。教師的工作具有重復性,但是,在重復的過程中卻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就要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反思,抽出時間將課堂上教授給學生的知識進行回顧,對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進行進一步的總結,檢查自己在知識點上是否有欠缺或新的發(fā)現。教師尤其要對自己對學生的啟迪是否恰當進行反思。教師不僅要積極的進行反思,更要從反思中得到的啟示進行總結,最好能夠做出具體的記錄,認真進行總結,并做出適當的歸類。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也要進行認真的反思,特別是在教師剛剛批改完作業(yè)的時候,教師會發(fā)現很多具體的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此時教師如果能進行很好的反思,效果是最好的,將學生作業(yè)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都進行歸納總結,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作業(yè)質量。
一、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情境
對數學知識的歸納與推理,往往是以一定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進行的,通常情況下,根據特殊、具象化的案例進行切入,通過仔細的分析、探究以及思考,歸納出這些經驗的共同點,構成一種理論的猜測,并且對這一猜想進行有效的驗證,使其變成真正的結論,并且能夠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活學活用。初中生剛剛步入青春期,思維能力較為發(fā)達,逐漸具備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但是其抽象思維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教學情境。并且保證這些問題情境能夠貼近于生活,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問題情境之中學習數學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歸納出知識點中的共同規(guī)律,使學生逐漸具備一定的歸納意識。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有理數極其運算》這一單元時,針對于其中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熟悉度比較高的天氣問題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同學們,今天的我們這一地區(qū)天氣預報的氣溫是-4℃至6℃之間,請問同學們,6℃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呢?我們這一地區(qū)的溫差為多少攝氏度呢?這種和天氣相關的問題學生們往往非常熟悉,因此能夠提高課堂學習的專注度。教師也可以將家庭中某個月的收入與花銷表展示給學生,因到學生分析自己家里花銷與收入的情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感悟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通過形象思維的形式來歸納正負數的概念,這樣對提升學生的歸納意識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分析
通過前人不斷的歸納與總結,從而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的數學定義、公式與概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歸納總結與思考的過程中具備有效的發(fā)揮空間。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歸納意識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勾股定理》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向學生滲透勾股定理的形成過程。上古時期,人們在進行房屋建筑工作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到了直角三角形,發(fā)展到西周的時候,當時有名的算學宗師商高總結古人的經驗,對勾股定理進行了歸納,也就是勾三股四弦五。通過向學生滲透古人的典故,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所有的數學公式、定義都是各個時期的人們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得出的,是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理性、抽象性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使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需要運用勾股定理的案例,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意識,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歸納意識。
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