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月亮的神話傳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道道刺眼的光芒劃破天空,是流星!是流星!在傳說中:只要在流星下許出你的愿望,就可以成真的美麗故事??墒郎现挥辛攘葞兹讼嘈胚@個神話傳說。
我,我相信……相信嗎?我不太肯定,只是有些半信半疑,信是如果可以這樣實現(xiàn)愿望,那就太好了;疑是因為這是神話傳說……真的該信嗎?如果,是虛無縹緲的……沒有根據(jù)的……那,那我也相信,相信她,許出我最真誠的愿望……
流星,在月亮嵌在深藍色的幕布下,北斗七星、十二星座等無數(shù)顆明亮的星星互相輝映下,真的,真的很美,很美……
種一顆流星,許下你的愿望,最真誠、無邪、可愛、美麗的愿望,是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呵呵!!
六年級:鮮藝
1、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薄豆爬试滦小肥翘拼笤娙死畎捉铇犯蓬}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開頭寫孩提時代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寫出了月亮初升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著寫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繼而淪沒而迷惑不清,最后表達為月亮的淪沒而心中感到憂憤不平。
2、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全詩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fā)人深思,體現(xiàn)出李白詩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談到月亮,人們就會想到美麗的神話傳說,而在詩詞文學中,你夜常常能發(fā)現(xiàn)月亮的蹤跡!
暢游在中國古代詩詞的海洋里,你一定會被一些琳瑯滿目的詠月詩詞所吸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李白與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形象寫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這又是李白的迷霧般的夢境!
皓月當空,一瀉千里,給人以廣袤深邃的意境。于是乎,詩人常常寄情于月。親情,鄉(xiāng)情,友情,愛情都可以借月抒發(fā)。。“花好月圓”是美滿婚姻的頌詞;而“月缺花飛”、“曉風殘月”則是愛情不幸的曲筆。宋代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詞句,表達了黃昏后月光下情人約會的歡快心情。詩仙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一句,表達了游子懷鄉(xiāng)之情。宋代坡的《水調歌頭》中秋詠月詞,更是被譽為千古絕唱,詞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因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了后人遠別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詞。
對著同一輪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寫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如果仔細琢磨,你會發(fā)現(xiàn)這既是李白“明月長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憤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又是張九齡對月思鄉(xiāng)的情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確是東坡對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圣物,在人們的心中,美好的事情總會與月亮相聯(lián)系,通過對古代詠月詩的鑒賞,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測,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禳c行動起來,讓我們共同去揭開月亮的神秘面紗!
詩里中秋話月亮
勞 燕
中秋賞月,自古以來,月亮被人類賜予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唯美動聽。
月亮,古稱太陰。
月亮的讀音,古人取圓的聲母 y ,缺的韻母 ue,組成 yue ,此則有月為圓缺之意。
按丁再獻、丁蕾先生的骨刻文“漢字演變過程”的書寫五體方式,來看月字演變:
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引 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jié))
月,字象形:骨刻文字形,象半圓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墩f文》:“象上下弦闕形?!薄对姟ば⊙拧罚骸叭缭轮?,如日之升?!?本義,月亮,同本義,太陰之精也。月為群陰之本。
月為“太陰之精”,這一點是全世界都認同的。英語moon(陰性i)、Amaris,月之子(女性)之意;亞美尼亞語Anahid ,女神;澳(土著)語Arana, 亦指女性;希臘語Artemis 即月神(阿爾特米爾狩獵女神) ;拉丁語Diana、 Luna 都是指月亮女神,即羅馬神話中所稱戴安(月亮女神);瑪雅語Ixchel 是稱掌管月亮和繁殖的女神。日語月亮按季節(jié)稱:春月(しゅんげつ)、夏月(かげつ)、秋月(しゅうげつ)、冬月(とうげつ)春夏秋冬則為それぞれの月,朧月(おぼろづき)、かすかに霞んだ月(春の季語),寒月(かんげつ)、冷たく冴えてみえる月(冬の季語)。按天象氣候稱:雨月(うげつ)、無月(むげつ)、薄月(うすづき)、薄雲(yún)のかかった月、孤月(こげつ)、淡月(たんげつ)、青月(せいげつ),一般稱名明月(めいげつ)、朗月(ろうげつ)、皓月(こうげつ)、素月(そげ つ)等等。而從月亮名稱可以見到漢語的富瞻,這是漢語的性質決定的??梢哉f漢語對月亮的稱名是最多的。
李漢榮散文名篇《井繩》,匠心獨具地描述了“三米井繩上下那個中國的月亮?!?/p>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國航天局發(fā)現(xiàn)的。在美國之前,甚至遠在公元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繩?!?/p>
“美國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勁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幾塊冰冷的石頭拿回來讓人類看,讓人類掃興,讓人類的神話和童話破滅,讓孩子們面對冰冷的石頭再不做美麗的夢。中國人心目中的月亮是古時候的那個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吳剛的月亮。是李白打撈的水里的這個月亮?!?/p>
“父親用三米井繩,打撈起完整的月亮和美麗的月光。三米之下,就能觸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個月亮;三米之上,到處是伸手可掬的白銀一樣的月光?!?/p>
中國的月亮,有中國的審美,詩意、意象、聯(lián)想,有中國特色的名稱。
我也喜歡中國古時候那個神秘的月亮,那個傳統(tǒng)的,中國特色的,嫦娥的,吳剛的,李白打撈的水里的月亮。
月亮名稱知多少
(甲)直稱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暉、玄燭、素暉、暉素、素影、霄暉、皓彩、圓光、圓景、圓影、圓缺、清暉等。
如: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曹植《贈徐干》)。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乙)會意指事
其核心詞——月魂。即指月初升或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
夏歷每月初始所見月叫“魄”(本字“霸”),后來就以“魄”代稱月亮,并逐漸形成以“魄”為基本語素的月亮別稱:
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圓魄、頹魄、纖魄、細魄、夜魄、晚魄、宵魄、曉魄、殘魄、瑩魄、魄寶、魄淵......
如:玉魄中天滿,清輝近水多(何景明《對月》)。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高適《塞下曲》)。
(丙)比喻
圓月,如鏡(鑒)如輪、如規(guī)、如環(huán)、如丸、彎月如鉤、如弦、如弓,于是產(chǎn)生了系列比喻:
飛鏡、天鏡、金鏡、金鑒、玉鏡、玉鑒、冰鏡、水鏡、圓鏡、圓鏡、寶鑒,月輪、玉輪、瓊輪、白輪、銀輪、冰輪、孤輪、圓輪、輪輝,玉盤、銀盤、晶盤,清規(guī),金丸、素丸,玉環(huán),玉弓、明弓,玉鉤、瓊鉤、銀鉤、玉簾鉤等等。此外還有玉羊、玉壺、玉碗、碧華、銀苑、金餅等喻稱。
如:團團冰鏡葉清輝(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元稹《月》)。
(丁)將甲乙丙一、二、三的別稱相交互組合,派生出月亮別名的新生詞:
兔輪、兔魄、桂輪、桂魄、圓舒、圓蟾、娥輪、鏡輪、蟾輪、蟾盤、蟾魄、蟾鉤等等。
如: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王維《秋夜曲》)。
(戊) 源于神話傳說
玉兔搗藥
“兔”字系列別稱:
玉兔、白兔、銀兔、冰兔、金兔、玄兔、臥兔、兔影、兔輝、兔月、月兔......
玉兔搗藥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湯顯祖《牡丹亭鬧殤》)。
吳剛伐桂
“桂”字系列別稱:
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宮、桂窟、桂叢、桂影、桂暉、桂魄......
如:桂月危懸,風泉虛韻(庾信《終南山義谷銘》)。
嫦娥奔月
“娥”字系列別稱:
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殘娥、姱娥、娥月、娥影、娥靈......
“嬋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嬋娟”也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素娥脈脈翻愁寂,付與風鈴雨夜長(范成大《枕上》)。
神蟾(蟾蜍成精)
“蟾”字系列別稱:
蟾蜍、玉蟾、明蟾、清蟾、涼蟾、寒蟾、冰蟾、金蟾、銀蟾、靈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宮、蟾闕、蟾光、蟾彩、三腳蟾 ......
如: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村(李白《初月》)。
月浪衡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李商隱《燕臺詩秋》)。
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月亮新詞別稱:
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
如:出門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羅隱《旅夢》)。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
其他神話傳說
月神名叫“結鱗”(或結璘);
為月亮駕車的神名叫“望舒”;
月中的五夫人名叫“月魂”;
月亮的歸宿處為“月窟”;
月亮中有宮殿名叫“廣寒宮”......
這些都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鮑溶《宿水亭》)。
曜靈忽西邁,炎燭繼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杜甫《瞿塘懷古》)。
五行、陰陽學說
古人認為,月為陰氣之精,日為陽氣之精,故以“陰”、“陽”分別指月、日,由此產(chǎn)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別稱:
太陰、月陰、月靈、陰光、陰靈、陰寶、陰婆、、陰兔、陰魄......
如:萬古太,中秋海上生(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陰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馬戴《中秋月》)。
月亮名稱篩選
從部分古詩詞(包括辭賦)篩選,得到300多個月亮的別名。但有些不能為今人理解、接受,于是再篩一篩,遴選出200來個常見別稱。本文題為“詩里中秋話月亮”,所以以詩詞為主再省略一些過于生僻的名稱,又以著名詩人為主,最后得100余個月亮別名以為常見。
茲舉常見月亮別稱如下(70)
嬋娟 望舒 纖維 金波 玉弓
桂殿 團扇 玉桂 銀臺 五羊
廣寒宮 清光 太清 蟾蜍 蟾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銀蟾
瑤蟾 蟾宮 皓蟾 金魄 圓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圓魄 冰魄
桂魄 瑤魄 玉盤 金盤 銀盤
圓盤 廣寒 霜盤 水晶 盤白
玉盤 金鏡 玉鏡 圓鏡 寒鏡
秦鏡 瑤鏡 金輪 銀輪 玉輪
圓輪 冰輪 霜輪 孤輪 斜輪
玉兔 玉鉤 銀鉤 垂鉤 懸鉤
金兔 白兔 圓兔 蛾眉 懸弓
素蛾 素娥 丹桂 太陰 夜光
月亮別稱詩證
對上述月亮常用別名,引詩詞為證:
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曹植《贈徐干》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夜光何德,死則又盲?
——《楚辭天問》
玉魄中天滿,清輝近水多。
——何景明《對月》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高適《塞下曲》
團團冰鏡葉清輝。
——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元稹《月》
玉輪臥兔初升魄,鐵網(wǎng)珊瑚未有枝。
——李商隱《碧城》
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風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王昌齡《春宮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處涌冰輪。
——蘇軾《宿九仙山》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李賀《南園》
指點南樓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王維《秋夜曲》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唐方干《月》
慈鳥夜夜向人啼,幾度沙窗兔魄低。
——元范槨《贈郭判官》
玉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
——李紳《奉酬樂天立秋日有懷見寄》
金兔猶懸魄,銅龍欲啟扉。
——江總《答王均早朝守建陽門開》
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
——湯顯祖《牡丹亭鬧殤》
沉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盧照鄰《江中望月》
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
——張正見《薄帷鑒明月》
桂月危懸,風泉虛韻。
——庾信《終南山義谷銘》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蘇軾《念奴嬌中秋》
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沈約《登臺望秋月》
素娥脈脈翻愁寂,付與風鈴雨夜長。
——范成大《枕上》
引玄免于帝臺,集素娥于。
——謝莊《月賦》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李郢《中元夜》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村。
——李白《初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李賀《夢天》
月浪衡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
——李商隱《燕臺詩秋》
孤蟾久未上,五寫不成歸。
——宋司馬光《停月亭》
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方復回。
——劉商《胡笳十八拍》
出門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羅隱《旅夢》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古詩十九首》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
——鮑溶《宿水亭》
曜靈忽西邁,炎燭繼望舒。
——曹丕《在孟津》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
——杜甫《瞿塘懷古》
萬古太,中秋海上生。
——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陰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馬戴《中秋月》
秋韻起,月陰移,下簾時。
——宋毛滂《訴衷情》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屈原《楚辭天問》
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方干《中秋月》
玉輪扎露濕團光,鸞相逢桂香。
——李賀《夢天》
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蘇軾《念雙橋中秋》
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沈約《登臺望秋月》
團團冰鏡葉清輝。
——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元稹《月》
冰輪未肯去,相看尚團團。
——范成大《殘夜至峰頂上》
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
——陸游《月下作》
閩國去,蟾蜍虧復圓。
——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素娥即月之好。
——《幼學瓊林》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帳幕遮銀闕。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
最后,說個月亮笑話
明記小說《謔浪》(是一部笑話集)中有個故事:
有個秀才,久居鄉(xiāng)里,一次游杭州,也是他第一次進入“旅游城市”,見到什么都那樣清新、雅致、精美,由衷感嘆自己的粗俗。他見到精致的瓷器餐具,不勝喜愛,杭州人告訴他,這些碗盞盤匙餐具茶具都是“細瓷”。他于是買了些細瓷茶具、餐具回去。回鄉(xiāng)后,從此他做事乃至撰文都多了一份拘謹和束縛,處處小心克服自己所在的土、俗,說話拘謹、恭謙。
中秋節(jié),他邀朋友來家“鬧秋”賞月,刻意顯擺這些細瓷,他用杭州買來的“細瓷”茶具泡茶,拿出瓷盤擺放上水果、月餅。
客人到后,驚訝地說:“呵,這瓷器真好!”秀才說:“不敢,此乃舍下一些粗瓷?!?/p>
關鍵詞:明月意象 古典詩歌 美學特征
明月作為一個獨特的審美意象,在華夏詩歌長卷中,始終占著十分重要和獨特的地位,一部中國古典詩歌美學史也是一輪明月亙古不變的千年映照。明月的華夏詩歌內涵,飽含著深層次的審美文化特質,我們以明月這個獨特又具普遍性的意象為切入點,對華夏詩歌美學特征進行溯本追源,從而引出明月在詩歌中的獨特的審美意蘊。
一、明月的外在美與心靈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人們詩意的寄托對象
為了區(qū)別和對應太陽的名稱,月亮古稱太陰,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wèi)星。盡管它的表面灰暗,但它仍是地球人仰望天空時除了太陽之外最為燦爛和熠熠生輝的天體了。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給人類無限的啟發(fā)、想象和神思,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諸如語言、歷法、藝術等產(chǎn)生重大影響,尤其是中國文學,幾千年以前,明月就在它的源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婦孺皆知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天狗食月、玉兔搗藥等,《山海經(jīng)》、《楚辭》、《淮南子》等古籍記載了中國關于月亮的最早傳說。由于月亮散發(fā)的清輝明潔清涼又能給人以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感官體驗,因此月亮常常被人寄予無限的想象。嫦娥奔月等關于月亮的傳說和人們用肉眼所看到月亮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但是人們以現(xiàn)實的月亮為基點,通過想象可以構建出符合自己內心精神需求的月亮來,人們時常能夠抓住月亮呈現(xiàn)給他們的一些外在特征,人們再將人世的生活經(jīng)驗與哲學思考賦予亙古不變的月亮,給月亮既有區(qū)別又相同于自己星球的社會情態(tài)。
中國人對月亮的稱呼極多,這些稱呼都是美稱與雅號,從沒有過惡意的調侃,這是因為月亮是人們理想的寄托之物,誰都不忍心去貶低它,哪怕這個人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他對月亮照樣心存美好,月亮可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眾情人,它可以根據(jù)觀賞對象和年齡來變換自己的性別特征和審美趣味,以致男女老少都喜歡它。關于月亮的稱呼,眾說紛紜,我們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從明月的稱呼中探索出人們對明月的感情因素,而詩歌中屢見不鮮的明月意象更是詩人對明月的無限向往。我們只舉為大眾所熟知的,月亮的別稱有:銀鉤、玉鉤、玉弓、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嫦娥、嬋娟、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桂月、桂輪、桂宮、桂魄、廣寒、清虛、望舒等等,不一而足。但這些雅號無一不是人們對月亮充滿了熱切的愛,它是人們寄托美好的意象。
“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因為這般明朗,明月常常是月亮的書面語,從純粹美學的意義上來講,作為一門學科,美學的任務是揭示和闡明美學特質以及審美現(xiàn)象,明月外在的顯著特征符合人們的審美取向,并最終定格為一種美的事物,它幫助人們了解美、借鑒美,明月同時也是一個超世俗功利的審美意象,它反映了人內心深處的終極關懷和追求。因明月具有永恒性,使它又與其他審美意象不一樣,明月可以把人內心的終極關懷和追求融入詩意之中,用生動感人和美好的特質去打動人的情感、觸動人的心窩,并能夠棲息在人的心房,且能幫人輕輕掩上心門,陪伴人,消除人的孤獨,給人以慰藉,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美學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寄心于明月使人的靈魂超脫世俗的紛紛擾擾,告別莫名其妙的感傷,從而使人們能夠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二、明月的內涵美與人們審美取向的契合,形成人們理想的傾訴對象
明月外在如此美輪美奐,隔著三十八萬千米,古往今外,人們常常遙望著這個美的化身,輕輕訴說自己溫暖的夢想、心靈的波折、生活的苦難,普通人對明月寄托的言語,因為無法形成文本,我們只能去猜測,當然這也是可以感受的;而詩人因為將自己的寄托言語融入詩行,明月附在他們的詩歌中形成審美意象得以流傳下來,形成中國古典詩歌中關于明月意象這一審美風景。心理美學認為美學是研究審美心理學的,它側重研究的問題是:在審美體驗中人們的感官活動是如何表現(xiàn)的。美的審美體驗就在于我們在觀賞自然美和藝術美時心里愉悅與豐富的過程。
我們研究明月在華夏詩歌中的美學特質時,重點不應該停留在明月這個審美意象上,盡管明月很美,但我們通過明月這種詩歌中包含的意象來指路,可以觀照人情美和人性美。例如在研究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引起我們的美感時,重要的已不僅僅是研究大海、明月的本身特點,而是研究海上明月給相隔天涯的人們搭起思念和相互祝福的橋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相處兩地、遠隔天涯的人們,可以在明月高懸的地方相遇、相惜,以至相互擁抱。
明月的這種終極關懷和施予人們幸福的恩賜,世間幾乎無物可以替代,盡管明月是無意識的,它只是一個天體,一個日夜不斷運行在自己軌道上的星辰。但人們不管,人們將無限的美好付諸明月,盡管明月長久地默默無聞,但人們從不計較,也正因為沉默是金這一點,讓人們更加迷戀它。因為鐘情于明月,人們對它存在的想象有著無限廣闊的空間。不把明月的定位局限在欣賞的形式上,把明月的魅力隱藏在詩歌里,映照出的是現(xiàn)實中人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愁,明月是無所不知的親人,明月又是一種高山流水式的知音。我們去詩歌中看明月這個意象,可以看到慰藉,看到祝福,看到美,看到人類的心靈和智慧。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么,而撫育一個兔兒在懷里?)悲憫情懷如屈原者,月夜仰首,在天問中,他問明月,問玉兔,也問世人,問寄托在心中無限的希冀與念想。明月沒有回答他,也正因為沒有回答,明月在人們的心中具有了一份永恒的深沉美感。辛棄疾這人算是一個鐵血男子,陽剛十足,可面對明月,終歸也變得柔腸萬分,在《木蘭花慢》中有“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再來看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倍鸥@首明月之詩《月夜憶舍弟》,點名的不僅僅是秋思無限,更添國恨綿綿,與在《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頗具異曲同工之妙。古人說:“待到那煙花三月里,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迸f歷三月,人下?lián)P州,看的不只是煙花爛漫,更重要的是要看揚州月,杜牧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句,唐人徐凝更加鐘情揚州月,他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痹姼枋箵P州名揚四海,明月美的力量在詩歌中得以展現(xiàn),其張力如此巨大,歷久彌新。在揚州城附近的瓜州,也記下了王安石的明月情懷,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盡了古今多少鄉(xiāng)愁真味,如今讀來仍不免感慨萬千。以“梅妻鶴子”著稱的林逋,也喜明月,他在《山園小梅》中寫道:“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睂γ髟滦膼壑橐缬谘员?。我們再來看詩人李益筆下的明月,他寫道:“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每讀李益,總是傷。李益太孤絕了,明月只好化成一顆碩大的淚珠,祭奠他遠去的背影,報答他平生的鐘情與愛意。
三、明月的內涵美與人生遭遇的映襯,形成人們借月抒懷的審美意象
明月外表美意十足外,它的內涵是因為人們賦予了它特殊的感情和意義,使其具有豐富的內在美和意蘊美,并長期地成為人們表達人生際遇的特定對象。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或發(fā)展活動。其意思和感性相對,而明月常常是感性和理想的相互糅合,更多時候更傾向于感性,以致明月在詩歌中承載的意蘊在別具一格之外又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感受。
月亮又叫嫦娥這一意象,屢次出現(xiàn)在詩歌中,它代表著一種特殊的文學意象。嫦娥是憂郁才子李商隱詩中多次反復抒寫的一個女性形象。將嫦娥這單一意象反復吟誦,形成嫦娥意象群,并賦予它獨特豐富的意蘊,這和李商隱的人生際遇十分契合。
關于嫦娥,《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張衡《靈憲》云:“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泵髟潞玩隙鸾唤?,凄惶而惆悵是神話傳說中嫦娥意象的主要內涵,后代人們總是借嫦娥的故事來表達一種凄楚彷徨的心境,也曾這樣借助嫦娥感慨內心,如《蝶戀花?答李淑一》中的“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面對明月,想起嫦娥,萬千別恨,都融入月夜,都在嫦娥的無限悲痛中了。我們談論的是詩歌,這是詞,不作更多的探討,但其中明月意象之寄托之深,不言而喻。
當然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大多時候,明月代表的是一種美好、一種愿望、一種希冀、一種夢想,盡管月亮有圓有缺,不能永遠保持花好月圓的局面,但在人們心目中,月亮永遠都是思念,只不過月亮圓的時候人們的思念跟著圓,月亮彎的時候,人們的思念也跟著彎罷。
我們再來看聞一多推崇備至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詩歌杰作,詩里幾乎每一句都含有“月”字,堪稱明月詩之最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如濕玉,明月高懸,這景致,孤絕十分,美得讓人心碎。江面水波瀲滟,婆娑的樹,皎潔的明月,就能蕩漾起那亙古的神韻了。星和月,是不一樣的,星太遙遠,只有月才占得住人的心;月離人也不近,才詮釋了距離之美;圓缺變化使它動感十足,美意千分。
若沒有明月,這春江一水該是多么的寂寞,寂寞是一種禁錮,寂寞意味著靈魂的缺失。春江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處在月夜之下,月華映照著女子的臉,總泛起溫純的光,眸子里多是溫柔的情意,一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結尾,詩意蔓延,掩不住那份難得的千古神思。月華如水,瀉下清澈的光,張若虛筆下的詩句是深層的哲學思考,借明月這一審美意象反復吟誦,輕柔的風淡淡地拂過那哲學的叢林,那江面,在那清輝皎潔之處,明月這一審美意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高度融合了,它堪稱中國古典詩歌美學殿堂中的藍寶石。
四、結語
明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歌長卷里屢屢出現(xiàn),且歷久彌新,它包含著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真正能夠傳世的文學往往是那些能夠安慰內心孤獨和撫平靈魂創(chuàng)傷的作品,而明月恰恰通過文學,尤其是詩歌這一文學樣式,給人們以美好的夢想和遠方的希冀,透過明月這一審美意象并挖掘出它內在的特征,讓心靈的感觸引發(fā)出讀者對人生哲學的思考,對深層次解讀中國古典詩歌的文化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
[2] 張法.美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 羅漫.神話?詩騷?文學史[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4] 王光明.讀古代文論札記[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1997.
[5] 禮記?樂記[A]//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又過了一會兒,微風吹來,云媽媽向北移了移身子。終于,月亮娃娃勇敢地望著我們,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圓都都、笑瞇瞇的臉蛋兒。月亮娃娃散步在深藍深藍的夜空,給賞月的人們帶來了光明、憧憬、歡樂……
2、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今天是中秋節(jié),又可以欣賞到這圓圓的月亮了。
3、我拿起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我發(fā)現(xiàn)月餅里的白蓮雙黃餡還很好吃呢,我想起了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古代的時候,嫦娥下凡時在天間撒下了無數(shù)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慣。
4、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云,無數(shù)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5、或許對于別人來說沒有什么,但對我來說真的很來之不易,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都很忙,為自己的事業(yè)而努力著,不停的在奔波。難得有一個中秋節(jié)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團聚,真是很幸福啊。
6、中秋節(jié)這天早上,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過中秋,我很高興,路上我們去了“滿意100”超市買月餅和各種零食,買月餅的人還真多呀,形形人頭傳動,大家都忙碌著挑選月餅,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
7、回到家,我連忙跑到陽臺上賞月。只見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宛如一個圓潤亮澤的白寶石在黑夜里站崗,非常美。我好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在空中旅游,還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觀察大大的月亮,那該多好呀!
8、中秋節(jié)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最有人情、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9、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仰望天空,只見天漸漸變成了深藍色,有幾顆稀稀的星星眨著明亮的眼睛。不一會,月亮透過云彩探出頭來。起初,月光很淺很淺,溫柔得猶如一塊透明的白紗籠罩大地。慢慢地,月光越來越亮,最后,一輪圓圓的明月像一個巨大的銀盤掛在高高的深藍色的天空上,天空剎時變得如同白晝。
10、秋賞月古人說的好:小時不識月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小時侯的我以為月亮是彎的,太陽是圓的,直到有一天,媽媽告訴我,中秋時,月亮就會變成圓的,我有點半信半疑,可是中秋那天,月亮真是圓的,并且還要吃上幾塊香甜的月餅,從此,我便喜歡上了中秋賞月。
11、秋天,嫩嫩的季節(jié),樹葉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八月中秋,點綴著整個漫長而無生機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樹下,泡一壺好茶,在歡樂的氣氛里和親朋好友一起肆無忌憚得聊天,這就是故鄉(xiāng)八月中秋最美的時候了。
12、到了姥姥家,姥姥真高興,立即迎接我們,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對姥姥說“中秋快樂!”。姥姥把早已準備好的香噴噴的餃子餡拿出來,開始和面、搟面,媽媽負責包,我和爸爸都沒干活,但是真的非常熱鬧,大家在一片團圓的氣氛中渡過了一個美好的中秋節(jié)……
13、湖是月兒梳妝鏡。調皮的風兒不停得吹動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會兒變成破碎的蛋,一會兒變成旋轉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溫柔的月兒姑娘毫不怨言,任風兒吹動著她秀美的臉蛋,把小魚兒吐出的泡泡化作點點閃閃的珍珠。
14、月亮越升越高,已經(jīng)在高空中看我們狂歡。它俯視大地,把光輝揮灑。灑在房頂、湖面、草地……細細地編織著一個幽雅迷離的夢境……
15、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快來臨了,人們又開始忙碌起來,為家人、朋友買月餅送禮物,帶去他們最真誠的祝福。
1、月里嫦娥:嫦娥:神話中月宮里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 出自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2、吳剛伐桂。相傳月亮上的吳剛受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桂樹隨砍隨合。天帝把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作為對吳剛的懲罰。
3、冰壺秋月。是指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比喻品格高尚。語出元·劉因的《飲仲誠輒瓢》之“酒中醒境染未識;冰壺秋月昆侖峰。”
4、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后,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5、朗月清風。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風。出處:唐·王勃《秋日游蓮池序》:“琳瑯觸目,朗月清風。”
6、春花秋月。1、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時光。2、指歲序更迭。
7、霽月光風。意思是指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開闊。也可指政治清明,社會的風氣好。
8、烘云托月。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tǒng)手法,后比喻從側面加以點染以烘托所描繪的事物。
9、吟風弄月。意思是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
10、月夕花朝。月夕花朝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月明的夜晚,花開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11、皓月千里。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2、落月屋梁。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出處: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13、秋月寒江。讀音qiū yuè hán jiā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
14、霽風朗月。意思是和風明月。比喻寬厚祥和的氣氛。
15、風花雪月。原指四時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后指內容空洞,辭藻華麗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與花天酒地的生活。
16、風清月白。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風清月皎”。
17、月圓花好。基本意思是1.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2.比喻良辰美景。
18、歡聚一堂。形容歡樂地團聚在一起。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百二十回:“如今眾位仁兄賢弟歡聚一堂,把往日的豪強自雄,侮慢英賢,不覺的可恥又可笑了。”
19、臨風對月。面對清風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fā)人的思緒。
20、合家團圓。合家團圓同“闔家團圓”,指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如“中秋佳節(jié),家家戶戶合家團圓賞明月。”
21、月缺花殘:指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出處于唐·溫庭筠《和王秀才傷歌妓》。
22、月明千里,指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來形容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因月夜而倍增思念。
一、中秋節(jié)的起源和發(fā)展奠定了團圓美滿的主題
中秋節(jié)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動。在遠古時代,人們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太陽是光明的源泉,統(tǒng)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則屬于月亮,故月亮成為第二位的神靈?!抖Y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钡弁跸Mㄟ^神的保佑來達致國家穩(wěn)定、百姓安康、人壽年豐。如此,中秋月亮的圓滿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團圓美滿的社會意義。貴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動,把拜月的習俗推廣至民間,到唐代,中秋已經(jīng)作為節(jié)日固定下來。
每當中秋,九州同慶,家家團坐。舉頭望天,天上明月皎潔可愛;低頭看地,地上供桌紅燭高照,檀香繚繞,供品羅列;環(huán)顧身畔,身畔親朋好友喜氣洋洋,高談闊論;放眼四野,四野處處彌漫著莊稼成熟的香氣。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備感人生之幸福美滿。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總是和平與美滿。中秋月滿,而人生卻往往漂泊不定,備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輝下,游子們心底里那根最柔軟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撥動著,弦音里回蕩著對家人朋友、故土家園的無限相思意。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發(fā)思鄉(xiāng)之幽情;蘇軾則高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望的美好卻無法取代現(xiàn)實的殘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正由于此,團圓美滿令人備感珍惜與向往。
由渴望團圓而引發(fā)思念,由思念而引發(fā)對家國的深情。在漫長的歷史積淀中,中秋佳節(jié)累積起中國人獨特的思念親人的文化情懷以及愛國愛家的傳統(tǒng)美德。時至今日,無論是久居海外的華人,抑或是海峽兩岸的同胞,每當圓月高掛的時刻,彼此心中都流淌著共同的情感與渴望――團圓和思念。
二、月亮傳說: 懲惡揚善的啟蒙教育
八月十五的月亮與許多美妙的傳說相聯(lián)。巍峨的廣寒宮、溫柔的嫦娥、可愛的玉兔、執(zhí)著的吳剛和高大的桂花樹都是傳說中必不可少的物象。這些故事,不僅裝飾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童年夢,而且在其幼小的心靈上引發(fā)了關于真善美和假惡丑的最初體會與判斷。這種來自于童年時期的審美體驗,對于成年后的心靈走向和性格形成亦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
1.嫦娥奔月:版本演變中的審美轉向
在所有的月亮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著名,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在民間流傳的多個版本中,其情節(jié)頗有差異,而嫦娥的形象也有著很大的不同。第一個版本是說嫦娥貪戀奢華,竊藥棄夫,最后成了月精白蛤蟆。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嫦娥》一詩中就慨嘆:“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倍诘诙€版本中,嫦娥則由虛榮女人躍升為體恤萬民的女中豪杰,她勇吃靈藥以救眾生,隨之奔月成仙,成了人人崇敬的月神。第三個版本是流傳最廣泛的版本,說后羿學生逢蒙趁后羿出門打獵,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藥。危急之時嫦娥把藥吞下去,立刻直飄云霄。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在這一版本中,故事以鮮明的態(tài)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了嫦娥。這樣,經(jīng)過多個版本的不斷演繹,嫦娥的形象漸漸與人們的美善品味相符,表達了人們對美善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嫦娥也奠定了其月亮女神的地位,代表了美麗、善良以及一切足以表達女性優(yōu)美的品格。
2.玉兔搗藥:濟危扶困的俠義謳歌
根據(jù)屈原的《天問》,人們推知,月宮中不僅有一只蟾蜍,還有一只玉兔。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個成仙的兔子看到嫦娥被關在月宮里無辜受罪,非常同情,于是讓他最小的女兒去陪伴嫦娥。漢樂府《董逃行》中就有“玉兔搗藥”的掌故。玉兔傳說,盡管情節(jié)繁多,但玉兔的俠義精神貫穿其中。在人們的美麗遐想中,玉兔已然成為美的化身、善的化身?;蛟S正是因為玉兔的高貴品格吧,玉兔被稱為“太陰君”或“兔兒爺”。每年的八月十五,過去無論宮廷還是民間,人們都要鄭重其事地對其祭拜。
3.吳剛伐桂:鍥而不舍的精神力量
《酉陽雜俎•天咫》說:“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李白也有詩:“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弊屑毱肺秴莿偡ス鸬墓适?會發(fā)現(xiàn)其中飽含著復雜而深刻的哲學意味,帶有催人淚下的悲劇力量――既以罪與罰的殘酷表達對世人的嚴厲警戒,又以悲壯的英雄式意志力來激勵后人。吳剛的努力和行為本身就浸透著一種不屈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而這種力量也正是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雖經(jīng)歷無數(shù)苦難卻從未屈服,并隨著時光流轉而日益閃耀光彩的不竭動力。
以上列舉了流傳廣泛的與月亮有關的部分神話傳說。神話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原始認知和體驗,蘊涵著一個民族的哲學、藝術、宗教、習俗乃至整個民族心理價值體系的初源。我們從中清楚地體會到中華民族的美善情感,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于真善美的強烈追求,對于假惡丑的極力鞭撻。其中所蘊涵的積極因素,在歷史的長河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給他們以恒久的美的熏陶、善的培育。
三、中秋習俗:道德規(guī)范的養(yǎng)成
節(jié)日都有許多儀式,強調著某種道德理念和行為規(guī)范。中秋節(jié)也不例外,通過其獨特的儀式和風俗習慣,傳達著其獨有的道德意蘊。
1.祭月儀式
遠古時期,人們對月的祭祀,表達了對月的敬畏情緒。到了后來,對月的畏懼心理減弱,而尊敬的態(tài)度仍在繼續(xù)。只不過這種尊敬的背后被賦予了世俗倫理的意味。《國語•周語》說:“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惫艜r天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日為兄,以月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義,祭日月有示悌的意義,因而以此教民。這說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給百姓作個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專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規(guī)則,借以表達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其中,既有政治的意義,更有道德教化的意義――既祈求神靈保佑國泰民安,又教化萬民遵守秩序,和諧共處。到了唐代,祭月儀式走向民間,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民間習俗,繼續(xù)承載團圓美滿的世俗倫理觀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時間內,有了特定的內容。如全家團聚、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賦詩等活動,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節(jié)日的性質。至北宋太宗年間,朝廷正式定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現(xiàn)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濃厚,中秋節(jié)俗的變化更是明顯,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到了近現(xiàn)代,祈求心事達成的祭月習俗仍在民間流傳,同時又輔以許多獨具特色的習俗,成為中秋節(jié)的一道情趣盎然而又充滿無限憧憬的美好風景。
2.賞月、飲酒、賦詩
月亮在人們心中是美麗、溫柔、恬靜和可愛的,集所有陰柔之美于一身。其表情極為豐富,每天都給人新的形象,而其形象又在不斷輪回,既引人無限遐想,又令人充滿期待。
人們對月亮情有獨鐘。賞月之俗由來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晉代就有了,東晉權臣庚亮就曾南樓賞月,南朝梁元帝賦有《江上望月》詩。到唐時,賞月成為文人時尚,而到宋時則成為全民共同參與的盛大活動。中秋節(jié)可謂賞月的最佳時日。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這一天恰逢秋收季節(jié),人們滿懷豐收在望的喜悅與歡暢,其情緒充實而愉悅;同時,此日的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人們興致盎然,情緒高漲。親人團聚,對美景飲美酒,舉杯邀明月,把酒話桑麻,親情款款,其樂融融。情由境生,情動于中而言于外,賦詩抒情成了中秋節(jié)的重要娛樂形式。所以,古往今來有關中秋的詩詞不計其數(shù),多有傳世的名篇佳作。
在循環(huán)出現(xiàn)的中秋明月光的籠罩下,“賞月”培養(yǎng)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向往,對圓滿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飲酒”促進了親友間的交往,增加了親密感;“賦詩”則在抒感的同時營造出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圍。
3.人月雙圓:闔家歡聚喜意濃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聚”乃是中國人最向往和最珍貴的人間美景。看著天上的圓月,就自然聯(lián)想到人間的團圓。這一天,已經(jīng)結婚的女兒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團圓之意?!兜劬┚拔锫浴分芯驼f:“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jié)也?!泵耖g有“寧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說法。
無論平時親人是否分隔兩地,但只要這一天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人們就會感到格外的滿足與歡暢,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濃多濃的憂思都一并放下,臉上透露著幸福,空氣中彌漫著輕松,不管說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種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選取月照最佳處,先擺上時令瓜果及糕點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幫助自己實現(xiàn)心愿;繼而,大家邊吃邊聊,也許是相互介紹一下生活知識,或談論一下生產(chǎn)經(jīng)驗,如果恰巧有從外地歸來的家人朋友,必然會談及外地風光、文物和傳說,讓大家聽得新鮮而有趣,當然,長輩們也會指點著明月,向兒孫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這其間,或許還會穿插吟詩作對,制謎猜謎等活動。
4.分食月餅,共享親情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不僅賞月拜月,而且還要吃月餅。時至今日,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
月餅,又稱作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它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jié)日的禮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祈盼豐收和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共同心愿,同時,月餅也被用來當作禮品送親贈友以聯(lián)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