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新媒體運營的解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媒體運營的解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媒體運營的解釋

第1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就在手機單向收費、國內電話資費降聲勢頭正旺的時候,價格一直波動不大的聯通國際長途資費卻悄然漲價。在外界看來,這一舉動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聯通此次上調IP資費的行為顯得比較低調。日前,聯通于其官方網站上掛出了該通告,從6月1日零時開始,中國聯通將上調部分17910和17911IP國際長途資費,調整范圍包括比利時、新西蘭等23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卡塔爾、肯尼亞等調整幅度最大,超過200%。

原本運營商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業(yè)務價格無可厚非,問題在于,聯通選擇在降價呼聲日高的時候,做出這一舉動,多少讓人有些替它擔憂。

當前,各大媒體、各界學者、人大代表、普通消費者都在關注手機資費問題,所有的人都在呼吁應該盡快取消“雙向收費”和“漫游費”。 這么一個風口浪尖上,聯通敢于逆勢而上不得不讓人佩服它的勇氣,聯通此舉意欲何為?

中國聯通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去年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相繼上調部分高結算國家和地區(qū)長途IP電話資費,導致聯通部分IP國際長途流量大幅增加,而原話費標準過低,流量增加反而造成其部分國際長途業(yè)務出現較為嚴重的收不抵支問題。

從聯通的解釋來看,此次調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來聯通是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在運營部分國家的長途服務,在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定價低于成本價。另外通過業(yè)務收入較高的地區(qū)收益來填補低價造成的收入流失。

據了解,國際IP電話成本包括線路租金、網絡間結算費用、運營維護、銷售費、管理費等等,成本的高低與擁有規(guī)模的大小密切相關,規(guī)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在這幾項成本中,最不能控制的就是涉及不同國家運營商間的結算費用。而規(guī)模效應正是聯通目前在市場競爭中的軟肋。與競爭對手移動相比,聯通在用戶規(guī)模上存在巨大差距。中移動季報顯示,其一季度新增客戶人數達1489萬戶,客戶總數達到3.16億戶。

而同期聯通卻僅僅新增450萬用戶,截至4月末聯通的用戶總數上升至1.4851億,不足中國移動的1/2。

第2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突然想談談雜志。盡管自己是個以雜志為陣地的經濟觀察者或研究者,卻也不曾忘記自身同樣肩負媒體運營者的使命。

中國的雜志中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強勢媒體。但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就雜志影響力而言,已無須拿太多理論來解釋,也不用舉過多案例來印證――往往,只需留心,就能聽到“這期的《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誰”、“哪家企業(yè)會從本次《財富》500強中排除出去”、“《福布斯》富豪榜的評選方法是否公允”之類的話題。

無可否認的是,作為受眾,人們極易陷入媒體的“議程設置”之中,并不自覺地參與這些議題,乃至成為雜志的擁躉。

誠然,對于辦刊理念、雜志定位、讀者策略、報道風格、內容品位、編輯流程、團隊精神、人才戰(zhàn)略、投資策略、運營管理、營銷模式、跨國發(fā)展,以及新媒體的挑戰(zhàn)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受眾們多半不會表現出太多的興趣。但這些方面對辦刊者、投資者以及傳媒經濟研究者來說,就仿如樂譜之于提琴手、藍圖之于建筑師、軌道之于列車,殊為重要。

雜志營銷模式的建立,涵蓋發(fā)行、廣告和衍生活動,所有一切皆圍繞如何提升雜志影響力展開。而建立營銷體系與編輯體系之間的“防火墻”,則是打造雜志品牌的重要條件之一,同時也是強調所謂“內容為王”、重視編輯規(guī)則體系嚴謹、完整的基本動因。這就要求看清特定關注領域的業(yè)態(tài)現狀、未來前景以及雜志本身正在發(fā)生的趨勢,以便提高內容的權威性和前瞻性,打造富有影響力的專業(yè)化雜志。英國《經濟學人》恰是此中翹楚。

不難發(fā)現,在全球金融、商業(yè)、社會等方面的急劇變化之下,新經濟領域的競爭環(huán)境被不斷重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趨勢及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傳媒產業(yè)已進入一個由傳統(tǒng)媒體、新興媒體以及嬗變中的傳統(tǒng)媒體衍生物等共同構成的多元整合時代。風云變幻的國際經濟形勢,洶涌而來的新媒體浪潮,受眾隨之而變的閱讀訴求,這三重維度之“變”,對小到雜志選題的方向和角度、大到雜志的運營發(fā)展而言,既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zhàn),又產生了新氣象、創(chuàng)造了新機遇。

上述趨勢在為經濟類雜志提供諸多新關注點和選題議程的同時,亦加速了新經濟領域專業(yè)化媒體的重組、洗牌與發(fā)展。

第3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一、 概念的定義

新是相對舊來說的,是一個哲學上相對的概念。從哲學上發(fā)展運動的觀點看,新的一定會變舊。因此,今天研究概念中的新媒體,若干時間后會成為那時研究概念中的傳統(tǒng)媒體。

今天研究概念中,研究者可以廣義地把媒體形態(tài)分為三類,如下:

? 平面媒體 (print media)

? 網絡媒體 (network media)

? 移動媒體 (mobile media)

在十年前的2001年的概念中,舊媒體代表傳統(tǒng)媒體,包括平面媒體,電影,電視,戶外廣告,印刷品,DM等;新媒體概念則包括網絡媒體,因為那時還沒有出現手機為載體的新新媒體(new new media),手機媒體出現的標志是2004年江南春的分眾傳媒。2006年以來,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出現了阿里巴巴、百度、谷歌等為代表的網絡公司,網絡媒體成為了主流媒體的組成部分。任何東西,一旦成為主流,就不能再冠以“新”的概念了。那時起,研究概念中出現了三個并列的概念:傳統(tǒng)平面媒體、網絡媒體、移動新媒體(或叫第五媒體),均承擔傳播符號、傳播概念的功能和作用。

二、手機媒體在營銷應用中的利弊

手機媒體優(yōu)點非常突出。準確、快速、低成本。用一條短信告訴客戶產品資訊,目前還沒有比這更準確、更低成本、更快速的媒體方式了。但缺點也同時很突出,涉及騷擾信息、欺詐信息,涉嫌客戶個人資料的隱私侵權等等。2010年9月1日,大陸規(guī)定了手機實名制。截至2011年3月,大陸手機用戶接近7.5億。這么大的量,進行實名制,存在執(zhí)行困難。

社會法律規(guī)范體系越來越嚴格。2011年4月8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1)7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發(fā)送詐騙短信5000條以上可以定詐騙罪,列為刑法打擊的具體目標。

因此,手機媒體作為移動媒體的代表,其產業(yè)前景,尚不明了。

截至2011年3月,上海近6000家短信公司發(fā)生轉型的大約3000家,高達50%以上。沒有轉型的短信公司依靠大客戶支撐的模式毛利率越來越少,企業(yè)運營成本越來越高,汽油漲價,上海最低工資從2011年4月1日起調整為1280元每月,物價上漲,導致企業(yè)的每月運營中,徘徊在保本、微弱利潤和微弱虧損的錨定區(qū)域之間。

三、手機新媒體3G時代的業(yè)務模式前景探索

應用類的手機媒體信息服務由于使用數量少,單價低,短信公司無法維持基本生存。廣告類的因為法律限制、騷擾短信、垃圾短信等,也被多重打擊,舉步維艱。今后3G時代,手機新媒體可能出現的業(yè)務模式包括手機搜索、手機報等SP和CP結合的內容服務提供方式,收入模式也主要是來自用戶付費。目前的天氣預報等,都是中國移動等壟斷經營。

四、手機新媒體的新業(yè)務模式制勝關鍵點

一旦出現手機搜索、手機報等專業(yè)SP和CP結合的、以內容服務和資訊服務為主、采用手機扣費方式運營的商業(yè)模式,則新業(yè)務模式制勝關鍵點主要集中在:

第一是提供內容的質量。資訊內容的質量很重要,其實就是把報紙辦在手機上。人們通過手機看新聞、天氣、資訊、購物信息、完成手機支付等。資訊很關鍵。如何整理資訊,傳送資訊,如何獲取客戶許可、如何讓客戶免費體驗,需要前期投入的成本多少,風險如何等,均需要細致的科學方法進行評估。某種程度上,內容決定成敗。

第二是資費定價。資費定價并比當前移動公司的高,每月兩塊或一塊錢。舉辦這么一個產業(yè)模式,需要團隊多大,工資多少,福利多少,每月需要多少成本,稅務多少,等等,然后每個客戶一塊錢中,毛利率多少,需要多少客戶群數量才能持平?多久能達到持平的客戶數量?KA大客戶如何產生?都是系列的專業(yè)問題。定價有個上限放在那里,利潤率是問題。

第三是內容監(jiān)管。通訊管理局如何審批,如何對內容進行監(jiān)管,也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能管理問題。通訊管理局和宣傳部之間如何量化分權,使得管理上更科學,也是問題。

五、小結

手機新媒體的發(fā)展,目前看問題重重,但不等于沒有出路。問題就是出路的導師。解決了問題,就有了出路。

第4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關鍵詞】 收入確認 會計政策 交易環(huán)境 新型業(yè)務模式

我國2006年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對之前的收入準則進行了修訂,規(guī)范了企業(yè)收入的確認、計量和披露。但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交易環(huán)境的變化、新型業(yè)務模式的不斷出現,很難根據現行的收入準則準確判斷所有類型收入應如何確認,存在較多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這時有些企業(yè),特別是上市公司,迫于業(yè)績預期、融資指標等壓力,就可能通過操縱收入確認來虛增收入,提高經營業(yè)績。因此,如何運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正確確認收入,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果,越來越受到企業(yè)和投資者等財務報表使用者的關注,也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重點關注的領域。下面我們將探討交易環(huán)境變化對收入確認的影響,及一些新型業(yè)務模式下收入應如何確認。

一、交易環(huán)境變化對收入確認的影響

近幾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復雜,我國經濟結構也面臨著調整和轉型,企業(yè)的交易環(huán)境常有變化,這些變化均會不同程度影響到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如仍按照正常環(huán)境下的方法確認收入,是否能如實、準確的反映公司的財務信息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如2012年,全球范圍光伏產業(yè)產能過剩,因此國內的一些光伏企業(yè)面臨歐美一些國家的反傾銷調查,導致銷售及貨款的收回都有一些影響,但大部分企業(yè)仍按原有政策確認收入。在收入確認的基本條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與產品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有沒有實質性的轉移。這些企業(yè)雖然貨品已經提供給對方,但是貨款的收回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并沒有轉移,如仍按原政策確認收入和應收賬款顯然是不正確的,其收入確認的謹慎性存在很大問題。應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判斷,對反傾銷調查結果的預期,調整收入確認政策。比如調整收入確認的時點,只有在實際收到貨款時確認收入,這樣才能真實、準確的反映企業(yè)的財務信息。

因此,當企業(yè)所處的交易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是有可能會對收入的確認產生影響的。應及時根據環(huán)境的變化,分析是否會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有影響則應及時調整過去所確定的收入確認政策,確保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

二、新型業(yè)務模式的收入確認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主要是規(guī)定了常規(guī)的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收入應如何確認。如果企業(yè)存在常規(guī)業(yè)務模式外的新型業(yè)務模式,應如何確認收入呢??偟膩碚f,在碰到新的貿易模型時,首先要研究它交易的實質以及合同中對交易的相關約定,然后一一對照準則中確認條件,最后做出判斷。下面將具體探討近年來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的新興行業(yè),物流貿易、游戲運營、網絡媒體的收入確認問題。

1、物流貿易企業(yè)收入的確認

物流貿易企業(yè),其業(yè)務方式主要有三種,傳統(tǒng)貿易業(yè)務、采購、資金融通。收入確認的難點問題是,物流貿易企業(yè)的交易是屬于銷售業(yè)務還是業(yè)務,是應該根據交易的總額確認收入還是應該根據凈額確認收入。

《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6號(征求意見稿)》中規(guī)定,企業(yè)在區(qū)分有關交易屬于銷售業(yè)務還是業(yè)務時,應當充分考慮該企業(yè)與供應商之間的交易是否為獨立于企業(yè)與客戶之間的交易的另一項交易,該企業(yè)是否承擔了所交易的商品或服務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恰當判斷企業(yè)在交易中為銷售主體還是人。并且企業(yè)應當綜合考慮以下5種情況,判斷在交易中是否屬于銷售主體,是否應根據銷售對價的總額確認收入。

(1)根據有關合同條款,企業(yè)是首要的義務人,負有向客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首要責任,包括確保所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可以被客戶接受;(2)企業(yè)在交易過程中承擔了所交易的商品或服務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例如標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動風險、滯銷積壓風險等;(3)企業(yè)能夠有權自主決定所交易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能夠改變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或者自行提供其中的部分服務;(4)企業(yè)有權自主選擇供應商及客戶以履行合同;(5)企業(yè)承擔了與產品銷售和服務有關的主要信用風險。

物流貿易企業(yè)的傳統(tǒng)貿易業(yè)務,銷售為市場定價,價格為雙方協商。企業(yè)在交易中有權自主將產品買入,并承擔與產品相關的質量、數量等風險,上述5種條件均符合,屬于銷售業(yè)務,應該按照總額確認收入;采購,企業(yè)的銷售價格只是在采購價格基礎上加運費、手續(xù)費,不滿足上述5種條件,應該按凈額確認收入;資金融通,銷售價格是在采購價格基礎上按信用期上浮。企業(yè)因提供資金承擔了與產品銷售和服務有關的主要信用風險,滿足了按總額確認收入的第5個條件,但是否有權自主選擇供應商及客戶以履行合同,是否承擔與商品有關的風險滿足其它條件,則需具體查看與上下游客戶簽訂的合同協議,如承擔商品的風險等應按銷售總額確認收入,否則應按凈額確認收入。

實務中,一些物流貿易企業(yè)的財務信息顯示收入總額很大,視乎經營狀況良好,但其實毛利率很低,就是沒有正確區(qū)分應使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確認收入,很容易給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帶來誤導。

2、游戲運營企業(yè)收入的確認

近年來隨著網絡游戲、手機游戲的火爆,開發(fā)游戲的公司也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逐漸形成新興的產業(yè),在國內及美國納斯達克都有公司上市。與傳統(tǒng)實物銷售不同,游戲運營企業(yè)銷售的產品是虛擬的游戲幣,游戲玩家可以從企業(yè)的游戲幣經銷商處購得,也可以從企業(yè)的游戲官方運營網站上通過手機支付、銀行轉賬等方式購得。游戲玩家可以使用購買的游戲幣進入企業(yè)的運營網絡游戲中進行消費,如購買虛擬裝備,或購買游戲在線時間。在游戲運營企業(yè)中,存在著真實貨幣和虛擬游戲幣的轉換,其收入應如何確認呢。

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化網絡游戲公司,2010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股票簡稱中青寶,是國內首家上市的網游公司。下面將以中青寶為列探討游戲運營企業(yè)收入確認的問題。

中青寶的運營模式,主要包括自主經營和聯合運營。收入確認政策分別為:公司自主運營,銷售虛擬游戲幣,充值時并不確認收入,在游戲玩家實際使用虛擬貨幣購買道具或游戲在線時間時予以確認;聯合運營,在合作雙方確認數據無誤,將在合作運營游戲中取得的收入按協議約定的比例分給公司時確認收入。實質上也是在虛擬貨幣消費后,確認收入。購買在線時間收入確認,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相關規(guī)定,應該在購買后整個受益期內分期確認收入。但購買虛擬道具的消費,是否購買時即可確認收入,在國內外上市的公司處理是不同的。國內上市的中青寶是在購買虛擬道具后一次性確認收入,但在國外上市的如騰訊、盛大、暢游則是基于虛擬道具的模式確認收入。即購買的是消耗性道具,如煙花等,消費時即可以確認收入;購買的是永久型虛擬道具,如汽車、房屋、武器等,需按照公司提供服務的期限分期確認收入。根據道具模式確認收入,前提是游戲的壽命、虛擬道具的性質,得到合理估計、判斷。但這些數據的取得,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通常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進行判斷,成本也較高。因此,現在這種收入確認方法在國內上市的公司中并未使用。對此國內一些專業(yè)人士的解釋是,在游戲中,虛擬貨幣的消費是不可逆的,即使用后是無法要求退貨的,銷售的風險實質上已經轉移,因此不論是消費型道具還是永久型道具都可以在購買時即確認收入。

目前,就證監(jiān)會對一些擬上市游戲運營企業(yè)的反饋意見來看,證監(jiān)會更傾向于境外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永久性道具需按照公司提供服務的期限分期確認收入。但是永久性道具的定義以及攤銷時限的確定又會帶來新的難題,值得相關企業(yè)現在就開始研究探討。

3、網絡媒體企業(yè)收入的確認

網絡媒體企業(yè),經營模式主要是在網絡上提供視頻播放服務,比較知名的有優(yōu)酷、土豆、樂視等。其常規(guī)盈利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播放視頻前植入廣告的廣告收入,二是客戶點播收費視頻時的收費。這兩種業(yè)務收入確認方法比較明確,廣告收入可根據廣告投放期限分期確認,付費點播收入可在點播服務時確認。但從2012年開始,監(jiān)管機構發(fā)現網絡媒體企業(yè)有了一些新的交易模式,如版權互換。網絡媒體企業(yè)為了吸引客戶,需要提供大量、新鮮的視頻,但全部單獨購買正版版權費用又過高,一些網絡媒體企業(yè)就開始了著作版權的互換業(yè)務。這種新型交易的經濟實質是什么,能否確認收入及如何確認收入準則中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目前實務中,不同的企業(yè)給出的是兩種答案。一種是認為互相交換的版權的公允價值無法估計,因此換入等于換出,沒有利潤;另一種是純粹作為換出資產的銷售和換入資產的購買,出售資產時可以確認收入,收入與成本的差額可以確認利潤。如使用第二種方法,就涉及到換出、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計量。一般企業(yè)在確認版權的公允價值時,會綜合考慮分銷價格、演員陣容、受歡迎程度、授權網站數、廣告植入情況等,也有一定的依據。

這兩種方法,爭議的關鍵在于公允價值是否能確認。目前,上市公司監(jiān)管部門也未明確表示,交換版權的公允價值是否能確認,兩種處理方法哪種更合適。雖然說使用第二種處理方法的企業(yè),也是綜合考慮了各種相關因素,確認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為企業(yè)提供了利用公允價值的確認虛增收入、調節(jié)利潤的可能性。個人認為還是使用第一種方法的企業(yè)更加謹慎,收入的確認更加真實。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探討主要是想提示大家關注這樣一些新興的問題,及這樣的問題給企業(yè)收入確認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yè)提高收入確認的準確性,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果,為財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yè)會計準則講解[M].人民出版社,2010.

第5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運營成本控制

博遇擅長運營成本控制,不同的事業(yè)部有不同的特點:一些高端產品目前成本方面的壓力可能小一點,但是通用的消費產品的壓力會很大。博通主要靠以下三點控制成本:

第一,工藝方面。博通的產品都已經采用65nm工藝。采用65nm后,成本降低比較大;

第二,自己本身設計的Die(管芯)尺寸做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在RF方面的設計,我們以前可能做的是功能大而全的芯片,現在則進一步細分,推出針對不同市場應用的芯片設計:

第三,整合,將的器件整合近來,比較明顯的就是用CMOST藝將功率放大器(PA)整合,博通目前是唯一可以做到這一整合級別的廠商。

開辟新業(yè)務

對于WLAN事業(yè)部來說,傳統(tǒng)的連接方面營業(yè)額同比是有下降的,但是因為現在新增了Wi-Fi移動新業(yè)務,這個新的業(yè)務領域還是有補償。在2009年第一季度電話會議里面,CEO也強調了Wi-Fi是在公司中最好的產品線之一。

目前,Wi-Fi已經進入到第二、三個增長點:移動和媒體應用。傳統(tǒng)上,Wi-Fi主要用于Connectivity(連接性),因為最早其應用是圍繞著PC,當時出現了WLAN(無線局域網)的概念。

第二個應用領域――Mpbility(移動性)出現在2006年左右,最早主要應用在手機方面,除此之外還有手持式游戲機等可移動產品。該市場增長很快,博通預計到今年年底,移動和傳統(tǒng)的連接性這兩部分的營業(yè)額將旗鼓相當。

第三就是Media(媒體)應用。指藍光DVD、電視,IPTV的視頻流應用,發(fā)展也非常迅速。博通2008年才開始投入此領域的,但短短時間產生收入是相當快的。博通預計比“Mobility”部分發(fā)展得還要快,預計到2010年的時候,媒體業(yè)務會跟傳統(tǒng)連接、移動三分天下。

與運營商和標準合作

Wi-Fi手機的應用離不開與運營商的合作。博通本身在無線和有線領域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使運營商可平衡與整合無線和有線方面的技術、產品、應用。例如,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都有3G計劃推出,因此今年都繞不開Wi-Fi技術;不僅是手機,還有像家庭網跟固網的連接都是運營商非常關注的。所以博通在跟運營商溝通,將博通的Wi-Fi產品設計到不同的平臺。

第6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這好像過幾天之后你就要期末考試了,就要放下手頭上的所有工作,包括自媒體的更新,包括你的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這些似乎都開始高一段落。

曾經追的那個小說作者,他也是一個大學生,他也會在期末考試臨近的時候,為了復習,為了考試而停止小說的更新,并且在評論區(qū)里面跟讀者解釋自己為什么會停更。

我想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許作者跟讀者早就成為了交心的好朋友,盡管它的媒介只是因為一部小說,盡管在這個平臺上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但是看起來這種感覺也是非常美好的呀。

第7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趙雨潤曾擔任第九城市公關總監(jiān)、INTEL亞太區(qū)高級市場經理、搜狐高級市場經理、SMG上文廣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和導演等,2008年加入盛大集團,先后出任盛大游戲娛樂制作人、盛大音樂制作人、盛世驕陽副總裁。由盛大集剛和湖南電廣傳媒集團合資的華影盛視成立于2009年9月,趙雨潤的職業(yè)曲線再次走高,出任華影盛視首席執(zhí)行官。

“大家都叫我跳槽王,不過我都是主動跳槽,在盛大集團也是被迫升職了三次。”趙雨潤笑著說,跳歸跳,但跳槽一定要有邏輯,“我是從傳統(tǒng)媒體到新媒體,發(fā)展的軌跡是從導演、主持人到做市場,然后做運營。內在邏輯就是一直在以用戶為導向的公司,給消費者或者買單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是產品、節(jié)目、平臺還是服務等更多的東西。我這14年是從專業(yè)到行業(yè)再到產業(yè)不斷地轉變,這—點是更重要的?!?/p>

在進入盛大集團之前,趙雨潤一直在做市場?!白鍪袌鍪腔ㄥX的,讀完中歐商學院之后我就想,有沒有可能去賺錢,于是2008年加入盛大集團,我就完成了這個很大的轉變?!?/p>

一般來說,很多老板不太喜歡頻繁跳槽的員工,但是趙雨潤的職業(yè)生涯卻出乎意料地順利。對此,他的解釋是:“我曾經和我的老板陳天橋說過這樣的話一如果我沒有跳過很多的槽,我可能就沒有機會站在你面前。同樣,作為老板,我也不介意跳槽很多次的員工,關鍵在于是否有內在邏輯,是不是一直在一個行業(yè)里面。最怕你一直在轉型,今天做雜志,明天做科研,這是兩個比較大的類別。跳到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內在邏輯?!?/p>

他自認是個知道分子,也比較喜歡做知道分子?!昂芏嗳耸侵R分子,那是專業(yè)。我比較注重專業(yè)、行業(yè)和產業(yè)方面,很多人在保鮮,而我在求新鮮?!弊鳛橹袣W商學院網球俱樂部校隊的成員,他最近在打比賽,為了“保持狀態(tài)”,他經常參與體育活動,比如打網球和高爾夫。他的另外一大愛好是看電影。“今年幾乎所有的好萊塢電影,我都是看首映,這就是一個新鮮的知道分子,跟知識分子不同的是:知識分子是鉆,知道分子是新、鮮、快,要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要把焦點帶給眾人。”

我問他:“你是個高調的人嗎?”

第8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企業(yè) 盈利模式 融資渠道

盈利模式是任何產業(yè)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新媒體產業(yè)要實現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也只有在找到了合適的商業(yè)運營模式以后才能贏得社會投資者的投資,獲得穩(wěn)定的經濟支持,否則無法大規(guī)模大范圍的發(fā)展。根據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等關于企業(yè)盈利模式的解釋,發(fā)現行業(yè)的利潤區(qū),關鍵在于發(fā)現行業(yè)盈利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匹配度”,匹配度高,體現為高利潤區(qū),其他或是平均利潤區(qū)或者是低利潤區(qū)和無利潤區(qū)。并進一步解釋,企業(yè)的盈利方式主要是根據客戶選擇、價值獲取、戰(zhàn)略控制與業(yè)務范圍四個要素來設計的。①所以以數字化為特征的新媒體在歷經近20年的發(fā)展中,終于在客戶選擇、價值獲取、戰(zhàn)略控制與業(yè)務范圍四個要素中逐漸尋找到了以通過提供信息、廣告等產品以及提供電子商務、渠道、增殖等服務的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盈利方式。

一、出售新媒體內容產品

出售內容產品,有償提供信息內容一直以來都是傳統(tǒng)媒體盈利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業(yè)界關于新媒體企業(yè)盈利方式的研究中一直思索和研究的重點。但是,新媒體自問世以來就低門檻、開放性且一直對受眾免費提供內容產品,所以大多數新媒體企業(yè)都未能實現通過出售內容產品來盈利,甚至很多新媒體企業(yè)和理論界學者也紛紛放棄了這一盈利的方案。但是對于專業(yè)性較強的網站或者視頻服務等新媒體企業(yè)則完全可以通過在線資源如在線音樂等的有償下載、在線視頻的有償觀看、在線出版的有償閱讀或在線聯機游戲的有償參與等方式來創(chuàng)收,尤其是實行VIP會員制提供服務已成為諸多新媒體企業(yè)實現盈利的慣用方法之一,如學術資源數據網絡企業(yè)、網絡聯機游戲企業(yè)等等,其中美國的在線音樂內容出售模式有流量定購模式、音樂鎖定模式、蘋果公司推出的iPone+iTunes模式等。②

二、出售新媒體廣告資源

出售廣告資源,有償提供廣告的空間與時間一直是傳統(tǒng)商業(yè)化媒體企業(yè)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實踐證明,出售廣告資源也是新媒體企業(yè)的重要收入甚至是主要收入。無論是做內容的網絡企業(yè)(如新聞網站等),還是買內容的網絡企業(yè)(如綜合性門戶網站等),或者是搜集內容的網絡企業(yè)(如奇虎網等),甚至是用戶貢獻內容的網絡企業(yè)(如博客網站、社區(qū)論壇網等),或是內容搜索網絡企業(yè)(如谷歌、百度等)都是通過內容吸引網民,提升點擊率,從而獲得商業(yè)企業(yè)的廣告投放。而且新媒體廣告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其中殷俊等的觀點是新媒體廣告有影視廣告、動畫廣告、旗幟廣告、植入式廣告、貼片廣告、網上直播廣告、點播廣告、按鈕廣告、等候頁面廣告、搜索引擎廣告、手機廣告等形式,③而學者石磊的觀點是新媒體廣告有品牌圖形廣告、付費搜索引擎廣告、視頻廣告、富媒體廣告、頁面關鍵字廣告、社區(qū)營銷廣告、游戲內置廣告等,④其實新媒體的廣告形式隨著新媒體的內容的豐富與新形式的不斷涌現,新媒體的廣告形式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廣告資源在得到不斷的開發(fā)與利用,以至于不僅分流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的廣告資源,甚至有成為主要廣告媒體之趨勢。但是由于消費者厭惡傳統(tǒng)商業(yè)廣告,Web2.0時代的營銷人員面臨著一大挑戰(zhàn),即必須以非廣告的形式做廣告——將商業(yè)廣告以原始信息或新聞的形式出去。這一挑戰(zhàn)(也是機會)的要義在于建立“真實性”——可信的內容、值得信賴的品牌、可以相信的商業(yè)信息。但是這種“真實性”完全是虛構的。⑤

三、提供電子商務

提供電子商務中介服務,就是通過為生產企業(yè)與消費者客戶提供在線廣告、信息、交易與支付的信息中介服務,然后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達到創(chuàng)造收入的目的?,F在越來越多的新媒體企業(yè)具備了電子商務的功能,為企業(yè)與個人提供電子商務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差異,電子商務可以分為B2B(企業(yè)對企業(yè),Business to Business)、B2C(企業(yè)對消費者,Business to Customer)、C2C(消費者對消費者,Customer to Customer)三大類,如阿里巴巴等就可以提供以上三種類型的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美國學者安德魯·基恩對此描述為,最大的悲哀是:隨著這些實體音樂商店的消亡,可供我們選擇的音樂和唱片將越來越少,亞馬遜網、iTunes網和MySpace網將壟斷數字經濟時代的音樂零售業(yè)。⑥其次,還有線下營銷也是新媒體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常見形式,這種電子商務是將網絡作為溝通的接口,而主要是提供線下的大范圍的實際交易服務,如豆瓣網、大眾點評、口碑網、團購網、攜程網、藝龍網等等。此外,微支付(micropayment)也是新媒體特有的電子商務服務形式之一。微支付也就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小額度資金的支付,主要有“定制與預支付”、“計費系統(tǒng)與集成”、“儲值方案”三種形式,普遍用于網絡和手機的有償下載、有償閱讀、有償觀看與有償參與等小額資金支付的服務,如專門提供原創(chuàng)文學內容閱讀與寫作的起點中文網就是實行極少的付費閱讀,每千字僅為2~3分錢。

四、提供渠道服務

提供渠道服務,就是為新媒體企業(yè),尤其是信息渠道運營商,在搭建好通往用戶的有效渠道后,通過這個特有的渠道向用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從而獲取收入,包括會員費、流量下載費、收視費、月租費、通訊費等。其中SNS社區(qū)以及手機媒體、數字廣播、數字電視與網絡媒體等具有壟斷性的新媒體信息傳輸網絡渠道運營商等主要是通過渠道服務實現盈利的,如電子郵箱的VIP收費,游戲幣、Q幣、數字廣播、數字電視、IPTV等收取收視費,手機運營商收取月租費和短信息服務費,甚至有些新媒體企業(yè)還收取一些特殊服務費等。

五、提供增值服務

關于增值服務(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一般通俗的理解是,其核心內容是指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的超出常規(guī)服務范圍的服務,或者采用超出常規(guī)的服務方法提供的服務。既可以以客戶為核心,也可以以促銷為核心,或以制造為核心或以時間為核心來提供增值服務。所以新媒體所提供的增值服務也就可以說是新媒體企業(yè)以客戶為核心或以促銷為核心向消費者所提供超出其常規(guī)的服務范圍或服務方法的服務,以此開辟新的收入來源。因為受眾習慣了對新媒體內容的免費消費,所以新媒體的收入來源更多甚至主要是來自于增值服務的附加收入。正如《連線》雜志的“特立獨行者”凱文·凱利所指出,將來作者的收入不是從售書中得來的,而是來自于“原創(chuàng)者的權利、個性化、附加信息、廣告價值、贊助、訂閱收入——簡而言之,就是那些不能復制的權利或價值”。⑦具體而言,殷俊等的觀點是,新媒體所提供的增值服務主要有銷售相關道具、提供定向服務、提供個人網絡出版、代收代付與桌面飾品等。⑧尤其作為網絡和手機媒體的渠道運營商(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常常與眾多的內容提供商合作為其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如彩鈴、來電顯示、呼叫轉移、GPS導航、代收代付等。其實隨著網絡與手機等數字媒體形式與內容的進一步開發(fā)與發(fā)展,各種新的增值服務也將不斷出現。

在新舊媒體的激烈競爭中,新媒體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前景看好,在數年的實踐摸索之后,新媒體企業(yè)已經實現了盈利模式的相對固定。

參考文獻

①[美]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 等,凌曉東 譯:《發(fā)現利潤區(qū)》[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②吳小坤、吳信訓:《美國新媒介產業(yè)》[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50-51

③⑧殷俊 等:《新媒體產業(yè)導論——基于數字時代的媒體產業(y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26-131

④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66.

⑤⑥⑦[美]安德魯·基恩 著,丁德良 譯:《網民的狂歡:關于互聯網弊端的反思》[M].??冢耗虾3霭婀荆?010:85-86、102、115

第9篇:新媒體運營的解釋范文

網絡不成熟以及對3G存在認知誤區(qū),是消費者使用3G的主要障礙

根據CTR研究我們發(fā)現,對3G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認知誤區(qū),是導致多數人暫時不考慮使用3G的癥結所在。在調查中,逾七成消費者表示“3G業(yè)務對于自己來說沒有實際用處”,65%的人則認為“使用3G業(yè)務需要更換手機號”。

再者,對3G網絡缺乏信心及較高的費用也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高達74.8%的消費者希望“等3G發(fā)展成熟起來后再用”。42.2%的人認為“3G業(yè)務收費太貴”,36.5%的人覺得“3G手機太貴”。

此外,供應鏈的遲鈍反應也讓消費者對3G應用持觀望態(tài)度,26.1%的人表示“3G手機品牌和機型少”,這就不難解釋為何電信寄厚望于三星W699“臻金”手機,以龐大的投放陣勢打響出擊3G市場的第一戰(zhàn)。

輿論引導消費者關注熱點,視頻通話功能最能吸引3G業(yè)務嘗鮮者

通過CTR媒介智訊的新聞監(jiān)測分析,我們發(fā)現輿論對3G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從1月7日至5月17日,各類媒體對3G的關注熱度空前,全國主要媒體對3G的新聞報道多達2800余條,話題圍繞3G的產品業(yè)務及運營,行業(yè)規(guī)范及管理,對3G生活的無限向往,以及相關產業(yè)鏈等各個方面應有盡有,新聞媒體對3G的熱炒使3G成為本年度最時尚的話題之一。

事實上,不光媒體對3G充滿期待,作為一種新的通訊技術,3G對于年輕受眾也具備了相當的誘惑力。在調查中,考慮使用3G的人群,中年輕人的比例高達67%;而3G本身功能的吸引(84.1%)、對新的通訊技術好奇(61.6%)、使用3G感覺很時尚(50.5%),構成3G對潛在用戶的主要吸引力。

那么3G潛在使用者對哪些3G功能感興趣呢?

75%的人認為3G所具有的獨特的視頻通話功能最富吸引力;其次則是3G無線上網卡(74.4%)和手機上網瀏覽新聞(71%)這兩大功能,其實這兩項功能在2G通訊時代也能夠實現,但3G宣傳的高速上網在網絡速度上更勝一籌,因而也吸引了不少習慣使用手機網絡功能的消費者。

同期通過CTR媒介智訊的新聞監(jiān)測分析,我們也發(fā)現雖然3G手機能夠實現高速網頁瀏覽、網上視頻直播、寬帶游戲、視頻聊天、電子購物結算以及遠程醫(yī)療等各類功能,但媒體對3G的視頻通話、手機電視和高速上網功能興趣度最高,報道也最為集中,由此可見新聞輿論對大眾的引導力量。

就目前3G市場來看,廣大消費者對3G功能尚缺乏足夠了解,且3G網絡剛剛開始運營,消費者對3G服務信心不足,故導致大多數人處于觀望狀態(tài)。但不可否認的是,3G的確是目前通信行業(yè)一股最有力的集結力量,3G的整體消費力正被逐步激發(fā),時尚倡導力已呼之欲出。CTR專家占向東認為,在3G業(yè)務推廣初期,電信運營商一方面應加大對3G功能的宣傳力度,加速產業(yè)鏈的終端產品供給,并更多訴求3G的時尚特征,提供更多消費體驗;另一方面應針對目前有嘗試意愿的年輕人群體,提供更多低端手機終端及優(yōu)惠資費,降低3G使用門檻,從而吸引更多人嘗試,形成口碑效應,逐漸擴大用戶規(guī)模。

關于央視市場研究

央視市場研究(CTR)是中國領先的市場研究公司,是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和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品牌TNS (隸屬于WPP旗下的Kantar集團)合資的股份制企業(yè)。公司致力于提供專業(yè)的市場調查和在市場調查基礎上的分析與咨詢建議服務。建立在中國最大的市場調查網絡的基礎上,CTR開展的主要研究業(yè)務包括:消費者指數、媒介與消費行為、媒介智訊、媒介策略、新媒體、醫(yī)療保健、快速消費品、汽車、金融、通訊與電子產品等。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

關于CTR 2009中國3G調查

本次調查采取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調查范圍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54歲的手機/小靈通用戶,樣本量為1909。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