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

第1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 問題分析法 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175-01

問題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新課改之前,問題教學法應用的范圍不是很廣,其中物理課堂使用問題教學法只在導入中使用,而課改之后,物理課堂嘗試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轉變課堂的主體性,老師在課堂成為課堂的輔助者。

1.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勢

與其他方式方法相比較,問題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首先,問題教學法顛覆了傳統(tǒng)物理學教學中的主客體的位置,學生將會成為課堂的主題。其次,問題教學法能夠提升初中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進而加深學生的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最后,實踐是證明理論最好的方法,因此通過問題法的教學還能夠提升政治思想和心理上的健康程度,增加教育教學活動的價值。

2.問題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課堂上的使用,個人將其分為兩種。

2.1學生主導

問題教學法在一節(jié)物理課上要經過四個階段性的教學活動,這是同傳統(tǒng)課堂上導入最大的不同。

第一階段,是課前準備階段,也就是老師要在上一節(jié)課結束之前,布置好下一節(jié)課所要探討的問題,在本文中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電阻一節(jié)為例。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老師可以根究教學的側重點布置問題,本文中使用“導體對電流有哪些阻礙作用?”。在這之前,老師還需要通過簡單的道具或者實驗課程為前提,在確保學生自行操作實驗不存在的危險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進行分組性的實驗和討論,將結論整理出來在接下來的一節(jié)課上通過演示的形式向其他同學展示研究成果。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以引導的形式參與其中,而非決策者的身份。而對于學生總結出的結果也不要做出錯與對的判斷。

第二階段,是小組間的交流,同時老師要做好相應的記錄,例如學生在該問題中主要出現的問題等等,對學生已經做得很好的問題闡述就不多加評論,只需適當的夸獎即可。小組間的交流是為能夠提升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程度和信息交換,同時學會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第三階段,實踐的結果已經展示出來了,由老師針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作出總結性的闡述,主要是一些基礎的概念和介紹,例如什么是電阻?電阻的單位是什么等等,也許這些問題在學生之前做的準備中已經非常明確了,但是老師還是有必要做詳細和準確闡述。

基本信息更正完成之后,要對每一組的研究成果進行概括性的評論。例如在學生的總結會出現圍繞著“導體對電流有哪些阻礙作用”看來闡述,但事實上已經偏離了課題研究的目的,這是一個論證的過程,讓學生從中發(fā)現錯誤同時指正錯誤,這也是老師在做問題的一種策略。

第四階段,是由老師闡述這節(jié)課的重點學習內容,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需要對下一節(jié)課的問題和研究方法和內容進行布置。

老師可以根據需要將一個班級氛圍若干個小組,但必須盡可能的做到平均分配,也就是將物理成績較好的和不好的學生穿插開來,以避免造成過大的差距。

2.2 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

這是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教學手段,同上面那種不同的就是不是有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問題的形式。

同時是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第七章節(jié)的電阻為例,第一節(ji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與上面方法相同的是,學生在課前都要做好相關的課前預習,老師在導入中設置一些問題,例如“什么是電阻”、“電阻的作用是什么”、“電阻的基本單位是什么”等等,即使是再沒有預習的情況下,學生通過自己翻書查找也能找到相應的答案。對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作了基本的介紹之后,老師就可以再次拋出問題“電阻與電流的關系是什么?”,在課堂是進行試驗,同時要引導學生如何操作,并學會用數據說話的形式。實驗結束之后,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對老師的問題作出解答,學生給出的結果很可能并不能真正的正確,沒關系,老師在學生給出結果后還要對學生的結果進行評論,也就是說告訴學生什么才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等等。最后,老師要做一個簡短的總結,例如“本節(jié)可主要的學習的內容是:電阻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等。這節(jié)課就完成了。

3.兩種方法的比較

上述兩種方法都是問題教學法在物理課堂的應用,但是兩者存在明顯是的優(yōu)勢區(qū)別。首先第一種方法更加具有靈活性,但是課堂上的時間有限,學生在異界課中能夠學到的知識有限。而第二種方法,相對與第一種靈活不足,但是內容充分。靈活性不足就是說學生不能完全在物理課堂上發(fā)揮,而是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但是老師還是把控著課堂的節(jié)奏,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學內容。

總的來說,初中物理的學習側重在啟蒙青少年的物理學習,內容相對簡單而且操作性和實踐性比較強,再加上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要建立在操作的基礎上的,所以問題與實踐的結合能夠增強教學成果。但是根據中國目前的初中教學的現狀,上述具體的兩種方法都可以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最好是將兩者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根據課程的需要調節(jié)教學方法,同時還能促進物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4.總結

青春期是初中生最明顯的特征,同時將初中生分化成為兩種截然相反的現狀。初中物理教學的方法要結合青春期的獨特性改革,才能確保教育教學的目的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年禮平.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分析.《新課程(中學)》2012年06期.

[2]羅章章,“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應用初探[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3]毛利海.淺談物理教學的導入技能[J].成才之路,2011年19期.

第2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學生的個性差異,認知差異,基礎差異,興趣差異等個體之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實施差異教學,對每位學生提供適合于其需求的教學,促進有差異的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差異分析

(一)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

所謂物理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領會物理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實驗技能的心理特征。物理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必要條件,每個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不同,表現在物理學習能力類型的差異、物理學習能力水平的差異、物理學習能力發(fā)展時間和發(fā)展速度的差異等許多方面在接受物理新知識時的學習能力表現為:觀察力、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等方面,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能力類型特點。

(二)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智力的個體差異

(1)學生先驗知識的差異

在物理學的領域里,最基本的知識是表達基本概念的物理術語,如果不使用這些術語,我們就無法討論問題,甚至無法思考物理領域中的一些現象。如力學中的術語是力、力臂、力矩、速度、路程、位移、加速度、時間等。除了術語知識,還有對有關圖形的理解以及主要物理事實、生活經驗、實驗現象等的回憶。

(2)學生領會新知識的方式和知識建構快慢的個體差異

從一種抽象水平轉化為另一種抽象水平的能力的個體差異。例如,用自己的語言把文字說明內容轉化為符號、圖表,或把符號、圖像的內容轉化為語言或文字,初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差別比較大。

三、基于個體差異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

(一)基于個體差異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的目的

1、構建初中物理教育理論與物理教學實踐的橋梁,把教育思想轉化為教學行為

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理論是抽象思維的結果,教學理論只能指明教學發(fā)展的一般方向,要想把初中物理教學理論變成初中物理教學行為,就需要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建立聯系的中介物,而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就是聯系二者的橋梁,它不僅規(guī)定了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原則和策略,而且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程序與方式,從而保證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初了初中物理教師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

2、確保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的統(tǒng)一

傳統(tǒng)初中物理教學備課的重點放在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授課方法上,而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是以現代教學思想為指導,把學生學習活動作為重要內容,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以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二)初中物理課堂差異教學的設計原則

1、尊重個體差異,堅持學生中心的原則

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為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地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能對教學中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同時要積極評價學生的不同思維,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學生才會在此環(huán)境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

2、注重差異反饋,針對個體評價的原則

在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注重差異反饋十分重要,作用很大,認知心理學認為,詳細的反饋比僅僅告知學生對或錯的效果更好。

(三)差異教學的實踐——單擺的教學設計及教學

1、教學內容和設計思路分析

2、教學過程實錄

(1)設置差異性情景,提出研究內容

(2)根據學生差異,確定研究方向

確定研究內容以后,為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教師要引導下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教材,討論提出不同的研究任務和目標:

1)按照課文的要求制作一個單擺。

2)觀察單擺振動的情況,并大致總結出振動的特點。

3)借助數學方法理論可以證明,當擺角很小的情況下,單擺的振動可以看作簡諧運動。

4)猜測單擺的振動周期會與哪些物理量有關。

5)設計實驗對猜測給予定性的驗證。

6)定量探究單擺振動的周期與擺長的關系。

7)協(xié)作探究出單擺的周期與相關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式。

8)對所學的研究內容作一個回顧和總結。

(3)關注差異,個別輔導

這一過程其實是學生在課外完成的,教師只給學生提供實驗的器材及學生要求的相關資料,給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足夠的空間。這樣使課堂學習得到延伸,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對困難較大的研究小組提供及時指導。特別是實驗數據處理問題:如對驗證周期和擺長定量關系的小組,要求學生用圖像分析問題,做出周期與擺長算術平方根之間的圖像,作圖時應用坐標紙,并且注意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第3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滲透方法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03-02

前言:在我國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當中,一直存在著重視知識而忽略教學方法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得不到系統(tǒng)的學習,同時本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對以后的學習幫助較小,在目前教育體制的改革下,通過相應科學方法的滲透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fā)展。

1.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1.1 觀察法。作為最直接最基礎的物理教學方法,觀察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對比觀察法、有意觀察法和歸納觀察法。由于初中物理教學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內容,所以說,觀察法貫穿于物理學習的各個階段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物理知識的引導觀察,使學生發(fā)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同時在原有物理知識的理解基礎上,對差異現象的產生原因進行探究,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邏輯觀察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另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觀察法需要注意根據學生觀察能力的實際情況來對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安排,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體現在觀察的目的性、觀察的感知性、觀察的關注性、觀察的關聯性以及觀察的創(chuàng)造性,在對這些方面進行實際的分析之后,才能結合初中學生觀察水平的現狀和所要學習知識的主要內容,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安排。

1.2 實驗法。實驗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物理是一門偏重實驗的學科,只有在不斷的實驗當中,才能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一般難情況下,這樣的實驗方法主要包括間接測量法,主要運用到聲音的產生原理、平面成像規(guī)律研究和響度振幅關系研究當中,另外是實驗推理法,主要運用到牛頓第一規(guī)律的研究和聲音傳播介質的研究上;控制變量法主要運用到密度概念、壓強概念、速度概念和電阻概念的研究當中;最后是實驗歸納法,主要運用到二力平衡條件、扛桿原理、光的折射定律和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研究上。

2.下面對實驗歸納法和理想化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2.1 實驗歸納法。實驗歸納法主要指的是在經過對所要學習內容的大量觀察研究和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資料,然后根據這樣的資料來對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以此來尋找出其中的實驗規(guī)律,得到相應的結論。一般情況下,這種實驗歸納的主要特點是實驗在前,歸納在后,歸納是在相關物理實驗的研究下才能進行的,主要應用在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物理規(guī)律的成立上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對實驗目標進行明確,其次是對實驗步驟進行確定,最后是做好全面的記錄和觀察,在這樣的基礎上,來能得到有效而準確的信息資料,以此來對物理規(guī)律進行研究。比如說在對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進行研究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實驗歸納法來對成像規(guī)律進行研究和總結。首先是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觀察,學生發(fā)現在利用放大鏡看書的時候,文字呈現出放大的現象,但是從放大鏡中看遠處的物理卻變小了,由這樣的觀察可以引發(fā)出相應的問題,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與物體的位置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通過這樣的問題和假設,就可以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在對實驗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物距分為三個區(qū)域,然后在這樣三個物距當中,分別進行實驗和觀察,得出不同物距下像的正倒情況、像的大小、像距、想的虛實情況和成像物體的實際位置,通過相應的實驗,可以對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和觀察,根據這樣的數據,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進行研究,以此得出相關的結論。

2.2 理想法。理想法也可以被稱為推理法,針對物理教學的主要特點,由于物理學習的許多變量不能符合實際情況,所以說這種方法比較適用。理想法其實是一種科學抽象方法,在進行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根據相應實驗或者問題的實際需要,為了突出研究對象的本質,對其中的部分條件進行排除,以便在理想化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從而創(chuàng)作出相應的物理實驗模型,并且通過實驗觀察和數據記錄,來對研究對象的本質或者規(guī)律進行探究。在初中物理的實驗研究當中,這樣的理想化方法比較常用,最常見的是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將其中的摩擦力進行忽略,以此來對其中的物體運動規(guī)律進行研究。比如說,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來對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教師用手推小車,手離開,而小車沒有停止運動,從這樣的現象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也就是說在物體不受力也能持續(xù)運動,并且得出摩擦力越小,小車的滑動距離越長的假設,最后進行理想化推理,教師準備三塊摩擦力不同的平面,然后在同樣的力度上來使小車在平面上進行滑動,根據滑動的實際情況,猜測如果處于沒有摩擦力的情況下,小車將會不停的運動下去。通過這樣的理想化實驗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透過物體的運動現象,來對物體本質進行認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物理研究意識。

結束語: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其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需要在相應物理知識的基礎學習上,進行滲透方法教育,使基礎理論知識與相應的實驗結果相互結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有效的提高課堂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潘桂珍. 初探初中物理探究教W中滲透科學方法的教育[J]. 科教文匯, 2013(24):153-154.

第4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1.初、高中教材本身的內容難度不同。

高中物理新教材盡管降低了初、高中教學銜接的難度,但從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較來看,高中物理仍然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初中教材文字敘述比較通俗易懂,內容比較生動直觀,學生容易看懂,容易理解。高中教材文字表述比較嚴謹,含義比較深刻抽象,學生要讀懂、理解比較困難。從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學習要求來說,初中物理要求學生識記的較多,理解的較少。高中物理不但要求學生理解,而且要求學生會靈活運用;不但要求學生記住結論,而且要會推導、論證結論,等等。這是造成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困難第一個原因。

2.心理狀態(tài)方面。

首先是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對高一新生來講環(huán)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學生要有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據統(tǒng)計,83.8%的學生可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16.2%的學生尚不適應環(huán)境變化。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適應新的集體生活的。其次是心理因素的變化。經過緊張的中考考取了高中,部分學生有“松口氣”的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學生有畏懼、挫折及自卑心理,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導致成績兩極分化。學習上放松的學生占64.3%,只有35.7%的學生沒有放松。雖然過半數的學生對學習有所放松,但是擔心自己成績落后于別人的學生占80.4%,只有19.6%的學生一點都不擔心學習成績落后,可見80%的學生心理上的學習壓力很大。

3.初、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不同。.

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在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初中生的思維在屬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親身感受或習慣觀念等進行思維活動。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識多,定量的理性的內容少,這是符合初中生的思維規(guī)律的。于是形成了初中物理學習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主,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機械式的“接受”過程。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需要獨立思考和對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和課后反思的能力。

而高中物理內容多,難度大,課堂容量大,各部分知識關聯性強,則要求高中生要逐步形成抽象思維。對他們要求能夠利用理論做指導來歸納綜合各種事實材料,掌握一定的邏輯思維程序,利用判斷推理等手段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然而有的學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對待高中物理學習,結果是學了一大堆公式,一用起來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樣學生就容易陷入苦悶和迷茫,對物理失去信心。從而使這些學生一見物理就怕,越怕就越難,越難越怕。

4.物理與數學的銜接。

許多學生在高一初始就表現出了應用數學這個工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繁分數、數字運算能力差,依賴計算器,三角函數運算與物理學習脫節(jié),作圖不規(guī)范,空間想象能力差等。

二、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應采取的主要策略

1.研究、比較初高中教材特點,準確把握知識銜接。

初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識銜接點,如相互作用與牛頓定律、電磁現象與電磁定律等。進入高中后有的知識點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結論在初中成立而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在教學時應有意引導學生聯系、復習舊知識,建立知識網絡,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qū)分,這樣可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

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fā)展自我的方法。教師不能只看學生入學成績,而應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肯定其長處,并幫助他們分析過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勉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后進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盡早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3.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進入高中后,一些學生因不能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為此,必須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教育。

(1)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通過教學中的學法滲透式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初高中學習方法的不同:在初中學習階段,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而在高中學習階段,內容多時間少,教師只能選講典型性題目。這就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還應學會預習,學會聽課(抓住重點、記好筆記),學會復習,學會獨立完成作業(yè);做到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yè),先思考、后問別人。

(2)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習慣。

在解題后引導學生反思解題思路步驟,反思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總結解題方法規(guī)律,并在單元(章)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單元(章)知識總結。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好習慣,擴大知識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錯題記載的好習慣。

引導學生養(yǎng)成錯題記載的習慣,要求學生及時訂正作業(yè)中的錯誤,做到及時理解錯在什么地方,并記載錯題,讓學生明白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作業(yè)和測試中發(fā)生錯誤,說明學生對某些知識的理解存在缺陷,如果聽之任之,這種錯誤今后就會反復出現。應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錯誤,尋找發(fā)生錯誤的真正原因,并及時加以理解和糾正,這樣將有助于知識漏洞的填補。

4.做好物理與數學的銜接。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數學的應用明顯得以加強與提高,常要運用函數、圖像等來研究物理現象和過程。所以應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yǎng),不要依賴計算器,補充與高中物理脫節(jié)的相關三角函數,要求學生規(guī)范作圖,培養(yǎng)其空間想象能力。

第5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創(chuàng)新教育,學會創(chuàng)造

創(chuàng)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chuàng)新教育的提出和實施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呢?引導逆向思維,學會反向分析問題奧斯特發(fā)現電流磁效應,說明電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電呢?法拉弟正是基于這一逆向思維才發(fā)現了劃時代的電磁感應現象,從而導致了發(fā)電機的發(fā)明,使人類逐步進入了電氣時代.逆向思維就是把條件和結論反過來思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根據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來獲取新知識,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學習“固、液、氣三態(tài)六變化”時就可采用這種方法;在習題分析時可采取“執(zhí)果索因”法;一道題做完后,要求學生把結論和條件對調,自編習題等.這些做法都有助于學生逆向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發(fā)散思維是一種讓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發(fā)展的輻射式思維,其特點是沖出束縛、打破僵化,讓思維自由馳騁.發(fā)散思維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在物理教學中可引導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同一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分析,以培養(yǎng)思維的發(fā)散性,形成創(chuàng)造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實踐能力“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活動.”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物理正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加以分析、總結得出來的.現行的初中物理教學大綱尤其強調了實驗教學,在物理課本中安排了十多個學生實驗、二十來個小實驗和上百個演示實驗.教師應當利用好這些實驗,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首先要創(chuàng)造條件開齊、開足這些實驗,如果條件允許可將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動手的分組實驗.其次,在實驗中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應怎樣設計”,“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等,充分運用學生的好奇心去引導他們主動探究.第三,將一些驗證性的實驗改成探究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學生往往只是去模仿,缺乏對知識的“真探究”.改成探究性實驗后,由于學生不知道將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出現什么數據,得出什么結果,就必須在實驗中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積極思考,這樣可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第四,要重視課外小實驗、小制作,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具有器材簡單易得、操作方便、現象明晰等特點.教師可通過舉辦小實驗競賽、小制作展覽等手段,調動學生參與小實驗、小制作的熱情.實踐證明:小實驗,小制作能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理、自立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重視實驗教學不僅是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途徑.

方法教育,學會學習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學會學習是一個人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筆者以為,結合初中物理的教學特點,可教給學生以下一些學習方法.學會觀察觀察是認識世界的窗口,物理正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知識都是通過認真觀察和實驗后加以總結得來的.在做實驗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這是良好觀察力的重要條件.其次要求學生細心觀察,認真記錄,同時注意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條件.最后要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結論.另外,還要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自然現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并積極思考其中的物理奧秘.通過這幾方面的要求,并長期堅持定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學會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初中物理中有些物理量從表面上看很相近或相似,只有找出他們的聯系和區(qū)別,才能理解其本質,達到準確掌握的目的.如壓力和重力,不少同學將其混為一談,可以引導學生從施力物體,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這幾個方面加以比較,區(qū)別它們.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從不同角度加以比較,逐步讓學生學會比較,善于比較.學會歸納總結學習的過程是由薄到厚的過程,而復習的過程則是由厚到薄的相反過程,復習是對所學知識的提煉和高度概括,是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過程.這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初中物理每一章后面都編寫了“知識梳理”,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并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歸納總結,如在總結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既可采用表格法,又可采用畫圖法等.這樣長期堅持定能使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學會研究方法方法是研究問題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到研究的結果.初中物理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轉換法、類比法等.如在研究導體電阻跟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三個因素的關系時,就要用控制變量法把一個多因素問題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問題來研究.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領悟這些方法的實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即教學生怎樣學.”(陶行知語).學會學習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第6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闡述物質構成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實用學科。通過實驗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積極作用。通過有效措施,切實落實物理實驗教學,是推進我國素質教育進程,培養(yǎng)符合時展的綜合性人才的有力保證。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積極作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80-01

新課改要求培養(yǎng)素質全面的綜合性人才,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作為一項以實驗為主要探究手段的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重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

創(chuàng)新,是民族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少年強則中國強,只有少年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成為國家發(fā)展的原動力。物理作為一門研究物質構成結構和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對我國青少年正確認知世界,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初中是學生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更是學生在經歷小學升初中后,對外界事物進行主動探索的重要階段。初中時期的物理知識學習是基礎性的,也是至關重要的。以實驗為主要手段的物理教學,從以下三方面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支持和保證[1]。

創(chuàng)新是基于人類的認知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首先,物理實驗改變了教師單方面?zhèn)魇诶碚撝R的教學方法,使物理學習變成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物理實驗是抽象到具象的轉變,可以喚起學生的原有認識和直覺思維,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掌握并運用課堂知識,是學生基于知識進行主觀創(chuàng)造的前提。

其次,物理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實現知識的更新和再創(chuàng)造不能紙上談兵,是需要實際操作進行的。初中的物理實驗,是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和問題探究手段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不斷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驗證理論和拓展知識,實現知識的融合和再創(chuàng)造。

第三,創(chuàng)新不僅是個人思想的轉化,更是多個人思維碰撞的結果。通過物理實驗中的小組分工,共同探討和研究,進行合作式的學習。多人之間的思S交互,有助于學生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和發(fā)現問題,并更容易在學習和操作中產生新的觀點和想法。

二、初中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亟待通過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的改善,將有助于物理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加強實驗器材的投入,滿足現階段的實驗要求

實驗器材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的基礎。而現在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器材往往難以得到保障。各學校情況不一,實驗器材的數量、質量參差不齊,且更新換代較為滯后,滿足不了教學目標的需求。甚至有些實驗器材質量不過關,誘發(fā)實驗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教育部門應加強實驗器材的投入力度,嚴把實驗器材數量關和質量關,要求各學校對實驗器材實行規(guī)范性管理,以確保學生在實驗進行過程中的安全。

2.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增加實驗操作的機會

保證實驗教學的時間是通過物理實驗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前提。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實驗也僅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簡單演示。調研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示教過程中興趣全無,注意力難以集中,只是翻翻教材,或者做自己的事情[2]。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低,疏于動腦思考,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不利。

改善這種情況,首先需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認真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改變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將注意力轉移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上面來。其次,改變實驗教學開課率低的現狀,加大實驗教學在整體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根據不同知識點的要求,安排合理的實驗教學次數和實驗教學重點。

3.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物理實驗教學,

研究數據表明,人的一生中近8成的知識是通過自學獲得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充滿了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及探究心理,同時十分渴望被認同和接受。因此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其自我知識探索和獲取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驗教學的設計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究,在保證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傷害的前提下,完成科學合理的物理實驗教學。下面以初中物理電力實驗中最為常見的串并聯問題來說明實驗教學的方式方法[3]。

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既使學生通過本次實驗,學生可以根據電路圖進行簡單的電路連接操作,了解串并聯的原理,并能夠推廣到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應用。實驗教學的過程應該由實驗準備、實驗和實驗總結組成。實驗準備階段:從生活中的知識導入,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例如路邊的路燈是串聯電路還是并聯電路?家中的燈是怎么控制的?由此激發(fā)學生進行實驗的興趣。實驗開始前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對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方面進行指導,避免重大錯誤的發(fā)生,細微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際實驗中操作自己發(fā)現問題并更正,這樣更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嚴格按照要求準備實驗器材,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方式。實驗過程中:實驗應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完成,教師在旁僅起指導作用,出現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間的探討自行解決,例如燈泡不亮、開關不起作用等;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提供幫助。實驗結束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總結報告,對實驗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得出結論進行總結,分析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法。

三、總結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教學是實現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正確認識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堅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完善實驗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民族和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洪炯.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9):192-192

第7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 科學方法 物理教學方法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方法對頭,才能事半功倍。有人問到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時,他給我們總結了一個公式:成功=艱苦的勞動 +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由此可見,“正確的科學的方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科學方法教育的內容和意義

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滲透和傳授物理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和訓練,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學方法。

物理教師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其意義在于:

(一)科學方法教育能有效提高學生各項基本素質

方法即是為了解決某一具體物理問題從理論或實際生活上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學習,學會取得物理知識的方法。在這樣的長期教育的熏陶下,科學方法的實施必然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增長學生的智慧。通過科學方法教育,學生將來借鑒學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再去探索未知領域中的新問題。

(二)科學方法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長及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的形成

科學家成功的方法中閃耀著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思想光輝,同時也體現著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思想觀點。如觀察物理實驗的科學方法教育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那么在物理課后實踐的科學方法教育中,就體現出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重要思想。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正確實施科學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不同的版塊,模塊,知識點,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通過科學方法的學習,再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為此,針對不同的物理情景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實驗的教學方法

(1)實驗探索法

實驗探索法就是根據物理規(guī)律的自身特點,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分析,總結,歸納出有關的物理規(guī)律。

例如在動能的影響因素試驗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動能與速度的關系以及質量的關系.使學生得出:在質量一定的條件下,物體動能與速度平方成正比;在速度一定的條件下,物體動能與質量成正比的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總結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從而得出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采用實驗探索法,不僅能使學生將實驗總結出來,而且理解深刻、記憶牢固,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興趣,更重要是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2)實驗驗證法

實驗驗證法是采用證明的方式論證物理實驗及規(guī)律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物理規(guī)律。其方法是先結合書本物理知識點,結合實驗,提出物理問題,將有關物理規(guī)律告訴學生,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觀察分析現象、總結結論,論證物理規(guī)律。

如在“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探討,得出杠桿平衡條件的表達式。實驗驗證法的最突出特點是學生學習過程非常主動。這是因為在驗證物理實驗規(guī)律時,學生已知物理實驗有關問題的答案,對于接下來的學習目的及方法已經非常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目的性強。

(3)實驗演示法

實驗演示法就是物理教師通過課前準備典型物理實驗,上課展示,由學生觀察,根據實驗現象,師生共同分析、歸納,總結出有關的物理規(guī)律,物理結論。

如在“歐姆定律”的實驗教學中,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①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當電阻R一定時,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當電壓U相同時,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

②通過演示實驗找出I與U和R的關系。這個演示實驗的關鍵是實驗數據的分析,通過對數據分析做出兩函數圖象:I-U圖像I-R圖象.通過學生對兩幅圖的分析結合數學知識得出正反比關系。由實驗得出結論:當R一定時,I與U成正比;當U一定時,I與R成反比。

③根據演示實驗數據,分析得出歐姆定律。這種方法要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在物理課堂中的核心作用,大大增強演示實驗的效果。

2.理想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理想規(guī)律是在物理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推理至理想情況而總結出的物理規(guī)律。因此在教學中應用“合理推理法”。如在聲音的傳播條件的物理教學中,將手機放入廣口瓶內,蓋緊瓶塞,通過抽氣機不斷從瓶中往外界抽氣,要引導學生分析手機的鈴聲與空氣濃度的關系的實驗,發(fā)現隨著空氣越來越稀薄,聽到的手機鈴聲越來越小。如果推理到真空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手機在廣口瓶不停振動,外界也聽不到手機振動產生的聲音,從而總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理論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理論規(guī)律是由學生已經掌握的物理規(guī)律經過推導,得出的新的物理規(guī)律.因此,在物理理論教學中應用“理論推導法”。

如在初中物理“機械功,功率”的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功率概念及表達式時,功率指物體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請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物理概念確定動率表達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速度的概念及表達式v=S/t,都能運用“理論推導法”“類比法”推導出P=W/t數學表達式。

4.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

物理規(guī)律的建立有實驗歸納法和演繹推理法兩大類。一般物理定律都是通過大量實驗分析,總結,歸納總結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即要組織學生觀察好實驗,又要把實驗的設計構思和如何探究規(guī)律全過程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靈活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芍^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第8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一、注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tài)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guī)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tài)、多個過程、動態(tài)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在教學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現象,所以初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在高中,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經過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學生物理。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yōu)樵俳邮芰硪徊糠中轮R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彼裕咭晃锢斫處熞芯砍踔形锢斫滩?,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三、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yǎng)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guī)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guī)律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和功,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四、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guī)律,討論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guī)律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共2頁,當前第1頁1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yǎng)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

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五、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yǎng)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guī)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yè)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梢赃x擇合適的章節(jié)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yè),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jié)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jié)課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講明下一節(jié)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jié)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tǒng)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偨Y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范。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yǎng)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2)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yǎng)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3)嚴格做題規(guī)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yǎng)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F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fā)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guī)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qū)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第9篇: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總結范文

【摘要】物理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幫助學生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物理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物理實驗,不斷總結物理規(guī)律,進而奠定學生物理學習的基礎。初中物理教師必須提高對演示實驗的重視程度,探究科學有效的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設計策略。

關鍵詞 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學科,而且物理知識和物理結論都是來源于實際操作的。演示實驗主要是通過運用物理實驗設備重現物理現象,進而直觀的展示出物理規(guī)律,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教學工具。

1.革新教學思想,提高對演示實驗的重視程度

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就目前而言,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地位被逐漸弱化,其教學價值也難以發(fā)揮。學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為了解決這一現況以及提高初中物理演示教學的活力,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演示實驗的重視程度,這既是新課標和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也是創(chuàng)新和完善演示實驗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在基本的物理教學基礎上,提高演示教學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比重,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掘。為了體現教師對演示實驗的重視程度和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教師要將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難題結合起來,通過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全面貫徹演示實驗教學思想。首先,初中物理教師要在平常的物理演示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和總結演示實驗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認識到革新教學理念和加強對演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積極學習新課標知識,并從中總結經驗,感悟到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內涵,進而逐漸改變教學理念。最后,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要求,進而逐漸形成適應教學發(fā)展和學生進步的教學思想體系,為學生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

例如,學??梢詫iT組織物理教學講座和研討會,重點對新課標要求、教學改革以及演示實驗教學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總結交流,提升教師的思想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2.營建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對演示實驗的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有效開展初中物理演示教學的重要保障,演示實驗的科學設置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逐漸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獲得知識能力的提升。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必須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基礎,將學生放在主置,引導學生逐漸克服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和對物理演示實驗學習的抵觸,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氛圍。第二,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在物理實驗演示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題,幫助學生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而與學生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第三,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建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情境,讓學生直觀清晰的觀察和理解物理現象和物理規(guī)律,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教師在講解“有甲、乙兩個球體,就大小來說甲小于乙,已知它們所受的重力相等,把甲乙兩球放入水中后,甲乙兩球都浮在水面上,那么甲球浸入水中部分的體積和乙球浸入水中部分的體積的大小比較結果如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將題目的過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出來為學生營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認真觀察并得出最終答案。

3.創(chuàng)新演示方法,健全物理演示教學方法體系

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要實現多樣化和創(chuàng)新化,這樣才能夠適應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能夠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第一,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演示和學生觀察的方式,采用角色互換法,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充當的角色進行交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電路知識時,為了加強學生對串聯、并聯電路知識的理解,可以為學生布置課下準備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學習電路知識和電路操作的相關內容,然后在課上讓學生向全班同學演示電路實驗,讓學生擔任教師的角色,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第二,小組合作法也是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和交流總結學習,提高學生對演示實驗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較為全面的學習演示實驗操作知識和反映出的物理規(guī)律。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問題時,給定學生一個問題:木塊A、B、C 和地面的接觸面都是粗糙的,現在用力F去拉木塊B,ABC 均靜止,那么A對B、B對C、C對地面各有摩擦力嗎?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看看那組學生得出的答案最準確和全面。

總之,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設計需要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對此,教師要積極研究科學有效的演示實驗教學設計方法,首先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然后從自身著手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演示操作技能,進而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營建良好的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新演示實驗方法等策略,提升學生的物理素質和初中物理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胡耀甫.談如何保證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45(3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