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

第1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特點;新技術;項目管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 TU7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綠色節(jié)能建筑已經成為建筑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對于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建筑工程的技術開發(fā)和管理創(chuàng)新成為所有施工單位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施工單位都在積極研究節(jié)能工程建設的新技術和新管理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仍有讓人不甚滿意之處。

土建工程新技術和特點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是工程建設中最為突出的特征,利用科技水平將施工技術進行改良可以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效益,施工技術的發(fā)展和改良關系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發(fā)展。城市高度發(fā)展將城市空間進一步縮小,如果工程建設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就必然會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感到不安和焦躁,對人類健康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在倡導生態(tài)節(jié)能綠色環(huán)保的今天,我國建筑施工技術必須要進行合理改進,工程項目從設計到竣工都應該遵守生態(tài)環(huán)保綠色節(jié)能理念,盡可能的將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情況避免,這不單對建筑產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定幫助,同時也是保證城市整體規(guī)劃質量的前提和基礎。

環(huán)保材料使用與新型節(jié)能技術相結合必定會使現代化建設工程的管理現狀有所改變。在現代化工程設計中,合理運用建筑本身和太陽能等節(jié)能特點已經成為建筑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通過該方式不但可以將室內晝夜的溫差變化幅度控制好,使建筑物內部溫度始終保持在恒定范圍,同時也可以通過蓄能耗材將太陽能資源存儲起來?;仡櫸覈ㄖ?jié)能施工技術,從原始的單一型維護結構到現在的太陽能與建筑結構本身的結合技術,從本質上實現了技能建筑的飛躍式發(fā)展。一體化建筑節(jié)能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儲能材料的充分利用實現了降低建筑物自身運營成本的目標,從而使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統(tǒng)一整體。這里說的蓄能耗材通常指的是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特殊蓄能耗材,這種耗材蓄能效果是由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比熱決定的,很多經常使用的建筑耗材也具備很好的蓄能功效,較強的比熱性是這種耗材的統(tǒng)一特性。比如像建筑耗材中的磚塊、混凝土以及石材等,這些耗材的造價較低,使用也十分簡便,如果將其蓄能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同時使其進行能量間的轉換和存儲,不但能大幅減少能耗量,同時還能夠拓展建筑物其他的使用能效,能夠促進建筑和太陽能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

熱惰性是建筑蓄能耗材的共同特點,利用該特點能夠調節(jié)建筑物的晝夜溫差變化情況,從而室內溫度降低,使生活在建筑物內的人們處于恒定溫度中,通過該方式還能夠減少空調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使空調能耗充分降低,為節(jié)能能源作出貢獻。常見的蓄能方式有混凝土或巖石空腔蓄能以及水箱蓄能。這兩種蓄能方式的可操作性較好,使用十分簡便,同時其器具也較為簡潔。

現代工程施工技術中,雖然新施工技術很多,其建設功能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選用何種方式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始終都是最為重要工作。

現代化工程項目的管理手段

首先要強化土建工程的項目變更管理工作,及時記錄和了解工作中的問題。在工程建設時期,因為各種因素制約,致使工程變更不可避免,其變更主要包括工程的設計變更、施工變更、計劃和進度變更以及工程的項目變更等。以上變更通常會使工程建設成本增加,同時使工程建設周期延長,在增加工程建設成本的同時,也不利于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所以應對變更進行有效、及時的控制和管理,將因此引發(fā)的成本上漲值降低到合理范圍內。根據工程變更特性對工程施工量以及成本增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準確掌握工程變更價款,及時作出調整和修改。

其次應強化現場簽證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將工程造價質量控制力度提升上來,現場簽證作用主要是處理施工合同條款中沒有囊括但是在建設期間又出現的特殊的書面憑證?,F場簽證費用同樣也是工程項目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簽證會以價款形式體現在項目最終的竣工核算過程中,因此對于簽證的管理和控制也會給工程造價控制工作帶來正面影響。假若不控制現場簽證,就會使得工程結算工作無法按照制定的規(guī)定開展,強化管理力度,并且在控制工程造價過程中認真貫徹簽證審核規(guī)定,嚴格按照審核程序對簽證進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將工程經濟效益保證好。

最后應強化工程建設周期管理和工程質量管理力度。合同糾紛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質量不滿足合同要求,合同在簽訂時,明確指出工程質量必須達到怎樣的質量標準,而且還規(guī)定出工程質量不達標時相關的處理措施以及賠償方式。而建設周期的增加會直接影響建設費用,很容易使糾紛問題發(fā)生,同時其也會間接性的影響工程生產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運作,會給施工單位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于工程變更導致的工程建設周期增加等問題,必須要嚴格按照項目變更審核的標準和步驟進行,如果是由于承包商本身因素致使工程建設周期增加,則應由承包商承擔所有經濟損失,此外還應強化工程款項支付和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證工程款項的支付在控制范圍內,避免資金失控現象的發(fā)生。

總結

根據上文敘述內容可知,現代化建筑土建工程的綠色節(jié)能特點要求對其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新的改革,從而使工程建設符合節(jié)約資源和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標,在該過程中應強化工程項目管理力度,提升土建工程效益,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高工程使用性能等。為此,我國相關從業(yè)人員應認真總結工程建設問題,提高施工技術和管理手段,為人類建設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和優(yōu)質工程,使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變得更加簡潔輕松。

參考文獻:

[1] 白學敏:《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認識》,《建筑工程管理》,2007(5).

第2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現代主義美術;傳統(tǒng)藝術;關系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037-01

一、現代主義美術產生的原因

現代主義美術,即20世紀以來具有前衛(wèi)特色、與傳統(tǒng)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美術流派和思潮,又稱現代派美術。

二十世紀西方美術影響最大并且成為主要潮流的現代主義美術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因為20世紀以來,爆發(fā)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創(chuàng)傷,人們帶著精神的創(chuàng)傷和扭曲的心理狀態(tài),去表現強烈個人主義和精神虛無的藝術作品,將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博大精深、輝煌崇高的審美理論予以顛覆;當時的人們包括那些藝術家們對待客觀中的自然、社會和人以及自我關系上是失去平衡的,也同時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悲觀失望和憂患恐懼。同時,工業(yè)化帶來的快節(jié)奏生活也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使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形式;二十世紀整個時代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拓展了藝術家認識世界的視野,他們開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偟膩碚f,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結構以及人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改變,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因為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形成了現代主義美術體系的理論基礎。19世紀80年代,法國的后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象征主義畫家們主要強調主觀意趣的表達方面,提出的“藝術語言自身的獨立價值”、“繪畫不作自然的仆從”、“繪畫擺脫對文學、歷史的依賴”、“為藝術而藝術”等觀念,是現代主義美術體系的理論基礎。

二、現代主義美術與傳統(tǒng)藝術的關系

可能許多人會認為現代主義美術與傳統(tǒng)藝術是對立的關系,因為 首先,現代主義美術在藝術思想上與傳統(tǒng)作出決裂。不管是野獸派、表現主義還是達達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等藝術派別,都有自己的藝術主張,都是在不滿傳統(tǒng)的情況下作出強有力的反映,在作品上標新立異、另辟蹊徑。因為它們都看到了傳統(tǒng)的不足,都意識到一味地傳承傳統(tǒng)意味著藝術生命的完結。其次,現代主義美術在表現形式上與傳統(tǒng)作出了決裂。在形式上的革命,可以說是西方現代前衛(wèi)美術顛覆傳統(tǒng)最重要的創(chuàng)舉,也是現代主義各風格流派最具共性的一個特征。

其實,現代主義美術和傳統(tǒng)美術有著深刻歷史淵源。歐洲的傳統(tǒng)美術大多以寫實為主。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美術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描述或再現現實世界或虛幻世界的某些方面。從史前洞穴壁畫開始,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漸漸由某種“程式化”轉向“寫實”。隨著歷史不斷延續(xù)和發(fā)展,到十九世紀上半葉,各個時段的美術家們無論如何變革創(chuàng)新,都是在風格流派上面的變化,未能脫離“寫實”這一傳統(tǒng),直到印象派的產生,其實準確地講,印象派畫家也同樣遵循“寫實”的傳統(tǒng),只不過他們把原來對“形體”的寫實轉向對“光”的寫實,他們強調的“重藝術形式輕內容”的創(chuàng)作傾向對后來的西方的現代主義美術產生較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印象主義也可以認為是西方現代美術的起源。真正意義上對傳統(tǒng)寫實突破的是后印象派畫家,他們對物象的一切感受和態(tài)度已漸漸脫離客觀,追求表現主觀感受和新的藝術形式,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正是現代主義美術所提倡和發(fā)揚的,它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真正開端。

傳統(tǒng)美術的再現性特點與現代派美術的表現性特點實際上表達了兩種不同的追求目標(雖然在傳統(tǒng)美術中也有一些表現性的作品,在現代派美術中也有一些再現性的內容,但都未影響傳統(tǒng)與現代的主流)。大多數傳統(tǒng)美術盡力在如實表現客觀世界,他們表現的內容是欣賞者在日常中都能感覺到的,這更能引起絕大部分欣賞者的共鳴;而現代派美術所表現的是創(chuàng)作者主觀內心世界,是他們對客觀事物的精神反映,它需要欣賞者首先要先理解其思維方式、思想形態(tài),才能進一步領會其內涵,這一點也正是現代派美術欣賞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現代主義美術比起以寫實和模仿為基礎的傳統(tǒng)美術來,具有象征性、表現性和抽象性的特點?,F代主義多流派標榜自己是反傳統(tǒng)的,實際上它可能完全拋棄傳統(tǒng)。它竭力排斥19世紀中期以來的含有學院派特征的寫實主義傳統(tǒng)。在對待歷史遺產方面,它們更重視對原始社會藝術、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希臘古風時期美術、歐洲中世紀美術的研究。自印象主義之后,西方美術家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中國、日本和印度的繪畫、工藝品的表現語言上,探索寫意的表現手法。野獸主義、立體主義的美術家們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時,中東的伊斯蘭教美術和大洋洲的藝術遺產,也是現代主義藝術家們研究的對象。上述人類歷史上的美術遺產均為現代主義美術家們提供了有益的養(yǎng)料。

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但并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任何藝術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構思和意圖,傳統(tǒng)是如此,現代派也是如此。我們從畢加索的《公牛》、蒙德里安的《樹》當中就能夠直觀地感覺到現代與傳統(tǒng)的聯系。從中間的過渡畫面我們能夠領會到作者由具象到抽象的演變意圖及其思路。

第3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后現代設計;裝飾藝術;藝術設計

一、后現代主義設計

后現代主義是西方20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一個設計運動流派,最早出現在建筑領域,形成于美國,之后逐漸擴散到其他的設計領域尤其是工業(yè)設計領域。

后現代主義設計,是指在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上大量利用歷史裝飾動機進行折衷主義式的裝飾的一種設計風格,它從70年代持續(xù)到90年代初,之后便開始衰退。后現代設計是對現代設計的一種發(fā)展, 其中心是反對密斯的“少就是多”的減少主義風格, 主張以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 提倡滿足心理要求, 而不僅僅是單調的功能主義中心。后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挑戰(zhàn),是對現代主義設計的再次反思和重新思考,在設計大量采用各種歷史的裝飾, 加以折衷的處理, 打破了國際主義多年來的壟斷, 開創(chuàng)了新裝飾主義的階段。

后現代主義設計(Post-Modernism Design)是當代西方設計思潮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的一個新流派,它形成于美國,歐洲和日本也相繼出現了這種設計傾向。在將近30年的發(fā)展演變中,它由建筑藝術方面的興起和壯大、擴展和影響到其他設計領域。這種設計思潮是從最初的西方工業(yè)文明中產生出來的,是由于工業(yè)社會發(fā)展到后工業(yè)社會的必然產物,后現代主義在對現代主義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漸走向修正和超越。

二、裝飾藝術

裝飾藝術(Art Deco)一詞起源于一九二五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現代工業(yè)裝飾藝術國際博覽會”。它依附于某一主體的繪畫或雕塑工藝,使被裝飾的主體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依據傳統(tǒng)意義上的觀點來看,裝飾即“文采也”。裝飾是對裝飾藝術的美化加工。單單從字眼上理解就是打扮、修飾的意思。裝飾被看作是一種實用的藝術樣式。裝飾物品上的一種“文采”,是裝飾物的附加成分。而從現代主義設計的觀點來看,裝飾就是設計。裝飾是實用性的藝術種類,是一種美的藝術形式,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既有獨特的屬性,又有廣泛的應用性。

“裝飾作為基于一種形式沖動的根本藝術活動,其特征是在于根據對稱、均衡、節(jié)奏等形式原理賦予作品以抽象化、規(guī)則化的形式美。”裝飾藝術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既涉及繪畫、雕塑等純藝術領域,又涉及建筑、產品造型、廣告、服裝、首飾等一切工藝及設計領域。

裝飾藝術是一門“應用藝術”,中國偉大的文化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勤勞、勇敢、質樸的品格和勇于斗爭的生活習慣、斗爭經驗、性格特征形成的審美觀點,必然反映在裝飾藝術上而形成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形成中國的優(yōu)秀的裝飾藝術傳統(tǒng)。另外,裝飾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意和藝術造型的獨特方法,體現出自身的風格特征和時代感。

伴隨著人類發(fā)展的漫長過程,裝飾藝術設計從原始圖案的象征性到古希臘裝飾的仿真性、到東方圖案的審美形式和各種表現性的藝術方法,多種藝術形式在交替中發(fā)展。裝飾藝術“以自己現實存在和社會功用的完整性而成為文化現象”,它是人類文化行為的產物,是由文化的價值觀念所表達和塑造的。建筑裝飾藝術如此實際。通過對裝飾的語言研究分析,以期現代藝術中的裝飾性設計對體現現代文化和新時代創(chuàng)新理念有所助益。

三、后現代主義設計對裝飾的復興及其影響

隨著60年代的到來,設計師們推出了“波普設計(pop Design),滿足大眾的審美趣味,追求雅俗共賞的目的。裝飾藝術因此被重新運用。并且在70年代里興起了多種“后現代主義”風格,反對國際主義設計的單調形式,開創(chuàng)了裝飾藝術的新階段。

實質上,后現代主義設計是在現代主義設計其實用功能因素的基礎上,在形式上賦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裝飾效果。后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的權威、美國評論家、建筑家和作家查爾斯?詹克斯自己也說:后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加上一些什么別的。 后現代主義設計中采用大量歷史風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并以多種歷史風格的整合拼接達到裝飾化的效果。比如查爾斯?穆爾設計的美國新奧爾良的意大利廣場。

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反裝飾,因為裝飾造成不必要的額外開支,所以戰(zhàn)后發(fā)展起來的國際主義更加夸大了無裝飾的外形特征。而后現代主義設計即恢復了裝飾性,并且高度強調裝飾性,后現代主義設計家們,吸取歷史文化中的裝飾元素并加以運用,與現代主義的設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格。后現代主義設計的顯著的特點在于其歷史主義、裝飾主義、折衷主義和娛樂性。這些手法的運用適應了人們各方面需要,使人們在視覺與心理上都逐漸掃除了對工業(yè)產品中由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造成的理性與冷漠的感覺。

后現代主義設計的發(fā)展使得裝飾藝術在設計中的地位重新回歸。裝飾藝術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藝術符號,也代表著一種文化的符號,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裝飾藝術在后現代主義設計中的復興,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擺脫嚴肅的、冷漠的、單調的現代主義與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帶來的壓抑。

后現代主義設計的初衷在于喚起人們對現代設計發(fā)展歷程的重新認識和評價。80年代以來,后現代風格的演變原則的深入和現代主義一樣,正以一種特有的設計思維形式和設計風格特征,反映著工業(yè)時代以來社會、文化發(fā)展的歷程。

【參考文獻】

第4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招貼設計;視覺藝術;未來發(fā)展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5)01-02-0026-02

Influence of Post Modernism on the Poster Art

GAO Pin(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 China )

Abstract :The poster design is i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at the influence of post modernism context. First of all, postmodernism has enriched the visual languag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oster design; secondly, post modernism enlightenment poster art can borrow any media, any technique, and any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design; finally, post modernism enlightenment can borrow any poster art media, any technique, any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design.

Key words :postmodernism, poster design, visual arts, future development

Internet :.cn

招貼設計是一種以紙上藝術為主要表現形式,多元化技術融合來營造畫面效果的獨特視覺藝術。招貼設計承載著在大眾間傳遞信息和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任務,這種視覺傳達反應著社會文化、特定時代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和人們的價值觀發(fā)展傾向,成為當時生活的見證。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50、60年代,世界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在各種矛盾交互、社會動蕩的時期,設計領域中出現了各種改革運動和思想潮流。隨之矛盾加深和革命的不斷涌現,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思潮也應運而生。受各種藝術思潮和運動的影響,使得招貼設計在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表現上出現了相應變化。

后現代主義設計是60年代進入以計算機為標志的后工業(yè)時代后,為了打破現代主義風格的單調局面,從60年代的波普設計開始,設計師們一直在進行著各種反古板理性現代設計風格的嘗試,這一嘗試在80年代達到,形成了所謂的后現代設計運動,其范圍容納了波普藝術、朋克藝術、嬉皮士藝術、歐普藝術等,影響了20世紀末的設計觀念,同時,也深刻影響招貼設計的藝術風格。“后現代”和“后現代主義”是的內容是不同的,“后現代”是指現代主義結束后的一個時間階段,自從70年代的各種探索都可以歸納到后現代時期,而后現代主義則是風格、觀念、形式都明確的設計運動,后現代主義運動則到80年代末期開始示威。正是“后現代”和“后現代主義”這個風格經?;煜虼?,“后現代”也被稱為“現代主義后”風格。

一、后現代主義豐富了招貼設計的視覺語言與內涵

后現代主義提倡自由化、個性化、表現民族意識、地域性、多元性、差異化、多樣化、非理性主義、復古的、傳統(tǒng)的、強調沖突和裝飾的風格,反對設計中表達語言的單一和冷漠。對招貼設計多樣化設計、個性化創(chuàng)新、民族化、國際化有著深刻的影響,從平面設計的角度來看,它是對于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性的發(fā)展。一方面,后現代主義主張橫向的審美包容――國內國際、雅俗共賞、新舊融合;如今,在國際招貼設計雙年展上可以欣賞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優(yōu)秀招貼作品,雖然這些作品來自不同的地區(qū),但我們可以通過其國際化的視覺語言符號去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深刻內涵,因此,我們體會到招貼設計越來越強調一種國內國際、雅俗共賞的世界性語言的傳播性。在芬蘭著名平面設計大師卡利碧波的作品《sign 2000》中,單純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連續(xù)組合成了網狀結構,表達出人與人之間所應存在的平等關系,無論觀者是來自哪個國家,語言有多少差異,但這種國際性的、雅俗共賞的視覺語言都會對我們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后現代主義主張縱向的銜接――古今融合、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甚至可以將完全沒有關聯的事物融合。這種縱向的銜接表明人們已經對現代主義的發(fā)展前景產生了懷疑,他們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追求更大自由和徹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現和自我滿足。我們可以從很多經典招貼作品中找到這種后現代主義觀點影響下所形成的作品特征,雷又西是以色列著名的平面設計師,在其作品《共存》和《縫合線》中,作品為巴以沖突為設計依據,運用攝影語言表現直接表現畫面,畫面中出現的是來自不同的兩塊肉體以縫合線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創(chuàng)意畫面?zhèn)鬟_出深刻的視覺信息,給人一種聯想,在處理形象時,有意將視覺形象的一部分舍棄,舍棄并不是放棄,而是產生一種無形、無聲的力量,往往要大于視覺中所能識別的形象,給人以想象的視覺空間,形成畫面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視覺感受,發(fā)人深省、引發(fā)共鳴!

后現代設計表明人們已經對現代主義的發(fā)展前景產生了懷疑,他們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追求更大的自由和徹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現和自我滿足。因此,招貼設計中的風格化表現由此產生,風格化是指設計中的樣式、平面形象的視覺傳達要素更具有個性特征,或將傳統(tǒng)題材的圖形以新的“解構”和“重組”方式加以重新創(chuàng)作,通過所形成新的元素來傳達信息,或將視覺傳達要素獨具個性表現,產生風格化的藝術效果。日本設計師福田繁雄吸收繼承現代構成主義與本民族特色相結合,形成極簡現代構成風格;日本設計師秋山孝繪畫插圖表現別具一格;歐洲設計師呂迪?鮑爾致力于空間與空間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了一種能夠反映空間及使用場所的信息視覺語言等,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德國的著名視覺設計大師岡特蘭堡在其3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設計了近千幅招貼,他的作品展現了自己的突出的視覺設計風格,例如,土豆這個元素是在他的作品里經常出現的,這源于他對過去苦難生活的回憶,而土豆形象在其作品中的解構、重組等豐富張揚的創(chuàng)作表現又源于他的勇敢嘗試的設計精神,他的招貼作品通過傳達個人的藝術思想、意識觀念和形態(tài)立場,在基于視覺傳達功能的基礎之上,把設計當成詩歌那樣創(chuàng)作,具有高度地個人化、自由化的特征。而這種強調自我意識和對生活的領悟,在視覺效果上追求視覺沖擊力的作品特質正是后現代主義所倡導的藝術突破的精神。

二、后現代主義啟示了招貼藝術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語言來實現設計

招貼設計并不是靠文字來注解,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圖形藝術,招貼中出現的圖形并不是以簡單裝飾為目的的圖案,而是一種圖形符號語言,這種符號的目的在于準確地傳達信息,而在未出現后現代之前,這種符號的傳達手法過于局限。追溯歷史淵源,在現代藝術流派中,達達派、未來派等藝術家就對傳統(tǒng)藝術進行批判和革新,這對后現代主義有著深刻的影響。后現代主義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語言來實現設計,使城市和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戰(zhàn)后全球經濟大發(fā)展,招貼設計進入了全新發(fā)展時期,我們看到很多設計大師將自己的作品融入了許多新的表現題材,更多的媒介、手段、語言圍繞著招貼主題被大膽的利用。由于歷史環(huán)境、地域差異、經濟條件即傳統(tǒng)文化等觀念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例如,科維爾工作室設計的《2000漢諾威世界博覽會》系列作品中,運用獨特的構成手法將高純色彩運用相互聯系、呼應與點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和諧對比,從而達到高純色彩視覺整合的目的,產生和諧的色彩面積比例,展現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世界博覽會的平面視覺印象。招貼設計中,將兩種視覺元素通過任何手法或媒介去結合或改變,最終準確表現作品主題的方法運用也十分多見,視覺語言通過比喻、象征、擬人、夸張、對比等手法或兩種圖形并置合成組合在一起形成創(chuàng)意,較為巧妙、精煉,只要選用的視覺元素較為合理與準確,能夠反映主題即可,把握好兩種元素之間的關系,再加之適當的構成形式與合理的表現方法處理圖形、色彩和文字之間的關系即可,此種方法非常實用。例如,在傳奇設計師米爾頓?格拉塞設計的已被很多國家再設計復制過的“I love NY”(我愛紐約)的標識作品中,視覺語言的象征性運用形成活潑的感性效果,散發(fā)出特有的幽默感,如今此標識作品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最經典的形象之一,它被瘋狂的運用在招貼畫或廣告衫中,該作品充分展示了美國后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的水平,設計師米爾頓?格拉塞也被稱為“平面藝術領域的畢加索”。

三、后現代主義引導了招貼藝術風格的未來發(fā)展與走向

后現代主義是對現代設計的改良和修正,并不是對現代設計的全面否定,開啟了設計的多元化局面,并對現代主義設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了思考。而對于平面設計的意義在于把裝飾性的、歷史性的內容融入到設計中,隨之,受后現代主義影響,出現了來自瑞士巴塞爾設計師發(fā)起的“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運動的目的是打破國際主義對平面設計的壟斷。后來,在20世紀80年代的發(fā)生在意大利米蘭的激進裝飾主義設計運動、舊金山基金平面設計運動和“里特羅”的歐洲懷舊風格設計運動等。另外,隨著電腦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采用電腦從事設計的設計家,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運動出現,但這種統(tǒng)一工具的運用使作品的表現風格較為接近,也成為了一種潮流設計趨勢并且在未來依然興盛并深刻影響著平面設計的今后發(fā)展,后現代主義通過出現的一系列設計運用引導了平面設計藝術風格發(fā)展與走向,招貼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重要代表形式,其藝術風格的發(fā)展走向一直備受關注,受后現代主義影響,招貼設計正在采用著國際主義的平面因素,那就是生動的、更具裝飾性的視覺傳達語言的表達,這其中包括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圖像圖形、豐富的文字標題與靈活的版面編排等,而這種招貼藝術風格會以其為原點進行各種不同的視覺探索,后現代主義會對招貼藝術風格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指導與引導作用,招貼設計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重視,并表現出各自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例如,波蘭的招貼善于借用超現實主義和蒙太奇手法,表現出了時代特點,也顯示出了波蘭的民族風格、民族感情和民族傳統(tǒng),從1964年就開始舉辦兩年一屆的“華沙招貼雙年展”;美國由于受傳統(tǒng)束縛較少,為其招貼發(fā)展注入現代性、幽默性、商業(yè)性和實用功能;日本學習西方的設計理念與本國傳統(tǒng)形式相結合,簡潔、現代、理性;法國招貼在裝飾風格影響下更注重優(yōu)雅表現等。

結論

后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的招貼設計具有以下特點:招貼設計的造型和視覺傳達要素體現出多樣化、地域性、人性化、文化性、自然性、風格化,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地繼承和多元化的發(fā)展。招貼藝術將會為最廣大的受眾帶來更精彩的藝術享受,并且,后現代設計大膽的實踐將對招貼設計領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力,豐富了招貼設計的語匯,兼容并包、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第5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后現代主義視野下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問題。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后現代主義與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然后又在此基礎上,根據藝術院校的特點和后現代主義的相關理念,提出后現代主義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的影響,并給出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具體策略,給出后現代主義視角下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應注意的兩點建議,即:在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從多個層面同時著手、在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注意多元化的問題,希望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科學構建能夠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 體育文化 藝術院校 后現代主義 文化模式 構建對策

校園體育文化是與學校的教育功能緊密相連的,這一點對于藝術院校來說同樣也不例外。校園體育文化作為藝術院校文化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充分發(fā)揮藝術院校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而隨著近些年來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影響,其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以及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實踐活動中均發(fā)揮了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用,也進而因此不可避免的對高校體育文化的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鑒于此,本文從后現代主義的角度出發(fā),對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索與研究,希望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科學構建能夠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一、后現代主義與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fā)源于西方的一種具有反西方近現代體系哲學傾向的思潮。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后現代主義的發(fā)展,目前后現代主義的理念已經滲透進入了建筑學、教育學以及法律學等諸多的領域。而近些年來,其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這一點在針對校園體育文化而言時亦是如此。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后現代主義中多元性、開放性的風格特點,對我國傳統(tǒng)較為單一死板的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讓人們開始逐漸重視到校園體育文化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問題,從而直接影響到了目前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工作。除此之外,后現代主義還在學校體育教學理念、學校體育教學課程理念、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理念等多個方面均發(fā)揮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而這些影響也同樣會以間接的方式對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產生作用,使得校園體育文化或多或少的帶上現代化的特點和色彩。由此可知,在當今社會后現代主義會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影響到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工作,那么如何利用后現代主義的相關的理念來盡可能的提高校園體育文化構建工作的科學性?以下就從后現代主義的視野來簡要分析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二、后現代主義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的影響和對策

(一)后現代主義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的影響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交通、通信和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政治意識之間的相互交流越來越多,不同文化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互碰撞。處于社會變革中的青年學生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思維敏捷、善于創(chuàng)新,尤其是藝術院校的學生樂于追求社會新鮮事物,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中對校園體育文化的認識受到世界各地體育文化的影響,追求多元體育文化,在不同體育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產生新的思想,這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進步。但是后現代主義所傾向的反傳統(tǒng)、反主流、反中心思想也很容易誤導學生,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意識,追求標新立異,弱化社會責任感,使大學生世俗化傾向愈加嚴重,在校園體育文化構建中如果不加以引導,體育運動所具有在思想品德、集體意識、合作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功能不但得不到體現,而且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危害,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構建將產生不利影響。

(二)后現代主義在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構建策略

1.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和政治教育

針對學生容易產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傾向進行引導,在校園的體育活動場地上打一些文明、健康、活潑的標語,在體育課程上根據高校學生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重點培育學生的身體素質、形體塑造、體育知識、協(xié)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使學生能夠為日后工作崗位,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打下基礎。

2.校園體育文化多元化構建

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體育和課外體育活動形式,改變傳統(tǒng)的以競技體育為主的單純追求比賽的成績和名次,讓體育運動向娛樂化、健身化、社會化、個性化、大眾化等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使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性格的學生能夠找到自身在體育運動中的位置和興趣,體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提高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3.強化校園的體育文化氛圍

深度挖掘體育文化的內涵,加強對體育文化的研究,發(fā)掘體育文化在強身健體,思想品質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社會人際關系交往等方面的功能,并在校園中進行體育宣傳,倡導體育精神,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全面的理解參與體育運動的好處,并構建主體式體育文化活動模式,定期的以不同的主體單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強化體育文化氛圍,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構建良好的體育文化環(huán)境。

4.體育文化構建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校園體育文化與社會需求有著許多相同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社會需求則是以培養(yǎng)社會有用,能夠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動力為出發(fā)點,遵循社會整體的發(fā)展和完善,對體育文化的需求主要為增強國民體質、增加民族氣節(jié)和凝聚力;而校園體育文化是從個體的圍觀意識取向為出發(fā)點,遵循個人的價值取向,對體育需求不僅是強身健體,更多的則是滿足個人興趣愛好和塑造自身形體美,主要從自我身體、形體、娛樂、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在體育文化的構建過程中應正確處理校園文化和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我們校園體育教育一直是以實現社會需求原則而設里,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個體的體育文化訴求,這樣在開展體育和組織體育活動時就很容易導致二者在理念、制度、行為上的脫節(jié),甚至會發(fā)生沖突,無法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體育文化系統(tǒng),給體育運動的組織、體育技巧的傳授、體育文化的引導等方面產生障礙,不利于社會需求的實現。所以在校園體育文化構建模式上應將學生個人的意識訴求與社會培養(yǎng)需求相結合,在體育運動項目、組織形式等方面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也能夠學生需求,這樣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兩者的矛盾和沖突,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內動力,增強主管能動性,有利于社會需求的實現。

三、后現代主義視野下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兩點建議

(一)在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從多個層面同時著手

受后現代主義中開放性特征的影響,多層次、多階段、多途徑的來進行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也成為了當今校園體育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的趨勢。而如果具體針對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工作而言,此處的應從多個層面同時著手,具體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要從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意識文化、校園體育行為文化以及校園體育物質文化三個層面著手來進行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工作。其中,首先是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意識文化的構建。校園體育意識文化的構建和優(yōu)化是構建整個校園體育文化的基礎,其在整個過程中起著引領的作用。因此,在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過程中同樣也要重視校園體育意識文化的構建問題。而在構建校園體育意識文化時,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注意引導教師和學生以及學校的其他工作人員充分認識體育運動的價值和意義,讓大家對體育以及體育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的營造奠定必要的基礎。

其次是藝術院校校園體育行為文化的構建。要確保學校的體育文化模式能夠符合當今社會的特點和需求,就必須要對學校的體育行為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也就是說要重視校園體育行為文化的構建工作。具體來說在構建校園的體育行為文化時,不但要積極的加強與校園體育行為文化相關的研究工作,還要有計劃的加強學校的體育課程建設工作,并積極的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以盡可能的通過多種方式來促進藝術院校校園體育行為文化的有效優(yōu)化。

最后是藝術院校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構建。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投入與建設是開展校園體育活動、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物質基礎。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校園體育文化的營造和發(fā)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校園體育物質條件的改善,與校園的體育物質條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在構建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時,同樣也要注意從物質文化的層面入手,在加強組織管理水平的同時,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意識的加大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的投入。

(二)在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注意多元化的問題

要在后現代主義的視野下開展藝術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構建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擺脫傳統(tǒng)的、過于單一的方式,重視多元化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以全新的知識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創(chuàng)新教育等多方面內容為載體的校園體育發(fā)展的過程中,所構建的校園體育文化也同樣需要多元化的內容,同樣需要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具體來說,在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模式的過程中,要實現這一點不但要注意改革以往的校園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還要把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工作與日常的體育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特別是在藝術院校,還可以有意識的、巧妙的融入藝術的細節(jié)和因素,從而改變以往以競技為主的校園體育活動形式,讓校園體育活動在具備健身性的同時,同時具備趣味性、娛樂性、特色性等特點,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體育運動中來,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校園體育文化從屬于社會文化,高校是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的重任,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應該作為一種實現學生豐富業(yè)余生活、活躍校園氣氛、構建和諧校園和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效手段。在后現代主義思潮逐漸興起的當今社會,藝術院校的學生追求時尚、新奇的事物的特性,使得學生更容易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想的影響,在校園體育構建模式上應該遵循學生個性體育與學校體育共同發(fā)展的原則,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與科學的心理引導和政治教育相結合,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多元化構建,促進體育教育改革,強化體育文化建設,將體育文化構建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對后現代主義思想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有益的思想引進來并放大,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健康發(fā)展。

基金項目:四川音樂學院資助科研項目,項目編號:CY2013034。

參考文獻:

[1] 崔偉.后現代主義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觀念的影響[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2] 謝登斌.多爾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探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3).

第6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觀念藝術;極端現代主義;綠色主義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4-0031-01

觀念藝術是西方的一種藝術流派,他們的創(chuàng)作宗旨是強調思想、觀念或概念。藝術的觀念性我們可以看作是極端現代主義和后現代的一個契合。反藝術和非藝術的極端觀念性傾向則是極端現代主義的顯著特點,它也因此而得名。在后現代藝術中,觀念性通過破壞和改變舊的意識觀念建立起新的藝術價值觀念??梢哉f,極端現代主義的破壞,是在為后現代藝術的建設進行鋪路、奠基。因此我們說,極端現代主義的前衛(wèi)傾向和后現代的前衛(wèi)的傾向具有歷史的乘續(xù)關系。

觀念藝術的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以觀念為外形的藝術,二是以觀念為實質的藝術。前者是后期現代主義中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史密斯在《后期現代主義:1945年以來的視覺藝術》中談到這種觀念藝術時說,作為一種知識的樣式,它和它本來有的或者是可以存在的載體是相分離的。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觀念,這個載體本身就變得不再重要了。因此,觀念藝術具有明顯的抽象性。觀念藝術的非藝術和反藝術的特點使其具備了很強的破壞性,對傳統(tǒng)藝術和早期的現代主義進行除舊革新。在《現代藝術的若干概念》一書中,羅伯特史密斯說到,觀念藝術觀念藝術作為一種藝術樣式,“拋棄了那種單一的、可永久保存的、可以攜帶的(因而也是最終可以出售的)奢華的傳統(tǒng)藝術外形。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強調觀念:藝術中的觀念、藝術的觀念、有關藝術的觀念,以及廣泛的和任憑想象的信息、主題、關心的事物等,這一切難于被某件單一的事物所承載”。觀念藝術無論從外形還是從思想內涵上都有著顯著是創(chuàng)新性,曾經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中期興盛一時,但是在后現代主義興起之后,藝術觀念又朝著傳統(tǒng)觀念回歸,觀念藝術從非藝術的外形,又回歸到了藝術的外形,這就是我們說的第二種以觀念為實質的藝術。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從從第一種觀念藝術到第二種觀念藝術的發(fā)展過程,后者所強調的是藝術內容的觀念和觀念性。

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句話適用于任何時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其中也包括后現代時期的藝術觀念,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后現代的政治。正如史密斯所說,藝術的觀念五花八門、百花齊放,因此我們應當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主要觀念上。在這些主要觀念中,綠色主義具有強烈的社會現實性和政治性,這些特點正好和后現代的觀念相符合。

綠色主義是二十世紀后期興起的新人文主義思想,其主旨在于人和環(huán)境的和諧關系。這里所說的環(huán)境的概念很廣泛,即包括了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也包括了人自身的心理環(huán)境??赡堋熬G色主義”在當代西方的藝術概念中還沒有出現,但我還是覺得它能夠最為準確的闡述這種社會文化思想。由于早就出現了一種具體社會實踐活動的綠色主義,它的思想早就具備了,而且生存的環(huán)境也日益充足,因此我認為這個綠色主義是對后現代時期這一大社會思想的確切描述,這既是自然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思潮,也是社會追求和平的思潮。

觀念藝術的創(chuàng)造我們不能把它簡單的看做是某一概念的哲學推演,而是依靠藝術家用自己的直覺對當下社會生存狀況的一種感悟,一種思考。觀念藝術與哲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理性中還帶有藝術家們感性的情感表達,它拒絕將某種觀念性的概念強加在藝術作品中?,F在我們可以說,后觀念藝術家比起前期的觀念藝術更加深刻地知道何如去探討藝術本體的存在論,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藝術概念和藝術體質之類的方法論。“觀念藝術家是一群每日無休止地沉浸于日常生活體驗中的人,而非一個躲在書齋和工作室中的抽象玄思者。然而,對生活的依賴態(tài)度恰恰是對抗日常生活詩學的起點——在生活中所捕捉到的各類經驗和想象成為觀念藝術建立反思主題從而構成批判現實力量的依據?!雹傥覀儾荒芎唵蔚陌延^念藝術局限的定義在一個狹隘的歷史時期里,它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觀念藝術帶有一種后現代式的反諷心態(tài)對現實生活、歷史以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觀念藝術的主要概念和思想來源于杜尚、達達主義和后現代的解構思想,但是它并沒有過多的受到達達主義的虛無和后現代主義缺乏建構的影響。與之相反的,觀念藝術在當代承擔著艱巨的任務——藝術重構,特別是它成為了大眾藝術、文化過于注重感官刺激的解藥。觀念藝術發(fā)展到今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比歷史上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更加的關注社會、關注人的生存境遇,我們可以從各種國際藝術大展的主題中深切的感受到。觀念藝術正在盡可能的利用信息時代的傳播技術,最大限度的把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呈現給觀眾,并讓觀眾身臨其境的參與其中,實現了以往架上藝術都很難達到的社會功能。

第7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現代主義;建筑;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現代主義藝術最早從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武庫中汲取了養(yǎng)料,同時又受到現代哲學思潮,特別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榮格、薩特等人的哲學、心理學的強烈作用。尼采的學說,不僅對德國的表現主義運動起過推動作用,也對整個現代主義的文藝運動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他否定權威,主張發(fā)揮以人的意志、本能為基礎的創(chuàng)造力,蔑視中產階級的文明和虛偽道德,對無意識和本能的推崇,對世界前途的悲觀主義,在現代主義的各個流派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他的“無意識才是精神的真正實際”,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理論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論的引導下,超現實主義以及其他流派的美術家們用多種手法挖掘人們精神世界的深層,其后果是一方面開拓新的藝術表現領域,另一方面使藝術語言趨向荒誕和怪異。自然不少作品創(chuàng)造了荒誕、怪異的新境界。現代主義美術比起以寫實和模仿為基礎的傳統(tǒng)美術來,具有象征性、表現性和抽象性的特點?,F代主義多流派標榜自己是反傳統(tǒng)的,實際上它可能完全拋棄傳統(tǒng)。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紀中期以來的含有學院派特征的寫實主義傳統(tǒng)。在對待歷史遺產方面,它們更重視對原始社會藝術、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希臘古風時期美術、歐洲中世紀美術的研究??偟恼f來,20世紀以來西方的現代主義美術,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的需要,創(chuàng)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類經典文化的作品,但遠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論都是無可非議的,更不用說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傾向頗值得研究。對于現代主義美術不加分析地一味贊揚是不可取的,而視現代主義為洪水猛獸、拒之于門外,不讓人們接觸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

由現代主義藝術引發(fā)的思潮同時也帶動了建筑界思想的變化,它無異于給建筑界給予了養(yǎng)分,為現代主義建筑奠定了文化基礎,從而衍生出現代主義建筑的多元化,。

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思想。這種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要擺脫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造適應于工業(yè)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筑。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筑。

現代主義建筑思潮產生于 十九世紀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筑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筑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筑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tǒng)”字樣。1919年,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擔任包豪斯校長。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筑革新運動。德國建筑師密斯·范德羅也在20年代初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筑的風貌。

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筑。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格羅皮烏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和他的日內瓦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密斯·范德羅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等。在這三位建筑師的影響下,在20年代后期,歐洲—些年輕的建筑師 ,如芬蘭建筑師阿爾托也設計出一些優(yōu)秀的新型建筑。

與學院派建筑師不同,格羅皮烏斯等人對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當關心,有的人還對此作了科學研究。

1927年,在密斯·范德羅主持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了住宅展覽會,對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風格的形成都產生很大影響。1928年,來自12個國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師代表在瑞士集會,成立國際現代建筑協(xié)會,“現代主義建筑”一名也四處傳播。

從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的言論和實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筑”是要強調建筑要隨時代而發(fā)展,現代建筑應同工業(yè)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筑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筑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發(fā)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筑樣式的束縛,放手創(chuàng)造新的建筑風格;主張發(fā)展新的建筑美學,創(chuàng)造建筑新風格?,F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tǒng)一;建筑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體型;在建筑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對這些建筑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

在20世紀20~30年代,持有現代主義建筑思想的建筑師設計出來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頂,不對稱的布局,光潔的白墻面,簡單的檐部處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裝飾線腳等等。這樣的建筑形象一時間在許多國家出現,于是有人給它起了一個名稱叫“國際式”建筑,當然,這樣的稱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現代主義建筑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qū)迅速傳播?,F代主義建筑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筑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小學校校舍、醫(yī)院建筑、圖書館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F代主義思潮到 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已占據主導地位。在建筑的滾滾洪流中現代主義建筑無疑是個里程碑似的階段,它沖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適應于當時大眾的文化需要與實際應用,多種建筑形式的探索更是為今后的建筑樹立了風向標。

參考文獻

第8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關鍵詞]現代主義;思潮;流派;印象;野獸;立體;表現;未來;達達;超現實;抽象;波普

中圖分類號:J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1-0247-01

什么是現代主義?按照一般的理解,現代主義開始于西方,它是西方從上一個世紀末開始出現的一系列悖逆理性傳統(tǒng)的作家、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的統(tǒng)稱。它包括思潮流派,藝術方法和具體表現手法,是一個多層次的整體概念,現代主義從產生到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時盛時衰的過程,形成了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松散性藝術運動。當然,現代主義各流派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因為非理性主義的哲學因素,又使它們意趣相投地攀結為一體,在思想內容、藝術觀點和表現方法上都表現出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

1 印象主義:現代派藝術的開端

1863年,是現代主義繪畫風暴形成的一個重要年頭。馬奈將他的《奧林匹亞》和《草地上的午餐》送往沙龍,均被打入冷宮。但正是這兩幅遭拒絕受冷遇的作品,為現代主義的印象繪畫發(fā)出了明顯的信號,宣告了印象派繪畫在遭冷遇后閃亮登場。在《奧林匹亞》這幅畫上馬奈敢于向傳統(tǒng)繪畫發(fā)出這樣的挑戰(zhàn),將一個女模特畫成的樣子。不僅如此,他在技法上一反傳統(tǒng),將人物畫的十分平面,幾乎沒有透視和深度。她的肩,用西方傳統(tǒng)繪畫來衡量,幾乎不合空間透視的要求。但是在繪畫色彩方面,卻表現出了一種嶄新的繪畫語言。用冷暖對比,暖色在前、冷色在后的方法來顯示空間,手法十分獨特。但在當時保守的沙龍藝術家看來,這些新探索卻是粗野和不文明的表現。

1.1 印象主義美學追求

印象主義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強大的勢頭。他們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走出畫室,到戶外;憑借自己直接的觀察和體驗區(qū)展現大自然的美,展現客觀對象在光照耀下瞬間即逝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狀態(tài)。他們不用再在畫室里對作品進行構思、安排,因為畫室中白日苦短,它那陰郁的光線窒息了自由空間的震顫,改變了色彩關系。正因為他們走出了畫室,所以在他們畫幅上呈現的要么是樹林、礫石和溪水,要么是空氣、江河、冰層、云團、大海等意象,這些意象都必須經歷光的過濾和處置,每一次光的變化都會給畫幅注入新的色彩。印象派的美學追求,我們可以這樣概括:第一、印象主義十分注重瞬間印象的表現,追求明亮的色調。馬奈的《印象?霧》,這幅畫使天空與水浪漫的結合,然后達到和諧。第二、印象主義十分注重表現當代的、日常生活的題材。第三、印象派畫家在畫畫時,并不追求完整的效果,而是讓畫框任意切去畫面,取客觀場景的片段來進行構圖。例如德加的《從劇院包廂看芭蕾》。

1.2 新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

可以說,新印象派是印象派技法的繼續(xù)、發(fā)展和補充。我們知道,印象主義對陽光下色彩的分析主要憑感覺,而不是科學。而新印象主義卻自覺的把自然科學對于陽光中包含色彩的分析用于繪畫創(chuàng)造。新印象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修拉曾醉心于繪畫表現理論、色彩與線的合理安排對觀眾接受心理的影響。后印象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個流派,而應該是一種思潮。人們常常把梵高、高更、塞尚歸入后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不滿足印象主義的憑直覺感受作畫,強調表現自我、表現主觀、表現內心感情??鋸垺⒆冃?、象征和寓意性手法的運用,是后印象主義的特征。

2 野獸派和立體主義

2.1 野獸派

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上,馬蒂斯和佛拉芒克、德蘭、路阿等畫家的作品在一間屋子里同事展出,“野獸派”的名字就由此被叫響確定下來。這一派的畫家在繪畫色彩的渲染方面,尤其推崇涂抹的隨意性和它的粗野性,以求得色彩真正的解放,樹立一種全新的繪畫準則。

2.2 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藝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它既是前一個時代的總結,又標志著現代主義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標志著現代派藝術和傳統(tǒng)的藝術法則完全決裂;立體主義認為野獸主義邁出的步子太小,它要另劈藝術表現的新路,這是更為主觀的藝術派。立體主義分為前期的分析立體主義和后來的綜合立體主義。

用畢加索的話說,立體主義基本上是處理形式的藝術。

3 表現主義和未來主義

二十世紀初,整個歐洲的藝術都發(fā)出了一種新的信號,似乎整個宇宙都在重構之中,迎來一個嶄新的藝術春天。他們力求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創(chuàng)新。

3.1 表現主義

表現派的美學理論,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藝術不能滿足于現狀,藝術應不斷革新。(2)藝術不是表現可視的現實,不應該模仿客觀現實,藝術美主要是表現精神的美。(3)藝術的目的和作用,在表現派畫家看來,不再是像傳統(tǒng)藝術那樣,給人們以教育、訓誡和知識,而在于傳達藝術內在的信息。(4)在感情和理智的關系上,表現派的藝術家認為感情的力量決定著藝術作品的本質,理智則有礙于藝術創(chuàng)作。

3.2 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的發(fā)源地是意大利,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詩人、戲劇家馬利涅蒂在巴黎發(fā)表“未來主義宣言”,號召創(chuàng)造與新的生存條件相適應的藝術形式,宣告未來主義誕生。未來主義主張文藝革新,歌頌“勇氣、大膽和反叛”,全盤否定傳統(tǒng)文藝的價值,對創(chuàng)新充滿了狂熱的情緒。

4 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

4.1 達達主義

達達并不是其它諸多運動之外的一個運動,相反,它是一個逆運動,它不但反對所有學院主義,而且也反對所有揚言要將藝術從它的界限中解放出來的一切前衛(wèi)主義。達達是一種憤怒的爆發(fā),它在侮辱與滑稽的形式中表現自己。由此可見,達達主義的全部藝術特征就是反對一切,否定一切。

4.2 超現實主義

何為超現實主義?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締造者安德烈?布勒東曾在1924年的超現實主義宣言中做過這樣的解釋,超現實主義應該是“心理的自動機制”,意在以語言或寫作表現思維的作用。這種思維超越理性控制,超越道德的、社會的、審美的考慮。它以若干替代性模式為基礎,主張發(fā)掘未開發(fā)的想象、幻想和心靈的世界。

4.3 抽象主義

什么是抽象藝術?二十世紀抽象藝術這一概念,乃是指不造成具體物象聯想的藝術,它不探求表達其他視覺經驗”。很顯然,抽象藝術是同作為對生活的一種抽象,或藝術中的抽象是相區(qū)別的。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抽象派或者抽象主義,包含著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指從自然現象出發(fā)加以簡約或抽取富有表現特征的因素,形成簡單的極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們無從辨認具體的形象。而是指一種幾何的構成,這種構成并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可以這樣說,這既是抽象主義的兩層含義,又是抽象主義藝術的兩大類型。

5 形形的后現代主義藝術

后現代主義與其說是一場運動,毋寧說是一個名稱和標簽,它是從現代主義演化而來的,但它的革命性更充分更徹底。如果說現代派是以強調藝術家的主觀表現、強調自我為特征,它們雖然否定傳統(tǒng),但還沒有徹底和傳統(tǒng)藝術觀念決裂,還保留了傳統(tǒng)審美觀念和表現技法的若干特點。然而,后現代主義卻表現出了與此截然不同的藝術立場。概括起來講,后現代主義藝術主要有美國的波普藝術、法國的新寫實主義、視覺派、活動派藝術、電腦藝術、綜合繪畫藝術、裝配藝術、環(huán)境藝術、最少派藝術、偶發(fā)藝術、大地藝術、照相寫實主義等。

第9篇:現代主義的藝術特點范文

[摘 要]國際主義設計不僅拋棄了任何傳統(tǒng)的裝飾形式,而且將包豪斯的理性主義設計精神推向極致,形成了功能至上、形式簡潔單純、無裝飾、高度理性化、系統(tǒng)化的設計風格,流行于世界各地。其中以密斯凡德羅設計的西格萊姆大廈為代表,它代表了國際主義建筑設計的最高成就,又標志著國際主義對現代設計宗旨的一種背離。。到最后,功能至上的現代主義設計原則便不聲不響地被國際主義給突破了。這一時期的建筑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是早期現代主義設計理想的一個轉向。

[關鍵詞]國際主義 減少主義 現代主義 理想 轉折 發(fā)展

20世紀初期的藝術和設計運動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在新藝術運動和裝飾藝術運動發(fā)展的同時,另一種設計思潮正在悄然興起。這就是以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為代表的現代設計運動?,F代主義首先在建筑上產生,歐洲以德國為中心,二戰(zhàn)以后轉到美國。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一種簡約、沒有裝飾的建筑風格。雖然這種風格的構想形成于20世紀初期,并有很多的建筑師、建筑教育家及其作品有大量的推廣,但是很少有現代建筑是建于20世紀上半葉。直到二戰(zhàn)后,最終是透過成為各種機構和公司的建筑,才成為了居主導地位的建筑風格。

之前在歐洲發(fā)展的現代主義,經過在美國的發(fā)展,成為戰(zhàn)后的國際主義風格。到20世紀60、70年代,這種風格廣泛流行,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建筑,產品設計和平面設計。米斯•凡德羅在提出的“少則多”原則在戰(zhàn)后有了趨向于極端的發(fā)展,甚至到了一種為了形式的單純性放棄某些功能要求的程度。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和玻璃幕墻結構成為國際主義建筑的標準面貌。到這一階段,形式變成了第一性。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為了達到所采用的手段成為了目的,這是國際主義的核心。因此,具有民主主義色彩的、具有強烈社會主義色彩的現代主義設計在戰(zhàn)后變成具有強烈美國資本主義特征的國際主義設計,本來為無產大眾服務而發(fā)展出來的現代主義設計現在變成了資本主義企業(yè)的符號和象征的國際主義設計。

德國包豪斯發(fā)起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到美國之后轉變?yōu)閲H主義風格。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質的改變?,F代主義運動在歐洲發(fā)起時,具有非常強烈的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色彩,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理想主義運動。這場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風格,而是為了把以往為上層權貴的設計服務方向改變?yōu)闉樯鐣蠖鄶捣盏囊环N手段。格羅佩斯在包豪斯時期,非常強烈反對討論風格,對于他來說,風格或者形式,只是為達到目的后出現的一個必然結果而已。從這一點來說,他與他的老師彼得• 貝倫斯的功能主義立場是比較一致的。在現代主義的幾個大師之中,只有米斯比較講究簡單明確的設計體現的美感,即便如此,設計的目的性、功能性依然是第一位的。這種以形式為結果而不是以動機為中心的立場,是現代主義運動的初衷,也是最為可貴的地方。

國際主義設計是現代主義設計在戰(zhàn)后的發(fā)展,從設計風格上是一脈相承的,無論是戰(zhàn)前的現代主義設計還是戰(zhàn)后的國際主義設計都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性、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統(tǒng)化和理性化的特點。在設計形式上,國際主義設計受到米斯•凡德洛的“少則多”( less is more)主張的深刻影響,在50 年代下半期發(fā)展為形式上的減少主義化特征,逐步從強調功能第一發(fā)展到以少則多的減少主義特征為宗旨,為達到減少主義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視功能要求,因而開始背叛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僅僅在形式上維持和夸大現代主義的某些特征。

西格萊姆大廈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層建筑,完全沒有任何裝飾,為了達到減少主義的最高形式要求,使建筑表面體現出格子式的工整網狀形式,米斯甚至為這座大廈設計了特殊的遮陽窗簾,他設計的所有卷簾式窗簾只有三種開合方式:完全打開、完全關閉、一半開合,因此,可以達到工整的外表形式要求。室內完全不安排任何裝飾,黑白兩色的色彩計劃、單調的幾何形態(tài),體現出他追求減少主義的動機,而功能則往往屈從干形式目的。這樣一來,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原則被背叛了,功能在達到減少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目的上,可以、并且必須服從形式要求。無論減少主義會造成如何的功能上的缺陷,為了達到形式目的,也必須遵守形式一致的要求?,F代主義開始以來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基本立場,終于因此為形式主義目的所,讓位給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的原則。玻璃幕墻建筑,鋼骨家具,減少主義成為了國際主義的核心內容,象病毒一樣蔓延西方世界。

可以說國際主義建筑是早期現代主義理想的一個轉向,背離了早期現代主義的理想。走到了現代主義理想的反面。國際主義建筑發(fā)展到極致之后不但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視,就連簡單的功能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這種狀況造成社會中的青年一代開始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逐漸產生不滿情緒,這種廣泛的不滿傾向。國際主義逐步被后現代主義運動所掩蓋。

參考文獻:

[1] 李敏敏:《世界現代設計史》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