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學科 作用
【中國分類法】:G623.2
語文和數學是學生最早接觸到的兩門課程,也可以被認為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基礎,特別是語文,它貫穿著學生學習生活的始終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離不開語文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小學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作用也非常多。
一、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作用
1、小學語文教學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作用,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礎性作用,這是由語文學科的本質內容決定的。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入門學習最先接觸到的學科,從最開始的拼音學習到漢字學習,再到對于句子的理解,基本語法掌握,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內容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必要基礎。首先,只有有了基本的漢字掌握量,才有可能進行其它學科的學習;其次,語法等內容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這對于其它學科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基礎性作用還有很多,不管是歷史、政治等文科類科目的學習,還是物理、化學等理科類科目的學習,甚至是外語的學習,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反思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等,而這些能力都是要以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為基礎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是其它學科的基礎。
2、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小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學生剛剛進入校園,剛開始接觸校園中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小學生的年齡又決定了他們貪玩、喜鬧等性格,這樣一來,他們就非常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說,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由被迫學習轉變?yōu)樽栽笇W習非常重要,而語文教學則在一定層面上就可以解決這一個問題。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講,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非常近,畢竟語文教學是一門以語言為基礎的教學,小學生在入學前已經掌握了最基本的表達能力,所以他們對于語文教學的內容相對不是非常陌生,這就使得語文教學顯得相對簡單,所以說他們更愿意接受一些。此外,語文教學的內容相對靈活,教學方法的應用也非常靈活,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教學目的,比如做游戲、表演式教學等,這些對于小學生而言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這樣,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了解到學習中的快樂,也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語文課學習興趣的提高,自然可以影響到其它學科,因為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已經開始逐漸接受學習,樂于學習。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對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所以說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作用之一。
3、小學語文教學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對于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作用之一。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面已經提到,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相對于其它學科而言,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也更愿意接受的是語文學習,因此語文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的影響相對更大。在語文教學內容中,會有關于德育的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心智的成長,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內容,而學習作為一項傳統(tǒng)美德,自然會在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通過在語文課上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慢慢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學習的最終目的,最終端正學習態(tài)度。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學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使得學生更好的看待其它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一項重要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外,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影響還有很多,比如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容易等??傊?,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作用是非常多的,并且是不容忽視的。
二、利用語文教學拉動其它學科學習的方法
在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作用只有,與之緊密相關的就是如何利用好小學語文教學對其它學科學習的作用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對其它學科的拉動,總的來說,其方式主要有:
第一,小學語文教師要有通過語文教學實現(xiàn)對其它學科學習的拉動的意識,只有教師有足夠的相關意識,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涉及關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等問題,進而通過這些內容實現(xiàn)對其它學科學習的拉動作用;第二,是要增加小學語文教師同其它學科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使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適當了解其他學科,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拉動其它學科學習的重要途徑;第三,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尋找合適教學方式,語文教學的內容的靈活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方式的自由性,所以語文教學中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對不同教學方式的嘗試可以為其它學科的學習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參考,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它學科的拉動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利用小學語文教學拉動其它學科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都需要各學科教師之間的配合以及小學語文教師的努力。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一項基礎教學,對于其它學科學習的作用的體現(xiàn)是多方面的,要充分發(fā)揮這些作用,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與其它學科學習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 談小學語文教學成績測評的多元化 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探索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探索 論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評價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 小學語文教學多元化評價的嘗試 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評價 探析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語文教學 運用多元化模式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成效 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多元化 努力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多元化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多元化初探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索 構建多元化中學語文教學課程的實踐探索 多元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目標 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 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實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多元化測評小學語文教學成績的探索 多元化測評小學語文教學成績的探索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趙立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本素質,即“聽”、“說”、“讀”、“寫”這四種語文基本素質。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的訓練往往不如讀、寫的訓練那樣重視。 關鍵詞:多元評價;語文成績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2-242-01
要全面、真實、合理地評估一個學生的語文成績,應該在傳統(tǒng)筆試的基礎上增加口試的內容。因此,加強對學生聽說讀等口試測評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本素質,即“聽”、“說”、“讀”、“寫”這四種語文基本素質。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的訓練往往不如讀、寫的訓練那樣重視。實施口試能促使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的訓練,促使學生不斷加強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多元化測評的方法
1、語文知識積累的考查
這類考查是根據新課標精神及課本的要求,檢測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及熟練情況。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或某些段落;或讓學生抽背部分課本中要求背誦的段落、學過的古詩、課文出現(xiàn)的成語等。對于“讀”的考查,通常在課后,讓學生自由選讀課文的某些段落去感情朗讀,然后進行評價?;蜃寣W生在家里把自己對課文的朗讀錄下來,帶回學校進行評價。
對于背誦的考查,先交給學生評價標準,然后采取抽簽的形式,決定學生背誦的內容,再根據評價標準去評價學生的背誦。對于評價,我校實行學生自評、小組評與教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讀”及“背”的能力。
2、課外閱讀的考查
對于這項考查,結合課本的單元安排,布置學生課文閱讀的作業(yè)。如:學習完《頤和園》《西門豹》《少年閏土》《》《一夜的工作》等課文,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談談自己課后主動閱讀過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人物事跡、歷史資料等,去檢測學生對課文及人物、寫作背景的了解,從而進行評價。結合單元的“積累運用”去檢測學生的課外閱讀。如:人教版第八冊“積累運用六”的“口語交際”――推薦一本好書,教師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課外讀過的印象深刻的一本書,再由小組作出評價,然后由教師評價。
3、語文專項活動的考查
口頭作文:結合單元習作訓練,規(guī)定不同類型的題目。如第七冊“積累運用五”的習作:“選擇下面一組事物,根據他們的聯(lián)系,編個故事:1.鉛筆、橡皮、轉筆刀;2.小溪、河流、大海;3.眼睛、耳朵、鼻子、嘴?!痹偃?,可結合第八冊“積累?運用七”的習作:每個人都有許多第一次,用“第一次……”進行口頭作文。另外,我校教師還會結合不同類型的課文,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如學生學完《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可讓學生口頭介紹故鄉(xiāng)的一種水果;學完《她是我的朋友》,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一位好友等。
小型辯論賽:與“口頭作文”一樣,結合“積累運用”的“口語交際”及不同類型的課文,選擇一定的論點讓學生分“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如:學完《圓明園的毀滅》,讓學生圍繞“要不要重修圓明園”展開辯論;學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讓學生圍繞“上網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什么影響”展開辯論;讓學生圍繞“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進行辯論等。
二、多元化測評的效果
1、打破了考試的傳統(tǒng)觀念
學習語文,就是學“語”和“文”,“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語言是交際和思維的主要工具。而傳統(tǒng)的考試,可稱為“筆試”,它重文輕語,注重考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卻無法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考查、檢測,口試則能較好地彌補這一弊端。通過口試的實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在實踐中檢驗自己聽、說、讀能力的機會,以便學生不僅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口頭語言,而且能在學習中自覺、主動、有意識地養(yǎng)成自己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也在實踐過程中樹立以促進學生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2、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本素質,即“聽”、“說”、“讀”、“寫”這四種語文基本素質。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的訓練往往不如讀、寫的訓練那樣重視。實施口試能促使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的訓練,促使學生不斷加強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3、拓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課外閱讀的數量都比較重視。但是,語文知識的積累,僅靠課堂、語文書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必須倡導學生多看課外書,多觀察,多思考。然而對這種語文課外知識積累的考查,在筆試中很難操作。口試,卻給了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天空。請你背誦幾首課外學到的贊美春天的古詩;請你說說你喜歡的一本課外書......這些內容的設置,很好地檢測了學生課外的語文學習情況。所以,口試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空間,拓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4-0035-02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質量關乎“百科之母”——語文的基石,也關涉“人生之始”——小學兒童的發(fā)展根本。作為小學職前教師,應當知道語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應當知道語文教師的崇高職責。本課程是《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課程模塊中所規(guī)定的小學教師培養(yǎng)課程,是教育學和小學語文教育這一具體學科結緣而生的一種理論性、技能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學科課程,是信息化和時代化發(fā)展的要求,是為高等師范院校(系)小學教育專業(yè)所開設的、用來培養(yǎng)高素質小學語文教師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同時,也是一門在現(xiàn)代信息化背景下能夠體現(xiàn)小學教育專業(yè)特色的主干課程和核心課程。因此,對于承擔《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課程教學的教師而言,需要有科學化的思維、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和民族化的立場,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專門研究。
1 課程內容體系說明
本課程內容共有7章28節(jié),其中涵蓋三個層面的基本內容:第一個層面為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通論(1、2、3、6章),涉及內容包括“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概說”、“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和文化通識”、“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流程系統(tǒng)”和“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方法藝術”等;第二個層面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分論(4、5兩章),其中包括“小學語文模塊教學設計”和“小學語文特殊文體的教學設計”兩個方面;第三個層面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課程中的拓展性學習內容,即本課程最后一章“名家名師語文教育理念和教學藝術述略(第7章)。
上述內容也可以分為緒論、總論—分論—總論、補論三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分四個節(jié)次,分別概論學科本身的起源流變、學科定位及特定價值、教材資源生成及課程特點、要求,相當于課程譜系梳理和教材使用說明。
第二章、第三章是總論,是從事實層面、價值層面著眼,解決課程內涵“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
第四章和第五章為分論,談及五大模塊和特定文體的教學設計,重點轉向技術層面,因為要解決“怎么辦”的實際問題。第六章是探究語文教學設計的方法技巧,是由四、五兩章具體的教學,轉向探究語文教學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
第七章是補論,原來的教材很少涉及。名家名師的語文教育主張和教學設計藝術,既是當代語文教學的根基,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現(xiàn)實標桿,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汲取本土母語教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精髓,返本開新,學新知新,啟迪智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課程結構示意圖:
2 教師教學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技能性與實踐性并重的課程,根據學科教學論的教學實際,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一是重理論輕實踐,教師把這門課當成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或教學設計原理來講,勢必會削弱實踐教學和技術操作。二是重實踐輕理論,教師讓學生輪番登臺試講,讓學生自主體驗,但缺乏理論高度。學生很快能成為一個合用的人手,但缺乏成為一個人才的理論功底。三是齊頭并進但淺嘗輒止。從形式上完成了一門課程:記憶幾個概念,背誦幾個原理,實踐課程撒手不管。鑒于以往的教學慣性和教育弊端,我們認為該課程教學既要注重教學設計基本理論與規(guī)律的教學,又要強化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尤其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教學錄像,學習品析精品教學案例,組織進行課堂討論,并通過單項和整體教學設計,不同模塊、不同文體的教學設計以及備課(包括撰寫教案)、說課、講課、評課等方式來訓練學生的語文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教學實踐能力。因此,本課程應主要結合信息技術等科技手段,完善教學方法的信息化,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案例研究法、模擬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演練實踐法等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在教師職前教育學科設置上贏得了獨立的一席,在教育實踐中能否站穩(wěn),關鍵取決于教育研究和教學成果。要把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置于基礎科學的地位,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跨學科研究的背景上,以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理論,吸收語言學、文章學、修辭學、邏輯學、文學、美學、社會學、文化學等相鄰相關學科的科研成果,多視角、多側面地豐富和充實自己,在學科整合和“智力雜交”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同時,還要學習國外語文教學的先進經驗,吸收現(xiàn)實語文教學的先進經驗和語文教學研究的優(yōu)秀成果,運用控制論、信息論、系統(tǒng)論等實驗科學的思維方法,利用電化教育、多媒體介質和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形成嶄新的、適切的、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理論體系和應用技術。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之根必須深扎在中國的土地上,體現(xiàn)中國語文教育的特點。發(fā)掘和整理語文教育的理論遺產和特色設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只有尊重和研究漢語文教育從古至今的教學經驗,諸如“文道統(tǒng)一”、“讀寫結合”、“啟發(fā)誘導”、“口誦心惟”、“知行轉化”、“自力求實”、“情感熏陶”、“讀書做人”、“合作探究”等,才能客觀地總結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進而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設計。
3 學習建議
本課程的學習,首先要掌握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即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原理、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流程系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主要方法與技巧等等。同時還要很好掌握小學語文課程中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模塊教學設計的特點、方法與要求,更要掌握小學語文教材中童話、寓言、神話傳說、古詩文、歌謠與兒童詩之類特殊文體的教學設計特征與要求。另外,要借助網絡上大量共享的信息資源,搜集了解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名家名師、各種流派關于語文教學主張、教學設計特點和基本經驗,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吸取其中精華部分為自己所用,借此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同時,要及時完整地完成相關作業(yè)和各種訓練項目,如理論分析應用題、案例學習分析題、教學設計和教案撰寫以及說課講課等活動,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具體來講,有如下幾個方面:
(1)重視課程理論的指導意義,整體把握本課程的理論體系和知識層面,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習,還可以為技能訓練和教學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利用多媒體技術及時認真地觀看教學錄像、學習教學案例,積極參加校內外觀摩學習活動,并能在此類學習活動中做到眼、耳、手、腦并用,善于從別人的教學實踐中獲取經驗,感受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真諦。
(3)積極踴躍地參加教學設計、教案撰寫、說課講課、聽課評課等各項技能訓練活動,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訓練中獲取技能,在訓練中鞏固技能、在訓練中提高技能。
(4)積極主動地參加見習活動,主動向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拜師求教,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方案的再設計,并嘗試進行真實課堂的教學活動。
(5)通過遠程教育或拜訪等方式向大師名師學習,對照成功教學案例和典型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唯其如此,方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
關鍵詞:課程標準;小學語文;現(xiàn)狀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189-01
教學方法作為教學目標、課程標準成功的衡量點,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背景下,新課程和新教學、新標準與新方法均得到有效運用。而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不僅為教學設計創(chuàng)造理論依據,還為教師深層次剖析課程標準奠定基礎。筆者通過對實際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調研,闡述課程標準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從本質上來講,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并不是單一教學方法,而是通過對課程標準理念的滲透,而形成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總稱,其將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作為基準點,利用對師生間全面協(xié)調的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與體驗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混合運用。另外,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具有以下幾點特性:多元化教學主體;開放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模式;現(xiàn)代化、科學化和信息化教學設施;多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組合;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強調。
二、基于課程標準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課程標準重視度缺失
課程標準作為教學指導性文件,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著決定性優(yōu)勢。對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在關注課程標準重要性的同時,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細致化學習,將其理念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但是,筆者對本市小學調查工作的開展,可知多數語文教師在針對課程標準解析中僅停留在表層,并未深刻解讀其內在教學理念、課程是指,同時在教學方案編寫中,未將課程標準納入材料參考范疇,從而喪失課程標準自身價值。
2、“消化不良”
關于課程標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消化不良”問題,可從語文素養(yǎng)、基本特點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予以分析。首先,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涉及全體學生素養(yǎng)和學生全面素養(yǎng),具體通過學習能力和審美情趣、思維品質與知識積累等層面進行表述,但在實際教學中,因教學時間、教學目標的限制,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時間過少,使其體驗經歷、情感態(tài)度無法實現(xiàn)融合。其次,基本特點。小學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特點,精準化語言課程基本特點的把控,應包括以下幾點內容:師生對話、課程和生活的關聯(lián)、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然而,實際教學工作卻恰恰相反,一言式教學課堂比例過多,致使師生溝通存在障礙,加之學生與外界聯(lián)系度的缺失,使學生思想情感無法得到熏陶。最后,教學方法。學生作為教學生命體,自我需求、主體意識的形成,對自身學習質量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但在實際調查中,僅有23%教師選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雖然可促進部分學生成績的提升,但其具體實施程度尚未得到深入。
三、基于課程標準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優(yōu)化建議
1、定期開展課程標準培訓工作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課程標準理念的深化,離不開教育部門的參與。若要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教育部門可通過課程標準培訓開展的方式,將其理念與標準納入實際教學范疇。課程標準理念的深化,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材內容的變革,也是對教學模式的更改,倘若教師未熟悉課程標準理念,對其標準一知半解,則實際教學工作往往不會呈現(xiàn)明顯改變。針對此,教育部門可通過培訓力度強化的方式,為各個職稱、等級教師提供公平培訓空間,即輪流培訓制度的選擇,使其能夠在培訓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教學理念的轉變,加大課程標準理念的關注度。
2、完善教學設施
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運用,不僅可促進教學容量的擴增,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在師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前提下,增加其社會適應力。對此,小學學校可通過多媒體教學化設備和電子閱覽室、免費WiFi與計算機網絡等多種形式,對教學設施予以完善。其原因在于:信息化和智能化、規(guī)范化與開放化教學設備的運用,可實現(xiàn)學習無縫鏈接、知識點破碎處理的目的,從而對學生思想情感表達中起到渲染作用。另外,學校還可通過紙質教學材料的選擇,如課外書、教學模型和科幻書的購置,可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拓寬。
3、提升教學素質
據調查結果顯示,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師基本素質、組織優(yōu)化、課程標準解讀、教學創(chuàng)新等能力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教師素質偏低、能力偏低等問題,不僅無法緊跟課程標準的腳步,還會導致教學方法運用不當,從而出現(xiàn)教學質量穩(wěn)步不前的局面。對此,教師應在全面掌握課程標準理念的前提下,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運用,并通過揚長避短和兼容并包等優(yōu)勢的體現(xiàn),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束語:單一性教學方法的x擇,并不適用于任何教學情境,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只有在全面解析課程標準理念的前提下,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與組合定位,方可在教學效果提升的同時,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此落實師生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靳軍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與優(yōu)化建議[J].學周刊,2017(3):29-30.
一、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培養(yǎng)教學整體情況來看,封閉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學思想,是制約其閱讀培養(yǎng)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影響了貧困山區(qū)小學生整體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貧困山區(qū)語文教師缺乏對小學閱讀能力價值的正確認識,輕視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意義,長期以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灌輸學生閱讀技巧的行為,不僅不能達到對貧困山區(qū)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提高貧困山區(qū)小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反而更容易刺激學生產生任務完成式的不良閱讀心理,影響閱讀教學開展。不僅如此,整體語文基礎較差的情況也是制約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長期處于低水平的教學環(huán)境中,貧困山區(qū)小學生整體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都是不完善的,大大加深了他們的閱讀理解難度,阻礙了其閱讀學習的深入。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大受打擊,從而表現(xiàn)出厭惡情緒甚至想要放棄閱讀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建設。
二、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建議
1.樹立閱讀培養(yǎng)意識,加強基礎知識鞏固
樹立山區(qū)小學語文教師重視閱讀培養(yǎng)的教學意識,才能真正開展對于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實際行動。為此,我們首先要積極組織山區(qū)語文教師進城學習,接觸現(xiàn)代化教育環(huán)境,了解先進的教學方法,強化其進行素質教育、綜合教學的培養(yǎng)觀念。其次,要督促教師樹立教學改革意識,促使其自覺調整教學方案,革新教學內容,改變教學策略,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培養(yǎng)。最后,不能忽視教師實事求是的教學發(fā)展觀培養(yǎng),引導其充分考慮閱讀教學發(fā)展與貧困山區(qū)教學現(xiàn)狀、學生學習能力構成的充分結合,為切實提高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效果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小學生語文基礎水平對于閱讀培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在實踐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加強對于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拓展,不斷豐富貧困山區(qū)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在教育其掌握基本閱讀方法的同時,引導其進行基本的閱讀分析,為完善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結構,切實提高貧困山區(qū)小學生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2.豐富閱讀教學方法,革新閱讀培養(yǎng)模式
從根本入手改變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才能真正保障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首先,要充分結合小學語文時代性發(fā)展的新要求,推動貧困山區(qū)小學語文閱讀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語文教學培養(yǎng)模式,以綜合性教學、素質化教學為基本,構建現(xiàn)代化的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體系。在實踐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結合山區(qū)教學環(huán)境,構建貼近學生生活的閱讀教學情境,在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深化學生閱讀感受的同時,強效鞏固其對于閱讀技巧的掌握運用,切實提高閱讀培養(yǎng)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閱讀問答,活躍教學氛圍,吸引學生關注,引導學生在問答參與過程中拓展學習思維,培養(yǎng)其分析閱讀內容、凝練文章中心的閱讀學習思路,提高貧困山區(qū)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其次,教師要積極引入多樣的語文閱讀訓練方法,交叉運用精讀、泛讀、通讀等閱讀訓練形式,調整閱讀培養(yǎng)的訓練結構,完善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體系。最后,教師在選擇閱讀訓練內容時,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識性的結合為篩選依據,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發(fā)展貧困山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語文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的注意力從語言內部結構逐漸轉移到語言功能方面,加強了語言及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對于語言學習而言,其最終目的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進行適宜的表述。因此,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還要注重教學與外部環(huán)境的有機結合。
一、“作文先導式”教學的內涵
“作文先導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自身具備教學載體(作文或說文)、操作平臺(表達及交流)、價值取向(整體性及綜合性)、邏輯起點(學生興趣需求)、認知基礎(學生自我體驗)。值得注意的是,“作文先導式”教學不是針對作文教學模式的變革,而是針對整個語文教學模式。通常,“作文先導式”無須遵循教學內容秩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二、“作文先導式”教學的基本模式及變式
對“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探索主要從活動體驗、表達與交流、閱讀與升華三個方面著手,并將突破點集中于課堂教學。此外,須將拼音、識字、閱讀等內容引入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形成基本的“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1.“作文先導式”教學的基本模式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活動性、綜合性是構建“作文先導式”教學基本模式的兩大前提。“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活動體驗和情境感受,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開展“作文先導式”教學時,學生的識字、閱讀等需求亦得到了滿足。
2.“作文先導式”教學的變式
(1)“表達交流型”教學模式
“表達交流型”教學模式通過由淺入深地創(chuàng)設情境方式,整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此模式主要適用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并開展識字教學、拼音教學活動。
(2)“閱讀拓展型”教學模式
“閱讀拓展型”教學模式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包括活動體驗、表達交流、師生評議、范文學習四個部分。范文可以是經典美文,也可以是修正后的學生作品。學生作品能夠使學生感同身受,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作文先導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1.依靠學生活動,體驗生成教學體制
人們習慣將語文界定為一門學科,并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這是導致語文耗時多、成效差的主要原因。語文學習是學生自然形成語文能力的過程,而非強行灌輸知識。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再以學生的認字量為教學重心,而是通過創(chuàng)設大量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交流的興趣。如此,表達及交流構成了“生成”教學機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依賴較少,主要依靠學生的活動和體驗等教學。
2.將傳統(tǒng)教學內容高度整合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被劃分為拼音教學、識字教學兩個板塊。這種分類嚴重破壞了語文學習的整體性、綜合性,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更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其實,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不可分割的。而“作文先導式”教學將其高度整合,對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具有非凡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應采取整合策略,以教學、學生生成需求等為參考依據,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整合于一體。整合策略創(chuàng)新了單一版塊教學的模式,形成多元教學模式,從而提升了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3.重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語文在人類交際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等特征。其中,人文性是其最根本的屬性。因此,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重視學生的表達、交流,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重視情感的表露;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我。
總而言之,“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新課標背景下,為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教師可采取依靠學生活動、體驗生成教學體制,將傳統(tǒng)教學內容高度整合,重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等有效策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3-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小學語文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與教學方法等都發(fā)生巨大變化,小學語文的基礎地位更加明顯。語文的共識性與特殊性決定語文必須要重視保持其內在的人文內涵。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語文的深層次性與復雜性,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成為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因此,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在保證語文的人文內涵的前提下,對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語文功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的課程形態(tài)不明確,忽視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大都采用逐字逐句的講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是普遍存在的授課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又讓語文教師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很大幫助。但是,這種講授方式只是采用簡單的方法讓學生知道學習內容,并不能讓學生從中真正學習到、理解和掌握相應的內容。與發(fā)達國家的語言教學相比,我國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就非常明顯了。語文教學不僅僅是閱讀課文與講解課文,最重要的是促使學生能夠獲得認識語言的能力與應用語言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注重基本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小學語文的課程形態(tài)不明確,這種現(xiàn)象必須改變。
2、小學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yǎng),造成理解和表達失當
語言是交流和表達的手段,也是進行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語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弘揚和傳承的重要工具,并且能夠促使學生運用語言認知事物并將事物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語文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欣賞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要是進行自主閱讀,忽視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表達能力與閱讀能力嚴重失衡,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語文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缺乏必要的實踐活動
語言來自于實踐,必將再用于實踐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實踐活動是語文的特點決定的。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的改革以及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對于語文實踐活動卻置若罔聞。隨著社會經濟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許多國家的語言教學開始注重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忽視實踐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對策
1、明確語文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認識語言與應用語言能力
語文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改革中要明確語文教學部僅僅是進行課文的講讀,不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作為最終學習目的,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學習的內容,并以此進行語言的認識與語言的應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明確語文課程真正的形態(tài),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發(fā)揮語文真正的作用。
2、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閱讀與表達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小學語文教學在促進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與應用,感悟與積累是進行閱讀的基礎,都是為學生的表達服務的。從閱讀開始學習寫作,將閱讀與寫作結合,以寫作促進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藥積極尋求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首先,要確定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以及語文表達的特點確定的。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組織有效的閱讀與寫作的訓練。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就是指導學生學習觀察與分析事物,用詞造句,文章構思的方法。用寫作促進表達就是讓學生根據要求就西寧寫作,并由教師進行評價,學生按照教師的反饋,再進行相關的閱讀??傊?,閱讀、包括寫作在內的表達都是語文教學的內容。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避免出現(xiàn)理解與表達的錯誤。
3、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心與主動性
小學生具有獨特的心理特點與認識水平,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并且還能夠充分體現(xiàn)語文的特點與性質,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改革與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首先,語文實踐活動要合理確定內容,并采用合適的形式,保證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例如,可以進行課本劇,開展故事會與辯論會等,這些活動具有趣味性與實踐性,符合小學生學習的需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其次,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把握時機,對活動進行精心安排,保證活動的時間。例如,可以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比賽與辯論會等活動,可以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語文學習。最后,語文實踐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設計,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結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改革中要重視語文的特性以及語文的人文內涵。全面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明確語文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認識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并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艷.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1)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法;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1-299-01
俗話說“一年之際在于春,一天之際在于晨?!蹦敲慈说囊簧驮谟谛W這一階段,想要學好語文就必須在小學時大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基礎扎實才能對以后的學習有所幫助。根據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的多重教學目標,將自學講練法、教例評析法、模擬訓練法及探究發(fā)展法綜合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與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及質量。那么想要學好語文基礎課堂教學是關鍵,那要如何開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就針對課堂有效性提出以下幾個策略:
一、自學講練法
1、指導自讀
在課堂上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因此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準備好自讀提綱,上課后在明確教學內容及目標的基礎上出示自讀提綱,設疑引趣,提供線索,有趣的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在自學提綱的引導下自學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通讀全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理順層次結構,把握重點、難點,領會基本概念及原理,找出疑難問題。
2、討論交流
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疑點以及自己在自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互相答疑解難,對錯誤之處予以糾正,疏漏之處予以補充,疑難之處予以闡明,不同觀點進行商榷。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訓練自學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表達、應變能力。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各組討論,仔細聆聽學生的意見及見解,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并針對討論情況進行點撥啟發(fā),活躍討論氣氛,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達到預期目標。
3、精講釋疑
在學生分組討論之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識內容扼要予以講解總結,并對學生的自學及討論情況予以總結,對學生討論中的錯誤觀點予以糾正,模糊認識予以澄清,教師的講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簡明扼要、突出重點、提綱挈領、總攬全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檢測反饋
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編制好檢測題,在教師精講總結后進行檢測,在檢測學習效果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深化對重點難點的理解。檢測的方式靈活多樣,既可以隨堂提問,抽樣檢測,也可以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回答問題,還可以布置成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課外思考完成。
二、教例評析法
評析法指選擇與小學語文教學有關的實際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學習研討、分析評價、理論聯(lián)系實際,驗證理論知識,學習教學方法,吸收先進經驗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學的難點所在,也是形成教學能力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盡管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部分對小學語文各種課型的教學要求、一般步驟及主要教法都做了重點闡述,但僅對課本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概括是不能給學生解惑的,如果學生對課本知識一知半解,這對學生只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僅憑課本的文字表述而不能以實際的生動教例加以佐證,教師難教,學生難以掌握。教例評析法試圖將大量的與小學語文教學有關的實例引入中師小學語文教學法的課堂,結合理論知識的學習舉例驗證,通過直觀感受,學習間接經驗,加強理論同實際的聯(lián)系,彌補學生經驗的不足。
三、模擬訓練法
模擬訓練法指教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與小學語文課堂相似的教學情境,運用常規(guī)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指導學生模擬教師角色進行訓練,以提高師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模擬訓練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指導學生在模擬訓練中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學會教學”的一些基本技能,使學生形成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初步能力。這種模擬訓練與教育實習相比,同樣具有實踐性,基礎性的特點,但比教育實習更及時、更靈活,同時也可促進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所謂技能,是指“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動作活動方式或心智活動方式,它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教學技能是教師的職業(yè)技能,是形成教學能力的基礎,也是影響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師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的語文教學能力。但技能“是通過訓練而獲得的”,不可能從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自發(fā)地形成,必須通過專門的訓練才能獲得,而教學技能的訓練具有超前性和可模擬性的特點,因此,創(chuàng)設虛擬教學情境進行模擬教學訓練是培養(yǎng)師生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
學生在種教師扮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更為廣泛的學習到課本中的知識,而且還能對教學產生興趣,這對課堂教學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也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雙贏。
【論文摘要】本文以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為立足點和出發(fā)點,通過深入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趨勢,以期為促進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語文學科作為中小學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在中小學的整個學科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語文學科的學習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鑒于此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論以及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已經持續(xù)多年,然而改革并沒有帶來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明顯提升,目前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如下:
1.教學內容脫離生活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語文的教學應當緊密聯(lián)系生活,通過消除生活與語文教學之間的壁壘來提升教學效果。但是研究中小學的語文課本內容就會發(fā)現(xiàn),中小學的語文教材內容生活氣息并不濃厚,這種情況不僅造成了中小學生對課文內容難以理解,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了其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傾向于關注與自身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尤其如此,脫離生活實際的教材內容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例如小學課文中有陶罐與鐵罐這節(jié)課,鐵罐認為自己堅硬因此看不起陶罐,但是當二者被埋入泥土多年以后,鐵罐化作了泥土,而陶罐卻毫發(fā)無損并成了文物。這節(jié)課的本意是告訴小學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但是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該道理的認識并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原因就在于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的生活中根本沒有鐵罐與陶罐這兩種事物。與此同時教材的內容與中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如果不一致的話,很容易造成中小學生認知上的分裂,進而對其人格的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
2.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單向的、灌輸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手段的單一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盡如人意。中小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都決定著語文教學應當多樣化,忽視這種客觀規(guī)律的教學手段不然不會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填鴨式的教育不僅僅難以實現(xiàn)中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相反還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與此同時老師說教式的授課方式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具有不利影響,學生總是處于一個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其自身的想法往往會被淹沒在老師傳遞的信息當中。
3.教學評價僵化
以考試成績這一指標來評價中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學校的做法,不可否認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考試成績的重要性,這也是眾多中小學為自己教學評價所找的借口。但是應該看到,這種單一的評價指標并不能衡量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的高低,畢竟知識的掌握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內容之一,而非全部,語文教學的其他功能,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等,單一的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做法,必然會導致教學目的的扭曲。
二、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
鑒于中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性,盡快采取有效措施來改變目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已是刻不容緩,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應把握以下幾個趨勢:
1.語文教學內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做到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論教學與中小學生的生活互為印證。具體來講就是通過尋找教學內容與中小學生生活的契合點,來使教學內容與生活進行有效融合,這樣可以大幅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小學語文課有這樣一個課文小馬過河,講述的是一匹小馬要渡過一條小河,但是卻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于是就問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結果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使得小馬陷入了兩難的選擇之中,沒辦法就去問自己的母親,母親告訴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淺,必須自己去嘗試。語文教師在講授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生活化的任務,來學生去自己去探索,親身體會小馬所悟出的道理,從而使得語文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語文教學手段多元化趨勢
中小學語文教學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可以結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也可以采用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語文堂上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圖片,學生見其形,看其色,聽其音,把語言和形象、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學生多種感官參加記憶,多種渠道輸入信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和準確,語言技能更加熟練。
3.語文教學評價模式動態(tài)化趨勢
這種趨勢是由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所決定的,語文的學習終極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以及寫作技能,而這兩個指標,尤其是語言的運用是很難通過成績評價來實現(xiàn)的,鑒于此應根據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來不斷地調整語文教學評價模式,使之與語文教學的不斷發(fā)展保持一致性。
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既需要理論上的突破,同時也需要實踐層面的不斷創(chuàng)新,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應在把握語文教學一般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學校自身的教學現(xiàn)狀靈活變通,畢竟目前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還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以及模式來借鑒,中小學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在把握語文教學的三個趨勢條件下進行適度創(chuàng)新,只有如此,才能大幅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梁文菊. 關于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 考試周刊,2011(18).
[2] 咸高軍. 中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管窺[J]. 小學時代,2010(3).
[3] 孫麗卿. 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新課程[J]. 教育學術,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