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常用的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課改;學生心理;地理教學;進步提高;教學方法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實踐的發(fā)展,對于教育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人們深入研究教育問題,我們不僅要結合教育學,還要結合心理學才能有所建樹,才能在教學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首先,教師要想上好一堂課,要明確什么是好課的標準,并且抓住學生們的學習心理,結合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特點來實施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上的心理特點主要是:初中生智力的發(fā)展,最主要在于其新思維特點的出現(xiàn),按照皮亞杰關于個體智力發(fā)展年齡階段的劃分,初中階段正是腦力活躍與想象思維靈敏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思維特點是:在頭腦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內容分開,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jù)假設和教師語言描述來進行邏輯推演和思維想象。能結合實際情況,運用理性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
除了掌握學生心理特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研讀中學地理教材,根據(jù)教材的主要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步驟和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其中,中學地理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使學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發(fā)展和繼續(xù)學習所需的地理知識,包括了解家鄉(xiāng)、祖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了解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狀況,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發(fā)展等重大問題,知道協(xié)調人地關系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大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地理圖像和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閱讀和使用常用的地圖,能夠進行簡單的地理觀測和調查統(tǒng)計,能夠繪制簡易地圖和運用適當手段獲取地理信息。
使學生逐步發(fā)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發(fā)展分析和解決一定地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地理實踐活動,逐步發(fā)展實踐能力、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交往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使學生初步形成地區(qū)差異觀點、因地制宜觀點、人地關系觀點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初步具有全球意識和環(huán)境意識。增強對家鄉(xiāng)和祖國的熱愛,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觀念,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具有責任感,增強對全球環(huán)境和資源的保護意識。
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和網(wǎng)絡的普及,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同時也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深地感到“教學相長”這個成語的內在含義,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再是我們教師知識網(wǎng)絡的一個子集,而他們的知識將更多的體現(xiàn)出多方位的現(xiàn)代知識結構,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識來自于網(wǎng)絡,這也給我們老師敲了警鐘,提醒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夠更合理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
第一、地理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很高。地理課相對于其他課來說,我認為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它不僅涉及到地形地貌,范圍,氣候,還涉及到經(jīng)濟政治人文等問題,要上好地理課教師必須具有相當豐富的綜合知識,要具備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本領才能真正上好地理課。
第二 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地理課要涉及到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因此運用掛圖、多媒體等手段組織教學是地理教師應該常用的教學方法。地理課一定要圖文并用,憑手畫地圖等活動是很落后的教學手段了,實不可取。
第三、地理教學課我認為利用地圖,地理位置要解決好這個地區(qū)在世界的位置,在大洲的位置,在地區(qū)的位置等幾個問題,有些老師一來就給出某地區(qū)的詳細圖,讓學生看不清這地區(qū)在世界的位置及在大洲的位置,這不好,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個地區(qū)。
第四、地理課要解決的無非是這樣幾個問題:地理位置,地開地貌,氣候特征,地區(qū)的人文景觀,地區(qū)的經(jīng)濟狀況,歷史背景與政治淵源,發(fā)展前景等,解決好這些問題,這樣地理課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要求了。
第五 地理課有豐富的人文特色、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演變、景觀美談等內容可供教師去挖掘與開發(fā),教師在備課中多思考,多在課堂上講些故事,會大大提高地理課的教育教學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十章極地地區(qū)為例: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
一、引言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所實施的教學行為為學生所吸收的情況,具體指學生在基礎知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的進步與發(fā)展效果。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研究,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應該把握和圍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技能。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概述
初中地理課程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教師和學生對地理不夠重視,認為地理不納入中考,因此教學得過且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有效教學的目標。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五彩繽紛,有自然景觀、有人文景觀、有地形地貌,這些大自然的奇觀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對地理內容的興趣。但是筆者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生對地理知識沒有興趣,對上地理課有厭煩的情緒。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有些學生的地理基礎薄弱,二是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總之,地理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但是,地理有效教學不在于向學生傳遞了多少的知識,而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的知識,并且可以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了學習能力。
其次,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應該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一是通過有效教學讓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地理與地球的知識,學會觀看地圖、了解我國地理地貌的基本概況,可以熟練地運用各種符號來表示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規(guī)律,使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通過有效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搜集地理信息,并且學會觀察和分析地理現(xiàn)象,形成抽象的思維過程,做出推理判斷,掌握相應的地理規(guī)律。三是地理有效教學可以作為學生了解我國地理、人口、資源概況的途徑,從宏觀上掌握我國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重大問題,認識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最終讓學生形成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識和行為。
最后,通過地理有效教學可以鍛煉學生解決鄉(xiāng)土地理問題。家鄉(xiāng)的地理問題稱為鄉(xiāng)土問題,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教材都會在內容上選取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教學。鄉(xiāng)土地理教學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它需要師生走出課堂、走向自然,由教師選擇相關的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并探究內容,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學習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的綜合過程,學生可以全面認識鄉(xiāng)土的地理問題,解決其存在的問題。但是應該注意,鄉(xiāng)土地理教學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指導,需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鄉(xiāng)土地理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解決鄉(xiāng)土地理問題的熱情。
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的方法
第一,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需要引入案例進行教學。案例教學是地理學科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它以實例為基礎,根據(jù)地理理論知識進行分析現(xiàn)象,加強對地理的感知與印象,提高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力。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地理教學要根據(jù)實例教學,實例教學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案例教學的情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體驗。比如,在講授高原內容時,以青藏高原為例,引導學生分析它的地形地貌和氣候類型,并且根據(jù)這些客觀條件分析該地區(qū)的生物圈與人文環(huán)境,從而得出該地區(qū)有別與其他地區(qū)的主要因素。因此,地理教師需要精選案例,實施簡明扼要的案例教學法。第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需要實施活動教學?;顒咏虒W是新課程標準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主要特點是通過創(chuàng)設實踐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的學習行為,以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主要以活動為平臺,這就需要地理教師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和當?shù)貙W習的教學條件靈活選擇恰當?shù)慕虒W活動,同時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教學設計,拓寬活動的范圍,增加活動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講授地球與地圖一課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利用各種塑料制作地球的模型,甚至有些地理教師指導學生就地取材,以食物作為地形的模型,這種教學工具制作方便且效果好,還可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第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需要推行師生平等和諧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提倡師生平等的教學關系,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教師總是以權威的形象展示給學生,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則需要教師主動地改變語言、行為和服飾等形象,營造出一種平等的課堂氛圍,避免教師出現(xiàn)一言堂,學生產(chǎn)生抵觸消極的情緒。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輕松地學習地理知識,還可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同時,通過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與情感,形成優(yōu)良的教風學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地理 圖像教學
[中圖分類號] P90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8-335-1
1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圖像是地理圖像是地理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一種地理認識的工具。一方面它能夠使地理圖像表示的信息比用文字更直觀、更豐富,從而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吸收。另一方面將地理知識與地理圖像相結合,將理論與真實的地理事物地理空間聯(lián)系起來,能夠加深理解,方便記憶。同時地理圖像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能力。地理圖像教學是建立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的一個關鍵助力,因而在地理教學中利用地理圖像教學,對于教育改革、拓展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2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任務
初中地理教學的任一是使學生掌握地理圖像語言,二是培養(yǎng)學生較熟練地運用圖像工具自覺主動進行地理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具體來說:
2.1使學生掌握地圖圖像語言
使學生掌握和孰記常用的地圖符號、地理標志,把實際事物的形象與地圖符號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正確讀圖的方法??梢詮囊韵路矫嬷郑?/p>
(1)熟練提取圖像中地理信息的能力。盡可能將所學的地理知識和地理規(guī)律返回其所對應的圖像中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抽象記憶。
(2)變形課本的地理圖表的能力。對課本中各種形態(tài)的圖像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形。例如由立體圖、平面圖的相互變形;直觀圖、示意圖的變形等等
(3)簡化抽象的地理圖表的能力。把包含有提示性質的內容的圖像或者復雜綜合性的圖像進行適當抽離或者簡化,使圖解變得抽象、簡煉,以方便理解。
(4)圖文轉換的能力。將圖像轉化為文字語言,將其所要表達的所有信息提前出來,或者將文字用圖像及標示表現(xiàn)出來,保證兩種語言在轉換過程中信息量無遺漏丟失,表達準確,各種圖像語言運用合理。
2.2培養(yǎng)學生較熟練地運用圖像工具自覺主動進行地理學習和探索的能力
使學生熟練地運用地圖,這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在這一方面的教學中我重點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培養(yǎng)空間感。培養(yǎng)空間感,首先要在教學中從認識地圖、地球儀開始,從小到大,從區(qū)域地圖到國家地圖到世界地圖,培養(yǎng)建立每一個點的空間地理坐標的意識,從立體空間的角度體會世界的空間性。
(2)培養(yǎng)輪廓感。對于圖像中出現(xiàn)的具體輪廓,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利用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和生活經(jīng)驗用自己的方法記憶輪廓,記憶各種海岸線的走向,大陸的形狀,國界線的邊緣。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像工具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在學習地理時做到圖不離手,圖不離口,圖不離心的良好素養(yǎng)。在地里學習中,每個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規(guī)律都能在頭腦中迅速搜尋出對應的圖像和直觀的解釋,能夠迅速將各種信息轉化為圖像信息,成為一種潛意識的思維習慣。
(4)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掌握了圖像,就掌握了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學生要自覺利用圖像工具自學、探索,建立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地理學習的自主性。
3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圖像種類
初中地理教學中設計的圖像內容豐富、種類多樣,主要包括:
(1)地理教材中的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輔助文字進行描述和加深理解的配圖,這一類圖通常實用性不強,只是文字的一種插圖,增強信息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為主要目的。
(2)傳統(tǒng)的地圖、景觀圖、實物圖、剖面圖、統(tǒng)計圖等圖表,這一類圖是初中地理教學中輔助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圖像語言的重要關鍵,是解釋各種地理規(guī)律和原理的最常用圖像,已經(jīng)固化形成一定的符號語言系統(tǒng)。
(3)應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獲取的圖像資料和影像資料。如地球衛(wèi)星照片、衛(wèi)星影像、衛(wèi)星云圖、電子影像、幻燈、投影和錄像等,這一類圖像對于加深理解,更真實的感受地理現(xiàn)象有較大作用。
4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方法
4.1以文釋圖,從形象到抽象
通過將圖像及圖表中內容用文字表述出來,是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體現(xiàn)了思維的飛躍,這個過程在初中地理教學大綱里是一項學生必備技能之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讀圖。以文釋圖一般分三個層次,一是能夠根據(jù)圖像描述地理現(xiàn)象,這僅僅是對表象的認識,是對圖像信息的機械化讀??;二是能夠根據(jù)圖像歸納地理規(guī)律,這是對圖像信息的粗加工和預處理,開始涉及本質內容;三是通過更深層次的思維加工,將圖像信息進行整合、歸納、分析最終得出具有價值的結論,這一過程就是通過圖像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
4.2以圖釋文,從抽象到形象
以圖示文剛好和以文釋圖的過程相反,是將文字轉化為圖像或圖表,以直觀的圖像來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內容,這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形象化理解,有助于掌握和記憶。圖像具備文字所沒有的表現(xiàn)力,能夠更加直觀和明了地表現(xiàn)地理知識。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由抽象思維向形象思維轉化的能力。
4.3以圖釋圖,轉變思維角度
指用一張新圖來表述原圖。以圖釋圖需要具備扎實的地理知識基礎、純熟的繪圖技巧和靈活的思維方式,以圖釋圖實質上就是思維方式、思維角度的轉變,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徑表達同樣的內容,這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打破思維定勢,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4補全圖像,理論付諸實踐
根據(jù)地理圖像信息得出結論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教學中還應該鼓勵學生聯(lián)系所學的知識對未捕捉或者無法捕捉全面的地理信息加以補充完善。這一過程是將純理論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對地理現(xiàn)象的推測上,是地理規(guī)律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參考文獻
[1]李亞楠.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0).
[2]陳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及基本要求,才智,Intelligence,2011,(4).
[3]鄭銀虎.淺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才智,Intelligence,2010,(3).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提示性;練習法
所謂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為了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運用的一套教學活動方案。因此,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方法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好的、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它也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來簡要談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提示性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其中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方式。因為,教師的每堂課中幾乎都或多或少地會運用到講授法,所以,講授法是教學方法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它的一般教學步驟分為四步:準備―導入―講解―結束,這是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對老師的要求很嚴格,教師不僅講解的語言要恰當,而且感情要到位,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這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
2.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教師通過借助教具或者實物,向學生展現(xiàn)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它具有的特點是趣味性和直觀形象性。因此,這要求教師在運用演示法時,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shù)剡x擇使用教具。同時,教具的設計要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第二,教師在用演示法上課時,要注意自己的講解語言、板書等,還要顧及全班同學,老師展示教具要在全班進行展示,要保證后面的同學都能看到。第三,演示法很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教具上,這時,教學要在恰當?shù)臅r候,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知識的學習上。比如,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三視圖教學,教師可以準備實物,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視圖。
二、問題解決性的教學方法
1.練習法
所謂練習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方式掌握基礎知識,也叫課后練習。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檢驗學生是否把知識掌握得牢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進行練習,學會運用。但是,教師運用練習法時也要注意以下要求:第一,教師選擇布置的練習題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比如,學生的運算能力差,就著重布置運算方面的作業(yè)。第二,教師對于學生的練習題要做及時的評講。俗話說,趁熱打鐵,對于學生薄弱的方面,教師要及時講授,這樣才能及時彌補學生的知識。第三,教師布置的練習要遵循適度原則和多樣性原則。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2.談話法
談話法就是教師以跟學生對話的方式,跟學生探討知識并得出結論,使學生在談話中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中,談話法的核心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它的教學步驟是:教師提出問題―傾聽學生回答―教師做出反饋。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談話法,教師使用談話法,不僅有利于營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更能有效地學習新知識,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自主性的教學方法
1.觀察發(fā)現(xiàn)法
它的大概意思是教師讓學生自己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不直接講授知識。這個教學方法就是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獨立地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進他們的學習,還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只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起一個引領的作用。發(fā)現(xiàn)法的一般教學步驟分為以下四步:第一,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精心設計“最近發(fā)展區(qū)”,促進學生的遷移。第三,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猜測并進行論證。第四,教師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2.嘗試教學法
這個教學法與發(fā)現(xiàn)法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就是嘗試教學法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換言之,教師就是讓學生先自學課文,再嘗試做練習,在做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再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它主要分為五個步驟:出示課題―自學知識―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還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六種數(shù)學教學方法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最常見的,也是比較有效的。當然,還有其他的教學方法。通過上面的分析,每種教學方法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而且教學步驟也是不一樣的。因此,為了提高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教師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內容紛繁復雜,如何在兩年的教學中提高地理教學效果,諸多教師在教學方法手段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收效甚微。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地理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收效頗豐。
關鍵詞:地理教學效果營造環(huán)境創(chuàng)新能力興趣
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地理教師的心中愿望,許多教師在教學方法、手段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收效甚微。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個人教學實際,本人認為只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說:“創(chuàng)新是掌握民族發(fā)展命運的關鍵之舉,是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制勝之道”。中學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yǎng)對地理信息的處理能力。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首先教師在指導各種地理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如學習的信心、恒心、毅力、樂觀、忍耐、直覺、抗挫折能力等一系列與個人素質有關的反應程度。凡是情商低的學生,主要表現(xiàn)出缺乏理性認識,意志不堅強,難以控制情感,常常容易沖動、悲觀、孤僻,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等。這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我激勵,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尊敬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
其次要開發(fā)學生無限創(chuàng)新的思維潛能。在地理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凡被壓抑的個性,不能表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自我,在不同場合下,教師的暗示會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優(yōu)勢,增強信心,打開心靈大腦的“活閥”,引導潛能在動機上產(chǎn)生行為,形成高效的催化劑。
最后,可利用多媒體進行地理教學,通過共享多媒體信息,增強了地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地理圖像可以放大、縮小的互動性,在直觀性上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處理篩選,開展社會調研,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科研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jīng)常趨向于認識掌握事物,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 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注重教學直觀形象。地理研究的對象,包羅萬象,時空廣遠,內容廣博,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較難掌握,必須借助地球儀、教學掛圖、景觀圖片等直觀教具,或多媒體等手段,生動地展現(xiàn)教學內容,方能緣情引趣。
1、充分發(fā)揮地圖冊、課本插圖和教學掛圖的作用。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文,圖文結合目的,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chuàng)設地理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充分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優(yōu)勢,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間概念。學生學習地理概念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的理性認識的過程,僅靠語言講述、掛圖、板圖無法跳出靜的框框,多媒體將靜態(tài)的圖、物變成動態(tài)的過程,化虛為實,化靜為動,便于學生形象的感知內容,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許多重要的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過程是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的。如大氣循環(huán)、晝夜交替、氣候成因等,都是一些難于講解的問題,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耳聞目睹,重難點迎刃而解。
(二)巧用口訣,激情引趣。廣義的口訣,包括民謠、諺語、古詩詞、歌訣、對聯(lián)、順口溜、打油詩在內的知識性強、趣味性濃、概括性強又簡單易記的句子。有形象性、概括性、韻律性等特征。巧用口訣是教師充分運用各種語言,形象地概括各種地理現(xiàn)象、地理數(shù)據(jù)、地理特征、地理規(guī)律,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它符合中學生機械記憶為主的特征,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單位時間的知識攝入量。
1、利用民謠、順口溜言簡意賅、形象生動的特點加深理解、加強記憶。例如:“早穿皮襖午穿紗, 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qū)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我國地理歌謠非常廣泛,有許多專門的書籍,只要平時注意搜集,合理應用,對激發(fā)興趣,加深理解大有益處。
2、巧借古詩教學。詩詞歌賦,瑯瑯上口。應用得法,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教學環(huán)境。如講地球運動時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描述黃河奔騰咆哮,滾滾東去的氣勢: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 講解長江時,為描述三峽灘險、流急的美景,可吟誦《白早發(fā)帝城 》。短短幾句,把學生帶入了奇妙的意境,韻律和諧,情景交融,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3、謎語是我國的國粹,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歷史。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則可啟發(fā)思維,拓寬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船出長江口”——上海; “江淮河漢”——四川;“紅色之路”——赤道;“孔子墓”——丘陵。
4、口訣教學法可以活躍豐富中學生的文化生活。在教學中適當引用文學作品,不僅能揭示地理現(xiàn)象和特征,還有陶冶性情的藝術感染效果。口訣概括性強,韻律悠長、簡單易記,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強,以機械記憶為主的年齡特征,能激發(fā)中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能力,定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褚亞平等.地理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中學新課程資源庫.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3]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陳龍飛.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與中學地理教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5]段玉山.地理新課程教學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 初中地理課堂 “四步教學法” 四個環(huán)節(jié)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注意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我們不斷探索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如何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效率進行了摸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四步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堂“四步教學法”包括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自學檢測
出示學習目標是四步探究教學的序曲,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們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huán)境問題,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創(chuàng)新和自我發(fā)展。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智力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來源,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必須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面。教師指導學生自學閱讀,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指導學生認真讀書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目標問題要精心設計,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動機,最好是填空、簡答,并且答案易在書中找出,這樣學生就會帶著任務去閱文讀圖,積極主動地去自學,教師則在教室中巡視、指導。
二、師生互動
課堂是教學的核心,“以問題探究為中心”是“四步教學法”的主旨。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動腦、動口,在學生討論問題的同時老師巡回進行指導,也可參與他們的討論,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主動地探索、分析和判定,得出自己的結論,然后根據(jù)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問題聚焦與點撥,總結與歸納,反饋到課本的知識點當中。講授要“精”,語言簡練,目的明確,深入淺出,揭示規(guī)律,道破原理,一語中“的”。對于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lián)系,常用的教學方法有:(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西四寧二甘青陜,還有內臺北天上。利用歌訣記憶,學生記起來就很容易了。(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很畏懼,讀圖、析圖能力較薄弱。老師要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lián)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和規(guī)律等。例如江蘇為什么刮東北風時,天氣會變多云,或者陰雨?我國勞動人民是怎樣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指導從事農(nóng)事活動的?等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就能充分地發(fā)展自我,不斷地成長。
三、鞏固訓練
檢測訓練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理解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嘗試練習則是在學生初步掌握書本知識后,循序漸進,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重要步驟。這一步的要求是:題目要精心選擇,編排要有層次,基礎部分使學生能應用已掌握的知識直接解決,感受到成功的體驗;深入部分則要具有外延性、實用性,聯(lián)系實際,挖掘隱意,要重點設計一些實踐性強、靈活性大、涉及面廣的題目,側重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及初步運用的能力。訓練的方式靈活多樣,常用的方式有:競賽式、接力式、口答練習題、筆答練習題、搶答式等多種方式,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出題,互問互答。
四、反饋提高
在反饋提高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未過關的學生采取個別輔導。這種當堂檢測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其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以便對所學知識再鞏固。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應用是學習過程中檢驗知識,并使知識理解深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學得的知識進一步系統(tǒng)化的重要方法。把作業(yè)安排在課內不僅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動手訓練的機會,還可為教師調控教學過程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了如指掌,通過總結和評價,使學生的認識產(chǎn)生飛躍,使教學達到更高境界。
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總有一些新的問題生成,尤其是在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基礎上。
初中地理課堂“四步教學法”的四步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自學檢測是基礎,師生互動是升華,鞏固訓練是關鍵,反饋矯正是歸宿,切實反映了教學規(guī)律,真正遵循了教學原則,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有力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地理 識讀 地圖 能力
在地理學科中,地圖是地理知識形象化、直觀化、綜合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識讀地圖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判斷、概括總結、歸納推理、形象記憶和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地理識讀地圖的能力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此淺談如下幾點,經(jīng)供大家參考:
一、初中生地理識讀地圖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含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知識的基礎,也是地理教學的基本工具。地圖是學生汲取地理知識的一個源泉,又是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的基本手段。新課程要求學習“對生活又用的、對終身有用”地理,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學會閱讀地圖、使用地圖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古人用“左書右圖”來說明學習地理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guī)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新課程理念的目標取向是“使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地理識讀地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教學用圖在內容上要鮮明、突出,在表現(xiàn)形式上要清晰、醒目。
課堂閱讀地圖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要求應從簡單到復雜。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guī)律。掛圖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目標。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主要目標,增加了讀圖、析圖的難度,容易挫傷學生用圖的積極性。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一一觀察后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因此精心準備地圖是備課的重要內容,是地理教學中運用好地圖的基礎。
2、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讀圖和用圖分析問題的習慣和對地圖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看圖用圖的習慣這是關鍵,而興趣是發(fā)展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用圖的動力。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圖態(tài)度、用技巧和藝術都對學生形成用圖習慣和培養(yǎng)對地圖的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首先用好圖,然后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3、在看圖中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在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時總是喜歡跳過地圖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圖作為一種欣賞,根本沒有讀圖的意識,事實上,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載體,新教材許多內容就是通過讀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的,圖是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鑒于這種情況,我主要通過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借助遠程教育資源,有意識地將地圖展示給學生,從地圖的三要素入手,認識地圖信息,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們提高看圖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看圖的習慣。
4、構建心靈地圖,提升地圖意識。
心靈地圖是指地圖表象、各種地圖在頭腦中的保持和再現(xiàn),如政區(qū)圖、地形圖等在頭腦中構成的表象。即使地圖不在眼前也可以憑借心靈地圖進行形象思維。
心靈地圖的形成要靠:反復讀圖、用圖,要有一定數(shù)量和質量的地理形象的感知。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利用相關的各種圖示,在地圖上分析問題,憑借地圖記憶知識,從地圖上找出規(guī)律,用地圖進行歸納、概括、濃縮。通過地圖的反復使用,在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材料,為心靈地圖的形成和積累打下基礎;要加強以地圖為重點的練習,加強對學生大腦皮層的刺激,使知識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有助于心靈地圖清晰、準確性的形成;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大幅的圖片、色彩及音像的刺激,加強地圖圖像的強化,也有利于心靈地圖的形成。
5、注重地圖之間的對比分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各要素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可以用一幅地圖或多幅地圖反映其邏輯關系。因此,利用“一圖多思,多圖并用”來比較分析,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可利用地理圖冊加強地理知識的聯(lián)系與延伸,建立思維線索,引導學生將密切相關的、同一區(qū)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聯(lián)系起來,對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引申遷移,尋找問題中潛隱的聯(lián)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上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等,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數(shù)學 實效性
1.新課程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過于追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眾所周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再加上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開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數(shù)學教學。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教學手段多樣化會影響的教學實際效果,很多教師往往是因為多樣化教學而進行多樣化教學,沒有明確好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課堂進程猶如走馬觀花,雖然多樣化教學手段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但學生不能夠有效的從中汲取數(shù)學知識,由此看出,過于追求教學手段容易導致數(shù)學教學缺乏實效性。
1.2小組討論流于形式
小組討論是近些年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而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和運用的。小組討論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但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上安排小組合作時,并沒有使小組合作討論發(fā)揮到最大的效果,雖然課堂氣氛非常活潑,學生之間的討論也積極熱烈,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理想,學生的成績并沒有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沒有明確小組討論目標,沒有對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引導與啟發(fā),使小組討論流于形式。
1.3教師的指導作用弱化
目前,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對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來說,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使學生發(fā)揮出課堂主體作用。但若是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指導作用就會弱化。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的以學生為課堂中心,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導致弱化了自身對學生的引導和指導作用,使數(shù)學教學走向了極端化,從而降低了數(shù)學教學實效性。
2.新課程下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2.1轉變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數(shù)學教師如何選擇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當前新課程的要求,精心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科目,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被數(shù)學的抽象性所困擾,認為數(shù)學很難學會。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在課堂中多直觀的展示出數(shù)學的趣味性與操作性,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數(shù)學的存在,只有看得見、摸得到才能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因此,教師在對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講解時,要利用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最后,啟發(fā)式教學也是數(shù)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新課程背景下啟發(fā)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問,學生答”的局面,而是教師通過引導、啟發(fā)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匯報通過自主學習學到了什么,這樣不僅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實效性。
2.2借助多媒體教學,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氣氛
如今,多媒體已成為課堂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教學工具,其不僅能夠節(jié)約教師的講課時間,也能夠使原本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簡單直觀。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工具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在講授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出兩個半徑不同的圓進行平移運動,使學生能夠很容易感受到兩個圓的位置變化,從而更好地理解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現(xiàn)如今,計算機越來越普遍化,家長也在為孩子配備電腦等學習工具,因此,教師也應該考慮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或者將設計制作的課件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課件來吸收課堂上沒有消化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也要注意將理論知識與多媒體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3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力,從而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數(shù)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加倍關心并鼓勵他們提出疑問,并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用自己的努力找到解題思路和答案。同時,教師也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要多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學習退步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幫助其樹立學習的自信,從而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實效性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新課程標準不僅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數(shù)學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要在數(shù)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自主探究,并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程程.增強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0)
關鍵詞 課堂教學 情感 教學方式 地圖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
Improving Geography Class Efficiency by Transfer
Concept and Inspiring Interests
WEI Yongqiang
(Qingxi Middle School, Dongguan, Guangdong 523600)
AbstractFor all kinds of reason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is on a low level about Geography learning.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 this article analyzed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from new course introduction, class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emotion and so on. It tries to make a interesting Geography class to inspire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s and improve class efficiency.
Key wordsclass teaching; emotion; teaching methods; map
1 新課引入要有“情境”
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這也代表著地理課堂的實質進步的一面。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地理學是在前人不斷探險、考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科學。既然是科學,就不是光背背礦產(chǎn)、山河等。對學生來說,掌握復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是比較困難的,也容易由此產(chǎn)生不愿學的想法。因此,在地理課堂的新課引入時,如果能結合實際,使學生感到身邊有很多地理現(xiàn)象,孕育著地理原理,這樣必定會吸引學生的興趣,“盤活”地理課堂的教學。
在講氣旋、反氣旋、氣團和鋒面活動時,結合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觀云看天的諺語和天氣預報及當?shù)氐奶鞖庾兓@些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的必要,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
2 課堂創(chuàng)設要妙趣橫生
2.1 新課導語要巧妙新穎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率,導語的形式可以設疑、講故事、聽歌曲、朗誦詩詞、觀賞圖片與視頻等。
2.2 課堂活動開展宜百花爭妍
中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性格特點,使學生對地理活動參與有極大的欲望。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多設計體驗、參與類的活動,會提高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如辯論會、情景劇、正大綜藝、演藝競技場等形式。
2.3 問題設疑應誘發(fā)好奇心
在地理教學中,精心設疑,利用地理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巧妙地把問題引入教學,給教學內容籠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造成學生渴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帶著這種好奇心去學習地理知識,教學效果非同一般。
2.4 巧借古詩、歌訣教學
地理教學中,抓住區(qū)域地理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編成簡潔明快、瑯瑯上口的歌訣、順口溜,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如:學習“中國的四端”時,編成歌訣“頭頂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嘴喝兩江水,尾擺帕米爾高原”。學習“中國的鄰國”時,編成歌訣“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度,尼不緬老越”。
在講我國占世界首位的八種礦產(chǎn)資源時,學生記起來往往丟三落四,采用諧音讓學生記憶,并形象地描述為,我的心太煩,煩得鼻涕眼淚一起往下流。諧音為:吾(鎢)心(鋅)太(鈦)煩(釩),目(鉬)泣(錫)?。ㄏ⊥粒┨椋ㄤR)。學生就能很快掌握這八種礦產(chǎn)資源。有的內容,編成順口溜,也可增加學生的興趣。
巧借古詩、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應用得法,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教學環(huán)境,極易生趣,而且加強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學習“氣候”時,引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學習“地球的運動”時,引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3 教學方法手段要常新
長時間運用一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興趣減退,降低學習效果。求新圖變,有意識地追求新法的新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教學中,采用談話法、講述法、討論法、分析比較法、質疑法、詩歌謎語游戲法,并注意不同的教法相互配合,互相滲透,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學手段要常新。地圖是地理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手段,用一張中國地圖教遍“中國”,日久天長令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我把地圖翻新,制作成活動多用的拼板圖,使死圖變“活圖”,并充分運用地理掛圖和模型、實物,地理圖片、圖表、幻燈片和教學磁帶等多種直觀、新穎的教具,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注重課堂教學的同時,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組織地理興趣小組,指導學生制作“政區(qū)拼板圖”、“地理撲克”、“地理棋”,收集“中國之最”和“山水名勝”等,使學生對地理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4 教學過程要地圖化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學好地圖,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比較薄弱,關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如此,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個人,不管是住在城市還是農(nóng)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圖的幫助,這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牽涉的各種各樣的示意圖、景觀圖、統(tǒng)計圖表等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像的了解,掌握判讀方法,努力學習和運用電子地圖等新的地理的教學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勢下的地理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5 教學資料要巧引用
學生各種能力的發(fā)展,都是以領會知識和掌握技能為基礎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識掌握越好,興趣也就越濃。在課堂上如果適當引用一些平時搜集的資料,就會促進知識的理解,提高趣味性。
在講第五章生態(tài)平衡時,引用三類事實資料,一類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體數(shù)量變化引起生態(tài)平衡失調的實例,如棉花、蚜蟲、蜻蜓與瓢蟲的關系;第二類是在一定限度內,建立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tài)平衡實例,如澳大利亞引進專食牛糞的屎克螂,把壓在草原上的牛糞推進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進了畜牧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建立了新的生態(tài)平衡;第三類列舉國內外破壞生態(tài)平衡而給人類帶來嚴重危害的事實資料,如日本水俁灣出現(xiàn)貓集體自殺的事例,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追問其原因,是由于貓吃了被污染的魚導致神經(jīng)錯亂,人吃了被污染的魚,精神受損傷,行動失控,以至死亡。這也使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污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甚至危及人類本身,可見保護環(huán)境勢在必行,意義重大。
6 教學情感要合理滿足
教材是教與學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資源。要把生活搬進課堂教學。教學內容與身邊的地理密切聯(lián)系,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這也是當代科學教育把目光轉向學生生活,選擇切合學生實際內容的原因之一。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能使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科的實用價值,能啟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身參加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p>
教學中合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在同一個班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的認知水平不一致。學生都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能表現(xiàn)出“我行”,這是學生也是每個人的精神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多起點、多層次地進行地理教學,既讓基礎好的同學“吃飽吃好”,在聽課過程中不等待,又要使基礎差的同學學得輕松、學有所獲,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成功的收獲。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設計的活動要針對每個學生,包括成績極差的學生,既要有適當?shù)碾y度,又要能完成。這必然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也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更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學習“亞洲的地形與河流”時,先讓全體學生找到相關的河流及其流向,再讓差生上臺指出來,中等生分析河流流向的原因,優(yōu)生指出其它大洲的河流流向及其原因。如:學習“發(fā)展農(nóng)業(yè)要因地制宜”時,就從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入手,分析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事例,再讓學生給自家的土地規(guī)劃,選擇適當?shù)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
總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是新世紀對我們每個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只有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獨具匠心,使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直觀性、實踐性、新異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越學越愛學,越學越聰明。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迎來地理課堂教學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劉淑梅,孫家鎮(zhèn)編.地理課程教學技能訓練.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