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四月雪范文

四月雪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四月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四月雪范文

四月,春來晚,節(jié)氣返。風與雪呢喃,少了春之光燦。這一季,丟了幾抹暖,情何以堪?牽念為哪般,豈是覓不到春之蘭?囚于室內為你念安,憶起那年四月雨飄于書案,燈火闌珊,寫就清詞一卷。而今無雨唯雪相伴,浸滿身寒涼,思念泛濫……

——————題記

四月傾城雪,枝頭欠了含苞嬌俏,楊柳風被寒冬挾持,無奈吹著冬才有的冷嘆調。心煙裊裊,似雪飄飄,百花在睡覺,絕不是靜凋 。 我的世界傾城雪,傾城飛花。風挑釁,花瓣兒舞伶仃。朵朵落英憐枯草,淺吻濕眼睛。何處是家,三千繁華覆天涯。滿眼蒼白,一眸剔透凈無沙。

四月天,江南蝶舞百花鮮,北國飛雪天宇間。隔窗遠眺千萬遍,不見一抹蔚藍現(xiàn)。風蕭蕭,梨花片片,楊柳風不堪念,這一季似在淪陷!意纏綿,開窗雪吻桃花面,輕拈一瓣兒做花黃,貼于臉,化成思念點點。紅酥手,巧捻線,寒風似刀剪,袖口輕縫愛戀,針針醉了眼。翹首望,霞紅一線天,這世界風華突變!情至峰巔愛不淺,雪花淡淡香艷欠。你的江南春意幾許艷,我的笑靨花,綻放淺淺……

碎碎念,觸心弦,一抹憂思至天邊。雪如煙,情纏綿,幾度癡狂醉流年。枕函花印腮邊,日出臥倚,錦衾寒涼現(xiàn)。小軒窗,對鏡梳妝,青絲擾亂水云間;嬌顏倦怠,芳唇紅淺淺;青描黛眉,雙眸深鎖不見天。煮壺摯情水,巧將雪花做香茗,飲一杯牽念。紅塵夢,心線牽。嘆嘆嘆,塵緣擱淺;惦惦惦,藏匿心間。夢里花落滿徑香,拾及點點,折疊成簪嵌鬢邊,待你來,能否保鮮?香滿歲歲年年……

四月,春來晚,節(jié)氣返。風與雪呢喃,少了春之光燦。這一季,丟了幾抹暖,情何以堪?牽念為哪般,豈是覓不到春之蘭?囚于室內為你念安,憶起那年四月雨飄于書案,燈火闌珊,寫就清詞一卷。而今無雨唯雪相伴,浸滿身寒涼,思念泛濫……心落寞,靜悄悄,吃一片寂寞解藥,在回憶的時光渡口找尋微笑。

雪玲瓏,迷離我的瞳。燈下舞,似雪花清影弄,亦幻亦真亦醉,萬事不空……想那年四月飄飄細雨,雨中丁香種,不知花期不知生命幾許重,只愿完成夢。發(fā)絲濕漉漉,眼兒意朦朦,我和花同樣被你恩寵,這愛感動蒼穹!你鋪開相逢,我寫滿相懂,愿一生與你相從,做個跟屁蟲,不再十八里相送!飄飄細雨漸漸有了困意,合上滴答的眸,我分明看見,天邊出現(xiàn)一道虹……我的記憶是死穴,一碰,疼!

那年四月不惹禍,那年四月唱歡歌……可嘆世事無常而今回憶深刻!今夜獨望小巷口,你已松開我的手,無你的春天雨睡成雪,不再飄灑入眼眸!向蒼天祈求,雪化成雨,可否再現(xiàn)你最初的溫柔?那是一抹暖,醉我心頭!四月飛雪,往事幾分展婀娜?抑或,滄桑穿心過,那年還是情債欠得多……

夜幕終四合,心在彈奏一首幽歌。今夜獨我,伴窗外丁香一顆。極目南天闊,見一朵流星劃過。雙手合十求與佛,楊柳風送溫暖給我。不見杏花雨滴滴落,雪花飛舞展婀娜,四月天空寒涼多,只只白蝶犯了錯。夜闌珊,月轉朱閣,無眠之人心落寞。聲聲弦音似心魔,無人再舞東風破!風起紗簾紅綃訴說,那年紅酥手將愛彈奏。一闋清詞剪燭西窗君之作,未曾墨干情已鎖;一杯香茗月光煮沸心醉過,未曾涼卻唇品過。皎月漸漸西游躲,獨飲清酒畫地為牢柔弱!碎碎念,情切切,幾縷光陰已如梭。花非花,夢非夢,對廣寒宮傾訴。嬋娟只剩二兩多,欠一地相思執(zhí)著。天南地北雙飛客,我是飛蛾!冥冥之中幾團火,燃燒歲月蹉跎!罷罷罷,今年春來晚涼意幾抹,心蓮豈能開出朵朵??……

四月雪,心湖本冰封卻又裂,等你回來,快回來,與冬作別!帶著愛的溫度,將我心慰藉,化作紅塵夢里新詩解,拾及那年春夜,唯美更迭!裸露更多春世界,秀一場無淚的桃花劫!

流年啊,為何不解我意?紅塵啊,再給我一份希冀!我看見暗夜里突然光亮一地,一個聲音對我說:人生豈能盡如人意,有悲就有喜,有分離就有相聚,蒼天最愛做游戲,淡然釋懷一切,縱陽光唯有一米,心間風光還是無限旖旎!我懂了,這不是秘密,是心靈感悟需銘記……

歲月更迭,季節(jié)交替。今夜,對雪,依聞春花開又花閉。層層花瓣展愜意,伸懶腰,不驚不喜,安然一場生命之賜予??v四月飛雪、空念對月伴孤寂,希望存心底。雪終融化注入泥,春來不遙遙無期!一抹相思給你,待春花香氣襲,此情有寄……

第2篇:四月雪范文

關鍵詞: 偏離;過分規(guī)則現(xiàn)象;暗喻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3-0008-02

1.引言

文體學是一門研究文本題材的特征,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綜合性邊緣學科,介于語言學,文藝學,美學心理學等學科之間。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文體學成為獨立的學科,注重研究問題的形式和功能。文體學涉及到的文體類別主要是詩歌、小說戲、劇及散文,其研究對象是各類作品中的語言風格和文體特點,它最關心的是作品的語言運用技巧。

新月派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詩,主張是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節(jié)制情感"的美學原則。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員之一,她的詩歌在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注重感覺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緒的回旋。她以其優(yōu)雅芬芳,柔美細膩的特色顯示了詩作獨特的審美價值。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一首新格律詩,該詩充分體現(xiàn)了新詩創(chuàng)作的"三美"原則-音樂美繪、畫美與建筑美。關于本詩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兩種說法:一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無論該詩是為誰而作,都不影響我們對該詩的鑒賞。這首詩語言簡單,色彩鮮明,韻律優(yōu)美,意境清新,充滿歡快喜悅之情。本文將從文體學的角度來探究其藝術特點,以展現(xiàn)不同的理解和欣賞視角。全詩如下: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句愛的贊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2.句法偏離

句法偏離是指違背常規(guī)的表達方式,這其中有句法結構的倒裝、前置和混亂。句法偏離比常規(guī)句法更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有時會產生一種強烈的修辭效果,起到強調作用,更好的表達文意。

本詩中"黃昏吹著風的軟"是典型的句法偏離。雖然"黃昏"被放到了主位的位置,但真正的主語是風。"黃昏"是夕陽西下,落日余暉構成的一種景色,它不能是"吹"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主體,所以正常的語序應該是"風吹著黃昏的軟"。但是這樣的次序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黃昏"給人的是一種視覺感受,而"風"一般是通過觸覺來感受的,"軟"也是一種觸覺感受。因此,從感覺的邏輯性來看,"風的軟"比用"黃昏"的軟更合適、貼切。另外,"一樹一樹的花開"也是一種句法上的偏離,把抽象的"花開"用"一樹一樹"來量化了。我們常用"一樹"來量化"蘋果花" 、"石榴花"等具體的花,卻很少用"一樹"來這樣的量詞來形容抽象詞"花開"。這是詩人獨具匠心運用詞匯的體現(xiàn)。"一樹一樹"重疊使用,營造出一片片花之海洋的意境。這種句法偏離可以使韻律更和諧,同時也更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此外,倒狀也是句法偏離的中要特征,此詩中的第8、9與12、13行都是采用了倒裝手法。這些倒裝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突顯作用,同時形成了兩組小規(guī)模并行結構,使韻律更富有節(jié)奏感。

3.過分規(guī)則化現(xiàn)象

在文學中,過分規(guī)則主要是指文本中一些語言單元的重復和并列。重復和并行結構的使用可以起到加強語氣,增強氣勢和強調主題的作用。

本詩中第1行和第19行重復,首尾照應,有一種循環(huán)往復之感。第1行中詩人直接提出"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個主題,但"我說"二字表明詩人的態(tài)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過中間一系列的比喻論證,最后詩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使用重復,再次表明主題。

并列結構可以使行文結構更加嚴謹,內容集中。此詩中有三組小規(guī)模并列結構,第8、9行是一組,10、11行是一組,12、13行是一組。第一組的描述讓人覺得"你"仿佛是一個帶著花冠的婷婷少女,姿態(tài)婀娜,在四月的萬花叢里偏偏起舞,那種娉婷輕盈之美給人無限遐想。中間的一組并行結構的描述說明,"你"不僅有天真可愛的一面,也有莊嚴肅穆的一面。"夜夜的月圓"有一種莊嚴且朦朧的感覺。第三組并行中,"鵝黃"與"綠"兩種明亮的顏色放到了一起,給讀者提供了視覺轉化和想象的空間。"雪悄然融化"與"嫩芽靜靜綻放"的情景浮現(xiàn)眼前。

重復和并行結構的運用,讓整首詩結構更嚴謹,韻律更完美和諧,主題更加突出。

4.暗喻的運用

暗喻詩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其心理機制詩通過類比聯(lián)想或接近聯(lián)想,用一種事物代替另一種事物。暗喻的使用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人聯(lián)想翩翩。本詩中暗喻無處不在,幾乎每行都有暗喻修辭,營造了一個清晰明快的意境。

例如,第一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就是本詩中最典型也是最核心的暗喻。把"你"比作"四月天"帶給讀者一種視覺、聽覺與味覺等感官上的享受。"四月天"雖然是個靜態(tài)詞,但卻是色彩性很強的詞,他給讀者一種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視覺體驗。讓人們自然而然聯(lián)想到翩翩彩蝶,裊裊炊煙,微微南來風等春天里特有的自然美景。"四月天"不僅有色彩美感而且也有音樂性,呢喃梁間燕便是四月天里最好的音符。燕子的呢喃聲與萬物勃發(fā)的春天構成了一副魅力的畫卷。此句子可以說也有通感之功效。此外,"四月天"是一種恒久的自然規(guī)律,象征著"你"的永恒,只要人間有四月,就有你的存在,愛的贊頌是恒久不變的。

第四行中的"云煙"比喻最妙。"云煙"給人一種輕快飄渺自由之感,有時離你很近,有時卻很遠,飄忽不定,無根無蹤跡,是自由灑脫的象征。云與煙本質上不同卻在外形上相似,早天里的云煙又如霧,朦朧繚繞。讓讀者深切領會到"你"的輕盈自在,無拘無束。"早天里的云煙"讓人聯(lián)想到清晨裊裊的炊煙,農人忙于做飯的情景,炊煙徐徐上升,最終與云朵融合在一起,這樣的畫面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第16行將"你"比作"一樹一樹的花開"也是絕好之筆。這是一個開放性的比喻,"一樹一樹的花開"既可指一樹的"桃花開",也可指一樹的"梨花開""杏花開"等,春天的任何花都可以,任憑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傊?,本詩中既有抽象的暗喻,也有具體的暗喻;既有動態(tài)的暗喻,也有靜態(tài)的暗喻。正是這些暗喻的運用,讓整首詩充滿了畫一樣的美感,詩一樣的旋律。

5.結語

林徽因,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傳奇女子,以其優(yōu)雅嫻熟的文字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人間四月天的美麗畫卷,華美的修飾中更見清新自然的情感流露,有著道不盡的真情禮贊,訴不完的綿綿愛憐,讓我們盡情領略了愛的無限美麗。

參考文獻

[1]陳學勇:《林徽因尋真》,中華書局,2004版。

[2]戴凡.對一首詩的功能文體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

[3]章超. 詩歌《雪夜林中小駐》的文體學分析[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4]申丹: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版。

[5]王守元:《英語文體學要略》,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版。

作者簡介:

第3篇:四月雪范文

隨著網(wǎng)絡媒體及信息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流行音樂卷入了我們的生活和視線?,F(xiàn)代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反應快捷、精力充沛,對流行歌曲大為熱衷,但現(xiàn)行音樂教材中,經(jīng)典音樂作品選用得較為充分,而富有時代氣息的音樂作品還是比較少,堵塞了學校音樂教育向社會生活吸取營養(yǎng)的渠道,剝奪了學生感受豐富多彩音樂生活的權利,減少了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主觀能動性。

二、脫離生活的課程教學

長期受專業(yè)音樂院校培訓的音樂教師,側重追求音樂學科教學的學科化、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在教學上過分注重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技能的訓練,使得音樂教育幾乎成了傳授音樂知識技能的工具,內容偏多、偏難,使得學生在本應感到愉悅的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成功感和成就感,產生難學,厭學的情緒和不良的音樂學習效果。

三、偏離學科特點的課程整合

教育部制定的《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但當前許多音樂課為了突出課程的綜合,偏離了以音樂為本的原則,把音樂課上成歷史課、地理課、舞蹈課、繪畫課等,淹沒了音樂的學科特點。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本人著力探究如何轉換教育舊觀念、舊模式,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身心置身于課堂教學,體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探索和實踐的體會:

1. 牽手流行音樂,激活音樂課堂

面對鋪天蓋地的流行元素,我和許多音樂教師一樣,常常會面臨許多尷尬與無奈:學生唱課本歌曲時萎靡不振,而唱流行歌曲卻有滋有味;聽到莫扎特、貝多芬、阿炳也會偶爾黯然神傷,但卻不像對流行歌手那樣如數(shù)家珍。既然流行音樂“攆不走”,我們音樂老師不如在教學中把傳統(tǒng)音樂和流行音樂相結合,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傳遞音樂知識。譬如:在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京劇的講授中,我嘗試性地將傳統(tǒng)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我尋找到一條紐帶將現(xiàn)代的中學生與古老的京劇緊密的聯(lián)系。我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選擇了李玉剛的當紅歌曲《新貴妃醉酒》。果不其然,學生反響熱烈,流行音樂的注入,給原本傳統(tǒng)的音樂課添加了時尚元素,學生的參與意識更強、熱情更高,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明顯的促進。

2. 引進數(shù)字化教學,豐富音樂課堂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或放磁帶錄音感到枯燥、單調,這樣,往往使學生在學習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課堂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為了調動起學生融入課堂的主觀能動性,我注重引進數(shù)字化教學,以豐富的形式帶動課堂的氣氛。數(shù)字化教學的應用即是綜合運用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觀性和應用交互性自然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大學生的知識密度,擴大知識視野。譬如:在教管弦樂曲《瑤族舞曲》前,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最想知道的是瑤族人的服飾、美食、民族風俗人情等,針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以往先分析曲目再教學的過程,而是采用數(shù)字化教學方式,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瑤族風俗民情作為導入,由“教”為中心轉向“學”為中心,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走近音樂”與“走進音樂”。

第4篇:四月雪范文

用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效果是很好的,但在實際運用中,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一、運用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不能違背語文教學內在的規(guī)律性

運用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應注意選擇,不能想當然,不要認為只要是音樂,就能運用于語文教學之中。隨便拿一首樂曲或一首歌去應付,會導致教學的失敗。事實上,音樂運用于語文教學中的操作性是很強的,有其內在的本質規(guī)律。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常規(guī)的教學,不能忽略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篇章句段的理解,不能忽略師生之間的交流。一些字、詞、句等語文基礎知識往往不是聽音樂所能掌握的。運用音樂要講究針對性,要記住它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

二、注意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音樂雖然可以融進語文教學,但它并不是主角,語文課畢竟不是音樂課,音樂不能超越語文的常規(guī)教學,它是作為教學方法之一而存在。語言文字仍然是主角,音樂只能充當伴舞、配角,因而不能喧賓奪主。因此,我們始終要明確這樣一個概念:語文課堂中的音樂,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載體,帶到語文課堂中來的音樂,其目的也只能是為教師授課時的“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增添道具和色彩,而不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否則把語文課上成樂曲欣賞課,本末倒置,效果就會適得其反了。

三、在使用音樂時要注意“留白”

留白原是國畫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它的意思是計白當黑,可創(chuàng)造出虛實相映、形神兼?zhèn)洹o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境界。語文課堂在文章處理上,也要把握住突破口、關鍵點,找到文中四兩撥千斤的地方。教師是導演,決不能身兼主演,切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文學講究“意境在詩外”,音樂里有時“無聲勝有聲”,而這種感覺,只有讓學生身臨其境,沉浸其中才能體味。比如教授蘇軾的《赤壁賦》時,配放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在音樂的欣賞過程中,教師不要用自己的“標準答案”來解說,不要“配樂朗誦”,要把音樂還給學65生。欣賞完畢,教師也莫急于講解,此時無聲勝有聲,繞梁的余音正是把學生帶入最高境界的最好媒介,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

四、注意音樂播放的時機和時長

并不是所有的課文教學都用音樂,都需要音樂,我們必須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精心選擇音樂,細致地進行操作。除欣賞式的播放外,一般的樂曲播放應在備課中根據(jù)需要進行節(jié)選,否則一曲下來六、七分鐘,學生的思維反而會遠離教學內容。還要注意調控音樂播放的時間和音量,過多的音樂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過高的音量也會影響師生的交流。

五、注意音樂的選擇

在語文課堂中使用音樂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要與音樂課區(qū)分開來,所以選曲尤為重要。

(一)樂曲的節(jié)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用音樂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準確地捕捉信息,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果作品的內容歡快、愉悅,就應該選取節(jié)奏明快、歡樂的樂曲;如果是表現(xiàn)悲傷情感的散文、詩歌,則應選取舒緩、了一幅幅迷人的春景圖。學習課文時,我們不妨把這些優(yōu)美的文字、景色訴之于聽覺——共同欣賞歌曲《春天在哪里》,用活潑、歡快的曲調激發(fā)學生興趣,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暢想美好的春之景,深刻體味其中的生命躍動。如果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則不宜選用歡快之曲了?!豆识嫉那铩繁憩F(xiàn)的是蒼涼、蕭瑟的秋景,反映出來的是作者那顆孤獨、凄涼的心,冥冥之中有一股鮮活的力量,因此,選擇配樂曲目應側重于用低沉而略帶亢奮的樂曲。講授戴望舒的《雨巷》就不能用輕快活潑的輕音樂;而講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時,最好是選用琵琶曲。只有古樸的語言配上古樸的音樂,才能使學生在音樂感受中領悟作者和琵琶女相似命運的感嘆。一般地說,配樂以純音樂為主。從體裁上來說,寫景的散文、詩歌配以輕音樂,像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等。音樂素材不僅要根據(jù)體裁來確定,還要根據(jù)文本的情感點來選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心臟搏動是每分鐘60——80次,它按照這種節(jié)奏向大腦輸送血液,節(jié)律平穩(wěn)安靜。在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中,人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命均按此節(jié)奏在微微地前后搖動著。這種節(jié)律,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本節(jié)奏,人腦就是在這種節(jié)律下有規(guī)則地調整著全身的活動,并積極地思維著。因此,用以開發(fā)智力的音樂節(jié)奏,應該是二拍子,或者是四拍子的,它的速度也應該是每分鐘60——8066拍。

(二)歌詞的內容要與文章思想相符學習充滿親情的文章,比如贊美、頌揚母愛的,我們可以選《白發(fā)親娘》《我的母親》《媽媽的恩情》等;學習朱自清的《背影》可選用《父親和我》《父愛》等。講解體現(xiàn)教師崇高精神的文章,我們可以配以“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爍,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边@些歌曲的內容與我們要講授的文章內容具有很好的關聯(lián)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充分地理解文章思想。 (三)語文課上選用的音樂貴在和諧、流暢在剪輯上應當過渡自然、不留痕跡,音樂的節(jié)奏應當與教師組織教學的節(jié)奏同步,應注意尋找合適的銜接點和恰當使用音樂銜接的技巧。如:音樂接點要輕起輕落,接點前后的音量基本相同,把接點安排在教師講解與效果音響之中,或在樂曲轉換間作暫時的停頓等。音樂應與教學內容和諧,既要注意不同節(jié)奏的教學內容與不同旋律樂曲的和諧性,又要處理好不同調式和不同風格的音樂素材的和諧性,緊張的氣氛應選配節(jié)奏稍快和節(jié)奏感強的樂曲,愉悅的氣氛則選配節(jié)奏歡快明朗的樂曲。在調式上、風格上差別太大的音樂素材(如:古典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西洋音樂與民族音樂等),即使它們的旋律和節(jié)奏都匹配,應用在同一節(jié)課上,也會給人以首尾脫節(jié)、前后相悖、若現(xiàn),把音樂引入中學語文教學是用以抵消學生對單純講解可能產生的枯燥無味的厭倦感,使學生以飽滿、愉悅的情緒,全身心地把注意力投入到獲取語文課的主要教學信息之中。如果喧賓奪主,沖淡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發(fā)言,就會把學生的思緒帶出課堂,遷移到欣賞音樂的境地。選配的音樂內容在風格上要健康、樸素。禁止將庸俗、低級的音樂引入語文課,音樂出示要把握好火候,做到“該出手時才出手”。

六、注意防止學生“走神”

在實際音樂欣賞過程中,許多學生往往會在聆聽音樂的開始時,能在一定的時段內使自己的心靈與音樂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步,并隨著音流的起伏產生種種情緒反映。但一段時間過后,不少人會開始胡思亂想,并通過這種音響產生種種聯(lián)想,或對自己某些曾一度經(jīng)歷過的場景、場感和某些體驗過的情緒、情感,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和漫無邊際的回憶。這實質是一種走神。當然,這種聆聽狀態(tài)不一定是壞事,或許他們還會在這樣一種過程中得到某種精神滿足而感到心曠神怡,還或許從中領悟到某種詩情畫意,或因67此對自己以前經(jīng)歷過或閱讀過的詩篇或文學意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感悟。但我們也得承認,這相對于聽樂之始所懷的目標,已經(jīng)偏離了航向。因此,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把握住播放音樂的時間,做到恰到好處。

第二節(jié)注意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教師應該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

用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無疑對現(xiàn)任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教師應該有開放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有對學生心理的準確把握,有對當代文化包括通俗文化的正確態(tài)度,這樣才會在語文教學中自覺探索并使用這一新的方法。我們很難設想,一個對當代文化現(xiàn)象毫無認知,對通俗文化抱有成見的老師能夠在課堂上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詞與學生進行交流;一個從來不喜愛音樂也不會欣賞音樂的老師會給學生營造出美的課堂氛圍來。

二、教師應具備一定的音樂欣賞水平

運用音樂輔助語文教學,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欣賞水平,這是最起碼的實踐基礎。如果教師本人對音樂一竅不通,未能領會樂曲的含意,也不向行家請教,就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當然會貽笑大方,效果也適得其反。試想一個五音不全、對音樂一竅不通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能選好音樂,又如何能指導學生在語言文學和音樂的殿堂里遨游?要具備一定的音樂欣賞水平,需要教師平時對音樂作品的大量接觸、品味、欣賞,同時也應兼及其它藝術種類的學習。只有在一定積累實踐的基礎上,才能夠逐步提高自身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欣賞能力,才能準確判斷音樂作品水平的高下與風格基調的異同,從而準確恰當?shù)剡x擇適合語文教學的作品。一般來說,不好的音樂有如下特點:(一)具有病態(tài)性質的美,它的美很不大方,而是矯揉造作,帶有使人不愉快的刺激性;(二)雖有音樂靈感性,但不具有開拓思維的想象力,音樂無高尚的意境,樂思淺薄;(三)使大腦得不到安寧;(四)音樂樂思纏綿,振奮不了精神,聽后感到疲倦;(五)和聲無規(guī)則,刺耳,毫無美感;(六)節(jié)奏較亂,規(guī)律性的重拍幾乎不存在,聽起來在心理上得不到平衡,干擾了生命同步律;68(七)樂隊滑奏太多,油腔滑調;(八)歌詞低俗。那么,聽哪些音樂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有利的呢?一般來說,好的音樂大致有如下特點:(一)具有自然、和諧、優(yōu)雅性質的美,使人產生愉快的感覺;(二)具有開拓思維的想象力,能將人引入高尚的意境,以帶給人靈感;(三)使大腦得到休息和平靜;(四)音樂樂思慷慨激昂,振奮精神,;(五)和聲優(yōu)美,給人以美感;(六)節(jié)奏和諧,具有規(guī)律性,能使心理上得到平衡,氣息產生共鳴;(七)歌詞高雅、優(yōu)美、有意境。諸如《兩把吉他》、《古堡之月》、《再見,羅馬》、《牧場上的家》、《環(huán)游世界》、《威尼斯之夏》、《葡萄牙的四月》、《貝爾西茲的自行車》、《倫敦德里小調》、《重歸蘇蓮托》、《西班牙之雨》、《陌生人在伊甸園》、《藍星》、《瑞典狂想曲》、《在巴黎天空下》、《我的意大利》、《春江花月夜》、《夢幻曲》、《天鵝》等等。

三、教師應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

除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的音樂成分外,語文課文中也有大量的詩歌和一些戲曲的片段,這些內容或多或少都涉及一些音樂史和音樂常識。因此,要搞好這一類語文課的教學,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當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并準確地把這些知識引入到語文教學。這些知識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古代樂律知識《明湖居聽書》中的“五音十二律”。五音,是指“宮(1多)、商(2來)、角(3米)、徵(5索)、羽(6拉)”,再加“變徵(4發(fā))、變宮(7西)”,就是現(xiàn)代簡譜的七個音階名。十二律,是指“黃鐘、大呂、太簇(còu)、夾鐘、姑洗(xiǎn)、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ì)、應鐘”?!稇?zhàn)國策》中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時,荊軻的好朋友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變徵之聲(F調),曲中多“4發(fā)”音,音調悲涼哀樂,感動得送行者人人垂淚。元雜劇《竇娥冤》中的戲曲音樂,為“六宮十一調”。六宮,是指“黃鐘宮、正宮、仙呂宮、中呂宮、南呂宮、道宮”,十一調,是指“大石調、小石調、高平調、般涉調、歇指調、商角調、雙調、宮調、角調、越調”。元雜劇的曲調規(guī)定,每折只能用同一個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的套曲。課文中節(jié)選的“法場”(第三折),用的是正宮調,包括“端正好、滾繡球、倘秀才、叨叨令、快69活三、鮑老二、耍孩兒、二煞、一煞、煞尾”十支曲牌。元散曲可以合樂清唱,分為小令(一支曲子)和套曲(多支曲子),仍然有宮調名,雎景臣的套曲,“般涉調”(宮調名)、“哨遍”(曲牌名)、“高祖還鄉(xiāng)”(標題)。套曲只能清唱,不能搬演,但套曲是雜劇唱詞的基礎。

(二)古代音樂史知識從古到今,音樂與詩歌就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春秋時期編訂的《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民歌)、雅(宮廷歌曲)和頌(頌歌)三部分?!斗ヌ础贰洞T鼠》是兩首古老的山西民歌,《關雎》是古老的河南民歌,《無衣》是古老的陜西民歌。戰(zhàn)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根據(jù)湖南民間祭祀曲編寫了《楚辭·九歌》。漢代設立了音樂機構“樂府”,專門采集民歌,制訂樂譜。著名的漢樂府《孔雀東南飛》《陌上?!贰蹲右剐贰墩蹢盍柁o》《西洲曲》等,都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上У氖?,《詩經(jīng)》《樂府》,只有歌詞保留下來,樂譜大都失傳了,所以今人不知怎樣唱,雖有后人譜有《木蘭辭》《琵琶行》等歌曲,但已不是古樂府音樂了。唐代設立了音樂機構“教坊”,收集了很多詩詞歌曲和曲譜。轉貼于 當時不少詩人的詩詞,都譜成歌曲,廣泛傳唱。如王維的“陽關三疊”(《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調》《關山月》、王昌齡的《出塞》、王之渙的《涼州詞》、白居易的《憶江南》、張志和的《漁歌子》、盧綸的《塞下曲》、李煜的《虞美人》等等?,F(xiàn)在,敦煌曲譜已由葉棟破譯成現(xiàn)代曲譜,我們也可以聽聽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音樂了。詞是音樂與文學合的藝術形式,又名“曲子詞”“歌曲”“琴趣”“詩余”“長短句”等。柳永、蘇軾、辛棄疾、姜夔,他們都是詞人,也是音樂家。最有名的宋詞歌曲,如柳永的《雨霖鈴》、蘇軾的《念奴嬌》《水調歌頭》、辛棄疾的《西江月》《永遇樂》、姜夔的《揚州慢》等。元雜劇和明清傳奇,都是綜合性的戲劇藝術。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高明的《琵琶記》、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聞名世界的戲劇作品。到了清末,產生了最有代表性的戲曲藝術——京劇,還有其它說唱藝術?!睹骱勇爼分械母璩娌磐跣∮?,就是以演唱山東梨花大鼓而出名的。

(三)器樂知識中國古代的民族器樂,按演奏方式,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按制作樂器的材料,分為八類,就是所謂的“八音”:匏土革木,金石絲竹。匏為笙、竽之屬,成語“濫竽充數(shù)”的“竽”,就屬此類;土為塤,就是用瓦器制造的樂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請秦王擊盆缶,缶屬此類;革為皮,即牛皮蒙的鼓,《曹劌論戰(zhàn)》中,軍中70所擊之鼓,屬此類;木就是用木器制作的樂器,和尚敲的木魚屬此類;石為玉石之器,《石鐘山記》中提到的“罄”,就屬此類;金為鐘鏞,就是用金屬制造的樂器,“無射鐘”、鑼、鈸、戰(zhàn)國編鐘,都屬此類;絲為琴瑟,凡使用弦索的樂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所彈奏的琴,《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十五歲學彈的箜篌,《荊軻刺秦王》中,高漸離所擊的筑,《琵琶行》中,歌伎演奏的琵琶,都屬此類;竹為簫管,橫吹笛子豎吹簫。由于大腦是一個復雜的機構,各種音色對大腦起著不同的作用。所以例舉一些常見的樂器的音色在大腦中產生的心理現(xiàn)象:長笛:音色優(yōu)美柔和,有濃郁的鄉(xiāng)村情調。它的慢奏能勾起回憶,快奏表現(xiàn)天真快樂。它可以幫助去掉“心理雜質”,安心定神,協(xié)助人們的思維更富有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人思路專一。黑管:音色光輝華麗,豐滿圓潤,音域寬廣,表現(xiàn)力強。高音活潑歡快,中音幽默可愛,低音甜美空虛。在大腦疲勞時,它可以使人思維敏捷,思路活躍,體內腎上腺素增加。薩克斯:音色圓潤甜蜜,情感真摯動人,有親切感。可以作為調劑情緒的一種需要。圓號:音色豐滿,甜美剛毅。有英雄豪邁的氣概。音域遼闊、遙遠、安靜、朦朧,反映出空幻、憂郁、沉思的情調。它可以幫助增強形象思維中的幻覺。提琴:小提琴音色變化很大,給人幸福、甜美、快慰、恬靜的感覺;中提琴則含蓄內在、穩(wěn)重成熟;大提琴渾厚飽滿,對平靜大腦、推動思維活動很有幫助。二胡:可以激發(fā)人的愛國熱情,從而增添奮發(fā)向上的激情。還能增強大腦的記憶力。琵琶:可以幫助人頭腦清醒,減輕疲勞,增加。由于它是彈撥樂器,對大腦的聲能刺激也是敲擊性的,時時提醒你注意它的變化,所以只適宜單聽,鋼琴也是這個道理。

(四)語文知識中包含的音樂常識例如語文課本上有些成語與古代音樂有關:一鼓作氣、濫竽充數(shù)、有板有眼、四面楚歌、靡靡之音、黃鐘大呂、高山流水、異曲同工、弦外之音、膠柱鼓瑟、銅琵鐵板、對牛彈琴、余音繞梁等等。

結語

春夏秋冬,走過四季都是詩;天地之間,人生百味皆成文。語文學習,便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曲悠揚動聽的旋律,一段歡快明朗的節(jié)奏,一個刻畫得細致入微的人物形象,都會撥動學生內心的那根求知之弦,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全面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領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性之美,而音樂便是這其間的潺潺流水,緩緩流入學生的心靈,回環(huán)、旋轉、陶冶、蕩滌,它更是語文課堂的一劑活水,使整個課堂活力四射,魅力無窮。何況語文與音樂又有著天然的、廣泛的聯(lián)系,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決定了它與其它學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滲透。貝多芬認為音樂應從男人心中燒出火來,從女人眼中帶出淚來。此語道出了音樂與激情融為一體的關系。讓語文教學走近音樂,讓音樂走進語文教學,語文課堂將會是另一番天地,學生會因此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情境,語文學習也會在愉悅的情境中得以升華。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享受中提高,這是語文教學的極致,也是我們的探索與追求。只要能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只要能平添語文的無窮魅力,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語文教學形式豐富多彩,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在以往的教學及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在我所任課的兩個班級中進行了如下實驗:前一個班采用音樂滲透法,后一個班則按傳統(tǒng)常規(guī)方式教學,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之后,我進行了一次測試,發(fā)現(xiàn)前一個班在學習成績、思維能力和情操素養(yǎng)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后一個班,前一個班學生的情緒與紀律也明顯好于后一個班,前一個班學生普遍認為語文學習有興趣,并且有很多學生已由厭惡轉而開始喜歡學習語文了。實踐證明,利用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以樂傳情,使學生得到文學美學與音樂美學的雙重熏陶,可以收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深化了學生對語文的理解、陶冶情操、營造學習氛圍等效果,尤其是它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素質起到的積極作用,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具有顯著意義。在本論題的研究中筆者還存在一些困惑,其一,音樂的作用除了輔助課堂教學和綜合性學習,是否還有助于其他語文學習領域或學習方式;其二,就音樂與語文教學存在72的更深層關系能否開拓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比如一部樂曲的主題與主題變奏交錯出現(xiàn)之于語文課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多元對話;交響樂中各種不同音色樂器的配合演奏之于師生角色的協(xié)同共進;合唱中的領唱、對唱、伴唱和和聲之于語文課堂上的師生、生生互動等等。這些研究將有待于來日,有待于筆者的進一步努力。

參考文獻

[1][2]樂記.[3][21]劉勰.文心雕龍.

[4][5][6][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10][27]論語?泰伯.

[8][9]崔高維校點?禮記[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12]孝經(jīng)?廣要道.[13]車爾尼雪夫斯基.生活與美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14]王守仁.傳習錄[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5.

[15]國家教委.全日制中學語文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6]孟子?盡心上[M].中國古代樂論選集,1961.

[17][20][24][26]何乾三選編.西方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18]許良英.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284.

第5篇:四月雪范文

關鍵詞:流行音樂 中小學音樂 音樂課堂 思考

“流行音樂”作為20世紀產生的一種世界性的藝術現(xiàn)象,正像前面所說的,它的影響已經(jīng)遍及各大洲,深受大家的喜愛,這和它本身的群眾性和娛樂性的特點是分不開的。1.創(chuàng)作題材(包括歌詞)貼近現(xiàn)實生活,富于情趣化。2.格式簡煉完整。3.演唱方式不拘一格,突出“自我感受”。4.演出方式十分強調群眾性,強化交流。流行音樂大型演出甚多,燈光、美術、服裝、舞蹈、音響等綜合運用,往往造成十分強烈的效果,而通俗唱法在表演中,除完成歌曲演唱一般要求的節(jié)奏、音準及吐字清晰之外,還常運用聲音或形體動作的強化來達到情感的表現(xiàn),這種表演所造成的氣氛,已不僅僅是歌唱者自己投入,而是擴展開來,對周圍的觀眾具有極強的煽動性,這也是眾多的青年人為之傾倒的緣故。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音樂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歸根到底是由于傳統(tǒng)音樂課堂沒有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調查顯示,流行音樂進入課堂后立即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缺失。從哲學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流行音樂也是有利有弊,只有全面地審視事物,才能更清楚地認識事物。

流行音樂是眾多青少年喜愛的音樂類型,對于健康的流行音樂,我們完全可以將之引入課堂。流行音樂的引入,可以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只要引導得當,對我國的音樂教育的長足發(fā)展一定大有利處。我們應該全面地審視流行音樂。有些好的音樂完全可以運用到歌曲教學中,教學生學會正確審視流行音樂,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音樂形式和風格的歌曲:如黑鴨子組合改編的《牧歌》、《康定情歌》,韓紅的《北京的金山上》等。學生學習了這些歌曲之后,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覺,嘗試改編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對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欣賞屬于自己的作品,這樣也有利于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中學階段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邁出的每一步都和未來的道路平坦與否息息相關。此外,還要使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體會不同形態(tài)的“美”,提高他們欣賞“美”的能力。音樂感是人類審美情感的重要來源,審美與人的情感體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是人類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另一種實踐性活動,可促進人的心靈凈化和個性的完美。所以,要充分利用流行音樂的普遍接受性,使其在青少年的成長路上發(fā)揮有利作用。

“流行音樂”走進課堂的可行性。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節(jié)奏教學我們除了采用節(jié)奏模仿、打擊樂訓練等方法外也可試著將現(xiàn)在流行于歐美的“說唱”引進課堂。至于欣賞教學,“流行音樂”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熱愛課本上的“陽春自雪”音樂的基礎上,了解和吸納其他風格的音樂,從而為造就新一代音樂人才創(chuàng)造條件,鋪平道路。

首先,從中國風音樂的形成來看,它區(qū)別于其他風格音樂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所蘊含的中國古代文化,這也是它最為重要的“噱頭”之一。從旋律、曲調上來說,中國風音樂追求復現(xiàn)中國古典音樂,或是采取模擬中國古典音樂旋律的方法,或是直接改編古樂或是戲曲音樂的方法,增加歌曲的“中國的”、“古典的”的特色。從樂器上來說,中國風音樂常用二胡、琵琶、古箏、簫等中國樂器。而對非中國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來說,這樣的樂器因其不似西方樂器那么流行,而使其具有獨特的神秘色彩,或者說,帶有明顯的“東方的”或“中國的”的標志性,這樣,中國風的特色就越加突出;從演唱上來說,中國風歌曲尤為喜愛加入戲曲唱腔,如陶的《Susan說》中加入的改編后的蘇三起解的唱腔。

在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實踐教學中,我借助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古典音樂的熱情,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引導法: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要求唱流行歌曲的情況,我認為這是學生音樂課上積極性高的一種表現(xiàn)。

二、投其所好法:幫助學生找到某些流行歌曲受歡迎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放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與學生共同欣賞的同時,用音樂的語言去講解、分析流行音樂的內容及表現(xiàn)手法,給學生造成一種流行音樂并不是脫離音樂的基本要素,只靠歌詞及音樂情緒而獨立存在的氛圍,嘗試帶動學生主動從音樂的方面去鑒賞流行音樂。

三、比較學習法:在投其所好法實施一段時間之后,可介入比較學習法,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分析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異同可用“舊瓶裝新酒”的音樂進行比較,如sHE的歌曲《波斯貓》在編曲中引用了凱爾巴特的《波期市場》中的樂句,也可將教材上所選用的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比較學習。

第6篇:四月雪范文

關鍵詞 音樂教育專業(yè);器樂教學;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J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18-0094-02

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教學中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提高器樂教學的教學質量,怎樣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以及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等等,都成為高等師范院校器樂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1 完善教學內容

目前,現(xiàn)有音樂教育專業(yè)器樂教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鍵盤類必修課程和其他選修器樂課程。教學內容中,以鍵盤類必修課程為主,其他器樂教學為輔。大多師范院校對于鍵盤類器樂教學比較重視,一些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斷出現(xiàn),但對于其他器樂教學重視程度不夠,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地去完善。

器樂教學在內容上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器樂教學內容,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薦,近些年對于器樂教學內容整合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各高師院校中,更多的院校比較重視鍵盤類教學,盡管還存在一些追求在演奏技巧上的“精、高、尖”和不太注重與其相關知識和其他學科間相互融合的現(xiàn)象,但總體來說,更多的教育者還是做著積極的努力。

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隨著中小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中小學的教材中出現(xiàn)一定比重的樂器教學內容。那么在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就不能僅限于鍵盤類必修課程,這僅僅能夠滿足學生畢業(yè)后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的基本使用,而不能滿足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中器樂教學的延伸,如管樂隊、民樂隊、鼓號隊等課外訓練任務。因此,音樂教育專業(yè)器樂教學的內容,除鍵盤類的必修任務外,應加強對其他器樂學習的重視,尤其是對器樂類藝術實踐的重視。學生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興趣從大學一年級就進行各種選修樂器的學習和藝術實踐,最終達到能夠掌握基本演奏技能和樂隊組建、排練、指揮等能力。

因此,器樂教學在內容上要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學生就業(yè)崗位的要求,讓他們的藝術底蘊得到充實,最終讓學生對不同器樂有更為廣泛和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實踐演奏中熟練掌握。

2 優(yōu)化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不斷轉變,音樂教育專業(yè)的生源無論是本科還是??圃盒?,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要想使器樂教學能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優(yōu)化教學效果,培養(yǎng)出具有技術+師范的優(yōu)秀人才,就必須不斷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探索,找出最合適、最有效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模式由單一化向多元化進行轉變。

在現(xiàn)如今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學的運用,無論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演奏過程中,都會面臨不同的心理問題。因此,將心理學和器樂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學實踐中,依據(jù)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既包括現(xiàn)有水平的差異,也包括潛在水平的差異,采用“動態(tài)式分層次合作”教學模式,調動學生,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指導學生通過對學習任務的選擇、學習行為以及自身目標的確立,產生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的自信程度有所增加。

教學模式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實踐的鍛煉,增強學生的表演能力、自信心。例如:自我效能感比較強的學生,他對學習器樂的技能和技巧都充滿信心,在進行演奏的時候也有較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對于學習中的問題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而對于自我效能感較差的學生,要幫助他減輕不利于學習的消極與自卑的不良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表達,建立起滿滿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器樂教學中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結合現(xiàn)代高科技的技術手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器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音樂教育專業(yè)器樂教學中,過去“一對一”或“一對二”的授課模式和傳統(tǒng)的“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長久下去會讓學生對器樂學習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器樂教學質量。

如電子琴樂曲《紫竹調》,作品介紹可以采用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課前通過網(wǎng)絡尋找關于《紫竹調》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自學會了解到該曲原是一首流傳于江南的民歌小調,旋律優(yōu)美、婉轉而親切,極富鄉(xiāng)土氣息。課上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民樂合奏《紫竹調》,并講解該曲屬“起、承、轉、合”變化六句體結構。它調式變化豐富,前四句為宮調式,后兩句為羽調式,反復后的最后結束句翻高落徵音,屬同宮系統(tǒng)調內的調式轉換。“紫竹調”較早被吸納為江南地方戲曲、曲藝的曲牌,滬劇《羅漢錢·燕燕做媒》中的“燕燕也許太魯莽”即是“紫竹調”,十分流暢動聽,膾炙人口。根據(jù)“紫竹調”改編的同名民樂合奏曲,已成為江南絲竹樂中的名曲之一,久演不衰。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紫竹調》作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并通過欣賞獲得了該曲完整的音樂形象,激發(fā)了學生彈奏該曲的興趣,對于接下來的電子琴教學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4 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器樂演奏是聲音藝術,只有多聽多看,才能完美地表現(xiàn)作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器樂教學手段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傳統(tǒng)的看樂譜聽磁帶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在教學中要開發(fā)和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資源,這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聲情并茂地把作品展示給學生,還會把最前沿的教學方法、音樂信息傳達給每一名教師和學生。此外,隨著國家對文化事業(yè)的重視,各種有器樂演奏的音樂會也不斷增加,可以引導和組織學生多多參與這種現(xiàn)場的聆聽和感受。

常說“實踐出真知”,藝術實踐也是器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演奏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不同形式的演出,在實際的演出過程中積累起演奏經(jīng)驗,同時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這個就相當于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對快速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是非常有效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為了能夠勝任日新月異的教學要求,就要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己,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器樂教學,滿足學生能力提高、素質培養(yǎng)、就業(yè)崗位的需要。只有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才能夠有效提高高等院校的器樂教學整體水平,讓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并且經(jīng)過不斷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出在器樂演奏上有專長,具有良好藝術修養(yǎng)的合格音樂類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胡曉旭.對高師器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30(6):197-200.

[2]賈藝.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器樂教學的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6(2):69-71.

第7篇:四月雪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思考;自由活動;合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I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44-01

小學音樂教學應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要以音樂為本,以審美為主要特征,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情感為主要目標,這是小學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區(qū)別。音樂作為小學階段的一個課程,學生在音樂課中應學習什么?是只會唱一些歌曲,還是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還是讓他們有自己的音樂夢想?本文結合多年實際教學經(jīng)驗,談談筆者的一些看法。

1.營造自由活動的空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

第一,語言情境化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音樂表現(xiàn)欲和創(chuàng)造欲。要上好音樂課,教師除了要有美的文學語言,還應有恰到好處的形體語言,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shù)闹w動作以及豐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情境化教學有助于將抽象問題形象化。例如,在《漁夫的故事》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嘗試以"營造情境――感受體驗――啟發(fā)想象"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首先,課前利用課件引入故事情境。通過播放海浪聲來營造大海的情景,之后組織學生抖動手中藍色的絲綢表現(xiàn)壯闊的大海。其次,在感受體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仔細聽漁夫妻子的歌唱內容,讓學生聯(lián)想,之后學生看著曲線譜。最后,在啟發(fā)想象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再現(xiàn)場景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

第二,示范性歌唱,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示范歌唱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有幫助,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選用優(yōu)美動聽的且富有音樂表現(xiàn)力的歌曲演唱給學生聽,激發(fā)學生歌唱的熱情。每周音樂課,學生總是用渴望的眼光,期待老師為他們演唱,教師演唱時,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2.合唱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中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xiàn)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美麗的夏牧場》是一首節(jié)奏感很強的新疆歌曲,青青的牧場、皚皚的雪山、雪白的氈房、肥壯的牛羊……學生在歌聲中不僅感受到了夏牧場美麗的景色,也感受到了哈薩克牧民的幸福生活的節(jié)奏。因此,在教這首歌曲的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畫面和舞蹈激發(fā)學生感受草原、贊美草原,用優(yōu)美的歌聲調動學生歌唱的積極性。在歌曲教學中,筆者嘗試用合唱創(chuàng)編教學豐富歌曲的意境。在分聲部唱歌時,用襯詞和襯音模來仿歌曲的情境,或用聲音為歌曲的旋律伴唱,是最簡單的二聲部訓練方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筆者嘗試用舞蹈和節(jié)奏來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因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存在著差異,將學生分為兩組,通過天山美景和舞蹈圖片結合,讓學生有視覺上的美感,根據(jù)歌曲旋律的特點,引導部分擅長跳舞的學生站在山坡上跳舞;部分節(jié)奏感較強學生的站在山坡下,以拍手的形式創(chuàng)編二聲部。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而且也能拓展學生思維,以及學生的合作能力。

3.注重學生個性差異,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

學生的音樂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音樂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在注重個體差異的同時,讓每一名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發(fā)展。每名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筆者嘗試讓學生參與到情境劇中,在背景音樂的映襯下,學生深情地朗誦著臺詞,通過這種方式旨在鍛煉學生對藝術美的感知,使學生各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發(fā)展。例如,《花蛤蟆》一課歌曲詼諧幽默,風格獨特,節(jié)奏感強烈,具有舞蹈性,頗受學生歡迎。引導學生"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時候會有很多青蛙蛤蟆與荷花作伴并唱歌,你們能用青蛙的叫聲來營造荷塘歡歌的景象嗎?"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幾組,有的組用青蛙不同的叫聲營造美麗的夏夜,有的組用可愛的舞蹈動作模仿蹦蹦跳跳的小青蛙,有的組畫出五顏六色的荷葉,綠色的荷葉襯著美麗的荷花,碧綠的湖水,簡直妙極了!再加上美妙的童聲,創(chuàng)設了天籟般意境。用學生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人都能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享受音樂的樂趣,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采取積極性評價

第8篇:四月雪范文

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變以往在課堂教學中單純的教師灌輸?shù)哪J?,積極探索和實現(xiàn)互動式的教學方針?;邮浇虒W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因為在這種教學中學生能充分的與教師開展互動學習,學生以平等的角色參與到音樂互動教學的模式當中,在其中他們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角色感。因此互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針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教學開展的全部過程。當前互動式教學在語文數(shù)學等文化理論課中的應用較多。在音樂教學中應用不夠成熟。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也不是特別豐富,因此雖然有一定形式的互動教學開展但是還不能完全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為此在今后的互動教學中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首先應當針對教師素質進行全面的培訓提升。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開展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素質和理念存在很大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他們不能最為有效的實現(xiàn)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積極性調動最為有利的一些因素和環(huán)節(jié)。其次,關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設施技巧缺乏積累。由于長期收灌輸式教學思維的影響,教師在互動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而且這些教學過程的實現(xiàn)也成為影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利影響。

二、優(yōu)化有利于小學生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少年兒童學習受環(huán)境影響因素較大,因此探索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思路應當將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首先應當對教學環(huán)境的內涵和外延做系統(tǒng)的認識和整理。教學環(huán)境可以包括學生深處的物質環(huán)境,和他們觸摸不到的軟環(huán)境。其中物質環(huán)境是構成整個教學環(huán)境的基礎所在。這對整個教學環(huán)境中所以來和開展的教學業(yè)務也存在很大的關聯(lián)性。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需求為重點,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師內布置與音樂教學相關的教學設施和海報,在平時的課外活動中設立專門的歌唱環(huán)節(jié),促使小學生對音樂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學環(huán)境中除了要設置學生已經(jīng)完成的教學知識之外還要不斷的擴大教學內容與其他事項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樣的基礎上加強教學內容優(yōu)化與其他教學環(huán)境的對立關系,成為影響和調動整個教學任務的關鍵和基礎所在。此外對于教學軟環(huán)境的建設還應當樹立科學的教學方案,確保教學能夠深入到學生精神領域,以文化樹人的理念將現(xiàn)金的叫教學理念與學生需求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的層次。而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還應當不斷加大教學過程對整個教學任務的聯(lián)系。確保他們的教學能夠不斷的將這一過程與整個教學任務捆綁為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失效性與教學質量。

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調動小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積極性始終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為此,音樂教師應當對當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首先做一個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這樣的基礎上更加有效的完善教學過程中應當承擔的全部教學任務。而且教學過程對整個教學任務的實現(xiàn)還應當發(fā)揮應有的機制和作用,使他們能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建立一個可靠的機制,確保他們的教學對于整個教學任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影響。而且這也是整個教學任務過程中應當解決的首要問題。教學方法的制定和革新應當針對當前學生積極性受影響的幾個重點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長期的課堂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小學生的天性。為此應當適當?shù)难由煺n堂外延,而且應當對整個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確保他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教學計劃能夠實現(xiàn)和達到的具體層面。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教學對今后小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的影響。以此來推動小學音樂教學對教學任務的優(yōu)化和完善。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樂理知識教學開展難的問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過程對教學階段性的影響較大,不能單獨的將教學任務與教學效果捆綁在一起。而且這為教學任務的實現(xiàn)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促進機制。

四、加強小學音樂教師隊伍建設

第9篇:四月雪范文

關鍵詞:聲樂辯證法;整體與局部;對立統(tǒng)一

近幾年來,從不少聲樂學習的學術文章中,我從中認識到,一些聲樂學習者,之所以能取得好的聲樂學習效果,順利到達理想的彼岸,走向輝煌,是由于其學習中正確的理論思維與聲樂學習實踐緊密地相結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學習中具有辯證法的哲學思維。作為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我現(xiàn)結合一些聲樂教學實際狀況,對以下幾方面加以認識。

一、把握個體與整體的關系

在聲樂學習中,容易出現(xiàn)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問題。其實,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著整體和局部的問題。聲樂大師沈湘說,歌唱需要三個條件:頭(頭腦)、心(感情)、身(發(fā)聲器官——歌喉),三者的配合統(tǒng)一才能完成美的歌唱。這三者之間的配合統(tǒng)一,其實質就是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若單純強調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例如,我們學習聲樂過程中老師要求“以情帶聲”,但是許多人對其理解比較簡單、籠統(tǒng),流于表面,認為有了情就有了聲。聲樂是聲音的藝術,故“聲”是歌唱的基礎,“情”是建立在“聲”的基礎之上的。為此,在聲樂學習中,我們必須堅持進行長期嚴格、系統(tǒng)、正規(guī)的專業(yè)聲樂技巧的訓練,同時要培養(yǎng)自己感受、鑒別美好聲音的能力。在我們的聲樂學習中,往往會停留在聲音的糾纏之中,沒認識到聲音應與藝術表現(xiàn)和審美需要有一個更高的審美角度,這個角度是:“演唱者把歌曲思想、情緒和情感注入到歌聲中去,那么歌聲就具有了美感?!睂⒏璩夹g與傳情達美恰當結合,這才是聲樂的真正意義。

由此可見,我們在學習聲樂中應注意將發(fā)聲技術、歌唱心理、音樂美學以及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在聲樂學習中,我們還應注意把握整體,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自己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在聲樂學習中樹立整體觀念,防止片面性。

二、處理好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對立而統(tǒng)一,并且是在矛盾的運動中發(fā)展。聲樂也是如此。例如,歌唱中的聲音與呼吸是矛盾的問題?!皻狻焙汀奥暋笔腔ハ嘁来嬗只ハ嘀萍s的兩個方面。氣催聲響,聲靠氣傳,氣停聲止,無氣不發(fā)聲。若在發(fā)聲中單純追求喉嚨打開或過分強調呼吸的作用有可能導致聲門與呼吸失調,造成聲音病變,正確的方法應是注意喉嚨的打開與氣息的配合,即發(fā)音時喉頭打著哈欠向下嘆息擋氣,使氣息的壓力與喉頭相對抗而又保持平衡,才會發(fā)出較理想的聲音。再如聲音高位置的訓練,一些同學,為了追求“高位置”而把氣息和喉頭都上浮起來,發(fā)出尖、卡、虛、緊的聲音。要解決這一問題,應將“高位置”與“低控制”協(xié)調起來。這一高一低是一對矛盾,若在提示聲音的高位置同時又保持氣息下沉的低控制,歌唱狀態(tài)就會處于平衡,發(fā)出理想的聲音。其實,在聲音學習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因此,我們在學習中要有辯證的思維方法,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從而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