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采茶舞蹈文化傳承和藝術特征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采茶舞蹈來自于茶葉產區(qū)勞動人民采摘茶葉時的實踐活動,現實基礎非常堅實。經過民間藝人不斷的加工改造,采茶舞蹈融合了當地豐富的文化要素、戲曲、現實和歷史等因素,逐步豐富發(fā)展起來。它承載著當地戲曲文化與地域文化,能夠傳承文化遺風,展現當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狀態(tài);立足生產實踐體驗文化傳承內涵。在推動采茶舞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結合采茶舞蹈形象逼真的舞蹈內容,獨特的舞蹈表現形式,唱念帶舞有機融合等,使其凸顯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實現采茶舞蹈的創(chuàng)新和傳承。
我國很多茶葉產區(qū)的采茶舞蹈歷史悠久,有著數百年的發(fā)展歷程。采茶舞在民間傳統(tǒng)文藝中獨樹一幟,符合大眾審美,深受民眾好評。文章主要選取廣西壯族采茶舞蹈、英山縣采茶舞蹈和贛南地區(qū)采茶舞蹈等,分析這些采茶舞蹈深厚的文化傳承和鮮明的藝術特征,在傳承傳統(tǒng)采茶舞蹈的過程中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1采茶舞蹈的形成和發(fā)展狀況
1.1采茶舞蹈的形成狀況
采茶舞蹈藝術與采茶勞作的關系密切,民間藝人將采茶、種茶中的形式和動作融入舞蹈之中,形成了動作優(yōu)美、內容豐富的采茶舞。從采茶舞蹈的行為來看,主要源自采茶人的勞動動作并在其中融入了舞蹈文化,利用舞蹈元素對采茶勞作進行藝術化處理,逐步形成了采茶舞蹈。它是廣大茶區(qū)勞動人民實際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采茶舞蹈起初只是采茶人慶祝豐收或勞作間歇期間的休閑活動,它也隨著茶文化日益豐富而逐步演變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門民間舞蹈藝術。采茶舞起源于漢代,發(fā)展于元末明初,鼎盛于清朝,最初為簡單的“茶籃戲”(又叫茶燈戲),這也是采茶戲的雛形。新中國成立以來,采茶舞重新煥發(fā)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鑒于我國茶葉產區(qū)面積廣大,采茶舞受眾數量大,采茶舞蹈成為我國傳統(tǒng)民間舞蹈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
1.2茶葉舞蹈的特點
國內很多茶葉產區(qū)都擁有本地特色的采茶舞蹈,如贛南采茶舞蹈、杭州茶鄉(xiāng)采茶舞、信陽采茶舞、英山縣采茶舞、玉林地區(qū)的壯族采茶舞等,都具有顯而易見的茶文化特征。人們可以從各地舉辦的采茶舞蹈表演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鮮明藝術特色,感悟采茶人的聰明才智和辛苦勞作;體驗采茶舞蹈的美與力,享受琳瑯滿目的視覺盛宴和音樂作品。采茶舞蹈的主要動作技巧包括單袖筒、扇子花、矮子步,動作簡單流暢;伴奏曲調明快樸實,藝術風格比較鮮明。
2采茶舞蹈的文化傳承
采茶舞蹈吸收、融合茶葉產區(qū)民眾的茶風茶俗、宗教信仰、主流價值觀、戲曲藝術等,有效傳承了文化遺風,充分展現當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狀態(tài),立足實踐進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2.1融合戲曲文化與地域文化
湖北省英山縣采茶戲起初表演名喚作“折子戲”,以帶有鑼鼓伴奏的“邦腔”為主,唱腔粗獷、自然樸實。當地采茶戲中采用當地方言進行“念白”,情節(jié)樸實而簡單,民間鄉(xiāng)土風味細膩而真實,受到當地民眾的推崇與熱愛。當地采茶舞蹈與豐富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和戲曲文化關系密切。所以,在當地采茶舞傳承教育活動中,要使受眾把握它的來龍去脈,掌握它的基本舞蹈知識與表演技能,領悟其蘊含的精神要義和文化內涵。它包含著當地民眾的宗教信仰、三觀、茶風茶俗、人文信念、戲曲藝術等復雜而深刻的內容。只有了解這些內容,人們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采茶舞蹈,感受這些采茶舞蹈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知識,體驗當地民眾悠久而精彩的唱戲傳統(tǒng),把握濃厚的風土人情和豐富的民間文化傳統(tǒng)。這有利于傳承當地采茶舞蹈、地域文化和戲曲文化。
2.2傳承文化遺風
贛南采茶舞中大量采用和改良了當地客家民眾采茶勞動的相關動作,使采茶舞蹈的采茶動作既自然,又特色鮮明,展示了當地茶農勞作、休閑、放松、娛樂的狀態(tài)。這些動作模式展現了日常的采茶勞作過程和當地的生活特征。贛南采茶舞通常采用比較簡單的道具,比如采茶勞作中用到的扇子、籃子等生產工具。它們有效傳遞了采茶勞動的特點和狀態(tài)。采茶舞蹈的道具、基本動作和當地茶農的實際生活情形基本保持一致,展現了壯族群眾的生活特點,使采茶舞蹈凸顯地域性的魅力。贛南采茶舞還采取傳統(tǒng)配樂,以傳遞該地區(qū)的風俗人情、戲曲文化。客家居民主要通過徽調的調式展現采茶歌的魅力。這些采茶舞蹈配以贛州方言,由此形成旋律動聽、節(jié)奏較快、詼諧幽默的特征,并隨著當地茶腔的演變而發(fā)展。人們在表演采茶舞時,搭配使用當地居民制作的“勾筒”,具有非常獨特的音樂感。與此同時,它也采用鑼鼓、嗩吶等多種樂器進行演奏,共同渲染采茶舞蹈的演出氛圍,陳現出獨具特色的采茶舞特征。
2.3展現當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狀態(tài)
唐朝的文化背景、宗教活動推動了采茶舞蹈的形成。當時人們喜歡舉辦各種形式的品茶活動,每年春季人們會大規(guī)模采茶并開展與茶有關的娛樂、祭祀活動。廣西壯族民眾非常熱衷于多種形式的節(jié)日或祭祀活動,各種節(jié)日與祭祀活動中總會表演采茶舞,進行慶?;蛘呒赖?。于是廣西壯族采茶舞逐步形成,當地最早的采茶舞從唐朝流傳下來,迄今為止廣西壯族民眾在舉行祭祀、慶?;顒拥倪^程中,舞蹈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后來當地民眾一直延續(xù)著這種采茶舞,并逐步創(chuàng)新和完善,在多種活動中積極表演各種形式的采茶舞。廣西壯族民眾通過表演歌曲和舞蹈,實現自己的休閑、娛樂目標。當地采茶舞中有男、女舞者,分別喚作茶公、茶娘。他們在表演采茶舞蹈時總會用到彩帶、手帕、扇子等多種道具。每逢民族節(jié)日和傳統(tǒng)佳節(jié),當地壯族民眾均積極表演采茶舞,而且只需要較為空曠的地方即可演出。舞者表演采茶舞蹈時還會有一些音樂伴奏,作為采茶舞蹈的插曲。因此,壯族民眾表演的各種采茶舞蹈,能夠折射出當地的文化歷史活動以及社會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
2.4立足實踐進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無論藝術表演的形式和內容如何傳承、創(chuàng)新,它都要立足于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生產勞動、地域風格、民俗文化。以贛南采茶舞為例,它與當地茶葉販售、采集、種植和制作關系密切。早期的采茶戲吸收了茶籃戲(茶燈戲)的多種藝術特色,從而贛南采茶戲出現了五大流派,編排出經典的《姐妹采茶》等戲劇。在贛南采茶戲逐步演變的歷史進程中,它也借鑒“道家”的醫(yī)術底蘊,豐富了采茶戲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充實了舞蹈的文化內涵?!毒琵埳秸琛吩诎策h縣流傳時間較長,具有鮮明的地域藝術風格。清朝嘉慶年間,當地民間藝人結合社會生活和采茶活動的情形,對《九龍山摘茶》進行加工和改造后,形成了更連貫的表演內容,表演內涵更加豐富。因而,當地采茶舞的傳承和發(fā)展,需要注入富有時代特征的藝術生命力,也需要更多愛好者的辛苦付出和智慧奉獻,將創(chuàng)新和傳承有機結合起來。當地正保護贛南采茶舞蹈,與此同時它主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形勢,通過“微創(chuàng)新”增加采茶舞的生命力。當地不斷創(chuàng)新贛南采茶舞的形式和內容。上世紀60年代人們以《九龍山摘茶》為基礎,編排出了《茶童哥》,創(chuàng)新地改造了扇子花中的重要表演工具——扇子,改變和調整其圖案、色彩和形狀。改革開放以來,贛南采茶舞獲得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茶妻》中扇子既延續(xù)了原來的半圓形,又推出整個圓形的新型設計,隱喻著贛南采茶舞頑強的生命力和多變性。2011年當地推出了《八子參軍》,人們從中看到了矮子步的創(chuàng)新。而且,它的創(chuàng)新也充分體現在舞者妝容、燈光與配樂的配合、表演服裝等方面。從此,贛南采茶戲以全新面目進入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它離不開廣大創(chuàng)作者和表演者的辛苦付出,更離不開茶葉生產種植、加工制造等相關人士的實踐活動。
3采茶舞蹈的若干藝術特征
每種采茶舞蹈受到各地自然條件、戲曲文化、地域文化、茶風茶俗等影響,都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征。這些藝術特征主要表現在它的舞蹈動作、舞蹈內容、舞蹈形式中。與此同時,這些采茶戲的舞蹈動作都根源于采茶這種共同的實踐活動,因而它們的藝術特征也存在相似之處。此處以贛南采茶舞和廣西壯族采茶舞為例,論述采茶舞蹈的若干藝術特征,向讀者展現它們背后的藝術表現意境和文化內涵。
3.1形象逼真的舞蹈內容
廣西壯族采茶舞蹈的舞蹈形式,可以充分展現當地獨特的民族舞蹈特征以及文化內涵。廣西壯族舞蹈的形成,能夠追溯到古人狩獵時代。其舞蹈動作通過模仿狩獵活動而形成。丹迪采茶舞蹈和他們的慶祝、祭祀活動的關系非常密切。當地采茶舞者的很多姿勢,通常都是張開兩手并向上舉起,一邊展開手臂動作,一邊兩只腳蹲下呈現為弓步形狀。應該指出,這種動作應表現得比較粗獷,以展現出較為有力的舞蹈動作。在采茶舞中,這種舞姿通常為多位舞者設計,人們手拉手圍成圈共同慶祝與跳舞,形成更活躍的現場氛圍,更體現出當地民眾對采茶舞的喜愛。除此之外,當地其他種類的采茶舞也可以揭示舞蹈的價值,舞者通常穿上繡有鳥、禽圖像的服裝,使舞蹈表演更形象、更逼真地呈現出一定的意境,受到更多受眾的好評。
3.2“三絕”藝術特征
矮子步。矮子步是贛南地區(qū)采茶舞蹈的“三絕之一”,它主要是男舞者的表演動作。由于贛南多山,大部分茶樹在起伏蜿蜒的山地種植。由于多數茶樹比較矮,因此男子需蹲下身子,采茶時節(jié)男子背著茶簍,女子提著茶籃。茶籃中放滿茶葉后,須將茶葉倒入茶簍中,而且還要將茶葉壓實按緊。如此“女高男矮”的動作就出現了。采茶舞蹈藝人對其進行藝術加工與反復演練,把這些動作融入采茶舞蹈中,此即矮子步的由來。因為男演員表演時雙腿需保持“半屈”或“半蹲”的姿態(tài),并配合手上動作,所以要求男演員要具有扎實的基礎功底。表演時演員還要結合手臂、手腕的動作,配合豐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變化,以增強采茶舞蹈的表演性和觀賞性。隨著采茶舞蹈藝術持續(xù)發(fā)展,女舞蹈演員也慢慢地用起了“矮子步”,使這門舞蹈藝術的動作越來越統(tǒng)一。單水袖。國內很多采茶舞蹈都采取雙水袖,或參差不齊或左右長短相同。然而贛南采茶舞中舞者不存在右臂袖筒,只有左臂袖筒。所以,這種特殊的表演風格又被稱作“單水袖”。舞者表演時只揮舞或舞動左臂袖筒,并配合傳統(tǒng)民間樂器,陳現出特色鮮明的表演特征。舞者表演贛南采茶舞時,僅以一只胳膊揮舞水袖,它比揮動雙水袖的難度更大。它需要舞者具有扎實的舞蹈功底以及健康的身體素質。盡管采取單水袖表演,然而其表演動作做出飄、纏、卷、繞、搖、甩等數十個單體動作。兩人或更多舞蹈演員配合時,舞者的合體動作將更美麗、更復雜,強化了它的表演張力,豐富了其表演形式。贛南采茶舞中的扇子花,是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舞者在表演時手中拿著扇子,借助扇子的散、卷、合、開等形式,挽出不同形式的扇子花。它可以豐富采茶舞蹈表演環(huán)節(jié)的形式和內容,又能夠揭露舞者內心波動起伏的情感態(tài)勢,渲染舞蹈表演的氛圍。在表演過程中,扇子可以用來代替或代表生產工具,凸顯表演張力,增加動作形式。通常情況下單扇花男女皆可用,女舞者主要使用雙扇花。人們也持續(xù)改進贛南采茶舞,當前已發(fā)展出三十多種扇子花表演形式。加上表演的口訣、套路以及配樂,使它能夠形成特殊的舞蹈表演形式,深度展現贛南采茶舞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表演形式。
3.3獨特的舞蹈表現形式
與其他地區(qū)的采茶舞相比,廣西壯族采茶舞蹈采用了奇特的道具、服裝和造型。男舞者設計了比較奇特的造型,頭上要佩戴黑色的頭圈,與彩繡的頭圈相似;腰部佩戴紅腰帶,腳上穿著黑色布鞋。此類造型能夠給受眾帶來強烈的沖擊感,這種層次分明的打扮易于吸引人們的眼球。由于各位男舞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服裝存在一定區(qū)別,男舞者需佩戴的腰帶、頭飾和鞋子存在相應區(qū)別。部分男舞者均穿著白色的褲子和上衣,但其他男舞者穿著紅色服裝,或者藍色的褲子和上衣等。人們一般都根據所扮演的角色搭配這些服裝。男、女舞者采用的道具、服裝都要符合一定要求。女舞者通常佩戴紅色的彩繡頭圈,腳上的繡花鞋非常精致。而且,女舞者穿的鞋子和佩戴的頭飾均須保持一致,所穿衣服則可以存在一定差別。部分女舞者穿黃色上衣與紅色裙子,其他女舞者穿紅色上衣和青色褲子。他們的服裝特色較為鮮明,舞蹈過程中也用到了一些奇特的道具。廣西壯族采茶舞主要運用花色的籃子、傘或彩色的扇子,還有銅錢鞭、鳳凰、麒麟等。除此之外,舞者開始跳舞時,人們會安排嗩吶、二胡、勾筒、笛子等傳統(tǒng)樂器為其配樂,在雙方密切配合的過程中充分展示當地采茶舞輕盈、優(yōu)美、歡快的姿態(tài)。
3.4唱念帶舞有機融合
在贛南采茶舞蹈中,唱、舞、念有機融合變成一種基本表演形式,其中舞蹈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貫穿于整個表演的全過程。采茶舞蹈表演中可以不安排念、說、唱,但必須有舞蹈動作。在贛南采茶戲中,每個演員都必須會舞蹈,在采茶戲表演中一直呈現出舞者的形象,進而達到滿臺都有舞蹈的視覺效果?!夺灩铡啡诤狭素S富多彩的文字語言、肢體語言和音樂語言,完美結合唱、念、舞的表演形式。文字念白刻畫了放牛釣拐的幽默故事,舞蹈動作合理配合故事的節(jié)奏,舞者左手拿著吊桿,右手配合著扇子,打著撩腳,踩著幽默詼諧的臺步,亦步亦趨地踏上舞臺。這種造型表演使受眾感受贛南采茶戲中的無限歡樂與獨特魅力。詼諧幽默成為贛南采茶戲獨特的精神氣質。這是因為贛南客家人早期寄人籬下,無法順暢地抒發(fā)內心的強烈情感。后來他們采取了苦中作樂、逆來順受、正話反說的敘事方式。贛南采茶舞蹈吸收了這種丑中見美、在苦難生活中快樂生存的理念,使它變成了贛南采茶戲最顯著的精神氣質。贛南采茶舞的大量唱詞和語調均顯得幽默詼諧,正體現了這一點。
4結語
采茶舞蹈源自于茶區(qū)豐富多彩的采茶活動。必須深入把握它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沉淀,在做好傳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采茶舞蹈的形式、內容、動作等,向其中滲透一定的時代內涵和文化內容。這樣可以有效表達采茶舞蹈的內在價值理念和文化品質,促進傳統(tǒng)采茶舞蹈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洪嚴.贛南采茶舞蹈的藝術審美與文化傳承[J].福建茶葉,2016(02):96-97.
[2]王丹.湖北民間舞蹈教育傳承及發(fā)展研究——以英山縣采茶舞蹈為例[J].福建茶葉,2017(03):28.
[3]邢令果.采茶舞蹈的藝術審美與文化傳承[J].福建茶葉,2016(07):37-38.
[4]朱曉憶.淺析廣西壯族采茶舞蹈的藝術特征[J].福建茶葉,2018(02):105.
[5]沈娟.解析我國民間傳統(tǒng)體育文化——以贛南客家采茶舞蹈為例[J].福建茶葉,2017(05):314.
[6]王瑜.傳統(tǒng)采茶舞蹈風格的特征分析[J].福建茶葉,2018(05):380-381.
作者:范春明 單位:范文海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