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篇1

社會的發(fā)展,促進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與深入,對學生的閱讀提出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初中作為承上啟下的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會直接影響其學習質(zhì)量,并且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點的理解和實際應用。拓展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效率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好奇心,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的綜合素養(yǎng)。

一、選擇合適的拓展閱讀內(nèi)容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時,需要靠閱讀內(nèi)容的合適性,通過科學的拓展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且重點提升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而扎實掌握教材內(nèi)容。因此,需要教師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豁然開朗”。有時學生在初次接觸課文時,會對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產(chǎn)生疑惑,進而提出問題,此時如果教師使用另一篇文章來解答這篇文章,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有的學生還是無法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拓展閱讀的內(nèi)容不合適、學生與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存在差異性等原因,導致拓展閱讀內(nèi)容不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甚至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和對課文的理解。因此,需要教師在拓展閱讀教學中,從學生思維能力、語文能力和發(fā)展等角度出發(fā),多聽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進而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

(一)選擇表現(xiàn)力強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

想要利用語文中大量、優(yōu)美、正確等類型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夠理解這些知識?!犊滓壹骸返慕虒W中,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排”“拿”等字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由于課文中所體現(xiàn)出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也不了解作者魯迅的人生事跡,即便是利用課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詞等內(nèi)容指導學生學習,也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學習此類表現(xiàn)力比較強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于拓展閱讀豐富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提高課文的表現(xiàn)力。學習《孔乙己》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吶喊》《狂人日記》等,以此增加學生對作者魯迅的了解,并且在這兩篇文章的輔助下,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感受到《孔乙己》一課的表現(xiàn)力,從而理解并掌握課文內(nèi)容。

(二)選擇能激發(fā)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

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閱讀量不足,且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學生的發(fā)展。識字以及了解基礎語法,是進行閱讀的關鍵條件,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內(nèi)涵的理解更重要,而學生是否能夠理解閱讀內(nèi)容,與其閱讀量、閱讀習慣等存在密切關系。想要拓展學生閱讀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拓展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保障學生能夠主動、積極且認真的閱讀。教師向?qū)W生推薦《西游記》《詩經(jīng)》等內(nèi)容,由于學生知識含量有限,對教師推薦的內(nèi)容理解程度有限,導致部分學生沒有興趣閱讀。對此,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觀看《西游記》《中國詩詞大會》等節(jié)目,雖然不是讀書,但是能夠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其想要從書中了解影視劇等電視節(jié)目中體現(xiàn)的知識點,進而主動閱讀《西游記》《詩經(jīng)》等。

二、找準進行拓展閱讀的時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拓展閱讀,需要教師找準時機,在不同的時間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并且在不同的時機進行拓展閱讀,可以滿足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需求。

(一)在課前進行拓展閱讀

有的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距離,尤其是文言文等與古代生活關系密切的課文,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難以強化學生的感受。對此,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背景資料,以此了解課文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同時,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其他書籍、資料,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掃除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的障礙,即在課前實施有效的拓展閱讀。教學《曹劌論戰(zhàn)》時,教師可以介紹課文的背景,使學生了解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時間為魯莊公十年,是齊桓公在繼位之后第二次向魯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齊桓公,即公子小白在繼位之前與庶兄之間進行過非常激烈的爭斗,公子小白在回齊國的路上遭遇魯莊公派出的管仲的刺殺,而魯國的計劃失敗,公子小白率先回到齊國,繼承君位,成為齊桓公。隨后,齊桓公開始反擊,當時齊國與魯國的軍隊在齊地交戰(zhàn),齊國勝利,并接著這次取勝迫使魯國將公子糾殺了。齊桓公的權力和地位雖然得以鞏固,但是內(nèi)心始終記恨著魯國,因此在第二年春天再次向魯國發(fā)兵,從軍事和武力的角度實施報復和懲罰。通過這個故事使得學生了解戰(zhàn)爭的由來,掃除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方面的障礙,從而了解課文的主旨和內(nèi)容。

(二)在課堂中進行拓展閱讀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不同難度的問題,如果教師能夠在適當?shù)臅r機補充材料,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作者、課文內(nèi)容、單元教學重點以及課文人物等,從而幫助學生與作者、課文進行心靈上的對話,進而達到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并且有效擴大學生閱讀量,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拓展。依舊以《曹劌論戰(zhàn)》為例,學生并不了解曹劌與魯莊公交流時涉及的內(nèi)容,簡單來說,就是“為什么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就能夠獲得戰(zhàn)爭的勝利呢?”此時需要教師結合課文補充相應的材料。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各諸侯國都沒有常規(guī)軍,通常是在發(fā)生戰(zhàn)爭時由國君作為統(tǒng)帥,其他貴族分別擔任軍官的職務,而普通士兵則是臨時從奴隸中征集。因此,只有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奴隸才會在戰(zhàn)爭中賣命,這樣才有可能獲得勝利。此外,學生普遍對弱勢的魯國戰(zhàn)勝強大的齊國感到疑惑。這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合適的資料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罢搼?zhàn)”討論的是“長勺之戰(zhàn)”,這是陣地戰(zhàn),而長勺是進行陣地戰(zhàn)的絕佳地理位置。因此,當強大的齊國軍隊長途奔襲到長勺時,已經(jīng)失去在兵力上的優(yōu)勢;而魯國是以逸待勞,在應對時自然也會變得輕松。同時,當時交戰(zhàn)的主要方式是車戰(zhàn),一般持續(xù)時間不長,因此魯國有取得勝利的機會。

(三)在課后進行拓展閱讀

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可以看做是學生系統(tǒng)化學習語文知識的例子,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舉一反三。因此,在完成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任務后,可以向?qū)W生推薦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閱讀。現(xiàn)在使用的初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部分課文是從長篇作品中節(jié)選的段落。《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以及《楊修之死》等,在完成這些內(nèi)容的教學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儒林外史》和《三國演義》等名著,可以閱讀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閱讀整本原著,實現(xiàn)科學且高效的拓展閱讀。在課后拓展閱讀中,能夠?qū)崿F(xiàn)學生知識面的拓展,還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加深學生閱讀興趣,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閱讀量,提升拓展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三、使用合適的拓展閱讀方法

拓展閱讀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與具體的活動結合,才能充分且全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主動閱讀。

(一)組織閱讀交流和競賽活動

組織閱讀交流以及競賽活動是教師比較常用的方法,也是取得效果較好的方法。交流活動要豐富多彩,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且改善拓展閱讀的實際應用質(zhì)量。交流活動的關鍵在于交流,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感受和想法,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讀書交流的活動可以是閱讀內(nèi)容的簡要介紹、表演活動、分享體會等,鼓勵學生在不同的交流活動中融入自己的想法,積極與他人交流閱讀內(nèi)容,深化學生的理解和感受,進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勝心比較突出,教師組織競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有利于學生積極閱讀,并參與競賽。競賽的形式可以是詩歌朗誦、講故事以及知識競賽等,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并且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從而積極閱讀。當教師組織講故事競賽,這就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故事,還可以是其他類型的書籍,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編成新的故事,分享給其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在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實際情況,組織科學的閱讀交流活動和競賽活動等,實現(xiàn)高效、科學的拓展閱讀,提升拓展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二)組織不同文章,做對比閱讀

拓展閱讀過程中,將不同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便于學生了解不同文章的閃光點、學習不同作者的寫作手法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分析能力、總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同時,能夠促使學生對文章的情感、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有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跳躍性思維的發(fā)展。此外,拓展閱讀中對不同的文章進行對比,方便學生了解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能夠促使學生了解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理解其內(nèi)涵。以對比的方式進行拓展閱讀時,可采取的方法較多,也就是對比的內(nèi)容不同,教師需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從而發(fā)揮出拓展閱讀的效果。閱讀《貓》的課文時,學生可以同時閱讀《狼》,對比兩篇課文表達方法和描寫手法上的差異性以及相同點,并且分析每篇課文在寫作手法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點,進而了解課文重點內(nèi)容以及內(nèi)涵。與此同時,為了深化學生對貓和狼的了解,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與貓、狼相關的書籍,提高閱讀質(zhì)量、拓展閱讀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通過聯(lián)想的方法開展拓展閱讀。主要是針對文章的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且將作品放在核心的位置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利用該方法進行拓展閱讀,引導學生思考與閱讀內(nèi)容相關的現(xiàn)象、事物等,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nèi)涵。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拓展閱讀,可以指導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從而保證拓展閱讀效果。

四、拓展閱讀應注意的層面

(一)拓展閱讀要從教材角度出發(fā)

拓展閱讀本身包括課內(nèi)和課外兩個方面的閱讀,課外閱讀主要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自主選擇閱讀內(nèi)容,而課內(nèi)閱讀一定要將教材作為基礎。但有的教師在拓展閱讀中沒有從教材的角度出發(fā),重視語文的特性,明確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避免出現(xiàn)舍本逐末的情況,保證拓展閱讀效果?!都o念白求恩》的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使用過多的篇幅和時間來介紹作者的故事和創(chuàng)作背景,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但是會影響學生閱讀效率和教學效果,且影響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利于學生掌握學習課文的修辭手法以及習作技巧等知識。在拓展閱讀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白求恩的人物介紹,增加學生對白求恩的了解,并且在講解過程中與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結合,但需要注意不能占用過多的篇幅和時間,使學生了解白求恩在中國作出的貢獻,促使學生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介紹課文采取的寫作技巧等知識點,拓展學生學習的深度。

(二)拓展閱讀要立足于學情

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出拓展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還需要教師全面考慮學生的能力和需求,重視學生拓展閱讀時的自主選擇以及內(nèi)容的選擇,從而保證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對拓展閱讀教學的需要,要重點考慮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應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制定科學的閱讀目標。借助拓展閱讀的機會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好奇心,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日常”??梢砸髮W生每個星期完成一篇拓展閱讀的感想,字數(shù)不限、體裁不限等,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堅持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既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寫作質(zhì)量??梢姡卣归喿x活動的落實需要以學生的語文能力等基本情況作為基礎。初中語文教學合理應用拓展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質(zhì)量和語文素養(yǎng)。在拓展閱讀的實際落實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教學目標等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拓展閱讀計劃,有效提高拓展閱讀的應用效果。

作者:徐靜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篇2

課改進行了幾十年,教材也變了多輪,課標也改了幾次,本文僅就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從一線教師的“學”與“用”及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角度,來談談新課標學習之感、之思。課標只是一個具有方向性、指導性的理論框架,具體落實要靠編寫出各學段的教材來實施,最終通過一篇篇課文與一個個專題活動來呈現(xiàn)。對于真正處在教學一線的千千萬萬個語文教師來說,新課標還只是一個大方向,免不了有距離感,直接面對的還是教材,需要對其進行鉆研與解讀,再進行設計與施教。至于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理念,還需要每位教師自己去感受,并摸索著前行。回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還沒有“課標”這個名詞,那時是叫“教學大綱”,似乎也很少有教師去做過多的所謂研究,更遑論專門組織的培訓。教師更關注的還是用好課本,教好課文。實際上,語文該教哪些東西,語文課該怎么上,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東西還是比較明顯與明確的。理念再創(chuàng)新,理論再完美,最終能看到成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都集中在貫徹、實施它的教師身上。中小學語文教學惟實而不能虛,要為學生積一點真正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一點實在的人生根基。因此,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保持清醒,做到理論與實際的兼顧、理想與務實的兼顧。

一、單篇課文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整本書閱讀的兼顧

單元整體教學(或者叫大單元教學)、整本書閱讀只能說是“大閱讀”的一種活動方式,并非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單元整體教學也是由單篇課文教學來完成的,所謂的大單元教學并不排斥單篇課文教學?!罢緯喿x”在此次新課標中出現(xiàn),也反映出現(xiàn)實中的兩個問題。一是進入電子、數(shù)字化時代,以手機閱讀代替“讀書”已是事實。這種“泛閱讀”或“淺閱讀”嚴重制約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中學生需要的是“深閱讀”“真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意識與習慣。二是學生在當前學習競爭壓力現(xiàn)狀之下,難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沉浸式讀書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巧妙處理——整本書閱讀重在課外的引導與落實,可以利用好寒暑假及小長假的時間,平時也可適當組織一些整本書閱讀的交流沙龍等活動。要知道,茶余飯后的“讀書”與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圍繞語文教學改革的想法一定要務實,做法一定要能接地氣。就從一篇一篇課文認真教好做起,達到對一個一個單元課文的整體掌握,最后達成對教材這個“整本書”的掌握。這也可作為對“整本書閱讀”的一種詮釋。

二、“基礎型學習任務群”與“發(fā)展型學習任務

群”“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兼顧對于這個話題,可能有人會問:這三個方面并列而設的項目內(nèi)容本身就是互相兼顧的,怎么還要提?理論上的確如此,但教學中往往面臨許多困難。1.任務群的提出有新意但也造成了壓力。把涵蓋多方面知識、能力的傳授與培養(yǎng)賦予“任務群”的概念,這是新課標比較突出的創(chuàng)新之處。顧名思義,“群”就是一連串。比如,“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側重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分四個學段逐一設置,每個學段都設有3-4個具有一定關聯(lián)而又梯級向上發(fā)展的語言文字積累的任務。“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提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方面,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由基礎性、一般性的閱讀與交流到更高層次的閱讀與表達,每一方面又從四個學段分別設置不同層級的目標任務,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易漸難。“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主要涉及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同樣分別從四個學段設計不同層級的讀書活動與學科間的交叉學習安排。整本書閱讀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有些直接明確了要讀的書目,就等于確定好了不同學段要閱讀的名著;跨學科學習則主要是實踐活動的設計,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是新課標的主體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但也許正是因為重要且繁多,教師實施起來難免會有壓力——哪一個都重要,一個都不能少,而時間又很有限,所以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2.重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失衡現(xiàn)象一直存在。現(xiàn)在的中小學語文課堂,為求生動活潑,教師更多地在“人文性”上想辦法,往往忽視或弱化了對基礎知識、基本功底的強調(diào),因為“工具性”的知識比較生硬、枯燥且費時。而新課標在“發(fā)展型”“拓展型”方面有更多的要求,更有可能加劇這一趨勢。因此,一線教師更要關注這一方面,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兼顧。比如,新課標對小學起始段握筆、書寫的姿勢這一最基礎的學習任務沒有作要求,更沒有指導,教材也沒有過多地講解,這就需要教師去教,并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長期堅持才能出成效,同時還需要教師自己有這方面的功底與能力。這一點其實反映出理念與現(xiàn)實存在著巨大的落差。最重要的“啟蒙”環(huán)節(jié)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到了初中階段,教師再去反復糾正學生這方面的錯誤,往往費時費力且難有效果。其實,拿筆的方法、寫字的坐姿、朗讀時怎樣拿書、站立回答問題有哪些要求等等,這些看起來似乎不值一提的小事,卻又實實在在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積累的大功底。3.對仍存在的社會之爭當有清醒的認識。電腦普及和現(xiàn)代化交際工具的使用,使得漢字書寫被忽略;考試允許使用字典,識字認字重要性下降;“啞巴語文”盛行,答題時會寫,生活中卻不會說……種種怪象,使得挽救語文教育到了緊要關頭。漢字及書寫是中華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不使用好它,并讓它傳承光大,我們的文化自信還會有載體嗎?“啞巴語文”的表現(xiàn)就是語文教學以訓練為主,課堂上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提出,再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答,這對考試確實管用,但語文基本功之一的“朗讀”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又如何培養(yǎng)呢?甚至與人交流能聲韻和諧、正確表情達意、說出連貫的話這些基本社交能力都不具備,將來又怎能適應社會、從善如流呢?上述這些教學中的困難,都是語文教學要面對的現(xiàn)實,如何理清現(xiàn)狀并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各方面兼顧,堅守語文人的底線意識,體現(xiàn)了一個有責任感的語文教師的本色。

三、課堂、作業(yè)、考試、評價的兼顧

新課標對“評價”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視,教育改革發(fā)展到這一階段,“評價”這一話題始終是熱點、焦點,當然也是我們期待且需要學習的。1.過程性評價的操作體現(xiàn)為簡潔而實用。過程性評價是日常的工作,主要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新課標用近一整頁做了詳述,顯然還都是綱領性、原則性、指導性的?!斑\用多種評價方法”“通過課堂觀察、對話交流、小組分享、學習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性表現(xiàn)”“鼓勵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家長參與過程性評價”“提前設計評價量表、告知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評價工具,形成評價結果”……這些表述科學嚴密,教師不能形而上學地去理解,而要考慮實際的可操作性。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過程性評價一定要追求簡潔而實用,即抓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做。比如,學生上臺板演能寫工整的字;站起來回答問題,能聲音響亮,站姿好看,表達連貫,正確達意;朗讀課文,能學著融一點感情并做到抑揚頓挫;上課時能端正坐姿,并能緊跟教師的問題積極參與回答;等等。教師能做好這些評價,激勵先進,糾正不足,已經(jīng)是很難得、很有效的過程性評價了。2.“雙減”之下的現(xiàn)實困境。新課標在“作業(yè)評價建議”中提出了“精心設計作業(yè)”“增強作業(yè)的可選擇性”“(設計)多種類型的作業(yè)”“加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嚴格控制作業(yè)的數(shù)量”等要求,正是為“雙減”政策的落地發(fā)聲。但從一線教師的現(xiàn)狀來看,或許還面臨許多困難。精心設計一次作業(yè)也許可以,但作業(yè)是天天有,都如這樣的功夫進行下去,估計就沒有多少教師能做到了。此外,現(xiàn)在倡導的活動式作業(yè)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考試指揮棒下的師生能否每次都完成好,實在有待商榷。認為學生課業(yè)負擔重是因為作業(yè)太多,這是很膚淺的認知。最有效的教學是因材施教,最有效的作業(yè)要分層次地布置與評價?,F(xiàn)實教學過程中,作業(yè)量的多少是很難界定的,同樣的一次作業(yè),有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有的學生則會感覺困難,但在現(xiàn)實中又很難做到一人一作業(yè)。怎樣操作才能做到作業(yè)效果最大化呢?同樣一次作業(y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完成數(shù)量、作業(yè)選擇、批改評價上進行“區(qū)別對待”。就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實施的“彈性作業(yè)制”來看,還是很有效果和可操作性的。即學生根據(jù)每天的作業(yè)總量及自己的理解程度選擇哪些題目可不做,只要家長簽字說明就可以。這一方法后來還推廣到其他學科,特別是數(shù)理化這些較難的作業(yè),彈性處理更妥。3.階段性考試不搞自欺欺人的理想化。新課標將考試用“階段性評價”來表述。頻繁考試確實不可取,也不該過度注重考試成績和排名,但毫無疑問考試是不可廢的,更不要將其妖魔化。不公布考試排名,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名次是可以的。這樣才能認清自己的現(xiàn)狀,有一個回顧、反思和改進的重要依據(jù)。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很有必要。應該讓考試這一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回歸常態(tài),不要過度去關注它、聚焦它。新課標還提到了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的階段性評價。把“整本書閱讀”與“名著閱讀”結合起來,一學期進行1-2次專題性活動,對該學期安排的名著進行閱讀后的集中交流研討,其實也是在為中考名著考查作先期復習準備,是一種很實用的舉措。對于跨學科學習,每學期進行1-2次,“通過觀察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等,評價學生跨學科學習的階段成果”,也是可行的。在中小學這一基礎性學習階段,學生能力有限,跨學科交叉學習實際操作起來有困難,或者只能說是一種探討活動而已,務必求精而不求多。

四、課堂教學與課前預習的兼顧

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很優(yōu)秀,教師也有意識地去啟發(fā)、調(diào)動學生,但學生就是不配合,課堂顯得很沉悶。其實,有一個根本原因經(jīng)常不被重視,那就是學生對文本不熟。也許有教師會說:提前已經(jīng)布置學生預習了呀!的確如此,但事實卻不盡如人意,預習恐怕是學生最容易逃脫的作業(yè)了。當前課業(yè)負擔下,學生能每天把作業(yè)匆匆完成就不錯了,再期待他們認真地去“預習”明天要上的下一篇課文,的確太理想化。所以,一個務實而且聰明的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能把課文當作學生沒有預習過的去上,才是現(xiàn)在不可少的思想;或者可以說,能把學生沒有預習的語文課上得精彩,才是語文老師的真功夫?,F(xiàn)實逼迫我們必須要做這樣的歷練。無論是“新課標”還是“老大綱”,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沒有變。我們當“兼顧”好新時代、新技術、新方法,教出“語文味”,留住“語文情”。

作者:馬躍 單位:合肥市海頓學校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篇3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要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語文課程的新策略,也是語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墩n程標準》對語文課外閱讀也做出具體規(guī)定,即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一重要的規(guī)定,切中語文閱讀教學注重課內(nèi)范文教學、忽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不足的要害,為學生學習語文,提高閱讀能力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把課堂內(nèi)外、書本內(nèi)外結合起來,充分體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的基本規(guī)律呢?這需要一線教師反復實踐,“操千曲,觀千劍”,努力摸索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方法。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有言:“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闭Z文教材是教學之根本,是學習語文的主要載體,是啟迪學生閱讀智慧的一把金鑰匙。部編版的語文教材更是智慧之集大成者,其中儲藏著無窮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是教師一切教學活動的總綱。本文以朱自清的《背影》教學為例,提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些做法與思考。

一、立足課文,循序漸進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背影》的第一課時教讀引領課,實實在在抓課本,即課內(nèi)朗讀,強調(diào)字詞,跳讀分析四次背影四次落淚,引導學生初步體會父子深情。但是初中學生缺乏生活體驗,閱讀習慣沒有養(yǎng)成,閱讀能力又不高,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精讀分析,并在課后布置作業(yè)朗讀課文,積累字詞,鞏固基礎知識,培養(yǎng)基本的語文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先朗讀《兒子眼中的父親》進行課堂導入,旨在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教師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介紹作者及背景,為理解特定情境下的父子情感作鋪墊。接著,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整體感知,教師進行點評,突出情感的把握,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悟父子情。此時,教師提出問題:(1)“背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2)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3)《背影》中作者流了幾次淚?體會幾次流淚包含的感情。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促成其深度思考。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讀首尾段,領悟深情,把握主旨,并讓學生暢談感受,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課文所飽含的真摯的父子深情。最后,教師讓學生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為開頭,為自己的父親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從而把學生的情感帶到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與生活的溝通。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真諦,體驗閱讀的快樂。

二、突出引領,拋磚引玉

引領就是教會學生學習,授之以漁。《背影》第二課時的教讀引領課中,教師拋出問題:“父親對兒子的深愛體現(xiàn)在哪些行動中?”學生紛紛找到一些細節(jié),達成共識,最能體現(xiàn)父愛深切的地方是“望父買橘”,抓住動詞“攀、縮、微傾”等仔細玩味,年過半百的父親在手上沒有可抓、腳下沒有可蹬的情境下,只能吃力地用胳膊撐著肥胖的身體,“微傾”著身子努力爬上月臺。越是寫父親爬月臺的吃力,越能體現(xiàn)父親愛子心切,“我本來要去的,他卻不肯”,在父親眼里,20歲的我仍然是個孩子,非得自己親力親為,拳拳父愛刻畫得淋漓盡致,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接著,教師提出問題:“父親對兒子的愛又如何體現(xiàn)在語言上呢?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試著揣摩一下父親的心思。”學生很快就找到那四句話,并略加思索,娓娓道來,明白了原來父愛也細膩。此時,教師引出對范文賈平凹的《酒》的閱讀,并提出問題:“父愛表現(xiàn)在哪些行動中?如何體現(xiàn)在語言上?請從文中圈點批注?!碧釂柕臅r候,教師分層教學,先從中等以下的學生問起,隨著問題難度的增加促使優(yōu)等生深入思考。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引導點評,鼓勵學生潛心讀書,用心體會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雙重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是思考者、學習者、閱讀者,同時教師的引領也尤為重要,適時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課內(nèi)對人物語言動作的分析,很快就遷移到范文賈平凹的《酒》的閱讀,同是父愛主題,同是借助父親的行動和語言感悟父愛的閱讀任務,高度的相似性讓學生閱讀信心倍增,興趣濃厚。明確的閱讀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教師分層教學,由淺入深,逐步調(diào)動,依次讓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來展示,教師相機引導,層層深入,抽絲剝繭,引導學生體悟父子深情,也讓學生明白雖是不同的父子、不同的情境,但父愛卻都是真摯的。

三、課堂閱讀,學以致用

《背影》的第三課時是組文閱讀課。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復習回顧《背影》的內(nèi)容,明確本文運用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刻畫人物的方法,刻畫了一位關愛兒子,細心、體貼,而且執(zhí)著、堅強的慈父形象。接著,教師讓學生讀組文《父親》(劉亮程)、《父子情(節(jié)選)》(舒乙),提出問題:“這兩組文章中作者各自塑造了怎樣的父親形象?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請從文中勾畫出來。”讓學生運用從《背影》中學到的方法去讀這組散文,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學會分析人物形象。通過課堂交流展示,求同存異,關注生成性問題。其次,教師要求學生速讀葉圣陶的《談〈背影〉》,提出問題:“作者主要談《背影》哪方面的問題,請勾畫出來?!苯處熞龑Щ卮鸱较蚴沁x材,凡是與背影有關的就寫,無關的一筆帶過,凡是與主題關系密切的就詳寫,關系不大的就略寫,這是散文選材的宗旨。然后讓學生再次閱讀幾篇類文,看看它們選材是否遵循了這樣的原則。在類比閱讀中,教師讓學生了解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最后,教師布置課后閱讀傅雷家書《給傅聰?shù)囊环庑拧?,體會拳拳父愛。這樣的課下閱讀,既有課堂學到的學習方法,又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學生就會有的放矢,真正實現(xiàn)由課內(nèi)知識到課外閱讀的遷移。綜上所述,三課時完成了精讀課《背影》和四篇美文閱讀。最主要的是學以致用,讓學生用教讀引領課學到的方法,去自主閱讀美文,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量。把課堂上面面俱到的分析解讀課文換成有效閱讀相關的名篇美文,這正好應了葉圣陶老先生那句話“千法萬法,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方法”。通過課內(nèi)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有意識地去閱讀積累,引導學生在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對文本個性的多元解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由事入理、由情入理的分析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傊ㄟ^閱讀,可以歷練和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逐步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作者:馮凱雪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篇4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注重知識點的講授,往往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習慣被動地接受教師拋給他們的觀點而不會去思辨。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要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改變這樣的閱讀現(xiàn)狀就是當務之急。批判性思維能力之于閱讀教學就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評估、比較、分析、批判和綜合相關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介入能幫助學生批判性地思考閱讀文本、分析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有效提升閱讀水平。

一、巧妙引入,引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巧設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當學生接觸到一個新的閱讀文本時,他們只知道去理清文本的脈絡,感知基本的內(nèi)容,卻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思考。教師就需要依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他們的閱讀興趣,巧設問題引發(fā)思考,再逐步激發(fā)他們批判性思維的火花。教師如果引導得巧妙,學生會沿著教師的引入將批判性思維推向縱深。以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孔乙己》的教學為例,教師先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人物輪廓,問學生這個像誰。學生推斷這個人物就是閱讀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孔乙己。通過圖片的引入,教師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學生需要將畫像與書本的描述進行充分融合,這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比較能力。接著,教師就問學生:能在圖上加上哪些元素,使之更像孔乙己?這其實就在引發(fā)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學生需要給出自己個性化的觀點,還需要否定別人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當教師說,能不能給孔乙己加上一頂帽子?一個學生說,如果給他加上破舊的衣服更合適。當教師再提議給孔乙己的手上畫一個戒指,又有學生說,孔乙己很窮,這樣做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他提議說,倒是可以在畫面上給孔乙己畫上一個長長的指甲。他給出的理由是,原文有這樣的描述: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同時,該學生還補充道,長長的指甲更能說明孔乙己的迂腐與懶惰。顯然,通過教師的引入,學生開始思考別人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見解。在這樣的引入中,學生主動將文本人物作為切入點,進而展開全面而細致的分析。在這樣的分析中,學生不僅多維度地感知文本的人物,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主題。同時,他們還鍛煉和提升了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有效合作,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教師在閱讀中開展合作能讓學生彼此交流、彼此幫助,進而促進問題的解決。在合作中他們會彼此交流觀點、會彼此爭論問題;在爭論與交流中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也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合作,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性話題。學生在合作的狀態(tài)下,更能體會到民主與平等的氛圍,這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維的發(fā)生。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的合作性話題要表面看上去不很難,以引發(fā)更多人的參與。但實際上又要有點難度,以讓他們能深度地思考。還以《孔乙己》的教學為例,教師拋給學生的話題為:魯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藤野先生》,那么當前的這篇文章能不能改成《孔乙己先生》?在合作中每個人都需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不管對與不對,只要表達了,就會得到組長的肯定。在合作中,每個人都可以對別人的觀點質(zhì)疑,他們會在質(zhì)疑中漸漸形成準確、清晰、生動、有邏輯性的表達自己認識的能力,這是批判性思維成長的重要路徑。有學生說,是可以加在原文的標題后面加上“先生”二字的。他給出的理由是,先生在過去是對讀書人的尊稱,孔乙己也是一個讀書人,還寫得一手好字。他還補充道,孔乙己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對小孩特別好,一小碟茴香豆也會分給他們一些,這跟藤野先生的善良是一樣的。但是另外一個學生就給出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不可以加“先生”二字。他給出的理由為,一般來說,先生就要成為人們各方面的表率;而孔乙己是不能擔此大任的,他不勤勞,而且偷人家的東西。通過合作,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他們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也是提升自己批判性思維的過程。可見,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的機會,讓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合作中,學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自身的閱讀潛力,依靠自身的努力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多元對話,拓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多元對話,在對話中不斷拓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以讓他們立體地、多元化地呈現(xiàn)自己的見解。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讓對話成為學生打開課堂的重要方式,也讓他們在對話中迸發(fā)思維的火花。還以《孔乙己》的教學為例,教師先是與學生開展這樣的對話:能不能從文中找出一些自己認為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教師期待學生精彩的表達,期待他們將對話開展下去。學生想到的就是閱讀文本的最后一句: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學生說,文本的最后一句挺矛盾的,不知道孔乙己有沒有離開人世。教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他們說出孔乙己沒有死的理由,或者孔乙己不在人間的理由。學生由師生的對話轉為與文本的對話,他們認為,這樣的結尾給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不少學生認為,孔乙己沒有死掉,他們還基于文本設計出一個尋人啟事,以好心人的身份,在孔乙己當時出入比較多的地方張貼出來。尋人啟事是這樣寫的:孔乙己,男,年紀不是很大,喜歡喝酒。他腿有殘疾,不能正常走路。他的胡子很長而且亂,他的衣服臟而且破。如果大家見到他,請與咸亨街張同學聯(lián)系??梢钥闯鰜?,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學生充分展示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批判性思維也隨之發(fā)展。毋庸置疑,在多樣的對話中,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了孔乙己,也進一步發(fā)掘了文本的主題。他們在對話中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著文本中復雜的人物,并以創(chuàng)設尋人啟事的方式體現(xiàn)自己的看法。一言以蔽之,在多樣的課堂對話里閃爍著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光芒。

四、結語

陶行知先生在談論創(chuàng)造教育時曾經(jīng)這樣說,如果學生不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他們何以創(chuàng)造。他認為,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開展創(chuàng)造教育的重要路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成重要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多樣的閱讀活動,使學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質(zhì)疑,在質(zhì)疑中抵達閱讀文本的內(nèi)核。

作者:蔡亞飛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zhèn)邱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