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挖襟衫結構特點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挖襟衫結構特點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挖襟衫結構特點研究

本文作者:羅靜 崔榮榮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綴做”一詞源于閩南語,表“拼接”的意思。綴做衫又稱中式挖襟衫,是指福建惠安女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所著的一種特定服飾,由于整件衣服用若干面料拼合,因此而得名[1]?;菖棽皇怯惺芬詠砭投ㄐ偷?,近百多年間已經(jīng)歷了三至四代的衍變,據(jù)《惠安縣志》[2]記載,綴做衫是由清末至20世紀30年代的接袖衫[3]在其原有形制上通過略收各部位尺寸、多分割多拼接發(fā)展而來,當今在惠安廣泛服用的節(jié)約衫擁有與綴做衫相似的形制,所不同的是在長度尺寸上更趨短小,其衣身的分割和拼接也相對減少。本文主要從結構領域入手,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對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館藏的綴做衫實物標本進行測量和結構復原,并探討其結構的機能性。

1綴做衫實物標本的結構特征

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是國內(nèi)唯一一家漢族民間服飾傳習館,填補了我國漢族民間服飾文化史上的研究空白,其藏品涵蓋全國15省市的39個縣、市和地區(qū),品類包括襖、褂、衫、長袍、旗袍、坎肩、大襠褲、套褲、馬面裙等20余種。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有閩南服飾不下數(shù)十種,單單綴做衫就有藏品數(shù)十件。本文研究的一款編號為H衫017的綴做衫實物標本為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藏品。經(jīng)實地調(diào)研和查看大量實物可知,此款綴做衫為近代服飾,主要由崇武一帶縫制生產(chǎn),其外在款式和內(nèi)在結構在同類產(chǎn)品中均具代表性,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其基本款式結構為:圓立領,右衽大襟,緊胸圍,圓下擺且下擺弧度隨衣長的增加而增加,衣長及腰,兩側(cè)開衩,且開叉止口有菱形紋刺繡,前后中破縫,袖身較窄,并采用接袖結構,袖口微微收緊,前胸和后背均有兩塊略微錯開的方形黑色綢布相拼,在方形的四角鑲有三角形色布,在領根處貼縫三角形色布。此外,在分割形式上,與前胸和后背的方形拼接相對應的是橫分割和豎分割,與三角形拼接相對應的是橫、豎、斜三種分割形式,在接袖上以及接袖袖口的拼接上均為豎分割[4]。

2測量與結構復原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實物測量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步驟,準確地測量數(shù)據(jù)是后續(xù)結構復原工作得以展開的基礎和保障,因此在進行測量時盡可能保持測量方法的科學性和測量過程的客觀性。

2.1測量工具與測量方法

2.1.1測量工具

直尺,卷尺,三角板,曲線板,白坯布,記號筆。

2.1.2測量方法

劉瑞璞先生在《古典華服結構研究》[5]中介紹了一種采用全息數(shù)據(jù)采集的全方位測量方法,為了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同時也要保護藏品不得熨燙,測量前,先將衣物固定在平整的白坯布上,要避免拉扯面料,使服裝紗向自然平直,并確定橫向和縱向坐標軸,各部位在測量時參照此軸。本文由于是做相關領域的延伸研究,故引用此法。

2.2測量和復原步驟

測量步驟由外至內(nèi)、從主到次,分別從主結構、里襟、貼邊和毛樣這四個方面逐一進行。

2.2.1主結構的測量和復原

所謂主結構,是指外在的,能被我們看到的結構,包括立領、衣身和接袖三個部分。這款綴做衫實物標本的立領與現(xiàn)代結構設計不同,從領子的經(jīng)緯紗向來看,它沒有起翹量,為完全直領;衣身前后中破縫;接袖在肘部以下的位置與衣身拼合;全身共8顆一字扣(立領部位2顆,大襟處2顆,腋下側(cè)縫處4顆)。將測量所得的各部位尺寸做好記錄,并以此為依據(jù)畫出主結構圖,如圖2所示。從圖2中的結構形式和各部位尺寸可以看出,綴做衫作為惠安服飾,雖然有表現(xiàn)其地域性的外在款式,但其內(nèi)在結構依然滿足中國古典華服十字形整一性的基本形制。由于袖子趨向合體,當手臂下垂時,在腋窩處沒有傳統(tǒng)服裝那么多浮余量的堆積,其緊胸圍和寬下擺的設計在著裝形式上有異于傳統(tǒng)平面體服裝的特點。

2.2.2里襟的測量和復原

里襟是指在衣身右側(cè)與大襟相搭和的部位。此款綴做衫的里襟為一扇形布料與右上衣身部分水平拼接而成,拼接起于右側(cè)縫第二顆紐扣以上1.5cm的位置,止于水平向左11cm處,扇形面料的下止口為右側(cè)縫第四顆紐扣以下2cm的位置,布邊為毛邊,如圖3所示。由于里襟與衣身拼接,且拼接線在大襟款式線之下,當人體著裝并盡可能地做上舉、側(cè)身或下彎運動時,均不會出現(xiàn)遮掩潰缺或遮掩不足的問題。

2.2.3貼邊的測量和復原

從所研究的綴做衫實物標本來看,貼邊部位為領口、大襟、側(cè)縫處和下擺處,貼邊寬度不一,領口的貼邊寬度為7cm左右,大襟處為5.5cm到6.5cm之間,側(cè)縫和下擺處為3.5cm到5cm不等,見圖4。與現(xiàn)代服裝結構一樣,貼邊主要起到加固和包覆毛邊的作用,從而增強服裝實用性能和整體美觀。

2.2.4毛樣的測量和復原

毛樣是指衣片凈樣加縫份所形成的裁片。在進行結構復原工作時,各個獨立的部位均要追加縫份。為保護藏品,測量時不得拆解,所得數(shù)據(jù)均根據(jù)手摸衣物,主觀判斷出各部位的縫份大小,加上精確測量的凈樣尺寸,即可繪制和復原毛樣(見圖5)。從圖5可以看出,衣身整體的縫份控制在0.5cm左右,各拼接縫的縫份基本也為0.5cm,兩方形綢料在前后中線拼接的縫份為0.8cm左右,大襟款式線的貼邊在與衣身拼接時,縫份為0.5cm,與內(nèi)貼邊拼接時,縫份為0.8cm。

2.2.5綴做衫實物標本測量全數(shù)據(jù)一覽表

將測量所得的主要部位尺寸按長度、寬度、弧度三個方向劃分,并結合其他部件尺寸,整理成表格1,使其一目了然。

3綴做衫的結構機能性分析

所謂機能,泛指在物質(zhì)系統(tǒng)中,某一部分應具有的作用和能力。服裝的結構機能性,顧名思義,是指服裝結構設計對人體在著裝狀態(tài)下的一種實用與審美互為影響的功能性,主要表現(xiàn)為著裝舒適性、勞作便利性和視覺審美性。

3.1前后中破縫與節(jié)省面料機能

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可知,前后中破縫與否,主要取決于布幅寬度和大襟遮掩量,此件綴做衫為前后中破縫且右衽大襟的式樣,由于它的里襟部分是由一扇形布料與右上衣身部分水平拼接而成,而作為拼接的水平分割線又在大襟分割線以下的位置,故不會由于大襟款式線的設計而引起縫份匱缺使遮掩量不足,加之觀察到前后中破縫和接袖處均為布邊的現(xiàn)象,因此可以確定前后中破縫主要是受布幅寬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有利于面料的充分利用,體現(xiàn)出惠安女的樸素品質(zhì)和節(jié)儉意識。從整件綴做衫來看,這種結構的節(jié)儉機能無處不在,如里襟的拼接,方形綢料上打的補丁,邊角料縫合而成的貼邊等。

3.2袖子和衣長與勞作便利機能

在清朝中后期,惠東婦女上身所著的接袖衫與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類似,所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長,同時在腋下的褶裥較少,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袖形符合著裝舒適性需求和勞作需求,具有良好的結構合理性。綴做衫是由接袖衫改進和演變而來,它的袖子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注重服用功能和審美需求,從所研究的實物標本來看,袖子的袖縫線從腋窩點到袖口逐漸遞收,接袖在肘部以下的位置與衣身拼接,袖長至小臂的一半,袖口大小為11.5cm,屬于較合體的袖型。選擇這樣的長度和尺寸是為了干活時以免弄臟衣沿衣袖,同時干起活來也利落。為了增加袖子的耐磨牢度和保持袖子尺寸的穩(wěn)定性,在袖口內(nèi)層襯有寬為1.5cm左右的滾條滾邊,同時滾條在袖口外露約0.3-0.5cm。該袖子在袖口與袖側(cè)縫的交叉處有將其一部分多余量折疊、向內(nèi)翻轉(zhuǎn)并將多余量固定于袖子之上的痕跡,這是服裝使用者在穿著過程中為了舒適合體而將袖口改小的痕跡。遵循勞動便利的原則,以此來說明綴做衫衣長短小的緣由。綴做衫由崇武一帶生產(chǎn),與小岞等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農(nóng)耕文化不同,崇武地區(qū)以捕魚為主[6],當?shù)貗D女的主要勞作形式就是出海趕小海,因此,衣長的短小也是為了滿足不被海水打濕的客觀需求,同時通風透氣,涼爽舒適。

3.3緊胸和寬下擺設計與衛(wèi)生舒適機能

據(jù)袁杰英教授在《閩南小岞婦女服飾》[7]一文中介紹,惠安當?shù)卦谑畮啄昵吧写嬗小笆亍钡娘L氣,在女性青春發(fā)育期,以壓胸突腹使人體的自然曲線變形,而綴做衫緊胸和寬下擺的形制正好與這種“壓胸突腹”的審美取向完全吻合。如圖2所示,綴做衫的半胸圍尺寸為24cm,與現(xiàn)代服裝結構設計的標準尺寸基本一致,因此,綴做衫的緊胸只是相對于同時期其他服裝形制而言表現(xiàn)出“緊”的特點,其寬下擺解決了緊胸對伸臂抬臂的活動局限問題,使著裝舒適,活動自如。如前所述,綴做衫的衣長較短,左右兩側(cè)上彎至腰上,整體形成肩、胸部合體,下擺寬大的造型特點。綴做衫的這種款式結構使其擁有足夠大的衣下空間,促進了空氣的流通,同時向下開口的下擺和向上開口的大襟線設計,也促進了冷熱空氣的對流,形成“煙囪效應”[8],有利于散熱導濕,滿足衛(wèi)生舒適需求。

3.4分割和拼接形式的視覺美感與民俗寓意

特殊的分割和拼接是綴做衫區(qū)別于其他女衫的顯著標志,在該綴做衫實物標本的領根處,有一塊藍紫色相拼的直角三角形“綴做”布,它的兩直角邊緊貼前中線和右大襟,這種結構有利于加固大襟,同時給人以穩(wěn)定和挺括的感覺。另外,在前胸和后背綴有的方形綢料兼具對稱和均衡兩種形式,左右方形的大小對稱,給人以整齊、莊重和寧靜之感,但是兩者以前后中線為界,在位置上略微錯開,這種微妙的變化打破原本單調(diào)的格局,使整體達到均衡的效果。與江南大襟拼接衫類似,這種多分割和多拼接的服裝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易于拆換[9]。當衣服的拼接部位出現(xiàn)磨損和毀壞時,可以用新的布料換下已壞的部分。此外,從服裝結構的視覺來看,綴做衫的這種多分割、多拼接的結構形式并不是絕無僅有的,明清官服上的補子、戎裝上的“護心鏡”、藏族服飾上的“歐斗子”[10]都有與其類似的形制,今天藏族的“山花節(jié)”青年求偶時,姑娘均要穿著這種“歐斗子”盛裝打扮,以此表明心意。這種現(xiàn)象與綴做衫只能在婚嫁時穿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服飾文化學方面講,它同時具有某種祈福的吉祥寓意。

4結語

綴做衫是福建惠安女在20世紀40-50年代的的特定服飾,其外在造型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從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傳承的視角來看,綴做衫的內(nèi)在結構更具廣闊的研究價值,本文通過對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的一款編號為H衫017的綴做衫實物標本的結構進行系統(tǒng)研究,得出綴做衫的結構設計手法滿足“服裝機能性”的實用、好用和美三個層面,即前后中破縫與節(jié)省面料的“經(jīng)濟實用性”,袖子和衣長的“勞作便利性”、緊胸和寬下擺的“衛(wèi)生舒適性”,表現(xiàn)視覺形式美感的分割和拼接,以及“壓胸突腹”審美取向等詮釋的民俗文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