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思維導圖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維導圖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思維導圖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雖然看似簡單,不過是一種實用性極強的思維工具,具有提高記憶效果和改變思維方式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不僅有助于學生提升物理解題的效率,助推物理教學實效,更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門相對抽象和高難度的科目,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優(yōu)化教學模式,將教學內(nèi)容可視化的呈現(xiàn)出來,展示出邏輯結(jié)構(gòu),促進學生理清脈絡,使其構(gòu)建清晰明了的知識關系圖,顯著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運用思維導圖預習,提升預習效果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針對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通常是快速瀏覽一遍教材內(nèi)容,效果顯得極為一般,隨著思維導圖的普及,教師可在預習中運用思維導圖設計導學案,將孤立、零散的知識點統(tǒng)一呈現(xiàn)在思維導圖中,為他們提供明確的預習要點。同時,在思維導圖下高中物理預習中,教師需要求學生把已經(jīng)理解的知識點與內(nèi)容標識出來,對于不理解或存在疑惑的部分則同樣標明,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讓他們有針對性的認真聽講。比如,在“萬有引力定律”預習過程中,教師先把本節(jié)主要知識內(nèi)容集中起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式的導學案,以“萬有引力”為關鍵詞,第一個分支是牛頓第三定律、圓周運動和開普勒三大定律相關知識,這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理論基礎;第二個分支萬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過程,揭示重物下落和天體運動的統(tǒng)一性;第三個分支為萬有引力定律的含義和公式,及計算簡單問題的運用;第四個分支是公式的應用范圍;第五個分支萬有引力常量的意義、測定方法,及卡文迪許實驗室相關內(nèi)容。之后,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為依據(jù)展開預習,認真閱讀教材內(nèi)容,如果遇到不懂之處可以查閱資料或相互詢問,然后將個人心得、收獲與疑問標注出來,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如此,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導學案,與傳統(tǒng)的純粹閱讀教材內(nèi)容相比顯得清晰明了,讓學生找到預習重點,使其大概了解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提高預習行為的針對性。

二、思維導圖講述新課,強化師生互動

高中物理教學內(nèi)容繁多,知識點零散,對師生雙方來說均是一個嚴峻挑戰(zhàn),教師可應用思維導圖輔助新課的講授,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整合在一起,制造更多互動良機,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先查閱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他們遇到的疑難點,據(jù)此找到教學重點,再往思維導圖中增添內(nèi)容,設計相應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使其在合作探究中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改善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進行“向心力”教學時,教師以“向心力”為關鍵詞,先在思維導圖中設置第一分支:定義,同步指導學生操作實驗:把細繩的一端綁在筆筒上用手固定,另外一端綁一個電動小汽車,讓細繩拉著小汽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元素。提問:小球受到哪些力?他們知道有重力、支持力和繩子的拉力,追問:這些力的合力方向和向心加速度方向有什么關系?學生將會說出相同,告知他們這個合力就是向心力。接著,教師在思維導圖中出示第二分支:向心力的表達式,指引學生根據(jù)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及牛頓第二定律展開推導,然后第三個分支是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演示實驗:讓小球在紙面上的某一圓軌道上做圓周運動,組織他們結(jié)合實驗畫圖展開探索。這樣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講授新課內(nèi)容,顯得極具層次感,同步搭配實驗與問題制造更多互動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習慣,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收獲成功的體驗。

三、借助思維導圖復習,完善知識網(wǎng)絡

在高中物理復習課中,同新課相比,復習內(nèi)容更為廣泛,容量也更大,同一章節(jié)或不同章節(jié)之的知識要點之間聯(lián)系更為復雜,要想讓學生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指引他們復習,使其構(gòu)建一個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教師物理教師需明確復習內(nèi)容與目標,引領學生回顧所學內(nèi)容,理清復習重點,羅列出來制作成一個思維導圖,使其根據(jù)思維導圖展開聯(lián)想,如果遇到問題相互討論解決,幫助他們精細掌握物理知識。例如,在實施“力的合成與分解”復習時,教師可制作出思維導圖的大體框架,分為兩大部分,關鍵詞分別為“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其中力的合成又輻射出概念,合力、分力、共點力,平行四邊形定則,力的合成方法,力的矢量特性;求合力的方法等;力的分解則輻射出概念,遵循原則,分解方法和步驟,及各種分解情況等。之后,教師將思維導圖的框架交給學生,由他們負責填充完整,使其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展開復習,如:合力是幾個力的等效力,是互換不是共存的;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相交于一個點即為共點力;求幾個共點力的就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方法有幾何作圖法和計算法;力的分解中分力與合力仍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等。在上述案例教學中,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展開復習,為其提供自主復習的機會,找到自身的不足和薄弱之處,有重點的進行知識鞏固與強化,幫助他們清晰、系統(tǒng)的掌握復習內(nèi)容??傊诟咧形锢斫虒W實踐中,思維導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教師需充分運用思維導圖概述性強、邏輯緊密和簡潔明了等優(yōu)勢,全面貫穿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與課后復習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與思維空間,提高他們的物理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利軍.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2015.1.

[2]熊鵬程.對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幾點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

作者:馬先倫 單位:江蘇省洪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