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哲學素養(yǎng)下的文化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哲學的本性
在古希臘“哲學”被稱為“愛智”。雖然人們對于什么是“智慧”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但至少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哲學這一“愛智”并不等同于人們制造或生產(chǎn)出某個產(chǎn)品。它不是某種具體知識,而是人們對于人本身、人的活動以及人所生活的社會的一種理性反思。在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看來,別的學科都是與某種實際用途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但是哲學產(chǎn)生的情況卻不同,它完全超越了實際用途。面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哲學倡導人們以理性的態(tài)度、向善的心理、高尚的情懷對待這些事物。哲學本身就是目的,學習哲學、掌握智慧,這本身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二、以人為本,提高哲學素養(yǎng)
眾所周知,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學問,在關注自然、社會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對人自身的理解和追問。因而,哲學教育應當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受教者的哲學素養(yǎng),鍛煉受教者的哲學技能。
1、培養(yǎng)哲學精神
哲學教育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像恩格斯所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但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fā)展和鍛煉,而為了進行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別的手段”。從哲學的本性出發(fā),這種哲學精神的培養(yǎng),就是要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理論反思意識和批判意識。唯有通過這種理性思維活動,才能不斷激起我們對真理的積極探索,從而推動人類認識和社會的發(fā)展。
2、鍛煉哲學技能
哲學的學科特點與其他不同,“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在哲學這里最合適不過。這是最基本的一種能力,可以讓學習者從中體會到哲學的有用之處。再者,哲學為人們提供理想、信念和價值導向。它需要通過職業(yè)化實現(xiàn)其專業(yè)化。有了專門從事哲學學習和研究的人才,才能糾正哲學非專業(yè)化的弊端,才能培養(yǎng)哲學的學術品位,才能推動哲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從事哲學教育的工作者應具有廣博的知識、扎實的理論功底,應該善于研究教學的藝術,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接受再教育。
3、創(chuàng)設哲學教育情境
哲學教育不應當只局限于一種職業(yè)教育,而更應當是一種哲學精神的培養(yǎng)。如果把哲學當作每個人的“終生大事”,從事哲學教育工作成為從教者的一種需要,他便會充滿激情的去演繹這給他帶來莫大幸福的事業(yè),而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把哲學教材當作一般性的知識來講授。“生活哲學化”和“哲學生活化”,將會使我們的夢想插上翅膀,在真正的哲學的殿堂里,盡情享受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感悟更多關于宇宙、關于人生及其意義的啟發(fā)。
三、結束語
哲學的用處就在于它是一門改變?nèi)俗陨怼⒍皇歉淖內(nèi)说目陀^環(huán)境的學問。如果一個人有了這樣一種深厚的哲學教養(yǎng),他就不會去隨波逐流,他就能體會到心靈的自由,以及與這種自由相伴隨的滿足感與幸福感。像柏拉圖所說的那樣不斷地在認識過程中“轉向”或者“回頭”,從而逐漸擺脫偏執(zhí)而走向超脫,擺脫流俗而走向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