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3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

一、轉變教師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獲取各種知識并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去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經驗和可能達到的能力,應用巧妙的教育教學藝術,引導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調節(jié)學習進度,自己搜索學習資源,自己選擇學習方法,自己提出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措施和方法。教師要能熟練駕馭課堂教學知識的生成過程,避免放羊式的教學。因此,教師要為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準備好“墊子”,使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將必需的學習任務變?yōu)閷W生內在的自覺要求,在自由選擇的學習過程中釋放自己、創(chuàng)造人生,感受成功、進步和發(fā)展的歡樂。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關鍵在于教師采用不同形式的方式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學生已有的學習情況為出發(fā)點,優(yōu)化和設計解決問題的學習情境。結合與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的情境,通過師生具體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來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自主獲取知識并且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24時計時法”時,先給出數學信息。由所給的數學信息可知道:甲乙兩個人約定10點在某地見面,結果都去了卻沒有見到對方,這是什么原因?這樣的問題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望。

2.教師恰當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通常采用分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都能參與知識生成的過程,充分實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并在教學活動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時,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邊角特點,教師在課前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并讓每個小組的成員準備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學具,根據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組進行動手測量,每小組推薦一名學生,代表小組匯報交流,教師要適時進行必要的點撥。這樣的學習過程,既可以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降低學生接受知識的思維坡度。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既可使課堂教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從靜態(tài)轉化為動態(tài),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又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

三、要尊重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

1.教師在設計教學前,對教材要做到“吃透”、讀懂。教師要清楚地了解教材整體結構設計及前后聯系布局,理清習題與例題的聯系,了解文本中情境圖的設計意圖。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讀懂問題設計的情境、習題設計的意圖、教材形式的結構、教材邏輯的形式。

2.教師對文本的處理設計必須要以文本為基礎,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進行科學的處理,挖掘文本的基礎知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文本的功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文本并不是簡單地對文本進行重組,要做到在依托文本的基礎上把教材用“活”用“透”。教師對文本進行處理必須對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能提出對文本具有挑戰(zhàn)性的思路和對教學設計具有獨特的思路和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以一定的高度,科學、合理地整合、重組教材知識,更利于教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設計,使文本更加具有實效性、現實性和挑戰(zhàn)性,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找出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

四、注重對非知識性能力進行優(yōu)化、培養(yǎng)

1.優(yōu)化練習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在進行設計時教師要做到點的突破,質的過關,量的控制,面的溝通,突出有趣、有法、有新,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

2.高效的課堂評價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化,是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課堂教學中高效的評價既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又可以使教師通過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及時獲取信息,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

3.好的學習習慣是課堂教學高效的前提條件。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點,在教學實踐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聽課,思考態(tài)度,積極提問,回答問題,審題方式,完成作業(yè)情況等方面的習慣,通過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就可以使學生形成自覺、主動和認真的學習行為習慣。

五、總結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考慮要全面,要讓課堂教學得以優(yōu)化的各個手段都進行發(fā)揮,從而更好地發(fā)揮這些元素的整體的積極因素,使課堂教學走向高效的層面上。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永葆教學生命的青春。

作者:孫玉玲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西街小學

第二篇

一、改變小學教學重要課堂中有效練習的重要措施

面對著小學數學重要課堂有效練習所存在的相關問題,改革相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訓練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改變。

1.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較為全面的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氛圍。在小學數學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更應該有活躍的課堂氣氛。面對著各種“游戲般”的數學試題,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夠帶動習題的針對性。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把相關的知識點和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既能夠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中學到知識,又可以在課堂上學到相關的知識點,更便于記憶和理解。

2.增強練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盲目的課堂練習不僅無益,反而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小學數學的課堂練習應該更加有針對性,要針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練習,更要及時練習和鞏固復習。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練習主要目的是在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而不在于數量的多少。所以,在教學的相關改革中,試題的練習在于“精”而非在于“多”。

3.試題應該注重趣味性和學習型

傳統的試題較為注重書面性,簡單的就是針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書面的訓練和記憶。有效性的練習更應該注重習題的趣味性和學習型。例如:變傳統的的書面作業(yè)為實驗性的作業(yè),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學到相關的知識。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有效的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4.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一種“言傳”的方式,注重教師的說教。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對積極的同學實行獎勵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著重改變一下固守在頭腦中的教育思想,不斷地學習,積極地配合網絡教學,以便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上的進步。

二、研究的意義

本次針對小學課堂中有效提高練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1.豐富小學生的課堂

學生課堂練習有效性的提高可以為學生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來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鍛煉學生其他方面的思維模式。數學的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在生活中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可以更為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動手、動腦能力,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

2.培養(yǎng)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數學作為一門構建知識的重要學科,其思維能力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的教學課堂的有效改變之下,學生會更加注重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中練習有效性的研究進行相關分析,內容涉及研究的目的,研究中措施的改變以及研究的意義和價值,簡單的介紹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所布置的練習試題的盲目性和缺陷性,并提出疑問和相關的改進措施,以對研究的有效性提供借鑒。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數學練習的研究與改變,更著重讓學生走出數學,去數學以外發(fā)現數學的真正奧秘。研究不僅僅需要書面上的文字表達,更應該注重實地考察與相關信息的收集和試驗。此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的運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研究的試題遵循了開放性的原則,并實地去幾所小學的課堂進行聽講,發(fā)現問題,并提出解決途徑,得到了以下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深知內容不足以表達對小學數學練習有效性的體現,但愿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可以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們的關注,關注小學生的教育與學習。

作者:馬玉俠 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江北小學

第三篇

一、結合實際是有效課堂的遮雨傘

數學是抽象的,不少小學生往往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尤其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而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很難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因此,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動機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我們只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因素,才能從學生自身生活需要出發(fā),逐步使他們知曉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積極思維的動機。譬如,我在執(zhí)教“按比例分配”這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學習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條件下就會產生按比例分配這種新的分配方法的目的,就提出了如下問題:一個車間把生產1000個零件的任務交給了黃師傅和陸師傅,完成任務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費分給他們。結果黃師傅加工了600個零件,陸師傅加工了400個零件。試問:如何把500元的加工費平均分給他們合理呢?學生面對生活化的問題,學習興趣倍增,從而使他們萌發(fā)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學習動機。這樣的教學過程既有機滲透了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數學思想,又讓學生感悟到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的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二、活用教材是有效課堂的導航儀

目前使用的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脈絡分明,條理清晰。但是,我們不能安于現狀,務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課堂三維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對教材進行加工,活用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首先,加工教材。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加工,讓教材更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更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方式,更符步提高教學效率的需求。其次,豐富教材。由于教材中隱含的許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因素,因此,教師一定要予以挖掘,不斷豐富、拓展和引申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和思考,逐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開發(fā)教材。教師在對教材加工和豐富的基礎上,還應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開發(fā),一定要勇于突破教材的束縛,把教學內容與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

三、構建“沖突”是有效課堂的催化劑

平鋪直敘的教學內容一般不能吊起學生的“胃口”,因此,有意構建知識“沖突”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而言,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找出一兩名學生解答有關問題,當用已有的知識又無法解答的問題,從而自然創(chuàng)設認識上的“沖突”,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譬如,我在執(zhí)教“商不變的性質”一課時,先讓學生通過口算得到如下等式:8÷4=2;80÷40=2;800÷400=2;8000÷4000=2。接著提問學生:上述4道題的被除數和除數都不同,為何除得的商都是2呢?此時,學生面面相覷,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思維處于亢奮狀態(tài)。再如,我在執(zhí)教“小數除以小數”的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復習小數除以整數的小數除法,并請學生在相應的比較中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數是小數;接著,再啟發(fā)學生思考“:怎樣使除數轉化為整數?假如去掉除數的小數點后,并使商不變,那到底如何處理?在大部分學生初步掌握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法則的前提下,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整數除以整數,被除數小于除數的除法怎么辦?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又比除數的小數位數少時怎么算?學生在認知的“沖突”中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始終保持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tài),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四、總結

教無定法,貴在有效。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枚不勝舉,但愿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打造更高效的小學課堂教學模式不懈努力,讓學生在數學的迷宮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作者:黃曉佩 單位:江蘇啟東市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