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農村小班化閱讀教學方法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小班化閱讀教學方法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村小班化閱讀教學方法思考

摘要:崇信縣農村小班化活力課堂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強調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為此,在小班化閱讀教學中,我嘗試運用比較性閱讀、求解性閱讀、質疑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等閱讀教學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水平。

關鍵詞:小班化;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崇信縣農村小班化活力課堂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強調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所以教師不能再沿用傳統的以課文串講、情節(jié)分析為主的滿堂灌,填鴨式的老掉牙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而是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教師采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就此談一些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比較性閱讀

葉圣陶強調,“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法則,最要緊的還是多比較、多歸納?!睆恼Z文教學方面看,比較法的確是整個學習過程中非常好的方法。因為比較可以使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實現學習過程的正遷移,達到開闊視野,啟發(fā)思路的效果。1.體裁與主題的比較體裁相同而主題不同、主題相同而體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運用比較性閱讀的方法。如《迷人的張家界》和《索溪峪的“野”》,寫同一個地方,只因視角不同,便呈現了不一樣的美,又卻是一樣的愛國情懷。又如《魯班學藝》與《景陽岡》,同寫人,都表現了“技藝高超”的主題:魯班手藝高強,武松武藝高強。但體裁不同:前者是民間故事,后者是小說。學生通過比較,便會懂得:要反映相同的主題,可以選用不同的體裁。再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和白樸《天凈沙•秋》,同寫秋。而《秋思》這首詞表現的是秋天凄涼的景致,用枯藤、老樹、西風、瘦馬都是烘托作者悲涼、懷才不遇的心情,是一種落寞的心情,是不知道往何處去的孤獨無助。而《秋》則色彩斑斕,充滿著勃勃生機,把賞心悅目的秋景作為曲子的主旋律,將秋日遲暮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不失為又一篇寫秋杰作。此時,學生便會懂得,同樣的“秋”,可消極,也可積極向上。2.節(jié)選與原著的比較節(jié)選自魯迅短篇小說《故鄉(xiāng)》的《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機靈、樸實、活潑、健康、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的形象,該篇小說中體現出了少年閏土眼界與知識。而《故鄉(xiāng)》這篇小說,則是通過對兩個時期的閏土形象對比以及楊二嫂等人的人物刻畫,從而表現出了封建政權壓迫剝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狀態(tài)的農民,以及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農村的逐漸衰敗現象。3.原句與“變”句的比較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我把“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變?yōu)?“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比缓笠龑W生經過比較得出結論:作者反復說“不可估量的損失”,充分表達出他對圓明園這一藝術瑰寶的愛,對帝國主義強盜行徑的恨。長句變短,結尾用感嘆號,便于我們在朗讀時抒發(fā)情感。這項訓練,重點放在了指點“怎樣表達上”,突出了語言實踐,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文章中一字一語的特性。

二、求解性閱讀

教師制定好學習目標,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以自讀自悟的方式,或者通過小組合作的途徑解決問題,然后在全班交流展示。如我教《頂碗少年》時,出示問題: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頂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嗎?他成功了嗎?3.為什么說一次雜技表演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少年是在與誰斗爭?4.如果你就是頂碗少年,會怎么做?你遇到困難時,是怎么做的?5.學習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啟示?這樣,學生就容易體會文章所包含的哲學道理,明白無論遇到多少曲折與困難也不要退縮,想要獲得成功就得一直堅持下去的道理。

三、質疑性閱讀

“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边@句來自于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的見解,引導我們應該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自覺性和科學性。如:學習《飛奪瀘定橋》一文時,學生看了這個題目,提出了許多問題:瀘定橋在哪里?什么叫飛奪?誰飛奪?為什么要飛奪?如何飛奪?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動力。又如,讀完《找駱駝》一課的人物對話描寫,有學生提問:“文章里描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為什么不寫‘誰誰說什么’、‘誰誰答什么’呢?”這時,教師們引導學生將“誰誰說什么”、“誰誰答什么”添加上,再與原文對比朗讀,此時商人找駱駝時那種急切心情的會被同學們感受就會更加深切,同時,學生又從中掌握了一種如何描寫人物對話的形式。四、創(chuàng)造性閱讀這種閱讀要求教師加以恰當的點撥和引導,在閱讀中讓學生再創(chuàng)新。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深入研讀課文以及深切理解作品的習慣,又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譬如我在指導學生用求解法閱讀《頂碗少年》的“頂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嗎?他表演成功了嗎?”的這個問題時,引導了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并及時推波助瀾,激化矛盾,引領學生在自己的觀點上進行深入的思考,最后統一意見:1.首先,從整體的表演過程來看,在表演中頂碗少年出現了兩次失誤,沒有一次成功,精彩度不夠;2.另一方面,在表演中頂碗少年所展現出的不懼怕失敗,敢于拼搏的精神來看,他的表演非常的完美。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敢于拼搏,不懼怕失敗的精神,最后一次表演才取得了圓滿成功。3.倘若第一次表演中,頂碗少年沒有失敗就獲得了成功,觀眾們欣賞到的就僅僅是一次精彩的雜技表演而已。反之,正是因為頂碗少年是在出現了兩次表演失誤后,最后一次才獲得成功的,觀眾所欣賞的才不僅是精彩、成功的單純雜技表演,而是從這位頂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種不懼怕失敗、敢于拼搏的精神。

作者:劉寶生 單位:甘肅省崇信縣木林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