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教師課堂用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英語課堂上,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是師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事實上,一堂課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用語的質(zhì)量。所以研究英語課堂教學用語,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認識和明確課堂教學用語的重要性,并努力加強自身修養(yǎng),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課堂用語藝術,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存在問題
教師的課堂用語大致可分為三類:英語書面語、口頭語和肢體語言。書面語是通過書寫來表達思想的語言方式,它是具體的語言口語和肢體語言的補充,是比較正式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相對比口頭語和肢體語言要少些,它的變化也相對慢些。
筆者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中學英語教師的課堂口頭用語中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課堂用語缺乏變化。
教師的課堂評價用語比較單調(diào),缺乏變化,這是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不知如何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有位老師在一堂課中使用“ok”“good”大約80次;用于引起學生注意時多次使用一個“pay attention to...”;當想知道學生對所講內(nèi)容是否理解時總是使用“Understand?”,等等。這位老師習慣用這些表達,但是總是用同樣的詞語會讓學生厭倦,降低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效果。實際上,英語的口頭用語是極其豐富的,這里以評價用語為例。表示充分肯定的,比如:“Great!/Well done/Absolutely right/Right to the point.”等。表示部分肯定的,如:“It’s much closer to the right answer./Almost,but change another standing point./You are around the point,but go straight ahead.There is a short cut./Let’s collect all the different ideas and then it might be clearer.”等。表示委婉否定的,如:“Is it?Any other answers?/Well,Can any body help him?/I wish I could help you more in writing./Your own viewpoint,isn’t it?Let’s see what the other people are thinking about.”等。
2.課堂用語不規(guī)范、不準確。
有些老師在使用英語時處于某種習慣經(jīng)常會不夠正規(guī)、不夠準確,會出現(xiàn)一些中式英語。比如:“What’s your English name?How to spell it?”“Can you tell me when did the Second World War begin?”“Can you guess what does it mean?”“Let’s see the two sentences,one more students.”等。有些老師對于這些錯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有的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錯誤,他們以為只要學生能夠聽懂就可以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語言環(huán)境對于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糾正。在他們的口語輸入下學生學會、也有可能習慣這些用法,有的學生會感到困惑,這樣不利于掌握規(guī)范的英語,會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反之,如果教師說一口流利正規(guī)優(yōu)美的英語,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極大興趣,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二、解決策略和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想講好課,必須講究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這里介紹幾種提高英語教師課堂用語藝術的策略和方法。
1.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教學是一項比較特殊的職業(yè),目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家長、學校領導、學生甚至教師都非常注重教師的職業(yè)水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除了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外,還應該具有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應該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語言課程標準》的要求,所以教師應該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英語教師也應如此。
2.加強語言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
高超的語言藝術在教師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英語教師從一踏進教室的那刻起就開始通過使用課堂用語向?qū)W生傳授知識,表達觀點和事實,傳達信息和感情,教師語言便是傳達信息、指導學生課堂活動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師語言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對學生的外語學習有非常大的影響。是否能夠充分而嫻熟地運用教學語言,是一位教師能否在教學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位教師都應該堅持并加強語言理論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藝術。
3.掌握使用母語和英語的平衡。
英語教師在上課時應該把握一個原則:盡可能地使用英語進行表達,在必要時使用母語。英語課堂不同于其他課堂,教師要盡量在學生能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使用英語給學生作解釋,培養(yǎng)他們講英語的良好習慣,鼓勵他們學以致用,必要時還需要使用母語,但不要總是把所說的都翻譯為母語,要很好地把握一個平衡度,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學到最多的語言知識。
4.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應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恰如其分地使用評價用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要考慮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多鼓勵、少批評,即使有錯誤也要使用委婉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課堂語言藝術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溝通師生心靈;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每個英語教師都應努力修煉自己的語言藝術,提高文化修養(yǎng)和素質(zhì),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以獨特的語言穿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靈感,為每一個學生的美好明天奠基。
參考文獻:
[1]張國寵.淺談教學課堂的用語藝術[J].科技發(fā)展期刊,2007,(9):30-31.
[2]項茂英.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理論與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3):18-20.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用語;教學效率
教學用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質(zhì)量的具體體現(xiàn)。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教學用語對英語課堂具有更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在英語課堂中使用正確的教學用語,不僅能為學生學習英語做一個良好的范本,還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根據(jù)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著手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正確使用課堂教學用語進行探究,旨在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課堂教學用語存在的問題
1.教學用語語法錯誤較多
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用用語中不夠嚴謹,也不夠?qū)W?,因此課堂用語容易出現(xiàn)語法錯誤。如在詞序上、語態(tài)上、詞形上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由于教師在課堂語速比較快,因此種種語法錯誤便出現(xiàn)了。而教師在英語課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榜樣,尤其對于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小學生而言,教師的無心之過可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記憶,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教學用語中英結(jié)合
為了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并結(jié)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在英語課堂應用英語來授課。通過用英語授課,可以在聽力、日常用語等方面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起到提高的作用。反觀現(xiàn)今的英語課堂,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用語的使用過于隨意,常常中英結(jié)合,甚至有的為了方便直接用中文。這些沒有形成英語表達習慣的教師在授課中也難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表達的好習慣。
3.教學用語過于單調(diào)
教師在課堂語言表達上應盡可能豐富多變。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富有層次,也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詞匯。但是在很多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用語過于單調(diào),在課堂中反反復復就用“good”“wonderful”“l(fā)et’s go on”等,這樣不僅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會讓英語課堂變得枯燥無趣。
4.課堂用語過于復雜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一定要讓學生聽明白,如果教師的教學用語過于復雜且晦澀難懂,學生不僅不會提高,還會增加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的難度,不僅不會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還會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成果大打折扣。很多教師雖然遵從在英語授課中講英語的教學要求,但是她們在選擇教學用語的難度上不合適,大大超過了小學生的接受范圍,這樣反而了不利于課堂教學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用語正確使用的方法
1.教學用語應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教學用語的使用應具有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所謂規(guī)范性是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課堂語言的語法結(jié)構(gòu),避免出現(xiàn)錯誤。所謂系統(tǒng)性則是教師在教學用語使用中應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應根據(jù)學生對英語詞匯、用法的需求合理搭配英語教學用語的運用,讓教學用語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和規(guī)律性,這樣在課堂中,教學用語才可以起到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效用。
2.教學用語應盡可能使用英語
教師在課堂中應盡量使用英語,通過英語教學用語可以使學生在聽力、詞匯等多方面得到提高。例如在向?qū)W生問好時,教師可以用英語“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當有學生上課遲到時教師可以用“Please come earlier next time.”當教師教課時可以用“Open your books,please.”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中不僅是教師講授一些英語知識可以使用英語,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提問甚至是談論天氣時,教師都可以使用英語。這樣在英語教學中盡可能地使用英語,學生的英語聽力、語感、詞匯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地訓練。讓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教學用語應豐富多變
在課堂中,教學用語如果過分單一,不僅不利于學生英語的學習與積累,還會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借助豐富的教學用語讓課堂充分活躍起來。例如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可以用“Come on. You can do it!”“Can you guess it?”“Take your time.”等多種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回答。當學生回答得好時,教師可以采取鼓勵的教學用語,這時教師可以用“Yes,You’re right.”“You did a very good job.”“Very good./Good try./ Well done!”“Please give him(her) a big hand.”等多種教學用語給學生鼓勵。而當沒有學生愿意回答問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使用引導式的教學用語,如“Any volunteers?”“Who wants to try?”“Be brave/active,please.”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能課堂中所涉及的教學用語種類不多,因此,就需要教師在表述同一個問題時運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將課堂教學用語盡可能豐富地使用,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得到更多的學習和更大的進步。
4.教學用語應指令簡明
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才剛剛開始,因此,如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用語使用得過于復雜,學生會無法理解。在一次公開課中,一位英語教師在提問學生時,反復說了好幾遍“repeat”,由于學生不理解“repeat”這個單詞,因此,學生無法回答問題。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當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超綱的教學用語,不僅不會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還會大大降低英語課堂的語言輸出效率。因此,在教學用語的使用上,教師要確保指令的簡明性。教師在課堂用語中可以多使用“Listen to me,please!”“Have you finished?”“Can you follow me?”等簡明扼要的用語,讓學生能夠及時明白教師的指令,并能根據(jù)教師的指令進行課堂的相關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教學語言也是教師表達思想、傳遞知識的媒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英語教學水平,規(guī)范自身的英語表達,讓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用語展現(xiàn)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中來,用正確的教學用語為學生搭建一個和諧、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儲開榮.課堂用語的穿透力之我見:特級教師許衛(wèi)兵課堂用語啟示[J].小學教學參考:數(shù)學版,2015(11):6-7.
關鍵詞: 英語課堂 模糊語 語用功能
在日常交際中,模糊語被廣泛使用,隨著人們對模糊語使用的關注,包括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等在內(nèi)的各領域?qū)W者開始深入研究模糊語的價值。恰當使用模糊語有助于人們有效運用語言,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本文就英語課堂中教師模糊語使用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探討其語用功能。
一、模糊語和模糊語言學
自美國著名學者扎德提出模糊理論后,模糊語言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逐漸發(fā)展起來。中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模糊語進行了分析研究,如Crytal和Davy認為模糊是非正式對話中詞匯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指出模糊性與對話場合的關系。Ullmann從四個角度分析了單詞語義的模糊性。國內(nèi)伍鐵平在扎德理論基礎上對模糊語言學進行了定性研究;何自然則從語用角度討論了模糊語的功能。
二、英語課堂中教師模糊語的使用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常常會使用各種形式的模糊語,常用的包括模糊詞語、模糊限制語、模糊附加詞等。
1.模糊詞語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有時會使用模糊指代詞如“someone”,“something”,或一些具有模糊含義的單詞如“stuff”等模糊指代人或物,原因可能是一時忘記具體名字,也有可能是沒有必要說出具體的人或物等。
2.模糊限制語
根據(jù)何自然的觀點,模糊限制語可以分為四類,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會大量使用這四類模糊限制語。
(1)程度變動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時候?qū)δ承┬畔⒉皇呛芸隙ň蜁褂萌纭皊ortof,usually”等程度變動語。
(2)范圍變動語。在英語課堂中,有時候教師不需要或無法給出十分精確的信息就會使用如“about,roughly”等模糊語,在時間或數(shù)量上給出一定范圍。
(3)直接緩和語。英語教師在表達自己觀點或?qū)ρ哉Z不確定、有遲疑的情況下會使用如“I guess,may”等模糊語緩和自己的話語,避免絕對或武斷。
(4)間接緩和語。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有時為了使觀點更有說服力,會使用包括如“it’s said”等被動語態(tài)表達形式在內(nèi)的間接緩和語。
3.模糊附加詞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常使用的模糊附加詞包括“and so on,and something like that,or anything like that”,等等。如在舉例的時候,教師在舉出兩到三個實例后會加上“and so on”表明舉例不能盡全。
三、教師模糊語的語用功能
1.恰當提供信息
(1)填補詞匯的空缺。如Channell所說,在自然對話中,有時候說話者找不到恰當?shù)脑~語來表達其意思,因此借助于模糊語來填補說話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空缺。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例如學生要求教師解釋垃圾食物的含義時,教師回答:“Junk food is any kind of food that’s high in fat or sugar or anything like that.”在回答學生的問題時,教師可能一時想不出除了脂肪和糖之外,垃圾食品包含的其他不健康成分,因此用了“or anything like that”這樣的模糊附加詞填補其詞匯空缺。一方面,教師說明了垃圾食品并不只是指富含脂肪和糖的食物,提供了適量的信息,幫助學生理解了垃圾食品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師不會因為想不到恰當?shù)脑~匯而中斷話語,避免尷尬。
(2)傳達不確定信息。根據(jù)合作原則,會話者不應該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因此在沒有足夠證據(jù)的情況下,會話者往往會使用模糊語。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也經(jīng)常會在缺乏足夠證據(jù)的情況下與學生會話,例如對于某個話題,教師認為社會上可能會有一些偏見存在,說:“There was probably some bias going into it.”范圍變動語“probably”的使用,說明了教師因為未經(jīng)過調(diào)查在下這一結(jié)論時的不確定性,因此通過模糊語教師恰當?shù)貍鬟_出“不確定”這一信息,體現(xiàn)了教師治學的嚴謹。
2.教師自我保護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使用模糊語有時并非為了傳達特定的信息,而是為了避免日后話語被質(zhì)疑所采用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教師如此做的原因常包括:
(1)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英語語言也是不斷發(fā)展的,因此,教師在傳授講解知識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例如教師在講解某個生詞含義時不可能把這個詞的所有含義一一解釋,因此在解釋常見含義后可加上如“it may have some other meanings”的模糊表達,有效避免日后學生了解這個詞的其他含義時對教師授課正確性或?qū)I(yè)知識的質(zhì)疑。
(2)再淵博的學者也有無法給出明確回答的時候。在英語課堂中,尤其是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現(xiàn)場的提問,有些時候無法做出非??隙ɑ蚓_的回答,此時如“usually”這樣的模糊限制語的加入,緩和了話語語氣的肯定性,減少了被攻擊的機會。
3.和諧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系,模糊語的使用可以幫助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好地進行下去。
(1)教師可避免強勢,體現(xiàn)禮貌平等。英語教師在給出課堂指令時恰當運用模糊語可減弱指令的強制性。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說:“May I have your personal opinion?”模糊語“may”的使用使教師的問話顯得不那么強勢,禮貌得體,體現(xiàn)了師生平等的地位。又如教師在表達自己觀點時加入“I think”等直接緩和語,表明這是教師的個人意見,并非把觀點強加于學生,有助于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2)學生會受到鼓勵,消除負面情緒。如教師在提問時用“anyone”而非指明某個學生來回答問題,給所有的學生選擇回答問題的權(quán)利,從而會回答問題的學生受到鼓勵,可以很好地發(fā)揮主動性回答問題,不會回答此問題的學生也不會因為被點名而產(chǎn)生緊張或因無法回答問題而產(chǎn)生丟臉的負面情緒。又如在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時,教師用“say something about the topic”而非給學生限定話題的某個角度,學生可以從自己熟悉的角度談起,大膽說英語。再如教師在課堂上評價學生時說“I agree with you to a certain extent”,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回答有一定道理,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委婉地指出學生回答時有一定不足,避免直接批評給學生帶來的不良情緒。
四、結(jié)語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為了不同目的使用多種類型的模糊語,不同種類的模糊語可能具有同樣的語用功能,而一次模糊語的使用也可能同時具備多個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使用模糊語可實現(xiàn)恰當提供信息、教師自我保護和和諧師生關系等語用功能。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自己的話語,恰當使用模糊語,進行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肖海,方茜.二語課堂教師模糊語的分類和教學功能[J].時代文學,2008(23):197-198.
[2]Ullmann.S.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1962.
[3]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關鍵詞: 課堂教學活動 英語教師 考慮因素
目前,課堂教學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受關注。為了確保它有效地運行,每位教師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運用它時我們要考慮哪些因素。我主要談及三點。
1.活動要求的語言能力必須與學生的能力相應
在學習新知識前,教師通常會做些復習來鞏固舊知識。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要是不復習而直接學習新知識,學生或許不能馬上識別自己看或聽到的詞語,就會在學習新知識時感到緊張,教學進程也會因此受阻。這有違課堂教學活動的本意,我們運用它是為了令學生能自信輕松地學習與使用英語。因此,教師必須了解清楚學生的語言能力,選取一些和他們能力相符的活動來進行。
2.課堂用語必須是英語
對學生而言,他們更關心能否在課上提高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但單純的語言學習很少能激起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興趣。依Littlewood之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給英語課引入他們?nèi)狈Φ闹R,也就是,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利用它作媒介學習一些非語言的內(nèi)容。例如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學或風俗習慣等[1]。可是,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強調(diào)語法的教學中走出來的,所以他們的授課也以語法為主,幾乎沒有介紹一些學生可能感興趣的與英語相關的話題,更別說教學活動了。學生就像一臺記憶機器,拼命記住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毫無樂趣可言,學習的激情大減。我們要牢記:一個學生可以被認定已經(jīng)掌握一門語言,不是因為他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發(fā)音或掌握了大量的語言結(jié)構(gòu)知識,而是因為他能夠輕松自然地用這門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能夠理解自己聽或看到的內(nèi)容[2]。因此,教師要豐富他們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能讓學生可以自信獨立地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課堂環(huán)境。使用英語作為上課用語正是這一目的的最大支持者。
3.必須使用英語進行課堂管理
在英語課上有很多需要互動交流的時刻,如:課堂教學的開始和結(jié)束,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布置等。大多數(shù)教師這時都會使用漢語。這樣或許可以令課堂教學有效率地進行,但是如果教師自己在本應運用英語的時候反而放棄,那又怎能使學生信服英語能夠滿足他們的交際需要呢?因此,為了能夠夯實英語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媒介的地位,教師必須使用英語進行課堂管理。
簡單談論了在運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要考慮的幾個因素后,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這個活動示例:If I Had a Million Yuan。
活動目的:學會使用從句if...和虛擬語氣,在教學活動中掌握語法知識。
語言要求:只可以使用英語。
適用對象:有一定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生。
活動內(nèi)容:利用從句if...和虛擬語氣造句。如:
If I had a million yuan...
If I could go to Paris tomorrow...
If you came to my home...
If I were a genius...
If I were a famous singer...
活動步驟:1)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盡可能的幽默與有創(chuàng)意。
2)指定一名學生開始,要求他和后面接龍的學生都必須用if...從句造句,而且想象一個可能的結(jié)果。例如:
A.If I had a million yuan,I would buy a yacht.
B.If I bought a yacht,I would go for a sail.
C.If I went for a sail,there would be a storm.
D.If there were a storm,my yacht would sink.
E.If my yacht sank,my mother would cry.
F.If my mother cried,my father would comfort her...
3)故事可以一直接龍下去,也可以換用其他句子。有一點必須保證的是,故事還可以延續(xù),學生可以在這幽默有趣的活動中慢慢熟悉并掌握if...從句。
這是一個語法練習活動,它變沉悶的語法解析為生動的自我學習。上文提到的幾個因素在活動中都考慮到了,活動的目的在開始前就向?qū)W生解釋清楚,英語是活動中唯一允許使用的語言。在活動中,學生能夠輕松自信地學習與運用英語,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如果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有趣又迎合學生的能力,學生就會喜歡上課,而他們學習的熱情與動力也會增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接受,課堂教學活動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自信地學習和運用英語。適當合理地運用課堂教學活動就是達到這個目的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摘要:教師話語是外語課堂中學生獲得可理解性目標語輸入的主要來源,在組織課堂教學和語言習得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用教師話語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教師用目標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習慣和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話語的使用對外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習者語言習得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教師話語的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其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及其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
關鍵詞:教師話語;英語課堂;運用
一、引言
教師話語是指教師在第二語言學習的課堂上傳授知識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話語,是在保姆式語言和外國腔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一種社會語言變體,是教師面對第二語言學習者所使用的一種經(jīng)過調(diào)整的語言,它具有語法簡化、語速較慢、更多更長停頓和更多重復等獨特特征(Ellis,1984)。教師話語也像一把雙刃劍,隨著教師話語研究的深入,我們需全面認識一下教師話語對英語課堂究竟有怎樣的作用,并且應如何提高教師話語對英語課堂的積極作用。
二、教師課堂話語的特征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教師話語的分類的因分析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教師話語的有效性研究需要結(jié)合具體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對教師話語的特征進行如下總結(jié):
(一)語速。教師話語是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接獲取語言信息,教師的語速必須有所控制。此外,教師應根據(jù)授課對象、授課方式、授課內(nèi)容、授課目的等具體情況來確定適當?shù)恼Z速。
(二)停頓。有些教師為了給學生反應、吸收知識點的時間或強調(diào)重點、難點,會充分利用停頓這一技巧,有些教師還會利用停頓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停頓的運用可多,可少,可長可短。
(三)語音語調(diào)。在教師話語中,幾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可能作為重音處理。為了使學生有效吸收語言信息,教師話語的語音是清晰的,語調(diào)會像漢語一樣抑揚頓挫,而且在教師話語中,幾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可能作為重音處理。
(四)詞匯。根據(jù)相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話語的詞匯范圍很窄,會經(jīng)常使用簡單詞來代替深奧詞。當遇到一些抽象概念或生疏詞匯時,有很多教師借助于母語和學生進行交流,此時母語起著“劑”的作用。
(五)句法。教師話語的句法調(diào)整是非常普遍的。教師話語的語句較短,句式較簡單,教師更多地使用陳述句和祈使句,教師運用這兩種句式為了向?qū)W生傳達知識的準確性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此外,教師還會運用一般疑問句,運用此句式是為了判斷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師話語在英語課堂的運用
(一)教師話語的合理運用。就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很難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那就造成了英語課堂是學生接觸英語,使用英語的最主要場所。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那么教師話語的作用就很顯著了,教師在課堂上根據(jù)實際,合理運用英語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語言輸入的機會,并引導學生用英語與其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周軍平(2006)課堂的互動不僅可以促進教學的進展,更是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語言輸出的機會,從而促進其二語習得。
(二)教師話語的不恰當運用。教師話語在教學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教師話語的負面作用卻不容樂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話語的質(zhì)量不高
根據(jù)Krashen可理解性輸入,英語課堂的教師話語應是可理解性的語言,是i+l模式,因此教師應提高課堂話語質(zhì)量,為學習者提供i+1的式的可理解性課堂話語。但在我國,英語教師絕大多數(shù)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她們的語言能力不可能達到本族語者的水平。因此,教師不可能隨心所欲的用目標語進行教學,有時遇到抽象晦澀的詞時還需借助于母語,這造成教師話語質(zhì)量下降。
2.教師話語的數(shù)量過多
受可理解輸入假設的影響,有的教師認為可理解輸入量越多越利于學生習得語言,因此,教師總是滔滔不絕地向?qū)W生輸入目的語,無意中將課堂變成了“一言堂”。趙曉紅(1998)的研究和馬琳(2007)的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話語量占整個課堂話語量的大部分,這樣的課堂是非共建型的。
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只是單純的信息的傳遞者,而學生則是接收者。教師話語數(shù)量過多,師生缺乏互動,致使學生語言輸出眼中不足。而這種輸入―輸出模式的不平衡,使學生上課參與意識不強,對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教師話語策略的缺失
專家學者對于教師話語的深入研究,使得廣大教師更加重視教師話語。但是在面臨具體的課堂情況時,許多老師不能夠借助一些策略,比如,提問策略,話輪轉(zhuǎn)換策略,互動中的意義協(xié)商和話語修復,反饋策略和使用母語策略來使學生參與互動并最終達到掌握并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發(fā)揮教師話語積極作用的措施
(一)樹立科學的觀念。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身份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還是管理者,促進者和輔導者。英語教學根本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布伯認為“共享”是師生對話關系中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師生對話關系的本質(zhì)所在。因此教師話語應該是一座“橋梁”,架起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二)教師話語策略的運用。推動教學進步的動力絕大部分來自于教師,教師話語直接關系到學生可理解性輸入的程度。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特別是教師話語水平。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學會并靈活運用教師話語策略,諸如,提問策略,話輪轉(zhuǎn)換策略,互動中的意義協(xié)商和話語修復,反饋策略和使用母語策略。利用話語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交流信息、表達思想的課堂環(huán)境和機會,使它們能夠通過交際和意義協(xié)商促進語言習得,為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有促進作用。
(三)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健全的評價體系不僅要對學生評價,更要對教師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體系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學習者的二語水平以及課程目標等具體情況來建立有實際意義的評價體系。更重要的是,體系的建立必須付諸實施,使其對教師的教學反思發(fā)揮作用,以積極推動教師反思后的改進工作。
五、結(jié)語
本文從教師話語的特征、教師話語的作用以及發(fā)揮教師話語積極作用的措施進行了分析,目的是使廣大教師要意識到教師話語在組織課堂教學和學習者語言習得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學會恰當使用教師話語,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能力,進而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學存在太多的不定因素,所以,教師運用教師話語要因時因事因地而變,我們不能保證教師用上述的話語策略就一定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具體的課堂教學還需教師靈活的應變,以促進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本研究還有待于收集和分析大量真實語料進行探索,特別對實證方面要加以研究。(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Ellis,R.198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3]馬琳.2007.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調(diào)查與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教師反饋 語用分析
一、背景介紹
近年,多媒體在課堂上的廣泛應用,使很多教師忽視了教師話語的重要性。然而,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評估者及指導者,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所使用的語言應該得到關注與重視。教師話語不僅是傳遞知識的主要工具,而且是塑造學生品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
教師反饋,從最初單純地判斷學生回答的正誤,到現(xiàn)在逐漸被教育者所認識到的其他諸多功能,已經(jīng)得到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重視。眾多學者對教師反饋進行了諸多分類,例如積極反饋與消極反饋,評價性反饋與話語性反饋,驗證性反饋、糾正性反饋與解釋性反饋。在反饋的功能方面,本文主要針對其表揚、引導、隱性糾錯、顯性糾錯,以及批評功能進行分析。
合作原則被廣泛應用于話語分析。根據(jù)合作原則的四個準則,即量的準則、質(zhì)的準則、關系準則及方式準則,以及違背這些原則所產(chǎn)生的言外之意,本文對所收集到的教師反饋語料進行分類整理,并得出結(jié)論。
本文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為教材背景,對高校課堂教學進行觀察、記錄和錄音,選取高校教師課堂教學實例進行分析,希望能對教師有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意義。
二、以合作原則為理論依據(jù)對案例進行分析
1.遵守合作原則成功實例分析。
例:
教師:See the word “elaborate” in the twenty-ninth line,what’s the meaning of it?
學生:Er...Maybe it means “to give some detailed explanation”.
教師:(1)Yes,good.(2)When this word is used as a verb, it means that.(3)But here, it is used to modify a noun “campaign”.A word used to modify a noun should be...
學生:Adjective.
教師:(4)So it means “full of detail or carefully worked out”.
在以上例子中,學生知道“elaborate”這個詞作為動詞的含義,但是沒有把這個語放在整句話中結(jié)合語法分析詞性。教師沒有完全否認學生的答案。(1)是評價性反饋,具有告知正誤的功能。(2)用來告知學生他的答案是部分正確的,只是他把形容詞理解成了動詞。教師通過(3)引導學生了解錯誤所在并鼓勵學生自己尋找錯誤,體現(xiàn)了反饋的引導功能。(4)給出正確答案。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反饋的每一句話對于幫助學生了解錯誤所在,引導學生獨立給出正確答案都是非常必要的。這一反饋很好地體現(xiàn)了反饋的檢測功能。這是遵守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2.違反合作原則成功實例分析。
例:
教師:In 1993,I had my first opportunity to visit Russia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What does the word “representative” mean?
學生:Er...It means I visited Russia to representate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教師:(1)I represen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o visit Russia.(2)So I went there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造成學生錯誤使用“representate”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學生不知道“representative”的意思,認為這是一個形容詞,所以只是簡單地把它變成動詞;二是學生知道詞的意思,但是在詞的形式轉(zhuǎn)換過程中犯了錯誤?;谝陨蟽蓚€原因,教師的反饋主要是糾正學生的詞形變化錯誤。(1)和(2)是兩個意思相近的句子,句子中的一些詞也一再被重復,這似乎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量的準則。但是通過進一步觀察,在反饋(1)中,教師說出了一個與學生非常相似的句子。教師重點強調(diào)了“representative”的動詞形式“represent”。教師在這個反饋中實現(xiàn)了其檢測功能。糾正性反饋的應用使學生句子中的錯誤被有效識別并糾正。在反饋(2)中,教師使用了詞組“on behalf of”替代了“represent”,通過隱性糾錯避免了過分糾錯帶給學生的負面影響。通過違反數(shù)量原則,教師給出了隱性含義,即“be on behalf”與“represent”具有相同作用及意義。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清晰地講解了詞語“representative”。對于不了解“be on behalf of”含義的學生,也為他們提供了掌握這一詞組的機會。
3.違反合作原則失敗實例分析。
例:
教師:(1)I am afraid I have to tell you a bad news. You didn’t do very well in the semi-examination.(2)You know semi-examination is the second important exam in the semester.The exam accounts for 10% in you final score.Your final score will include three parts:final examination,semi-examination and attendance.So you must realize that the semi-examination is very important.(3)I feel you don’t work hard enough to prepare.I don’t think it is because you are not as intelligent as students in other classes;it is because you don’t work hard enough...
很明顯,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做出了消極的評價。教師的目的是通過告知學生期中考試的失敗來激勵學生并指導其在學習方法上做出相應的改進。但是,教師的反饋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在反饋(1)中,教師用簡明的方式通知學生考試的情況,并表達了批評的意愿。但是在(2)中,教師強調(diào)的重點卻一直放在期中考試的重要性上,過多的重復敘述會使聽者產(chǎn)生厭倦心理,并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評價比消極評價更能產(chǎn)生直接有效的影響。有時候批評是必要的,適當?shù)墓膭罡颖匾?。在這一反饋中,教師違反了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導致該教學反饋的失敗。
三、結(jié)語
通過對以上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對語用學理論的學習理解能夠幫助教師做出更加有效的反饋。
合作原則及會話含義對教師語言的有效性有著意義重大的指導作用。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有效反饋的方法,而合作原則會大大縮短缺乏經(jīng)驗的教師給出有效反饋的時間并簡化這一過程。
2.通過應用語用學理論,教師應具備隱性糾錯的能力。
在課堂反饋中,多數(shù)情況下隱性糾錯能取得比顯性糾錯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師會經(jīng)常需要忽略學生語法及詞匯上的錯誤以便使對話順利進行。這種情況常見于鼓勵學生繼續(xù)使用英語表述他們的觀點,學生會因為自己能夠流利地表達產(chǎn)生自信心,從而對英語的學習表現(xiàn)出更持久的興趣。這樣的表述不應該經(jīng)常被打斷。因此,教師要掌握隱性糾錯的技能。這種糾錯應該被學生無意識地識別和接受。在提供反饋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令教師為難的問題,如果直接糾正學生的錯誤,學生就會感到尷尬。通過隱性糾錯,學生的“面子”被保全了,錯誤同時也被改正了。合作原則及會話含義理論的掌握對于提高教師反饋過程中隱性糾錯的能力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3.在合作原則和會話含義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糾錯。
由學生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結(jié)論比教師告知的結(jié)論能更長時間地被記憶。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具備自我糾錯的能力。合作原則及會話含義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引導學生的方法和技巧。
4.教師應在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批評。
關鍵詞 中等職業(yè)學校 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重在培養(yǎng)符合崗位需要的綜合技能型人才。針對中職生的特點,在英語課堂上采取實際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英語學習技能,使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方便地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與專業(yè)相關的簡單的英語交流與溝通。筆者結(jié)合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下面對常見的四種教學方法進行分別闡述。
1啟發(fā)式教學
現(xiàn)今社會一直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樹立其創(chuàng)新意識,英語學習也如此。雖然,語言的學習更注重模仿,但想要模仿的逼真,就必須具備靈活的頭腦和清晰的邏輯思維。在中職教育中,怎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呢?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多設計與主題相關的啟發(fā)式問題。例如,在講解單詞helpful時,啟發(fā)學生給出以-ful為后綴的形容詞。結(jié)果學生說出useful, careful, beautiful等詞匯。其次,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啟發(fā)式教學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最后,“要允許學生不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主張“一課一得”,一堂課學生有收獲,能理解一個問題、明白一個道理、掌握一種方法,這堂課就是成功的。葉圣陶先生還說過:“教就是為了不教?!边M行啟發(fā)式教學正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教師教學不是為了把某個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以后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2分組合作學習法
分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往傳統(tǒng)教學,教師每次只提問一名學生,而其余學生僥幸過后就松懈下來,對于那名回答問題的學生在講些什么全然不知。如果任憑這種問答法持續(xù)下去的話,受益的只是部分學生,而對于其余多數(shù)學生來說就是耗掉時間沒有任何益處。如果把這種問答法應用到中職英語課堂上,那簡直就是徹底地失敗。被提問的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唉聲嘆氣,其余沒有被提問的學生已經(jīng)睡起了大覺。為了杜絕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堅決摒棄這種單一式問答法,而應選擇分組合作學習法。學生在分組學習過程中可以無拘無束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有很大提高,自身的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再是單槍匹馬而是通過合作學會了互相借鑒、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和學習,樹立小組榮譽感。舉例來說,課堂分組通常2-4人合宜,位置前后左右相鄰而坐。分配小組一定要注重“優(yōu)勢互補”原則,按照學生英語基礎的強弱、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生性格特點等進行分組達到優(yōu)化組合,這樣才能起到分組學習的預期效果。分組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習小組選出學,負責領導、監(jiān)督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tài)。在教師布置任務后,小組成員展開討論,交流,教師要參與到各個小組中,對學習小組進行引導和幫助。面對學習興趣淡的學生要多加鼓勵,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分組學習的興趣。如果時間充裕,學習小組最后要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和學生展開評價。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分組學習,學生課堂英語學習興趣有很大提高,學習熱情有增無減,學習效果尤其顯著。
3交際互動教學法
交際互動教學發(fā)是語言類課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語言作為一門工具,它的直接作用就是與他人自如地交際與溝通。在中國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是課堂上只注重記筆記,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對于中職學生這種現(xiàn)象尤其嚴重。而這對于中職英語課堂卻是致命一擊。英語課上學生不張嘴講英語,恐怕是老師最頭疼的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設計上要下功夫,精心挑選與課程主題相關的話題或情境,以任務或項目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中。那么怎樣創(chuàng)設情境,這是至關重要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有的放矢,以自然、真實的方式進入情境中,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舉例來說,在學習商務會議這一章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班級中的不同角色如輔導員、班長、學習委員等,設置的情景是召開班會。情境模擬之前,教師為每個角色擬定了中英文的發(fā)言草稿,需要學生在實際的情境模擬中完善并流利地用英語溝通。雖然學生沒有用英語開過班會,但通過這種模擬情境,增加了學生的好奇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了平時開班會的一些英文表達用語。長時間堅持下去會使學生的實際生活與英語更加貼近,有利于學生更多地感受英語,形成一種強烈的英語氛圍,使英語學習無處不在。
4結(jié)束語
中職英語教學要始終堅持“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方針,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然而教學方針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于教師要了解中職學生特點,圍繞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潛心研究教法。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是教師們面臨的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必須通過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探索的核心在于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實現(xiàn)中職教育的最終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 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重在培養(yǎng)符合崗位需要的綜合技能型人才。針對中職生的特點,在英語課堂上采取實際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英語學習技能,使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方便地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與專業(yè)相關的簡單的英語交流與溝通。下面筆者結(jié)合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分別對常見的四種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一、 啟發(fā)式教學
現(xiàn)今社會一直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樹立其創(chuàng)新意識,英語學習也如此。雖然,語言的學習更注重模仿,但想要模仿的逼真,就必須具備靈活的頭腦和清晰的邏輯思維。在中職教育中,怎樣才能更好的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呢?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多設計與主題相關的啟發(fā)式問題。例如,在講解單詞helpful時,啟發(fā)學生給出以-ful為后綴的形容詞,結(jié)果學生說出useful, careful, beautiful等詞匯;其次,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啟發(fā)式教學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最后,“要允許學生不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主張“一課一得”,一堂課學生有收獲,能理解一個問題、明白一個道理、掌握一種方法,這堂課就是成功的。葉圣陶先生還說過:“教就是為了不教?!边M行啟發(fā)式教學正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教師教學不是為了把某個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以后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二、分組合作學習法
分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往傳統(tǒng)教學,教師每次只提問一名學生,而其余學生僥幸過后就松懈下來,對于那名回答問題的學生在講些什么全然不知。如果任憑這種問答法持續(xù)下去的話,受益的只是部分學生,而對于其余多數(shù)學生來說就是耗掉時間沒有任何益處。如果把這種問答法應用到中職英語課堂上,那簡直就是徹底地失敗。被提問的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唉聲嘆氣,其余沒有被提問的學生已經(jīng)睡起了大覺。為了杜絕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堅決摒棄這種單一式問答法,而應選擇分組合作學習法。學生在分組學習過程中可以無拘無束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有很大提高,自身的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再是單槍匹馬而是通過合作學會了互相借鑒、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和學習,樹立小組榮譽感。舉例來說,課堂分組通常2-4人合宜,位置前后左右相鄰而坐。分配小組一定要注重“優(yōu)勢互補”原則,按照學生英語基礎的強弱、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生性格特點等進行分組達到優(yōu)化組合,這樣才能起到分組學習的預期效果。分組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習小組選出學,負責領導、監(jiān)督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tài)。在教師布置任務后,小組成員展開討論、交流,教師要參與到各個小組中,對學習小組進行引導和幫助。面對學習興趣淡的學生要多加鼓勵,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分組學習的興趣。如果時間充裕,學習小組最后要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和學生展開評價。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分組學習,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興趣有很大提高,學習熱情有增無減,學習效果尤其顯著。
三、 交際互動教學法
交際互動教學發(fā)是語言類課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語言作為一門工具,它的直接作用就是與他人自如地交際與溝通。在中國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是課堂上只注重記筆記,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這種現(xiàn)象尤其嚴重,而這對于中職英語課堂卻是致命一擊。英語課上學生不張嘴講英語,恐怕是老師最頭疼的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設計上要下功夫,精心挑選與課程主題相關的話題或情境,以任務或項目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那么怎樣創(chuàng)設情境,這是至關重要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有的放矢,以自然、真實的方式進入情境中,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舉例來說,在學習商務會議這一章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班級中的不同角色,如輔導員、班長、學習委員等,設置的情境是召開班會。情境模擬之前,教師為每個角色擬定了中英文的發(fā)言草稿,需要學生在實際的情境模擬中完善并流利地用英語溝通。雖然學生從沒有用英語開過班會,但通過這種模擬情境,增加了學生的好奇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了平時開班會的一些英文表達用語。長時間堅持下去會使學生的實際生活與英語更加貼近,有利于學生更多的感受英語,形成一種強烈的英語氛圍,使英語學習無處不在。
中職英語教學要始終堅持“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方針,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教學方針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于教師要了解中職學生特點,圍繞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潛心研究教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對話教學;模式;探索;實踐
一、前言
對話貫穿于小學英語教材的始終,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體部分。目前農(nóng)村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基本情況是:多數(shù)教師因為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語言示范,對話教學沒有突出功能交際,教學活動偏離對話教學目標,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為了提高農(nóng)村小學對話教學的有效性,本課題組開展了陜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希望通過課題研究幫助廣大農(nóng)村教師掌握對話教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對話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二、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的涵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過程,強調(diào)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對話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只有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因此“用”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方法。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是指在學習英語對話時先讓學生嘗試使用語言進行交際,在生生、師生的語言交際中,針對學生語言交際中的問題進行指導。“用”指語言交際活動,“導”指師生充分交往、對話基礎上對學生困惑問題和學習方法的“引導”、“指導”、“交流”和“啟發(fā)”。
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體現(xiàn)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學生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者,掌握著語言交際的話語權(quán);二是情境性原則,對話必須發(fā)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三是實踐性原則,先嘗試交際運用后教學指導,語言實踐活動貫穿始終;四是簡約性原則,對于模式的陳述簡單直接,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符合農(nóng)村教師的理論水平。
三、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流程
本課題組提出的農(nóng)村小學英語“先用后導”對話教學模式的基本架構(gòu)是:以單元主題為線索,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通過“主題展示,鏈接對話―情境創(chuàng)設,帶入對話―視聽感知,模仿對話―任務驅(qū)動,交際運用―評價反饋,作業(yè)導學”五個環(huán)節(jié)將對話引向深入。
1、主題展示,鏈接對話
課堂是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運用英語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上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機會。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中,熱身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由教師決定,學生是被動接受者而非主動思考者,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和思維。本模式以“主題展示”替代傳統(tǒng)的熱身活動,變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為學生搭建運用英語、展示小組學習成果的平臺。主題展示的組織、展示內(nèi)容的選擇和編排都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前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收集與主題相關的知識,創(chuàng)編為靈活多樣的展示活動,如角色扮演、兒歌表演唱、英語小游戲等,課堂上隨機選擇或輪流展示“主題作業(yè)”。通過主題作業(yè)將已有知識經(jīng)驗與單元話題建立鏈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整理歸類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主題作業(yè)”力求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前面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力求真實、自然、準確,為本節(jié)課對話的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展示中不同水平的學生承擔不同層次的任務,每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小組長發(fā)揮學習共同體核心人物的作用,全程主持展示活動,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互動,生生評價促使全班同學認真觀看、主動思考。用主題作業(yè)展示的方式啟動課堂,有效地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課堂氣氛熱起來、學生思維熱起來,為學習對話做好充分地準備和鋪墊。
2、情境創(chuàng)設,帶入對話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也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在享用佳肴時,就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溶于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對話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交際發(fā)生在一定的語境中,因此情境創(chuàng)設對于對話教學至關重要。情境創(chuàng)設要緊扣單元主題,重視大語境的創(chuàng)設,要真實具體,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與前面學習的相關內(nèi)容緊密相連。
教師應從語言的意義入手,巧妙地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直觀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將學生帶入到了單元主題情境中來。通過在情境中與學生開展真實的語言交際,讓學生嘗試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用”語言的情況,判斷學生學習的難點,在真實的對話情境中選擇恰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指導,師生的對話必須真實、自然。
3、視聽感知,模仿對話
《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第六條中指出:“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英語課程應根據(jù)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英語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優(yōu)質(zhì)的聲像教學資源將語言融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因有畫面的輔助,書面語言變得鮮活直觀,學生很容易理解語言在具體交際中的表意功能;另一方面,優(yōu)質(zhì)的聲像資源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輸入源,通過聽音模仿,學習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流,形成良好的語感。利用聲像教學資源,讓學生第一時間感受地道的語言和表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模仿“洋腔洋{”,最大程度地排除不標準語言對學生的影響,在對話教學中使用優(yōu)質(zhì)聲像教學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yè)能力不足的問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視聽整體感知對話之后,與學生交流聲像資源的對話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對話的含義,再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操練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主要的功能結(jié)構(gòu),為交際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4、任務驅(qū)動,交際運用
交際是情景對話教學的目的,在基本掌握了對話功能用語之后,讓學生嘗試運用對話的主體結(jié)構(gòu)進行真實的交際。在交際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夠全身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較好地完成任務,是衡量一節(jié)課質(zhì)量及學生對話語言材料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任務設計必須以意義為中心,而不是以操練語言形式為目的;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一交際問題必須與現(xiàn)實社會有著某種聯(lián)系;任務的設計和執(zhí)行關注任務的完成,任務完成的結(jié)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志。任務形式靈活多樣,可設計調(diào)查型任務、計劃型任務、表演型任務、游戲型任務、生活型任務、創(chuàng)造型任務等語言交際任務,啟發(fā)學生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何佳,2008)。學生通過真實的語言交流進一步促進對語言的理解和內(nèi)化,運用語言既是一種深度的學習活動,也是教學效果的反饋。
5、評價反饋,作業(yè)導學
口頭作業(yè)是對話課必不可少的作業(yè),但是在農(nóng)村學??陬^作業(yè)通常流于形式,難以落實,因為農(nóng)村小學生多數(shù)住校,走讀的學生家長也沒有配合學生完成口語交際作業(yè)的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將學生組建成一個個小的學習共同體即學習小組,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口語交際作業(yè)。本模式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主題作業(yè)”,“主題作業(yè)”是“主題展示,鏈接對話”環(huán)節(jié)展示的內(nèi)容(見前文),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作業(yè)以主題形式呈現(xiàn),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為了保證主題作業(yè)的完成質(zhì)量,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待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之后,逐步放手交給學生自主完成。
“主題作業(yè)”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死記硬背,采用編排role、play、chant、games等形式。以作業(yè)為紐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和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編和表演roleplay的過程是真實運用語言的過程,通過這種模擬真實生活的交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根據(jù)農(nóng)村學生的基礎和年齡特點,先給予足夠的語言支架和學習方法指導,再逐漸交給學生自主完成,鼓勵學生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四、問題與思考
1、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是本模式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如果學生沒有形成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沒有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本模式無法有效實施。因此,運用此模式實施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必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本模式雖為課堂教學模式,但是沒有課外的預學習,教學目標不能有效達成。課外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地點、組織等需要教師根據(jù)農(nóng)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農(nóng)村小學如何建設小學習共同體,并將學習共同體的學習貫穿學習的全過程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3、本模式設計的依據(jù)是研究者團隊所處區(qū)域農(nóng)村小學的特殊現(xiàn)狀,因此研究范圍的局限性可能會造成“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對話教學模式”運用的局限性。
五、結(jié)語
對話教學是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最薄弱的部分,然而針對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還非常少,本對話教學模式針對農(nóng)村小學提出,重點解決農(nóng)村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問題,希望能促進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最終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⒖嘉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