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英語對話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對話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英語對話教學論文

第1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學前教育;改進建議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指以《道德經》中的哲學思想為內核,結合5000年文明中出現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各流派思想體系所形成的融合共通的歷史沉淀的產物。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具有一脈相傳、歷史悠久、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特點,另外,在對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并將其與自身互補的厘定上體現了極大的包容性。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人文思想上更加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1]。

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一方面,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更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凝練和升華。因此,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基礎。[2]另一方面,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的現代價值在維護社會倫理道德、改良社會風氣、培養(yǎng)高潔品格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3]

學前教育是指通過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配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啟蒙和開化的過程。學前教育對于幼兒性格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引導作用,也是整個教育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聯(lián)系緊密:無論是古私塾對《弟子規(guī)》、《三字經》、《增廣賢文》等名篇中尊師重道、人倫義理、忠孝節(jié)義思想的傳播,還是現代幼兒園、學前班等對漢語基礎知識的灌輸都體現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因此,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囊括了學前教育的始終,為學齡前兒童進一步學習更豐富的文化知識、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獨立健康的人格做出了充分的準備。[4]

1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結合中存在的不足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重申了“文化自信”這一概念,并將文化自信作為基礎,推動改革的發(fā)展。在這一具體語境中,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深度結合,通過多維度、多模式、多層次的推廣,實現文化自信大背景下兩者交融一體,從而推陳出新,走出一條既具有獨創(chuàng)性,又具有普適性的和諧共生的發(fā)展之路。當前,在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相結合的路徑上,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中國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由于政策性地域影響以及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巨大鴻溝使得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平。具體體現在:與西部落后地區(qū)相比,北上廣發(fā)達地區(qū)教育政府扶持力度大,基礎設施完備,幼兒園、學前班等硬軟件設施齊全。

(二)具備豐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基礎的師資力量不足。由于培養(yǎng)體系的原因,目前各大高校在對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上存在“短、平、快”的思想:培養(yǎng)周期短、培養(yǎng)內容一成不變、見效快。這種思想也導致了學前教育人才可能缺乏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在各幼兒園、學前班對學齡前兒童的授課中秉承一貫的理念,導致了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化”程度嚴重。

(三)家長的思想存在誤區(qū)以及辦學者的功利主義太強。一貫的理念認為:學前教育就是把學齡前兒童送進幼兒園、學前班,由老師全權負責,使得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jié);而國家對學前教育投入的缺失使得學前教育辦學者功利主義思想嚴重,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商業(yè)化。

(四)學前教育的辦學模式和評價標準存在缺陷。目前,在學前教育上沒有建立一個通用的辦學模式和完備的考核體系。學前教育的辦學模式應該時刻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時展的需要。而學前教育的考核體系不應該僅僅以學齡前兒童為考核對象,更應該將老師及家長納入考核體系進行綜合考量。

2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結合的改進建議

鑒于以上原因,本文立足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緊密結合,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一)政府部門應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與財政投入,對各地區(qū)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qū)予以資源傾斜,并在財政投入上重點關注,從而保證教育資源分配上的公平公正,讓各地區(qū)學齡前兒童都有師所教、有地可學。

(二)加強對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各大高校應當改進當前對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機制,更注重對傳統(tǒng)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使得出產的學前教育人才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已入職的學齡前老師更應當加強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深度提煉,從而真正實現對學齡前兒童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開蒙。

(三)政府、辦學機構、家庭三方聯(lián)動,以政府部門引領正確的政策導向,辦學機構以此為依據進行深入展開,家庭積極配合作為補充,為學齡前兒童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從小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全面的支持。

(四)積極探索先進的學前教育辦學模式和建立一套完備的學前教育質量監(jiān)測評價體系。在學前教育辦學模式上可以汲取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如:美國采用以聯(lián)邦政府決策為主、州政府權力共享,英國采用部門間相互合作等,在此基礎上構建中央決策為導向、省部級協(xié)調、各地區(qū)軟件資源共享、地市、縣級總結執(zhí)行的學前教育融合模式。在對學前教育質量的監(jiān)測上,借鑒發(fā)達國家關于學前教育考核體系中關于托幼機構、教師、兒童三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建立起對學前辦學機構服務質量、教師質量、兒童發(fā)展表現、家長配合度“四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

(五)汲取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私塾教育的優(yōu)點,結合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大數據平臺,選取試點,開辦“新私塾”, 建立“云課堂”,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學前教育。私塾教育的缺點主要是對兒童創(chuàng)新能力的抹殺,但私塾教育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推行“有教無類”,在解決教育公平、緩解各方矛盾、推行分層次教學以及民眾自發(fā)參與上具有獨特的效果,新私塾應當是對舊式私塾教育優(yōu)缺點的揚棄,因此,選取試點,開辦“新私塾”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迫切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需求;而當前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打破了以往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在此背景上依托大數據平臺,建立“云課堂”,通過信息化技術提供“慕課”等輔助教學方案,為學前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將以上兩者結合,打造現代學前教育的“金搖籃”,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內涵,體現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弘揚,是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前教育完美結合的優(yōu)秀范例,更是面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先行者。

參考文獻

[1]李宗桂.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學術研究.2013,(20).

[2]歐陽軍喜,崔春雪.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山東社會科學.2013,(3).

第2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一、生成的魅力

預設,就是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學生已有得的知識與經驗積累,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育活動。要讓學生走進文本,知道“是什么”,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讓自己先走進文本。

吃透文本才能精心預設,備課的過程,就是教師首先與文本內容、人物、作者、編者對話的過程。教師備課時要吃透文本每一句話,尤其要關注和推究細節(jié)。

新課標認為,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信息化的今天,學生往往擁有和教師同樣甚至更多的信息源,而他們往往也有自己不同于教師的獨特的視角。所以教師應當積極順應信息時代的這種變化,把過去教師單向封閉的備課轉變?yōu)榻處熀蛯W生的“共同備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引導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備課,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教學預設就會更具有針對性,課堂的空間也將會更加深廣,教學效果也會更佳。

二、心靈的碰撞

1. 閱讀前的創(chuàng)設情景。其目的在于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fā)興趣、蓄勢鋪墊,引導學生披文入情。

《落花生》的導入,我請幾個同學到黑板寫出自己的名字,再向大家介紹一下名字中的意義。在同學們基本都意識到了人物的姓名往往都帶著寓意和內涵后,我亮出許地山的筆名“落華生”,請同學們猜猜它會有什么內涵。同學們依照自己的理解猜測,我因勢利導,請同學們帶著疑問到文本中去找尋答案,借此大大拉進了學生和文本間的距離。仔細閱讀了文本后,學生們都體會到作者以此為名是預示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 閱讀中的創(chuàng)設情景。其目的類似于遇水搭橋、逢山開路,具有搭設階梯、降低坡度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化、拓展。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四韻》一詩,作者借四個極富中國韻味的物象: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來抒發(fā)詩人久積于心,耿耿難忘的鄉(xiāng)愁情結。教學這首詩,這四個物象中所蘊含的中國元素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要讓學生體會這四個意象中的中國元素,離不開老師在課堂中適時的創(chuàng)設情景。如對“海棠紅”這一物象的理解,首先告訴他們,海棠是中國傳統(tǒng)家居庭院中常見的花卉,也是文人墨客最愛的題材。這樣很容易引發(fā)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相似聯(lián)想。其次,將中國的舊版圖與“海棠”葉比較,由此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作者站在寶島臺灣遙望祖國,面對“海棠”,自己卻身在“海棠”之外――這樣能使學生銘心刻骨的感受到這“沸血”是怎樣的“血”,這由“鄉(xiāng)愁”而引發(fā)的“燒痛”是怎樣的一種“痛”,從而對“鄉(xiāng)愁”這一情緒的體悟必然更真切、深刻。通過適時的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及作者的情感內涵的更詳細、全面的理解。

3. 閱讀后的創(chuàng)設情景。在對文本的研讀與學習之后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

在教學《云雀》的最后,我介紹了作者儒勒?米什萊及文章的寫作背景。儒勒?米什萊是著名的生物學家,同時又是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還是散文家。寫出《云雀》這樣的經典之作,他是站在社會學、歷史學的高度,用足了生物學的知識。作者生活在正處于路易十六統(tǒng)治下最動蕩時期的法國,國人面臨著最大的災難和最嚴峻的考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扎實的知識結構,使作者能對云雀的“天性”、“生性”那么熟悉。他高度贊譽云雀在災禍動蕩的生活中,并沒有變得僵硬無情,而仍然是那么快活善良合群,滿懷信心的精神。1874年作者逝世,而1875年,法國實現了共和,制定了第一部憲法,從此法國才走向安定繁榮。補充這些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對于文本的內容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就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作者是要借云雀的這一形象鼓勵法國的同胞們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

三、架構的藝術

1. 以文章題目為切入口。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直接進入文本的方法。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我采用了以題目為切入口。讓同學們找出題目中修飾湖的詞語,學生們很容易就找到了“消逝的”和“仙”兩個詞;再讓同學們閱讀文本,用文本中的語言來描繪一下這個湖是何等的“仙”,文本中描寫歷史上羅布泊的優(yōu)美的語言被同學們一一找出,細細地品味;然后請同學們圍繞“消逝”,在文本中找尋依據。精心品味精彩的語言并與之前的描寫進行對比。

2. 以關鍵詞為切入口?!犊诩肌肥切吕辖滩亩疾捎玫膫鹘y(tǒng)篇目,突顯了它的文學價值。一個“善”字是全篇的文眼,教學中緊緊抓住“善”字作為突破口,圍繞簡單的道具、復雜繁多的聲響及在座眾賓客的反應三個平面,由點及面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就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從多個角度表現表演者高超的技藝的主旨和寫作特色。

3. 以中心句為切入口。《晉祠》一文介紹了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的特點,稱贊它是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文中第一節(jié)便直接揭示了晉祠著名的原由:“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眹@這句話請學生們在文本中去領略那以巍巍的山、古老蒼勁的樹及多、清、靜、柔的水為代表的自然風景的美麗與獨特,以及以古建筑中的三絕、各具情趣的建筑群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小品為代表的歷史文物的悠久與綿長,進而體會到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內心的聲音

第3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模塊化;項目化;課程重塑;實踐教學

1項目化教學的興起

伴隨著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中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改革,特別是借鑒德國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的基礎上,而設計的項目化教學方案是一種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設計[1]。項目化教學是將傳統(tǒng)學科體系課程中的知識、內容蘊涵于工程實踐中,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掌握理論與實踐知識。項目化教學方案的實施有助于改變偏重理論教學的現狀,有助于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項目化實踐教學體現了實踐內容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對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鍛煉與培養(yǎng)效果更為顯著[2]。目前,江蘇省的多所本科和示范高職院校已經在部分課程中實施項目化教學方案論文。

2在推進項目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吸收了德國二元制職業(yè)教育的優(yōu)點,能做到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時刻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進行對照,這樣的教學形象又生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在推進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兩類: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和中專(技)畢業(yè)生,俗稱高招和單招。高招的學生,理論的學習能力較強,但是由于高中階段實踐教學很少,因此需要一定培訓,才能具備基本的參與實踐的能力并融入到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的教學中。而對口單招的學生,因為經過中專的實踐教學的訓練,動手能力較強,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對理論教學不感興趣,往往只做不想。這是我們推進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由于教育資源的有限,在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經常采用分組的形式,這樣學生會養(yǎng)成依賴性,原本三人一組的團隊,有時候只有部分同學在參與。這兩個問題都是在推進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

3高科技企業(yè)生產模式對實踐教學改革的啟示

推進項目化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所學的內容能與生產的實際相吻合,因此在課程重塑過程中,我們也不斷的與企業(yè)進行交流。通過參觀西門子南京數控中心和南京康尼公司我們發(fā)現,為了解決技術工人熟練程度不同和工作態(tài)度的差距等不良因素對流水線上的產品質量會產生一定影響這一問題,這些企業(yè)已經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而采用“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在西門子數控中心某生產基地,公司讓三個員工組成一個“模塊”,生產電子產品的一個模塊。三個人分別負責生產、檢測和包裝,各盡其責,并且在產品完成后注明生產者,一旦總裝后產品出現問題,可以快速明確責任人?!澳K化”生產方式中員工責任明確,責任心大大加強了。這樣一種新的生產格局說明這樣一個概念,要求學生參與實驗每一個細節(jié)的教學方式是一種“線性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與之相適應的是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以及產生出的電路高度集中的電子產品。但在今天,現代化的工業(yè)生產方式已經在從流水線式向模塊化式轉型,電子產品模塊化已非常顯著(計算機整個電路由主板、聲卡、顯卡和硬盤等模塊組成),這些都說明了此前要求學生對實驗的參與到每個細節(jié)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設計新的實踐教學方式以適應工業(yè)發(fā)展的要求。通過對比和分析,設計一種“模塊化”的實踐學習方式,是可行的改革方式之一。

4“模塊化”實踐教學的設計

4.1“模塊化”實踐教學的基本思路在推進課程重塑的改革過程中,專業(yè)基礎課的項目化教學設計相對比較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死搬硬套的項目方案不具備可行性,甚至會給后續(xù)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帶來困難。這些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依然保留,而實踐教學部分可以設計成“模塊式”,在這部分實踐教學里培養(yǎng)學生做項目的最基本能力。

4.2“模塊化”實踐教學的設計方案“模塊化”實踐教學的思路,是將一個整體化的實踐教學劃分成若干單元,在每個單元內參加實踐的學生有明確分工,工作內容在一個單元內有一定的獨立性,盡量消除分組給學生帶來的依賴性。

下面以數字電子技課程設計——數字鐘的設計為例,介紹“模塊化”教學的設計方案。我校在數字電路課程設計教學曾采用兩種主要教學方式,一種是某個數字電路的設計,另一種是某個數字電路的制作。第一種教學是純理論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二種教學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為了節(jié)省大量的設計時間往往變成了教師講原理,學生做焊接。這兩種方法都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F在我們將數字鐘電路劃分成五個單元:清零電路、調時電路、時基電路、報時電路和顯示電路,在每個單元電路的制作過程,每個學生承擔不同工作,大多數工作可以同時進行。

在電路的設計制作過程中,第一個電路的設計和仿真的任務雖然有責任人,但作為起始階段以協(xié)作為主,其后的任務和第二個電路的設計內容可以同時進行,任務主要靠責任人獨立完成。在這樣一個大的項目下,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產品總體制作,學生之間有相互的協(xié)作,但一些工作必須明確分工獨立完成。為了避免小組間的依賴性,還可以要求不同小組選擇五個不同的電路作為設計的起點。

5模塊化實踐教學的特點

模塊化實踐教學主要具有三個特點:①培養(yǎng)了學生電路設計、仿真軟件使用、電子制圖和電路焊接與調試的綜合能力。雖然由于教學時間較短,學生不可能熟練掌握技能,但對電子產品特作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了一定的參與,可以在以后的項目化教學中強化這些技能,避免學生學了知識卻不知道能干什么和怎么用。②淡化了理論的理解,強化了實踐的參與。模塊化實踐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強調知識的連貫性、一切性和完整性,不再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整個電路的原理和參與整個電路的焊接,而是自行設計和制作部分電路,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更加注重項目參與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③實踐過程中分工和責任明確。這樣的設計避免了以往實訓中出現的“一人作,兩人看”的現象,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工作的責任心,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6結論

針對基礎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可行性不強的問題,我們在保留原有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設計了模塊化實踐方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初步學習使用仿真軟件、識別電子元器件和電子儀表,有了初步的參與項目的能力,在理論教學和項目化教學間可以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模塊化實踐教學的管理經驗,如,學生分組但個體任務明確,也已經被借鑒到項目化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第4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對話教學 教師姿態(tài) 教學效果

所謂課堂對話教學,是指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是溝通的、合作的教學,是互動的、交往的教學,是創(chuàng)造的、生成的教學,是以人為目的的教學?!皩υ捠健苯虒W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那么,作為課堂對話角色之一的教師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姿態(tài)呢?我以為教師在課堂對話教學中應該保持以下三種姿態(tài):

一、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

“走下去”這種姿態(tài)擺明了就是要與學生溝通,它不僅可以縮短空間距離,更重要的是縮短心理距離。它表達了一種理念:民主與平等。教師就是幾十個學生中的一員,是一個“大”學生,是一個“參與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長、合作伙伴?!白呦氯ァ北憩F出的是教師思想的徹底改變,教師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不再板起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師道尊嚴”的面孔,而是“微笑天使”,不斷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白呦氯ァ辈恢皇且粋€動作,它更是一種姿態(tài),它不僅包括教師的語言,而且還指教師的衣著、動作、神態(tài)等身體語言。只有這樣,對話的師生關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師生關系。這一層面上的對話,已經不再僅限于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談,而是主要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這種人格的自由、平等帶來的個性解放,必將帶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巨大發(fā)揮。

二、善于傾聽,讓學生敞開心扉

課堂上,當你將話語的權力給了學生后,你是否讓學生真正敞開了心扉,因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教師保持傾聽的姿態(tài)尤為重要,它是實現真正的課堂對話的關鍵,也是提高對話效率的前提,更是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契機。傾聽是課堂對話中師生的必然選擇,它表達出一個關鍵詞:尊重。學生已聽了很多年,習慣了。曾經,不得不聽;現在,他們學會了傾聽。但教師不同,因為過去都是自己說了算,所以現在必須得放下架子,訓練自己善于傾聽。在學生眾多的感悟體會前,教師作為課堂對話的學長,應學會等待,學會專注,學會傾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認真地傾聽自己的伙伴(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潛心會文、盡情探討。善于傾聽還要容忍“不同的聲音”。教學時,教師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做出合適的應答,尤其是來自學生的那些有質量的提問和有特殊價值的“唱反調”,這些往往是不可多得的生成性資源,如果教師能敏銳覺察,進行信息“重組”,并迅速決斷,把它作為下一個教學流程的基礎性資源,則會使教學形成新的連續(xù)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教學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tài)生成的創(chuàng)造局面,從而獲得意想不到教學效果。

三、做一名舵手,準確導航

首先,教師在課堂對話的全過程中都要有創(chuàng)設情景的意識。當然,開頭的情景創(chuàng)設最重要。一堂好課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的序幕。頭開得好,就能先聲奪人,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起強烈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起“探究反射”。好的開頭講究有情、有趣、有疑。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教師應以飽滿的激情、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方式,導入新課,達到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目的。

第二,緊扣文本提供話題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手段。緊扣文本提供話題要求教師務必尋求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突破口,這樣便可化難為易,舉重若輕,引發(fā)學生興趣,從而迅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設計話題要有針對性,能緊扣教材的重難點;要有啟發(fā)性,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要有挑戰(zhàn)性,能讓學生“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要有趣味性,能使學生“欲罷不能”;要有普適性,能讓個性差異的學生都有參與的興趣與收獲。

第三,適時點撥,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導航作用首先就體現在糾正學生對文本的“誤讀”上。學生對文本的“誤讀”是由于學生的文化積淀與文本之間出現較大落差,二者無法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對話而產生的。教師的導航作用還體現在為偏離“語文”的主體活動糾偏,使語文教學始終圍繞“語文”學習的中心,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不是旁逸、泛化到其他的內容。只有通過教師適時點撥的導航,才能使學生在解開疑團的基礎上,切實掌握知識,提高認識能力,使得學生想學、樂學、勤學,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對話的實效性。

第5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詞匯在涵義、稱呼、日常生活、性別、社交禮節(jié)、感彩等方面反映出的中、英兩種語言文化背景差異,來探討英語詞匯教學如何融入文化知識,以導入文化的適度性,從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達到詞匯教學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文化差異

一、引言

詞是語句的基本單位,日常的語言交流都是由一個個詞構成的。掌握語言不僅僅是把一個個的詞、詞組、短句學好用好,更主要的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把具體的文化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把中西方文化吃透才能在現實中運用自如,不至于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許多學生在理解目的語(targetlanguage)時,遇到的障礙并非語言知識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異導致的。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化因素的對比顯的尤為重要。

二、語言與文化

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詞匯教學也要毫無例外的為這一目的服務。人類的交際不單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跨文化現象。在教學中,要對兩種交際文化進行對比,我們首先從文化談起。文化(culture)一詞是一個含義極其廣泛的詞語。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是狹義“文化”早期的經典界說。而廣義講是一個社會學術語,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梢哉f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先教單詞、短語,再講授課文和做練習。對于單詞的講解僅僅局限于音、形、義,對于課文的講授則過分強調語法。另外,對學生所掌握詞匯的考核也僅僅要求學生會讀、會寫以及會運用單詞簡單造句,覺得文化知識對學習語言和對提高考試成績無多大關系,因此往往一帶而過。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絕大部分學生完成中學的英語學習,腦袋中僅僅裝滿了單詞和短語而無法表達出來。在現在的英語教學中,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雖然平時注意聽、說訓練,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詞匯進行簡單交流,但由于對語言差異問題缺乏了解,以至于詞匯使用不當。

四、中英文化比較及英語詞匯教學

1.字面意義和涵義

字面意義就是基本的或明顯的意義。詞的涵義是詞的隱含或附加意義。所以對于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詞的涵義。不了解詞匯涵義,會在語言上犯錯誤,有時誤把好言當惡語,引起談話者的一方或雙方不快;有時誤把嘲諷當稱贊,被人譏笑。

如“peasant”一詞,是“農民”之義,但外國人眼里不是“農民”之意。英語中的“peasant”與漢語中的“農民”所體現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義,英語中的“peasant”是貶義。《新編緯氏大學詞典》:“一般指未受過教育的、社會地們低下的人”。在漢語中,“農民”指直接從事農業(yè)生產勞動的人,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絲毫無貶義。

2.日常談話中的文化判別

中國人在吃飯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語“吃了嗎?”而美國人則用“Hello”或“Hi”。如果不理解其涵義,美國人會認為,這種打招呼是說:“沒有吃的話,我正要請你到我家去呢”。再比如,漢語中的“上哪去???”這樣打招呼的話直譯成英語就是“Whereareyougoing?”用這來打招呼,大部分講英語的人聽了會不高興,它們反應很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著嗎?)”。

3.稱呼語中的政治地位差異

無論在英國或是在中國,人們的政治地位及身份是有所差別的。不同地們、身份的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起。這就產生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問題。中英稱號不同,例如:

姓+頭銜/職務Rank/Post+name

例許市長\\梁博士MayorXu\\Dr.Liang

4.其它社交禮節(jié)上的不同

以please“請”為例。但是在某些場所卻不宜用英語please。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不說please,一般說:Afteryou。但是初學英語的人常用Yougofirst,這是不對的。在餐桌上請人吃飯、喝酒、或者請人抽煙時,一般用Helpyourself(tosth.),也不用please。

5.英漢語言中的性別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中,在區(qū)分禽獸的性別時,用詞也有區(qū)別。在漢語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雄”)二字來區(qū)分性別;比如“雄雞”、“雌雞”等等;在英語中則往往各有單獨的稱呼,小動物也另有名稱。具體請看下面:

總稱雄性名稱雌性名稱小動物名稱

chicken雞cockroosterhenchich

duck鴨drakeduckduckling

horse馬stallionmarefoal

當然,并非所有禽獸都要用自然現象名稱來區(qū)分雌雄。要用male和female或she再加上原名。比如:femalepanda母熊貓,she-wolf母狼等。

6.不同語言文化中詡的感彩差異

以“顏色”為例,不同顏色在不同語言中表達的方式并不一樣。在中國代表一種意義,在西方又表示一種涵義,甚至對“顏色”的涵義理解恰恰相反。請看下面:

字面意義涵義

green綠green-eyed嫉妒

white白Awhitelie不懷惡意的謊言

black黑inablack經營一項企業(yè)盈利

五、結束語

詞是語句的基本結構單位,是進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不能為教詞匯而教詞匯,文化差異是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對中英文化差異進行比較,使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真正集領會到詞的涵義,并能正確運用所學到的詞匯進行交際,才能真正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語言研究出版社,1999.

[2]胥懋云.二十一世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外語教學與語言研究出版社,2000.

第6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參考文獻的寫作是對論文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來源,論文的編寫也是有嚴格要求的,要按照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來寫作。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費巧蓮.激情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5:72.

[2]李征婭.舞臺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06:78-80.

[3]李莉.夸張手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彥子.淺談小學英語課堂變革[J].亞太教育,2016,01:40.

[5]何軼君.PBL模式對小學英語自我效能的影響[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東芳.如何讓“動”成為小學英語課堂的主旋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2:68.

[7]韓笑.綠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244.

[8]宋麗敏.互聯(lián)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未來課堂探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1:120-121.

[9]楊進.小學英語教師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01:20-23.

[10]劉妲治.小學英語開展對話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267-268.

[11]路亞涵.淺談小學英語教育中的創(chuàng)造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瑪草.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國.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1:101+112.

[15]劉思瑤.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3:56-57.

[16]王鳳英.淺談小學英語兩級分化的成因以及改進方法[J].才智,2016,04:193.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霍葉敏.小學英語課后作業(yè)的有效布置之我見[J].學周刊,2016,11:197-198.

[2]陳慶華,魏茂玲.小學英語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管窺[J].華夏教師,2016,02:65.

[4]汪慧.小學英語課堂提問藝術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學英語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03.

[6]趙玉鑫.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學英語課堂生命化教學的缺失與重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3:55-56.

[8]劉娜.情感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1:49-51.

[9]呂碩.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學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學英語形象聯(lián)想教學法的實施[J].基礎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淺談“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的模式構建[J].校園英語,2016,10:135.

[13]張春燕.新課改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6,10:202.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劉珊珊.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6,17:154-155.

[3]易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方法[J].學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47-48.

[6]顧詩月.也談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0.

第7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論文當中引用的學術文獻資料,是體現了科學的繼承性和論文作者對前人研究結果的尊重,也為讀者提供了檢驗論文是否有價值水平的重要意義。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陳萍.莆仙宮廟壁畫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鄭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畫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駢岑.3~6歲兒童繪畫表現能力發(fā)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4]林穎.中國高等師范院校中國畫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12

[5]黃菁.民間美術在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與拓展[D].福建師范大學2012

[6]王雅欣.探尋學齡前校外兒童水粉畫教學的新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14

[7]王艷梅.清代楊柳青人物題材吉祥畫的藝術特色[D].福建師范大學2012

[8]王盼美惠.5-6歲幼兒繪畫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9]陳藝紅.男權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師范大學2010

[10]劉德賓.中國畫與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征探微[D].福建師范大學2005

[11]張玲.從林風眠的調和論看近現代中國畫的中西融合[D].福建師范大學2004

[12]毛蓉蓉.中國人物畫造型的傳承與時代性[D].福建師范大學2009

[13]黃霖清.論形成(影響)現當代中國人物畫造型特點的若干因素[D].福建師范大學2009

[14]柳健.以幼兒認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色彩啟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學2014

[15]秦芳.以繪畫視知覺視角下研究4-5歲幼兒繪畫語言表達特點[D].新疆師范大學2014

[16]王蓉蓉.三大學術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

[17]鄭艷.中國“學院派”美術教育與傳統(tǒng)美術教育之間的架構[D].福建師范大學2008

[18]倪婷婷.德化現代陶瓷藝術性弱化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19]張永海.畫中的人生與如畫的人生[D].福建師范大學2008

[20]洪文峰.花枝春滿天心月圓[D].福建師范大學2010

[21]吳晨陽.一脈相承-淺析兩宋至現代閩籍中國畫人物畫家繪畫風格中“線”的繼承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1

[22]曾春麗.初探福建工藝美術對福建本土中國畫畫家畫風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11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孟艷雙.北宋山水畫審美思想在現代城市山水畫中的運用研究[D].燕山大學2014

[2]陳躍.數學多媒體教學初探[J].職業(yè).2010(23)

[3]伍健.多媒體數學教學軟件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1(02)

[4]葛晉,張文敏.多媒體數學教學探析[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5]金昊.多媒體技術輔助立體幾何圖形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6]田毅.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23)

[7]李芹.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高專學報.2005(04)

[8]吳華,宋西紅,盛曉明.網絡多媒體課件系統(tǒng)與數學教學的整合[J].數學教育學報.2004(01)

[9]周建明,薛有奎.多媒體數學教學嘗試[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0(03)

[10]孫濟生,劉向群.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

[11]彭慧.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12]周楊靜,劉志峰.設計類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6)

[13]馬晨.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14]蔡靜.多媒體背景下的展示設計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15]喬韋.當代中國山水畫形式美表現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6]姚佳.淺談寫意人物畫之“意”與漫畫之“漫”的聯(lián)系[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7]劉莉.色彩運用在馮遠寫意人物畫中的情感體現[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8]孔瑞娜.藏族題材寫意人物畫初探[D].西北民族大學2014

[19]高燕.中學語文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效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0]沈霞.多媒體技術在新職業(yè)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設計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

[21]孫文蘊.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概率教學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2]籍明文,武女則.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與實踐--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上升為主要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01)

[23]黃國松.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發(fā)展的思考--淺談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才智.2008(17)

[24]趙玲麗,趙海濤.淺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3(01)

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裴書鴻.窺識國畫的意境[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鄭小艷.時代的映像[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陳大楚.兒童畫教學創(chuàng)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陳梵婭.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適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米學軍.“童心說”美學新解[J].安順學院學報.2007(01)

[6]吳麗芳.中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基本問題的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7]閆慧.校外兒童美術教育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9(06)

[8](美)羅恩菲德(Lowenfeld,Viktor)著,王德育譯.創(chuàng)造與心智的成長[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9]單媛媛.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10]孫玲.對話式美術欣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7

[11]曹英.幼兒園繪畫教育活動評價內容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12]朱曉霞.淺議威海藝術掛毯與繪畫語言的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3]陳敏敏.剪刀下的藝術-高密剪紙[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4]葛輝.五彩斑斕的空中畫卷[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5]劉娟.民間藝術的明珠-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6]吳躍華.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第8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師;成長;主觀因素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5-165-01

在一個人成長的道路上,他的成功與否固然會受很多方而因素的影響,但主觀原因應是主要的因素。有人曾說過“態(tài)度決定一切”,而良好的習慣又是成功的根本。態(tài)度的改變來白對職業(yè)目標的清晰認識,來自內心深處對工作的看法和觀念。態(tài)度變了,周圍的一切都變了。積極的態(tài)度使人逐漸養(yǎng)成正而思維的習慣,使人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工作。只要你有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并以工作為人生的樂趣,在普通的工作中塑造白己完美的人格和品性,這就已經成功了。英語教師也是一樣,在教育教學中,英語教師通過工作中塑造在其完美的人格和品性,那么這個英語教師就得到了成長。

一、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

積極的心態(tài)首先表現在英語教師對白己職業(yè)的熱愛。如果英語教師能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工作,真正做到甘愿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在工作中釋放自己的熱情,對教育事業(yè)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英語教師。

積極的心態(tài)還體現在英語教師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作為一名成功的英語教師的基本素質。我們中的部分教師也許最初的志愿并不是從事教育事業(yè),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走上了教師的崗位,于是而對白己不喜歡的工作就有了借口,敷衍塞責??墒沁@樣的心態(tài)是永遠干不好工作的。與此相反,美國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盡管她并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卻已是證券業(yè)界的風云人物,她為何做得這么優(yōu)秀呢?用她白己的話說:“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笨梢?,責任感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這樣看來,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骨干教師成就事業(yè)、成長進步的動力源,是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

積極的心態(tài)也表現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愿望。竇桂梅的成長經歷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她們都有上公開課的迫切愿望,并且努力給自己爭取這樣的機會。正是有積極向上的愿望,她們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排除工作中的重重困難,一心一意專注于教育事業(yè),終于有所成就。

二、要有學習和積累的習慣

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英語教師,尤其要有一種善于學習、學而不厭的姿態(tài)。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所講的東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應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挑選最重要的來講。陶行知先生也說:“惟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難的了?!庇终f:“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綜觀魏書生、竇桂梅、李鎮(zhèn)西等名師的成長經歷,哪一位又不是特別愛好學習的呢?是學習給他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作為一名骨干教師,渴求學習,渴求掌握現代教育理論與他人的經驗,應是其基本需求。英語教師要有專業(yè)的英語學科知識、英語口語素養(yǎng)和教育理論知識。教師還要有一定教學經驗的積累,必須具有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教師的教學藝術和課堂駕馭能力,同樣也是通過勤奮學習、不斷積累教學過程而獲得的。教學過程是不斷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學的成敗與教師的組織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只有掌握好精湛的教學藝術,才算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三、要有反思的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心靈上的溝通?!耙尫此汲蔀榻處煹纳畛B(tài)”,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自己自我反思的習慣,養(yǎng)成反思的意識,使自己形成獨特的個性與思考的習慣。李鎮(zhèn)西老師一直強調老師們有教育科研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無限樂趣,教師的生活才不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復,才不至于單調乏味,教師也才能夠不斷成長。受他的影響,紅袖、鐵皮鼓也都養(yǎng)成了反思的好習慣。教師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不就是從實踐中來,從困惑中來,從不斷的反思中得來的嗎?所以不僅僅是李鎮(zhèn)西等教育家,紅袖、鐵皮鼓也成為教育界的領軍人物。英語教師要想繼續(xù)發(fā)展,必須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四、要勤于筆耕

勤于筆耕是英語教師成長為優(yōu)秀教師的途徑之一,33%的教師提到了這一點。在他們的筆下,有通常意義上的學術論文,“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理論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就要堅持寫教學論文;要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成為科研型教師,也必須堅持寫教學論文”。但更多的是他們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產生的點點滴滴的隨筆、反思、心得和體會,優(yōu)秀教師從這種隨筆和體會中受益,“哪怕是膚淺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覺思維,都會帶來日后冷靜的思考”。

當然,要成為成功的英語教師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日積月累的結果,影響英語教師成長的因素也因地因人的個性而異,但是積極的心態(tài)、學習的態(tài)勢以及反思的習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必需的,惟其如此,才能為骨干教師的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第9篇:英語對話教學論文范文

本學期小學英語教科研工作將繼續(xù)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轉變教學觀念,以課堂教學為陣地,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基層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圍繞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學研究兩個主題開展工作,結合我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際,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開創(chuàng)我市小學英語教研工作的嶄新局面。

工作措施:

一、理論學習與時俱進

1.精心組織理論學習,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主要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

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⑵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2.繼續(xù)鼓勵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從實踐上升到理論。

二、常規(guī)管理常抓不放

1.組織新上崗英語教師學習常規(guī),對照常規(guī),搞好外語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重點要抓好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落實,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模擬或真實交際中理解、模仿和運用語言;要充分運用實物、圖片、手勢、直觀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動活潑地進行外語教學。本學期將繼續(xù)組織體現這些導向作用的研究課和示范課,供大家觀摩學習。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2.抓好教研組建設。英語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guī)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要做到每周堅持集體說課備課,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精神,用集體的智慧來促進自己的教學。抓好英語教師的“六認真”工作,英語課堂教學力求體現“新、精、活、實”的要求。教師優(yōu)良課率達100%,優(yōu)課率達60%以上。

三、教學研究人人參與

1.加強英語學科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研討,使英語教師人人明確基礎

教育改革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yōu)樘卣?,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標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過程,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2.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學科發(fā)展的新要求,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設接受繼續(xù)教育的機會,不斷加強小學英語教師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的力度和效度,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注重實效,抓好“青藍工程”,發(fā)現苗子,培養(yǎng)尖子。積極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小學英語優(yōu)秀課競賽和展示觀摩活動。

3.組織好教師培訓活動。通過說課、聽課、評課、講座、集體備課、教材分析等活動,讓教師過好大綱關和教材關,盡快明確備課、上課的基本規(guī)范,適應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

4.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作用,組織優(yōu)秀教師作理論講座、上示范課、研究課。創(chuàng)造機會讓更多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并爭取在11月的英語老師基本功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5.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畢業(yè)班英語全科合格率達98%以上,良好率達70%以上,優(yōu)秀率達40%以上。非畢業(yè)班英語全科合格率達98%以上,良好率達70%以上,優(yōu)秀率達40%以上。

6.開展雙語教學,加強英語教學與其它學科的整合。

在一年級實驗班的數學雙語教學實驗的基礎上,鼓勵和要求非英語教師使用英語授課。電腦、自然、體育及藝術類教師要努力做到30%以上的課時使用英語教學。

四、開展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適合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的課外活動,可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興趣。我們準備根據不同年級掌握的知識水平,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手抄報、對話表演、英語課本劇、英語能力競賽等,組織評委認真評定,評出集體獎和個人獎,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認識自我的機會。

為了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語言環(huán)境,我們準備除了在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外,課外也引導學生用英語打招呼、對話。并開展“每日英語”的活動。開辟了學校的“紫藤架下”為英語角,利用學校電視臺播放英語歌曲、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增加語言實踐的廣度和密度,培養(yǎng)學生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計劃在12月成功舉辦首屆“英語節(jié)”。

工作安排:

一、做好“EverydayEnglish”的工作。

負責人:顧憶恩

二、英語早讀規(guī)范化。

負責人:顧憶恩

三、做好“英語廣播”的工作。

負責人:英

四、辦好“英語角”。

負責人:沈旦萍

英語活動:

九月:三~六年級的“英語日常用語”比賽。

十月:三~六年級的“英語背頌”比賽。

十一月:四~六年級的“英語百詞”競賽。

英語節(jié)活動安排:(12月)

一年級:英語兒歌比賽

二年級:英語繞口令比賽。

三年級:英語書寫比賽

四年級:英語小報比賽

五年級:英語唱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