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帶三的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百世一人:指極難得的人才。
3、不顧一切:意思是什么都不管不顧。
4、不值一錢:指形容毫無價值或地位極其低下。
關鍵詞: 第三人稱代詞;回指;英漢互譯
1. 引論
指代(reference)可分為外部指代(exophora)(主要從位置上來說)和內(nèi)部指代(endophora)(主要從文本結(jié)構(gòu)上來說),內(nèi)部指代又分為回指或稱上指(anaphora,指代前文中出現(xiàn)的)和下指(cataphora,指代后面即將出現(xiàn)的)。代詞(reference)有三種類型:人稱代詞(personal)、指示代詞(demonstrative)和比較代詞(comparative)。在人稱代詞中,根據(jù)Halliday and Hasan的觀點,第一、二人稱是從發(fā)話人的立場出發(fā),具有外指功能,只有第三人稱具有回指和下指的功能,起到內(nèi)在的語篇銜接與連貫作用(Halliday and Hasan 2001:33-37)。對第三人稱代詞回指的研究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話題,由于漢語是主題顯著的語言,注重意合,較多的使用開放性的竹節(jié)結(jié)構(gòu),第三人稱使用較少,而英語恰恰相反,第三人稱使用頻率非常高。正因為中、英文中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有很大的差異,就會造成英漢互譯中出現(xiàn)第三人稱代詞的冗余或缺失,對回指詞在話語中的理解有利于理順譯文語篇的銜接,使譯文更加準確到位、貼切自然。
Crystal(1991:17)認為,回指詞是用來指稱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即把回指式描述為一種表層語言成分關系,認為回指詞和先行詞都是句子的語法成分,必須在語言表層中明示出來,這是傳統(tǒng)語法的觀點。Levinson(1983:85)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回指關系不是詞之間的關系,也不是語法成分之間的關系,而是實體的同一性,把回指納入到語義考察的范圍,但遺憾的是Levinson仍受語法觀點的影響,認為先行詞(所指)必須是語篇前文中某個明示詞語(term)的所指。Halliday也認為指代是一種意義的關聯(lián),與Levinson不同的是,他認為既然這種關系是建立在語義的層面,指代的事物不一定非要與它所指的事物在語法類型上一致〖JP2〗(Halliday 2001:32)。Brown and Yule認為對話語的理解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不管是內(nèi)指還是外指都不僅僅是一個語言表層的表達對應方式,回指詞的所指是語言表層之外的心理實體(mental representation),這一觀點對于認識回指的實質(zhì)具有重大的意義?!糐P〗
第三人稱的回指在不同話語中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隨著對回指的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其所指一定是前文中的某個明示的先行項,或一定能在前文中找到詞義相等的某個詞語,或許我們可以找到,或許這個詞語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一個依附于語篇的一個心理實體,更有甚者,或許這個所指根本就是獨立于語篇之外,需要根據(jù)個人經(jīng)歷或知識在具體的語境中做出選擇的詞語。在英漢互譯中我們要能分析第三人稱回指的具體實體,才能把握用詞的準確性和篇章的銜接和連貫。
2. 英漢第三人稱代詞回指的分類和翻譯方法
2.1第三人稱代詞有明示的單個的先行項(direct antecedent),且在人稱、性、數(shù)上保持一致,語法結(jié)構(gòu)完整。這樣的語句翻譯起來并不困難,只是要注意中、英文表達上的差異,英語往往反復使用第三人稱代詞,而翻譯成漢語時要省略;漢語大多時候注重意合,并不反復第三人稱代詞,翻譯成英語時為了語篇的銜接和語義的連貫有時需要增添一些代詞。例如:
(1) Truffles are delicious, but they’re very expensive. (Quirk 1985:353) 蘑菇味道鮮美,但是價格不菲。
(2) 她帶女兒出去了。She went out with her daughter.
2.2 第三人稱代詞有明確的先行項,但在人稱、性、數(shù)上不一致。
2.2.1 回指詞與先行詞在人稱上不一致。例如:
(3) The second car hasn’t got time to avoid the person who swerved away to avoid the car that was pulling out, and he hits it. (Brown & Yule 2000:217)〖JP2〗這句話的語法結(jié)構(gòu)是X hasn’t got time to avoid Y and X hits Y,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二輛車來不及避開為了讓開一輛疾馳而來的車而突然轉(zhuǎn)向的行人,并撞到了他。但由于回指詞與先行詞在人稱上不一致,先行詞是車,回指詞是開車的人,即司機,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不相對應,容易造成歧義。這里我們可以更為清楚地看到中英文之間的差異,中文講究意思的連貫,只用了一個主語,再用連詞連接便可表達清楚;而英文則選用代詞交代清楚,施動者從物到人的轉(zhuǎn)換,實質(zhì)上是更為強調(diào)語法的規(guī)范性?!糐P〗
(4) One of our main jobs in the Botanics is writing on the flora of Turkey, they don’t have the scientists to do it. (Brown & Yule 2000:219)我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編寫土耳其的植物志,土耳其國內(nèi)沒有科學工作者做這件事。在這句話中,they顯然是指代Turkey,但在人稱已有了變化,不再是指這個國家,而引申為這個國家的人民。但翻譯成中文時我們又不能生搬硬套,只要指定是在土耳其國內(nèi)這個范圍中的科學工作者,自然就表示是在土耳其人中沒有這樣的人來做這件事。
2.2.2 回指詞與先行詞在性上不一致。例如:
(5) (Talking about the First World War) I used to go about with a chap-I don’t know whether he’s still alive now or not-but-there was nine-ten-eleven in the family altogether-two girls and nine boys-and she lost eight sons one after the other. (Brown & Yule 2000:218)我曾經(jīng)和一個小伙子邊走邊聊——不知道他現(xiàn)在是否還活著—他們一家2個姑娘、9個小伙子中最小的三個還在一起,他的母親接二連三地失去了8個兒子。用she回指先行詞a chap,其中進行了一次性別轉(zhuǎn)換,是指代他的母親,因為主語改變了,在翻譯中我們也要明示出來。
2.2.3 回指詞與先行詞在數(shù)上不一致。例如:
(6) There’s two different ladies go up to the whist and both have a wig and they’re most natural. (Brown & Yule 2000:217)兩個女人去玩撲克,她們都帶了假發(fā),卻很自然。
(7) Even an apprentice can make over twenty pound a week and they don’t get much tax [taken] from that. (Brown & Yule 2000:217)就是個學徒工每周也能掙二十鎊,而且他們也不會因此交很多稅。英語中數(shù)量詞使用一般要求比較明確,容易辨別,在中文中往往不太清晰,較為含糊,在英漢互譯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英語中有具體數(shù)量一定要主謂保持一致,語篇中的總量保持一致,中文卻不必特別強調(diào),往往用總量代替便可。
2.3. 無明確的先行詞(indirect antecedent),第三人稱的所指要從具體的語言語境分析,可能是篇章中的語言單位,也可能在篇章中根本沒出現(xiàn),要憑受話人的知識結(jié)構(gòu)或生活閱歷作出判斷。這種回指式已經(jīng)不是語法分析所能解決的問題了,在話語理解時不能自動處理,所指在話語之外,要在具體的語境中作語用分析,甚至是心理分析,在發(fā)話人和受話人心理中創(chuàng)建或突出一個意義表征,才能得出回指詞的所指。
2.3.1 無先行項的深層回指。由于上文中沒有先行項,不能直接辨別第三人稱的所指,就要從語義的角度分析。例如:
(8) John bled so much that it soaked through his bandage and stained his shirt. (Ward. et al 1991)約翰流了很多血,滲透了繃帶,上衣也血跡斑斑。it在話語中并不存在先行詞,只有從整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它是指流出來的血,所指與動詞bleed有關,根據(jù)生活常識推斷出滲透繃帶,沾污襯衫的是血,it指代blood。英文中用動詞來表達了過程,翻譯成中文時要補全賓語,使語義更加完整,同時起到連接下文的作用。
2.3.2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先行項。最重要就是確定所指指的到底是哪個先行項,避免造成歧義。
Ⅰ. 從篇章中確定主語,從而可知第三人稱的所指。例如:
(9) The Germans had invaded Russia on an enormous front, had surprised a large portion of the Soviet Air Force grounded on the airfield, and seemed to be driving forward with great rapidity and violence. The Chief of the Imperial General Staff added, “I suppose they will be rounded up in hordes.”他們(蘇聯(lián))將被大量圍殲。在雙方交戰(zhàn)的情況下,劃線部分的這句話是帝國聯(lián)盟的總參謀長說的,這里話語的發(fā)話人用第三人稱復數(shù)指代自己的對立面,由此可推斷出they指代蘇聯(lián),當然這樣的推測中還需要運用一點歷史知識,不然很難完成?!糐P2〗
(10)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后半句里出現(xiàn)兩個代詞them和they;它們指向同一個被指代對象,這個對象不是monitors,而是cars,that引導定語從句是修飾monitors,指的是monitors 對cars的作用。翻譯成中文后意思就更易理解:到時將出現(xiàn)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聊天節(jié)目,以及裝有污染監(jiān)控器的汽車,一旦這些汽車排污超標,監(jiān)控器就會令其?;稹!糐P〗
Ⅱ.從語氣和動詞的及物性來分析。例如:
(11) The cops chased the robbers, they caught them. (楊若東 1997)警察追趕劫匪,然后抓住了他們。常規(guī)來說一般都是警察抓劫匪,且句子用的是主動態(tài),下面的描述也用了主動態(tài),一定就是警察在前,劫匪在后,所以they指代警察,them指代劫匪,后句翻譯成中文時進行了主語省略。
(12) The car rolled towards the phone pole and it hit it.汽車向電線桿駛?cè)?,并撞上了。這句話猛地一看很是讓人糊涂,兩個it,到底哪個指代哪個,分析來看,汽車是施動者,且具有主動性,那它必定是主語,第一個it指代汽車,后一個it指代電線桿。
Ⅲ. 兩個先行項與人稱代詞的交叉互指。例如:
(13) Dean expelled John because he discovered his secrets. (Enkvist 1979:140)句子結(jié)構(gòu)既可以是X expelled Y because Y discovered X’s secrets,也可以是X expelled Y because X discovered Y’s secrets,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兩種指代方式都不為錯,無法排除歧義的產(chǎn)生,只有從語用角度出發(fā),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具體分析,并且發(fā)話者與受話者要有共同的心理表征意義,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在翻譯成中文時要注意清晰地表達代詞的所指。
3.結(jié)論
簡言之,回指是指回指項與先行項之間的互指關系,可以是建立在語言表層的,也可能是蘊藏在語言深層的,它既要符合句法規(guī)則的約束,又是一個動態(tài)的心理認識過程,受話者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確定交際的焦點,又要動用自身的世界知識和生活常識等多方面的輔助和參與來完成認知過程,從而使篇章結(jié)構(gòu)上前后呼應,語義上通篇連貫。
英語中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相當頻繁,而中文中卻不是這樣,這就給互譯帶來一定的困難,在英語中要適當添加,在中文中應適當省略。英語中通常用第三人稱代詞來銜接語篇,中文卻往往是原詞再現(xiàn),差異較為明顯,翻譯中需要特別注意,依據(jù)各種語言的表達習慣進行處理,既要清晰不失原意,又要簡練不生累贅,才能得到符合原文本意的好譯文。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 ion in English[ M] .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6.
[2]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M].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3]Peter New mark. A bout Translation [ M] . Clevedon [ Eng land] :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1: 72.
[4]Hall E. T. Beyond Culture[M] . New York: Double Day,1976: 44.
[5]Crystal,David. 1991.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M]. 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n.
[6]Enkvist,N.E. 1979. Marked Focus:Functions and Constraints [A]. S.Greenbaum et al (eds). Studies in English Linguistics. London:Longman Group,134-152.
[7]Quirk,Randalph.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 [M]. New York:Longman Group.
[8]Ward et al.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So-called Anaphoric Island [J]. Language(67):439-474.
[9]秦洪武,2001,第三人稱代詞在深層回指中的應用分析[J]。 當代語言學(1):55-64。
[10]楊若東,1997,認知推理與語篇回指代詞指代的確定[J]。 外國語(2):15-21。
[11]趙宏,邵志洪,2001,英漢第三人稱代詞語篇照應功能對比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3):174-179。
[12]朱迎春,2003,認知推理與深層回指中第三人稱代詞指代的確定[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5):91-93。
[13]馮慶華. 實用翻譯教程[ M] .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14]胡壯麟. 語篇的銜接與連貫[ M] .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66.
[15]許余龍. 對比語言學概論[ M] .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2: 249.
[16]潘文國. 英漢語對比綱要[M] . 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997: 350.
關鍵詞:桐城派;文學理論;審美風格;現(xiàn)代審美;交集
我國的古代散文發(fā)展綿延流長。先秦時期的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西漢時期的散文以司馬遷的《史記》最為卓越,他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宋時期的散文,在韓愈、柳宗元等大力推動下,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舊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到了明末清初,“桐城派”散文是最著名的一個流派。桐城派文學理論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一、桐城派文學理論的形成與嬗變
(一)“義法說”:桐城派的基本理論的建立
1、歸有光對桐城派的影響。歸有光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生。歸有光一生著作繁富,主要成就則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其散文在博采唐宋諸家之長,繼承唐宋古文的傳統(tǒng)作風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散文的題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引進了所謂嚴肅的古文創(chuàng)作中來,使得文章更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特別是一些敘述家庭瑣事或親舊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寫得樸素簡潔、悱惻動人。歸有光的這些敘事散文,如《項脊軒志》,即事抒情,真切感人,結(jié)構(gòu)精巧,波折多變,為散文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開辟了一片新的境界。他主張“變秦漢為歐曾”。到清代,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者方苞、姚鼐等人也對歸有光交口稱贊。歸有光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理論對桐城派文學理論的形成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2、“言有物”:桐城派文學理論的雛形。明末清初,同為桐城人的方以智、錢澄之等人致力于振興古文,桐城派理論初露端倪。桐城派孕育過程的繼往開來者是戴名世,他提出了文章創(chuàng)作要“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這些觀點實為桐城派義法理論的先驅(qū)。
3、“義法”:桐城派基本理論的確立。桐城派的基本理論是從方苞開始建立的。他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tǒng),提出“義法”主張,“義”即“言有物”,文章要有內(nèi)容;“法”即“言有序”,文章要有條理、順序、形式和技巧。對于文章審美,他主張“雅潔”。
方苞,在《讀史記八書》、《書史記十表后》中提出了“義法”主張。及至從《南山集》案中解脫后,“義法”說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和完備,1733年方苞編成《古文約選》及其后編選的《四書文選》,為“義法”說提供了示范,自此“義法”受到重視,推動了古文“義法”的廣為傳播。方苞成為推動桐城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
(二)“神氣說”:桐城派理論的推進。劉大櫆是繼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堅人物。在乾隆時期,劉大櫆在繼承方苞“義法”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神氣”說。文章強調(diào)“義事、書卷、經(jīng)濟”,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jié)”、“字句”。劉大櫆在桐城派上是承先啟后者。
(三)“義理說”:桐城派理論的集大成。桐城派主張學習左傳、史記,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傲x理說”提出者正是劉大櫆的弟子姚鼐。他提倡“義理(內(nèi)容合理)、考據(jù)(材料確切)、辭章(文詞精美),三者不可偏廢?!庇衷趯W習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 、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辭類纂序》)姚鼐曾參與纂修《四庫全書》,主持梅花、紫陽、敬敷書院40年。桐城派的義法論和聲氣論經(jīng)其發(fā)揮和深化,成為一套較系統(tǒng)的古文理論。姚鼐創(chuàng)作的散文簡潔清淡,語言精妙,言而有物。其選編古文辭賦集《古文辭類纂》對后世極具影響。
(四)“經(jīng)世致用”:桐城派文學理論的拓展?!敖?jīng)世致用”的主張就是大名鼎鼎的,現(xiàn)在出版的《家書》可謂家喻戶曉。
自稱論文師從方苞、姚鼐,為文“義法”也取自桐城派。但他頗不滿于某些桐城末流文章的拘謹平淡,因此在文章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了經(jīng)世致用;而在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上,則吸取了漢賦的優(yōu)點,呈現(xiàn)出陽剛之美。這就將桐城派發(fā)展到了新的階段——以湘鄉(xiāng)派為主流的階段。正式提出“桐城派”的其實是,其在《歐陽生文集序》中說:“姚先生治其術益精。歷城周永年書昌為之語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學者多歸向桐城,號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應運而生。所以,實有“中興”桐城派之功。
(五)“能入能出”:桐城派文學理論的延伸。“入者,師法也;出者,變化也。”此理論由林紓從桐城派理論發(fā)展而來。林紓的理論,以桐城派提倡的“義法”為核心,以左、司馬、班、韓之文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為“取義于經(jīng),取材于史,多讀儒先之書,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滅之光氣”。同時林紓也看到了桐城派理論及創(chuàng)作上的種種弊病,故而反對墨守成規(guī),提出“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的主張。林紓認為學桐城古文,不如學左、莊、班、馬,韓、柳、歐、曾。同時他還認為在學習中應知變化,做到能入能出,亦即“入者,師法也;出者,變化也?!彼钔浦刈约旱墓盼?,標榜桐城派,其實他的古文跟桐城派并不相同,比如他的《冷紅生傳》、《趙聾子小傳》等,長于敘事抒情,寫得生動而有感情,或雜以詼諧,能感動人,不像桐城派古文的謹嚴、平順,與歸有光古文倒有幾分相似之處。
二、桐城派散文的審美風格
桐城派文學理論對其古文創(chuàng)作審美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也可以這樣說,桐城派散文的審美風格就是在其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本文僅以桐城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方苞、姚鼐及其古文《左忠毅公逸事》和《登泰山記》為范例,對桐城派古文的審美風格加以剖析。
(一)語言運用,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
方苞在其古文《左忠毅公逸事》中不僅“言有物”,文章有內(nèi)容,而且“言有序”,在語言的運用上更是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清順通暢?!蹲笾乙愎菔隆烽_篇曰:“先君子嘗言,鄉(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闭Z言運用不僅簡潔明快,細節(jié)之處言之有物,而且文中內(nèi)在聯(lián)系脈絡清晰,了了數(shù)句,已將左公形象刻畫的生動而細膩,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題材精當,人物刻畫生動。
在歷史上左光斗所經(jīng)歷的事有許多,然,方苞并未選擇將左公的生平材料羅列在文中來展示主人公的形象,而是選擇了左公與史可法相交的所謂“逸事”這一典型事件,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和品格?!蹲笾乙愎菔隆烽_篇到結(jié)束均不見左公材料的羅列,亦不見華麗辭藻,“視學京畿”,“微行”,“解貂覆生”,可謂字字珠璣?!凹白蠊聫S獄,史朝夕獄門外?!薄疤槠\于禁卒,卒感焉,”“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行為、動作的描寫,語言文字的精確表達,人物刻畫生動感人,猶如在目。
(三)論點鮮明,內(nèi)在邏輯強,清新通暢。
姚鼐主張古文“義理、考據(jù)、辭章”缺一不可?!兜翘┥接洝肥且ω局⑽闹?,該文充分體現(xiàn)他的觀點,文中考據(jù)處處可見,如“古長城”、“石刻”、“天門”等都是作者考證的內(nèi)容。因為有了“考據(jù)”為依據(jù),文章必然論點鮮明?!疤┥街?,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倍潭虜?shù)句已將泰山的地理位置,汶水濟水走向及南北分界,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在結(jié)構(gòu)和邏輯上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觀賞日出的經(jīng)過,清順通暢,一氣呵成。文章開篇即寫泰山,介紹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勢,接下來寫登山的路線和山巔觀日:來泰山的路線“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的路線“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到了泰山之巔,“望晚日照城郭”;待日出,在日觀亭觀日出。整篇美文邏輯順序清晰明朗,讀來通順流暢。
(四)寫景傳神,特征鮮明,情感內(nèi)斂。
這一點在《登泰山記》里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薄叭丈希嗳绲?,下有紅光,動搖承之,”“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睂懱┥街摺捌浼壠咔в杏唷保凰龄秩?,更無鋪陳。寫泰山雪景、夕陽、云霧,雖了了數(shù)字,卻將景色描摹的如詩如畫,令人遐想不已,真可謂寫景傳神,特征鮮明,神、理、氣 、味、格、律、聲、色具備。然則,作為桐城派的代表,講究“義理、考據(jù)、辭章”,粗看文章似乎不見姚公情感表露,細心揣摩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來看,能夠感覺出姚公內(nèi)心的無限感慨——只是感情的表露更內(nèi)斂,更需要讀者用心體會罷了。
(五)紀敘扼要,用詞平易清新、洗練精悍。
無論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還是姚鼐的《登泰山記》等,在敘述手法上都顯得簡扼要,不旁生枝節(jié),能夠抓住重點,“清真雅正”,頗有特色,這里不再贅述。
三、桐城派散文的審美風格與現(xiàn)代審美思想的交集
(一)語言美。“義法”“辭章”不僅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創(chuàng)作要求,也是對語言文字使用的要求。從桐城派所撰寫的古代散文和現(xiàn)代名家散文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語言都極其精煉、樸素、清新、優(yōu)美。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是文學作品描繪美的手段。因此,我們在欣賞這些散文時,既要用心領會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與感悟,又要認真品味作者語言表達。
(二)真實美。桐城派散文要求“言之有物”,現(xiàn)代散文要求“體現(xiàn)真實”,兩者可謂殊途同歸。方苞提倡“義法”,“義”即“言有物”,姚鼐主張 “義理(內(nèi)容合理)、考據(jù)(材料確切)”。現(xiàn)代著名作家巴金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是自然,是無技巧?!敝骷覅遣嵰舱f:“說真話,敘事實,寫實物、實情,這仿佛是散文的傳統(tǒng)。古代散文就是這樣,現(xiàn)代散文也是這樣”《〈散文名作欣賞〉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桐城派散文的審美風格與現(xiàn)代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真實是散文的生命,真實更是一種美。
(三)意境美。散文最可貴的是文章要有靈魂、有意境,“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桐城派所提出的散文要有“文氣、神氣、行氣”,手法表現(xiàn)上要率真與灑脫,同時內(nèi)在以氣相貫通,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營造意境的方式,可以是描寫景象,如姚鼐的《登泰山記》,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荷塘月色》;也可以是刻畫人物、記敘事件,如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現(xiàn)代著名作家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個中意境卻渾然天成,給讀者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感受。
四、結(jié)語
從先秦散文到桐城派散文,其審美風格不斷發(fā)生變化,也不斷在延續(xù)。桐城派散文在繼承了前世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獨具魅力的審美風格,對后來者頗具影響,值得我們發(fā)掘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振鵬.古文鑒賞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2]章培恒.方苞姚鼐文選[M].鳳凰出版社,2011.
[3]楊成章.散文名作欣賞[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4]巴金.探索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關鍵字:古木建筑 傘架結(jié)構(gòu) 斗棋 昂 出跳 與自然共處
建筑作為一種跨越時空的藝術形式,承載著人類在大地上詩意棲居的夢想,記載著人類追尋幸福生活的永恒軌跡。當建筑這種高雅藝術遇上人們生活當中的普通用品時,往往會迸發(fā)出各種奇思妙想。中國古代木建筑與傘便有著這樣的不解之緣。古代木建筑是中國建筑的代表,在以石頭為主的西方建筑以外,形成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建筑傳統(tǒng)。相傳,傘的發(fā)明就來源于木建筑結(jié)構(gòu)的靈感。繁體的“傘”字,中間四個人字,其實是活動的可收束的“榫頭”,由此可見二者緣份匪淺。筆者將分別闡述古建筑與傘的發(fā)展演變,逐步揭開二者之間是有著怎樣的一脈相承的不解之緣。
一、中國古代木建筑形式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中國古代建筑作為世界建筑體系中最古老的一種,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輝煌的成就。有實物可考的歷史在7000年以上,且發(fā)展從未中斷。3000年前已經(jīng)形成以木構(gòu)架為主要結(jié)構(gòu)、以封閉的院落為基本的群體布置方式的獨特風格??傮w來說,關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征,中國建筑史學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在其著作《中國建筑史》(1944年)里總結(jié)為四個方面,即“以木料為主要構(gòu)材、歷用構(gòu)架制之結(jié)構(gòu)原則、以斗拱為結(jié)構(gòu)之關鍵、外部輪廓之特異”。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木建筑在整個建筑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木建筑結(jié)構(gòu)方法,最主要的就在構(gòu)架之應用。北方有句通行的諺語,“墻倒房不塌”,正是這結(jié)構(gòu)原則的一種表征。其用法則在構(gòu)屋程序中,先用木材構(gòu)成架子作為骨干,然后加上墻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負重部分全賴木架,毫不借重墻壁。中國木構(gòu)正統(tǒng)延續(xù)了三千多年的壽命仍還健在。這種結(jié)構(gòu)方式,是由立柱、橫梁、斗棋等主要構(gòu)件建造組合而成,各個部分之間的結(jié)構(gòu)點以榫卯相吻合,構(gòu)成具有彈性的結(jié)構(gòu)框架。而這一點,也被借用到傘具當中。我們先來了解木建筑的結(jié)構(gòu)組成。
從外觀上看,木建筑結(jié)構(gòu)由屋頂、柱身和臺基三部分組成:
屋頂
中國古代建筑造型之美,整體上體現(xiàn)為恢弘壯闊,細節(jié)上體現(xiàn)人性細膩。在整個建筑中屋頂造型最為突出,外觀多為坡頂,少見平頂。最初屋頂?shù)男沃剖怯梢桓⒅纹鹨粋€人形的屋檐組成,這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最基本的元素。發(fā)展到后來,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卷棚等建筑形式。下面是五種屋頂構(gòu)造類型的九種變形(圖1):
屋頂橫斷面的曲線是由舉(即脊樽的升高)和折(即椽線的下降)所造成的。其坡度決定于屋脊的升高程度,可以從一般小房子的1:2到大殿堂的2:3不等。升高的高度稱為舉高。屋頂?shù)那€是這樣形成的:從脊樽到檬檐枋背之間畫一直線,脊樽以下第一根槽的位置應按舉高的十分之一低于此線;從這樽到撩檐枋背再畫一直線,第二根樽的位置應按舉高的二十分之一低于此線;依此類推,每根樽降低的高度遞減一半。將這些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屋頂?shù)那€。
屋頂?shù)那婊《?,在力學上可以將鋪設的瓦片扣搭得更緊貼。屋檐向外出跳的深度也是值得注意的。寬闊的出檐既保護著屋身,并且能保證屋內(nèi)有充足的光線,同時又能使雨水落下時沖得更急更遠,從而避免地基受到雨水沖激而損壞。
柱、樑
柱是直立承受建筑上部重量的構(gòu)件。按外形分為直柱、梭柱,截面多為圓形。按所在位置有不同名稱:在房屋的柱子為外檐柱,外檐柱以內(nèi)的稱金柱(屋內(nèi)柱),轉(zhuǎn)角處的稱角柱等。柱有側(cè)腳,即向中心傾斜;有生起,即從中間柱向角柱逐漸加高。附在墻壁的柱叫作樽。
樑是搭在柱頂上的水平構(gòu)件,沿著進深與房屋的正面成九十度角排列,一縱一橫地承托著整個屋頂?shù)闹亓俊I弦粯泡^下一樑短,層層相疊,構(gòu)成屋架。最下一揉置于柱頭上頭或與斗棋結(jié)合。
斗栱
屋頂就是架在柱、樑之上的,并通過柱和樑將重量逐級傳遞到臺基。而連接柱和棵的構(gòu)件,就是“斗棋”。
斗棋在古建筑中的獨特地位使其成為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課題,斗棋的發(fā)展演變史清晰地刻畫了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演變史,長期以來為國內(nèi)外學者所重視。斗棋最早的形象見于周代的“令簋”(圖3),“令簋”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櫨斗,再與兩柱之間、櫨斗斗口內(nèi)施橫枋,枋上置二方塊,類似散斗,與櫨斗一起承載上部座子,形狀與組合和后代檐柱的構(gòu)造方法十分相似。
令簋是斗棋的前身,真正的斗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部件,組成斗棋的構(gòu)件分為斗、栱和昂三大類。根據(jù)位置和功能的差異,共有四種斗和五種棋。然而從結(jié)構(gòu)方面說,最重要的還是櫨斗(即主要的斗)和華棋。后者是從櫨斗向前后挑出的,與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棋。
華棋之上還有一個斜向構(gòu)件,與地平約成30度交角,稱為昂。它的上端,稱為昂尾,常由梁或榑的重量將其下壓,從而成為支承挑出的屋檐的一根杠桿。從昂自身構(gòu)造和其杠桿作用來看,其最大優(yōu)勢便是能夠輕而易舉加大出檐深度。
斗棋不同于西方建筑中的那種簡單的柱頭,直接承重并將荷載傳遞到柱上。斗棋底部只是柱頭上的一塊大方木,但從其中卻向四面伸出十字形的橫木(棋)。后者上面叉置有較小的方木(斗),從中再次向四面伸出更長的橫木以均衡地承托更在上的部件。這種前伸的橫木(華棋)以大方木塊為支點一層層向上和向外延伸,即稱為“出跳”,以支承向外挑出的屋檐的重量。它們在外部所受的壓力由這一托架(斗棋)內(nèi)部所承受的重量來平衡。
斗栱從其最初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承檐結(jié)構(gòu)。斗棋可置于柱頭上,也可置于兩柱之間的闌額上或角柱上。根據(jù)其位置它們分別被稱為“柱頭鋪作”、“補間鋪作”或“轉(zhuǎn)角鋪作”(“鋪作”即斗棋的總稱)。
臺基
作為基礎,臺基肩負通風及穩(wěn)定豎柱的功能,同時又好像一個巨大承托墊子,避免柱基因為負重不同而出現(xiàn)沉差。臺基包括埋在地下(埋深)和露出地面(臺明)兩部分。臺明是臺基的主體。
傳統(tǒng)建筑的臺基,會隨著庭院大小以及建筑物的高度來調(diào)整,以求達到突出建筑物的性質(zhì),顯示等級和氣派。同時,在基本上以水平橫向展開的中國建筑中,臺基同時叉起著將平面空間及直線所造成的悶局打破的積極作用。將一個較低的平地變成較高的平地,將水平直線變成帶著起伏的韻律。
木建筑讓我們的祖先從顛沛流離中安定下來,使人類有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場所。建筑是固定的,風雨卻是隨時隨地的,人們需要一個可以“行走”的遮風擋雨工具,因此,木建筑的結(jié)構(gòu)形式便被引用到傘具中來。
二、木框架建筑對現(xiàn)代傘的借鑒和應用意義
傘具作為我們生活中必備的一件日用品,作為先哲的一項充滿智慧的造物,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更展露出一種秩序性很強的美感,而這種美感,更多的是借鑒木框架結(jié)構(gòu)的古代建筑形式。
相傳魯班借鑒亭子的造型,用幾條木棍做了個架子,上面頂著油布,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把傘,幾乎就是一座能走路的亭子。早期的傘是用樹葉或草編織成的,后來出現(xiàn)了用油紙和竹片做的傘,用絲綢做的傘。2000年前,就出現(xiàn)了有完整骨架、能開能合的傘。
傘的基本結(jié)構(gòu)從古至今幾乎沒有本質(zhì)的變化?,F(xiàn)代傘的結(jié)構(gòu)基本承襲了古代傘結(jié)構(gòu)特點,主要由傘面、傘骨、傘桿、手柄及其它一些輔件塑件組成,這種構(gòu)造與木建筑結(jié)構(gòu)的結(jié)構(gòu)原理是一脈相承的:傘柄可以看作是縮小版的臺基,傘桿則是屋身,支撐起類似屋頂?shù)膫忝?,傘面采用了屋頂中“攢尖式”造型。整個傘架最初是不可收束的、固定的,不利于隨身攜帶。
一副傘架既能將傘撐起,又具有收束功能,輕巧簡便,是現(xiàn)代傘架最突出的特點。以一把直桿傘傘架為例:
上圖為一把直桿傘傘架示意圖。部件7(長骨)、8(拉骨)、11(撐骨)、12(夾馬)是傘骨的主要部件。通常一把傘有6—8根傘骨。傘骨與傘桿共同支撐著整個傘面。夾馬(又稱馬鞍)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斗拱,連接著長骨和拉骨,長骨就似一根橫樑,傘桿相當于木框架結(jié)構(gòu)中的柱。
當撐開傘時,拉骨被推向傘的頂端,整個傘面被撐開。同時,拉骨對長骨產(chǎn)生了一個壓力。筆者認為,拉骨就似一根挑出去的昂。長骨由于拉骨的拉力作用,向外拱起;同時產(chǎn)生一個向下的壓力,使得長骨尾部向內(nèi)縮,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弧度。這個弧度既能夠讓傘呈現(xiàn)出曲線美觀感,還有一個實際的作用,即讓從傘頂流下的雨水迅速滑落,減輕傘面的承受力。
這種設計也是借鑒了古建筑的屋頂設計。在中國木構(gòu)造建筑的構(gòu)造中,對屋頂?shù)闹С蟹绞礁旧喜煌谕ǔ5奈鞣饺切挝蓓旇旒?,西方建筑的直線形的坡屋頂顯得很僵硬。而中國建筑的框架則有明顯的靈活性,工匠可通過對構(gòu)架高度與跨度的調(diào)整,按其所需造出各種大小及不同弧度的屋頂。傘骨也可以通過調(diào)整大中小馬鞍的位置以及各檔鋁骨片的長度,使整個傘面呈現(xiàn)不同的曲線弧度。
傘骨彎曲的弧度沒有使傘面有屋檐那樣的出跳,但它的作用與出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保證使用者不被雨淋濕;而且傘面也不需要出跳,因為使用者可以隨心所欲地調(diào)整傘桿的角度,保證視野不受遮擋。
傘骨支撐著整個傘面的重量,這個重量通過馬鞍傳遞到傘桿上,再到手柄上。而小小的手柄,不像古建筑中的臺基,有很深的埋深和寬闊的臺基,自然支撐不了整個傘面、傘架的重量,所以只能依靠使用者的手部力量作為補充,其同支撐起一把傘。
直桿傘傘架相對來說,構(gòu)造較簡單,它只借鑒了一組斗棋的構(gòu)造。三折傘就更復雜一點了,它借鑒了多組斗棋的構(gòu)造。以天堂牌普通三折傘架為例,一根傘骨主要由大、中、小三個馬鞍(行業(yè)術語)以及六檔長短不一、精細不同的鋁片(或鋼片,以下統(tǒng)一為鋁片)組成,如圖所示:
大中小三個馬鞍可以看作是三組斗棋,連接不同的橫梁和昂,層層架構(gòu),撐起來與直桿傘無異,但收束起來,傘面成三段,更加小巧。
從木框架建筑與傘骨的各項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傘的構(gòu)造不僅保留了木建筑中的精華,而且進行了簡化。兒時謎語“門背一根竹子、撐起來一間屋子”,則是對這種傳承與發(fā)展的最好說明。
三、吸取精髓,再造精華
木結(jié)構(gòu)建筑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它的營造法式、結(jié)構(gòu)布局,更是古人的一種心愿、精神理念。五行中,“木”的位置安放在旭日照耀的東方,是一切生命之源。古人植樹做林,截木為材。蓋房子,做家具。生活在樹木旁,住在木材里。在木桌上吃飯、在木床上睡覺。這種“與自然共處”的價值觀念至少給了我們兩點啟示:
其一,古人利用這種遠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頭來支撐他們的家園,必然有他們的道理。木建筑框架保留著自然氣息,而且會散發(fā)著家園的溫暖。這種觀點與當下低碳環(huán)保、綠色健康意識不謀而合。我們應將那種“與自然共處”的價值觀念滲透到生活當中,尤其是產(chǎn)品設計方面,傘具亦是如此?,F(xiàn)代傘注重的是現(xiàn)代工業(yè)金屬材料和工業(yè)面料的使用,雖然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達與進步,但缺乏了傘具原始的、自然的味道。筆者曾與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創(chuàng)意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幾位老師進行合作,設計開發(fā)出一把竹傘,給予了傘具返璞歸真的韻味。
竹與木一樣,都是自然物種。而且竹子硬并且有彈性,易于加工成各種造型。這把竹傘傘架和傘骨均采用竹子制作,連傘面也是采用竹炭纖維面料,該傘最具特點的是它的有鏤空大橢圓的手柄,這個手柄在直觀感覺上是簡潔硬朗的,體現(xiàn)了竹子虛懷若谷和堅毅挺拔的特點。而事實上,它就類似于一個加長加寬的臺基,既烘托了整把傘的氣勢,又更加符合人機工程學,使人握著舒服且握得牢。這把傘曾一舉斬獲2013年度IF產(chǎn)品設計獎大獎和紅點設計大獎。
其二,木建筑結(jié)構(gòu)簡單,雖然龐大,但所有部件一目了然,而且觀賞性十分高。這種框架結(jié)構(gòu),一是為了保持木材通風,二是便于更換構(gòu)件。反觀傘具,傘架的構(gòu)件雖然小巧,卻不易更換,通常一根傘骨出現(xiàn)問題,需要把整把傘架都拆下來,或者直接換成全新的傘架。這不但耗時耗力,更是一種浪費。
放眼當下制傘行業(yè),制作過程中仍有60%~70%的工序要靠手工完成,而且消費者對傘具的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的是越來越復雜的工藝和越來越多的零部件。據(jù)了解,一把普通傘竟有上百個的零部件,傘骨的拼接、傘桿的組裝、傘面的縫合等都完全靠手工來完成。這種情況制約了傘具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無法順利地實行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和升級??梢韵胂螅绻茉趥慵芙Y(jié)構(gòu)上實現(xiàn)突破,將可能促進制傘行業(yè)在完全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chǎn)方面邁進一大步。
摘要 本文探討了開展以三維實體造型為核心的現(xiàn)代工程制圖研究性學習必要性,設計了“形體構(gòu)造分析”、“調(diào)查典型零件”以及“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設計”三個研究性學習方案,期望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 三維實體造型
現(xiàn)代工程制圖
研究性學習
設計方案
如果你雙眉緊蹙,雙手握拳,很嚴肅地問我,朋友!你覺得帶“三”的成語給你什么啟示?那么我就會端正態(tài)度,同樣很嚴肅地告訴你我的意見,因為我不會說謊。
我的看法是,帶“三”的成語讓我感覺非常賤,賤就是下賤的賤。大家不要因此而驚慌失措,我的觀點是有依據(jù)的。就比如說吧,我隨便找?guī)讉€成語。
三人成眾,這個成語是說,三個人聚集在一起就算一個團伙了,而團伙犯罪的判刑比個體犯罪重。
孟母三遷,這個成語是說,一個王八蛋小孩整天搗亂,給母親添麻煩,搬了三次家,簡直不孝到極點了。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是說,做事老吃著嘴里,拿著手里,看著鍋里的。你個大色鬼整天朝三暮四的。
三頭六臂,這個成語是形容人本事大,但這成語出身有問題,哪吒是神話人物,這成語有宣揚迷信色彩的嫌疑。
三刀六洞,這個成語是說,過去黑社會入門子,要給大腿上捅三刀,表示自己的決心。
三從四德,這個成語是講女性操守問題,完全無視女性人權,強烈鄙視。
三妻四妾,這個成語是講一個爺們?nèi)⒑枚嗬掀牛F(xiàn)在已經(jīng)涉及了重婚罪。
字多的也一樣,比如三個和尚沒水吃,就是說內(nèi)部斗爭的問題,風氣影響很不好。
最賤的成語當然是三顧茅廬,劉備也賤,諸葛亮也賤,簡直沒勁透了。這成語的精神傳統(tǒng)現(xiàn)在被我們的推銷員繼承了,整天沒完沒了地敲你家門煩你。
還有許許多多的“三”字成語,所包含的意思都很卑鄙,幾乎就沒有好的。當然你要硬說“三好學生”算成語,那么我無話可說。
當然,我也要為帶“三”字的成語作出聲明,賤并不是成語本身的問題,而是“三”這個字就很賤。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我國自古以來,更準確地說是自打周文王演《周易》開始,就是以雙為尊。在卦相里,雙代表吉利,單則主兇。
所以我哥哥總是對我說,好事總是雙,我哥哥還總是對我說你個小癟三兒。
最近,他迷上了一樣東西:字典。
一有空,他就捧著字典看,一看一兩個鐘頭。同樣是沒有人催促他。我是猛一抬頭,才發(fā)現(xiàn)的。
他正在學知識的時候,正在對字詞著迷的時候,正在產(chǎn)生大量文字問題的時候,字典幫了他大忙。
記得他剛剛學會查字典那會兒,成功感受使他無比興奮,經(jīng)常告訴我他又學會了什么什么字。有時候還讓我考他,用字典查找任意一個字。找到了就自我陶醉一番。
他告訴我,“好吃”的“好”,有兩個意思,一個念三聲,一個念四聲。
他還告訴我,“惡”字有四個讀音,四個意思。
對字典的著迷源于他的成就感,也源于他的探索欲。
有一天,他問我,“聽”字為什么是“口”字旁呀?
是呀,聽是用耳朵的,怎么是“口”字旁呀?我還真被問倒了。我知道 “聽”有一個繁體字,是帶“耳”字旁的。那為什么簡體的這個聽,是“口”字旁呢?我不知道。
兒子見把我問住了,有些得意,便接著問,“葉”字為什么也是“口”字旁呀?又一個不知道令我不禁有些汗顏。
雖然不知道,我腦子里卻一直想著這件事。一天,一個有學問的朋友來了,我把這個問題告訴他,向他請教。他告訴我和孩子,這是字的“流變”(這個詞是他用的)。有許多字,歷史上用著用著,就流變了。他說,聽本來是用嘴品嘗的意思,老百姓包餃子,和完了餡,要嘗一下,這就叫“聽”。后來才成了現(xiàn)在的意思?!奥劇币彩沁@樣,本來是用耳朵“聽”的意思,現(xiàn)在變成了用鼻子嗅。整個錯了位。他還講了一個例子,讓我大開眼界。他說,“射”和“短”是互相掉包的兩個字。射:寸,身,本來是短的意思;短:矢,豆,本來是射的意思?,F(xiàn)在滿擰了。不過,時間一長,誰也不計較它了。
可是,孩子是“較真兒”的,他們在計較、在追究著這些問題。正是由于“較真兒”,他們發(fā)現(xiàn)了大量人們習以為常的問題中蘊涵著并不那么尋常的意義,他們的知識與日俱增,他們不斷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這是他們的可愛。
除了字典,《成語小詞典》也是兒子的寶貝,他常常一看就是半天。我們之間經(jīng)常比賽,比賽形式之一是“成語接龍”,誰說了一個成語,另一個人必須用最后一個字的字音,作下一個成語的開頭,如此不斷接續(xù)。形式之二是用某一個常用字做字頭,看誰成語說得多,不重復。比如用帶“一”開頭的成語,一日千里呀,一帆風順呀。有一次,我們倆一共說了60多個帶“一”的成語,自認為全說盡了,回頭一看詞典,還差得多吶。
比賽游戲又給了孩子新的學習動力。
作文課上,老師帶來一只鼓和一朵大紅花。我疑惑不解:老師帶這些干什么?后來,我聽了老師的話,才解開了心中之謎。原來老師是要我們做數(shù)字成語游戲。
第一輪比賽開始了,小紅花隨著鼓聲經(jīng)同學們的手依次傳了下去。一組的寧寧流利地講出六個成語,二組的小慧和三組的小翔分別講出四個和三個成語,四組的小云只講出兩個。
老師說:“第一輪比賽結(jié)束了。一組暫時領先,希望同學們在第二輪比賽中再接再勵,其他三組要迎頭趕上?!蔽覄傁胨煽跉?,老師的話又使我緊張起來,我的心好像要從嗓子里蹦出來了。
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小紅花一一傳下來,突然,鼓聲停了,小紅花落在了我的桌子上。我一愣,忙站起說:“百發(fā)百中。”然后迅速坐下來,把小紅花往后傳。這時我聽見周圍的同學們說:“用成語說一句話······”我這才恍然大悟,急忙站起來,剛從嘴里吐出一個字,可是五點鼓聲已經(jīng)過了。嗨,多遺憾?。《脊治姨o張了。游戲繼續(xù)進行,其他三組的同學都吸取了教訓,得到了理想成績。
多年來,我們美國人熟視無睹大量傷亡事件的發(fā)生,因為一些人喜歡打槍并且在買槍時并沒有深思熟慮。
這個句子讀起來感覺佶屈聱牙。細究起來,問題出在成語“熟視無睹”的運用上面。無獨有偶,同樣的問題也見于下面的兩個句子:
(1)如果家庭教育依然熟視無睹男孩體質(zhì)變差的事實的話,那么可怕的男孩危機將會帶來嚴峻的社會問題。
(2)如果人們繼續(xù)一意孤行和我行我素,依然熟視無睹單一耕作的弊端的話,那么可怕的糧食危機將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如此看來,錯用“熟視無睹”的情況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加以辨析。乍一看,“熟視無睹”貌似一個狀中型聯(lián)合式的動詞性成語??墒菍嶋H上,“熟視無睹”是“熟視之若無睹”的省略式,成語后半部分的“無睹”是對前一部分“熟視”的補充,屬于動補式的動詞性成語,其字面意思為:“雖然經(jīng)??梢?,還跟沒看見一樣?!保ā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韓愈的“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應科目時與人書》),恰好可以證明這一點。
語言運用的實踐表明,表示動補關系的動詞性成語作謂語時,是絕對不能直接帶賓語的。
也許有人會說:有成語詞典注明“熟視無睹”源出晉代劉伶的《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边@句話中的“熟視不睹”不就是直接帶了賓語嗎?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因為“熟視不睹泰山之形”并不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句子,而是一個省略了介詞“于”的介賓短語后置的文言句式,其完整的結(jié)構(gòu)應為:熟視不睹(于)泰山之形。換作現(xiàn)代漢語的表述順序為:(于)泰山之形熟視無睹。這里有一個例句與該語境很相似,可以作為“熟視無睹”不能直接帶賓語的佐證:漢武帝一意向國境以外尋覓昆侖的仙山,對國境內(nèi)的泰山居然熟視無睹。(蘇雪林《屈賦之謎》)
那么,如果遇到了“熟視無睹”作句子的謂語,并且句子中出現(xiàn)了它涉及的對象――意念上的賓語――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加以表達呢?方式有二:
一、用“對”或“對于”等介詞引出其意念上的賓語,構(gòu)成介賓短語“對……”或“對于……”,且將它放在“熟視無睹”之前作狀語。例如:
(1)這一點倘若不徹底地弄個明白,無異把自己的眼睛掩閉著,對全局的現(xiàn)實熟視無睹,結(jié)果是一個“局部”又一個“局部”地被宰割掉,一直往死路上跑。(《韜奮文集》)
(2)對這些幕后的人,陳腐的事,我們不能取粉飾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熟視無睹。(老舍《福星集》)
(3)三天中他在這條路上走街串巷,往返了多少次,不是也對此熟視無睹么?(葉文玲《井旁的柚子樹》)
二、把“熟視無睹”換成同義成語“視若無睹”。因為“視若無睹”的結(jié)構(gòu)較為松散,所“視”的對象可以不用介賓短語“對……”或“對于……”表示,而是將意念上的賓語插入“視”和“若無睹”之間,把“視若無睹”擴展成“視……若無睹”的形式(當然,有時候需酌情在“視……若無睹”的前面加上“經(jīng)?!钡淖盅郏@纾?/p>
(1)顧無數(shù)以為第一任務之人,放棄抗戰(zhàn)工作,人民起而抗日,則多方壓迫制止,此放棄民族主義也;官吏不給予人民以絲毫民利,此放棄民權主義也;視人民之痛苦若無睹,此放棄民生主義也。(《向的十點要求》)
(2)曹操自統(tǒng)一北方后,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取得了對南方孫權的優(yōu)勢,劉備則更不在話下。曹方此時如能審時度勢,正確決斷,則能一舉成功。然而,曹操此時卻犯了與袁紹相似的毛病,一意孤行,不納謀士的良策,視己軍之缺點若無睹,這樣一來,焉能不???(戰(zhàn)略網(wǎng)《關于三國鼎立局勢形成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本文開頭所引句子的錯誤在于:把作謂語的動補式的動詞性成語“熟視無睹”誤以為狀中型聯(lián)合式的動詞性成語,不該帶賓語卻直接帶了賓語。故此,對這個句子可以有以下兩種修改方案:
(1)多年來,我們美國人對大量傷亡事件的發(fā)生熟視無睹,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