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韓愈的代表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王勃醉酒作詩
王勃(公元650~676年),字子安,出身書香之家,系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勃少時便能寫詩作賦,被時人稱之為神童。《舊唐書》中稱他:“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后來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章齊名天下”,被譽為“初唐四杰”。
王勃于唐高宗李治麟德初年應舉及第,曾經做過幾任小官,但都因故被革職。他在作詩前不喜歡冥思苦想,總是先磨墨,然后飲酒。他喝酒十分豪邁,每次必大醉方休。喝醉后,用厚厚的被子捂著,蒙頭大睡,酒醒后直奔硯臺,揮筆直書,一氣呵成,詩成后便一字不改。
對此,《新唐書》本傳中這樣記載:“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碧迫硕纬墒皆凇队详栯s俎》中也說;“王勃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臥,忽起一筆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他的傳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傳說便是這樣寫就的。
張若虛被窩構思
唐代是中國文學發(fā)展的高峰,奇人眾多,但像張若虛僅憑一首詩歌,就確立不朽地位的,卻絕無僅有。張若虛,揚州人,生卒年及字號均不詳,曾任兗州兵曹,這是一個掌管軍防、門禁、田獵、烽堠、驛傳等事的官。他以文詞俊秀馳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
張若虛之“奇”在于他的個性,他在寫作上并不勤奮,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詩時有一個怪癖,喜歡先用厚厚的被子捂著,在被窩里構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揮毫疾書。天氣越熱,效果越好。他作詩從不打草稿,總是一氣呵成,一字不改?!洞航ㄔ乱埂肪褪沁@樣寫出來的。從這篇文章來看,張若虛絕對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創(chuàng)作天才,其作品無論是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素有“以孤篇橫絕全唐”之譽。聞一多評價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孟郊作詩忘事
孟郊,現存詩歌500多首,代表作有《游子吟》。他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歷盡磨難,屢試不第。46歲終于考中進士,50歲任江蘇溧陽縣尉(管治安的官員)。孟郊在詩壇上頗有名氣,苦等4年后,僅到江南小縣擔任分管捕緝盜賊之類的末等小官,這使他很受打擊,在好友韓愈的幾經勸慰下才勉強赴任。
孟郊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他作詩時,常常達到忘我的境界,如果無人叫他,他便會一天忘記吃飯而不覺饑餓。他作詩不出門,有時會放下手頭上的事務,閉門謝客,為苦吟詩人的代表,故有“詩囚”之稱。韓愈很推崇他的詩,給予了“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的評價。
有時候,他則遠出飲酒作詩,一天不歸。其“不事曹務”的做法,被人告發(fā)??h令很不高興,于是罰他半俸,然后花錢雇人彌補他留下的漏洞。這樣一來,孟郊的生活更為拮據,一氣之下,他干脆請辭,賦閑在家。為元和九年,孟郊去世,一貧如洗的孟郊家,窮得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最后還是韓愈等友人湊了100貫錢,才安葬了這位詩人。
李賀驢背拾句
李賀(公元790~816年),字長吉,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唐宗室鄭王之后,但家室早已沒落。他一生短促,際遇坎坷,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做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物的九品小官),終生落魄不得志,無法施展抱負。
因仕途失意,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寫詩上。他天生怪異,雙眉相接,體瘦指長。對此,韓愈還調侃他說,“指長所以能寫長詩”。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云詭、迷離恍惚的藝術境界,因此有“詩鬼”之美譽。
李賀立意遣詞力求深刻、新穎、獨到,他的一些名篇佳句,常常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境界,如他的代表作《李憑箜篌引》,絕對稱得上“石破天驚”。傳說他寫詩常常騎在毛驢上,背著錦囊外出,得到句子就投入錦囊內,晚上回家后完篇。據說,“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這樣的名句,就是這樣得來的。難怪他的母親說,李賀要“嘔出心乃已”。他的詩歌,很多的確是嘔心瀝血之作,不過也有部分難免幽僻晦澀。李賀跟王勃一樣,天妒英才,年僅27歲便英年早逝。
白居易念詩老嫗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自幼聰穎,讀書十分刻苦,常常讀得口舌生瘡,年紀輕輕便頭發(fā)全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代表詩作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
不去耕耘,不去播種,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不去奮斗,不去創(chuàng)造,再美的青春也結不出;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高中語文必修二文學常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體制;
后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表現手法。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數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
3.“楚辭”又稱“楚詞”,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一一種詩體。
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
《詩經》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并稱,“風”指《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对娊洝放c《楚辭》分別是中國文學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的兩大源頭。
4.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
5.建安漢獻帝年號。
6.箜篌:古代的一種弦樂器,
23弦或25弦,分臥式、豎式兩種。
7.妾:舊時婦女謙卑地自稱。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
10.初陽歲: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農里七月七,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農歷每月的二十九為上九,初九為中九,十九為下九。
在漢代,每月十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13.適:出嫁。
14.六合:指結婚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卵.....;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適合,叫六合。
15.青廬:用青布搭成的蓬帳,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種風俗。
16.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在的19時至21時)。
17.人定:是亥時(相當于現在的21時至23時),這里指夜深人靜的時候。
18.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對對方的尊稱。
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
21.樂府三絕:《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
22.建安風骨是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團所表現出的共同的文學傾向,他們高揚政治理想,展示強烈個性,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展現了東漢末年動蕩的時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剛健有力的詩歌風格,所以稱為“建安風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瑣?!叭堋敝覆懿佟⒉茇?、曹植:“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璃、應場、劉楨。
2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2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循環(huán)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這里指永和九年。
25.暮春:春季的末一個月。
26.視,一種祭禮。
古時一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視日:三國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已日。視事,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戲,以祈福消災。
27.望:農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歷每月十六?;蓿恨r歷每月最后一天。朔:農歷每月第一天。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9.洞簫:管樂器的一種。
30.匏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31.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
32.蘇軾
蘇洵、蘇轍均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33.賦始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
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文體。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陳手法。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34.王安石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家”。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5.洞簫:管樂器的一種。
36.匏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37.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
38.蘇軾
蘇洵、蘇轍均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39.賦始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
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文體。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陳手法。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故事雖然簡單,道理卻很有說服力,也很切合我們的學習實際。你看,弈教兩個人下棋,他們的學習效果卻大不一樣。原因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問題,而是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心不在焉。這明明是兩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完全不同的緣故嘛!
什么是專心致志?顧名思義,專心致志就是專心一意,集中精神。聯想起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他們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就都是跟專心致志,認真專研分不開的。
唐朝詩人賈島,作詩入了迷。他一邊騎驢走,一邊琢磨著詩句中的“推”、“敲”二字,竟跟府尹大人韓愈的儀仗隊撞個滿懷。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為了觀察樹上的小鳥,一動不動地在樹下站了好久。一只松鼠以為他是一根木樁,竟然順著他的腿爬上了肩膀。著名發(fā)明家瓦特,研究蒸汽機如醉如癡,鄰居家失了火,已經燒到他家屋頂上了,當一位警官沖進他家時,瓦特還在若無其事地自言自語:“蒸汽是水的變態(tài),水就是蒸汽的變態(tài)……”
在我們班里,凡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都是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問題的同學(個別除外)。這些同學當然也不都是聰明的。我又想到自己,只要認真學習,專心攻讀,再難的問題也能解決。相反,有時思想開了小差,再簡單的問題也覺得困難,連做作業(yè)都覺得不好入手,知識學得就不扎實。
一、唐代音樂詩創(chuàng)作
唐代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為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環(huán)境。音樂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達到了頂峰。首先,唐人的音樂觀念開始轉變,如唐太宗在和大臣們探討音樂時提出了“悲悅在于人心”,“非由樂也”的看法,表現出對音樂審美作用的肯定和欣賞主體能動性的重視。其次,唐代的音樂系統較前代更為完善和興盛。據《隋書?音樂志》載:“湯帝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樂器工衣創(chuàng)造既成,大備于茲矣?!笨梢姡闹畼烽_始在音樂殿堂里贏得了一席之地。又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唐代雖沿襲了隋制,但有所創(chuàng)變。除去禮畢曲而增設高昌樂、燕樂,共立十部樂;其中清商樂為中原本土的傳統音樂,燕樂為華夷合樂的新品種,其余的都為外來(異域)音樂。到了開元時期,又“開胡部于學堂上”,并詔“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1]。燕樂就是在對東西方各國的音樂文化和國內各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廣泛吸收和發(fā)揚的基礎上形成的。就樂曲而言,崔令欽的《教坊記》所錄曲名計325首,杜佑的《理道要訣》載天寶間大樂署所訂曲名244首,南卓的《羯鼓錄》載曲名131首,郭茂倩的《樂府詩集?近代曲辭序》說:“凡燕樂諸曲……其著錄14調,222曲;又有梨園別教院法曲樂章11曲,石韶樂20曲?!睒非{類甚是繁復。再就樂器來看,更是五花八門、品種繁多。繁榮的音樂文化生活醞釀了朝野上下熱愛音樂的文化氛圍。《新唐書?禮樂志》載:“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边@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和熏陶了唐人的審美情趣,并且孕育出他們對音樂藝術的濃厚興趣與參與欲望。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富有才情的詩人自然會將創(chuàng)作的血脈合著音樂的旋律一起跳動,自覺不自覺地將音樂作為自己的吟詠對象。唐代詩人才華橫溢,很多人在音樂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這是唐代音樂和詩歌結下不解之緣的前提條件。王維的音樂素養(yǎng)很高,看圖便知畫中人奏何樂曲,他善彈琵琶,也常撫琴――“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李白能歌善舞,也喜彈絲品竹――“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白居易更是精于樂理,通曉多種樂器,并對民間音樂和外國音樂都有研究。在唐代,涌現出了一批以音樂藝術為題材的詩作,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一生專寫琵琶藝術的詩就在10首以上,如《琵琶行》《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戶》《五弦彈》《聽李士良琵琶》《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聽曹剛琵琶兼示重蓮》等。當然不止于琵琶,還有《聽崔七伎人箏》《夜聞歌者》《霓裳羽衣歌》等,其中以《琵琶行》最為著名?!霸娤伞崩畎讋t對笛子情有獨鐘,在他一生8首專門寫音樂藝術的詩中,以笛子為題材的占了5首,這在唐詩中也是絕無僅有的。此外,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李頎的《琴詩》、李嶠的《簫》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下面將從題材內容和表現藝術兩方面對唐代音樂詩進行探討。
二、唐代音樂詩的題材內容
唐代音樂詩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有對樂器的描寫,對音樂之聲的描寫,對歌舞樣式的描寫等。
1. 對樂器的描寫
樂器是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唐代詩人借物抒情的一個重要靈感來源。唐代盛行的樂器主要有琵琶、琴、笛、簫、箏、箜篌等。[2]唐代有很多詩人本身就是樂器愛好者,他們將音樂和詩歌相融合,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從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的音樂生活風貌及詩人的審美品格。如白居易的《夜箏》:“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惫~按五聲音階定弦,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樂器,屬于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類。張祜的《楚州韋中丞箜篌》:“千重鉤鎖撼金鈴,萬顆珍珠瀉玉瓶。恰值滿堂人欲醉,甲光才觸一時醒。”箜篌分臥、豎兩種,其實是來源不同的兩類樂器。臥箜篌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奏。豎箜篌類似豎琴,但要小得多,用雙手撥奏。殷堯藩的《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秦女淚濕燕支紅。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喚風。”笙屬于吹奏樂器,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有笙的雛形?!对娊?小雅?鹿鳴》就有“鼓瑟吹笙”和“吹笙鼓簧”之句。李嶠的《簫》:“虞舜調清管,王褒賦雅音。參差橫鳳翼,搜索動人心?!焙崬閭鹘y的中國民族吹奏樂器,音色十分獨特,有一種悠遠、蒼涼的感覺,因此極適于演奏較為哀婉的樂曲。簫常用于獨奏或琴簫合奏。在傳統的中國江南絲竹樂中,簫也是重要的樂器之一。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笛子稱竹笛、橫笛、橫吹,是竹制吹奏樂器。
2. 對音樂之聲的描寫
唐代音樂詩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聲音的摹寫。這類代表作要首推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及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三首詩都采用“以聲寫聲”、“以形寫聲”的擬聲方法,從正面描寫了音樂的音質、音調、節(jié)奏與旋律,展示了音樂的“曲內境界”;又都“以感寫聲”,“移情于物”,從側面烘托了音樂的強烈效果,展示了音樂的“曲外境界”。在詩人的筆下,音樂成了可以聽、可以觀、可以感的東西。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先是“昵昵兒女語”的輕柔細屑,再是“勇士赴敵場”的昂揚激越,開始是“百鳥喧啾”的喧嘩,之后是“孤鳳凰”的“失勢千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會兒“嘈嘈如急雨”,一會兒“切切如私語”,一會兒“間關鶯語花底滑”,一會兒“幽咽泉流冰下難”,一會兒“無聲勝有聲”,一會兒又“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至于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時而“昆山玉碎,眾弦齊鳴”,時而“鳳凰鳴叫,響遏行云”。在三位作者筆下,音樂都有清和與激越,都有單調與復音,有跌宕,有起伏,有詩意,有韻味。無形的樂聲得到了有形的表現,讓聽眾在聽其曲時不僅能夠耳聞,而且能夠目睹。聽穎師彈琴,琴聲微起時,我們好像看到一對小兒女在耳鬢廝磨時相互嗔怪,激越高昂時,我們又仿佛看到勇猛的將士躍馬上陣;聽琵琶女彈奏,嘈雜時使人如見暴風驟雨從天而降,錯綜時使人如見大珠小珠落入玉盤,流暢時使人如見鶯歌燕舞,堵塞時使人如見“泉流冰下”;聽李憑彈箜篌,悲咽時可見帶露的“芙蓉”在哭泣,歡愉時可見“香蘭”在歡笑。更難能可貴的是,詩人們在把音樂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來的同時,還注入了他們豐富的情感,更加顯示了無形音樂的巨大魅力。
3.對歌舞樣式的描寫
唐代音樂詩中有對民間歌舞樣式的直接描繪。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踏歌是起于漢盛于唐的一種民間集體舞蹈,是指唱歌時用腳踏出節(jié)拍。又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边@是一首送人赴邊地從軍的詩作,后因譜入樂府,取首句二字題為《渭城曲》,又名《陽關曲》或《陽關三疊》。[3]這首詩以長安為背景,通過柳色和送行酒表達離別之意,輕盈明朗的基調中暗暗隱藏著一絲悲涼,風格蘊藉含蓄,恰如其分地傳達了人們共同的離愁別緒。多少年來,多少遠游之人,隨著樂聲,唱著《渭城曲》踏上了旅程。
三、唐代音樂詩的表現手法
音樂是聽覺藝術,本身無形無狀。有形之物易寫,無形之音難狀。唐代詩人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之妙的呢?探討其表現手法,對于鑒賞詩歌藝術和從事新詩創(chuàng)作是有益的。
1.以聲擬聲
以聲擬聲,就是用自然界或人世間的各種音響來摹擬不同質感的音樂,喚起讀者的聯想,以完成對某種音樂的表現。李白的《聽蜀僧彈琴》中寫道:“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庇萌f壑松濤聲、流水聲、霜天之鐘聲,摹寫出琴聲的宏偉、流暢和清肅。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以失群雛雁的酸嘶、胡兒戀母的哀啼、長風吹動林木、急雨敲打瓦片等眾多蕭瑟的音響,表現出胡笳樂曲的凄楚哀惋;《聽安萬善吹篥歌》以“枯桑老柏寒颼颼,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等音響來摹寫篥(古代由龜茲國傳入的一種管樂器,發(fā)聲悲哀)的曲調,令人如聞其聲。白居易的琵琶樂曲則一連用了十種聲響:急雨聲、私語聲、珠落玉盤聲、鶯語聲、冰下泉流聲、銀瓶破裂聲、水漿迸濺聲、騎兵奔馳聲、刀槍相擊聲、裂帛聲。以聲擬聲容易引發(fā)人們的聯想,是一種最直接的表現音樂的手法。
2.以形寫聲
以形寫聲,即用可視的特征性物形,調動人們的聯想,開通由視覺到聽覺的感受線路,把有形之物幻化為無形之聲。韓愈《聽穎師彈琴》寫道:“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备≡屏踉趶V遠的天地間相與追隨飛揚的這種物態(tài),是韓愈聽到琴聲之后在眼前出現的幻象,是由聽覺到視覺的通連與幻化。當他把這種幻象訴諸文字,感受敏銳的讀者便會產生由視覺到聽覺的逆向反應,透過浮云柳絮追隨飛揚的物象而聽到悠揚宛轉、舒緩自如的縷縷琴聲。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也使用了這種手法。詩中描寫了胡笳樂曲的變化,說道:“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卑嬴B忽聚忽散,表現出樂曲的時急時緩;浮云且晴且陰,表現出樂音的清濁變化。這種感覺上的通連現象,錢鐘書先生把它概括為“通感”。[4]
3.側面烘托
側面烘托是指通過聽眾(包括人和自然物)對樂曲的強烈反應來寫音樂的美妙或神奇。李白的《聽蜀僧彈琴》尾聯寫道:“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因聽琴曲,不覺天色已晚,心態(tài)之癡迷,正見樂曲之高妙。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結尾寫道:“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穎師的琴曲威力如此之大,不但讓韓愈坐立不寧,而且撞開了淚水的閘門,滂滂熱淚灑濕衣裳,內心忽冷忽熱,如同冰炭交置,最后不得不求其停止演奏。李賀在《李憑箜篌引》中,更是調動了五彩繽紛的動物世界和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斌眢笠豁?,昆侖玉石為之激動而碎,鳳凰與之和鳴,芙蓉感動落淚,蘭花露出笑容,甚至連煉石的女媧也忘了補天,造成“石破天驚逗秋雨”的驚險場面。“老魚”和“瘦蛟”聽了此曲,或激動得跳波,或高興得起舞。那月宮里的吳剛也忘了砍伐桂樹,長夜不眠,倚樹傾聽;嫦娥的玉兔也聽得入迷,皮毛被寒露打濕也不覺得。經過這一番人間天上、花鳥龍魚的綜合渲染,使人覺得李憑的箜篌演技真可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這些側面筆墨,與正面描寫相配合,使音樂栩栩如生。
唐代詩歌發(fā)達,音樂繁榮,詩歌與音樂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共同發(fā)展形成了唐代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唐代音樂詩以其豐富的內容、多樣的表現手法展現著唐詩獨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新唐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2]徐安琪《大唐文化的奇葩》[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清]蘅塘居士《唐詩三百首》[M],中華書局1996年。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語文學科的考查越來越注重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閱讀能力的提高。這從2017年高考全國卷的改革可見一斑: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納入必考范圍,在考試時間不變的情形下,增加了考試的閱讀量,要求學生必須加快閱讀速度,而且要求考生必須對兩類文本都熟練掌握其體裁特點;文言文考查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識一題,要求學生熟悉古代文化常識;作文材料傾向于社會熱點,要求考生緊跟時代潮流,把握時代脈搏。
這些變革都說明,單靠刷試卷、練習做題技巧,已經無法應對高考了!它要求考生有更廣的閱讀面,古今中外都要涉獵;要求考生有更高的閱讀能力,更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知識量。
閱讀,已是不可避免的任務!
那么,目前高中生的閱讀情況到底是怎么樣呢?為此,筆者特意在任教學校做了一個調查,印發(fā)了《高中生課外閱讀現狀調查表》讓學生完成,收集并分析了調查數據,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閱讀現狀
由調查情況來看,目前的閱讀狀況堪憂:
1.大部分學生(80%)忙于各學科的學習及作業(yè)而沒有時間閱讀其他書籍;
2.小部分同學有閱讀習慣,但限于《意林》《讀者》等雜志,或者是網游小說;
3.只有極少數(不到調查人數的5%)閱讀經典作品。
二、影響閱讀的因素
1.沒時間。高中課業(yè)緊張,每天課程排得很滿,學科多,作業(yè)多,每天忙于各科作業(yè)已經花去了他們大部分的自習時間。
2.沒資源。全校三千多學生,只有一間小圖書室,藏書不多且質量不高;大部分是舊書,長時間沒有新書補充;只在周六晚上對學生開放,很多學生高中三年下來都不知道原來學校圖書館可以外借書籍。
3.教師不重視。閱讀不是短期內就能見效的行為。學校每月一次的考試都要評比成績,導致老師都急于講授教材內容,急于傳授做題技巧,都不愿意在閱讀這種“閑事”上花功夫。
4.沒興趣。手機的普及、網絡的推廣,讓很多學生樂于網絡上碎片式地閱讀,不愿意靜下心來閱讀經典作品。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閱讀荒”:
一、教師引導
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以身作則,加大自身閱讀量,讓學生領悟到閱讀體現在教師身上的魅力。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甚至,老師必須是源源不斷的自來水。一個家中沒有一本藏書的家庭,很難培養(yǎng)出學富五車的孩子;一個不愛閱讀的老師,也很難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認為“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前提。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教育,發(fā)展好自己,才有“誨人不倦”的資格。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熞_解學生知識之“惑”、人生之“惑”、宇宙萬象之“惑”,沒有持之以恒的學習,沒有皓首窮經,何來解惑之能。
在平時課堂中,有意引導學生,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書中自有豐富的知識,有復雜的情感,有人生的思考,有人文的關懷。閱讀,支持我們走得更遠,走得更穩(wěn)。多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品,組織學生就閱讀書籍進行探討,做學生閱讀路上的引路人。比如在講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講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鼓勵學生閱讀完整版的《水滸傳》;學習關漢卿的《竇娥冤》時,向學生介紹他的代表作《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還可以推薦學生了解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多舉辦讀書活動,如讀書報告會、故事會,閱讀心得交流會、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評、手抄報、知識競賽、查閱資料比賽等活動,這樣既能有效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又能激發(fā)閱讀興趣,調動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二、學校支持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夠多,但如果沒有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及其豐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書,或如果不熱愛書和冷淡地對待書,這還不算是學校;相反,學校里可能許多東西都缺乏,許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簡陋的,但如果有永遠為我們打開世界之窗的書,這就是學校了。”學校是一個讀書的場所,理應是書籍的王國。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蘊藏豐富、時時添新的圖書館、閱覽室,并且應該有足夠和適當的時間對學生開放。學校應該為學生閱讀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書聲朗朗,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開設閱讀課;保證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之余還能留出時間進行閱讀。
學校還應該多舉辦讀書活動。比如:設立“校園讀書月”,每學期設一個“校園讀書月”,設定一個主題,如“書香伴我行”;開好“班級讀書會”,各班每周或間周開展一次“班級讀書會”,組織學生展示匯報自己近期的閱讀收獲;根據每學期定的讀書主題,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開展美文誦讀比賽、讀書演講(講故事)比賽,讀書報告會,古詩擂臺賽等各類讀書活動;充分發(fā)揮宣傳效益平臺,有效利用廣播站和校園網的作用,開辦好書介B、讀書心得,每周一詩(詞)等欄目,引導學生誦讀經典。
三、學生自覺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學生可充分利用起零碎時間,飯后半小時,睡前十分鐘,都是很好的閱讀時間,只要養(yǎng)成閱讀習慣,長期堅持,就能取得可觀的成績。
相傳晚唐時曹柔鑒于文字譜使用不便,以至“動越兩行,未成一句”,便在文字譜的基礎上予以減筆,即而形成了一種新的譜式—“減字譜”。后人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了至今依舊沿用的古琴記譜方式。
有宋一代,文教大昌,古琴藝術也一改在唐代備受冷遇的時況,呈現出一派繁榮氣象。文官政治的實施,大批文人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使宋朝文化自初始就彌漫著濃郁的書卷氣息,呈現出一種博大精深的人文氣象,以致文教風流,浸潤兩宋。
宋朝的帝王多好古琴,視其為華夏正統而加以提倡。宋太宗趙匡義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將古琴的七弦增至九弦,制成“九弦琴”;宋徽宗趙佶設“萬琴堂”來保存在全國各地收羅的名琴;宋高宗趙構制造盾形古琴送給臣子以示抗金之志。由于統治者的重視,古琴在當時的文人中極其盛行。著名的文人如范仲淹、坡、歐陽修、王安石等,都與琴人有著密切的交往。歐陽修的“幽憂之疾”,因從孫道滋習琴而“不知疾之在其體也”。他的名篇《醉翁亭記》,被太常太傅沈遵“歸而以琴寫之”,創(chuàng)作了琴曲《醉翁吟》。數年之后,二人相逢,在夜闌酒酣之際,沈遵彈起這首《醉翁吟》,琴聲“有如風輕日暖好鳥語,夜靜山響春泉鳴”。歐陽修回首往事頗多感觸:“世事多虞嗟力薄”,“心以憂醉安知樂”。 即作《贈沈博士歌》以贈之。三十年后,沈遵之友崔閑常恨此曲無詞,乃譜其聲,請東坡居士為之填詞。崔閑彈琴,坡為詞,頃刻而就,無所點竄,一時傳為佳話。
北宋朱長文撰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琴史》,該書記載了宋代以前一些重要琴家的史料。另外,如崔遵度的《琴箋》、則全和尚的《則全和尚琴論指法》等都是比較重要的琴論著作。而《琴苑要錄》中收存碧落子的《斲琴法》以及《斲匠秘訣》《琴書·制造》等文,是較早關于斫琴的專著。
宋代的琴人一般都有著清晰的師承體系,如南宋的浙派,以郭楚望為代表,其繼承與發(fā)展的琴曲,通過其后的劉志方、徐天民、毛敏仲得以傳播于世,并影響元、明各代。由于這些琴人多在臨安一帶,故稱之為“浙派”,其傳譜稱之為“浙譜”。其中郭沔的《瀟湘水云》《秋鴻》,劉志芳的《忘機》《吳江吟》,毛敏仲的《漁歌》《樵歌》《山居吟》等琴曲流傳至今。在好琴的文人雅士之外,宋代也出現了許多善琴的僧人,如夷中、知白、義海、則全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琴僧。
明清之際,帝王能琴好琴之風不減。明朝皇帝中的宣宗、英宗、孝宗、懷宗等都喜愛彈琴。王室中的寧獻王、衡王、益王、潞王等也嗜好古琴且頗有造詣。清代的康熙、乾隆、嘉慶亦喜古琴。乾隆皇帝收藏歷代名琴,請侍臣梁詩正、唐侃將其斷代品評、分等編號,繪為冊頁,記錄存世。
帝王們鐘愛古琴,必然導致朝野上下愛琴成風。由于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印刷術的發(fā)達,為這一時期大量刊印琴譜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明嘉靖末期之后,每年都有三四部琴譜問世。現存明代刊存的40多種譜集,大多是那個時期所刊刻的。其中由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所主持編印的《神奇秘譜》是現存最早的古琴譜集,該譜收集、整理、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傳譜,為研究早期的古琴藝術以及中國古代音樂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其后,又有《風宣玄品》《西麓堂琴統》《松弦館琴譜》《大還閣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等不同流派的譜集流傳于世?!肚秫櫋贰镀缴陈溲恪贰稘O樵問答》等都是當時的代表曲目。
這一時期的琴壇日趨繁榮,流派紛呈,有浙操徐門、虞山派、松江派、廣陵派、中州派等著名琴派,一時間,人才輩出,僅見于文字記載的清代琴人就有數千人,徐和仲、嚴天池、鄺露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除文人墨客之外,琴樂甚至遍及工匠店人之中,據說虞山派嚴天池的琴藝就傳授自一位徐姓染匠。
琴論在明代雖不如宋朝時那么豐富,但徐青山的《谿山琴況》對古琴演奏美學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探討,受到世人的推重。蔣克謙的《琴書大全》收錄了歷代有關琴學的記載,為琴學研究提供了便利。
自明清以降,文人士大夫逐漸喪失了優(yōu)越的生活,宮廷中專職的琴人也逐步減少,特別是西方音樂的大量流入,“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導致了士大夫階層的日趨瓦解,使古琴面臨瀕危的境況。被視為“腐朽”、“過時”的古琴藝術早已失去明清之際的輝煌,不再是社會音樂文化的主流。幸有一批琴人相繼成立了一些民間琴社,如北京的“嶽云琴集”、濟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長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元音琴社”、揚州的“廣陵琴社”、南京的“青溪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為古琴藝術的傳播與延續(xù)奔走呼號,不遺余力。
近代琴壇由清代以吳越為中心,逐步分化為許多地方流派。京師的黃勉之、九嶷派的楊宗稷、閩派的祝桐君、川派的張孔山、諸城派的王燕卿、王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受民間音樂的影響,此時的古琴藝術將民間的工尺譜引進古琴譜,民間俚曲、花鼓、道情等俗樂亦被翻入了琴譜。
組成
粵菜系由廣州菜、客家菜和潮州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以廣州菜為代表,有“食在廣州,味在潮州,廚出鳳城”之說。
它影響深遠,港、澳以及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國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粵菜。
因此有不少人,特別是廣東人,認為粵菜是華南的代表菜系。
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
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
烹調技藝多樣善變,用料奇異廣博。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說。時令性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郁。
粵菜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斗、烤乳豬、太爺雞、鹽焗雞、白灼蝦、白切雞、燒鵝等。
形成
粵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與廣東的地理環(huán)境、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
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產富饒。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
早在西漢《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載有粵菜選料的精細和廣泛,而且可以想見千余年前的廣東人已經對用不同烹調方法烹制不同的異味游刃有余。
在此以前,唐代詩人韓愈被貶至潮州,在他的詩中描述潮州人食鱟、蛇、蒲魚、青蛙、章魚、江瑤柱等數十種異物,感到很不是滋味。
但到南宋時,章魚等海味已是許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
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生食的方法
。到后來生食豬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魚片,包括生魚粥等的習慣保留至今。
而將白切雞以僅熟,大腿骨帶微血為準,則于今仍是如此。
將粵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講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諸特點,表現具體。
粵菜還善于取各家之長,為我所用,常學常新。蘇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鱖魚,飲譽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粵菜宴席。
雖粵人喜食鼠肉,但鼠輩之名不登大雅之堂。
粵菜名廚運用嫻熟的刀工將魚改成小型,名為魚。
如此一改,能一口一塊,用筷子及刀叉食用都方便、衛(wèi)生,蘇菜經過改造,便成了粵菜。
此外,粵菜烹調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從北方菜的爆、扒、烤、氽移植而來。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類方法改進之后形成的。但粵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乃是結合廣東原料廣博、質地鮮嫩,人們口味喜歡清鮮常新的特點,加以發(fā)展,觸類旁通。
如北方菜的扒,通常是將原料調味后,烤至酥爛,推芡打明油上碟,稱為清扒。而粵菜的扒,卻是將原料煲或蒸至膩,然后推闊芡扒上,表現多為有料扒。
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鴨、雞絲扒肉脯等。
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如廣州的早茶,潮州的工夫茶,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范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發(fā)展
廣東的飲食文化與中原各地一脈相通。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歷史上曾有多個另立王朝的內地人。
歷代王朝派來治粵和被貶的官吏等,帶來了北方的飲食文化,其間還有許多官廚高手或將他們的技藝傳給當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設店營生,將各地的飲食文化直接介紹給嶺南人民,使之成為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以后,廣州成為中西海路的交通樞紐;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結隊而至。
當時廣州地區(qū)的經濟與內陸各地相比,發(fā)展較快。
南宋以后,粵菜的技藝和特點日趨成熟。
這同宋朝南遷,眾多御廚和官府廚師云集于粵,特別集中于羊城有關。唐代開始,廣州成為我國主要的進出貿易口岸,是世界有名的港口。
宋、元之后,廣州成為內外貿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業(yè)日益興旺,帶動了飲食服務作為一個商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起來,為粵式飲食特別是粵菜的成長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和場所。
明清兩代,是粵菜、粵點、粵式飲食真正的成熟和發(fā)展時期。
這時的廣州已經成為一座商業(yè)大城市,粵菜、粵點和粵式飲食真正成為了一個體系。鬧市通衡遍布茶樓、酒店、餐館和小食店,各個食肆爭奇斗艷,食品之豐,款式之多,世人稱絕,漸漸有“食在廣州”之說。
粵菜的影響較為廣泛。
據一些報刊介紹,美國有中國餐館的近萬家;英國有4000家;法國、荷蘭各有二千多家;日本不下數千家。
這些地方的中國餐館,多數是粵式茶樓、菜館,生意很旺。
澳大利亞的悉尼市,在“唐人街”的影響下,飲茶已成為一個專門名詞,凡到悉尼市游覽的人,都以一到“唐人街”享受一下粵式飲茶用餐的韻味為時尚。粵菜的其獨特的清淡風味,獨領,以“食在廣州”的聲譽馳名中外。
“食在廣州”還離不開廣東飲茶,它實際是變相的吃飯,各酒樓、酒店,茶樓均設早、午、晚茶,飲茶也就與談生意、聽消息、會朋友連在一起了。
廣東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工夫茶,它備用特制的紫砂茶壺、白瓷小杯和烏龍茶,投茶量大,茶湯濃香帶苦,回味無窮。
廣東點心是中國面點三大特式之一,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穎,別具特色。
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
廣東粉為沙河粉,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面”最為出名。
粵菜也追求“新派”。但幾千年所形成的選料廣博奇雜,菜肴講究鮮、爽、嫩、滑的南國風味對創(chuàng)新的變化影響頗深。
“萬變不離其中”,傳統的美點薄皮鮮蝦餃、干蒸燒賣、糯米雞、娥姐粉果、荔脯秋芋角、馬蹄糕、叉燒包、蟹黃包、奶油雞蛋卷以及名小吃腸粉、炒河粉、艇仔粉、及第粥、豬紅湯、倫教糕、蘿卜糕、咸水角、鳳爪、鹵牛雜、薄脆、白糖沙翁、德昌咸煎餅、大良崩砂等更是歷久不衰。
這表明廣州菜系植根的土壤是十分深厚的。
特點
粵菜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質和味
粵菜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jié)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追求色、香、味、型。
用料
粵菜用料十分廣泛,不僅主料豐富,而且配料和調料亦十分豐富。為了顯出主料的風味,粵菜選擇配料和調料十分講究,配料不會雜,調料是為調出主料的原味,兩者均以清新為本。
廣州菜選料之博雜,可謂“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洞里鉆的,水里游的”,不論其精粗,不論是動物、是植物,不論是山珍、是海味,只要能食用,一概拿來制作菜肴。
高檔的燕窩、鮑翅、石斑、龍蝦可以卜餐桌,山崗路旁的野菜也可以上餐桌。
給人以美的享受的鮮花可以入肴,令人生畏的蛇、鼠、貓、狗、蟲也可以入肴,廣州名菜“龍虎鳳”即以蛇、貓與雞為主料。
北方人不屑一顧的“下腳料”如動物內臟、頭腳,在廣州卻被視為“珍”,炒肫肝就是一個用雞、鵝、鴨的內臟烹調的常菜;魚頭、雞腳、豬腳等成為廣州人冬天進補的湯料。用料鮮活,也是廣州菜選料的一大特點,制作菜肴的食料,都務求鮮活,海鮮要鮮活的,肉類要剛殺的,蔬菜要當天摘的。
在廣州的菜市場,處處可見用水箱、水盆養(yǎng)著“生猛”魚、蝦、蟹,以及籠中待殺的雞鴨,帶著露珠的蔬菜。
廣州菜之所以選料博雜,其原因首先是“天時”與“地利”。廣州氣候適宜農作物的生長,一年可以兩熟、三熟,珠江三角洲的水網與漫長的南海海岸線,歷史上均為廣州府屬,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廣州地區(qū)富足的果、蔬、肉類和水產,為菜肴的烹調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其次,廣州作為商埠,是各種商品的集散地,嶺南的食料以至國內外的食料薈萃廣州,為廣州菜拓寬選料提供條件。
廣州菜中的上乘食料,不少來自海外,如南洋的魚翅、燕窩,墨西哥的鮑魚,日本的干貝。
第三,嶺南飲食保留古代人食雜的習慣,“不問鳥禽蟲蛇,無不食之”。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人每天需要上百種的營養(yǎng)成分,人的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纖維素的輔助,廣州菜選料博雜,無疑有助于人體健康。
味乃烹調之本,調料豐富變化多,是廣州菜能烹調出數千款菜來的重要條件。
廣州人懂得“好花也要綠葉襯”,菜肴的烹調有主食料,也不能沒有調料,用不同的調料對同一食料進行烹調則可以做出不同風味的菜肴來。
廣州菜的調料不限于糖、鹽、醬油,而有各種各樣用農作物和海產品(魚、蝦、蠔等)制成的醬料,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調料,如蒜頭、姜、蔥、洋蔥、芹菜、蕪荽等。廣州講究調料,追求新味、多味甚至怪味,這固然是嶺南人開拓、求新的文化心態(tài)的體現,又是廣州天氣炎熱的要求。
廣州夏長冬短,在炎炎夏日里,菜肴味道變化多樣,咸、甘、酸、辣、苦,使人們胃口頓開
畜類菜色:脆皮烤乳豬、龍虎斗、太爺雞、護國菜、潮州燒鷹鵝、猴腦湯等百余種。
海鮮、河鮮一直是粵菜賴以生存的基本原料,蟲蛇魚蛤也是廣州人的最愛。
食譜特色
粵菜食譜絢麗多姿,烹調法技藝精良 ,并以其用料廣博而雜著稱。
據粗略估計,粵菜的用料達數千種,舉凡各地菜系所用的家養(yǎng)禽畜,水澤魚蝦,粵菜無不用之;而各地所不用的蛇、鼠、貓、狗、山間野味,粵菜則視為上肴。
早在南宋周去非《領外代答》就有精辟的記載:“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其間野味,有好有丑。山有鱉名蟄,竹有鼠名猷。鴿鸛之足,獵而煮之;鱘魚之唇,活而臠之,謂之魚魂,此其珍也。
至與遇蛇必捕,不問長短,遇鼠必捉,不問大小。蝙蝠之可惡,蛤蚧之可畏,蝗蟲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蟲之穢,悉炒而食之;蝗蟲之卵,天蝦之翼,悉炒而食之?!被洸穗s食之風,常令一些外人瞠目結舌。
唐代韓愈被貶至潮州時,見到當地群眾嗜食蠔、鱉、蛇、章魚、青蛙、江珧柱等幾十種異物,大為驚異,害怕得“臊腥始發(fā)越,咀吞面汗巰。”
鮑、參、翅、肚、山珍海味已是許多地方菜之上品了,而蛇、鼠、貓、貍等野味仍為粵菜中具有獨特風味的佳肴和藥膳。
烹調方法
烹調方法有21種之多,尤以蒸、炒、煎、焗、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尤重“鑊氣”和現炒現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鮮、嫩、爽為主,而且隨季節(jié)時令的不同而變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選料廣博奇異,品種花樣繁多,飛禽走獸、魚蝦鰲蟹,幾乎都能上席。
風味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
所謂“火候”,是指烹調時火力的大小及加溫時間的長短;油溫則是隨火候的變化而變化。
烹調時根據食料性質與口味的不同,有猛火、中火、慢火和微火四種。
炒青菜、炒肉必須用猛火,而熬骨湯卻用微火,有的菜肴時用猛火、時用中火或微火,火力把握得恰到好處,這正是烹調技藝高的具體體現。
廣州人注重火候,并不見得就懂得了溫度可以使食物產生物理和化學變化,而其中體現的卻是嶺南人的“中庸”?!盁o過而無不及”,以及對待不同事物采用不同的方法的辯證思維。
一
第一階段為生活。衣食住行的意義與價值是維持生命的存在。
先講講食和衣。所謂食前方丈,一丈見方的很多食品同顏淵的一簞食、一瓢飲,實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同錦衣狐裘的作用也差不多。飲食為御饑渴,衣著為御寒冷。同樣,顏淵居陋巷,在貧民窟里;諸葛亮臥草廬,在一個茅草房里。從表面上看雙方好像不一樣,其實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上還是差不多的。
再講到行??鬃映鲇我卉噧神R,老子出函谷關只騎一頭驢,普通人就徒步跋涉了。
今天科學發(fā)達,物質文明日新月異,我們的衣食住行同古代的人絕不相同,但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角度看,衣還是衣,食還是食,住還是住,行還是行,生活還只處于第一階段。
動植物亦有它們的生活,有它們維持生命的手段,所以生命的第一層次即生活方面比較接近自然??梢哉f人同其他動植物的生活相差得不太遠。孟子的“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即是此意。
進一步說,我們是為了維持我們的生命才有生活,并不是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了生活。生活應該在外層,生命則在內部。生命是主,生活是從。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來幫主人的忙。
生命不是表現在生活上,應該另有作用。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生命發(fā)展過程中的第二個層次,即人的行為。換句話講,人的生命價值應該體現在事業(yè)上。
二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只為吃飯、穿衣、住房子、行路的。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們應該還有人生的行為和事業(yè),這才是人生的主體。
今天不少人工作都是為了謀生。為了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才謀一個職業(yè),拿工作來滿足自我生活需要。工作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實際上應該有另一種更高尚的行為,按照古人所講,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只要肯有所不為――不講我不想講的話、不做我不想做的事,不論他是大總統、大統帥、大企業(yè)家,還是農民、工人,從行為上講都是平等的。他們的區(qū)別只是生活質量,但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講平等要從這種地方講。如只從生活質量上看,人與人怎能平等呢?整個世界的人都不平等!
有的事富貴的人可以做,貧賤的人卻不能做;有的事貧賤的人能做,富貴的人卻不能做。只有我們講的修身,這種精神行為,才是平等的、自由的。可見古人所謂的修身,到今天仍舊有意義有價值。再過上300年、3 000年,這種意義與價值還會繼續(xù)存在。
第二步是齊家。每個人都有一個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好合,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天下哪有完全大公無私的事呢?吃飯,一口一口吃,這是私的。穿衣,穿在我身上,也是私的。房子自己住,還是私的。哪有不私的事呢?
修身齊家不是個人主義,不能只講自己。沒有父母,你又是從哪里來的呢?修身齊家亦不是社會主義,身與家都有私。修身齊家是一種行為道德,是公私兼顧的。盡自己的能力來修身齊家,這是你應該做的。我應該修身齊家,你也應該修身齊家,大家是平等的。
第三個層次就是治國平天下。個人、家庭、國家是一體相通的。古人對人生看得很通達很透徹,才會有此想法。 一個人最多不過有100年的壽命,能活到八十九十的就很少了。過了100年,一個家里的人就完全換了,正所謂人生無常。世界上各大宗教,無論耶穌教、回教還是佛教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唯有中國人不喜歡討論此問題,中國人習慣在人生無常的現實下安下心來。
三
我們?yōu)槭裁匆奚?為什么要齊家?為什么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現在講到人生的第三個階段了,這就是人生的歸宿。
人生有開始,自然也該有個歸宿。中國人講歸宿同宗教的講法不同。宗教說人死了,靈魂上天堂或者下地獄。中國人不說對,亦不說不對,把此問題擱置不論。中國人講人生的歸宿在人性。
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性。老鼠有老鼠的天性,小白兔有小白兔的天性,那么我們人呢?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的天性高過其他動物,不容易發(fā)現。不僅別人不知道,自己或許也不知道。人的一切行為都應合乎自己的天性。正所謂各有所好。
如我擺兩個菜:一個雞,一個魚。你喜歡吃雞還是吃魚?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很簡單。若你是學文學的,究竟喜歡詩歌還是散文,就不是一下就可以知道了。散文中,你喜歡韓文還是柳文,更不易知道。這些都該用些力氣才知曉。人的其他行為也是如此??傊?人的行為要合乎自己的天性。
如能令自我天性得到滿足,自會將安樂二字放在人生的最后歸宿上。我天性就是這樣,只有這樣做,我才心安,才會感到快樂。
那么我請問諸位,我們的人生除了安與樂之外還有第三個要求嗎?吃要吃得安,穿要穿得安,安是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字。安了才會樂??纯瓷鐣洗蟾淮筚F的人,或許他不安不樂,而極其貧賤的,或許反而安樂。
諸位應該爭取富貴還是安于貧賤呢?富貴貧賤只是人生的一種境遇,而我們要的是安與樂。只要我們的行為合乎我們的天性,完全可以不問境遇自得其樂。
我們中國人常言德性。什么叫德?韓愈說:“足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笨梢姷戮褪切?。自己的內部本來就充足,不必講外部條件。譬如說喜歡,喜歡是人的天性,不需要外部條件。快樂亦是天性,不需要外部條件。哀傷也是。人遇到哀傷的事若不哀傷,便無法安樂。如父母死了,不哭你的心便不安,那還怎么安樂!怒也是人的天性。發(fā)怒得當,也會感覺內心安樂。
我不識一個字,但我也有喜怒哀樂。諸位看街上不識字的人多得很,或許他們的喜怒哀樂比我們更天真、更自然,發(fā)泄得更恰當更圓滿。人生的最后歸宿就要歸在德性上。性就是德,德就是性,古人亦謂之性命,我們要圓滿地發(fā)展它。
表現出恰當而圓滿的喜怒哀樂,可做別人的榜樣與標準的,我們稱其為圣人或天人。與天,與上帝,與大自然合一。人生若能達到這個階段,就可以死而無憾了。
關鍵詞: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 寫字(書法) 課程標準
從一些文章、材料來看,目前在討論加強中小學學生的寫字(書法)教育時,思想認識比較混亂,本文從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寫字(書法)的連貫相關文件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標關于寫字(書法)的解讀入手,厘清思路,以便我們更好地開展寫字(書法)教育這項工作。這里我用教育而未用教學一詞,是在說明,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寫得好,還要使學生有一定的欣賞能力,更要讓學生注入情感因素,這也是教育部相關文件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標的旨要。
1998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寫字教學指導綱要(試用)》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掌握執(zhí)筆、運筆方法。初步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逐步做到鉛筆字、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視毛筆字的教學,加強書寫訓練,使學生從描紅、仿影到臨帖,逐步做到毛筆字寫得勻稱,紙面干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
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第二部分,在課程結構中關于初中階段一段中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2002年在《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再次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點明通過寫字教學,使學生初知書法、欣賞書法,培養(yǎng)傳承祖國文化的責任感。
2011年教育部再次發(fā)文,《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文件指出,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意見:(1)充分認識開展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2)在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總體要求中涉及兩方面:對開設書法課的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明確了對書法教學的要求,明確了寫字的基本要求,即課標要求;增加了在毛筆書寫方面的具體要求,明確了使用毛筆書寫的基本要求。學生要用毛筆書寫楷書,臨摹名家書法;大致了解書法歷史和漢字字體源流;從書法作品的內涵、章法、結構、筆法等方面鑒賞歷代重要書法家作品,培養(yǎng)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⑶為落實書法教育提供條件保障。
從教育部的文件來看,前兩個是綱領性的,具有指導意義,是教材編寫的依據,在具體操作中就要解讀課標。后兩個意見帶有強調、督促、落實性。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部分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對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中,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放在第一位,作為基礎的基礎,目前在實際操作中,寫字能力被弱化了,甚至沒完成。下面具體看看課標對寫字(書法)提出的目標要求。
在語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課標的第二部分課程目標中,分階段提出寫字(書法)的目標要求,具體為:第一學段(1—2年級)識字與寫字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形體美。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第二學段(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第三學段(5—6年級),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第四學段(7—9年級),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對教學的建議,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對學生評價上的建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如,關于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關注學生日常寫字的興趣,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不能簡單地用罰抄的方式達到糾正錯別字的目的。
在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標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對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內容,只給了欣賞我國書法、篆刻的代表作品一句話,沒有進行一定的闡釋和要求。
對應課程教材研究所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對涉及寫字(書法)的相關信息,整理如下:
人教版小學語文未附硬筆手寫楷字,每課生字都是用電腦打印的楷體,絕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就是讓學生對著電腦體練習楷書,有的版本教材干脆用電腦體打出幾個土紅色樣字,讓學生先描一描,再寫一寫。編寫者在語文教材中未附硬筆字的原因是以防天下一支筆,硬筆字的組織、練習需要任課教師自己完成。對沒有開設寫字(書法)課的地區(qū)和學校,據我所知,1—4年級語文教師會督促學生自己練習寫字,5—6年級教師只要求學生把字寫好,沒有專項練習,所以學生小學畢業(yè),寫字還停留在四年級的水平。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語文教材中涉及書法的素材如下:七年級語文上冊P202附錄丁永康硬筆楷書書寫的李白《靜夜思》、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和唐詩“鋤禾日當午”三首。P203選取司馬彥節(jié)錄書寫的朱自清《春》文后面三小自然段的行書。P204—205配有鄭紅《寫好硬筆行楷字》文,簡單地從四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寫好行楷字”,①多看一些好的行楷字作品,②先把楷字寫好,③注意筆畫之間的連帶,④注意筆畫的“借代”。七年級語文下冊P262附錄《臨摹、欣賞顏體書法》一文,介紹臨摹的兩層含義,臨和摹的長處和不足,建議練習書法最好是臨和摹結合起來,揚長避短。P263—65提出欣賞的意義,簡要介紹顏真卿點畫和結構特點,借古人語指出顏字的不足和優(yōu)點,列出顏的楷書、行書代表作。以《顏勤禮碑》為例,截取國、司、楚、嶺四字,從結構、筆畫簡談臨摹。P265—267又從筆畫、結構、章法上欣賞了《祭侄文稿》。P268—269附兩幀《顏勤禮碑》局部碑文。八年級語文上冊附錄P255—259,附有《欣賞王羲之書法》一文,簡介王羲之和他的主要作品,簡介《蘭亭序》的創(chuàng)作情況和下落。又從筆畫、章法上欣賞《蘭亭序》。再從筆畫、結體、章法上欣賞《喪亂帖》。P264—265是《喪亂帖》圖片。八年級語文下冊前配圖介紹郭沫若時,有郭沫若硬筆書《雷電頌》手稿一頁,的毛筆手跡:“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名句,梁鼎光毛筆楷書的蘇軾《水調歌頭》作品。P241—245附錄《欣賞唐人草書》,簡介草書的發(fā)展,從漢代張芝“草圣”今草開始,到唐代名家孫過庭、張旭、懷素。用米芾語“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介紹孫過庭《書譜》。引韓愈“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介紹張旭,旭是“狂草”的創(chuàng)始人,也被稱為“草圣”,流傳下來的作品多,草書作品有:《古詩四帖》、《肚痛帖》等,然后對《古詩四帖》進行了介紹。附錄圖《書譜》一幀,《古詩四帖》二幀。九年級語文上冊前配圖有書《沁園春·雪》,傅雷家書墨跡,岳飛書《前出師表》,九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后面至九下無涉及書法的附圖。
通過解讀,我發(fā)現一些問題,在此提出。
課本中讓學生練習的字是電腦楷體,這種電腦楷體如果不重筆描畫,就是拔尖高手也很難寫好,讓學生怎么練?所以在小學畢業(yè)的學生中,就是字寫得好的,也只能把字的間架結構擺勻、擺正,基本筆畫的起止筆無從學到,加上目前學生寫字主要用筆是圓珠筆和簽字筆,線條細弱,寫出的字所有筆畫都變成了線,如同電腦中的黑體字線條。
寫字教材要豐富多彩,應防天下一支筆,硬筆字的組織、練習需要任課教師自己完成,這就又引出了一個問題,義務教育階段配套教材是由政府免費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如果任課教師、學校為學生再配寫字教材,就需要學生家長掏錢,如何協調解決是政府職能部門要做的事。有人會說,政府直接配套一本習字帖給學生不就完事了嗎?我的意見是不可以,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如果是省配這樣的教材,就是在培養(yǎng)全省一支筆,如果是全區(qū)統一,就在培養(yǎng)區(qū)一支筆。為了體現學生書寫的多樣性,選擇的教材種類越多越好。但為了便于實施和教師交流,最好是一所學校配備同一書寫者的字帖,這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連貫性。在教師的嚴格要求和學生的努力練習下,六年的練習,學生的硬筆書寫會達到較高的水平。學生的毛筆練習也可參照上述思路。其實針對教材開發(fā)的好的硬筆字帖很多,如:田英章、鄒慕白、李放鳴等,已做完了這項工作。
如果小學正常開設了寫字(書法)課,那么七年級上冊所附的丁永康楷書就多余了。從課標來看,進入初中階段,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練習寫行楷,何必在課本中浪費一頁紙呢?
初中語文課本中附錄的書法圖文信息怎么處理?當然不應該丟棄不管,在寫字(書法)課的教學中應恰當地加以利用,使有限資源不至于遭到浪費。
毛筆書法的練習是在小學高年級進行的,到初中沒有毛筆書法課時要求,如何銜接?我覺得為了滿足部分特長生的需要,可以組織學生興趣小組,以學生自學自練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積極組織全校學生參加學校和上級各教育部門開展的書法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