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造型設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造型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Unigraphics(簡稱UG)是公司自產軟件產品,起源于美國麥道飛機公司,以CAD/CAE/CAM一體化而著稱,并可支持不同的硬件平臺。六十年代成為商業(yè)化軟件,被眾多美國公司所采用。多年來,UG軟件匯集了美國工業(yè)的心臟和靈魂---航空航天與汽車工業(yè)的專業(yè)經驗,發(fā)展成為世界一流的集成化機械CAD/CAE/CAM軟件,并被多家美國和世界著名公司選定為企業(yè)計算機輔助設計、分析和制造的標準。
(二)國產隱形戰(zhàn)機模型。國產隱形戰(zhàn)斗機是在近年來進行試飛的一種新型軍事裝備,它的出現受到了全世界人的矚目。由于它是一款新的戰(zhàn)機,它的仿真模型研究和設計,普遍應用于科研與高校計算機仿真教學中。
二、模型基本尺寸的確定
(一)在CAD中插入圖片。由于國產隱形戰(zhàn)斗機是中國最新研制的新型戰(zhàn)斗機,尺寸數據不詳,只有一些圖片資料和少量基本參照尺寸所以此方法用在本次造型中最為合適。
(二)模型基本外形輪廓尺寸測繪與確定。在圖片插入后用CAD的平面繪圖功能對模型外形最大輪廓進行測繪。測繪所得曲線盡量與原圖片保持一致,以保證模型外形與實物外形的相似度。
三、構建草圖
在草圖命令下繪制構建國產隱形戰(zhàn)機模型的俯視圖、草圖。
四、構造實體
運用“掃掠”、“回轉”、“通過曲線網格”、“通過曲面的縫合”這幾種命令構建實體。
(一)通過掃掠。創(chuàng)建掃掠曲面,執(zhí)行“插入”|“掃掠”|“掃掠”命令(或者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掃掠”按鈕),打開“掃掠”對話框。
(二)通過曲線網格。該方法是指用主曲線和交叉曲線創(chuàng)建曲面的一種方法。其中主曲線是一組同方向的截面線串,而交叉曲線是另一組大致垂直于主曲線的截面線。通常把第一組曲線線串稱為主曲線,把第二組曲線線串稱為交叉曲線。由于沒有對齊選項,在生成曲面,主曲線上的尖角不會生成銳邊。
(三)通過曲面的縫合。偏置后的曲面還需要裁剪或者補面,用各種曲面編輯手段構建內表面,然后縫合內表面和外表面。縫合時,經常會出現縫合失敗現象,一般有下列幾種可能情況:①縫合時,縫合的偏體太多。應該每次只縫合少數幾個片體,并需要多次縫合。②縫合公差小于兩個被縫合曲面相鄰邊之間的距離。遇到此類問題,一般是加大縫合公差后,再進行縫合。③兩個表面延伸后不能交匯,邊緣形狀不匹配。如果片體不是B曲面,則需要先將片體轉化為B曲面,使之與對應的另一片體的邊匹配,再進行縫合。④邊緣上有難以察覺的微小畸形或其他幾何缺陷??删植糠糯螅M行表面分析檢查幾何缺陷,如果確實存在幾何缺陷,則修改或重建片體后重新縫合。
五、零部件分別造型
(一)機頭。由于機頭部分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為2次分別設計。機頭上部平面與X-Y平面成6~7度,利用UG中的基本平面功能做一平面,再將草圖中機頭部分曲線投影到平面中,然后利用回轉命令做出機頭上半部分。
(二)機腹及DSI進氣道。機腹主要是有曲線網格,以草圖曲線截面構建成實體。然后用抽殼命令構建DIS進氣道,其V子凹口是用輔助平面修剪而成。
(三)鴨翼。鴨翼與X-Y平面成一角度,在X-Y面上造型完成后用“移動對象”中的“距離”和“角度”命令將鴨翼調整至尺寸。
(四)全動尾垂。全動翼尾垂與X-Z平面成一定角度,在X-Z平面造型完畢后用“移動對象”中的“角度”命令將全動尾垂移動至正確位置。
(五)駕駛員座艙。隱形戰(zhàn)機座艙的設計主要是通過草圖的繪制,曲線網格完成實體造型。
(六)發(fā)動機噴射口。噴射口主要是由曲線網格命令做出曲面,將曲面偏置后縫合成實體。
六、模型整體設計
(一)各零部件求和。模型零部件造型完成后,運用“求和”命令將各個實體進行求和布爾運算,最終完成整個模型的造型設計。
(二)模型的美化處理。國產隱形戰(zhàn)機以黑色的表面,被網友稱為“黑絲帶”。所以,在造型設計的最后我將模型表面進行真實著色處理,以高亮黑色塑料作為色調,將我國新型隱形戰(zhàn)機“神秘”的韻味體現出來,并將戰(zhàn)機座艙進行了透明處理,以達到最佳效果。
(一)中國現代陶瓷造型藝術的現狀討論在中國,陶瓷藝術的發(fā)展大致都是經歷了這樣的演變過程:有基礎的低級陶瓷藝術到高級的陶瓷藝術、由簡單的設計到復雜的工藝、由注重生活實用到欣賞性為重。但是伴隨著中國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機器生產的應用,使得中國原有的傳統(tǒng)質樸風格漸漸被掩蓋。目前,保留著一些特點鮮明的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陶瓷,只是在某一些設計家的畫稿里。與之相反的就是現在大多的陶瓷設計家往往是追求現代文化里的幾何、線條、意念等等的風尚。這些情況都使得陶瓷造型藝術無法得到很好地發(fā)展。在大多數西方國家,經過三次工業(yè)革命的猛烈沖擊,始終盛行著設計工業(yè)產品的風尚。于是乎,在國外文化風尚的滲透下,中國陶瓷造型設計也是展現著流線設計、太空設計、未來設計等等特點。而國外的陶瓷工藝,例如連體注漿、冷壓成型等等,也是使得中國陶瓷器物的傳統(tǒng)生產方法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中國,陶瓷藝術的設計和制造越來越缺少傳統(tǒng)的自然感和詩情畫意的風情,但是人們卻是對這種傳統(tǒng)古樸的風格越來越喜歡,同時對這種風格的品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例如,關于陶瓷茶具,人們更喜歡造型十分精致,風格極其清新淡雅,關于花瓶,則是要求造型十分簡單但是卻也富有寫意情趣的。但是,現實的陶瓷藝術制作卻是讓人十分失望,陶瓷的制作是越來越簡化,并沒有將中國傳統(tǒng)和現代藝術完美融合。更是有許多人直接模仿古代的玉器和石器的造型。雖然古代的藝術作品在一定情況下反映但是人們的實際生活,具有特定的傳統(tǒng)意義,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仿制,就無法做到貼合現代實際生活的需求和文化。這樣做不僅沒有很好地繼承傳統(tǒng)陶瓷文化,更多的是對傳統(tǒng)陶瓷文化侮辱。
(二)中國現代陶瓷造型藝術的實用性與欣賞性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其實和陶瓷產品有著這樣或者那樣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就是說,陶瓷產品有著很大的實用性。就像在我們現實生活所能看見的,例如餐具、茶具、酒具等等生活用具,花瓶、屏風、陶藝等等環(huán)境裝飾品。關于陶瓷產品,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手可見,隨手可觸摸。一些優(yōu)秀的陶瓷藝術設計家認為,在陶瓷設計的時候,應該更多的考慮購買者的實際心理需求和欣賞水準,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陶藝產品受到使用者的喜愛。其中,關于消費心理差異來看,就存在著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年輕人和年長者之間各種的差異。陶瓷造型的設計涵蓋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文化,這就需要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做許多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習??傊瑢τ诂F代陶瓷造型設計作品來說,應該更多的是往其欣賞道路走去,而不是僅僅考慮其造型的實用性。陶瓷造型藝術設計要從欣賞層面來進行探索和學習。
二、中國現代陶瓷造型藝術設計的手法
(一)器表分割技藝器表分割設計手法是一種剛剛興起的一種陶瓷造型設計手法,它是通過淺分割器形表面,隨后設計成要么橫向要么縱向的器物表面紋理。這種技藝手法的藝術特點就是。當器物被一定的光線照射的時候,能夠凸顯出裝飾紋路的起伏性。通過精美的分割線,可以代替原有的表面繪畫裝飾,而且更加具有欣賞性。這一種設計手法能夠更加有力渲染器物的感染力,而且更加具有韻律感和欣賞動感。同時,這種技藝手法能夠使器物具有見面的個性和活力。運用各種花型的紋理,能夠給陶瓷藝術提供全新的面孔。在運用這種技藝手法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一是一些像是骨質瓷、高白瓷等高檔瓷器在使用這個手法的時候,就不需要對瓷器做進一步的彩繪裝飾;二是要學會適當的使用分割線的深淺把握,深淺的把握能夠使器物更加具有魅力。
(二)凸花裝飾造型設計同時,也是在陶瓷行業(yè)剛剛興起的陶瓷器物表面來凸顯的凸花裝飾食物。從裝飾這一層面來看,這一種裝飾有著圖案化花卉的特點。凸花并沒有什么色彩,而是直接附在器物的表面,看起來就像是和器物融為一體一樣。就其造型來看,這一種技藝手法屬于傳統(tǒng)的造型手法,主要的形式是古代的花瓶。其中,在凸花裝飾造型技藝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烤漆和成型等工藝因素的影響。凸花造型裝飾具有十分清晰的結構,這也就是說,凸花的凸起部分要恰當的有一定高度,這樣才能夠實現花紋裝飾與器物的完美結合,使得凸花的布局能夠很好地與造型特點相照應從而更加富有欣賞性。
(三)切削法所謂的切削法,與之前的器表分割技藝有著較大的相似,但其主要的特點就是比較大幅度的改動器物的主體特征,改變器物原有的結構。與此同時,切削法也是十分重視器物的主體的簡練。于是乎,在這樣的設計原理下,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應該嚴格控制眼睛所能夠看到范圍的器物兩邊的變化,設計的越發(fā)簡單,得到的效果也就愈發(fā)明顯。在使用這種技藝后,器物的形象有著較大的改變,一般有著三角形、橢圓形等變化,這也就是說,用這種技藝設計出來的陶瓷作品,會有很大的新奇性,如果再添加一些相應的裝飾,這就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三、中國現代陶瓷造型藝術設計的發(fā)展
(一)中國傳統(tǒng)陶瓷造型設計的學習和發(fā)展當陶瓷造型設計者在設計一個全新的陶瓷造型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傳統(tǒng)陶瓷造型,并且根據設計的主體和現實需要選擇一些具有時代特點的裝飾融入進去;其次,在保留傳統(tǒng)陶瓷造型文化的基礎上,要避免抄襲;最后,在為新的器物選擇輔件的時候,要注意考慮到銜接的是否自然合理,要堅持與整體相協(xié)調。
(二)中國現代陶瓷造型藝術表體處理陶瓷造型作品在設計的時候,有許多設計者借鑒各種各樣的設計手法來幫助設計,從而創(chuàng)作出全新的作品。在這其中,有借鑒傳統(tǒng)陶瓷造型而形成的特點鮮明的陶瓷作品,也有運用現代抽象藝術而形成的作品,這一類作品大多有著奇型八狀的形狀、復雜難懂的技藝,雖然受到人們喜愛,但是受到現代生產技術的限制,無法大量投入生產。同時,在陶瓷市場存在一些求新的消費者,這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陶瓷設計者設計出一些造型獨特的陶瓷造型作品。
四、結語
品牌形象是指企業(yè)或其某個品牌在市場上、在社會公眾心中所表現出的個性特征,它體現公眾特別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與認知,是存在于人們心理的關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圖像及概念的集合體[3]。品牌形象由有形的產品功能性和無形的品牌個性特征兩方面組成,其產品功能性是品牌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功能需求,無形的品牌個性特征反映人們的情感需求、精神寄托,顯示其身份、地位、心理等個性化要求[4]。品牌、產品和消費者三者構成一個雙向循環(huán)(圖1),品牌策略和品牌文化能促進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反之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提升品牌形象和驅動品牌發(fā)展。
1.1品牌形象促進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
企業(yè)的文化理念、品牌策劃伴隨著企業(yè)成立而產生,并指引著產品設計理念、設計定位、設計構思。中國轎車起步晚于歐美、日韓國家,生產研發(fā)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自主汽車品牌的品牌形象一直處于中低端,整體的品牌決定其消費市場、消費人群、產品價格。這幾年自主品牌都與國際知名企業(yè)展開合作,通過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逐漸完成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并意圖走向汽車的中高端市場,獲取高額的利潤,但效果卻不如人意。消費者難以接受自主品牌的中高產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主品牌產品定位模糊,造型意象混亂,在圍繞品牌進行可持續(xù)創(chuàng)新方面略顯不足,導致沒有穩(wěn)步提升企業(yè)品牌形象,難以在中高端汽車消費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品牌是一種概念、一種象征,企業(yè)建立品牌,開拓市場以獲取利潤,消費者通過品牌認知產品功能、品質和服務,品牌對產品開發(fā)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
1.2產品設計驅動品牌發(fā)展
如今市場品牌林立競爭激烈,而品牌競爭的實質是產品,產品是品牌形象的物質基礎,是品牌主要的有形功能性形態(tài),品牌形象最終通過產品傳達,沒有產品支持的品牌只是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商標[6,7]。成功品牌是以產品作為載體,傳遞著品牌的附加價值,產品和品牌的關系協(xié)調則能實現雙贏,一方面優(yōu)良的產品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度和認同感,如美國蘋果公司從Mac、Ipod、Iphone、Ipad一直持續(xù)創(chuàng)新,挽救了困境中的蘋果品牌,2012年8月成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8,9];另一方面品牌的知名度能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感性認同,促進品牌的傳播,路虎豪華SUV憑借強大的品牌優(yōu)勢,產品卓越的駕駛性能迅速地占領中國高端越野車的市場。產品設計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滿意度,優(yōu)秀的產品設計能驅動品牌快速發(fā)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2應用實例
以湖南江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麓重工)的液壓挖掘機造型設計為例。江麓重工是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又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在兩大集團公司的文化背景下,江麓重工鑄就百年軍工、科技引領的獨特企業(yè)品牌文化理念,制定強軍壯民、突出創(chuàng)新、持續(xù)發(fā)展、追求卓越的發(fā)展戰(zhàn)略及科技領先、軍民共進的企業(yè)發(fā)展方針[10],如圖2。液壓挖掘機是2013年公司重點研發(fā)產品,本項目組和公司技術開發(fā)部共同研究決定在江麓重工的特色品牌形象基礎上,開展江麓重工230型液壓挖掘機造型設計,傳播江麓重工軍工文化特征,提升企業(yè)品牌形象,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2.1產品造型意象定位
產品意象是消費者對產品的色彩、造型、材質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心理表現,定位液壓挖掘機產品意象使造型設計符合液壓挖掘機使用者感性需求[11,12]。通過品牌產品造型意象尺度分析,獲取各知名品牌液壓挖掘機產品的造型風格特征、設計語言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最終確定230型液壓挖掘機產品意象定位由以下三大因素構成:江麓重工企業(yè)品牌文化特征(品質、厚重、軍工、科技)、用戶的工程機械造型設計需求(安全、高效、耐用、樸實、堅毅、經濟)和現代產品造型設計趨勢(動感、環(huán)保、簡潔、信息、創(chuàng)新)。230型液壓挖掘機產品造型意象四個核心關鍵詞:軍工、工程、高效、科技(圖3)。
2.2液壓挖掘機造型與工程設計
根據230液壓挖掘機技術、原理結構特征、生產制造的特點,項目組決定保持液壓挖掘機的駕駛室、動臂、斗桿、行走機構、轉臺的造型結構特征不變。以產品造型意象四個核心關鍵詞為造型設計定位,重點對鏟斗、平衡配重、箱體覆蓋件、發(fā)動機罩、扶手、駕駛室防護罩開展造型設計,重新布局產品的整體色彩涂裝和標識貼圖,新二維造型設計方案(圖4),體現了江麓品牌文化特征,融合了現代造型設計元素,并符合用戶對工程機械產品的感性需求。挖掘機箱體和配重的造型驗證比例模型(圖5),以實物的形式展示設計方案的三維空間關系。建立PROE數字模型(圖6),CAE驗證保證設計方案的工藝性、制造性和良好維護性。全新230液壓挖掘機(圖7)與老款產品和同類競爭性品牌產品相比,整體造型更簡潔、現代、個性和硬朗,局部的配電箱、通風孔、發(fā)動機罩、扶手等造型特色鮮明,既保持了工程機械所固有的造型語言特征又體現了江麓軍工品牌文化特色,形成了市場差異化產品品牌形象,新款產品投放市場,獲得經銷商和用戶的廣泛好評。
3結論
傳統(tǒng)的無領造型因沒有領片,而根據下領圍線的形狀對無領造型進行命名,如“V”字領、“一”字領、“口”字領等[7].此類領型除沒有領片外,主要的特點是頸部四周較為單調,當除去面料顏色和質感等因素后,從純造型美感的角度看,其造型極易偏向于生硬的視覺效果,因此,為提高無領式造型設計的效果和設計的靈活度,可重點對領下的造型進行設計,以此來映襯領形線的美感.如圖1所示,a、b、c三款服裝領部均屬無領式造型,(a)款接近于“V”字領,但由于其領口略微的不對稱和領下的褶皺造型相結合,使領部的造型效果極為生動和飄逸,a款整體的造型風格屬于偏中性化的職業(yè)裝風格,而因生動的領部造型,使其服裝的整體造型風格兼具干練和柔美的效果;(b)款服裝的領部接近于“口”字領,但由于其領圍的一半線條與肩部的裝飾片相連,使無領的造型形成了小立領的視錯覺,該造型設計模糊了人體頸部與肩部的視覺區(qū)域,使得頸部四周去掉了無領式造型的生硬效果,另外,其領下的裝飾褶上邊緣形狀亦形成了無領式造型的另一部分,其作用是模糊了頸部與胸部的視覺區(qū)域,使無領式造型更生動的同時,也使得胸部造型產生更為豐滿的視覺效果,b款的設計方法充分應用了頸部的四周造型,使其與頸部的視覺區(qū)域形成關聯(lián)性,如此便可大大提高無領式造型的整體效果;(c)款的領部屬于對稱式合體無領造型,其領圍線的基本形狀與常規(guī)性的無領造型形相似,但其整體的領部造型應用了扭曲視錯覺原理,由領部四周的裝飾性褶線形成向頸部匯集的線條組合,易形成頸部縮小和胸部向外膨脹的視錯覺,同時,該設計方法又容易使服裝的整體效果顯得更為隆重與端莊.因此,無領式造型要充分應用領下線四周的造型,使其與領部形成造型上的關聯(lián)性,如此便可達到豐富領線輪廓和提高整體造型美感的目的.
2立領造型案例
2.1立領的層次與肌理設計
常規(guī)性的立領造型是簡單的襯衫領座形狀,如旗袍和學生裝的立領,其造型變化的弧度非常小,以至于在造型上領寬、領高等因素幾乎被固化,形成人們印象中固有的立領印象[8],而在造型設計的層面上,“立領”應被定義為“立著的領片造型”,在符號人體穿著功能性前提下,不應對領寬、領高、領片數量及領片形狀有任何限制.立領案例Ⅰ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a)~(d)4款服裝的領部均屬于立領造型,(a)款的領部是常規(guī)性立領造型,領寬和領高進行擴大的設計,中間扣位的設計增加了立領的不均衡美感,整體的領片造型類似于戶外運動裝中的擋風片,領部造型在顯得端莊的同時又增加了冬裝保暖的功能性;(a)款是常規(guī)性立領在造型手法上的細微變化,而(b)款則是在(a)款的基礎上遞進了一步,(b)款的領部屬于雙層式立領造型,內層的立領接近于常規(guī)的立領造型,在功能性上接近于常規(guī)性立領對頸部的抱合程度,其外層的立領造型屬于裝飾性領片,主要起到裝飾的作用,使其整體的領部造型更有層次感;(c)款領部造型的基本形態(tài)亦屬于常規(guī)性的立領造型,但其由整圈的肌理形成的領片使領部顯得非常厚重,其造型屬于非常隆重的裝飾風格,由于領部造型線條的密集感,使得領部成為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同時,其性能上的作用與(a)款相似,且更為增加了冬裝保暖的作用;(d)款以領部造型的領片屬于常規(guī)性立領造型的變形設計,僅在領寬與領高上有變化,而其主要的造型特點是前領中部位的肌理設計,即平面領片與立體領片的結合,在造型設計手法上更為豐富,雖然,其領部所占的面積較小,但因其在肌理搭配上形成的造型效果更富有層次感,使得領部的設計厚重且精致.在立領的造型設計中,豐富立領的造型和提高形式美感的遞進方法分別是:擴大領面面積、增加領片的層次、以肌理代替領面以及片狀領面和肌理的結合,這四種方法的應用,視領部在服裝整體造型中視覺比例的重要程度而定,當服裝整體造型越復雜時,領部的造型應趨向于更為簡單的設計方式,而當服裝整體造型越簡單時,領部的造型則應趨向于更為復雜的設計方式.
2.2立領的視覺區(qū)域模糊化設計
圖2的設計案例主要針對在頸部區(qū)域的立領設計,另外,可以應用立領的基本形態(tài),在造型設計上對頸部、肩部和胸部的視覺區(qū)域進行模糊化設計,使立領造型風格有更加多樣化的視覺趣味.立領案例Ⅱ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a)~(c)三款的領部都屬于立領造型,但它們都不同于常規(guī)性的立領形態(tài),皆沒有形成完全向頸部抱合的結構特點,而是不同程度地向頸部的周邊區(qū)域擴張,(a)款的立領與肩部朝下的裝飾性翻領形成一個特殊的領部造型,由于其兩部分領片造型的彎曲方向,使得領部區(qū)域的造型將視覺重心引向胸部中間,這種設計手法起到了模糊領部與胸部視覺區(qū)域的作用;(b)款的立領造型使得肩部的區(qū)域被壓縮,領片向兩肩方向的延伸產生了肩寬縮小的視錯覺,服裝的整體造型因領部的設計顯得精致與秀氣;(c)款立領的領片造型雖然簡單,且周圍并無密集性造型相映襯,但其領片所處的位置相當微妙,頸部附近接近常規(guī)性的立領,而領片的下方位于胸上圍的位置,同時,領片的造型將肩部割裂成較小的面積,使得領片形成了類似小坎肩的視錯覺,而將頸部、肩部和胸部的視覺中心匯集在一起,因此,可利用模糊視覺區(qū)域的設計手法來提高立領造型設計的靈活度,當立領與其它區(qū)域形成視覺上的高度關聯(lián)性時,可利用立領造型的延伸感,形成縮小肩寬和擴部的視錯覺效果,從而達到提高領部和服裝整體造型美感的目的.
3翻領造型案例
3.1翻領的裝飾性與功能性設計
翻領指的是領片可以翻折的領子[9],常規(guī)性的翻領造型通常根據其翻折領面的面積大小來命名[10],如在面積上接近襯衫領型的翻領稱為小翻領,在面積上接近翻駁領的翻領稱為大翻領,正是由于這種較為簡單的命名方式使得翻領造型的設計思維過于僵化,缺乏創(chuàng)意,常規(guī)性翻領造型的另一特點是對稱式關門領結構,領部的前中線處大都以紐扣和拉鏈作閉合造型,因此,欲提高翻領的造型設計靈活度,須先改變翻領基本的結構形式美感.翻領案例Ⅰ如圖4所示,(a)~(c)3款均是翻領造型,但它們的領部閉合形式皆與常規(guī)性翻領造型有所區(qū)別,(a)款的領片造型與基本的翻領相似,但其領片沒有閉合的結構,閉合點在門襟的頂端,使得領片的裝飾功能更為突顯;(b)款領片的特點在于與上領圍部位的間距,使領片在視覺上與閉合區(qū)域明顯隔開,與(a)款的領部造型相比,裝飾感更為突出;(c)款的領部有明顯的閉合功能,但其閉合處的不對稱性及營造的特殊門襟造型,使得領部為服裝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同時,領部的閉合造型使服裝的整體造型效果顯得端莊.在翻領的造型設計中,領片在領部造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以裝飾為主,還是以功能為主,這取決于領片是否具有承受拉力的閉合點,以及與門襟閉合點的距離大小,當領片上沒有閉合點時,領片與門襟的距離越遠,領部的裝飾性越明顯;當以領片為閉合支點時,可應用肩部和衣身上的裝飾線來輔助領部的造型,用來平衡領部作為閉合支點而產生的不均衡感.
3.2翻領的翻折形式設計
圖4的案例主要針對翻領的閉合形式進行的造型分析,而翻領的翻折形式亦是涉及的重點.翻領案例Ⅱ如圖5所示,圖5(a),(b)兩款的翻領造型與常規(guī)性的翻領在整體造型效果上有較大的差異,具有更高的創(chuàng)意和形式美感.對頸部抱合度較高的翻領在領面面積越大時,領面與領座之間的間距越大,越容易使領面產生不平整的褶皺,因此對頸部抱合度較高的大翻領較難形成結構上的可行性,而(a)款的領部造型恰是利用大領面形成的不平整的褶皺與紙樣的放褶量相結合,形成裝飾性的褶皺,使其領片翻折后產生的特殊規(guī)整狀態(tài)成為領部的造型特點,領片的輪廓下方邊緣線形成類似于領圍分割線的視錯覺;另外,以肌理設計代替翻折后的領面,可使領部的整體造型更趨于向頸部抱合的狀態(tài),并且可利用領面的外輪廓造型做各種視錯覺設計;(b)款領部造型的特點是領片的多層翻折狀態(tài),領面的平面寬度是領座高度的6倍,若沒有特殊的領面造型處理,如此大的領面寬度不具備領部結構的可行性,而(b)款的領部共作了3層翻折處理,大的領面與領座為1層翻折,然后又將大領面做2層翻折,形成翻領與垂領相結合的造型;與常規(guī)翻領造型相比,(b)款領片雖是對稱形式,但領片的造型屬于相對不規(guī)則形狀,領片的前下領圍脫離了衣片上的領圍線,使翻領的視覺區(qū)域擴大了,因造型密集和面積較大而成為服裝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
4駁領造型案例
4.1駁領造型面積設計
駁領主要指西裝的領子,在結構上一般由上領和下領兩部分組成,由同一條翻折線形成穿著時的領部轉折面[11].現今駁領的造型主要應用于職業(yè)裝的設計中,因職業(yè)裝穿著場所強調的嚴肅感使得駁領的造型變化幅度非常?。陙碛捎趪H時尚趨勢的影響,職業(yè)裝的造型出現了休閑化風格,其穿著的場合亦不限于單一的工作場所,許多時尚職業(yè)裝同時適用于工作與休閑場合,在體現端莊和干練的同時亦強調優(yōu)雅時尚的氣質[12],在職業(yè)裝造型的時尚化中,領部的造型是至關重要的.駁領從與門襟的結構關系上可分為連襟式駁領和脫襟式駁領.連襟式駁領即領片與門襟在衣片結構上是相連的狀態(tài),領口大都呈“V”字形,脫襟式駁領即領片與門襟在衣片結構上是分離的狀況,領口大都呈“U”字形,如圖6所示,圖6(a)款屬于脫襟式駁領,(b)款與(c)款屬于連襟式駁領,(a)款領片造型與“青果領”相似,此類較為簡單的領片造型可通過外輪廓的線形變化,達到提高領部整體造型和時尚感的設計目的,如(b)款的領片是由(a)款領片外輪廓基礎上的曲線形狀變化而成,雖然造型變化所占的面積不大,但領片造型的不均衡美感大大提高,(c)款的領片是(b)款領片的縮小版,在造型效果更為精致的同時亦增加了胸部區(qū)域設計的靈活度.脫襟式駁領由于領口面積較大,極易形成向外翻口的狀態(tài),為平衡整體的造型美感,領面的外輪廓適宜較規(guī)整的造型,以使領面和胸部造型處于較平整的狀態(tài);由于連襟式駁領的領口線條較為挺拔,領口造型與脫襟式相比較為生硬,因此,領面的外輪廓線條適宜作局部的不規(guī)則設計,平衡領部的整體美感.
4.2駁領的層次設計
圖7是在常規(guī)性駁領基礎上進行的層次設計案例,常規(guī)性的駁領造型較為嚴肅和莊重,而在職業(yè)裝休閑化的風潮中,通過增加領部造型的層次感來達到裝飾目的設計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時尚職業(yè)女性所青睞.圖7中的(a)款領部是一常規(guī)性的槍駁領,(b)款和(c)款是在(a)款領部基礎上作的層次設計.(b)款是在(a)款基礎上的上領層次疊加,由于上領的造型面積較小,其疊加的層次效果對槍駁領整體造型風格的影響并不明顯,僅是增加了較小的裝飾效果;(c)款是在(a)款基礎上的下領層次疊加,由于下領的造型面積較大,其領片的外輪廓線長度明顯大于上領在正面的外輪廓線長度,疊加后的整體領部裝飾效果也明顯優(yōu)于(b)款,領部的造型風格亦更趨向于休閑化的風格;(d)款是在對于(a)款下領進行疊加的同時,對外層下領的造型作了微小程度的變化設計,由于雙層下領輪廓線的差異,使得(d)款的領部造型風格與(a)款產生很大的差異,領部在服裝整體造型中的面積擴大,使得造型更為密集和富有變化,而成為明顯的視覺中心.因此,在駁領造型中增加層次的設計方式極易達到改變領部整體造型效果的目的,造型效果的改變程度則取決于疊加的層次面積大小和疊加后輪廓線的差異程度.
5結論
“圓形”為傳統(tǒng)鈞瓷最主要的造型樣式
圓形容量大,節(jié)省材料,制作方便,而且在燒制過程中不易變形。更重要的是,在造型結構的形式美中,“圓形”比其他器形更容易取得形體權衡比例曲直對比的藝術效果,同時也更能充分表現鈞瓷神奇的窯變釉色。因此,“圓形”為傳統(tǒng)鈞瓷最主要的造型樣式。此外,傳統(tǒng)鈞瓷器物的造型講究對稱性和線條的變化。一般來說,器型兩側曲線弧度的大小、寬窄、長短、高低和伸縮的變化,對器物形體的美感和風格特征起著很大的作用,給人以莊重、飽滿、秀美、活潑等不同的視覺感受。因此,傳統(tǒng)鈞瓷往往會結合造型的風格特點,注重呈現流暢的線條變化特征。
傳統(tǒng)鈞瓷在器物細部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設計技巧
從傳統(tǒng)鈞瓷作品細部造型設計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鈞瓷制作工匠,在造型設計、加工原料、整理胚胎的過程中,都精心操作,別具匠心。一般來說,他們會把器物口沿兒修得厚薄有度,使釉汗的流存恰如其分,從而實現口沿兒美與整體美的和諧統(tǒng)一。比如,宋代最具代表性的鈞瓷造型梅瓶和玉壺春瓶大都是小口外卷,薄而秀雅。鈞瓷作品除了具有特殊的、尖薄的邊沿兒外,設計師還充分利用鈞釉的特征,設計出寬厚的平折沿兒,從而使口沿兒顯得更加妖嬈多姿。除此之外,在鈞瓷器物的足部設計過程中,由于鈞釉釉層厚而且流動性比較強,因此設計師往往將足部設計成內收外撇的三角形,一方面是承受釉汁的下淌,另一方面則是防止釉汁沾染足部,避免破壞鈞瓷器物的整體視覺美感。部分設計師還會在足部加上一道溝槽,阻止釉汁流淌,使整個器物的釉色恰到好處。
鈞瓷器物的外部造型蘊含著濃烈的傳統(tǒng)思想內涵
正如上文所說,傳統(tǒng)鈞瓷的概念造型主要是通過現實物象散發(fā)出來的造型概念、設計思想、功能定位、審美特征和藝術追求等。自古以來,人們對鈞瓷的欣賞講究“外六相”和“內六品”。其中,“內六品”,即是要從鈞瓷作品外部的造型特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內涵,其中包括氣、勢、情、韻、靈、神六個方面。比如,我國瓷器鑒賞中提出:“鈞瓷者,氣之所凝、石之所煉、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萬象之所結也?!边@種氣不一定為審美者所推崇,它只不過是鈞瓷工匠或鈞瓷藝術家的意念與鈞瓷窯變的天然表現,比如文人氣、君子氣、仙道氣、佛禪氣、豪士氣、貴婦氣等。另外,從整件鈞瓷的造型、色澤、紋路、意境圖像來看,它蘊含著頹勢、行勢、進勢、下勢、止勢、上勢、矮勢、立勢、高勢、臥勢、起合呼應之勢等,因此,在鑒賞鈞瓷時要明其勢,擺鈞瓷時也要會取勢、順勢,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其中的無限樂趣。
傳統(tǒng)鈞瓷器物外部造型的美學內涵分析
鈞瓷器物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造型樣式、造型思想、造型規(guī)律等幾個方面。筆者以此為基礎,重點分析鈞瓷器物幾種典型的外部造型要素的美學內涵。
1.鈞瓷器物的造型樣式之美
造型樣式主要是指鈞瓷器物的視覺模型,即設計師準備將具體的鈞瓷作品設計成什么樣的形狀。早期的鈞瓷造型設計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實用性的器皿為模型,其中包括碗、盆、罐、盤、瓶、盒、缽、樽、鼎、爐、洗等,后來才逐漸開始以更具藝術性和美學性的造型為模型。比如宋代及其以后主要是以梅瓶、玉壺春瓶或者花盆作為鈞瓷器物造型設計的主要模型,這是因為這幾種造形裝飾性、美學性效果更加明顯。除此之外,在鈞瓷造型樣式的細部,“圓形”是我國鈞瓷器物的主要造型樣式,給人以莊重、飽滿、秀美、活潑的視覺觀念;器物的口沿兒厚薄有度,使釉汗的流存恰如其分,從而實現口沿兒美與整體美的和諧統(tǒng)一;鈞瓷的足部造型大都是內收外撇的三角形,既能夠承受釉汁的下淌,同時也能夠防止釉汁沾染足部,避免破壞鈞瓷器物的整體視覺美感等。由此可見,鈞瓷器物的造型樣式無論是整體模型,還是細部設計無不體現著對“美”的追求和呈現。
2.鈞瓷器物造型設計的思想內涵之美
眾所周知,藝術品之所以具有收藏價值,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在我國傳統(tǒng)社會,每一件鈞瓷精品都是匠師嘔心瀝血的杰作,從造型、釉色、紋飾等各個方面體現著其獨特的思想觀念。正如上文所說,從整件鈞瓷的造型、色澤、紋路、意境圖像來看,它蘊含著氣、勢、情、韻、靈、神六個方面的思想內涵,體現出文人氣、君子氣、仙道氣、佛禪氣、豪士氣、貴婦氣等不同的情感意蘊。由于受到不同時代文化觀念和價值追求的影響,鈞瓷器物的造型設計也呈現出不同的思想內涵。宋代崇尚的是道教文化,忌諱造型設計的繁瑣復雜和刻意為之,講究造型和色彩的自然淡泊,以“無為達至有為”,最終實現由一及二,由二及四的太極陰陽數理。因此,宋代鈞瓷器物的整體造型顯得古樸、端莊、大氣、理智,透露出濃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意境。
3.傳統(tǒng)鈞瓷造型設計的虛實空間對比之美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講究“以白當黑、黑白結合”的繪畫技法,要求整幅作品中的形態(tài)、紋樣、色彩能夠相互交織,虛實相生,互相依托,從而形成和諧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鈞瓷器物作為一種立體造型,必須充分利用造型設計中的虛實關系,進而塑造出特殊的視覺美感。
一般來說,鈞瓷器物中的“實空間”主要是實體外壁,“虛空間”則是指圍繞著鈞瓷外壁或者是包含其中的以“空”為主體的空間。鈞瓷造型設計中合理有效的虛實關系處理,能夠使其造型豐富,增加藝術氣息。比如,宋代著名的“提梁壺”,在壺體上方有意形成一個較大的虛空間,同時為了追求器物整體的視覺平衡,設計師又刻意縮短了壺嘴的長度,這種虛實關系的處理給人以舒展自如、莊重大方的感覺。除此之外,合理的虛實處理也極大地節(jié)省了造型材料,有利于鈞瓷器物的燒制和運輸。比如,一些鈞瓷器物的體型較大、分量較重,如果能夠在器物內部或者是底部進行一些虛空處理,則可以極大地增強其輕巧感,突顯出我國傳統(tǒng)陶瓷作品的獨特之處。
4.傳統(tǒng)鈞瓷造型設計中的韻律與節(jié)奏美感
在我國造型設計領域,設計師常常通過線條、圖案、物象、造型重復而規(guī)律的變化來營造特殊的藝術美感,從而帶來一種潛在的造型表現力和思想感染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節(jié)奏和韻律是形式美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
在鈞瓷造型設計過程中,工匠藝人也常常在造型細部通過特殊的設計元素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感,比如形體的方圓、大小、升降、開合、俯仰、收放;器物表面圖案和造型的交錯、起伏、順逆、凸凹、斷續(xù)、翻轉變化;線條的緩急、張弛、曲直、長短、隱顯、強弱等??偟膩碚f,我國傳統(tǒng)鈞瓷造型設計中的韻律與節(jié)奏美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鈞瓷造型設計起伏變化的韻律,其中包括形體起伏和口部邊沿起伏兩個部分,使整體器物形成逶迤曲折的外部線條和規(guī)律變化,產生優(yōu)美的視覺觀感。這種起伏變化具有明顯的韻律美感。其次是鈞瓷造型設計中連續(xù)變化的韻律美感,也就是對同一造型元素進行反復的應用和表現,從而形成一定的視覺節(jié)奏和韻律,給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感受。
比如在我國傳統(tǒng)鈞瓷造型設計過程中大量使用的“弦紋”,就是在工匠藝人手工造型的時候,刻意地塑造出諸多連續(xù)不斷的弦線,從器物細部的角度增加造型的韻律感,然后結合鈞釉燒制過程中的流動與停頓,體現出弦線流動性、變化性的曲線韻律視覺效果,這是鈞瓷造型韻律美感的特殊之處。
比如,在現代鈞瓷作品“孔雀開屏”中,設計師通過粗細不同、長短有致的弧線的交替和重復變化,在鈞瓷器物表面形成線條特殊而規(guī)律變化,突顯出鈞瓷造型設計的韻律效果和視覺美感。
5.我國傳統(tǒng)鈞瓷造型設計過程中的平衡、對稱美感
技術美是人們把審美引入技術活動中,用美的尺度衡量產品效用功能與精神功能、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相互統(tǒng)一的深度[5],是從哲學角度對美學的思考。用于服裝設計領域,反映出在人文、經濟綜合體系內利用技術創(chuàng)造有時尚元素特征和附加價值的形態(tài)自由化信息,滿足服裝造型與人體靜動態(tài)實用機能的關系,以功用性進入市場;同時在一定消費條件下,服用者能用感知覺的變化清晰地表露個性特征。而技術與功用等的諧調整合能實現服裝造型的精神和內涵演繹,符合消費者心理等多層面需要,故技術美賦予服裝造型獨有的特征:1)技術要素的情感化與藝術化。服裝造型內涵以外在整體和內在局部形態(tài)傳達,在物質滿足無法適應的消費時代,有明確結構、材料、工藝等技術要素印跡的服裝需要能夠承載文化及象征性等非物質意義的情感符號作為傳播手段,設計者依據審美變遷對技術要素的表達方式做形態(tài)美的感知、提取和優(yōu)化,將具有明顯非同步特征的各形態(tài)要素藝術化,使隱匿的技術情感轉化為超越服裝商業(yè)價值的藝術情感與文化生產力,使服裝造型成為各時間段文化變遷的情感物化產物。2)造型形態(tài)設計中事、物的互助化?,F代服裝造型設計是通過建立在穿著狀態(tài)基礎上的、形而下的有形物質設計表達形而上的理念,符合著裝者全面要求的外形和內在結構等方面的“人—機—環(huán)境”大系統(tǒng)設計,技術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會使其關注的不只是服裝“物”概念,還包括特定時空下“人—人”或“人—服裝”間行為的互動與信息的互通,即服裝“事”概念,從而將相應環(huán)境下表層顯性和深層隱性的文化意義聯(lián)結,增強了設計物質性和精神性的“雙性”特征。
2服裝造型多元形態(tài)技術美表達分析
2.1功用形態(tài)技術美表達
服裝功用性是服飾文化成因之一,描述因功能所決定的基本形式無法滿足精神需求,將“人”的特性和周圍“物”的協(xié)調收納進來,使處于多樣化審美感知等環(huán)境中的受眾產生一定生理、心理效用等,借用有象征意義的表現手法,賦予服裝動態(tài)系統(tǒng)相應的精神活動能力[6]。功用傳統(tǒng)一直是服裝造型設計的中心,盡管技術引發(fā)的物質豐富改變了受眾價值判別標準內涵,服裝造型形態(tài)自由性增強,但經異化的設計活動對被動的功用特征影響甚微,各類設計元素以理性技術手段按美學原則造型,用近于裝飾的手法隱匿功用形態(tài),讓其呈現局部具象化或整體抽象性的藝術張力。如軍服造型包括外廓型的功用差異和內飾物標識的功用差異,男女軍服常服廓型采用“T”“X”型,用后腰橫帶、束腰等方式收腰身,既滿足日?;顒?,又在形態(tài)上突出功能美感;姓名牌、級別資歷章、綬帶、胸標、臂章等內飾物則增強軍服作為職業(yè)裝的識別功用性。功用形態(tài)技術美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其語義傳達全面考慮人在服用過程中的生理、心理、行為、環(huán)境適用性的硬件要素,同時滿足其感官審美體驗性的軟件要素。
2.2材料形態(tài)技術美表達
造型設計是有目的性的對材料和物體做組織、加工的綜合五感創(chuàng)造過程[3]。人們對材料質地及服裝產品整體意象等的感知是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的,各生理器官感知材料自然原始的物理特征,通感與空間結合,互通人類感官世界的真實性,引發(fā)心理情感體驗與共鳴。新材料涌現、新織造工藝、后處理技術與二次成型技法等都豐富著服裝造型材料形態(tài)語言,使其與特定社會文化相聯(lián)演繹出一定象征意義,反映服裝的“物—物”關系和“物—人”關系。1)服材表面特性為基礎,表現為已有質地、色彩組合和圖案描繪等二維或二點五維平面與空間所打造的表面視覺一次肌理效應。技術美感染力融合傳統(tǒng)與現代眾多色彩、紋樣的具象與抽象形式,從繪、潑、濺、染、磨等平面或肌理技術手法中汲取營養(yǎng),用建立于材料本身特性基礎上的特有語言、觀念和感受觸動著裝主體的情感情緒。圖1為Etro2013春夏時裝系列[7],材料形態(tài)注重材質表面的數碼印花處理,和服與一塊布的無結構造型、長袍式樣與東方風格的鶴、凰、花卉等動植物圖案巧妙組合,以廓型和冷暖配色的過渡與布局,共同描繪出東方文化意蘊與西方色彩熱情的融通。圖2為Prada2013春夏女裝[8],用段染、浸染、噴染等染色技術以色暈漸變把自然界的抽象為系列綢緞服的圖案裝飾;裁片染彩變換以無彩色為主,染色擴散的純度明度色暈變化產生水色光影效果豐富材料視覺;衣身局部的紋樣以柔美無彩色與淡粉色的互溶過渡實現色暈與硬質綢緞的和諧共存,用抽象性突出設計的東方風情禪意。此類技術美描述逐漸突破材料單純色彩視覺影響,融入更多款式細節(jié)設計變化,將服裝設計要素做充分組合。2)以服裝材料二次形塑為延伸,在心理感知基礎上依靠技術建立材料延展的虛擬特征屬性與物質狀態(tài),或用織造形成內部肌理,或用表面立體、鏤空處理、符號與細節(jié)質感和肌理的形塑演繹節(jié)奏韻律形式的空間層次感,由空間視覺紋理變化引發(fā)觸覺、嗅覺等心理特征,傳達成衣某些效用信息;二次形塑可用于整體或局部的體量擴張與空間延伸,包括拼合式形塑、復立體形塑和破壞性形塑。圖3為鄧皓2011春夏針織連衣裙[9],將伊斯蘭建筑禮拜殿內柱上花朵式放射狀小尖拱龕的抽象體作為裙身針織紋樣,采取對稱、連續(xù)、循環(huán)方式形成二方或四方連續(xù)紋樣點綴裙身;裙擺則以獨有的針織技法織造紋理實現表面立體特征肌理,而抽縮堆積獲取了人體空間由深至淺的立體廓型圍合過渡,于流動的服飾變化中將伊斯蘭建筑文化剛直而纖柔的藝術風格呈現出來;圖4的Etro2012秋冬女裝款式[10],用腐蝕加工在絲絨表面做對稱的通透花式紋案,材料肌理層次視覺多變,人體肌膚和面料間的反差若隱若現,帶出材質形塑中的色彩變化;皮革鏤空款式中則將材料二次形塑中“二”的概念豐富化,在同一款服裝中用鏤空皮革與毛料組合,精致的鏤空點、皮革邊緣自然波浪褶的流線感與毛料厚實感共同演繹款式的剛柔特征。材料二次形塑增加了材質的藝術情感和審美感知,可通過表面肌理的不同程度處理達到五感交聯(lián)的狀態(tài)。
2.3結構形態(tài)技術美表達
服裝造型整體印象由外輪廓決定,并引出具有豐富直觀感知的物質實體,而結構技術是外輪廓實現基礎,能構成服裝并展現與裝飾相同的空間張力和生命感知韻律,提供與功用性相適的空間形式。其技術美感通過服裝成型內外塊面與人體凹凸區(qū)域的位置關系、相連或相拼塊面邊界線形態(tài)等信息傳遞,現將結構形態(tài)技術美語義概括為兩類:1)借省道、褶裥、分割線或墊襯等內結構語言,按人體線、面差做空間維度動態(tài)軟性雕塑體,服裝體現“微建筑”的美感和流線性。圖5為巴黎世家的設計師尼古拉•蓋斯奇埃爾2012春夏女裝用結構變化演繹先鋒主義建筑形態(tài)服飾[11],以寬松式為原始狀態(tài),結合人體頸、胸、腰、臀的連續(xù)雙曲面,利用面料折裥成型技術塑造頸前凹面、胸腰落差收式夸大腰腹臀凸面的連續(xù)空間變化,用“虛—實—虛”過渡的折裥式省縫劃分為側結構面和中設計面。設計面邊緣虛化的省式折裥影響造型流動美觀性,體現設計者對款式的結構感知和風格定位;結構面省縫折裥形態(tài)依據設計面形態(tài)變化,除能輔助塑造風格特征外,體現板師對人體結構的理解,保證成衣完整的塑形效果。2)用結構“破”“立”關系創(chuàng)造時代感知形象:一是突破人體比例、表面起伏和面面轉折限制,以塊面二次構建的體量感、層次感和錯視感等形式法則,塑造建筑結構力量感;二是消解省道、分割線形態(tài)特征,以折疊、包裹、卷曲等靈變性、容納性結構手段確立人體美感時代精神性的“無結構”模式;從結構創(chuàng)作理念等方面破理性、立感性。圖6為比利時設計師馬丁•馬吉拉2009秋冬利用結構破立關系建立起肩部的屋檐建筑特征[12],“虛化”的結構性細節(jié)與“物化”的裝飾性細節(jié)弱化人體肩形特征,用肩角聳起夸大廓型特征,領口及腰間的過渡曲線體現面料自然線性向結構力學建筑技術美的轉變,取得剛硬與柔美相間的精致外觀效果;如圖7所示,川久保玲2012秋冬女裝將強烈?guī)缀胃械亩S平面理念用于服裝造型設計形成紙片裝概念[13],融合材料性能的斗篷式闊擺、大斜度肩頸線、扁平的弧形香蕉袖、略微前置的衣袖窿位、邊緣接口經壓縫工藝處理的廓型等牽引出整件衣服扁平視覺效果的刻意立體造型,靈巧而堅硬的線性特征、純粹且簡化的空間狀態(tài)演繹出二次元向三次元空間造型的認知。
2.4工藝形態(tài)技術美表達
服裝工藝形態(tài)是傳統(tǒng)手工制作和現代工業(yè)生產發(fā)展背景下產生的技術與文化形態(tài),是對現存事物作美化整理的動態(tài)歷史過程,工藝師借助一定材料、工具、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相互作用、相互結合的情況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14-16]。按流程順序劃分為:前期生產準備、鋪排料工藝、剪裁工藝、縫制工藝、整燙塑形工藝、質量控制、制訂技術文件以及流水線設計等[17],其中綜合物料特質、機械設備、后整理技術、生產管理等多學科知識,將傳統(tǒng)和高新技術融合,獲取形神兼?zhèn)涞膶徝垒d體。前期準備和鋪排料裁剪工藝為后期造型技術做好材料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準備;縫制工藝是造型實現基礎,并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由靜態(tài)向動態(tài)發(fā)展,按其制作特點和藝術形態(tài)分為基礎工藝和裝飾工藝;基礎工藝縫接各衣片實現從平面向立體式樣轉變的工藝技術,如成衣開衩工藝、開門工藝等;裝飾工藝用于體現設計理念或實現一定功用的工藝技術,或帶有東方刺繡、鑲滾等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印跡,或以西方具象或抽象花邊、排褶、鏤空等立體裝飾工藝,借服裝承載或移植工藝的文化蘊義。整燙塑形工藝貫穿于成衣制作整個過程,涵蓋產前、粘合、中間、成品整燙等幾部分,是保證服裝符合人體體表凹凸立體性狀、實現特定造型結構穩(wěn)定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其中歸推拔是成衣造型二次塑形的重要整燙工藝環(huán)節(jié),其技術美實現一方面對人體基本結構特征的觀察和把握,了解人體凹凸曲面的表達與工藝實現的關系,確立歸、推、拔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操作中要對成衣造型有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區(qū)域劃分性的充分認識,進而實現工藝操作的連動性。
3結語
(一)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在國產角色扮演游戲中的表現
中國古典建筑文化源遠流長,造型豐富多彩:亭臺樓閣、殿堂榭舫、廊軒廳齋,并且各代建筑均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如秦漢宮殿之古樸威嚴、隋唐宮殿之華麗恢弘、明清宮殿之宏大壯美。在園林建筑之中,亭臺樓榭、山石花木、池沼溪流,皆因地制宜,可謂巧奪天工,渾然天成。其他如寺院的肅穆莊嚴,清遠寧靜,沉定人心;民宅的古樸親切,生活氣息濃厚等。傳統(tǒng)建筑藝術讓游戲設計師有了豐富的信息和資源以在虛擬世界中開荒拓土,搭建一個全新的世界。在多數國產網游中,對游戲建筑的造型設計,都大量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造型進行創(chuàng)作,即便個別游戲為了游戲風格的統(tǒng)一加以夸張,但其背后的傳統(tǒng)風格依然顯而易見。在國產網游《大話西游》的場景設計中,亭臺樓閣的造型設計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風格特點。這種對傳統(tǒng)建筑語言的直接轉化讓游戲場景更給人真實感。它的模型制作精良并結合中國古典元素進行了創(chuàng)新,如亭子橫梁上的太極圖,配合木質對聯(lián)的裝飾,整體造型古樸典雅。這種對文化元素的汲取、解構、整合也是很多游戲場景設計的慣用手段,用來增加畫面美感;大殿朱紅色柱子配合鎏金的龍紋裝飾,皇家氣派盡顯無疑。之所以對“門”大加修飾,因為在中華文化數千年演變中,門變得越來越厚重莊嚴,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建筑體現出的威嚴與溫馨、辟邪與祈福、驅惡與迎祥、高尚與正直、血腥與祥瑞,所有這些都是借助“門”這個獨特的載體,糅合、統(tǒng)一、發(fā)揚并展示出來的。這種設計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基礎元素,維系了游戲基礎世界觀的架構,符合了人們傳統(tǒng)的理念,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達到了商業(yè)性、社會性與藝術性和諧共融的效果。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傳統(tǒng)建筑的造型也極具地域特色,這種地域性、民族性也被運用在網游設計中。在網游《夢幻西游》中,Q版的游戲風格難掩徽派建筑的神韻:高墻翹角、黑瓦白墻。在《天下3》中,九黎這一關卡的建筑造型獨具民族特色: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建筑的底層,整體造型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層疊而上。這種穿斗式的造型便是設計師借鑒了苗族傳統(tǒng)的吊腳樓造型設計而成的(圖2右)。這種建筑的設計思想,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之一??梢哉f,無論是傳統(tǒng)徽派建筑還是民族建筑文化,對游戲藝術創(chuàng)作尤其是場景設計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歐美傳統(tǒng)建筑的造型特點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的體現
歐美傳統(tǒng)建筑以石材為主,造型帶有明顯的宗教神秘色彩,這源于歐美人對宗教虔誠的信仰。歐美傳統(tǒng)建筑的造型風格多樣:羅馬式、希臘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種種鮮明的造型特點也是游戲師最佳的靈感與取材來源。在游戲設計中市井文化同樣不能忽略。在諸多歐美網游的建筑中,比如小酒館、鐵匠鋪、民房都是根據歐美傳統(tǒng)建筑石木搭砌的特點來設計的。玩家對于游戲世界觀的第一印象,是建立在已有文化基礎上的,這種文化的認同感對任何一款網游都是極為重要的要素。
二、游戲景觀的造型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
(一)中國傳統(tǒng)宮殿、園林對游戲景觀設計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景觀具有明顯的時代性與地域性,北方以恢弘大氣的宮殿群落聞名,南方以山明水秀的江南園林著稱,二者也成為游戲設計師的設計源泉。中國宮殿建筑斗拱碩大,金黃琉璃瓦鋪頂,配有絢麗的彩畫粱柱、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臺基、欄板,以及周圍的建筑小品。在國產網游中,宮殿造型的場景可以提升游戲自身的文化品位,需要設計師加以藝術化的創(chuàng)新。中國的園林建筑歷史悠久,以山水為主的中國園林風格獨特,其布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隱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在角色扮演類的游戲中,這種建筑文化恰恰為游戲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場景。
(二)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對網游自然景觀設計的影響
作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中國畫在技法上也深深影響了網絡游戲在自然風景上的構圖設計。中國畫講究散點透視,這樣可以讓畫面擁有更加寬闊的視野,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位置、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以表現壯美景觀的磅礴氣勢。
三、結語
構成設計是藝術類院校必須開的基礎造型課程。但就陶藝專業(yè)的教學,如果僅僅將設計停留在抽象構成的層面,脫離了陶瓷藝術本身,那課程的開設就沒有意義。立體構成課是基礎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把立體原理與陶瓷造型設計有效銜接作為立足點。課程不僅關注純粹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是設計與制作、動手與動腦橋接的過程。在通過一些案列進行教學,從立體原理入門,以陶瓷造型為歸宿,幫助學生確立科學的設計思維方式,加強對立體形態(tài)與空間的認識,加深對形式美法則、造型材料、構思與創(chuàng)意等的理解。在實踐教學目標的同時感悟知識內涵。學生經過立體結構造型能力培養(yǎng)和實操動手能力的強化,有了對陶瓷造型的分析、發(fā)現、判斷、挖掘、優(yōu)化、多角度觀察等能力后,不但可促進其新的知識體系的形成,加深對立體原理之于陶瓷設計的基礎性作用的理解,還可明白立體原理在造型的形成方法上與陶瓷造型設計的一致性。當學生按照立體原理中點、線、面基礎元素進行強弱、動靜、疏密、虛實等基本規(guī)律組合,結合裁剪、切割、鏤空、折曲等手段對虛擬陶瓷不同部位造型,就能從真正意義上領會從抽象到具象、形態(tài)美感、形態(tài)創(chuàng)新以及新的視覺效果的含義,最終在作品中充分體現陶瓷形態(tài)的三維空間設計感和視覺表現張力,這是立體原理與陶瓷造型設計有效銜接的意義所在。
二、確保有效銜接的關鍵是合理組織和實施課程能容
本課程目標是借助立體原理著力培養(yǎng)和打造學生對陶瓷造型設計的判斷力和創(chuàng)作力,而這一目標達成的關鍵則是合理組織課程內容和實施項目教學。課程內容注重設計理論和教學任務的有機整合。制定并有計劃的安排知識和能力教學目標,并將其充分體現于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手與腦的結合充分發(fā)揮。真正做到兩者的有效結合。教學任務一:立體構成原理的認識及其訓練。知識要點:
①立體構成原理;
②立體構成各要素與其關系;
③從平面走向立體;技能要求:從平面到半立體、全立體的轉換:平面視圖的立體化;平面材料立體化。教學任務實施:分三個實驗完成。
(1)平面到半立體的感知訓練:以卡紙為材質,從感覺出發(fā):將酸甜苦辣以線條形式出現,并轉為半立體。將酸甜苦辣以美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從酸甜苦辣四中感覺中體會并抽取元素,進行平面到半立體的感知訓練。要求通過面材的紙張設計,在平面紙上做切割,積極地利用此切割線,把紙進行折疊、彎曲、拉引等處理,使之產生出凹凸的半立體造型來.并將四中感覺通過思考、提取出反應相應感知的主次、聚散、高低、曲折等要素和空間的關系,甚至構成觸感的肌理,感悟形和形之間的關系、凹凸相互轉換的自然規(guī)律,注重力感和整體感。
(2)平面到半立體的抽象訓練:以卡紙為材質,將我們抽象的風為主題,進行平面到半立體的抽象訓練。同樣要求通過面材的紙張設計,在平面紙上做切割,積極地利用此切割線,把紙進行折疊、彎曲、拉引等處理,使之產生出凹凸的半立體造型來.并將風的特征通過思考、提取出反應相應感知的主次、聚散、高低、曲折等要素和空間的關系,甚至構成觸感的肌理,感悟形和形之間的關系、凹凸相互轉換的自然規(guī)律,注重力感和整體感。
(3)平面到全立體的銜接訓練:以卡紙代替泥片,進行器皿杯子的設計,以達到平面素材的立體裝換。以紙為材質,先經過造型的構思,確定一個圖形,然后按照圖形進行切割(材料不要完全切斷,至少保留一處相連),再通過折疊、穿插和固定,使之成為立體杯子的形態(tài)。這種思考與訓練要求實踐者很好的平面構思與立體空間想象能力,同時對材料的特性有很好的把握。教學任務二:立體構成基本形態(tài)的訓練。知識要點:
①熟練掌握形式美法則的規(guī)律;
②通過運用材料表現立體構成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技能要求:熟練掌握線、面、體材構成的方法。教學任務實施:以面材實驗為主。
任務實施:面材構成訓練:以面為基礎元素,并結合陶瓷造型壺的結構,用面材圍合成一個壺的造型。首先要先理解面材構成的概念、特征,分析面,并掌握面材構成的方法。其次以壺為基礎,分析壺的各部分結構,將面材構成和壺有效的結合。同時也達到了用紙來研究壺的形狀:壺的結構、解剖面和壺的外輪廓的呈現。把這些面黏在一起來表現作品,模型看起來像一個骷髏,只有骨架。教學任務三:立體構成綜合形態(tài)訓練。知識要點:熟練掌握立體構成各基本形態(tài)表現技法,并能綜合運用。
任務實施:以泥為材質,進行陶瓷造型的藝術性表達,具有綜合性,學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實驗要求學生用泥為材質,了解泥的特性,運用所學構成的各種方法,分析重組新的造型并體現以下幾個詞:生長、重生、舞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要求學生不僅對材料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還要把立體原理和陶瓷造型的制作美學要求一致起來。達到在做實驗的過程,就是分析的過程和生成作品的過程。這種過程不僅檢驗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技能的掌握,更使學生在訓練中將知識體系重構、產生創(chuàng)意的重要過程。學生通過自己作品所選的元素、肌理、層次、顏色、空間等處理,從內容與形式的分析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上教學任務的重點主要定位在結構創(chuàng)意和研究陶瓷造型的基礎上,學生在學習中最終要明確:
①立體原理是針對形態(tài)進行三維立體空間整體性的理想把握;
②單純的立體原理訓練與陶瓷造型設計中實用立體形態(tài)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即純粹的立體原理訓練在材料可能達到的范圍內,可任意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新的造型,而陶瓷造型設計要與陶瓷造型的功能等共同承擔設計效果;
③構思的表達應該大膽的嘗試和運用,將所學立體原理融會貫通于陶瓷設計之中,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結語
強化理論基礎,提高文化素養(yǎng)
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是一項技術“活”,但是在技巧的背后是理論的依托和文化的素養(yǎng)的積累和沉淀。因此,教師在重點對學生的技巧進行訓練和指導的同時,對學生的理論和文化教育卻也不能放松。
1.樹立新的課程觀。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zhí)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在教學中要注重書本向實際生活回歸、向學生經驗回歸。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師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結合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網絡、多媒體資源,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注重人文藝術知識的融入。人物化妝造型不僅僅考量的是化造師的技巧,同樣更多的是考量對造型師妝面整體設計的駕馭能力,而這種能力更多的是人文藝術素養(yǎng)的積累。比如參與一場舞臺劇的化妝工作,如果對角色人物的理解出現偏差,那么通過妝面所反映的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生活閱歷乃至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動就都會出現偏差,而這種能力就來自于文學藝術素養(yǎng)。因此,在教授《人物化妝造型設計課程》中,應當加入人文知識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3.化繁為簡,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理論基礎課程的授課通常比較枯燥,而且單向“灌耳音”式的教學方式也會令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進行《人物化妝造型設計》課程的理論授課時,易采用化繁為簡的教學方式,簡明扼要地梳理出知識體系,堅持從整體到局部的思路了,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關于新教改下如何授課的幾點思考
新教改之后的教學更加注重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但新教改也并不是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全盤否定,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并沒有變,只是為了適應現在學生的特點,在教學的方式上采取更加靈活、更加平等、更加注重創(chuàng)造力的教學方式。
1.不要為“活躍”而“活躍”?!霸⒔逃跇贰笔墙逃闹粮呔辰纾瑯釉谛陆谈闹?,也更強調“快樂學習”。但是“教”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活躍的課堂氣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切忌為了追究形式上的活躍而活躍,從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實質。長此以往,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正確學習態(tài)度的樹立都是非常不利的。
2.知識要讓學生終身受用。即所傳授的知識不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是否“適應終身學習”來衡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就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不僅要讓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方便學生們實際應用。另一方面,通過直觀地向學生傳遞所學知識對學生終身受益的價值,來激發(fā)學生刻苦學習的原動力,并逐步養(yǎng)成“終身學習、終身思考、終身受用”的良好習慣。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敖K身學習”是持久保持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的方法和不竭的源泉。因此,從長遠看,引導、教育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動力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傳授學生的知識其實很有限,積累更多的知識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作為高校教師,在如何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如何幫助學生搭建更為科學的知識體系,如何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方面應該給予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