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急性呼吸道癥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性呼吸道癥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急性呼吸道癥狀

第1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學調查;臨床特征

近年來,甲型流感等帶有急性發(fā)熱特征的傳染病逐漸流行,傳染病防治形式逐漸嚴峻,不容樂觀,如何有效的鑒別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值得深入研究[1],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89例,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②急性發(fā)病,起病72h以內;③臨床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體溫正常者;②伴有其它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病歷資料,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初測體溫、收治入院時間、臨床癥狀如畏寒、全身癥狀、查體結果、實驗室檢查等。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18.0軟件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計量資料,以數(shù)(n)與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P

2結果

2.1 流行病學特征

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89例;常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男性比重高于女性,復合流感平均年齡最大,流感病毒感染人群年齡分布最廣(見表1)。

表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學分布[n(%)]

指標 流感病毒 甲型 乙型 其它 復合流感 合計

2012年 163(47.94) 121(35.59) 44(12.94) 6(1.76) 6(1.76) 340(100.00)

2013年 171(49.00) 130(37.25) 36(10.32) 8(2.29) 4(1.15) 349(100.00)

合計 334(48.48) 251(36.43) 80(11.61) 14(2.03) 10(1.45) 689(100.00)

男性(%) 172(51.50) 141(56.18) 43(53.75) 8(57.14) 7(70.00) 371(53.85)

平均年齡(歲) 29±7 34±6 30±7 23±18 49±19 30±7

年齡范圍(歲) 3-89 13-83 10-78 9-39 37-79 3-83

2.2 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臨床特征

甲流患者鼻塞、咽痛、扁桃體炎癥發(fā)生率低于乙流,全身癥狀、咽充血發(fā)生率高于乙流,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2 甲流、乙流臨床癥狀對比

流感類型 鼻塞 流涕 咳嗽 全身癥狀 消化道癥狀 咽痛 咽充血 扁桃體

甲流 108 120 181 176 15 151 226 198

% 43.0 47.8 72.1 70.1 6.0 60.2 90.0 78.9

乙流 42 39 58 47 2 54 61 68

% 52.0* 49.0 73.0 59.0* 3.0 67.0* 76.0* 85.0*

注:與甲流相比,*P

甲流患者人均WBC計數(shù)、WBC>4.0×109/L比重、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高于乙流,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3 甲流、乙流WBC、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分布[( ±s),n(%)]

流感類型 WBC 淋巴細胞計數(shù) 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

均值 >4.0 均值 范圍 均值 范圍

甲流 7.63±2.33 37(14.7) 1.22±0.55 0.23-3.81 5.58±2.59 1.11-23.21

乙流 6.50±2.41* 6(7.5)* 1.26±0.55 0.41-3.22 4.32±2.12* 0.99-13.20

注:與甲流相比,*P

3討論

本院未收治H1N1等高危傳染病例,2012-2013年度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學分布較正常,與其它學者統(tǒng)計基本相同[1-3]。從性別分布上看,急性上呼吸道患者男性比重略高,從年齡上看,流行病毒年齡分布最廣,復合流感患者平均年齡最高,這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功能退行性改變有關。從癥狀上看,甲流鼻塞、咽痛、扁桃炎炎癥等典型“感冒”癥狀比重低,全身癥狀、咽充血比重更高,提示甲流病毒危害更重。此外,甲流對患者血細胞計數(shù)影響較顯著,患者WBC、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上升更顯著,上限值更高,提示病毒引起的炎癥反應更重。

【參考文獻】

[1]石偉先,彭曉,韓莉莉,等.北京地區(qū)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學調查[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8,18(7):1263-1264.

第2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機制 診治

中圖分類號:R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043-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為外鼻孔至環(huán)狀軟骨下緣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體是病毒,少數(shù)是細菌。發(fā)病不分年齡、性別、職業(yè)和地區(qū),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較輕,病程短,可自愈,預后良好。發(fā)病期間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有時可伴有嚴重并發(fā)癥,具有一定傳染性,應積極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社區(qū)獲得性感染,不需使用抗菌藥物,予以對癥治療即可痊愈。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藥物的濫用問題日益被廣泛關注。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能自限的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是發(fā)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傳染病之一,成年人平均每年2-4次發(fā)病,兒童每年可有6-8次發(fā)病。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多為散發(fā),且可在氣候突變時小規(guī)模流行。主要通過患者噴嚏和含有病毒的飛沫經(jīng)空氣傳播,或經(jīng)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觸傳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大多為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多種類型病毒,同時健康人群也可攜帶,且人體感染后對其產生的免疫力較弱、持續(xù)時間短暫,病毒問無交叉免疫,故可重復發(fā)病。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70% 一80% 由病毒引起,有報道有90% 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另有20%-3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細菌感染引起,可單純發(fā)生也可繼發(fā)于病毒性感染之后發(fā)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氏陰性菌。

病毒的生命活動很特殊,對細胞有絕對的依存性。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沒有核糖體、線粒體或其他細胞器,不能在無生命的培養(yǎng)基繁殖中,必須依賴于機體細胞的代謝系統(tǒng)復制自身的核酸,合成蛋白質并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從病毒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來看,多種病毒感染可引起細胞凋亡,病毒感染誘導的細胞凋亡作用既可能是機體對病毒感染的防御反應,亦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宿主組織細胞嚴重損傷的重要機制。經(jīng)過選擇和進化的病毒具有抑制細胞凋亡的機制,它或者激活宿主細胞的抗凋亡基因的表達,或者表達自身抗凋亡基因以阻止細胞凋亡,完成病毒的復制和生活周期,以保證其在宿主細胞內的大量增殖。若病毒繁殖的數(shù)量和引起組織損傷超過某一限度,將發(fā)生疾病。目前抗病毒藥物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是病毒抑制劑,不能直接殺滅病毒、破壞病毒體的傳染性,否則會損傷機體細胞。

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

根據(jù)病史、流行情況、鼻咽部發(fā)炎的癥狀和體征,結合周圍血象和胸部X線檢查可作出臨床診斷。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免疫熒光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血凝抑制試驗等,可確定病因診斷。排除以下疾?。?/p>

3.1 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很像“傷風”,所不同者起病急驟、鼻腔發(fā)癢、頻繁噴嚏、流清水樣鼻涕,發(fā)作與環(huán)境或氣溫突變有關,有時對異常氣味亦可發(fā)作,經(jīng)過數(shù)分鐘至1-2 h痊愈。檢查:鼻粘膜蒼白、水腫,鼻分泌物涂片可見嗜酸粒細胞增多。

3.2流行性感冒 常有明顯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全身酸痛、眼結膜炎癥狀明顯,但鼻咽部癥狀較輕。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細胞的涂片標本,用熒光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熒光顯微鏡下檢查,有助于早期診斷,或病毒分離或血清學診斷可供鑒別。急性傳染病前驅癥狀:如麻疹、脊髓灰質炎、腦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癥狀,在這些病的流行季節(jié)或流行區(qū)應密切觀察,并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實現(xiàn)有效的區(qū)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4.1 治療原則 休息、多飲水、支持營養(yǎng)治療;對癥解熱止痛治療;抗病毒治療;抗生素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治療過程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給予治療,尤其在傳染病多發(fā)季節(jié),注意排除傳染病。

4.2 藥物治療 呼吸道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治療藥物,一般采用一些對癥處理措施。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指在明確指征下選用適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適當?shù)膭┝亢童煶?,以達到殺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時采取各種相應措施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尤其是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有調查顯示,l臨床常見病原菌對多種抗菌藥物耐藥率達40% 以上。細菌的耐藥率與細菌分布有關,除了有些細菌天然耐藥外,較多細菌與抗菌藥物的用量有關。

解熱止痛藥物:對于上呼吸道感染輕微癥狀患者,經(jīng)休息多飲水,或口服解熱止痛藥物可緩解,對高熱引起患者明顯不適癥狀者,給予解熱止痛治療,同時需補充水分及預防電解質紊亂。常用抗感冒藥品種中,絕大部門都含有解熱鎮(zhèn)痛藥,使用最多的為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

4.3 抗病毒治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約70%-80% 由病毒引起,有報道有90% 由病毒引起,病毒感染引起多種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約60%流行性傳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麻疹、腮腺炎和脊髓灰質炎屬發(fā)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之一。

病毒進入鼻孔,隨后感染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48小時為病毒復制高峰,將持續(xù)3周。故早期(48小時以內)抗病毒治療效果更好。常用藥物如:病毒唑為合成廣譜抗病毒藥,可能通過不同的靶點抑制病毒的合成酶。在病毒感染的細胞內被腺苷激酶磷酸化,轉化為單磷酸利巴韋林和三磷酸利巴韋林,單磷酸利巴韋林是單磷酸肌酐脫氫酶的強抑制劑,抑制細胞單磷酸鳥普的合成,從而阻斷了多種病毒核酸的合成。

4.4 抗菌藥物治療 如有上呼吸道感,不能明確病毒或細菌感染者給予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抗病毒和抗生素聯(lián)合治療,明確細菌感染者??蛇x用適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紅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根據(jù)抗菌藥物使用規(guī)范選用抗生素。具體用法及注意事項以藥典及各種藥品說明書為主,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及病人的個體差異使用。此外,增強機體自身抗病能力是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辦法。如堅持有規(guī)律的合適的身體鍛煉,提高機體預防疾病能力及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發(fā)病誘因。生活有規(guī)律,避免過勞,特別是晚上工作過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等。

5 總結

總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象不高)早期患者,輕癥給予一般治療即解熱止痛補液等對癥治療即可,對重度上呼吸道感染,血象不高初期治療以休息、對癥及抗病毒(常規(guī)用量)治療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應用抗菌藥物不能增加治愈率,反而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造成國家衛(wèi)生資源浪費,增加耐藥菌發(fā)生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歐陽好,陳月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社區(qū)健康教育內容和方法 [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O2).

[2] ??似迹磸秃粑栏腥狙芯窟M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1,(O5).

第3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 穿琥寧注射液;上呼吸道;急性感染

作者單位:463700 河南省泌陽縣人民醫(yī)院呼吸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內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以冬春季節(jié)常見,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引起,常合并細菌感染,易反復發(fā)作,主要癥狀有咳嗽、咽喉腫痛、發(fā)熱流涕[1]。筆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藥制劑穿琥寧注射液靜脈給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3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齡5~64歲,平均385歲;對照組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齡6~62歲,平均37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癥狀,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2]中關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發(fā)病急,急性發(fā)熱(體溫≥38℃),起初伴有口渴、鼻塞流濁涕、咽痛、咳嗽等臨床癥狀,西醫(yī)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或升高(WBC≥100×109/L),胸片無異常。排除一下患者:①有嚴重心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功能損害者。②哺乳或妊娠期患者。③對本次治療藥物可能過敏患者。④其他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穿琥寧注射液400 mg,加入到5% 葡萄糖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患者給予青霉素、先鋒霉素或阿莫西林等靜脈滴注。以上治療均以1周為1療程。

14 評價標準[3] 痊愈:體溫在24~48 h內恢復正常,其他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西醫(yī)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顯效:體溫在48~72 h內恢復正常,其他臨床癥狀、體征大部分消失或好轉,西醫(yī)實驗室檢查指標接近正常;有效:體溫下降,但有反復,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西醫(yī)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體溫未下降,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劇,西醫(yī)實驗室檢查指標無好轉。以痊愈、顯效、有效之和為總有效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一療程后,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大多數(shù)由病毒感染引起,占原發(fā)感染85%以上,少部分可由細菌引起[4]?,F(xiàn)在臨床上耐藥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某些抗生素的臨床療效收到很大的限制,且不良反應較多,對血液、消化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都有一定影響。為合理用藥,糾正濫用抗生素,開拓中醫(yī)中藥解表,現(xiàn)在研究重點在于開拓有效的中藥制劑。穿琥寧注射液為純中藥制劑,臨床應用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穿琥寧注射液自1992年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批準為全國中醫(yī)院急診科必備中藥之一后,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其為清熱解毒中藥穿心蓮的提取物,主要成分含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單鉀鹽[5],具有清熱、解毒、抗炎、鎮(zhèn)靜等作用。穿心蓮內酯類化合物的二萜類雙環(huán)母核及其五元內酯環(huán)為其解熱、抗炎的基本作用,促進中性核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6],是臨床上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藥物之一。從藥理作用研究看,穿琥寧注射液對呼吸道常見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均有滅活作用[7]。此外該藥還有增強機體對感染的應激力,能通過血腦屏障,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病理性興奮[8],使體溫快速恢復正常。

本研究結果表明,穿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臨床癥狀和體征、西醫(yī)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綜上所述,穿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周莉娣 穿琥寧注射液治療上呼吸道感染48例分析. 青海醫(yī)藥雜志, 2005, 35(12):30.

[2] 戴自英 實用內科學.第九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4:2026.

[3] 俸世林 穿琥寧治療上呼吸道感染150例.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07, 6(6):150151.

[4] 蔣栓儒 穿琥寧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8例臨床觀察.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08, 5(8): 封3.

[5] 苗榕生, 周煒, 金美鳳 穿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療效觀察.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0, 23(1):6869.

[6] 孫盛芬, 張瑞娟, 關桂香 穿琥寧治療上呼吸道感染30例觀察. 黑龍江醫(yī)學,2000,(3):4243.

第4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呼吸困難(dyspnea) 是一種復雜的病理性呼吸障礙,表現(xiàn)為呼吸頻率的增加和深度與節(jié)律的改變,同時伴隨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運動,其特點是呼吸深度和節(jié)律增加,呼吸用力。高度的呼吸困難稱為氣喘。臨床上病雞呼吸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伸頸張口呼吸,甩頭,發(fā)出高亢的叫聲,有時伴隨流鼻、咳嗽、呼吸性啰音及冠髯發(fā)紺等癥狀。

呼吸困難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一個重要癥狀,臨床上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多數(shù)是由一系列復雜因素對機體的損害引起的,其中以病毒、細菌或霉菌、支原體、寄生蟲等生物性因素病,雞舍衛(wèi)生狀況、雞群密度過大、飼料質量低劣等飼養(yǎng)管理因素和氣候突變、溫度驟降、大風等氣候因素為主。此外,雞的呼吸系統(tǒng)的解剖學特點也是導致發(fā)病的重要因素:與其他脊椎動物相比,禽類的呼吸系統(tǒng)除具有上呼吸道、氣管和肺臟之外,還包括一套復雜的氣囊。一旦呼吸系統(tǒng)的某部分發(fā)生感染,病原體就會迅速擴散到氣囊,并進一步侵入胸腔、腹腔,引起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

近年來,由于氣候異常,干燥、多風、天氣多變等眾多因素的存在,雞的呼吸道疾病頻發(fā)。新城疫、禽流感、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毒支原體感染、雞傳染性鼻炎、禽曲霉菌病、禽大腸桿菌病、禽霍亂、禽比翼線蟲病等都有呼吸困難、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臨床上容易造成誤診。本文就以上幾種疾病的鑒別診斷進行簡述,希望能對廣大養(yǎng)雞戶和基層獸醫(yī)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一、病毒性禽病

(一)新城疫(ND)

本病是由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多呈敗血性經(jīng)過,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下痢和神經(jīng)癥狀,主要病變?yōu)轲つず蜐{膜出血。

【臨床癥狀】自然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3 ~ 5 d。根據(jù)臨診表現(xiàn)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三種類型。

最急性型:多見于流行初期和雛雞,突然發(fā)病,常無特征性癥狀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

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病雞常離群呆立、閉目縮頸,似昏睡狀。隨病程延長,出現(xiàn)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吸氣時伸展頭部,作開口呼吸狀;嗉囊積液,倒提時有酸臭液體從口中流出;病雞常下痢,排黃白色、黃綠色稀糞;有的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如兩腿麻痹、共濟失調,頭頸向后或一側扭曲。最后,體溫下降,在昏迷中死亡。

亞急性型:多發(fā)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雞。初期癥狀與急性相似,不久后癥狀減輕同時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

近年來,在免疫雞群中發(fā)生新城疫常表現(xiàn)為亞臨床癥狀或非典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癥狀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蛋雞感染后,主要出現(xiàn)產蛋下降,伴有呼吸道癥狀,病死率較低。

【病理變化】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黏膜和漿膜出血,淋巴組織腫脹、出血和壞死,出血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最嚴重。特征性病變?yōu)橄傥葛つに[,腺胃出血,尤其在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出血更明顯。腸黏膜和漿膜彌散性出血,有棗核樣潰瘍。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和壞死。呼吸道病變?yōu)楹眍^氣管有黏液,氣管環(huán)狀出血明顯。

(二)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

本病是由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主要特征為呼吸困難、咳嗽、打噴嚏和氣管啰音;雛雞流鼻液,母雞產蛋下降、產較多的畸形蛋和軟殼蛋。

【臨床癥狀】雛雞可表現(xiàn)為突然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短時間內波及全群。病雞精神沉郁,畏寒,打噴嚏,流鼻,呼吸困難,張口喘氣,可聽到氣管啰音,23 天后因窒息和饑渴死亡。發(fā)病后23 周可導致輸卵管發(fā)育不全,致使部分雞不能產蛋。

青年雞氣管炎癥明顯,出現(xiàn)呼吸困難,因氣管內有多量黏液,病雞不斷甩頭,但流鼻不明顯,有啰音。目前腎型傳支流行廣泛,多發(fā)于2030 日齡的青年雞,病雞急劇下痢,排灰白色水樣稀糞,其中混有大量尿酸鹽。

產蛋雞呼吸癥狀不明顯,產蛋量明顯下降,蛋的質量明顯降低,薄殼蛋、畸形蛋等增多。

【病理變化】雛雞氣管、支氣管、鼻腔和鼻竇內有漿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樣黃白色滲出物。氣囊可能混濁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產蛋雞的腹腔內可發(fā)現(xiàn)液狀的卵黃樣物質,卵泡充血、出血、變形。腎型傳支表現(xiàn)為腎腫大出血,呈“花斑腎”變化,輸尿管內充滿尿酸鹽,嚴重的可見心包腔、心外膜、肝臟表面、腸漿膜乃至肌肉內都有灰白色尿酸鹽沉積,這種病變與內臟型通風難以區(qū)別。

(三)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ILT)

本病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是咳嗽、呼吸困難、咳出帶血的滲出物,喉頭和氣管黏膜腫脹、出血和糜爛。

【臨床癥狀】典型癥狀時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困難,病雞常呈伏臥姿勢,呼吸時突然向上伸頭張口,咳嗽時咳出帶血的粘液和血凝塊,在籠具、食槽上可見到甩出的血液或血塊。病雞流淚,結膜發(fā)炎,鼻孔周圍有黏性分泌物,冠、髯暗紅或發(fā)紫,最后多因窒息死亡。蛋雞感染后產蛋量迅速減少。

【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喉頭和氣管。病初喉頭和氣管黏膜充血、腫脹、有黏液附著,繼而黏膜變性、壞死、出血,致使喉頭和氣管內含有血樣黏液或血凝塊,病程較長時可見假膜附著。有的病雞發(fā)生結膜炎、鼻炎和鼻竇炎,鼻孔附有褐色污垢。卵泡充血、出血、壞死。其他內臟器官病變不明顯。

二.支原體禽病

雞毒支原體感染(MG)

本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由于病程長又稱為慢性呼吸道?。–RD),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咳嗽、啰音、眼炎、鼻炎和氣囊炎。

【臨床癥狀】本病呈慢性經(jīng)過。幼齡雞發(fā)病時臨診癥狀較典型。最常表現(xiàn)呼吸道癥狀,噴鼻、咳嗽、氣管啰音(晚上時更明顯)和鼻炎。面部腫脹,鼻孔流出漿液、黏液或膿性滲出物,阻塞鼻孔,呼吸困難,病雞頻頻甩頭。眼結膜發(fā)炎,鼻腔和眶下竇中滲出物蓄積,引起眼瞼腫脹,輕微時流出漿液,眼角內有泡沫樣液體,時久流出灰白色粘稠液體,突出眼球外似“金魚眼”,導致失明。

【病理變化】病變主要在上呼吸道、氣囊、眼結膜、眶下竇等部位。剖檢可見鼻腔、氣管、支氣管和氣囊內有渾濁粘稠的滲出物或干酪樣物。眼結膜發(fā)炎,竇內充血水腫,有滲出物。氣囊渾濁增厚,囊壁可見結節(jié)狀病灶,內有干酪樣滲出物附著。腹腔內有泡沫樣液體。

三.細菌或霉菌性禽病

(一) 雞傳染性鼻炎(IC)

本病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系統(tǒng)傳染病,主要表現(xiàn)為鼻腔、鼻竇發(fā)炎,流鼻,打噴嚏,面部水腫和結膜炎。

【臨床癥狀】病初從鼻孔流出少量水樣漿液,以后流出黏液性分泌物。病雞不斷甩頭,噴鼻,眼結膜潮紅、流淚,眼瞼腫脹。一側或兩側面部明顯腫脹,部分雞肉髯腫脹(尤其是公雞)。病雞生長緩慢,產蛋率明顯下降。

【病理變化】鼻腔、鼻竇、眶下竇發(fā)生卡他性炎癥,黏膜充血腫脹,表面有大量黏液;嚴重時,鼻竇、眶下竇和眼結膜囊內有干酪樣物。臉部、肉髯、皮下水腫,結膜充血、眼瞼粘連。產蛋雞輸卵管內有黃色干酪樣分泌物,卵泡松軟、充血、壞死或萎縮,公雞萎縮。內臟器官一般沒有明顯病變。

(二) 禽曲霉菌病

本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眼、皮膚和皮下組織。本病的特征是形成霉菌性肉芽腫。在受感染的器官引起霉菌性炎癥。

【臨床癥狀】急性感染的雛雞表現(xiàn)為霉菌性肺炎,初期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羽毛松亂,閉目嗜睡,接著出現(xiàn)呼吸困難,舉頸張口呼吸、噴鼻、甩頭。鼻孔和眼角有黏性分泌物。后期雛雞頭頸頻繁伸縮,呼吸極度困難,最后窒息死亡。霉菌性皮炎時,雛雞的羽毛呈黃褐色黏集在一起,不易分開,干枯易斷,外觀污穢不潔。霉菌性眼炎時,病雛一側或兩側眼瞼腫脹,羞明、流淚,結膜潮紅,結膜囊內有黃白色干酪樣凝塊,擠壓可出。

第5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護理

        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或/和咽喉部的急性炎癥統(tǒng)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i n f e c t i on)。它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發(fā)病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區(qū),多數(shù)預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引起嚴重并發(fā)癥,應積極防治。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見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后發(fā)生,以溶血性鏈球菌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陰性桿菌。當機體和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被污染的手和用具傳播。

        本病全年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多數(shù)為散發(fā)性,但常在氣候突變時流行。由于引起本病的病毒類型很多,各種病毒感染后產生的免疫力較弱且短暫,各種病毒問無交叉免疫,而且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攜帶者,因此,一個人一年內可多次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

        (一)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成人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1.癥狀潛伏期短(1~3天),起病急,初期有咽干、喉癢,繼而出現(xiàn)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2~3天后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于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有流淚、呼吸不暢、聲嘶、干咳或咳少量粘痰等癥狀。一般無發(fā)熱及全身癥狀,或有低熱、全身不適、輕度畏寒、頭痛、胃納差、便秘或腹瀉。如無并發(fā)癥,一般一周左右痊愈。

        2.體征可見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1)癥狀:臨床特征為咽部發(fā)癢和燒灼感,持續(xù)時間不長,咽部疼痛不明顯,當有吞咽疼痛時常提示有鏈球菌感染,可伴有發(fā)熱和乏力。腺病毒感染時可伴有眼結膜炎。

        (2)體征:咽部有明顯充血、水腫、頜下淋巴結腫大并可有觸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1)癥狀:以聲音嘶啞、說話困難、咳嗽時疼痛為特征,常有發(fā)熱、咽痛和咳嗽。

        (2)體征:可見喉部水腫、充血、局部淋巴結輕度腫大伴觸痛,可聞喘鳴音。

        (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多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

第6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急診科安徽230000)

【摘要】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125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125例)采取人性化護理綜合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退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起效時間和住院時間為(2.5±0.5)d、(2.8±0.4)d、(3.0±0.5)d、(4.6±0.8)d、(3.8±0.6)d和(5.4±1.0)d,上述臨床指標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98.4%,對照組家屬護理滿意度89.6%,組間滿意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綜合護理有助于縮短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緩解時間,值得進步推廣。

關鍵詞 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綜合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561(2015)07-0074-01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疾病,該病易發(fā)于幼兒期,且以重癥為主。重癥患兒以高熱、鼻塞、咽痛、咳嗽等為常見癥狀,多屬流行性感染,給患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全球環(huán)境的惡化,病原菌變異發(fā)生頻率增加,小兒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其治療依從性較差,為提高治療效果本院對125例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進行了綜合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4年1~12月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125例,年齡0.5~6歲,平均(3.8±0.8)歲,男64例,女61例,病程1~3d,平均(1.6±0.4)d;觀察組125例,年齡0.6~5歲,平均(3.6±0.7)歲,男63例,女62例,病程1~4d,平均(1.5±0.5)d,兩組均以高熱、鼻塞、咽痛、咳嗽為主要癥狀,組間年齡、性別、病程和癥狀等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臨床可比性。

1.2治療和護理:

兩組患兒入院確診病情后采取對癥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利巴韋林、干擾素藥物治療和降溫、鎮(zhèn)靜等措施。

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監(jiān)測癥狀變化、保持病房舒適整潔和正確給藥等。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1)密切觀察病情,治療過程中加強監(jiān)測體溫、心率,預防高熱抽搐,加強口腔、皮膚檢查,預防皮疹,出現(xiàn)異常狀態(tài)及時通知醫(yī)生。(2)用藥護理,用藥前明確患兒藥物過敏史,給藥時和家屬溝通,年齡小的讓其幫助安撫,年齡大的給予安慰鼓勵,取得患兒配合后給藥,給藥后再次給予鼓勵。(3)心理護理,該措施主要針對患兒家屬,護理人員耐心向家屬講解治療情況,讓其安心,指導家屬如何消除患兒的心理陌生感,主動配合治療。(4)加強營養(yǎng)護理,鼓勵患兒多飲水,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營養(yǎng)的清淡飲食,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yǎng)、水分。(5)對癥護理,鼻塞嚴重先清除鼻腔,麻黃素液滴鼻,保持鼻腔通暢;體溫過高采取適當降溫措施如冷濕敷、枕冰袋等;咽痛、咳嗽的需加強口腔護理,生理鹽水漱口,適度潤喉含片或霧化吸入。(6)加強出院指導,護理人員指導家屬學習呼吸道感染預防知識,加強患兒體質鍛煉和衛(wèi)生管理,增強患兒自身免疫力。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退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起效時間和住院時間。自行設計調問卷調查患兒家屬滿意度,總分100分,91~100分表示很滿意,81~90表示滿意,71~80分表示一般,70分以下表示不滿,滿意度=(很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的退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起效時間和住院時間為(2.5±0.5)d、(2.8±0.4)d、(3.0±0.5)d、(4.6±0.8)d、(3.8±0.6)d和(5.4±1.0)d,上述臨床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觀察組家屬的護理滿意度98.4%,對照組家屬護理滿意度89.6%,組間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自身抵抗力、免疫力均較差,該類人群發(fā)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成人。且小兒一旦感染多屬于重癥,易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嚴重威脅患兒健康。小兒自身的依從性較差,多數(shù)小兒入院后心理存在陌生感和抵觸感,如何提高患兒依從性是臨床護理的重點。本研究探討分析了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結果提示觀察組的退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起效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該結果和已有報道結果基本相符。小兒高熱可能導致驚厥、腦部缺氧、中耳炎等,對患兒的損害極大,鼻塞、咳嗽、咽痛等癥狀均會造成小兒不適,及時緩解上述癥狀,促進抗感染療效是綜合護理實施的主要目的。密切觀察病情可幫助醫(yī)生了解治療進展,進步控制用藥劑量,避免用藥量過多對患兒造成的影響。用藥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和家屬相互溝通配合,旨在幫助患兒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心理護理可緩解家屬的心理緊張狀態(tài),更好的幫助護理人員安撫患兒,出院指導有助于家屬加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預防,上述措施均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觀察組家屬滿意度為98.4%,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對癥護理是綜合護理的關鍵內容,是縮短呼吸感染癥狀緩解時間的必要保證。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有助于縮短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緩解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進步推廣。

第7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急性氣管;支氣管;護理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于生物或者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癥。生物感染因素主要為病毒感染以及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百日咳桿菌,非生物致病因素有植物、礦物粉塵、刺激性氣體、煙霧等。損害因素對氣管、支氣管的粘膜造成刺激和損傷,引起非細菌性炎癥,或者破壞粘膜屏障而繼發(fā)病毒、細菌感染,引起氣管、支氣管的炎癥反應。臨床主要表現(xiàn)有咳嗽、咳痰,多先有上感癥狀。多見于或氣候變化時或者寒冷季節(jié)[1]尤其是冬季。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細菌等生物性或物理、化學等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刺激或過敏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急性炎癥,與慢性支氣管炎沒有直接的內在聯(lián)系,為呼吸道一種獨立病癥。

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起病多先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癥狀及體征:患者多有發(fā)熱癥狀,多為低熱,少數(shù)體溫可達38~39℃,可以持續(xù)數(shù)天或者2~3周。起初為刺激性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咳嗽加劇,痰液逐漸增多,呈粘液膿性痰。體征:呼吸增快,早期兩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干性音。以后因分泌物逐漸增多而表現(xiàn)出粗、中濕音,音多不固定,在改變或著咳嗽后減少甚至消失。輔助檢查:血細胞分析中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初期多無明顯改變。當細菌感染較重時,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可增高,通過痰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胸部X線檢查,可發(fā)現(xiàn)肺紋理增粗或者正常。感染是此病常見的發(fā)病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包括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肺炎支原體、衣原休也是本病的致病菌。理化因素刺激屬于非生物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吸入某些刺激性較強的物質所致。常見致病因子有粉塵、冷空氣、刺激性氣體(強酸、強堿、某些揮發(fā)性溶劑)等。吸入能夠引起機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如花粉、有機粉塵或真菌孢子等。除上述主要病因外,過度勞累、著涼也可誘發(fā)本病。主要病理改變?yōu)闅夤?支氣管充血、水腫、纖毛細胞損傷、脫落,分泌物增加。炎癥消退后,氣管-支氣管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多能恢復正常。

二、臨床表現(xiàn)

起病較急,初期以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為主,如鼻塞、流涕、咽痛、聲音嘶啞等;發(fā)熱時可有頭痛、乏力等癥狀;炎癥累及支氣管黏膜時,可有咳嗽和咳痰,這是急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表現(xiàn);開始以干咳為主,3~4天后,可咳出黏液性痰,隨病程發(fā)展可轉為膿痰,偶有痰中帶血;有時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咳嗽,劇烈時可伴有惡心、嘔吐、胸腹部肌肉疼痛,咳嗽可持續(xù)2~3周,甚至更長時間;伴支氣管哮喘時,可有喘息、胸悶和氣促,聽診肺部可聞及哮鳴音,氣道分泌物增多時,兩肺呼吸音粗糙或可聞及干濕音,氣道分泌物增多時,兩肺呼吸音粗糙或可聞及干濕音,咳嗽、咳痰后可消失,無其他并發(fā)癥。本病癥關和體征如遷延不愈可轉為慢性支氣管炎。

三、護理診斷

急性支氣管炎主要通過感染、物理、化學刺激和體征、胸部X線片、血常規(guī)檢查、病毒抗體檢測和痰細菌學檢查作出臨床診斷。胸部X線檢查可無異?;蛴蟹渭y理加深。

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肺結核、肺癌、肺膿腫、麻疹、百日咳等多種肺部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

四、護理措施

護理措施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對老年人群患病者應給予高度重視。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漸發(fā)生衰老和變化。其肺泡數(shù)量減少,且泡壁變薄,泡腔增大,彈性降低,呼吸功能也不斷下降,對缺氧和呼吸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也隨之減低,咳嗽反射減弱,免疫力低下,使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加之老年人?;加衅渌圆∽儯缒X血管病等,一旦臥床,并發(fā)合并癥,??晌<吧?。其護理要點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暢 鼓勵咳嗽、咳痰,多應用化痰藥物治療以稀釋痰液,便于咳出,禁用或鎮(zhèn)用鎮(zhèn)咳藥,以防抑制呼吸中樞,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昏迷。加強護理,勤翻身、叩背或其他物理排痰法。當出現(xiàn)癥狀時,應盡量取側臥位。一般健側臥位利于引痰,可左右交替臥位。

2、觀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質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 對于咳嗽無力的患者,宜經(jīng)常更換,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進炎癥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響呼吸時,要用吸引器,及時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咳喘癥狀者可給予氧氣吸入。

3、觀察生命體征 注意呼吸、脈搏及節(jié)律的改變,注意痰的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如發(fā)現(xiàn)病人精神不振或嗜睡、懶言、不喜活動或呼吸困難及發(fā)紺等出現(xiàn),應高度重視,急查血氣分析。

4、正確指導老年人用藥 按時服藥,正確使用吸入藥物或霧化吸入器,定時留取痰標本,及時檢查痰細菌培養(yǎng),及時調整抗生素的應用。

5、對癥治療。抗菌藥物的應用。根據(jù)藥敏試驗的結果選擇對病原體敏感的藥物。在未獲得病原體檢查結果前,可經(jīng)驗性地使用對革蘭陽性球菌敏感的藥物,如青霉素類、頭孢類抗生素、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尤其是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具有抗菌譜廣、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對革蘭陽性菌、衣原體、支原體都有較好療效。

參考文獻:

第8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 藥效學; 安奇; 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再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 R657.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5-090-01

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甚多,但療效滿意的較少。我院于2009年8月―2010年8月,用安奇聯(lián)合小氨酚烷胺顆粒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宋效果滿意。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1]對青霉素過敏者除外,發(fā)病急,小于3d,T37.5-40.00C,平均38.5±2.00C,鼻塞、流清鼻涕、打噴嚏、、咽充血、扁桃體腫大I-II度,部分病人肺部可聞及少許干性羅音,白細胞總數(shù)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分累計數(shù)減少,排除已使用過其它感冒藥,合并嚴重心、腦、肺等并發(fā)癥者及不符合入選標準者。選擇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80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隨機分2組。

1.2 方法:安奇組按年齡,體重給予安奇和小兒氨酚烷酚胺顆粒,每天3次口服,兩藥連用3d為一療程,再林組用相同方法給予治療。

1.3 療效標準[2]: 痊愈,治療3d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咽部粘膜水腫消失,肺部干羅音消失;顯效,治療3d體溫接近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咽部粘膜充血,水腫輕微,肺部干羅音消失;有效:治療3d體溫降至37.50C以下,臨床癥狀輕微,咽部粘膜充血水腫減輕,肺部干羅音減少;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2 結果:安奇組有效率(95.0%)較再林組(85.0%)明顯,3d內熱退,穩(wěn)定并不回升,兩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嗜睡,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3 討論 安奇顆粒成分是阿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具有β-內酰胺結構,有微弱抗菌活性,能阻斷β-內酰胺酶的活性部位,使許多細菌產生的酶適合,二者合同有提高阿莫西林的療效的作用,而再林的成分只是阿莫西林,治療效果比安奇組差,小兒氨酚烷胺具有解熱鎮(zhèn)痛,緩解咽喉腫痛,廣泛應用于感冒、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等,所以安奇聯(lián)合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對治療小兒因感冒引起的頭痛、周身四肢酸痛、噴嚏、流涕、鼻塞、咳嗽等癥狀有明顯的作用,退熱效果也比較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用藥的24-36h,又有在短期內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第9篇:急性呼吸道癥狀范文

關鍵詞:護理干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內科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尤其是季節(jié)發(fā)生變化時發(fā)病率較高。臨床治療主要是給予抗炎、抗病毒、對癥治療及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該病發(fā)病率高,多數(shù)患者是由病毒引起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咽喉疼痛、乏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臨床如何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預防并發(fā)癥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大量的臨床研究提示,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促進疾病的康復,預防并發(fā)癥。本文作者結合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療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資料,探討護理干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療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患者。觀察組5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31.45±5.21)歲,病程(14.56±2.71)h,體溫(36.28±3.52)℃。對照組52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1.76±4.81)歲,病程(13.98±2.65)h,體溫(36.42±3.16)℃。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溫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保持病患環(huán)境舒適,溫濕度適宜,遵醫(yī)囑給藥,并依據(jù)患者病情給予隔離[2]。

1.2.2觀察組

1.2.2.1 環(huán)境護理 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1.2.2.2心理護理 由于發(fā)熱可能會使患者差生厭煩情緒,加之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延誤病情,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耐心解釋、溝通,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并消除患者顧慮,最大化減輕或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提高臨床治療和護理配合度。

1.2.2.3病情觀察 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體溫,特別是注意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若患者體溫持續(xù)升高,咳嗽加重,提示患者可能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若發(fā)熱、頭痛,并伴有膿性鼻涕,提示可能并發(fā)鼻竇炎。若出現(xiàn)水腫、血尿、高血壓等表現(xiàn),提示并發(fā)腎小球腎炎,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給予有效處理[3]。

1.2.2.4對癥護理 對于高熱患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給予藥物降溫;指導患者勤更換衣物,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進食后指導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以免發(fā)生口腔感染。

1.2.2.5飲食護理 告知患者進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并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補充機體所需的熱量。同時每天保持攝入足夠的水分。

1.2.2.6用藥護理 遵醫(yī)囑按時、按量給藥,告知患者服藥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對于應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密切觀察有無遲發(fā)性過敏反應。應用降熱藥者,應避免大量出汗,以免造成虛脫。

1.2.2.7健康指導 告知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盡量避免與感冒患者接觸,注意增減衣物,以免受涼。同時要堅持適度的運動,以提高自身體質,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

1.3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體溫恢復;顯效:體溫基本恢復,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有效:體溫有所降低,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無效:體溫、癥狀以及體征無變化,甚至有加重的趨勢[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相對數(shù)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臨床治療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o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和耐藥性菌的繁殖,臨床感染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臨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對癥治療,但是治療過程中容易造成感染反復,增加患者的痛苦,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臨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過程中給予有效地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5]。

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針對患者的病情給予相應的護理,并且從心里護理、飲食護理、并發(fā)癥護理等多方面進行干預,提高了臨床治療和護理依從性,促進了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同時有效地預防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了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張男男,仲衛(wèi)靜,夏明瑩,等.淺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02):171-172.

[2]趙延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護理與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9(8):359.

[3]張麗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護理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9):3331-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