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學建模的能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049-01
數學建模是應用數學去解決各類實際問題,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一種方法和過程。它是數學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媒介,是數學科學技術轉化的主要途徑。數學建模已經在大學教育中逐步開展,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大學正在進行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并參加開放性的數學建模競賽,將數學建模教學和競賽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學改革和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數學建模競賽促進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
(一)有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模型是一個完整的求解過程,要求學生根據實際問題,抽象和提煉出數學模型,選擇合適的求解算法,并通過計算機程序求出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模型類型和算法選擇都需要學生自己作決定,建立模型可能要花50%的精力,計算機的求解可能要花30%的精力,動手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畢業(yè)后快速完成角色的轉變,數學建模必須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以及工具軟件的使用和計算編程,這是因為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建立數學模型以后的求解都有大量的推理運算、數值計算、作圖等工作,這都需要通過計算機和軟件技術來實現。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把握事物內在的或隱藏的和本質的能力,它是一種直覺的領悟。這種能力對于數學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經過艱苦的、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有針對性地訓練數學建?;顒拥拈_展要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一種洞察能力,通俗地說就是能迅速抓住要點的能力。數學較其他學科來講,更講究思維推理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因此,在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時,既要注意思維推理的邏輯性、嚴謹性,更要注意實際問題的特點和本質,從而使數學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更加緊密地結合,使我們更容易抓住重點,抓住問題的本質。同時,由于不同的實際問題在一定的抽象、簡化層次下它們的數學模型是相同或相似的,通過大量建模訓練,就能使學生達到熟能生巧,并逐步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
(三)有利于學生團隊創(chuàng)新能力和相互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建模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的,體現的是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是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任何一個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的學生都對團隊精神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感到由衷的鼓舞,數學建模中最重要的就是模型的構造,而構造模型需要在較高數學素養(yǎng)的基礎上具備相當的構造能力,構造能力的培養(yǎng)便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數學建模的過程要由多名學生集體完成,參與數學建模活動的學生既要合理分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潛力;又要集思廣益,密切協(xié)作,形成合力,使個人智慧與團隊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數學建?;顒涌梢院芎玫嘏囵B(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其認識到團隊精神和協(xié)調能力的重要性。
(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分析、綜合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建模過程都需要經過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與類比、系統(tǒng)化與具體化的階段,其中分析與綜合是基礎,抽象與概括是關鍵。數學建模就是解決實際問題,這除了要求學生能綜合應用已學到的數學知識外,還要求學生了解工程技術知識、物理知識、化學知識、生物醫(yī)學知識等綜合知識。因此,數學建模通過學生運用綜合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整理,精異求精,抓住關鍵,并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實際問題的關系和規(guī)律,把一定抽象、簡化、假設的實際問題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形成數學模型,再用數學方法進行推演、計算,最后得出結果。通過實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
二、運用數學建模思想融入數學教學中
通過數學建模,在數學教學中應該融入數學建模思想.運用數學建模思想融入數學課程中,應以科學技術中數學應用為中心,精選典型案例,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引入,應要抓好以下兩個關鍵點: 第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聯系實際是滲透數學建模思想的最大特點.培養(yǎng)學生應用技術型人才,對其數學教學以應用為目的,體現“聯系實際、深化概念、注重應用”的思想,不應過重強調灌輸其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學數學主要是為了用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為學生架起了一座從數學知識到實際問題的橋梁,使學生能靈活地根據實際問題構建合理的數學模型,有效快捷地解決問題;第二,計劃性開設《數學建模和實驗》課。數學建模競賽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發(fā)展主要因素是與計算機的發(fā)展密不可分的。它根據實際系統(tǒng)或過程的特性,按照一定的數學規(guī)律,用計算機程序語言模擬實際運行狀況,并根據大量模擬結果對系統(tǒng)和過程進行定量分析。因此可以看出數學建模對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當今社會的競爭是高科技的競爭,是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競爭。學生通過參加數學建模課程的學習和競賽,參與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數學建模能讓學生真實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數學建模競賽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競爭意識和適應社會應變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進行數學建模的教學與實踐,既適應了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同時也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楊新枝.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初等數學建模[J].科技信息,2009(20)
一、注重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能力
低年級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多側面、多維度、全方位感知事物的特征或數量相依關系,為數學建模提供可能。
從低年級引導學生借助富有兒童情趣的情境圖或學具,通過拼、折等活動促使學生分析、綜合。先是觀察,然后口述觀察到的情況和具體操作過程,逐漸過渡到用比較簡練而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歸納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數學建模的能力。
如一年級上冊的比一比,不僅是學生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知識,還是發(fā)展兒童思維能力、初步滲透建模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空間與圖形等的基礎。
再如湊整法的應用,一年級“湊十法”模型構建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感知、積累的過程,也是后繼知識的基礎性知識。首先通過探究學習9加幾的算法,初步了解“湊十法”,接著采取輔的方式學習8、7加幾的算法,進一步感知“湊十法”適用范圍的廣泛性,最后學習6、5、4加幾,運用“湊十法”靈活解決相關問題。
又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就是在“湊十法”基礎上的知識拓展,如果我們善于類比就會發(fā)現,以后學習的簡便運算,尤其是加法乘法結合律、乘法對加減法的分配律乃至于應用減法、除法性質的一些簡算,幾乎都是在這些基礎上的拓展,例下面的題目:
48.62-4.37-5.63 97+24
1.25×1.56×8 6.28+12.23+3.72
72.5÷2.5÷4
很多的數學概念和法則的概括都放在高年級教學中,但在低年級已經初步顯現,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含義,加法乘法交換律等,教師應在低年級教學中及時滲透、引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構建數學模型的意識和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親歷數學建模的構建過程
數學建模,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絕不是進行純理論的建構,必須堅持實踐性原則。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基于現實問題的建模教學更易于被學生接受。教師在建模過程中應不僅就知識教知識,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诂F實,激發(fā)興趣,積極動手動腦,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通過分析綜合等活動,主動獲取知識,構建數學模型。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手中的學具有:剪刀,等底等高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卡片。學生探究時用兩張卡片重疊比較大小,發(fā)現兩張卡片形狀不能重疊,但底、高都相等,這樣不能直接比較。學生自然而然想到把平行四邊形余下的三角形剪下來拼成長方形,這就對“割補法”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①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什么圖形?怎樣變的?②割補前后的圖形有什么聯系?③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去求?各組學生交流展示,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S=ah。這樣不僅使學生親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建模過程,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三、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驗證,主動構建數學模型
猜測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也孕育著驗證思想,是學生積極思維的反映。學生可通過對事物觀察猜測出它的結論,盡管這個結論未經驗證是正確的,但這會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挖根刨底,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思考交流。此時教師要因勢利導、啟發(fā)點撥,使學生初步感受研究問題的一種模型:猜測――驗證――修正――結論。
例如在教授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時,先讓學生大膽猜測長方形的面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有怎樣的關系?學生通過思考、操作、探究后大膽猜測:長方形的面積都是用長乘寬來計算的。結論是否正確呢?就要進行驗證:
關鍵詞:高等數學 數學建模 應用能力
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原則”,要重視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高等數學作為基礎課程是為各專業(yè)服務的,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引入課堂教學,將高等數學回歸實際,即把純數學的知識轉化為與各專業(yè)有聯系的模型,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建模的理念,從而使數學知識發(fā)生正遷移,剛好可以填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 數學建模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作用
高職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較薄弱、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學生對新知識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不強,樂于接受傳統(tǒng)模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時畏難情緒較大。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貫穿到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了解數學建模的基本過程,結合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在今后的專業(yè)學習中能主動應用數學建模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1.激發(fā)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信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把數學與學生生活的實際結合起來,引入一些實例,加強數學教育的實踐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就可以克服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內容的單調、枯燥無味,觸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通過數學建模的教學,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生熟知的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采用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傳授數學知識,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這些都可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高等數學知識的意識
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引入課堂教學后,可以使學生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從數學的角度,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3.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學生要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查找資料、調查研究,對實際問題進行數學抽象,運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并利用計算機及相應的數學軟件求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體現數學建模的思想
將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滲透進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可以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如在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增加數學建模的內容,開設《大學生數學建?!愤x修課,組織大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
1.在教學目標中體現數學建模的思想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遵循基礎性與應用性并重的原則。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并融入數學建模的思想與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認識、分析、解決各專業(yè)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現代教學思想的指導,在具體實現教學目標時首先就要將數學建模的思想滲透進去。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育教學觀念,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要以提高學生的應用數學能力為其目標,不應該簡單以掌握數學知識為目標。如對于極限的學習目標不應只是掌握極限的概念和計算,而應該想到它還有什么應用、如何應用,以及哪些問題可以歸結為極限及其計算。又如條件極值問題的學習目標,不僅只是掌握其概念,而且要會應用。
2.在教學內容中體現數學建模的思想
將數學建模的內容滲透進教學內容,關鍵是將數學建模的思想滲透進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通過與各系部的研討及專業(yè)認知,認真分析了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與能力發(fā)展所需高等數學知識的內容,根據就業(yè)與專業(yè)學習要求設計了高等數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思想的改革總體思路。在保持數學經典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適當精簡理論內容,增加數學建模案例,融入現代數學思想與方法,實行模塊化教學模式。如可以結合一些建模的實例來講,但這些實例最好有實際意義,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函數和極限”這一章中可以結合一些數學模型如“復利”來講,在“多元函數的最值”這一節(jié)中可以增加一些最優(yōu)化方法的內容和數學模型如“易拉罐的設計”來講,因為它實際上是一個最優(yōu)化問題。同時,習題的布置和練習也是很重要的,要布置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的習題,這有利于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同時可以布置一些數學建模的模擬題,難度適中,范圍在所學知識的范圍內。
3.圍繞數學建模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數學建模學習會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積極態(tài)度和學習欲望。為了培養(yǎng)學生建構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根據內容的不同我們靈活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法、講練結合法、情境教學法、問題驅動法以及討論式、自學式等多種方法。同時還正在嘗試使用PBL教學法、換位教學法、模型教學法、 滲透數學文化法等多種新型教學形式。
4.進行數學建模實踐活動
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F在每年都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通過參加比賽,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鍛煉協(xié)作能力。
總之,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運用數學建模思想,通過數學建模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重要實際意義和樂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全智,楊晉浩.數學建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數學建模已經存在于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它是對現實某一對象做出一些簡化的假設,并且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求出一個數學結構,用它解釋特定的對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都已經開始了數學建模課程,并且數學建模課程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教學模式。數學建模大賽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積極地作用,通過學生參加數學建模大賽不僅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幫助,還能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1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特點
1.1 建模大賽形式具有高度自主性
學生參加數學建模大賽期間可以利用一切工具、圖書資料以及多媒體工具等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同時比賽的過程非常的靈活,隊員之間可以自由的發(fā)表意見,當然不能與團隊之外的人進行探討,而且比賽試題沒有標準的答案,這樣不對學生產生以追求答案為目的的效果。
1.2 比賽規(guī)模比較大
自從1992年我國開設數學建模大賽以來,參加數學建模大賽的院校越來越多,參數學生的學習質量也越來越高,學校對數學建模大賽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數學建模大賽已經呈現國際化發(fā)展趨勢,數學建模大賽已經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
1.3 培訓周期長
我國數學建模大賽都在每年的9月份舉行,但是學校卻在每年的年初就開始準備數學建模大賽,比如參賽隊員的選擇、針對數學建模大賽而開展的一系列培訓以及關于使用計算機工具進行相應的數學編程等等。
2 數學建模大賽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意義
2.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意識
數學建模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其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結構組成,數學建模比賽需要多個學生共同參與才能完成,參加數學建模比賽需要參賽隊員在比賽的過程中合理分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結合各自特長形成統(tǒng)一的知識結構,比如寫作能力強的負責論文編制,思維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負責模型的構建等等,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且將各種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數學建模比賽的完成,因此數學建模比賽的過程是參賽學生實現合作與鍛煉能力的過程。
2.2 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數學建模比賽是一個充滿變數與挑戰(zhàn)的比賽,參加比賽不僅需要學生具有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還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心理素質,數學建模比賽參賽學生都是來自全國最優(yōu)秀的學生,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要隨時根據對手的比賽內容及時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方針,而且學生要想獲得好的成績需要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因為數學建模比賽成績并不是以學生的論文寫作為依據的,而是以學生對數學建模的表達為參考的,因為學生對數學建模構建思維方式、目的的表達也是學生提高表達能力的過程,同時學生在答辯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面臨被相關專家打斷提問的問題,對此也是對學生應變能力的一次考驗。
2.3 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參加數學建模比賽需要學生在學習好現有的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拓展相關領域內的知識,將自己的知識結構盡量做到全面、細致。而學生知識的拓展單靠教師的講授是不可能獲得的,尤其是要在數學建模比賽中要想獲得好成績,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在平時學校關于專門針對數學建模知識的培訓時間非常少,需要同學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而且比賽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借助一些資料,而學生查閱資料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通過比賽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沒有相應的自學能力其實不可能在比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的。
2.4 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數學建模比賽要求學生的知識廣度與深度是不可言喻,要想獲得理想的成績需要學生每天要面對這些枯燥的數學知識,其沒有一定的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在數學建模比賽過程中學生要經過三天的考試時間,而且他們每天要獨自的進行各自手中的查閱資料的任務,而且在比賽的過程中他們不能與外界無關人員進行聯系,他們要克服孤獨寂寞的考驗,同時比賽的競爭度也要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具有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因此數學建模比賽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自我意志,樹立信念的過程。
3 高職院校利用數學建模比賽培養(yǎng)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措施
3.1 通過課堂教學引入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以及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入不同類型的數學模型,通過對數學模型的生動講解,激發(fā)學生對數學模型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對數學知識奧秘的探索激情,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方面的創(chuàng)新。
3.2 以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為載體,加大課程實踐力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首先院校要加大對數學建模比賽作用的宣傳,通過高校的宣傳提高學生對數學建模比賽意義的認識;
其次高職院校要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比賽,當然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全國建模比賽,對此高職院校要結合本校特點舉辦多場校內數學建模比賽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加建模比賽機會,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最后高職院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建模培訓班,滿足希望學習數學建模知識學生的需求。
數學建模比賽的開展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實際應用技術都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3.3 建立與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樂于奉獻的數學教師和專業(yè)教師相結合的教學團隊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學;數學建模;應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近半個世紀以來,數學的形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逐漸認識到數學的發(fā)展與同時期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聯,許多數學內容都是因社會需要而產生的,產生了許多數學分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使學生能夠將所學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應用于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當中。
數學模型是一種抽象的模擬,它用數學符號、數學公式、程序、圖、表等刻畫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聯系,是為一定目的對部分現實世界而作的抽象、簡化的數學結構。創(chuàng)建一個數學模型的全過程稱為數學建模。即用數學的語言、方法、去近似地刻畫該實際問題,并加以解決的全過程。它經歷了對實際問題的抽象、簡化、確定變量和參數;并用某些特征建立起變量與參數間的確定的數學問題(一個數學模型);求解這個數學問題;解析并驗證所得到的解:從而確定能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多次循環(huán)、不斷深化的過程。從教學的角度,數學建模的重點不是學習理解數學本身,而在于數學方法的掌握、數學思維的建立。通過滲透數學建模思想使學生將學習過的數學方法和知識同周圍的現實世界聯系起來,和真正的實際應用問題聯系起來。建立數學模型的流程圖,如圖:
上圖揭示了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認識過程,這是從數學的角度認識的物質及其運動的過程,符合認識來源于實踐的認識規(guī)律。如歷史上著名的“哥斯尼堡七橋問題”,大數學家歐拉巧妙地運用數學知識把小島、河岸抽象成“點”,把橋抽象成“線”,成功地構造出平面幾何的“精品”模型,成為數學史上解決歷史問題的經典。如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企業(yè)生產過程的控制、宏觀經濟現象的研討等,都離不開數學建模。實際上,數學建模已成為現代社會運用數學手段解決現實問題的科學方法,掌握簡單的數學建模與應用是現代人理應具備的一種能力。
一、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的途徑
(一)在數學概念的引入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的定義、概念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下面以定積分的定義為例,談談如何在數學概念的引入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1)實際問題:a.如何求曲邊梯形的面積?b.如何求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c.如何求直線運動時的變力做功?
(2)引導學生利用“無限細分化整為零一局部以直代曲取近似一無限積累聚零為整取極限”的微積分的基本思想,得到問題a的表達式。
(3)揭示如上定型模型的思維牽連與內在聯系,概括總結提高為:不同的實際意義,但使用的方法相同,從求解步驟上看,都經分割一取近似一求和一取極限這四步,從表達式在數量關系上的共同特征,可抽象成數學模型:引出定積分的定義.
(4)模型應用:回到實際問題中。數學模型的根本作用在于它將客觀原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便于人們采用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a.一根帶有質量的細棒長x米,設棒上任一點處的線密度為,求該細棒的質量m。b.在某時刻,設導線的電流強度為,求在時間間隔內流過導線橫截面的電量。
(二)在應用問題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在講解導數、微分、積分及其應用時,可編制“商品存儲費用優(yōu)化問題、批量進貨的周轉周期、最大收益原理、磁盤最大存儲量、交通管理中的黃燈、紅燈、綠燈亮的時間”等問題,都可用導數或微積分的數學方法進行求解。
概率與統(tǒng)計的應用教學中,“醫(yī)學檢驗的準確率問題”、“居民健康水平的調查與估測”、“臨床診斷的準確性”、“不同的藥物有效率的對比分析”等實際應用問題都可以用概率與統(tǒng)計的數學模型來解決。
在線性代數的應用問題中,可以建立研究一個種群的基因變異,基因遺傳等醫(yī)學問題的模型,使數學知識直接應用于學生今后的專業(yè)中,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了數學的應用意識。
建模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聯想、領悟、思維與表達的平臺,促使學生的思維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的進行,隨著模型的構造和問題的解決,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學會科學的方法,逐步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創(chuàng)性能力。
二、數學建模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通過數學建模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1)培養(yǎng)學生“雙向翻譯”的能力,即用數學語言表達實際問題,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語言表達數學的結果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豐富的聯想能力,洞察力。因為對于不少完全不同的實際問題,在一定的簡化層次下,它們的數學模型是相同或相近的,這正是數學廣泛應用的表現、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廣泛的興趣、熟能生巧,觸類旁通。(3)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現代技術手段的能力、數學模型的求解需借助于計算機及相應的各種數學軟件包,這將大大節(jié)省時間,在一定階段得到直觀的結果,加深對問題理解。(4)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及方法進行分析、推理、證明和計算的能力。在數學建模過程中需要反復應用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和計算,才能得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最佳數學模型,尋找出該模型的最優(yōu)解。所以在建模過程中可使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5)培養(yǎng)學生組織、協(xié)調、管理特別是及時妥協(xié)的能力。
通過數學建?;顒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yǎng)自律、“慎獨”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自信心和正確的數學觀,數學建模充滿挑戰(zhàn)和創(chuàng)造,成功的數學建模將給學生心情的喜悅與自信。同時,數學建模有助于學生體會到成功地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一定要與實際問題相關的學科知識相結合,要與有關人員相結合,這是正確的數學觀的形成。數學建模的開展可整體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總之,高等數學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為進一步學習其專業(yè)課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全智,楊晉浩,數學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關鍵詞】數學建模;專業(yè)課程;教與學
【基金項目】2011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2011JGA116);梧州學院重點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wyjg2008A0080)
數學建模是當今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事實上,當有數學的出現并開始應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有了數學建模的過程.創(chuàng)立于兩千多年以前的歐幾里得幾何,17世紀發(fā)現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頓運動定律的建立,都是科學發(fā)展史上數學建模的成功范例,這些模型的建立解決了自然界運動規(guī)律的本質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數學與計算機相結合形成的數學技術已經成為解決幾乎所有問題(包括物理領域和非物理領域)的根本方法,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學科應用數學解決問題都是通過數學建模這個過程把數學與本學科融合起來,從而使本學科“達到完善的地步”的.因此,數學能力具體來說是數學建模的能力與學科專業(yè)能力的關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
一、數學建??梢越⒌哪芰?/p>
數學建模是指對于現實世界的一個特定對象(一個實際問題),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根據問題的內在規(guī)律,進行一些必要的簡化和抽象,然后運用適當的數學語言、方法和工具,把實際問題描述為一種數學結構(數學問題),對之用數學方法加以求解,最后對原問題作出回答的整個過程.從數學建模的過程可以看到,這里需要的能力包括:
1.理解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個實際問題往往是錯綜復雜的,要用數學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是什么,要理清問題當中的各種關系和脈絡,把握好這個問題本身.
2.洞察能力
洞察力,即關于抓住系統(tǒng)要點的能力.從錯綜復雜的對象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把握好各種關系的內在聯系,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搞清楚主次,這就是洞察力了.所以從某種度角度來看,我們的洞察力看到的世界是本質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
3.抽象分析問題的能力
洞察到問題的本質后,還有一個對問題進行學科分析、描述的過程,需要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思考,包括解決問題的步驟、步驟之間的關系、步驟的風險和收益,進而抽取問題的關鍵點和關鍵路徑,描述過程關鍵點的基本工具有流程圖、數據流圖等.若是一個大問題,或者需要從系統(tǒng)層面來解決,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和規(guī)劃,進行整體性考慮.分解可按兩個維度進行,一是把一個問題分解成不同的子問題,另一個就是把問題的解決分解為不同的階段.這種分析問題的能力,即分解和規(guī)劃的能力.
4.“翻譯”能力
這里包括兩個不同的過程,一是把經過分析、抽象、簡化的實際問題的主要矛盾最終用數學的語言、符號表達(翻譯)出來,得到問題的數學模型,即從問題到數學模型的過程;二是對得到的數學模型用數學方法進行推演,得到數學結果,最后還要把得到的數學結果用學科語言表達(翻譯)出來,即從數學模型回到問題的過程.在這兩個過程當中,數學模型實際上就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它是通向彼岸的必由之路,它的兩頭都連著問題本身.這種雙向的“翻譯”能力是應用數學解決學科問題的最關鍵一步.
5.通過實際加以檢驗的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得到的數學結果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對之進行檢驗.這是對數學模型不斷進行修改、完善,朝盡可能準確的方向努力的能力.當然,數學建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模型滿足一定實際的要求,達到符合實際需要的精度就可以了.
6.計算機應用的能力
數學與計算機相結合,才能形成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技術,這種技術才是在實際中能直接運用的.因為,往往一個實際數學問題求解過程的計算量是非常巨大的,用人工通常是根本不能實現的.數學建模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特別是要學會幾種常用的數學軟件,如編程語言Mathematica、Matlab、Lingo、Lindo、Mathcai,統(tǒng)計軟件Spss、SAS,辦公軟件Word、Excel等.計算機與數學建模結合起來就如虎添翼,幾乎可以解決所有的實際問題了.特別是現代社會,離開了計算機,就好像農民沒有了農具,外科醫(yī)生沒有了手術刀一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傳統(tǒng)數學教學的過程主要訓練的是人的邏輯推理的能力,稱為演繹數學.一個數學建模的過程不但能鍛煉人的邏輯推理能力,還能訓練人的歸納推理的能力.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不但應該重視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應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去解決本學科問題的能力,而數學建模的學習和訓練是一個有效途徑.
二、數學建模能力與學科專業(yè)課程學習的關系
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2003年宜昌市中考題中有這樣一道題:
知識鏈接: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
百分點:是百分比中相當于1%的單位,它是用“和”或“差”分析不同時期百分比的一種表示形式,如,工業(yè)總產值今年的增長幅度為19%(也可以說成增長了19個百分點),去年的增長幅度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長幅度增加了(19-16=3)3個百分點而不能說成增加了3%.
國債投資:指國家發(fā)行長期建設國債的投資,它已成為經濟穩(wěn)定快速增長的助推器,據測算:每a元錢的國債投資帶動的投資總額可以達到4a元至5a元.
問題思考:2000年國債投資帶動GDP增長1.7個百分點,創(chuàng)造了120萬個就業(yè)崗位;2002年國債投資1500億元,創(chuàng)造了150萬個就業(yè)崗位;從2000年到2002年的三年里,由于國債投資帶動GDP增長而總共創(chuàng)造了400萬個就業(yè)崗位,已知2000年與2002年由國債投資帶動GDP增長百分點的和比2001年由國債投資帶動GDP增長百分點的兩倍還多0.1.
(1)若由國債投資帶動的投資總額的40%將會轉成勞務工資成為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請你估計2002年有國債投資帶來的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的情況(數額范圍).
(2)若每年GDP增長1.7個百分點就會創(chuàng)造120萬個就業(yè)崗位,再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創(chuàng)造k萬個就業(yè)崗位,請你確定比例系數k的值,并測算2002年由國債投資帶動GDP增長了多少個百分點?
在該問題中出現了許多學生比較陌生的名詞如“GDP”、“百分點”、“國債投資“、勞務工資”、“就業(yè)崗位”等,在閱讀時應抓住這些關鍵性名詞及一些關鍵性內容.一般來說,應用性問題敘述較長,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時,可以先通讀,了解大致題意,在抓住重點進行復讀,做好收集、整理數據的工作,為解題作好準備.除此以外,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也應注重新知識、新信息及社會人點問題的引入,讓學生多了解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這樣對我們解決應用性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
建立數學模型是解決應用性問題中十分關鍵的一步,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把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簡化、抽象為合理的數學問題,然后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初中的數學模型中常見的有以下三類,下面結合例題說明如何建立這三類數學模型:
(一)方程模型
例1:我國從1999年11月1日起開始對儲蓄存款利息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征收存款所產生利息的20%,但教育儲蓄和購買國庫券暫不征收利息稅.為了準備小穎6年后上大學的學費5000元,她的父母現在就參加了教育儲蓄,下面有兩種儲蓄方式:(1)直接存一個6年期,(2)先存一個3年期,3年后將本息和自動轉存一個3年期.(已知存1年、3年、6年的利率分別為2.25%、2.7%、2.88%)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開始存入的本金較少?
分析:該問題是一個教育儲蓄問題,解決問題之前,學生對本金、利息、利率、本金和等概念及其相應的關系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數.由題意知道,不管用哪種方式儲蓄,6年后的本金和為5000元,隨著儲蓄方式的不同,利率也不同,但都與本金有關,因此容易聯想到方程模型,通過設出本金,按照兩種不同儲蓄方式計算其本金和為5000元,從而問題得以解決.
(二)函數模型
例2:為了加快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某校計劃購置一批電腦,以知甲公司的報價為每臺5800元,優(yōu)惠條件是購買10臺以上則從第11臺開始按報價的70%計算,乙公司的報價也是每臺5800元,但條件是為支援教育每臺均按報價的85%計算,假如你是學校有關負責人,在電腦品牌、質量、售后房屋等完全相同的前提下,你如何選擇,請說明理由.
分析:本問題是將你置于一個決策者的位置.在閱讀理解題意的過程中要通過讀題抓住關鍵內容,即兩個公司報價相同,甲公司購買10臺以上才有優(yōu)惠,乙公司買多少臺都有優(yōu)惠,因此,購買10臺以下應選擇乙公司,當多于10臺時應選擇哪個公司。根據題意可以聯想到函數模型,把兩個公司的規(guī)定用函數關系表達再加以比較,在分析問題時還應注意分類討論.
(三)幾何模型
例3:臺風是一種自然災害,它以臺風中心為圓心在周圍數十千米范圍內形成氣旋風暴,有極強的破壞力.據氣象觀測,距沿海某城市A的正南方向220千米B處有一臺風中心,其中心最大風力為12級,每遠離臺風中心20千米,風力就會減弱一級,該臺風中心現正以15千米/時的速度沿北偏東30°方向往C移動,且臺風中心風力不變.若城市所受風力達到或超過四級,則稱為受臺風影響.該城市是否會受到這次臺風的影響?請說明理由.若會受到臺風的影響,那么臺風影響該城市的持續(xù)時間有多長?
分析:本題是一個有關氣象災害的應用性問題,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可以邊讀題,邊畫圖,并把條件標注在草圖上,這樣數形結合,有助于分析.由題可知達到或超過四級風力所影響的范圍是距臺風中心不超過(12-4)×20=160千米的范圍內.城市A距臺風中心不超過160千米時受臺風影響,即以A為圓心,160千米為半徑的圓內受影響.因此可以考慮臺風中心距A城市最近的點的距離與臺風影響的范圍之間的大小關系就可以確定.求城市A受影響的時間,有已知臺風中心移動的速度,只需求出移動的距離,通過觀察圖形,聯想到勾股定理和垂徑定理的數學模型,連接輔助線,使問題得解.
關鍵詞:數學建模 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注入式大學數學教學已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建立全新的大學數學教學模式已成為大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不僅對現行教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也預示著未來教育將發(fā)生深刻的變革。如何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束縛,提倡開放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模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已經成為現行教育的必然趨勢。數學建模課程不僅要使學生獲得新的知識,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考慮和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1]。
1、數學建模與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建模,就是對現象和過程進行合理的抽象以及量化,然后利用數學公式進行模擬和驗證的一種數學方法。在建模的過程中也包括應用計算機進行數值模擬。這也是人類探索自然和社會的運行機理中所運用的有效方法,同時是數學應用于科學和社會最基本的途徑之一。
創(chuàng)造性,即具有不斷追求新知識以及研究新問題的精神。同時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人類文明的催化劑,是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推動機,也是未來人才應必備的重要品質。大學生的數學素質主要通過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能力來體現。數學的三項基本能力主要包括運算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空間學習想象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數學科學所特有的功能。這三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嚴謹地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而且也能夠更深刻地激發(fā)學生直覺思維,使學生對實際問題的領悟更加細致和敏銳,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數學建模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及計算機等當代高科技手段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數學建模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數學建模的意識貫穿在教學的始終,要不斷的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建模的對象的各種信息,從復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我們熟悉的數學模型,使大學生的建模意識和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成為學生的好習慣[2]。
2、構建數學建模意識的基本途徑
2.1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數學教師應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識。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上的變化,更意味著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數學教師除需要了解數學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發(fā)展動態(tài)之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一些新的數學建模理論,并且努力鉆研如何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
2.2數學建模教學還應與現行教材結合起來研究。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jié)中可引入哪些模型問題,如講立體幾何時可引入正方體模型或長方體模型把相關問題放入到這些模型中來解決;又如在解幾中講了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后,可引入兩點間的距離模型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而儲蓄問題、信用貸款問題則可結合在數列教學中。要經常滲透建模意識,這樣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從各類大量的建模問題中逐步領悟到數學建模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去研究數學建模的興趣,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建模的能力。
2.3注意與其它相關學科的關系。由于數學是學生學習其它自然科學以至社會科學的工具而且其它學科與數學的聯系是相當密切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與其它學科的呼應,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其它學科的理解,也是培養(yǎng)學生建模意識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
3、數學建模教學中如何構建數學建模意識
3.1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教師應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識。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上的變化,更意味著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師除需要了解數學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發(fā)展動態(tài)之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一些新鮮的數學建模理論,并且努力鉆研,首先弄清楚如何把中學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北京大學附中張思明老師對此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則廣告:“本店承接A1型號影印。”什么是A1型號?在弄清了各種型號的比例關系后,他便把這一材料引入到初中“相似形”部分的教學中。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卻是數學教師運用數學建模進行教學的良好機會。
3.2數學建模教學還應該與現行教材結合起來研究。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jié)中可引入哪些模型問題,如講立體幾何時可引入正方體模型或長方體模型把相關問題放入到這些模型中來解決;又如在解析幾何中在講了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后,可引入兩點間的距離模型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而儲蓄問題、信用貸款問題則可結合在數列、函數在教學中的學習。在日常的教學中要經常滲透建模意識,這樣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從各類大量的建模問題中逐步領悟到數學建模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去研究數學建模的興趣,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建模的能力,進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數學不是枯燥無用的一門學科,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門相當有用的學科。
3.3要注意與其它相關學科的關系。由于數學是學生學習其它自然科學以至社會科學的工具而且其它學科與數學的聯系是相當密切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與其它學科的呼應,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也是培養(yǎng)學生建模意識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
4、結論
總之,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光憑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能脫離學生搞一些不切實際的建模教學,我們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自主活動,自覺地在學習過程中構建數學建模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長足的進步,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學到有用的數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自由落體運動模型數學教學
從小學到大學,大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和社會科學學科的方法差不多,記住公式代人具體題,求出相應的結論。對數學的學習感覺總是那么單調古板,大家的思維似乎被限制在一框框之內,為了說明大家對數學的誤解。讓我們用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看一個自由落體的例子。
問題:一個離地面高度為h(m)的物體落向地面. 求它落到地面時所用的時間t?
這個問題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問題。利用公式,求出即可。但是,如果考慮到物體所處的高度(物體離地面近或者很遠)、物體的初速度、物體受外界影響等因素,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模型,求解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1 對物體所處的高度h分析
由萬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g與物體離地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的半徑為R,則最初時物體離地心的距離為R+h。從而得到h越大g越小,h越小g越大。如果考慮的h很小時(h<<R),即物體離地面比較近時,可以忽略h的影響,直接套用公式。如果考慮的h很大時,即物體離地面很遠時就必須考慮到對加速度的影響。這種情況下g是隨著物體的下落是逐漸減小的。那么套用公式得到的要比實際下落的時間偏大。
2 對物體的初速度分析
利用公式計算t時,默認了初速度為0。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人拿著物體拋向地面。初速度的方向可能是水平的、豎直向上的,甚至是任意方向的斜拋。如果再考慮到加速度g的影響,建立的模型更符合實際。
3 對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當一個鉛球從一個高度h的物體上落到地面所用時間往往要比一個氣球從同樣高度的物體上落下的時間要短。這是為什么呢?
公式中并沒有顯示出體積、質量對下落時間t的影響。實際生活中,我們是需要考慮空氣對物體的浮力(空氣阻力)影響,尤其對密度較小的物體(比如氣球)。這是因為物體的密度越大,相同質量的條件下,體積越小,空氣浮力越小; 物體的密度越小、相同質量的條件下,空氣的浮力越大。此外空氣的稀薄對物體的浮力也是有影響的。
物體在下落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受到風力的影響,即便是水平的風向,對物體下落的時間也會有影響,旋風對物體下落時間影響更明顯。再者,物體下落過程體積可能也會有變化,比如:跑氣的氣球。
考慮到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建立的模型的過程就更為復雜。
到此,我們把一個看似很簡單的物理問題分析成若干個更符合實際的模型。自由落體問題不再是一個枯燥的物理數學問題,而是活靈活現的現實問題。根據物體所處的條件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待問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類似這樣的問題還很多,比如人口增長模型、減肥計劃、傳染病模型、競爭模型等。對這些問題的考慮,我們開始通常著手于最理想的一種假設,忽略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簡化假設,建立一個模型。由實際問題我們發(fā)現建立模型的不合理之處,從而引發(fā)我們對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多角度的思考問題,積極探索,然后逐步加入對一些因素的考慮,改進模型。
科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豐富的,多層次的。因此科學也是豐富的,多層次的。我們不應該把數學的教學當成古板的公式之間的推導,而應該以生活中問題為切入點,用數學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的教育應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倡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并根據所教對象和內容的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由淺人深、多層次、多變化的問題情境,啟發(fā)探索,誘導反思,養(yǎng)成多角度分析數學問題的習慣。另外還要多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并培養(yǎng)他們把問題提升到科學的知識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問題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鋒.數學建模.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趙靜. 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仲春.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姜啟元,謝金星,葉俊.數學模型(第四版),2010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