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因材施教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因材施教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真正地從學生入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所以它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
2.因材施教可以改善兩極分化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就已經逐漸地產生了差距。拿數(shù)學學科而言,有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滿分,而有的學生則剛剛及格。這樣下去,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不利于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而因材施教則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從而改善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
3.因材施教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拿四川省來說,有很多的邊遠地區(qū),教學條件較差,家長意識淡薄,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所以一旦學生得不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無法產生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就很有可能會破罐破摔,甚至會輟學。所以因材施教,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二、小學教育中如何實施“因材施教”
1.正視學生的差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边@是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在每一個班級里,都會有優(yōu)等生,有中等生,也有后進生;有調皮的學生,也有遵守紀律的學生;有聰明的學生,也有反應遲鈍的學生。所以說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無視他們的差異,對其進行統(tǒng)一要求與評價,而是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分析每個學生的學情,對他們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這樣才能有條件實施因材施教。
2.進行分類教學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不同,其學習習慣和主要學習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需要在合理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分類,并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在面對一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時,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他們以“特別”關注,采用讓他們回答問題或者在其身邊短暫停留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有意注意意識;針對一些計算基礎較差,或者計算能力不能滿足現(xiàn)有需求的學生,教師要從對其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總結出發(fā),明確此類學生的特長點,并強化其對運算口訣和手算方式的記憶和應用;而針對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無法理解某些立體圖形的學生,教師需要從采用實體模型的方式,結合學生自主的動手操作,讓其進一步加深對于立體事物的認識,進而構筑其立體思維結構。總的來說,實施分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所有學生學有所得、促進學生成才。同時,能促使教師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如:(1)基本訓練:①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積。(單位:分米)②一個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2)變式訓練:①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3厘米、4厘米、5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一塊三角形菜地的面積是276平方米,量的它的底邊是46厘米,這塊三角形菜地的底邊上的高是多少米?(3)深化訓練:在圖紙上畫出底邊是4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這樣的作業(yè)起點低,且可以滿足不同需要的學生的作業(yè)要求,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可以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3.做好特殊學生的教育班級內有幾十名學生,勢必會有情況較為特殊或者行為比較特殊的孩子。這部分學生雖不占多數(shù),卻是我們進行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一個群體。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組織他們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又如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細心觀察,無微不至地予以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愛;再如違反紀律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們要多夸獎、鼓勵,或者發(fā)掘其閃光點,將他們的興趣從調皮搗蛋轉移到努力學習中來。
三、結語
因材施教簡而言之,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因材”,即區(qū)分材質,而區(qū)分材質的關鍵是必須了解掌握學生的智力構成及心態(tài)構成狀況。
中專學生從其報考時的來源看有如下三種狀況:第一種狀況屬智商較高型。這種學生報考中專原因很復雜,或家境貧寒為減輕學費,或家庭環(huán)境惡劣,或本人不求進取等等;第二種狀況屬智商一般型,第三種狀況屬智力較差,而通過百般努力考入中專的。這三種情況可區(qū)分為三種智商型:高智型、平智型和低智型。
中學到中專,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轉折,不問理想抱負,不同智力心理層次的學生,對這次重大轉折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有些學生認為這次轉折來之不易,倍加珍惜,緊緊抓住這次轉折的機遇,通過辛勤努力而成為棟梁之才;而有些學生卻自命清高,對自己的現(xiàn)狀不滿,或悲觀失望,或自暴自棄而不能成器等等。因此,由不同智商型和不同心態(tài)型便組合成了如下大致九重類型的學生:
這里,A、B、C分別表示高、中、低三種智商型,a、b、c分別表示積極進取、一般進取、不思進取三種心理特征型。不同智商型與不同的心理特征型構成了九種組合型,即:高智強進型Aa、高智平進型Ab、高智無進型Ac;平智強進型Ba、平智平進型Bb、平智無進型Bc;低智強進型Ca、低智平進型Cb、低智無進型Cc。
下面,根據上述學生層次的劃分,簡要闡述—下各種類型學生的形成、表現(xiàn)、作用及其相互轉化,以利教師正確區(qū)分材質、實行因材施教。
一、各種類型學生的形成及表現(xiàn)
作為智商的形成,很大程度取決于先天素質,后天影響較弱。而心理特征的形成,后天影響較大。因此,這里著重談一下心理特征型及組合型的形成及其衷現(xiàn)。
a型的形成及表現(xiàn):此型屬積極進取型。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學生,一般家庭環(huán)境較好,父母大多屬知識分子,或中下層干部,或普通職員、普通工人農民。由于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而飽經滄桑歷盡艱辛,并經常向子女灌輸,他們嚴謹做人、踏實做事、積極進取的精神無時不刻地在影響著子女,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有明確的希望。這樣,使其子女產生了極強的發(fā)憤圖強,立志成才,光宗耀祖的心理,他們深深地理解和體諒無多大社會活動能力的父母之難處,極力想通過自己的拼搏來減輕父母對自己的負擔。由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學業(yè)理論水平及實際能力要遠遠地超過中專教學目標,他們一定會成為有用之才。不同智商型的a型,其表現(xiàn)沒有多大差異。
b型的形成及表現(xiàn):此型屬一般進取型。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學生,其家庭環(huán)境一般,父母或許身居顯位,但對事業(yè)的追求不一定十分激烈,其顯位往往屬于自然形成(如年齡、外部環(huán)境等),對子女的要求不一定十分嚴格,沒有明顯的過高期望值,一切順其自然,學生本人的表現(xiàn)也是如此。這類學生的自尊心較強,他不求過多地表現(xiàn)自己,但卻害怕批評。不同智商型的b型學生又有不同的表現(xiàn)Ab型呈現(xiàn)主動狀態(tài),他有能力成為Aa型,而卻有意識地不追求十全十美。比如在生活態(tài)度上,他完全可以嚴肅地追求未來生活,但他往往有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以他自己以為的瀟灑倜儻安排自己的生活,包括穿著打扮,言行思維等各方面,他的衣食住行都可能別具一格;Cb型的學生呈現(xiàn)被動狀態(tài),也許有過長時期的積極進取,終因智力較差或恒心欠佳而前功盡棄。
b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可能向a型發(fā)展,一方面又可能向c型轉化。其表現(xiàn)是隨波逐流,凡事不爭先也不落后,有意識地始終保持中游水平。由于主觀上有意識地居中,這樣,在不同群體、不同環(huán)境中,他要審時度勢地作出調整:當他處于中上水平時,他便自覺不自覺地松懈下來,漸漸地由中上變?yōu)橹杏?當他在群體里處于下游水平時,他則有意識地努力,使之趕到中游行列之中;當他所處的群體整體素質較高,無論怎樣努力也達不到中游水平時(此時又缺乏外部條件的引導幫助),他便轉化為c型了。這樣形成的c型容易自暴自棄,一蹶不振。
c型的形成及表現(xiàn):此型屬不思進取型。這種心理特征型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大多家庭環(huán)境較惡劣,個別的屬個人素質較差。如父母離異,或父母長期打“鬧”;或父母生活態(tài)度不嚴謹,不務正業(yè);或家境過于貧寒;或顛沛流離,生活不安定;或父母對于女要求過于松懈,放任自流;或與社會劣跡青年過多接觸等等,都會形成這種心理特征。
這種心理特征型的學生其表現(xiàn)也是復雜多樣的:或坐臥寧,心神不定;或郁郁寡歡,意志消沉;或獨往獨來,我行我素;或言行不儉,搬弄是非;或無所用心,自暴自棄等等。
二、各類型學生在班級里的作用
a型的作用:這種類型的學生是班務活動的主導力量,他們具有很高的熱情,集體觀念和責任感極強,他們的積極性最易調動,在學習、勞動、紀律等齊方面都會起積極帶頭作用。
b型的作用:這種類型的學生是班級的基礎力量,由于比重較大,不把b型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班務活動往往很難進行。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不困難,只要所搞的活動(如學習競賽、集體勞動、娛樂游藝等等)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和意愿,他們會積極支持和配合的。他們的積極性調動得越充分,所搞活動的氣氛就越熱烈,收到的效果就越好。
c型的作用: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學生比重較小,在班級里不起重要作用。他們大多數(shù)的行為準則是不受人左右,田此,他們的積極性較難調動。但作為集體里的一員,在關系到整體利益的時候,在不損害他們自身利益和榮譽的時候,他們會響應和配合各種班務活動的。重要的是,一定要處理好他們的名和利等問題,對他們應多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少發(fā)號施令,粗涉。他們的各方面問題處理得好,可加速其向好的方向轉化,否則,會造成他們更大的心理障礙。筆者根據多年的中專教學經驗和對所教學生調查測試,發(fā)現(xiàn)中專在校生(以計劃內社招班為標準)多種類型學生的比重結構大致如下: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50人的班里智商較高的約有10人,智商一般的約有35人,智商較差的約有5人;而積極進取的約占25人,—般進取的約占20人,不思進取的約占5人。再結合表3我們可以看到,智商較高的10人中,真正品學兼優(yōu)的僅有4人,而其余的6人或隨波逐流、或不思進取而退步了。(一)心理特征型的轉化
我們假設智商型A、B、C的權數(shù)分別為3、2、1,心理特征型a、b、c的權數(shù)也分別為3、2、1,則可得到表4:
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到,心理特征型的轉化是一種縱向運動的過程即cba或abc的轉化,在組合型里面表現(xiàn)為同一智商型間的相互轉化,如CcCbCa轉化及逆化或AaAbAc轉化或逆化等等。一般心理特征型的轉化不能橫向進行。
(二)智商型的轉化
一個人的智商可根據綜合測試等多種方法得出。顯然智商具有時點性,隨著個人內外部條件的變化智商水平也會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從表4可以看到,智商的轉化是通過先縱后橫的演變而實現(xiàn)的。如Aa型松懈努力,漸漸地轉化到Ab型,而Ab型相當于Ba型(兩者權數(shù)值均為5);Ba型松懈努力,漸漸地轉化到Bb型,而Bb型相當于Ca型(兩者的權數(shù)值均為4);Ca型松懈努力,將轉化成Cb型進而轉化到Cc型,其轉化過程為AaAb…CbCc或CcCb…AbAa。這個轉化過程表明:高智者如長期不努力學習,各方面不求上進,完全可能一步一步地演變成為低智,相反,低智者如比期不懈地努力拼搏,不斷進取,也有一步一步發(fā)展成為高智的可能,只不過高智向低智的轉化較容易,低智向高智的轉化需付出巨大的艱辛和努力。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智商型的轉化首先是通過心現(xiàn)理特征型的轉化進而達到組合型的轉比來實現(xiàn)的。智商型本身是不能轉化的。由表4按權數(shù)值路徑可知,Aa型向Cc型的轉化路線有四條。
(三)組合型的轉化
組合型的轉化是通過心理特征型的轉化而實現(xiàn)的,其轉化過程和路線與智商型的轉化完全相同,智商型的轉化過程也就是組合型的轉化過程。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智商型的轉化是通過心理特征型的轉化實現(xiàn)的,智商的轉化對心理特征之轉化影響甚微,而心理特征的轉化則決定了智商的轉化。作為智商,先天素質固然重要,但后天影響也決不能忽視。如上述的Aa型向Cc型的轉化是完全可能的,長期地不用腦,不學無術肯定會導致記憶力衰退,智力遲鈍。相反Cc型向Aa型的轉化,也必定是由于勤奮學習,積極思維,使腦力越用越活,越用越敏捷而形成的。有人說魯迅有天才,而魯迅卻說:我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學習上了。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哲學觀點講,量變一定會達到質變。
作為因材施教,不僅要區(qū)分不同的智商型,還必須區(qū)分不同的心理特征。因為因材施教從“教”來看,具有兩重含義:一是文化知識培養(yǎng),一是品行素質培養(yǎng)。作為文化知識培養(yǎng),高智比低智或平智培養(yǎng)前途大,培養(yǎng)價值高。但高智不等于具備強烈的求知欲。如Ac型只注意到他的智商,而忽視了他們的厭學心理,盡管救師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去傳授知識,也難以使其成才。對于Ac型的學生,應當首先教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遠大的理想抱負,教他懂得科學文化知識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的重要性,使其轉化成Ab型進而轉化為Aa型。學生的類型向優(yōu)良型轉化了,教師的傳道授業(yè)才能奏效。教師不分教學對象,不分類型,盲目施教,是達不到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由此看來,教師促使學生類型向優(yōu)良型的轉化要比授業(yè)解惑意義重大。
作為中專學生,大多已年近20歲,單純的智商挖掘為時稍晚,但心理特征的培養(yǎng)則時刻不能松懈。心理特征的形成固然取決于本人及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但教師作為學生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是絕不容忽視的。因為中專學生大多是首次長期遠離父母,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種種困難是難免的,他的憂慮、煩惱、困難無處訴說,得不到幫助和解決,一定會導致心理障礙,此時,最需要的是值得他唯一信賴和尊敬的班主任或任課老師的幫助和引導。假如老師由于工作過粗,對學生缺乏耐心的引導和幫助,使一個優(yōu)良型的學生轉化成劣差型,則作為亞父母的班主任和老師實屬誤人子弟、妄為人師。
那么,教師怎樣正確區(qū)分學生類型呢?簡而言之應多接觸、多觀察、多詢問,具體可分為如下兩方面:
首先對智商情況的了解。可通過閱讀學生檔案,了解初高中時的學習狀況及考試成績以及以前老師對其評語;還可通過課堂提問不同難度問題、批改作業(yè)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智力層次;還可通過與本人及同學接觸、與其他有關老師交流等來了解學生情況;還可進行綜合測試等等。根據掌握的情況資料,劃分三級智商層次。
其次對心理特征型的了解。可通過與其本人交流、談心、閱讀學生檔案、向有關同學老師了解,有條件者可進行家訪等辦法來了解。根據對學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判斷,劃分三種心理特征類型。三級智商與三種心理特征型劃分出來之后,九種組合型自然就確定了,材質區(qū)分出來了,因材施教的關鍵便解決了。
參考文獻
盡管理財產品契約是不完備的,會帶來交易前的逆向選擇問題和交易后的維權困難問題,以及簽約后商業(yè)銀行的道德風險問題等,但如果國家法律制度較為完備,外部有良好的監(jiān)督制度,商業(yè)銀行有完善的業(yè)務制度,信息披露及時、充分和有效,那么就能夠有效地減少契約不完備所帶來的損害,以保證銀行理財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但現(xiàn)實卻不盡人意。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銀行理財市場法律制度不健全。長期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缺乏一個明確的法律框架支持,因此,難以對銀行與客戶在理財業(yè)務開展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間的法律關系進行清晰的界定,到底應定位為委托關系還是信托關系,法律界一直以來對這個問題存有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之上,還引申出其他的很多問題。第一,理財業(yè)務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因為缺乏法律主體資格,不能用產品的名義進行業(yè)務的對外簽約或者交易,只能借用銀行自身或其他機構的名義進行對外簽約或者交易,這從實質上已經違反了投資者與相關方之間的約定;第二,缺乏法律主體資格容易使得投資者出現(xiàn)理解誤區(qū),將銀行存款等自營產品與銀行理財?shù)却彤a品混淆,不利于業(yè)務的健康發(fā)展;第三,理財產品對外投資交易在借助銀行或其他機構名義進行時,使得投資交易流程變得繁瑣,增加了交易成本,同時也不利于銀行在代客業(yè)務和自營業(yè)務之間進行有效的風險防范。第四,缺乏交易主體資格使得不同理財產品間難以獨立交易、流動性差,不利于活躍理財產品市場,影響市場成長性與有效性。業(yè)界一直呼吁要確定銀行理財產品獨立的產權主體地位,但卻沒有取得真正實質性進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法律的瓶頸來說,信托法將理財業(yè)務的專屬經營權授予信托公司,銀行難以獲得理財業(yè)務的主體資格。盡管現(xiàn)在各大銀行都在積極地策劃各種資產管理計劃,但這些資產管理業(yè)務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依然還是委托關系,只有信托產品和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除外。眾所周知,理財資金的獨立性、資產管理機構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托管理關系是確保資產管理計劃獲得完整主體資格的關鍵所在。因此,銀行理財?shù)南嚓P法律問題已成為銀行理財業(yè)務發(fā)展無法回避的問題,再加上我國金融分業(yè)經營的特點,迫使銀行理財借助信托、保險公司債權計劃、券商、基金資產管理計劃等作為載體,使得銀行理財?shù)姆申P系更加復雜,交叉性金融風險加大。
(二)外部監(jiān)管制度有待完善。從外部的監(jiān)管情況來看,目前的理財市場普遍缺乏相應的法規(guī)與有效的監(jiān)管。自2005年9月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委員會了《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管理暫行辦法》起,不斷針對理財中存在的問題調整了一些規(guī)定、細化了一些條款,主要是強調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但是銀監(jiān)會的管理對象主要是商業(yè)銀行,對保險、證券、基金則涉及有限。然而市場的投資交易等運作主要由銀行以外的機構來進行,因此還需要保監(jiān)會和證監(jiān)會等部門的監(jiān)管配合。但從目前的情況分析,聯(lián)合監(jiān)管存在一定的難度,即使實行,溝通成本較高、但效率不一定高。當初的分業(yè)監(jiān)管在目前新形勢下已顯現(xiàn)弊端,監(jiān)管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F(xiàn)在我國跨市場、跨行業(yè)的理財產品不斷豐富,并有相互競爭趨勢。由于監(jiān)管不力,產品銷售不規(guī)范行為時有發(fā)生。因此,非常需要建立較好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事實上,從理財市場的發(fā)展來看,理財產品基本上都能夠達到預期收益率,這似乎讓投資者覺得,理財產品可以完全替代銀行存款、規(guī)避國家利率管制,使得銀行理財業(yè)務實際上是傳統(tǒng)存款業(yè)務的轉化,結果就導致了存款業(yè)務表外化,這就形成了銀行理財業(yè)務監(jiān)管需進一步完善的原因,客觀上也要求建立較好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
(三)銀行理財業(yè)務制度不到位。首先,一些商業(yè)銀行的高層,比如董事會、高管層,對理財業(yè)務的發(fā)展沒有正確和明確的定位,沒有真正樹立代客理財?shù)挠^念,只把它當做吸納存款的一種替代手段、甚至有些銀行把理財當作簡單的高息攬存和變相房貸的業(yè)務。還有一些則作為加強流動性的手段,理財業(yè)務不夠規(guī)范。其次,從內部因素來看,理財市場上從業(yè)人員的素質存在偏低情況,我國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涉及外匯、基金、股票、保險、國債、信托等多個領域,因此,對從業(yè)人員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包括業(yè)務能力、職業(yè)道德、資質條件等等,這樣的人才在我國理財市場上還非常欠缺。從內控分析,銀行理財業(yè)務一直沒有將代客業(yè)務和自營業(yè)務很好地區(qū)分開來,雖然法規(guī)規(guī)定銀行必須對這兩個業(yè)務加以區(qū)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難以做到。如何突破銀行的內控瓶頸也是理財市場健康發(fā)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從理財業(yè)務的開展中,在契約簽訂之前,銀行業(yè)務員有義務告知理財產品的相關風險、收益等信息,在契約執(zhí)行過程中,也要及時準確地告知投資人資金的營運和收益信息。但從現(xiàn)在銀行理財業(yè)務的發(fā)展來看,信息披露方面尚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部分銀行很少披露信息或對信息進行選擇性披露。例如,一些農商行、城商行以及外資行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發(fā)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他們僅僅在各自的網站上公布一條簡單的理財產品銷售信息,卻基本不告知這個產品之前的業(yè)績表現(xiàn)情況。而某些外資銀行則會對要的信息進行刪選,如果理財產品到期收益較好,則現(xiàn)在信息,反之,則對到期收益不好的理財產品置若罔聞。其次,所有商業(yè)銀行基本上都存在產品信息不全、信息要素缺失這樣的問題。其中,不公布理財產品的具體投資領域是所有商業(yè)銀行受到的最大詬病,很多銀行僅僅公布理財資金的大體投資范圍,比如貨幣市場或者信貸市場。其實銀行理財產品往往投資在多個不同的投資品或者不同的市場,如果銀行能夠公布不同市場的投資占比,投資者就能夠了解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如何,但幾乎沒有一家銀行公布這樣的投資占比信息。第三,銀行不及時更新產品信息,在公布產品信息時部分銀行有較大隨意性、缺乏規(guī)律性,不同理財產品公布的信息格式不同、詳細程度不一樣,更新時間不一致,缺乏規(guī)范性操作。最后,理財產品信息難找、難懂。有些銀行網站設計比較復雜,首頁沒有明確的提示,投資者往往需要反復多次點擊尋找才能找到,而更多的理財產品說明書專業(yè)術語過多,責任條款過細,讓投資者覺得晦澀難懂、難以理解。另外,在發(fā)展理財業(yè)務方面,我國各大商業(yè)銀行的最大優(yōu)勢之一就在于投資者對于這些機構發(fā)行的產品信賴度最大,遠遠超過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正是基于這一點卻發(fā)現(xiàn),在近十年銀行發(fā)展個人理財業(yè)務都會出現(xiàn)片面強調“固定收益”忽視“預期收益”,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是促使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風險認識不夠,尤其是對理財市場的信用風險認識不充分。
二、完善銀行理財制度的對策思路
(一)健全銀行理財市場法律制度。針對銀行理財市場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我國銀行理財市場的法律制度。一是明確銀行理財業(yè)務法律關系和理財產品法律地位。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法律關系基本上有三種:資產負債關系,如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此類產品適用商業(yè)銀行法;委托關系,如委托理財產品,適用合同法;信托關系,如信托理財產品,適用信托法。針對上述三種情況,要盡快明確銀行理財產品的法律主體地位,解決目前銀行理財管理中存在的投資范圍狹窄、投資方式受限、理財產品無法開戶、理財產品不能質押等問題。二是借商業(yè)銀行法修改契機,明確商業(yè)銀行開辦理財業(yè)務的合法性?,F(xiàn)行商業(yè)銀行法距離上次修訂已經多年,期間銀行理財業(yè)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已經成為商業(yè)銀行重要的經營內容。受商業(yè)銀行法部分條款的限制,銀行理財并無嚴格的法律依據。建議在新的商業(yè)銀行法中增加商業(yè)銀行經營范圍、經許可商業(yè)銀行可直接從事資產管理業(yè)務,允許銀行一定的跨業(yè)經營,并對金融監(jiān)管協(xié)調等進行修訂。力爭拓寬銀行理財?shù)牧x務范圍,擴大理財資金投資標的,松綁投資運作限制,提升業(yè)務管理水平,以提供更優(yōu)質的金融服務。三是可進一步考慮建立較為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目前國內理財市場上各類型的資產管理機構如銀行、信托、保險、證券、基金等并無統(tǒng)一適用的法律依據,為了推動整個理財市場的有效和穩(wěn)健發(fā)展,可考慮制訂統(tǒng)一的資產管理方面的法律或規(guī)章,要求銀行、信托、保險、證券、基金的資產管理在統(tǒng)一的法規(guī)下經營。通過這些頂層設計的推動,不僅要解決銀行理財法律地位問題,還要解決各個市場主體間的不公平競爭問題。
(二)完善銀行理財市場監(jiān)管制度。作為一種外部約束的金融監(jiān)管,其目的是解決市場不能解決的問題,其基本做法是利用相關法律法規(guī),采取能夠影響被監(jiān)管者成本收益的方法,從而改變其行為方式。目前看來,對于方興未艾的中國理財市場,必須構建銀行理財監(jiān)管制度,從而保證其健康發(fā)展。1.對銀行理財進行進一步的監(jiān)管改革。維護金融穩(wěn)定和推動金融改革是監(jiān)管的“一體兩翼”。在銀行理財激烈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中,面對其他資產管理機構咄咄逼人的競爭,本文建議監(jiān)管部門以推動銀行理財穩(wěn)健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將維護金融穩(wěn)定與推動金融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為銀行理財業(yè)務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有效的市場環(huán)境??梢园凑展δ鼙O(jiān)管和行為監(jiān)管的原則,遵照市場化監(jiān)管的思路,避免監(jiān)管過度和監(jiān)管真空。在目標上,要明確理財監(jiān)管的風險管理要求和合規(guī)管理要求。在手段上,保持合理的管理邊界,既不為銀行違規(guī)行為埋單,也不放任不管。加強監(jiān)管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和透明化建設,為一致性監(jiān)管提供制度保障。對銀行理財實行準入管理、持牌經營、分級管理??梢詤⒖紘H資產管理業(yè)務對管理人員的要求進行持牌經營,要求銀行代客業(yè)務與自營業(yè)務相互隔離,建立代客業(yè)務與自營業(yè)務交易的監(jiān)控體系,保護投資者利益。防范產品設計能力不足、風險控制能力差、投資管理能力低的金融機構蜂擁進入理財市場,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通過建立風險管理能力與監(jiān)管許可相匹配的機制,實現(xiàn)監(jiān)管對銀行理財風險的動態(tài)管理。高評級銀行相對于低評級銀行在試辦新的業(yè)務類型、發(fā)行新的理財產品、產品報告等多方面具有更大的優(yōu)先權或者自由度。只有具備一定條件的銀行才可以持牌開展特定業(yè)務。例如,先進的大型銀行做全牌照的資產管理業(yè)務,可以投資收益類產品、債權、衍生產品、股權等,要求這些銀行的運作模式、風險控制能力、人才隊伍、信息披露、IT系統(tǒng)都達到很好水平。復雜的、簡單的和做代銷的理財產品對應不同類別的牌照,分類監(jiān)管,有利于督導低評級銀行向標準靠攏和明確改進方向,有利于提升整個銀行理財業(yè)務的管理水平和加強風險控制,相應的監(jiān)管制度建設便可以水到渠成。并依據現(xiàn)有的銀行業(yè)技術和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監(jiān)管精神,通過細分業(yè)務類型與準入,將其納入風險監(jiān)管體系。2.營造鼓勵銀行理財創(chuàng)新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與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場相比,我國金融創(chuàng)新相對較少。商業(yè)銀行長期以來形成的相對穩(wěn)健的以風險管理為基調的文化,與以創(chuàng)新為主要特征的理財業(yè)務完全不同,使得銀行理財與其他類型資產管理機構相比,顯得創(chuàng)新步伐不夠快。創(chuàng)新是銀行理財業(yè)務的靈魂,沒有創(chuàng)新,銀行理財業(yè)務不可能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應對銀行理財創(chuàng)新采取包容態(tài)度,積極引導、允許試錯,去除對創(chuàng)新失敗零容忍。建議監(jiān)管部門在理財創(chuàng)新上加強管理:一是對現(xiàn)有創(chuàng)新工具進行綜合考慮,從穩(wěn)定和改革需要以及發(fā)展前景角度做一次評估,對于前景好的創(chuàng)新要形成制度規(guī)范以鼓勵其發(fā)展,對不符合改革方向、不利于金融穩(wěn)定的創(chuàng)新應該予以停止。二是積極鼓勵創(chuàng)新。從理論上講理財業(yè)務未來將囊括資產負債、交易及其衍生品在內的更廣泛的領域。正是基于這樣的市場發(fā)展趨勢,保險,證券、基金行業(yè)已經率先針對理財業(yè)務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創(chuàng)新的機制,而且一些相關產品已經開始侵蝕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此時如果不積極把握時機,趁勢而上,銀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有可能處于劣勢地位。三是做好創(chuàng)新評估分析。建議監(jiān)管部門分析和評估創(chuàng)新行為,并提出相關監(jiān)管要求和建議。3.加強監(jiān)管的同時要加強協(xié)調。加強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作。首先,國家應率先做好該工作,強化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等部門的協(xié)調工作。其次,由于理財產品的經營和運作涉及多個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外匯市場等,所以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就變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三)構建有效的銀行理財業(yè)務制度。商業(yè)銀行要按照監(jiān)管部門的管理要求和理財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進一步完善理財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框架和管理體系。要把理財業(yè)務風險納入整個商業(yè)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適應巴塞爾協(xié)議和《商業(yè)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的要求,研究和建立理財?shù)馁Y本管理辦法。二是要建立全面的風險限額管理制度,無論是產品、投資品還是投資方式,各個方面都應該建立明確完善的限額管理制度與指標。三是專門為理財業(yè)務建立特別的各種標準,比如投資準入標準、風險評級標準等,這些標準要和表內其他業(yè)務的標準有所差別。四是加強信用風險監(jiān)測和管理,提高系統(tǒng)支持和控制力度。五是建立風險緩釋制度,主要針對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計提一定準備,可以考慮按照理財業(yè)務收入的一定比例核算計提。修訂理財產品統(tǒng)計核算方法。一是要明確核算原則,建議禁止銀行將保證收益類理財核算為存款,并明確理財投資范圍,嚴格要求一個理財產品一個托管賬戶。二是要明確核算標準。從理財產品自身的合同條款出發(fā),建議制定專門指引,明確理財產品承擔風險或者不承擔風險性質的核算標準,規(guī)范會計核算。銀行如果只收取費、手續(xù)費,且資金達不到預期收益或本金有損失,銀行不承擔相應經濟責任的,應屬于表外業(yè)務,對于不符合上述確認標準的理財業(yè)務、對資金運作承擔相應經濟責任就是表內業(yè)務,必須納入表內核算。制定理財產品托管核算制度。一是要制定理財托管管理辦法,從賬戶開立、會計核算、證券結算、資金清算、投資監(jiān)督、托管和資產估值等方面完善理財托管制度建設。二是為了更好地對理財產品進行結算交割、投資管理,明確托管人在理財產品管理中的職責,確保理財產品資產安全。三是制定理財產品估值制度與有關標準,規(guī)范理財產品投資品的確認與計量,公允反映理財產品的價值,避免估值的隨意性,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理財業(yè)務快速發(fā)展中必須嚴控業(yè)務風險,切實加強理財產品設計開發(fā)中的合規(guī)性風險管理,產品運行中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管理,進一步完善理財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制訂業(yè)務應急處置預案。進一步細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明確營銷環(huán)節(jié)的“必言”“、必為”風險揭示環(huán)節(jié),統(tǒng)一產品解釋與說明口徑。嚴格按照產品銷售規(guī)程,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規(guī)范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揭示及產品推介、產品存續(xù)期信息披露行為。嚴格遵守“必言”、“必為”環(huán)節(jié)流程規(guī)定,加強對理財產品客戶的定期培訓。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和業(yè)務授權做好投資管理工作,所有產品必須納入管理系統(tǒng)并按照規(guī)定進行產品報備和業(yè)務報告,及時反映理財業(yè)務發(fā)展中的問題與需求。
小學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以“以人為本”為中心,當中提到了教師的因材施教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本人研究和反思的主要內容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是否與數(shù)學課標新要求融合為一體,“因材施教”是否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本次研究分析小學學生與數(shù)學內容的特點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有意義學習理論這三大方面作為研究探討的理論基礎,小學生的特點分別從一般認知特點、感知與思維、數(shù)學認知特點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小學數(shù)學內容則是以從教學內容以及小學數(shù)學學科特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進入小學搜集資料主要以以采取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三種方法,觀察與學生互動的信息和教師的教學情況,了解對于因材施教的實踐和認識教師是如何理解的。通過對幾位研究的數(shù)學在職教師的研究與分析發(fā)現(xiàn),對于因材施教,這些老師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落差卻存在于教學現(xiàn)實和教學理想之間,老師們是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材施教”的,老師們也能夠準確說出自己應該如何在教學中如何具體表現(xiàn)。經研究發(fā)現(xiàn),對學生了解不夠全面;削弱了學生的參與感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師實行因材施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問題的原因一是因為教師沒有將教學實踐與因材施教理念結合在一起,二是在于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就解決辦法而言,本人認為可以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分層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primary schools is centered on "people-oriented", which mentions that teachers shoul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face all students.The main content of my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is whethe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integrated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whether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s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eacher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mathematics content, tak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heory,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general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perception and thinking, and mathematical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ntent is introduced from two aspects: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ubje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how teachers understand it, three method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in primary schools: literatur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mathematics teachers, it is found that these teachers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However, the gap exists between teaching reality and teaching ideal. Teachers carry out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unconsciously, and teachers can also.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iddle grade;mathematics;teacher,;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1、緒論
1.1選題背景
我國一直極其重視教育,將教育擺在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指導教育的發(fā)展。教育部出臺了相關文件以解決當下數(shù)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硬性灌輸、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等。2001年6月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新一輪課程改革運動開始,為數(shù)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指南,強調要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數(shù)學學習現(xiàn)狀,讓學生能夠樂于探索、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其總目標中指出:要學生通過數(shù)學學習,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課程,要考慮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數(shù)學教學要使學生能夠理解數(shù)學,使學生在數(shù)學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發(fā)展。在2017年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fā)式和因材施教。反映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新課程理念即要求教師改變落后的教學行為方式,以一種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要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就必須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落實新課程理念[]。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過文獻法、觀察法和訪談法調查小學的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分析其中存在問題,從教師的角度對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終提出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對策。
1.2.2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 要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為因材施教的研究提供政策支持,與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觀相契合[]。
當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為“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實現(xiàn)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實用的物質和條件。我國的教育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使得對“因材施教”的研究更加具有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基礎。
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本研究整理分析數(shù)學課因材施教的相關研究,找到理論研究中的不足,然后采用觀察法和訪談法來獲取相關內容并分析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和其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師角度進行原因分析,從而提出優(yōu)化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對策。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豐富有關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理論研究,可以幫助彌補一點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研究的缺乏。在研究中運用觀察法和訪談法調查,有利于豐富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質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目前經驗分析多而質性研究少的不足。
實踐意義
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可以促進各層次學生不斷提升,充分開發(fā)出學生的潛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和共同發(fā)展。因此,因材施教是實施以全體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種教學模式,可以解決教學要求的一致性與學生實際存在的差異矛盾。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達到這些教學要求、怎樣在數(shù)學課中因材施教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興趣,幫助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成為廣大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所關注和研究的新命題。雖然部分一線教師已有因材施教意識,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原則性知識,致使他們不能有效地在數(shù)學課中因材施教。
結合觀察法和訪談進行論證說明,從因材施教的現(xiàn)實問題和成因中提出相應的對策,探索因材施教的技巧和規(guī)律,在一些方面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參考。同時,本研究提出的數(shù)學因材施教對策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情感,幫助促進學生提高數(shù)學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增強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意識等,順應素質教育培養(yǎng)需求。通過研究能夠拓展因材施教的研究視野,更新教學觀念,為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個性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提供一定依據。
1.3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研究思路
首先運用文獻法,梳理關于因材施教的研究現(xiàn)狀,同時結合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編制訪談提綱;其次,前往學校,運用觀察法和訪談法對小學數(shù)學教師進行調查;對觀察和訪談的結果進行分析,分析小學數(shù)學教師對因材施教的認識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據理論指導和實際情況提出適切的建議對策。
1.3.2研究方法
文獻法
在書籍檢索方面,以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檢索系統(tǒng)為主,利用學校圖書館書籍檢索系統(tǒng)查找相關書籍。在學術期刊和學位論文方面,通過中國知網(CNKI)、國家圖書館、讀秀、萬方、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Calis外文文獻網等網絡資源搜索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圍繞“因材施教”、“差異教學”、“分層教學”等關鍵詞,搜集了相關的期刊、論文以及論著、國家教育政策文件等文獻資料,查閱后對其進行分類整理、總結和歸納,分析前人關于因材施教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訪談法
本研究對小學進行實地調研,針對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相關問題編制訪談提綱。訪談涉及的問題主要有: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是否有因材施教,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影響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原因是什么等問題。采用訪談法分別對小學的四位數(shù)學教師進行訪談,了解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及一些更深層次的信息,進而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
觀察法
本次研究中進入學校和課堂,主要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xiàn)、互動情況等為基礎,在教師的辦公室中觀察教師對學生的言語評價等,在課堂的真實參與中對研究對象的教學行為進行記錄,搜集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
2、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調查
2.1調查對象
本研究中是以學三、四年級的所有數(shù)學教師為調查的對象,分別有兩名三年級、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共計四名,授課于四個不同的班級。在調查結果分析中四位教師分別以A教師、B教師、C教師、D教師來指稱。如表所示為四位數(shù)學教師的基本情況。
小學數(shù)學教師基本情況
編號
性別
教齡(年)
學歷
職稱
所在班級
A
女
16
???/p>
高級
三年級
B
女
12
本科
一級
四年級
C
男
8
本科
二級
三年級
D
女
4
本科
二級
四年級
2.2調查工具
本次研究以實地調研為主要方法,編制的訪談提綱以針對小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相關問題為主要內容。分別對小學的四位中年級數(shù)學教師以訪談法進行訪談,詳細了解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實行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及一些更深層次的信息,進而提出合理的對策以及建議。
本次研究深入學校和課堂,主要對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情況以及行為表現(xiàn)等為基礎,在課堂的真實參與中對教師以及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記錄,搜集現(xiàn)場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
2.3調查實施
進入學校進行調查的時間為2018年8月28日至2019年1月13日,采取課上在課堂中進行觀察以及課后對教師進行訪談兩種方式。在起初旁聽的兩天中,因為有研究者的存在班上的學生會有些拘謹,導致教學時師生互動不自然甚至可以形容成刻意,在經過兩天的磨合之后,由于對研究者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學生開始慢慢地表現(xiàn)出自然的上課狀態(tài)。本人主要以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其中包括教師的言語和行為動作),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情況和整個教學過程等為觀察的主要內容。
在調查的數(shù)學任課教師空閑的時候,以訪談提綱的方式對四位小學數(shù)學任課教師進行了詳細的訪談,以調查了解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情況為目的。對教師的授課和訪談進行拍照和錄音,形成詳細的觀察和訪談記錄。(以上均是在征得教師本人的同意后進行)
2.4調查現(xiàn)狀分析
2.4.1教師對因材施教的認識
對于因材施教的認識與理解情況小學數(shù)學教師存在一些差異。樣品選取調查的四位教師都能夠在一定程度理解因材施教,但是不能認為因材施教有意義而且自身主動去實踐。以下為結果分析。
2.4.2因材施教的理想與現(xiàn)實落差
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四位教師面對“因材施教”,卻深感無奈。各位教師內心是認可“因材施教”的,清楚的了解這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理念想要融入道實際教學操作中時,面對一些難題教師們感到十分為難。
C教師說:“學校會按規(guī)定時不時地進行各項檢查,要求教師們以學?;蛘弑救说拿x去參加各種各類教學技能比賽,留給學生的上課時間十分有限,我們課下也基本是擠時間工作,除了教學課堂上以外的其他事情十分繁雜,甚至于有時教案也寫得很匆忙,幾乎課下已經沒有時間去跟學生單獨好好溝通交流,除了看得見的擺在卷面上的成績和學生在課上外顯的性格特征,深入的了解學生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又如何談因材施教呢?”
B教師說:“高低分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認知明顯存在差異,然而班級的容量又很大,只能是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且教學時間極其有限,每個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也存在差異,需要的是我們老師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學生,尤其是學習比較落后的幾個個例。并不是我們不想因材施教,確實是各方面的帶來的壓力都很大?!?/p>
導致現(xiàn)實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下的因材施教無法全面實施的原因,一是目前每個班的學生數(shù)目比較多,教師課后基本沒有多余的時間以及精力照顧到每個學生。二是當前實際教學中的教育評價機制還是以分數(shù)為主。其實老師們都是懷著對教育的熱愛和熱忱選擇并進入這個行業(yè),他們也希望能因材施教,但是在面對現(xiàn)實情況之時,受到制約導致因材施教難以落實到實處,學校領導和家長對于教師的要求直接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教師們只能感到無奈并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所以如何在教學中照顧到每一個層次以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縮小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學生之間的差異、為達到課程目標該采取何種手段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2.4.3對因材施教的無意識
通過訪談、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不清楚是否在教學中的某個方面有因材施教,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教學行為具有因材施教的性質,因為他們在設計教學時不會刻意地考慮這個問題,雖然他們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時不時地踐行著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是D教師說到,“我因材施教可能就體現(xiàn)在上課的時候對 學生提問不同的問題吧,或者有些練習題不需要成績差的學生來做,讓他們掌握基礎題就好了。學習成績中等程度以上的可以做拔高題,即使課上因材施教的話 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從提問和布置練習題方面,D教師的做法算得上是因材施教了。通過觀察,D教師確實是這樣做的。無論是提問還是布置練習題都有一定的層次性,針對學 生的學習能力,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鼓勵學生量力而行,但是基礎題是要求所有學生一定要做的。除此以外,D教師對自己在其他教學方面是否存在因材施教就說不太清楚了。
A教師在此方面有頗多見解,除了課上提問和布置不同作業(yè)外,A教師說到,“我會考慮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在教學時讓學生學會預習,課后做好復習。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 我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直觀演示法,談話啟發(fā)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講練結合 等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當學生出現(xiàn)不會或跟不上的情況,我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他們講解。根據具體情況定具體方法,比如,讀不懂題目的,讓他多讀幾遍題目。計算不過關的會讓他加強計算練習。平時會比較注重畫圖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典型的題型和難題,會有一些針對性的視頻講解資料, 比如微課,可以方便學生課后學習?!痹谡n堂評價上,A教師也會因人而異。有 的學牛臉皮薄,就多表揚多鼓勵,對一些調皮的學生可以適時的提醒??梢姡珹 教師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可以因材施教。從課堂觀察和與教師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教師們因材施教常常是無意識,不刻意想到說一定要因材施教,而是無意識地有一些因材施教的行為。
2.4.4教師因材施教的實踐分析
本次研究中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展開的,具體包括:備課、上課、輔導及評價。
教學目標的設定既要符合當前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目標體系,也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尊重與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課堂教學要保證一切教學活動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當被問到“您制定教學目標時能否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 有三位教師的回答是不確定,他們說教學目標都是按照課程標準來制定,有一個整體的目標,但是具體針對每一個學生制定教學目標好像不太現(xiàn)實。
A教師說,“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我在教學中會根據學生的整體情況設計有梯度的教學目標,然后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A教師將教學目標按照知識層次和學生的學習層次進行具體的劃分,包括基本層次目標和提升層次目標。通過觀察和訪談發(fā)現(xiàn),教師要求全體學生都要達到基本層次的目標,要求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能夠借助直觀的圖形,使用工具動手畫圖來解決問題,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設置提升層次的目標,為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在完成基本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提升自我,也是為了滿足學習水平比較高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教師會關注學 習能力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的情感,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幫助,提高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也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設置挑戰(zhàn),并及時引導他們的求知欲。而D 教師認為,在教學中設置一種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就可以了,就是全體學生都應該掌握的目標層次。因為課上時間短,教師會按部就班照著一般教學目標進行教學, 照顧學生差異會體現(xiàn)在提問等其他方面。
關于教學輔導,有教師說到,他們一般不會在課后占用太多時間輔導學生, 因為要考慮教師和學生還有家長的時間問題。所以教師們一般會選擇在課上集體輔導,有個別的學生會在辦公室單獨輔導。在四位教師教授的四個班級中,每個班上都有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或者不愛學習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會在課后進行單獨輔導,作業(yè)也是單獨進行講解。
A教師說:“除了課上集體輔導以外,我還給學生分了組,盡量讓學習中等水平以上的學生能幫扶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這樣同學們能互幫互助,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也能輕松一些,D教師的做法和A教師的做法差不多,對學生進 行分組,大家互幫互助,減輕教師輔導的負擔。
不過B教師說到,除了課上集體輔導以外他很少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除非學生自己去找他。這也反映出一些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
被問及“您是如何進行教學評價的?”四位教師都說道教學評價主要是根據學生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下表是C教師對班上的一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后獲得評價的信息。
C教師對班上的一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后獲得評價的信息
家訪對象家訪內容
李同學:在校:表現(xiàn)不好,比較調皮,作業(yè)質量不好,但成績還可以,也比較努力
在家:做題不認真,不愛做作業(yè),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楊同學:在校:聽話,能積極認真的學習,團結同學,但成績不理想,也不愛表達
在家:寫作業(yè)認真,但寫得太慢,不愛表達自己的心思。
范同學:在校:聽話,認真,文靜,成績較好,積極主動學習,作業(yè)完成得很好,膽子有點小。
在家: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還能幫做家務。
東同學:在校:該生在校表現(xiàn)一般,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家庭作業(yè)不能保質保量完成。
在家:愛玩,愛看電視,不愛做作業(yè)。
鄭同學:在校:上課容易走神,聽課不認真,比較愛說謊,成績不太好,愛勞動。
在家:比較愛勞動,但作業(yè)完成得不好。
宋同學:在校:該同學表現(xiàn)較好,上進心強,上課認真聽講,成績優(yōu)異,作為班委很負責。
在家:關心家人,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學習也很主動。
王同學:在校:該同學學習一般,上課聽講認真,最近回答問題積極,但家庭作業(yè)完成得不好,做事丟三落四。
在家:比較調皮,愛玩耍,不愛寫作業(yè)。
孫同學:在校:該生在學校表現(xiàn)較好,能按時完成課堂作業(yè),也能夠幫助他人,團結同學,但是該生家庭作業(yè)質量較差。
在家:愛看電視,不愛寫作業(yè),家里大人較忙,很少有時間管教。
張同學:在校:該同學在學校表現(xiàn)較好,上進心強,學習成績較好,上課能積極回答,上課愛走神。
在家:尊重長輩,關心他人,能夠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袁同學:在校:該生表現(xiàn)不佳,較為懶惰,作業(yè)完成質量不好,但也比較努力,畫畫很好。
在家:做題時較為懶散,不愛做作業(yè),但可以幫忙做家務。
馬同學:在校:該生成績還可以,聽課比較認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熱心幫助他人, 但有時會慌。
在家:能完成作業(yè),但作業(yè)質量上有所欠缺,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還有一些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及任課教師評價等。在課堂教學中,四位教師對學生有不同的評價形式。有的時候教師能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使用不同的言語表達方式以及教育方法等對學生做出及時的反饋和評價。比如A 教師對容易驕傲的學生會在表揚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奶嵝押徒ㄗh,并給予一定的 鼓勵。B教師對于課上不愛說話缺乏自信的學生,盡量地在課上對學生的進步進 行表揚和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當情感脆弱的學生犯錯時,C教師會委婉地表示不滿,再進行鼓勵。在教師的辦公室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教師們空閑時會相互詢問班上學生的學習和表現(xiàn)情況,聽一聽其他任課教師的評價。在評價的方式 上主要以平時的考察和考試為主。
3、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3.1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中存在的問題
3.1.1對學生了解不夠全面
作為研究對象四個班級中,一個班級的學生大約在四十個左右,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往往局限在課堂和學校中,一般是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成績等與學習成績相關的因素來了解學生,忽略了對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內心世界的體驗以及了解。教師大多通過學校課堂觀察來了解學生,極少時選擇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的了解會比較片面。有的學生其實情感脆弱,表面上看起來卻活潑開朗。處在具體運算階段的小學學生,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和變化會比自身的簡單許多。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處于發(fā)展中,所以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而老師們往往斷定學生特點是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來的,不能足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學生,然而盲目地做判斷會導致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發(fā)生偏差。雖然學校在實踐教學中都強調教育應該以人為本,但是依舊缺乏對學生特點的研究。作為施教對象、學習主體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及時了解他們的特點、他們思想變化的波動,這在實踐教學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通過訪談,作為研究對象的教師對于學生的某些方面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教師在重視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等方面是有所缺乏的。
3.1.2削弱了學生的參與感
通過對課堂的觀察,本人發(fā)現(xiàn)作為研究對象的教師會按照課前的教案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等。但是當選擇的學生回答不上來時,老師為追求課堂進度很少有耐心對其進行引導,而是選擇馬上提問下一位同學,老師只是希望能從學生嘴里聽到需要的回答然后銜接下一個教學流程。當學生對于問題有不同的想法時,教師也不會留太多時間聽取學生的想法,學生只能跟著老師的課程進度走。選取為研究對象的老師們做到了根據學生不同提問不同問題,但是對于學生的回答以及想法老師們大多是一閃而過,只論對錯,馬上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第一個原因是課程任務重,教學時間不允許,第二個原因是教師缺乏對一些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課堂教學上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如D教師所說,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程度不一樣,但是學生又多,教學實間也很有限,老師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
3.1.3教師的關注存在偏差
在課堂中對教師的提問情況和互動情況進行記錄后發(fā)現(xiàn),教師對成績不同、座位分布不同、課上表現(xiàn)不同的學生給予了不同的關注。經過觀察發(fā)現(xiàn),從課堂提問與互動的頻次可以看出,A教師比較關注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針對他們各自的 學習水平,教師為他們設置問題。即使學習好的學生坐在后排位置,教師也會在課上提問他們1次。教師提問基礎知識的對象傾向于學困生,稍微復雜的題傾向于提問一些學習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這里的中等生和學困生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劃分的。在訪談中了解到,教師一方面需要優(yōu)等生來帶動課堂氛圍,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需要優(yōu)等生來回答,另一方面也需要優(yōu)等生來提升優(yōu)秀率,增進整 個班級的學習水平。B教師傾向于與課上活躍的學生或者學習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進行互動,往往忽略表現(xiàn)平平、不愛說話或者成績差的學生。
在傳統(tǒng)的班級座位排列中,因為學生多,教室空間狹小,教師的眼神關注點多是在第二排到第五排的中間部分,位于第一排的學生處于盲區(qū),坐在最后排的學生因為距離稍微遠一些,教師不太會選擇他們進行提問與互動,教師的眼神停留時間也比較短。所以從教師的眼神落腳點或者教師的課堂提問與交流互動來看, 教師的關注點存在一定的偏頗和失衡。
另外,教師往往關注學生的成績、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進步等,卻很少有人或者幾乎沒有人去關注一個孩子的自我認知的建構。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也很少注意到學生的數(shù)學認知建構。
3.2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3.2.1因材施教理念與教學實踐沒有有效結合
作為研究對象的四位教師都是師范大學畢業(yè),在學校學習階段學習過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工作階段也都接受過一些教育培訓,在繼續(xù)學習中學習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等,老師們卻仍然不能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地結合,導致的結果是培訓是培訓,教學是教學,老師們依然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步驟去進行教學實踐。教師不能完全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和了解教育教學理念。換一種方式說,老師們也會因為各樣的問題產生對于在長期的教學中消極倦怠的心理,即使學習過教育理論知識。通過本人的觀察以及訪談,老師們確實有一些因材施教的具體行為體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但是由于教育信念不夠堅定,導致不能將因材施教貫穿于教學中。老師的課程任務繁重,在時間以及精力、課前課后預備和輔導等方面根本無法保證能夠考慮到每一位學生。學校本身整體的教學理念也沒有提供一定的客觀支持給老師們,無論在前期準備階段還是在課后輔導階段實施“因材施教”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這無疑給老師們帶來了巨大壓力,導致部分教師產生畏難情緒。由于以上所列種種困難,許多數(shù)學老師雖然在思想上認同并理解因材施教,卻仍然難以在教學實踐中真正實施因材施教。
3.2.2因材施教與面向全體的矛盾
因材施教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有一定困難的原因是班級人數(shù)多,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們只能選擇盡量照顧多數(shù)同學的學習進度。中國目前大部分教學班學生人數(shù)眾多,這也是老師們需要在認識學生個性差異時面臨的一大攔路虎。面對著班級大容量的背景,教師的困難在于選擇和使用有效、能夠適用于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由于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shù)普遍較多,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完成情況,班級人數(shù)縮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學效果,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僅憑老師的個人能力達不到這一效果的。盡管有的教師會采用小組幫扶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的方式,但是教學場所和“大班教學”難免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因材施教。
4、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對策
老師們從內心是認可因材施教的,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理解因材施教的理論并不難,國內外有許多關于因材施教理論的相關研究,復雜的工程在于怎樣在教學實踐中實行因材施教。本人在對因材施教進行相關了解及研究的基礎上于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對策以及建議。
4.1深入了解學情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具有鮮明個性的獨立個體是教師的勞動對象,他們有著先天和后天的個體差異。老師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個體特征才能因材施教。在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教師以學生是否注意力集中和互動情況等來判斷學生的水平。學生對于教師強調的知識點有沒有聽懂是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師的發(fā)問多于學生出現(xiàn)在教學中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正確的答案從學生的嘴里說出來,老師就會選擇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的方法有比如學生作業(yè)分析、對學生進行課堂內外的觀察、考試成績、做家訪調查、與其他任課教師交談、教育會診或心理測試等,這些方法都能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教師要著眼于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差異、思維特點,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學生,揚長補短。教師要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保證因材施教的展開采取多種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師既要分析學生己有的學習能力、知識結構、學生是怎樣進行思維、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更要分析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使所有學生在學業(yè)上盡可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設計數(shù)學教學時,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不僅僅是唯一的依據,應當是了解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和經驗、數(shù)學學習規(guī)律、對數(shù)學的情感態(tài)度等。學生的成績高低異于“學情”,“學情”針對的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老師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才能進行合理的因材施教。
4.2改進班級授課形式
作為研究對象的幾位老師教學過程都是“備課上課常常沒有什么大的變化,遵循一定的套路”,“跟著經驗走”。教師們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中缺失了調整教學對策的能力,忽略了調整教學的意識,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漸漸失去對教育的熱情。我國很多地方的中小學師生是比例高于國家標準的,尤為明顯的是在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每班40名學生左右。導致出現(xiàn)了教師人數(shù)少,班級學生多,學校規(guī)模太小,教師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然而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小班教學的實行受到教學設施和師資條件的限制,導致教學現(xiàn)實與教學理想之間產生落差,因材施教無法得以推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主動監(jiān)控自己的認知歷程與教學實踐,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因材施教,建立因材施教的信心。
4.2.1采用分層教學
教師按照合理的標準,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相近水平的小組,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潛力傾向、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等的差異對他們進行不同的分組進行區(qū)別教導,使每組學生在分層策略中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層教學雖然同樣也是一種基于班級授課制的教學系統(tǒng),但是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的分組教學形式卻可以有效避免全體學生由于學習進度等差異出現(xiàn)的太大落差。盡量照顧到全體學生是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對教學過程分層次設計,充分體現(xiàn)學生對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學生只有在老師的指導和組織下,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識、獲得發(fā)展;也只有在學生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時,教師的指導與組織才能發(fā)揮作用。
教學案例: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第1層次:突出把整體1 “平均分”的取份。
老師通過電腦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1份用陰影表示出來。
老師提問:無色部分和陰影部分有什么關系?無影部分占整個圓的幾分之幾?陰影部分呢?由此讓小學生明白陰影部分是整個圓的1/2,剩下的半圓也是整圓的1/2。然后依次認識分數(shù)1/3、1/4、1/8等。
通過第1層次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部分是整體的幾分之幾”。
第2層次:著重解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第1步,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邊長為8厘米的正方形,再讓學生疊出它的1/4,并用陰影表示出來(該過程讓學生獨立完成)。
老師提問:“陰影部分占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接著提問:“這些陰影大小相等、形狀一樣嗎?為什么呢?”
第2步,讓學生拿出自備的一條線繩,折出它的1/4(過程中學生獨立折繩,小組兩人之間相互檢查)。
老師提問:“都是線繩的1/4,為什么長度不一樣呢?你想到了什么?”
通過第2層次的分析,學生明確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單位“1”相同,它的1/4就相同;單位“1”不同,它的1/4就不同。
第3層次:明確單位“1”可以是1個物體,也可以是1群物體。
老師電腦出示5張同樣大小的餅,分成2組。一組1張餅,一組4張餅。
提問:“第一組餅的1/4與第二組餅的1/4大小是相等嗎?”
老師通過運用這些不同的實物材料,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由抽象到具體,使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和完善分數(shù)的意義。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提問,好的提問可以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老師在設計問題時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逐步地掌握新知識。課堂提問至少要符合以下幾點:
1. 課堂提問應當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應有明確的目的,而不是盲目隨意的,只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
2. 課堂提問要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教學案例:《三角形內角和》
老師提問:“給你一個任意三角形你怎樣知道它的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和?”
學生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動,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為“178、181、177”等。
教師進一步引導:“同樣是三角形,為什么內角和不一樣?猜猜看,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底是多少度?”
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為180。
老師提問: “怎樣進行驗證呢?”學生給出了各種驗證方法。
最后學生得到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結論。
學生在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中,通過“猜想”和“驗證”從 而“創(chuàng)造出”正確的知識。這種“再創(chuàng)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獲取新知識化為學生積極探索的內在動力。
4.2.2采取多種教學組織形式
當代教學組織形式以班級授課為主要形式,此外還有分組合作學習、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嘗試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教學空間、教學內容、學生的差異性結合為一體,運用多種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并相互配合,倡導學生積極參與,結合科學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探究學會思考并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進而取得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課程改革倡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梢詮脑鯓咏M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去思考和設計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
5、研究反思
國內外關于因材施教的理論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這是因材施教的實施充分的理論依據。但因材施教如何真正落到實處,使任課教師因材施教有意識地進行,形成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行為,仍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小學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做出及時的調整,它并不是固定的。
本次研究采取訪談法和觀察法進行調查,主要從小學數(shù)學教師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教師教學行為的與不足之處和可取之處,基于對現(xiàn)狀的分析,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提供參考,試圖提出一些優(yōu)化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對策。
在研究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調查樣本較小,調查一所小學內的數(shù)學任課教師因材施教情況代表性稍弱。第二、本人缺乏小學數(shù)學教學經驗,理論分析水平有限,理論提出的優(yōu)化對策以及分析也不完善。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不足,比如觀察的全面程度、觀察的客觀程度、觀察的有效程度等,從而可能影響研究的真實性以及客觀性??赡軙新┒创嬖谟谖墨I資料的整理與搜集階段。第三、本研究提出因材施教的對策,各地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再加上受傳統(tǒng)教學觀的影響,部分建議還需當?shù)厝握n教師和學校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得以實行。希望通過本次小學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任課教師能在優(yōu)化的對策中有所借鑒,能認識到因材施教的迫切性,實現(xiàn)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學生能力與知識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凌.論適宜因材施教的數(shù)學課堂認知環(huán)境[J].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9(11):39-41.
[2]陳英和,耿柳娜.兒童數(shù)學認知策略研究新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3 (01) : 38-44.
[3]陳英和,仲寧寧,田國勝,王治國.小學2〜4年級兒童數(shù)學應用題表征策略差異的 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 (04) : 19-24.
[4]段勝峰,李罡.大班額場域下的分層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3(01);
15-18.
[5]馮茁.“因材施教”原則之反思[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6(02) :52-55.
[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J],評價與管理,2010(03);
1-17.
[7]林崇德.小學兒童數(shù)概念與運算能力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學報,1981 (03);2
89-298.
[8]羅良火.小學生計算出錯的心理因素探析[J].江西教育,2003(05) :27.
[9]羅祖兵,程龍.基于結果的因材施教及其實現(xiàn)[J].全球教育展望,2015(03);12
-18.
[10]李宇環(huán).學科教學知識視域下因“材”施教新解[J].教學與管理,2014(33);1
02-104.
[11]明慶華,石暢.應對社會分層挑戰(zhàn)的因材施教[J].教育科學研究,2015(05);
9-15.
[12]馬倩倩.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實現(xiàn)“因材施教” [J].中華少年,2017(28);
146.
[13]潘雨杉,袁學新.淺談學生數(shù)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2017(35);
70-72.
[14]錢宏偉.帶著鐐銬跳好舞一一試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目標分層的現(xiàn)實意義和操作策 略[JL 生活教育,2012(17):55-59.
[15]王英華,劉寶根.兒童數(shù)學認知策略的特點及其教育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5 (06) : 44-46.
致 謝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即將邁進人生新的征程。我已從天真稚嫩,成長為成熟穩(wěn)重,所有的一切都感謝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也感謝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是大家的無私幫助,才使我得到蛻變。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習和生活的日子,將成為我一生最美好難忘的回憶。
首先,我要感謝我敬愛的指導老師蔣紫筠老師。從論文的選題、設計到論文的撰寫,您都給了我很多建議,無論是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還是論文總體的編排,自始至終您都耐心細致的審核、修改,給予了我極大的力量,最后才使得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您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深深感染著我對生活、學習的態(tài)度,讓我更堅定的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論文研究中去,您教會我的不僅是研究的知識,更是做人的道理。在此特向楊老師表達真摯的謝意。
其次,我要感謝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的每一位教師。從論文選題的確定到開題報告的完成,再到論文的撰寫,你們都認真負責的督促我們,才使得我們的論文能從容的完成,感謝你們在學習、生活上給與我們熱忱的幫助,你們都是最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向數(shù)計院的每一位教師表達深深的感謝。
論文關鍵詞:體育;因材施教;以人為本
因材施教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對因材施教做出了嘗試,孔子教授仁義之道時對是不是要立即執(zhí)行仁義之道給出了冉有與子路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并說:“冉有為人懦弱,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武勇過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在教育中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教學能夠對其自身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這種教學方法在當今體育教學中仍舊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何為因材施教,為什么要因材施教以及怎樣因材施教都是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因材施教的含義
因材施教是教師在教學開展工作中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要重視這些差異并尊重這些差異,既要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共性,又要看到個性,以此為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選擇適應大部分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自身的不足,并對學習樹立興趣與自信,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因材施教是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客觀規(guī)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發(fā)展,體育教學屬于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人或個性發(fā)展也是辯證統(tǒng)一的,從這一點出發(fā)來看因材施教,能證明因材施教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同時也是在任何時期都適用的一種教學理念。
二、體育教學應用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教學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要陣地,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還要求面對的對象是每一個學生,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某一個學生的個性不適應教學方式就放棄這個學生。事實上,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具有同樣的規(guī)律,體育教學中班級式的教學就是以這種規(guī)律為基礎的,但是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具有特殊性,這是無法避免或消除的。所以因材施教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是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深化的必然要求。
2.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耙匀藶楸尽钡慕逃枷胧菍逃岢龅幕疽?,體育教育中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是能夠讓學生符合現(xiàn)代化社會要求的根本途徑,同時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教育是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學生是學校以及體育課堂上的主體,任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服務,拋棄任何一個學生都是對教育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而因材施教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以因材施教的體育教學模式才是尊重個體的教學模式,才能夠符合以人為本的思想。 轉貼于
3.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今社會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不斷的發(fā)展并在世界舞臺上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更加任重而道遠,這不僅給了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一份榮耀,同時為我國的體育教育事業(yè)增加了一些壓力。在體育教學日常工作的開展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來進行教學而不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與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勢,則不可能發(fā)揮出個別學生的潛力。即將學校的體育教育的目的單一地認為是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體質,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從學生基礎體質或個性出發(fā),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也就不能實現(xiàn)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為社會發(fā)展作出貢獻。
4.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體育教育確定“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個性化教育凸顯出來。體育教育的意義在于對鍛煉學生的身體、鍛煉學生品質、培養(yǎng)學生情操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忽略了個性化教育,使一些學生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思想素質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因材施教在尊重每個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展開教學,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學習到體育的理論及應用,使學生能夠做到揚長避短,所以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體育教學目的的達成。
5.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把教學的對象整體劃一,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上對每一個學生沒有區(qū)分,尤其是體育。教學中因為體育的教學特點如需要一定的訓練強度等,都可能造成一些體育基礎薄弱的同學對體育課程失去信心,繼而發(fā)展成對體育失去興趣,更不利于學生的自身發(fā)展與教學水平的提高。而因材施教依據每個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在體育中感受到樂趣,增強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有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體育教學面臨的現(xiàn)狀
1.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體育素質方面的差異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高校中這種差異更加明顯與突出,我國高校的錄取制度決定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文化素質上的差異并不明顯,而在身體素質與對體育的理解與認識上參差不齊。首先是由于學生的先天遺傳因素,存在學生與學生身體素質基礎的差異;其次是在應試教育中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與生活中缺乏體育鍛煉意識造成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總之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引起重視。
2.對學生的激勵制度與評測機制缺乏科學性。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育通過統(tǒng)一的考核與單一的評測標準來完成對學生的判定,這嚴重地忽略了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這種評測機制可能會影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程的興趣,體質好的學生認為體育簡單,沒有挑戰(zhàn)性,而體質較差的學生會長期面臨失敗,背負一定的精神負擔,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違背了體育教育的初衷,不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因材施教” 試題庫 學情分析 “因材施練” 跟蹤反饋
“因材施教”是最先由孔子對學生實施的教學方法?!白佑文莛B(yǎng)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他先是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再因材施教,讓學生們各盡其才,有所進步。
“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論無疑是正確的,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以此為鑒,爭取最大限度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卻又十分不易,絕大部分老師目前都無法做到這一點。究其原因,一是現(xiàn)今我國的教師往往一個人教2個班級,百來個學生,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學習需求及知識缺漏點,不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特殊狀況等,這樣就難以真正“因材施教”;二是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不能讓學生自由選修自己興趣的和擅長的科目,“強扭的瓜不甜”,這給教師施教增加了難度;三是“因材施教”對教師要求太高,要求教師“全能”,是一個完美的人才,而絕大部分教師沒能做到這一點;四是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相對應的分層評價體系,等等。多年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教師在“因材施教”方面努力嘗試,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我們“另辟蹊徑”,縮小范圍,降低難度,僅在“練習”方面嘗試“因材施教”,即“因材施練”,就是切實可行的。這就如一塊難啃的大蛋糕,如果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就容易多了。這個道理是明白易懂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因材施教”。那么,具體如何實施呢?
第一步:創(chuàng)建試題庫。
試題庫的建立,可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按不同年段對試題進行分類。
這種分類可依據每學年學生手中的基礎訓練,可把這本基礎訓練題也納入試題庫系統(tǒng)中。這類試題與教材同步,結合教材緊密,已經有專家名師研究,推薦出版,故不需我們再做深入研究,可參考借鑒。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依據學情對于練習冊中有些偏難的題目,建議個別基礎差的學生,延后訓練,基礎題先完成;建議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有所選擇地完成練習題或盡可能地完成全部習題。
(二)按不同題型對試題進行分類。一般試卷題型有:
1.知識積累與運用
(1)填空;(2)標點;(3)注音;(4)字、詞;(5)句子;(6)文段的理解或分析;(7)名著導讀;(8)文學作品內容及常識;(9)古詩文背誦默寫;(10)古詩文句子翻譯;(11)綜合性學習。
2.閱讀理解
(1)現(xiàn)代文閱讀:①記敘文閱讀;②說明文閱讀;③議論文閱讀。(2)文言文閱讀:①課內文言文閱讀;②課外文言文閱讀;③古詩詞閱讀。(3)作文:①小作文;②片斷作文;③大作文。
第二步:學情分析。
(一)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了解學情。
教師可設計如下表格進行個別談話,了解學情。(見表1)
(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可設計如下表格,進行調查。(見表2)
(三)家訪電訪。
家訪電訪可設計如下表格。(見表3)
具體采用以上三種方式中的哪一種,可根據學生實情而定。有的學生比較怕家長,家庭教育較好,就應該家訪、電訪,配合家長和學生談話;而有的家庭教育不好,家長外出打工,就應該個別談話或問卷調查。
(四)設計“因材施練”實驗研究過程記錄表來了解學情(針對全體學生)。
教師以平時的練習、單元作文、月考試卷、半期考試卷、期考試卷等為分析對象,找出練習或試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錯誤,然后“對癥下藥”,采取適當?shù)膽獙Υ胧?,有的放矢地布置作業(yè)練習,鞏固知識點。(見表4)
(五)設計試卷分析調查表來了解學情(針對個別學生)。
這五份學情分析表,針對性各不相同:
1.學情分析表(試卷分析,如表5),是針對整份試卷不同題型的得分率、錯題和失分原因等做逐一分析,然后教師根據所做分析提出看法建議,適當引導學生應該強化哪些類型的練習。教師所提供的建議僅供學習參考,應多聽取學生本人內心的想法和實施成效,及時予以修正、更換。這份學情表適合用于對班級中基礎中下,錯題較多的學生(語文成績在80分以下)進行分析。因為這類學生錯題較多,可能各題均有這樣那樣的錯誤問題,所以,必對整份卷子各題逐一分析。
2.學情分析表(試題分析,如表6),針對學生整份卷子進行簡要的總體分析,再對學生卷面出現(xiàn)的錯題,失分多的題型做重點分析,以便引導學生對知識缺漏點的題型進行強化訓練,“補缺補漏”。然后教師根據所做分析提出看法建議,適當引導學生應該強化哪些類型的練習。這份學情計表適合用于對班級中基礎較好、錯題較少的學生(語文成績在80分以上)進行分析。因為這類學生不必對整份卷子各題逐一分析。
3.學情分析表(綜合分析,如表7),從學生自述、師生對話交流、家訪電訪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學生實情,然后教師根據所做分析提出看法建議,適當引導學生應該強化哪些類型的練習。
4.學情分析表(試卷分析?學生自我分析,如表8),讓學生自己對試卷問題逐一分析,教師指導幫助。然后在學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所做分析提出看法建議,適當引導學生應該強化哪些類型的練習。這份學情表設計旨在考慮教師工作量問題。如果每次考試或練習,教師都做具體詳盡的學情分析,耗費時間過多,則“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這份學情設計可更多地傾聽學生本人內心的聲音、了解他們的看法,與教師分析相結合,效果更理想。
5.學情分析表(學習成效對比分析,如表9),則針對不同時期的學情現(xiàn)狀進行對比,以驗證這一時段強化訓練是否有成效,學習成績提高了多少,哪個方面還存在較大問題等,然后在此基礎上,適時進行調整改變。
第三步:針對語文學科的知識點,下載名師微課并推薦給學生觀看。
針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教師可下載名師課視頻,推薦給學生觀看。利用名師課視頻,進行“補缺補漏”,這是實施“因材施練”的前提基礎。很多學生怕做練習,不能及時完成練習作業(yè),就是因為他還沒掌握該練習所涉及的知識點,想完成,但做不來。只有讓學生觀看了名師微課視頻,理解掌握了該知識點后,再布置分發(fā)相應的練習,他才可能做得來。舉例來說,一個學生沒能區(qū)別“對比”和“反襯”的寫作手法,就先推薦他觀看名師微課視頻:《對比和反襯的區(qū)別》,讓他明白什么是“對比”手法,什么是“反襯”手法。
第四步:“因材施練”。
在創(chuàng)建完善的試題庫及了解學情,觀看名師課視頻后,就可以“因材施練”了。我們再以“對比與反襯”這一知識點為例,可提供試題庫中的以下練習題:
請判斷下列句子是對比手法,還是反襯手法。
例: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豆茏?牧民篇》(對比手法)
例: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反襯手法)
第五步:跟蹤反饋,了解成效,再次分發(fā)練習,補缺補漏。
學生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完成一兩次練習,還是沒能掌握該知識點。在這種情況下,就得再次分發(fā)練習,補缺補漏,一直到他完成掌握該知識點為止。教師可設計學習成效跟蹤反饋表,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因材施練”不僅必要,而且切實可行。通過“因材施練”,教師布置作業(yè)練習就不會“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不會“一刀切”,學生練習就有了針對性,避免了盲目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畢業(yè)設計(論文);指導;因材施教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草原鋼城”包頭,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為包頭鋼鐵學院,隸屬原冶金工業(yè)部,1998年劃歸管理,2003 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它定位于一所教學研究型普通高等學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礦業(yè)工程等優(yōu)勢學科為依托,形成以工科為主,建設在冶金、材料、礦業(yè)、機電、建筑、能源等領域具有優(yōu)勢的學科專業(yè)體系,培養(yǎng)“上手快、留得住、后勁足”,具有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始創(chuàng)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軋鋼這個具有相當長歷史的老專業(yè)發(fā)展和演變而來,專業(yè)改造后在名義上這一老專業(yè)方向不存在了,但新專業(yè)傳承了軋鋼這一老專業(yè)的特點與內涵。本專業(yè)是我校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學科,1996年獲得材料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得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目前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支撐點建設學科。1998年教育部進行高等院校本科專業(yè)目錄調整時,設立了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這樣一個新的本科專業(yè),從該專業(yè)在我校的演變歷史可以看出其專業(yè)范圍重點還是傳統(tǒng)的軋鋼專業(yè),以側重于為鋼鐵工業(yè)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為主要目的,畢業(yè)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鋼鐵企業(yè)[2]。wwW.133229.cOM
一、當前畢業(yè)設計(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設計(論文)的命題
命題是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起航點,立題不當,可能會使整個畢業(yè)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實際畢業(yè)設計(論文)中選題不當常有發(fā)生,其原因各異。
有些命題過于陳舊,這尤其體現(xiàn)在畢業(yè)設計的命題上。按照我校本專業(yè)的傳統(tǒng),畢業(yè)設計主要是針對鋼鐵企業(yè)軋鋼廠的生產車間進行設計。隨著我國的鋼鐵工業(yè)近10年來迅猛發(fā)展,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的裝備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應用到現(xiàn)代化的鋼鐵生產線上,產品結構發(fā)生的更本的變化,很多傳統(tǒng)的觀點和思維被打破[4]。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命題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標準來制定,就顯得有些更不上時代,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學生可能存在抄襲現(xiàn)象,影響了對學生的鍛煉效果。
青年教師不能很好的把握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難度,這一點在筆者身上顯得尤為突出。筆者在博士畢業(yè)后,第一次指導學生做畢業(yè)設計(論文),在給部分學生制定畢業(yè)論文題目時,沒有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的局限,題目超出了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在完成畢業(yè)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影響了畢業(yè)論文的順利進行。
(二)學生投入不足
1、就業(yè)對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投入的影響。就業(yè)對學生畢業(yè)設計投入的影響是本專業(yè)近期才出現(xiàn)的問題,是一個新問題。鑒于我校本專業(yè)畢業(yè)生擁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在2008年以前我國鋼鐵工業(yè)迅速發(fā)展期間,本專業(yè)大四學生一般在秋季學期就找到了相應的工作。然而近3年來,隨著鋼鐵工業(yè)整體的不景氣,我校本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形勢也受到不少影響,很多學生在大四的春季學期即進行畢業(yè)設計的學期還沒有能夠確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業(yè)的壓力,迫使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聯(lián)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畢業(yè)設計中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畢業(yè)設計時心不在焉,出現(xiàn)懈怠情緒。筆者所帶的學生中就存在這種現(xiàn)象,在整個期間,主要的精力放在聯(lián)系工作上,對整個畢業(yè)設計進程影響嚴重。
2、考研對畢業(yè)設計投入的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加,為了緩解這種壓力不少學生選擇考研,一般初試成績約在3月份出來,那些過了初試需要準備復試的學生,在此期間難以全心去做畢業(yè)設計,這種狀態(tài)一般會持續(xù)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結束后,這部分學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準備畢業(yè)設計。
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那種本身學習成績較差,在最后一學期不僅有就業(yè)壓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疲于應付各種掛科的清考。這一類的學生本身基礎比較差,在理論學習階段就養(yǎng)成了對學習不認真、得過且過的習慣,在就業(yè)和清考雙重壓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畢業(yè)設計中。這類學生在筆者所帶的學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筆者最頭疼的學生。
3、學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學生對畢業(yè)設計(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同學對研究題目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設計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現(xiàn)往往是應付了事。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tài),具有普遍性。
二、相關問題的改進
(一)完善命題
命題是指導教師的最重大的任務,為了保證質量,在命題是筆者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把關:首先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設計的內容應與本行業(yè)最新的發(fā)展趨勢密切相關,這需要指導教師密切關注當下國內外鋼鐵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其次設計(論文)題目難度應適中,尤其是青年教師需要盡量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針對青年教師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個人認為系主任要對青年教師制定的題目進行審核,對研究和設計的內容進行把關,以確保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現(xiàn)有條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yè)設計;最后,還需保證題目的多樣性,不僅要保證學生1人1題,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題目重復出現(xiàn)。
(二)因材施教
學生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且新時期的學生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對畢業(yè)設計時,學生心中所想也不盡相同,當然最終的基本目的還是一致的即能夠完成畢業(yè)設計,順利畢業(yè)。
鑒于不同學生各自擁有不同客觀條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為指導教師在面對學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指導,而是需要客觀的面對學生所固有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完成畢業(yè)設計,順利畢業(yè)。
為此作為指導教師,首先應該主動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初見學生的時候,明確學生的就業(yè)情況,是否簽約,簽約的意向以及將來擬從事工作的類型;了解學基礎課的學習成績,是否存在補考和最后的清考;學生的考研狀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
其次在明確學生的相關背景之后,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做其畢業(yè)設計或論文的內容。具體的指導思想是重點培養(yǎng)對本學科有興趣的學生且精力足夠,將來要從事鋼鐵工業(yè)生產或者研究領域的學生,按照評優(yōu)的標準去要求這些學生,激發(fā)這類學生的潛力,這類學生以做畢業(yè)論文為主,提前培養(yǎng)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對于需要找工作,且將來樂于從事鋼鐵工業(yè)的學生要重點幫扶,這類學生以做畢業(yè)設計為主,我校本專業(yè)的畢業(yè)設計以軋鋼車間設計為主,整體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創(chuàng)新性。讓這類學生做畢業(yè)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軋鋼生產基本流程,設備狀況,了解車間設計的目的和意義,對將來熟悉工作環(huán)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對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礎課程成績很差,還需要參加補考和清考的學生),則需要重點照顧,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讓需要補考的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補考,同時指導教師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跟蹤指導他們的設計,以避免學生過于放松設計;對于那些完全無意于從事本專業(yè)的學生,則不能再專業(yè)方面對他們施加過大的壓力,因為學生已經對本專業(yè)的學習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做好畢業(yè)設計的動力,對于這樣子的學生,個人認為應該盡量的幫助他們完成最基本的畢業(yè)設計內容,確保順利畢業(yè)。
(三)嚴格紀律
當然,對待不同的背景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指導思想,并不是說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紀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畢業(yè)設計能夠順利完成是一個重要保障。
指導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情況下制定研究和設計內容后,在畢業(yè)設計的開始就要明確畢業(yè)設計的紀律,以嚴格的出勤、過程監(jiān)控、結果檢查、畢業(yè)答辯規(guī)章制度以及考核辦法,使學生認識和重視畢業(yè)設計,端正畢業(yè)設計態(tài)度,認真完成畢業(yè)設計。
此外,認真做好畢業(yè)設計的教育、動員和宣傳工作,使學生充分重視畢業(yè)設計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過程。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科畢業(yè)設計工作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面對新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的系列問題,指導教師一方面需要加強在命題科學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背景以及興趣愛好,在指導學生時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并輔之以嚴格的紀律,使學生順利完成畢業(yè)設計,提高能力,為將來的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保衛(wèi).內蒙古科技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自評報告[j].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2008.
[2]李振亮,陳林,包喜榮,郭瑞華,劉永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礎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09,(2):30-33.
關鍵詞 大學數(shù)學 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basic differences and college mathematics courses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o maximize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colleg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ust b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mathematics cours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stratified teaching.
Keywords 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stratified teaching
眾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要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就必須了解學生,并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區(qū)別教學。因此為了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獲,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必須進行科學有效的分層教學。
1 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實行分層教學的意義
第一,可以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可以避免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吃不飽,以及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又吃不消的現(xiàn)象。分層教學重在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獲,增強學習信心,有利于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以提高。第二,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為教師了解各層次學生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這樣不僅能增大課堂教學的內容,而且重點突出,學生更能接受。第三,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可以極大地鍛煉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同時,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鉆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的時,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以至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 關于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分層教學的原則
第一,教學要始終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是通過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使得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大多數(shù)教師都存在偏愛優(yōu)等生,而冷落了差生。事實上,我們應該對更加關愛差生,針對差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這樣不排擠、歧視差生,相信差生也會有所進步。
第二,利用學分進行適當?shù)恼{。我們在分層教學時,應為各層次教學計劃和目標的不同,所以不同層次的學分也應有所區(qū)別,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對于基本目標和中層目標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選修其他課程來增加學分,或者可以采取通過 “增加適當?shù)膶W時以增加學分”的形式,這樣使得每個學生都得到公平對待,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
第三,層次之間應保持動態(tài)性。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對分層教學采取動態(tài)性,即是在分層教學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特點重新分班,成績進步可以升級,成績退步的降級,使得目標層次之間可以流動。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產生緊迫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實際意義。
3 關于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分層教學就是要徹底了解學生的特點,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根據獨立學院的生源現(xiàn)狀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分層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謱?。分層教學不應該簡單地根據成績硬性劃分。分層本來就已經承認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我們應該把選層和選教師的權利交給學生,老師和家長只能給學生提出建議。根據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接受能力以及已有的基礎知識等差異,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分為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對于有發(fā)展?jié)摿?,學習習慣好,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進入發(fā)展目標層。對于智力因素較好,但缺乏良好學習習慣且成績不穩(wěn)定的學生作為中層目標層。對于學習成績較差學生作為基本目標層。
第二,對教師的備課也必須進行分層,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教師備課時要結合不同目標層次學生的實際個性特點,又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根據不同的目標層次設計好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學問答,相應的練習并注意層次和梯度等。對于大學數(shù)學課程中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本專業(yè)后繼課程需要的以及以后也經常用到的主要內容,要求每個同學必須熟練掌握的,屬于基本目標。對于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的大學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知識和主要內容,屬于中層目標。對于較深的大學數(shù)學知識,以及帶有技巧性的大學數(shù)學解題方法和應用,屬于發(fā)展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研究,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在備課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特點,針對不同目標層次學生的差異確定分層教學目標。因此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是分層備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案例1:大學數(shù)學中《高等數(shù)學》上冊同濟第七版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
基本目標:了解三個微分中值定理: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中層目標:掌握三個微分中值定理: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并能應用微分中值定理解決相關問題。
發(fā)展目標:理解三個微分中值定理: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內容以及使用條件。并能利用中值定理證明不等式、等式、定點問題。能應用微分中值定理解決相關問題。
第三,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分層。教學過程分層就是針對學生如何掌握知識,如何發(fā)展能力。通過分層提問、分層練習、分層反饋等階段,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至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教學過程分層是分層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中最難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對于發(fā)展目標層:應減少基礎題型的講解,增加對能力題的練習;課堂上多以分析為主,講其解題思路則可;采取探索的教學方法,重點放在對思維的抽象訓練上。對于中層目標:以基礎題型為主,強調方法的應用; 引導學生解題;多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課堂上以講解和練習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當?shù)囊龑W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對基本目標層:應重在對基本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課堂上要充分分析每個例題,每個例題的解題過程都要很詳細,做到精講多練,應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能力。
案例2:大學數(shù)學課程中的概率論知識:“全概率公式”這部分內容。
對基本目標層:通過學習能理解全概率公式的概念并掌握全概率公式的應用。用簡單例子加以練習,讓學生掌握全概率公式。如:一批產品共8件,其中正品6件,次品2件?,F(xiàn)不放回地從中取產品兩次,每次一件,求第二次取得正品的概率。精講例題之后,然學生仿照例題練習。
中層目標層:學會自己能分析生活中,理論中所出現(xiàn)的全概率公式的相關模型。如:在n張彩票中有兩張10萬元的大獎,現(xiàn)甲、乙、丙依次參加抽獎,問每人抽到大獎的概率多大?教師啟發(fā)讓學生思考。
發(fā)展目標層:不僅能學會自己能分析生活中,理論中所出現(xiàn)的全概率公式的相關模型。更能客觀看待生活中出現(xiàn)的類似抽獎活動之類的內在原理,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在n張彩票中有兩張10萬元的大獎,現(xiàn)甲、乙、丙依次參加抽獎,問每人抽到大獎的概率多大?教師讓學生先做,然后思考: “由原因推結果”就可以采用“全概率公式”。反之應該處理怎樣的問題,讓學生先探索!
第四,對學習效果進行合理分層。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表象、作業(yè)完成情況、期末考試成績等表現(xiàn)出來。同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變化。這樣一方面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改正之前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同時也能掌握個別學生是否符合該層次的教學,才能做出適當?shù)恼{整。所以,對學習效果進行合理分層是分層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這樣才能提高大學數(shù)學課程教學質量。
4 關于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分層教學的效果――以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為例
從學生方面看效果:第一,我院實行分層教學后,大學數(shù)學課程考試的不及格率明顯下降,優(yōu)秀率有了較大提高。第二,近兩年來學生參加考研的同學大幅度增多。第三,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成績也有顯著的變化??偣参鍌€隊參賽,有四個隊獲獎,其中一個隊獲得了全國獎??梢姺謱咏虒W激發(fā)和調動了各類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從而較好地提高了大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從教師方面看:第一,教師上課更有激情,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第二,教師更加關愛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一一分析,真正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第三,教師的學術水平也大大得到了提升,每個數(shù)學教師每年都出了一至二篇的教改論文。學術方面的論文更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讓每個教師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
5 結束語
總之,關于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分層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茖W合理的對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的分層教學,關鍵是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大學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上舍得下功夫,力爭做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獲,真正地實現(xiàn)因材施教。這要獨立學院大學數(shù)學課程的教師們不斷地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孝平,劉德欽,米少君,許春根,王為群.本科高等數(shù)學分層次教學的深入思考與實踐[J].大學數(shù)學,2003(6).
[2] 江維瓊,張?zhí)靽?關于獨立學院高等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2).
[3] 周宗谷,羅桂鑾,王積建.高等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調查與對策[J].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4] n筠.獨立學院高等數(shù)學的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探索[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1(1).
論文摘要:當前,案例教學是思政課改革的一個重要模式。但前期的案例教學還停留在面對全體高校學生的共性研究上,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主要研究思政課案例教學專門化的問題,針對音樂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探討音樂院校學生的特點和思政課案例教學的具體方案,為思政課案例教學的深化與發(fā)展找到新的突破,也為其他專業(yè)院校(如藝術院校、體育院校、醫(yī)學院校等)的思政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我國高校思政課案例教學背景研究
案例教學法是指某一課程中,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有目的、有選擇地把社會實踐中較典型的,具有一定程度疑難性的真實案例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思考、分析、研究,并解決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起源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選取的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yè)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成效。這種案例教學法到20世紀80年代,才受到師資培育的重視,尤其是1986年美國卡內基小組提出《準備就緒的國家:21世紀的教師》的報告書中,特別推薦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課程的價值,并將其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 [2]。而國內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之事。目前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當中,如法律學、管理學、行政學等,都引入了案例教學的方式,在這方面的研究也頗多。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案例教學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
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育沒有完全發(fā)揮其育人作用,究其原因,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方法簡單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許多思政工作者都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積極謀求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學者也開始引入案例教學法,嘗試通過案例教學,給予學生實實在在的情景體驗和腦力沖擊,利用案例教學高度的擬真性、靈活的啟發(fā)性、鮮明的針對性等特征,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熱情參與,從而提升思政課的效果。理論上,各學者分別從思政課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方式方法、具體程序、應注意的問題等各個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討。而在實踐方面,大連理工大學對案例教學的探索走在了全國各高校的前面。該校在1998年就開始將案例教學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課堂教學,成立了大連理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研究中心,主編了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案例教學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而在實行案例教學后針對學生滿意度的問卷調查也表明,該校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案例教學持歡迎態(tài)度。2008年11月26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辦的“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研討會”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150多名專家學者重點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編寫和使用以及案例教學的開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梢姡咐虒W是思政課教學可資借鑒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思政課案例教學的開展應注重因材施教
案例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只有了解教學對象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將案例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英國伯明翰大學的拉埃?。≧icherd·Riding)經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材料的表征方式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即學生的認知風格與學習材料的表征方式匹配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習結果[3]。每一個學習者的認知風格,既有其優(yōu)勢、長處,有利于學習的一面,又有其劣勢、不足,不利于學習的一面。當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特征與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相匹配的時候,便能夠做出主動的努力。
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盡管“因材施教”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是宋代朱熹在總結孔子教學方法時歸納出來的,但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對后世確實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墩撜Z》曾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笨鬃诱J識到,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魯、緩之異,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勇進與退縮之別,而且每個人的才能有不同的發(fā)展趨勢,教學中必須根據這些不同的心理特點因人而施教,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在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因材施教的思想尤其重要,在不同的學習場合之中,不同認知類型、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是極為復雜的,需要教師智慧靈活地設計因材施教的方法。
三、音樂院校學生特點與需求研究
目前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所進行的研究尚未深入和系統(tǒng),在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上搜索相關文章也并不多,而且這些文章幾乎都是面向所有的高校學生,只有一兩篇是針對高職院校,針對音樂院校學生案例教學手段的文章尚為空白。而事實上,音樂院校學生與其他綜合性大學以及高職高專學生的差異性是比較大的,個性特點和知識結構都比較獨立,因此,面向音樂院校學生的案例教學必定不同于其他高校,需要做專門化的研究。
作為音樂院校的學生,其教育背景、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思政課案例教學實施的效果。藝術院校的學生人文素質相對偏低,他們對于政治理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往往低于一些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太過于艱深的概念原理往往讓他們抓不住要點也毫無興趣。但另一方面,因為受到音樂藝術美的熏陶和藝術表演的訓練,音樂院校的學生大多思維活躍、大膽活潑、敢于表現(xiàn)自己,這對于把課堂的話語權交給學生的案例教學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音樂院校的思政課教學,應該恰當?shù)匕盐諏W生群體的優(yōu)勢和劣勢,在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特長,把握學生的認知風格,找到適合藝術學生的案例教學方法。
音樂院校案例教學的功能不但在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更在于通過各種真實案例的接觸,能夠明白社會的道德原則與行為規(guī)范。而作為學生本身,由于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于專業(yè)技術的訓練,對社會生活往往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分離和脫節(jié),對案例教學所承載的豐富內容有著內在的需求。音樂院校學生是未來社會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或傳播者,他們必須真正的了解這個社會,認識這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明白這個社會的真實需要,才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音樂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多從事文藝工作,他們的思想相對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往往更加自由和無拘無束,利用思政課幫助他們塑造崇高的藝術精神和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正確認識,使其成為德藝雙馨的人才,是音樂院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任務。
四、音樂院校案例教學的具體方案研究
第一,音樂院校思政課案例教學具有可行性。筆者通過課堂實踐,證實了音樂院校的思政課運用案例教學的手段,可以增強政治理論在學生心目中的理解和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提高政治課的效率,發(fā)揮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值得大范圍的運用和推廣,使其成為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
第二,思政課案例教學應貼近音樂院校的實際。思政課案例教學不僅要注重課本知識的理解,更要注重貼近音樂院校學生的實際。音樂院校學生主要關心的領域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文化和藝術生活方面,這是音樂類學生生存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或者說未來環(huán)境;二是大學生群體的狀況和經歷方面,尤其是藝術院校學生的狀況,這是音樂類學生生存發(fā)展的小環(huán)境或者說現(xiàn)實環(huán)境。這兩個環(huán)境與音樂院校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發(fā)展息息相關,故最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第三,音樂院校思政課案例教學應側重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大學生對社會的接觸是間接的,藝術院校的學生也是如此,學校生活的實際決定了學生親身參與實踐的機會非常有限,要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并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實際來正確的理解這個社會,案例教學是重要的手段。案例教學的取材可來自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在貼近學生實際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和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對學生進行正確社會觀念的引導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思政課堂的潛移默化,提升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第四,思政課案例教學應注重音樂院校學生的道德建設。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道德建設是主要的內容,演藝圈作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其道德示范作用不可小覷。音樂院校學生是未來的演藝工作者,他們的道德觀念、道德品質對今后中國音樂藝術領域的道德水平有直接的影響,在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中間也會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五,音樂院校思政課案例教學應靈活多樣。案例教學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老師舉出實例讓學生思考分析,也可以是播放視頻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是拋出一個辯題讓學生相互爭論。老師在組織案例教學的時候應該靈活多變,但要注重教育性、娛樂性、知識性的統(tǒng)一,盡量做到案例的展現(xiàn)生動直觀,問題的提出引人思考,得出的結論清晰明了,既要讓學生樂于參與,又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受到啟發(fā),獲得收益。
目前,各高校均在大力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而案例教學作為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共性方面已取得重要的成果。本文從音樂院校的個性入手,探尋音樂院校思政課案例教學的個性特征及方式方法,能為思政課案例教學的深化與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也為其他專業(yè)院校(如藝術院校、體育院校、醫(yī)學院校等)的思政課改革找到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劉斌.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J].科學教育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