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水循環(huán)的現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循環(huán)的現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循環(huán)的現象

第1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70-01 一、課例描述:

《水循環(huán)》一課的教學知識目標是:了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理解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理解水循環(huán)的意義。

知識目標難度分析:“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配以示意圖簡單易懂,目標容易達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需要借以生活實際和事例,學生可能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生活體驗而難度加大;“水循環(huán)的意義”需要學生從宏觀的視角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原理去理解,難度較大。而教材用其慣用的陳述性的語言進行表述,雖然表達全面,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容易使學生的學習限于文字、囿于識記。

2016年9月30日所觀摩的兩節(jié)課例如表:

二、課例分析:

這兩堂課都在努力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更為順利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在課堂教學方式和教材的處理上有很多共同優(yōu)點,對我啟發(fā)很大。

1.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

課例1利用了“臺風”案例;通過“鳳凰臺風”的登陸,來講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活動一);并用臺風對人類和自然影響的兩面性來解釋水循環(huán)的意義(活動三)。課例2創(chuàng)設了“浙江”案例;以“因水得名”錢塘江的水的來源引出水循環(huán)的過程;“因水而美”、“因水而d”幫助學生理解地表水在塑造地表形態(tài)和對人類的意義;而“因水而困”則涉及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2.案例的選取來自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如浙江)和最近發(fā)生的自然事件(如臺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既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體現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3.一個案例貫穿始終(如浙江)或前后呼應(如臺風),凸顯了課堂結構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并在案例中補充相關材料和圖片,使案例豐滿,并為知識的概括和呈現提供相應的背景材料,使教學內容自然承接。如課例1中的“活動二根據實驗小組討論”,課例4.中展示地貌形態(tài)的圖片。

三、課堂品鑒:

案例教學在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中很有用武之地,特別是當課堂內容接近生活實際時,案例讓課堂生動有活力,但如何用好“案例”,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改進的,如;

1.如何讓一案例貫穿課堂始終的同時,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并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如課例2中,“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似乎在幫助學生理解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但僅限于“塑造地表形態(tài)、為人類提供水源和水能”,而未能涉及水循環(huán)全球水熱平衡、生物圈等的大尺度的地理意義。

2.如何讓一案例在承起變化中,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并能幫助學生較為全面和系統地認識地理事物?

如課例2中“因水而困”中“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為城市洪澇找找原因、出出對策”,如果沒有教師最后的引導和總結,學生是很難全面了解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3.如何讓案例、材料、圖片的選擇上貼近學生實際的同時,更符合教學實際需要和客觀事實。

第2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集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的特性于一身,具有較強的知識性,更具較強的實踐性與濃厚的趣味性。但在傳統的地理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先,大班授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差距較大,而授課步調卻無法因人而異,導致“吃不飽”和“吃不好”的現象并存。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更是無從談起。其次,傳統的講授法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不大;一節(jié)課40分鐘對于學生來說又過于漫長,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再次,高中地理必修1的內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原理性知識較多且抽象性較強,不易理解。學生在預習時,只有課本等文本性輔助資料,學生普遍反映看不懂、學不會。最后,圖是地理的“語言”,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guī)律或地理特征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地理學習方法。傳統教學無法動態(tài)、直觀地展示某些復雜的地理現象及繪圖實操,很多學生不能且不會通過讀圖和繪圖探究各現象之間的聯系,只能采用背誦的方式記憶知識,形成抽象而模糊的認識,看圖及繪圖的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且極易喪失學習興趣,效率低,效果差。

微課的特點和作用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提出,在教學時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要充分重視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利用,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當前,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受到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及學校的重視,已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新熱點。運用微課,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問題:(1)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定步調,反復地學習和觀看微課,直到掌握學習內容。(2)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時間短,且知識重難點突出,條理性強,學生易于記憶和學習。(3)通過觀看微課中的視頻或動畫,再加上教師的解說,學生可以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模仿和繪制,提升自身的看圖、繪圖能力。(4)學生通過觀看教師錄制的微課,對重難點的理解會更到位;自學的效率也會提升;課后還可通過復習查漏補缺。

教學案例

“水循環(huán)的類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學生在高一已經學過。其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說出水循環(huán)的過程,掌握水循環(huán)的類型、環(huán)節(jié)及區(qū)別,且能繪制出簡單示意圖。

微課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展示海陸間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陸地內循環(huán)的flash動畫教師講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教師繪制水循環(huán)過程圖列表對比總結三種水循環(huán)類型的區(qū)別。

本課借助微課,以不同的應用形式開展教學,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過程如下。

1. 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學生觀看微課《水循環(huán)的類型》,并通過微課中的練習題自己測試學習情況,根據學習情況自行調整學習進度,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微課的動態(tài)演示有聲有色,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練習完成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及教學內容的深度。而以前采用學生閱讀教科書或者聽教師講授的教學方式,在該環(huán)節(jié)會出現部分學生理解較慢、課堂效率較低、學習興趣不高等現象。教師不能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如課堂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的深度等。

2. 描述水循環(huán)的過程,并繪制出簡單示意圖

學生通過反復觀看水循環(huán)的發(fā)生環(huán)節(jié),掌握水循環(huán)的基本過程及內容。微課增強了學習的直觀性。通過“學—繪—評”的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并學會繪制水循環(huán)圖,有效提升讀圖、繪圖的能力。在使用微課前,一般采取“教師講授,師生一起繪圖”來實施該環(huán)節(jié)。由于水循環(huán)的發(fā)生環(huán)節(jié)較多,學生不易記憶,但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重復繪圖,因此不能保證大部分學生都能學會繪圖。學生的讀圖、繪圖及探究與實操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3. 列表區(qū)別不同類型的水循環(huán)

學生分小組探究,重復觀看微課。通過再現和回放水循環(huán)內容及過程,學生能夠在不斷對比和分析的過程中梳理和掌握地理知識結構。這一環(huán)節(jié)此前一般采取“教師列表,小組討論總結”的方式實施,學生無法重復觀察和對比分析水循環(huán)發(fā)生環(huán)節(jié),不利于對地理知識結構的梳理和掌握。

教學效果分析

本課的施教對象為高二理科班(7班、8班、15班),高二文科班(18班、23班)的所有學生。其中,7班、8班為理科普通班,15班為理科實驗班;18班為文科實驗班,23班是文科普通班。我們對這幾個班分別以課前看微課、課上看微課、不看微課三種形式進行教學。教學結束后,我們采用測試、問卷調查、訪談的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

1. 測試

教師通過包含6道選擇題和一道材料分析題的微練習對學生進行隨堂測試,了解微課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測試成績見表1。

由表1數據分析:應用微課教學的文科23班與不使用微課教學的文科18班的平均分相差12.6分,而在距此測試最近的一次月考中,文科23班的月考成績平均分低于文科18班14.33分;應用微課教學的理科7班、8班與不使用微課教學的理科15班的平均分相差31.9分和45.8分,而在距此測試最近的一次月考中,理科7班、8班的月考成績平均分低于理科15班36.3分和48.1分。從測試成績的變化可以看出,運用微課教學后,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普通班與實驗班學生的平均水平差距都在縮小,由此說明微課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理科15班和文科18班兩個實驗班的成績較高,而其余三個普通班,尤其理科普通班8班僅25.7分,這是因為實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的初始水平差異較大。

2. 問卷調查

在測試后,我們又安排文理科實驗班的學生觀看了微課視頻。為了探究微課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程度如何、對學生的哪些學習階段有幫助等問題,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相關數據及分析如下。

由表2可見,大多數學生認為,微課的應用對教學是有幫助的,但對課程學習的幫助一般。理科班,尤其是理科15班的學生對微課的接受程度略高于其他班級。

由表3可見,大多數學生認為微課適合新課學習以及突破重難點,說明它很適合學生預習及自學。

由表4可見,理科班的學生比較喜歡微課,而文科班學生較喜歡傳統教學。這反映出文理班的學生對上課的需求不一樣。對文科班學生來說,地理是高考科目,他們更看重的是學習內容,已經學會的內容對他們的吸引力不大。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還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采用合適的教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訪談分析

我們從每個班各選出9人,其中好、中、差程度的學生各3人,就3個與微課相關的問題,與他們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

問題1:傳統教學和微課教學,哪種方式更有效果?3個理科班的學生均很喜歡微課,尤其是理科實驗班。因為他們思維很活躍,喜歡新鮮事物,且地理不是他們的高考科目,所以喜歡上課輕松、有趣些;這說明微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普通文科班傾向于二者結合,而實驗文科班的學生則傾向于傳統授課,他們感覺在傳統教學中學習更真實,師生能夠隨時互動,教師會講到各種知識點的學習方法、考試類型以及做題的思路。對于他們來說,地理是跟高考掛鉤的科目,他們考慮的是成績和會不會做題,他們認為傳統教學對學習更有幫助,學習效果更好。這說明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應適當進行知識拓展。

問題2:微課教學中的存在問題是什么?

學生普遍反映在微課里教師講課很正統(指語言上)。這可能是由于平時授課時學生能看著教師,感覺親切。此外,教師上課時可以聲情并茂,隨時調節(jié)課堂氣氛,而微課中教師用語則較嚴肅,所以給人一種不真實感,感覺教師離學生很遠。

問題3:你認為微課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yōu)點分別是什么?學生反映微課的優(yōu)點是:生動、有趣、圖文并茂,能增加視覺興趣;知識表達清晰有條理,簡潔易掌握;知識梳理耗時短,不易疲勞,能有效突出重點;看不懂時,可反復觀看微視頻。傳統教學的優(yōu)點是:知識講解能更詳細、更全面(這可能是因為微課中沒有進行知識拓展,給學生造成的誤解);學生與教師可以更多地交流、互動,但是記憶不佳,所以更適用于簡單、低層次內容的教學。

第3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超負荷 鍋筒 裂紋

Analysis of "Effect to the boiler safe operation of overload operation"

SUN,Qi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Guangdong,518029)

一、前言

鍋爐負荷是指在給定的輸入、輸出工質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所產生的蒸汽量,也稱鍋爐出力、鍋爐容量。鍋爐運行時,長期超負荷運行或長期低負荷運行對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都是不利的,長期超負荷運行會影響鍋爐的運行安全。但是,現實生產中絕大部分中小參數工業(yè)鍋爐都未安裝流量計,對于飽和蒸汽鍋爐,單靠壓力表難以判斷其負荷,加上鍋爐管理人員對其認識不清,沒有引起重視,甚至盲目指揮,導致鍋爐超負荷運行,從而引起鍋爐事故。

二、一個鍋爐安全事故的分析

2003年4月中旬,深圳市某廠一臺DZL4-1.25- AⅡ(該鍋爐結構示意圖見圖1)鍋爐在運行中鍋爐工發(fā)現爐膛內有異響,爐膛冒正壓,有大量的蒸汽噴出。鍋爐工隨即采取了緊急停爐措施,整個事故過程沒有發(fā)生人員傷亡。

檢驗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經現場勘查,初步判斷為水冷壁管發(fā)生泄漏。為進一步判斷缺陷部位及查明事故原因,拆除該鍋爐的爐墻及保溫,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中發(fā)現,水冷壁管組與鍋筒連接部位的管座部位多處發(fā)生了泄漏。經著色探傷檢查泄漏處,發(fā)現管座角焊縫及鍋筒筒體外表面上存在2~4mm不等在管口處呈放射狀裂紋,并且已在鍋筒上擴展,但未穿過孔橋(見圖2)。從裂紋的擴展程度來看,該裂紋的生成與發(fā)展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未查明事故原因,我們對該爐展開了事故調查。

1.調查在設計、制造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缺陷

通過查閱設計、制造出廠技術資料,沒有發(fā)現該鍋爐在設計、制造方面存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地方。

我們重點檢查DZL鍋爐爐型以前常見的鍋爐鍋殼上兩側水冷壁管縱向管孔全部開成非徑向孔,且大多數用氣割開孔,孔口極不規(guī)矩,管孔處應力集中,導致焊接質量差的焊縫極易產生裂紋問題。檢查發(fā)現該制造廠采用的是徑向孔,孔口幾何尺寸符合要求。由此排除設計制造原因。

另外,針對鍋爐運行中水循環(huán)不良造成破壞受熱面上的水膜的一些現象對制造質量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a 是否存在管子對接焊口粗糙,管子內側焊瘤大,使管徑變小,水循環(huán)的阻力增大。

b 是否存在彎管的橢圓度過大,使水循環(huán)阻力增大,極易存積水垢、泥渣,管子受熱后,管內水發(fā)生汽化,導致水膜破壞。

c 是否存在水冷壁在下集箱內伸出端過長,影響補給水的進入,使管內出現柱狀汽水流動狀態(tài),破壞管壁處水膜,破壞管子。

d 是否存在由于工藝錯誤,管孔與管外壁之間留有間隙,這種間隙內會產生汽隙,會在管板和管子上產生裂紋。生產時是否先脹,將間隙脹除,然后再焊接。

通過以上檢查,沒有發(fā)現鍋爐設計、制造質量存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

2.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

2.1設備本體及安全附件的檢查

由于發(fā)生事故的原因為管座裂紋,我們首先想到鍋爐是否在運行中由于水位保護系統失靈,發(fā)生缺水事故引起。因此,我們進行了如下檢查:

a.檢查水位計;汽水旋塞是否正常;水位顯示功能是否正常;水位保護系統是否正常。通過檢查發(fā)現各種水位顯示,報警、連鎖保護功能正常;

b.從鍋內檢查來看,鍋內汽水分層線清晰明顯,水位線以下未見過熱、過燒現象,整個鍋筒內壁呈均勻的鐵銹紅+淡淡的水垢灰白色;

c.鍋筒內水垢約為0.2~0.3mm之間,滿足安全運行的條件;

d.與多位鍋爐工交談,了解到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未聞到燒糊味;

e.通過現場檢查,發(fā)現該爐鍋筒的火管為脹接連接形式,且大部分火管水平標高高于水冷壁管管座的水平標高。但是,火管的脹接部位在水壓系統中未出現泄漏;

綜合以上因素,該爐事故的原因還不能簡單的判斷為缺水事故引起,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2.2設備運行狀況的檢查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些小小的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a.在事故的現場,我們發(fā)現該鍋爐有嚴重的燃燒不完全現象,大量的煤渣中發(fā)現了很多未燃盡的煤粒;

b.通過查閱鍋爐運行記錄,我們發(fā)現該爐在運行中壓力波動較大;

c.檢查爐排發(fā)現,鍋爐事故現場中煤閘門開啟較高,煤閘門已燒損,風室風門全部開啟至最大;

d.查閱鍋爐運行記錄,鍋爐爐排運行速度較快。

針對上述現象,我們詢問了鍋爐工,鍋爐工反映:由于該廠生產任務重,生產用汽量大,為了保證生產的運行,確保供汽壓力,鍋爐工不得不加大投煤量,加快爐排速度,加大送風量,強化燃燒,造成爐內鍋爐實際容積熱負荷大大超過設計標準,鍋爐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鍋爐工對此多次向該廠管理人員反映,但一直未引起重視。

三、事故分析及總結

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對鍋爐結構的要求為:水循環(huán)要合理可靠,保證各受熱面在運行中能夠得到良好的冷卻。在工業(yè)鍋爐中,公質的流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強制流動,另一種是自然循環(huán)。

1.事故原因分析

鍋爐受熱面,只有依靠水循環(huán)保證水側始終有一層流動的水膜,才能把受熱面的熱量隨時帶走。使壁溫不會過高。在正常情況下壁溫比鍋水溫度僅高幾十攝氏度。鍋爐受熱面發(fā)生的損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熱面的正常水膜被破壞。例如,結垢、受熱面內產生汽塞或汽隙等等。

受熱面吸收熱量后傳給水,管壁處的鍋水吸收熱量后,擴散至中心部位,使鍋水溫度上升。當鍋水全部達到飽和溫度后,受熱面水側的鍋水吸熱產生小汽泡并向管子中心部位匯集,這樣在管壁始終保持有流動的水膜。

從以上現象及鍋爐水動力循環(huán)的機理分析可以看出,當鍋爐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或者局部受熱面管子由于某種原因吸熱過多,使管子熱負荷過高時,管內水循環(huán)便會出現異?,F象,通常稱之為管內水循環(huán)的柱狀運動(見圖3)。由于管壁吸熱過多,氣泡大量匯集在管子中心,管壁處僅留薄薄的一層不穩(wěn)定的水膜。當蒸汽流速很高時,可將此層薄水膜沖下,化為小水滴帶走,管壁則因得不到水膜的冷卻保護而溫度升高。同時,由于熱負荷不穩(wěn)定有時會出現低負荷,導致蒸汽流速下降,有時又恢復了水膜。這樣,管壁上會出現交替的失去水膜、恢復水膜,導致鍋爐水冷壁管出現熱疲勞。由于水冷壁管與鍋筒的連接為角焊縫連接,焊接質量的保證有一定難度。同時,在整個循環(huán)鍋爐中,管座處為循環(huán)回路最末端,水循環(huán)可靠性最難保證,缺陷都發(fā)生在管口的角焊縫附近。由此,我們判斷該管口的裂紋為熱疲勞裂紋。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導致本次鍋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鍋爐長期超負荷運行,運行中爐內鍋爐實際容積熱負荷大大超過設計標準,破壞鍋爐正常水循環(huán)系統,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

四、鍋爐修理的方法

該事故發(fā)生部位在鍋筒本體上,作為主要承壓部件的鍋筒修理應慎重考慮。

根據《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第113條規(guī)定:鍋爐受壓元件因應力腐蝕、蠕變、疲勞而產生較大面積損傷要采用焊接方法修理時,一般應挖補或更換,不宜采用補焊方法。為此,該爐采用挖補的修理方案。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鍋爐在運行中應控制好鍋爐負荷,維持良好的水循環(huán)系統,以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第4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水循環(huán)經濟;生態(tài)文明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明確要求,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要資源,也是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紐帶。如今,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構成的水危機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為了緩解水危機,保證水資源的持續(xù)利用,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需要從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建立科學的水資源管理體系,探求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和管理的良性循環(huán),實行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對實現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水循環(huán)及水循環(huán)經濟

水循環(huán)是以河川流域為主的以及通過降雨~地下滲透-流出~蒸發(fā)等現象所形成的自然水循環(huán)系統。由于增加了人為的因素,自然水循環(huán)擴大成為社會水循環(huán)。有效建立水資源的社會水循環(huán)系統是綜合考慮社會需要、經濟健康和環(huán)境要求,這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社會水循環(huán)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水循環(huán)經濟是一種先進的水資源經濟發(fā)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會水循環(huán)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的,遵循循環(huán)經濟的思想,在水資源開發(fā)利用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貫穿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huán)的原則,重視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律體系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減輕和降低污染來實現社會發(fā)展的最終可持續(xù)性。

2水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效益特征分析

水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效率特征強調在水資源利用過程中注重節(jié)水。節(jié)水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綜合措施減少用水過程中的損失、消耗和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高效利用水資源。效益特征要求科學、合理地配置水資源,構建節(jié)水型經濟系統和節(jié)水型社會系統,實現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一方面要求根據不同用戶對水資源的要求,分質供水,循環(huán)用水,實現水資源在用戶系統內多次再利用與再循環(huán)的目標。另一方面要求因地制宜地通過結構調整優(yōu)化配置水資源,將水資源從低效益用途配置到高效益領域,提高單位水資源消耗的經濟產出,實現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fā)展。

3水循環(huán)經濟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關系分析

建設生態(tài)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guī)律為準則、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的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全面的,有物質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的,每個方面還有很多具體內容。水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紐帶,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生態(tài)文明建設離不開水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水資源利用充分考慮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不以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這也是水循環(huán)經濟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標。水循環(huán)經濟模式的發(fā)展目標必須追求水資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續(xù)性三者的統一,要求水資源利用與管理模式必須按照這一特征重新構建。因此,水循環(huán)經濟的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高度統一的。

4大力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

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對水資源的數量和水環(huán)境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要解決水資源短缺與水環(huán)境污染問題,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是必然選擇。

(1)切實提高生態(tài)倫理責任意識,促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

生態(tài)文明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是從工業(yè)文明社會過渡到生態(tài)文明社會。正確處理好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生態(tài)倫理責任意識,可以使人們明確人類活動和水自然循環(huán)的相互關系,重新審視過去粗放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模式,有利于建設生態(tài)文明,促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建立可持續(xù)的產業(yè)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倫理關系中實現社會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2)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和工業(yè)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用水方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統籌考慮城市和農村生活實際需要,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不同作物進行合理搭配,優(yōu)化配水。水資源條件好的地方以水稻、經濟作物為主,水資源條件差的以棉花、豆類、小麥、高粱等為主。要在有條件的地方和郊區(qū)發(fā)展節(jié)水種植,推廣噴灌、滴管、滲灌等節(jié)水灌溉措施。

建立節(jié)水型經濟結構合理調整工業(yè)布局。對供水緊張的地區(qū),通過關停并轉嚴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項目,控制建設耗水型大的項目,如限制發(fā)展造紙、化工等用水大戶,主要發(fā)展電子、機械、高新技術等產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的水資源管理。同時要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取代耗水多的生產設備,改革用水工藝,并實行一水多用,循環(huán)使用。

(3)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建綜合水循環(huán)系統,提高水的循環(huán)利用率

建設供水、排水、污水收集、中水回用實時信息監(jiān)測網絡系統,完善取(用)水口自動監(jiān)測管理系統,實現監(jiān)測數據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促進污水資源化;逐步建立城市雙管道排水系統,分質供水,優(yōu)水優(yōu)用,劣水劣用,按質論價,特別是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經處理后可以通過中水管道集中供應工業(yè)用水和環(huán)境用水,應積極推廣中水項目,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4)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效率

要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三條“紅線”。在實際管理中,要強化取水許可和排污許可制度,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用水、節(jié)水評估制度,用水、環(huán)保審計制度,浪費、污染懲罰制度;加強取水許可監(jiān)督管理和年審工作,嚴格取水許可審批。通過政府的有效控制,在用水的源頭上解決無節(jié)制用水和不平衡用水的問題。

(5)完善循環(huán)水成本價格機制和循環(huán)水利用優(yōu)惠政策,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

充分發(fā)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區(qū)分水資源的不同用途,制定出詳細可行的飲用水和循環(huán)水的成本和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和階梯式水價制度;制定具體的循環(huán)水開發(fā)和利用的優(yōu)惠政策,如稅收優(yōu)惠、循環(huán)水項目的財政投入和補貼政策等,鼓勵高層建筑、辦公場所、社區(qū)內部、娛樂場所、運動場地、農業(yè)灌溉及綠地澆灌等進行循環(huán)水利用以及工廠內部循環(huán)水利用。

5結語

(1)水循環(huán)經濟模式的發(fā)展目標必須追求水資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續(xù)性三者的統一,這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是高度統一的。

(2)建設生態(tài)文明,需要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其中綜合水循環(huán)系統創(chuàng)建是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的有效技術手段,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和種植結構是優(yōu)化配置資源的基礎,落實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實現水循環(huán)經濟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馬忠玉, 蔣洪強. 我國水循環(huán)經濟若干理論問題及其發(fā)展對策[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6(3)

[2]Marsalek. J., K. Sch8efer, K. Excall, L.Brannen, B Aidun. Water Reuse and Recycling[R]. Manitoba: CCME Linking Water Science to Policy Workshop Series, 2002

[3] 賈紹風, 王國. 社會經濟系統水循環(huán)研究進展[J]. 地理學報, 2003,58(2)

[4] 鄭必清. 生態(tài)文明的時代性和水環(huán)境建設[J]. 消費經濟, 2008,24(1)

[5] 陳勇機. 發(fā)展水循環(huán)經濟的思路與對策[J]. 西安郵電學院學報, 2009,14(4)

[6] 郝火凡, 趙普敏. 對流域水資源管理與水循環(huán)經濟的幾點思考[J]. 甘肅科技, 2003,19(7)

第5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 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案

目前,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長,現代中央空調體統已經在各行各業(yè)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施工過程之中,由于現代中央空調系統是一個繁瑣復雜的系統,所以,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安裝的施工過程存在著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容易出現一系列的安裝質量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基本概念,以及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問題的方案措施,一方面希望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1 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基本概念

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可以把傳統空調所不能同時具備的采暖功能、通風功能、空氣調節(jié)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應用現代中央空調的人民群眾比使用傳統空調的人們可以享受更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F代中央空調的發(fā)展離不開現代中央空調設備的安裝過程,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進行安裝也是建筑行業(yè)所必備的一個項目,現代中央空調設備的安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到現代中央空調的制冷供暖效果、考慮到現代中央空調的進風排風效果等方面,還要考慮到中央空調系統在建筑物里面所能起到的最大效果,從最大限度上保證現代中央空調設備的安裝質量。

2 目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個大規(guī)模的建筑物的通風工程和空調工程是該建筑物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施工團隊進行施工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之一。在本文中,將根據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具體流程來進行分析。

圖1 現代中央空調設備

2.1 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管線標高和定位交叉現象十分嚴重

大型建筑物的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施工過程是一個非常繁瑣復雜的施工過程,在這個施工過程中會牽涉到許許多多的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管道,而這些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管道的使用途徑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個完備的現代中央空調系統之中,其管道設計就要包括現代中央空調末端設備、空調送風管設備、空調排氣管設備、空調冷凍水輸送管、空調冷凝水輸送管、空調噴淋水輸送管等相關的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管道設備。在對這些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管道設備的設計過程中,只要稍有疏忽,便會出現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管道設備功能尺寸上的設計問題,最終導致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管線標高和定位交叉現象的出現。在一般情況下,在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安裝的施工圖紙沒有明確之前,不能貿然去進行施工,以防止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管線標高和定位交叉現象的出現。

2.2 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噪音超標問題現象十分嚴重

在一般情況下,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噪音超標問題的源頭是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空調末端設備之間產生了碰撞,這是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安裝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空調風機盤管技術雖然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但是,仍然難以滿足和解決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噪音超標問題的需要,風機盤管廠家所提供的產品的參數數值還是要高于對噪音控制的需要。所以,在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安裝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噪音的控制。在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安裝之前,應當先做一次試通電運行進行噪音測試,防止噪音問題的產生。

2.3 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容易出現故障

如果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出現故障的話,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各種功能就難以發(fā)揮出來,因此,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水循環(huán)系統是保證現代中央空調系統正常效用的保障,應該高度重視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的施工。但是,由于在現代中央空調的水循環(huán)系統里面容易出現管線標高和定位交叉現象,以及現代中央空調的水循環(huán)系統的通水管道不夠清潔等諸多問題,從而導致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容易出現問題,這就導致現代中央空調系統出現故障。

3 解決目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的措施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幾個方面的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若干問題,以及還可能出現的一些施工問題,應該采用以下集中措施,來解決目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施工問題:

圖2 中央空調設備安裝設計圖

3.1 嚴格控制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使用的材料質量和施工過程質量

目前,我國的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使用的材料的材料市場提供的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為了保證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施工質量,要求施工人員在考慮好施工造價、施工材料屬性、工程難度的前提下,對建材質量進行仔細評比檢查,以便于保證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質量。在具體的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的施工過程之中,要注意防止現代中央空調系統的管線標高和定位交叉現象等施工問題的出現,要求在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的施工過程之中嚴格的遵守設計圖紙中規(guī)定的管道的位置、標高、坡度來進行現代中央空調設備的安裝。在施工過程中把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都加以考慮,采用先進的工藝和施工原則,避免施工問題的出現。此外,監(jiān)督部門應當加強對施工工作的監(jiān)督,減少施工錯誤的產生。

3.2 如何解決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問題

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故障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進行物理的解決方案,另一種是化學的解決方案。具體的物理方案的步驟是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的水質進行相關的處理,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實現空調設備的連續(xù)排污性能。物理方案劣勢在于使用物理方案解決需要每一周或兩周進行一次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排污處理,化學的解決方案主要是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水中加入相關的水質穩(wěn)定劑。但這種水質穩(wěn)定劑不適合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的的冷卻循環(huán)水進行相關的處理,整體的操作也比較麻煩,而且化學的解決方案同時還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進行操作。綜上所述,一般采用的是物理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水循環(huán)問題。

3.3 具體的各項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問題解決方法匯總

4 總結

目前,現代中央空調已經成為了許多行業(yè)制冷供暖的主要設備,現代中央空調產業(yè)也得到了極大發(fā)展。但是,由于在現代中央空調的安裝過程中總是存在一系列的安裝施工問題,這就導致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相關經驗,闡述了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的基本概念,并指出了目前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現代中央空調設備安裝中存在的問題的一些具體方案,以期能夠促進現代中央空調設備的安全安裝。

參考文獻:

[1]戴磊磊.淺談中央空調系統安裝工程中噪聲的控制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2.

[2]孟華強.中央空調安裝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J].廣東科技,2013(6).

[3]楊榮宗.暖通空調安裝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分析[J].建筑與裝飾,2012(9).

第6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聽了18節(jié)課。這些教師都很賣力,教學設計寫得很認真,但大多數為抄襲志鴻優(yōu)化設計上面的,由于是抄襲同一本書,難免有雷同。我想到了沒有自己思想的課堂會是多么糟糕。

    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教師還是一名好教師嗎?怎樣才能上好一節(jié)課,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

    通過這幾天我對課堂教學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至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

    第一,   準確理解、領悟高中地理課程的五條基本理念。

    第二,   深入理解、領悟高考說明的四大點和十三小點。

    第三,   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把握準確、到位。

    第四,   深刻把握地理學科的知識結構、恰當滲透地理學科思想。

    第五,   注重師生的互動、遵循探究的思路。

    第六,   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給予即時的評價和反饋。

    下面我舉例說明,怎樣才能做到以上幾點呢?比如,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就是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這是由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師的認知特點不同及個體的差異性所決定的。

    比如,在學習水循環(huán)的內容時,我聽了幾個教師的課。他們均是直接按照教材中的水循環(huán)模式圖來直接講解,這里面就沒有很好地體現建構主義理論。我想如果能給出一條具體的河流,如長江的源頭、河流、入???、夏季風、降水等景觀圖片,讓學生自己拿出一張紙來畫一個水循環(huán)的模式圖,效果是否更好呢?這樣從現象到本質,或許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更建構主義的理念。

    再比如,講熱力環(huán)流時,有些教師直接讓學生在教材中找出其概念,然后深入分析概念。我認為這樣也沒有體現建構主義理論,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特點。如果能讓學生運用物理學的知識,自己動手畫出白天的海陸風,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熱力環(huán)流的概念,是否要比直接給出熱力環(huán)流的概念好呢?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就想,我們一線的地理教師不要光上課,還要不停地思考怎么去上好課,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第7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初中物理教學中,知識呈現的順序一般來說決定于教材,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研究,那就是在教材改革中所調整的知識呈現順序,體現的到底是什么樣的意圖.通常情況下,這樣的調整都是基于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編寫者的思路,而到了一線教師手上,這樣調整的余地似乎不是很大.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很多時候也有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且取得不錯效果的.本文重談這個話題,是因為筆者認為,在對知識順序重構之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原有經驗,后者與前者之間的因果關系越明晰,則這種調整將越成功.本文以“物態(tài)變化”的教學為例,一些淺顯的看法.

1基于教材――分析學生的原有經驗

對學生原有經驗的分析是需要基礎的,筆者所確定的基礎就是教材上的知識順序.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根據教材上確定的知識順序,去判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什么樣的思維,這種思維與教材上的知識順序的吻合點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順序,以便讓學生在學習中思維更加順暢.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知識順序重構,并不完全是指章節(jié)上的調整,也包括某一節(jié)中知識順序的調整,甚至包括某一個概念與定義的呈現順序等.

以蘇教版“物態(tài)變化”教學為例,知識呈現的順序依次是物質的三態(tài)、溫度的測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華和凝華、水循環(huán).這樣的順序相對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對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確實做了調整,將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學生認知方面考慮的,畢竟在學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對更多,同時也是有知識難度方面的原因的,因為熔化知識當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點,而這個實驗相對于水的沸騰實驗來說,顯然難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學生初學物態(tài)變化之時,以一個復雜實驗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太恰當.

進一步分析,讓學生基于生活經驗去學習汽化和液化,在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尤其是對物態(tài)變化的初步認識之后,再去學習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個經驗不斷累積的過程,也是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那么還有沒有改進的余地呢?筆者以為還是有的,因為學生在認識物態(tài)變化的時候,不大可能真的從汽化液化開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種物態(tài)變化過渡,在學生有了一些觀點萌芽的時候,及時幫一把,可以讓這些萌芽更好地為后面的知識學習服務.

2基于經驗――分析調整知識順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礎上,筆者在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反應,然后捕捉一些教學資源,以便更好地構建本章的知識網絡.

示例一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教學中,為了充分讓學生的經驗顯性化,筆者在介紹了三態(tài)的特征之后,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你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說你所知道的物態(tài)變化嗎?(必要的時候,需要解釋一下物態(tài)變化,因為物態(tài)變化其實也是一個專業(yè)概念,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此時過多地使用這個概念,還是會影響其思維的)這個時候就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回答來“任意”確定知識的呈現順序了.在筆者的課堂上,學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學生的第一反應,因此熔化概念的構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構之后學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學生自然想到了蒸發(fā),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會慢慢變干等,這可能與學生此前的科學學習中的影響有關,具體不再贅述.學生想到哪種物態(tài)變化,就先討論哪種變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順序,待例子齊全之后,再構建物態(tài)變化的三角形示意圖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發(fā))教學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學習定義,再探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三個因素(雖然教材上沒有,但實際上都是要教的,能夠提前熟悉控制變量,學生也能夠接受,這樣的調整是必要的),最后學習蒸發(fā)吸熱.但在筆者的課堂上,筆者多次發(fā)現學生總是先想到蒸發(fā)是吸熱的,因為學生在例舉蒸發(fā)的例子的時候,就容易根據例子判斷出蒸發(fā)吸熱.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順序,就可以將蒸發(fā)吸熱的認識固定下來.

示例三關于水循環(huán)的教學,可以滲透到前面三節(jié)知識的教學中.水循環(huán)作為最后一節(jié),通常不受重視,但筆者發(fā)現在前面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教學中,已經涉及到水循環(huán)的很多例子,于是筆者突發(fā)奇想,從汽化的教學開始,就在事先準備好了的一張空白幻燈片上,借助白板的繪畫功能,用筆畫出山川、大樹、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學一種物態(tài)變化,就用箭頭標出一種物態(tài)變化,而當六種物態(tài)變化學完后,這個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也就畫好了.這樣不僅將水循環(huán)的知識滲透到前面三節(jié)教學中,同時這樣的形象化處理,還可以讓學生在構建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時候更為順利,效果是極好的.

3教后評價與反思――深化教學理解

在調整了知識呈現的順序之后,筆者以為有必要梳理學生在知識構建過程中的具體反應,同時要評估這樣調整的教學效果.在經過上述調整之后,筆者總結出三個優(yōu)點與一個不足。

第8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一、教材與教輔的關系

很多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這種傾向:在復習的過程中拋開教材,對知識的整理和歸納完全依靠教輔。一般而言,教輔的內容分為兩大塊:一是對知識進行歸納、概括,二是提供大量的課內外習題。考生可能認為教輔的重難點突出,易于把握,殊不知教材的一些優(yōu)點是教輔無法代替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教輔的權威性不及教材?,F在各?。▍^(qū)、市)使用的教材是“一標多本”,“一標”即由教育部制定,它規(guī)定了高中教育的目標、內容,“多本”是指根據這“一標”招標后,由多家出版社編寫不同的教材,待審查通過后,由學校自主選擇使用教材。市面上的教輔良莠不齊,教輔的編寫不像教材那么正規(guī)、權威,它所體現的主干知識也不如各版本的教材貼合新課標的要求。

2.教輔更多的是羅列結論性的知識,而忽略了知識生成的過程。高中地理課程設置的基本思路是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求考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guī)律等。教材在描述地理現象、運用地理原理、闡釋地理過程、總結地理規(guī)律時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關系,而教輔只是知識碎片的堆砌,如果考生在高三復習時以教輔為主而忽視了教材的主體地位,那么無疑會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二、教材三大奪分法

高考的二輪復習也需要回歸教材,那么怎樣才叫回歸教材呢?

1.⒖際圓牧匣乖為教材

考試材料是指試卷中所應用的文字材料、圖文材料,甚至是考試答案。考生對教材的理解可以通過高考真題來還原,具體的做法是在教材里面尋找高考題、練習題的答案,通過二者之間的相互比較,從而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

地理過程強調地理事物隨時間變化的特征,對地理過程的準確描述是考生高中地理學習的瓶頸之一。高中地理過程既有自然地理過程,又有人文地理過程,自然地理過程是指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大氣的受熱過程等,人文地理過程是指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城市化進程的演進等。結合高考真題復習,可以讓考生對地理過程的分析更加嚴謹和準確。

(高考題)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釀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在生長的過程中,特別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晝夜溫差與其糖分積累呈正相關。下圖a中甲、乙兩地均為優(yōu)質葡萄產地,圖b為乙地典型的葡萄種植園景觀,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優(yōu)質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產的葡萄釀制而成的。

分析乙地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堆積的原因。

【名師點撥】高考的標準答案為:乙地位于(羅訥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峽谷,水流急,可攜帶礫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變緩,攜帶的礫石首先在此處堆積。教材(人教版必修一P79)是這樣描述河流出山口流水堆積物形成的過程的:在山區(qū),由于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的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的礫石和泥沙。當水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堆積下來。

高考答案 教材表述

搬運作用 河流出山口前,水流急,攜帶礫石 在山區(qū),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的礫石和泥沙

侵蝕作用 河流出山口后,流速變緩,礫石首先在此處堆積 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水流速度減慢,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堆積下來

通過比對高考答案和教材,考生可以發(fā)現此題的答案與教材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對地理過程進行科學、完整的描述,一般的教輔很少能夠做到,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里不再列舉。

2. 將習題答案回歸教材

教材往往滲透著最基礎、最重要的地理問題的分析方法,為了理解并盡快掌握這些方法,考生也有必要將習題答案回歸教材。

(高考題)2013年7月30日,我國西北某地出現強沙塵暴,下圖示意該地當日14時-24時氣溫、氣壓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強沙塵暴經過該地的時間段是( )

A. 16時-17時 B. 17時-18時

C. 18時-19時 D. 19時-20時

【名師點撥】沙塵暴的產生往往是由于冷鋒過境,教材(人教版必修一P41)總結了鋒面附近的特征:由于鋒是冷暖氣團交界地區(qū),鋒面兩側空氣的溫度、濕度、氣壓都有明顯的差別,所以鋒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風、降水等天氣??忌诮獯祟}時,根據氣壓和氣溫兩項數據的變化可以發(fā)現18時-19時該地的氣溫和氣壓變化最為劇烈,由此可確定當時該地被鋒面控制,也就是說18時-19時是強沙塵暴經過的時間段。

3.將教材轉化為考試材料

高考地理以能力立意為核心,考生將教材知識記得滾瓜爛熟已經無法達到高考的考核標準。在復習的過程中,考生要仔細研讀教材,通過對教材逐字逐句、逐圖逐表的詳細解讀,盡可能地將本章、本節(jié)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建立聯系,培養(yǎng)自身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章節(jié) 教材文字 考生可提出的問題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閃爍的恒星,輪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對于星空背景有明顯位移的行星;有時還可以看到一閃即逝的流星、拖著長尾的彗星 (1)晴朗的夜晚一定能看到星星嗎?哪些因素會干擾人們對天體的觀測?(2)為什么恒星會閃爍?(3)與恒星相比,為什么行星會有明顯的位移?(4)根據教材的定義,流星是否是天體?(5)彗星的尾巴是否是長尾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節(jié) 植樹種草,可以調節(jié)局部的小氣候,改善水文狀況,保持水土,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1)什么叫局部小氣候?植樹種草是怎樣改變局部小氣候的?(2)什么叫水文狀況?植樹造林如何改善水文狀況?(3)植被保持水土的過程是怎樣的?你能否用水循環(huán)示意圖中的若干環(huán)節(jié)描述?(4)簡要說明植樹種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良性影響

此外,對教材中的大量案例、圖片、統計圖,考生都可以處處設疑,處處解疑。正確使用教材,考生可能又會復習到大量的知識,讓似乎失去生命力的教材重新煥發(fā)活力,這其實也是一種向細節(jié)要分的方法。

(高考題)圖1所示的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xù)曝光技術拍z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回答1-2題。

1. 據圖1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 )

A. 低緯度地區(qū) B. 中緯度地區(qū)

C. 北極附近 D. 南極附近

2. 圖1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xù)拍攝的時間為( )

A. 1個多小時 B. 3個多小時

C. 5個多小時 D. 7個多小時

【名師點撥】與此題相似的景觀圖(圖2)在教材(人教版必修一P13)中也出現過,教材中的景觀圖是通過星辰運動軌跡證明地球自轉這一現象,但高考試題將這幅圖進行了深度的挖掘,突出了對考生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

如何將教材轉化為考試材料進行高效的復習?如考生在學習水循環(huán)一節(jié)時可以充分挖掘教材,教材為了說明水循環(hu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呈現了水循環(huán)的基本原理圖。

看似簡單的地理原理示意圖,考生可以將其轉化為一個個地理問題。

(1)如果圖3所示的地區(qū)為低緯度熱帶地區(qū),據圖可推測水循環(huán)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征?如果此地為高緯度地區(qū),又有何區(qū)別?

【分析過程】低緯度地區(qū)氣溫高,蒸發(fā)量大,即海面蒸發(fā)環(huán)節(jié)加劇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加強低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量增多(現象:熱帶地區(qū)降水多)地表徑流豐富(現象:熱帶雨林地區(qū)河流水量豐富)。

(2)假設圖3中海陸之間的距離拉大,水循環(huán)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會發(fā)生何種變化?你能對應箭頭說出反映這些變化的自然現象嗎?

【分析過程】海陸距離增大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減弱內陸地區(qū)降水減少氣候為大陸性氣候(地處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海陸距離增大地表徑流(河流)難以進入海洋內陸河流類型多為內流河。

(3)圖3中植被、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9篇:水循環(huán)的現象范文

熱水鍋爐在停爐期間,外界空氣會大量進入鍋爐水系統內,此時鍋爐雖已放水,但在鍋爐金屬表面總是附著一層水膜,空氣中的氧便溶解在這層水膜中,以致達到飽和狀態(tài),所以很容易引起溶解氧的腐蝕,其腐蝕速度一般要比運行期間快得多。被腐蝕的鍋爐再次投入運行,高溫下又會加劇腐蝕的深度、擴大腐蝕面積,并且氧化鐵不斷剝落,以致縮短鍋爐使用年限。因此,在停爐期間采用適當的保護方法,對防止鍋爐腐蝕,確保安全運行,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停爐保養(yǎng)方法有干燥保養(yǎng)和濕法保養(yǎng)。

一、熱水鍋爐結垢原因分析

(1)熱水鍋爐結垢原因。熱水鍋爐結垢的主要原因是鍋爐運行時水渣形成水垢,熱水鍋爐爐水不汽化,水中的雜質由于加熱分解,相互反應而生成水渣。爐內水處理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讓雜質生成懸浮力強,流動性好的水渣,以利于排出爐外。鍋爐給水水質不良,補水量偏大都會使熱水鍋爐內有大量水渣。水渣生成后,最初以懸浮狀態(tài)存在于鍋爐水中,并隨鍋爐水循環(huán)。如果它不能及時通過排污管路排出爐外,當在爐內積聚到一個高濃度時,就會結成水垢。而事實證明,鍋爐內水處理的防垢性能,只有水渣在低濃度下起作用。當水渣積到高濃度時就會在鍋爐內受熱面上生成二次水垢,或在循環(huán)流速低的部位沉積水渣。水垢和沉積鍋筒底部的水渣對鍋爐危害是很大的,目前熱水鍋爐的水循環(huán)設計只考慮水的流速,沒有把水渣的生成運動考慮在內,這無疑留下了很大隱患。由于水質不良、補水量偏大,排污不及時等現象的普遍存在,使水渣問題更為突出,事故不斷,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管理,提高鍋爐水處理質量,對保證鍋爐安全生產運行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鍋筒底部積渣。鍋爐筒上是熱量集中和主要受熱部件。大量水渣要在這里產生和沉降。如果鍋爐簡前底部水循環(huán)流速很小,水渣的重力作用大于動能(爐骨水處理時還要克服電荷作用)就會沉降。找不到出路的水渣在這里沉積下來,在輻射作用下部分固化為二次水垢。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給水渣一個動力。讓它升起來找到出路。這個動力我們可以通過回水分配來獲得。

(3)水冷壁結垢。沉降在水冷壁集箱里的水渣會被強制循環(huán)的水動力沖向前部,排污口設在循環(huán)水入口側不利于排污。當水渣到一定量時使循環(huán)通路受阻,集箱內流速增高,部分水渣會泛起進入前部冷壁管,高濃度的水渣在外壁強烈輻射作用下不斷變成二次水垢。熱水鍋爐的排污口應遠離循環(huán)水入口處。

(4)上升管結垢。上升管位于鍋爐筒中間,受其上升水的影響鍋爐筒前部水渣很難到達后部下降管排出。這不但導致水渣在前部鍋爐筒底部積存,還增加了上升管沉積。如在鍋爐正常運行時排污,會使上升管流速下降或滯流,破壞水循環(huán),增強水渣滯留和結垢。

(5)后管板裂紋,熱水鍋爐后管板區(qū)域水循環(huán)弱,易發(fā)生水渣停滯濃積,部分水渣附在后管板上或成為水垢。水質不穩(wěn)定時,脫落的垢塊易卡在附近管間,減弱循環(huán),增加積垢面,導致過熱裂紋。增加該處的循環(huán)流速也可通過循環(huán)水引射來實現。

(6)排污。熱水鍋爐排污是水渣運動的最后一步,許多結垢事故都是由于排污不當所致。在鍋爐正常運行時,排污時如排不出水渣,還會破壞水循環(huán)。正確的排污方法是在鍋爐壓火后,循環(huán)系統轉弱時進行,此時不存在破壞水循環(huán)問題,也有利于水渣沉降排出;強制循環(huán)系統宜在循環(huán)泵停止后,水渣沉降較完全時進行。設計水渣的運動就是要讓其務必走完排污這最后一步,盡快從鍋爐消失。有時很難判斷鍋爐內水渣情況,我們通過測鍋爐水的硬度變化來計算鍋內水渣量。

二、干法保養(yǎng)

干法保養(yǎng)適用于停爐時間較長,特別是夏季停用的采暖熱水鍋爐。鍋爐停爐后,將鍋爐內的水放盡,打開入孔及手孔蓋,清除水垢 、泥渣等沉積物,使鍋爐筒自然干燥,入水管系統結垢嚴重,則申請化學清洗。清除爐膛及煙道內等處的積灰、雜物,如預熱器堵塞嚴重,則申請機械清洗。將主汽閥、給水閥、沼氣閥、吹氣閥等與外界連通的閥門加上盲板。用烘火烘干鍋爐本體及爐墻煙道。采用生石灰作為干燥劑,放在木盒內,沿鍋爐筒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每立方米放生石灰2—3kg。在鍋爐爐膛、煙道內放一些生石灰,每立方米3—4kg。將所有入孔、手孔、閥門、手火孔、出渣口、出灰口等密封,與外界隔絕。每隔1個月打開入孔檢查生石灰是否吸潮后失效,如果失效要及時更換。此方法缺陷是:夏季空氣濕度大,CaO遇水后發(fā)生強烈反應,此時干燥劑以達到飽和狀態(tài),不能再吸潮即失效。這就要求必須保證專人負責,每月更換一次干燥劑。

三、濕法保養(yǎng)

濕法保養(yǎng)是利用一定濃度的堿性溶液于鍋爐內表面金屬接觸,使金屬表面形成堿保護膜,來防止金屬的腐蝕。熱水鍋爐停爐后,將鍋水放盡,清楚水垢和煙灰,關閉所有的入孔,手孔,閥門等,與其他運行的鍋爐完全隔離。然后將軟化水制入注入鍋爐至最低水位,再用專用泵將配置好的堿性防腐液注入鍋爐。防腐液的成分是:氫氧化鈉,按每噸鍋水加5-6kg?;蛱妓峒{按每噸鍋水加5-10kg。當腐蝕液全部注入后,開啟給水閥將軟化水灌滿鍋爐(包括過熱器和鍋爐省煤器),直至鍋水從空氣閥中冒出。此時關閉空氣閥和給水閥,再開啟專用泵進行水循環(huán),以使鍋爐內各處的堿性防腐液的濃度混合均勻。在保養(yǎng)期間,應經常作外部檢查,并定時化驗鍋水堿度,若發(fā)現液位或堿度下降,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并補加堿液;定期開泵進行水循環(huán),使各處堿液濃度一樣;冬季應防止鍋水凍結,露天鍋爐不能用濕法保養(yǎng)。濕法保養(yǎng)鍋爐恢復運行時,應將鍋

四、熱力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