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材料作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材料作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材料作文論文

第1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大綱》明確指出:學生作文要“有具體內容”,教師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人手”。小學作文的訓練實質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能力,提高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平;培養(yǎng)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達到小學階段的整個作文訓練要求。從“內容入手”才能達到學生作文“有具體內容”,“從內容人手”就是讓學生認識事物、認識生活,了解、認識要寫的內容,在表達之前,對作文材料有所選擇。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概都有所知,然作文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習作材料貧乏、內容空洞大多雷。其原因、結癥在哪里?制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是什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過研究分析認為:作文教學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選材能力。只有解決了“寫什么”言之有物的問題,才有可能進行“怎么寫”言之有序的訓練。而且選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著整個小學階段,是一個有計劃、有層次的訓練過程。為了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和質量,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調查分析和對策研究,擬為兩步進行:第一步對學生作文材料來源作調查分析,研究對策;第二步對學生獲取材料后如何表達作調查分析,研究對策。本文是第一步的實施情況,我們是在第一學期的后半時進行的,調查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共115名。調查時采取了個別座談、察看學生習作和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

二、問卷的編制和調查結果

為了全面真實了解情況,我們從行為、實事、態(tài)度幾方面設計編題,根據(jù)小學生實際而采取了封閉問卷形式。調查表如下:

小學生作文材料來源調查表

姓名:班級:時間:

1.你訂有作文類刊物嗎?有———無——。

2.你是否有寫日記的習慣?有———無——。

3、你對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和經歷的主動寫作文嗎,寫——,不寫——。

4.活動前老師就要作文,你認為怎樣,喜歡活動害怕作文----,討厭作文玩不開心----。

5.你作文中所寫內容是自已經歷的———看到或聽到的——。看書獲得的——。

注:此表只用/符號表示,每題只選一項要真實填寫。

此表設計上姓名旨在和平時情況對照。幾個問題的設計是想了解學生在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方面獲取作文材料的情況,和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認識的敏銳程度,以及積累表達方面的情況。

調查結果:

題號問卷結果

1、訂有刊物的49人占42.6%,沒訂刊物有66人占57.4%。

2、主動寫作文的8人占7%,不主動寫作文的107人占93%。

3、寫日記的28人占24.4%,不寫日記的87人占75.6%。

4、喜歡活動害怕作文的100人占87%,討厭作文玩不開心的15人占13%。

5、寫以歷的72人占62%,看到聽到的23人占20%,看書獲得的20人占17.4%。

三、調查結果分析與對策

從如上調查結果及座談和察看作文情況來看,學生作文材料貧乏,內容空洞的原因便一目了然。關鍵不具備獨立選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視而不見,不會發(fā)現(xiàn)捕捉有價值的寫作材料,更不要說對事物的敏感和認識分析了。

①學生作文材料的來源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小學生作文材料同樣也源于生活。他們的生活內容、生活范圍決定了其習作的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活動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生活在家庭、學校之中。社會活動較少,對社會現(xiàn)象也只是表面的感知,用自己的是非觀做簡單的評價。正是由此習作中才顯出童真童趣,學生眼中的世界反映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一般,小學生作文材料來源范圍、寫作內容和文章類型如下:

來源范圍寫作內容文章類型

家庭長輩、同輩、同學、老師、各行各業(yè)寫人

學校參觀、游記、活動、游戲、各類事情記事

社會植物、動物、器皿、物品、任何物體狀物

自然環(huán)境、現(xiàn)象、風景、風情、大千世界繪景

由此可見,學生習作內容之多、范圍之廣在他們的生活圈內寫作素材并不貧乏??梢哉f眼前即材料,身邊即作文。只要動筆,生活這座室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為什么作文效果不如人愿呢?歸根結底還是學生不會選材,不具備獨立選材的能力。

②選材能力構成因素

選材能力是一種多種心理機能參與的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它包括對事物的敏感注意力、觀察力、想象、思維等因素。概括起來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選材能力:

1、感知事物能力

2、觀察事物能力

3、分析認識事物能力

4、積累材料能力

5、篩選剪裁的能力

在這幾項能力之中,感知是認識客觀事物的開端,沒有感知人就不可能認識客觀世界。而感受性又是因人而異的,表現(xiàn)在靈敏程度的不同。觀察是分析認識事物的前題,沒有深入細致的觀察,就抓不住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內在聯(lián)系;也就無法認識其本質意義。積累是寫作的基本功,沒有積累就無法選擇,更談不上對事物的深入研究,寫作也就成了“無米之炊”。篩選剪裁是運用材料的能力。顯而易見選材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氣呵成,而是一個有階段,有層次的訓練過程,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各階段要明確訓練重點。

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從這次調查結果看,高年級作文訓練仍要以內容為主,形式為輔,特別是對剛進入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應如此。

A、培養(yǎng)良好寫作習慣,訓練感知觀察捕捉材料的能力。

習慣的養(yǎng)成可使人終生受益。大凡作家都有良好的寫作習慣。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三十卷,就是日積月累用樹葉寫成的巨著。從調查看學生主動作文和有日記習慣者甚少,這怎么能提高寫作水平呢?我們的作文訓練每期8篇文章,太少。而且在教學當中讀、寫分離現(xiàn)象較為嚴重,到基礎訓練時才講作文,再加上指導不得法,作文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學生對身邊能發(fā)生的事,常常是熟視無睹嗎?其實并非如此。調查中可知,作文中寫自己經歷的、看到、聽到的所占比例并不少,他們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同樣表現(xiàn)出關切、熱情、激動。然而,事情過后也就煙消云散了。這是符合兒童觀察、思維特點的:無意識占了主要地位,情緒性又十分突出,輪廓性更加明顯。他們在感知、觀察事物時常常是被動的,受情緒支配的,缺乏精細的分析、辨別。粗略而籠統(tǒng)地一看了之。

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首先要注意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事物的有意注意,從多方面去感知事物,使之感受性不斷地發(fā)展、完善。養(yǎng)成處處留心,遇到事物都要問是“為什么”的習慣。培養(yǎng)觀察習慣,教會觀察方法,學會如何分析、思維。采取措施訓練積累習慣。要勤寫多練,讓學生堅持寫觀察日記。日記不僅可積累寫作素材,鍛煉寫作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分析、認識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紛繁的生活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價值的寫作材料,學會捕捉寫作素材。

B.擴大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

從調查看學生閱讀量小且面窄,僅局限在語文課本中,這對于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是極為不利的。閱讀是寫作的前題和基礎,是間接的觀察。魯迅先生說:“文章該怎么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了?!币淮髱煟缡钦f,那只有多讀、多看了。多讀多看不僅能豐富寫作材料,更能提高認識水平,學習別人的方法。平日我們常說:“作文功夫在文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不去多讀,平時無積累,作文何以傾吐?何況我們的小學生不可能什么都要去經歷體驗一下,可以說閱讀是小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學習觀察、表達的主要渠道。

對策:首先要有大作文觀,不要僅局限在作文課堂上。開展讀書、評書、心得、競賽等各類活動,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逐步養(yǎng)成習慣,教會學生徐特立老先生所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摘記方法。在擴大閱讀量,拓寬視野的同時,還要在輔導精讀上下功夫,精讀名家經典,學習方法,掌握規(guī)律,以達到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C、開展實踐活動,豐富寫作素材

活動、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調查中可看出:學生既喜歡活動而又怕作文,這種心理是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究真原因:一是理解認識和教學藝術問題。過分地、單一地將活動的目的理解為單純?yōu)榱俗魑摹6诨顒忧按蠹訌娬{,造成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二是對作文的要求過高,不能正確理解作文訓練的階段性,層次性和單元性,對每篇作文都以綜合指標去衡量。學生作文只是習作練習,不是文學作品。不能要求過高、十全十美。要針對年級作文訓練要求進行,達到本次訓練要點即可。

第2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就是大量的讀書,這樣動手寫作的時候就好像有神在幫助一樣,思涌如泉。寫英語論文也是一樣,要有效地提高英語水乎,必須作大量的閱讀。廣泛的閱讀可使學生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增加語感,為寫作提供必要的語言材料。作文和閱讀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有些詞語和句型,學生只是似曾相識,通過作文能促使學生把這些東西運用得更熟練,表達得更準確。反過來,這也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聞讀理解能力。

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特別要注意精讀一些內容接近現(xiàn)實生活,接近中學生生活實際的例文。這些文章應該篇幅短小,文字淺顯,語言規(guī)范。由于目前中學課本內容安排的限制,很多學生想在生活中表達的東西在課本中卻無法找到。

我們在課堂上,教師講解課文。船也都著重語法,而極少分析篇章結構,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閱讀一些啟發(fā)性強,能觸類旁通,有助于寫作的例文自然是很有必要的。至于一些離現(xiàn)實生活較遠,句子復雜,含意深奧的文章,則不必在上面多花時間。

首先,要寫好英語論文,需要豐富的詞匯量。詞匯是語言最基本的成分。如果不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語,就無法寫出好文章。要寫好文章,就必須善于從眾多的詞語中選擇和運用最恰當?shù)脑~語。所以擴大和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易鋸商寫作能力的基礎。

其次,需要加強背誦??戳撕梦恼?,不單是理解就夠了,還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多背誦,才能達到融會貫通、據(jù)為已有的效果。英語宜多誦多背,把一些句型、短語,一些文章的片段或全篇,背得滾瓜爛熟,讓這些材料在你的腦袋里扎根,當你要用的時根,它們使會自然而然地冒出來。背誦可以培養(yǎng)正確使用語言的習倔,增強語感,這樣就可以避免生搬硬套地寫一些中國式的英文。加強背誦能變難為易,變費力為省力,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F(xiàn)在背誦和熟記一些語言材料,對中學生來說將會受用無窮。

然后要注意收錄材料。在大量閱讀中,要注意收集寫作中經常要用到的各種材料。發(fā)現(xiàn)有可以汲取的內容,有可以豐富自己表達手段的詞語、句子和語段等,都應該隨手記錄,并整理分類。手頭有了較多的材料后,可以經常翻翻讀讀,并隨時作新的補充。

第3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裝飾材料是室內設計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物質基礎,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裝飾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環(huán)境條件合理地選擇了所需材料;充分發(fā)揮每一種材料的長處,做到材盡其能、物盡其用,才能滿足現(xiàn)代室內設計的各項要求。

室內設計是依據(jù)一定的設計方法對室內空間環(huán)境進行美化的活動,它可以反映空間的時代特征、民族氣質、城市地域風貌。室內設計特性的體現(xiàn)很大程度上受到裝飾材料的制約,尤其是受到裝飾材料的光澤、質地、質感、圖案、花紋等裝飾特性的影響。各種變幻莫測、主體感極強的新型材料能夠創(chuàng)造出同一種空間的不同的心理感覺。因此,裝飾材料是室內設計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物質基礎,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裝飾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環(huán)境條件合理地選擇了所需材料;充分發(fā)揮每一種材料的長處,做到材盡其能、物盡其用;才能滿足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各項要求。

根據(jù)材料使用的部位不同,所用材料的功能也不盡一致,概括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室內空間的墻面裝飾是通過裝飾材料的質感、線條、色彩來表現(xiàn)的。質感是指材料質地的感覺,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在使用后人們對它的主觀感受。一般裝飾材料要經過適當?shù)倪x擇和加工后,才能滿足人們視覺美感要求。但是我們也要發(fā)揮天然材料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純天然的裝飾美感。(2)建筑物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受到日曬、雨淋風吹、冰凍等作用,也經常會受到腐蝕性氣體和微生物的侵蝕,使其出現(xiàn)粉化、裂縫甚至脫落等現(xiàn)象,影響到建筑物的耐久性。選用適當?shù)慕ㄖb飾材料對建筑物表面進行裝飾,不僅能對建筑物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維修費用。(3)裝飾材料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和保護功能外,還有改善室內環(huán)境使用條件的功能。如內墻和頂棚使用的石膏裝飾板,能起到調節(jié)室內空氣的相對溫度,起到改善使用環(huán)境的作用;木地板、地毯等能起到保溫、隔聲、隔熱的作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改善了室內的生活環(huán)境。

人們進行室內設計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和改變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應該是自然環(huán)境與人造環(huán)境的高度和諧與統(tǒng)一。作為室內設計師,應對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用途有所認識,才能在工作中正確地選擇和使用材料。然而材料的品種很多,性能和特點各異用途亦不盡相同因此在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考慮所裝飾建筑及室內空間的類型和檔次。住宅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除了工作時間以外,人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住宅里度過的。因此,住宅的室內裝飾應圍繞著為人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而進行。辦公室、教室、圖書館、高級賓館和大型商場等其他建筑,所選擇材料的檔次應有所不同?;◢徥R面板材耐磨,裝飾效果好,適合用于高級賓館中人流較多的公共部分,如大廳、走廊、樓梯等;而一般住宅的客廳,則較適合鋪設陶瓷地磚。木質地板舒適、保溫,在臥室、起居室鋪設比較合適;塑料地板耐磨、有彈性,適合用于辦公室;化纖地毯、混紡地毯防滑、消音、價格較高,適合用于賓館;純毛手工編織地毯高雅、豪華,裝飾效果極好,但是價格昂貴,只適合用于少數(shù)國家級賓館和會議中心等場所。

其次,要考慮裝飾材料的質感、線型、色彩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材料的質感能在人的心理上產生反應引起聯(lián)想。一般說來,材料的這種心理誘發(fā)作用是非常明顯和強烈的。例如,光滑、細膩的材料,富有優(yōu)美、雅致的感情基調,當然也會給人以一種冷漠、傲然的心理感覺;

金屬能使人產生堅硬、沉重、寒冷的感覺;皮毛、絲織品會使人想到柔軟、輕盈和溫暖;石材可使人感到穩(wěn)重堅實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飾的混凝土表面則容易使人產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因此,在選擇裝飾材料時,必須正確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使之與所裝飾的空間特點相吻合,從而賦予材料以生命。

材料的尺度、線型、紋理,對裝飾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就尺度而言,材料的大小尺寸應適中,符合一定比例。例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廳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則由于尺度太大,會失去其魅力。就紋理而言,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固有天然紋樣,圖樣及底色等的裝飾效果,或利用人工仿制天然材料的各種紋路與圖樣,以求在裝飾中獲得或樸素或淡雅、或高貴、或凝重的各種裝飾氣氛。就線型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應將其視作建筑裝飾整體質感的一部分。例如,用鋁合金壓型裝飾板裝飾外墻面,可以獲得具有凹凸線型的效果。

外墻裝飾材料的色彩,應根據(jù)建筑物的規(guī)模、功能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綜合考慮。建筑物內部色彩應力求合理使用,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產生良好的效果。紅、橙、黃色能使人看了聯(lián)想到太陽、火焰而感覺溫暖,故稱為“暖色”;綠藍、紫羅蘭色使人看了會聯(lián)想到大海、藍天、森林而感到涼爽故稱為“冷色”。暖色調使人感到熱烈、興奮、溫暖;冷色調則使人感到寧靜、幽雅、清涼。因此在具體選用時,要考慮到材料的質感、線型、色彩等對裝飾效果的影響。

再次,要考慮裝飾部位的使用環(huán)境和使用功能。普通石膏板吊頂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使用,其撓度將增加,會影響頂棚的美觀和安全,因而應改用防潮型石膏板同時應選用規(guī)格較小的。浴室、廚房的水汽油煙較大,其墻面可選用表面光滑的內墻釉面磚貼面,以便清洗。塑料壁紙是廣泛用于室內墻面的裝飾材料,但因不透氣,較少用于住宅的內墻面。居室墻面選擇用織物制作的壁紙比較合適。南方住宅的客廳常用陶瓷地磚鋪設,清潔、美觀、涼爽;北方寒冷地區(qū)宜選用有一定隔熱保溫性能的木地板較為合適。在有水的地面還應考慮防滑,如衛(wèi)生間浴室的地面,最好選用防滑的陶瓷錦磚。在人流集中的商店、候車廳的地面,應選擇耐磨性能好的彩色水磨石和陶瓷地磚或花崗石貼面。

由此可見,在選擇裝飾材料時,需要根據(jù)建筑的類型、檔次和使用部位的具體要求,來巧妙合理地運用材料的質感、線型和色彩,以便使建筑裝飾滿足一定的功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發(fā)揮出最佳的裝飾效果。

參考文獻:

[1]田原,楊冬丹.裝飾材料設計與應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4.

第4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關鍵詞:監(jiān)理;材料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掌握監(jiān)理工作中材料質量控制的依據(jù)及要求

在工程施工監(jiān)理工作中材料質量控制的依據(jù)主要有合同條款、設計文件、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監(jiān)理工作中材料的質量控制必須符合其相應的要求。

1.1合同條款各項工程材料質量的保證責任、處理程序和費用支付等均應符合合同的規(guī)定。1.2設計文件全部工程材料應與設計圖紙符合,并符合項目業(yè)主批準的變更與修改的要求。

1.3技術規(guī)范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設施、設備及施工工藝,應符合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1.4質量標準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的質量均應符合合同文件中列明的質量標準。除以上4個方面外,材料還要符合有關產品的試驗方法標準和質量證明書的規(guī)定。對新型建筑材料,還要求有技術檢驗部門關于其技術性能的鑒定書。

2熟悉監(jiān)理工作中材料質量控制的內容及方法

施工中監(jiān)理工作的材料質量控制主要是通過檢查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落實監(jiān)理部的質量保證體系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具體的材料質量控制的內容和方法如下。

2.1檢查施工單位對原材料訂貨、采購、包裝、運輸、堆放、儲存、保管及加工、使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產品質量。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不落實,總監(jiān)理工程師不能簽發(fā)開工令。

2.2落實監(jiān)理部的質量保證體系,明確總監(jiān)理工程師、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監(jiān)理員在原材料質量控制方面各自承擔的職責。

2.3注重每個分部工程及主要分項工程,制定《原材料質量控制一覽表》,表中列出工程名稱,原材料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每批生產廠家、出廠日期、進場日期、數(shù)量、使用部位,合格證,檢驗報告及認證證書資料、驗收人員等。在每批材料驗收后,及時輸入計算機材料報驗臺帳,每月輸出一次。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清楚地知道某一分部或分項工程原材料質量控制在規(guī)格、數(shù)量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以避免實際使用和已核驗的原材料在規(guī)格、數(shù)量上不相適應的問題,從而避免部分原材料質量失控的情況。

2.4堅持原材料復試見證制度,取樣、送樣過程中監(jiān)理人員一定要在現(xiàn)場監(jiān)督,杜絕馬虎、懶惰、圖省事等瀆職行為,徹底避免施工現(xiàn)場弄虛作假的不良現(xiàn)象,把住原材料見證關。

2.5主要裝飾材料訂貨前,施工單位應提供樣品和有關訂貨廠家情況以及單價等資料,向監(jiān)理部申報,經監(jiān)理人員會同設計、業(yè)主方研究同意后方可訂貨。

2.6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須經監(jiān)理人員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監(jiān)理人員在進行原材料質量認證時,重點檢查以下內容:a.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是否符合原材料質量控制依據(jù)的要求,并與現(xiàn)場實物相對照比較。b.對于實施使用認證管理的建材產品:水泥、混凝土外加劑、建筑鋼材、建筑玻璃、建筑衛(wèi)生陶瓷、塑料管材管件、鋁型材、建筑涂料、新型墻體材料等,檢查有效的建材產品使用認證證書,證書上必須有發(fā)證機關、生產企業(yè)、經銷企業(yè)蓋章。c.對于進口材料、設備和重要工程或關鍵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應全部檢驗。進口材料、設備,另應檢查商檢證明書。d.對質量不合格、資料不全、技術指標不明確、未達到合同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或標準要求、實物與資料不符、包裝標志不清而不能確認的材料,不予認證,并指令施工單位或材料供應單位限期將其運出現(xiàn)場。e.施工單位擅自使用未經監(jiān)理人員認證的工程材料,或者擅自替換、變更工程材料,總監(jiān)理工程師應下達停工令,責令整改。

2.7檢查材料的數(shù)量,包括到貨量檢查和每日一次的庫存量檢查,有利于對施工單位施工進度計劃進行有效的管理。當監(jiān)理人員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進料量和庫存量與進度計劃不相適應時,就可及時提醒施工單位,以保證進度計劃的實現(xiàn)。

3重視監(jiān)理試驗室在材料質量控制的作用

檢測與試驗是監(jiān)理進行材料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以上材料質量控制中要充分發(fā)揮監(jiān)理試驗室的作用。

3.1監(jiān)理試驗室的工作

監(jiān)理試驗室在材料質量控制過程中應完成以下工作:①統(tǒng)一規(guī)定各種試驗表格(包括承包人的工地試驗室用試驗表格),妥善管理各種試驗報表及試驗資料。②按規(guī)定頻率進行現(xiàn)場試驗抽查,檢查承包人工地試驗室及其試驗儀器設備。③按合同、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完成驗證試驗、標準試驗、抽樣試驗及驗收試驗。④參加工程項目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重大分項工程的試驗工作。

3.2原材料試驗程序

監(jiān)理試驗室原材料試驗程序如下。承包商提出開工報告后,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出廠證明及試驗報告,并由駐地試驗室抽樣檢查或取樣送檢。若發(fā)現(xiàn)原材料不合格,駐地試驗室要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反映并通知承包商,由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處理意見。

3.3原材料試驗注意問題

試樣要有代表性,取樣采取隨機抽取的方法進行。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數(shù)量不同)不同部位隨機抽取規(guī)定數(shù)量的樣品(如鋼材是從規(guī)定部位截取),即不僅取樣數(shù)量要正確,取樣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規(guī)定進行。試樣的數(shù)量關系到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數(shù)量過少,取樣部位及方法、試件的尺寸的偏差等,都會使試驗誤差增大,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果;但是,在實際檢測中常常出現(xiàn)取樣不具有代表性、取樣數(shù)量不夠,取樣方法不正確等,這就要求監(jiān)理人員在取樣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方法進行取樣。

3.3.1鋼筋:由于鋼筋不可能大批量一次進貨,而且貨源不可能單一,品種、規(guī)格又有所不同,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對進場的鋼筋必須分批、分品種和分規(guī)格堆放,并加以標識。同時,應將提供進場鋼筋的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存檔。在此基礎上,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和監(jiān)理工程師應根據(jù)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等,要求對每批鋼筋取樣檢驗。

3.3.2水泥:對進場的水泥,要求施工單位按分批、分品種、分標號進行貯存,不允許混倉或混放,且需防潮,同時將進場水泥的出廠合格證保存并提供給監(jiān)理工程師歸檔。在此基礎上,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應會同監(jiān)理工程師,按同一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xù)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 200t 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 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于一次,做強度、安定性及凝結時間等試驗。

3.3.3砂、碎石或卵石的檢測,使用單位應以同產地、同規(guī)格分批驗收。采用大型工具運輸?shù)膽?400m3或600t 為一驗收批;采用小型工具運輸?shù)膽?00m3或 300t 為一驗收批。不足上述量者,應按一驗收批進行驗收。

4建立監(jiān)理工作中材料質量控制程序

4.1材料質量重在事前控制。

原材料、設備進場時必須依照相應的程序進行質量的事前控制。先由施工單位進行自檢,檢查材料的規(guī)格、數(shù)量和質量證明文件。并按規(guī)定進行抽樣檢驗,自檢合格后,由施工單位填報《原材料、設備報驗單》,并附下列資料:①材料、設備清單(材料名稱、產地、生產廠家、規(guī)格、數(shù)量、用途等);②材料、設備出廠合格證(實行認證管理的建材產品須有產品使用認證證書,進口材料須有商檢證明書);③材料的物理、化學及機械性能等檢驗報告。在材料進場后24 h內向監(jiān)理部提出報驗申請,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質量保證資料齊全有效,現(xiàn)場實物標志和資料相符,才予以同意使用;否則,限期退場。

4.2 見證取樣

送檢每項工程的取樣送檢見證人,由該工程的建設單位書面授權委派本工程現(xiàn)場監(jiān)理人員1-2名擔任。建設單位應向工程受監(jiān)的質量監(jiān)督站和工程檢測單位遞交“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員授權書”授權書應寫明本工程現(xiàn)場委托的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姓名及資質等簡況,以便檢查核對。施工企業(yè)取樣人員在現(xiàn)場取樣和制作試件時,見證人必須在旁見證。見證人應對試樣進行監(jiān)護,并和施工企業(yè)取樣人員一起將試樣送至檢測單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樣措施送檢。檢測單位在接受委托檢驗時,須由送檢單位填寫委托單,見證人應檢驗委托單上簽名。檢測單位應在檢驗報告單備注欄中注明見證單位和見證人姓名。出現(xiàn)不合格項目,要及時通知工程受監(jiān)質量監(jiān)督站和見證單位。影響結構安全的項目,應在24 小時內報告。見證人對所見證取樣檢測的項目,應建立檔案,并分類建立臺帳,統(tǒng)一編號。臺帳內容應有:項目名稱、進場日期、進場數(shù)量、取樣時間、代表批量,會同取樣人員,使用部位,不合格材料處理情況等。

監(jiān)理人員在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方法進行取樣的前提下,保證所取送檢材料的代表性,檢測人員應對其送檢材料進行仔細核對,確定其抽檢數(shù)量、長度等是否滿足相關標準方法要求,并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再對其進行相關試驗。

5結語

雖然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很艱難,但通過監(jiān)理合理的質量監(jiān)控手段,原材料質量是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

參考文獻:

第5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關鍵詞:長野確;《松陰快談》;日本中國文章學;文法論;文氣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3?0186?06

中國古代散文成就突出,雖然不及古代詩歌對東亞國家的影響深遠,但它對日、韓諸國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日本的中國文章學研究是其漢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尤其是自江戶時代(1603?1867)以來,成果頗著,而且大多采用“文話”的形式。復旦大學王水照教授曾輯有《日本中國文章學論著選》,收錄有日本文話《拙堂文話》、《漁村文話》等;2007年,王水照教授主編的《歷代文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附錄有“知見日本文話目錄提要”一編,收錄30種日本文章學論著提要。雖然此種統(tǒng)計尚待進一步充實,如其中散見于日邦文人別集、筆記等中的文論未予輯錄,然而大體可知,日本關于中國文章學研究的文話、文論相對于詩話、詩論著作的極度繁盛來說畢竟稍遜一籌。但有一點歷來為研究者所忽視,即在大量存在的域外詩話中往往摻入不少文論,它們從域外角度對中國文章學進行的探討,常能發(fā)人所未發(fā),頗具研究與借鑒價值。

日本江戶時代詩話《松陰快談》即是這樣一部有價值的著作,撰者長野確(1783?1837),字孟確,號豐山,伊豫人。修業(yè)古文,著有《武乘》、《詩約》、《文約》等。是書撰于文政三年(1820),今有《日本詩話叢書》第四冊本,韓人趙鐘業(yè)《日本詩話叢編》第八冊本①。書前有長野確《自序》,述成書經由。后有吳江沈楙德跋語,評曰:“其中評論古今及詩文書畫之屬,援引博洽,時具特識,以儗物、服諸君,雅稱后勁?!比珪菜木?,其中卷二集中論文,議論雖屬條目論列式,但自具一定的原則性與系統(tǒng)性,反映了長野確對中國古代散文發(fā)展史、散文本體、創(chuàng)作及鑒賞批評等的見解。當然不乏對中國古代文論的借鑒,但更多的是結合本邦創(chuàng)作而產生的獨到體認。發(fā)掘其中國文評觀,可為當今中國散文研究提供一些新視角,同時也可考見中國散文及文論對域外文章學的影響、受容情況。

一、關于中國古代散文的演變及其經典

《松陰快談》對中國歷代散文的批評及散文經典的評價,有著較為精辟的論述。從總體上說,長野確主張論文應不拘世代。他引述明代都元敬《鐵網(wǎng)珊瑚》之語:“今人收畫多貴古而賤今,且如山水花鳥,宋之數(shù)人超越往昔。但取其神妙,勿論其世代可也。”長氏進一步推論說:“余謂,書畫詩文,皆不拘世代可?!彼u世儒論詩文以世代為高下,是“耳食”之言,并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詩文之佳惡,在人而不在世,在詩文而不在人?!庇刹痪心嘤谝允勒撐?,長野確進一步延伸出“前人不必勝后人”說。他說:“前人不必勝后人,如《列子》之不及《莊子》,左氏之不及司馬,范曄之不及陳壽,《晉書》之不及《五代史》諸皆是也。豈得拘世代哉。”[1](264)

厚古薄今向來是中國詩文評論中慣見論調②,“一代不如一代”的文運論屢現(xiàn)于論者筆下??少F的是, 長野確沒有盲目蹈襲成說,認真地對中國文章之歷史演變作出思考,所以能發(fā)人所未發(fā)。例如長野確曾再三突出的“左氏不及司馬”說,就與中國傳統(tǒng)見解差異甚巨,他說:“左氏之不及司馬,猶《列子》之不及《莊子》也。”并引述朱熹與胡應麟的兩段議論,認為“皆所謂眼透紙背者”:“朱子曰,《孟子》《莊子》,文氣俱好,《列子》便有迂僻處,《莊子》全寫《列子》,又變得奇峻。胡元瑞《筆叢》曰:大抵《列》之文法、《莊》之文奇,列猶丘明,莊猶司馬。列規(guī)矩,馴而易入;莊崖岸,峻而難攀?!盵1](264)至于緣何不及,長氏也有詳細分析:

余常持左氏不及司馬之說,其略曰:人皆知班之不及馬,而不知左氏亦不及司馬也。子長之文猶文人高士為水墨山水,略有筆墨,而妙處在筆墨之外;左氏猶畫匠之著色山水,固守規(guī)矩,而不敢胡亂下一筆也。然求其神采秀發(fā),氣韻流動,不可多得也。左氏一部自首至尾,唯是一法,少變化。至《史記》,則縱橫變幻,使人把捉不得,所謂神明于法者。[1](263?264)

可見,長氏以“法”為準權衡二者優(yōu)劣,一“唯是一法”,一“神明于法”,左氏之文短于固守規(guī)矩、拙于變化;司馬之文長在變幻縱橫、意在言外,因而優(yōu)劣自異。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評中,論者多以二著各具千秋,稱《左傳》則以“春秋筆法”,許《史記》則謂包孕豐富。常將司馬與班氏作比較,將其與左氏比較實為罕見,且無論長野確的評論是否正確,至少足備一說。

當然,這并非表明長野確忽略了秦漢古文的整體成就,實際上,他在討論古文時,經常從中推舉一些經典著作作為初學者之門徑。如《孟》、《莊》、《左》、《國》,長氏就屢作頌揚,稱為“古文之美者”。他還特別提到一些不太為人注意的古文著作:“敘事之奇古者,莫如《檀弓》、《穆天子傳》焉,漢武、飛燕內外傳,亦野史之古者,文家不容不讀?!盵1](270)

然而,相對于秦漢古文,長野確更為欣賞的仍是唐宋古文,尤以八家為最。他認為韓、柳、歐、蘇等八家文,“已為千載之宗師”,后世學文者,“不得不依其法”。長氏對八家的稱頌不吝贊詞,認為他們的部分篇章完全可與司馬之文相匹肩,而毫無慚色。他例舉柳子厚《段太尉逸事》,謂“咄咄如生,與馬遷相上下”,又說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與馬遷相上下,范曄、陳壽皆不能及也”。

八家之中,長氏極崇韓、柳、歐、蘇四公,他以“法度”為線索認真準確地分析了他們各自古文的特點:

光明正大,法度森嚴,而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如韓文公焉;縱心姿腕,篇法政嚴,序次詳備,麗句層出,愈多而愈不亂,莫如柳柳州焉;婉曲周折,法度閑暇,詞意醇厚,氣調員美,莫如歐陽公焉;縱橫排奡,才鋒俊偉,奇奇怪怪,不與法期而與之合,莫如蘇文忠焉。[1](258)

韓愈之文以法度謹嚴又渾浩流轉為特征,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說:“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而抑遏掩蔽,不使自露;而人望見其淵然之光,蒼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 視?!盵2](122)柳宗元之文則篇法嚴謹,又不露痕跡,名章警句,迭出不窮。歐陽修之文,紆余委曲,說盡事理,蘇洵贊云:“紆余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極,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tài)。”[2](122)東坡為文,則“工于命意,必超然獨立于眾人之上”[3](333)。長野確的評析可以說十分準確地把握“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的特點[4](1165)。

長野確雖然主張論文應不拘世代,但在具體論文實踐中,卻難免自相矛盾。典型如對宋以后散文的評價,長野確認為古文之佳者大體在宋前,元明清即便有名家一二,整體卻每況愈下。他論列元好問、趙孟頫、楊維楨等元代“有文名者”十余家后,謂其只可比之于“宋之小家數(shù)”。緊接著他說:“至明文運又旺,名家不啻千百,然亦皆不能仿佛宋人,獨王陽明可與宋大家比肩而立矣。”[1](277?278)可見,長氏認為元文為宋與明之間的一個低谷,但是明文雖較元文為長,卻不足與宋文并轡:

明人務求勝宋人,然其學術文章,曾不能仿佛宋人,大抵宋人能自為一家,不肯蹈襲前人。明人好剽竊古人,是其膽識已迥然不同也。清人長于考據(jù),指摘前人之謬誤,旁引博證,往往中其肯綮,然短于著作,其不及明人,猶明之于宋也。[1](290?291)

明文不及宋,而清文不及明,更遑論宋文。長氏此說并非一家之見,認為文章隨氣運代降恰恰是中國古人常彈之調。這與其“前人不必勝后人”的進步主張是相齟齬矛盾的。

長野確認為明人古文之所以落下一乘最主要的原因是“剽竊”:“明人所謂古文皆第剽竊古語耳,至其法度神妙,則未嘗夢見?!彼e出明中期前后七子之領軍人物為例:

何、李、李、王之詩文,譬猶劇場中正末凈丑戲子之語言,模擬文飾太過,強笑強哭,毫無神氣,故乍讀之可喜,再讀之使人羞赧。

明李于麟、王元美剽竊古語,以為古文,不知文之古今在結構,而不在字句之末也。結構合古法,雖用俗語,不害為古。[1](283)

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等倡“文必秦漢”,目的雖在矯臺閣茶陵之弊,但他們盲目崇古,作文時又難脫以摹擬代創(chuàng)造的窠臼。此后的后七子李攀龍、王世貞等,把復古風推向更,創(chuàng)作上比前七子更死板地模仿古人。

長野確雖深抉明文剽擬之弊,并以何、李、李、王為矢的激烈排擊,但他并非完全否定明文。他 說:“明文之佳者,莫如王陽明焉。遣言措意,縱 橫開闔,靡不如意;方正學、徐文長,亦恢恢乎疾馳矣;簡潔雅馴,莫如劉青田;富贍雄偉,莫如宋景濂。……”[1](278)列舉明文之善者數(shù)人,而其中對王守仁之文更擊節(jié)不止,屢作稱賞。謂:“從前論明文者,未嘗及王陽明。余讀《陽明文錄》,縱橫俊偉,出入高下,靡不如意?!盵1](278)他甚至認為王陽明是衰弊的明文中唯一堪“與宋大家比肩而立”者。的確,王陽明的散文,雅健沉雄,能獨抒胸臆。他的思想與文章,對唐宋派和公安派有直接影響,在清初評價很高,但桐城興起后,則多受冷落。長氏以其文為明文之“佳”者,可謂巨眼。

相較明文之弊在“剽”,清文則病于“細”?!扒迦酥?,能入細而不能為大。秦漢古文,大抵粗枝大葉之文,氣骨雄壯,豪蕩不羈,所以為高也。清人之文,唯于枝葉上粉澤,是所以不及也?!盵1](285?286)

二、關于中國散文的本體與創(chuàng)作

《松陰快談》中長野確最著力之處,是對散文本體、創(chuàng)作方法及入門途徑等的探討。其中很多精見可以與中國古代文論相為參觀,也對現(xiàn)今的散文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首先,強調“文有四法”、“法與我一”。長野確認為散文創(chuàng)作必須明知文法,“作文如用兵”,學文者須“先學字法、句法、章法、篇法”,猶如學詩者“先學平仄,排比句法、韻腳也”。他稱引本邦太宰德夫《文論》曰:“文有四法,曰篇法,曰章法,曰句法,曰字法。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四者皆有法,一失其法,則不成文矣?!盵1](252)又說:

文欲雅健而婉曲,此用工夫在字法與句法。又欲氣脈流貫,而變化曲折,不支離旁斥,此用工夫在章法與篇法。作句大抵欲曲而不欲直,欲省而不欲增。曲則有味,省則不弱。作篇欲前面伏后面,前段生后段,枝葉相生,則自然活潑不死矣。[1](291)

拈出四法,以為作文之規(guī)矩,這不僅令初學者有徑可循,也道出古文關鍵所在。

長氏諄諄突出四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針對日本當時文壇現(xiàn)狀而發(fā)。他曾屢次批判本邦文人創(chuàng)作、論者論文,均未嘗知法。他說:“邦人論文者,大抵知字法與句法而已,未嘗知有篇法也。論文及篇法者,獨太宰德夫而已。然擇而不精,語而不詳?!盵1](270)又說:“本邦儒者作文,多未知篇法而妄作也?!奔幢闶且暂渡迯茷槭椎墓盼霓o派也存在著相同的缺陷,“所作 猶多失篇法,如德夫之言,況他人乎?”[1](252?253)長氏最后指出忽略字法、句法,尚是小疵,至失篇法,則“安在其為文哉”?由此可見,四法當中,長野確以篇法為最關鍵。

長野確還以唐宋大家為例,具體闡明“法”的重要性。韓昌黎“法度森嚴”,柳子厚“篇法政嚴”,歐陽永叔“法度閑暇”, 蘇子瞻“不與法期而與之合”。又說:“韓學孟,歐學韓,終不見其蹊徑,張無垢所謂欛柄入手,開導之際,改頭換面,隨宜說法,使殊途同歸。是可以悟作文之法。夫孟、韓、歐、蘇之所同者,在其法度結構爾,不可求同于字句之末矣?!盵1](259)明了法的重要性之后,關鍵在如何得法,長野確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即求之經典:孟、莊、左、史、韓、柳、歐、蘇?!坝h論文法,且試讀《孟子》、《莊子》;欲知敘事之法,且試讀《左傳》、《史記》。反覆以索其結構之法,久之自了然矣。不必須多辯也?!盵1](260)

尤為可貴的是,長野確雖強調“法”之重要,卻不為所縛,指出應當“法與我一”,堪稱卓識。他認為若要“變化縱橫,出奇無窮”,則出于“天資妙才,非工夫所能及也”?!拔姆ㄉ鯂狼颐鳌钡氨緹o定法”。的確,為文雖須心中有法,但決不可為法所限,否則行文拘謹,“筆端窘束,氣脈不貫”。但如果完全無視法度,又“憒焉自放”,易“敘次錯置,前后支離”,故必使“法與我一,不與之期而合”,渾化無跡,才堪稱“善文”。

其次,強調“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為奴”。法的強調是為文的方法論層面,它并非終極目標,立意才是根本?!拔囊赃_意為主”,長野確認為意、氣、辭是文的三要素:

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為奴,是千古不易之定論也。造語雖巧,而氣脈不貫,主意不明,是奴婢強而主輔弱也。故能役使奴婢,而不能為奴婢役使,斯可謂善文矣。喋喋千言,意晦氣弱,將焉用文,不如不作之愈也。[1](254)

以主奴關系類比“意”“氣”“辭”三者關系,貼切準確。事實上,“文以意為主”是古代辭章家們反復闡明的論題。晚唐時杜牧就有過類似的表達,他在《答莊充書》中說:“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盵5](182)其實三者之中,長野確對“氣”的強調也是十分著力,他認為氣脈通貫,則言無不宜,而文之強弱也根柢于此。為此他引述了魏曹丕“文氣”論與唐韓愈“氣盛言宜”說,并稱譽為“千古之確論”、“作文之要訣”。

對于“氣”、“辭”二者關系,長野確給予了更多關注。“文之強弱,在氣而不在辭,世有以艱澀為強,以平易為弱者。東坡之文,平易著明,于麟之文,艱澀隱晦,然孰強孰弱,孰優(yōu)孰劣,孰奇孰拙,具眼者必能辨之?!盵1](255)然而,語辭與氣脈還須與法度相結合,才稱完美?!霸煺Z雅馴,一氣流貫,縱橫馳騁,不失法度,乃稱作手?!痹O若只是造語精巧,但“氣脈不貫”,則如“剪彩之花,終無生氣矣”;另一方面,如果“縱橫馳騁,無規(guī)矩法度”,也只是“風顛漢之絮語,豈成言語哉”[1](270)。可見,三者間相輔相成,方能鑄就宏文。

具體到創(chuàng)作中,長野確主張“一氣呵成”,融化諸法而無斷續(xù)之痕,反對銖積寸累、慘淡經營。他說:“作文須一筆寫去,首尾粲然而后稍加添刪,則自然有活潑流動之氣,若銖積寸累,則死氣滿紙,使讀者厭倦思睡也?!盵1](256)他還將之比喻為人的軀體,四肢百骸作用各異,有流貫全身的“氣”從中斡旋,才能生活運動。文章也是如此,雖然有抑揚、開闔、操縱、起伏、回抱、接初等種種方法,但唯有以“氣”貫之才能生動??梢姡L野確雖然強調文法,然而他所說的法是不與“氣”相違背的“法”,法雖然于文至關重要,卻不能為法而法。作文最關鍵在于氣脈充盈,一氣流轉。

當然,強調“意”主“氣”輔“辭”奴,并不表示長野確忽略語辭在文章中的作用。長氏對語辭的討論著墨亦多,并體現(xiàn)出初步的辨體意識。一方面,他認為“文體已異,語氣自別”,語辭隨體裁的不同而各異。“有經語,有史語,有小說家之語,有語錄隨筆之語,論記序書尺牘之類,文體已異,語氣自別,斷斷不可混用也。”[1](255)又說:“有套語,有歇后之語,用之詩、尺牘小文辭,猶可也。至作文議論大文章,則必不可用也?!盵1](255?256)另一方面,長氏由此生發(fā),強調“辨體”之為急務。他批評陋儒不能辨文體,粗心讀書,見中國人或用俗語、或用套語、或用歇后語,不辨古今,不問文體,以為文章都是如此,也肆意模仿,隨處亂用。他主張“文體之不同,猶畫工之于草木禽獸,各別體也”。所以學習作文的人,辨體是首要之急務。

再次,強調創(chuàng)作須“學”、“悟”結合。其一,涵詠經典、師友切磋相結合。“法”為文之干,欲立此干,學習為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無非是從前賢經典、時彥師友兩方面汲取養(yǎng)分。長氏說:“詩法易認,文法難知。欲知作文之法,則莫如熟讀韓、柳、歐、蘇之文,而又不可無良師友也。否則用力甚勞,而誤認不 少?!盵1](253)如前所論,長氏論文極為推舉韓、柳、歐、蘇等四家之文,視為第一乘,至以為學文必須熟讀之,輔以師友切磋,方更為確當。

對于取法的經典,長氏遍列先秦以來諸多名作,只是在學習時,長氏強調宜精不宜雜,“惟要精看數(shù) 部,須使書味盈胸中,慎不當貪多矣。”“讀歷史諸子鈔本,不如讀一部史子也。讀諸家選本,不如讀一家全集也?!盵1](251)長氏列出應精讀的經典之作:《左》 《國》《史》《漢》,《孟》《荀》《莊》《騷》,加以韓、柳、歐、蘇三全集。反覆精讀,然后下筆。專則苦貧,博又易雜,所以學文者亟需慎重,長氏諄諄教以全集替選本,對目今的創(chuàng)作實踐來說,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為選本于鑒賞有較大價值,然而對于指導創(chuàng)作學習、深入了解作家體格時,選集不免捉襟、窺豹之嫌。不僅如此,長氏還接著說:“然不可無良師友琢磨也。否則不免獨學固陋矣?!痹俅瓮怀觥傲紟熡选钡淖聊ブ?,必不可少,可使為文者事半功倍。

其二,“學”、“悟”結合。長氏稱引陳師道《后山談叢》“法在人故必學,巧在己故必悟”之語,謂:“兩個工夫不可闕一也。蓋無師友琢磨,則規(guī)矩準繩不可得而知也,故必學焉;夫運用之妙,存于一心,在我自得,不可恃他人也,故必悟焉。”[1](258)

三、關于中國散文的鑒賞與批評

長野確不僅對中國散文發(fā)展史與散文本體論、創(chuàng)作論有深入的論述,同時也對散文鑒賞、批評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其一,從批評者主觀看,長野確主張須平心靜氣,反復求索。他說:“凡觀人詩文者,虛心平氣,反覆數(shù)過。”力求體察作者用心。在此基礎上,還須推人及己,思考如果自己創(chuàng)作,“果能勝之否?果能及之否?抑不可及否?”然后才能評論作品佳否,“庶幾不謬”。那些“率以愛憎之口,妄加譏評于人文”者,長野確譏之為“矮人觀場,從人啼笑”,道出了古來率評者不加深究、人云亦云的共病。

其二,就具體批評而言,長野確認為應當以篇章結構為重,觀大忽小?!跋软毑炱浣Y構大勢如何,此果佳,有小瑕累,未足為病也?!彼€引述了柳宗元的議論:“古今號文章為難,非謂比興之不足,恢拓之不遠……得之為難,知之愈難耳!”[1](266)以為子厚此論“善哉”。同時批評當時的文人以“井蛙之見”,妄意品評文章,“偶見小疵,嘩言攻之,并其全體之美,棄擲不顧”。

當然,強調“結構大勢”,正是長野確論文講求篇法、章法的自然述求。但這并非表示長野確忽視鑒賞批評中文辭這一衡量因素。他認為文辭惟“求其美”為是,反對以措辭的難易、表達的繁簡為衡文之標準:

論文不問其美惡,惟簡短而后可,則濡墨吮筆,可一朝駕歐、蘇之上;惟繁長而后可,則綴字滿紙,皆可壓倒孟、韓,視字之多少,以為文之高下,則三歲童子皆可以論定古今文章矣。楊升庵曰:“繁非也,簡非也,不繁不簡亦非也;難非也,易非也,不難不易亦非也。繁有美惡,簡有美惡,難有美惡,易有美惡,惟求其美而已?!敝栽?![1](267?268)

此處所引楊慎(1488?1559)論文語出自《升庵集》,楊氏認為“論文者當辨其美惡,而不當以繁簡、難易也”[6](1654)。在中國的散文鑒賞批評中,繁、簡問題實際上一直是眾多論文者的重要話題之一。元代王構(1245?1310)撰《修辭鑒衡》卷二“繁簡”條云:“文有以繁為貴者,若《檀弓》石祁子‘沐浴佩玉’,《莊子》之‘大塊噫氣’用‘ 者’字……文有以簡為貴者,若《舜典》‘至于南岳,如岱禮’,‘西岳如初’……但繁而不厭其多,簡而不遺其意,乃為善也?!盵7](1213?1214)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論文時說:“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繁簡之論興而文亡矣?!妒酚洝分碧?,必勝于《漢書》之簡處;《新唐書》之簡也,不簡于事而簡于文,其所以病也?!盵8](3237)二人都主張論文不應以繁簡、難易為準,而以美惡為度。

四、結語:長野確對中日古典文論的

接受與創(chuàng)新

毋庸置疑,《快談》所取得的成就與中、日古典文話、詩話等的影響分不開。它受中國文論的影響深遠,如前文所論,長氏經常援引中國文人、學者的文論觀,例如曹丕、韓愈、陳師道、朱熹、吳萊、胡應麟、焦竑、楊慎等人的觀點。長氏還經常表達對中國學者的推崇之情,例如南宋理學家呂祖謙,“余在昌平學舍,閱寫本呂東萊先生《左氏博議》,……讀《博議》亦知東萊學殖之富,才力之雄。”[1](279)南宋思想家陳亮,“(《龍川文集》)讀之,議論恢奇,如其為人?!鋵W雖詭,要亦一世豪杰也?!盵1](280)明朝學者胡應麟,“余讀胡氏《筆叢》四十卷,其學賅博,明儒蓋少其比 矣?!盵1](238)明朝學者楊慎著作、王世貞《藝苑卮言》,長氏亦屢屢稱引,以為是“可謂具論矣”、“甚佳”。

除了中國文論之外,日本古典文論也對長氏文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論述文有四法時,長野確屢次稱引太宰純的文論,謂“善哉,太宰氏之言,本邦先輩論文,能及此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聞也”。[1](252)此外,長野確還在《快談》中多次表達了對本邦先儒的尊崇之情。

然而,在承襲先賢文評成果的同時,長氏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處。其文論所體現(xiàn)出的獨到特點、創(chuàng)新價值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其一,偏重古文,不喜駢文,是它的一個特點。詩話對先秦古文,以至唐代韓柳均有較高評價,但提到柳文中夾雜駢儷之語時,卻譏之為“駁雜”,頗為不屑。又如,長野確指出陸贄奏議之作,文辭典質溫雅,但不免“駢儷之體”。言語之間,亦是對駢儷之語有所微議。

其二,常以指導本邦創(chuàng)作為出發(fā)點論析中國散文,是《快談》的另一特點。其中不少觀點對當時的文壇具有指導性意義。例如作者鑒于當時日本文壇重字句之法、忽篇章之法的現(xiàn)象,屢作感喟,并銳意革弊。又如,針對本邦以荻生徂徠為首的古文辭派,長氏基于室鳩巢等人的反古文辭說,常予貶斥。例如援引蘇洵之言論,借以批評古文辭派,“蘇老泉曰:‘今夫繡繪錦縠,衣服之窮美者也。尺寸而割之,錯而紉之以為服,則綈繒之不若?!?、王、物、服,所謂古文辭者,無乃類此乎。”[1](285)物、服指的是古文辭派的荻生徂徠及其弟子服部南郭。長氏對古文辭派的批評主要仍是集中于對荻生徂徠的批判。例如引用伊藤東涯之論徂徠文章之語曰“譬猶著鬼臉恐嚇嬰兒”。又在論述本邦文章學發(fā)展歷程時說:“享保年間,物徂徠出,才氣超卓,始悟西土之文理,自以為獨得之秘,于是蔑視先儒,傲睨海內,造為新說名曰‘古學’。高言虛喝,以風靡一世。當時諸儒不心服者,欲與之抗辯而才力不足,徒憤惋而已,可勝嘆哉?!盵1](286)長氏認為徂徠之失在過于迷信李攀龍、王世貞,“徂徠之 才,豪蕩不羈。……但恨過信李、王,誤用其才”。[1](287)

其三,論文時將中、日作家進行比較,時有新見,能發(fā)人所未發(fā)。如將江戶時代優(yōu)秀的詩人新井白石、熊澤蕃山,比之唐、宋名家,認為二人與之“比肩而無愧色焉”。[1](231)“新井白石,經世之才,可比賈太傅、陸宣公,如詩文,特其余事耳?!盵1](288?289)又如將崇信前七子的荻生徂徠與李攀龍、王世貞進行比較,“茂卿篤信李、王,終身不疑。然其才實出李、王之上,茂卿之文,氣骨矯矯,筆力俊利,李、王迂僻不快利?!盵1](287)長氏認為徂徠之才、文皆為李、王所不及,毋論此評確當與否,然亦足備一說。

綜上所述,《快談》受到中、日古典文論的廣泛影響,它的文評觀有承有革,不乏獨到創(chuàng)新之處。其不拘世代說、前人不必勝后人說,對今日之古文研究仍頗具啟發(fā)性。其中一些小的觀點,也體察入微,新見迭出。廬山面目,身在其中者往往無法探驪得珠,域外之眼、他山之石,常常易獲攻玉之功。要之,研究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散文的著作,既對我們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有他山之石之效,也為中日文章交流史提供生動的材料,理應受到我們的關注。

注釋:

① 本文采用蔡鎮(zhèn)楚《域外詩話珍本叢刊》(第5冊)影印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

② 關于文章與世高下的議論比比皆是,例如明何良俊撰《四友齋叢說·論文》:“世變江河,蓋不但文章以時而降,至于人品語言,以今較古,奚啻天壤!”(《歷代文話》第2冊,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8頁。)諸如此類議論在中國古典詩文評中屢見不鮮。

③ 關于藤原惺窩、林羅山、林鳳岡、木下順庵等人的評論,參考了[日]松下忠著《江戶時代的詩風詩論》,學苑出版社,2008年版。

參考文獻:

[日]長野確. 松陰快談[M]. 蔡鎮(zhèn)楚. 域外詩話珍本叢刊(第5冊).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6.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郭紹虞. 中國歷代文論選(第2冊)[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范溫. 潛溪詩眼[M]. 宋詩話輯佚(上冊).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李淦. 文章精義[M]. 歷代文話(第2冊).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杜牧. 答莊充書//郭紹虞. 中國歷代文論選(第2冊)[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楊慎. 升庵集·論文[M].歷代文話(第2冊).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第6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一、情感點撥。寫作需要激情,寫議論文也是一樣。作為教師,首先是如何給學生一個啟示,觸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和興趣。即通過教師的點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調動他們的信息貯存,喚起他們的有效記憶。為此,教師就應該創(chuàng)設必要的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趣和欲望;或者突破陳規(guī)老套,在命題上下一番功夫。比如,不能老寫《談理想》、《向雷鋒學習》之類,學生膩煩了的大而全的題目,而應該結合教學、生活實際,巧妙地出一些諸如《鴻鵠與燕雀》、《三月之后的遐想》等題目,從而使學生見題入境,因境動情,情不自禁,躍躍欲試。

二、范文點撥?!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有時學生寫作文無從下手,教師應引導他們回憶學過的同類課文,朗讀報刊上的有關范文,甚至宣讀自己的“下水”作文,因文激情,溫故知新,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調動寫作靈感。讓學生弄清這類文章的寫法一般都是先擺出對方的荒謬論點,作為批駁的靶子,然后有的放矢,針鋒相對地予以批駁。以文引文,學生寫作就會出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

三、題目點撥。文章題目猶如人的眼睛,是關鍵部位所在。議論文題目,通??煞譃檎擖c型、范圍型、寓意型、材料型、駁論型五種。在命題作文中,對于議論文題目的潛心研究,不僅有助于把握中心議題,明確限定條件,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理清線索,從而更好地謀篇布局。首先,像《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一類論點型題目,題目本身就是需要證明的論點。對于這類題型,只要直接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論證就行了。其次,對《我對語文教改的看法》一類范圍型題目,第一先要確立論點,然后再按論點題目處理。再次,對于像《毀樹容易栽樹難》之類的寓意型題目,要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進而引出論點,不能就事論事。第四,對于《從魯迅“棄醫(yī)學文”談起》之類材料型題目,一般要求就材料發(fā)議論,關鍵要弄清材料所包含的意義,從中提煉出觀點。第五,對于《“雷鋒精神過時了”嗎?》一類駁論型題目,則要按駁論的一般結構和批駁方法對錯誤論點進行駁斥。

四、立意點撥。近年來高考作文往往采取提供材料、限定條件的形式,讓考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考題所提供的材料往往包含多個思想側面和豐富復雜的內容,考生可以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角度確立論點。這里就存在一個中心優(yōu)化的問題,也就是要在準確把握材料寓意的基礎上,選出一個最佳論點。比如,曾經看到這樣一個高考作文題――《讀〈畫蛋〉有感》,根據(jù)材料可提出以下幾個中心,(1)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成就事業(yè)。(2)應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3)學貴有恒,決不能憑一時的興趣。(4)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源于扎實的基礎。不難看出,這些論點中,(1)和(3)之所以不準確,都是縮小了論題的內涵,而擴大了它的外延。(2)沒有把握住材料本身的寓意,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只有(4)才準確地把握住了原材料的內涵。

五、材料點撥。寫議論文,一定要把握好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辯證關系,做到觀點統(tǒng)率材料,材料證明觀點,材料為觀點服務。觀點必須正確、鮮明;材料必須真實可靠,精煉典型,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對于材料,除了平時要廣泛收集、分類整理貯備外,寫作時要根據(jù)觀點的需要,審慎地加以選擇,力求觀點和材料的高度統(tǒng)一。任何材料,即便是最典型、最突出的材料,如果不能緊緊圍繞所要論述的觀點,不是緊扣這個觀點,也要忍痛割愛,棄之不用。如寫《學,然后知不足》一題,如果引用“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無紙,母親用荻畫地,教他寫字”這個例子,顯然不妥,因為它屬于勤奮成才方面的典型事例,卻不能成為論證本文論點的材料。

六、論證點撥。所謂論證方法,就是論述和證明論點的方法。論證的方法主要包括引證法、例證法、類比法、喻證法、引申法、對比法,等等。文章不同,論證方法也各有側重;如“論點型”、“范圍型”題目,多用引證法、例證法;“寓意型”、“材料型”題目,多用“喻證法”、“類比法”,而“駁論型”題目,則多用對比法和引申法。如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題,首先要把握好它的寓意(事情的成功是由小而大、逐步積累的),其次在確定中心論點的基礎上,著重運用類比法展開聯(lián)想引申,或者聯(lián)想學習,或者聯(lián)想品德修養(yǎng),或者聯(lián)想事業(yè),……突出重點;深入論證,必能寫出較為滿意的文章。

七、框架點撥?!翱蚣堋保次恼碌慕Y構。古人說:“文無定法”。但也有人說;“大體則有,定體則無”??梢?,寫文章要不要模式,自古以來就有爭議。我以為,對于初學者來說,有比沒有好。議論文的結構方式,一般可分為總分式、并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等。不同類型的文章又有更為具體的模式:如讀后感的寫作公式一般可歸結為:引(引析原文)議(點明論點)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結(總結全文)。這種模式與我國文章的傳統(tǒng)寫法――起、承、轉、合不謀而合,適用范圍相當廣泛,可用于諸如觀后感、影評,劇評、書評、心得、體會、雜感和各類評論等文體,對習作者來說是不無好處的。

第7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那么,有什么秘訣可以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面出現(xiàn)呢?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處理好論點與論據(jù)的關系,即在寫作議論文時,選用的論據(jù)材料與原來提供的材料(或從中提煉出來的論點)具有同質性。

所謂同質性,即要求所選論據(jù)材料的要素與原材料(或論點)所具備的要素相同、一致。那么,應該怎樣做,作文論據(jù)材料才與所供材料(或論點)同質呢?

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緊扣論點要素篩選材料作論據(jù)

可作論據(jù)的材料成千上萬,也千姿百態(tài)。篩選論據(jù)材料不能被材料的萬紫千紅所迷惑,一定要弄清材料的實質,緊扣論點,按論點的要素去篩選與原材料(或論點)同質的論據(jù)材料。

例如,要論證“勤能補拙”這一論點,那么在篩選論據(jù)材料時,就必須針對這一論點所限定的以下三個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有“勤”補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此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就是不符合該論點所限定的要素,論據(jù)材料就難以證明論點。

有學生選了這樣一個論據(jù)材料:“王羲之經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寫字,將衣服劃破,終于成為一個有名的書法家?!边@個論據(jù)材料中,王羲之確實“勤”,也取得了成功,但與補拙毫不沾邊,因為王羲之并不拙。那么,這個論據(jù)材料的要素與論點的要素就不一致,選用它用來論證論點是不恰當?shù)摹?/p>

不妨換個例子看看:“古雅典的德摩斯梯尼小時候口吃,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堅持每天早上含沙練唱,最終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為一位馳名世界的古雅典最具雄辯力的演說家?!钡履λ固菽崽焯炜诤沉>毩暿恰扒凇?,有口吃的毛病是“拙”,經過刻苦努力最終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業(yè)的成功,是“勤”補了“拙”。與論點的要素相同,很好地體現(xiàn)了同質性的要求,能有力地論證論點。

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側重點地敘述用作論據(jù)的材料

篩選出具備同質性的論據(jù)材料后,接下來就是如何敘述這個論據(jù)材料了。那么,該怎樣敘述才能體現(xiàn)同質性呢?總的原則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再以上面的例子來說,下面的一則論據(jù)材料就敘述得很好:“傳說古時候有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候口吃,所以登臺演講時常被雄辯的對手壓倒(寫拙)??墒撬敛粴怵H,為了克服此弱點,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都堅持演說(寫勤)。最后,他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大演說家(寫勤補了拙)?!边@段話中的第一句敘其“拙”,第二句敘其“勤奮苦練”,第三句敘其“勤”補了“拙”,取得了成功。論據(jù)材料的敘述完全針對著“勤能補拙”這一論點所限定的要素,體現(xiàn)出同質性,因此,有力地論證了論點。

而另一個學生在論證“勤能補拙”這一論點時,這樣寫到:“勤能補拙,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勤奮,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達到理想的彼岸,事實不也正是如此嗎?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為了尋找一種能作為燈絲的物質,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進行了上千次的試驗,經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后,他仍鍥而不舍地探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能使燈泡持續(xù)發(fā)光的物質――鎢絲?!?/p>

第8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示范;模仿;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13-01

從教高中語文七年里,一直對于“作文教學”存在著極大的困惑,看過很多關于作文教學的方法介紹,但都覺得不夠實用,針對性、操作性也不強,落實不到實處。所以,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往往是成效甚微。我認為是我們高中的“作文教學”本身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一、作文訓練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存在兩個盲點:

1、教師的盲目。教師單純地在寫作技巧、方法上進行概念傳授。他們沒有顧及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而一味地追求“蠻練”,奉“功到自然成”為玉律,

2、學生的盲目。學生沒有生活積淀,缺乏生動的想象力; 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更不會通過仔細觀察,深刻思考。

二、在日常地教學中,我不斷地探索,想要找到一種快速提高他們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方法。幾年來,我通過實踐訓練,總結了這樣的方法:示范、模仿、創(chuàng)新三步法。下面我以學寫“開頭”為例吧。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弊h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簡潔,最好三兩句成段;快――迅捷,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靚――精彩,這也是傳統(tǒng)文論中所說的“鳳頭”。

2006年的全國卷高考作文題為例: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第一步:示范――我和學生一起寫作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講究“言傳身教”,而有的時侯我覺得“身教”更重于“言傳”。一個寫不出好作文的老師也一定教不出好作文的學生。

每一次我都會跟學生一起寫作文。一個作文題,我當場寫完給他們做示范,然后通過我的作文,讓他們明確我的寫作過程,我如何立意、構思、選材、組織、成文。還要明確我的作文好在哪里,修辭、名言、手法……這樣他們有了鮮活的榜樣,也就“有章可循,有路可走”了。

我的范文:我震撼,一只小小的螞蟻卻可以背的動比自己身體重百倍的東西;我驚訝,溫順的兔子憑借“三窟”成功的躲過了獵人的槍殺;我感嘆,一葉孤舟隨意穿梭在茫茫大海上,追風逐浪。我感動,那只看似可笑的烏鴉,你的勇氣與執(zhí)著,誰又能想到,或許若干年后,你會像雄鷹一下抓起山羊。勇敢地張開夢想的雙翼吧,總有一天你會飛的比別人更高。

第二步:模仿――學會用別人的花兒裝點自己的美麗

曾說過:凡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chuàng)造……沒有一種創(chuàng)造不是先從模仿下手的。而古人也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不等于照抄照搬,模仿是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模仿范文的形式寫自己的作文。不會模仿,也就不會寫出好文章,這是很關鍵的一步。

模仿還在于善于積累,即學會用別人的花兒裝點自己的美麗。積少成多,集腋成裘。

學生的作品: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種尊嚴,讓山風拂面,讓山花爛漫;如果我是水,就要流出一種氣勢,讓魚兒歡暢,讓船兒遠航;如果我是烏鴉,就要成為烏鴉一族的典范,我要讓那顆不屈的心擎起千斤的理想。他模仿了我的排比句式的特點,寫的很不錯,我把它也當范文展示給了同學們。

第三步:創(chuàng)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亞里士多德說:“如果學習只在于模仿,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蔽覀兊淖魑囊惨粯?,如果依賴模仿,盲目模仿,終究寫不出真正屬于自己佳作。所以,我們最終目的是“創(chuàng)新”,學會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學生的創(chuàng)新開頭,他們已經不僅會用排比了,更創(chuàng)新了很多更好的方法,請看:

烏鴉一定知道它是烏鴉不是鷹,不過,它更知道自己的“心”,那是一顆跳動著,不甘于命運,渴望改變的心。人世間紛紛擾擾,身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心,堅守本心,便可生而無怨,死而無憾。(富于哲理)

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樣說過:“人生最富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差恥?!贝_實,人生多么短暫啊,是匆匆忙忙、碌碌無為,還是要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一串清晰而恒久的痕跡,歷經歲月而不蝕?我相信大家一定會選擇后者。(活用名言)

在訓練過程中,我從“開頭”做起,然后“論據(jù)”的一才多用,正反對比的使用,小分論點的加入,結尾的呼應、結構的安排……這一系列的內容我都是采取這“示范、模仿、創(chuàng)新”三步曲訓練他們的,相信在“春風化雨”的指導下,一定會收到“水到渠成”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于 漪.教你學作文》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第9篇:材料作文論文范文

一、“魚頭”巧設,簡明靚麗

清代文學家李漁說過:“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妙語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睂τ谧h論文的“魚頭”來說,一般以開門見山、落筆入題為好,簡明扼要的直接觸及論題或論點(魚眼)。如:《談骨氣》一文中“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一句話簡潔明了,表明中心論點,有一種能使讀者一望便知全文重點的效果。

靚麗,即要精彩。精彩的開頭,能吸引讀者,給人留下好印象,可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故事導入話題。如:科學家的意氣,讓他們登上學術的高峰;工人的意氣,讓他們不畏艱苦的條件;學生的意氣,讓我們擁有勃勃的精神。意氣當它代表人類堅韌的意志和寬廣的氣概時,是自古不變的美德,是永遠經典的操守!(《談意氣》)這個開頭,排比手法的運用達到彰顯氣勢炫示文采的效果。

二、“魚身”豐滿,典型精要

議論文的結構要嚴謹,條理要清晰,論證要嚴密,論據(jù)要典型精要,要達到這些要求,必須豐滿“魚身”的寫作。

1、如何確立分論點?!棒~身”部分主要是分析問題,論證為什么,從而使中心論點令人信服地成立。因此,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就應當是因果關系,即中心論點是“果”,分論點是“因”。那么怎么確定分論點呢?提出中心論點后,只要圍繞中心論點問一個“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論點的方向。例如,“寬容”這個話題,中心論點是“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分論點就要回答“為什么”和“有何結果”這個問題。如:“寬容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寬容需要我們不斤斤計較”或者“寬容就像一扇窗,照亮了人的內心世界”等。

2、事例要典型鮮活。擺事實在“魚身”的論述中是必不可少的。事例論據(jù)首先要典型,所謂的“典型”就是事例與觀點高度吻合。

其次是力求“鮮活”。如果在文章中選用一些新穎的具有時代感的事例,會令人眼睛發(fā)亮,效果豈不更好?要舉出新穎的典型的事例,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閱讀積淀。這就要求大家平常要多讀報刊時文,留心積累新鮮素材,這樣寫作時才能派得上用場。

3、事例要高度概括。議論文事例不同于記敘文事例,敘述語言要精煉簡要、高度概括,切忌拖沓冗長。敘述時不必強求細節(jié),只需表述出與論點相關的內容即可。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運用短例列舉的形式高度概括事實,大大強化了語勢,增強了論證效果。

4、事例要多角度。列舉事實論據(jù)時要多角度,最好是正反結合,古今結合,中外結合。正反對比,鮮明有力;不同時空事例進行組合,因跨度大、概括性強,能增強論證的力度。

5、敘議結合有深度。在分析論證過程中,有的同學往往缺“議”,只有“分論點+事例”,沒有講道理。議論文舉例只是手段,講道理才是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選事例與深入議論相互配合,做到事與理之間的契合、呼應與闡發(fā)。如果只是一味舉例,舉例之后不作必要的闡發(fā)和分析,就會使文章膚淺,缺乏思想深度。因此,舉出事例后一定要有精要的分析論證,使材料與觀點融為一體,如果缺乏分析,那就成為堆砌材料了。

三、“魚尾”響亮,清音留響

明代謝榛《四溟詩話》中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弊h論文“魚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xiàn)全文結構的嚴謹、自然、和諧、統(tǒng)一,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fā)性和鼓舞性。這種結尾方式能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

元代古文論家陶宗儀認為:“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弊h論文寫作亦是如此。

參考文獻:

1、夏麗 余音繞梁 語文教學的另一窗風景《陜西教育》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