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配樂詩朗誦音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做好學科整合,需要兩提前,兩溝通
1.兩提前
一是提前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來龍去脈,把握編輯的編排意圖,根據(jù)時令季節(jié)教學進度,與其他學科時間差異,適時適當?shù)膶滩倪M行調整。
《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春之聲》
唱歌 《渴望春天》
《春》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語文課本將其編在七年級上冊。這種編排與時令季節(jié)是相悖的,冬日學習春天,體味春天,遠不如結合時令去感受自然親切。征得語文老師的同意,把《春》這篇課文調到七年級下冊,音樂課上配樂詩朗誦《春》這篇優(yōu)秀的散文,遍又一遍。第一遍學生凝神靜聽,第二遍學生們和著優(yōu)美的旋律讀起來,第三遍讀的聲音更加響亮。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伴隨著詩一般的語言,同學們踏進了春的情境。
“音樂課聽了配樂詩朗誦,語文課看你咋上?!蔽掖蛉ふZ文老師。
“我要真的讓學生感受春天,走出課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p>
學生們說,音樂課放松了我們的神經(jīng),我們向往春天的溫馨。語文課實地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濃情,我們伴著《春之歌》的優(yōu)美旋律,擁抱明媚的春光。音樂、語文合作互補,煞是快樂。
二是提前與其他老師聯(lián)系。教育需要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教師在彼此之間的協(xié)作中了解其他學科并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在共同的主題設計過程中逐步超越自身學科的限制,在合作過程中達到共同促進之目的。將《春》的教學與時令同步進行,就是與其他教師提前溝通的結果。
2.兩溝通
一是勤與學生溝通,多聽聽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學生的意見,不斷完善改進教學方法,真正使自己的課受學生歡迎,趣味性更強。溝通是教師拜學生為師,教師必須具有誠懇的態(tài)度,學生覺得你不是裝腔作勢,他們才會把真心話講出來給你聽。知識整合,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知識領域更寬了。“我們喜歡這樣的課,”就鞏固知識而言,正符合教育學中的鞏固性原則,在學習過程中,鞏固,再現(xiàn)是掌握知識的基本方法。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知識整合,體現(xiàn)了知識的綜合性。
1.掌握冰心及其作品,掌握意象、意境和托物言情的寫作
手法。
2.在欣賞圖片、配樂詩朗誦及音樂的過程中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容。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三、教學重點
掌握作者對母親(祖國)的思念之情。
四、教學過程
導入:
1.教師由手上的一張白紙,引出《紙船》后,學生齊讀。
2.教師介紹作家作品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F(xiàn)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3.教師介紹寫作背景
1923年夏天,23歲的冰心在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到美國留學。離開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遠離故鄉(xiāng)、遠離母親的茫茫大海上,女詩人冰心寫下了這首詩《紙船—寄母親》,以表達對母親(祖國)的思念之情。
【初次感知】
學生朗讀這首詩。
教師播放網(wǎng)上下載的配樂詩朗誦《紙船—寄母親》,學生聽完后會覺得朗誦者讀得非常的深情和投入,而自己卻讀得淡而無味。于是教師讓學生再一次朗讀。學生再一次朗讀時就比第一次朗讀得更有感情了。
【深入感知】
(一)投影:第一幅圖(近景:大海輪船人物一張白紙海面上的幾只紙船第一節(jié)的詩句)。
然后學生齊讀第一節(jié)。
問題:
1.這一節(jié)主要寫“我”在干什么?(疊紙船、拋紙船)
2.哪些詞語突出了“我”的感情?(從來、妄棄、總是、留著)
3.這些詞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對母親的思念與執(zhí)著)
(二)投影:第二幅圖(遠景:海水輪船人物很多紙船在船頭和海面第二節(jié)的詩句)。
學生齊讀后討論:
1.第二節(jié)寫了什么內容?(繼續(xù)疊紙船、拋紙船、紙船被拋出后的不同情況)
2.哪些詞再次強調“我”的執(zhí)著?(不灰心)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這句話的含義(內心的執(zhí)著;寄托思念的方式;排解憂愁)
(三)投影:第三幅圖(母親睡在床上月亮和星星夢中夢見了白船第三節(jié)的詩句)。
學生齊讀后討論:
1.①找出這一節(jié)的人稱代詞
你:母親 他:紙船 她:冰心
②投影
2.“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的含義是什么?
愛是對母親的思念。
悲哀是指漂泊異鄉(xiāng)的孤獨和對母親的思念。
3.歸納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想象紙船進入母親的夢中。
【深入探討】
教師把全班分為八個小組,小組討論這首詩中紙船的象征意義:
紙船象征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感,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
【真情回味】
1.總結全文:
關鍵詞:冼星海;音樂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11-0141-01
冼星海(1905―1945),廣東番禺人,出生于澳門,在小學、中學學習期間開始學習音樂。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主要分為三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背景與他的創(chuàng)作息息相關。
一、冼星海音樂創(chuàng)作的三個階段
(一)巴黎求學期間(1930-1935)
在巴黎期間,先后隨保羅?奧別多菲爾、保羅?杜卡學習小提琴、作曲。此間,他受當時西歐的印象派音樂影響較大,創(chuàng)作了如《牧歌》、《游子吟》等藝術歌曲,人聲與器樂三重奏《風》、弦樂四重奏《薩拉班德》等器樂作品。
(二)回國期間(1935-1940)
1935年回國后,先后在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和新華影視公司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和電影配樂工作,如《茫茫的西伯利亞》、《救國軍歌》、《夜半歌聲》、《拉犁歌》等。1938年4月,他與共同主持以武漢為中心的救亡歌詠運動。此間,他創(chuàng)作了《游擊軍》、《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等不同形式的抗戰(zhàn)歌曲。1938年冬,冼星海前往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就職,完成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批作品,如歌劇《軍民進行曲》、《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大合唱》、《犧盟大合唱》、《九一合唱》等大型作品。
(三)蘇聯(lián)期間(1940-1945)
1940年5月,冼星海為大型紀錄片《八路軍與百姓》進行后期配音,到達莫斯科。期間,他完成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修訂和《民族解放交響樂》、《神圣之戰(zhàn)》,管弦樂組曲《滿江紅》,交響詩《阿曼該爾達》,管弦樂《中國狂想曲》等。
二、合唱曲《黃河大合唱》簡介
光未然詞,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
全曲包括序曲在內九個樂章,以朗誦及樂隊為背景加以貫穿。依次為《序曲》(管弦樂隊)、《黃河船夫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合唱)、《河邊對口曲》(對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wèi)黃河》(齊唱、輪唱)和《怒吼吧,黃河》(合唱)。
三、從《黃河大合唱》看冼星海的創(chuàng)作特色
(一)《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特色
1.內容題材上:《黃河大合唱》寫于1939年初,作品內容直接取材于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如:《河邊對口曲》敘述了流浪群眾的悲慘境遇;《黃河怨》表現(xiàn)了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qū)婦女的痛苦哀。音樂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抗戰(zhàn)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抗戰(zhàn)必勝的決心和愿望。
2.音樂特征上:
(1)曲式結構上:冼星海特別重視復調音樂的寫作。如《河邊對口曲》中,作者根據(jù)兩條不同的旋律,對此反復,形成一個對比復調;《保衛(wèi)黃河》中,冼星海運用卡農(nóng)模仿手法,聲部間在縱橫方面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聲部進行。
(2)旋律上:作品主要以五聲音階為主,音調接近于陜北、山西的民族風格。如《河邊對口曲》吸收了山西民歌音調,并借用了鑼鼓伴奏;《保衛(wèi)黃河》歌唱開始,音樂以小六度大跳,這是陜北、山西民歌中一種典型的音調語匯。
(3)形式的多樣性上:《黃河大合唱》屬于大型合唱套曲,八個樂章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演奏方式,包括齊唱、輪唱、獨唱、對唱等,這是同時期合唱作品中少見的。同時,每個樂章都是通過朗誦和樂隊背景串聯(lián)起來的,但是每個章節(jié)又可以單獨拿來演奏。
(二)冼星海的音樂創(chuàng)作特點
冼星海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十分重視塑造工人、農(nóng)民和革命群眾的典型形象。如《生產(chǎn)大合唱》、《拉犁歌》等。注重吸收民間音樂素材,其音樂創(chuàng)作有意識地將民歌或民間曲調融入音樂中,并對歐洲的作曲技法加以借鑒,進行民族化的處理,使音樂既富于民族精神,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
參考文獻:
[1] 冼星海全集卷一[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一)學習認知目標:
使學生對這首中國名曲熟悉并理解作品中西合璧的音樂特點,題材內容上選用中國著名的梁祝民間傳說,曲式結構上采用了西方獨奏協(xié)奏曲和奏鳴曲式。通過對作品各部分的講解分析,欣賞影像資料,演唱著名的“愛情主題”旋律,以及配樂詩朗誦,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情感培養(yǎng)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感受經(jīng)典音樂帶給我們聽覺及心靈上的巨大震撼和情感撞擊,從對音樂的感知、感受中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進一步在審美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另外,通過欣賞古典中國名曲,使學生充分感受并理解我國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使其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從而喚起青年一代對于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和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懂得繼承祖國悠久文化和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重要意義。
二、教材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一)教材內容分析:
這首樂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和陳剛先生早在1958年創(chuàng)作的,當時二人正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樂曲于來年5月在上海首演,當時擔任小提琴演員的是我國老一輩演奏家俞麗拿女士。這首樂曲的題材就選用了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經(jīng)典民間傳說梁祝,樂曲的素材大部分則來自越劇中的曲調,不僅采用了西方交響樂的形式,并且結合了我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順序來構思布局。在結構上則是運用了典型的奏鳴曲式,但是只有一個樂章,每段都有各自的小標題,例如“草橋結拜”、“樓臺相會”、“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等等。
在高校開設的藝術公選課程中講解這首樂曲欣賞,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大學生音樂欣賞的審美特點,使其主觀能動性的到發(fā)揮,并且有意識地啟發(fā)他們的音樂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僅能夠體會音樂的情感內容,而且可以根據(jù)音樂進行即興創(chuàng)造訓練,從而進一步完善高校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以音樂教育帶動其個人成長和發(fā)展,達到“以人為本”的根本教育目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使學生透徹地了解重點段落所表達的內容和意義,以及中國戲曲音樂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
(2)熟悉音樂作品中重要的主題形象以及他們的表現(xiàn)途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感情。
(3)從對音樂的感受中進一步升華,加入自己的情感去體驗和朗誦主題詩篇。
2、難點:
引導學生能夠做到感性認知樂曲中豐富的情感和理性分析作品的段落結構特點。
三、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聲像演示教學:
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的應用,具有信息量大、手段新、感官刺激強度大等優(yōu)點,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加強教學的視覺享受,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這些都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效能觀。
(二)啟發(fā)誘導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這種方法,可以通過一些文字的準確描述,設定良好的音樂意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按照音樂主題的發(fā)展步驟引導學生去理解音樂內容,層層深入,循循善誘,從而能夠整體欣賞樂曲的發(fā)展脈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從而很好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在音樂環(huán)境中充分地得到情感共鳴和教育。
(三)互動合作教學:
現(xiàn)代的音樂教育所提倡的是“交互式對話”,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以往的“灌輸式獨白”已經(jīng)被淘汰,填鴨的教學不僅壓抑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很有可能摧毀他們的學習興趣,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與學是兩個相互依存和配合的主題,教師在其中不能以指揮者自居,應該將學生放在一個民主、平等的地位上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真正地實現(xiàn)互動合作式教學。
四、多媒體應用:
在現(xiàn)代教育中,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尤其對于音樂欣賞的課程,因為音樂首先是聽覺的藝術,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的律動和情感則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多媒體教學平臺來演示課件和視聽音像,將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介綜合在一起應用,使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和理解作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簡介故事內容,以及根據(jù)傳說改編創(chuàng)作的各種藝術形式。
【課件演示】
展示多媒體課件的畫面,包括有作品背景介紹、結構分析、片段音像資料、主題旋律和配樂詩朗誦幾個部分。
講解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返膭?chuàng)作背景,進一步講解協(xié)奏曲和奏鳴曲式的基本概念,使學生初步認知學習的對象,并講解寫有所講文字內容的頁面。
【2、樂曲分析】
運用畫面與情感聯(lián)想法,分段欣賞樂曲,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講解。
引子:
春景與鳥語花香
呈示部:
主部(愛情主題、草橋結拜)(重點講解)
副部(同窗共讀共玩)
結束部(十八相送、長亭惜別)
展開部:(重點講解部分)
英臺抗婚、樓臺相會、哭靈投墳
再現(xiàn)部:
墳前化蝶
【課件演示】
播放各段音樂視頻,同時引導學生的情感審美,并展示包含各段基本文字內容及相應圖片的頁面。
【3、主題旋律視唱】
將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和喜愛的“愛情主題”旋律部分用譜例的形式展示在屏幕上,鼓勵學生親自體驗音樂的情感。
【課件演示】
“愛情主題”的五線譜(或者簡譜)譜例。
【4、互動參與】
在鋼琴改編曲的背景音樂下,學生朗誦浪漫詩篇《水墨梁?!?,使情感體驗達到。
【課件演示】
展示配有相應情節(jié)的水墨畫和詩篇文字。
關鍵詞:兒童文學實踐能力培養(yǎng)
高職兒童文學課程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兒童文學基礎知識,掌握閱讀、鑒賞、分析、評價古今中外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編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兒童文學課程是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相結合的課程。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未來將從事小學教師、培訓學校教師等工作。小學語文教材共選作品約400篇,其中兒童詩歌(含兒童古詩)約68篇,童話寓言約66篇,兒童散文約88篇,兒童故事(含神話、傳說)約92篇,兒童科普文藝約19篇。上述作品約占小學語文課文總數(shù)的80%以上。所以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兒童文學教學和講授能力。因此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才能為學生走上未來的教學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
一.加強兒童文學理論知識學習,廣泛閱讀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
兒童文學課程內容包括兒童文學相關理論知識、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戲劇、圖畫書兒童影視文學等。該課程理論知識涵蓋較廣,且有一定深度,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學習??捎^看兒童文學相關視頻,觀看兒歌表演視頻,直觀了解兒歌內容和形式;觀看兒童詩朗誦視頻,欣賞優(yōu)秀兒童詩作;觀看兒童戲劇視頻,形象具體地感受兒童戲劇的魅力等等。采用表演等形式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
高職兒童文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掌握閱讀、鑒賞、分析、評價古今中外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提高學生鑒賞、分析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的唯一辦法就是閱讀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學生必須在學習兒童文學理論的同時,大量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為激勵學生閱讀并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可采用讀書交流分享會的形式。結合兒童文學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作品,選取張?zhí)旒健洞罅趾托×帧?、葉圣陶《稻草人》、洪汛濤《神筆馬良》、鄭淵潔《皮皮魯傳》、嚴文井《嚴文井童話選》、柯洛迪(意)《木偶奇遇記》、伊索(希臘)《伊索寓言》、黑柳徹子(日)《窗邊的小豆豆》、劉易斯(英)《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法布爾(法)《昆蟲記》等中外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寫一部書的讀書心得,也可寫多部書的讀書心得。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提升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對于學生未來的從教工作極有好處。
二.開展多種實踐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高職兒童文學課程在完成理論知識講授和廣泛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同時,必須加大學生實踐能力訓練,通過“做中學、做中教”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結合具體理論知識講授,可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
(一)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
根據(jù)教材內容,第四章兒歌的學習,我們可以采用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完成兒歌理論知識學習后,教師下達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的具體要求。具體要求包括學生五人一組,以組為單位完成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每組學生創(chuàng)編五首兒歌,五首兒歌其中兩首為拼音、識字教學服務,另外三首必須表現(xiàn)衛(wèi)生、環(huán)保、文明禮貌這三個主題。兒歌創(chuàng)編內容與小學教育專業(yè)緊密結合。兒歌形式自主決定,可以從搖籃曲、數(shù)數(shù)歌、游戲歌、問答歌、謎語歌、連鎖調、繞口令、顛倒歌等形式中根據(jù)內容自主選擇。表演的要求包括各組學生必須運用多媒體輔助兒歌表演,如制作PPT、播放音頻、視頻配合兒歌表演??梢酝ㄟ^鋼琴伴奏、舞蹈等形式表演兒歌。五首兒歌中必須有一首兒歌表演同時,要配合繪畫的形式進行展示。表演的要求,就是讓學生將彈琴、唱歌、跳舞、課件制作、繪畫等職業(yè)技能融入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中,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這一實踐訓練內容的設計,既培養(yǎng)學生的兒歌創(chuàng)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藝術表演能力、電腦應用能力、舞臺設計能力等,更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表演也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兒童詩朗誦
根據(jù)教材內容,第五章兒童詩的學習,我們可以采用兒童詩朗誦的教學模式。著名的語言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jīng)說過:“要培養(yǎng)孩子純正的文學趣味,就要從讀詩開始?!眱和娋哂姓媛矢邼嵉那楦?,豐富奇妙的想象,精粹流暢的語言,童稚優(yōu)美的意境。而兒童詩的這些特征只有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完成理論學習后,觀看兒童詩朗誦視頻,學習兒童詩朗誦技巧。然后教師下達兒童詩朗誦的具體要求。具體要求包括學生5人一組,以組為單位完成兒童詩朗誦。選材要求,可自選小學語文教材中優(yōu)秀兒童詩歌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兒童詩(200字以上)。要求從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兒童詩,就是要貼近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需求,讓學生通過選材了解小學語文教材相關內容。朗誦要求,脫稿、普通話標準,語句流暢自然,能展現(xiàn)詩歌的音樂美,抒發(fā)真摯情感。對朗誦的要求也是符合對小學教師語言表現(xiàn)力的要求。做為未來的小學教師,學生必須具備有感情地朗讀、朗誦文學作品的能力。形式要求,各組學生必須運用多媒體輔助兒童詩朗誦,如制作PPT、播放音頻、視頻配合兒童詩朗誦。具體朗誦形式不限,也可以輔以唱歌、舞蹈、情景劇等形式進行兒童詩朗誦。
兒童詩朗誦這一實踐訓練內容的設計,十分貼合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兒童詩朗誦不僅培養(yǎng)學生朗誦詩歌的能力,創(chuàng)新表演形式的要求也加強了學生PPT制作、唱歌、跳舞、表演等職業(yè)技能訓練。而除了做為表演者學生能力得到舞臺展示的鍛煉,作為觀眾也能力在觀看兒童詩朗誦的同時,增加對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詩的欣賞和了解。
(三)講故事訓練
根據(jù)教材內容,第八章兒童故事的學習,我們讓學生進行講故事訓練。在我國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所占的比例達到了85%以上,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為6一12歲。只有生動有趣地講解,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進行講故事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勝任未來的工作至關重要。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后,觀看兒童故事視頻,學習掌握講故事的方法,教師指導學生講故事。向學生下達講故事的具體要求。具體要求包括,選材,從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兒童故事(600字左右)。人員要求,3人一組,分工合作。表演要求,脫稿,普通話標準、流暢,聲情并貌、表現(xiàn)力強。形式要求,必須運用多媒體(音頻、視頻、PPT等)輔助講故事,必須制作頭飾、服裝、道具等輔助表演。
講故事這一實踐訓練內容的設計,學生通過準備故事,制作頭飾、道具,制作PPT等,訓練學生講故事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四)兒童劇表演
根據(jù)教材內容第六章童話和第十一章兒童戲劇,我們采用兒童劇表演的教學模式。兒童戲劇以舞臺表演為主,是一種融合了文學、語言、美術、舞蹈、音樂、服裝、燈光等其他各種藝術類型的綜合藝術。兒童戲劇的學了欣賞兒童戲劇劇本外,就是進行戲劇表演,通過表演的形式來掌握兒童戲劇的特征及對兒童的意義。學生完成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后,上網(wǎng)觀看優(yōu)秀兒童戲劇《馬蘭花》。課上教師根據(jù)童話劇《馬蘭花》講解兒童戲劇的特征及表演的具體要求。一部完整的兒童劇表演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我們給學生五周的準備排練時間,并制定排練計劃,學生按計劃完成任務。第一周自由組隊,選舉隊長,確定組名。第二周選定劇目,創(chuàng)編改編劇本。第三周確定人員分工。第四、五周兒童劇排練。第六、七周匯報表演。教師按排練計劃檢查學生的排練進度。第一周學生將分組情況上報課代表同學,教師授權課代表為云班課助教,課代表同學通過藍墨云班將兒童劇表演小組分好,并標注組名,備注隊長。第二周,學生選定并修改完劇本,將劇本以word文檔的形式上傳班課,教師審閱。第三周,學生將人員分工名單上傳班課,教師審閱。第四、五周學生上傳排練照片,以監(jiān)督學生排練進程。
兒童劇表演具體要求,人員要求13人一組,選定組長,確定組名。劇本要求選材范圍童話劇、課本?。ㄐW到大學語文教材內容),字數(shù)3500-4000字。表演要求脫稿表演,聲情并茂;運用多媒體(PPT、視頻、音頻)輔助兒童劇表演;服裝、道具、配樂等可根據(jù)劇情、人物自行準備;排練時需練習上場、下場,臺上走位,避免背臺;表演要熟練、連貫性強;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表演(唱歌、跳舞、互動等)。
兒童劇表演這一實踐訓練內容是學生需要看重準備的內容。劇本的搜集、整理、修改、創(chuàng)編,鍛煉了學生的兒童文學寫作能力。兒童劇的排練、表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道具、服裝、燈光、音響等準備,讓學生將所學的音樂、美術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每組十幾個人的統(tǒng)籌安排,協(xié)同配合,也充分訓練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激勵學生實踐能力訓練
國外研究學者早已提出:“評價的最重要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睜I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范教育學院兒童文學課程考查方式是理論加實踐。即卷面理論知識考試60%+平時實踐能力訓練40%=期末總成績。我們把實踐訓練教學中開展的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兒童詩朗誦、講故事、兒童劇表演全部量化為平時實踐能力訓練成績。具體項目成績所占比重為平時實踐能力訓練成績=兒歌創(chuàng)編表演25%+兒童詩朗誦25%+講故事20%+兒童劇30%。教學評價內容涵蓋了兒童文學課程實踐訓練的全部內容,不僅實現(xiàn)了評價內容多元化,更激勵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
[1]楊海明.關于小學教育專業(yè)兒童文學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河池學院學報,第2010(8).
關鍵詞:音樂情境;教學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5-245-01
人民藝術家冼星海告訴我們:“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钡拇_,音樂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審美情趣,給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學生們往往喜歡音樂,而不喜歡上音樂課,課本上的一些音樂與學生現(xiàn)在喜歡的流行音樂相差甚遠,只有轉變教學觀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民族音樂,愛聽經(jīng)典音樂,懂得鑒賞音樂,讓音樂與他們相伴,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生機和活力,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讓學生喜歡音樂更喜歡上音樂課,讓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學會創(chuàng)造。
一、更新教學觀念,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只注重一些獨立的知識點與枯燥的技能訓練,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 學生滿懷期望地盼著音樂課能給他們帶來美感、輕松和愉悅,卻發(fā)現(xiàn)音樂課同樣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識的堆砌。更新教學觀念,首先,要以人為本,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會欣賞,在欣賞過程中會分析樂曲,采用怎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欣賞樂曲的興趣。如:在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因為樂曲內容取材于古老的傳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抗婚到雙雙化作蝴蝶的情節(jié),敘事性很強,所以本課導入部分我采用為同學們配樂詩朗誦古老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梁祝相識 ---- 草橋結拜 ---- 同窗三載 ---- 十八里相送 ---- 抗婚 ---- 樓臺相會 ---- 化蝶 ...... 并根據(jù)故事的起伏隨著音樂的變化,有感情的講述的方式,從而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由好奇到好學,這樣,學生每次都能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其次,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學生主體參與為主,讓學生自己去學唱歌曲、分析歌曲,進行創(chuàng)作等,創(chuàng)設師生交流的教學環(huán)境。
二、運用學科整合,提高學生音樂文化品味 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如在中學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美術、地理、……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成為了可能。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xiàn)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等。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唱歌課《給未來一片綠色》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對保護地球、愛護環(huán)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唱歌課《大海啊,故鄉(xiāng)》一首流傳很久的歌曲,在教授過程中,采取聽唱教學法,使學生很快學會歌曲。在中文、英文歌詞的學唱、不同演唱形式如合唱、領唱、男女生、伴唱等,使學生對歌曲有了較高的學習興趣,也印證了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創(chuàng)造,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課的結尾拓展階段,教師以配樂詩朗誦《大?!肥惯@節(jié)課得到了升華。
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也是豐富的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如體育,可以運用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jié)奏、節(jié)拍、情緒的音樂;如歷史地理,可以學習和了解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代表性歌曲或樂曲,以及相關的風土人情。如果把音樂比作是有聲的色彩,那么色彩就是無聲的音樂。用音樂的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美術知識,體會美感,反之如果用美術的語言來幫助音樂,也會使音樂更直觀、更易理解,真正做到學科之間的綜合運用。
三、發(fā)揮學生幻想、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由于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xiàn)提供了想象、聯(lián)想的廣闊空間。因此,音樂是創(chuàng)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如果僅僅把音樂創(chuàng)造融在其他音樂教學內容中,就不可能充分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審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樂創(chuàng)作作為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獨立出來加以強調,音樂教學才能獲得最大的教育教益。音樂是抽象的藝術,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獨特的內涵,不同的人欣賞同一個作品或演奏同一個作品,自己和他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新課改后,音樂課每個單元都有欣賞的曲目,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欣賞的特點,對每首作品讓學生去聯(lián)想,欣賞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學生在學完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后,讓學生根據(jù)曲目的節(jié)奏特點自己編創(chuàng)幾個小節(jié)的節(jié)奏,然后再填上旋律,感受維吾爾族音樂的風格,當一次小作曲家,這既是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梭探,也是對其潛能的挖掘及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
現(xiàn)象一:重視知識本位,教育形式單一,讓學生少動多靜,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如坐針氈,缺乏創(chuàng)造性;
現(xiàn)象二:創(chuàng)造動機太幼稚,讓學生像小學生一樣活蹦亂跳,課堂太過“花俏”,學生無可奈何,害怕當眾表現(xiàn);
現(xiàn)象三:課堂行為太隨便,教師想到哪里就說哪里,教學內容缺乏邏輯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覺得茫然,不著邊際,很難把握所學的內容;
現(xiàn)象四:教師受到自身素質的限制,無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美的情景,有趣的形式,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熱情。
這些現(xiàn)象都是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中的絆腳石,也是我們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的障礙和不足。要想在音樂中更好更有效的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開展創(chuàng)造教學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重視:
一、 創(chuàng)新教育重視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我覺得當前我們中學音樂教師應加以重視提高的是審美能力、專業(yè)技術能力與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1.審美能力。它要求教師首先要學會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才能引導學生去把握音樂的情感內涵,培養(yǎng)學生高深的審美情趣。這就要求我們要對相關文化有一些了解,多一些關注,博覽群書,不斷充實。只有在具備此種能力的基礎上都有可能更好的駕馭課堂,引導學生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2.專業(yè)技術能力。這是音樂教師有別于其它學科教師的根本標志,不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就無法勝任基本的課堂教學,也很難去創(chuàng)設一些美的情境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熱情。
3.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只有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教師才有可能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出水平和教學藝術,才會帶給學生新奇感,吸引住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激活自身的創(chuàng)造熱情,以鮮活的思維,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帶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
二、 創(chuàng)新活動要求學生要重視音樂知識的學習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總有許多教師認為音樂知識的學習越來越不重要了,實則不然。我是這樣理解的:
1.音樂知識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形成至關重要,只有這種素質的提高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去感受音樂、享受音樂,才能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會更加自信的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
2.學生是很希望獲得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的,這樣才會覺得較充實,有一定的成就感。好的教學方法,成功的音樂創(chuàng)造,將促成學生把音樂知識的學習當作自身的需求與渴求,會在興趣中將其消化。用一些表面的“花俏”去蒙騙學生,這是不負責任的教學行為。
3.音樂知識不等同于專業(yè)知識。許多音樂教師講授的音樂知識太專業(yè)化,這也是學生不愿意學習音樂知識的原因。如視唱練耳,有些教師就將音樂院校專業(yè)的練習方法直接引入課堂,讓學生練習視唱,聽音程,單調、枯燥自不必說了。那我們能不能換一些有趣、生動的方式來訓練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 創(chuàng)新活動要重視創(chuàng)新內容、形式和情景的設定
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嘗試歸納如下:
1.以音樂要素為主的創(chuàng)編活動,依據(jù)音樂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用適當?shù)墓?jié)奏、速度、力度表現(xiàn)特定的情緒、情感等。
① 歌詞創(chuàng)作。歌詞創(chuàng)作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簡單,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但在開始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一些錯誤:如歌詞冗長,詞和旋律對不上。這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② 創(chuàng)作音樂短句。引導學生從模仿開始,設計好節(jié)奏,劃好小節(jié)線,再逐漸增加難度,寫好開頭小節(jié),讓學生續(xù)寫,再讓學生完整的創(chuàng)作一個音樂短句。這個過程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實施教學才能逐步完成。
③ 依據(jù)特定的情緒和要求進行節(jié)奏和旋律的創(chuàng)作,并要有速度、力度等變化。這種創(chuàng)作是即興的,我們對學生不能要求太高,要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訓練。
2.綜合性藝術表演性質的創(chuàng)編活動。這種綜合還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這些藝術門類的聯(lián)系。
① 積極運用肢體語言。這種形式既能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肢體協(xié)調能力,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是一種簡單易行即興的創(chuàng)作方式。
② 看圖畫,描述音樂情緒及其它內容和方式。如欣賞《深秋》后讓學生課后寫首詠秋的小詩或散文,也可以當堂課即興創(chuàng)作。
流沙河曾在《理想》中寫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因此,本次班會就是結合目前高中學生學習生活狀況,從同學們思想實際出發(fā),以“理想三部曲”的形式,通過小型的詩朗誦等表演,激起學生心靈的浪花,增強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并讓同學們更加明確自己心中的理想,了解成功的花朵是需要努力和艱辛去拼湊的。
準備工作:案例篩選、照片收集及排版、音樂選擇、PPT的制作、節(jié)目編排準備。
班會流程:
一、導入:背景音樂選取蘇打綠的《相信》,由主持人引出班會主題。
二、班會第一部分:我想飛,多遠都不會累。同學們在班會上發(fā)言、交流自己的目標或理想;第一組同學進行伴樂朗誦《我很想飛,多遠都不會累》。
三、班會第二部分:隱形的翅膀。小游戲,名人名言的作者搶答;班主講述1-2個自身經(jīng)歷過的具體事例,并播放名人事例,找同學發(fā)表感受;第二組同學表演爵士舞《Cry me out》。
四、班會第三部分:最美的太陽:第三組同學唱起《最美的太陽》,PPT上播放自高二以來拍攝的班級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及同學們點滴的生活記錄。
五、班會結束。
班會詳細內容:
一、導入:背景音樂蘇打綠 《相信》
主持人開場:
同學們,理想深刻在我們的每個細胞里,跟隨著全身的血液流淌,跟隨著心臟的跳動而張狂;理想讓我們像太陽一樣灼燒在碧空下,每一個節(jié)奏都緊張異常。如果說我們在那片藍天下幻想過什么,奢望過什么,期盼過什么,懷疑過什么,銘記過什么,這仿佛預示著我們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語,都只為了這兩個字——理想!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遠航,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激情與壯志,去追尋我們心中最美的太陽。
二、下面我們一起進入第一部分:我想飛,多遠都不會累。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屬于你們心中的夢想,那么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請2-3名同學起來交流,時間在3分鐘左右)
謝謝同學們的發(fā)言。
穆旦曾經(jīng)說過:“沒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發(fā),到秋日枯黃, 對于生活它做不出總結, 面對絕望它提不出希望。 沒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為什么聽不見它的歌唱? 原來它已為現(xiàn)實的泥沙, 逐漸淤塞,變成污濁的池塘。”
下面請欣賞配樂詩朗誦《我很想飛,多遠都不會累》。
三、主持人:謝謝同學們帶來的精彩表演,我們一起進入下一部分:隱形的翅膀。
同學們,在漫漫的追夢的旅途上,我們哭過、笑過、成功過、失敗過。當種種情形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是的,追逐理想的旅途上并沒有人們所期待的一帆風順,面對成功,人們總是欣喜萬分,因為它是我們努力的認可;面對失敗,人們總是黯然神傷??墒牵@航程本來就是有波浪,有漣漪,有坎坷,有崎嶇的。
小游戲環(huán)節(jié):PPT上顯示5句關于理想的名言,同學們用搶答的方式答出作者。答對的同學由專門頒獎的同學頒發(fā)神秘小禮物(棒棒糖)。
班主任講述1-2個自身經(jīng)歷過的努力奮斗,克服困難,擁抱理想的具體事例,播放名人事例,5-8分鐘左右,找1-2名同學發(fā)表感受,3分鐘左右。
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也讓我頗有感觸。接下來,請同學們掌聲歡迎第二組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爵士舞《Cry me out》(3-4分鐘)。
四、主持人:我們絢爛的理想,我們美好的理想,我們遠大的理想。理想就是一座難以攀越的高峰,需要我們以勇氣和毅力去征服,理想就是一股清涼甘甜的山泉,需要我們用堅韌和耐心去找尋,在理想的路上,我們有太多要感謝的人。在理想的征途上,我們有太多要銘記的事。xx班,不是夢的終點,而是飛翔的起點。“我的世界因為有你才會美,我的天空因為有你不會黑。”(音樂響起,第三組同學唱起《最美的太陽》,PPT上播放自高二以來拍攝的班級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及同學們點滴的生活記錄)。
1、多媒體課件能夠渲染欣賞氛圍,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力
欣賞優(yōu)美的散文詩及兒歌,也是幼兒語言活動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通過對這些語言文字的理解、欣賞、朗誦,能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美的感悟及語言表達能力。傳統(tǒng)的詩歌教學,教師一般只能采用較為有聲有色的朗誦將作品介紹給幼兒,然后進行講述使幼兒理解作品。再者就是借助圖片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都不能完整地表現(xiàn)出詩歌的意境和內容,影響了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而制作了多媒體課件,效果就大相徑庭了。如詩歌《春雨》,首先,畫外音是滴答、滴答的下雨聲,接著是配樂詩朗誦《春雨》,同時相應的動畫畫面也依次呈現(xiàn)在熒屏上:春雨下著,種子從泥土中長出小綠芽;梨樹開出了小白花;青青的麥苗慢慢地長高;小朋友撥撒種子在種植。這一幅幅形象、生動、美麗的畫面配以優(yōu)美的配樂詩朗誦,立刻將詩歌的整體意境呈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給了他們極美的視、聽享受。孩子們都發(fā)出哇“哇”的驚嘆聲,不由地進入了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優(yōu)美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通過多媒體的操作,他們很快理解了詩歌的內容,當我提問下小雨了,有誰在說話時,孩子們馬上告訴我: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接著我又問:他們是怎么說的?同時,將一幅幅畫面展現(xiàn)、定格,孩子們相繼說出種子發(fā)芽、梨樹開花、麥苗長高、小朋友種瓜的詩句。當我完整地操作時,他們已經(jīng)能跟著朗誦整首詩了。多媒體課件將詩歌意境、內容和語言整合在一起,使幼兒在美的感染下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記憶,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用語言、動作去表現(xiàn)自己對詩歌美好意境、美好情感的感受。這種教學效果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還能幫助幼兒擴大眼界,理解語言,增長詞匯。如大班散文欣賞《夢》,由于幼兒對散文詩一般的語言理解不深,而“夢”對幼兒來說又特別抽象,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如果只靠教師用嘴去說教,幼兒由于理解不了只能對詞語死記硬背,因而達不到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的程度,而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對幼兒提供多種信息,幫助幼兒理解語言,效果顯而易見。屏幕上做夢的小姑娘,美麗盛開的鮮花,潺潺的溪流,金色的陽光和優(yōu)美的音樂,幼兒理解了文中鮮花、甜蜜、沐浴、微風等詞匯的含義,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畫面配以童趣的朗誦和悅耳動聽的音樂,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記憶??梢姡诙嗝襟w課件的幫助下,幼兒能清晰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能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象及運用。
2、多媒體課件能夠營造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由于幼兒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在語言方面也有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落落大方,能說會道,越在人前越能展示自己;而有的幼兒則少言寡語,生來羞怯,看見外人不愿說話,在這樣存在著兩極化的群體中,如果語言活動中教師沒有豐富的素材,只能導致能說會道的幼兒沒有語言表達的興奮點,而能力差的幼兒又缺少語言表達的憑借物,因此,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一個豐富熱烈的動態(tài)語言環(huán)境,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例如,在教學故事《桃花船》時,傳統(tǒng)的教學就是出示圖片,引起幼兒注意,接著教師講故事,幼兒了解故事的梗概,故事中都有誰,教師講幼兒聽,幼兒不能主動參與。而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后,通過大背投呈現(xiàn)給幼兒整個故事的背景:秋天來了,小螞蟻看見桃樹上落下的花瓣落到水面上順水而下很像小船,就請蜜蜂、鼴鼠、山羊幫忙喊大象搖點花瓣下來做小船,好讓小螞蟻能坐在小船上游玩。當屏幕上出現(xiàn)不同的小動物時,孩子們的積極性就來了。在我點擊畫面的同時,也點擊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情不自禁地喊:“小螞蟻坐上小船噦……”在此情景之下,教師加以引導,和幼兒一塊兒去發(fā)現(xiàn)這是什么季節(jié)、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動物、都做了些什么……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構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幼兒的主動參與促進了語言的學習。又如,多媒體課件《森林選美會》展示森林里的飛禽走獸參加選美的故事,一個個熟悉的動物形象一下就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他們會情不自禁的參加到這場“選美大會”中,爭先恐后的發(fā)表意見,選出自己心里最美的動物,有的甚至互相爭論起來,其教學效果絕非幾張圖片可以比擬的??梢钥闯觯嗝襟w課件通過聲音、動畫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啟發(fā)其思維;另一方面又能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幼兒參與語言活動,使他們的語言向著強勢發(fā)展,從而整體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利用多種模式相結合的課件,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