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高三考試語文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三考試語文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三考試語文總結

第1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一、剛進高三時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我所教的是兩個文科平行班,當中有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對語文有較濃厚的興趣,但這些是相對于興趣而言的,對應試而言則有很大的能力欠缺,況且,文科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缺乏較強的上進心,面對高考,這些無疑造成了進入高三時期絕大多數學生還存在著嚴重的學習上的隱患。

1.學習極其被動。

2.缺乏應有的基礎,知識面比較狹窄,知識點欠缺,綜合做題能力差,應試能力弱。

3.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答題不規(guī)范,書寫不過關。

4.學習不注重科學方法,不能及時落實復習、鞏固提高,不善于自己糾錯總結。

5.寫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高三時期復習訓練的具體措施。

鑒于上述學習背景及實際情況,高三時期我與備課組的各位同事在學期初就制定了針對高三全年的復習計劃,并扎扎實實地加以落實:

(一)用好課本,夯實基礎。

考試題不直接取材于課本,因而有人對課本的作用產生懷疑,對課文的教學不感興趣。其實,高考命題雖不取材于課本,但考查的知識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高三階段結合教材我重點抓了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復習及詩歌復習,一方面要求學生利用早讀扎扎實實地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準確背誦名句佳篇;另一方面通過練習檢查督促。利用教材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各種必要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語感,發(fā)展學生的文言知識遷移能力。不但如此,對文句優(yōu)美、意蘊深厚的現代文,我要求學生進行詞語積累,語言揣摩,佳句仿寫。

(二)落實考試說明,研討高考真題,分段過關。

考綱規(guī)范了考試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考試形式等,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三復習備考的依據。考試說明也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對高考復習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尤其是對首屆進入新課改的我們,因此,必須首先要吃透說明。比較近兩年課改區(qū)的說明,2012年考試說明較之2011年考試說明變動不大,只是說法和名稱有了改變,表達更準確、更科學。根據考試說明的變動,我將說明要點分解成若干個小點,這樣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使學生心中有數,不再因語文的面廣量大、漫無邊際而生畏難情緒,從而增加了學好語文的信心。其次,在復課過程中,我以近三年高考試題為例,參照2011年課改區(qū)如海南卷、浙江卷、山東卷,認真研究題型、題點、命題規(guī)律、答題技巧,將知識點的復習與例題訓練有機結合,在考點訓練前,讓學生對照考試要求對必備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讓學生儲備于腦,以便用時提取。如面對浩如煙海、大海撈針般的字音字形及熟語的復習,我抓住命題規(guī)律、考點落實等方法,化繁為簡。最后落實到能力訓練上,摘編一系列習題讓學生練習,讓學生形成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這方面的工作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較扎實,化知識為能力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證。

(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注重積累。

素質教育要求高考命題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著重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于是有人說語文尤其是高三語文,是積累性學科,費時多,見效慢,非一日之功,是作“奉獻”的學科,要為數理化讓步;在“3+綜合”的今天,雖然強調語數外三大學科,可語文仍然在五門學科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fā)展;也有人說,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無多大作用,應以訓練為主,70%的時間應用來課堂訓練。我們備課組同仁經過反復思考,形成共識,認為學語文的大環(huán)境不是一下子能形成的,要想使現狀好轉,就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向語文教學本身要效率。我們要盡可能減少無效的低效的勞動,從而取得 “短時、高效、省力、低耗”的最優(yōu)教學效果。

第2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高三語文總復習的根本目的,顯然是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學生高考的語文成績。但是縱觀實際復習過程,有許多教學行為華而不實,實質上與這個目的背道而馳,不僅談不上是真正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責質教育,也不是能提高學生高考語文成績的有效應試教育,而是地地道道的“偽應試教育”。

1 考試泛濫成災,“模擬”勞而無功

高考是以檢測學生高中三年最終具有的語文知識與能力為根本目的,高考復習顯然要以語文知識歸納和語文能力培養(yǎng)為根本出發(fā)點,并通過模擬考試檢測知識訓練到位情況,培養(yǎng)良好的考試習慣和應試技巧。那么,每周一次甚至兩次的頻繁模擬考試具備這兩方面的功能嗎?一方面,不是統(tǒng)籌安排、系統(tǒng)命制因而沒有太大關聯(lián)的若干套模擬試卷所涵括的知識技能無疑是交叉的、零碎的,對學生構建語文學科系統(tǒng)的知能框架作用不大。另一方面,頻繁的考試是否訓練了學生良好的考試習慣,培養(yǎng)了理性的應試心態(tài)呢?顯然也沒有。教師以考代練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語文教學的簡單化和庸俗化,其結果是技巧、雙基不牢。例如寫作訓練,必須是寫作心理、寫作過程、常見文體、教材積累和綜合訓練的完美結合,而應試作文講究的是避實就虛、營造亮點、結構勻稱……出發(fā)點是方便、取悅于閱卷老師,是重技巧輕基礎的一種表現,甚至是對學生價值取向人格塑造的一種誤導。整治“過度”考試,是有必要的。

2 注重方法規(guī)律,有效指導匱乏

高考復習是方法規(guī)律的天下。類型甲乙丙丁,方法ABCD,步驟一二三四,注意1234,似乎方法規(guī)律之體系講授得差不多之后,學生記不牢那么多的方法和規(guī)律,即使努力記牢了,在做題的時候就是用不上!想問一個問題:老師自己解題時是這樣對號入座、生搬硬套的嗎?顯然不是!那為什么還要向學生強調這么多的規(guī)律呢?讓他們自己看看,疑難處略作點撥不就夠了嗎?解題指導,無須像學術論文那樣嚴謹深透,它全部的生命在于適用于學生。所以介紹的方法規(guī)律,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選,在數量上一定要“少”。數量一多,考試時要么沒時間一一套用,要么腦海里亂成一鍋粥。

其次,在質量上一定要“精”。必須是老師深有感觸、堅信篤行的,才具備講的價值,才有可能內化為學生的心智技能。

再次,在來源上要“實在”。簡單的講,不能來源于標準答案,而要求來源于教師的解題實踐。我想,既然有“下水作文”的說法,為什么不能有“下水考試”的做法?教師和學生一樣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模擬試題,然后再對照標準答案反思解題過程與方法、規(guī)律。跟學生講這些方法和規(guī)律,比常見的對著答案想理由、說明標準答案為什么是正確的要有針對性得多,有實效得多。下水考試,實際上是教師變換角色,以學生身份進行新嘗試、新體驗。也許,老師會發(fā)現自己講的絕大部分方法規(guī)律失去了用武之地,全部憑借直覺語感和極為有限的幾種方法、幾個驟步而已。

所以,我們以前絞盡腦汁構建的密密麻麻的方法規(guī)律的網絡其實只須作簡單的了解就可以了,而應把復習的重點放在學生反復而廣泛的閱讀、寫作、積累和訓練過程中去。教師可以示范一種規(guī)范純正的語感方式,可以示范一種簡單易行的解題過程,而復習的絕大部分時間要給學生獨立地練習和反思、總結。請注意,這里我強調了反思和總結。也許,我們并不缺少反復練習,但我們的學生絕對缺少反思和總結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題方式與程序!學生被淹沒在解答出題目本身的題海訓練中,解答出題目后對同類知識的比較、辨析和對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歸納被普遍地忽視,題目做得很多,仍然不能舉一反三、解類旁通就不難理解了。

3 忽視情感認同,人文關懷缺乏

興趣、情感對學生的意義重大,是眾所周知的一條心理規(guī)律。放眼高三語文復習實際我們會發(fā)現,對上述規(guī)律的背叛現象是較為嚴重的。

教師慣常采用的復習形式有教師系統(tǒng)講授專題理論知識,教師串講試卷或習題,學生默讀復習資料,死記名句名篇和作文材料,還有每周一到兩次的高考模擬測試……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已經縮水為對考試分數、名次這個終極目標的唯一關懷!其實只要是閱讀和寫作,就一定能有機地滲透興趣培養(yǎng)、情緒調動、情感體驗、人格培養(yǎng)……而這些卻大都被老師無情地摒除。興趣和情感的缺乏,必然使學生的記憶和思維的效率降低,也必將影響對語言敏銳的感知、聯(lián)想、想象和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進而影響語感的形成。

第3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高三語文總復習 備考策略 研究性學習 教學管理和監(jiān)控

高三語文該怎樣進行備考,如何才能高效率地提高學生高考語文成績,我以為要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一、高度重視試卷講評

高三語文總復習,一般說來要做大量的試卷。如何高效地發(fā)揮試卷(如省、市質檢)的榜樣甚至是導向的作用?我以為要特別重視試卷的講評。試卷講評對于教師而言,要提高講評質量及針對性,對于學生而言要重視講評,做到一練有一得,在教師指導下提高自評自學能力。首先,講清試題的測試點,即本題主旨和目標,以《考試說明》為鑒,講清它是“說明”中的哪一項,這一項的要求是什么。其次,講清試題的角度,即是怎樣(通過什么)來考的,如以變換了的種種說法,考查對句意或文意的理解;如文言文中,以句間關系的理解,考查翻譯能力,即翻譯時加上什么樣的關聯(lián)詞。再次,講清解題規(guī)律或方法。第四,糾正錯誤務必落實。對于教師而言,要了解學生錯在何處,為何錯,哪些學生錯,有針對性地改進復習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要求答錯的學生要找出答錯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錯改正錯誤的規(guī)律。第五,要講究拓展。某題考查某內容、某種角度,同樣的考查內容,還可以從哪個角度考。同樣的要補充,有些變化的更應補充。這樣,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復,加上一定的變化,來增強對此一類題的理解,做到練一些題,通曉某一類題。對于學生而言,還可以自選課外題,以拓展對某一類題的范圍、考查方式的認識。最后,特別注意在講評中堅持正面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促使成績較好的學生看到差距,向更高遠的目標奮進;引導成績較差的學生總結教訓,鼓起勇氣,樹立信心。

二、加強閱讀和寫作訓練

2005年以后,福建語文高考試卷剔除掉語基部分的單項選擇題,提高了閱讀和寫作的賦分比例,把作文提到70分。因此在高三語文總復習中,我們首先必須特別重視閱讀和寫作訓練,把這兩塊作為備考復習的重點。在閱讀方面,必須加大訓練力度,掌握一些解題方法或規(guī)律,不斷提高閱讀能力。這里特別指出,老師一定要指導學生一些解題的方法或規(guī)律。其次,從試題設計的側重點,把握材料的核心。命題設計者總是根據閱讀材料的具體內容而確定測試重點,而這些測試重點常常是材料的核心問題,也是學生理解這篇材料的最基本的內容。因此,懂得試題設計的這一性質,我們就可以從材料的本意內容出發(fā),抓住全文的核心,然后一個一個地突破試題的重難點。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我們習慣于將復習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復習教材內容,梳理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第二階段,分專題選講,強化基礎知識;第三階段,查漏補缺,綜合訓練。實踐中我發(fā)現,將二、三階段截然分開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尤其是將教師講和學生記分開進行,不利于學生及時總結和反饋,特別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這種整齊劃一的復習模式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差生吃不了,優(yōu)生吃不飽”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大影響了復習效果。將“研究性學習”引入后期復習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把芯啃詫W習”指的是在復習中側重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大綱的體系、課本的脈絡和高考的要求,將復習內容轉換成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高三學生經歷近三年的高中學習,再加上前一階段的復習,面對高考的挑戰(zhàn),他們已經具備展開初級研究的能力和獨自探究的愿望,適時進行研究性學習,無疑是給了學生一個觀望自己、總結自己的機會,無論對何種層面的學生,其積極意義都是十分明顯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敢于放手,讓學生進行以自我為主的研究性學習,又要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譬如幫助學生在確定專題、展開研究、檢測調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了解自己的迫切需要,完善知識體系,充分認識自己,為完善自身的知識、能力的建構過程服務。在探索研究過程中,適時進行師生雙邊活動,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誘發(fā)思維碰撞,監(jiān)控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并參與學生的活動,共同探討、提高。在復習過程中,是學生“帶著書本走向老師”,但老師并不是被動地等待,更不能當個可有可無的旁觀者,老師的指導、點撥、督促和檢查是整個活動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4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一、研讀《考試大綱》,科學備考

《考試大綱》是歷年高考權威的依據,隨著《考試大綱》的不斷更新,幾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試內容和考試范圍變動。這就要求教師切實鉆研、學習《考試大綱》,熟悉《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熟悉考點的基本內容,依據《考試大綱》對教學有整體構想,做到“心中有類型,腳下有路子”,對龐雜的內容復習才會既考慮知識系統(tǒng)的完整性,又照顧到各個知識點的落實和延伸,安排好高三復習的整個過程。對學生而言,教師一定要在每個專項復習時將《考試大綱》對每個知識點的考查要求告知學生,如現代文“六種能力”的考核、詩歌鑒賞考查的兩大考點、文言文實詞虛詞句式考點的分布、作文要求的變化等。學生知道了“考什么”,不再因語文的面廣量大漫無邊際而生畏難情緒,才能更好地針對考試重點來復習,考起試來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二、夯實基礎,重視積累

語文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語文復習并不需要做很多的難題,而是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基礎知識點平時重視積累,語音字形、名句名篇、成語、熟語等語文基礎知識的復習,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即在平時的學習中分散記憶,化整為零,這樣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還可以采用滾動復習的方法,使知識逐漸系統(tǒng)化、網絡化。每天定時定量的積累,學生也不會感覺任務繁重,而記憶的效果比臨時抱佛腳要好得多;考點訓練的同時,對必備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儲備于腦,以便隨時提取運用。重視對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進行解析,讓學生熟悉命題特點,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落實到能力訓練上,精選一系列習題練習,形成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才能化知識為解題能力。

三、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高三總復習少不了訓練,而訓練沒有層次,學生會喪失信心。要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成為“樂知者”,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訓練一定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層推進。只有訓練有梯度,才能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答題的信心,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班里成績不同的學生也要區(qū)別對待,對尖子生在每次考試后,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一對一講解,幫助他們對每次考試進行比較分析;對后進生也要主動去關心,幫他們找到差距,準確定位,樹立信心,如果他們喪失了學習熱情和信心,就會影響到班級紀律和其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上注意提問他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并不是被遺忘的角落,考試后詢問一下他們遇到的難題。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辦法,有的學生需要更多的關注,有的恰恰相反需要一段時間的冷處理。

四、精選習題,優(yōu)化訓練

這里主要說的是高考語文第三階段的復習,即三月份之后的復習更靈活一些。這一時期如果不針對具體情況,仍然大量地做題以求量的積累并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1.選題做,教師認為題目比較典型、答題規(guī)范的挑選出來講,比如一份試卷中作文比較新穎就練寫作文,其余忽略不看。2.能把答案講清楚的就講,自己都講不清楚的給學生說了只會讓他們更糊涂。3.講題有重點,避免面面俱到。所謂有重點,就是力求一套試卷中能講明白一個類型題。比如新聞類壓縮題,有幾種情況:概括一句話新聞;新聞標題;新聞短評;擬寫新聞導語;擬寫新聞結語等等。要把解題思路步驟、答題用語、答題格式反復強調告訴學生,達到讓他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4.重點題有比較有分析,同一個類型題要引導學生注意命題人的意圖和他們不同的表述方式。適當的選題,加上有目的的講解,既可以給學生指出做題方向,也可以給他們答題思路的引導,避免多走彎路。

第5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杭州第十四中學畢業(yè)生

浙江工商大學財務管理專業(yè)學生

采寫: 嚴晨安

那張火紅的錄取通知書到達的時候,我正坐在咖啡館明亮的落地窗旁,望著杯中淺褐色的液體出神。那一瞬間無數關于高三的片段掠過腦海,那些苦與樂、得與失變得無比清晰。

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并希望你們記住的,是我當時的錯誤與失敗。這樣,你們就會繞開這些岔路,更快更準地找到復習的方向。

關于語文

當年高考,語文是最讓我追悔莫及的一門課。雖然我的語文成績一向不怎么樣,但我卻一直抱著“考試的時候仔細點就好了”這樣的僥幸心理,覺得語文成績就算花再多時間也提高不了幾分,在沖刺階段干脆把時間都分配給了理綜和數學。我錯了,錯得很離譜。高考的時候,光是選擇題我就錯了七八道,基礎知識幾乎“全軍覆沒”,最終只拿了九十幾分。

讓我后悔的并不是“考得差”,而是“知道該如何準備,卻沒去做”。高二的時候,我準備過一個筆記本,把易錯的字詞、要背的名句都記在上面,每天抽一點時間記記背背,每次考前“重點突擊”一下,曾經大幅提高過自己的成績。但是由于不重視語文復習,過了不久我就開始偷懶,沒堅持下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如果我端正對語文考試的認識,如果考前我花一個小時好好總結……但是我沒有“月光寶盒”,回不到過去。如果你現在的想法和我以前一樣,請千萬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關于理綜

不少老師都會在高考前一天讓學生做一套理綜試卷,以保持做題“手感”。我建議你挑一套簡單、基礎的試卷做,這樣才能保持自信和做題的節(jié)奏。很不幸,當年我卻挑了一套難度很大的試卷,結果,我花了大把心思調節(jié)出來的平和、自信的心態(tài)就這樣被擊潰了。對著題目我毫無思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復習好,很多解題方法是不是還沒掌握……然后就開始緊張焦急,盡管最后在老師的開導下我的心情平復了不少,但是總的來說,做這套難題我還是“虧大了”。

關于考試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真正到了考試那一刻,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多么重要。理綜考試時,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難,做得很不順利。我很焦急,怕因此拖慢了做題的速度,越急就越靜不下心來,一出考場就發(fā)現居然犯了好幾個沒看清題目之類的低級錯誤。直到現在一想到這個我還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其實,那種情況下就應該認清形勢,果斷放棄難題,轉而保住能拿到的分數。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至少先取其一,省得落個“兩手空空”。這就是我用教訓換來的“真理”:重要關頭要學會放棄,有“舍”才有“得”。另外,考試的時候,要時刻記住一句話――“別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不要苛求自己把每道題都做出來――尤其是在沒思路、沒做完全部題目的時候,絕不能在一個題上猶豫糾纏。如果我能一開始就想清楚這些簡單的道理,結果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吧。

第6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高三語文 試卷講評 有效教學

進入高三后,學生幾乎每周都有一次高考模擬試題訓練,試卷講評成了高三語文課的重要課型之一。但是試卷講評相對于新授課,因涉及知識多,備課工作量大,往往成為高三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講評試卷存在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全盤式講評。老師對一份試卷的講評不分主次,全盤講評。這樣的講評面面俱到,耗時長,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

二是灌輸式講評。老師在講評試卷時,自顧自依照題目講解分析,給出答案,學生忙著修改。這樣的講評,學生得到的只是一個死的答案,沒有動手動腦參與教學活動。老師一味包辦,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方法都無法真正掌握,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在下一次考試或練習中還會出現,試卷講評根本就沒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盲目式講評。老師在閱完試卷后,沒有對試卷作整體分析評價,沒有對本班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就急著講試卷,結果只能是就題論題,沒有知識歸納,沒有規(guī)律總結,更沒有對試卷中的創(chuàng)新題目進行思維方法整合。因此,學生對一些技巧性的題目沒有形成思維方法,沒有掌握答題技巧,在以后的考試中類似的錯誤仍會出現。

以上講評方式對學生幫助不大,卻時常存在。那么,如何高效講評高三語文試卷呢?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和嘗試能夠使教學走出誤區(qū),讓試卷講評課充分發(fā)揮作用。

一、知己知彼,備好講評課

1.備自己。在講評之前,老師應自己先做一遍試卷,做到對試題的內容、難度了如指掌。

2.備學生。要全面深入地認識學生。每次批改試卷后、講評前,老師都要認真檢查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各題的錯誤率,細致診斷學生的解答,找出錯誤的癥結所在,看試卷是因為知識掌握不牢失分,是因為審題不清失分,還是因為答題不規(guī)范失分。然后,用親身經歷的做題感受,結合學生錯題情況,在講評時精講、細講,講深、講透,加深講評印象,提高講評效率。

二、抓大放小,針對重難點

語文試卷有易有難,有基礎題,有綜合題。如果面面俱到地講評,則必然浪費學生的復習時間和精力,容易造成誤導,讓學生不得要領,精神疲倦。講評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知識和技能,進行精講(即“抓大”),而對于學生自己能解決的知識點,應讓學生自己查閱或探究(即“放小”),做到講評有針對性。例如,在2015屆高三(下)學期初的市質檢卷的講評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在答現代文閱讀關于“分析畫線句子的作用”的題型得分率偏低,很多學生都答不完整。就把它作為一個講評重點,講清考查句子的作用一般從結構上和內容上入手分析,并指出它的易錯原因在哪里。下次試卷中若再出現這種考查題型,則要能迅速聯(lián)想到本次講授的知識,并具體運用到做題實踐中,使學生達到講一題,會一串,做一題,懂一片的效果。

三、總結歸納,探尋答題術

高三進入總復習,知識的掌握和落實固然重要,但答題的方法、做題的規(guī)律等應試技能的培養(yǎng)同等重要。高三復習試題的綜合程度和難度的普遍性加大,這就要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做題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探尋一些解題規(guī)律,找尋一些解題技巧。

例如:高考詩歌的鑒賞是學生感覺最棘手的,因為它在考試中高難度,低得分。而要做好詩歌鑒賞考題的題目,首要的是快速讀懂詩歌,即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領會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清楚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才能正確解答題目。

怎樣才能在考場有限的時間內讀懂詩歌呢?通過研究歷年高考詩歌試題,總結出“四看”:一看標題。詩歌的標題常常包含許多信息,或表現出作者寫作的緣由,或點明詩歌的寫作場景與寫作對象,或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所以,在鑒賞詩歌時結合詩題分析,會比較輕松地解答出問題。二看作者。由作者確定朝代,然后由朝代確定時代背景和時局動態(tài),并據此確定作者寫作此詩時的境況;由作者確定其詩歌流派、詩作風格,如山水田園詩、邊塞戰(zhàn)爭詩,豪放派、婉約派,李白的豪放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李商隱的傷感含蓄,等等。三看注解。由注解明確作者此時的人生際遇與處境,從而明確作者寫作此詩時的心境、情緒,從而初步把握作者將在詩詞中要表達的情感。四看詩句。詩歌是通過景物表達情感的,在景與情之間運用表達技巧,如抒情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來表達聯(lián)系,那么,“四看詩句”就是常說的“見字析字”,前一個“字”為具體景物,后一個“字”為作者借助景物,運用相關表達技巧要表達的情感。

這四看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對高考詩歌的鑒賞不再望而生畏。

四、觸類旁通,提高應變力

講評試卷的目的不是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要讓學生從這次考試中總結前一階段學習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為以后的學習作指導和借鑒。即使是一份很好的試題,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覆蓋到。所以,教師就要以一份或幾份試題為線索,將涉及的知識講深、講透,并將沒有反映出來的知識加以延伸,擴展,使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只有這樣的訓練和講評,學生才能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

老師要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把知識點講評和考點復習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鏈。老師在講試卷上一個考點時,要引導學生盡力回憶以前講過的考點知識,讓學生能做到前后知識勾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是老師講評知識點時,在啟迪學生思維時,還要引導學生從實踐練習中自行總結方法規(guī)律。

三是還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能力水平,結合近年高考命題的新特點、新趨勢等,或是適當增加知識量,或是增加知識難度,在原題知識上進行設問,以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復習古詩意境型試題時,一般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筆者就對它作發(fā)散提問“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或“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讓學生在試卷講評中探索、發(fā)現這類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達到對此類題舉一反三的效果。

五、點到為止,以學生為主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告誡我們:“希望你們要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痹谠嚲碇v評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敢于標新立異的思想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講評課的主人。

因此,每次試卷講評后,我們都要給學生留下充足時間,讓其對試卷進行認真深入的反思與總結。這樣的反思與總結分兩個層面:一是宏觀上的,二是微觀上的。所謂宏觀上的反思與總結,就是讓學生從答整份試題時的心態(tài)、時間把握與考試技巧等方面反思問題,總結經驗。微觀上的反思與總結則是針對每道題進行的。這個層面上的反思與總結,我們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錯題與失分較多的題通過七問進行:一問參考答案是什么,二問答案為什么是這樣,三問我的答案是什么,四問我的答案為什么會這樣,五問我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的不同在哪里,六問二者為什么會有不同,七問這道題給我的啟示是什么(或“以后遇到這種題如何做”)。

第7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三語文;課堂教學;講評課;教學方法

觀察目前的高三語文講評實際,暴露出“老師講得辛苦、學生記得辛苦”、“老師天天講,學生次次錯”的現狀。如何避免學生下次考試犯同樣的錯?如何提高語文講評課的效果?結合近幾年的高三語文教學實際,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一、高效的語文講評有“三忌”

(一)講評忌“延時”

每次考試完,許多學生喜歡相互詢問答題情況,也期待早點看到評分標準,這些現象都表明,每個學生都希望盡快知道自己的測試結果。如果試卷能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學生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強烈的求知欲去聽老師的評講,并積極思維,反饋效果較好。相反,假若講評拖拉延時,學生對未知解答已失去了興趣,甚至有的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已找不到試卷,可想而知,這樣的講評只能讓學生心生倦怠。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人的遺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點,可見,評講及時,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知識的獲取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否則,收效甚微。

(二)講評忌“包辦”

許多老師誤認為講評課就是教師糾錯解疑課,學生只需認真聽記。也有老師認為語文試卷本身容量較大,若讓學生參與講評,就難以調控課堂節(jié)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希望你們要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的都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毙抡n改也要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若能給予學生在課堂上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或者讓學生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小組討論,代表講解,學生就容易暴露解題思維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加以引導、糾正、總結,學生對所考知識更加深印象。但是,若課堂只是“一言堂”或“注入式”,缺少學生的思考與參與,最終學生也只是課堂的“記錄員”而已,課堂枯燥,評講效果大打折扣。

(三)講評忌“平均”

語文試卷本身容量較大,若教師逐一細致講解,平均用時,估計一張試卷需講三課時甚至更多。部分老師誤認為講得多、講得全,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就多。但實際表明,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講評課只會使優(yōu)等生聽得昏昏欲睡,而學困生則心不在焉。這樣的講評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認為,講評課切忌從頭到尾,面面俱到,而應該是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教師應在講評前認真統(tǒng)計各題的錯誤率,細致診斷學生的答案,講評時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癥下藥。主次分明的語文講評課建立在學生強烈求知欲望上,集中了學生易錯處和典型錯例的分析,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加深印象,從而提高講評效果。

二、高效的語文講評有“三重”

(一)講評重“拓展”

高三的語文試卷命題特點一般都是高考考點知識的再現,但由于受卷面、時間等限制,一套試題不可能對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全面的考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時不能就題論題,告知答案,而應從“點”出發(fā),把“面”帶出來,做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分析講評,使學生在相關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上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模擬卷的現代文閱讀中,經常會考查“某一節(jié)”或“某一段”的藝術特色。例賞析“干凈的樹枝上也結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瓊衣,朔風一吹,發(fā)出有如碎玉的聲響,那是一宗不可模擬不可復制不可言狀的絕響”這段的表達特色和表達效果,答題示例是從“修辭”和“五官”的角度去鑒賞的,若老師只是依據參考答案的角度去評講的話,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全面。若講評時教師能注意拓展延伸,綜合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和模擬題,幫學生總結出鑒賞的角度還可從語言的風格、選材的典型性、表現手法(例07江蘇卷《麥天》)、表達方式(09江蘇卷《上善若水》)、觀察視角的變化(2010江蘇卷《溜索》)等角度考慮,那么學生就能歸納總結出一類題型的規(guī)律。重“拓展”的語文講評能加強高三總復習的系統(tǒng)化,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二)講評重“回歸”

很多老師認為“教材無非是例子”,高考語文不會直接考察語文書上的內容,所以講評時不善于引導學生從已知知識中提取信息。其實,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基礎知識和文言文知識點的考查都依據現行課本。例如,08年江蘇卷考查的文言實詞“聽”“度”分別源自蘇教版必修五《陳情表》中的“聽臣微志”、史記選讀《刺客列傳》中的“盡失其度”,09江蘇卷考查的文言實詞“屬”“率”分別源自江蘇高考必備篇目《岳陽樓記》中的“屬予作文以記之”、必修三《六國論》中的“率賂秦也”。教師每次講評試卷時,若能聯(lián)系課本所學知識,學生對新學知識才能理解深透,也更容易加深這個知識點的印象。例如,在評講2010江蘇卷文言實詞“歸”“庶幾”時,教師就可聯(lián)系必修五《項脊軒志》中的“后五年,吾妻來歸”、《陳情表》中的“庶劉僥幸,保卒余年”。回歸課本,找到“原型”的講評課,會讓學生意識到“題在書外,理在書中”,也就不會將課本“束之高閣”。

(三)講評重“規(guī)范”

第8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北京考試報訊——距高考越來越近了,很多考生認為現在生活單調,寫作文時素材陳舊、單調,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相關老師建議考生,用好課本,其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現在,高三生幾乎每周都進行考試,小媛一寫作文就犯愁,即使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想不出新鮮的素材,結果往往詞不達意,作文成了無病。“腦子的作文材料太少了,有些都是已經用了很多遍的舊材料,”小媛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有再好的立意,沒有合適的素材作支撐也是白費?。?rdquo;

像小媛這樣的高三生為數不少,他們感覺腦袋里空空,平時缺乏對作文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到了考場上自然很難“有米下鍋”。他們覺得緊張的學習讓自己缺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很難去尋找新鮮的作文素材,每每作文時就使用校園里發(fā)生在同學、老師身上的事情做材料,沒有新鮮感。

北大附中高級語文教師張國富說,作文的創(chuàng)造性不單是觀點新,用新穎的材料去陳述、烘托也很重要?,F在雖然時間短,任務重,但是考生們一刻也不要放松積累作文素材。最簡單、實用的辦法是好好利用課本,整理和總結課文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這些恰恰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作文材料??忌鷤兛梢詼蕚湟粋€作文素材記錄本,把高中三年的語文課本找出來,將課文中的典型事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總結,平時多翻看,就不愁寫作文沒素材了。此外,高三生平時要盡量抽時間留心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把握時代脈搏,收集新鮮材料。

第9篇:高三考試語文總結范文

“三分靠教,七分靠管”這一直是我奉行的教學準則,這是我從十年的教學中深刻體會。這告訴我們高中語文教學的靈魂在于“管理”二字,“管理”在某種意義上比單純的教學更重要?!肮芾怼?,不是單純的管理和說教,“管理”的精髓是引導,引導學生合理的安排時間學習,使他們有激情,有活力,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興趣和有效提高語文成績。

那么如何切實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戰(zhàn)能力和水平呢?如何讓學生有成效的進行高考語文復習呢?

一、加重考試頻率是錯誤的選擇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在高考制度的延續(xù)下,這個被奉行了多年的“魔咒”今天仍在重演。高考,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高三進行大劑量高強度的訓練名正言順又在情理之中,以考試來督促學生,從考試當中可以檢驗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出現的問題,從而加以總結更好的完善以后的教學。這種意圖很好,出發(fā)點也不錯,似乎就無可非議了,但這種給師生加重負擔的考試,既沒有科學性,又沒有實際操作價值,因此不可能獲得很好的預期效果,所以注定是個錯誤的選擇。

高中語文教學成績與考試頻率不形成正比關系。一味的增加考試的數量是不能保證質量的,數量的累加不一定就形成質的飛躍。語文是一門語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學科,“語文天生重要”這是其它學科不能匹及的,高中語文大綱中要求學生“讀、寫、聽”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考試訓練提高的,而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理解”“領悟”是必須通過學生慢慢理解和體驗得知的,不是通過考試就能辦到的。這樣頻繁的考試不但激起不了學生們的斗志,反而讓學生們更加的反感,真是徒勞無功,白白的浪費時間。

生心理需要的規(guī)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學生樂意學,主動學,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享受語文教學的快樂。

二、強化管理,著重方法指導

對于高中教學工作而言,我們面對是年齡偏大學生,但他們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還不是很成熟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和生活中多加管理和指導,從而促進他們更快的進步?!皩W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管出來的”這是我一直奉行的準則,作為教師重要的不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笆苋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放棄蠻干的思想,嘗試著從管理當中追求效益,從指Х椒ㄊ棧癯刪停從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消化去追求學生語文水平提高和語文能力發(fā)展的效果。

可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一味的“填鴨式”教育,認為把知識毫無遺漏的傳授給學生就是最大的成功。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皩W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已經是“喧賓奪主”了,再加上無休止的高強度的訓練,留給學生的只能是盲目的適從,在這種心理下,學生找不到激情和快樂,更體會不到考試帶來的成功感。學生只能是渾渾噩噩的度過難熬的高中生活,帶給他們的不是美好的回憶,而是痛苦的回憶。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寬松的學習空間,讓他們自主的掌控時間;同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教師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方法指導。

三、讓教師有成就感,讓學生有成功感

高中語文教學就是要讓讓教師有成就感,讓學生有成功感。要達到這一目的,一是降低考試的難度,降低考試頻率;二是加強管理,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由此減輕老師的負擔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高三的教學負擔本來就很重,再加之頻繁的高強度的考試訓練,讓老師們常常是顧此失彼,焦頭爛額,效率大大的降低。教師們在高中教學中得不到快樂,更談不及到成就感。這樣做消耗了教師的熱情,降低了教學質量,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高三學生學習語文缺乏成功感,因為大規(guī)模頻繁的考試訓練正是學生獲取優(yōu)異成績道路上的攔路虎,降低高中語文訓練的難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成效,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功感。只有在這樣的語文測試與訓練中,才利于我們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興趣,提高他們自身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我們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新的復習。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就應精于講解,不是對知識講解的面面俱到,而是富有針對性的、具有啟發(fā)性的、意義的指導和管理。是給學生留出自主時間,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要放棄“老、陳、舊”的思想,不要盲目的考試和頻繁的考試,真正做到“精考精練”。語文教師要實現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的理念,首先要從真正意義上把自主學習時間還給學生,其次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只有學生有了自由的獨立的思考空間,他們才會覺得只有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才會學的更快樂,更充實,更有意義。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教師也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教書匠,教與學只有相互促進,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就要降低考查訓練的難度,精心設計考查訓練題,把學生在平時課堂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設計到考試訓練當中。這樣學生會覺得在考試訓練和課堂是分不開的,也讓學生明白只有在課堂上認真思考自主學習才能在考試中輕松自如。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