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口腔癌組織缺損的臨床觀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癌組織缺損的臨床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口腔癌組織缺損的臨床觀察

一、資料和方法

1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行SAIF轉移修復口腔癌切除組織缺損患者19例,均包括完整病歷資料,術前經(jīng)臨床查體、B超和CT等影像學資料證實無Ⅰ區(qū)淋巴結腫大,面頸部無放療病史,術前病理確定組織類型。患者知情同意,手術方式獲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齡范圍35~72歲,平均年齡(48.5±9.7)歲。按原發(fā)灶發(fā)病部位:舌部原發(fā)灶7例,其中4例位于舌中1/3側緣,2例位于舌根,1例位于舌前1/3側緣,頰及磨牙后區(qū)原發(fā)灶6例,口底原發(fā)灶3例,后界均位于第二磨牙之前,最前界至舌下肉阜,下牙齦原發(fā)灶2例,腭部原發(fā)灶1例。組織病理學分型:高、中分化鱗狀細胞癌各5例,低分化鱗狀細胞癌4例,腺樣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樣癌2例,白斑局部癌變1例。TNM分期:T1N0M06例,T2N0M08例,T3N1M03例,T3N2aM02例。6例伴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年齡65歲~72歲,其中高血壓3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2例。

2SAIF應用解剖

SAIF位于頦下三角區(qū),是基于頦下動、靜脈血管為蒂的皮瓣。頦下動脈是面動脈的一個分支,口徑較粗,位置恒定,不易變化。頦下動脈在距面動脈起點(27.16±1.21)mm處發(fā)出,血管直徑(1.86±0.96)mm,起點距下頜角(19.34±5.06)mm,距頦部中點(62.88±6.09)mm[2]。頦下動脈自面動脈發(fā)出,向前行于頜下腺溝受下頜舌骨肌及頜下腺上方筋膜的約束,止于二腹肌前腹深面或淺面,與對側同名血管分支吻合。按頦下動脈走行深淺可分為[3]Ⅰ型:位置表淺,主干經(jīng)二腹肌前腹淺面至下頜骨下緣皮下,血管容易分離,血管蒂較長,旋轉度大,制備皮瓣相對容易。Ⅱ型:位置較深,主干經(jīng)二腹肌前腹深面到下頜骨下緣深面至皮下,由于血管走行位置深,相對不易分離,所以制備皮瓣相對困難。有學者[4]研究頦下動脈體表投影:將下頜角轉折定為點A,頦下緣正中定為點B,將A、B兩點連線均分為3段,內側段是二腹肌前腹起點附著處;中段是頦下動脈皮膚投影,內端是二腹肌前腹血管神經(jīng)入肌門處,外端為頦下動脈的起點;外側段是頜外動脈體表投影,可以此作為尋找血管蒂的標準。頦下動脈按供血部位可分為頜下腺支、肌支、皮膚穿支及吻合支。腺支短,由動脈發(fā)出分布于頜下腺;肌支供給頸闊肌、二腹肌、下頜舌骨肌及下頜骨骨膜;皮膚穿支較多,可達頸闊肌下脂肪層,其中一支與對側同名血管廣泛交通;在頦聯(lián)合處頦下動脈彎向下頜骨成深淺兩支,與供給下唇營養(yǎng)頦動脈吻合,還可與舌動脈舌下支、牙槽動脈舌骨肌支相吻合。兩側頦下動脈及與鄰近血管間存在豐富血管吻合,皮瓣切取可超過頦部正中線2cm,最小面積3cm×5cm,最大面積可達18cm×7cm。頦下靜脈常與頦下動脈伴行,位置較恒定,回流靜脈可分為二組[4],緊密伴行靜脈組(concomitantsubmentalvein,CCSV)多為1支,與頦下動脈同行血管鞘內,回流入面靜脈;非緊密伴行靜脈組(nonconcomitantsubmentalvein,NCCSV)與頦下動脈同在頜下腺兩葉間或其表面走行,位置較表淺,與CCSV間有交通支,向前注入頸前靜脈,向后注入面前靜脈或面總靜脈。SAIF感覺神經(jīng)來源于頸皮神經(jīng),頸皮神經(jīng)于胸鎖乳突肌后緣的中點淺出于淺筋膜內,向前入頜下三角分布于頸區(qū)皮膚。同時,面神經(jīng)下頜緣支與面動脈關系密切,其在面動脈淺面或深面走行,進入頸部行于頸闊肌深層。

3SAIF設計、切取和修復

據(jù)頦下動脈與面動脈體表投影在頜下區(qū)的位置,術前超聲多普勒標記頜外動脈及頦下動脈。全麻成功后,患者仰臥、墊肩、頭適度后仰延伸,使頜下區(qū)充分展露,常規(guī)消毒、包頭、鋪無菌巾。頜下、頦下及頸部標記SAIF和頸淋巴清掃切口。測量癌灶切除范圍,標出癌腫切除的長度和寬度,再據(jù)癌腫預切除缺損的長度和寬度來預估與標識皮瓣的大小。皮瓣范圍上界一般在頦骨緣下約0.5cm左右,下界在舌骨上緣,上下界寬度以上下創(chuàng)緣能拉攏縫合為宜。左右界以頦部中線向兩側延伸呈橢圓形,對側不超過中線2cm,患側長度據(jù)癌腫切除范圍大小設計。采用逆向和順向結合方式制備皮瓣:在皮瓣健側遠心端逆行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和頸深筋膜淺層,當達頦部骨質時分離二腹肌前腹,注意使遠心端頦下動靜脈包含在皮瓣內,將皮瓣向后達同側二腹肌前腹,結扎沿途分支血管,將二腹肌前腹包裹在皮瓣內。切開頜下腺鞘并緊貼腺體解剖,結扎營養(yǎng)腺體分支,切斷二腹肌中間腱,注意保護近下頜緣處頸闊肌與二腹肌間的肌皮穿支。順行切開皮瓣上緣及頸部橫切口,在咬肌前下角附近,小心鈍性分離,尋找面神經(jīng)下頜緣支并妥善保護,解剖面動、靜脈,于頜下腺與下頜緣間隙內找尋頦下血管,包括動脈及CCSV,在二腹肌前腹處注意保護NCCSV,至此除血管蒂外,整個組織瓣已完全游離成島狀瓣。如需要延長皮瓣的旋轉半徑,解剖面動脈主干至頸外動脈發(fā)出處??p線將真皮和肌膜間斷縫合,防止操作時皮瓣的皮膚層與肌肉層之間出現(xiàn)撕脫而出現(xiàn)皮瓣壞死,用溫鹽水紗布覆蓋皮瓣,密切觀察皮瓣血供情況。按腫瘤治療原則行頸部淋巴清掃,切斷結扎頜下腺導管,切斷舌神經(jīng)頜下腺分支,將頜下腺、頜下及頸部淋巴、脂肪組織一起清掃,注意保護頦下動、靜脈,可用指捏法剔除蒂內腫大淋巴結??趦仍l(fā)灶在病灶外1.5cm以上范圍切除病變組織,切緣送快速冰凍病檢。頜下區(qū)向上至口腔鈍性剝離,擴大通道,將制備好的SAIF通過隧道轉移至口內,調整皮瓣與創(chuàng)面相吻合,固定與縫合。供區(qū)拉攏縫合,若張力較大在創(chuàng)面下方潛行分離,以免向上分離縫合后導致下唇外翻和損傷下頜緣支;如有必要可植皮,放置負壓引流。術后加強口腔護理,局部保溫,避免頭部過度運動,留置胃管,密切觀察皮瓣顏色及血供情況,常規(guī)抗炎對癥處理,必要時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復方丹參,據(jù)病理結果進一步綜合治療。

二、結果

常規(guī)術后隨訪與療效評定,隨訪與評定內容包括:創(chuàng)口愈合及處理、皮瓣存活情況、形態(tài)與功能、神經(jīng)損傷和供區(qū)外形、病灶局部復發(fā)及遠處淋巴結轉移等情況。本研究中SAIF制備的最小面積為3cm×5cm,最大面積為6cm×10cm。19例口腔癌組織缺損的創(chuàng)面均順利關閉,其中1例舌部和1例頰部皮瓣修復后2h顏色發(fā)紫,判定為靜脈回流障礙,拆除兩針縫線、多次針刺放血、局部保溫,皮瓣血運明顯改善,最終愈合。1例腭部皮瓣術后1周皮瓣遠端部分壞死,經(jīng)去除壞死組織,常規(guī)換藥,加強營養(yǎng),2周后創(chuàng)口Ⅱ期愈合,所有皮瓣存活率100%。采用SAIF修復舌缺損患者,小部分修復舌體略顯臃腫,隨時間推移外形尚可,語音、咀嚼和吞咽等功能恢復較好。頰、磨牙后區(qū)、口底及牙齦區(qū)缺損修復效果理想。2例術后出現(xiàn)暫時性面癱,經(jīng)神經(jīng)營養(yǎng)治療2周恢復正常,5例男性患者皮瓣上胡須明顯,隨時間增長略見稀疏,部分患者放療后胡須脫落。所有患者供區(qū)外觀滿意,瘢痕隱蔽,頸部活動無受限。臨床隨訪1例舌中分化鱗狀細胞癌(T3N2aM0)術后1.5年原發(fā)癌灶局部復發(fā),2例舌部低分化鱗狀細胞癌(T3N1M01例、T3N2aM01例)同側頸部淋巴結轉移,均發(fā)生在皮瓣通上的頜下三角,1例口底腺樣囊性癌(T2N0M0)術后1年遠處轉移,均需重新治療。典型病例1患者,張某,男,59歲,因“左側舌緣破潰2個月”就診。入院查體:左舌緣中份約2.0cm×1.5cm×0.5cm潰瘍,中央凹陷,邊緣突起,表面伴壞死,基底硬,邊界不清,觸痛明顯,頦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既往患糖尿病8年余。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排查手術禁忌癥,穩(wěn)定血糖,病檢提示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全麻行“左舌鱗狀細胞癌擴大切除+功能性頸淋巴清掃+SAIF轉移修復”。術后創(chuàng)口Ⅰ期愈合,隨訪2年局部無復發(fā)及轉移,舌外形及功能修復良好。典型病例2患者,姜某,女,67歲,以“右頰黏膜菜花樣腫物2月”為主訴入院。入院查體:右側頰黏膜近磨牙區(qū)、翼下頜韌帶前約2cm×3cm大小腫塊,菜花狀,外生型,顏色泛白,基底硬,界限欠清,觸痛輕微,未捫及頦下腫大淋巴結,既往患高血壓病6年余。入院后排查手術禁忌癥,穩(wěn)定血壓,病檢提示中分化鱗狀細胞癌。全麻行“右頰鱗狀細胞癌擴大切除+舌骨上淋巴結清掃+頦下動脈穿支皮瓣(submentalarteryperforatorflap,SMAPF)轉移修復”。術后創(chuàng)口Ⅰ期愈合,隨訪2年皮瓣血運良好,色澤紅潤,張口度正常,無局部復發(fā)及遠處轉移,供區(qū)瘢痕輕微,效果滿意。

三、討論

選擇適當?shù)钠ぐ晔墙M織缺損修復成功的關鍵,SAIF是頸闊肌肌皮筋膜瓣的一種類型,相對于額部皮瓣、鼻唇溝皮瓣、頸闊肌皮瓣、胸鎖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等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是口腔癌組織缺損修復的良好選擇。恒定的頦下動脈供血和良好的頦下靜脈回流系統(tǒng)為SAIF成活提供了堅實的解剖學基礎,筆者認為規(guī)范的??谱o理和及時處理對皮瓣成活率也非常重要。若發(fā)現(xiàn)皮瓣顏色蒼白臘黃、收縮,可能動脈供血不足,多為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可考慮應用解痙及抗凝藥物,提高室溫,如無效及時手術探查。若術后(特別是72h之內)發(fā)現(xiàn)皮瓣顏色發(fā)紫,可能為靜脈栓塞,應及予以處理。本研究中術后有1例舌部和1例頰部皮瓣顏色發(fā)暗,考慮為靜脈回流障礙,經(jīng)拆除縫線,針刺放血,頭抬高15°~30°,稍偏向患側,局部保溫,血運明顯改善。在皮瓣分離過程中注意保護頦下動脈,特別是CCSV和NCCSV靜脈回流。由于頦下動脈可能走行于二腹肌前腹的深面或淺面,組織瓣切取時要在下頜舌骨肌淺面同一平面剝離,防止血管損傷。Blair等[5]采用三明治方法制取皮瓣,即不全程解剖頦下動脈。將頦下動脈與二腹肌前腹一并掀起,最大程度地保護血管。在此基礎上,組織瓣應包含少許的頸深筋膜淺層,蒂部適量帶些軟組織,起支持保護血管作用。血管蒂需滿足移位的需要,一般情形下單獨用頦下血管為蒂即能滿足組織瓣達口腔受區(qū)的要求。本文以頦下動脈和面動脈近心端為蒂修復腭部缺損,術后組織瓣遠端部分壞死,可能是血管蒂隧道過長,蒂部受壓致血運不暢之故。轉移皮瓣時,隧道應足夠寬、骨緣圓鈍,避免蒂部扭轉、張力大或有過深折疊。不徹底的止血對皮瓣產(chǎn)生內壓力和毒性作用,引起血管痙攣,危及皮瓣血供[6]。皮瓣制取后,將皮下組織與肌層邊緣間斷縫合,防止穿支血管損傷。本研究中19例患者口腔癌術后應用SAIF修復組織缺損,皮瓣大小不等,厚薄不一,所有創(chuàng)面順利關閉,皮瓣均成功存活。舌部組織肥厚,所含肌層較多,加之考慮復發(fā)或浸及口底區(qū),常需擴大切除,造成組織缺損較大,修復時可充分利用皮瓣的肌層充填創(chuàng)腔,恢復舌的容積,以符合舌的外形與功能,突顯了SAIF優(yōu)點。由于頰部、牙齦及腭部組織學特點,空間狹小,組織較薄,SAIF攜帶二腹肌前腹和頦下區(qū)組織,修復這些部位缺損時顯臃腫,影響局部功能,可據(jù)情況精細解剖,去除皮下脂肪,修薄肌層或僅保留頸闊肌形成各種改良形式的皮瓣或SMAPF[7]。本研究中,制備了1例SMAPF修復頰部組織缺損,臨床效果滿意。2例患者術后暫時性面神經(jīng)癱瘓,面神經(jīng)下頜緣支與SAIF制備關系密切。通常下頜緣支出腮腺在咬肌筋膜和頸筋膜淺層與頸闊肌之間,越過面動靜脈淺面或深面穿出咬肌筋膜,淺支支配頸闊肌,深支支配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及頦肌。為避免下頜緣支損傷,應將上緣切口設計于下頜緣下1cm處,于頸闊肌深面鈍性分離,解剖下頜緣支并加以保護。此外,頦下區(qū)是胡須生長部位,皮瓣內可能引起受區(qū)胡須生長??尚g前激光脫毛,或切口盡量向下設計避開胡須位置,一般毛發(fā)可大部分脫落,皮瓣成黏膜化趨勢。目前,對SAIF修復口腔癌缺損安全性存在爭議:Shaji等[8]等認為Ⅰ區(qū)、Ⅱ區(qū)是口腔癌淋巴轉移的重要部位,口底、舌后區(qū)、頰部等癌瘤常轉移到頜下淋巴結,舌前區(qū)、牙齦前份等癌瘤常發(fā)生頦下淋巴結轉移,SAIF需附帶二腹肌前腹,在二腹肌與下頜骨下緣夾角處淋巴結易被包裹在島狀瓣中,限制了SAIF應用。研究報道,SAIF口腔癌缺損修復總復發(fā)率為20%[9]。近年來,越來越多文獻支持SAIF修復口腔癌術后缺損的安全性。Forner等[10]研究證實:在應用SAIF和前臂皮瓣修復口腔癌組織缺損,SAIF沒有表現(xiàn)出腫瘤局部高復發(fā)及高淋巴結轉移的跡象。Amin等[3]也認為SAIF安全性好,不會增加口腔癌復發(fā)的風險。本研究中1例舌中分化鱗狀細胞癌(T3N2aM0)原發(fā)灶復發(fā),2例舌部低分化鱗狀細胞癌(T3N1M01例、T3N2aM01例)同側頸部淋巴結轉移,發(fā)生在與皮瓣通上的頜下三角,表明制備SAIF時,在皮瓣軟組織內及血管蒂周圍會遺留隱匿性癌細胞??蓳?jù)病變部位、臨床分期、組織病理特性及生物學行為綜合評定。對癌腫位于危險區(qū)、分化程度較低、局部浸潤性強,淋巴轉移性高,Ⅰ區(qū)淋巴結轉移患者,SAIF應用持謹慎態(tài)度;Ⅱ區(qū)淋巴結單個直徑<3mm,活動度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包膜完整,且其包膜外切除冰凍無轉移,可選用SAIF。頜下淋巴結位于頜外動脈近下頜下緣,其近心段走行于頜下腺溝內,若無浸潤反應,對血管蒂影響較小。制備組織瓣以手指觸壓感知是否有腫大淋巴結十分重要,必要時徹底清除Ⅰ區(qū)淋巴結,在不影響血供情況下,盡可能去除血管蒂周圍的脂肪組織,最好制備成SMAPF[11]。此外,術后重點區(qū)域的放療非常重要。對于口腔腺樣囊性癌患者,一般認為其遠處轉移率較高,Ⅰ區(qū)、Ⅱ區(qū)淋巴結轉移率極低,選擇SAIF較為安全。SAIF較適合老年人口腔癌患者組織缺損修復。老年患者因全身機能下降,情況相對較差,多并存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耐受手術的能力明顯降低。如采用胸大肌皮瓣或斜方肌肌皮瓣等轉移修復口腔癌缺損,其距離較遠,血管蒂短應用受限,且組織量大,修復缺損比較臃腫,塑形差,影響口腔通暢;此外,供區(qū)損傷大,延長了患者康復時間。若采用游離組織瓣修復,技術操作復雜,手術時間長,且需要開辟第二創(chuàng)區(qū),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并發(fā)癥,增加額外費用。SAIF制備簡單,創(chuàng)傷小,成活率高,供區(qū)與頸清掃切口一致,不需另外增加手術切口,供區(qū)可直接拉攏縫合,對于頦下皮膚松弛、脂肪肥厚老年患者,有除皺、去脂作用,兼有美容效果,縮短了手術時間。Zhang等[12]用逆行SAIF修復老年中晚期口咽癌組織缺損,無明顯全身并發(fā)癥,均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本文用SAIF修復老年口腔癌組織缺損,患者伴不同程度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組織修復外形和功能均得到較好恢復,證實SAIF是老年口腔癌患者缺損修復的一個理想選擇。對于合并糖尿病及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患者,血管易發(fā)生危象,皮瓣壞死和全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增加,應給予高度警惕??傊?,SAIF修復口腔癌組織缺損,血供可靠,制備簡單,應用靈活,成活率高,且供區(qū)與受區(qū)色澤、質地匹配,功能恢復滿意,適宜基礎疾病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作者:董正謀 董毓 劉銳 張莉 周霞 何海濤 溫秀杰 劉魯川 陳渝斌 單位:紅安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湖北科技學院五官醫(yī)學院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口腔醫(yī)學中心 重慶市璧山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