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下室抗浮錨桿施工技術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政府部門越來越注重地下土地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而抗浮錨桿是地下工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能夠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并對地下工程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進而為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抗浮錨桿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控制要點,并研究了抗浮錨桿施工中的質量問題,提出了加強抗浮錨桿施工質量的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抗浮錨桿;地下室;應用
1.引言
隨著建筑日益朝著高層發(fā)展,很多建筑工程中都設置了地下室,而這些地下室的設置為了做到有效抗浮,會經常使用到抗浮錨桿。使用抗浮錨桿不但價格低且效果好,施工操作比較簡便,具有很強的適應力,可以應用在各種地層中,因此,被廣泛運用在地下室工程中。
2.地下室抗浮錨桿的作用
現(xiàn)階段的很多高層建筑工程為了有效地利用空間,都設置了具有較多功能的地下室,有的被設置成地下停車場,也有的被設置成地下商場等。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這些地下室普遍存在區(qū)域和地下水的浮力平衡問題,尤其是那些具有裙樓的高層建筑,往往會使用純地下結構或者整體裙房的形式,地下室會具有較深的埋深。如此一來,因為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地下結構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抗浮問題。而怎樣將地下水的浮力作用降到最低,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就成了現(xiàn)在的重要內容。而抗浮錨桿恰好能夠滿足抗浮的作用,地層適應性強,施工面積不大,施工操作便捷,設置靈活性強,錨固效率高,地板均勻受力,非常適合用在地下室的抗浮加固中。
3.工程簡介
賀州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擬在賀州市八步區(qū)其規(guī)劃用地范圍內興建賀州八步太白路碧桂園項目,該項目位于太白西路與濱泰一路交匯處,項目總用地面積24828m2,總建筑面積93495m2,其18#~23#、25#~26#為16層~25層住宅樓,下設1層~2層地下室,綜合樓及商業(yè)為(1F)、幼兒園(3F)各建筑物設計標高在黃海高程105.5m,采用框架結構,基礎形式采用混凝土灌注樁基礎,其中地下室底板采用抗浮錨桿抗傾覆,錨桿桿體為3φ32鋼筋,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接頭連接,錨桿抗拔力為330kN,采用高壓二次注漿工藝。本項目地錨施工工序在底板墊層澆筑之后、底板鋼筋綁扎之前,因此與地下室墻柱施工不會產生沖突。本項目錨桿工程量約為1248根,單根施工深度為3m~40m,總計施工米數(shù)約12480m。
4.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及控制要點
4.1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1)測量放孔。一般是基于控制點和螺釘、布局和研究孔,在測量時要仔細檢查,以保證孔的精確度和標準度,還要對孔的位置做好標記,防止出現(xiàn)錯誤。(2)鉆機成孔。確定錨桿孔位置后,采取高壓螺栓鉆頭鉆井,鉆機到位,必須牢固固定,確保鉆機水平垂直進去,軸螺栓孔直徑要根據(jù)設計要求,錨桿孔進入管道由空氣壓縮機產生的高壓空氣用于排渣以實現(xiàn)設計深度,所以施工中不能立即停止鉆孔,一般進行1min~2min,防止頭端不能到達,錨桿孔直徑的偏斜度不得大于5%,鉆孔深度大于錨栓的深度,且設計長度不得小于0.5m。(3)透孔鉆孔。結束使用高壓空氣除去殘渣孔,直到風口回風孔不在感受到灰塵等,避免沉積物存在。在同一時間現(xiàn)場工程師和檢查員要及時檢查深孔和錨桿孔偏差,滿足施工程序要求。(4)桿體制作。生產應符合設計要求,螺栓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和規(guī)定。錨桿長度、錨定長度都要錨定在上部結構,部分長度的結構應符合錨桿長度的要求。(5)置入桿體。螺栓垂直插入孔的底部,螺栓牢固地放置在錨孔的中心。(6)壓力注漿。在桿身經過正常壓力微膨脹后M30砂漿灌漿,24h后,兩個水泥漿灌漿,灌漿水泥比約為0.55,壓力大于2.5MPa。通過底孔反向灌漿,從灌漿管灌漿氣體直接向內排出直到結束。灌漿漿液濃度標準從相同濃度的漿料倒入,無氣泡時間。具體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4.2錨桿施工控制要點
鉆孔控制:(1)鉆孔時不得打擾周圍的底部。(2)根據(jù)設計要求和孔標記的地質條件。(3)鉆孔深度為3個水平錨,垂直孔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直徑不應小于設計直徑3mm。(4)孔徑偏差率不應大于錨桿,長度不應超過錨桿長度,也不應該大于設計的500mm。(5)設計鉆孔螺栓孔應置于灰塵和土壤之前,并將土屑打掃干凈。泥漿配合比設計需要注意。鉆孔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泥漿的混合比例。根據(jù)實際情況,鉆孔前應在實驗室進行混合比例試驗。泥漿混合比設計是確定泥漿中各成分比例的過程。因此,漿料設計的性能必須是初級應用、改進、重新應用,直到這種過程達到要求。為了提高漿料的早期強度,我們可以考慮加入適量的外用劑。錨桿制作質量控制:在成孔經監(jiān)理、業(yè)主代表共同驗收合格后,相關技術人員應根據(jù)實際孔深進行錨桿制作,制作時三根鋼筋必須呈120°分布,鋼筋間距為30mm,因此,制作加工時必須先把鋼筋在加工平臺上放樣,確定尺寸后再進行加工。錨桿安裝技術控制:相關技術人員應在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檢查孔深并清孔,隨后移開鉆孔設備,安裝抗浮錨桿。為了避免錨桿安裝在孔內出現(xiàn)偏心現(xiàn)象,相關人員需沿桿體軸線方向每隔2m設置一個隔離對中支架,確保桿體保護層不小于25mm,并保證錨桿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壓漿控制:(1)壓力控制按照圖紙要求,壓漿壓力不宜低于2.0MPa,這就對壓漿設備和注漿管的長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應確保壓漿設備注漿壓力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開始啟動設備后,不宜立即進行灌漿,待壓力穩(wěn)定后才可以開始灌漿,并且從壓漿設備到注漿孔之間的注漿管不宜太長,應順直布置,確保壓漿壓力。(2)整個壓漿過程應連續(xù)進行,中間不應有停頓。壓力壓漿直至水泥漿滿溢即可停止灌漿,待5min~10min后,再重復壓漿一次,直至水泥漿滿溢為止。
5.抗浮錨桿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和措施
(1)錨桿生產不符合設計要求,螺栓材料直段長度、彎曲位置、彎曲角度和設計圖與螺栓切削加工中的控制措施不符。防治措施:應按照設計圖和嚴格控制錨桿長度,直線段長度不得小于設計長度螺栓,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2)螺栓焊接質量不符合螺栓焊接焊渣的要求不清潔,直立鋼筋,焊條質量差焊接,易脫落,發(fā)生偏轉現(xiàn)象。防治措施:錨架縱筋,起重過程注意保護成品,現(xiàn)場檢查發(fā)現(xiàn)直立鋼有定位偏差,密封應及時修好焊接到位。(3)鉆孔爐渣不及時清除。防治措施:端孔、礫石孔等周邊的礫石等垃圾應及時清洗就位,如不及時解決孔灌漿施工污泥污水就需要進行兩孔清洗。(4)灌漿管長度過短,嚴重影響灌漿質量。防治措施:灌漿管長度由標尺檢查,灌漿管末端距離確保灌漿管底部滿足規(guī)格要求,長度短。(5)錨栓定位不正確或錨固灌漿過程偏差未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引起錨栓偏移現(xiàn)象發(fā)生灌漿。防治措施:螺栓錨栓應保證中心,在注漿過程中發(fā)生螺栓發(fā)生偏差應及時調整,檢測注漿螺栓是否應在中間結束。如果有任何偏差要及時糾正和修正。(6)框架定位短鋼筋暴露,防水層不能達到防水效果。防治措施:螺栓彎曲部分在螺栓灌注后的支撐,后防水施工。
6.加強抗浮錨桿施工質量的措施
抗浮錨桿質量要求如表1所示,為保障錨桿成型質量,在該工程中還進一步加強了對錨桿施工質量的控制,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選擇合適的成孔及護壁工藝,確保錨桿不發(fā)生塌孔、縮徑等質量缺陷。劃分好施工區(qū)段,并按各區(qū)段各層位錨桿的設計長度(或入巖要求)控制鉆孔深度,避免出現(xiàn)孔深(或嵌巖)達不到設計要求的現(xiàn)象。加強錨桿清孔、制漿及注漿等工序,嚴格控制錨桿注漿質量。錨桿施工前應制訂詳細的作業(yè)技術指導方案,并召集相關施工人員進行針對性技術交底。(2)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確保錨桿施工全過程質量管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保障錨桿施工質量項目部組建了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生產管理團隊,確保錨桿鉆孔成孔深度、鋼筋長度、入巖深度等都能夠有效達到相關規(guī)范要求。(3)配合監(jiān)理單位做好錨桿施工質量監(jiān)察與整改工作。在該工程當中針對監(jiān)理單位所提出的高壓注漿量不足等問題進5行了全面整改,并進一步強化了注漿水灰比設計,提升了樁基承載力特征值。(4)加強錨桿承載力檢測工作。在完成錨桿施工后,還需要進一步對錨桿實際承載力進行檢驗。在該工程當中按照2倍設計承載力特征值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均滿足設計要求。
7.結語
總而言之,抗浮錨桿在地下室施工中具有施工簡便以及造價低等優(yōu)勢,而且其能夠對地下室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的整體抗浮能力。因此,在地下室的施工中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抗浮錨桿的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應根據(jù)設計的具體要求,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為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祁金金.抗浮錨桿施工技術[J].建筑工人,2019,40(09):15-17.
[2]王國鵬,祁振東,張東方.某地下室中抗浮錨桿的應用及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17):108-110.
[3]羅良譽.地下室抗浮錨桿節(jié)點防水施工技術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8(12):94-95.
[4]劉海龍.地下室抗浮設計及抗浮錨桿應用[J].陜西地質,2017,35(02):91-96.
[5]張飛君,汪磊.地下室抗浮錨桿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6,42(33):75-77.
作者:曾偉金 單位:廣東省地質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