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網絡文學中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影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文學中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文學中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影響

摘要:針對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影響及對策,結合理論實踐,在介紹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雙重影響的基礎上,得出高職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確認知、客觀評價雙重影響、更新教學模式,才能切實發(fā)揮網絡文學的價值和作用,從而,促進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網絡文學;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對策

網絡文學是信息化的產物,是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文學,其主要特點是網民基于電腦終端創(chuàng)作,并借助于互聯網快速傳播[1]。相比傳統(tǒng)文學,網絡文學傳情達意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可通過數字、標點符號、中英結合等方式來表達作者的思想,這也是網絡文學吸引廣高職大學生的關鍵。

一、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

我國自古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無論教育行業(yè)的專家和學者還是學生家長,普遍比較重視人文素質教育。文學作為語言藝術,在我國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很多文學名著,對后世社會人文教育提供很大幫助[2]。自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工作、教育、娛樂更加便利。而網絡文學的出現,對傳統(tǒng)文學造成很大沖擊,很多高職大學生寧愿閱讀雜亂無章的網絡上的文章,也不會潛心研究中外文學名著類書籍。就算如此,網絡文學也沒能改變傳統(tǒng)文學在學術上的主導地位。但網絡文學也有許多自己的特點,如在文字上加入非中文符號,使網絡文學逐漸變成全新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在語言風格上,傳統(tǒng)文學是優(yōu)美、深刻的代名詞,講究的是涵蓋多種意義,刻畫出的文學世界是理想的,高于讀者的現實生活水平,容易引發(fā)讀者的深思。網絡文學多是口語化,和傳統(tǒng)文學走的方向完全相反,所以,網絡文學傳播的思想和營造的精神世界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存在雙重性。

(一)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有利影響

1.能夠激發(fā)高職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傳統(tǒng)的古典文學相比,網絡文學的語言在使用語法和詞匯的應用上,變化往往更加多樣化。充分體現了漢語語言的靈活性,這給高職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明確提示,在學習和工作中,什么事物都可以被質疑和挑戰(zhàn),在新常態(tài)背景下,社會往往需求就能挑戰(zhàn)傳統(tǒng)思想觀念且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通過借助網絡文學思維開闊性,逐步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意識,掙脫傳統(tǒng)思路束縛,只有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在后期工作生活中敢于探索突破,勇于創(chuàng)新。2.能夠培養(yǎng)高職大學生的平等意識在網絡文學世界中,所有的等級秩序基本不復存在,作者和讀者之間可以借助相應的聊天軟件進行交流溝通,比如,很多網絡文學作家,都擁有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很多程度上現狀消除了傳統(tǒng)文學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界限,能夠感受自由平等的氣氛,從而切實感受到尊重。

(二)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消極影響

1.影響高職大學生對漢語學習和運用的能力第一,網絡文學在語言文字運用過程過中加入類似:\(^o^)/由標點符號組成圖案來表示微笑,這和我國推行漢語規(guī)范化的方向相互背離,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漢語文化內涵,使傳承千百年的漢語文化體系遭到沖擊,失去了漢語的完整性和美觀性;第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職大學生學習漢語的規(guī)范性,也在無意間助長了網絡寫作者隨意書寫、不負責任寫作的囂張氣焰,而網絡文學口語化異常嚴重,使高職大學生書寫畢業(yè)論文、個人簡歷等文字表述時,缺乏說服力。2.影響高職大學生向成熟和深刻的方向發(fā)展高職大學生處于少年到社會青年的蛻變關鍵時期,需要在其心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網絡文學語言比較平面化,營造文學世界具有去理性化的特點,雖網絡文學能很好滿足高職大學生快餐式文化消費需求,但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思維和想象力,阻斷了高職大學生由文學語言引起的感官印象進入理性空間的幾率。

二、優(yōu)化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網絡文學的優(yōu)缺點

要想正確認識網絡文學的優(yōu)缺點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寬容對待網絡文學,由于我國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比較晚,所以,網絡文學出現在我國的時間也比較短暫,網絡沒有經過系統(tǒng)科學的培訓,導致網絡文學作者構成比較復雜,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創(chuàng)作動機往往建立在經濟利益基礎上,又缺乏傳統(tǒng)文學組織機構進行控制把關,出版門檻也比較地,導致優(yōu)質網絡文學屈指可數。對于網絡文學的表達方式,人們不能一味地指責,而是需要通過平和心態(tài)觀察,并認真分析和研究,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不能因為網絡文學顛覆了傳統(tǒng)文學的詞義就格外排斥網絡文學。目前,很多語言類專家學者都轉變了對網絡文學一無是處的觀念,開始對網絡文學進行分析研究,甚至把某些網絡詞語編入《新華字典》中。第二,以發(fā)展眼光欣賞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經過多年發(fā)展,至今無論是題材、創(chuàng)造手法、語言風格都提升了高度和廣度,對于網絡文化中出現的各種語言變化,無論大學生還是教師都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比如,WTO、IC等字母,剛開始很多語言專家會認為是語言污染,但到現在就不會這么認為,這類詞語都已融入到漢語詞匯當中。因此,既要尊重網絡文學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認識網絡文學自身的抵抗、消化吸收和凈化能力,又要重視規(guī)范引導對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3]。

(二)構建傳統(tǒng)文學和網絡文兼容的教育體系

文學教育是提高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途徑,在非中文系的高職院校中,開展語文課程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典范課文,不但能把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整理和學習,還能提高高職大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要想達到此種目的,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逐漸形成系統(tǒng)合理的教學教材,我國自古就文化大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流傳至今的文學大多數都是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精美的藝術瑰寶?;诖耍覀儾荒芡耆鲆?,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積極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傳統(tǒng)文學和網絡文學結合起來,體現在教材編寫上,在提高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前提下,把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求行之有效的結合到一起,為其傳遞與時俱進的積極信息,把各種有文化的知識帶進課堂,讓大學生帶著文化比較的意識去學語文,可以拓展其眼界與思路。

(三)轉變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嘗試網絡寫作

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養(yǎng)成需要從實踐進行探索和發(fā)現,才能讓其認識到是人文素質的重要性,文學教育者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轉變教學模式,積極鼓勵學生嘗試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比如,在高職院校報刊或者官方網站為網絡文學提供一席之地,除傳統(tǒng)經典文學之外,還可以向大學生推薦比較優(yōu)秀的網絡文學,讓其積極參與到網絡互動中來,或指導大學生續(xù)寫超文本小說等,嘗試創(chuàng)作網絡文學,對提高其網絡文學知識和人文素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還能把傳統(tǒng)課堂中單一的信息傳遞模式轉變成平等的多向信息傳遞模式,教師也能更好地掌握大學生具體人文素質情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從根本提高高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有助于網絡文學成長為文學的棟梁

(四)重新構建校園網絡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我國各大高??焖侔l(fā)展,很多高職院校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校園網絡,所以,高職院校中的人文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這一網絡平臺,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產生積極影響,現如今,校園網絡建設已成為當今各大高職院校的主要部分,多數的在校大學生都是通過校園網絡去了解外界的各種信息,所以,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人員,通過校園網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認識網絡文學的觀念,通過科學合理的分析,為高職大學生篩選出高質量的網絡文學作品,盡最大努力擯棄在內容、思想上對大學生造成不利影響的網絡文學作品,從而,為高職大學生營造一個樂觀向上的校園網絡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從根本上提高其人文素質[4]。同時,還能培養(yǎng)大學生鑒賞高雅藝術的能力,使其在學校中就能學到多元化文學知識,確保其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中,能盡快適應多元化的社會,從根本上提高高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三、結語

網絡文學是隨著時展帶來的必然產物,但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起步比較晚,網絡文學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勢必會對高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帶來很多問題,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但我們要客觀看待網絡文學,利用其積極的一面,為高職大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情感的平臺,同時,給予當代大學生一個追求精神滿足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尹光兵.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青春歲月,2014(13).

[2]蔣曉光.網絡文學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及方式[J].牡丹,2015(18).

[3]徐曉芳.網絡文學和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市場,2012,(26).

[4]王茂春.構建網絡平臺,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8).

作者:祁郁 肖輝 單位: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基礎部 銅陵學院文學與藝術傳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