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與教學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生本教育;初中思想道德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0077-02
初中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對于一個人在未來的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思想初級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等都開始形成,那么在這個階段,加強初中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通過在思想道德教學過程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我國初中生的道德素質修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1.生本教育概念及特點分析
1.1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是廣東省教科所郭思樂教授所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這個教學理念就是本著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來進行發(fā)展。它主張教育應該實現(xiàn)由師本教育向著生本教育發(fā)展和轉變,將教師教學的教學方法轉變成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方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就是為了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1.2生本教育的特點
1.2.1突出學生
在教學這對矛盾關系中,學是內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jù),教是外因,必須要通過學習這個內容才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但是在新的生本教育發(fā)展模式下,教師處于輔助地位,學生處于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生本教育課堂教學規(guī)定,教師的教授時間不超過10分鐘,然后剩下的課堂時間是交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由交談或者是自主學習的。
1.2.2突出學習
生本教育主要是學生課前準備、上課過程中交流和討論、課后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學習,這樣比學到知識重要千倍、萬倍。比如鼓勵學生學會上網查閱資料進行學習、通過口頭描述、文字等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懂得吸取別人好的知識點和學習方法,能夠對別人的學習觀點提出質疑和自己的見解。
1.2.3突出合作
合作是當前時代背景下,教學及其其他行業(yè)最重要的一種發(fā)展途徑,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將全班進行分組,從而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關系,從而實現(xiàn)知識互補,各自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1.2.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并且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鼓勵自己,肯定自己,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很大的收獲和成就教師在認真傾聽學生的討論、發(fā)言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們之間的思維碰撞,通過辯論等形式,使得學生之間能夠為自己的觀念和想法進行理由陳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發(fā)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評價體系是應試指標
在我國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體制的存在,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評價體系也完全按照應試指標要求,存在很多的激勵政策,甚至很多激勵政策都是屬于不合乎規(guī)定的政策,這樣的激烈機制的存在,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師在制定評價體系的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教師在日常評價過程中,對于學生考試、評價后的分析不夠,沒有充分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思想道德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評價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比如教師對于基礎知識的評價體系可能就比較全面,但是對于基本技能的評價存在的很大的問題,教師將三維目標進行了分割,使得整個教學活動的評價體系不完善,存在較多的問題。
2.2教師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思想品德內容教學都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將其簡化為單一的灌輸和訓練過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升學應試能力,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yǎng),注重知道,忽視信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做到知行統(tǒng)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會對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和考慮,基本就是一味地接受,不加以篩選,就只是死記硬背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只能夠是增加了學生記憶的負擔,但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得不到較好的鍛煉。
3.在初中思想搭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推行生本教育
3.1課程評價中將輕過程、重結果轉變?yōu)橹剡^程、不輕結果的評價體系
在教學課程評價過程中,需要始終都堅持以人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學習結果獲得,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中,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學習評價體系建立,將輕過程、重結果逐漸轉變?yōu)橹剡^程、不輕結果的評價體系,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從而使得評價或哦的那個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和教師共同發(fā)展。
3.2課程目標上要變學科知識本位為學生發(fā)展本位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目標的設定也要進行適當?shù)恼{整,不能夠一味地堅持應試教育條件下,只看重學生成績提高的教學方式,這樣會造成好學生和后進生之間的分化,使得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教育目標要充分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不應該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發(fā)展。
3.3教學方式上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轉變?yōu)橹鲃訉W習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輔助指導人員,要充分(轉下頁)(接上頁)發(fā)揮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通過創(chuàng)建適合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下,形成自己的完善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從而圍繞問題展開閱讀,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jù)特點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巧妙地解決教學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把被動學習方式轉變?yōu)橹鲃訉W習方式,從而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4.結束語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通過堅持生本教育理念,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堅持以學生為本,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地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詠梅,章迎春.生本教育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J].重慶與世界.2010,27(12):107-108
一、創(chuàng)造必要的滲透條件
(一)新型的師生關系
首先是和諧的。這是指師生間的情感聯(lián)系,“愛”是其核心,有了“愛”,師生原先的“我”“你”關系將會置換成“我們”,從而使師生心靈溝通,共享成功之喜悅,共擔挫折之煩惱。其次是合作的。這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師的作用在于,你不會學習,我來指導你學習;你不愿學練,我來引導你學練。再次是互動的。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師生互動構成了教學活動中的正反饋機制。
(二)先進的教學觀念
首先師主體性的學生觀。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動發(fā)展的機制,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驅動主體發(fā)展機制,促進其成長。
其次是發(fā)展性的體育教學目標觀?,F(xiàn)代體育教學著眼于人的終身發(fā)展,即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實施課堂心理教育,教師還須具備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學生的技能--通過觀察、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興趣特長、內心世界等;教學設計技能--運用現(xiàn)代教學思想,根據(jù)學
生的身心、個性特點,設計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學應變能力--教學過程中,對偶發(fā)事件特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積極反應,有靈活處置的能力。
二、掌握滲透的操作要領
我們認為,有效的心理教育應該結合學科教學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準學科個性任務與學生需養(yǎng)成的心理品質的結合點,使心理教育技術與教學技術互補。體育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必須構筑在發(fā)展學生身心素質的基礎上。體育課堂教學滲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領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整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體系決定著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質量規(guī)格合水平。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多偏重以體育技能技巧為核心,忽視了“以人為本”,以至割裂了體育本身所蘊涵的文化底蘊,以及與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的有機聯(lián)系,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今,素質教育已啟示并要求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整合。教學目標使一個多元的體系,涵蓋認知、智能、情意三個領域,這為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學"五禽戲"時,除了教會學生正確的動作,以及神態(tài)、路線的準確把握外,教師還應從滲透心理教育的角度著手,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傳統(tǒng)體育的魅力,加速學生情感的升華,獲得求知的動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創(chuàng)設參與情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任何知識、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經過主體內化才能養(yǎng)成,這就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因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興趣,無疑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策略。
(三)進行行為實踐
行為實踐,它有助于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體驗中強化對事物的認
識,深化對事物的理解。比如,結合教學排球,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女排的比賽錄像,了解女排艱辛的奮斗歷史;結合中長跑教學,讓學生了解“馬家軍”為國爭光的事跡等等。所有這些實踐活動,都會給學生以震撼,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起學練的興趣。
三、把握滲透的主要內容
體育起源于社會生活,它能提高身心素質,豐富業(yè)余生活。這也就為它在體育課中進行心理教育的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因此必須緊緊抓住以下主要內容。
(一)鍛煉堅定的意志
意志是人們?yōu)榱诉_到有意識提出的目標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所做的持續(xù)努力,對個體的學習、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優(yōu)秀運動員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心理教育滲透。
(二)培養(yǎng)活躍的思維
學習過程是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思維是學習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一方面要憑借教材中體育獨特的思維實例啟迪學生;另一方面,還應指導學生把握體育形象性和運動性的特征,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陶冶積極的情感
情感是構成人格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學生的情感正處于急劇變化時期,其情緒狀態(tài)帶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的積極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體驗、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老鷹抓小雞”游戲中的勇敢、機敏品質;中長跑中的堅持、耐挫力培養(yǎng);球類項目中的合作精神等。
(四)練就自我心理修養(yǎng)的能力
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滲透不僅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教育的過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過程。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有賴于相應心理知識的掌握,更需具備一定的自我心理修養(yǎng)能力。這樣,個體
一、高中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均衡發(fā)展與培養(yǎng)
從總的情況看,目前多數(shù)高中生的英語交際不是結結巴巴,就是詞不達意,難以用高中過的語言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目前高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問題是:聽力、理解力較差;說與寫的能力問題是:語音能力、定向表述能力,和運用體態(tài)語及副語言的能力較差。此外,還表現(xiàn)在:聽與讀的專注程度不夠、說與寫的勇氣膽量欠缺。這些問題解決不好,高中生升入大學、或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或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便會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也難以在大庭廣眾面前有出色表現(xiàn)。高中生在英語學習時表現(xiàn)出的聽或讀、說或寫的能力不強,或許是因為內部條件不足,或許是因為外部條件不夠,我們要仔細分析,區(qū)別對待。
高中生英語學習中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所需的內部基本條件是:①適當?shù)闹R準備,包括英語知識、英語經驗、英語語言;②主動加工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策略、情感因素。所需的外部基本條件是:①刺激的程度,即所提供的英語材料和背景的清晰度以及邏輯的嚴謹程度;②評價反饋的恰當、及時。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在長期的英語學習中形成和發(fā)展的,但并非任意的英語學習過程都能夠促進這些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影響高中生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能力形成的因素和條件,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為高中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形成聽說讀寫能力的條件,并不斷摸索培養(yǎng)的規(guī)律和方法。
二、正確認識英語聽說讀寫的均衡發(fā)展的關系
完整的英語能力應是口頭語言的聽說能力和書面語言的讀寫能力的均衡發(fā)展。聽說讀寫能力共同構成英語交際能力的均衡發(fā)展,它是英語交際能力系統(tǒng)最簡明、最科學的概括。讀與寫是書面語言行為,聽與說是口頭語言行為,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的正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一個人學習英語,總是從口頭到書面再到均衡發(fā)展,即先是學口語的聽說,然后學書面語的讀寫,并且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提高了聽說能力,就有利于提高讀寫能力;反過來,讀寫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聽說能力的提高。而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內部,又有理解與表達間的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聽和讀是通過英語語言達到理解和吸收,說和寫是運用英語語言進行表達和傾吐。我們既要克服重讀寫、輕聽說的傾向,又要注意以書面語言能力培養(yǎng)帶動口頭語言能力培養(yǎng)。這兩者是不矛盾的。重讀寫、輕聽說不但有礙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也會影響讀寫能力的提高;以書面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帶動口頭語言能力培養(yǎng)則既能以讀寫為重點,又能促進口頭語言的發(fā)展,收到相輔相成的功效,達到均衡地發(fā)展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課堂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均衡發(fā)展的載體
英語課堂使用的是英語語言,它既是載體,又是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它既是表達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聽、說、讀、寫離不開語言,課堂是始終彌散著語言的環(huán)境。英語教學中包含了各種形式的語言活動,例如講授、解釋、提問、回答、復述、閱讀、書寫、討論等等,語言始終伴隨著教師和高中生的英語教學活動。
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對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均衡發(fā)展直接關系到他們的英語思維的發(fā)展,及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這也意味著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聽、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對相關的英語語言的理解、表征為目的,而說、寫能力的培養(yǎng)則以高中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握和運用為目的。因此,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聽、讀能力是將外界(英語材料和背景)刺激引起的生理感覺,通過整合、組織,準確轉化為心理知覺。在聽或讀的過程中,受某種需要或目的驅使,高中生的英語認知結構中預期要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知識被激活,作出某種期待和預測,并不斷地驗證或修正假設,從而理解、提取和吸收信息。高中生如果聽和讀這兩種能力弱,在英語高中習的第一階段(輸入階段)就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錯誤,從而影響整個英語均衡發(fā)展。英語學習中說、寫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是通過自己的信息表征、組織、儲存和有意識地依據(jù)線索提取陳述性知識和快速自動地激活程序性知識,把內隱的英語思維活動和英語認知結構表現(xiàn)成外顯的英語認知結果。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說、寫能力是在聽、讀能力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教師是影響高中生形成英語聽說讀寫均衡發(fā)展的第一因素
(一)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利用英語時間的重要條件”。
所以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語言的運用。具體地說,應做到以下兩點。教師的語言必須合乎一般的語法規(guī)則和邏輯要求。課堂上教師講話的句子要完整、流暢。教師要使用規(guī)范的英語語言。教師的語言對高中生來說是一種樣板,他們對高中生語言習慣與能力的影響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如果教師的英語語言不夠準確、規(guī)范,會使高中生對英語知識產生模糊理解,影響高中生對英語語言的正確使用。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英語語言的表達,這對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說高中生難以理解的語言或者書寫錯誤的、不規(guī)范的語言,將會給高中生的聽、讀能力帶來干擾,也給高中生的說、寫造成負遷移。高中生由于受詞匯量、語法知識及國語影響等諸方面的限制,加之在聽說訓練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是愛面子、害羞、怕說錯、怕同學恥笑、怕老師斥責。為了排除這些障礙,減輕高中生的緊張心情和壓力,教師要以充沛的感情、豐富的表情、耐心的語言、恰當?shù)氖謩?,配以適當?shù)挠螒蚝椭庇^教具,使高中生克服緊張感,放心大膽地參與聽說訓練活動。同時在教學中,要以鼓勵高中生為主,及時肯定高中生的點滴進步,善于保護高中生的積極性,注意糾錯方式,不要每錯必糾,以樹立高中生良好的自信心。
(二)教師要為高中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均衡發(fā)展、培養(yǎng)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教師要講究教學語言藝術,善于運用語言技巧,課堂上的語言要生動有趣、形象具體、深入淺出、富有感染力,使高中生透過教師高超的語言藝術,探知到教師思維的進程,高中習到思考問題的良好方法,體驗到思維過程中的快樂,從而讓他們的思維狀態(tài)自然地進入英語思維環(huán)境之中,引起高中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將抽象的英語語法“口語”化、通俗化、形象化,以便高中生理解、掌握英語語言。這樣做可以幫助高中生排除對英語語言理解的障礙,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語言。教師要多為高中生提供培養(yǎng)和鍛煉這些能力的機會。一位英語教育專家曾分析說:“在英語教學中,通常并不會明確地教高中生閱讀、書寫和講述,因為大家都認為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這些活動的能力是自然而然地發(fā)展的。盡管如此,我們卻常常要求高中生去模仿書本或教師的語言?!彼晕覀儾荒茏尭咧猩⒄Z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處在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而應在課堂上有目的地誘導高中生去聽、去讀,讓高中生去“聽――想”英語語言,“閱讀――自學”英語語言,更重要的是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高中生去說、去寫,創(chuàng)設名副其實的交流情景,給高中生提供鍛煉聽說讀寫能力的機會。要讓高中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參與的活動中,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親自體驗認知過程,使高中生能夠清晰、精確、毫不含糊地思維和表達,真正地把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均衡地發(fā)展英語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師要對高中生聽、說、讀、寫的活動結果做出恰當、及時的反饋評價。
1 目前甘肅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工作現(xiàn)狀
為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筆者組織隴東學院500名新生進行了一次信息技術課摸底考試,主要內容為鍵盤操作、WindowsXP、Word2003、PowerPoint2003、Excel2003、Internet等6個基本應用模塊。摸底考試結果如下。
1)鍵盤:80%的學生對鍵盤不熟悉,找不到頓號、雙引號、單引號、省略號,不會標點符號的全角、半角切換方法,不會使用快捷組合鍵;30%的學生不會計算機的安全關機方法。
2)XP:對復制粘貼,80%的學生只會一種方法,還有5%的學生不會復制粘貼;99%的學生從未使用過幫助信息;99.5%的學生不會使用控制面板;95%的學生對開始菜單和任務欄的屬性設置不熟悉。
3)Word:95.5%的學生首行縮進采用的是空格的辦法,而不會用段落設置。
4)PPT:72%的學生不會插入新的幻燈片,85%的學生不會設置背景和選擇設計模板,99%的學生不會修改設計模板。
5)Excel:98%的學生不會插入新的工作表,99%的學生不會設置打印區(qū)域。
6)Internet:有40%的學生沒有自己的QQ號,78%的學生沒有自己的郵箱。
而這些內容都是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要求的最基本的內容。為了弄清楚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能力普遍較差的原因,筆者對從隴東學院8個班級抽取的40名新生進行了訪談,訪談的結果為:1)初中的信息技術課基本就是玩游戲,高中開設信息技術課做一些簡單的Office練習;2)一般在初中開設0~3年信息技術課,在高中開設0~2年的信息技術課;3)在初中基本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信息技術課,高中部分學校有專任的信息技術教師;4)每周的課時量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課時,還有一些學校因停電不開機房或信息技術教師不到位等原因,經常以上自習或上其他課代替;5)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程度普遍較低。
由于升學的壓力,甘肅省各中學不得不壓縮信息技術課的課時,高中畢業(yè)生有沒有達到新課改的要求無人問津,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問題更是無人監(jiān)管。這些高中生接受大學教育時,大學層次的教育無法進行,大學的信息技術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學習高中信息技術課標要求的內容上。長此以往,大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也得不到提升。因此,要建立一個信息技術教師教育的共同體,成員包括中小學和大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 甘肅省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教育共同體的任務
信息技術教學研究與教師教育共同體是指由具有研究實力的普通小學、初中、高中和高等院校組建的,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與信息技術教師教育水平提升的研究機構。共同體的人員構成是以高?;蚋咧袨橹鞒謫挝?,團隊成員由30%的高校信息技術教師、30%的高中學科教師及教研員、各20%的初中和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構成。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的基本任務應包括下面幾個主要方面。
1)研究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或教科書、考試大綱以及與實驗相關的文件等,開發(fā)與信息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源,研究影響學科教學活動的各種因素,建構符合甘肅信息技術教學實際的教學模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理論價值、體現(xiàn)甘肅特點且能指導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成果。
2)每個共同體至少選擇一所小學、一所初中、一所高中與一所高校進行教學改革實驗活動。以網絡研究與指導平臺為載體,以網絡學習活動設計理論為指導,把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進行系統(tǒng)化設計,建立網上學習空間,構建開放性網絡學習與指導環(huán)境。
3)每個共同體在一個周期內要系統(tǒng)指導不少于3所小學、3所初中、3所高中的18名以上的學科教師,采用網絡研修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指導學科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與實踐活動,使研究成果在學科教師所工作學校的學科教學中得以推廣應用,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同時要開放所建設的學習空間,供廣大學科教師參與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學習與研討,指導學習者在學習空間中進行學習,引領學科教師的發(fā)展。
3 甘肅省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教育共同體的監(jiān)管措施
共同體應工作的基本要求 共同體主持單位要提供辦公場所、實驗設備、研究資料等支持環(huán)境,確保團隊活動的時間;要保障共同體開展活動的經費,使研究共同體各項經費支出合理、高效;制定研究計劃、指導計劃、研究與指導方案及相應的總結報告,形成工作過程材料;制定學科教學研究共同體的管理條例、共同體成員管理與考核辦法,方便對團隊成員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反饋,確保共同體的正常運行。
共同體研究活動的基本原則 根據(jù)研究計劃,圍繞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難點問題,設計研究主題,并能夠促進學科教師新課程有效教學能力的發(fā)展。
針對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實際問題確定研究內容,能重點突出,體現(xiàn)學科的特色,發(fā)揮教學研究共同體的優(yōu)勢,促進新課程有效教學經驗的傳播。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過程完整,充分利用網絡研究與指導平臺,開展高頻度、深層次的在線研討活動,形成豐富的成果。
空間建設的基本要點 依托網絡平臺構建學科教學改革研究與教學實驗及指導學科教師的空間,內容組織方式合理,結構層次清晰,對共同體開展教學研究實踐與指導工作提供保障。
空間建設中形成豐富的新課程有效教學的資源,展示研究、指導、實驗驗證的過程及成果,資源具有示范性、擴展性、更新性,可供廣大學科教師借鑒學習,運行流暢,易用、擴展性良好。
共同體運行應實現(xiàn)的基本效果
形成豐富的成果材料,反映共同體成員專業(yè)發(fā)展的成長軌跡,能說明學習前后教學行為、研究能力的變化。學科教師在參與指導學習后,能夠將所學內容運用于教學實踐,促進學科教師發(fā)展。將相關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后,推動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育共同體要以甘肅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和教師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研究對象,廣泛借鑒國內外學科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成果,研究推動甘肅省信息技術課程有效實施的策略,總結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形成適應甘肅省實際需求的成果,為提升全省信息技術教育研究和教師教育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教師〔2011〕6號)[Z].2011-10-08.
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yè) 多元互動 彈唱教學 研究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以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權威性、獨斷性、“領合式”或“填鴨式”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重大變化。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多元互動教學設想的提出與實踐無疑順應了當今高等院校中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歷史潮流,互動是教育教學永恒不變的主題,沒有互動的教育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育,而多元互動教學正是互動教學的升華。多元互動教學的實施與開展,在激發(fā)學習動機、改變學習態(tài)度、掌握學習策略和轉變學習方式等方面對提高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一、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彈唱教學的現(xiàn)狀
隨著連年的教育擴招,給高校教育帶來了發(fā)展與挑戰(zhàn)。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如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如何有針對性的進行能力拓展,也是發(fā)展進程一直存在的困惑。彈唱教學作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基礎與必備課程,教授與學習的程度制約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與能力拓展,甚至影響學生能否適應就業(yè)實踐?,F(xiàn)如今的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彈唱課程,學生人數(shù)眾多,課程需求大,教師教育壓力大,不能滿足技能問題中針對性的“一對一”指導。彈唱專業(yè)作為新形勢的產物,專業(yè)教材相對來說還比較少,教師教學容易出現(xiàn)片面性;教學內容上,往往是簡單的幾首曲子感受學習,脫離了實際應用;再之,學生鋼琴基礎能力差距較大,教學進程緩慢。學校開設這門課程,但重視程度不高,只作技能訓練的部分,沒有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加之對學生的實踐考核形式單一。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單一教、學生單一接受”,角色互動與轉換較少,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新性,也沒有給師生、生生教學情感交流的互動時間與空間。
二、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多元互動彈唱教學研究與實踐
在“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指引下,首先,強調高等院校自彈自唱課程應隨著時展而變革,使高師自彈自唱課程主動適應地域中小學實際教學的時代需要;其次,注意增強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再次,初步轉變了“學科本位”的課程觀。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通過專業(yè)的師范性教育靈活掌握基礎教育教師需要的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這就要求培養(yǎng)機制更具針對性與實用性。深入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特點,設計針對性較強的課程內容、找準定位,緊緊圍繞學生專業(yè)技能與就業(yè)需求,建立健全與完善課程機制、考核與評價模式,給予互動交流的空間。在彈唱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對彈唱課程的基礎知識了解、合作互動學習交流、就業(yè)前景的需求關注。幫助學生清楚的認知彈唱課程學習的過程與目的,制定與自己相適應的學習計劃與目標。
堅持因材施教,做好課前準備,利用多媒體,建立線上討論反饋與線下實踐學習的雙效互動模式。營造多元互動彈唱教學良好環(huán)境,師生都要轉變以往的思維定式,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給師生、生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學習的有效遷移。多元互動彈唱教學結合理論技法學習、實踐觀摩,課下給學生布置彈唱拓展練習,加強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旋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藝術活動,或設計中期“彈唱大賽”,創(chuàng)建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學習成效,更多的是激勵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多元互動彈唱教學課程模式需要建立科學的課程管理與課程考評機制。規(guī)范和完善考核機制,將日常課堂、中期檢驗、實踐鍛煉、期末創(chuàng)新,相互結合給予科學合理的評定。引導學生對彈唱教學、學習進行反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利用評價與反思相結合,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優(yōu)勢與不足,利用同輩群體的影響,建立學生合作意識,調整自己的彈唱學習、教學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創(chuàng)造性。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彈唱課程的教學改革應該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與學相統(tǒng)一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過程。多元互動教學研究與實踐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自彈自唱的教學不僅更新了教學的指導思想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沉悶局面,更拓展了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教學過程,使枯燥無味的技能訓練轉變?yōu)榭鞓窡o限的音樂享受。教師與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在彈唱課程教學與學習中的認知與體驗,融入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思想交流與碰撞,情感轉換與實踐拓展,逐漸達成教學與學習雙向成長的目標。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5年度廣西藝術學院校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的課題成果,項目名稱: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多元互動彈唱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5JGK04。
參考文獻:
[1]梁劍英.鋼琴教學問與答[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5.
關鍵詞: 高等職業(yè)院校 樂理知識 視唱練耳教學 奧爾夫音樂
在國家政策的帶動下,學前教育成了很多學生選擇的專業(yè)。那么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就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我們要認真對待學前教育專業(yè)所開設的每一門課程,《樂理與視唱》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必修課,是專業(yè)基礎課。這門課程使學生初步了解五線譜、樂理、視唱的基礎課,為學習聲樂、鋼琴、幼兒合唱與指揮等的專業(yè)技能課程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
《樂理與視唱》這門課程分為兩部分內容:樂理和視唱練耳,如何把這兩部分內容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呢?選擇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沒有音樂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更需要將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和培養(yǎng)音樂情操,如何更好地教學就需要老師進行思考和研究。
一、了解和理解專業(yè)基礎知識
《樂理與視唱》課程是樂理理論知識指導視唱練耳的實踐,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優(yōu)美的旋律提高興趣。
1.樂理的理論知識包括五線譜的認知、記譜法、音樂節(jié)奏、音樂術語、音程的構建、調式等六部分內容。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根據(jù)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不能只講理論,否則學生將聽得索然無味。樂理部分的內容是音樂知識的理論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比較枯燥,授課教師要通過有趣的節(jié)奏練習和音樂游戲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不但同學感覺親切、新穎,而且能活躍思想、發(fā)展思維。學前教育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幼兒教師,學生性格要活潑、開朗,有創(chuàng)造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多舉例、多提問,經常以兒歌做示范,分析兒歌的節(jié)奏和其中所包含的樂理部分的知識,要保證課上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舒心。
2.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jié)奏,節(jié)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所以音樂的節(jié)奏練習在樂理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把音樂的各種音響、音調要素在時間上加以組織,這就是音樂節(jié)奏的功能。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日常節(jié)奏的基礎訓練,訓練時運用口讀、手拍等形式強化學生對節(jié)奏的印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學唱旋律前先進行節(jié)奏訓練,一絲不茍。從節(jié)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
3.視唱練耳能訓練學生唱和聽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兩種唱名法,具有良好的視唱和聽辨能力。優(yōu)美的旋律很好聽,但是需要正確把握節(jié)奏、音準、音色和音感。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先從C大調音階入手要求音準,接下來進行三度和五度的音程練習,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識譜的能力,要求快速識譜。逐步使學生達到既具備唱的能力又能音準、節(jié)奏準確。練耳是培養(yǎng)學生聽記譜的能力和聽記幼兒歌曲的能力的主要途徑。訓練時要有系統(tǒng)地逐步發(fā)展音樂的聽覺、積累音樂語言,注重培養(yǎng)音樂注意力和記憶力。
二、開設和創(chuàng)新課程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具有現(xiàn)代教育觀念、熟練掌握幼兒教育業(yè)務、品德高尚的專業(yè)型和技能型人才。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如何突破專業(yè)基礎,開設和創(chuàng)新教學尤為重要。
強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研究在傳統(tǒng)視唱練耳及基本上樂理教學中,課堂的教與學基本上以教師為主。在視唱教學課堂上,學生視譜即唱,課堂音響來源多是鋼琴音色,以鋼琴作為輔助工具聽音記譜。同樣,基本樂理的教學課堂也是老師表演的舞臺。學生不能自主發(fā)表個人的想法。事實上,樂理視唱練耳教學采用單一鋼琴音色及純聽覺技術訓練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學中利用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和多媒體系統(tǒng)提高視唱練耳與樂理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引進國內外所使用的各種視唱練耳軟件如EarMasterPro4.0、EarDower3.0、Eocnre4.5.3、Auralia等,探索適合高職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教學的運用多媒體軟件的教學途徑和方式。
三、應用國際先進音樂教學法
隨著音樂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我們要學會引進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比如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等世界音樂教學法音樂教學法。通過節(jié)奏、律動、歌唱、欣賞和表現(xiàn)表達等多個維度詮釋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
1.奧爾夫教學法的創(chuàng)立背景和教育理念?!皧W爾夫教學法”為聯(lián)邦德國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carl·orff 1895-1982年)所創(chuàng)建。它賦予音樂教育全新的反傳統(tǒng)的觀念和方法,對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反思我國音樂教育現(xiàn)狀,仍長期使用以歌唱、教學樂理知識為主體的陳舊模式,忽視學生對音樂的情感激發(fā)和體驗,忽視學生在音樂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和現(xiàn)代舞表演的影響和啟示,我產生了將音樂和舞蹈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一種具有原始風格、富于表現(xiàn)力和主動精神的新型音樂的想法。
2.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奧爾夫認為為兒童音樂才能的發(fā)展應從其自然趨勢出發(fā)。如四分音符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節(jié)奏等。他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jié)奏,不是旋律。節(jié)奏可以脫離旋律單獨存在。應當說奧爾夫強調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奧爾夫強調從節(jié)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并且要結合語言節(jié)奏、動作的節(jié)奏訓練和培養(yǎng)兒童的節(jié)奏感。因此,一開始上課就要安排一些有節(jié)奏的語言朗誦練習。如: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嘰里咕嚕∣滾下來就這么一個小兒歌,你可以把他變成各種節(jié)奏來朗誦,再結合一定動作或舞蹈加強節(jié)奏,使學生在邊朗誦邊跳或邊拍掌邊跺腳等過程中,培養(yǎng)對節(jié)奏的敏悅感。這種基本節(jié)奏練習,應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穿行。
3.奧爾夫教學法在課程中的應用。在日常教學中,首先我們要遵循三大原則:一切從兒童出發(fā);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其次,我們要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開發(fā)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讓他們自己組織音符和節(jié)奏,然后加以分析和實踐,始終保持活躍的細胞完成音樂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
高職學生要提高自身的音樂專業(yè)性、實用性和技能性。在《樂理與視唱》教學中,要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促其開拓知識面,學習音樂的理論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許敬行,孫虹.視唱練耳(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關鍵詞:工程教育;化工原理;教學團隊
近年來,國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高校以往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可能不足以跟上時代的進步,各工程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也應隨之發(fā)展、改革和創(chuàng)新。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切實把發(fā)展高等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本科教學工程”中明確提出加強本科教學團隊的建設,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關鍵,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模式,引導高等學校建立適合該校特色的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提高該校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特色的需要[1]。在此新形勢和新任務交錯的大背景下,化工原理學科作為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作為食品工程、環(huán)境工程、材料工程等多個工科專業(yè)的重要課程,對化工以及相近的學科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為保障和提高化工原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化工原理教學團隊的建設一項也應提上議程。
1教學團隊建設的初衷和目的
經過分析觀察培養(yǎng)對象的特點,發(fā)現(xiàn)我校學生大多數(shù)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太好,基礎也較為薄弱,且自律性不強、自覺性也不高,在一些重點難點上常常都是淺嘗輒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另外在思想覺悟上,也沒有做好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上大學變成了“混”大學,沒有明確清晰的目標,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愈發(fā)迷茫,只是一味隨著大流走,沒有自己想法與規(guī)劃。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也與我校教育模式不完善、教學質量不高有關。經過反思和研討,為針對解決這些問題,單憑個別老師的熱血和力量難以扛下提高教學質量和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的大旗,從而我校提出教學團隊的建設這一設想,集廣大優(yōu)秀教師的能力于一體,為完成教學任務中的不同目標而分工協(xié)作,共同承擔教學責任,由點及面地攻克教學難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投身于崇高的教育事業(yè)中。基于此,化工原理教育團隊的建設任務,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充滿教育熱情、秉持先進理念、教學特色鮮明、接軌實踐與就業(yè)的團隊,教師團隊不完全是教師團體,應包括但不限于在校教師、研究員、化工相關企業(yè)的從業(yè)者等,旨在響應國家“本科教學工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探索更貼近新時代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更多富有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能力強、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突出的優(yōu)秀復合型人才,為工科行業(yè)源源不斷地輸送優(yōu)秀的預備軍。
2教學團隊建設的戰(zhàn)略意義
最近十余年來,不少學校和教育機構都過分夸大了名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性,人們對各種光環(huán)加身的名師們較推崇和青睞,強調了個人主義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成就,反而放緩了教學團隊的建設,忽視了團隊合作在教學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誠然,名師們在教學上有著各自的特色和優(yōu)勢,對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功不可沒,在此并未否定和批評名師,只是個人能力始終有限,許多工作都是離不開團體合作的。就高校的教學模式而言,教學任務的分配,教學課程的建設,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教學資源的整合等都需要教師的合作,才能以最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不僅如此,一支合理的教學團隊的建設也有利于增強個體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解決各種教學難題,加深教學理念的研討,促進教學經驗的交流,推動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提升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優(yōu)質的學習平臺[2]。
3建設教學團隊的師資力量
3.1教學團隊的人員結構
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首先在人員結構上的分布必須合理,在教齡資歷、地域分布、學緣結構、技能能力上的比例也必須適中,化工原理教學團隊目標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以高學歷、高職稱教師為核心的師資隊伍,師資力量的實力強大與否,直接決定了教學團隊的上限,除了原有的學院教師之外,還應該引進各具特色的教師,互相學習,實現(xiàn)互補,教師團隊中應該包括:(1)教授、副教授這樣高職稱有資歷有經驗的教師,作為團隊的中心骨。(2)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剛畢業(yè),極富朝氣的年輕教師,作為團隊的有生力量。(3)外教和有出國留學經驗的碩士、博士這些了解其他國家的人文文化和思維方式的教師,不同的思維方式搭配起來也許能發(fā)生奇妙的化學變化。(4)與企業(yè)接觸頻繁,交流密切,有過化工相關工作經驗的教師,對企業(yè)文化有著深刻了解,可以締造學校與企業(yè)的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見習和實習的平臺。(5)其他獨具風格,各具特色的教師等??傊?,要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建成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學緣結構比較合理,工程實踐能力較強的學術梯隊,保證課程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將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化工原理精品課程[3]。
3.2年輕教師的教學培訓
年輕教師是教育界著重培養(yǎng)的教學力量,實行老教師傳幫帶制度,可以快速提升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針對教學團隊中青年教師較多的實際情況,在團隊中大力推行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計劃,即:(1)共同完成備課工作,年輕教師在構思出備課思路后,詳細表述給老教授檢查,找出教學難點,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授課技巧,直至完成一套完善的備課工作。(2)進行雙向聽課,即新教師通過旁聽老教師的課堂教學,身臨其境地學習老教師的授課模式,感悟不同的授課風格,逐步培養(yǎng)出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老教師通過旁聽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及時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給予反饋。(3)課后,年輕教師按時完成教學總結,找出不足之處所在,與老教師交流探討,雙方在交流過程中不僅促進了年輕教師在教學生涯的快速成長,也可以發(fā)現(xiàn)并解決了很多存在的教學問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3.3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除了對年輕教師進行培訓之外,教學團隊由上至下都應該在教學之路上不斷求索,不能故步自封于自己的團隊里。鼓勵教師從多個途徑提升教學水平:(1)教師可以多參加一些名校教師開展的講座,和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è)的教師交流教學經驗,通過了解一些名師的教學經歷和授課技巧,從中獲得收獲,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2)參加一些專業(yè)化的培訓,通過培養(yǎng)、訓練等方式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和素質,同時改變教師的價值觀、調動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從事于教育事業(yè),從而提升學校辦學層次、提高教學質量。(3)除此之外,也要培養(yǎng)教師樹立正確的培訓觀念,強化師德師風,扎根本科教育,不能單為職稱晉升而參加培訓,而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對于培訓要有自主性,對教師培訓需要注入全新的理念。(4)教學團隊也應重視教師的個體發(fā)展需求,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人才發(fā)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更為寬闊的學習平臺,加強開放的教師培訓[4]。
3.4教師自身人格魅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也應注重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優(yōu)良的師風師貌。教師的人格魅力包含知識儲備、教學方法、氣質風貌、道德素養(yǎng)等多個方面,在教師素質和教育影響中占重要地位。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必定有著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沐春風,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學生為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自然會尊崇教師,在學習過程更加認真努力,以教師為榜樣。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的人格素質塑造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歸屬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從某種角度更勝于知識教育。教師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1)提升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學識淵博是教師的必備條件,高質量的知識儲備才有資格和能力教育學生,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才。(2)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和包容,“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作為教師,就理應化身嚴父慈母,像對待孩子一樣悉心教導學生,教育不單是工作,更是一份責任。(3)樹立良師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有著重大影響,談吐間幽默風趣,舉止中謙儒優(yōu)雅,良師形象的樹立更有助于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學子。(4)提高心理素質,在教學生涯中,難免會發(fā)生各種情況,遇到挫折和失敗,比如學生的不尊重,教學的不順利等,成熟穩(wěn)重,從容應對各種難題,冷靜理智地解決問題,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者[5]。
4教學團隊建設的任務
4.1了解培養(yǎng)對象的學習情況
(1)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一般都是采取大班教學的模式,無論面授還是網課的形式,其實都沒有真正做到師生間的交流溝通,老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放PPT,念課本,學生們在下面聽課全憑自覺,偶爾的課堂提問也難以激發(fā)出全部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在課堂上之間缺乏互動性和交流,教學效果較低。(2)由于課時問題,一些課程的教學時長不足,教師難以展開更詳細的教學,在課上,學生理解消化知識點的時間不夠長久。在課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不夠充分,僅靠一些課后作業(yè)也難以鞏固所學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健全完整的學習計劃。(3)另外,在化工相關的實驗課上,學生的實驗水平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造成這方面的影響,原因也跟我校實驗室儀器設置等配置數(shù)量不夠,實驗課大多采用分組實驗的形式,有些學生在實驗室的操作時間不足,對儀器了解得也不夠具體。
4.2改進教學模式
針對上述情況,教學團隊要改進教學模式,不能沿用以往沉悶保守的教學方式,必須改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4.2.1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單純地靠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流程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應把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課程統(tǒng)一起來,使其進度保持一致,在理論學習過程之后馬上學習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產生工程觀念,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4.2.2適當開展網絡教學如今是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是科技時代選擇的結果,可以在學習通等網課平臺上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增加學習趣味性的同時,又可以減輕教師批改作業(yè)的工作量,還能夠讓學生熟悉網絡學習平臺的使用,在學習通、智慧樹、慕課等網課平臺上,學生也有著更多學習其他學校名師課程的機會,由此增加學生學習的課時,彌補課時不足的問題,鞏固學習基礎。4.2.3提升實踐課堂的占比針對實驗室的儀器數(shù)量不夠多,學生接觸使用少的情況,一方面應該想方設法增加實驗設備的種類和數(shù)量,完善儀器設備設施;另一方面則應該在實驗課程的分配上做出調整,把學生分成更多的批次,原來的大班教學改為多批次的小班教學,提升實驗儀器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減少每次上實驗課的學生人數(shù),保障每個學生都有足夠充分的時間了解儀器,掌握和熟悉化工單元的操作,完成實驗,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4.2.4增加到相關企業(yè)見習的機會除校內教學外,工程教育的教學也應培養(yǎng)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教師可以多帶學生去化工相關企業(yè)參觀見習,了解化工企業(yè)中實際工作流程的詳細情況,并用所學理論知識與之進行對應。如將錳礦石中錳元素提純作為電池中二氧化錳的過程,大致是先將錳礦石分成小塊的預處理,接著溶于硫酸,后用電解法制備出二氧化錳,最后提純,進一步加工得到產物。實際生產情況遠比基礎理論復雜,參觀見習之后組織學生記錄心得體會,提前了解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
4.3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總結完善教學方向
鼓勵學生多提建議和意見,很多學生由于自身性格和環(huán)境因素等,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也只想著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就拖著,不敢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學團隊應該主動建立師生間的聯(lián)系,跟學生融洽相處,主動問詢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運用學科知識甚至心理學知識幫學生排憂解難,比如對某個知識點不明白,可以私下或在課堂上著重點出;比如沒有職業(yè)方向,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說明利弊,供學生參考,如:考研、參加實驗比賽、撰寫學術論文、設計創(chuàng)意專利等。
5深入專業(yè)學習和創(chuàng)新
學無止境。作為教師,同時身份也可以是一名學生,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才能適應現(xiàn)在高速發(fā)展的科技時代,才能跟上行業(yè)不斷前進的步伐。教師一方面要專注于教學,另一方面要不斷了解化工行業(yè)的專業(yè)動態(tài),鼓勵教學團隊教師階段性地完成一些有關教學經驗和實驗成果的論文,獲取科研成果,有計劃性地完成教學目標,同時補足團隊缺陷,提升團隊的整體水平。為深入專業(yè)學習,教師也應該多進行一些課題的研究,帶領學生做一些化工項目,在實踐中開拓創(chuàng)新。理論構想終究是空泛的,需要建筑實踐橋梁,踏進科學的殿堂,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工科思維,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為教學做鋪墊。
6結語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響應國家政策,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學子,化工原理教學團隊的建設過程中,也難免存在些許不足和缺陷。團隊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發(fā)展,學習其他教學團隊的長處,對自身團隊做好管理工作,秉持正確的價值取向,關心學生們在化工原理方面學習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引導學生們開拓視野,培養(yǎng)工科思維,提高學習能力,把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lián)系起來,打造優(yōu)秀的預備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核心內容[J].民辦教育研究,2007(2):5.
[2]李淑芳.高校教學團隊建設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104-106.
[3]任曉光.高等學校高績效教學團隊建設初探—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工原理教學團隊建設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5):43-45.
[4]張磊,李興篤.淺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師培訓的質量[J].林區(qū)教學,2012(4):23-24.
【關鍵詞】C語言 項目化教學 程序設計
一、引言
C語言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基礎課程,長期以來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灌輸知識點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以課本章節(jié)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依課本順序講解基本知識,如數(shù)據(jù)類型、運算符、變量等;依結構講解程序結構,如數(shù)組、函數(shù)、結構體等。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學習C語言,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大學新生來說,比較抽象,猶如聽“天書”,學習進程慢。學生往往需要反復學習基礎知識、經過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才能悟出C語言的真諦,才可以獨立的編寫程序。大部分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也是為了應付考試,很難對程序編寫產生興趣,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將來工作中遇到實際的問題,個人解決問題能力也很難再實踐中得到提升。為了解決學生只懂理論,實踐動手能力差的普遍問題,提出了基于項目化教學的C語言教學研究,給C語言教學研究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學生學習C語言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得到了有益的效果。
二、項目化教學的基本思路
C語言的項目化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知識抓住具體應用項目的解決方案,以具體的應用項目本身的實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項目與理論的融合、項目的難易搭配、循序漸進的項目訓練模式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首先,要確定理論知識掌握的目標和實踐目標;其次,對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和深度進行描述;再次,根據(jù)知識點的難易度和深度確定具體的項目;最后在具體的項目實踐中,完成項目的同時深入理解知識點。
(一)項目設置原則。項目化教學以學生解決實際項目的方式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領悟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項目化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突破點,主動探索解決問題。因此,C語言項目化設置的原則有兩個,一個是程序功能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且與學生感興趣東西相關;一個是項目具有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又單一到綜合。使學生在項目程序設計過程中將C語言的基本結構、數(shù)組、函數(shù)、指針的編程和調用綜合利用來實現(xiàn)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對軟件的認識得到提升。
(二)項目化教學的幾個階段。C語言的項目化教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階段和高級階段。每個階段任務明確,循序漸進。如表1所示的項目化教學的分階。
初級階段是對C語言的基本內容的學習過程,包括變量、數(shù)據(jù)類型、運算符號、語句結構等,在掌握基本內容的基礎上C語言的基本語句和程序設計思路。力求達到數(shù)組、指針、函數(shù)等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函數(shù)庫的使用,逐步基本操作的熟練使用以及順序、循環(huán)、選擇結構的使用方式。掌握C語言中的較難的數(shù)組、指針、文件操作、函數(shù)等的概念及操作,進行簡單的實際應用練習,對知識點加深理解。
中級階段是在初級階段掌握的基礎上,高級階段由具體的項目任務構成,這些項目有多種解決方法和多種結構結合使用才可以實現(xiàn)。結合基本知識和具體項目,進行程序和算法設計,在調試過程中,理解編程技巧和深入理解知識點。
高級階段是對軟件的常用算法、模塊開發(fā)、信息傳遞等進行深入學習和改進的階段。在此階段的項目化教學中,算法的改進、函數(shù)編寫、參數(shù)傳遞和程序調試作為重要知識點,將項目分工和模塊化作為練習提高的目標,提高團隊合作開發(fā)的技能。
(三)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C語言項目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整個項目的組織、監(jiān)控、引導、點撥都需要教師的作用。在引導和點撥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項目的問題所在,分析探究問題的原因,指導學生如何應對和解決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尋求最簡潔的工作路徑,如何做出符合要求的程序。
(四)評價體系。每個項目結束后,設置相應的評價體系進行探討和提高,一方面使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另一方面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更大的潛力。項目完成后,進行分級評價,首先是學生自評,讓學生自己展示自己的程序,講解設計思路。其次,同學之間互評,學生了解其他同學的設計思路和程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評價,從多角度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后是教師總評,根據(jù)項目完成的情況評定學生的成績,給出相應評價,并對自評、互評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評價,給學生表揚和鼓勵,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捷徑。評價體系根據(jù)項目的不同作出適當?shù)恼{整,評價也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重視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評價的同時給出下一步需要進行的任務。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增加了積極性,滿足了成就感,引發(fā)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項目化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進過一段時間的項目化教學試點,發(fā)現(xiàn)項目化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注意:項目設置的基本原則要以C語言教學大綱為藍本,涉及到的知識點不能出現(xiàn)超綱現(xiàn)象;項目的選取和設置要與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使學生對項目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項目設置要分層分級,又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滿足一定的成就感的同時增強自信心;項目隨行業(yè)新理論新方法的出現(xiàn)而隨時調整,并保證通過學生的努力探索和實踐可以完成的;項目完成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抽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四、結論
本文提出了基于項目化教學的C語言教學研究,從項目化教學的新思路,具體實施過程以及應注意的事項分別進行了闡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對于學生學習C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曉勇,肖四友,張文祥. 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C語言項目化訓練教學模式初探[J]. 計算機教育,2009, (11):62-64.
[2] 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大部分的教育學家、研究者及教育從業(yè)者更多地關注于教師的知識水平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作用。目前,教師如何獲得并豐富知識在教育界也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討論話題。然而,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大量的研究證據(jù),并聯(lián)合教師招聘、教育、職業(yè)發(fā)展等校內實踐而獲得。本書以在數(shù)學教育中教師如何豐富知識為核心,介紹了兩種教育學研究方法,分別為“芝加哥研究”,與“新加坡研究”。這兩種研究針對不同的社會、文化、教育背景提出了兩個相同的問題,第一,教師獲取的教學知識是否來自不同的來源?第二,如果答案肯定,這些不同的資源如何促進其教學知識的發(fā)展?
在編寫內容上,本書共分兩個部分11章。第1部分的“芝加哥研究”包含9章:1.概述,介紹了此項研究的背景、目的與意義;2.文獻綜述,首次概述了認知論背景下“知識”的概念,并提供了三方面的文獻綜述,包括教師需要什么知識?教師擁有哪些知識? 教師如何豐富自身知識?3.學習的框架,建立了一個框架,用于檢驗教師的教學知識以及教師傳授知識的不同來源;4.研究的設計與過程,此章節(jié)包括研究中收集的三所學校77位教師的調查問卷、課堂旁聽記錄與面試問題等;第5-7章展示了芝加哥研究的結果,包括教育學中課程內容與教學內容等;8.芝加哥研究結果中的一些其他問題;9.總結及建議,本章總結了芝加哥研究的結果,并且討論了本次研究結果對于教師、學校管理者、教育學家蘊含的意義。對如何豐富教師的教學知識提出了建議。本書第2部分“新加坡研究”包含第10-11章:10.新加坡研究,著重強調了在不同社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研究方法;11.比較與總結,比較了芝加哥與新加坡研究的相似處與不同點。
本書不僅詳細形象地闡述了兩種教學研究的背景與方法,更突出展示了研究的結果并詳細討論了針對教育界不同領域人群的意義。本書的寫作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涵蓋大量的實例方便讀者理解此研究的精髓。本書作為全面介紹教學研究的專業(yè)教材,既滿足各高等學校教育類學科本科教學的需求,同時也滿足教育界不同層次和其他相關專業(yè)研究生的教學需要。
馬雪征,碩士,助理研究員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衛(wèi)生檢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