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

第1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一、字形體構造方面引發(fā)興趣,進行情感教學

1.從漢字形體出發(fā)

漢字形體從甲骨文發(fā)展到行書,是一個由復雜到簡單易寫的發(fā)展過程,這中間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書法作品,可以說一幅作品就是一種漢字的審美體現(xiàn)。從這些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作品當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進入識字教學課堂,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又可以拓展學生對書法歷史和文字歷史的了解,就此,我們現(xiàn)在的教材編寫就已經(jīng)注意運用漂亮的字體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了,在每課的生字后面都加上美麗的書寫字體讓學生描紅。

例如教授蘇教版第五冊第一課中的“塔”字,可以找出顏真卿《多寶塔碑》中的“塔”字和柳公權《玄秘塔碑》中的“塔”字,讓學生欣賞,同時教授筆順和筆畫,講述一些相關的知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字,可能還會說上一些其中的知識。

2.從漢字構造出發(fā)

漢字是表意文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了系統(tǒng)的“六書”漢字造字理論: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漢字的這些造字特點進行識字的情感教學,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學習漢字,學寫漢字。

如,“山”字,就是三座大山的圖形,“日”和“月”字,就是天上的太陽和月亮的圖形,這樣就容易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覺得漢字里還有這么多的學問,作一個學習的“樂之者”。

3.從生活當中出發(fā)

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漂亮的招牌、廣告牌等,指導學生觀察這些東西,讓他們在平時的逛街玩耍當中隨意的欣賞,深入其中,去探討里面的一些知識,培養(yǎng)一種興趣。從這一點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當老師,特別是我們的父母,在平時陪孩子玩的當中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看到一個大的廣告牌,問問孩子上面是什么字,你覺得什么地方好看,要你寫你會怎樣寫等等,這是一種隨手可做的事情。

二、從漢字隱藏的故事進行識字情感教學

從漢字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有關漢字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以故事的形式教學生識字,把學生引到漢字的故事當中,可以老師講一些,也可以讓學生查找。讓學生動手,既學到了故事,又在腦海中加深了對這些漢字的印象,可能以后對漢字將產(chǎn)生更大興趣。例如:教寫“推”“敲”兩字時,我們可以先給學生講“推敲”的故事:韓愈在長安做官時,一天外出巡視,遇到一個人,在驢背上作推敲動作,神情十分專注,竟沖撞了儀仗隊。經(jīng)過詢問知道這個人名叫賈島,因自己寫的一首詩中不知是用“推”還用“敲”好,神情過于專注,才撞了上來,以后這個故事就流傳開來了。講了這個故事后,在教寫“綠”字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王安石寫“綠”的故事,然后講給大家聽。

三、利用語文手法和音樂美術等相結合進行識字情感教學

把語文的識字方法和音樂美術方法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對漢字的掌握。

教學漢字時,把一些字編成歌,激發(fā)學生興趣,易于學生掌握漢字。如進行讀兒歌識漢字游戲:出示漢字歌“ 紅蘋果, 金桔子, 紫葡萄,黃香蕉;五顏六色真好看,秋天的果園真美麗。”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代表不同色彩的漢字,讓學生先準備四種水果實物及漢字卡片。再讓孩子在學會兒歌的情況下,把漢字和水果配對。

同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五顏六色的美術色彩,用不同顏色把字展現(xiàn)給學生。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把筆畫多難掌握的字或要強調的東西用不同色彩標出來,引起學生注意。如在教學字的部首的時候,就可以把字的部首用醒目的色彩標出來,學生一看就能明白,而且重點記住了這些部分。如:這種圖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注意。

第2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一、象形聯(lián)想 趣談識字教學

新課標規(guī)定一年要級要求掌握的一類生字有350多個,950多個二類字要求認識。這對于剛跨入小學門檻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靠單純的講解、示范和練習,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喪失識字教學的生命力。教師應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開展多種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其中象形聯(lián)想識字法教學效果較好。

象形文字,是人類祖先通過描募實物形狀而發(fā)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讀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圖畫。如“禾、月、日、火”,教學這些字,可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像,認識事物特點,找出象形字與圖形的相同點,以便牢牢地記住這些字形。又如“口”是源于對生活中的實物形狀的模仿。這樣認識的生字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提到,孩子自然就不會忘記。教學時請同學上臺做相應的動作,加強了孩子的記憶。一年級孩子識字特點是記得快又忘得快。象形聯(lián)想識字法,可以提高孩子識字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圖畫與字的配對游戲合多媒體中有關事物與字之間演變過程的演示,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并且圖畫以視頻動畫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就像看動畫片一樣,邊玩邊學,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中的快樂,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迷你故事 趣談識字教學

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的課程,更是一門妙趣橫生的課程。漢字的識字量大,結構復雜。這些漢字就像和孩子們在玩“大家來找茬”的游戲一樣,一會一個姿態(tài)的出現(xiàn),琳瑯滿目,形式多樣,又總是和學過的漢字模棱兩可,有時音近,有時形似,有時義同。教師要根據(jù)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利用孩子們現(xiàn)有的識字庫,將生活中的一些經(jīng)驗和有趣的事物巧妙地糅合,將一個個結構復雜、難記的漢字用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如教學生字“清、晴、請、情、睛”,先出示“青”,趣問此字,編故事:星期六,小青一個人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她走啊走啊,在路上碰到了“三點水”,小“青”說:“三點水,咱們做個好朋友吧!”三點水說:“好啊!”于是,他們倆手拉手變成了“清”。河水清清的“清”?!毙 扒唷崩^續(xù)往前走,覺有點熱,她抬頭一看,哇!一輪紅日當空照,“日”對小青說,我們交個好朋友吧,隨后出示晴,晴朗。接下來由學生自己繼續(xù)把故事說下去……這樣設計給小“青”找朋友,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字、詞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課堂上,老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故事里有漢字,漢字中藏故事。這種教學方法能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造火花,把學生的智慧潛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編字謎,趣談識字教學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讓學生單調地識記生字,不但枯燥無味,而且易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加上大部分漢字筆畫多,結構復雜,難認、難寫、難記,七八歲的孩子學得快,忘得快,使不少教師深感頭疼。編字謎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識字方式,字謎識字法使學生爆發(fā)出了極大的熱情。此種方法不僅凸現(xiàn)了漢字本身所蘊含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而且還表現(xiàn)了人們對漢字形態(tài)結構的直觀認識,加深了學生對漢字的識記。孩子們在編字謎中肯定是要經(jīng)過精心辨認每個字的組成部分,通過動手、動口、動腦,達到主動積極識字的目的,既能鞏固識字效果,又可增強學生識字興趣。

例如教學“瓣、叭、畝、吝、任”等生字,可以巧編以下字謎 “前辛遇后辛,姐倆把瓜分,瓜瓣香噴噴” “口字后面一個人,滴滴答答吹喇叭”“一點一橫長,二字口四方” “出口成章” “左邊加一,右邊減一,正好兩千?!?/p>

編字謎,真正成為低段教師識字教學的一大法寶。字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是漢字本身帶給我們的一筆財富。編字謎,讓學生愛上了中國漢字、愛上了中國文化。

漢字教學方法眾多,漢字教學方法五花八門,因材施教,因字選法是我們識字教學最佳方法,所以我們在教學識字要做到:

1.選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體現(xiàn)“趣”味。

一課書有一課書的特點,一個字有一個字的特點。教學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漢字特點,選用靈活方式,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不拘泥于用一種方法。

2.提倡學生創(chuàng)造識字方法,做到“趣”學。

第3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高校社團;漢字文化;實踐推廣;探討

漢字時空•社是廣西科技大學眾多學生社團組織之一,成立以來高舉學習漢字文化的旗幟,成功吸收了本校各專業(yè)的部分漢字愛好者,以學習漢字甲骨文為主,開展了漢字文化學習、經(jīng)典名篇誦讀大賽、中華禮儀培訓等活動,還以社團名義組織學有所長者走出校園,與校外相關單位親密合作積極推廣漢字文化,總的來說反響非常好。由此筆者就高校大學生推廣漢字文化作以總結,也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漢字文化推廣的目標定位及特點和方式

漢字忠誠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化,毫不夸張的說,漢字在傳承歷史、文化上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每個漢字都有一段攪動歷史的故事,熱愛并準確理解、靈活使用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光榮職責,在校大學生更應該成為學習漢字文化的主要角色,組建社團積極開展相關推廣活動。

其一,學習漢字目標定位清楚。首先漢字時空•社凝聚的是愛好漢字文化的在校大學生,因共同的愛好愿意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習漢字及推廣漢字文化做出積極努力,在保障學業(yè)順利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生成員學習甲骨文,這類文字與后期文字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也只是破解了相當多的甲骨文,本著溯本清源的想法,結合歷史文獻通曉部分漢字的本源意義,以及因時代變遷產(chǎn)生的新意等等,通過學習盡量充實漢字文化的內涵,把經(jīng)典誦讀、中華禮儀、中外交流等納入活動范圍,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做出積極嘗試。

其二,學習漢字文化是在愛好基礎上的自然深化,組建學生社團目的是通過學習漢字更加熱愛、準確應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為漢字文化豐富多彩,由此了解漢字演變的動態(tài)規(guī)律,明白漢字演變基本伴隨了我國歷史進程的走向,社會時代巨變也會反映在文字變化上,研究漢字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識功底,以及持久的學習行動,這個過程也許會吸引部分同學深入鉆研,甚至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可能個別學生愿意考研成為文字學的專業(yè)研究者,但是大多數(shù)只是通過學習受到一定的教育,感受到包括漢字文化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由此成為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者和踐行者。

其三,進一步充實漢字文化內涵。漢字時空•社選取甲骨文為學習內容,這是帶有傳奇色彩的文字,漢字音形意需要反復學習才能學以致用,作為書面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講究準確、規(guī)范,在此基礎上還要賦予交流文字排列之后產(chǎn)生的美感,無論是從早期的《詩經(jīng)》,還是后期的各種文獻,都把漢字朗朗上口的節(jié)奏感、繪聲繪色的形象感、含義豐富的意蘊感等自然巧妙呈現(xiàn)出來,因此漢字“又是書寫和表達其他文化項的載體?!辈⒁宰陨碛涊d信息的功能表現(xiàn)于書法、表演、創(chuàng)作、記錄等方面,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交流載體,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建構了中華歷史文化的經(jīng)絡,因此再進一步學習經(jīng)典詩文誦讀、中華禮儀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并能夠在學習、生活及今后工作中自覺傳承應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因而學習漢字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又因為大學生好動,思維活躍、樂于實踐,就由單純的漢字學習拓展到經(jīng)典詩文誦讀、禮儀基本知識、中外學生交流等領域,“就是以漢字作為核心項,來探討它與其他文化項的關系?!睂儆跐h字文化自然延展的學習內容,因活動豐富既吸引了更多感興趣的大學生,又能讓其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更加熱愛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在新時代成為傳承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的生力軍。

二、漢字文化推廣實踐內容舉要

自從有了文字,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就有了書寫記錄的憑借,推廣并進一步發(fā)展相關文化就變得更加容易,因此學習漢字也要積極開發(fā)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漢字時空•社就把漢字學習與詩文誦讀、傳統(tǒng)技藝、禮儀常識、中外交流融合一起,以課外時間組織大家一起學習訓練。

其一,漢字學習。漢字變化很大,甲骨文更是因為歷史久遠而讓現(xiàn)代人越發(fā)覺著神秘,當然也覺著難度較大,可是先人創(chuàng)造甲骨文記錄事物,帶有更多本初信息,從中能直接覺察到漢字創(chuàng)造的顯性特點,對于進一步學習后來的文字能打下很好的基礎,同時漢字講究筆畫構造、造型美觀,一般地說喜歡漢字也就喜歡漢字書法,書法藝術基本伴隨了漢字演變的歷史,學習漢字不但能夠認識到其變化規(guī)律,以及中國古人的審美意識,還能因具備掌握漢字常識更加熟悉靈活地應用,受其啟發(fā)還能為外觀設計增添漢字元素,根據(jù)產(chǎn)品類型放置篆書、隸書等,完全體現(xiàn)古為今用的漢字推廣成果,大學生主要是喜歡探尋漢字變化規(guī)律,作為帶有普及性的學習特點,主要是幫助各專業(yè)同學進一步熟悉和準確使用漢字。

其二,經(jīng)典誦讀。我國經(jīng)典書目都是靈活應用漢字的藝術精品,文字精美、含義深刻是代表我國智慧創(chuàng)造的范本,因為體現(xiàn)了漢字特有的美感,以及包含豐富的語言信息,經(jīng)過了千百年的時間考驗,值得精讀背誦反復揣摩,根據(jù)學生需求,精選適合的各個時期的詩文篇目,組織學生成員認真鉆研文字本意及使用技巧,然后熟能成誦,在原先中學背誦基礎上增加背誦篇目,能有效理解漢字創(chuàng)造成果的價值和功效,特別是大學生精力旺盛,可以利用特殊的節(jié)假日組織經(jīng)典名篇誦讀大賽,通過更多學生的加入能有效帶動大家學習漢字,還可以到中小學組織類似的活動,讓經(jīng)典誦讀成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

其三,傳統(tǒng)技藝。剪紙、茶藝、插花等都很好體現(xiàn)了我國文化特殊的審美形態(tài),這些是漢字時空•社開展的傳統(tǒng)技藝班學習的項目。剪紙非常好的把漢字美感體現(xiàn)出來,如紅紅的“福”字為春節(jié)或是喬遷新居等增添幾多喜慶,“囍”字更是中國男女成婚必不可少的標識,寓意了二人成婚百年好合、喜事連連之意;茶藝體現(xiàn)的是休閑靜心養(yǎng)性,不僅能欣賞動靜結合的泡茶功夫,還能品味不同地域的茶香,一般來說,茶室會張貼環(huán)境適宜的裝裱好的書法作品,為之營造品茶的優(yōu)雅氣氛;插花是把室外的艷麗花朵搬進了房間,為了獲取更好的美感,講究花色搭配、花草點綴、高低相映等技藝,特別受到女同學的喜愛,也能為將來居家生活提供必要的幫助;當然這些技藝與漢字關系不一定密切,但是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社團,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其四,中華禮儀。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擁有特色鮮明的禮儀文化,很多學校利用開學、畢業(yè)等特定時間,或者其他慶典活動,組織學生身著漢族,展示特有的入學開筆禮、拜師禮,以及成年禮、結業(yè)禮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場合的禮儀,因為現(xiàn)代社會生活工作節(jié)奏感強,人們已經(jīng)非常適應現(xiàn)代禮儀,很多傳統(tǒng)禮儀非但沒有很好的展現(xiàn),很多人都機會沒有學習,因此,開展中華禮儀學習非常必要,最起碼能普及部分知識和技能,通過學校節(jié)慶晚會展示中華禮儀,讓師生直接感受到傳統(tǒng)禮服、優(yōu)雅動作甚至歌舞配合的震撼人心的魅力。讓更多的年輕人熟悉中華禮儀,而不是只能在影視戲劇古裝戲中欣賞,通過學習也能化為自身掌握傳統(tǒng)文化技能的一部分,由此成為非常好的傳承方式。

其五,漢語角活動。漢字學習現(xiàn)已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的熱門,我校外國留學生主要來自東南亞等國,他們本身就有一定的漢語基礎,當然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也是掌握一定的漢語,但還需要好好進一步學習;我國大學生漢語水平自然很好,但是英語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漢字時空•社非常敏感抓住了中外交流這個關鍵點,為中外學生漢語及外語學習打造了一片新天地,稱之為漢語角,吸引了很多留學生前來,既能通過對話交流提高交際能力,又可以通過書法、剪紙、茶藝等活動讓其體驗到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為深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還能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吸引更多的外國學生主動學習漢字文化。根據(jù)開展的漢語角活動來看,效果較為理想,中外學生交流增加了友誼,拓寬了視野,還能為中外交流繼續(xù)譜寫新的佳話。

三、結語

高校推廣漢字文化借助學生社團效果顯著,因為學有所長的學生采用的方式方法非常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由漢字學習拓寬到其他傳統(tǒng)文化,能夠吸引更多優(yōu)秀大學生加盟,也為培養(yǎng)更多弘揚漢字文化的優(yōu)秀人才做出貢獻。

其一,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使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喚起更多的注意。大學生敢想敢做,以適應學生社團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開展活動,社團成立就把漢字文化與新媒體自覺融合,利用新媒體等微信群積極推廣漢字文化,不失時機推出了漢字時空•社交流群和微信公眾號,利用網(wǎng)絡傳播的便捷性,隨時隨地隨心與關心者愛護者進行交流,并積極吸納各種意見,擴大隊伍建設,開展活動的種種信息,便于成員之間的及時聯(lián)系和溝通。特別是帥選代表性的甲骨文,結合歷史文獻講述這些文字的傳奇故事,既讓設計特長的同學推出造型美妙的變化字體,又給予恰當?shù)姆治?,做到了圖文并茂的視覺享受。同時就開展的各種活動,如中外學生聚集漢語角交流,以毛筆書法、飲食文化等作為切入點,中外學生一起切磋技藝,同時還能品嘗自己動手做的美食,友誼和技能相伴,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到交流的重要。也就是重視學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大家感興趣的活動開展?jié)h字文化,比如在校園小路兩邊掛滿字謎紙張,讓路過的同學開動腦筋猜千字謎,以此吸納更多的同學加入社團活動,并及時溝通交流,以提高工作效果。

第4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1引言

漢字最大的特點是象形,是屬于體系非常嚴密的表意文字。盡管目前使用的不再是單純象形的筒化字,但在識字教學中仍然還要牢牢抓住象形這一特點,深入挖掘傳統(tǒng)識字教學直觀性、趣味性及形象性等文化滲透,激發(fā)學生對漢字和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與好奇,變“要我識字”為“我要識字”,從而使識字教學課堂煥發(fā)活力、充滿生機。

2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滲透的價值意義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進行傳統(tǒng)文化滲透,其價值意義體現(xiàn)在學生素養(yǎng)成長的各個方面:

2.1增強學生識字興趣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學生之所以對完成整個學習任務具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除了教師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等富有人格化的語言教學外,最主要的還是由于知識自身的嚴密性、邏輯性和豐富性對學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谶@一認識,在識字教學中,筆者以漢字的造字方法和形體特點作為切入點,注重挖掘漢字本身所攜帶的歷史傳說、文化典故、趣聞逸事等傳統(tǒng)文化資源,以此賦予每一個漢字特有的靈性與形象意義,這不僅促使了枯燥無味的識字教學課堂變得活潑有趣,更促使了學生了解漢字特點、發(fā)展歷史的激情充分釋放,從而實現(xiàn)了由過去被動識字到后來主動識字的轉變。

2.2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筆者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生不同程度認為漢字有“三難”:難認、難記、難寫。事實上,學生這“三難”的主要根源并不在于學生的本身,而在于教師的教學路子不對頭,即未能遵循漢字的學習規(guī)律,特別是未能從傳統(tǒng)文化的視角去教授學生識字。就以“誓”為例來說吧。不少學生在學習該字的過程中,會把其中的“折”寫成“拆”。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該字的時候,筆者在向學生講解“誓”的形體特點的基礎上,特別用心向學生講解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即“誓”是一種言辭,但這種言辭有個前提條件———必須起告誡約束作用。一個人一旦接受這種言辭后,就要在思想上堅決擁護、在行動上堅決履行,決不允許出爾反爾。否則,就要受到很嚴厲的懲罰,如果是部隊戰(zhàn)士,那就要按照所立的軍令狀進行處置。因此,“誓”有發(fā)誓、立誓的意思。經(jīng)過筆者對“誓“的文化意義進行一番講解后,學生在記住了“誓”正確寫法的同時,還明白了遵守諾言的重要性。

2.3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相對于其他的文字來說,漢字雖說是一種比較難學的文字,但它又是最博大精深、最具有文化內涵的文字。由于其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而且還“承載著天地萬物發(fā)展中各種各樣的信息”[1]。所以,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于識字教學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識字教學培養(yǎng)他們瓣語文能力,還能夠讓學生通過漢字認識和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源流長。比如,在教學“休”的過程中,筆者向學生講解“休”字的組成之所以是“人”加“木”,這是因為古代人民在勞作之后,喜歡坐在樹下乘涼、休息。所以,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當“休”字再次出現(xiàn)學生面前時,學生就不會簡單地認為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字符號罷了,而且還會在他們腦海里浮現(xiàn)一幅人們坐在樹下休息的情景。由此可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學生識字的數(shù)量和質量,就要有意識地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識字教學中去,讓學生深刻領悟到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元素,真正拉近漢字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距離。

3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融入傳統(tǒng)文化,使學生通過傳統(tǒng)文化牢記漢字的發(fā)音、字形并正確理解其字義,同時通過漢字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沉淀的豐富思想內涵,但現(xiàn)在的關鍵是如何落地、落實的問題。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著重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背誦、書寫古詩詞

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極高的心智價值和文學藝術價值。同時,古詩詞具有精煉優(yōu)美、朗朗上口等特點,很適宜對處于記憶力最為活躍的小學階段,甚至是幼兒階段的學生開展教學。通過教學,既能讓學生識記古詩詞,又能讓他們受到文化熏陶。因為,古詩詞中積淀了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根基,不僅有文人墨客的情懷與理想,更有對好山好水的描寫與眷念;不僅有人生不得志的憤慨與牢騷,更有寄情于山水之間的坦然與曠達。雖然小學生年齡小、理解力有限,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認知與思想”[2],也能從不同的古詩詞中汲取寶貴營養(yǎng)、陶冶美好情操。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古詩詞,學生們更加堅定了學好漢字的決心與信心。因為,漢字本身與古詩詞一樣,都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漢字的價值意義更加博大豐厚,它是各種文化的安身立命之道。所以說,學習古詩詞除了學習其意境和精神外,學習漢字其實更為重要。由于古詩詞中既有相對簡單的漢字,如李白《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等,也有難度相對較大的漢字,如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在識字教學中,筆者有意識讓學生背誦這些詩詞,并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古詩詞來記憶漢字、書寫漢字,達到了既使學生學習到不同的漢字,又使他們體會到古詩詞的特有魅力。

3.2講解成語故事和趣味故事

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6-8歲之間。這個年齡段學生對事物非常好奇又相當敏感。如何根據(jù)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他們學習活力競相迸發(fā)、促進他們學習效率不斷提高,是擺在教師面前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對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而言,關鍵是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漢字。基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通過成語故事、趣味故事的途徑,引導學生認識漢字、記憶漢字的效果十分顯著。例如,“狐假虎威”這一成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常用的故事,也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寓言故事。為讓學生掌握“狐假虎威”這一成語的讀音、書寫,筆者在課堂上先借助插圖并抓住文本中的關鍵詞生動地講解“狐假虎威”這個故事,當學生們被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而全神貫注的時候,筆者向學生提出:“誰能夠站起來朗讀并上來寫出“狐假虎威”四個漢字?”此時下面的學生非常踴躍,紛紛舉手準備回答。這樣,就以較快的速度讓學生學會“狐假虎威”這四個漢字的讀音和書寫。教學的最后,筆者詳細講解了“狐假虎威”故事的真正意義,讓學生明白“自己沒有本領,卻借著別人的威風恐嚇人”是不對的,自己必須有真才實學,不能仰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和恐嚇別人。由此可見,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能在課堂的教學中滲透成語故事、趣味故事,將使學生學習漢字和感悟其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相得益彰,收到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

3.3開展多媒體教學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縱深推進,當前已經(jīng)基本擺脫了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正在向更廣泛、更多元的方向發(fā)展,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則是促成這一發(fā)展的最關鍵因素、最重要原因。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開展識字教學只能通過黑板板書這種既費力又比較麻煩的方式進行。盡管小學生對文字非常敏感,但也因教學模式落后、單一,使學生提不起識字的興趣,更享受不到識字的快樂。隨著PPT、圖畫、音頻以及視頻等多媒體在教學中導入和運用,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拉到了課堂上?;谶@一認識,在開展識字教學時,筆者都注重借助多媒體教學這一現(xiàn)代教育形式,如前面所敘述的古詩詞教學和成語故事教學,筆者都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視聽情景,讓教學手段更加豐富,讓學生快樂學習。此外,筆者還經(jīng)常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成語故事的動畫小短片進行播放,有時也通過制作PPT等來解讀古詩詞和成語。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和成語,尤其更全面地理解古詩詞和成語里蘊含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了更多的漢字。所以說,無論時代怎么進步,社會將如何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始終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來滲透傳統(tǒng)文化、開展多媒體教學,將幫助學生更好、更有效地開展識字學習。

第5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一、從漢字中滲透

小學語文的基礎部分是漢字教學,倘若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tǒng)文化,則需要在漢字教學中滲透字形之美,進而弘揚傳統(tǒng)文化。從小學生發(fā)育特點來看,可以說小學是記憶力最強的階段。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足夠多的漢字,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漢字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可以融入《三字經(jīng)》、《百家姓》等等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文化教材,并且將作為學生學習漢字的啟蒙引導,為學生認識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重視漢字的“造字法”、“字根之間的結構”,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們了解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等當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例如,“江河”,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是“長江黃河”的專用名詞,但是在今天,“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因此,在具體教學中可以盡量為學生延伸字詞當中的傳統(tǒng)文化。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小學語文教師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是小學生喜歡模仿的榜樣,比如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的字體,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到言傳身教,比如在寫板書時,要用工整簡潔的正楷字體,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了解漢字字形之美,領悟其中傳統(tǒng)文化。

二、從古詩詞中滲透

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謂“詩言志、文載道”,古詩詞具有一定的意境,而且語言優(yōu)美,富有韻律,所以古詩詞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塑造小學生良好個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古詩詞中蘊含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山村詠懷》為例,該詩采用了列錦的藝術手法,通過詩句將山村中的亭臺、花、煙村等等意象有機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副山村風光圖,能夠充分體現(xiàn)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氣自強,而且這首詩獨特的數(shù)字排列以及詩中的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加之朗朗上口,在提升學生朗讀能力方面極為有效。

三、從情境中滲透

在小學語文教學,倘若教師想要提升傳統(tǒng)文化在教學滲透的有效性,那么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傳統(tǒng)文化,從而提升學習效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前文化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而教師則可以選擇文化發(fā)展中的內容,將一些傳統(tǒng)文化以故事的方式傳遞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時,這首詩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作品,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對應的情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與詩相關的資料,加上教師的旁白,促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的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形勢,這樣能夠使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6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有趣的漢字教學課件

活動目標

1.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2.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f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3.認識10個生字。 課時安排 “有趣的漢字”整個綜合實踐活動安排五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制定和交流小組活動計劃。

第二、三課時:分組活動。根據(jù)制定的計劃,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調查、整理學習的資料。 第四、五課時:展示、交流活動成果。 活動過程 制定和交流小組活動計劃(一課時)

1.激趣:漢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紹活動內容: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體會漢字的有趣;查找體現(xiàn)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lián)或笑話,和同學交流;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

3.分組: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每組7-8人,選出小組負責人。

4.制定計劃: 例: “有趣的漢字”活動計劃 活動時間: x月x日 活動地點: x x家 活動內容: (1)搜集或自編字謎 (2)查找諧音笑話、諧音歇后語 (3)了解漢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資料編成小報,貼在教室里。 分 工: 組長:xx 搜集資料:xx 編輯:xx 抄寫:xx 插圖: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組交流計劃,并張貼在教室里。 搜集和調查資料(兩課時) 通過上網(wǎng)查詢,閱讀書籍、采訪、看電視等多種途徑進行探究,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相關資源介紹。

交流活動成果(兩課時)

一、猜字謎 1.激趣:現(xiàn)在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請以小組為單位猜字謎,看哪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謎。 (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 (3)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見水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 (5)這里是兩幅畫:一個人*在樹旁休息,鐘指向了十二點 (6)一些運動員在運動場接受記者采訪。當記者問及他們的姓氏時,他們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個動作,讓記者自己猜。 籃球運動員指了指前面的兩棵樹;跳高運動員順手撿起一根木棍,放在一個土堆旁;武術運動員信不過教練的書,放在劍的旁邊;圍棋運動員撿了一顆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這幾位運動員分別姓什么? 3.小組同學間相互猜字謎。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劉 孟 5.剛才猜的字謎都是書本上的,1-4是文字謎,5-6是圖畫謎,第7題是動作謎語。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編制了許多字謎,哪一組給大家猜?

二、有趣的諧音 1.說諧音性歇后語 (1)引言: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頭用語。它淺顯易懂,語言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 (2)讀歇后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小蔥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3)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讓聽的人去猜測,所以叫歇后語。以上六組是諧音性歇后語,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組都是諧音性歇后語,看哪一小組猜得又對又快? A 一連三座廟── B 石頭蛋腌咸菜── C 隔著窗戶吹喇叭── D 關公打噴嚏── (5)宣布答案:A 妙(廟)妙(廟)妙(廟);B 一言(鹽)難盡(進);C 名(鳴)聲在外; D 自我吹噓(須) (6)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每個小組都搜集了不少諧音性歇后語,哪一組先來出題? (7)小結:歇后語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和發(fā)揚。 2.諧音笑話 (1)讀一讀。 (2)交流:看了笑話,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結: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成為笑話。 (4)講述:前一階段搜集到的諧音笑話。

第7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 幼兒識字

一、語言文字環(huán)境中識字

單個字的認識既不利于幼兒記憶,也不利于幼兒理解字意,放在語言文字環(huán)境中幼兒更易理解接受。因為成篇閱讀比單獨認字更有趣味,通過閱讀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識字帶給他的樂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對讀書的內在需求,反過來又會促進他對識字的興趣。

幼兒識字和朗讀兩環(huán)節(jié)是相互促進,相互結合的。幼兒對朗讀活動興趣的濃厚,直接影響幼兒對漢字認讀的興趣,所以朗讀游戲的選擇,教師也應多動腦,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朗讀游戲中,從而提高幼兒認讀漢字的速度。兒歌淺顯易懂,充滿童趣,朗朗上口,尤為幼兒喜愛,利用幼兒熟背的兒歌教幼兒識字更易于記憶,如:小班兒歌《紅氣球綠氣球》,紅氣球,綠氣球,長長尾巴圓圓頭,好像只只花蝌蚪,跟著個個小朋友,小朋友,一松手,蝌蚪就向天空走。首先教師出示文字兒歌時,把“紅”字寫成紅色,“綠”字寫成綠色,幼兒背誦兒歌時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讀指出所讀字,讓幼兒直接接觸字,接著教師出示紅、綠氣球實物和“紅”、“綠”、“氣球”字大卡片,讓幼兒反復讀,最后教師出示紅、綠氣球實物請幼兒找出“紅”、“綠”“氣球”字小卡片。通過背誦兒歌使幼兒在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學會漢字“紅”、“綠”“氣球”等。

故事對幼兒來說百聽不厭,在語言教學中開展故事教學活動時,應將識字閱讀運用在其中來增加幼兒學習的趣味,通過欣賞、跟讀、朗讀及識字游戲不同重點來進行,使幼兒在形式多樣的重復中認讀,從而更有效地達到語言教學的要求。尤其是故事中重復出現(xiàn)的重要句子和詞語制作成字卡讓幼兒認讀。故事先由老師閱讀,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故事,初步掌握故事內容后,教幼兒手指著字,眼看著字,嘴里念著字,腦子記著字,進行指讀練習,來豐富和擴展幼兒的識字閱讀內容。

二、圖片、語言、動作的有機結合

依據(jù)幼兒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圖片、語言、動作有機結合,在游戲中體現(xiàn)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幼兒對圖片很感興趣,利用圖與漢字的對應關系進行識字,從而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聯(lián)想,以培養(yǎng)幼兒識字的興趣。每次認字時,都應出示相關圖片,幼兒看到圖片,往往會自發(fā)的做出各種動作,比如:在認識“跑”這個字時,幼兒一見到圖片,就會做出跑的動作來。還有通過老師做動作,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等。這種語言同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是幼兒日常知識積累的結果,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我們在引導幼兒識字時,先出示生字,再出示與生字相對應的圖片或實物,如:先出示漢字“花”,當幼兒不認識“花”時,再出示“花”的圖片,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觀察,以提問的方式展開:“這是什么?”幼兒會借助生活經(jīng)驗與圖片一一對應,然后通過語言表達,再在知曉并認識物體的基礎上問第二個問題:“這是個什么樣的花?”這時,幼兒會憑老師所提供的“花”圖片以及耳聞目染的實物印象,進行對應性聯(lián)想,他們會回答:“美麗的花、香香的花、漂亮的花”。在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圖片及循循善誘的語言提示下,幼兒的思維活動變得活躍,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識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體驗成功、體驗快樂的美妙過程。

三、發(fā)揮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作用

第8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情況可見,出現(xiàn)錯字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學生缺乏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以致形成多筆、少筆、改筆、替換而致錯。而我們教育的目標,不但是要使學生學會文化知識,更要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我認為降低學生錯別字的發(fā)生率是當務之急,且具有現(xiàn)實意義。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少寫錯別字?除了將錯誤的字詞反復抄寫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對錯別字的預防以及有效糾錯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一、探究漢字特點,了解構字規(guī)律

(一)分析形旁,解析字理

漢字的最大特點是表意性,字理是漢字結構的規(guī)律,是漢字形與義的關系。在識字教學中,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在字形分析中滲透一些字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義,做到見形知義,促使學生牢固記憶,防止機械記憶而引起的高遺忘率,從而減少錯別字的產(chǎn)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在講“直”字的時候,講清“直”可以分成三部分“十、目和一”,下面一橫表示人立于地上,目是眼睛,“十”表示多次地、上下左右地、來來回回地看,如同木工、泥工眼里的吊線一樣,只有多次目測調整,才能得到一條直線。經(jīng)過漢字的多次演變,如今把“目”字兩邊拉長和下面的“一”合并成一部分就是今天的“直”字了,所以“直”字里邊是三橫而不是兩橫。學生了解了字形中每一部分的意思,就不會出現(xiàn)上述誤寫了。字理識字法形象生動地運用了漢字的構字知識進行教學,有效地解決了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有利于對漢字的識記、儲存和再現(xiàn),比一般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又如教學“虹”字時,可以告訴學生:古人認為“虹”是天上的一條長蟲雨后下來喝水。由此聯(lián)想到彎彎的彩虹出現(xiàn)在雨后初晴的天空中的美麗景象。通過這一連串的聯(lián)想,學生的思維變得流暢。這樣抓住字“形”讓學生辨別漢字中形近字的細微差別,煉就一雙“火眼金睛”,防止學生片面依賴字的形符而搞錯字的意義和讀音。

(二)分析聲旁,掌握規(guī)律

漢字絕大多數(shù)是形聲字,字形跟字音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在教學中有規(guī)律可循,可以結合字音來記憶字形。如“含、琴——零、嶺”, “含(hán)、琴(qín)是前鼻音韻母, 所以用作聲旁的自然也應是前鼻音“今”(jīn)字。而“零(líng)、嶺(lǐng)”是后鼻音韻母,其聲旁自然也應用后鼻音的“令”(lìng)字。教師在教學“今(jīn)”與“令”(lìng)這兩個生字時,一定要有超前性預測,準確地把后鼻音韻母和前鼻音韻母區(qū)分出來,普通話要標準。可以這樣識記:前鼻音“今”(jīn)字少一點(、);后鼻音“令”(lìng)字多一點(、)。如果“今”“令”兩字初學時前后鼻音念不準,多一點少一點不理解,就會為以后的正字正音帶來被動和麻煩。又如,用“侖”作聲旁的字,一般讀“l(fā)un”。如“掄、淪、論、輪、倫、圇”等;用“倉”作聲旁的字,一般讀“cng”或從“ng”。如“滄、蒼、艙、搶、槍、嗆、蹌”等?!棒蕖保╣en)和“良”(liáng) 這兩個字,字形也只相差一筆,在合體字中也都擔任聲符,可以根據(jù)讀音來辨別。從“艮”的字,韻母為“en”或“in”,前鼻音。如“很、狠、恨、痕、跟、根、墾、銀、垠、齦”等。從“良”的字,韻母為“ing”或“ng”,后鼻音。如“糧、娘、釀、狼、瑯、浪、踉”等。因此,聲旁對于識記漢字、區(qū)別字形是有很大幫助的,只要細心辨認,是可以找到語音線索的。要注意的是,生字首次書寫時的字形都要正面強化,不宜反面舉例。如教學“淺”字時千萬不能強調“右邊不要寫成一橫兩撇”,這樣學生受到錯誤信息的干擾,反而會寫錯,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三)展開聯(lián)想,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適當?shù)刈寣W生進行聯(lián)想,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率,還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fā)展。教學時,教師可根據(jù)字形特點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靈活地講解字音、字形、字義,難寫易錯的漢字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如教學“蝶”字時,班上有學生編了兒歌來幫助記憶:一只小蟲子,滿世界飛舞,最后停在一棵樹(木)上。又如學習“拔”字時,學生編出了小故事:幾位小朋友手握繩子拔河,“友”上邊的點就是小朋友頭上出的汗。告訴學生拔河要用力、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小朋友流著汗才拔了過來。這樣既記住了“拔”,也不會與“撥”搞混。

如學習“溪”字時,讓學生想象一條小溪流呀流,彎彎(ㄥ)曲曲(ㄥ)碰石頭(幺)。把絞絲旁想象成彎彎曲曲的小溪,把旁邊的一點(、)當成擋住小溪前進的一塊石頭。這樣,一點就不會漏寫了。又如“柳”字,想象“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再如“藏”字,字形非常復雜。我在教學這個字時,先講清“藏”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艸、爿、臣、戈”,再講清各部分的意思,然后結合故事演示課件:古時候,有個大臣(課件顯示“臣”)發(fā)現(xiàn)了拿著武器的敵人(拖動“戈”),他急忙跑進茅草屋(拖動“艸”),鉆到床底下(拖動“爿” )藏了起來,敵人追上來沒有發(fā)現(xiàn)他,就走開了。在此過程中,學生輕輕松松地記住了字形,通過字形理解了字義。在一周后的單元檢測中,全班40多名學生都認識這個字,并能準確地組詞、說句子。一個多月后的期末復習中,我又對這個字進行了檢測,還是沒有一人忘記。當我問學生“這個字筆畫這么多,你怎么記得這么清楚”時,大部分學生都會生動地講出那個有趣的小故事。通過這樣的想象,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感悟到“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 這種方法既直觀有趣,又讓學生懂得漢字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讓學生接受了生字,豐富了感性認識,又增強了記憶,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減少了錯別字出現(xiàn)的概率。

實踐證明,教學中探究漢字的特點,了解構字規(guī)律,充分利用象形字的直觀性描繪,指事字的提示性暗示,會意字的想象解說,形聲字旁的表義性,加深了對字的含義的理解,從而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鞏固了對漢字的識記,提高了學生運用漢字的能力。

二、引導歸類鞏固,形成技能技巧

一個漢字在學生的腦中扎下根,必須通過反復練習,及時反饋,強化記憶。記憶規(guī)律告訴我們:遺忘是必然的。要想提高記憶保持的時間,就要做到間隔一段時間及時復習。通過及時復習,使被遺忘的內容能夠及時鞏固下來,保持對這些材料長久的記憶,以此提高記憶的效果。

(一) 變式訓練,鞏固識字

在課堂上我覺得對預防錯別字最為有效的一種識字方法就是“歸類讀”,因為形聲字的聲旁表音,形旁表義;只要聲旁不變,換成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組成一組音、形相近的字。如“把、打、推、搖、擺、捉、掃;做、他、位、住、們”。課本上還有很多字,它們在讀音上、形狀上或意義上有某種相關的聯(lián)系。根據(jù)這些特點,可以進行“比較”讀。如“孔、孫;體、休;外、處;渴、喝”等。通過這樣歸類讀字,既能達到鞏固生字的目的,又能滲透漢字構字特點,可以有效預防錯別字的產(chǎn)生。

(二) 串聯(lián)積累,掌握規(guī)律

漢字的構字和用字是有規(guī)律的。合體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構成,基本字大多是漢字的偏旁,學生掌握了基本字和本義的關系后,就可以由一個字引出一串字,掌握規(guī)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 “福”字,學生易把“示”字旁寫成“衣”字旁,我們可以把“福、祝、神、祥、禮、祖、祈、禱、祀”等字寫出來,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明白,這些由“示”字旁組成的字大都與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關,與祭祀活動有關的字都是示字旁。同時,引導學生了解衣字旁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襯、衫、褂、褲、裙、襪、裸、衩、襖、袂、襟、補”等字都與衣服相關。學生掌握了這樣的規(guī)律,他們再寫這兩個偏旁的字就很少出錯了。

(三)觀察字形,注重結構

漢字非常注重結構的勻稱和平正,教學生寫字時,不僅要求字寫得正確,還要學生仔細觀察體會漢字的形體美。這可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糾正錯別字,也能起到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感情的目的。

如解決“慧”字中間部件是否出頭的問題,我們這樣做:在黑板上寫下“事、爭、康、群、伊、唐、律、妻”和“急、慧、縐、帚、雪、尋、當、鄒、皺、謅、騶”,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彐”部件的第二筆,右邊什么時候出頭,什么時候不出頭。學生發(fā)現(xiàn),當中間有一豎(豎鉤)穿過時,“彐”中的一橫出頭,否則就不出頭。教師進而引導,這種字形特點恰恰體現(xiàn)了漢字非常注重結構的勻稱和平正。若有一豎(豎鉤)穿過,而“彐”中的一橫不出頭兒,漢字看起來好像沒有“站穩(wěn)”,要向一邊傾斜;沒有一豎穿過,而“彐”中的一橫卻出頭兒,漢字好像多了一冗筆,看起來不利索,這正是漢字對形體美的一種追求。

第9篇: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故事范文

一、指導方法,學會識字

古人云: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掌握方法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

1.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時,只要抓住漢字的特點進行識字,就能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1)形聲字歸類比較識字。引導學生探究形聲字形和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清”與“情”兩個字是左形右聲,“氵”與“忄”表義,“青”表音,“楓、樺、柏、榕、梧、桐”等生字教學,要引導學生認識這些都是形似異聲字,認識這些字要重在記“聲”。

(2)在象形字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態(tài)、表示意思的特點,把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成圖畫,引導學生在對圖畫的感知中激發(fā)興趣,識記生字。如,一年級《口耳目》一課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觀察字和圖片,在對比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字和圖相似的特點,在觀察中充分發(fā)揮兒童形象記憶的優(yōu)勢,讓一個個文字符號在學生面前活起來,以圖畫的形式記憶在腦海中,從中學到識記象形字的方法,以后遇到這類字可以用象形的規(guī)律來自主學習。

(3)會意字歸類識字,如學習“歪”字時,由“不”字和“正”字組成的。意思不端正,不正便是“歪”,學習“塵”字時學生理解為“小土”,學習“休”把它理解為人靠在大樹旁休息。抓住漢字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自主識字,減輕了記憶的強度,培養(yǎng)了識憶漢字的興趣。

2.依據(jù)字理識記生字。如,在識記“聰”字時,我啟發(fā)學生明白“耳朵注意聽,眼睛仔細看,嘴巴表達清楚,用心去思考,才能使自己聰明”,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中眼、耳、口、腦并用,也牢固地掌握了字形。

3.利用游戲,趣味識字。游戲是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之一,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爽”字時,我出了一個謎面:“大錯特錯”。讓學生猜猜看是什么字,動腦動筆寫寫看,寫出來的同學喜笑顏開,在享受成功的喜悅中把字形扎根腦海,沒猜出的同學也在別人道破機關之時豁然開朗,加深了印象。除猜謎外,我還經(jīng)常運用表演法、繪畫法、故事法、編順口溜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等多種識字方法,體現(xiàn)識字教學的多元化。

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活動中識字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學時要抓住孩子們愛玩的天性,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由被動練習轉為主動練習,從而積極參加活動,自主識字。

1. 制作生字卡片,每天熟悉一遍。每學完一課,我都要求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把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卡片上,每天都拿出來向學習伙伴讀一遍,接受學習伙伴的評價、指導,同時互相學習。

2. 部件構字法。漢字都是由筆畫、部首、獨體字等部件構成的,教會學生運用部件構字認識生字。加上或者減去某個部件利用遷移策略,有效地認識新字的學法,如學習“雞”字,用熟字“又”+“鳥”等于“雞”;“眾”字是由三個人字構成,記憶為“三人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