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觀潮課文范文

觀潮課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觀潮課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觀潮課文

第1篇:觀潮課文范文

【關鍵詞】爐頂罩殼;穿墻管;超溫;漏煙

1、爐頂罩殼保溫的理論依據(jù)

1.1爐頂罩殼結構

爐頂罩殼四周采用膜式壁結構,頂棚管與前墻、側墻交接部位、過熱器、再熱器穿頂棚管部位,都設置了金屬密封裝置。因此整個鍋爐四周避免已經成為了全焊式膜式管屏氣密封室。

1.2爐頂罩殼保溫結構

1.2.1無密封裝置區(qū)域的保溫結構

保溫總厚度一般為130mm,即45mm硅棉加高溫粘結劑管間填槽+δ5mm高溫耐火膠泥+δ60mm無石棉硅酸鈣和δ20mm硅酸鈣專用抹面。

1.2.2有金屬密封盒區(qū)域保溫結構

在金屬密封盒內敷設50mm厚的高溫微膨脹耐火可塑料,上面涂抹一層5mm高溫耐火膠泥,其余填塞硅酸鋁耐火纖維散棉。

1.2.3管屏穿頂棚管有金屬膨脹節(jié)區(qū)域保溫結構

在金屬膨脹節(jié)內敷設50mm厚的高溫微膨脹耐火可塑料,其表面涂抹一層δ5mm的高溫耐火膠泥,再敷設60mm厚的硅酸鋁纖維散棉+高溫粘結劑。膨脹節(jié)內受熱棉管屏包覆硅酸鋁耐火纖維毯。

1.2.4爐頂罩殼保溫結構

保溫厚度一般為200mm,結構為:δ5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δ150mm高溫玻璃棉板。

1.2.5爐頂罩殼保溫結構

屏式過熱器穿墻管及集箱、包內水冷壁管、包墻管及吊掛管等保溫厚度為5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自管子或集箱外壁算起),其余保溫厚度為100mm硅酸鋁耐火纖維毯(自管子或集箱外壁算起)。

1.3保溫材料性能指標

微膨脹耐火可塑料、保溫澆筑料、耐火澆注料、硅酸鋁耐火纖維、高溫玻璃棉板、高溫耐火膠泥、抹面材料等主要材料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1.4施工注意事項

1.4.1在澆灌耐火保溫層前,穿頂棚管表面應涂刷1~2mm厚的瀝青。

1.4.2敷設軟質保溫材料時應按照圖紙施工要求予以固定并壓緊,每層間應錯峰壓縫,同一層材料接縫處補云粗重疊。

1.4.3軟質保溫材料在堆放、運輸和施工中不易重壓,并應采取防雨措施。

1.4.4保溫材料應按電力系統(tǒng)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現(xiàn)場抽樣檢查。

2、爐頂罩殼穿墻管超溫、漏煙分析

2.1國內電廠出現(xiàn)問題的現(xiàn)狀

根據(jù)防腐保溫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國內多數(shù)工程的考察,目前在國內電廠運行過程中,爐頂罩殼內漏灰,穿墻管處超溫漏煙現(xiàn)象相當嚴重,直接影響機組外觀及運行安全。

2.2對出現(xiàn)類似問題進行分析

2.2.1熱態(tài)運行時爐頂罩殼框架和管道、聯(lián)箱的介質溫度不同,大包框架與管道之間將存在不同程度的熱膨脹,會產生多方位相對位移,尤其是大直徑的高溫管道,膨脹量較大,交叉處的保溫棉會撕裂產生裂縫,以致于發(fā)生高溫煙氣泄露,長此以往,導致外部區(qū)域的鐵皮嚴重銹蝕。

2.2.2罩殼內部密封點較多,密封不良就會造成漏灰現(xiàn)象。

2.2.3爐頂焊接密封不良,導致大包內部爐頂積灰、漏煙。所漏的煙氣和飛灰一般只能從大包頂部四角、兩側穿墻管等容易發(fā)生膨脹位移的部位溢出,因為這些部位是部位往往存在密封結構復雜、設計不合理、施工難度大等薄弱因素。

2.2.4穿墻管部位設計不合理,未考慮相對膨脹問題。此部位未考慮管道或聯(lián)箱的膨脹因素,由于熱態(tài)時管道與大包之間存在多方位的膨脹位移,尤其是大直徑的高溫管道,膨脹量較大,交叉處的保溫棉產生裂縫,以致于發(fā)生高溫煙氣泄露,長此以往,導致外部區(qū)域的鐵皮嚴重銹蝕。

3、解決爐頂罩殼穿墻管超溫、漏煙方法的研究

3.1嚴格控制材料質量

3.1.1對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進行嚴格要求,做好防雨措施,并進行現(xiàn)場抽樣檢查工作,保證使用的保溫材料為合格的。

3.2細心的質量檢查

3.2.1嚴格按照圖紙施工,結合鍋爐質檢員及質檢科對罩殼內密封點逐一檢查,保證無一漏焊現(xiàn)象;并對施工質量進行無規(guī)律抽查。

3.3保證膨脹間隙

3.3.1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在澆灌耐火保溫層前,穿頂棚管表面應涂刷1~2mm厚的瀝青,防止因膨脹間隙小造成澆注料開裂。

3.4保證膨脹間隙

3.4.1罩殼內所有小梁部位全部用硅酸鋁散棉塞縫嚴密,防止煙氣流竄。

4、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與研究,鍋爐爐頂在運行中效果相當明顯,克服了爐頂罩殼內漏灰現(xiàn)象,穿墻管處漏煙、超溫等現(xiàn)象,質量和工藝水平得到監(jiān)理和業(yè)主的一致好評,成為4#機組高質量移交一大亮點,也因此方案得以實施,從此將徹底解決爐頂罩殼穿墻管超溫、露煙等問題。

本文只對爐頂罩殼及穿墻管處作出技術創(chuàng)新,并取得成效。由于機組在運行中膨脹量不穩(wěn)定,以后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以根據(jù)膨脹量的改變作出合理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第2篇:觀潮課文范文

可靠線索協(xié)助高效執(zhí)法

近五十平米的門店,圖書、音像兩大類產品分別擺放,中間兩臺電腦和刻錄機正在運行,收賬記錄本攤開在款臺,這是筆者一行進店門看到的第一景象。兩名店員對我們的突然來訪措手不及,慌忙收拾放在桌上的一大堆裸盤和刻錄成品盤。執(zhí)法人員當場制止店員行為后,立即收繳刻錄母盤四包,裸盤4箱,刻錄機、電腦主機各兩臺。該店即刻并勒令停業(yè)。

經清點,這些刻錄盤主要是藝術教育類音像制品,其中絕大部分是“天天藝術”出品發(fā)行的。查問,該店負責人承認這些“天天藝術”舞蹈、音樂教學類、欣賞類音像就是刻錄用母盤,刻錄一張是5元,數(shù)量大還可優(yōu)惠?!疤焯焖囆g”的產品綜合目錄和包裝盒整齊擺放在貨架上,整理成冊的目錄就是公司正版產品的包裝盒合訂本,前來刻錄的人從包裝盒上挑選所須章節(jié)、節(jié)目,刻錄更加便捷。

從抵達開始檢查到收繳、查處完畢,整個過程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進展迅速。

呼喚師生版權意識

在執(zhí)法過程中,陸續(xù)來了幾個打算刻錄的人,據(jù)筆者了解,他們都是音樂學院在校生和來校參加培訓的人。音樂學院大四學生小李告訴筆者“來這邊主要是刻錄一些考級音樂伴奏帶,考級時會用到,而正版的音樂伴奏帶由于價錢比較貴,所以基本上班里的同學都會來這邊來刻錄這些盤?!?/p>

“天天藝術”近十年來致力藝術教育推廣事業(yè),從購買版權、聘請名師、策劃制作、設計生產到進入終端渠道,可以說每一分鐘的藝術教學節(jié)目都傾注了公司的物質成本和合作資源體的精神智慧?;谶@些投入,藝術教育正版音像品價格不菲在情在理。但是公眾版權意識的淡薄助長了非法刻錄商販的氣焰,自去年7月份音樂學院這個店開始刻錄業(yè)務以來,由于其本身占有河北省第二大藝校之便,迅速在當?shù)匾魳?、舞蹈等這個圈子里小有名氣,包括“天天藝術”自有品牌的石家莊分店、新華書店等經銷商的銷量都明顯下降,品牌資產嚴重受損。

正如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所思考的,“很難想象,一個國家的版權保護水平很高,而公眾的版權意識卻很淡漠。這是一個遠比法律和執(zhí)法更為重要和更為艱巨的任務?!?/p>

來自執(zhí)法單位的致謝

第3篇:觀潮課文范文

【摘 要】小學生的思維還在發(fā)展階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的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堅持教學一段時間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在接受教育時也變得積極、主動,因此,優(yōu)秀教師不只在于會講,更在于會問??梢姡谡n堂上經常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向學生們提出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本文依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問”闡述一些觀點、意見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提問;課堂

現(xiàn)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去調查、探索,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一、發(fā)揮示范作用,精心設計問題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發(fā)展狀態(tài),作為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時做好示范表率,每堂課都要精心設計好問題來指導教學,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要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同時還能給學生美的享受,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充分彰顯教師教學藝術的魅力。

如教《登山》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是表現(xiàn)列寧的,要不要寫巴果茨基通過危險小路的情景并說說理由?這一問題提出激發(fā)了學生討論的興趣,學生圍繞巴果茨基通過小路的情形“寫”與“不寫”的比較,深深地感受到小路危險,文章這樣寫更有利于突出列寧正視險路的態(tài)度。

二、教給提問方法,培養(yǎng)學生提問

我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就必須讓學生敢于質疑。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一個新的問題,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可見,教師利用課堂啟發(fā)引導學生會思考,善于提問題是教學的重要任務。課堂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生理特點以及愿意提出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感悟老師課堂提問題的特點,思考為什么老師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形成對“疑難處”的敏感度,逐步學會提出問題。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熃探o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質疑問難的主動權。

1.在課題處提問。課題不僅具有高度指向性,還隱藏許多內涵。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題目,抓住

關鍵詞 ,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如在教學《她是我朋友》時,在出示課題后,我讓學生充分自學,充分思考后,讓學生對課題提出問題。學生提出:這個故事以什么為題?課文為什么用阮恒的話作為題目?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讓學生結合阮恒說這句話時的情景去理解,課文中是寫阮恒在給朋友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回答醫(yī)生問話時說的一句樸素,真實地內心獨白。阮恒愿意這樣做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我再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從這句話想到了什么,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2.在重點處提問。重點句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往往體現(xiàn)課文的主題思想。教師應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認識規(guī)律,著眼全篇,抓住關鍵,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句質疑問難。如我在教學《想別的沒想到的》中,讓學生反復自讀課文后,提出本課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時,有部分學生想弄明白:小徒弟畫的駱駝最少,為什么卻得到了畫師的稱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不著急回答,而是和學生共同探究了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內容,找出文中的句子讀讀。還與學生共同理解了畫師說的一段話,讀懂畫師話的內涵之后,學生們終于弄明白了小徒弟的畫不僅畫法簡潔,更富有美感,還給人帶來意味深長的無限想象。學生們從本堂課的學習自然領悟到要把事情做好,要學會創(chuàng)新,想別人沒想到的。因此可見,圍繞重點處質疑往往能切中要害,引一發(fā)而牽全身,解決好了重點處,其他問題也都迎刃而解了。

3.在延伸處提問。引導學生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觀念。它給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使課堂教學不再拘泥于課本,局限于課堂。它能拓寬學生思維空間,能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引導時可在學生已經感到“山窮水盡”時的情況下進行,學生們認為沒有可思考的地方提出一個新的問題,給學生一個驚奇,給學生一個新發(fā)現(xiàn)。如教學《觀潮》示范課時,在理解人們觀潮的反應時,書中沒有直接寫出潮退后人們的反應。在此外,我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填補課文空白。學生討論后很難充分體會人們潮退去的反應。我先讓學生學習宋代潘閬寫的一首好詞《長憶觀潮》,這首詞讓學生讀完后稍作解釋,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夢覺尚心寒”那種觀潮后驚心動魄的感受。再讓學生自己談談本課潮退后人們的反應,學生暢所欲言,把江潮已退,人潮難平非常真切地表達出來,讓人身臨其境。

又如教學《觀潮》質疑問難環(huán)節(jié)時,學生提出“潮水為什么向東流”時,這個問題與本課重點關系不大,但學生們個個興趣濃,都希望老師幫助解答。教師應及時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那天正下雨,教室里掛著正在滴水的傘。我靈機一動,不正面回答,而是讓一位學生上臺動手操作,叫他把傘從西向東轉,其他同學仔細觀察雨水朝什么方向甩出。我又問地球是怎么自轉的。一位學生恍然大悟地大聲說:“我知道地球好比是傘,江河好比是水珠,地球從西向東轉,所以江水是從西向東流。”此時,學生不光是在思考答案,而是在進行一次成功的親身體驗。

教師根據(jù)課堂生成的問題靈活地教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提問,讓我們的教學波瀾起伏,讓學生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讓學生體會無窮樂趣。總之,我們要讓課堂教學因問題而生精彩。

參考文獻

[1]郝玲君.讓“生成”的課堂充滿智慧、精彩綻放[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1.12:15-16

[2]蔣琴芳.有效設問讓課堂教學呈現(xiàn)異樣的精彩[J].輔導員.2011.36:27-28

第4篇:觀潮課文范文

一、正確運用課文插圖,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

當代研究腦生理的科學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有六個信息輸入通道,即視、聽、嘗、觸、嗅、做。在被試群體中有37%的人屬于觸覺學習者,通過移動、觸摸、行動來學習;有34%的人屬于聽覺學習者,借助聲音和音樂來學習效果最好;有29%的人屬于視覺學習者,通過圖片文字進行學習。因此,充分調動學生多種信息輸入通道,有利于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另一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右腦控制視覺中樞,左腦控制語言中樞,要把視覺中樞感受到的圖像、畫面,經過復雜的思維過程,再通過語言中樞用搜索到的最精美、最確切的詞語、語句表達出來。而這個過程,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經常進行的活動。因此,借助插圖,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體情悟理;再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把看到的畫面、感覺到的“意味”,用恰當?shù)恼Z言形式表達出來,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

二、正確運用課文插圖,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郾結合插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配了兩幅插圖,一是遠觀大潮情景:“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條白線正向我們移來”。二是近觀大潮的情景:“兩丈多高的水墻浩浩蕩蕩飛奔而來的壯觀景象”。其中近觀是全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筆者分四步指導學生看圖。(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磮D感覺大潮來前“風平浪靜”、大潮來時“奔騰咆哮”的特點,形成清晰的整體印象。(2)精讀課文,邊讀邊想。順著作者的視線一同去“觀潮”。邊讀邊圈點文中比喻句、擬人句,加以批注,形成現(xiàn)場感、立體感,激起內心涌動的情感體驗,真正品味語言。(3)重點觀賞第二幅圖,同時使用多媒體模擬情景,做到圖像動態(tài)化、視聽同步化,化抽象為形象,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結合引導想象,把課文形象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把課文生動的描繪轉化為自己的表達圖式,真正習得語言。(4)假想旅游,遷移訓練??磮D,讓學生激發(fā)興趣,放飛想象;讀文,使學生儲存了豐富的語言信息。此時,讓學生試當小記者親臨現(xiàn)場,結合文本作觀潮現(xiàn)場報道,既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又在口頭作文中培養(yǎng)了語文技能。四次看圖,四次讀文,從讀到寫,從仿到創(chuàng),重點、難點迎刃而解,語文技能螺旋上升。

2?郾結合插圖,直奔中心,帶動讀寫。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插圖濃縮了全文主要內容,凸顯了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的形象。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奔中心,“五看插圖”,解開作者的語言密碼,巧妙對接閱讀與表達,彰顯圖文的核心教學價值。一看插圖,針對課文“一片廢墟”“那片廢墟”“這片廢墟”三次出現(xiàn)“廢墟”一詞,具體形象感悟洛杉磯大地震給30萬人帶來的“不同程度的傷害”。二看插圖,針對課文“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一外貌描寫,放飛想象,具體形象感悟父親怎樣“埋頭接著挖”。三看插圖,從阿曼達重見天日欣喜若狂的形象描繪中,有感情朗讀父子重逢時的對話,展開想象,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四看插圖,從課文“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過路的人趕緊跑過來幫忙”的強烈反差,大膽想象畫面外消防隊長、警察、行人截然不同的反應,理解地震中的父與子的“了不起”。五看插圖,觀察畫面情景,結合課文內容寫好父子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這樣,五次看圖,五次讀文,圍繞中心,從述到作,相得益彰。

三、正確運用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郾運用插圖,指導預習,促進閱讀期待的形成。學生對具體可感的彩圖的興趣往往比對抽象文字的興趣要高得多。我們可利用這一心理特點,運用課文插圖指導學生預習課文,利用閱讀期待,點燃閱讀熱情。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中有兩幅插圖:列車上志愿軍戰(zhàn)士揮手告別,站臺上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畫面中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位置特別突出。指導預習課文時,可引導學生先認真觀察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不同表情,體會她們共同的心情,再思考:志愿軍戰(zhàn)士與她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從哪些事情可以感受到她們是親人?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閱讀期待,在整體感知中初步感悟“親人”的含義。

2?郾運用插圖,披文入情,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肮ぞ咝耘c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語文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我們運用課文插圖,首先要重現(xiàn)其與課文內涵息息相關的內在關系。用正確的價值取向,達到育人之目的。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中有兩幅插圖,一是閏土手捏鋼叉盡力刺猹,二是閏土與“我”席地而坐侃侃而談。兩幅插圖中的閏土判若兩人,對敵(猹)咬牙切齒,奮不顧身;對友(我)滿腔熱忱,情如手足。我們引導學生看圖,要認真觀察人物的音容笑貌,從其舉手投足洞察內心世界,體會“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從而和“我”一起喜歡閏土,欽佩閏土。閱讀時,引導學生注入同齡人的生活經驗元素,把自己與“我”、少年閏土這三個同齡人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披文以入情,情深而意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插圖展示了人間悲?。罕煅┑刂幸律绬伪〉男∨⒔柚鸩竦牧凉夥路鹂匆姶葠鄣哪棠虂韼O樂世界。這幅凄慘的圖像所渲染的課文情境必將勾起小讀者的無限傷感,引起小讀者的情感共鳴,喚起小讀者的真情表露。在看圖讀文之后,筆者指導學生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這首詩,小讀者真切奔放的情感就會隨著詩句語言噴薄而出,其熏陶感染的效果不言而喻。

第5篇:觀潮課文范文

重視個性化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根據(jù)課文的不同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小體會。

一、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

1.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抓住有關語句深入研讀。如在教學《觀潮》一文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江潮的變化,體驗觀潮者心情的變化。以“天下奇觀”的“奇”字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深入研讀。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江潮的變化,體會錢塘潮之“奇”,然后交流閱讀的體會。學生交流時,教師可以從大潮的聲音和形態(tài)的變化兩方面進行引導:從“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山崩地裂”“顫動”“風號浪吼”等詞語中感受江潮的聲威及其變化過程;通過“寬闊”“橫臥”“橫貫江面”“白浪翻滾”“奔騰西去”“漫天卷地”等詞語體會江潮的形狀和氣勢。

2.品味語言特色

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課文,我讓學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品味語言特色。如,文中的“堪稱”“號稱”“美譽”,是在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個意思;課文里有一些詞語帶有引號,如“世界屋脊”“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都表示特定的稱謂,也可以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加以體會。

二、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再現(xiàn)內容場景

閱讀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生詞較多,首先要提醒學生在讀書時加以注意,將識字與學詞結合起來,豐富自己的詞語積累。然后,在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所揭示的道理時,就要采用朗讀和想象的方法,緊緊抓住巨人的表現(xiàn)與花園里的情景展開教學。在充分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讀后有什么體會,或是有什么發(fā)現(xiàn)。當時,我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師:巨人看見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大聲叱責。請你把巨人叱責的話找出來讀一讀。(主要的三句)

學生邊讀邊畫出巨人叱責孩子們的語句并進行交流。

師: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三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

生1:巨人可能會瞪著大眼睛,滿臉橫肉抖動著,大聲說:“誰讓你們進來的?都給我滾出去!”

生2:巨人會說:“誰允許你們到我的花園來玩的?好容易盼來了春天,你們又來搗亂。滾出去!不然有你們好看的!”他一手叉著腰,邊說邊揮著另一只鐵鈀似的大手。

許多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了起來,激情迸發(fā),紛紛舉手表演。

師:同學們想象得合情合理,很有意思。我仿佛看見一個可怕的巨人站在我們面前,孩子們嚇得紛紛逃竄。試著和你的同伴再讀一讀這三句話。

學生各自找同伴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們讀了這三句話,有什么感受?

生1;這個巨人太無情了!一點都不愛孩子。

生2:這個巨人太霸道了!應該叫他“巨無霸”!

這樣既再現(xiàn)了課文內容的情景,通過想象理解了課文內容,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會課文所揭示的道理: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等。

三、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

1.故事性強的文章,適宜于進行復述訓練。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再瀏覽故事經過,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給故事起因、經過、結果列一個提綱,然后根據(jù)提綱復述故事內容,要關注學生在復述過程中的語言質量,并有意識地提示運用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語。接著,把握課文中人物思想的變化,指導學生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就能體現(xiàn)文本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第6篇:觀潮課文范文

因此,我們應該在重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同時,加強德育創(chuàng)新的研究與實踐,使德育工作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同步協(xié)調發(fā)展,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永恒的主題。如何讓德育像春雨一樣不知不覺間滋潤孩子的心田呢?

一、讀中理解,理解中滲透

我們都知道,教學時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而語文教學要遵循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也就是說語文訓練與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與智育的統(tǒng)一,不能離開語文訓練去進行德育,更不能讓語文訓練從屬于德育。我們語文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要善于抓住重點字、詞、句的分析,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讀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讀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習課文時,應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了解字、詞、句的含義,把德育滲透到語言文字的講析中,達到智育與德育的自然融合。例如,教學《水》一文:整個教學過程緊緊扣住"水的珍貴"展開,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讓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別珍貴;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做到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在品讀課文時,以讀為主線,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教學"期盼"、"幸福和痛快"及"一勺水洗澡"時,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什么讓自己最期盼,想想自己平時什么時候最"幸福和痛快",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及"村里人"對水的情結。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滲透德育

實施德育和智育的統(tǒng)一,在教學課文時還應該輔以與課文相適應的情感介紹,模擬出真實情境以制造氛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在強烈的氛圍中投入學習,使學生獲得更真實、更深刻的體會。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遠程教育資源,表演課本劇等創(chuàng)設情境,更加生動形象地教育學生,使學生入情入境,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寓教于樂,有效地激發(fā)出教師所期望的情感,體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比比如我在教學《觀潮》時創(chuàng)設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觀潮》一課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學生基本上沒有親眼目睹過這種罕見的壯觀景象。在學習"潮來之時"一段時,我讓學生先觀看錄象,再閉上眼睛,聽潮水奔騰、沖擊的錄音,想像潮來時的氣勢,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中的描寫,最后談自己的體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這就是教學與德育的統(tǒng)一。

三、課外拓展,利用課外閱讀進行德育滲透。

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課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智育,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7篇:觀潮課文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腎??;血液透析;低血壓;低溫;可調鈉;超濾模式

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IDH)是透析過程中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40%左右,糖尿病腎病患者更易發(fā)生。IDH不僅引起頭痛、虛脫、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等不適,常常使透析治療不能順利進行,導致患者脫水及毒素清除不充分,直接影響患者透析的充分性。筆者采用低溫可調鈉與超濾模式對我院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進行治療,對預防IDH的發(fā)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規(guī)律透析6個月以上病情穩(wěn)定,并反復發(fā)生IDH的糖尿病腎病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38~72歲,透析時間6~38月。IDH的標準:與透析前血壓相比,平均動脈壓下降30mmHg或收縮壓下降至90mmHg以下,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冷汗、惡心、嘔吐等低血壓癥狀。治療常用的藥物劑量和服用次數(shù)不變。注射胰島素糾正高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5~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7~10mmol/L)。

1.2 方法:采用單盲法自身對照設計,每個患者交叉進行標準透析(CHD)治療16次,作為對照組,低溫+可調鈉+超濾模式(LPHD)治療16次作為實驗組。均應用金寶AK-200透析機。F6透析器,碳酸氫鹽透析液,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流速500ml/min,每周透析2次,每次4~5h。CHD時透析液溫度固定37℃,鈉濃度為138mmol/L,均速超濾。透析過程鈉濃度不變,超濾率不變。LPHD透析溫度35~36℃,透析液開始Na+濃度145mmol/L,結束Na+濃度136mmol/L,平均Na+濃度為142mmol/L,超濾曲線采用線性遞減模式。起始超濾率是勻速超濾的1.5倍,呈階梯下降至透析結束。

1.3 觀察指標:透析前、后各休息10min,以平臥位測血壓并記錄。透析過程中每30min測血壓1次,觀察并記錄IDH發(fā)作的次數(shù)、伴隨癥狀及所需的護理干預、查治療前后電解質等。護理干預包括吸氧、輸高滲溶液、減少超濾量、降低脫水速度和提早終止透析等。

2 結果

結果見表1、表2。兩種透析模式對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影響無明顯差異(P>0.05),LPHD毒素的清除優(yōu)于CHD(P<0.05);LPHD的IDH發(fā)生率和護士干預次數(shù)顯著下降,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1)。

3 討論

3.1 糖尿病腎病在透析中易發(fā)生IDH的原因: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與非糖尿病腎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腎病患者較早出現(xiàn)尿毒癥癥狀。在病程進展中,腎小管功能障礙出現(xiàn)較早,尿蛋白的排泄量隨病程呈指數(shù)增加,腎小球濾過率隨之不斷下降,水腫比較嚴重,且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胰島素水平改變了鈉鉀離子的轉運,增加遠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使其鈉潴留比其他原因的嚴重,對水的清除功能的喪失速度遠遠快于對溶質的清除,易出現(xiàn)嚴重水負荷過重,加重水腫。糖尿病腎病患者開始透析時間早,往往血肌酐水平不很高,而水腫明顯,故設置脫水量大,隨透析時間推移,血滲透壓不足,未使組織間隙的水分回到血管,透析脫水過多過快,就會引起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心臟灌注及心輸出量下降,導致IDH。據(jù)臨床報道,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比慢性腎炎尿毒癥患者血壓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在透析中發(fā)生IDH的幾率高于非糖尿病組。

3.2 LPHD預防IDH壓效果:低溫透析液對血壓的影響是通過提高血漿兒茶酚胺水平,使血管收縮和末梢血管阻力增加。防止熱應激引起的不良反應,改善自主神經傳出纖維的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低溫透析在35%以上一般能耐受,但過低可引起患者發(fā)抖而不能耐受??赏糕c透析是指透析液鈉濃度從透析開始至結束。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或高低反復變化而透析后血鈉濃度恢復正常的透析方法。根據(jù)溶質擴散原理,透析液鈉濃度高于血鈉濃度時,鈉由透析液側進入血液,血鈉濃度逐漸上升;低于血鈉濃度時,血鈉進入透析液,血鈉逐漸恢復,透析時高鈉透析可提高血漿晶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再充盈,并可能促進細胞內水分向細胞外轉移,有利于血容量再充盈,所以可防止IDH的發(fā)生,隨著透析結束,血鈉逐漸恢復,不至于引起高鈉血癥??勺冣c與超濾血線聯(lián)合應用,在透析起始階段,體內潴留的液體量較多,在高鈉透析液支持血漿再灌注的情況下,快速超濾,在透析后半階段透析液鈉濃度隨超濾率逐漸降低,既不增加鈉負荷,又有利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本組資料顯示,在反復發(fā)生IDH的18例血透病人中,采用LPHD,IDH發(fā)生率、護理干預次數(shù)明顯低于CHD(P<0.01),提示LPHD可有效預防IDH。本組資料還顯示,采用LPHD,病人毒素的清除優(yōu)于CHD(P<0.05),提示IDH發(fā)生率降低后,護理干預甚至提早終止透析的次數(shù)減少,病人透析充分性更好,能耐受更大的脫水量,有利于提高透析質量。

3.3 護理:對于血液透析過程中有IDH傾向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應充分了解患者各個器官的功能狀態(tài),制定個體化透析方案,透析中要加強巡視,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及時發(fā)現(xiàn)IDH的先兆癥狀,如患者煩躁不安,視物模糊,惡心、嘔吐、哈欠、抽搐、腹痛、出冷汗、面色蒼白等提示低血壓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IDH,立即將患者頭部去枕平臥并偏向一側,給予吸氧,降低血流量,根據(jù)病情減少超濾或停止超濾。按醫(yī)囑給予靜滴生理鹽水,必要時給予白蛋白、血漿等,若處理無效提早終止透析等。要加強衛(wèi)生宣教,指導患者嚴格按醫(yī)囑控制體重的增加,增加蛋白質、氨基酸及維生素等的攝入,改善營養(yǎng),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應少于1kg/d,或少于干體重的5%,透析前不服降壓藥,避免在血液透析前或透析中進食和飲用含糖飲料,保證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

[參考文獻]

[1]梁莉,黃云劍,張靜波等.可變鈉和超濾曲線聯(lián)合應用預防透析癥狀低血壓的護理[J].現(xiàn)代護理,2006,12(12):1116.

[2]馬祖福,劉慎微.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險因素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2,8(1):8.

[3]崔敏,李群,熊云春等.血液透析中急性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04,10(3):568.

[4]林海英.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臨床薈萃雜志,2005,3(6):316.

[5]王饒萍,謝丹妮,陳桂芳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血壓變化特點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21.

第8篇:觀潮課文范文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對于文本中出現(xiàn)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嚼”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進行仿寫。指導仿寫作文是小學生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這樣的仿寫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語感積淀下,“依樣畫葫蘆”操練語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一、仿句式練筆

片斷的描寫,是作文的一個重點,可以從仿寫起步。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秀片斷用了特殊句式,學生完全可以仿寫。如《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繪濟南泉水的形態(tài)特點,可要求學生去讀讀,而后進行仿寫。有學生是這樣仿寫的: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飛翔的小鳥,有的猶如活潑的小貓,有的仿佛奔馳的駿馬,有的宛如威武的獅子。教師在閱讀訓練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指導學生練筆。

二、仿構段練筆

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其實是學生習作的范本,它們的構段方法和語言表達各不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各類文章的構段和表達方法,找出規(guī)律,進行形式多樣的寫段訓練。把教落實到“寫”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訓練學生構思成文。比如《觀潮》,這篇課文描寫了錢塘江的八月十八潮,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文章分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三個層次來寫。寫潮來前,介紹了觀潮的時間、地點和潮來前江面的平靜,為氣勢非凡的大潮的到來營造了氣氛;潮來時,是全文的重點,由遠而近,從點及線到面,描寫出白浪翻滾、波瀾壯闊的場面;潮去后,余波仍“漫天卷地”。全文在寫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條有理,粗細有致,情景交融,寫出一幅壯觀生動的天下奇觀圖。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完課文后,就可以引導學生仿照這一課的寫法,有順序地觀察、有條理地記敘,練習寫一些寫景的觀察日記。這樣一課一得,學生的構思成文就會意到筆隨,揮灑自如。

三、仿篇章練筆

篇章結構猶如房梁,就是利用文章現(xiàn)有的框架,去填充新的內容。如學了《富饒的西沙群島》,可以練分總的結構敘述,又如學了第七單元,可以學習運用一個事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除了可以仿寫一些篇章結構,還可以仿課文的表達順序,《美麗的小興安嶺》按時間順序介紹,《香港,璀璨的明珠》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介紹,《富饒的西沙群島》按地點的變換等都是一些典型的篇章范式,適合學生練筆。

教師如果能緊緊抓住文本的結構和表達方式,對學生進行作文技巧、表達方式的訓練,打通讀寫結合的思維通道,久而久之,學生對常見句式、常見段落、常見篇章結構就會了然于胸,就能在心中定格、固化,學生就能熟能生巧,用于作文中了。

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文內容,向生活實踐延伸找準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相似版塊,通過學習將課文的內容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激發(fā)學生回憶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記錄生活、描繪生活。如:學習了《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可以以“家鄉(xiāng)的特產”為主題,讓學生以《我愛家鄉(xiāng)的X X 》:有寫水果的,如甘蔗、甌柑;有寫服飾的,如報喜鳥、森馬;還有寫甌繡的……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為家鄉(xiāng)的特產設計廣告語。

四、仿立意練筆

許多文章的立意獨具匠心,是值得學生模仿學習的。如《落花生》這篇課文,借物喻人,語言淺顯樸素,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其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教師要有機地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作者確定主題和表達中心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立意能力。教完這一課,就可指導學生模仿這課的寫作方法,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東西。如“仙人掌”、“掃帚贊”、“粉筆頌”等文章。有一位學生在《粉筆頌》一文中寫道:“無數(shù)細細的粉末兒徐徐落下來,像簌簌的玉屑兒,像紛紛揚揚的雪花……但我想這更像一種精神,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更像一種高尚的人,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著祖國花朵的老師?!毙∽髡哂煞酃P聯(lián)想到教育戰(zhàn)線上耕耘的老師?!稈咧阗潯穭t說掃帚更像清潔工人,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奉獻,從而說明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應像粉筆、掃帚那樣為他人無私奉獻。這些文章立意深刻,中心十分明確。

第9篇:觀潮課文范文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促進學生感悟

感覺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第一通道,當然也是閱讀教學中啟迪學生感悟的首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努力運用各種生動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在不斷的有意識的訓練中變得敏感、完善起來。如在講授《月光曲》一課之前,播放音樂《月光曲》,讓學生聆聽著美妙的音樂,并把音樂的起伏與課文所描寫的畫面對照起來感受。在享受完這頓“音樂大餐”后,再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體會貝多芬譜曲時心中所蘊涵的情感,同時揣摩貝多芬所說的“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边@段話的含義。這樣,學生才能較好地體會到《月光曲》所蘊含的深意,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在反復誦讀中引導感悟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表情達意的載體,作者借助語言描述事物、說明事理、表達情感。因此,要提高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誦讀引導,要讓學生進入情境,充當角色,深切體會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誠如葉圣陶先生所指出:“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讀書、看書的,不是給學生講書的?!毙抡n標也明確規(guī)定:“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笔聦嵰嘧C明,“只聽老師滔滔不絕,不聞學生書聲瑯瑯的語文閱讀課不是好的語文課”。誦讀首要的目的在于,設身處地把文章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形象等通過聲音信息傳達出來,把無聲的文字通過自己的理解轉為立體的、形象的情境。在情境的催化下,喚醒學生對生活、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并自覺、主動地與文本構建起“綠色通道”,在人、文本、社會里自由穿梭。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指導學生誦讀的基礎上,促使學生與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產生心靈共振,情感共鳴,促使學生與作者、文本之間的深層對話。為此,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誦讀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在重點研讀中提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