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成本管理本科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成本管理本科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成本管理本科論文

第1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企業(yè)缺乏完善有效的項目成本管理制度,項目管理范圍不夠明晰,研制過程管理粗放。計劃、財務等職能管理部門掌握著管理大權,把科研型號項目管理簡單地理解為計劃、預算、決算等管理環(huán)節(jié),而忽視了項目研制過程中的人、財、物的管理。實際上,項目實施過程耗時最長、投入最大,但管理最松,管理的投入卻最少。最突出的表現是研制過程經費如何控制,沒有相應的制度約束,主管項目的領導與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淡薄,造成型號項目經費超支、浪費,甚至有可能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蒲许椖坑媱澾M度管理與費用管理相脫節(jié)。在科研項目研制階段,綜合計劃部門負責計劃任務的落實、管理和分配科研經費,而科研項目的計劃進度管理則由科研項目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管理部門雖然掌握著型號項目任務進展的方方面面,但卻不了解型號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更缺乏對經費的控制措施與辦法,也沒有經費控制的積極性。對科研項目成本未實施有效管理。多年來,我國航空科研項目是以完成計劃目標為中心的,科研項目立項以后,從主管部門到承研單位往往是不計成本的開展研發(fā)工作,由于國內基礎薄弱,新型號技術難度大等原因,常常無法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無論在項目立項初期的頂層策劃上,還是在項目研制過程的管理上,都沒有建立經費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制度措施,也沒有對現代成本控制的理論方法進行有效應用。許多項目在前期雖有項目概算、預算,但執(zhí)行中往往失于控制,或者是不清楚如何控制,只能是花多少算多少。企業(yè)成本控制的動力不足。眾所周知,航空科研單位都是國有企業(yè)或研究院、所,由于歷史原因,科研單位長期受到國家政策的各種限制,從單位的運行機制到全年的各種工作安排,都受到國家整體環(huán)境的制約,型號項目研制進展雖然在技術上體現的企業(yè)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但從項目配套單位的選擇、項目試驗基地的安排、項目重要里程碑節(jié)點的審批等方面都嚴格接受上級管理部門的領導,企業(yè)的項目成本可以在定價階段申訴,項目的盈虧、甚至企業(yè)的盈虧也往往與企業(yè)職工的收入沒有直接關聯,導致項目成本控制缺乏內在動力。

航空科研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分析

1.航空科研項目的特點現代項目管理理論認為,項目是由一系列的項目階段所構成的一個完整過程(或叫全過程),而各個項目階段又是由一系列活動構成的一個工作過程。項目的管理過程是指在項目實現的過程中,人們所開展的項目的計劃、決策、組織、協調、溝通、激勵、控制等方面的活動蘇構成的過程,一般稱為項目管理過程。航空科研項目具有現代項目的一些特點,更具有其不同于一般項目的特殊性:(1)航空科研項目是高技術復雜產品研制項目,技術難度大,研制風險高,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多,研制過程長。(2)航空科研項目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性和不確定性,從項目的立項開始,就是一個以前沒有干過的項目,無論項目的技術特點,還是項目的最終交付形態(tài)都是全新的工作,項目的研制過程具有不確定性,使得項目的費用的估算、預算、控制都存在較大的難度。(3)航空科研單位仍然處于非充分的市場競爭階段,以國家正式批準立項研制的型號項目為主,軍工科研單位在軍品需求市場進行非市場化的競爭,軍工科研項目具有很強的保密性,有些項目還具有政治敏感性,型號項目的研制過程受到多種因素與環(huán)境的影響。(4)航空科研項目是按照國家需要研制的,具有強制性特色,企業(yè)必須履行國有企業(yè)為國防軍工發(fā)展服務的義務,有利、無利都必須做;同時,國家要根據企業(yè)的技術發(fā)展水平,進行產品成本的適當補償,保證企業(yè)的正常運轉。(5)航空科研項目管理過程復雜,從上級管理部門、軍方管理機關、到企業(yè)內部的多項目并舉推進下的矩陣式人員結構、以及用戶代表、配套單位等等,管理鏈條很長,管理過程復雜;同時,不同項目由于經費來源不同,還要接受不同渠道的管理,因而管理又具有多樣性。2.航空科研項目的成本構成航空科研項目成本根據成本核算方式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計入項目的設計費、材料費、外協費、專用費、試驗費、工資費。間接成本是指分攤計入項目的研制費用和管理費用。由此可以看出,科研成本由設計費、材料費、外協費、專用費、試驗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資費、管理費八個項目構成。3.現代項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項目成本管理是指為保障項目實際發(fā)生的成本不超過項目預算而開展的項目管理活動。項目成本管理也是為確保項目在批準的預算內按時、優(yōu)質、經濟、高效地完成項目的既定目標而開展的一種項目管理過程。項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1)項目資源計劃:是指通過分析和識別,確定出項目需要投入的資源種類(人力、設備、材料、材料、資金等)、資源多少和什么時間投入這些資源,以便能夠形成項目最終產出物的項目管理活動。(2)項目成本估算:是指根據項目的資源需求計劃和各種項目所需資源的市場價格或預期價格信息,估算和確定出項目各種活動的成本和整個項目全部成本的管理工作。(3)項目成本預算:是一種制定項目成本控制標準或項目總成本的管理工作。它涉及根據項目的成本估算為項目各種具體活動和工作分配和確定預算,以及確定整個項目總預算的工作。(4)項目成本的控制與預測:是指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努力將項目的實際成本控制在項目成本預算范圍之內,并且隨著項目的進展,依據項目成本的實際方式情況,不斷預測項目成本發(fā)展變化趨勢,不斷修訂項目估算,并對項目的總成本進行合理預期的管理工作和過程。4.航空科研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項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是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通過項目管理,盡可能使項目的實際成本控制在計劃和預算范圍內的一項項目管理工作。項目成本控制涉及對于那些可能引起項目成本變化因素的控制(事前控制),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事中控制)和當項目成本變化實際發(fā)生時對于項目成本變化的控制(事后控制)。要實現對于成本的全面管理與控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項目的變動,從而實現全面控制成本的最終目標。影響航空科研項目成本控制的因素包括:(1)項目的頂層策劃?,F代項目管理中,成本決策對項目的影響是第一位的。航空科研項目屬于高投入、高風險行業(yè),頂層策劃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技術路徑、計劃進度、經濟效益、甚至成敗得失。頂層策劃工作就是要做好項目的全面規(guī)劃,分析影響項目完成的各種因素,把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確保項目的成功。(2)項目的計劃管理。計劃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工作,計劃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項目進度計劃、各種資源保障計劃、項目質量工作計劃、成本控制計劃等等,計劃能否反映項目實際,計劃能否指導項目的正常開展,計劃能否實現對項目研制過程的合理、有效安排,以及對計劃的實時監(jiān)控、調整、管理,是項目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標志。計劃的編制、檢查、考核是項目管理正常運行的可靠保證。(3)項目的成本估算。成本估算就是針對科研任務項目進行的費用分解測算工作,成本估算的基礎是項目的工作分解結構(WBS)和項目進度計劃。航空科研項目的成本估算一般是采用類別法進行成本估算,由科研項目研制、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一起,通過對項目主要工作內容的分析,按照現行的價格體系編制而成。(4)項目的全面預算管理。項目的預算以估算為基礎,企業(yè)預算實質上也是一種指導資金使用的計劃,良好的預算有助于加強計劃管理。航空科研單位目前開展的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法,但由于執(zhí)行力不夠,預算的作用未能有效發(fā)揮,存在重編制、輕執(zhí)行問題,預算的激勵考核作用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5)項目變更的管理。航空科研項目一旦立項,項目的范圍管理、項目的計劃變動管理、項目的任何重要事項的變化都要接受嚴格的管控,因為項目的變更直接與成本相關,項目的變更對項目總體目標將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項目變更管理是項目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6)項目的成本偏差分析。在實際工作中,至關重要的是盡早發(fā)現項目成本出現的偏差和問題,以便在情況變壞前就能夠采取切實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一旦項目成本失控,是很難挽回的,所以,要在項目成本出現苗頭的時候就采取措施,盡可能將問題對項目服務和進度的沖擊降低到最小。同時,要進行定期經濟活動分析,避免隨時可能出現的成本開展風險。(7)項目團隊的成本意識與素質?,F代項目管理對團隊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團隊成本意識的高低、團隊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項目的成敗,關系項目最終目標的實現。所以,提高項目團隊的素質,特別是成本意識、成本控制技能與水平,是航空項目進行有效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8)項目成本管理機制與方法。建立有效的項目成本管理機制對成本控制極為重要,它使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更加有序,從而提高管理的效果;同時,普及、學習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將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2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基于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設計,須以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質量觀。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部分教師在陳玉琨教授的帶領下,在探索教育領域質量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套教育質量管理思想方法”。定義為在學校內外體制性因素支持下,通過充分開發(fā)學校人力資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徑,促進教育系統不斷提高其滿足社會需要和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能力的一種系統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傳統教育質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礎上,在現代教育評價思想的指導下,吸收傳統教育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質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則

從制度本身來看,制度只是技術手段,關鍵在于設計者、執(zhí)行者和利益相關者選擇何種價值取向去面對制度,采取何種途徑來體現個體與群體的利益訴求。但大多數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員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動地接受和遵守。而且傳統教育質量管理通過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勵甚至強迫學校及教師按照正確的標準,正確地做事情,但這樣做往往是無法完全達成教育質量目的。基于學校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課程管理則要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不能僅站在管理者的立場,需要向師生授權,民主、合作地設計制度,激發(fā)師生參與學校發(fā)展的內驅力。

2.開放的原則

校本課程管理制度的設計,不因“校本”兩字而認為僅是學校內部的事情。校本課程最后的成效,不僅是要滿足學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滿足社會需求來衡量。傳統教育質量管理體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試圖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定義、實現和評價教育質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設計時,要打破壁壘,打開學校大門,充分考慮校外因素,設計若干校本課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課程外部質量保障的制度化環(huán)境。

3.發(fā)展的原則

校本課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調整和修訂,即動態(tài)發(fā)展。一是因為校本課程本身作為一種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并列的課程形態(tài),其發(fā)展模式不同于國家或地方課程,更易隨外界因素變化而變化。二是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質量標準僅僅是質量管理的起點而非終點,學校教育質量管理的重點是學校系統和教育過程持續(xù)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所以作為校本課程管理制度的設計者,不能僅滿足于制度是否已適合現有的校本課程,還要考慮是否能設計得更好;在更好的狀態(tài)下,還要觀察是否有長效性。

二、設計的結構與內容

1.校本課程管理制度的組成

結構如下圖所示,筆者將校本課程編制階段分為課程規(guī)劃和開發(fā)兩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功能是滿足學生需求、學校發(fā)展、社會需要,形成內涵豐富的校本課程庫,為建設校本課程體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礎。校本課程實施階段則分為課程確立、開設、完成三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功能是選擇可滿足當時學生需求的課程加以實施,完成相關教育目的;同時帶著課程實施中產生、并經分析處理的有效數據,課程二次修訂再入庫;如此反復循環(huán)滾動,推進校本課程充滿活力、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對應五環(huán)節(jié),設計課程委員會組織制度、課程庫建設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

2.校本課程規(guī)劃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課程委員會組織制度。主要內容是明確課程管理的基本規(guī)范,規(guī)定學校課程的組織領導,規(guī)定校內外各部門及其成員的課程管理職權和職責。課程委員會的構成,由學校領導、師生代表、社會人士(行政部門、課程專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長代表)等人員共同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課程委員會的組織管理下,設計、審議、評估課程規(guī)劃方案;規(guī)范課程規(guī)劃編制、實施的程序要求和質量要求;下設課程學術委員會,研究、設計、優(yōu)化每一學年的課程計劃。

3.校本課程開發(fā)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1)開發(fā)和實施的培訓制度。主要內容是在課程學術委員會指導下,定期組織課程開發(fā)者、實施者,學習課程規(guī)劃方案、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一般方法等內容。(2)課程準入制度。主要內容是課程學術委員會常年審批課程開發(fā)者、修訂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課程。符合準人的課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標、結構、課時、資源、實施、評價、管理和保障等課程要素清晰、科學;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詳細的授課計劃,自編教材則要有詳細的文本等。(3)課程庫建設制度。主要內容一是規(guī)范準入的校本課程,按學校課程體系分類編目,借助信息化技術將課程各要素完整入庫,形成課程庫。二是規(guī)范已實施完成的校本課程,帶著實施后的各類有效數據,以及二次修改開發(fā)的數據資料,再次進入課程庫。具體設計時避免傳統課程實踐中,“課程被切割成無數碎片,許多學校不僅用疊加的思維把學生需要學習的不同內容分裂開來,美其名日長課程、短課程、活動課程、研究性課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學校自稱開設了五十門課程、一百門課程、三百門課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學校能開設的課程越多,水平越高。從課程理論上說,這是一種無知;從課程實踐上說,其結果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在課程庫建設中,不以課程數目,而以課程內涵為校本課程質量衡量標準,實踐課程統整的思想,將課程管理提升至課程領導。(4)課程共享制度。它是規(guī)范課程庫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內容是課程庫中的課程,可供校內外人員查詢?yōu)g覽;更可提供給非開發(fā)者、外校人員在本?;蛩J跈嗍褂?;同時可對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課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課程建設相聯系的橋梁。課程準人制度、課程庫建設制度、課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課程完成環(huán)節(jié)的課程修訂入庫制度,構成了校本課程庫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設計校本課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課程不再是靜止的、固化的,而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這樣的校本課程將充滿生命活力,持續(xù)不斷地健康發(fā)展。

4.校本課程確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1)實施申報制度。主要內容是實施者遞交課程實施申報,一是申報準備實施的課程(含實施計劃),說明該課程符合本階段課程計劃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項準備情況;二是申報證明其具備開設該課程的能力,課程實施者不一定是課程的開發(fā)者。(2)部門推薦制度。主要內容是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按照本階段課程計劃,推薦本階段所需開設的校本課程目錄,招募或邀請實施者開設這些課程。(3)遴選審批制度。主要內容是課程學術委員會,按當階段課程計劃的開設要求,對從申報或公度開招募渠道遞交的材料遴選,進行“立項”、“修改立項”、“不批準”的審批;如批準“立項”則直接進入學生選課預報環(huán)節(jié);“修改立項”則要求按修改意見修訂后再立項;“不批準”則明確該課程不可開設,并反饋不批準的原因。(4)學生選報制度。主要內容是學生學習課程介紹(含實施者介紹)及選課指南后,預報相關課程;學?;驅嵤┱哒J可后批準選報,若未批準則學生自行調換或由學校指定

5.校本課程開設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學生換課制度。主要內容是學生參加校本課程1-2次后,發(fā)現該課程不適合個人發(fā)展要求,則準予調換至其他課程。(2)備課研修制度。主要內容是定期組織校本課程實施者集體備課研修有些教師誤以為只有基礎l生的學科課程,形成備課組,才有備課研修。其實不然,雖然一門校本課程實施時當前實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當前階段一定是有眾多校本課程實施者。他們所實施課程的內容雖然不同,但組織的形式、實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關課程可以開展課程統整實踐,一門課程的涵蓋領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實施者則是多人組成。上述兩種情況都可組成合作學習組織,定期開展課程同領域或不同領域的集體備課研修。(3)常規(guī)管理制度。主要內容同一般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

6.校本課程完成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實施獎勵制度。主要內容是課程實施完成后,規(guī)范課程本身及師生的成果展示、評比評選活動。(2)修訂入庫制度。主要內容是課程實施完成后,該課程按實施情況的評價反饋,修訂課程;然后帶著實施過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數據,進人課程庫。實施過的課程入庫,將提升課程庫中課程的內涵價值,下一循環(huán)實施時,也將更為有效。

7.貫穿于校本課程各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內評價制度。它是校本課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終貫穿于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內容:校本課程規(guī)劃環(huán)節(jié),有對課程委員會成員的考評制度、課程規(guī)劃的評估制度;校本課程開發(fā)環(huán)節(jié),有用于規(guī)范課程開發(fā)過程、開發(fā)成果的評價制度;校本課程確立環(huán)節(jié),有對該實施周期立項課程的評價制度、對立項課程實施準備的評價制度;校本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有規(guī)范課程實施的診斷性、過程性評價制度;校本課程完成環(huán)節(jié),有課程本身、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效果評價制度。校內評價制度的設計,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校行政、師生和社會人士等各方均可參與評價。(2)校外視導和督導制度。主要內容是規(guī)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育研究機構(包含大學、科研院所等社會機構)等社會力量,對校本課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性或專項視導或督導。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觀點指出,來自學校外部對教育質量的體制關注和支持,是學校內部質量進步的必要條件。所以引入校外視督導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導和幫助校本課程管理。校外視督導制度和校內評價制度的組成,形成了校本課程評價的完整制度構建,避免傳統教育質量管理體制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評價教育質量的局限性。(3)人、財、物服務保障制度。主要內容是規(guī)范校本課程各環(huán)節(jié)的人、財、物服務保障工作。(4)信息、檔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課程編制和實施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有何作用?又如何應用?教育質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觀點指出,學校教育質量管理要“靠數據管理”、“用事實說話”,“數據”和“事實”是學校教育質量管理的基礎性資源。所以設計該制度,主要用于規(guī)范數據的收集、分析、解釋;積累有效數據,優(yōu)化實施過程,真正做到“靠數據管理”、“用事實說話”。

三、從設計走向實踐

第3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一、學生課程成績與畢業(yè)論文檔案資料特點

在高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績單,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畢業(yè)論文(少數專業(yè)學生沒有畢業(yè)論文要求)。學生課程成績與畢業(yè)論文是反映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檔案資料,兩類檔案資料的顯著共性特征是學生身份信息唯一和明確具體,體現在每位學生的學號具有唯一性。在教學進程中,這兩類檔案資料的時間屬性也很明確,學生課程成績每學期都有記載,畢業(yè)論文在本科學制最后一學期提交歸檔。此外,學生課程成績具有私密性、調用頻率高等特性;畢業(yè)論文屬于學生科研成果,成果歸屬權清晰,學校有對成果進行使用的權利,除保密論文外,一般畢業(yè)論文均具有開放性,可供其他人和機構查詢。畢業(yè)論文還具有頁碼多、圖表字數多等特點,紙質檔案占據較大的保存空間。歸納和理解學生課程成績和畢業(yè)論文檔案資料特點,是開展檔案管理和編研工作的基礎。

二、以身份信息為支點的檔案組卷及雙重管理

傳統的常用的成績檔案和畢業(yè)論文檔案組卷方法是采用入學年度與院系別(專業(yè))相結合如組卷方法,或者采用以畢業(yè)年與院系別(專業(yè))相結合的組卷方法。例如:××學校××級××院系(專業(yè))學生成績冊(畢業(yè)論文),××學?!痢翆谩痢猎合担▽I(yè))學生成績冊(畢業(yè)論文)。由于受到院系、專業(yè)調整和更名的影響,受到辦學模式多樣化的影響,受到學分制和學籍異動等影響,這種組卷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4]。

就目前高校教學檔案管理的實際而言,學生成績和畢業(yè)論文一般都采用了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雙重管理,但這種雙重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學生成績電子檔案一般依托高校教務管理部門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學校檔案館無權調閱;學生成績電子檔案雖然采用了學號查詢入口,系統也具有一般的統計匯總功能,但對學生課程成績的統計分析功能開發(fā)的軟件還遠遠不夠,難以滿足教學管理的較高級需求;畢業(yè)論文電子檔案一般是做成光盤,或者簡單存貯在院系教學管理工作者計算機硬盤中,不利于長期保存、擴充內容和查詢?yōu)g覽。這說明,目前的所謂教學檔案雙重管理還僅僅是初步的、分離的檔案保存,不能充分體現紙質檔案管理和電子檔案管理各自的優(yōu)勢,不能滿足檔案管理的要求和用戶服務需求。

因此,建立以學生身份信息為支點的檔案組卷及雙重管理值得深入探索。朱惠鈺,劉美娟(2001)提出,在新生入學時候,教務管理部門可以建立一個學號姓名及身份證號對應的數據庫,實現使用學號或身份證二選一的查詢方式。以學號為支點組織成績檔案,形成的案卷題名為:××學校學生成績總冊(學號范圍),把學號與檔號一起貼在案卷脊背上排架,一目了然,有利于快速準確調檔[4]。同時在教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建立以學號或身份證入口的查詢界面,在主字段學號目錄后面,添加更多的其他信息子目錄,例如:姓名、院系、專業(yè)、學期、班級、課程名稱、課程性質、授課教師等,充分實現多維學生課程成績數據分析的功能,為做好檔案編研工作打下基礎。譚玲玲等(2009)把整個學生成績檔案信息化管理分為五大功能模塊,即成績錄入、成績查詢、成績修改、成績分析、成績輸出,每一個功能模塊下面又設立若干子模塊,共計11個子模塊[5]。在畢業(yè)論文電子檔案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楊煥海(2007)提出了基于web的高校畢業(yè)論文檔案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方案,對系統分析與結構、關鍵技術,以及系統實現進行了論述,提出的系統具有錄入、修改、查詢、瀏覽、編審、檢索和匯總等功能[6],該畢業(yè)論文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也是基于學生學號關鍵身份識別信息而建立起來。以學生身份信息為支點,可以把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對應聯系起來,實現雙重管理。同時,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強大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教學檔案的價值。

三、學生成績與畢業(yè)論文檔案的編研要點

檔案編研工作是檔案部門以館藏檔案為主要對象,以滿足社會利用的需要為主要目的,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編輯史料,編寫參考資料,參加編史修志及撰寫專門著作的工作。它是一種主動提供或報道檔案信息,為學校和社會服務的形式。檔案編研工作是檔案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充分開發(fā)檔案信息的有效手段。高校檔案編研工作應立足于服務學校,做好選題規(guī)劃,體現學校特色[7],對于反映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學生成績和畢業(yè)論文,學校和院系檔案管理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紙質檔案和信息化電子檔案,選擇一些關鍵選題,開展教學檔案編研工作,供教學管理者和教師參考,便于了解教學質量狀態(tài),進一步改進教學工作,加強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jiān)控。例如:對于學生課程成績,可選擇的編研題目有全校公共課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等課程的一次性考試通過率;英語四級六級通過率;班級大面積不及格課程分析;學生學籍異動警示分析等。對于學生畢業(yè)論文,可選擇的編研題目有結合教師科研和生產實際題目的比例;歷年選題的重復情況分析;不同職稱教師指導學生人數情況分析;本科畢業(yè)論文質量分析等。

學生課程成績和畢業(yè)論文是重要的教學檔案資料,是學生學習歷史的記載。對其開展科學管理和編研工作,不僅有利于實現一般的快速查詢功能,還能實現紙質檔案和信息化的電子檔案優(yōu)勢互補,彌補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充分挖掘和利用該類檔案的價值,便于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檔案服務,為改進教學和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優(yōu)質檔案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含卓,歐雪梅.加快高校教學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11,13(3):427-428.

[2]錢愛華.高校教學檔案分類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9(12):100-103.

[3]王玉武.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淺析[J].黑龍江檔案,2011,(5):52.

[4]朱惠鈺,劉美娟.淺談高校學生成績檔案組卷方法[J].浙江檔案,2001,(12):25.

[5]譚玲玲,鄒妙玲,譚年元.基于教務網絡管理系統的高校成績管理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南工程技術學院為例[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190-192.

第4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大家好!

1956年2月出生,叫。現任財務資產科科長。年12月被評審為管理工程師,自學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由于各級組織的培養(yǎng)教育,參加工作近年。領導和同志們提攜幫助,加之個人不懈努力虛心學習,政治覺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業(yè)務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下面將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從事經濟工作的基本情況

調任廠計劃財務科科長,從事廠計劃財務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經過廠領導指導,同事們幫助,很快挑起了全廠計劃和財務部門管理的這份重擔,不僅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從經濟上保障了采油三廠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也保證了經濟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生產)者,于1999年10月重組時。年被評為油田公司經濟工作先進個人。所在財務科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集體、油田公司會計核算先進單位。

二、從事經濟工作的學習情況

給了自己較大的壓力和學習的動力。從事經濟工作以后,較大跨度工作崗位的變動。自己始終重視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特別是經濟管理的學習。1992年9月1995年7月參加寧夏自治區(qū)黨校經濟管理大專班學習,獲得經濟管理大專文憑。年年參加了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文憑和學位。年開始參加行政管理專業(yè)自學考試,年獲得行政管理本科文憑。同時,還多次參加了財務管理、經濟統計、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高級研討以及不斷的自學等。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在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管理實務等諸多方面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促進了經濟管理中的得心應手,確保了各項任務的完成。

三、經濟崗位上的理論成果

給我石油單位的經濟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重組改制以及世界經濟的不斷變換。促使我不得不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

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組織、制度和考核三個成本管理體系;縱向、橫向、時間“三維\''''分解成本;構建作業(yè)區(qū)、機關及輔助單位和專項費用三個標準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較完整的適應采油廠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提出并設計了采油廠“三D精細成本管理模式。

并親自編寫了落實這幾項措施的有關制度、規(guī)定,提出加強成本過程管理的財務監(jiān)督委派、內部審計、第三方監(jiān)理、后評估、成本日報監(jiān)控等一系列措施。使這幾項措施在成本過程控制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親自到靖三聯現場寫實,提出采油基層單位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提出了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辦法的基本框架,促進了崗位量化考核的順利開展。

提出了采油作業(yè)區(qū)內部模擬市場的框架及建立運行機制的思路,多次到五里灣第一作業(yè)區(qū)指導作業(yè)區(qū)內部模擬市場的試點。保證了試點的成功。

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間,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節(jié)約型向成本避免的轉變、學會花錢為省錢”以及經營工作要與生產、科技、改革、管理緊密結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促進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親自編寫了材料、電、井下作業(yè)、運費四個成本可控度較大成本項目精細管理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加強成本要素主要項目精細管理的思路。使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促進了內控體系的執(zhí)行有力。特別是采油作業(yè)區(qū)內控體系屬中石油首家,全面組織了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提出并參與了采油作業(yè)區(qū)內控體系的建設。多次組織了內控測試。得到股份公司的好評。

形成了涵蓋全廠的完整的標準成本系統,組織參與了標準成本體系的建立。并順利實現了上線運行,為進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5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 本科畢業(yè)論文; 答辯模式; 機會成本

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是學生在畢業(yè)前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嘗試,也是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展示,體現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和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展示學校教學、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平臺,更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其中,畢業(yè)答辯又是此項工作中最嚴格,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用于衡量本科畢業(yè)生的學術水平、實踐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素質,是正確評價本科生學術與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目前畢業(yè)論文答辯越來越形式化,有必要分析答辯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一、當前答辯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答辯時間短,答辯流于形式

高校擴招,導致參加答辯的學生人數激增,答辯時間的集中安排導致參加答辯的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陳述論文,也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答辯。另外,許多老師在學生答辯之前沒有對學生的論文進行詳細審閱,更沒有認真地對答辯學生進行提問和質疑。論文答辯是一個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重在答,其次才是辯;而畢業(yè)生往往混淆了主次,重點放在了辯,而忽略了答,或者答非所問。而且,論文答辯以后畢業(yè)生是否按照答辯小組老師的建議進行了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要求,缺少后續(xù)檢查。畢業(yè)答辯流于形式,學校缺乏對答辯過程的監(jiān)督與管理。

(二)缺乏統一的評分標準,答辯質量有待提高

畢業(yè)論文的評分環(huán)節(jié)缺乏統一的量化標準,許多評審教師往往根據經驗和主觀印象給出綜合評分,在答辯過程中存在控制各成績段的比例等問題。主觀上憑感覺對畢業(yè)論文的質量進行評價,其結果難免有失偏頗。此外,有些老師答辯時對自己指導的學生給人情分,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答辯質量難以保證。

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現行答辯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所有學生都要參加答辯,沒有重點與針對性,不僅使學生無暇顧及畢業(yè)論文,也造成老師疲于應對,缺乏統一的評分標準,答辯質量難以保證,使得畢業(yè)答辯成了“走過場”,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

二、畢業(yè)答辯機會成本及效果的實證對比分析

(一)機會成本的涵義

機會成本也叫經濟成本,指的是把一定的社會資源投入某種特定用途后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夠獲得的最大利益。機會成本包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就是通常所說的會計成本,是對過去事實發(fā)生的一個客觀陳述,是可見的各種支出的反映,它對會計利潤作出貢獻;而隱性成本則是指無法歸于顯性成本中的成本,它包括由于選擇了這項方案而沒有選擇其他方案時所放棄的收益,不計入會計成本。雖然機會成本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對個人或組織做決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畢業(yè)答辯機會成本分析

1.顯性成本

顯性成本是指生產所需投入物的實際支出。本文所指的顯性成本是畢業(yè)答辯整個過程中各方投入經費的實際支出,包括:參加答辯教師的工資、學生打印畢業(yè)論文相關資料的支出、學生答辯期間的生活費支出以及使用教室及設備(投影儀、空調等)答辯所耗費的水電費等。主要分為:教師成本、學生成本及間接成本。其中教師成本可用“每個答辯小組教師每天工資×答辯小組數×答辯天數”表示,目前全部學生都需要進行答辯,每個答辯小組需要一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和一名秘書(講師);學生成本可用“參加答辯天數×每人每天生活費×答辯人數+論文打印成本”表示,論文答辯時,學生要將畢業(yè)論文及相關材料(包括正式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外文翻譯原件及翻譯稿)裝入檔案袋中,上交指導老師;間接成本主要指使用教室及設備進行答辯所支付的水電費,此項目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本文在以下計算中暫且忽略。

2.隱性成本

隱性成本是指所放棄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夠獲得的最大收益。本文指學生參加畢業(yè)答辯及教室用于答辯所放棄收益的最大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和學生兼職收益、教室出租收益。投資收益指如果顯性成本不用于畢業(yè)答辯,而用于其他投資所得的回報或存入銀行所得的收入。因為答辯的時間非常短,顯性成本用于投資的話,投資收益要根據行業(yè)來定,而且不一定產生收益,即使有收益,金額也較?。蝗暨@部分花費存入銀行,產生利息的金額也較小,故投資收益可以忽略不計。兼職收益,指學生如果不參加答辯而做兼職取得的收入,本文取兼職做家教的收入。出租收益,指用于答辯的教室出租得到的租金收入。

(三)實證對比分析

本文以西北地區(qū)某大學為例,以上述理論核算為依據,分析并測算當前答辯模式下及模式改進后其20X2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成本。

1.當前答辯模式的答辯成本測算

(1)顯性成本

1)教師成本

20×2年,西北地區(qū)某大學教師待遇如下:講師薪酬3 500元/月,副教授薪酬4 200元/月,教授薪酬6 500元/月,每個答辯小組由一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和一名秘書(講師)組成,則畢業(yè)答辯一小組平均每天教師成本=(6 500+4 200×3+3 500)/30

=753元。

按照全校60個答辯小組,每個答辯小組的答辯在2天內完成計算,20×2屆本科生畢業(yè)答辯的教師成本為753×60×2=90 360元。

2)學生成本

本科畢業(yè)論文答辯時,每個學生都要上交一份完整的資料。論文及相關材料打印費加上檔案袋等總共花銷約20元,如果是工科學生,畢業(yè)設計還要打印圖紙,或者購買圖紙來手工繪圖,這樣總費用約40元。該大學20×2屆共有文科班40個,工科班60個,平均每班人數為40人,則論文打印成本為20×40×40+40×40×60=128 000元。

據調查,20×2年西安大學生生活費平均為800元,每個學生答辯所用時間大約為30分鐘,但是加上答辯前后所花費的時間共花大約為半天,則學生答辯生活費=(40+60)×40×800/30/2=53 333.3元,故學生成本=128 000+

53 333.3=181 333.3元。

則20×2屆畢業(yè)答辯的顯性成本(會計成本)=90 360+181 333.3=271 693.3元,即畢業(yè)答辯實際付出的成本高達271 693.3元。

(2)隱性成本

本文中的隱性成本主要指學生兼職做家教的收入和教室出租收入。據調查,西北地區(qū)20×2年學生兼職家教收入約為30元/小時,這里假定每個學生答辯的半天時間可用于做兩個小時的家教,一間高校多媒體教室租金約為360元/天,60個答辯小組占用60間教室,則20×2屆答辯的隱性成本=兼職收益+出租收益=(40+60)×40×30×2+360×60×2=240 000+43 200

=283 200元。

因此,20×2屆答辯的機會成本=271 693.3+283 200

=554 893.3元,說明僅20×2屆學生答辯機會成本就高達55萬多,這還只是畢業(yè)答辯機會成本的近似計算。故有必要改進當前答辯模式,以達到降低答辯成本、提高答辯質量的目的。

2.實施答辯模式改革的成本對比分析

針對當前答辯模式存在的問題,本文擬提出改進答辯模式的構想方案:成績靠前的10%的學生和成績靠后的10%的學生必須參加答辯,其余80%的學生分層抽樣答辯,即根據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按3■2■3分為三層,每層抽取50%參加答辯,則中間部分抽取40%的學生,模式改進后共有改進前60%的學生參加答辯,答辯小組個數也為之前的60%。

則改進后的答辯成本為:顯性成本=271 693.3×60%=163 016元,隱性成本=283 200×60%=169 920元,機會成本=554 893.3×60%=163 016+169 920

=332 936元。如圖1。

由圖1可見,模式改進后答辯的顯性成本即會計成本下降了108 677.3元,機會成本下降了173 957.3元,下降幅度均為40%。說明采用改進后的答辯模式對降低成本有顯著的作用。

3.實施答辯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

上述論文答辯模式的改革,從會計角度講,可以看作是降低成本、優(yōu)化效益的極佳方式。抽取部分學生進行答辯,既減少了紙張的浪費,節(jié)約不必要的經濟開支,又避免了師資力量的浪費。要求優(yōu)秀的學生必須答辯,成績較差的學生必須答辯,中等學生隨機抽取部分答辯,這樣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使答辯過程變得嚴格,學生自然不敢再“東拼西湊”應付論文,老師也可以有更多精力指導優(yōu)秀論文,學生面對不能確定的答辯也無法掉以輕心。同時由于答辯人數的減少,充分的答辯時間使得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陳述論文,進行答辯。該方案既可以對學生起到督促作用,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論文質量。

三、本科畢業(yè)論文答辯模式改進構想

(一)論文答辯模式的改革

首先,優(yōu)秀論文應該答辯。我們應當努力將優(yōu)秀的論文發(fā)掘、選,通過培養(yǎng)和指導使學生的素質和論文水平都進一步提高。例如可以參照學生綜合測評成績,選擇成績靠前的10%的學生答辯,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選拔出優(yōu)秀的論文,并對這些論文進行細致的指導,有創(chuàng)意、有見解的論文還可以列表保留下來。這種方式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本科畢業(yè)生、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為避免部分學生因為嫌麻煩或者害怕面對老師,主動要求別給他的論文打“優(yōu)”這種情況的出現,可以對優(yōu)秀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給予鼓勵和獎金。

其次,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應參加答辯。對于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尤其是成績居于后10%的學生,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如果取消這部分學生的答辯環(huán)節(jié),可能會導致他們放任自流,態(tài)度更不認真。因此,要求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必須參加答辯,這樣可以通過答辯給他們施加壓力,督促他們認真完成論文的寫作與答辯。

最后,較為一般的論文應部分進行答辯。對于成績較為普通的畢業(yè)論文,可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進行檢查,即根據這80%學生的綜合測評成績按3■2■3分為三層,每層隨機抽取50%的學生參加答辯。但考慮到每個學生都需要有畢業(yè)論文的成績,筆者建議,首先讓學生之間進行論文交換評閱,互相打分并做出簡要的評述,再由指導老師把關,同時檢閱寫論文與評閱論文學生的寫作與思維水平,要求條理、思維、寫作等較差的學生必須答辯,其他的學生則隨機抽取進行答辯,對未抽到答辯的學生,成績可由評閱其論文的學生和指導老師給出的分數共同組成。這樣不僅能督促學生認真完成論文,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使其能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優(yōu)秀論文中,有助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本科畢業(yè)生、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

(二)論文答辯過程的優(yōu)化

1.規(guī)范答辯程序

答辯前應認真審查學生的答辯資格,畢業(yè)論文應由除指導教師外的答辯小組1名以上教師認真評閱,寫出評閱意見與評分,評分不及格者不得參加答辯。在答辯過程中,盡量縮短學生對論文介紹的時間,而增加問答的時間。秘書應詳細記錄答辯小組對每位畢業(yè)生論文的點評,對于存在問題較多、需要改動較大,甚至需要二次答辯的學生,當場宣布名單。答辯結束后,給學生兩至三天的修改時間,并由各學院抽調專業(yè)教師組成本科畢業(yè)論文檢查小組,對照秘書記錄對畢業(yè)論文的修改結果進行逐項檢查,對于檢查不合格的學生提請院學術委員會參加二次答辯,杜絕學生只要參加答辯論文就能通過的錯誤想法。

2.制定合理的成績評定標準

學校應制定統一的畢業(yè)論文成績評定標準,教師嚴格按評分標準評分,力爭公平公正。最后的論文成績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答辯小組三方的成績構成,院答辯委員會根據比例3■3■4的原則,最終確定學生的畢業(yè)論文成績。答辯成績分為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由答辯百分制成績折合得來。對成績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提請院學術委員會進行二次答辯。對于有抄襲現象的論文要毫不手軟,實行論文抄襲一票否決制度,堅決杜絕抄襲現象的發(fā)生。

3.加強對答辯過程的監(jiān)督與檢查

學校應組織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團(組)對畢業(yè)論文答辯環(huán)節(jié)實施全過程跟蹤檢查,重點監(jiān)控答辯小組履行職責的情況,包括是否根據學生畢業(yè)論文內容準備答辯中提出的問題,答辯審查畢業(yè)論文成果中有無抄襲、外文翻譯是否嚴格準確、成果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評語和答辯成績是否公正等。

四、結語

本文基于機會成本的角度,對答辯模式改進前后的成本及其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抽取部分學生答辯的改進構想,有助于降低答辯成本,提高答辯質量。雖然機會成本的數據存在估算誤差,但并不影響實際效果。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斷完善論文答辯模式,同時應注重改進畢業(yè)論文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畢業(yè)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婷.高校本科畢業(yè)論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J].高教論壇,2010(2):84-85.

[2] 鄭敬剛.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與改進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14):57-58.

[3] 范先佐.教育財務與成本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4.

第6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應用型財會本科;實踐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本科層次教育。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逐年擴大,高等教育也從過去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本科院校依據招生層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層次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不再是過去單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據自己院校的特點提出了以應用型作為學生培養(yǎng)目標,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應用型財會人才與普通財會人才相比,最大的區(qū)別點在于,應用型人才是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綜合能力的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培養(yǎng)目標,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都對此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據有關院校對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qū)財會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問卷調查,顯示財會專業(yè)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一是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計算機操作能力;三是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財務分析決策能力;五是終身獨立自學能力、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六是經濟業(yè)務處理能力。這是應用型財會本科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以上素質與能力的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在課程的設置體系、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要體現實踐性,強調應用型和創(chuàng)新性。但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模式卻存在以下缺陷。

一、現行的財會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培養(yǎng)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業(yè),忽略了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當前財會畢業(yè)生大量地服務于小企業(yè)這一現實。

(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體現在“兩課”與專業(yè)課的課時比例、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課時比例、各門專業(yè)課的課時比例、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課時結構不盡合理。表現在會計專業(yè)課程設置過多過濫,不明確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造成會計專業(yè)學生掌握的會計知識面寬,而深度不夠的局面。

(三)實訓手段比較欠缺

主要表現在實訓手段以仿真為主,少有實戰(zhàn)的訓練;實訓資料中存在仿而不真,與實務操作存在較大的差異,實訓規(guī)范有待加強。

(四)實訓指導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主要表現在財會教師隊伍中相對注重的仍是教師的專業(yè)職稱、文憑等,而具有雙師、兼職、企業(yè)工作背景的教師比重仍不理想。這一方面源自具有較好的企業(yè)背景的財會專業(yè)人才向高校流動的動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使得校內教師無暇顧及外面的兼職及考取會計職稱證和注冊會計師等證書,即使有有限的閑余時間也不如進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師資的文憑為重。具有實戰(zhàn)經驗的實訓教師的匱乏必然會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應用型財會本科教學模式未能很好地體現其應用型、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經過多年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探索,筆者認為應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財會實踐課程比重

由于財會實踐課程是體現應用型教育的核心課程,它可使學生把所學的財會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之間架起了橋梁,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財會實踐課程的比重由過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這樣才能使財會專業(yè)畢業(yè)生不斷更新財會知識,適應千變萬化的環(huán)境,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作用。

(二)建立多層次的財會實踐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地設計財會實踐課程是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可靠保證。財會實踐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逐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利于對所學知識全面系統的理解,達到系統掌握、融會貫通的目的。筆者認為財會實踐課程應包括單項實踐、綜合實踐、社會實踐、畢業(yè)實習與畢業(yè)設計等形式。具體設計如下:

1.單項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單項實踐課程是以理論教材章節(jié)為試驗單位,按理論進度分別組織實踐,科目包括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審計、會計電算化等專業(yè)能力試驗課程。一般安排在每門理論課講完的那個學期末,時間大約2周,這樣可以乘熱打鐵,提高課堂理論教學的效果,使財會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

2.綜合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財會綜合實踐課程是將幾門相關課程的知識融合在一起進行的實踐,目的是達到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時分別安排了單項實踐。在《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兩門課程都學習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時間會計綜合實習課程,重點進行工業(yè)企業(yè)的綜合會計業(yè)務實踐,實踐的目的是熟悉企業(yè)會計賬簿的登記、成本的核算和會計報表業(yè)務。試驗的內容一般選用一個工業(yè)企業(yè)12月份的業(yè)務進行試驗。實驗時只提供原始憑證,要求根據所提供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年終結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等一整套會計處理業(yè)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應用能力。

又比如在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學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財綜合實習課程,選擇相對來說籌資、投資業(yè)務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長性較好、較有活力的企業(yè)為考察研究對象,進行該企業(yè)、該行業(yè)的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股利分配等業(yè)務實習,以更深入地進行具體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在這一課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采集、處理和分析。達到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融會貫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個孤立章節(jié)的單項實踐,以提高學生進行較為綜合和較復雜的財務決策能力。

3.社會實踐課程

筆者建議,除以上的實踐課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學期末之外,為了與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論文有一個很好的銜接與準備,在學生大四第一學期后半期進行為期十周左右的社會實踐課程。這一階段是在學生已將校內所開課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論文之前開設的。這一階段讓學生真正融入到社會,帶著任務到企業(yè)、事業(yè)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社會實踐。單位主要由學校來聯系,主要是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這樣便于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統一管理。這樣可以將財會專業(yè)的所有重點理論課,如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內容,真實地融入到企業(yè)財會工作的綜合實務中。當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將有關實踐數據結果,帶回到學校,進行財務分析和審計,并運用有關財會理論知識,提出管理建議。這個成果可以形成學生的社會實踐報告。

有人認為,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與畢業(yè)環(huán)節(jié)的畢業(yè)實習會有所雷同,對此,筆者不敢茍同。經過多年的畢業(yè)論文的指導工作,認為雖然要求學生進行為期八周的畢業(yè)實習,但個別學生由于就業(yè)壓力,畢業(yè)論文的壓力,聯系實習單位的積極性不高,或聯系了和自己專業(yè)無關的實習單位出具相應的證明以敷衍了事,這樣,使我們的畢業(yè)環(huán)節(jié)的實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筆者認為在大四第一學期就安排這樣的一個社會實踐課程,一是對學生畢業(yè)實習單位的聯系、論文選題的把握有了一個提前的準備,二是對就業(yè)的壓力有一定的緩解。因為越早一點接觸社會,對我們的學生就越有好處。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將有關非核心專業(yè)理論課程進行適當壓縮,以保證這一階段較大的實踐課時數。

4.畢業(yè)實習與畢業(yè)論文

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yè)的論文,要求具體分析某個企業(yè)或某行業(yè)會計、財務、審計等的具體問題等為內容,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專業(yè)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及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完善校內模擬試驗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1.校內模擬試驗的完善

校內財會試驗室在傳統手工賬務處理的基礎上,應大力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會計電算化實習和綜合的財會實習內容。比如會計電算化課程,教研室可以選派相關教師到財務軟件公司掛職鍛煉,去實際參與企業(yè)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工作,然后把經驗和技術帶到課堂,用企業(yè)的實際數據來解釋教材中的原理。

還可與財務軟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業(yè)資源計劃)(用友版)網上虛擬實驗(包括五大系統:財務會計實驗系統、管理會計實驗系統、供應鏈管理實驗系統、生產制造管理實驗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實驗系統)組成。ERP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與案例教學相結合方式,在用企業(yè)的實際數據強化基本層(賬務處理、報表管理、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模塊)的教學上,開展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存貨管理、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生產計劃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加大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還有財務軟件公司開發(fā)的沙盤對抗賽、銀行證券等多樣化的虛擬試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2.積極開拓校外實訓基地

學校可以聯系行政事業(yè)單位、工業(yè)企業(yè)、商業(yè)企業(yè)、房地產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外貿企業(yè)等的財會部門,作為本專業(yè)的專業(yè)實踐基地。盡管在一個單位的財會部門建立實習基地會有一定的難度,這畢竟涉及到企業(yè)的商業(yè)秘密,這就需要學校的支持和教師對實踐的勇于參與。

(四)高素質的實訓指導教師的培養(yǎng)與聘請

學校應鼓勵財會專業(yè)教師參與社會各類財會專業(yè)職稱和注冊會計師等能力考試,以提高“雙師”教師比重,同時建議教師更多地進行校外兼職。當然,這些措施需要學校有充足的師資,教師的教學任務得以減輕的情況下才能得以實現。此外,在鼓勵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還可聘請校外較高層次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工作人員來學校作短期的實訓指導教師,這樣可以將其切身的工作經驗、業(yè)務能力傳授給學生,這樣必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財會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會使培養(yǎng)應用型財會類專業(yè)畢業(yè)生具有過硬的業(yè)務水平,嫻熟的財會實務操作技能,使其所學與所干零距離,畢業(yè)與就業(yè)零過渡的目標盡快實現。

【參考文獻】

[1]徐經長.“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經濟時代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認識.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2):56.

第7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應用型會計本科;復合型人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8-0165-02

隨著多年來高等教育的擴招,一大批高校也升格為本科院校,而教育主管部門只是簡單地將高校分類為“985”、“211”和普通本科院校。后起的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學模式上長期以來也是沿襲傳統本科院校,沒有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多樣化需求,更沒有體現出不同高校的差異化競爭,使得人才層次、知識和能力結構趨同化,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所謂“人才過?!爆F象。為了區(qū)別于“研究型大學”,十多年前有專家又將后期的本科院?;練w屬到“教學型大學”之列。近年來又有專家將前者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后者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于應用型人才,但是,具體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和培養(yǎng)模式是什么,特別是具體到專業(yè)的會計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是什么,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缺乏指導性目標的概念。筆者結合自己曾在國外學習和二十多年來對于會計教學歷史的熟悉以及自身積累的經驗,力圖在這個方面有所探討并加以具體化。

1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的內涵

首先,應用型人才一定區(qū)別于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研究性人才應側重于基礎和理論發(fā)展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是以學科為支撐平臺的,而應用型人才則應以專業(yè)為導向,側重于將現有理論應用到具體和變化的專業(yè)工作環(huán)境之中,技能型人才則側重于技術方法和手段的反復訓練和操作,不強調理論的深度理解。如果,簡單地將這三類人才定位的話,即科學家—工程師—技師的職業(yè)特征是其較為形象化的體現。

會計人才最早曾經屬于單純的社會科學應用人才,但是,隨著形勢和環(huán)境的變化,實際上會計學科更屬于復合型學科了,它是社會科學和工程及信息技術的結合。這不僅體現在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同時體現在與行業(yè)、產業(yè)及生產工藝的結合度越來越高。只有具備了會計學、計算機和工程技術基礎知識的人才,才能成為不僅發(fā)揮會計基礎核算功能,更能發(fā)揮會計管理、控制、決策功能的高層次人才,也更會受到企業(yè)的歡迎。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會計人員不懂具體企業(yè)的經濟業(yè)務流程,如何能設計出符合本企業(yè)的會計核算制度;如果不懂生產工藝流程和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如何能將產品核算階段、步驟劃分,更不能進行作業(yè)動因分析和成本控制;如果不懂設備的技術經濟功能和參數,如何能進行生產設備組合優(yōu)化;如果不懂產品功能質量又如何能進行質量成本管理和價值工程應用。諸如此類的問題,要求一個高層次的會計人才必須是和上述知識相關的復合型人才。

鑒于上述要求,筆者認為,高層次會計本科應用型人才是有些“工程師”的職業(yè)特征的,會計學本科的招生需改變以文科生為主的招生模式,加大理工科學生招生比重,使得招生結構更加合理化。

2與小行業(yè)掛鉤的課程體系設計

會計學既然屬于工商管理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則要求其課程體系應首先涵蓋工商管理學科的基本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理論,同時要對工商企業(yè)的業(yè)務及工程技術背景有所了解?,F在大多現有的本科會計學課程體系屬于所謂“通識教育”對于應用型會計本科來說過于寬泛,缺乏行業(yè)針對性的深化,雖然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就業(yè)的適用面,但同時也造成學生上手慢,缺乏對企業(yè)背景的深層了解。盡管應用型會計本科一般不能如職業(yè)學院那樣,采用面向特定企業(yè)的訂單式培養(yǎng),但借鑒其思想也是有益的。我們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所在地的產業(yè)優(yōu)勢規(guī)模以及本校資源優(yōu)勢,選擇若干小行業(yè)作為專業(yè)方向來設計課程體系,如果是文理兼收的會計專業(yè),應按照文理分班,即不同的文理科學生特長來因材施教。同時,每年根據市場變化來靈活確定當年的專業(yè)方向。例如:某校是建筑工程大學,并且當地的房地產發(fā)展規(guī)模也很大,則該校的會計學專業(yè)可以下設房地產會計方向,其課程體系除了開設必要的會計學主干課程,應開設工程施工、項目預算及管理、材料估價、房地產開發(fā)等專業(yè)方向課程;如果某地區(qū)機械制造業(yè)較發(fā)達,則可以下設機械制造業(yè)會計方向,增設機械制圖、生產現場管理、生產工藝、商品學等課程;再如:某地區(qū)會計服務業(yè)較發(fā)達,則可以考慮開設注冊會計師方向,增設或強化資本運作、CPA考試深化課程、記賬業(yè)務、稅務咨詢申報等課程。由于許多專業(yè)方向課程并不屬于傳統經濟管理類課程,就需要和其他相關系部加強合作和系際交流溝通。

總之,與小行業(yè)掛鉤的應用型會計本科課程體系,既避免了不設專業(yè)方向課程體系的過于寬泛又避免了純粹訂單式培養(yǎng)過于狹窄的局限性。應是此類高校最合適且科學的選擇。

3應用型會計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筆者認為:研究型大學的培養(yǎng)應采用本碩連讀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而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目標從一開始就不應成為考研的預備班,它應是為就業(yè)市場直接培養(yǎng)職業(yè)實用人才的。盡管,它不排斥學生學歷的后續(xù)提高,但其深造也應針對專業(yè)碩士的方向進行。

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即教學存在兩個方面,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教學的客體,但兩者有時也是互換的。應用型會計本科的教學首先要有適合于這個教學體系的師資。當前,許多普通高校的教師是從校門到校門的,自身缺乏會計工作實務的素質和經歷,根本無法適應這種教學體系的要求。筆者曾經學習的德國應用科技大學(Fachhochshule),其教師除了學歷要求一般為博士外,同時要求必須在相關企業(yè)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才能應聘。為了改變國內這一師資現狀,一是可以將現有的中青年教師強制派送或掛職到相關企業(yè)去鍛煉半年至一年左右時間;二是直接從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且在企業(yè)相關崗位有較長工作經驗的專業(yè)人員中招聘;三是大量聘用高水平的企業(yè)客座教授來兼職授課。

本科階段借鑒國外MBA案例教學方式,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局面。學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后,或者有些課程在理論學習之前,通過大量案例剖析來啟發(fā)學生思維和獨立見解,從而培養(yǎng)其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是答疑、解惑的過程,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圍繞案例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個性化問題,由教師當場解答,這樣一來,也就倒逼了師生的主觀能動性,避免了教學的機械、刻板和僵化,學生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了主動學習。當然,這種教學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課程。

加大實踐和實驗教學學時比重??梢钥紤]在每門具有實務內容的主干課程里,強制安排實踐或實驗教學計劃課時,教學的方式既可以采用計算機軟件進行,也可以走向社會或直接去企業(yè)來開辟第二課堂,盡可能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踐基地,把學生放到那里去增強感性和情景化的專業(yè)認知。

改變一卷定成績的學業(yè)評價方式。長期以來,許多課程就是期末教師出一份試卷,學生考一份試卷來直接給出成績。造成學生平時學習松懈、臨時突擊背誦過關,考過就丟,基礎不扎實的結果。應采取多樣化的學習過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時成績在整個成績的權重。如:增加實驗操作、案例分析、大作業(yè)、小論文、期中測驗等考核形式。督促和鞭策學生的課下和平時學習。

畢業(yè)論文的改革。應用型會計本科生的畢業(yè)論文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應區(qū)別于研究型大學的學術性論文。其論文選題必須是和畢業(yè)實習單位實際結合的選題,其選題首先是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主觀臆想的課題。這類論文應借鑒研究報告的形式而非學術論文的形式,其數據資料必須有學生親自獲取的第一手材料,而非大量引用資料,要求學生有較長的實習時間深入調查研究才能完成,可考慮提前一個月就安排實習,應用型會計本科論文篇幅上一般也應多于學術性論文,理論無須單獨論述,只需將其貫穿和應用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

總之,應用型會計本科教學的改革是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一個學院應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這樣才能達到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第8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關于傳統房地產的成本管理,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悟,從項目啟動的那一刻起,各項目總每天都在簽字,每天的成本如流水支出,很多項目,都存在因成本超支而大大降低利潤。試想,普通家庭裝修,都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何況一個企業(yè),牽扯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是,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是成本管理意識不強。隨著房地產微利時代的開啟,加強傳統房地產開發(fā)的成本管理成為各個地產企業(yè)思考的重點。

那么,集團成本管控究竟有必要么,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究竟有哪些講究,管理尺度如何把控,集團成本管理實施的關鍵點是什么,下面我將從以上幾個方面論述地產集團的成本管控。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fā);成本管控

一、緒論

(一)選題的背景及研究意義

1、中國房地產業(yè)發(fā)展歷史

中國房地產業(yè)大致經歷三個發(fā)展階段:1978年改革開放前:完全由政府計劃主導階段,住房是城鎮(zhèn)居民社會與單位福利之一。

1978-1998―中國房地產業(yè)雛形建立、市場化開發(fā)試點階段。改革開放,政府開始推動住房改革,1980年北京市住房辦改制為北京市城市開發(fā)總公司,舊有的住房供應體系開始市場化探索,80年代末以萬科為代表的第一批私營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嶄露頭角,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及基本建設程序使這一時期的房地產市場主要由國有企業(yè)主導。

1998-2014―我國房地產業(yè)進入政府主導下市場化開發(fā)階段。1998-2003房地產業(yè)初具規(guī)模,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以后建立按揭貸款買房政策。配合房地產業(yè)這個新經濟增長點,中國結束過去長期的穩(wěn)健緊縮貨幣政策轉而進入寬松軌道。2003年,房地產業(yè)被政府確認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

2004-2014―政府宏觀調控,維持房地產業(y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地位。從2004年起,中國房地產投資連續(xù)保持20%的同比增長率,價格漲幅200%,每年竣工面積達到500萬平米,是1998年之前總和的1.5倍,城鎮(zhèn)人均居住面積從1978年12平米到2014年約35平米。中國大量城市面貌獲得顯著改觀,商業(yè)地產蓬勃發(fā)展,人均商業(yè)面積在2012年達到20平米。

在房地產業(yè)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中,房地產的成本造價控制也隨之發(fā)展。

2、傳統房地產成本控制的發(fā)展歷史

第一階段,1987年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一直沿用著前蘇聯模式:基本建設概預算制度。

第二階段,1978年到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統一預算定額與單價情況下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基本屬于政府決定造價。以北京為例,當時的92概算,96概算都是有統一預算定額與單價,工程造價的確定主要是按設計圖及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計算工程量,并套用相應的概算、預算定額與單價,計算出工程直接費,再按取費定額計算間接費及有關費用,最終確定工程的概算造價或預算造價,并在竣工后編制決算,經審核后的決算即為工程的最終造價。

第三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至2003年,這段時間造價管理沿襲了以前的造價管理方法,同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建設部對傳統的預算定額計價模式提出控制量,市場價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編制預算定額的基礎上,明確規(guī)定預算定額單價中的材料、人工、機械價格作為編制期的基期價,并定期當月市場價格信息進行動態(tài)指導,在規(guī)定的幅度內予以調整,同時在引人競爭機制方面做了新的嘗試。2003年3月有關部門頒布《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主要調整為量的風險在甲方,價的風險在承包商。2003年10月,建設部、財政部聯合下發(fā)206號文,對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進行調整和規(guī)定。在其以后,隨著房地產的市場化,房地產成本控制也快速發(fā)展,各地產公司均開展目標成本控制、動態(tài)目標成本控制,招標管理、采購管理日趨規(guī)范。各企業(yè)紛紛建立自己的數據庫,房地產成本控制日漸受到各大房企的重視。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描述性研究,結合傳統房地產項目,闡述集團成本管控,采用制度講解、方式論證、要點把控等多種手段來討論、解剖、分析集團成本管控。

(三)論文結構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在緒論闡述了房地產及房地產成本的背景的基礎上,第一章闡述了傳統房地產控制的必要性;第二章闡述的房地產集團成本管控的方式方法,主要從管控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的主要內容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三章闡述了集團成本實施的關鍵點,從合同的備案、領導的關注度,管控的尺度等方面進行重點闡述。后,形成結論。

二、傳統房地產集團成本管控必要性

傳統房地產項目房地產進入微利時代,嚴冬之下,如何精打細算,已經成為各個企業(yè)思考的重點。當房地產去化率低,房價進入調整時期,各地項目公司各自為政,成本超支直接導致的項目利潤的降低,甚至出現負利潤。再加上因為開發(fā)周期長,各地項目公司期待更高的房價,成本把控不嚴又不肯將問題提早暴露,低價合同,高價結算,集團總部、或者投資方得到的數據不真實,在結算的時候回天無力,這個時候,建立集團的成本管控就顯得尤為重要。提高集團成本管理水平,建立先進合理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確保集團所有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的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之內,并對各項業(yè)務成本進行動態(tài)管理,保證各項業(yè)務成本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出現問題提早進行風險預警,確保成本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達到預期經營目標。

三、房地產集團成本管控的方式方法

(一)集團成本管理制度

如果說賞罰分明是一個公司的發(fā)展導向,那么其依據就是制度。而制度的執(zhí)行就是這個公司的靈魂。傳統的房地產集團開發(fā)企業(yè)制度無外乎包括成本控制監(jiān)管制度、合同管理實施辦法、招標管理制度等。簡要介紹如下:

1、成本控制監(jiān)管制度簡述

制度要求,該制度主要是在目標成本制定的基礎上,從項目決策、設計、招標、施工過程、結算、營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項目成本進行目標式的管理。關鍵點如下:

(1)成本管控應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jiān)控和事后有分析。從項目前期到施工圖設計完成后、總包招標前期間,依據項目定位、方案、品質要求,持續(xù)對項目的成本進行測算,明確項目的目標控制成本,并以此指導招標、施工、采購等業(yè)務活動。

(2)工程實施期間,實行全面的成本動態(tài)管理,把目標成本分解落實到每一項招標和合同上,明確成本控制線,落實責任到部門和人員。加強規(guī)劃、設計、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工程變更簽證、營銷、管理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管理,確保項目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之內,以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

(3)工程竣工后實行全面的工程審核和決算審核,對成本進行分析和總結,為以后成本控制工作提供經驗教訓。

2、合同管理實施辦法簡述

制度要求:要求各項目公司在目標成本的基礎上進行合約規(guī)劃,所有合同必須上報集團方可簽訂。對合同的完整性、完備性以及付款方式等重要條款進行約定,對合同履約過程中的洽商變更計算原則,以及結算等進行了約定。合同金額必須控制在目標成本范圍內,并監(jiān)管各合約的履約。合同正式蓋章后備案管理,并約定合同臺賬的上報時間等。

以上制度具體詳見附錄一、二。

(二)成本管理主要方式

1、全面管控――大成本的概念

房地產成本由土地獲取費用、前期費用、各類工程費用、間接費用、財務費用等組成。在各類成本構成比例上,通常土地成本約占項目成本的25%-50%;前期費用(包括調研費、設計費等)約占項目總成本的2%-5%;各類工程成本(包括建安工程費、管網工程費、景觀工程費、配套設施費等)約占項目總成本的40%-50%;營銷費用約占項目總成本的3%-8%,財務成本5%,管理費2%,稅費:營業(yè)稅+土增稅10%,企業(yè)所得稅2.36%,利潤5-8%。

2、全過程控制

立項成本―可研成本―目標成本;目標成本過程管理:即在招標采購、工程洽商、設計變更過程中嚴格進行成本評審和控制。銷售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控制營銷費用。工程結算的成本控制,特別是在項目終止后,要盡快完成項目后評價工作,盡快使項目順利結案,預防項目延遲而發(fā)生的期間費用。每個階段要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將成本科目落實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明確獎懲細則。但是全程控制的重中之重是事前控制。業(yè)內公認的數據是,設計階段的成本把控比率占70%,招采、施工過程可控制的為20%,竣工結算階段為10%。所以全程控制的限額設計環(huán)節(jié)就變得十分重要,筆者在后面有詳細介紹。

3、目標式管控:提前確定利潤

利潤鎖定后,并不是指“售價-預期利潤”后確定目標成本(目標成本不是“倒推”出來的,而是產品品質決定的,這也是所謂的價值工程,因為市場不相信成本,只相信價格),而是指在項目開發(fā)全程實行“事前控制”的“目標成本”管理方法DD在項目開發(fā)各個階段,前一階段的測算結果都是后一階段的成本控制目標。這也遵循成本的逐級遞減控制原則。

4、動態(tài)成本控制

在全程成本控制過程中,要強化目標成本的“動態(tài)控制”。因為所設定的目標成本無論多么精確,也不可能做到與實際完全相符。所以動態(tài)目標成本需要月度更新。所屬公司對預計超出目標成本的事項,應及時做出動態(tài)預警。原則上,只要某個成本即將發(fā)生超支或極有可能超支就必須預警,而不是等成本科目超支再預警。如在月內出現影響成本的重大事項,需及時報批,做出決策。目標成本三級科目,要盡量確保一級、二級科目均沒有超支情況。

5、標準化復制

標準化為兩個概念,一個是產品的標準化,產品的重復開發(fā),可以將以前的開發(fā)經驗總結,積累,在以后的開發(fā)中應用,并且,若集中標準化產品開發(fā),可以推進集中采購、戰(zhàn)略合作等,能降低采購成本。另外,產品標準化后可以推進合同樣本的標準化、目標成本科目的標準化、模擬清單等,均能規(guī)避開發(fā)商風險,降低開發(fā)商成本,提高開發(fā)商利潤。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項目公司成本部門為本公司開發(fā)項目的成本管控主責部門,也是一線部門,對本公司目標成本管控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按照成本相關制度與法規(guī)對項目成本進行控制。集團成本部門,為項目公司各成本部門的主管部門,對全集團的項目成本進行總控。成本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1、目標成本管理

(1)目標成本及限額設計管理。目標成本管理及限額設計:項目公司在可研及方案階段需進行成本匡算,確定限額設計指標并報集團審批;按照成本制度以及立項、可研、施工圖設計分階段定目標成本;并在施工圖設計完成90日鎖定執(zhí)行版目標成本合約規(guī)劃,確立后經過集團公司審批確認后蓋章項目公司、集團公司存檔備案,并作為以后目標成本控制的天花板;

(2)動態(tài)目標成本管理及洽商變更管理。項目公司目標成本每月更新;工程洽商必須隨附造價預算書?,F場簽證要反復對照合同及有關文件規(guī)定慎重處理。其中所屬各公司預算人員必須對工程量、單價、用工量負責把關。現場簽證必須按‘當時發(fā)生當時簽證’的原則,嚴禁事后補簽。設計變更費用一般均由業(yè)主承擔,設計變更、工程洽商應分清責任由責任方承擔費用。所屬公司應嚴格控制變更及洽商的發(fā)生,當確需發(fā)生時,必須執(zhí)行“一單一簽,一單一算”的原則。項目公司的洽商變更原件需要在檔案室存檔。變更洽商費用原則上不納入進度款支付,待結算完成后一并支付。如果承包范圍發(fā)生較大增加或擴展或發(fā)生實質性變化的,不應以變更洽商處理,而應另簽補充協議。

(3)結算管理。結算應進行全面系統的審核,所有結算應當有審核依據、樹形目錄便于審計查找資料,附件資料應當匯總分類整理;結算書結果應當有匯總分析,要求分專業(yè)、分類型、分析成本加大的原因,項目公司應該做到條理清晰;集團對項目公司的竣工結算進行最終審定。

2、招標管理、材料設備采購及計價管理

(1)項目公司按月度統計項目公司內部招標計劃并上報集團。項目公司所有招標要經過集團審批備案后方能簽署合同。項目公司為項目招標主體,負責或委托組織考察、資格預審、編制招標文件、編制標底、擬定合同條款、組織開標、清標、詢標、評標、定標等工作;

(2)資審入圍。很多公司限制入圍條件防止圍標現象發(fā)生,有的限制為三個以上推薦來源,有的采用3+1+1模式,即項目公司推薦至少三家、集團領導推薦一家,集團相關部門推薦一家,以上做法都是為了提高競爭,選優(yōu)優(yōu)質合作隊伍。入圍單位需上報集團審核確定;

(3)開、評、定工作。開標需兩部門三人以上,商務評審小組和技術評審小組均應進行清標工作,技術評標出具技術標評標報告(須評審人員簽字),商務評標出具商務標評標報告(須評審人員簽字);定標會議,評標委員會綜合打分、排名。評標有評分表、書面報考,書面會議紀要。評標過程集團有一票否決權。形成定標報告定標小組將定標報告、定標過程資料及待簽訂的合同上報集團,經集團同意后方可簽訂合同。原則上定標單位應確定兩家一用一備。

(4)項目公司材料、設備采購需采用招標或內部比價模式,比價結果需報集團批準后方可簽訂合同;材料、設備等物資的供應商原則上應確定二至三家,價格相近取最低價,如價差較大,不同供應商應分別確認價格,但必須滿足技術要求,認價結果需報集團審批。甲控(納入總包與專業(yè)分包的材料設備)適用于商砼、板材、管材、型材、線材等物資,與原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聯系密切,納入總包或其他專業(yè)分包合同。此類材料,應由項目公司限定品牌范圍,原則上限定三家。詢價結果應提交集團審批備案。

3、合約管理及付款管理

(1)合約規(guī)劃。項目執(zhí)行版本的目標成本確立后,根據開發(fā)節(jié)奏、施工范圍、界面劃分,將目標成本按照“自上而下、逐級分解”的方式分解為合同大類,進而指導從招投標到最終工程結算整個過程的合同簽訂及變更的一種管控手段?!昂霞s規(guī)劃”將成本控制任務具體轉化為對合同的嚴格管控,實現了對“項目動態(tài)成本”的有效管控。合約規(guī)劃內容包括合同內容、工作界限、分包形式、合同形式、招標時間及安排等;注意合同與合同之間的交圈。成本科目及合同與《目標成本》、《動態(tài)成本及支付明細表》中科目及合同的一致,以免發(fā)生數據引用錯誤。合同規(guī)劃原則上每季度進行一次調整修正,調整修正過的合同規(guī)劃及時報集團公司造價合約部備案更新。

(2)合約管理。項目公司所有工程類、物資采購類、營銷、租賃、經營類等的合同均要報集團審批并原件備案,項目總包合同需采用集團的總包合同范本,項目公司建安合同需專人管理,全程負責,集團參與各所屬公司重大合同談判;合同簽訂承接合約規(guī)劃,合同額不得超過合約規(guī)劃規(guī)定額度的85%。

(3)付款管理。集團公司要對項目公司的付款進行總控,通過年度、月度資金計劃的審核,并設立額度標準,超過一定額度的單筆付款也要進行管控。

四、集團成本管控實施的關鍵點

(一)合同備案的重要性

合約管理中,大多合約管理人員關注的合同的規(guī)范性、完整性,以及合同金額必須在目標成本范圍內,但是合同備案也至關重要。某房地產公司就曾經發(fā)生合同蓋章后備案版本與審核版本不一致,且修改的是關鍵條款。若不重視合同備案,會為集團的成本管控留下隱患。

(二)咨詢管理公司的重要性

集團公司的成本管控是全過程管控,咨詢公司的配合度直接導致了管控力度。在大宗設備、貨物集團戰(zhàn)略性采購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各項目公司的咨詢公司的管控,咨詢公司必須由集團確定,集團才能對項目的成本做到百分百控制。

(三)領導的關注性

成本管控非成本部門一部門之力,涉及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各個部門,涉及項目開發(fā)各個環(huán)節(jié)。為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成本管理人員具有成本管理、設計、實施、采購等綜合素質。很多家族房地產企業(yè)家族成員占據大部分中高層職位,越權越位情況嚴重,成本管控形同虛設,成本部門有心無力,目標成本可隨意調整,合同隨意簽署,無流程,無標準。集團成本管控僅能起到事后核算、數據搜集匯報的作用,這個時候,領導的關注、重視,以身作則、統一思想的執(zhí)行制度就成為成本管控的重中之重。

(四)管控的尺度

成本、質量、進度是項目的三駕馬車,任何一個決策都要統籌考慮,作為成本從業(yè)人員,成本的把控責無旁貸,但是不可過激,建筑施工本身處于產業(yè)鏈下游,本來就是薄利甚至虧損,如果真的讓施工單位無利可圖,那么施工單位要么偷工減料,要么終止合作。業(yè)主的強勢并不代表無所不能。項目公司需要平衡設計、監(jiān)理、總包、分包、材料供應商等方方面面的關系,集團對項目的管控也要張弛有度,讓項目公司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管控任務。技術再高明那只是術的層次,是工具性的,而道的層次是戰(zhàn)略性的。二者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很好的控制項目目標成本,并在保證質量、進度的情況下將目標成本控制合理范圍。為房地產公司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結論

只有重視成本、建立完善的制度且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落地。才能切實有力的控制項目成本,規(guī)避項目風險,保證項目利益。進而保證集團整體效益。提高企業(yè)品牌和競爭力。為客戶服務提供最優(yōu)產品,為員工創(chuàng)業(yè)提供最好搖籃,為股東及投資人創(chuàng)收提供最肥沃土。

六、附錄

附錄一:國奧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本控制監(jiān)管度

附錄二:國奧控股集團份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實施辦法

(作者單位:國奧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郁建忠《工程造價管理的發(fā)展對策》2011《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 吳忠友《房地產項目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研究DD以GZVK為例》2009機構:中山大學

[3] 紀文亮《房地產開發(fā)項目成本控制研究》2007南開大學;

[4] 宋延慶《打造“one on one”成本管理體系》2010蘭德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第9篇:成本管理本科論文范文

一、寫作原則

(1)超前性。在論文選題前,要選擇具有前瞻性的題目,即對我國職能部門制定有關方針、政策時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論題。

(2)實用性。我們在做論文寫作時切忌空談,切忌重復已過時的東西,要選擇工作中對企業(yè)有重大影響的現實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新的見解。

(3)時間性。特別提醒撰寫會計方面論文的同學,由于2001年財政部頒布了現行會計制度,因此,我們在進行論文寫作時要注意參考2001年以后刊物發(fā)表的文章。如:寫會計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學注意。自從現行制度頒布后,從制度層面已將會計信息造假問題杜絕了,建議這方面的論題就不要再選了。

(4)觀點正確。論文寫作時,其觀點不要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規(guī)定相違背。

(5)論題要嚴格限定在會計、財務、審計和會計電算化方面;或寫財務會計專業(yè)與其他學科交叉方面的論題。如:"稅收籌劃對企業(yè)理財活動的影響"等。其主旨必須體現出財務會計專業(yè)的內容。否則就離題了。

二、構思

1、選題

(1)不是所有刊物發(fā)表的題目都適合我們寫。因為會計專業(yè)本科論文完成字數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間,而有些發(fā)表的論文題目寫作字數達不到我們規(guī)定字數要求,故并不適合我們選用。

(2)若寫與會計專業(yè)實踐相結合方面論文時,要突出所學財務會計專業(yè)理論與方法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離開這一指導作用,論文將變成調查報告或工作總結。

(3)要注意審題。有的同學為了追求題目新穎,確定題目時,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如:有的同學把題目定為"企業(yè)內部控制機制創(chuàng)新"。我們知道,對于企業(yè)內部控制問題有關部門沒有出整的規(guī)定,該題屬于探討性問題,更無從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了。

(4)論題要有探討價值。論文的寫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關規(guī)定或解決企業(yè)財務會計工作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對象,如:"淺談我國的財務分布報告"。該題針對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不夠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對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企業(yè)財務分布報告》征求意見稿有一定參考價值。相反,有一些同學《關于會計人員職業(yè)道德》、《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這類題目寫起來很空,又沒有實際內容。因此,建議同學們不要選擇這些題目作為論文來寫。

2、寫作過程

一旦確定題目后,就要開始寫作了,寫作的時候要注意:

第一,確定題目;圍繞題目搜集有關資料;第三,對相關資料進行篩選;第四,根據篩選后的資料確定論文提綱,在提綱中把自己的觀點融入其中;第五,依據詳細提綱開始論文寫作。

同學們在收集資料時,可以到北京圖書館查找一下刊物:《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財務與會計導刊》、《財會通訊》、《財會月刊》、《中國農業(yè)會計》、《現代會計》、《天津財會》等,還可以參考各財經院校學報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文章。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題目和內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學在寫"試論企業(yè)內部控制"一題時,夾雜了許多企業(yè)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內容,表現出題目與內容相脫節(jié),從而消弱了主題。

(2)論文結構要嚴謹。論文提綱確定后,要看看其結構是否合理。舉例說明:"試論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一般結構應為:

審計風險的定義。進行各國審計風險定義比較,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審計風險的特征。對特征進行詳細說明;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對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審計風險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審計風險的步驟寫出來;審計風險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寫出來。舉例:例如,在防范審計風險方面,現行會計制度中那些不夠規(guī)范的方面還需改進,怎樣改進。國際上成功范例給我們的啟示。

(3)文章內容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